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例6篇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传承;对策;作用

传统文化是先祖勤劳、勇敢、智慧的见证,是先祖流传后世的不可估量的宝贵财富,作为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富思想遗产,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不同程度地展现出顽强、鲜活的生命力。

作为语文教W的重要内容,文化促进了学生建立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也能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及行为规范,缺失了文化内容的语文教育既单薄无力,也不利于学生长远的成长发展。将传统文化纳入语文教学中,既充实了语文教育,也有助于传统文化实现更加系统有效的传承。

在语文教学中,既要将古代的文学艺术纳入传统文化传承的体系中,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的渊源及发展脉络,也要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化知识,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具有重要的典范意义与审美价值,其中的语言精美、结构独特、思想内涵丰富,都能通过语文教学来促进学生建立更加深刻的认知,从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重要的载体。那么,该怎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呢?

一、激发学生传统文化的兴趣

高中生已经具备基本知识系统,对事物也有着一定的判断能力,然而现代社会文明中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容易造成学生思想信念出现困惑甚至偏离。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体验到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给思想、精神的净化与启迪,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传统文学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或神奇玄妙、或绚丽浪漫、或情真意切、或委婉动人、或离奇怪诞,都生动地展现了我国五千多年的社会生活,将这些传统文化艺术融入语文教学中,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学生只有对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兴趣,才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更加主动的认知欲,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如在高中语文《滕王阁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名胜古迹进行欣赏,进而引出作者王勃的创作背景以及相关的创作风格,通过生动有趣的联系教学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与探索欲,通过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古人思想、生活,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古人敏捷的文思、深厚的思想以及斐然的文采。

二、充分运用文本

高中语文教材中融入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材料,其中所选的作品,大多源自古代圣贤、智慧文人的经典著作,如孔子、孟子、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他们深厚的哲思在作品中闪现,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既能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层次感,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切实的传统文化运用途径。如古代的文学作品都是文言文,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可以在深入挖掘教材传统文化内因的基础上,利用现实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如《孟子・离娄上》中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是将诚信、真诚作为人生存的道理与法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指出商品经济社会中存在的虚假以及虚假所造成的后果,通过对文本的深入挖掘,探索古人质朴的思想,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建立对传统优秀文化及美德的认知。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散文、诗歌、词曲,都从不同层面表达了古人对自然、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积极地运用文本进行教学,促进学生与古人进行心灵的交流对话,可以更进一步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如岳飞《满江红》中“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些词句中充满了作者愤恨、热忱的爱国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文本,引导学生诵读词句,在了解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真切情感,从思想情感上更进一步地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构建生动的文化课堂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育,大多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听、记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枯燥、单调,不仅无法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也造成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教学的质量。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个性发展需求,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构建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通过自主、互动、合作、探究等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创造更加充足的动力。

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田园居》是古人归隐思想的重要表现,世事的炎凉苦痛、官场的挫折束缚使人们从田园中寻找生命的本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教学的方式,引发学生对文学作品及其中思想的思考,“官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归隐之后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又如何在你所选择的生活中实现自身的理想”,这些互动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更加深刻地感受古人的情感,在提升学生自主思维的同时,也能增进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并且使学生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中更加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传统文化出发,通过大胆的思考创造突破传统思维,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运用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途径。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挖掘教材文本中的传统文化要素,通过生动的课堂构建,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与能力,使高中学生能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提升道德修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并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逐渐建立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2

关键词:古诗文 阅读 传承 美德

在几千年中华灿烂的文明史中,我国人民形成了优秀的文化观念和个性品质,如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以德化人的高尚风范、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等。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优质资源,更是我们中学生应该传承和弘扬的,而这些传统文化美德,在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得尤其突出,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进一步传承和渗透,进而形成一道中学生特有的传统美德的风景线。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从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看,绝大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做惯家里的宠儿,自我为主心的意识、享乐主义思想比较突出,学习上、生活上都比较浮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操的熏陶是必要而迫切的。那些在长期历史事件中形成的优秀品质,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传承。例如:《易经》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论语选读》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临危受命的可贵品质,以及“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安贫乐道的思想;《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独立人格和“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等普通人应该具有的四种思想;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及欧阳修提出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尤其是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传统和“天人合一”的人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更具有现实意义。

当然,传统文化精伪并存,应去其糟粕,吸其精华,使之成为今天学生学习的思想要素。如“以民为本”的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代“以民为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其内存的根本动因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如今我们摈弃封建内核,则可以将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先进理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的“修己以安人”“修身在正其心”“齐家”等命题,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凸现出现实意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其别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从新课程目标上看,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情操、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学生在古诗文的阅读中传承文化美德的意义正是立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础之上的。

从近些年的高考情况来看,古诗文阅读所占比例较高,而且高考试卷中所选的古文阅读材料,是以古代那些为人正直清廉、忠心报国、乐善好施的人物传记为首选的,古诗词鉴赏所选诗歌有志存高远、精忠报国、渴望国家统一的内容,又有表现亲朋之间真挚情谊的内容,还有借史立志、借古激今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中蕴含着大量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在阅读中认真体味,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例如,2011年浙江高考卷选的是《新唐书·张文瓘传》,2010年浙江高考卷选的是《魏书·胡叟传》,2010年高考全国卷I选的是《明史·王祎传》,2009年高考全国卷I选的是《北史·魏德深传》2008年高考全国卷I选的是《后汉书·宋均传》,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选的是《南史·何远传》。这些古文考题中所选的人物或博闻强志,为朝廷所重用;或品性介直,为百姓所拥戴;或生活俭朴,为官一方清正廉明;或坚守节操、不徇一己之私情。在他们身上,都展现了传统美德的光辉。然而从近几年高考答题情况来看,却不容乐观。特别是我校学生古诗文阅读的基础比较薄弱,古诗文阅读能力比较差,古诗文阅读的方法还需引导。读不懂诗文,何谈传承与弘扬传统美德?所以培养学生古诗文阅读的兴趣,进而进行传统文化美德的传承与弘扬应当成为高中学生的“必修”内容。

学生在古诗文阅读中对文化传承的意义还在于对写作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不能够割裂了历史去奢谈文化创新,只有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才能博采众长,开拓创新。毫无疑问,学生写作,可以描写现实,表现自己的情感,也可以反思历史,交流自己的观点。甚或,近年来高考高分作文大多数是那些有文化品位和思想内涵的东西。先秦之时,社会处在变革的阵痛中,各种思想竞相涌现,形成了文学上百家争鸣的局面。经过历史的淘沥,很多东西就成了我们民族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的确,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我们老祖宗的那套礼义廉耻看不惯,认为那成了束缚我们进步的桎梏,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棍子打死,形成了思想中的一种缺氧现象。当然,我们不能只是津津乐道,自我陶醉在已经成为昨日黄花的历史功勋的迷梦中,自欺欺人,盲目否认现实。更不能轻率地把传统等同于历史垃圾一样去排斥它。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以读圣人的书,聆听圣人的教诲为最大的荣幸。而现在孩子却对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礼记》等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感到一头雾水。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被淡化,而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意识却深深根植在他们心中。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孩子对圣诞节和愚人节的热情甚至超过了我们的中秋元宵和端午重阳。觉得西方的节日热闹,欢快,有趣,而我们传统的节日单调古板。古诗文阅读就是要把这种扭曲的价值观给改变过来,让我们的学生思想更成熟,能体会我们民族精神的极大魅力。我们要把历史和现实融合起来做到古为今用,古今融合。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3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33-02

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如何深入宣传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已经成为各高校当前面临的重要新课题。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骨干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优秀单位,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与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会议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研判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动向,始终秉承“以德立人、以技立业”的校训精神,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思想资源为突破口,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着力点,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锻造文化传承队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软实力

(一)抓好顶层设计,构建大思政工作机制。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定期召开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议,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系统研究,统筹指导,精心部署,全力构建学院党委领导、院长负责、部门牵头、群团协同、培养单位落实的大思政工作机制,以齐抓共管促进顶层设计,以统筹协调形成教育合力。

(二)强化制度保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出台了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办法、宣传工作考核办法、思想政治联席会议制度、师德考核办法等系列制度,建立院系(部)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全员师德考核结果纳入意识形态责任书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考核体系,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主导权。

(三)聚集优质资源,建设高素质思政队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邀请名师入校,通过开展“四会教学”(研讨会、宣讲会、培训会、座谈会)学习活动,组织思政工作人员对思政工作指导思想原汁原味学、前后贯通学、联系实际学,引导思政工作人员清醒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不断培植思政工作人员的精神家园,着力提升思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引导能力。邀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苗锦技艺传承人潘彩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人等民族技艺大师进驻,注入文化传承血脉,壮大文化传承队伍,携手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创新文化传承手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亲和力

(一)大范围建设校园文化景观和文化场所。高标准筹建4A级景区校园,增建大型文化石、孔子园、孺子牛园、茗馨湖、古典亭台楼阁等文化景观和广职院校史馆,以及“民族蜡染”“民族服饰”“民族银饰”“民族刺绣”“民族陶瓷”大师工作室等文化场所,创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感知元素,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浓厚育人氛围,着力培养学生成为民族技艺传承者和民族精神传播人。目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正在为校园文化景观和文化场所量身定做融中华传统文化、廉政文化、校园文化为一体的楹联,进一步打造文化育人特色。

(二)全方位创建“三微两端”新媒体宣传格局。联动运行官方微信、思明网微博、微视频、手机易班终端、掌上思明APP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宣传载体,提高文化宣传质量水平,把握好文化宣传的“时、度、效”,增强文化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巩固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充分发挥文化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2016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新媒体被遴选为团中央合作单位,并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新媒体之十大最具影响力院校(位居全国第二名)、2016中国(广西)高校传媒联盟会员媒体微信榜单优秀奖。

(三)多层次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举办“中华礼仪风采”大赛、“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民族体育”运动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画展、“奉老敬孝 崇尚美德”慰问活动、“助梦成长 感恩奉献”快闪活动、“传统节日”对联派送活动、“寄一封家书”班级主题活动等多种校园文化活动,在全校营造起“感受经典、领悟经典”的传统文化氛围,帮助学生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全面提升他们的心理、道德、思想和政治素质。

三、打造文化传承品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化力

(一)打造经典文化――“茶文化”和“太极文化”。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为带动,联合企业、中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等45个单位,牵头成立广西茶业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中国茶艺”等11门核心课程以及“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学院“茶文化”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获得“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称号。以校园茶文化工程建设为依托,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建设广职茶博园、茶文化广场、中华文化茶艺楼等茶文化景区,开展“无我茶会”、“感恩 绿色 共享”世界地球日、“书香文化大讲堂”等精品茶文化活动,集中打造“茶文化”,引领师生品味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和精神追求,尝试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准则,养成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和道德规范。引导师生感受中国礼仪之邦的精神内涵,激发师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愿望热情。此外,还通过开展全院大学生太极拳晨练、千人太极拳展演、“茗馨”太极拳大赛、成立太极拳协会等方式打造“太极文化”,引导师生注重内外兼修和辩证思考,不断养成和谐统一与贵和尚中的精神品质。

(二)打造核心文化――“核心价值观文化”。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元素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程,创新“八进入”(进课堂铃声、进升国旗仪式誓词、进宿舍、进饭堂、进课外活动、M社会实践、进音乐欣赏课、进手语操)教育引导方式,并将其导入师生生活片段,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育人过程中的渗透性、实效性和持续性,打造“核心价值观文化”,增强广大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身份认同,激发师生担当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坚定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打造特色文化――“校园廉政文化”。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借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廉政知识手机短信点对点推送、廉政警示语书画展、赴南宁监狱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活动等方式打造“校园廉政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文化风尚,形成廉洁从政从教的校园文化动力,启迪广大师生尚廉的思想道德追求。

(四)打造高职文化――“校园匠人文化”。依托学院11个校内实训基地培育与56个专业相结合的工匠职业精神。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开展职业教育周活动、大学生技能大赛、名企名家进校园、“赚我第一桶金”营销实战大赛以及织锦、剪纸、糖艺传统手工艺大比拼等活动,倡导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培育广大师生热爱劳动、诚实守信、追求卓越,追求创新的思想道德境界。

四、共享文化传承成果,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力

(一)承办各级各类社会活动,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区内传播。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承办自治区农垦集团《南方有嘉木》微电影首发仪式,面向全区展示广西新老茶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传承以及他们对茶事业的理想追求和责任担当,传递茶香、茶韵、书香、茶人互融共通的和谐文化境界;协办区直机关“道德讲堂”示范课,引导感悟中国人恪守传统道德的思想追求和厚德崇廉的自修过程,成为推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引擎。

(二)邀请知名媒体到校采访,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传播。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多次邀请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新华社、新浪网、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广西新闻网等区内外媒体到校采访,发表有关报道220多篇,不仅扩大了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向社会展示了学院文化传承的丰硕成果,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

(三)组建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地缘优势,牵头联合广西、云南边境地区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共同组建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积极开拓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努力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成功推动中国―东盟学生互派互访,通过组织邀请泰国、老挝等国院校前来考察交流,接收越南学生来校学习,感受茶艺、太极拳、书法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派送学生赴越研修,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切实以广职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增强了国际领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4

【关键词】传统音乐;百鸟朝凤;音乐文化

一、电影《百鸟朝凤》含义分析

电影是以无双镇为地点,这一小小村落的每家每户历代都很重视葬礼时请唢呐班子吹奏乐曲来送亡灵,在当地,唢呐艺人承载了道德评判的重任,从唢呐匠人所吹奏的规模即可知道一个人生前的德行如何。在此,唢呐不仅仅是娱乐的功能,在办理丧事时是对远行故去者的一种评价,通过这一行为来展现给他的后人看,约束后人的行为,起到上行下效和警惕的作用。对于道德平庸的人,唢呐艺人只吹奏两台;道德中等之人,则吹四台;上等者吹奏八台;只有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享用《百鸟朝凤》这首高难度的曲子。这与周代礼乐制度相似,通过礼乐来体现人的等级地位。王用八艺;诸侯用六艺;士大夫、卿用四艺;士用二艺。周代时期的礼乐是局限于王公贵族的,百姓没有资格享用礼乐,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礼乐开始下移至百姓的生活中。在无双镇,唢呐就是普通百姓体现礼乐的一个载体。《百鸟朝凤》这部电影中的很多细节性画面都有一定含义,能够细致入微地体现我们中国的文化与音乐传统,最能体现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与美德“温良恭俭让”。“戏子”在我国的历史中的地位一直是比较低的,但承载的艺术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这些人的技术以及道德要求也是很高的。焦三爷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在作为唢呐匠人时,其肩负的使命很重要。天鸣是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他是善良、孝敬、仁义之人。作为一个唢呐匠人只有具有“仁义礼智信”这几项道德品质才能将唢呐一直传承下去。焦三爷作为一个唢呐匠人,他的责任、义务就是要将唢呐传承下去,要有有高超的演奏技艺。他说要将唢呐吹到骨头缝中。这不单单是吹奏技艺要高超,还必须要呈现出地方性的文化、情感等,并将伦理道德深入人心。音乐并不像文化教育那般直观地教育人,而是通过音乐在潜移默化中教育每个人。当金庄的村长去世时,因这位金庄村长的德行不高,焦三爷坚决不同意吹奏《百鸟朝凤》。只有在德高望重的人的丧礼时,唢呐班主才会同意吹奏。这一行为体现了焦三爷公正无私的一面及他作为唢呐匠人的德行,同时对众人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焦三爷的所说所做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弟子,无论如何都要恪守社会的责任。在这过程中,音乐教育所有人,培养一个个完善的社会人。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洋乐器收到当代年轻人的欢迎,很多婚丧嫁娶都不再请唢呐班,改成西洋乐了,这样导致唢呐匠人们不能再单纯的靠唢呐来养活自己养活家人,必须舍弃一样。在一次寿宴出活时,主家请了唢呐班,也请了西洋乐队,这时便发生了很大的冲突。人们更多地想听乐队的演唱与演奏,这对普通老百姓和年轻人来说都是很新鲜的东西,很受他们的欢迎,而唢呐乐队被晾在一边无人问津。此过程中引发了矛盾,几个小混混与唢呐班人员厮打在一起,无意间将唢呐踩断了,这一场景触动了焦三爷,直接将桌子掀翻在地,让所有人都停手了。唢呐就象征着我们的传统音乐,是传统音乐的一个缩影,唢呐被踩断了,其实是在提醒我们,我们的传统音乐该怎么办?中国的音乐教育该何去何从?当西方的文化大量进入我国时,我们又该如何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这些问题也在提示着我们这一代人,要重视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发展自身,不能一层不变,要否定,再发展,不停的自我反思。当时的时代的变迁太快,让人们都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的文化,没有时间去思考外来的西方文化,很多人就全盘接受了外来文化,而对于自身的文化开始忽略,不加以思考改进,也不知去传承与发展,使传统音乐、文化陷入了困难的境地。

二、传统音乐现状

现今确立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只有在特定的时期或者节日才会出现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是传统文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而留下来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是传统文化的一些符号,并没有得到大力的发展与传承。传统音乐承载了我国的文化,我们要传承传统音乐。有很多的机构、研究所等都致力于传统音乐的研究、传承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为中国传统音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与此同时,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音乐教育的滞后必定制约着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特别是学校的音乐教育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这其中也存在问题。笔者的自身感受,也是大部分学校的情况。学生从小就会接受音乐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有。我们从小接受的音乐意识体系是西方的,而不是我们本土的传统音乐,学习的音乐理论也是西方传来的,没有孩子懂得我国的民族调式。课本上大部分的歌曲也都是西方的。现在家长都很重视音乐教育,都会给孩子找一个艺术机构学习一门技艺,而这所有的门类中最受欢迎的是西方的钢琴。孩子从小就是受西方的音乐思想、思维的熏陶,对于传统音乐一点儿也不了解,即使是长大了,接触了我国本土的一些传统音乐,他们都会以一贯的西方音乐的思维来理解传统音乐。如果你有心打开我国现行的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材,给你印象最深的肯定是西方的音乐知识占绝对优势,从理论到曲目乃至音乐术语都是西方体系,即便是中国传统音乐也还是沿袭西方的思维去理解、去衡量。我们民族的音乐知识分量太轻、太少!另外,从近来轰轰烈烈的器乐考级热中也可发现,在千百万考级大军中,报考民乐的考生相对较少。而且民乐教师的受欢迎程度也远低于西乐教师。到了本科阶段,也会明显发现,专业的音乐院校中民乐的学生相对较少,学声乐的学生基本都是唱美声的。如此情境,传统音乐在我国的传承与发展的情况就可见一斑了。笔者也是在本科才学习了中国传统音乐,对传统音乐有些了解,即使如此,很多同学也都是对传统音乐一概否决,总认为我们自己的音乐不如西方的音乐好听、科学。如今到了研究生,身边依然有音乐专业的同学有这样的“认同感”。包括笔者自身,没有其他同学那样直接否定,但对于自己本土的音乐也没那么多的了解,在音乐课堂上,老师一直耐心引导我们,我才对中国传统音乐,我们自己的音乐文化有所了解,无比的感叹于我国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底蕴。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音乐课程。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一些学校,并没有音乐老师,一般城市的学校都会有音乐课程,无论学的是西方音乐还是本土音乐,最基础的就是要有音乐课程,如果连音乐课都没有,就更不能谈及传承与发展传统音乐了。笔者从小是在农村上的一所希望小学,我们并没有音乐、美术这样的课程。初中阶段,课程加紧,本来一周一次的音乐课也会被文化老师占据,因而并未得到稍微专业化的音乐教育。这样的境况在全国应该是普遍存在的。包括城市中的一些学校也是如此,音乐课程被当作是可有可无的一个摆设性课程,文化课程才是最受重视的。很多音乐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时就会考取编制,进入学校作为音乐教师,而这些人当中又有多少人有传统音乐教育的意识呢?然而,并不多,毕竟他们也是从小就接受西方音乐的熏陶的。很多本科院校的老师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从而导致一代又一代的重复,很难改变现状。我们的音乐教育对于传统的继承还不够重视,很多教师的民族文化意识也比较淡薄。包括一些教师也有重西乐轻民乐的意识。对于这类问题,有关部门应该重视。现在中小学课本上已经有很多的本民族的作品,但音乐教师在授课时依然是以西方的思维为主。

三、相关建议

一个民族音乐包含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发源地。研究自己的传统音乐将有助于民族的振兴与发展,有助于民族自信心、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得到优秀传统音乐哺育的人,在接受现代科技教育和他文化教育的同时,一定拥有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素质。因此,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要承担起继承并发展我们传统音乐的历史重任。我们的音乐教育首先应重视对传统的继承,加强教师的民族文化意识。所有的音乐教育者都要意识到传统音乐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要有民族认同感,在授课过程中多传授本土的音乐文化,不能一味的教授西方音乐。孩子本身对于音乐并没有太多的概念与想法,从小就让他们意识到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与内涵,这样才能让传统音乐文化得到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发展。音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相关不能应该出台政策,加上传统音乐教育,对于现在在校授课的音乐老师进行培训,进行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思想的培训,这样才能解决问题。高校则必须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加强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的民族音乐文化素质。学生对这些传统音乐文化知之甚少,因而很少选择。学校应该多主办传统音乐会,包括器乐、舞蹈、声乐、戏曲等,学生多接触、多了解才能感兴趣,才能有更多的人学习。在所有的音乐院校都应该开设传统的戏曲、乐器等课程,并鼓励学生选择该课程。与此同时也要鼓励更多的人谱写中国“味道”的音乐作品,一直传唱,不能让传统的乐器一直弹奏前人留下的乐曲,戏曲也只是古代传唱的曲目,在当今社会还需继续发展,继续创编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作品,将传统的音乐文化与现代相结合,才是更好的传承。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5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 D412.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3-133-3

引 言

所谓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在文明演化中所沉淀的反映民族精神内涵和文化风貌特征的并对民族历史起积极作用,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称。中国传统文化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融合。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德”、“善”、“和”三个方面。如:《大学》中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德”指人的本性、品德。《尚书·皋陶谟》对“德”有明确的要求,提出“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善”指好的行为、品质,是内在的德性主导下的外在良好行为。“和”是指相安,谐调,“君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和”的概念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共生、长远发展。三个方面的结合,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换个角度思考,即“道德观”、“价值观”、“人际观”三者的相融合。一个民族的发展是建立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上的,传承是国家发展的源泉,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大学校园文化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现实社会中道德观的缺失,价值观的扭曲和人际观的变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际观”。当今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甚至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的现象越来越多,崇尚美国大片、韩剧、日本动漫、洋快餐甚至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缺乏对多元文化的批判分析能力;另外,社会中存在道德失范的行为令人难以置信,如很多人面对路边跌倒的老人有“恐惧症”,学术不端,考试作弊,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近年来过圣诞节的人越来越多,而如中秋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却倍受冷落;近期又有报道称,教师节变成“送礼节”;人际交往中见利思义、诚实守信的人越来越少。这种价值观的扭曲和人际观的变异现象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践行不足。

(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不力

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但是历史发展至今,我们继承的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少,尤其大学生认知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发人深省。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结果显示,50%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兴趣,20%的大学生持无所谓态度,20%是中间派,仅有10%的大学生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为自豪。除此之外,大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占大量时间的是应用型书籍和娱乐休闲性书籍,而对于古代经、史、子、集的阅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对于文学、历史、哲学知识很少涉猎,对于传统文化不甚了解。这些现象充分表明我们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的不够。

(三)民族高校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双重特殊地位

民族高校学生在地域经济、民族习俗、和人格品质上都具有明显的特征。西北民族大学学生中有65%以上是少数民族,与其他一流大学相比,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双语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普遍较低,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极少。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受地域、宗教、风俗习惯影响很大,使他们很难接受一些新的、积极向上的观念和思想,其观念也很难转变。可见,在民族高校校园文化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水平较低,民族高校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我国55个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构成元素之一。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应更好地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民族高校就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学习、传承并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所以,在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族高校有着双重的特殊地位。

二、如何在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一)加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规划

校园制度文化环境是依据学校有意识选择的、具有强烈的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如培养目标、校规、校纪、教学及管理制度,以及相应形成的严密的组织机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而其内在机制建设是保障。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秀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层次,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出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

但是,在校园文化内在机制的规划中还有些不足之处。比如:在教学方面,双语少数民族班中开设古代文化课的很少,例如《论语》、《易经》等;汉族学生班中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基础课也很必要,能使汉族学生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文化。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增加更多的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如成立社团,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做好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同学之间的团结和文化交流。

(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

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并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来进行。物质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在特色建筑、服饰等,将其文化内涵赋予实物之上以表现其魅力,给人们以视觉美。精神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从信念、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等表现出一种内在美,使得我们能在人格塑造、道德情感、价值取向方面树立崇高的目标。目前,物质文化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忽视了精神文化方面,这也是导致社会上出现“怪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在开发和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应拓宽领域,学校开设有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的本科学院并有其硕士点、博士点。但有很多少数民族有语言,其文字却在传承中被丢失、遗弃,如:土族、东乡族、侗族、哈尼族等,我们觉得民族院校有义务去挖掘这些资源,挽回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上的损失。民族院校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更应责无旁贷。

(三)在实践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得到认可,而被认可的传统文化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全方位的进行教育和熏陶。西北民族大学坚持德育为先,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价值追求,汇聚各民族优秀文化,发挥多元文化共生存的优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努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曾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光荣称号。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内,开展讲座、会谈、民族教育月等,在校外,应让学生走进少数民族地区,亲身体验其文化,在实践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

三、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前景展望

(一)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底蕴丰厚,有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总书记说过:“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是社会总体道德素养提升的标志。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市场经济和物欲突显、而社会道德相对缺失的今天,坚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提高校园文化的综合实力,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使学校校园文化底蕴丰厚,以便更好地实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三)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

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在充分挖掘和阐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的基础上,使之全方位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强大的校园文化软实力。大学是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大学生则是建设国家的中流砥柱,民族高校地位和文化的特殊性更需要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先进性体现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上,而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和高校的文化底蕴就很好的反映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可见,在当今国际竞争力极强的形势下,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使我们国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迫在眉睫的要务。

参考文献:

[1]于伟峰,商植桐,于雪梅,齐景爱.对加强和深化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01):3.

[2]郑鹏,黄朝文.关于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27(04).

[3]郭兵.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高校学生素质[J].甘肃农业,2006,(11).

[4]李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04).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6

本文在对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传承与弘扬影响因素作出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就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传承与弘扬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青年学生;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因素;策略

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对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复兴梦意义重大。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化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荟萃精华,体现了我国人民理念信仰、价值观念等,是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召开以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成为了全社会努力奋斗的目标。青年学生群体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其综合素质表现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主义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是历代人民精神、思想的积淀,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进行传承与弘扬有利于促进青年学生群体素质提升,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内容。

一、影响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传承与弘扬的因素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代表之一,其传承与弘扬的思想、精神以及道德是值得每一位青年学生学习的,关系到祖国未来发展。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为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提供了精神食粮,对促进其综合素养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素质教育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依然成为了青年学生群体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得到了相关院校的认可与支持。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部分院校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上始终不得要所,收效往往不尽人意。究其根本,造成该问题的影响因素众多,大致可以分为环境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两类。有些院校物质环境建设不足,包括图书馆、教学楼以及多媒体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载体单一,影响了青年学生参与积极性。也有部分院校文化环境建设不足,缺失对民族传统文化内化与实践过程,不利于学生的深度理解。此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对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其所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加之院校引导不力,导致青年学生思想混乱。

二、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承与弘扬策略

作者结合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传承与弘扬的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统筹规划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高等教育步入了普及化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高校为了迎合大众教育需求,不断扩招,生源数量增长使之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困境,限制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此,高校应深刻认识到物质环境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统筹规划发展,丰富民族传统文化传扬载体,提高青年学生群体参与积极性。简单来讲,高校应就自身办学规模、发展需求等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制定科学扩招计划,整合可利用资源,加强内部环境建设,包括教室、图书馆以及多媒体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教、学需求。在此过程中,高校应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号召不同组织团体参与教育发展,多渠道扩充教育环境建设资源,以为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承与弘扬奠定基础。

(二)重视文化实践

实践是巩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成果的最佳途径。具体而言,引导青年学生群体民族传统文化实践应分两个步骤进行:一是,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潜移默化中影响了青年学生精神素养、道德品质的形成,是高校不可或缺的资源。新时期,高校应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研究,寻找其与自身文化体系的契合点,并有机地将两者融入在一起,渗透到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藉此引导青年学生实践行为;二是,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文化的概念空洞而现实,是知识、思想、精神以及道德的综合体。高校应定期以不同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满足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例如演讲比赛、义务出行等,强化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掌握,检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效果,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

(三)加强思想引导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是主体,教师的功能及职责定位于引导。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比比皆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影响。新时期,高校必须要守好互联网这块新型文化阵地,创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方式,加强思想引导,从而扩大其积极影响力。具体而言,高校应加强专业化师资建设,以培训、教研等方式及时更新教师思想理念,明确其工作目标及任务,分享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督促他们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指导。而教师则需以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为己任,尊重学生主体性,引导他们辩证地看待社会客观事实,尽可能降低或消除互联网信息传播造成的不利影响,积极应对挑战,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承与弘扬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作者希望更多学者关注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结合青年学生群体特点,提出更多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策略,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雷畅 单位:长沙市南雅中学

【参考文献】

[1]陈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青年学生人文素质[J].奋斗,2015,03:31-32.

[2]张先勇,聂春,熊爱民.高职学生思想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积淀路径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