后备人才培养总结范例6篇

后备人才培养总结

后备人才培养总结范文1

作者简介:孙雷鸣(1969-),男,湖北武穴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职业教育。

【摘要】广州市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八年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融入职业教育理念与手段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十四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广州市竞技体育发展找到了新思路、新途径。将职业教育理念和手段融入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六环节”,实现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初级教育阶段与高级教育阶段的紧密衔接,解决了运动员退役职业转换时的后顾之忧,保证了广州市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体育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

1. 前言

竞技体育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这项伟大事业需要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体育人才作保证才能推动这一事业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体育组织所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运动员退役时能否妥善安置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的主要矛盾。

2002年9月29日体人字〔2002〕411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中就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研究制定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优惠政策措施,建立进出畅通机制。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主席对我国运动员的培养给予了高度关注,指示“要加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要关心运动员的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全力培养本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但是各个国家培养模式却并不都是一样的。如美国实施的“教育普及与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日本遵循的“三角支撑”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俄罗斯一贯的“精英集约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等等都各具特色,支撑着这些体育强国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兴盛不衰。

2002年,广州市就对多年来竞技体育优秀人才的培养过程进行了总结,调整了发展观。过去抓竞技体育中存在着“三重视、三轻视”的作法,没有人才培养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这种偏颇的作法阻碍了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涵盖六个环节,抓好了这六个关键环节也就抓住了培养工作本质,六者之间相互配合、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是广州市体育局直属的事业单位,附属体校是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全国首批“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从2002年起,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内率先试行了体育后备人才从入读附属学校伊始直到升为体育高职高专大学生的“一贯制”,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校队合一、学训结合、三位一体”的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融入职业教育理念和手段,烫平了初级与高级教育阶段的边界,创造性地实现了体育后备人才个体发展的“无缝对接”,基本扭转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常常出现的教育与竞训之间的非均衡发展状态。经过八年的改革摸索、经验总结和特色创新,学院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内涵式发展的“十四年一贯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使广州市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走上了“高水平、精细化、集约化”的快速发展之路。截止2009年底,共培养奥运冠军5人,世界冠军21人、亚洲冠军47人、全国冠军155人;2008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评为“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集体”;2009年第11届全运会,我院培养输送的运动员获得11块金牌、13块银牌、6块铜牌;文化学习方面,在区教育局2008年的教学检查中,能够达到区级要求的一般水平,而且学生的文化成绩有继续提高的发展趋势。总之,“十四年一贯制”根源性地解决了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后顾之忧。

2. 深刻认识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成才的“六环节”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学院总结出了“科学选材、系统学训、及时输送、求实竞赛、紧密跟踪、妥善安置”六个重要环节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理论体系。这六个环节涵盖了后备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对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面的要求。每个环节中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做法,如科学选材要做到“选的准、选的早、选的来”,系统训练要做到“训练、教育、科研、医务监督一体化”,及时输送要做到“送的及时、送的出,选的上”,求实竞赛要做到“不搞虚假、不用药物、不改年龄、公平公正”,紧密跟踪要做到“关心、爱护送出去的队员和在队一个样”,妥善安置要体现“人文关怀,二次反哺社会”等等,这些具体理论认识和作法要求使广州市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改革开放30年,广州市体育事业在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中以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和竞技体育人才的成功培养为一个主要特色,引起全国许多省市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不断派人前来参观学习。“六环节”理论建立了目前我国在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理论方面较为系统的理论架构,填补了国内实际工作理论研究的空白。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成才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科学选材”。通过科学选材,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才率必然大大提高,后面五个环节的工作才能卓有成效。“科学选材”需要遵循“选的准,选的早,选的来”的原则;第二个环节是“系统学训”。在“系统学训”环节中要求兼顾两个方面,一是训练过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二是文化学习思想教育过程的统一性和重要性。“系统学训”的过程中注重了个性发展的需要,刻意在核心能力的培养实施“早教”,如通过编写竞赛秩序册、竞赛规程、申诉书刻意训练他们文字撰写能力,刻意强化英语会话、自我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以为他们在将来进入高级教育阶段的时候,能顺利地把基础核心能力迁移到职业技术能力学习上来;第三个环节是“求实竞赛”。在我国青少年的各种比赛中,运动员隐瞒年龄,篡改户口上的真实年龄去参加比赛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学院把“求实竞赛”作为培养后备人才一个重要环节提出来,既是参赛的必需,也是育人的必然要求。“求实竞赛”不仅是对竞赛管理而言,更重要的是对青少年运动员从小进行诚信教育,提高他们思想道德方面的认识,使他们把弄虚作假视为一种耻辱彻底摒弃。正如校训所明示的“崇德、善搏、求实、勤学”。这些道德观、价值观和公共行为的养成将会使他们转入高级教育阶段的学习后,为后续的职业岗位道德形成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打下良好的基础;第四个环节是“及时输送”。我国竞技体育系统已形成严密的“三级训练网”输送体系,因此广州市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训练成材的标志是向高层次专业队输送更多的“苗子”,使他们能够得到更高层次的培养,最终进入省队、国家队,代表国家在国际比赛中为国争光,在世界和国内比赛中夺取冠军,打破纪录,完成他们成才的最后过程;第五个环节是“紧密跟踪”。对于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到国家队和省队之后,运动员对新环境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为了使运动员能够尽快熟悉新的班队环境,严格训练取得成绩,原输送方针对输送队员经常性地进行关怀和帮助;第六个环节是“妥善安置”。雄厚的后备人才群是输送质量的保证。但后备人才群中非拔尖队员也面临着自身退队、退役后的前景和出路问题,需要取舍。一方面,学院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构建了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健全和完善了退役安置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体系三方面的工作(见图1),针对退役运动员开展了系列的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学院的建立是广州市体育局提出对运动员“妥善安置”环节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广州市体育事业长远发展的一个“稳定器”,在运动员妥善安置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在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已经完成高中学业的退队、退役运动员,通过考试后让他们进入体育高职“3 + 2”教育系列,开始人生的“职业转型”。

3.“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我国对优秀运动员究竟如何走“体教结合”之路,进行了长期地、艰苦地探索。上世纪80年代,广东、上海、北京等10个省市体委先后在体工队的基础上,建立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实行“体教结合”;90年代,各省(市、区)体育局借助体育院校、普通高校的支持,使相当一部分优秀运动员能够进入专科、本科及函授学习;进入21世纪,在中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指示下,各省(区、市)体育局纷纷创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努力探索优秀运动员通过职业教育走“体教结合”的新路子。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动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落实《决定》,又于2006年11月7至8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总理作了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200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深化职业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为解决我国优秀运动员“就业难”问题,指出了一条坦荡的大道。为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优秀运动员的“政策安置”“函授培养”“本科教育”等多种就业途径的比较中,探索“职业教育”的新途径。

为了保证广州市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把原市属伟伦体校升格为体育高职院,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创造性提出了具有统筹兼顾特点的“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教育理念从高职教育阶段延伸到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了体育后备人才九年义务教育与五年高职教育阶段的“无缝对接”。可以说,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理论首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理论中的实践与创新发展,是顺应了广州市“中心城市”的战略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模式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4. “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4.1 “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特征。

一是明确了我院引入职业教育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服务的办学宗旨,确保了广州市竞技体育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减少了学训之间的矛盾;二是明确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的办学定位;三是明确了学院“立足广州、服务全省、面向海内外”的人才培养服务面向定位;四是形成了“育才、健民、强市”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建设成为“三个一”(一个基地、一个园区、一个平台)的办学目标。

4.2 “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整合性和连续性特征。

一是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周期长,一般成才期要5-10年的时间跨度,“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初级教育阶段不断提高竞技水平训练的同时,注意智力型因素和非智力性因素相结合的作用,在他们早期的初级教育阶段就融入了职业教育理念,刻意在核心能力的培养上实施“早教”,如训练写作、英语表达、自我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在他们进入高级教育阶段打下良好基础;二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能力培养两个维度实施不同内容、不同难度的基础核心能力训练;三是实现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初级教育阶段与高级教育阶段紧密衔接。

4.5 “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内涵着职业教育特征。

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探索,和多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扩大订单培养规模,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同时原有的竞技体育资源又可以为社会服务;自2007年以来,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提高,2009年达到94%以上,大部分毕业生在一线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服务,一些毕业生实现了“创业即就业”。

4.4 “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资源共享特征。

学院借助举办体育教育30余年的历史积淀,以及“校队合一管理”的探索实践,在广州市体育局的支持下,实现了与市体工队的实质合并。这一管理体制上的突破性改革,不仅使训练场馆、教练、管理人员等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而且为高职教育发展和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两者之间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如教练走入高职教学课堂,扩大了双师素质教师的规模;高职学生通过走入身边的运动队,增长了认知、实践了职业技能;训练场馆和高职教学场馆合一,共享了资源;运动专项部与高职教学术科教研室合并,产生了共同促进和提高的效应。

5. 主要结论

5.1 探索和实践了高职办学与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的融合,实现了广州体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广州市从“体育大市”向“体育强市”迈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5.2 先试先行将职业教育理念和手段融入了广州市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的“六环节”,转变了传统发展观,创造性解决了运动员退队、退役时的后顾之忧,为广州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探索了新思路、新途径。

5.3 明确了职业教育为广州市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

5.4 设计和构建了职业技能培训组织体系,健全和完善了退役安置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体系三方面的工作,近几年针对退役运动员开展了系列的职业技能培训。

5.5 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和研究优秀运动队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规律,紧紧围绕教学和训练两大任务,大力推进两者之间的融合,培养出既有体育专长又有文化素质与现代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实际中一些退役运动员在营销、保险、服务行业大显身手,在很短时间内就走上了单位重要岗位。

5.6 通过“校队合一管理”改革的持续探索与实践,使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训练资源和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形成了资源共享、集约利用的效果,实现了两种体制融合后的“乘数效应”。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2005- 11- 10.

[3] 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体人字〔2002〕411号).

[4]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体科字[2006]290号).

[5] 人事部、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人部发[2003]18号).

[6] 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体人字[2006]478号).

后备人才培养总结范文2

关键词:青少年;后备人才;训练;开远市

前言

开远市足球青少年后备人才被云南省人们公认为是足球发展的基础和希望,上世纪60年代以来,开远被誉为红河州的“足球之乡”,且于2009年6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召开全国青少年足球工作会议,在44个布局城市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远市成为44个布局城市之一,成为了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基地。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开远市市区内传统足球学校两所小学和两所中学,少体校,青少年业余俱乐部青少年后备人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体育教师(教练)学生及其家长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

查找相关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书籍,学术报告,学术论文等相关文献对其归纳和分析,为本文提供依据。

②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设计问卷调查表,对开远市市区的少体校和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的青少年运动员按年龄进行分层抽样,并进行问卷调查。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开远市后备人才的资源现状

①开远市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场地数量与分布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开远市后备人才培养可利用场地不是很多,除了体育局的场地和个别学校的场地设施比较好,其他的场地设施都不是非常完善。且场地都均匀分布在市区范围内,很适合附近青少年人才进行足球训练。

②开远市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机构分类

开远市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来自传统足球学校和校园足球学校的活动来进行培养,俱乐部的培养方式很少,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俱乐部的培养的主要生源也是来自学校和体校来自他们的早起培养,所以基础的培训还是在学校,它们占有重要的主导位子。

③开远市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师资现状

通过到开远市足球协会和教育局得到了解,开远市体育教师65名,开远市取得级别的教练员中,亚洲足联C级教练有 1 人,A级教练 1 人,B级教练 5人。有丰富的指导经验,但这些教练员人数非常少。其中在所调查的体育教师和教练群体中除个别具有C级教练资格以外,很少有人取得级别教练资格,而且大部分没有执教经验,总体上比较有资质的教练员人数太少,但是他们也在进行D级教练的培训。

2、开远市后备人才的现状问题分析

①开远市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年龄、性别比例

通过统计分析开远市的足球后备人才,发现足球后备人才中13岁到14岁之间占总人数的年龄最多,反之19岁的后备人才则表现出不足的动力,且男性多于女性。

②开远市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参与足球训练的动机分析

参加足球后备人才的运动的目的多样性,数据显示大部分青少年的目的是无聊为了来玩耍,看见好玩来参与,这点在年龄越小的运动员表现更为明显,但是也有青少年的为了锻炼身体,结交朋友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参与足球运动,而较少的人选择提高运动水平的训练。

③开远市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分析

开远市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有四种原因,分别为家长是否支持、参加人数多少、老师态度对学生的行为选择等等。说明影响青少年参与足球业余训练的因素不是单一的,是多层次的。

3、开远市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方法

开远市后备人才培养方式表现为训练时间、训练方法的统计分析,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在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学校时间并不是很多,最多的是俱乐部和体校的周末时间,但是青少年都是在学校读书时间多,因此训练时间不足。

以前培养人才就是抽调几个个子高的,跑的快的,力量大的几个人发一个球就自己玩,教练员每天或者叫你颠球,传球,比赛,训练和培养方式单一,后来经济条件的发展开始对培养运动员有了新的认识,且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培养方式,学校主要是从基本功入手,而俱乐部还要承担着出去外面比赛,主要看重比赛,体校作为培训机构并没太多任务,就是训练在学校在俱乐部不足的部分。

4、开远市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与其他项目的比较

统计分析在开远市运动人数最多的是足球项目,加之校园足球在开远市是网点城市,所以足球在开远是非常容易宣传,也是青少年较为喜欢的运动项目,可以这样说足球在开远市运动当中占据了主要的作用,和其他项目比较最多的武术和篮球比较都有足够的优越性和分量性。

三、结论与对策

1、结论

①开远市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主要来源是学校中的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后备人才有1556名,后备人才数量比较乐观。

②开远市培养后备人才的方式是一种综合培养方式,培养的方式类型由学校和体校及俱乐部的点面结合,不是单一的培养方式。

③培养的基点在学校,学生的为主军,而因学生人数众多、场地器材缺乏,所以导致学生在认知和培训的过程对足球的理解和训练质量较低。

2、对策

①首先是培训个小学中学的体育教师的培养理论,提高培养青少年实际运用的水平,体育教师是培养主导的部分。

②需要足球协会和政府多一点投入,必要时学校的培养需要自己出去寻找赞助。

③人才的选择就要科学全面的看待,而除了传统的技术,基本功等的训练,我们也不能忽视对心理的培养,因从小锻炼他们的心理,培养他们的心态意识。

参考文献

后备人才培养总结范文3

随着网球运动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以李娜、彭帅、郑洁为代表的中国女子网球在国际网坛取得的辉煌战绩,对国内网球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纵观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的整体情况,所存在的矛盾依然凸出,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网球运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以教育系统为主,以学校作为支撑点,同时兼顾文化教育与专项训练的新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教体结合”模式备受国内专家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中学阶段正处于身体发育和运动素质提高的重要时期,不管是升学还是走职业化道路,都是我国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期。笔者结合四川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教体结合”模式培养基地—绵阳南山中学,同时对在该校参加2015年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的相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并从中找出“教提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所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力求完善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以促进我国网球运动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参加2015年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的各省的运动员、教练员、领队以及赛事领导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博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搜集了有关“教体结合”培养后备人才和有关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资料和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作者利用裁判机会对2015年8月8日至13日在绵阳市南山中学举办的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的教练员、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据统计,参加此次比赛的运动员共412名,其中男运动员235名,女运动员177名,教练员132名。作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向运动员发放调查问卷272份,回收272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48份,有效率91.2%;发放教练员调查问卷68份,回收68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88.2%,并对问卷效度进行了检验。

2.2.3专家访谈法

本人就“教体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方面的问题,与负责本次锦标赛的赛事官员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队的领队进行了面谈,为此次研究提供了的较为全面的实际信息。

2.2.4数理统计法

根据需要运用SPSS19.0和wpsoffice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3结果与分析

3.1生源状况

网球运动员的来源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情况。在对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8支代表队中的272名中学生网球运动员及68名教练员调查后得知,有90.6%的学生运动员来自城市,仅9.4%的学生运动员来自农村。结果表明,运动员的来源比较单一,而家庭资金投入是影响青少年是否选择网球训练的重要因素,“教体结合”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从侧面也大大增加了网球后备人才的来源和总体数量。3.2运动等级状况我国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等级认定要求为在一定级别的比赛中获得一定名次。因此,拥有网球运动等级证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运动员技能水平的高低。在对学生运动员运动等级调查后发现,参赛选手有61.7%的为网球二级运动员,有0.8%的为一级运动员,但仍有37.5%的没有获得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

3.3学训结合情况

平衡文化学习和专项训练是培养网球后备人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教育系统为主的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训练的“教体结合”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这一问题,大部分的学校都是采用周末、晚自习等课余时间来进行专项训练。在对学生运动员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3.2%的学生运动员认为文化课学习非常难,72.6%的运动员认为文化课学习难度一般,仅有2.8%的学生运动员觉得文化课学习非常容易(见表1)。对于运动员外出参赛拉下的功课,大部分的学生会通过自己后补或者单独找老师补习。

3.4教练员队伍现状

教练员是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直接执行者,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对运动员的技能提高和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因此,教练员的执教水平是“教体结合”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保障。在对教练员的年龄及执教年限调查后发现,我国中学网球教练员30岁及以下有15人,占总数的25%;30-40岁的中青年教练员有15人,占总数的25%;41-50岁的教练26人,占总数的43.3%;51岁及以上者有4人,占总数的6.7%。由此可见,教练员年龄结构分布不合理,教练员年龄偏年轻化和老龄化。在对教练员职称与学历的调查中显示,有40%的教练员为高级教练,其他的均为初级或中级教练;有76.7%的教练员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结果表明,我国中学网球教练员知识结构及执教水平较为合理,但仍需提高。

3.5学校训练设施情况

网球场地与基本训练设施是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最基本条件,网球场数量的多少与训练设施的齐全程度也能大体反映出该校的网球水平以及领导对该运动项目的重视程度。通过运动员对自己学校网球训练设施的满意度调查后发现,仍有13.7%网球学生运动员对学校场地设施不满意。在对教练员对执教学校场及训练设施评价的结果发现,仅有10%的教练员认为目前的场地器材能够满足他们的训练需要。

3.6训练经费来源

训练经费是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物质基础,如场地和设施维护、训练、参赛、师资培养等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经费的保障也成为“教体结合”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训练经费来源情况的调查显示,“教体结合”学校网球队的经费来源主要通过队员缴费(83.6%)和学校经费(54.3%)两种途径,基本上没有获得上级部门的拨款和来自社会的赞助。

3.7运动员出路状况

后备人才的出路情况是检验“教体结合”模式培养成果的最直接因素,其中走职业化道路和升学是中学阶段网球后备培养最典型的两种出路。通过与各代表队的领队交谈后得知,有99%的运动员毕业后顺利考入大学或者被输送到省队及以上走职业化道路,说明“教体结合”在保障学生出路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对运动员训练目的调查结果显示,76.6%的学生运动员从事网球训练的目的就是升学,对走职业化道路并不感兴趣,仅有6%的学生运动员愿意走职业化道路,仍有17.4%的运动员对出路不明确。由于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大大增加了他们通过国家相关政策(如运动训练单招等)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教体结合”模式是以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为目标,以学校作为支点,同时兼顾文化学习与专项训练的新型培养模式,是解决我国网球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教体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的现状为:多数参与网球训练的学生来自城市,只有少部分来自农村,大部分具有一定运动等级,训练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升学;大多数运动员都认为文化学习和专项训练能够达到平衡,但只有少数运动员认为学习文化课非常容易;教练员的年龄普遍集中在在40-50岁之间,大多都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并对训练工作比较投入,责任心较强;学生运动员和教练员普遍对自己学校的训练场地和设施满意度普不高,训练和比赛的经费基本上都来自队员缴费和学校拨款。

3.“教体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的制约因素为:后备人才来源单一,严重制约着我国网球水平的提高;学训矛盾仍然不可调和,影响着我国网球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教练员队伍不完善,科研能力和执教水平有待提高;学校、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在对后备人才培养及管理上还不够协调,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培养体系。

4.“教体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的方式对以前存在的问题都有所改观,但仍然有很多不完善之处。许多学校虽引入了这一模式,但基本上只是在形式上结合,并没有真正的将其落到实处。

4.2建议

1.注重文化教育与网球训练之间的平衡。“教体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应该把握教育是基础、训练是重点,文化教育和网球训练相结合的指导方针,以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运动员为目标,从而改善当前这种管理无序的状态。

2.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增加与俱乐部、网球协会及企业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达成联合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共识。

3.增加训练场地,完善训练设施,给学生运动员塑造良好的学习和训练氛围。

4.建立健全相关规定及管理体制。将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以及培养学校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深度结合,从而真正的做到目标共定、责任分担、项目分建、资源共享、过程共管,从而使我国的网球后备人才处于稳定的良性循环状态。

参考文献:

[1]阳艺武,刘同员,黄彩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及思考———兼论“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3).

[2]王浩,陈建华,张天峰.“省队校办”:“教体结合”新路子的实践探索[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3).

[3]杜伟.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现状与对策———以江苏省调查为例[J].体育与科学.2006,(2).

后备人才培养总结范文4

后备干部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来源,其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锻炼和管理,扎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更是关系到各级政权后继有人的大事,各级党委要从战略高度,以鲜明的政治立场、正确的工作姿态对待后备干部培养。

一是充分认识加强后备干部培养锻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体来看,部分党政干部队伍年龄偏大、素质偏低、结构不太合理,以及一些党政部门对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重视不够,工作计划性不强,针对性不突出,工作机制尚不健全,教育管理还较为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备干部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落到实处,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对后备干部培养锻炼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不失时机地全面提高后备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使他们尽快健康成长起来。

二是准确把握后备干部培养锻炼的总体要求。培养后备干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党政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要求,坚持理论武装、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全面提高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是拓宽视野,优化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后备干部人才库。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后备干部人才库是培养后备干部的中心环节。结合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情况,经调查研究、精心设计、全盘谋划,不断创新后备干部考选方法和途径,优化后备干部队伍结构,合理调整、不断充实后备干部人才库。根据后备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状况抓好重点培养,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实行分类定向培养;按照班子年龄、文化等结构需要,有重点地培养和选拔后备干部,为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奠定基础,以保证后备人才库结构的合理性。

四是丰富实践锻炼途径,提升后备干部专业素质。为了让后备干部经历多渠道、多台阶、多领域的实践活动的锻炼,采取多种实践锻炼形式,如下派挂职,选派后备干部到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企业、非公企业挂职,并把挂职锻炼期间的表现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参与中心工作,抽调后备干部参加新农村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等中心工作,有目的地为他们提供接触群众、熟悉社会的机会,一方面加深对党的路线和国家政策法规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和磨练意志;赴外挂职学习,结合"个十百千万"人才培训计划的实施和劳务输出工作,优先选派后备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学习和锻炼,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选派后备干部挂职、抽调参与中心工作、外派培训学习等,使后备干部的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实际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也为组织识别和了解后备干部提供重要资料和依据。

后备人才培养总结范文5

关键词:装备采购;教学协作;任职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军事任职教育的不断推进,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联合协作培育人才早已成为共识。2003年以来,全军装备采购干部院校大力开展装备采购教学协作,架起了院校与院校之间互通有无、互相合作的桥梁,对促进装备采购工作、装备采购学科专业建设以及院校培训工作,起到了“催化”和“助推”作用,同时也为军队任职培训模式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当前,面对新的形势任务,要实现广泛、深入、持久的教学协作路径,需要科学把握装备采购干部培训的内在需求,探索创新装备采购教学协作的管理模式,不断健全完善院校联合育人的运行机制。 

一、内在需求与平台基础 

装备采购涉及军事、经济、管理、法律、工学等多个学科专业领域,工作范围覆盖全军,培训专业性强、教育内容范围广、学习掌握难度大。随着装备建设的飞速发展,装备建设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新装备不断投产,装备采购干部任职教育内容也在不断地拓展和丰富。装备采购干部培训要充分依托领导管理体系,以学科专业建设为基石,紧紧围绕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大力提高培训质量效益。 

(一)装备采购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升,对教学协作提出了更高远的新要求 

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步伐明显加快,多型号、多批次、大批量的装备科研与生产交叉并行,进度要求急,经费保障与装备建设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国防科技工业体制调整和军民融合不断推进,大量民口企业、非公经济加入军工市场,装备承制单位日趋多元化。装备采购制度和军事代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调整了装备采购程序、方法和管理制度。新的形势引发了装备采购工作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进而对装备采购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必须加大培训协作力度,努力健全培训制度、完善培训体系、调整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益,尽快培训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装备采购干部。 

(二)装备采购干部培训的集中统一管理,为教学协作搭建了更宽阔的新平台 

在成立全军装备采购干部院校教学协作组的基础上,2011年四总部提出要建立健全总部机关、各单位装备部门、军事代表机构三级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培训工作组织体系。总部主要负责装备采购管理和通用技术类培训;军兵种装备部门主要负责军兵种通用知识和技术类培训;军事代表机构主要负责新型号装备专项培训和新技术、新材料等培训;承训院校等单位在总部主管机关的集中领导和协作组的统一协调下,按照任务分工,分级分类组织开展装备采购干部培训。装备采购干部培训三级管理体系为装备采购教学协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要求教学协作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和协调力度,更加注重协作的艺术性。 

(三)装备采购学科专业的优势特色互补,为教学协作奠定了更坚深的新基石 

多年以来,各院校在装备采购学科专业建设上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各自的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因此,通过各院校的大力配合,加强各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促进军种间在装备采购领域内的交流,采取学术交流、跨专业培训、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建立起多学科交叉、多专业融合、多军种院校互动、多部门联合的新型任职培训协作路径,不断健全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多学科支撑的装备采购学科专业体系,将有利于提高全军装备采购干部培训的整体质量效益。 

二、管理模式的探索实践 

按照质量管理理念,创新构建装备采购教学协作管理模式,对培训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和促进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四循环”规程 

为促进教学协作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构建形成协作计划、协作实施、协作检查、协作总结“四循环”管理规程,保证协作工作有效开展。 

一是科学制定协作计划。以武器装备快速发展对装备采购人才的迫切需求为牵引,科学统筹、认真谋划,每年依据培训计划及时制定年度教学协作工作计划,指导教学协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认真组织协作实施。严格按照协作工作计划,严密组织开展各项教学协作活动,如组织人才培养方案、教材、案例、课题等评审和教材试用,组织开展教学观摩、精品课程和精品班次建设、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召开协作组专家组工作会议和年度工作会议等。 

三是严格规范协作检查。为有效控制协作工作计划的落实,通过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评价机制,明确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监控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如坚持对新开班次进行评估审查,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授课教员、使用教材等,对教员授课质量进行测评,对办班质量和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定期评选精品课程和精品班次等。 

四是扎实开展协作总结。为确保协作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及时解决教学协作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每次教学协作活动均有总结,如每年有教学观摩活动总结、教学协作年度工作总结、五年工作总结、十年工作总结等。 

(二)“五统一”办学 

通过多年的教学协作工作,全军装备采购干部院校教学协作实现了“五统一”办学,即培训计划、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采编和教学要求的统一管理。 

一是统一培训计划。按照总部机关的指示精神,紧贴装备采购制度改革对人才的迫切要求,结合装备采购干部实际和各院校的承训能力,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上报总部机关,统一纳入全军干部调学计划。 

二是统一培养方案。按照总参军训部下发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要求,统一规范,统一组织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邀请四总部、送训单位主管机关以及军事代表机构和院校的专家教授等共同评审人才培养方案,修改完善后,上报总部主管机关。 三是统一课程标准。各院校共同承担的同一类型的培训班,其中60%的培训课程,由协作组专家组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研究决定,对重点课程名称和内容进行统一规范,其余40%的课程由各协作院校根据本军兵种特点自行设置。 

四是统一教材采编。装备采购干部通用教材由总部统一下达编写计划,协作组统一组织评审验收和试用,试用期满并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正式印发使用。 

五是统一教学要求。根据装备采购干部的特点,通过师资培训班,组织各协作院校的一线教员,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统一思想,交流教学方法,统一教学要求,采取精讲和自学相结合、研讨和案例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和现地教学相结合等方式,学习交流案例编写技巧,积极开展案例教学,不断提高授课水平。 

(三)“六规范”制度 

针对装备采购干部培训工作特点,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从调查研究、审查把关、观摩检查、总结报告、年度会议和专家咨询六个方面对教学协作工作进行规范,形成系统完备的教学协作管理制度。 

一是调查研究制度。根据工作需要,赴各协作院校、军事代表机构及部分承制单位和科研院所开展调研,就培训需求、送训能力、培训效果、联教联训等问题与有关单位深入研讨交流,认真分析总结,不断调整培训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工作制度。 

二是审查把关制度。建立教材(案例)编写和研究课题“初审、中审、验收”的三审制度、统一组织开展评审及验收工作,并依据上年的教材课题案例完成进度质量情况,调整下一年任务分配,进一步加强了教材、案例编写和课题研究质量;统筹规划装备采购干部培训工作,本着“先建设、后办班”的原则,加强对拟开办班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授课教员、使用教材等的评估检查,确保办班质量。 

三是观摩检查制度。积极组织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建立教学观摩制度,加大对新开班次和重点班次的检查指导,利用专家测评、学员满意度测评,评估办班效果和教员授课质量;与学员、教员座谈交流,了解培训需求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观摩、调研考察等活动,学习交流培训经验,了解各协作院校建设情况,促进院校间的经验交流和推广。 

四是总结报告制度。在高效完成各种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工作的同时,建立总结报告制度,及时向总部机关上报总结报告(抄送有关单位),汇报工作完成情况,为总部机关及时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做出决策提供有力保障。 

五是年度会议制度。建立年度会议制度,在各协作院校间轮流组织召开协作组年度工作会议和专家组年度工作会议,总结年度工作,部署下一年工作,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统一观念认识、相互交流沟通的效果。 

六是专家咨询制度。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协作组专家组、装备采购工作专家咨询组作用,为教材、案例、课题评审,以及教学效果检查评估和解决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三、运行机制的建立完善 

(一)教学协作的联系会商 

教学协作单位之间是平等协商的关系,核心任务是培训装备采购干部,并以任务带动学科专业建设,形成院校共育装备采购人才的良好局面。建立装备采购教学协作的联系会商机制,就是以装备采购干部院校教学协作组为主导,在总部主管机关的领导和指导下,各军兵种主管机关协助指导,各军事代表机构和各协作院校按照不同培训内容和层次,具体组织开展装备采购干部任职培训工作。通过到军事代表机构、承制单位参观见学,举办师资研讨班,到军事代表室现场办班,选派优秀的年轻教员代职锻炼,选派教员参加总部组织的装备采购质量检查、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等活动,增加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开展师资聘任,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军事代表系统专家、地方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到协作院校授课、参与科学研究、编写教材、案例等,师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通过学术交流、跨专业培训、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加强院校与院校、院校与军事代表机构、院校与科研院所、院校与承制单位等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互通有无,共同开展装备采购干部培训和装备采购理论研究,建立和完善装备采购教学协作联系会商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确定联系会商的组织形式,使联系会商制度有规可循、形成常态。 

(二)教学协作的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校园建设不断推进,对院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资源共享的需求越发强烈,已经成为信息化条件下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针对各协作院校面临的培训信息不对称、培训资源参差不齐、培训交流不畅等诸多现实问题,通过编印《全军装备采购干部院校教学信息》,搭建“全军装备采购干部教育培训网”等,面向总部和军兵种业务机关、装备采购系统和各协作院校,及时刊发军委、总部关于装备采购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政策精神,装备采购领域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全军装备采购干部院校培训最新动态、成功经验和教学成果,为装备采购干部和协作院校一线教员提供全军装备采购干部教育培训信息交互平台和资源载体。针对从事装备采购干部培训工作的院校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资源配置不均、教学水平不齐等制约院校自身发展的瓶颈问题,依据装备采购人才任职资格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特色鲜明、共性内容与特色内容相融合的全军统一的装备采购干部培训课程体系;依据“选用与编写相结合、统编与自编相结合、教材与讲义相结合、案例与想定作业相结合”及通用型、继承性、系列化和实用性的基本原则,建立全军装备采购干部培训教材体系。通过最大限度挖掘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全军装备采购干部培训工作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协作的评价激励 

评价机制对于组织或个人工作业务水平与效率的提高和效益的增大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的基本依据,规范的评价程序有助于获得可靠的评价结果,并能使评价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的进行。在装备采购教学协作工作中,通过不断完善装备采购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专家打分和学员测评标准,采取教学观摩、学员测评、专家打分等灵活多样的评价办法,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新开班次论证准备、教材案例编写完成情况以及课程建设和班次建设、教员授课质量等方面,对各院校的装备采购任职教育协作情况进行多方位评价。同时,激励机制的制度、措施、手段与方法必须科学配套,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激励有度,才能获得最佳效能。通过优质课程建设、精品班次评选,先进个人评选和“讲好一堂课”授课评比,评选教学观摩先进单位等,有效激励了装备采购教学协作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后备人才培养总结范文6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引 言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竞技体育的竞争日益趋向国际化和激烈化,许多国家认识到,若想从根本上发展竞技体育,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是进行后备人才的培养。而对于我国来说,影响和制约竞技体育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训练观念和训练体制;(2)竞技体育管理体制;(3)竞赛体制等等。因此,从根本来说,对于经济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分析,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文章结合相关文献的总结和分析,并根据自身调查情况,从宏观上提出通过改革训练体制、完善竞赛体制、发挥竞赛作用等方式,从而促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促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

我国运动训练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1.训练体制现状

从总体来说,现行的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多强对抗的多元化训练体制,其划分具有以下的特点:

(1)根据训练层次,在总竞技体育训练体制下,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四级”训练网络:国家队省、市专业队,职业俱乐部以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各级别体校和业余体校(重点体校、一般体校等) 项目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和青少年体育项目俱乐部。

(2)从运动训练队的性质上,有专业训练队,职业运动俱乐部和各种业余训练队等等。

(3)而根据训练队的管理系统,则相关运动队由以下部门组成:体育行政部门(国家体育总局,各个省市体育局) 直辖的各个项目专业和业余训练队以及体校;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高校运动队;体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关心的业余体校、各级中小学体育项目试点等;体育产业部门管理的运动队和体育俱乐部;社会自发组织的各类体育团体、经济体校等。

2.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现在,全国各级体校、青少年俱乐部等已经成为重要的竞技体育培养基地,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根据笔者的研究,我们发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两种模式:

(1)集中型培养模式。集中型培养模式是培养主题集中安排运动员进行日常训练和培养。具体来说,运动员集中在学校和俱乐部当中进行集中学习和训练,在职教师或教练员对其训练、学习和生活进行管理,而运用集中型培养模式的主要有各级体校、各个试点学校以及体育俱乐部等等,而教育系统管理下的各个试点小学、中学和高校(如清华大学的跳水队)等也采用这种培养模式。

(2)结合型培养模式。结合型培养模式是一种文化课和体育训练的综合培养模式,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文化教育模式和各级体校、俱乐部等体育训练模式结合在一起,运动员在进行学校文化教育的同时,在各个体校、俱乐部等体育训练机构进行训练;或运动员在学校学习、训练,聘请专业体育教练对学校运动员进行训练指导。

3.竞技体育现行训练体制

现有的我国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多强对抗的多元化训练体制是我国体育改革的结果,其改革的实质,便是将竞技体育的国家包办模式转变为由各级体校、社会团体等机构分散培养的模式,促使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这一体制的实行,必须以一定的指导思想为前提,与现代体育事业发展轨迹相适应,形成国家与社会相结合的训练机制,但是新的训练机制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变革当中逐渐进行,这种训练体制的形成,首先丰富了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并拓宽了人才培养的渠道,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现行竞赛体制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1.现行竞赛体制与竞赛种类分析

现行的竞赛体制,是以奥运和全运为主要竞赛目标的多元化竞赛体制,而随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量优秀的运动队和运动团体在许多城市和地区开始展现,为提高其竞技水平,大量比赛开始产生,促进多种竞赛出现,因此,总体来说,我国现行设置的各种体育竞赛,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以下几种:

(1)根据比赛项目特征划分:有各类单项联赛或锦标赛、综合性运动会;(2)根据竞赛参加者的身体划分:有各类中学生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等;(3)根据行业背景划分:如电力系统运动会、农民运动会等等。

2.现行竞技体育人才竞赛情况分析

现在,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所参加的体育竞赛一般有两种,首先是由各级教育部门及其学校所举办的各种竞赛,如大学生运动会、单项锦标赛等;其次是国家体育总局及其下属的项目管理中心和地方体育机构举办的各类竞赛,如城市运动会、青少年各单项锦标赛等等,根据各项竞赛举办的不同目标,对运动员的参赛条件有自身的要求,比如说,在大学生中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对于参赛队员的身份一直有着严格的要求,其中就包括要保证球员必须是在校大学生,并且不能是在篮协进行注册的专业篮球运动员。

3.现行竞赛体制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影响分析

(1)现行竞赛体制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正面影响

现行的竞赛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有着巨大的正面影响,首先,它充分调动政府和社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拓宽了资金的来源,将大量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到竞技体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提高了社会的关注程度,与此同时,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竞赛机会丰富了运动员的竞赛经验,检验了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帮助体育工作者在竞赛过程中了解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绩和问题,从而在竞赛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各种竞赛又定了各项竞赛章程,从而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现行竞赛体制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

①随着多元化竞赛体制的发展,各个项目赛事纷繁庞杂,虽然对运动员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但难免出现相抵触的方面。

②在宏观方面,各种竞赛在衔接方面出现一定问题,尤其是青年队和成年队的衔接,根据统计,我们发现,青年队的总数量大大低于成年队,这种现象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③在参赛资格和参赛条件上,许多竞赛未能摆脱传统竞赛体制的影响,尤其是有着双重注册身份的学生运动员或运动员学生的参赛资格问题,需要在未来的竞赛体制当中得到充分的考虑和体现。

④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体制存在一定问题,全国性综合运动会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运动员为了多参加比赛,不得不通过不断改变身份来实现其目标,这完全不符合竞技体育的人才培养规律。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现状

现行体育管理体制是一种由政府统管型体制向政府—社会结合型体制过渡的转型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的管理下,我国的体育管理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而政府管理,又是由政府专门体育管理系统和政府非专门体育管理系统组成。政府专门体育管理系统,一般是政府领导下的各级体委或体育局,而政府非专门体育管理系统由国务院所属的一些部委设立的体育管理部门组成,如教育部的体育卫生艺术司等。

在现有的管理系统中,我们发现,这种体制对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体育事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这种体制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现有的管理机制未能完全摆脱过去计划经济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自主性较差,体育事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而在运行机制上,政府的行政职能依然处于支配地位。

(2)随着竞技体育社会化趋势的发展,多元化训练体制和竞赛体制开始逐步形成,使各个运动队、俱乐部在竞赛目标等问题上不尽相同,但现行的以体委系统管理为主、教育系统和社会团体协同管理的体制存在着权责不清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脚步。

(3)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现行机构设置存在着机构过于冗杂等情况,在具体的管理过程当中,较多行政手段的运用,制约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4)在奥运战略目标下,专业运动队仍然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而其他学校、体育机构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发展。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1.树立科学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观

从培养过程来说,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属于一种体育和体育感化的过程,因此,对于运动员的培养,不仅仅集中在训练方面,对其思想和文化素质的培养也应该给予相当的重视,这要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主体摒弃以往只注重训练成果和比赛成绩的观点,树立全方位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观,从而促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

2.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需要更加多元化、学校化、社会化

现有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多强对抗的多元化训练体制对于拓宽人才培养资源、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训练体制改革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因此需要进行以下改进:

(1)合理利用和整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资源

对已经运用的各种后备人才培养主体的运作条件进行相应考证,并做到 “优胜劣汰”,从而提升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效益。

(2)坚持竞技体育训练与教育相结合模式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现有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趋向于将体育训练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如“清华模式”的推广,便是一条成功的竞技人才培养道路,因此,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坚持竞技体育训练与教育相结合模式,从而进行实质性的体教结合模式。

(3)通过合作办学等方式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在人力、物力和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对各级运动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提高其自身的办学层次,通过与高校合作办学等方式,促进体校的升级和发展,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

3.发挥我国竞赛体制的杠杆调节作用

在多元化竞赛体制下,各级体育管理机构需要对其进行宏观管理和控制,强化各单项竞赛的作用,逐渐淡化综合性运动会,并完善运动员注册制度,提高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红艳,黄善球.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