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情感心理学范例6篇

恋爱情感心理学

恋爱情感心理学范文1

不过现在的我已经没什么限制了,最近我在读一本反映大学生爱情的《爱情心理学》,感觉很不错,较为正确的反应了当代大学生的爱情。

大学生"校园浪漫曲"的必然性:1、生理成熟;2、高中阶段的压抑;3、免除了家长、老师的约束;4、环境的影响;5、对情感的渴望和个人价值的需求;6、享乐的需求和虚荣心。

一、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

1、择偶标准不切实际选择对象理想化、虚荣心强。

2、单相思与爱情错觉

单相思是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却得不到对方回报的单方面的"爱情"。

爱情错觉则是指在异性间的接触往来关系中,一方错误地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谊误认为是爱情的来临。

爱情错觉是单相思的另一种形式,它常会使当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

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单相思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空虚、烦恼,甚至绝望之中。处理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因此,陷入单相思的大学生应及早止步另做选择。想克服单相思和爱情错觉,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爱情的深刻含义,同时用理智驾驭情感,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可感情用事。

3、失恋

失恋是指恋爱过程的中断。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是人生中最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会导致身心疾苦。

4、恋爱动机不端正

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有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搞多角恋爱,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

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也极易发生冲突,酿造悲剧,最终是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

5、恋爱中的感情纠葛

三角恋爱、父母的反对、或周围人的非议、恋人之间的矛盾、误解和猜疑。

二、女大学生恋爱心理

1、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

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一年级就开始谈恋爱的已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一进校就谈恋爱。这些低年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需求,还没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造成在对待恋爱问题上简单、幼稚和不成熟。在择偶标准上,往往重外表,轻内在。在恋爱方式上,往往重形式,轻内容。在恋爱行为中,往往重过程,轻结果;重享乐,轻责任。这种恋爱问题上的不成熟性,加之他们在就学期间经济上尚未独立,恋爱过程中感情和思想易变,缺乏妥善处理恋爱中情感纠葛的能力,极易造成恋爱的周期性中断,或对恋爱对象的选择漂泊不定,恋爱的成功率很低。

2、自主性强

女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个性突出,重感情、易冲动,不受传统习俗的局限,在确定恋爱关系前,甚至在确定恋爱关系后,一般都不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

3、恋爱动机简单化

许多大学生在恋爱中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选择一个终身伴侣,他们恋爱,只是因为需求爱和被爱。

4、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

女大学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不往往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随意放纵,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对恋爱对象过份依赖,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一旦恋爱受挫,即会情绪失控,无法自拔,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

三、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

1、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

大学生的恋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各种波折是在所难免的。前面所提到的单相思、爱情错觉、失恋等等恋爱心理挫折对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是一种考验。如果承受能力较强,就能较好地应付挫折,否则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当爱情受挫后,用理智来驾驭感情,通过增强理智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新的追求中确认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思想水平。通过适当的情绪调节、宣泄和转移,来减轻痛苦。

人对失恋的应对方式反映了一个人心理成熟水平和恋爱观。一个人能够理智地从失恋中解脱出来,往往会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

2、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

理解对方是为个人和对方营造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氛围,没有人追逐爱情只是为了被约束;相互信任是自信的表现,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值得别人去爱的人,别人会全心全意爱他吗?责任和奉献则意味着个人道德的修养,它是获得崇高的爱情的基础。

(2)提倡志同道合的爱。

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应该是理想、道德、义务、事业和的有机结合。一般情况下,异性感情的发展是沿着熟人-朋友-好朋友-知己-恋人这一线索发展的,当一个男性成为一个女生心中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角色时,爱情就可能降临。在分享快乐和痛苦、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爱情就会产生和发展。

(3)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

大学生应该把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因为学业是大学生价值感的主要支柱。当女大学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唯一时,爱情就是一株温室中的花朵,娇弱美丽却经不起任何的打击。当爱情成为女性唯一的存在价值时,她本人就会失去人格的独立和魅力,也很容易失去被爱的理由。

3、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1)恋爱过程中应平等相待,相敬如宾。不应拿自身的优点去比较对方的不足,以此炫耀抬高自己,戏弄贬低对方。也不宜想方设法考验对方或摆架子,这些都可能挫伤对方的自尊心,影响双方的感情。

(2)恋爱言谈应文雅,讲究语言美。交谈中应诚恳坦率自然,不应为了显示自己而装腔作势,矫揉造作;不能出言不逊,污言秽语,举止粗鲁;相互了解,不应无休止地盘问对方,使对方自尊心受损。否则只会使之厌恶,伤害感情。

(3)善于控制感情,理智行事。恋爱中引起的性冲动,一方面应注意克制和调节,另一方面应注意转移和升华,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与恋人多谈谈学习和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4)恋爱行为应大方。一般来说,男女双方初次恋爱,在开始时常感到羞涩与紧张,随着交往的增加会逐渐自然与大方。这个时期应注意行为举止的检点。有的人感情冲动,过早地做出亲昵动作,使对方反感,影响感情的正常发展。

(5)亲昵动作应高雅,避免粗俗化。高雅的亲昵动作发挥爱情的愉悦感和心理效应,而粗俗的亲昵动作往往引起情感分离的消极心理效果,有损于爱情的纯洁与尊严,有损于大学生的形象,同时对旁人也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刺激。

4、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

(1)发展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的力量只能在人类非的爱情素养中存在。他的非的爱情范围愈广,他的也就愈为高尚。"发展爱的能力,并不是非要具体到对某一异性的爱,可以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爱。我们的亲人、同学、朋友、祖国和人民,都值得我们去热爱。发展爱的能力,就是要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培养善于处理矛盾的能力,有效地化解消除恋爱和家庭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为恋人负责,为社会负责,才能创造出幸福美满的婚恋。

(2)迎接爱的能力。包括施爱的能力和接受爱的能力。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在理智分析之后,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这是一种爱的能力。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一个人面对别人的施爱,能及时准确地对爱作出判断,并作出接受、谢绝或再观察的选择,这也是一种爱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的人,或是匆忙行事,或是无从把握。大学生应具有迎接爱的能力,就应懂得爱是什么,有健康的恋爱价值观,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就应对自己对他人对万事保持敏感和热情,就应主动关心他人,热爱他人。当别人向你表达爱时,能及时准确地对爱的信息作出判断,坦然地作出选择。能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所引起的心理扰乱。

(3)拒绝爱的能力。自己不愿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应有勇气加以拒绝。拒绝爱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在并不希望得到的爱情到来时,要果断,勇敢地说"不",因为爱情来不得半点勉强和将就。如果优柔寡断或屈服于对方的穷追不舍,发展下去对双方都是不利的。二是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珍重每一份真挚的感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自珍,同时是对一个人道德情操的检验。不顾情面,处理方法简单轻率,甚至恶语相加,结果使对方的感情和自尊心受到伤害,这些做法是很不妥当的。

恋爱情感心理学范文2

关键字:大学生恋爱观现状教育探究

大学生恋爱现在已经非常普遍,走在大学的校园里,各种牵手漫步的情侣随处可见,慢慢地,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圩是恋爱的关注。很多学者据此做成研究课题,但仍未能形成较完整、系统的定论。目前来说,大学生恋爱带给了我们对于恋爱观的种种思考以及此种恋爱观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

1.1恋爱心理自主、随意性强

现在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成长的环境决定了许多同学内心有一种寂寞孤独感。想要找寻一个人来陪伴自己,在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后,他们很可能表现得很沖动,想要尽快地进入恋爱状态,在恋爱问题上,更追求的是两个人是否有相似的个性,是否你情我愿,重感情轻现实,往往这也体现了大学生够理性和成熟的一面。

1.2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大学生因为不够成熟,往往一恋爱就容易陷入热恋当中,处在热恋中的两人往往不听从外界他人的说法,对父母也会有所顶撞,并且过分依赖对方,稍微有点矛盾或遇到挫折就痛苦万分。因此大学生恋爱常常会出现恋爱持续时间短,失恋概率高,分手成为了大多数情侣的必然结果。很多同学尤其是女同学,一旦恋爱受挫,很容易情绪失控,对学业造成较大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带来心理阴影,并引发严重的心理或生理疾病,如果不能及时化解,甚至会造成轻生等严重后果。

二,当代大学生常见的错误恋爱观

2.1恋爱只为体验

通过调查了解,大部分的大学生没有想好为什么去恋爱,他们恋爱的目的更多的是想要找个人作为陪伴以此排遣课余生活中的寂寞,使大学生活不至于一个人过的单调无趣。因此这种恋爱往深层次分析,就是将恋爱作为一种感情体验,借此寻求刺激,其实并不能真正地感受到爱情的真谛。而且如果过分地放纵情感,以后对于感情就找不到那份真情和珍惜了。

2.2主次不清,影响学习

作为一名学生,虽然大学不再像中学那样严格,但是最为一名学生,学习还是最重要的。然而,许多大学生在谈了恋爱之后,更多地使在一起玩耍,虚度光阴,而且很多时候大学情侣因为一点小事生气闹矛盾,就几天几天地呆在宿舍伤心,不管学业,不去听课,业不去自习,久而久之就会落下很多学业内容。最终考试不通过挂科,这就是为爱情而影响了学业,使自己变得消沉。

2.3思想过于开放,出现过激行为

含蓄内敛是我国传统优秀的文化,时至今日,很多大学生已经忘记了传统的道德规范。在校期间频频出现大学生同居的现象,甚至未婚先孕,严重违反了作为一名学生应该遵循的准则。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很多高校对于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态度大都是既不支持又不反对,也没有采取任何的措施去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这是不正确的。作为高校的教育者在教育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培养,应以积极的态度,纠正大学生不正确甚至错误的恋爱动机,疏导大学生的感情困惑,引导学生端正学习、事业与爱情之间的关系,建立正确的恋爱观。

3.1开展情感教育

学校可以开展一项课程进行学生正确爱情观的教育。其内容可以包括爱的道德教育、爱的情感教育、爱的艺术教育、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教育、失恋教育、爱情与性的教育、恋爱的原则教育、性别观教育、生理教育、法纪教育等。通过教育,让大学生对爱情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对待爱情可以更加地认真和负责。

3.2教育健康的恋爱心理

对于大学生的恋爱健康问题,大学教育者一定要引起注意,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大学生恋爱咨询工作室,安排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做指导,把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不再觉得神秘、好奇。对于因为恋爱而出现心里阴影或过激行为的同学,要及时地进行心里疏导,引导学生摆脱恋爱的困惑,舒缓因恋爱而产生的压力,抛弃因恋爱而带来的挫折感和痛苦感,回归那个原来美好的自己。

3.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业与恋爱的关系

大学生恋爱大多时候都很费时、费钱、费力,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习的精力,影响学习。大学生因感情问题过度伤神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课业学习,使大把大把的时间在消沉伤心中度过。因此,学校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业与恋爱的关系,教育学生,作为学生还是应把学业放在首要位置,将恋爱与学习平衡好。

3.4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合作,引导大学生正确恋爱观

对于青春期中的性心理、恋爱行为和婚恋观念都是大家认为比较隐私性的问题,很多时候都作为隐私不好意思开口,避之不谈了。其实这样,很不利于学生对恋爱关系的正确理解。因此,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学校与家长多沟通,指导家长与孩了共同探讨一些与心理、情感、爱恋、选择终身伴倡等问题,整个社会也要形成一种好的氛围,大家形成合力,使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拥有正确的恋爱观。4.结语

爱情是纯洁神圣的情感,我们不应该只把爱情当作一种体验和刺激。进入大学后,很多大学生都谈起了恋爱。那么如何让大学生正确地对待爱情,恰当处理爱情与学业、事业的关系,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大学生是否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对于他大学的学习、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学生的父母以及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关注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扬.大学生恋爱观的性别差异浅析,以北京市某些高校为例[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2】唐利平,黄希庭;择偶观的进化论取向述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王蓓;赵庆海;;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对泰山学院学生的调查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年01期 

恋爱情感心理学范文3

【关键词】 大学生;恋爱心理;心理困惑;类型;原因;对策建议

大学生谈恋爱是一个较为普遍的校园现象。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9-23岁之间,从生理上看,他们已开始进入性成熟阶段;从心理上看,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上的成人感更加促使他们对爱情的渴望。这个时期的年轻人追求爱情是正常现象。有学者调查统计,大学生中有55.2%的涉足过恋爱。[1]在安徽某高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22.48%大学生正在谈恋爱,有16.76%的学生正在准备谈恋爱。在对待谈恋爱的态度上,有43.43%的学生支持谈恋爱,有51.99%的学生对谈恋爱无所谓,有4.59%的学生反对谈恋爱。在接待学生来访咨询和网上咨询中,有近40%的问题与恋爱有关。由于恋爱困惑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自己和他人的正常生活与学习。本文结合调查结果对大学恋爱困惑心理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教育策略,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一、大学生恋爱困惑的类型

1、恋爱中的动机困惑

调查结果中显示有11.9%谈恋爱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和恋爱对象结合,学生恋爱中的动机困惑主要有:(1)内心空虚。大学与中学的学习不同,大学是自主学习,中学则是被动学习。所以,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认为大学生活无聊,成天无事可做,想通过谈恋爱来打发时间。(2)从众心理。看到别的同学都有了对象,觉得很不错,还有的认为“大学不谈恋爱会留下很多遗憾”。(3)攀比心理。同学之间有已经恋爱的,没有谈恋爱同学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看到别人成双成对,心里很羡慕。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条件并不比别人差,如果自己没有,就很没面子。(4)玩乐游戏。大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成熟期,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渴望,一些大学生把谈恋爱作为寻求刺激和新鲜感的一种方式,甚至通过频繁换交往对象,来寻求自我满足感。

2、恋爱中的抉择困惑

大学生在谈恋爱过程存在着抉择困惑,主要有:(1)友情与恋情。两人本是异性好朋友,但是由于交往过密等原因,分不清是友情还是恋情。(2)学习与恋情。一些大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谈恋爱后发现,恋情的维护需要时间和精力,担心继续下去会影响学习,耽误学业;如果断绝关系又舍不得。(3)道德与恋情。恋爱中的人,渴望与对方亲密接触,又担心伤害了对方或者被对方伤害。(4)现实与恋情。有的已经有恋爱对象,但是在大学里又遇到感觉不错的,不知道如何选择;异地恋爱的两个人相隔很远,虽有精神寄托,但是距离使他们进退两难。

3、失恋

大学生由于失恋而产生的问题很多,有些大学生失恋后拒绝和任何异性的接触,但是内心深处又渴望被别人关怀,很矛盾。有的在遭受失恋的打击之后,在失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通过逃课、上网等方式寻求自我安慰。

二、大学生恋爱困惑心理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困惑是在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交互影响下产生的。

1、个人原因

异往有利于大学生的情感稳定和心理补偿。但是,有些同学却分不清异往和恋爱交往。[2]在异往中,缺乏交往技巧,不能正确处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有些大学生把恋爱当成一切,一旦恋爱受挫,认为一切都没有意义,甚至会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如自杀等。究其原因,这些大学生虽然生理上已经成熟,但是在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耐挫力低。

2、家庭教育原因

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一方面不少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自我为中心,心理脆弱,个性强。另一方面,很多是留守儿童长大的孩子,缺乏家庭教育、父母关爱,在与异往中我行我素,容易产生矛盾与困惑心理。

3、社会环境原因

首先,学生进入大学后处于半独立状态,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其次,大学追求个性发展,校园环境宽松,使他们对恋爱行为的顾虑减少。第三,大学校园是一个男女生集体群居的地方,是一块容易滋生爱情的水土。第四,同学中恋爱风气相互影响,恋爱心理互动感染,增加了恋爱行为的内驱力,但这种内驱力并非完全建立在理智的层面上。第五,大量的影视和网络信息中有关情爱的宣传,刺激、诱导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萌动。

三、处理大学生恋爱困惑心理的建议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对于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但是不提倡不反对不代表不教育不引导。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橱窗、心理健康网站、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宣传。要让学生认识到恋爱不是摆脱内心空虚与寂寞的手段,也不是同学之间相互攀比条件,更不是游戏。所以要理智对待爱情,不盲目追求,理性对待大学生谈恋爱的利弊,树立健康的爱情观。[3]

2、指导学生与异性相处

异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异性朋友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正确处理与异性间的关系,要做到自然交往、适度交往、真实坦诚、留有余地。[4]特别要正确对待比朋友亲、不及爱情的第四类情感。

3、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业的关系

恋爱是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然而学业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大学生在学校主要任务是学习,应当把学习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只有协调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才能维持双方的恋爱关系。[5][6]无论是在恋中是已经失恋,都不能以荒废学业为代价。对失恋的学生加强心理疏导,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老师或与心理老师联系。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学习生活进行合理规划

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很多学生在学校感到空虚,无事可做,对大学的生活没有积极的规划,总是想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聊之余就想通过恋爱方式来解决,虚耗大学时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应加强学风建设,形成认真学习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 刘志翔,毛丹.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的新特点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5.142-144.

[2] 张兆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恋爱问题及教育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0.23-26.

[3] 马V.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现状及教育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153-154.

[4] 向莉.当代大学生恋爱状况及其引导[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 朱柱,史红选.大学生的恋爱认识误区及思考[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7.01.98-100.

[6] 卜望飞.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恋爱情感心理学范文4

关键词:恋爱时机;恋爱误区;正确婚恋观;大学生

爱情不仅仅是浪漫的感情体验,而是一种由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精神现象,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选择什么时机谈恋爱,怎样正确处理婚恋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树立什么样的婚恋观,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正确选择恋爱时机的条件

大学校园是最容易滋生爱情的地方。大学生谈恋爱在大学校园里已相当普遍,恋爱学生约占在校生的1/3到1/2,甚至可能高达4/5,[1]以至于有了“大一没有恋爱不必费神,大二没有恋爱情有可原,大三还没有恋爱就有些丢份儿,大四没有恋爱简直不可思议”这样的说法。据调查,有52.6%的男大学生和47.4%的女大学生主动向异性提出建立恋爱关系,92.2%的大学生认为对在校谈恋爱应“正确引导”和“不应干涉”。[2]

当前大学生恋爱呈现低龄化、周期缩短、频率增快的特点,大一就开始恋爱的人数多了起来。恋爱行为低龄化导致恋爱动机的盲目性。80%以上恋爱中的学生往往是在自己心理、能力等各方面尚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不经慎重考虑,“遇上了就爱”、“闪恋”。[3]

正确选择恋爱时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恋爱的盲目性,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发展有利。总的原则是不宜过早,以不影响学业为前提。一般来说,恋爱时机的成熟需要具备以几个条件:生理、心理都比较成熟,情绪相对稳定,有一定的意志力和自控力;人生观基本形成,确立了一定的人生目的和理想,把握了相对客观、理性的择偶标准;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有客观的认识,恋爱建立在承担责任和较为现实的基础之上;对爱情的本质有了较成熟的认识和把握,能够处理好爱情生活的一些复杂问题。

二.大学生恋爱易陷入的误区

大学生谈恋爱的不少,但能正确全面理解爱情的本质、具有正确婚恋观的并不太多。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主流是积极、健康、理性的,确实也存在一些消极和非理性的因素。

误把友谊当爱情。难以区分友情与爱情,常有“为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感叹。

错置爱情的位置。爱情至上,没有了爱情,就没有了一切。

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干得好不如嫁(娶)得好。

重过程轻结果。57.6%的大学生认为恋爱与婚姻是两回事,校园恋情是难有结果的,谈恋爱的目的不是婚姻,“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4]

大学生的婚恋动机呈现功利化、多元化趋势,具有盲目性与复杂性等特点。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大学生恋爱是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和孤独;近10%的学生恋爱是因为“看到别的同学都恋爱了”,自己也得恋爱,否则显得没有魅力或不正常;近2%的学生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保持多角恋爱关系或关系模糊。[3]在相关调查中,选择“满足心理生理需要”、“打发无聊时光”、“舒解紧张的学习压力”、“随大流,不落伍”这四项共占被调查学生的74.5%,反映出部分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恋爱心理不成熟。[5]

三.恋爱对大学生的影响

爱情是一把“双刃剑”。恋爱对大学生学习、事业和道德影响具有两重性:处理好了可促使恋爱双方奋发向上,成为学业的催化剂,能给人带来一生的幸福与欢乐;处理不当也易使当事人沉溺其中,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成绩下降,甚至给人带来终生的痛苦与不幸。

正确的婚恋观从萌发到确认的过程,也是思想品德修养纯洁化的过程。莫里哀曾说,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教会我们重新做人。恋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是人格再造的契机。健康的恋爱能给双方带来积极上进的精神动力,能强化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塑造出一对另一种意义上的新人。恋爱越健康,恋人积极的改变就越多。反之,这种改变就可能是消极的。

部分大学生的性观念过于开放,给自己和他人带来身心伤害,影响和妨碍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尴尬的难题。大学生婚恋观念和行为尽管是个人化的、私人的问题,但其影响与后果却是社会化和长期性的。

四.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引导大学生走出婚恋误区

大学生在渴望爱情的同时,也同样渴望对此问题得到有益的指导。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把爱情融进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建立在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共同奋斗的基础上,才能使爱情成为奋发向上的力量。

1.建立健康的爱情基础

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6]。

受社会不良风气、网络性文化泛滥和西方性自由观念的影响,对于最为敏感的两性问题,当代大学生总体来说已持宽容和相对开放的态度,“偶尔一次没关系”、“同居是个人的权利,不存在对错”等观念在大学生中呈蔓延趋势,反对以校规等行政手段来干涉。大学生应在遵循爱的道德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才能恋爱。增强大学生爱情责任感,需扭转顺其自然的恋爱观和宽容的性观念,使他们懂得责任是爱情的衍生物,选择了爱情也就是选择了责任,爱情的归宿是婚姻家庭,其本身就包含着对对方的责任义务。

恋爱具有社会性,少数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出现的不尊重对方的感受或不尊重在场其他人的过分亲昵行为,反映出了他们在婚恋观方面的肤浅和不成熟。

2.端正婚恋动机,确立正确的择偶标准

不能一味地追求外表美,切忌金钱至上,要求对方十全十美也是不可能的。

靠漂亮的外表产生的爱情是短暂的,爱情会随着外貌的衰老而消失。正如歌德所说:“外貌美丽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

爱不是纯感情的东西,它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会生活经验,也不具有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恋爱缺乏物质基础。在爱情选择中适当考虑财富、地位和学历等条件是合乎情理的,如果纯粹为了满足自己的功利需求,把这些条件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就会使爱情成为“交易”。完全建立在物质、金钱基础上的爱情是不牢靠的,常常会因对方丧失了优厚的物质条件,而失去凝聚两人心灵的吸引力。需知:以利交者,利尽则散,以色交者,色衰则疏,以心交者,方能永恒。

3.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

首先要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学习知识第一,提高素质第一,培育能力第一。这是大学生处理爱情与学业关系的准则。学业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会为今后爱情打下良好的基础。部分大学生思想上“学业第一”,行动上则“爱情至上”。一旦坠入情网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但爱情毕竟不是人生的全部,更不是生活的唯一目的。

大学生真正需要的是友谊和理解,应提倡晚恋,低年级学生不宜恋爱。

其次,要处理好“两人世界”与“大世界”的关系,把“两人世界”融入集体,取得集体的认同和同学的理解,关心集体、关爱他人和社会。据调查,有近1/4的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出自打发无聊时光,原因是校园文化生活匮乏。因此,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积极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合理宣泄,帮助学生从单一的“两人世界”、老乡会、小宿舍的小圈子中走出来,慢慢地谈恋爱就不再是他们打发无聊日子的唯一方式。

4.培养爱的能力,做个会爱的人

鲁迅曾说,不要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动力,一种艺术,“谈情说爱”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爱一个人就意味着你有能力去帮助他(她),且善于帮助他(她)。仅靠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爱的素质、爱的能力,唯此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爱。

应用严肃的态度对待爱,懂得真爱与假爱;发展成熟的爱,克服不成熟的爱;培养迎接爱的能力(包括表达爱的能力和授受爱的能力)和拒绝爱的能力(要敢于对并不希望到来的爱情说“不”,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尊重他人的感情);培养承受失恋的能力(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有效化解恋爱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为恋人负责,为自己负责,为社会负责。对把爱情设想得过分美好、心理承受力较差的同学,尤其要重视培养承受失恋的能力)。

5.理智地对待恋爱挫折

大学生恋爱挫折现象日趋严重。恋爱挫折是在恋爱过程中受到压制和阻力而产生心理上的痛苦。大学生恋爱的挫折承受力较弱,恋爱心理不够成熟,恋爱挫折心理准备欠缺,恋爱挫折在时间上提前,恋爱受挫折的人数明显增多。数据表明,谈恋爱的学生大部分在一年级就发生过程度不同的挫折。[7]

恋爱时期男女双方仍有权进行考察和选择,任何人不能强迫对方服从自己。一旦失恋应做到:失恋不失德,不能转爱为恨;失恋不失态,不能消极颓废;失恋不失学,不能贻误正常学习生活;失恋不失命,不能出现意外。

6.理性对待网恋

网络是当今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传统的婚恋指南和一些大学生的“网络”心理拉开了距离,网聊、网恋、网婚等网络游戏,使一些大学生的感情表达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网络的虚拟性及可能给大学生婚恋观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关注大学生网络婚恋道德,教育引导学生不要轻信网恋、正确对待网恋,遵守网络道德。

此外,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要形成合力,为大学生正确婚恋观的养成、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大学生只有培养和树立积极、健康、理性的婚恋观,才能端正婚恋动机,正确处理婚恋中遇到的问题,亨受真正的爱情,促进自身成长发展、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剑慧.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及教育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教育前沿,2010.04

[2]刘亚丽.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03.10

恋爱情感心理学范文5

[关键词] 恋爱;恋爱心理特征;心理困境;解决方法

爱情无疑是大学生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而大学生恋爱也早已不再新奇了。卧谈会上、餐厅饭桌旁、课间教室里,都常有兴致勃勃的谈论。一些恋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成双成对活动在校园里。爱情是那样独具魅力,拨动着同学们的心弦,令人寻觅和向往。然而,恋爱问题恰恰也是大学生最感困扰的问题之一,因为恋爱问题处理不当,导致当事人心理痛楚、人格扭曲,甚至引发精神失常的例子在大学校园里时有发生。

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大学生恋爱心理的阶段特征是什么?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的心理困境有哪些?大学生如何避免恋爱中的心理危机?

一、什么是恋爱

恋爱,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定义。现代定义为两个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但在远古的母系社会、古代的父系社会时,爱情有另一种体验,并不是单纯的一夫一妻制。

二、当前大学生通常反映出的恋爱心理特征是什么

1.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3.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4.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

三、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的心理困境

恋爱心理困境之一:

总感到自己缺乏吸引力,一些人为自己还没有恋人而自卑,认为自己对异性没有吸引力,不敢坦然与异往,更怕在异性面前失误。

上述心理困境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对恋爱吸引力的误解与缺乏科学的认知。表面上看似乎人们的择偶心理倾向于外在魅力,实际上男女大学生,在选择异性对象的条件上大多都认为性格、才能、人品和兴趣爱好更具吸引性的作用。所以,大学生应从各方面多寻找自己的长处,以增强自信;其次,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迟到的爱”也许会是真爱,早到的爱也许提前消失。

恋爱心理困境之二:

能做恋人的异性朋友难寻,这种恋爱心理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友情和恋情的认识还很肤浅。当然,也不排除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观念更新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们的影响及心理冲击。

揭示爱情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复杂性,引导大学生在寻求爱情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上的用心、又要顺应自然。择偶中的逆反心理、从众心理等都会事与愿违,极易伤害自己和同学。为此,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学会控制感情,勇于说“不”,不自作多情,更不要错把迷恋当爱情。

恋爱心理困境之三:

由于上大学时心理年龄都还很小,思想也不成熟,没有能力去处理那失败的恋爱带来的问题。所以,许多大学生在恋爱前都会考虑到恋爱失败怎么办?害怕承受不了而不敢爱。甚至于有些大学生在恋爱失败后,由于承受不了失败恋爱的打击,思想上看不开,成天沉溺于失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更甚至是走上犯罪和自我毁灭的道路,例如:报复、自杀等一系列过激行为,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

恋爱心理困境之四:

不知如何面对婚前和“试婚”现象,这除了与大学生性心理发育的成熟及角色的特殊性相关外,一方面是受西方“性自 由、性解放”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在学校性知识教育上的薄弱、大众媒体宣传的不适当有关。

四、大学生如何避免恋爱中的心理危机

对于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危机,辅导的重点在于优化大学生们对婚恋与性科学知识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强化大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即对自己、对朋友、对父母、对社会和集体承担不同的责任。

具体做法:

一是开设指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成才、恋爱与身心健康、恋爱与人格塑造等方面的辅导课,以及性生理、性心理、性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知识教育;

二是进一步为大学生们提供恋爱心理方面的咨询服务机会与条件;

三是为大学生们提供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机会,让他们去感受为社会服务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功心理体验。

总之,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在大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尤其要学会理性的处理好因爱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与选择。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合理恋爱,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因爱情而锦上添花。

五、结束语

恋爱,不要功利,未来的变数很多,现在出色的未必将来就是胜者,你和他/她都是如此; 一切随缘,不要为了排遣寂寞和无聊而去寻找恋情,要对自己和别人负责,其实找些朋友比找个恋人更容易happy; 但是如果真的遇见让自己心动的人,那就抓紧机会主动上前吧,学生时代的恋情还是很珍贵的,值得回味一生。

参考文献:

[1]《社会心理学》 作者:(美)泰勒(Taylor),(美)佩普劳(Peplau),(美)希尔斯(Sears).

[2]《恋爱心理学》 作者:烨子.

[3]《完全图解恋爱心理学》 作者: 穆铭.

[4]《男人的真话与谎话》 作者: 李达烨.

恋爱情感心理学范文6

[关键词]女大学生 恋爱心理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238-01

一、当代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现状

(一)失恋挫折感强,承受能力弱

失恋,是大部分人的人生中必经的挫折,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波折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失恋还是被列为较为严重的挫折之一。女性基于其自身的情感特点,在对待爱情的时候更敏感、细腻,也更感性。同样,当她们面对失恋问题的时候也表现得更加冲动、更容易悲观失望。由于很多女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思想尚不够成熟,对未来充满了不现实的幻想,考虑问题也过于单纯。因此,面对突入其来的失恋,往往会产生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一些女大学生不能及时排解这种强烈的情绪,出现消极心态,自暴自弃,悲观厌世,甚至自卑迷惘,产生自杀的心理,失恋的种种不良心态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恋爱动机功利化

女大学生大多数心思细腻,心中都埋藏着真挚的爱情,渴望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天长地久。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一些不好的风气也日渐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择偶观、恋爱观。当代女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不是“感性”地考虑对方是不是适合自己,有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爱情,而是更趋向“理性”考虑对方是否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给予帮助。但这种“理性”并不是女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也不是衡量爱情的重要尺度。

(三)恋爱心理盲从化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中西方开放思想的不断影响,大学校园里的爱情已经变得“快餐化、大众化”。女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里学习、生活,思想观念具有从众性,她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趋向。一些女大学生为了填补空虚,把恋爱当做一种消遣,有的女大学生看到周围的同学、室友纷纷有了自己的男朋友,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个别女生还为了突显个人魅力,同时和几个男生交往。这种爱情观的不稳定性和社会阅历的匮乏,导致了她们恋爱心理的偏差。

(四)恋爱中传统道德淡化

现如今的大学校园中,恋爱观念日渐开放,婚恋道德逐渐模糊,传统观念的约束力也逐步淡化。女大学生在恋爱中的表现也更加公开化,性观念开放化。一些女大学生把恋爱当成情感体验,经验的积累,精神享受的满足。大部分女大学生理性上觉得应该遵守传统的伦理道德观,但在爱的激情下又不愿受传统道德的约束,在对婚恋道德的问题上存在着模糊的意识,这就体现在大学生在恋爱中的关系越来越公开化、恋爱行为越来越开放化、对待恋爱中的时候越来越随便化。

二、当代女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的策略

(一)发挥社会文化的主导作用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先锋分子,最先接受社会带给我们的影响。因此,要为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恋爱观,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我们首先要大力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建立完整、完善的信息准入机制,规范大众传媒系统,对传入我国的信息及思想文化进行严格把关,坚决抵制糟粕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蚀。我们同时也要发挥大众传媒的正面引导作用,引入积极向上的爱情思想内容及乐观积极的恋爱观念,在健康文明的条件下宣传社会主义爱情观,从而为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

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解决女大学生情感问题,促进女大学生情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让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感染、熏陶学生,也是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手段之一。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能不断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激励学生不断学习,让女大学生摆脱不良的情绪和倾向,在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中健康成长。创造适宜女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广泛开展各种与女大学生情感发展相联系的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大学生女生节、开通女大学生情感问题专线等,让每一位女大学生都参与到属于她们自己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丰富自己的情感认识,发展自己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