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干部个人总结范例6篇

后备干部个人总结

后备干部个人总结范文1

本人2001年8月参加工作,2004年2月入党。几年来先后在某某乡人民政府和某某县司法局工作。在某某乡政府工作期间,由于本人工作积极肯干,吃苦耐劳,各方面表现比较优秀,2004年经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被推选为县管副科后备干部,这是组织和群众对本人的充分肯定和信任,也是我前进的不竭动力。去年年底,本人调入县司法局工作担任办公室秘书,半年来,在领导的培养帮助和同事们的关心下,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基础,兢兢业业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尽职尽责,任劳任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生活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无论在乡镇还是部门工作,我始终牢记“业精于勤、荒于嬉”自古良训,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有利武器。在新处乡工作期间,督促自己努力积累农村工作经验,丰富自己的理论内涵和业务知识水平,以更好地适应乡镇工作实际,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到司法局工作成为一名文字秘书后,局办公室作为司法行政系统的指挥中枢,对每一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都有特殊的要求,为了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工作需要。一年来,深入系统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理论知识以及充实法律业务知识,不断地武装头脑,增强新形势下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坚持在实践中虚心学习,在工作中提高,把每项工作都当做对自己素质和能力的检验和挑战,进一步增强了对实践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学习中增强迎接挑战问题的本领。今年4月至6月,我有幸参加了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习,更使我增长了见识,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了为民服务的本领。

二、踏实肯干,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在某某乡政府工作期间,我担任乡组织干事、妇联主席、干事、人大秘书、工业统计等工作量较大的职务,同时还联系一个人口为700余人,自然村多达7个,村两委严重不合的行政村。虽然线多面广,事务繁琐,但我总提醒自己这是锻炼自我的一个良好机会,时时要求自己做到“心细、眼疾、手勤、脑灵”,统筹安排时间,一年来,通过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自身努力,我不仅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而且还理顺了该村两委干部的关系,使他们互相协作,共同促进村级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去年该村建造一座水泥桥,有些村民不赞成,部分村主要不得干部也严重反对,得知情况后,我对他们逐个进行了思想动员,终于使他们全力配合村容村貌的改变。某某乡民风淳朴,但思想观念相当落后,因而给去年开始推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带来了难度,我并没有气馁,而是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常常是一户都要走四、五趟才做通其思想。同时,我对工业经济普查、妇联工作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也丝毫没有懈怠,而是尽己所能去协调,去解决,在圆满完成工作的同时,也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与赞赏。

都说工作着的人是快乐着的,在司法局工作期间,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种快乐。虽然办公室的工作是繁忙的,但我把所有工作都当作领导对我的信任、考验和锻炼,自我加压,尽职尽责,拼搏进取。半年来,多次参与起草重要综合资料,努力为领导提供全面、准确的决策参考。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缜密的处理问题能力,灵活机动的协调能力,细致认真的工作习惯和耐心细致的工作精神,认真按照领导的部署要求,恰当到位的完成各项办公室事务,不厌其烦的耐心细致做好会务安排、文件收发等后勤服务,认真仔细地起草、打印文件,做到尽量不出错,在受到领导的批评及同事的指正后,不闹别扭,不抠脾气,而是虚心接受批评,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努力使下一次比这一次做得更好。同时,认真做好信息撰写、上报等文字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信息敏感性。

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我主要负责局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学习组织、文字工作。这段时间工作作务重,工作头绪多。一方面,我负责的工作多,工作压力比较大。另一方面,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学习组织和文字材料任务很重,各项工作一项接着一项,为此,我克服自身困难,加班加点,圆满的完成了承担的工作任务,促进我局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修养,时刻注意自我约束

在办公室工作,与上下左右及社会各界联系非常广泛,我始终牢记自己是司法局的一员,是领导身边的一兵,言行举止都注重约束自己,一是加强团结。认真维护与领导、同事们之间的团结,无论是对同事,还是群众,都做到态度和蔼,主动热情。二是廉洁自律,办公室工作清苦,工作没有规律,加班加点是常事,我严格要求自己不浮躁,积极培养“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甘于清贫的奉献精神,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力求工作高标准,力求工作高标准,默默无闻。我丈夫在县政协也担任秘书工作,我们常常共同探讨如何做好工作,互帮互谅,齐肩并进,八小时外的生活经常是两人一起加班加点度过。

后备干部个人总结范文2

一、我市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党委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地推进了我市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年轻化进程。但同时,与中央、省委的要求和我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

1.各级领导班子年轻干部配备的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但工作进展不平衡。经过各级的共同努力,我市县(市)区和镇(乡)党政领导班子总体、平均年龄下降,到*年底,11个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为43.1岁,其中40岁以下的有43人,35岁以下的有8人,分别占总数的30.9%和5.8%。149个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30岁以下的有78人,比1996年底增加66%。但党政领导班子年轻化进程还不平衡,各级领导班子中年轻干部总量仍然偏少。目前县(市)区党政班子各配有1名35岁以下干部的目标均未达到,其中有5个班子还没有配备35岁以下的干部。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配有30岁以下干部的也仅占20.8%。市直机关局级领导班子中,配有40岁以下干部的班子只占23.6%;局级领导干部的主体年龄偏大,55岁以上的占19%。同时,市直机关中层干部年龄偏大的现象也比较突出,正、副处长的平均年龄为44.4岁,正处长中35岁以下的仅占4.8%。

2.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结构得到一定改善,但从整体看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县局级党政领导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1.2%,其中本科以上的占36.8%,研究生学历的占3.7%。乡镇党政班子成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1.9%。一批优秀年轻的女干部、非党干部被选拔进入领导班子,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中现有女干部15人,非党干部11人;市直机关局级女领导干部53人,其中任正职的女领导干部11人。各级党政班子中懂经济会管理的成员比例加大。但是,与现代化建设和高素质干部的要求相比,一些领导班子的整体结构和素质还不相适应,班子成员中熟悉市场经济、管理、法律、商贸专业的比较缺乏;文化程度虽然总体上有所提高,但真正通过正规院校系统学习所获得的较少。女干部、非党干部的配备离中央、省委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3.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流是好的,但部分年轻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也存在着同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总的看,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总体素质是好的,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公认。他们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骨干和带头作用。同时,他们具有较强的改革开放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精力充沛,为领导班子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三讲”教育中,689名县局级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测评“优秀”、“称职”率占90%以上。但同时,部分年轻干部自身素质也存在着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如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功底不实,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群众观念有所淡薄,求实作风欠缺;领导能力特别是驾驭全局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亟待提高,等等。

4.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总体上还不能完全满足领导班子建设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要求。全市已初步建立了市县分级、分层管理后备干部人才库,共有市管后备干部899名,县(市)区管后备干部5439名,基本形成了一支以30—40岁左右年龄段为主体,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多数的,有一定数量和较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但总的看,这方面的工作还相对滞后,突出表现在后备干部队伍中“一把手”、有较高专业知识的副职、近期可进班子及非党、女后备干部匮乏,经济管理型的年轻干部偏少;主体年龄偏大,县(局)级后备干部中,35岁以下的仅占27.7%;具有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的仅占6.8%。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应把握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根据中发〔1995〕2号文件和全国、全省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精神,结合我市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应总体把握以下指导思想和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根据中央、省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我市的实际,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为着力点,紧紧围绕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班子整体素质的目标,全面抓好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管理工作,逐步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和持续、规范、整体推进领导班子年轻化的工作运行机制。

按照上述思路和要求,我们认为,到各班子换届时,我市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配备年轻干部应达到以下目标。

在市级机关部门领导班子中,40岁左右的干部要争取各有1名,并要积极选配35岁左右的干部;40岁左右的部门正职要有一定的数量。市级机关各单位正副处长中,35岁左右的要有一定的比例。

县(市)区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中,40岁以下的干部要各有2名,其中35岁以下的干部要各有1名;全市要有1—2名35岁左右的县(市)区党政正职。县(市)区机关部门领导班子中,争取一半以上的班子要有1名35岁左右的干部,并要积极选配30岁左右的干部;各县(市)区机关部门正职中,35岁左右的干部要有一定的数量。

各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35岁以下的干部要有3名以上,其中30岁左右的干部要有1名;各县(市)区都要有一定数量的35岁以下的乡镇党政正职,6个县(市)都要争取配有1—2名30岁左右的乡镇党政正职。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是:根据全省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中办发〔*〕16号文件以及浙组〔1996〕10号文件提出的要求,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的人数,按照正职1:2,副职1:l的数量确定。其中近期可进班子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中的女干部数量应不少于20%,县(市)区领导班子非党后备干部数量应不少于10%。县(局)级后备干部一般应以35岁至40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要有一定数量35岁以下的干部;县(市)区机关部门和乡镇党政班子后备干部一般应以35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要有一定数量30岁以下的干部。各级后备干部都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不少于30%。要注意发现和挑选一批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博士学位的优秀年轻干部,熟悉宏观经济管理以及意识形态、党务、政法、科技、金融、外经外贸等方面工作的年轻干部作为后备干部。

三、抓紧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拓宽选人渠道

1.进一步完善公开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工作,使之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在认真总结各地各部门公开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做法的基础上,制订《关于进一步完善公开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建立起组织推荐、领导干部推荐、群众推荐和干部自荐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面的举能荐贤制度,并作为选拔年轻干部的一项基本制度,在全市范围内规范起来,坚持下去。结合领导班子届中、届未考核调整,每两年组织一次,通过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发现人才。

2.坚持择优而任,不拘一格选人才。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既要善于识别和挖掘党政机关的优秀人才,更要在经济建设第一线大胆选拔熟悉市场运行规则、精通管理,会驾驭经济工作的专家和熟悉某一方面业务、有领导能力的合格人才,尤其要把着力点放到经济部门和基层第一线去发现和选拔人才。敢于打破身份界限和条块限制,采取“先进人,后解决身份”的办法,使优秀人才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调配和使用。

3.进一步扩大公开选拔年轻干部的范围。按照中央的有关要求,在总结各地各部门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应制订《宁波市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暂行办法》,对公开选拔适用的层次、范围、职位、条件、程序、配套措施等加以具体明确和规范。结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公开选拔的层次和范围,并将此作为选拔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制度固定下来。原则上,今后市、县(局)两级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中,公开选拔的新提任干部的比例,不少于同级提拔干部的1/3。并拟在今年第四季度腾出一定职位,通过“双推双考”形式公开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

(二)积极推进领导干部的能上能下

1.建立领导干部任期制。应抓紧制订《宁波市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暂行规定》,对领导干部的任职年限作出适当规定。明确选任制的党政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满两届,委任制的党政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连任满10年,或在同一职级领导职务上累计任职满15年,期满后不能提任职务的,一般改任非领导职务。同时,在实行委任制的党政领导干部中,对新提任的领导干部继续实行试用一年的制度。试用期满,经考核不胜任者解除试行职务。

2.实行领导干部任职年龄限制,明确规定领导干部任职的最高年龄。建议年满58周岁的正县局级党政领导干部、男年满57周岁、女年满52周岁的副县局级党政领导干部。原则上改任非领导职务。市级机关处级干部的任职年龄也要作出相应规定。同时,按照距任职最高年龄至少干满一届(或5年)的要求,确定提任使用的最高年龄限制。如需提任副县局级党政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应超过52周岁。对退居二线、已接近退休年龄(或工作年限)的干部,鼓励其提前离岗退养。如一般男年满57周岁、女年满52周岁,或参加实际工作满30年的领导干部,可保留待遇,提前退休。

3.制定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暂行规定。主要是明确和规范干部能上能下的标准和程序,重点抓好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工作。如对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力,不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决定的;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拒不执行‘或擅自改变领导班子集体决定,情节较严重的,或在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严重影响班子团结,经组织教育不改的;严重,工作,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不服从组织调动、分配、交流等决定的;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违反《条例》规定,在群众中造成较坏影响的;不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直接管辖范围内发生严重违法违纪,造成较大影响和不良后果的;因主观原因违纪、政纪,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大过处分的;诫勉对象在诫勉期间对自己的问题无明显改正的;在市委组织的考核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达到30%,或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合计达到50%,经考核确认不称职的;因身体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病休假超过一年的,等等。要通过降职,免职,岗位调整,改任非领导职务,以及辞职等形式,予以调整安排。

4.研究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妥善安置被调整下来的领导干部。如对少数优秀称职的年龄较大的领导干部,可提拔一级改任非领导职务;对愿意提前退休的,可适当给予增加工资的激励;因领导干部让位而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应不受非领导职数限制,或不占非领导职数;建立党委、政府经济建设重大项目咨询、督查之类的组织,集中调整出来的干部,为党委和政府充当参谋助手,等等。对年纪较轻的干部,调整下来后,可采取待岗学习、改任下一级领导职务、离职分流等办法,予以妥善安置。同时,需制定《关于加强对局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的暂行办法》,切实加强对调整下来的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三)逐步建立年轻干部优先使用机制

1、抓紧制定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年轻干部的配备目标。建议市委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抓紧下发实施。并按照确定的总体目标,对县局级党政领导班子的结构状况进行逐一的分析梳理,对每个班子应配备的年轻干部数量,以及女干部、非中共干部的配备和文化专业结构等,提出具体的意见,结合这次届中考察调整和下一步机构改革,分步实施,逐步操作到位。今后,领导班子的调整要严格按照目标实施,达不到目标要求的,班子的调整方案不予审批,促使年轻干部的配备能真正落实到位。

2.实行“三个优先”,加大年轻干部使用力度。即在党政领导班子换届、届中调整时,对年轻干部的配备应优先考虑,优先使用;班子中有了空缺职位,应优先考虑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考虑让更年轻的干部上。对一些职数已满但缺年轻干部的班子,经上级党委批准,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充实年轻干部。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对部分优秀的年轻干部,适当突破任职年限和台阶限制,通过小步快跑或越级提拔,加速成长。

(四)积极探索年轻干部培养管理的新路子

1、实施“五个一百”育才工程。即按照优秀年轻干部优先培训的原则,从今年起,每年选拔100名左右优秀中青年干部,包括女干部、非中共干部参加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习;每年输送100名左右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各种专业的研究生学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习;每年组织100名左右企业优秀年轻干部及科技人才学科带头人参加理论培训;每年举办100名左右乡镇党政正职参加素质教育进修班;坚持用三年时间选派100名左右优秀年轻干部参加经济管理研究班学习。同时,继续实施乡镇干部素质教育,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所有乡镇干部轮训一遍。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全面提高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

2.进一步拓展年轻干部实践锻炼的路子。继续有计划、有目的地把年轻干部放到复杂、艰苦的岗位锻炼,下派到基层磨炼,选送到境外或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市、县两级将对现有后备干部进行一次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排出一批近期使用的后备入选,选调他们担任行政首长助理,担任重点工程或重大建设项目的负责人,协调处理和纠纷,到纪检、部门挂职,参加企业的解困帮扶,到结对扶贫单位任职,到国外或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学习某些方面的先进经验等;同时,要选调一批优秀全日制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团委书记岗位工作,增长这些年轻干部的才干,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要改进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的方法。今后市、县两级机关选派基层锻炼的年轻干部,一般采取任实职方式。不规定任职期限,让干部的心思真正放在工作上。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下派锻炼干部的跟踪考察,并根据他们的现实表现,适时调整其工作,以切实增强锻炼的实效。

3.切实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要认真总结“三讲”教育的成功经验,并充分运用到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之中,坚持对年轻干部的从严要求。认真落实对年轻干部的谈心谈话制度,原则上每年至少一次找年轻干部谈话,做好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市委组织部从8月份起,建立了组织部长双休日约请领导干部谈话制度,重点了解县局级领导干部包括年轻干部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听取约谈对象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对个别干部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或群众的有关反映进行了解和提醒。

(五)建立和完善后备干部的培育机制

1.充足后备干部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常数。按照中央确定的正职1:2、副职1:1的要求,建好市、县(局)两级管理的后备干部队伍。要针对目前后备干部总量普遍不足的现状,广开进贤之道,通过公开推荐、定向选拔等途径,扩大识入选人渠道。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正在抓紧对全市范围内参加工作3年以上、5年以下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博士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一批培养苗子充实到各级后备干部之中。同时,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针对行政干部“进口”被严格控制、优秀人才难以及时补充的现状,采取多种办法和措施,实行“先储后用”,有计划、有目的地吸收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农村、街居等基层工作,形成一支“准干部”队伍,并切实搞好跟踪培养,适时起用一些相对成熟、有发展潜力的优秀苗子充实到乡镇、街道和企业的领导班中,以保持后备干部来源的长盛不衰。

2.适应我市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优化后备干部队伍结构。近期,市委组织部将对现有市管后备干部进行调整充实,建立100名近期可用的县(局)级后备干部名单。在此基础上,重点实施“550”工程,即抓好50名“一把手”后备干部,50名女后备干部,50名非中共后备干部,50名经济、科技类后备干部,50名70年代出生的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努力造就一批高层次、紧缺的后备人才。

3.实行动态管理。对确定的后备干部,一般每年或两年坚持一次考察考核,实行公平竞争,相形见绌者及时调整,做到有进有出,优胜劣汰。坚持备用结合,进一步完善“提拔干部原则上从后备干部中挑选”的制度,根据后备干部的专业特长、发展方向和成熟程度,打破部门、系统和地区条块分割状况,按照全局需要,统一调配,交流使用,使后备干部在更大范围内得到锻炼使用。

(五)建立和完善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经常化、规范化的工作运行机制

1.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用人观念,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建议市委近期召开一次全市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会议,认真学习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要求,传达贯彻全国、全省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精神,部署我市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把各级党委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精神和部署上来,真正从事关党、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充分认识抓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抓好我市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政治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同时,要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用人观念上取得新的突破,从根本上破除“求全责备、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等一些陈旧的思想观念,准确地把握新时期的用人之道,在坚持党的干部原则的前提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选人才,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后备干部个人总结范文3

一、进一步明确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区适应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强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加快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加快“两个率先”的要求相比,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现有后备干部的年龄和知识结构还不够合理,培养和锻炼的时效性不强,数量和质量还难以满足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抓紧建立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是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各级党委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切实把这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工作抓紧抓好。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坚持注重发展潜力、重视培养提高,备用结合、动态管理,服从工作大局、统一调配使用的原则,规范工作机制,创新选拔方式,强化跟踪培养,实行滚动管理,保持后备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为进一步加强科级领导班子建设打好基础,提供充足的后备人选。

(三)总体目标。区管后备干部总数一般保持在200人左右,其中正科级后备干部约50人,副科级后备干部约150人。女干部占后备干部的20%左右,非党干部也要占一定比例。经过3到5年努力,使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后备干部分布趋于合理。正科级后备干部以35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35岁以下的要有一定数量;副科级后备干部以30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30岁以下的达三分之一以上。条件比较成熟、近期可提拔使用的人选,一般不少于同级后备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一。后备干部中既要有懂党务、政务的复合型人才,又要有比较熟悉工业经济、外向型经济、社会建设和管理、农业产业化、城市建设和规划、金融贸易、法律等方面的人才。

二、积极创新后备干部的选拔机制

(四)后备干部选拔的条件和资格。科级后备干部除应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资格:

1、正科级后备干部,应是现任副科职干部,特别优秀、发展潜力大的副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也可列入正科级后备干部。副科级后备干部,一般应是现任科员级干部。表现特别优秀(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发展潜力大的办事员也可破格列为副科级后备干部;

2、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30岁以下的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3、群众公认度高,近三年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等次;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五)后备干部选拔的基本程序。

科级后备干部人选,由区委组织部根据后备干部资源和具体需求条件平衡掌握,不搞平均分配。个别单位没有科级后备干部合适人选的,可暂不确定。

选拔正科级后备干部,结合领导班子年度考核进行,由区委组织部在一定范围内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人选名单,报区委研究认定。

副科级后备干部集中补充调整时,采取“双推双考”的办法选拔产生。“双推”就是进行两轮民主推荐。第一轮民主推荐的范围参照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时民主测评范围确定,推荐产生初步后备人选。初步人选确定后,在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进行第二轮民主推荐。进入第二轮民主推荐的初步人选,各镇(办事处、工业园区)原则上为第一轮民主推荐票数的前6名,区直单位原则上为第一轮民主推荐票的前4名。实际参加每轮推荐的人数达应到人数的80%以上,推荐结果方为有效。根据推荐结果和后备干部的数量、结构要求,各单位党委(党组)研究提出后备干部建议人选。“双考”就是对后备干部建议人选进行综合素质测试和组织考察,由区委组织部负责,主要测试后备干部人选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领导能力,考察了解后备干部人选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考察实行差额考察,侧重考察工作实绩、群众公认、发展潜力,注重了解其熟悉领域和主要专长。在推荐、测试和考察的基础上,区委组织部部长办公会审定科级后备干部名单,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后,列入区管后备干部人才库。

(六)采取多种途径发现和选拔后备干部。在补充后备干部时,对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机关内部竞争上岗中考试、考核居于前列的,参加学习培训、挂职锻炼、招商引资、接访、区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以及急难险重工作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如符合后备干部条件,可列入后备干部名单。积极推进后备干部选拔方式改革,根据工作需要,也可通过公开选拔、公推公选、荐才活动等办法选拔后备干部。

三、多途径培养锻炼后备干部

(七)制定后备干部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措施。培养后备干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靠得住、有本事、作风硬”上下功夫。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的原则,有计划地加强对后备干部进行理论培训、理论考试和实践锻炼。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切实提高后备干部的科学判断形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依法执政能力、总揽全局能力。要重点做好党政正职和条件比较成熟、近期可提拔使用的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

(八)强化后备干部的理论培训。后备干部培训的主要内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纪党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现代科技、经贸、法律、历史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主要采取以下形式:举办培训班、选送到党校、行政院校或高等院校学习深造,组织到经济发达地区、艰苦贫困地区、大中型企业考察,组织对全区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或理论研讨等。

(九)加强后备干部的实践锻炼。实践锻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方式进行:一是进行挂职锻炼。有计划地选派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区直单位后备干部到镇(办事处)、村(居委会)等基层一线挂职、任职;有计划地选派后备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和上级机关挂职锻炼。二是有步骤地推进轮岗交流。通过镇或部门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同一部门不同岗位的轮换,让后备干部在多个岗位上进行轮岗锻炼。三是抽调参与重大活动。有意识地抽调后备干部参与重大活动和中心工作,或让他们在工作一线牵头组织从事一些难度较大、突击性强的工作,为后备干部提供锻炼机会。

四、切实加强后备干部队伍的规范化管理

(十)建立统一规范的后备干部档案。后备干部档案主要包括:后备干部简要情况登记表、考察材料及培养方案、民主推荐和公示情况、民主评议情况、考核情况、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和奖惩情况等。科级后备干部档案由区委组织部统一管理。

(十一)实行动态管理。科级后备干部名单确定后,一般3年进行一次集中补充调整,保持相对稳定。每年根据提拔使用、调离、轮岗交流和新发现后备干部人选等情况进行一次小范围的调整。结合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区委组织部每年对正科级后备干部进行一次民主测评和考核考察,各单位党组织每年要对副科级后备干部进行一次考核考察,对出现问题或相形见绌、不适合继续作为后备干部培养的,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同时将新发现的优秀干部补充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使后备干部队伍有进有出,真正成为“一池活水”。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1)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廉洁自律等方面出现问题,不宜提拔使用。(2)工作失职,造成较大损失或不良影响。(3)工作实绩不突出,发展潜力不大。(4)年度考核测评中基本称职、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或确定为基本称职、不称职。(5)作风不实、威信不高、群众意见较大。(6)由于健康原因,不能担负繁重工作任务。(7)年龄偏大。(8)因其他原因,不适宜继续作为后备干部者。

集中补充调整后备干部,由区委组织部统一部署。各党委(党组)可根据本地本单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际,于每年年初同区委组织部协商并征得同意后提出调整充实意见。

(十二)建立备用结合的使用机制。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后备干部,根据工作需要予以任用。提拔干部一般要从后备干部中挑选,需要从后备干部队伍以外提拔的,呈报单位应以书面形式报区委组织部同意,并在报告中作特别说明。今后,新提拔科级干部中,后备干部要占80%以上。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统一调配使用后备干部,优化后备干部资源配置。鼓励和支持后备干部参与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后备干部。

(十三)加强对后备干部的监督管理。建立后备干部定期谈话制度,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负责同志每年至少同本单位后备干部谈话一次,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对可能出现的苗头性问题,要早打招呼,及时告诫提醒。建立监督电话,加强对后备干部的日常监督。实施阳光工程,对民主推荐的后备干部人选和最后确定的后备干部名单分别在单位或一定范围内公示,公开其后备干部的身份,增强后备干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自觉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

五、加强对后备干部工作的组织领导

(十四)加强对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要高度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各地各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对后备干部工作负有主要责任,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也负有相应责任。

后备干部个人总结范文4

一、后备干部的选拔

(一)选拔方法

根据现有的国有企业人员管理体制,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的两级后备干部分别采用不同的选拔方式:公司级后备干部选拔由上级部门组织,人选主要通过民主推荐、考察审定的方式产生;中级后备干部选拔由国有企业自行组织,选拔过程中多引入竞争的方式,可将其归结为“五关六步”工作法,“五关”是指资格审查、专业素质测试、领导面试、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公司党委审定,“六步”是指推荐加“五关”的五项内容。

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中级后备干部的选拔过程中注重运用了两种方式,将尽量多的优秀中青年干部纳入考察范围。首先放宽入选范围。如2009年3月,投资集团启动深化组织、劳动、人事三项制度改革,对集团公司总部所有包括中层管理岗位在内的126个岗位全部实行竞聘上岗,参加竞聘人员的范围从投资集团总部扩大所属18家全资、控股企业,通过拓宽干部选拔范围,促进了投资集团人力资源的活化管理,激发了基层青年人才的活力。其次运用多种选拔途径,更加广泛地发现人才。选择采用领导推荐、单位民主推荐、公推、自荐四种方式进行,拓宽了投资集团发现和选拔人才的视野,为更多人才提供了展现自身才能的机会和平台。

(二)注意事项

为使选拔过程公平公正,选拔结果科学合理,在选拔工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后备干部选拔开始前,必须先对各层级现有和需要的干部职数进行分析,做好后备干部人员规划,提出需要配备人选的数量和培养方向。二是注重克服公开选拔过程中出现的表现与实际不符的现象,既要做到公开公平,又要做到全面客观地评价人才,将临场发挥与日常表现结合起来。三是要将定期选拔与不定期选拔结合起来,将一届领导班子任期或三年作为一批后备干部的培养期,班子到届或每隔三年开展一次后备干部选拔。对上个培养周期结束时未培养成熟的后备干部,也将与各种形式推荐的人员一起重新参加后备干部选拔。在后备干部培养期间,将结合公司发展、人事变动情况,按需补充后备干部。四是将各级正职后备干部的选拔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日常项目确定下来,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统,防止出现到使用时就感到副职易配、一把手难选的现象。

二、后备干部的培养

(一)培养方法

一是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后备干部培养应从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着手,提高后备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知识水平。投资集团后备干部的理论培训工作以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集中培训和送外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分层次对后备干部进行轮训。集中培训以思想政治素质、综合知识培训为主,送外培训以业务知识培训为主。理论培训应贯穿后备干部培养过程的整个三年。选拔结束后对入库人员进行综合知识集中培训。要进行培训需求调查,针对培训需求情况不定期召开前沿理论知识讲座,并按需开展后备干部外派学习。如投资集团通过不定期在星期五开办“广投讲坛”内部讲座,邀请全国各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讲授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当前宏观经济形式分析等知识理论,为后备干部搭建一个文化、知识、经验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同时,积极组织后备干部到其他大型国有、民营、外资、合资企业参观学习,注重开阔视野,提高现代管理能力。

二是工作实践锻炼。当前,国内企业常用五种实践锻炼方法对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定岗压担、多岗转换、上挂锻炼、下派任职、应急磨砺。企业应结合实际,针对经营销售、人事党务、技术研发、生产采购、战略财务五类不同培养方向的后备干部分别采取其中几种方法进行定向培养(见表1)。其具体操作方式是:①安排后备干部到重要岗位上经受考验、制定较高目标对后备干部加压培养;②开展不同岗位分工之间的交流,包括跨类别之间的交流,如政工到行政、行政到政工,研发到生产、生产到研发,进行多岗位培养;③开展基层到机关、机关到基层,子公司到本部、本部到子公司,工厂车间到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到工厂车间的上挂下派培养;④有意识地让后备干部面对突发事件去解决矛盾,进行应急磨砺能力培养。针对后备干部培养,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对后备干部因地制宜实行上挂、下派、外派、交流或轮岗多种锻炼,为后备干部提供发挥才干的舞台,促进后备干部的成长,提高后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和驾驭工作的能力,同时,集团公司借推进项目贮备和建设之机,把项目建设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

(二)注意事项

一是后备干部培养要有计划性。后备干部一经确定,就要以其今后上岗所必须达到的政治素质、知识结构、管理能力、专业水平为目标,制定分阶段培养计划,并把培养计划真正落到实处。层次越高的后备干部,其培养计划性就应越强。因此后备干部培养应与后备干部选拔周期相统一,三年一个整体发展规划,一年一个详细操作计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二是后备干部培养要有针对性。在对后备干部进行实践锻炼前,必须对后备干部个体进行分析,了解其培训需求,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对已经过多岗位锻炼、工作经历较为丰富的后备干部,主要采取现岗位锻炼的方式,明确目标任务,严格要求;对经历相对单一的后备干部,要有步骤地进行岗位轮换,增加多岗位领导工作经验。在培养方式的选择上,还应注意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对外贸、研发、技术、财务等专业性较强的后备干部的培养,不宜采用跨系统交流的形式,应以定岗压担和同一类别内不同分工之间交流的方式进行。

三、后备干部的管理

(一)信息档案管理

后备干部选拔入库后,首先应为其建立信息档案资料,包括人员的基本信息、工作简历、职业发展意愿、培训记录、考核记录等,为后备干部的培养和今后的任用提供参考,并用于定期分析,为大规模调整和补充后备干部提供依据。在信息档案管理工作中,后备干部所在单位应配合好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做好信息变动的及时上报工作,以确保后备干部库中人员信息的准确。

(二)考核与奖惩

后备干部名单不应一成不变,应实施动态管理,在培养周期内对他们进行考核与奖惩,实行优胜劣汰。在培养周期内,对已经被列入名单的人员,由组织人事部门逐年进行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及时列入近期可使用范围,并将其调整到同职级的重要岗位,赋予一定的权限,这既是奖励也是考验。同时将那些在考核中道德品质出现问题、工作实绩不突出、发展潜力不大、群众意见较大、反映较差的干部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

(三)职业发展

对于后备干部的职业发展应做好几项工作: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落实一帮一制度,建立阶梯型上升通道。要将公司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和后备干部的职业发展意愿结合起来,帮助他们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指定培养人,建立一帮一培养体系,对其进行职业发展辅导。在岗位出现空缺时,按需提拔成熟后备干部,在岗位没有出现空缺时,可任后备干部为上级职务助理,进行上挂锻炼。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将后备干部队伍作为调整充实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来源优先考虑,创造条件及时启用成熟者。

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明确职责划分

后备干部既是在原单位工作的员工,又是公司的储备干部,这一双重身份决定了后备干部管理应实行组织人事部门和所在单位上下级共同承担,这就存在一个职责划分的问题。后备干部管理中职责划分的关键是要明晰各级工作的重点和交叉工作如何有效结合,如图1所示。

(二)注重备用结合

当前,许多单位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存在“备多用少、备用错位”的现象,不仅没能助推公司的人才发展,反而给公司的人力资本造成巨大的浪费。为有效解决后备干部备用不一致的问题,应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好入口关,紧密结合公司对各层次岗位设置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拔配置后备干部,挑选素质较高的人选。二是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减少因培养方向错误而造成企业和个人人生成本的浪费。三是要特别重视党政一把手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建立各级正职后备干部人才库,并真正下功去培养正职人选。四是建立后备干部优先使用制度,用制度来保证提高备用结合率。五是探索建立最长备用期制度,各级后备干部的最长备用期不超过6年,超过最长备用年限得不到提拔使用,应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同时,要特别注重提拔使用备用时间较长的干部,对备用时间达5年的干部进行重点研究分析,为这些后备干部的提任创造条件。

(三)营造能上能下的用人环境

后备干部个人总结范文5

第一条为培养造就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年轻优秀、有发展潜力的后备干部队伍,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后备干部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干部“四化”方针,以“选、育、管、用”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后备力量建设,为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延边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三条后备干部工作必须坚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有关原则,还应当做到:

(一)注重发展潜力、重视培养提高;

(二)坚持备用结合、实行动态管理;

(三)服从工作大局、统一调配使用。

第二章条件和资格

第四条后备干部应当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所规定的基本条件。

第五条后备干部应当具备以下资格:

(一)正职后备干部,一般应是同级副职。特别优秀、发展潜力大的下一级正职,也可列为上一级正职的后备干部;

(二)副职后备干部,一般应是下一级正职。特别优秀、发展潜力大的下一级副职,也可列为上一级副职的后备干部;

(三)后备干部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四)后备干部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35岁以下的必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五)身体健康。

第三章数量和结构

第六条后备干部数量按照不超过领导班子正职1:2和副职1:1的比例确定。

第七条后备干部队伍要保持合理的梯队结构。

(一)后备干部以35岁至40岁的干部为主体。35岁以下的后备干部,州直各部门一般要有1名;各县(市)要有5名以上,其中30岁以下的要有3名。

(二)后备干部队伍中,少数民族后备干部比例不低于干部队伍中少数民族干部所占的比例,女干部比例不低于15%,非中共党员干部比例不低于8%。

(三)后备干部队伍应保持合理的专业结构。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占有一定比例。

(四)后备干部队伍中,条件比较成熟、近期可提拔使用的一般不少于后备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一。

第四章选拔

第八条选拔后备干部要充分发扬民主,广开推荐渠道,扩大选人视野,严格选拔标准,切实保证后备干部的质量。

第九条选拔后备干部要按照下列方式进行。

(一)正职后备干部由党委(党组)提名推荐,经组织部门考核后,确定为后备干部。

(二)副职后备干部采取党委(党组)提名推荐、公开考试、组织部门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确定。

(三)对我州确定的主导产业、重点项目所急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或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高学历人才,以及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进入考察范围,但一时不能提拔使用的,经组织部门考核,可直接确定为后备干部。

(四)党委(党组)推荐后备干部前要经过干部大会民主推荐,且民主推荐票在实到会人数的50%以上。

第十条选拔后备干部必须按照规定的条件和资格严格把关,特别要把好政治关。要全面考察后备干部人选的德、能、勤、绩、廉,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发展潜力,注意了解其主要特长。

第十一条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在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中定向公开选拔后备干部。

第五章培养

第十二条培养后备干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提高素质。要重点做好党政正职、35岁以下的年轻后备干部和条件比较成熟、近期可提拔使用的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

第十三条培养后备干部要坚持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着重加强党性修养、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第十四条要针对后备干部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措施。要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分级分类有计划地选送后备干部学习深造。州委不定期举办后备干部任前培训班,每年举办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后备干部五年内累计脱产学习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

第十五条加强后备干部的实践锻炼。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以下形式:实行轮岗和交流,安排担任与培养方向相关的重要职务;分配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选派到企业、重点工作单位任职、挂职等。

第十六条对党政正职,尤其是县(市)党政正职后备干部采取到经济发达地区、上级领导机关和条件艰苦地区挂职的方式进行重点培养锻炼。对近期培养的、特别优秀的年轻后备干部和“三方面”干部,可采取上挂一级职务锻炼的方法,提高和检验其工作水平。

第六章管理

第十七条建立后备干部档案。后备干部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后备干部简要情况登记表、考察材料及培养方案、民主推荐情况、民主评议情况、考核情况、培养和奖惩情况等。建立后备干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工作的信息、科学化。

第十八条对后备干部的考核参照县级领导干部的考核方式,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一并组织进行。

第十九条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后备干部队伍每3年进行一次调整,每5年重新确定。后备干部经考核优秀的,确定为近期培养对象。对因超龄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的,实行备案管理,不影响其提拔使用。

第二十条后备干部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调整出后备干部名单:

(一)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廉洁自律等方面发现问题,不宜提拔使用;

(二)工作失职,造成较大损失或者不良影响;

(三)工作实绩不突出,发展潜力不大;

(四)年度考核不称职;

(五)作风不实,威信不高,群众意见较大;

(六)由于健康原因,不能担负繁重工作任务;

(七)年龄偏大;

(八)因其他原因,不适宜继续作为后备干部。

下级党委(党组)要及时上报后备干部的考核、职务变动以及奖惩等情况。拟对后备干部名单进行调整充实的,要及时向上级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州委对后备干部统一调配使用。后备干部不因工作变动而影响其资格。

第七章任用

第二十二条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后备干部,根据工作需要,予以任用。

第二十三条提拔领导干部,除个别对专业技术有特别要求的岗位外,一般要从近期后备干部中产生。对于确实需要从后备干部名单以外选拔的,呈报单位党委(党组)必须说明情况。

第二十四条鼓励和支持后备干部参加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后备干部。

第八章组织领导

第二十五条州委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各党委(党组)要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度,认真研究制定后备干部工作规划,积极为后备干部的成长创造条件。

第二十六条后备干部的综合管理由州委组织部负责,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配合此项工作。

第九章纪律

第二十七条后备干部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的纪律规定。

后备干部个人总结范文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大、*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村级干部“素质工程”,建立科学规范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现结合我县实际,对进一步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确保村级组织后继有人的关键。因此,坚持不懈地抓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村级组织储备数量充足的合格人才,既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全县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不断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不断壮大,素质和能力逐步提高,年龄和知识结构进一步改善,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村级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发展党员无“人源”,干部选拔无“才源”的现象;二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认识不足,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存在不愿培养、不会培养、不知怎么培养的问题;三是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村级后备干部把关不严格,培养手段单一,管理措施滞后,致使工作流于形式。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全县各级党组织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政治责任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大、*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正确把握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和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管理、使用机制,不断深化“双培双选”活动,进一步健全责任、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建设一支自觉践行“*”重要思想、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发展,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目标任务: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机制进一步健全,氛围进一步浓厚;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年龄、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力争通过五年时间,建设一支以35岁以下、中专及中专以上学历为主体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35岁以下村级后备干部占总数的70%以上,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70%以上,妇女后备干部占总数的20%以上。比较成熟、通过换届选举等可进入村班子的人选一般要占30%以上。

三、正确把握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

(一)把好“推荐选拔关”,不断优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结构。

1、坚持选拔标准。村级后备干部必须具备“五好”标准:一是政治思想好,能自觉践行“*”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组织的决策;二是模范作用好,具有较强的“双带”能力,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推进村务管理、支持“两委”工作、维护农村稳定、遵纪守法、履行村规民约等方面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工作作风好,有志于农村工作,作风朴实,勇于开拓,乐于奉献,事业心、责任感强;四是群众威信好,能够心系群众,联系群众,积极主动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五是整体素质好,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年龄一般为35岁以下,村“两委”正职后备干部原则上不超过40岁,身体健康,能胜任繁重工作。各乡镇可根据实际,将以上选拔标准和条件具体细化、量化。

2、拓宽选拔渠道。本着“早发现、早选苗、早培养、早使用”的原则,破除陈旧观念,打破选人界限,多渠道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村级后备干部一般按现职干部1:1的比例选配,其中村“两委”正职按照1:2的比例配备。要把握好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方向。重点从有农村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强的现任干部和群团组织负责人;组织纪律观念强、基本素质好的退伍军人;热忠于农村工作、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回乡大中专毕业生;有经济头脑、适应形势变化能力强、致富门路广、思想素质好的个体工商户、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私营企业主;具有一定的科技素质、致富能力强的科技带头人、示范户、种植养殖能手等人中选拔村级后备干部。

3、严格选拔程序。要坚持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三荐一定一公示”(党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乡镇党委考察确定,在乡镇、村两级公示)、“双培双选”的办法,真正把素质较高的农村优秀人才选进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要全面综合的进行考察,通过个别谈话、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民主测评等形式,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全面考察推荐人选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确保后备干部的质量。

(二)把好“教育培养关”,不断提高村级后备干部综合素质。

1、加强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村级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把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纳入村干部培训整体规划,根据实际制定长、中、短期培训计划,分步组织实施。要将村级后备干部集中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证。要有计划地每年安排村级后备干部在县、乡党校进行集中培训。坚持区别对待,因人因需施教,重点开展政治理论、农村政策法规、市场经济和实用技术、村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要不断丰富教育培训的形式,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对村级后备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村级后备干部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2、开展学历教育。按照“留得住、用得上”的要求,依托大中专院校和农广校、成职教中心的教育教学资源,采取“县校联合、订单办学”的方式,支持和鼓励村级后备干部参加自学考试和大中专学历脱产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逐步改善村级后备干部的知识结构。要健全抓学历培训的责任机制,把后备干部学历培训作为对基层党组织和主要负责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要切实落实村级后备干部学历培训经费,采取“三个一点”(即县财政出一点、乡村集体出一点、后备干部个人出一点)的办法予以解决,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3、强化实践锻炼。加大后备干部实践锻炼的力度,给后备干部压担子、交任务、专人帮带、定向培养,积极引导和组织他们参与实践活动,在实际工作中经受锻炼、提高能力、增长才干、树立威信,为早日进入村“两委”班子奠定基础。要以“双培双选”(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在党员致富能手中选拔储备村干部、在党员致富能手标兵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活动为载体,找准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的有力抓手,激发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的内在动力。要深化“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工作,从源头上解决发展党员无“人源”,选拔村干部无“才源”的问题。

(三)把好“管理使用关”,保证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健康发展。

1、开拓创新,规范管理。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村组机构设置调整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实际,积极探索和创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管理的有效形式和载体,制定出台《*县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健全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责任,保证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实践和创新中健康发展。要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信息库,推行村级后备干部档案管理制度,对后备干部的基本情况,参加教育培训,考察考核,培养措施与落实情况以及工作成绩和奖惩等进行详细记载,实现村级后备干部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村级后备干部要一人一档,由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双重管理。

2、严格考核,动态管理。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进一步健全村级后备干部考评制度,每年由乡镇党委牵头定期对村级后备干部的现实表现进行考核考察,全面掌握村级后备干部情况。对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要及时提拔使用,对不能发挥作用、毫无进步的要果断调整,对发现的新苗子要及时补充,形成跟踪考察、有进有出的良性循环机制,使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不断适应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要健全监督约束制度,加强群众监督,不断规范村级后备干部的行为,对群众意见大的及时进行诫免谈话或调整,保证村级后备干部的纯洁性。

3、注重实际,备用结合。坚持“边培养、边使用”的原则,建立后备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根据村级后备干部的现实表现、群众反映和素质提高情况,充分利用村党组织、村委会换届选举或届中调整的有利时机,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用人观念,摆脱家族、宗教、帮派势力的干扰,通过选举等民主渠道,把条件成熟的优秀后备干部及时推选进村“两委”班子,调动后备干部的积极性,增强后备干部的吸引力,形成农村人才辈出、有利于后备干部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不断改善和优化村级干部队伍结构。村级干部出现缺额时,原则上从村级后备干部中选拔。

四、切实加强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

1、科学合理规划。要把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规划,纳入党建目标管理责任状,纳入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纳入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一并研究、规划、部署和考核,作为农村党的建设“五个好”乡村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示范点”评选的重要依据之一。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使村级后备干部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