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范例6篇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1

[关键词] 音乐教育;传统音乐;文化生态;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5-0088-03

2009年10月,中国音乐学院举办了第一届北京传统音乐节。董维松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人家都说北京传统音乐节是我和耿生廉老师的节日,这个节让我们回想起五六十年代学校学习和教授传统音乐的场景。这么多年我们很难再见到的场面,我们在传统音乐节上看到了。但非常遗憾的是,除了志愿者外,我只在现场看到了为数不多的在校学生。这么精彩的节目,这么难得的机会,我为没有能到现场参加的学生感到惋惜。”[1]在这座“我国唯一一所以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要特色”的高等学府举办的传统音乐节,仅成为了老教授们的节日,而年轻学子却“无暇一顾”。这真切地反映了我国传统音乐在当代传承中的危机状态。

1 我国的传统民间音乐及其传承危机

我国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在我国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划归传统音乐的范畴。传统音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2]。宫廷音乐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祭祀、朝会所用“雅乐”;文人音乐主要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宗教音乐主要指佛、道两教的音乐;而传统民间音乐包容的范围则要广得多:“我国拥有341个说唱曲种、317个戏曲剧种以及不计其数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歌舞音乐的曲目、剧目”,这都属于传统民间音乐范畴,它“是我国其他各类传统音乐的基础,又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和地位”[3]。

改革开放以来,受工业化、信息化浪潮、高度发达的大众传媒及外来音乐文化尤其是流行音乐的冲击,公众的文化生活节奏及音乐消费结构、消费取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以QQ音乐、百度音乐、itunes为代表的网络音乐消费模式异军突起,更凸显了“传统民间音乐淡出年轻一代视野”的危险性。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许多传统音乐尤其是民间音乐“活态”传承乏力,后继乏人,徘徊于“灭绝”的边缘。所谓“活态”传承,是指千百年来传统音乐尤其是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人对人、口耳相传的模式,它们就是靠口耳相传的集体创作得以丰富、发展并流传下来的。近年来,许多传承地出现了青年人外出打工的热潮,年轻群体的价值取向和生活节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使得“活态”传承的链条断裂,并使传统音乐的传承人及受众趋于老龄化。目前,我国传统音乐传承人及受众多在50~70岁之间,有些已达八九十岁高龄,可谓“人在歌在,人亡乐亡”。且许多高龄传承人声带日益老化,已无法唱出年轻时那般动听的歌曲,抢救传统音乐迫在眉睫。

2)当代生产、生活习俗的改变使传统音乐的传承失去了原有的文化语境和文化载体。比如除草剂和农业机械的大规模运用,使南方的薅草秧歌音乐失去了文化习俗的依托;婚丧嫁娶仪式引入的现代乐曲,也使河北昌黎吹歌丧失用武之地,从而失去了赖以传承的文化语境;端午节日风俗的淡漠也势必使龙舟号子失去传承的文化载体。

3)地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呈现不同程度的缺失状态,导致学生学习并继承优秀传统音乐的责任意识淡薄;高等院校对于区域性传统音乐的教学重视不足,热情不高,导致许多优秀的地方民歌难以走进当地高校的课堂,一些高校虽欲开设地方性传统音乐的“专题班”或专业方向,但苦于此方向的学生就业率低,故而有心无力。

2 从文化角度保护、传承我国传统民间音 乐的措施与途径

文化是宽泛的概念,为与“文明”相区别,本文取狭义“文化”之义,即“与意识生产直接相关的人的意识生活及其成果”。在本质上,传统民间音乐表现的正是先辈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意识生活的直接成果”,故而传统民间音乐无疑是中国人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就必须从“文化生态”保护与建构的角度来审视对于传统民间音乐的抢救和传承,且此项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各级教育科研机构以及普通公众来共同协作、共同努力,最终形成多角度、多梯次、全方位的保护、传承机制体系。

1)由政府主导,通过统筹规划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博物馆”,并给予资金和制度建设方面的双向扶持,以期从根本上来保护并传承传统民间音乐。

所谓“文化生态”,即引入生态学和系统论的思路来考察文化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等外在环境的互动关系。比如,传统民间音乐传承地的山山水水属于自然环境;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属于经济环境;而传统村寨的组织制度、人与人的关系模式、传统节日及其庆典活动、当地居民特有的风俗习惯等,则属于社会组织环境。

如果将传统民间音乐这样的文化比作“鱼”,则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就是“水”。因此,挪威等国相继建立了“生态博物馆”――即把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经济、社会组织环境)原状而且动态地保护、存留于某一特定社区内的博物馆。其首要目的是服务于本区居民“追溯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未来”的发展活动,次要目的是为来访者提供一个感受多元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

“文化生态保护区”其概念及运营模式与“生态博物馆”相似,但覆盖区域更广,更强调“保护”这一目的。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贵州“六枝梭嘎苗族”、“堂安侗族”等一系列生态博物馆以及闽南、徽州、晋中、大理等十余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在这些文化生态博物馆和保护区内,地域性民族、民间传统音乐同其赖以生存、传承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一道,得到了原状的、动态的、有效的保护与传承[3]。

因而,在现有基础上,一些地区可根据地域性传统民间音乐资源的传承现状,申报以传统民间音乐保护为主题的省级乃至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或生态博物馆,使传统民间音乐得到“原汁原味”的“鲜活”传承。另外,文化生态保护区、馆的生态旅游项目也可为普通景区提供借鉴,促进普通景区以传统民间音乐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开发,“以点带面”地推动广泛的“生产性”、“开发性”传统民间音乐保护和传承活动。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动建设的“六盘山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是一个范例[4]。

2)汲取其他音乐形式的优点,在市场环境中传承传统音乐。比如,蒙古族歌手哈琳借鉴新世纪音乐唱法推出的《蒙古天韵》系列CD,其风格固然迥异于传统的蒙古长调,但它所传达的仍然是草原民族的深沉体悟和独特情怀。同时它们也契合于当今公众文化生活的心理需求和生活节奏,适应了当前社会的音乐“文化生态”,因此取得了可观收益。王向荣、辛礼生、石占明、刘改鱼等一系列民间歌手站在舞台上的演唱,使公众认识了传统的民间音乐,而并非在牧羊群边、黄土崖上。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比如传统器乐古筝乐的发展可谓形势大好,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其对传统技法的革新,如快速指序技法、双手技法、个性化自由定弦等等。这使得古筝弹奏在一定程度上趋向于键盘乐器的演奏模式,更好地发挥了和声乐器的特点,从而呼应了当代青年的音乐文化心理节奏。

传统民间音乐要在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发展,就必须在保持较多原生态、传统音乐元素的基础之上,适当融入其他音乐元素,做出趋近于当前音乐消费习惯、适应当前音乐“文化生态”环境的某种妥协。其意义在于,将市场化的传统音乐当作一扇窗口,向公众传达先辈对于自然、世界、生命、情感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态,让公众从中不断体认原生态传统音乐的文化魅力。

3 高校在传承、发展传统民间音乐中的作用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立足于对传统音乐的“原样”传承保护,市场化的传统音乐创作利用“取精用弘”的“变样”形式来对公众进行传统音乐的宣介,高校音乐教育就是联结二者的纽带。

一方面,高校与科研机构通过指导文化生态保护区、馆的建设和运营以及请老艺人进校讲学等活动,与区、馆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高校与生态区、馆的共建模式。在此基础上高校通过教学改革,采取代培等模式开设区域性音乐资源的专业课程,为生态区、馆输送传统音乐人才。

另一方面,专业的传统音乐人才也可就职于艺术生产部门,通过创作、改编传统音乐,以市场化的营销手段来提升公众对于传统音乐的认识水平;并以此为窗口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传统音乐的生态区、馆参观旅游,从而为保护传统音乐提供更有效的经济支持。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文化艺术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生态馆、区建立起合作共赢的互动机制。

因此,可以说高校音乐教育是当代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不仅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依托,还对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协调、推进作用[5]。高校音乐教育应改变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步恢复我国传统音乐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带动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向传统音乐的回归。高等院校要将传统民间音乐传承发展下去,必须发现自身缺点和不足,在保留自身优势的前提下扬长避短,做好课程改革工作并提出相应措施。

1)加强传统民间音乐在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程度。地方高校要改革教学制度,将传统民族音乐、传统文化加入正常教学课程,并且要以大分值的必修课来进行要求,还可以将老艺人请进校园,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音乐的讲座,进而增强高校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兴趣爱好;对广大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安排一定的音乐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的认知和欣赏,从而扩大传统民间音乐的普及范围和领域。

2)传统民间音乐素材的整合及在高校的应用。高校加强对传统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录制等抢救性工作,然后请相关老师和专家将其搜集、整理的内容进行整合、编辑、排版,最后形成一本有价值的书籍,还可以作为教材。将过去相关音乐资料转化为传统民间音乐素材库,有利于传统民间音乐课程的设置和实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多样化;在高校设置传统音乐公共课,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应留给学生自己进行欣赏、创作和表演,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从而使传统音乐的教学不仅仅针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普及到其他专业的学生耳中;高校自身还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的重视程度。如开办“传统音乐节”、“传统民间音乐比赛”等活动,让已经慢慢淡去的传统民间音乐再次走上舞台[6],也可以在高校的校园广播中把流行音乐换成传统民间音乐,让学生在无意识中习惯传统民间音乐的存在。

3)注重传统民间音乐师资的培养。高校有责任和义务使传统民间音乐后继有人,传统民间音乐的教学也少不了具有“传统民间音乐继承人”性质的教师,因此,高校应当有选择的安排音乐教师去进行专业的学习与研究,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

4)加强传统民间音乐的推广和普及力度。高校可以联合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并争取地方政府、社区的配合,通过新闻、媒体的手段宣传地方传统民间音乐,加强人民大众对传统民间音乐的重视和保护,并呼吁热爱传统民间音乐、地方音乐的志愿者积极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馆的建设。

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文化生态保护区、馆为高校的教学、研究以及艺术生产部门的创作、生产提供取之不尽的传统音乐资源。这样一来,高校、企业、生态馆、区就有望形成互动共赢、良性循环的联系机制,形成一个内生的“文化生态”系统,从根本上、长远上解决工业化、信息化背景下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参考文献

[1]俞人豪.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侯晓宏.2009北京传统音乐节纪实与传承模式之探索[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1.

[3]刘艳.基于生态博物馆理论下的生态旅游开发与实证研究――以贵州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4.

[4]陶雨芳.六盘山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2

关键词:湘西苗族武术;文化生态发展;“文化—生态”适应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下,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湘西苗族武术的文化生态发展也面临着挑战。[1]随着生存土壤的破坏,湘西苗族武术文化也趋于淡化。在此背景下,政府和学者为其保护、传承和发展做了诸多工作。2006年,湘西苗族武术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湘西苗族武术文化生态是与民族传统体育产生、延续和发展相密切的生态系统,是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组织环境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3]文化生态随特定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进行互动,形成生境进行自我调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4]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分析湘西苗族武术的变迁历程,为其面临的文化生态困境,提出发展模式,有助于提高群众的认知。

1湘西苗族武术的“文化—生态”适应

斯图尔德提出文化与生态环境是一个共同体,一定的文化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存续和发展[5]。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制衡形成的生存环境是生成和延续体育文化的前提,决定了体育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湘西苗族武术是自然和社会环境共同塑造的结果。

1.1湘西苗族武术“文化—生态”源起的条件

民间传说湘西苗族武术始于“裒尤”,即蚩尤。从“文化—生态”角度分析,苗族武术之乡麻粟场镇金牛村是苗族聚居的一个小山寨,三面环山,绿树掩映。寨前是一片水汪汪的田坝子,寨后有一巨石如牛,雅称为金年。嘉庆年间,金牛村的武术大师石宗四带领苗民起义反清。清廷派兵平苗,问地理先生金龙的龙脉如何,先生作诗一首曰:“金牛金牛象头牛,不出皇帝出封候,山环水绕金牛出,青龙白虎拜前头”。听后十分气愤,下令用铁钉把金牛钉死,并在金牛上方修一塘,下方修一坝,破坏此地龙脉。现金牛6、7组称为“下坝”。[6]

1.2湘西苗族武术“文化—生态”发展的历史脉络

集体记忆是在特定的圈层中,成员共享以往记忆的过程和结果,必须具备社会交往过程持续存在和记忆不断被提起的需要等两个条件。[7]嘉庆年间、道光中叶,湘西苗族武术受到了苗族人民的广泛拥戴,对苗族武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治二年秋,李复猷率军回楚,路至永绥直隶厅(今花垣县)鸭堡寨,石斗30兵,将领对石正兴说:“壮哉!苗之勇士也!”苗族武术在军中所认知。同治年间,龙氏兄弟借舞狮之名与石娘夸比武失手自打成伤,后石娘夸独自回娘家,行至猴儿山(今莲台山)不乐坳口,八贼拦路,石娘夸用苗族武术击退贼人,成乡民闲余时的谈资,苗族武术也实现了由男到女的过渡发展。民国三十年,永绥县举行武术比赛,金牛村对武术的喜爱蔚然成风。传承人石仕贞,州县武协会会员,曾参加全国和省州武术表演,现全村男女青年中善武者60人左右,在节日中或是农闲也会开练。[8]

1.3湘西苗族武术“文化—生态”的“生存”意义

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理性认知,能在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意识和行为中实现湘西苗族武术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在“生存”意义上,传统社会的湘西苗族武术是苗民在战争混乱时期为自保的傍身技艺,是农闲的娱乐手段,得到青睐。现代社会的湘西苗族武术是不可代替的艺术,反映苗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风土人情,有重要的历史、经济和文化价值。苗族武术维系着民族认同的纽带,对培养和教育后代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在“发展”意义上,是农耕文化、经济文化和军戎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反映文化线路过渡的重要节点。湘西苗族武术在“六月六英雄节”“四月八”和“赶秋节”都会进行展演,当地人和游客观看,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同时,集体记忆也不断被唤醒,并加以强化。

2湘西苗族武术现代“文化—生态”适应滞后

传统时期的湘西苗族武术有稳定的传承结构,群众是自主、自发的参与。自1947年以来,依托于传统文化生态的湘西苗族武术要适应新的文化生态,因国家制度的普遍性和湘西发展的特殊性,传承和发展走向衰弱。

2.1外部文化生态变迁,生存根基的稳定性崩塌

群众生产生活,物质条件必不可少。社会发展进程中,物质条件的变化影响了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湘西苗族武术变迁,传统苗族武术是人们自保的傍身技能,现在是展演和表演的项目。群众对湘西苗族武术学习的自发性和自主性减弱,制度体系和组织结构的消解,生存根基的稳定性崩塌,是对其在宏观环境衰败的解释。1947年以后,基层治理体系日趋完善,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苗族传统的传承稳定性崩塌,传统武术人失去了承担各项费用的固定来源,后期活动经费只能依托政府的活动补贴和群众自发的集资,突然的改变使群众长时间内无法支撑活动开展,湘西苗族武术组织、学习和展演陷入困境。城镇的发展导致大批中青年一代涌入,人口结构失衡,外出人员与村庄的联系弱化,湘西苗族武术的组织能力下降,留村人员无法承载重任,其受众基础不稳定,发展活力下降,

2.2内部文化生态变迁,价值观念转变和传承技艺断裂

从文化学视角来看,文化生态系统的内核为心态、物态、制度和行为等。[9]心态层面和行为层面是湘西苗族武术内部发展机制,决定了群众对其的重视和认知程度,决定是否可持续传承。湘西苗族武术的内部文化生态变迁面临传统文化价值功能的转变,群众对湘西苗族武术的参与度和认同感下降;传承人迟暮,传承人群难寻,传承技艺断裂等两方面。城镇化的发展促使湘西人们谋生的选择多样,对生活的精神追求和对价值观念的认知发生改变。网络化和信息化使群众闲暇时间可以进行上网、看电视等休闲娱乐;现代体育的竞技强、形式多样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使其失去了群众闲暇时娱乐和休闲的社会基础。群众价值观念从对简单的物质追求到对认知带有“功利”和“经济”色彩的改变。现在群众重视其列为哪个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对它的包装,吸引游客带动致富。群众内心的需求难以带动湘西苗族武术的正确传承和发展,缺乏新的功能支撑群众不重视的主要原因,传承人的迟暮、传承方式的落后和传承人群的匮乏,均体现了其现代“文化—生态”适应的滞后。

3湘西苗族武术的“文化—生态”发展模式

湘西苗族武术作为生产生活衍生的文化,随着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发展要进行文化重构,在面临内外文化生态变迁的制约,建立合理的、科学的文化生态发展模式才是重中之重。

3.1重塑时代价值,建立制度化保护和传承发展模式

湘西苗族武术的文化生态发展模式,重点在其自身,要在重塑新的时代价值,建立群众接受的、新的文化认同感。建立制度化保护和传承的发展模式,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保护,静态保护其保存机制。在传统运行机制的崩塌和现代价值观念的冲击,湘西苗族武术文化被年轻人淡忘,传承方式也不再重视。因此,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传承人和展演活动等建立档案以及数据库进行全方位系统的固化保存和记录;发挥湘西高校和体育学专家的力量,对其相关资料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和研究。动态保护其传承机制。传承机制分为传承人和学校传承两种。对传承起核心作用的人,作为“非遗”传承人,政府为传承人提供支持和补贴,开展教学和传承活动。这种方式将最原始、最精华的技术得以保存,但在传承群体上依旧存在局限性,需要学校传承进行辅助,开发中小学教本课程,让学生从小感受和体验其魅力,提高对文化的认知,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3.2重构文化生态,建设文化生态博物馆动态模式

湘西苗族武术文化生态发展模式应立足乡村发展的整体,建设文化生态博物馆。对于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村民有权认同和解释其文化;应以民主的方式进行管理;党旅游开发与保护发生对立时,保护优先,不该出售文物,但鼓励使用传统工艺制造纪念品进行出售;应避免短暂的经济行为损害长期发展利益,对文化遗产实行整体保护”等原则。[9]借鉴这些原则,积极建设全民受益和村民自治的湘西苗族武术自治管理组织,乡村人群对其展演、教学、传承、发展和创新等进行分工,为发展和传承提供积极的运行机制和充足的资金保障。转变乡村经济的发展模式,打造以湘西苗族武术为核心的文化生态旅游村,整合湘西的节庆和展演等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产品,将器械、手工艺品和服饰打造成旅游纪念品,为培育村民手工艺和提高收入做出切实行动。

3.3依托旅游文化景点和文物,打造“三位一体”的保护模式

湘西旅游景点众多,4A级景点6处,3A级景点2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范围大,区域的文化一致性和贯通性较强。湘西苗族武术的文化生态保护,要注重文化线路上的景色和文化线路上的遗迹遗址和“非遗”,将物质、历史文化和“非遗”在文化线路上结合起来。加强对湘西文化线路的探索,把握文化线路区域范围,对以湘西苗族武术为代表的各层次“非遗”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和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环境的保护,制定其保护措施。以合理的手段挖掘和规划资源,以现存的资源开发为纽带,打造体验式旅游路线,建设精品的体育旅游项目,形成系统化的文化展演,提升在群众中的知名度。在这个规划的系统工程中,外部需要政府的支持、资金的注入、法律的保障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内部需要群众的参与和受益,实现以湘西苗族武术为文化带动,进行整体性的保护和资源开发,为湘西苗族武术文化生态保护打造“三位一体”的模式。

4结语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3

[关键词]文化;文化生态;遗传;变异

[中图分类号]B0,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1-0003-03

“文化生态”的概念来自于自然生态,而按照著名生态学家赫克尔的定义,自然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关系的科学。比照自然生态概念,本文所述的文化生态,是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范畴,是借用生态学的方法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研究文化的一个概念,是关于文化性质、存在状态的一个概念,表征的是文化如同生命体一样也具有生态特征,文化体系作为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体系而存在,在一定历史时期,这个体系内部各个具体文化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方式和状态,从而使得人类的文化历久不衰,导向平衡。文化生态俨如生命,处于不断的成长过程之中。而生命,正如恩格斯所言,“首先正是在于:生命在每一瞬间是它自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所以,生命也是存在于物体和过程本身的不断地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矛盾一停止,生命也就停止。”[1]“既是它自身又否定超越它自身”是构成任何生命存在的一对永恒的矛盾,文化生态亦如此。文化生态在演变过程中,始终存在两种力量:一种是维持稳定的力量,在这种力量的规约下表现为文化生态的遗传;一种是进行创造的力量,在这种力量的规约下表现为文化生态的变异。这两种力量经常处于抗衡与摩擦之中。

文化生态的遗传与变异是从时间维度上反映文化生态发展的特点。任何一个文化生态系统的发展都是一个传承与创造的过程,因为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文化生态中的某些因子必然会因为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被淘汰或者裂变,形成新的因子,体现出文化生态发展的变异性。那些经得起挑战的因子就表现出文化生态的稳定性、遗传性一面。

一、文化生态的遗传

文化生态的遗传是任何一个人类社会单位的实质,它是前一辈人将已有的文化信息(经验、知识、理论、科学等)以及这些信息组合的结构通过体外的方式传递给社会的下一代人。文化生态的遗传方式主要有两种,既通过体外的信息载体进行传播,也通过教育进行传播。

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通过体外的信息载体进行传播这种文化生态的遗传方式。文化在人类的世代繁衍中与时间并行,形成文化的传统。它包括前人所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器物形态的文化成果,也包括沿袭下来的各种规范和观念形态的文化遗产,如社会的道德规范、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婚姻制度、语言、宗教、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这些文化传统对个体来说,又是先在的外在环境。个人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他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就得接受现存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为与他人交流,他要学习通用的语言、文字并认同、遵守业已形成的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以及各种制度、规范。就连他的知识、思想观念也摆脱不了前人及同时代人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影响个体的文化传统因素是在文化生态演变过程中稳定、恒久不变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文化生态的“深层结构”,它是指一个文化生态系统中不曾变动的层次,是相对于“表层结构”而言的。文化生态的遗传与生物遗传有本质的区别。人的生物遗传与其他动物的遗传一样,是将基因内所包含的信息传递给亲子关系的下代个体。人后天所获得和学习到的一切实际上都不能通过生物遗传来进行传递。文化生态的遗传则能够传递人们后天所学习到的一切,而且在这种通过社会来进行的遗传过程中可以将所有的上代人的经验不分亲子关系,传给社会中下一代的每一个人。文化生态的遗传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保证了那些被证明是能够有效地应付环境的知识和物质手段能够继续下去,为下一代人所利用。

其次,我们来考察一下教育这种文化生态的遗传方式。教育是社会的正式的文化生态遗传方式,从最原始的社会一直到现代,教育一直是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不同的只是教育的表现形式在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制度化的教育和非制度化的教育哪一种作为主流,可以作为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标志。“在原始社会里,教育是复杂的和连续的。这时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才能、技巧和道德品质,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教育的。家庭生活或氏族生活、工作或游戏、仪式或典礼等都是每天遇到的学习机会:从家里母亲照管到狩猎时父亲的教导,从观察一年四季的变化到照管家畜或聆听长者讲故事和氏族巫士唱赞美诗,到处都是学习的机会。”[2]这种教育是一种自然的、非制度化的教育。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时期,今天的教育和原始社会的教育在形式上大不相同。在世界各地都有一整套正规的、制度化的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到研究院,制度化的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流。我们在社会上生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大多是在学校里获得的,而不是在家庭或其他场合获得的。另一方面,家庭等非制度化的教育场所则是制度化教育的补充,我们在家庭里所受的最初由父母给予的教育是制度化教育的基础。但无论原始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的教育在形式上有多么巨大的差异,它们作为社会进程中文化生态的遗传和传播的手段的实质却是一样的。

二、文化生态的变异

我们不应该忽略,后代人对前代人文化传统的传承,即文化生态的遗传,不是对原有文化生态的克隆,因此,在后代人传承前代人的文化传统的时候,并不是一成不变地照单全收,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文化生态的变异现象。文化变异是指社会结构中技术、社会、政治、经济、组织以及行为准则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大规模变化,是可以在团体和全体居民中观察到的行为变化和结构模式,这种大变化可能是许多小变化积累的结果。文化生态之所以存在变异是因为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化,从它被创造的第一天起,就存在着不合理性,存在着自我相关的矛盾性,存在着价值和功能上的冲突。文化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创造的,是为了摆脱环境控制和实现自由而创造的,文化的存在应该是满足人类的需要,帮助人类摆脱环境控制和实现自由,但文化并不是按人类创造它的动机和愿望来发展的,它还要反过来钳制创造者的动机和行为。人创造了神和宗教,而神和宗教反过来禁锢人们的头脑;人创造了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却要受它的束缚;人创造了政治和法律制度,却反过来受它的奴役,精神文化是这样,物质文化也是这样。人类创造了机器大生产,然而人类却被束缚在大机器上,把自己分裂为机器的片断;人类创造了现代化工业,然而污染和噪声却愈来愈危害人类自身。[3]正是基于这样的角度我们认为,文化生态发生变异是其本身固有矛盾斗争的结果。

具体来说,文化生态发生变异是各种因素长期作用的产物。

首先,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文化变异的根本因素。人类学家们的考察证明,人类迄今已发生过三次大的生产活动方式的变革。第一次变革是从类人猿到原始人类的生产活动方式的变革。这次变革诞生了原始人类以及原始人类的文化。人类开始了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开始了采集、渔猎。这既是原始人类生产活动的内容,也是人类原始文化的内容。当人类的生产活动方式由采集、渔猎发展到农业生产,第二次变革已经实现。这一时期人们从事的不是简单的采集、渔猎,而是种植、养殖和治理,已经在利用自然的基础上开始改造自然。这一时期不仅物质文化有了明显的变异,而且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也日益明朗和不断提高。当农业生产发展到工业生产时,人类就实现了第三次生产活动方式的变革。工业生产使人类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生产成果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本身不仅是传统文化内容的变异,而且同时促进了文化内容变异的速度。

其次,人类自身的变异、发展是导致人类文化变异的因素之一。生物学的科学研究证明,人类自身是在不断地变异和发展的。这种变异和发展,一方面使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约束和抵抗约束的矛盾不断变化。人类为了获得自由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等,使自己的文化内容不断变异;另一方面不仅使人类的形体发生了变化,而且使人类本身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人类的物质追求、精神创造等都在持续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文化的变异即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

第三,人类交往的不断扩大也使人类文化发生了变异。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交往的发展史。人类为了抵御共同的对立物――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必须有交往;人为了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也必须进行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不同的文化之间经过交流、吸收或冲撞,最后实现融合、同化、涵化、扬弃,使原有的文化发生了改观。

总之,人类生产活动方式、交往需求及人类的变异发展从不同程度、不同角度上决定了文化生态的变异,并且决定了变异的普遍性。然而文化生态一旦发生变异,人们怎样感知变异的呢?人们不可能看到文化传统处于不断地变化中,变异的速度一般使人不能感知它的存在。人们对变异没有本能的倾向,人们可以找到保持现状的显著趋势,并不常常容易寻找或接受变异,因为变异总是包含着固有的危险。但变异是一切文化生态系统的现象,虽然所有社会每时每刻都处于变异中,在某种意义上,人们在采用不同的方式与变异着的环境相协调,试图通过新旧文化的交融而建立稳定感和在征服他们所处的环境中起一点作用。文化变异也遵循一定的规律,系统被限制的范围越少,产生变异的可能性就越大;对特定问题的解答域越宽,那么该系统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就越大,这些解决办法将越能使系统发生演变突破。总而言之,文化生态中不断地进行着遗传和变异,使得文化生生不息、延绵不断。

三、文化生态演化的要求

文化生态的演化是遗传和变异对立统一的过程,这启迪了人们应当在不断寻求先进的思想文化、推动文化生态变异的同时,又不失掉自己的民族精神以保持文化生态系统的遗传特性;使每一民族群体超越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又不脱离这个时代;超越于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又不背离这个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民族文化才能博大精深、生机勃勃。

1.文化生态中的变异要求人们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

任何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属性在于它的自我发展的机制,失去了这一机制,就会变得保守与落后。因此,文化系统要保持先进文化的方向。先进文化要保持其先进性,必须不断发展。先进文化要发展,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营造文化发展的良好生态,在坚持一元主导的原则下,容许文化的多元性与多样性。只有在多元文化生态中融合,主导文化才能吸收其他文化的合理因素而得到丰富发展,也才能在抵御腐朽文化的斗争中发展壮大。先进文化是具体的,是具体时空环境下的先进文化。这不是文化相对主义,它承认各种文化都有其自身价值,但同时也承认任何文化的价值都是有边界的。[4]文化的发展就是主体在对文化价值的发现、比较基础上的一个选择过程,根据主体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文化。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古今文化、中西文化正处在广泛的交融和碰撞中,我们要坚持文化的开放,坚持多元、多样的文化兼容互补,共同繁荣。特别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学派的文化更应注意采取各种措施,让它们更好地达到相互间兼容互补、繁荣发展。强调多元多样并存,并不是没有矛盾斗争。在多元文化生态中,各种文化、各种价值观的矛盾、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必须旗帜鲜明地维护主导文化的一元导向,与各种腐朽文化、落后文化作斗争,弘扬主旋律。

2.文化生态中的遗传要求人们坚持传统的民族精神

文化生态的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发生的,这就要求人们应当不断发扬民族精神以维护本民族发展的根基。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必须伴之以一种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认同力量,这种文化力量可能是与经济创造力相辅相成的。那种凝聚人民、动员人民、激发人民创造力的文化力量,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精神都有自己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它们都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孕育和形成,并且通过文化生态的遗传加以传播的。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一个社会不应局限于物质生产和经济交流。它不能脱离思想概念而存在。这些思想概念不是一种‘奢侈’,对它可有可无,而是集体生活自身的条件。它可以帮助个体彼此照顾,具有共同目标,采取共同行动。没有价值体系,就没有可以再生的社会集体。”[5]显然,民族精神是一定的民族国家内部力量整合的必需的要素:民族精神不仅须臾不可或缺,而且其内在的性质也影响着一个民族现实的发展进程。张岱年先生指出:“当民族精神发扬充盈之时,民族文化就发展前进;当民族精神衰微不振时,文化就处在停滞状态之中。这也是一条文化发展的规律。”[6]民族精神首先具有明显的历史遗传性。我们绝对不能采取态度,因为“历史总是惩罚那些忽视历史的人”。[7]

总之,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生态遗传过程中的精华,离开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凝聚力量,成就伟业,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能充分发挥每一个民族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就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地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2-463.

[2]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8.

[3]高建明.文化界定三题[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8,(4).

[4]秦书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系统管窥[J].系统辩证学学报[J].2002,(2).

[5][法]吉尔・利波维茨基.[加]塞巴斯蒂安・夏尔.超级现代时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1.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4

1.生态文化的概念厘定

学术界普遍将传统生态文化暂归为三类,即:生态物质文化、生态制度文化和生态观念文化。任永堂(1995)认为,人类文化可划分为三种类型:(1)自然中心主义为核心的“原始文化”;(2)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人本文化”;(3)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为核心的“生态文化”。白光润(2004)阐述生态文化,指其包括: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物质文化——传统工艺、作物、畜牧产品、建筑等;地域环境特色影响下的行为文化——生活习俗、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礼仪方式等;具有鲜明环境特色的精神文化——文学艺术风格、宗教生态文化等。刘思华(2002)指出,生态文化包括生态产业、生态艺术、生态意识、生态旅游及生态运动、生态伦理和生态教育等,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态制度。

2.生态文化传播的内涵。

生态文化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传播生态文化的目的意欲在广大人民的心中根植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区域间物质及文化的交流,传承具有鲜明环境特色的精神文化。由此可推断,生态文化的传播是在社会群体间的传播,是大众传播。生态文化传播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在传播过程中同样受传播方式、受众水平、甚至是地域差异性等各因素的制约。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应采取多渠道、广辐射、深交流的形式,同时还应考虑受众的心理接受水平和文化需求等因素,全方位多角度的以生态文明为依托点,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文化,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新疆生态文化的传承及特征表现

新疆是55个少数民族的共生融合地,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文明禁忌、生活习俗、舞蹈艺术、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生态文化思想亦自古而传。

1.合理并珍惜利用水资源。

由于新疆所特有的干旱气候条件和沙漠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绿色资源分布不均且极度稀缺的现状。这使得新疆人民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强烈的绿洲意识。维吾尔族人民修建了用于农业灌溉的坎儿井,坎儿井不仅是维族人民生存的智慧体现,也是维吾尔族人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最好实例。

2.致力于保护草原生态平衡。

在新疆,生活着众多的传统游牧民族,他们历代逐水而居、游牧为生,他们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承袭了独特的草原生态文化。牧民们以不断迁徙和流动的生活方式来确保牧草和水源不被过度利用。其中,维吾尔族人在打猎的季节上颇为重视,倡导遵循物种生长规律有节制的猎捕飞禽走兽;哈萨克族人敬畏天物,认为大自然界的一切都神圣不可侵犯。蒙古族还创立了保护草场水源等生态资源的习惯法,是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的智慧体现。

三、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农村生态文化传播是指在当前历史时期,农民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上从文化发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从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包括传统工艺、作物、畜牧产品、建筑、观念、情感、生活态度、礼仪方式、习俗、价值标准、文学艺术风格、宗教生态文化等多种要素。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对外传播或在疆内区域间的传播,可以增强民族间的团结、提升人们的行为认同感、传承多民族文化、提升区域知名度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物质保障匮乏,精神认识欠缺的现状下,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困扰。

1.生态文化传播理念缺失。

任何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都以思想理念作为灵魂,制度作为保障,方法作为载体。“文化通过精神层面的吸引和感召而发挥作用,才会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超越性。”新疆处于祖国的西北地区,知识教育水平较内地而言相对滞后,再加之农民普遍文化水平偏低,长期处于物质追求阶段,对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缺少思想水平认识。

2.缺乏高素质传播者。

目前大部分农村基层的领导班子普遍呈现年龄层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思维方式固化等现象。而农村的高素质青年人才又热衷于向城市流动谋求发展,使得农村人才力量储备不足。而卢因的“把关人”理论明确指出了传播者的重要性,着重阐述了传播者对信息内容、流量和流向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何提到农村文化,人们固有的反应就是封建思想的流传和生产方式的落后。在农村地区,人们不会运用新媒体,并对自身的生态文化特色缺乏认知,致使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方法闭塞不灵活,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单一。

3.农村文化传播物质保障的缺失。

由于农村的资金力量薄弱、经费缺乏,因此对文化环境建设投入相对较少。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与生态文化传播相匹配的环境建设滞后,比如道路建设尚需完善,公共文化交流场所有待增加等。物质保障的缺失,致使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呈现瓶颈趋势。

四、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和创新与扩散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统筹规划,借鉴经验,突出重点,加快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实现区域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以生态旅游为依托带动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

新疆广袤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十分丰富且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以高山、森林、荒漠、草地和湖泊为主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遍布全疆。其中,终年积雪的冰峰雪山就多达百座,且大都有着较为完整的自然景观垂直带,从树种繁多的峡谷森林带到良好的高山牧场,无不体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奇。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准格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龙城的雅丹地貌、乌尔禾的“魔鬼城”也无一不使人兴叹赞绝。除此之外,新疆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也同样丰厚深邃,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古文化遗产的星布。在一定时期内新疆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枢纽,遗存了数以百计的古城、古墓葬群、石窟、佛塔等极具西域特色的人文景观。它们所组成的文化长廊,成为新疆最著名的旅游品牌;另一方面是民族风情绚丽多姿。新疆是我国著名的多民族聚居地区,这里有47个民族,民俗风情各异,这些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交融,但又各自保持了风情浓郁、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融发展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如享誉中外的“十二木卡姆”、麦西来甫、古尔邦节、赛马、达瓦孜等,构成了最生动、活泼、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据统计,近年来新疆生态旅游占全疆旅游总比例的80%以上。而在现今生活中,乡村生态旅游多以体验式旅游为主,这就给农村生态文化的人际间传播创造了环境条件。人们不仅可以在旅游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还可以了解感受新疆农村人民受生态环境影响而形成的饮食结构。例如新疆人民从传统时期就形成的主食拌食瓜果的饮食习惯,及受气候特点影响而形成的特有的烤馕、烤包子的烤食饮食习惯等。以生态旅游为依托带动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将是未来新疆农村生态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

2.利用新媒体推助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

传统的传播方式,一般是针对具体的受众,进行相关文化产品的发行推广,具有相对局限性,传播的影响力也相对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利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使人们更可以获得声音、动画、图像、影像相结合的立体文化体验。推进新疆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应利用新媒体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建立以宣传新疆农村生态文化为主的网站,整合相关资源,为受众提供一个能够在线交流的平台,实现线上互动传播。还可以借鉴敦煌莫高镇的先进经验,建立专门的网站预约系统,对农村生态旅游景点进行门票预约,以期在大数据时代下通过预约系统分析传播效果和受众人数,同时还能够在预约网站上以介绍新疆农村生态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影片,达到有广度和深度的横向和纵向传播,形成传播的长效机制。

3.加快农村生态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5

关键词:研究生;和谐人格;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92-03

和谐人格是和谐社会对个体人格型态的要求,它立足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讲求个体与他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强调构成人格的内部各要素完整平衡、健康积极,表征人格的外部行为体现着与他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研究生作为国家着重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理应具有和谐人格。而当前,研究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格失谐问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为人处世哲学、人际和谐思想、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为研究生和谐人格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一、研究生人格失谐现状

实现自我身心、自我与他人和社会、自我与自然的三重和谐,形成和谐人格,不仅是研究生适应现代社会、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和社会对研究生的期待和要求。而当前,研究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格失谐问题。

1 个体心理冲突——自我身心失谐。个体心理冲突是一种紧张情绪,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源于个体在日常活动中的不如意状态。较弱的、正常的心理冲突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般不会对身心造成伤害。但当心理冲突尖锐而又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调节时,个体就会出现心理障碍或疾病,甚至出现否定自我、否定生命存在意义的严重情况。

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是与心理压力密切相连的。通常来讲,承受的心理压力越大,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研究生作为一个较特殊的群体,承受的心理压力普遍较大。不但社会、自身较高的期望值,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学术科研任务重、就业前景不理想、经济负担大、情感不顺利、人际关系不协调等也导致心理压力产生。适当的心理压力有利于研究生的成长和发展,但研究生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对自身的心理压力进行调适,就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淡漠等,严重者产生自杀心理,并付诸行动。

2 人际关系失调——自我与他人失谐。马克思指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社会中的个人必然会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打交道,从而产生多种多样的联系即人际关系。在校研究生的人际关系具有封闭性。研究生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身事务的处理上,对校园活动的兴趣减弱。同时,与导师、同门的关系成为他们校园内的主导人际关系,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其人际交往范围。研究生人际关系的另一特点是复杂性。研究生在与导师、同门、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会涉及一些有关个人现实利益的问题。封闭性和复杂性是研究生人际关系失谐的主要诱因,而人际交往技巧和品质的缺失,则是造成研究生人际关系失谐的直接原因。人际交往技巧是和谐人际关系的“敲门砖”。人际交往品质,如诚信、宽容、尊重、友爱等,则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石。研究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无不与其人际交往技巧和品质的缺失有关。研究生人际关系失谐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

3 生态文明观念淡薄——自我与自然失谐。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律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生态文明观念的支撑”。研究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做生态文明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而当前,研究生的生态文明观念普遍比较淡薄,“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与生态道德的要求不协调”。一些研究生仍把自然视为人类征服的对象,不关注生态平衡问题,没有树立人与自然之间平等的观念;一些研究生只看到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忽视其生态价值和精神价值;一些研究生在消费上铺张浪费严重,没有形成生态消费的观念;等等。观念的“不生态”,无疑导致行为对生态文明的违背。加强研究生生态文明教育刻不容缓。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研究生和谐人格培育的有效载体

“和谐人格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而大学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研究生和谐人格的培育,主要是通过教育完成的。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价值诉求。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为人处世哲学、人际和谐思想及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为研究生和谐人格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积淀在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也易于被研究生理解和接受。

1 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为人处世哲学,缓解研究生心理冲突。缓解研究生的心理冲突和压力,需要外力的帮助,更需要其自身能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各种挫折,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一些为人处世哲学和态度,对研究生的心理有平衡和调节的作用。

古人认为,人的才能“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蔽”,倡导个人准确定位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对于人生中的“不如意”,古人强调“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要坦然处之,又强调挫折对个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既强调要迎难而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强不息”,“匹夫不可夺志”,又强调要辩证看待问题,不可“钻牛角尖”,因为存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否极泰来”的可能性。同时,儒家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将爱惜自己的生命同对父母的孝敬联系起来,有利于人们摆脱轻生的念头。同样对待人生,老庄则强调“清净无为”、“道法自然”,主张人们处世应顺其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强调要“致虚极,守静笃”,主张人们应虚明宁静,虚怀若谷,豁达大度。古人的为人处世哲学有助于研究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辩证地看待人生中的得与失,进而缓解心理矛盾,保持身心和谐。

2 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和谐思想,优化研究生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技巧和品质的缺失是造成研究生人际关系失谐的直接原因。而人际交往技巧和品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所体现和阐释。我国古人特别注重“礼”,强调“不学礼,无以立”,把“礼”看成是人生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以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则是对“礼”的具体规定。与他人相处,儒家讲求“仁者爱人”,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关爱、友好相处;讲求“言而有信”,“以信接人,天下信之”,把“信”看成是为人、治家、立业的根本;讲求“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个人应忠于亲情、友情,忠于人民和国家,对他人则应持宽容的态度,换位思考,容许他人犯错误;讲求“人和”,强调人与人之间应保持团结,协作互助,不可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同时,我国古代也有丰富、生动的有关交友、处理人际关系的典故,如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管仲和鲍叔牙的“管鲍之交”等。研究生应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人际交往智慧,提高人际交往技巧,增强人际交往品质,优化人际关系。

3 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促进研究生生态文明观的养成。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它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比如,董仲舒认为“天人感应”,庄子则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有助于研究生认识到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离不开自然,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整体生态世界观。古人不仅强调人类应该关爱自然、善待其他物种,而且也关注自然界其他物种的内在价值,倡导人们负起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道德责任。比如,佛教强调慈悲为怀,不仅对人慈悲,对生物也应如此。“扫地不伤蝼蚁命,飞蛾扑火纱罩灯”就是佛家关爱自然万物的生动体现。这有利于研究生树立关爱自然、保护物种的生态平衡价值观。我国古人对待自然资源也秉持遵守时令、节约知足的基本原则。比如,《逸周书·大聚》规定:“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陆贽认为:“夫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对待自然界应秉持节制、节俭的理念。如果贪得无厌,过度索取,就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这有利于研究生树立节制、节约的生态消费观。

三、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研究生和谐人格培育

1 处理好“积极”与“消极”的关系,注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传统文化有积极的一面,但由于具有封建性、宗法性、社会取向性、高度约束性等特点,它又有消极的一面。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治和人情,轻视法治,不利于人们民主法治观念的树立;注重集体和国家利益,追求社会的和谐稳定,轻视个人利益和自我追求,容易造成人们人格上的依赖和“无自己”,社会适应性差;对个体的约束较严,强调隐忍和服从,“往往易于使个人需求、欲望、情感受到过分压抑,而得不到正常的表达和必要的宣泄。其结果是引起焦虑不安、谨小退缩、疑心多虑、易于形成强迫性倾向”。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礼仪规范、行为准则已不符合当今社会快节奏、高竞争的特点及对人才的要求,儒家的愚忠、愚孝,道家的清净无为、消极出世,佛教的缘分、命定等,也都有消极的作用。因此,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与“消极”的关系,引导研究生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教师首先面临的问题。

此外,传统文化教育应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以体现时代感,增强实效性。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与我国当前的环境现状、科学发展观、生态消费、科技伦理、实验废弃物的污染等联系起来,可以增强研究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传统文化的礼仪规范、行为准则与人们交往中的见面礼仪、宴会礼仪、乘车礼仪,以及交往中注意的问题等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其人际交往的技巧,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传统文化的身心和谐思想与当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联系起来,可以增强他们自我心理调节与抗挫折的能力,以及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

2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注重通识教育与专题讲解相结合。首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课的主导作用。应通过增设选修课或必修课、延长传统文化课学时等,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其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世界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国情教育、法制观教育、伦理观教育等都可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需要有教材和师资队伍支撑。教材应立足研究生实际和本地区文化特色,并对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人际和谐思想、身心和谐思想等内容进行重点和深度的挖掘,既有一定的吸引力,又体现时代性。高校应通过人才引进和加强对原有传统文化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等途径,建设一支专业化与通识化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大部分研究生,特别是理工科研究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是零碎和肤浅的。因此,研究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要兼顾全体,注重通识性。同时,对研究生所面对的个体心理冲突、人际关系失谐、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等三大问题,又要进行专题讲解,深度剖析和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身心和谐思想、人际和谐思想和生态思想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提高其接人待物的技巧,增强其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生态文明意识。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6

论文关键词:]:三门峡民间戏曲,前景,生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门峡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是我们祖先繁衍生息、创造发明的神圣之地,是一块积淀深厚的文化沃土。三门峡地区戏曲艺术种类繁多,且源远流长,至今有据可查的戏曲种类有扬高戏、道情皮影戏、蒲剧、眉户等,传统剧目有数十个。其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思想内容之丰富,是其他民间艺术不可相提并论的。而这些艺术瑰宝的生存、发展和繁荣与它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有着必然直接的关系。

自然生态需要保护,同样,这些戏曲赖以生存的人文生态也需要保护。作为珍稀“物种”之一的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理所应当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到科学有效的抢救和保护。令人高兴的是,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面临失传的境地,近年来不断地受到了学界和政界的高度关注,所有这些重视和努力,都会让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拥有灿烂美好的前景。同时,我们对于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及生态环境,也尝试着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视角。

一、用生态保护的理念来保护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及其生态环境

生态,指生命的存在状态或一个生命系统内所有生物共同组成大家庭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1]我们可以理解生态是在地球上一定时空区域内所有生命存在与运动的客观。而生态保护理念,“是指运用对已经变得恶劣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建设和保护的思想,使生态环境能恢复到良性循环状态。”[2]所以有学者认为,越是闭塞的地方越容易保存“文化传统”的纯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就是这个含义。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不断觉悟和认识,作为一种概念上的借用,“ECO”这样一个前缀词被运用到了许多领域,包括了生命与非生命,物质与非物质等诸多领域。[3]对于像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这样的人类口头与非遗的生态保护理念应是:遗产、地域、居民、记忆、公众知识的综合,保护的对象是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是文化遗产遗存的区域,加上社区居民融入参与管理的方式,这里强调文化的主人为社区居民,确定这种对文化遗产在未来延续和发展的方法,并将此模式作为保存和理解某种群体整体文化内涵(当然包括物质与非物质)的长效工作方法。

为此,对于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的生态保护,首先应该包括与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相关的物质文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元素中国。其中物质文化因素有:民居(窑洞和天井院)、钟鼓楼、花轿、门楼戏楼、牌坊、戏坪戏台、禾晾、禾仓等;非物质文化因素有:语言(当地的方言)、地方戏、戏款剧种、戏词、节日活动、婚丧习俗、农耕稻作等。这样以来,不仅民间传统戏曲有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土壤,其他传统文化也与之一并形成了互补共滋的文化生态,从而构成当地人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相守共生之道。因此,在对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进行生态保护时,应重视其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维护与保养,保护传统三门峡地区的整体自然生态环境和具有典型性的与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生态相关的物质文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元素。其二:通过实施技艺保护工程和传承保护工程的保护方式,建立相应制度、组织、舆论、经费、人才、资料和交流保障机制等,建设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具体通过各地区方言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俗、传统体育竞技、民间信仰、消费习俗等十大主要保护项目,全面系统地保护好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文化。其三,要让人人参与使文化遗产再次走入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人为载体,具有活态性,依靠人来继承和宣传,同时依存于一定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离开了区域中居民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失去存活的土壤。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将这些文化物种更深刻地植入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中。比如保持一些建筑特色、生活习惯、传统服饰、古老的风貌等等,这就为本地的文化遗产提供一个适合其生存的大环境,让这些文化遗产更广泛地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目前陕县、灵宝、湖滨区等地的群众自发的“戏迷协会”的复苏,就与传统文化生态得到保护、从而陶冶了大众对其仰慕的文化情怀有关。所以,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不论其现在“濒危”与否,如果不关注其文化生态的保护,它们就难以长久,更遑论发展。

二、传承载体的变化可以促进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广泛流传

“非物质文化是活态文化,也就是生活方式所承载的文化。它们是被学者发现并表述出来的那部分日常生活,它们被选中是因为它们符合特定的体裁或文化形式。非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4]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机、录音机、DVD、电脑等已经成为当今人们娱乐传承的重要载体,民间传统戏曲的各种采风人员可以提着录音机用以搜集戏曲曲目,就不用像过去那样靠大脑记忆和手记曲谱的方法来进行传承;随着录音机、影碟机的增多,戏曲唱师们可边录边唱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既能达到很好的教授效果,又能达到长期保存和传承的目的;一些著名的演唱人员和戏班将所演唱的曲目,也可制成磁带和光盘在各地广泛流传。

三、培养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专业创作人才和演唱名人,凸现名人效应

求新立异是人的本性,特殊调式的旋律往往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起聆听者极大的兴趣和关注。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就具有这样的特征,被誉为“畅悦心灵的声音”。然而,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传唱至尽,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专业创作人员。另悉,在本地区流行的河南豫剧、曲剧等戏曲,因为强大阵容的专业创作人员,他们运用专业的创作技法,结合河南广大地区的民族区域特点和民风民情,创作出了不少经典的剧本,在专业演员的舞台艺术表现中一炮走红,并被广泛传唱深入人心。由此可见,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也需要在群众性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特点,各级政府部门应及时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措施,使民间优秀唱手脱颖而出。如制定民间优秀唱手、优秀唱师、优秀戏曲班奖励条例,给民间优秀唱手、优秀唱师、优秀戏曲班授予荣誉称号等等,使这些人物和团体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和认可,以激发人们学习民间传统戏曲的热情。在这方面,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应向豫剧、曲剧等戏曲音乐学习,豫剧、曲剧等戏曲与扬高戏、灵宝道情等民间传统戏曲都曾流行在本地区,但扬高戏、灵宝道情等民间传统戏曲与豫剧、曲剧等戏曲相比,发展却天壤之别,豫剧、曲剧的市场化程度很高,而蒲剧、眉户、灵宝道情等民间传统戏曲却相形逊色,市场化程度太低,且缺乏名人效应。豫剧、曲剧有多种流派、多位造诣深厚的大师级人物宣科,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有很高的声望,对旅客特别是外宾,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而诸如扬高戏、灵宝道情皮影戏,该剧种目前已极为罕见,只有几个老艺人会表演,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就更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塑造。最关键是为他们提供成长和传承的条件,重视培养、宣传他们,使本地、全省、全国了解和尊重他们,从而达到名人效应激励人们传承和发展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目的。

四、对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走进高校音乐鉴赏课堂的认识与定位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亦有了空前的丰富和变化。“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表演艺术出现多元化态势,戏曲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盟主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传统戏曲艺术不仅逐步退出城市舞台,在农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缩小,一些剧种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5]在传统戏曲的生存与发展成为一种严峻现实的今天,如何保护和传承戏曲的丰富性,如何实现民族民间戏曲的自救与他救这个难题,便摆在了我们炎黄子孙的面前。令人欣喜的是:“我国昆曲艺术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6],而作为三门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对象――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该如何曲径通幽?

时下,受中西文化再次碰撞的影响,广大中青年习惯欣赏通俗歌曲和民族音乐,备受衷情的流行音乐更是占尽了风头,青少年学生由于不懂得欣赏戏曲,又没有机会直接面对真正的民间戏曲演出熏陶,所以对传统戏曲文化不感兴趣,总的趋势是三十岁以下的这一代人不爱戏中国。还有认为是,现代生活节奏快,老戏落伍不合拍,青年观众不能够接受这种他们看起来有些过时的东西,所以没人看。

由此,重建断代工程已迫在眉睫。各类高校应随着传播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和多元化,影视艺术的日益普及,经常组织学生收看电视、电影,看戏、读剧本,甚至参加文艺演出。特别是高校音乐教师更应当在学期教学计划和课外活动中适当增加学习传统剧目和地方剧种的内容。重视和加强戏曲教学,通过戏曲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这是振兴传统戏曲文化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总之,振兴传统戏曲文化不仅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更重要的是要争取青年观众,培养他们的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从而让他们发自心底的喜爱地方民间传统戏曲文化。只有这样,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才会迎来繁荣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五、成立以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为载体文化产业结构

对于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生存和发展而言,成立以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为载体文化产业结构应该成为首要工作。

在商品社会中,文化娱乐活动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民间传统戏曲的演唱者们不能空着肚子唱戏,他们要吃、要穿、要谋生,而且希望自己的物质生活能也得到逐步改善,就需要有一定的回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能只为别人义务唱戏、演出。从这个层面看,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确实需要走向市场,因为,同样是地方戏曲音乐,豫剧和曲剧、越调等戏曲艺术已经有了较为广大的爱好者和追随着,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市场参与群体。蒲剧、眉户、灵宝道情、扬高戏等民间传统戏曲为什么就不能走向市场?所以,像蒲剧、眉户、灵宝道情、扬高戏等民间传统戏曲也可以借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东风,成立自己的戏种活动中心和演出公司,将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演出活动纳入本地区文化产业的构建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运作,提高演唱者、唱师艺人们的报酬和待遇,一方面,通过商业运作,使戏曲爱好者、艺人演唱者能有机会在不同地区乃至全省巡回演出,不断提高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只有这样,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才能得到更好地生存和不断地传唱下去,不致濒危。

总之,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为群众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文化食粮,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当地几百年的历史文化氛围,也为民间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今天全世界对非物质遗产保护、继承,从思想到措施计划,都有重要发展。通过对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前景和生态保护思路进行研究,我们应更好总结经验、教训,以提升对传统戏曲音乐宝贵价值的认识,更好保护、继承和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音乐传统。

参考文献:

[1]百科名片.《生态-百度百科》.来自百度网.WWW. baike.baidu.com

[2]司马云杰.《文化生态学》.来自中国百科网.WWW.chinabaike.com

[3]申茂平.《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6,4

[4]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研究》.2008,2

[5]刘文峰.《戏曲的生存现状和应对措施》.来自百度网.WWW.cache.baidu.com

[6]人民网people .《中国昆曲艺术获联合国殊荣》.来自人民网.peop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