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例6篇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1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和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是全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然而,当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在教学实践中,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传统文化教育停留在表面。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每个学生的心灵。

结合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笔者认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立足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着三大原则、五大方法和七大策略。

一.对高中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原则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结合课堂教学,多种形式并举

对高中生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要把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贯穿到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学生。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党团活动日、双休日、寒暑假参观文物古迹和各类纪念馆等进行社会实践教育。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广泛,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等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教育素材,只要注意挖掘,就会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传统文化教育总会收获累累硕果。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国情教育相结合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国情教育相结合,要让中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教育发展水平、历史传统、民族特点、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系统内容。要使学生从古今中外的对比中,看到我国的优势和差距、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从而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创业精神。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人生观的教育相结合

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有许多优秀文化遗产需要后人去继承和弘扬。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既继承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又学习和吸收世界各民族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成长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代新人。

二.对高中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五大方法

1.读。中国古代非常强调读书而不是看书,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法宝,全在于开口诵读。通过诵读开心窍,实现天人合一,通过诵读才能出真知,实现孔子所说的“与古人居,与古人谋”。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高中生所读的书籍,应以经典诵读为先导。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千百年来,尽管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千锤百炼,但传统美德依然流传至今,并散发着无人能及的独特魅力,也正是这样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了国人“忠勤、仁义、厚德、睿智”的优秀品质。为了更好地加强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高中语文教学可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布置经典诵读内容,从《论语》《千字文》、唐诗、宋词,到古代散文、名人名言等等。从“学而知”入手,逐步达到“知而行”。

2.教。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高中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进行经典优秀文章的教学时,注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品德修养教育,灌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升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渗透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不断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升中学生的精神境界,加强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必修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时,就可以传输给学生“爱的原则”的教育,告诉学生,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只有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

3.习。温习,反复实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样的经典,反复学习,会一次比一次深刻;通过习,达到对于真理的无限接近;通过习,实现从知识到智慧的过渡;通过习,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在习的过程和超越中,获得学习和人生的快乐。

4.省。不断总结反省。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每日的行为,是否有过错,是否合乎道,是否有改进的地方。通过反省,使学生明白智、信、忠、孝、礼、义、廉、耻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通过引导高中生在不断地总结反省中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5.行。儒家倡导知行合一,在运用的过程中实现知的运用和提升。学习强调笃行,需要不断把所学的知识和所悟的智慧运用到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精神层面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长期滋养的结果。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治理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治理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国家治理对公民个体的价值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在中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有重要作用。

三.对高中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七大策略

1.单元主题教学

在新课标教材中,不少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基本阅读版块的篇目基本是以前旧人教版的课文。虽然大体篇目没有变化,但是单元组织有所不同了。教材的单元组织并非只是简单地把一类文体和一种主题的课文拼凑在一起,我们应考虑不同选文间的相互关系,以求产生更为丰富的单元整体价值,体现出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比较阅读教学

在活动主题的引领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本单元的课文有针对性地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更好地体会某一主题的内涵。

3.名著拓展教学

当前,在教学中发现,大多数高中生并不喜欢名著,对于古代文学名著知之甚少。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名著,是传统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篇目以及“名著导读”内容以点带面进行重点分析,或探究其思想性对后世的影响,或探究其与现代社会的结合,或挖掘名篇中蕴涵的人生哲理与人生智慧等,让名篇焕发其独特的魅力。

4.专题拓展教学

教师还可以根据单元主题进行相关内容的拓展,使学生对该主题的相关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进行主题拓展教学,这个主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事先设定的,也可以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

5.读写结合教学

“读”与“写”是语文学习素养的两个重要方面,这两种素养的实现是通过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来完成的。阅读积累与思考是写作的先导,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要让学生进行积累和思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学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也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重视各种资源,学会积累,开拓思路,勤于动脑,形成一己之得,力争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6.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联系现实教学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一直延续至今,正是因为其有着超越时代的普遍指导意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能让语文学习更活泼,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不能只停留课堂与教材上。传统文化教育只有与现实相结合,走出书本,走近生活,让学生将所受到的熏陶教育转化为现实中的行动,学会正确看待自身与正确对待外界事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才能够真正将知识转变成能力。除了让学生在知识与理论上有一定的积淀之外,更要让学生在为人处世上受到影响,才能体现传统文化知识的实用性。

7.在考试中渗透部分传统文化的考查

《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并有望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以此作为导向,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去关注、关心传统文化,这一点在必修、选修教材已经有所体现,比如《优美的汉字》《巧妙的对联》《语言文字运用》和古代文化常识等专题的设置实际上就是促使学生去关注我国的汉字和文化,并将文化知识有机融入到考试之中。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2

[关键词] 中药炮制;中医临床;文化;哲学

中药炮制是遵循中医药基础理论,依据临床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选择适当的工艺,将原生药材加工为能直接用于临床配方饮片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传统炮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朴素哲学土壤中孕育而生的,随着医学实践的发展和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哲学思想,中药炮制精深的内涵和科学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传统炮制的文化起源、哲学思维模式、道法术进行了回溯性思考,以期弘扬中药炮制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哲学智慧,促进传统炮制的继承、发展、交流。

1 中药炮制的文化起源

文化是人类长期实践和社会历史的积淀,是传统习俗与生活方式的结晶,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完整体现,传统中药炮制具备了文化属性,发挥着整合、导向、规范、传播功能。为了满足治疗的需要,古代医家将食物加工方法引入到药物加工过程中,经临床实践检验有效、合理、易行后,中药炮制被普遍接受,民间的大师将散在于群体的经验与智慧加以归纳、总结,形成了炮制的技术、方法、原理。原生药材须炮制入药成为中医临床用药共同遵守的规范,并通过著书立说、师徒相授等形式将经验向后代传播。

1.1 形成与演绎 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人类提高了征服自然的能力,扩大了获得生活资料的方式,生存质量发生了质的改变。古代先民利用火来加工食物,炮生为熟,以化腥臊,令无腹疾,降低了因误食有害动、植物而发生的呕吐、泄泻、昏迷、死亡等不良反应。炮制最早称为“炮炙”。“炮”和“炙”都是烹饪术语,本为我国先民对于肉类食物的制作方法。“炮”,在《说文解字》中训释为“毛炙肉也”、“以微火温肉”,具有将肉类包起来用火烹制的意思。“炙”,指烧烤的肉,如《诗经》曰:“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具有将肉烤制的意思。古人将二者并称用以概括药物加工,可见其与烹制食物密不可分。

随着食物烹饪和药物加工经验的积累,利用水、火元素的表现形式不断演变,从简单初级的挑选、剥离、清洗、切削开始,演进到炒、蒸、煮、煅、发酵等复杂、高级的方法,初步形成了炮制方法的火制、水制、水火共制等系列的工艺技术;又随着酒在食物、药物中的应用,以及蜂蜜、醋、盐等生活元素引入到炮制中,产生了辅料制法;人们对炮制的认识从简单的洁净药材,发展到用火炮生为熟,向降低毒性、增强疗效的方面转变与提高。而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火文化、水文化的繁衍,逐步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火的利用具有深刻的伟大意义。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对于中医药而言,从直接以天然产物入药,到炮制为饮片使用,无疑也是从经验医学提升为理论医学的重要标志。

1.2 凝练与提升 从《黄帝内经》和近年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可知,先秦时期,已有灶末灰、灶黄土、锻铁灰、苦酒、温酒、酢浆、豉汁等较复杂的炮制品广泛使用,并开始确立了早期炮制的主要目的与原则,《神农本草经》提出:“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而医药一体的模式使炮制方法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能迅速得到总结、归纳;同时,新的炮制方法又能快捷、方便地应用于医疗实践[1-3]。

南北朝时期,雷敩编著《雷公炮炙论》,对散在于医书、本草上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归纳,对近300味药物的炮制工艺方法进行了规范[4],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炮制通则,成为中药炮制最初的行业标准。

北宋时期,国家颁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强调“凡有修合,依法炮制”,从法律层面对炮制进行规范,成为中药炮制最初的国家标准。

金元时期,医家借鉴了当时比较成熟的哲学概念与理论对药物炮制的原理进行了探讨,在具体方法上主要采取了援物比类、反证等手段,推动了炮制工艺从加热炮制向配伍炮制演变,炮制目的也从最初的洁净药材、降低毒性向增加药物疗效、扩大临床适应症方向转化。此后,伴随着《本草蒙筌》(明·陈嘉谟)、《炮炙大法》(明·缪希雍)、《修事指南》(清·张仲岩)等专著的诞生,炮制方法进一步规范化、实用化,炮制理论得到了系统的概括与总结,形成了今天中药炮制的主体思想。

在当代,《中国药典》不仅在各药材下列“炮制”专项,还单列了多味饮片品种,并制定了“中药炮制通则”,各地区也制定了炮制规范,相继出版了炮制专著,如《中药炮制经验集成》、《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等。

1.3 核心价值 在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其核心价值都植根于广大群体对共有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的认同与实践,医药一体的中医药文化的形成也不例外。“养生”、“济世”既是历代医药家奉行的执业宗旨,也是民众的客观需求,更是民族繁衍生息的保障。

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药有主次,又有缓急,精妙之处在于古人有一系列的“气味调和,和实生物”方法[4]。为确保方药之完整、有效、无害,通过炮制对药物平调寒热、解毒纠偏、调畅补泻、引药达病所和改善口味,实现对药物固有性能的调控,发挥最优的治疗作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炮制失其体性……,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以医者,必须殷切注意”,明代陈功实云:“凡药必遵雷公炮炙入药乃效,如未制,生药入煎,不为治病,反而有害”。清代《修事指南》中指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而汤方无准,病症不验也”[5-6]。这些经典的论述都阐明了炮制的核心价值,百年老店北京同仁堂的经营理念“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就是很好的体现。

2 中药炮制的哲学思维

特定的生产方式造就了特定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形态,进而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模式。在农耕文化的熏陶下,古人注重整体联系,讲求系统原则,长于非逻辑思维与概括能力,强调试探与反证等独特的认知世界的思维方法,形成了朴素的哲学思想并指导中药炮制的实践[7]。如“水能克火”是人们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现象,而在“五行”学说中,黑色是水的属性,红色是火的属性。因此,从药物制炭后有利于止血的医疗实践中,总结了“红见黑则止”、“诸灰烧黑药皆能止血”的炮制理论。这些思维方法对中药炮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 宏观整体 宏观整体是中医和炮制理论的最基本的哲学思想,是指在处理疾病和观察分析疗效时注重疾病本身及与环境的统一性、联系性。中医学将人体看成一个复杂的黑箱,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观察收集人体宏观物理信息,司外揣内,将其抽象为以宏观外在症状体征为主的“证”,由此推测人体内部的变化,并通过药物的干预,来观察症状群是否由病理状态向生理状态转化,反向确定药物的治疗效应,逐步总结出中药的药性与功效。炮制的作用也是通过对某些药物的炮制因素的变化,来观察疾病证候的变化情况,在不解开黑箱的前提下,通过宏观整体的观察与分析,逐步总结出了炮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形成了特有的临床炮制理论。

2.2 客观具体 客观具体是古人认识、应用、发展炮制的一种态度,即将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事物的自然属性与特定的作用或功能相联系,具体体现在炮制对象、方法、临床效果3个方面:炮制的原料属天然存在的植物、动物、矿物,炮制的辅料酒、醋、盐、姜、蜜,炮制方法的基本要素水、火等,都是自然界中或日常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炮制的临床效果经过几千年人体实践的反复证实,客观存在。

2.3 动态变化 药物炮制的方法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知变、应变、善变”顺应了个性化治疗的需要,可谓中药炮制的特长,具体体现在因证而变、因物而变、因时而变、因地而变。

中医学是个性化的诊疗医学,因病人的“证候”等诸多因素的不同确立不同的治疗法则,同时,处方中炮制品的配付也不同。以黄连为例,治疗湿热痢疾用生黄连,治疗胃热呕吐用姜制黄连,治疗上焦肿痛用酒制黄连[4,8]。

药物炮制的方法随着时节的变化而变,凡以水泡处理药材,春、冬季节气温较低,浸泡的时间宜长;夏、秋季节气温较高,浸泡的时间宜短[4]。

药物炮制的方法随着地域的变化而变,以半夏姜制为例,四川地区主要采用姜汁、白矾伴蒸的方法炮制,因四川地区气候潮湿,加入白矾后有防止药物腐变的作用[8]。

2.4 相对平衡 药以治病,因毒为能,利用药物的偏性治疗疾病的偏性是中药治病的基本原则。中药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来发挥新的疗效时,需要对药物的固有性能加以取舍,使某些作用减弱,某些作用突出,力求契合疾病治疗的需要。

药物太寒伤阳,太热伤阴,过酸损齿伤筋,过苦伤胃耗液,过甘生湿助满,过辛损津耗气[4]。清代医家徐灵胎总结为:“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者有利必有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9]利用炮制适当的平衡药物的偏性,保证方剂的治疗意图得以实现。

2.5 适度调节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范围,是区分质变与量变的根本标志。适度是炮制工艺须把握的重要原则,切制前药物加水润、泡的时间与程度,炮制过程中火力、火候的把握,清炒过程炒黄、炒焦、炒炭的区分与控制等,都需要适度调节。毒性饮片炮制的核心是“去毒存效”,加工制备火候的“太过”则可能毒去效失,甚至效失毒存,火候“不及”又达不到加工炮制的目的。炭药炮制的核心是“炒炭存性”,在制备炭药的同时要避免完全灰化,防止“过犹不及”,所以古人总结:“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3 道、法、术

“道、法、术”是中国传统哲学认识、把握、改变事物的方法,道是高度抽提凝练的核心原则,是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法由道衍生分化而来,是处理同类事物遵循的一般规律;术是实现道、法的具体手段。中药炮制正是在这3个层次上不断地遵循、探索、提炼而来。

3.1 遵道 中医之“道”是一阴一阳之间的和谐平衡,在哲理上与《周易》所强调的“中道”相通,即平衡阴阳、寒热、虚实,“致中和”而“以平为期”。与现代医学的对抗式治疗思想不同,中医通过药物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激发人体自身的功能来控制疾病的发展,将细菌、病毒、肿瘤等致病原控制在生命活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促进疾病的转归,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同理,中药炮制遵循中医之道,巧妙地运用了阴阳辩证法思想,根据临床需要,调整药物毒性、散敛、攻补、温清、升降、动静。调节方药的作用部位(定位)、作用缓峻(定势)、作用强度(定量)和作用性质或属性(定性),形成了“理法方药统一,证-方-制-效对应”的基本法则,达到“定位、定势、定量、定性”同步,保证炮制方法与具体方剂、对应的病证相适应,实现利于生命活动平衡态的再建立。因此,中医是调整机体的平衡,方剂是调节药物之间的平衡,炮制是控制方剂各药味的平衡。

3.2 循法 中医治病讲求辩证论治、法随证立、方随法出、随方炮制,证变则方变、药变则炮制变。《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指出:“凡有修合,依法炮制”,法是治法,是选药组方的指向性依据,因此,后人逐渐总结出了药物炮制应遵循的基本法理——“随方炮制”。《千金方》对此有精辟描述:“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顺方则福,逆方则殃”。

清代医家徐灵胎[9]总结了炮制的基本法则:“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其中,相反为制、相资为制主要用于调整药物的性味和功效,即利用药性相反或相似的辅料、方法改变药物的作用部位或强度;相畏为制、相恶为制主要用于控制药物的毒性和偏性,即利用具有制约关系的辅料与方法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随后又进一步总结了炮制的基本目标:“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制其形是改变药物的外观形态、区分药用部位;制其性改变药物的性能;制其味调整药物的味道;制其质改变药物的性质或质地。

性能与效用是药物固有自然属性在医学应用中的归纳总结,为了满足治疗的需要,遵循适当的方法对药物自然属性施加影响,可以改变药物的性效,最大限度满足临床需求,正如《本草纲目》所言:“升降在物,也在人也”。

3.3 求术 中药炮制的具体手段和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体现了“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特点,并能与不同时期最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相结合。英国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古代的炼丹术是世界化学制药的先驱。而最早将其中合理的技术应用于制药,是中药的炮制。

古人最初认识了“火曰炎上、水曰润下”的自然属性,随后又引申出火的发热、温通、升腾、向上等特性,水的滋润、柔顺、包容、趋下等特性,将其引入药物加工,形成了水制、火制、水火共制三法统领的中药炮制方法。火制有煅、炮、制、炒,水制有渍、泡、洗,水火共制造有蒸、煮;余外制虽多端,总不离此2种方法。在具体炮制方式上,《炮炙大法》[10]总结了“炮、爁、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晒、曝、露”17种方法,称为“雷公炮炙十七法”。酒、醋、盐、姜、蜜等辅料的加入改变了药物原有的起效时间、作用部位、作用趋向、作用强度,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辅料制法,丰富了中药炮制方法。

伴随科技的进步,水、火又衍生出水蒸气、微波、远红外辐射、太阳能等新的表现形式,炮制工艺朝着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适宜于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在弄清炮制原理的基础上,一些繁杂的炮制方法得以优化,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保证。

4 中医应用乌头的哲学启示

人类很早认识到了乌头类药物的毒性。在古代中国,因毒性较大,《神农本草经》将乌头列为下品,作为治风寒湿痹、萎病的药物,稍晚的《金匮要略》出现了乌头临床应用的记载。欧洲人认识到乌头类药物的毒性也很早,他们将提取液涂于弓箭上,用来射杀动物;后来,也曾经将乌头类药物用于医疗,到了公元16世纪左右,由于毒性过大且无力控制而放弃。为什么乌头类药物在东、西方应用会有如此差异?

有毒中药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或使人中毒、致残、致死,或起沉疴、愈顽疾,关键在于是否对毒药整体客观分析,是否巧用、善用,中医药认为:“中药之毒,乃其气味之偏也,毒药以治病,因适偏为能。然其‘过桀、过猛、过量′之性,必因偏盛而伤正气,施以‘驯、缓、裁′等制则以炮制之,纠其盛而取其适,方可祛邪而扶正”。乌头药性刚烈,走而不守,桀骜不逊,尤如猛虎,其毒性表现为“过桀”,当施以“驯”则而制之,以纠其凶悍而取其力道,采用“炮”、“烧”、“煨”、“炒”、“蒸”等火炮法,使其过“桀”之偏性纠至适当的程度,毒性大为降低。正是因为巧妙应用了“相对平衡”、“动态变化”、“适度调节”等东方哲学思维,再加上长期的临床实践,而形成了对乌头独特的炮制技巧和方法,沿用至今,才出现东西方对乌头类药物应用的不同结局。

综上所述,传统中药炮制是建立在中国古典朴素哲学基础上具有浓郁东方文化属性的自然科学,在历史的传承中发展演变、归纳提炼,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哲学、社会生活、自然资源、科学研究等若干方面的特点[11]。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传统中药炮制,要充分挖掘传统炮制所包涵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想,正本清源,认清炮制的发展规律,指导传统炮制的现代研究,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临床治疗价值,服务人类健康。

[致谢] 本文部分观点的形成得益于四川大学杨明度教授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教授。

[参考文献]

[1] 尚志钧. 《五十二病方》药物炮制概况[J]. 中成药,1982(6):17.

[2] 膳书堂文化. 黄帝内经[M].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7.

[3] 顾观光. 杨鹏举校注. 神农本草经[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4] 徐楚江. 中药炮制学[M].2版.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5] 太平惠民和剂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6] 龚千峰. 新世纪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7] 郑守曾. 中医学[M]. 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8] 王孝涛. 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现代部分)[M].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9] 徐大椿. 医学源流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0] 缪希雍. 炮制大法释义[M]. 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11] 雷载权, 张廷模. 中华临床中药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Study on culture and philosophy of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YANG Ming1*, ZHANG Ding-kun2, ZHONG Ling-yun1, WANG Fang1, 2

(1. 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Prepa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nchang 330004, China;

2.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of Pharmacy, Chengdu 611137,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cultural views 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ltural origin , thinking modes, core principles, general regulation and methods of processing, backtracks processing′s culture and history which contains generation and deduction process, experienced and promoting process, and core value, summarizes processing′s basic principles which are directed by holistic, objective, dynamic, balanced and appropriate thoughts; so as to propagat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and philosophical wisdo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to promot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and to ensure the maximum therapeutic value of Chinese medical clinical.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3

我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历史的长河孕育出56个民族,并且56个民族各具特色。而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艺术瑰宝。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生活背景、生活信仰、生活习俗的产物,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中国传统文化现已被广泛运用于我国现代的平面设计教学中,这不仅仅丰富了我国平面设计教学的题材,更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对我国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十分具有参考价值。

我国现阶段平面设计教学的现状

1.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体现不够充分

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部分教师对于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当中还停留在表面、概念的阶段,仅仅把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图案应用于平面设计当中等同于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于平面设计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性具有一定的误导性,长此以往所创造出的设计既缺乏传统文化又缺乏现代设计。因此,如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是眼下值得我们去思考,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想要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体现我国传统文化,首先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充分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延伸以及再创造,有意识、有目的的开展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乏自身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2.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有些欠缺

在我国的平面设计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重视设计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设计思路的关注,而设计的思路才是创造出一个优秀作品的必要前提。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普遍是通过给出主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己的思路绘制出草图或者作品的方式判断学生的设计水平或者设计成绩。学生的作品一旦无法取得老师的青睐,则会被要求在短时间内重新进行设计。然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作品进行二次设计本就不易,在二次设计的同时再要求学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更是难上加难,其设计质量可想而知。想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相结合,就要对学生了解大量相关的传统文化作品提供平台与机会。只有先了解作品的设计思路,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独具自我特色的新思路,利用自己的设计技巧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进去,从而达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合二为一的目的。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部分教师往往急于求成,重数量不重质量;面对优秀作品时,没有给予学生相应的讲解和分析,最终导致学生在欣赏、借鉴方面,以及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都有所欠缺。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的建议

1.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教学的任务之一,我国的平面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平面设计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是帮助平面设计发展再创造的重要题材。平面设计教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进行符合当代大众审美需求的二次创作的过程。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不仅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反应了时代的特征以及当下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也是一个促进两者之间共同发展的过程,他们彼此吸收对方的精华之处。对平面设计教学而言,平面设计教学通过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以及特征丰富自身的内涵、拓宽自己的发展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它借助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表现得以代代相传。因此,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的工作当中,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督促学生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自己的技巧和巧思进行二次创作,利用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语言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的诠释。在平面设计当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帮助中国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国际化,也能够帮助我国平面设计教学提供崭新的机遇。

2.不断完善、创新教学方法

从市场的实际需求而言,我国平面设计教学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同时,也要注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体现。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完善、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将传统教学模式的转换,以平面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来替代单一地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图案直接应用于平面设计当中。这要求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主要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中,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世界,善于发现在我们生活的周遭的设计中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于平面设计当中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对两者的结合有了更加直观的感悟,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3.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作为辅的角色,对学生的设计思维以及设计理念起了引导性的作用。因此,只有教师本身充分了解并深刻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够真正做到把传统文化贯彻进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要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通过多阅读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拓自己的视野,只有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才能够更好地将中国传统融入于平面设计教学当中。

4.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基于对传统文化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传统文化图案只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能够完全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其表现方式也完全异于现代平面设计的图案。传统文化图片在结构上表现出工整和对称的特点,其形状上也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不仅如此,传统文化图案往往包含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与祝福,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中国传统的文化图案在岁月的变迁当中也不断丰富了自身的内涵。中华民族传统、婉约的性格特征也表现在了传统文化的图案当中,我国传统文化图案往往注重其寓意的“意会”而非“言传”,通过“三分形象,七分想象”的方式表达出作品想要传达的情感。因此,我平面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才能够帮助他们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神秘莫测,在多角度分析与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5.增加团队的合作能力

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是进行设计活动的基本前提,由于每个设计师都是不同的个性,他们在性格、见解上的差异致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个人风格,而学生的个人风格的培养则是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但是,我国现阶段设计工作中学生们往往都是以个人为单位,缺乏与其他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4]。因此,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实现平面设计的工作是当代设计行业的必然趋势,学生们通过团队合作互相弥补自身不不足,发扬各自的长处,在保持集体一致性的同时挖掘个人潜在的创造性与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交际能力,还能够提高设计作品的整体质量,通过对于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见解的交流与交换,实现共同进步。

结束语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调研;统计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51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86-02

一、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传承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了掌握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我们以辽宁省六所高校部分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调查研究的背景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0世纪80年代,国人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几次论争。90年代后,人们开始重视传统文化问题,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国学热),一直延续到现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正处在文化冲突的焦点。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作为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更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只针对大学生群体,调查对象为沈阳市六所高校在校大学生。采取团体施测形式,文理科生兼顾,覆盖面较广,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4份,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问卷共包含35道题,27道单选题,8道多选题。

二、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总体认知情况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程度一般。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6%的人对传统文化了解非常深入,81%的人了解程度一般,13%的人不了解。总体上看并不理想,传统文化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2、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76%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20%的人兴趣一般,4%的人不感兴趣。这说明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良好基础。

3、关于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认同度很高。90%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持肯定态度,11.9%的人认为可有可无或没有价值,显然他们在认识上存在误区。95%的人认为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3.4%的人为了考试才学习;个别人认为没必要,这显然是错误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在情感和理性上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

4、大学生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9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传统文化对社会具有积极作用。87.9%的同学认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帮助较大,12.2%认为帮助程度一般。可见主流思想是肯定传统文化的作用。

5、大学生对保护传统文化态度比较坚决,对紧迫性认识不足。94%的被调查者支持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活动。对于传统文化是否需要保护的问题,76%的人回答坚决保护,20%的人表示稍作保护, 4%的人觉得无所谓。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紧迫性,69%的人认为十分紧迫,18%的人不觉得紧迫,表示不清楚、无所谓的人数各占9%,4%。可见大学生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迫切性认识不够深刻。

(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具体掌握情况

文学艺术、传统技艺、传统节日等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外在表现,问卷着重从这几方面进行了调查,以求窥一斑而见全豹。

1、文学艺术与传统技艺

对于京剧或其他地方剧种,“非常喜欢”和“可以去看看”的人分别占12.6%和46.8%,“不感兴趣”和“非常讨厌”的占34%和6.5%。可见接受程度不高。对于古代经史子集,9.7%“爱不释手”,66.9%“偶而翻阅”,可见大学生并不反感,但了解不多也不深刻。对于四大名著,12.2%的同学多次看过,33.3%都看过,47.5%看过一两部。21.2%的同学能背诵很多古典诗词,64.6%回答“不多”、14.2%“很少”。关于二泉映月是什么曲子,84.5%的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二胡,答唢呐、笛子、钢琴曲的分别为8.1%、6.5%和0.9%。总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很不理想,需要大力加强。

2、传统节日

对于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载体-传统节日,51.8%的同学很感兴趣,43.7%的人随大流。对于国家将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的行动,92%的同学非常支持或比较支持。大学生对韩国端午申遗事件的反应见图1,折射出大多数人有文化保护意识和高度的爱国热情,但也有少数同学漠不关心,令人不解。

3、大学生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内容及学习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文艺类、科学类、建筑类为大学生最喜爱的内容,其后依次为饮食类、传统习俗、服饰、道德教育。目前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中,课外阅读、媒体宣传和课堂学习分列前三位,其次是长辈教授和其他途径的学习。大学生眼中造成自身传统文化贫乏的主要原因如图2。

4、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传统文化学习方式

这是本次调研的重点内容之一,采用多项选择方式。大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是①名家讲座;②民俗活动;③旅游;④传统文化题材影视作品(表2)。结果显示大学生更乐于接受生动形象的、具有现代特征的学习方式,同时对传统学习方式课堂学习、课外阅读也不排斥。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发展前景的展望

调查问卷最后请大学生展望传统文化的未来。认为前景很乐观和比较乐观的人各占24%、38%,表明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有信心。21%的人认为前景一般,少部分人不乐观,呈现出担忧心态。

三、调查结果引发的思考与启示

(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崇尚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社会重视力度远远不够,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在青少年心中有淡化趋势。

第二,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渠道。尽管大学生在理性上认同传统文化且学习热情较高,但由于方式、渠道限制等原因效果并不理想。

第三,学生在学习上过于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不少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忽视或淡化了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文化等内容,加之就业难度大等导致学生学习时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较严重。

(二)改进建议或措施

1、纠正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普遍风气,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家长、学校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社区等应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2、多途径、多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和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改革,用当代青少年更易接受的形式去表现传统文化内容。

3、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制度化。

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应从战略高度进一步强调并制度化,还应保证政策制度的连续性。

4、重视传媒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中的作用。应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优点来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

5、大学生应学会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当代大学生应深刻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成长及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注意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和基本素质,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使其流于形式或口号。

四、结语

本项调研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更好地把自己塑造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前进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现实依据。本文所提供资料真实准确,统计分析结果对于改进传统文化教育的缺点和不足、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洪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及其对策[J].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2007.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5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 思想政治教育 中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to Integrat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iddle School

XIAO Yiyao

(Collage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e'nan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 Integra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young people to cultivate the values of civilization. It is facing many reality plights including teachers' traditional literacy, teaching methods,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network culture shock and family education environment. We should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including enhancing teachers' traditional literacy,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construction learning atmospher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pplication modern technology and building interactive mechanism between parents and teachers, etc.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civiliz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iddle school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青少年树立现代文明理念、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传统优秀文化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内在一致性和契合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培育青少年价值观和现代文明建设中应该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青少年的文明理念。

1 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的障碍分析

首先,教师对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不足。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是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实施者,肩负着对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启迪和培育使命。然而,受应试教育、多元价值观、经济利益等多种影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对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不足。

其次,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形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积极性。传统优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将以文言文为主导的传统优秀文化传播给现代青少年,需要通过喜闻乐见、形象生动和富有乐趣的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笔者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如果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以填鸭式、满堂灌、照本宣科等方式进行教学,只有33%的学生表示能够注意听讲,58%的学生表示存在思想开小差的现象,6.3%的学生表示几乎没关注课程内容,2.7%的学生表示几乎完全放弃课程学习。偶然的课堂提问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考查,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利性与碎片化。传统文化教学与其它学理性、知识性学科教育不同,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内容形成价值认同,力求通过文化知识熏陶来培养其现代文明理念,内化其心理和价值观念。在调查中发现,高达65%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系统认知,73%的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知识缺乏系统认知,传统文化的欠缺和人文素养的缺失使传统优秀文化难以有效和系统传播。

第四,网络冲击与传统优秀文化教学的扭曲。互联网已经成为开阔学生视野的重要渠道,对于充满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学生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获取信息、相互沟通的重要平台,甚至在某些方面替代学校成为影响学生价值观的重要载体。98%的学生使用过互联网,由40%的学生每天上网1~2小时,20%的学生每天上网3个小时以上。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常受到网络信息的干扰,尤其是受网络传播的封建迷信、谣言和西方文化冲击,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产生疑虑,导致传统优秀文化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学遭遇障碍。

第五,父母文化素质与家庭教育的局限。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优秀文化既需要教师的主导和推动,也离不开家庭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可与支持。很多家长受知识局限而对传统优秀文化缺乏科学认知,尤其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家长在子女教育中认为传统优秀文化在高考中的比重较低,没必要投入过多的精力进行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的局限使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障碍。

2 传统优秀文化难以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的原因分析

首先,传统文化底蕴与生态文明理念不足。部分思想政治教师传统文化底蕴不足,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和掌握程度不足,难以将传统优秀文化以生动有趣、乐以接受的方式传播给学生,进而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受多元价值观和经济利益导向的影响,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对学生传统优秀文化的培养观念相对淡薄。这对学生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和文化理念自然不利,学生汲取传统优秀文化和树立现代生态文明理念能力势必削弱。

其次,功利性的应试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提升高考成绩的目标导向,主要围绕考试大纲和考试重点进行教材钻研、课堂提问设计,而对传统优秀文化等内容相对重视不足;现阶段我国中学教育面临着激烈的考试、升学压力,学校和教师基于学生前途和社会公众压力而积极追求升学率,教师教学围绕升学考试设计内容,学生学习成了任务,考试成了目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注重对科学知识传播和考试技能培训,而对人文精神的培育相对欠缺,导致传统优秀文化教学的功利性和碎片化。

第三,网络文化的冲击。由于互联网的信息良莠不齐,网络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在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和进行交流沟通平台的同时,互联网中的一些负面信息、虚假信息也会对学生价值观培育产生冲击,造成学生思想观念的困惑与迷茫,导致其价值观的错误认知。

第四,家庭缺少传统文化氛围。现代大多数中学生的父母出生在上世纪60~70年代,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内容较少。受市场经济竞争文化熏陶,这一代父母为了孩子在未来的就业与发展竞争中取胜,对孩子的教育多是“高标准、严要求”,希望子女能够通过中学教育中应试技能的提高,考入知名大学,实现较好的就业。很多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过度追求应试能力和成绩提高,而不顾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忽视孩子的兴趣与自身条件。

3 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首先,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与教学积极性。中学政治思想课教师应该以一颗虔诚的心和崇高的使命感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以提升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教师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中需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结合新时期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要将传统优秀文化与新媒体结合,以创新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讲授、讨论,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提升学生学习、接受和内化传统优秀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改进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传统优秀文化学习兴趣。孔子指出,“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进行传统优秀文化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愤”与“悱”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启发,通过“循循然善诱人”的教育启发过程达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教学目的。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要让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感悟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如在“天人合一”、“仁爱万物”等内容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考察严重污染导致生态破坏的地区和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地区,通过比较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使学生领悟传统优秀文化的现实价值,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第三,构筑浓郁的传统优秀文化学习氛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将传统优秀文化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渗透到校园、书店、家庭等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融入到高考试卷中去。学校在教室、广场、草坪等场所以板报、标语等为载体宣传优秀的传统优秀文化,校园建设着力保留和建设传统建筑、文化遗迹,提升学生生活环境的传统优秀文化色彩,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从学校实际出发,构筑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传统优秀文化学习兴趣的氛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效果。

第四,运用现代科技提升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积极运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将抽象的传统优秀文化知识改编成影视作品、小说戏剧等中学生感兴趣的文化载体,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方式传播到学生头脑中,增强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现实价值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乐趣与热情。通过网络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头脑中形成的错误思想观念和扭曲的生态观进行疏导,占领网络舆论阵地,通过“网语”与“网事”对学生进行释惑解疑。利用微博、微信和短信等新型网络传播媒介对学生开展传统优秀文化知识教育。

第五,改善家庭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氛围。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努力。教师在进行传统优秀文化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家庭的积极参与,提高家长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能力,激发家长参与学生传统优秀文化知识教育的主动性。通过主题报告会、家长会等方式对家长进行优秀传统生态化和现代生态文明契合性的宣传教育,利用校讯通、QQ群等媒介及时、不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信息沟通,让学生家长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优秀文化教学的进度和内容,鼓励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予以积极配合,增强家长引导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学习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提升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实践研究”(2013-JSJ YZD-015)

参考文献

[1] 朱凤琴.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思想的现代阐释[J].科学社会主义,2012(5):100-102.

[2] 傅云龙,陆钦.《老子・庄子》校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 陈鼓应.《老子・25 章》译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6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抽取本地医学院校2013级、2014级、2015级护理专业9个班级360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男性17名,女性343名。

2. 研究方法

采用整体抽样的方式向参与本次调查的360名护生发放调查问卷,闭卷作答。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中国传统文化对护生的重要性;②传统文化受到全球化影响情况;③对传统思想道德的认知与接受程度;④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情况。

二、 结果

1. 中国传统文化对护生的重要性

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52份,问卷有效率为97.78%。其中,51.7%的护生认为传统文化很重要,44.6%的护生认为其有些作用,3.7%的护生认为可有可无。

2.传统文化受到全球化影响情况

4.8%的护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全球化影响很大,40.6%的护生认为二者互不影响,并行发展,54.5%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与发扬。

3.传统思想道德认知与接受程度

在对传统思想道德中“仁、义、礼、信、忠、孝、廉”的认知调查方面,41.8%的护生从小了解并能够完全接受,52.8%的护生认为其中一些思想难以接受,仅有5.4%的护生完全不接受。

三、讨论

从本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有部分护生未能充分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更有少数护生认为其可有可o;在当前全球化影响下,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受到很大影响,有一些护生认为传统文化和全球化二者可以实现并行发展;对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道德,大多数护生持有部分接受的态度,更有少数护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道德持拒绝态度。在本次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掌握不够深刻,未能全面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

针对当前护生传统文化缺失现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应对措施:①政府应当加强全程教育,做好整体规划。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护生教育整体规划纲要之中,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融入护生教育教学工作中。②对医学人才培育考核体系进行完善。构建并完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均衡护生的人文知识、理工知识和医学知识,使其能为未来医疗服务事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对当前的护士资格考试内容做出调整,在考核内容和模式上增加人文内涵考核,使之成为一名职业护士的必备素养。③医学院校应当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一方面,医学院校应当在经费设置、人才培养以及课程建设方面给予足够重视,并且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加深护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与认知,利用传统文化使护生形成优良的修养与品质。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加强师资、课程与教材建设。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和医学教育结合的教材编写工作,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增加护生传统文化类选修课程,让越来越多的护生参与其中。④护生应当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并积极践行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赵 敏.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提升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J].西北医学教育,2015(5):789-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