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总结范例6篇

认知心理学总结

认知心理学总结范文1

论文摘要:为了探析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与身心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心理量表测评、体质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与健康知识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健康知识结构愈高,其体质状况就越好,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健康自我评价愈高

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残害同学事件…一件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E身心健康水平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和凿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为此,一些高校为增进、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展了相应的教学与教研活动。目前,高校主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大学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对大学,fi的身心健康进行分块教育],没有注重发挥各种形式和途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综合作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也多采取个别心理咨询的方法j。所以,现行的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没有形成合力,教育效果不尽人意。有鉴于此,本文从调查和测试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体质和健康知识结构人手,深入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深化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办法,选取湖北经济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T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宜昌三峡学院等5所高校的5O个体育教学班级,共1842人作为心理问卷调查和体质测试对象,其中有效回答fl,理问卷并参加伞部体质指标测试的学#为1715人,其中男生792人,女生923人。

1.2研究方法

1.2.1心理量表测评法

选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I一90),测定大学牛的心理健康水平。据问卷统计结果,将调查对象区分为正常绀、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近年来,SCI90最表在内心理卫生问题调查以及临床诊断中应用十分广泛,具有较好的信度和较高的效度。

1.2.2体质测试法

基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体质测试内容,测试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立定跳远和握力等6项数据,并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中的在线体质测试与评估指导导航栏对测试的原始数据进行在线评分,据此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体质优秀组、良好组、及格组和不及格组。

1.2.3身体自尊量表

《大学牛身体自尊量表》(PSPP),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用来测量个体对自我身体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程度的标准化工具。基于本研究的目的,笔者利用本量表的调查结果来分析大学生的身体认知结构对其体质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4数理统计法

将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和体质测试评分的数据录入计算机,运用Excel和SPSS11.0软件对2项评分进行描述统计和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总体情况分析

SCL一90总分是9O个单项分相加之和,说明了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水平,SCI一90总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高]。参照李虹报道中的类似标准规定:SCL一90总分兰18O为心理障碍,其中18OSCL一90总分<225为轻度心理障碍,225耋SCL-90总分<27o为中度心理障碍,SCI一90总分耋270为重度心理障碍。9个因子中任一项三3分为心理卫生问题的阳性检出。对SCL一90问卷的初步统计结果表明:有226人存在轻度心理障碍,占调查总人数的13.2;具有中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为15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7;具有重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为3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3;有173名大学生至少在一项因子上得分茎3分;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1O.1。以上的初步统计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为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笔者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的心理问卷中的9项因子进行了分项统计,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症状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其次为抑郁、焦虑和敌对。这些症状可引起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不自在、自卑、交际范围狭窄、与大多数同学合不来、对同学的优点嫉妒等现象,从而致使其心境处于忧郁、苦闷的情感之中,并导致他(她)们在体育教学中不愿参加集体性和竞争性活动项目,对游戏性活动项目缺少兴趣,反应迟钝。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在大学生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2大学生体质状况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依据大学生体质测试的等级标准,将体质总体评价、肺活量体重指数分数、握力体重指数分数、台阶试验分数和立定跳远成绩划分为4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将身高体重等级划分为体重正常、较低体重、肥胖和营养不良4个级别;为便于比较,本研究将体重正常者归为优秀组,将较低体重者归为良好组,将肥胖和营养不良者归为不及格组。将所测得的6项原始成绩经过在线评分后,得到6项指标的评分和等级,按体质等级统计得到如表4的结果。从体质总体评价等级来看,96.97%的大学生体质等级达到及格及以上水平,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整体较好;然而,从另外5项指标的具体分布情况来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有些指标整体偏低,如立定跳远和肺活昔体重指数不及格的比例分别高达44.O2%和24.9O%。由此说明,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已势在必行。

大学生体质健康总评分采用百分制评分,身高标准体晕、台阶试验、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在总评分巾所占的权分别为0.15、0.20、0.15、0.30和0.20。为检验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的6项体质指标间是否存在差异件,现分别以各项体质指标得分和心理健康水平为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对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的各项体质指标得分进行描述统计,经整理得到如表2所示的结果。由表2可知,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除在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上没有差异外(Sig~0.05),其余5项体质指标的得分均存在差异性(Sig<o.05)。如把重度组与正常组相比较,则6项体质指标问均存在显著差异性;中度组与正常组相比,除了在身高标准体重和台阶试验两项指标上没有差异性外,其余4项指标之问均存在差异性;轻度组与正常组相比较,除了在肺活量体重指数、定跳远和身高标准体重分数上存在着差异性外,其它3项指标之问的差异性不明显。由此说明,随着心理障碍程度的加重,大学生的体质旱逐渐下降的趋势。

2.3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对其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2.3.1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对其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健康知识结构是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活动和健康自我监控的心理基础,有关资料把青少年的健康知识结构分为3个方面:1)本体性知识,即青少年对整个健康学的理解与掌握;2)条件性知识,即青少年所具有的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学等知识;3)实践性知识,指青少年在健康促进的实践情景时所具有的知识与经验积累。为考察青少年的健康知识水平与其健康评价的关系,杨剑博士运用访谈法和健康知识评价法,对青少年的3方面的知识水平进行了5级评定,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大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与健康评价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从相关系数高低排序看,本体性知识与健康关系密切程度较高,其次为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都达到显著性水平。笔者在与调查对象的访谈中也发现,对健康自我评价较高的大学生掌握的健康知识比较全面,而那些对健康知识知之甚少的大学生则对自己的健康评价不高,由此说明: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健康自我评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即健康知识结构越高,健康自我评价就越高。因此,今后有必要多渠道、多途径地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丰富和完善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

2.3.2大学生身体认知结构对其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大学生对自我身体的认知是基于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之的。为分析身体认知结构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情况,笔者利用PSPP中的调查数据,从大学生对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等5个方面的认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据该量表的评分规定,除运动能力分量表的评分是越低表示对自我运动能力认知越高外,其余4个分量表则是评分越高,表示认知水平越高。由表4、5可知,随着体质状况或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除在运动能力认知方面的评分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外,其余4个方面的评分则逐渐下降。另外,体质不及格组在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中的标准差和其它3个方面的有显著性差异;心理重度障碍组要5方面评分中的标准差与其它各组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由此说明,大学生对自我身体认知结构越高,其体质状况就越好,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健康自我评价愈高。有学者研究发现,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与健康的良好感觉紧密相连,且健康主观感受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其身心实际健康状况的感觉;所以,在今后的大学生心理教育中,有必要增强健康知识传授力度,改善大学生的自我身体认知结构。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在调查和测试的对象中,有24.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1O.1,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

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体质之间有同向变化的趋势,即随着心理障碍程度的加重,大学生的体质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3)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健康知识结构愈高,其体质状况就越好,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3.2建议

1)建立和谐的健康知识教育系统,全方位地开展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首先,把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做好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统筹规划工作;其次,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大学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的相对学科优势,有重点地开展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工作;再次,通过专题报告、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视、校园网及校刊等多条途径,宣传普及身心健康知识。

认知心理学总结范文2

怎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对新生事物的迫切认知,创设情境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小学生的年龄结构总体来说偏小,认识事物的能力有限,对自己不知道的事物或规律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如磁铁为什么有时吸引有时排斥,铁为什么会生锈,太阳为什么总是东升西落,光是怎么传播的,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们对多彩事物及其规律的不认知而很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总要给他们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自然能对所研究的对象产生深深的欲望。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就是要常常运用这种学生好想知道却要难以道明的情境牢牢牵住学生的思虑,让他们对科学产生一种神秘感,从而长时间培养求知欲。

二、正确认识小学生的好表现欲,让学生积极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发表个人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各事物现象,体验成就感

小学生,对自然界及其规律的认识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但随着认知的不断提升,他们对事物的判断也有了或对或错的结论。所以当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后,他们总想用自己心目中的判断来回答问题,就体现出表现欲,他对问题的解释不一定正确,但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来用真理来逐步正确认知事物及其规律。当学生在课堂中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见解、在不停的争论时,离事物的真理也就越来越近了。所以,课堂中要给孩子表现欲的平台,让他们大胆地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暴露出自己的思维,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都将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归纳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实验掌握探寻事物真理的方法

我们知道,对事物的研究要经过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实验验证、归纳规律、得出结论等几个方面的过程。在小学科学课中,提出实验猜想,实验证明猜想是我们常要遵循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们亲手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培养操作能力,对实验的现象进行大胆的归纳,用自己得到的实验结论来解释现象,探寻真理。这是我们引导学生上好科学课必须去长期坚持的一条实验探索之路,这也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分析事物、探索事物、掌握规律的习惯,有利于长大后形成对复杂事物的处理能力。

四、运用科学的观点去认知事物,并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是学习科学课的重要目的

认知心理学总结范文3

关键词:学习理论;外语教学;认知理论

对于什么是学习理论,目前人们尚未有一致意见。综合对学习理论的已有界定,我们认为,它是指对有机体行为改变的心理机制的概括性解释。不同的心理学派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出发,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的材料,对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规律与条件、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等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学习理论。外语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因此,揭示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对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观点的总结与概括,探讨其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希望能对外语教学及科研有所帮助。

一、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

1.引言

学习理论大体可分为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m)和认知理论(cognitive theory)两大理论体系。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曾在心理学领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并对教育有过极大的影响,但也受到了各方面的批评。美国著名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就曾针对斯金纳的《言语行为》一书提出了有力的批评。乔姆斯基认为用行为主义方法分析语言必定失败,因为它分析的只是言语表达的表面特征,而只有分析语法的深层结构才能揭示言语中的大量规律。他把语言学看成是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无论学母语或外语都要教给学生规则,学语言主要是学习、掌握语法规则而不是模仿,使用这些规则可以推导、转换、生成句子。斯金纳及其追随者曾试图回答乔姆斯基的批评,但没给人留下有说服力的印象,因此,虽然行为主义方法包含的许多合理部分如强化规律等,仍在语言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在语言教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行为主义思想已明显失去优势。

2.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起,认知学派开始转向对内部认知过程的研究,成为行为学派的对立派。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环境只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能否引起以及引起何种反应则要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观点有格式塔理论、托尔曼的信号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建构论和认知图式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一同化学习理论和加涅的信息加工认知学习理论,其共同特点是: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情境的领悟或认知而形成认知结构来实现的,主张研究学习的内部条件和内部过程。

(1)格式塔学派的完形说

1912年,“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也称“完形心理学”)在德国产生,主要代表人物有卫特墨(M.Werth-eimer)、考夫卡(K.Kottka)和苛勒(w.Kohler)。“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音译,意为“能动的整体”。该学派主张心理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意识经验中显现的结构性或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的总和,思维也不是观念的简单联结;学习的实质在于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一构造完形(格式塔),学习是由于“完形”的出现、通过顿悟突然实现的;刺激与反应之间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对刺激的直接反应和动作是知觉历程的自然持续,受知觉支配而不受预定联结的支配。完形说肯定意识的能动性,强调认知因素(完形的组织)在认知中的作用,不仅对反对机械主义的联结说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但其理论基础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实验研究也缺乏对变量的适当控制。

(2)托尔曼的信号学习理论

托尔曼(E.C.Tolman)自称“目的行为主义者”,其行为观与早期的行为主义者不同。受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影响,他强调行为的整体性,注重从宏观角度分析行为。他认为行为是整体性的、有目的的;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目的与认知这样的中介变量;行为习得在于形成对信号的预期。托尔曼还提出了学习的认知理论,认为连续完成一项任务会建立起符号格式塔(环境中的线索与有机体的期望之间已习得的关系)。这些观点使学习理论的研究有了新发展,但他所说的认知、目的、预期等仅是对行为的一种描述而没有认识到它们的本质。

(3)皮亚杰的建构论和认知图式理论

皮亚杰(J.Piaget)对儿童智力发展进行了长期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建构论”(constructivism)和“认知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如“同化”(assimila-tjm)和“顺应”(accommodation),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同化”指学习者把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内加工改变的过程,如果学习者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就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顺应”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同化使认知结构在数量上得以扩充,顺应则使认知结构在性质上得以改变。认知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equilibration)。皮亚杰认为,主体的认识过程中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图式,schemata),通过对外界刺激的处理使之成为有条理的整体性的认识;认识的实质是主体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外界物体进行加工、改造、改变的过程,主体的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建构和发展。皮亚杰的这种动态建构的学说更深刻、更全面地阐述了认识过程和学习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总体特征,并由此构成了现代认知理论(contemporary cognitive theory)的核心。

认知心理学总结范文4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认为,任何知识都具有一定的内涵、逻辑外延(知识的潜在应用范围)和心理外延(主观上的应用范围),知识的意义要通过知识的应用来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认为,所谓学习迁移,实际上就是知识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这种建构同时涉及知识的意义与应用范围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意识并积极主动地解决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又要引导学生及时地对知识进行总结;既要注重练习内容的变通性和练习方法的多样性,又要使知识与一定的使用情境联系起来。

学习迁移历来都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对学习迁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学习的本质与规律,丰富和完善学习理论,而且有助于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的出现是对传统学习迁移观的挑战。因此对它的研究,同样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迁移观

传统的学习迁移观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他们认为:在完成某一任务、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获得的知识能被应用在另一任务、另一情境意味着迁移的发生;迁移的实质内容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共同的刺激和反应联结、共同原理或两个学习情境之问的关系,忽略了学习者对前后两种学习的整合。而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

建构主义的学习迁移概念是H.Messmer(1978)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体系提出的,他将学习界定为认知结构的建构,将迁移界定为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当前的建构主义学习迁移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只能通过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积极主动的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而存在于具体个体之中。该理论认为,不论是学习情境还是应用情境中都存在建构,建构过程对两种情境下的学习过程都存在影响。传统学习迁移中的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只不过是学习的两个方面或阶段。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迁移的问题本身就是学习的问题。

建构主义区分了知识的内涵、逻辑外延(知识的潜在应用范围)和心理外延(主观上的应用范围),并认为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内涵和它的应用范围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知识的内涵决定它的潜在的逻辑应用范围(通常是开放性的),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说,知识的潜在应用范围只有一部分是可能被实现的,这就是学习者主观上的应用范围,即心理外延。在此基础上,Prenzel和Mandl的进一步研究得出:学习过程(知识的建构过程)总是伴随着对知识应用过程的建构,知识的抽象水平与心理上的应用范围(心理外延)共同决定了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一方面,知识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具有各种不同的抽象水平,知识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从非常具体变化到非常抽象的过程。知识越抽象,其潜在应用范围越大,主观上的应用范围才能更大。知识运用起来才能更灵活。另一方面,只有当心理上的应用与知识连在一起时,潜在外延才对学习者有用。而且,知识的应用范围含有越多的因素,越精确,知识就会变得越灵活。也就是说,如果知识是通过许多有变化的应用而被学习者抽象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就能被灵活运用。因此,为了促进知识在新条件下的应用,学习者必须从知识建构过程的开始就要生成较多的应用。

Greeno(1993)认为,学习基本上可以看做是情境性的,是一个人或一组人对学习赖以发生的情境的特征的适应。知识或许被称为“知”更好——知识并不是个体在任何情境下都拥有的一个恒定不变的东西,相反,“知”是一种与情境密切相关的特征,是以各种不同方式与外物及其他人相互作用的能力。学习就是这种能力的增长,理解学习迁移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理解:一个人学会参加某一情境中的活动如何影响了他参加另外一种情境下的活动的能力。可见,知识的应用范围(尤其是主观上的应用范围)总是与一定的使用情境联系在一起的,包括知识学习时的物理、内容、活动以及社会情景,知识的用法不能脱离这些情景而单独存在,知识的学习与其应用的情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总之,建构主义认为,所谓学习迁移,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这种重新建构同时涉及知识的意义和知识的应用范围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知识的应用范围总是与一定的物理、内容、活动、以及社会情境联系在一起的。

二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对教学的启示

(一)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解决冲突

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知识学习只能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积极主动地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在这一建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所谓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既包括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冲突,亦包括日常生活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冲突。在这里,教师除了要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外,还需要知道学生对这些新知识的固有看法。在此基础上,要创设情境以引导学生解决冲突。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经验和生活背景不同的个体对知识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对知识已有看法的基础上,通过正确的引导去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真正意义。

教师应尽可能多的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对学生的疑问要尽量帮助解答,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准确表达他对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找出学生的错误观念,并分析导致其产生这种观念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并从根源上纠正错误观念,以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

(二)引导学生及时地对知识进行总结,使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

知识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知识被抽象出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的形式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知识越抽象,其潜在应用范围越大,主观上的应用范围才能更大,知识.运用起来才能更灵活。对知识的总结就是让知识变抽象的一种方法,是通过让知识的内涵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知识的逻辑外延和心理外延发生变化,进而使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适当的对知识进行总结既包括对知识之间关系的概括,也包括对具体知识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应用类型和对问题解决方法的归纳总结。这样的总结,有利于知识内涵的丰富,知识结构的清晰和知识的灵活运用。

引导学生及时对知识进行总结,让他们学会一般的总结归纳办法,如列表、画知识结构图、做卡片等,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条理清晰,知识应用也会更加灵活。另外,还可开展学习方法的交流,结合座谈会、报告会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总结归纳的方法。

(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练习内容的变通性和练习方法的多样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只不过是学习的两个方面或阶段。练习的过程就是新知识的应用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在不同情境下对知识的迁移。练习的方法越多样,练习的角度越广,知识的应用范围包含的因素就越多,知识的内涵就越丰富,知识运用起来也就越灵活。如果在知识的应用范围中只有少量因素,这种知识将是刻板的。或者说,如果在开始时抽象知识只是在某个学习情境中被传递,那么,只有这一学习情境处于该知识的应用范围之中,这一知识就是惰性的。因此,为了促进知识在新条件下的应用,学习者必须从知识(内涵)建构过程的开始就要生成较多的应用。

在练习的过程中,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尽量做到从知识应用的各个角度和方向去联系,同时,要注意在确保一类练习已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再进行下一类练习。这里的充分掌握是指真正意义上对该类练习的掌握,包括纠正学生已形成的、固有的对知识应用的错误观念。最后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把已学知识与实际经验联系起来,培养他们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理论问题的方法。对于这方面的评价,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通过考试及测试之外,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讲解解题过程,设计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

(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与一定的使用情境联系在一起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它只能与个体生活的具体情境和经验联系在一起而存在,知识的学习是对具体知识的再创造。无论是知识学习的哪个阶段,都不能脱离学生的个体经验和生活背景,而要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为背景去帮助他们建构正确的知识体系。Prenzel和Mandl认为,知识的应用范围是由与学习情境相关的“使用情境”构成的。知识的应用范围取决于学习时的使用情境。当学习者面对新的或类型不同的、不属于当前应用范围的问题时,对知识的应用一开始时会显得相当困难,他就不得不从其知识的内涵开始生成新的心理外延,为此他必须投人很大努力。

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选取与日后运用所学知识的实际情境相类似的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重设与学生生活及与知识学习密切联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亦能在知识的不断应用中获得进步。

认知心理学总结范文5

关键词: 学习焦虑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结构

一、背景

在素质教育稳步推进的今天,重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关注的热点,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我们对五六年级四百多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发现有86.12%的学生为心理健康,9.92%的学生为心理状态欠佳或有心理问题倾向,3.96%的学生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之后对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的学生(学生陈某就是其中之一)进行个别访谈和心理辅导。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诚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也是目前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个测试量表,该问卷共100个项目,含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八个内容量表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内容量表总分反映个体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根据各分量表统计结果,可诊断个体在某一方面的心理问题倾向与严重程度。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焦虑倾向的标准分即由八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相加而成,以此来衡量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总体标准分三个等级:分数在1—49分为心理健康;在50—59分为心理状态欠佳或有心理问题倾向;在60分以上为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需要进一步分析并及早咨询或治疗。

二、一般资料

陈某,女,13岁,出生于安徽,现在福鼎市××小学六年级就读。家中有父母和一个弟弟,姐弟俩经常随父母四处迁居。小学一至三年级在浙江龙港就读,四年级随父母到福鼎市,在属于现在中心小学管辖的村小校就读,撤点并校后,五年级到现在的中心校上学。平时学习成绩中等偏下一点,语文、数学一般在六十到七十分左右,技能科呈中等,爱好美术。平时较少与同学交流,不善言辞,感到学习压力大,责怪自己成绩不好。

三、主诉与个人陈述

1.主诉

自感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不好;与同学交流困难,经常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2.个人陈述

我从村小校转到中心校后每次考试时都自信心不足,很紧张,平时自己感觉挺用功的,考试总是考不好。我担心考不好,每次在考试前都很认真地准备、学习,经常学习到晚上十一点多。毕业班质量检测快要到了,老师说,可能会有课外的知识,我就准备了很多课外书来看,要是再考不好就完了。我总感觉其他同学在笑话我,他们在一起说话时好像会用眼睛看着我笑,在嘲笑我。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基本都会完成,偶尔不会做,到了学校也会问老师,但很少问同学。老师选我参加文艺活动如学校书画比赛,我获得二等奖;朗诵比赛就是不敢去,怕上台后搞砸了。

3.观察和他人反映

该同学口齿清晰,自行陈述,表达内容条理比较清楚。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焦虑不安、自卑、敏感,为自己无法取得好成绩而自责和忧虑。科任老师反映陈某上课经常开小差,不爱发言,但老师安排的工作她完成得不错,其他内容基本一致。

三、测验与诊断

我们针对测试中的A、D两项(学习焦虑和自责倾向)进行研究,单项测试结果解释如下。

学习焦虑(由第1,2,3,4,5,6,7,8,9,10,11,12,13,14,15项组成):

高分(8分以上):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无法安心学习,十分关心考试分数。这类人必须接受为他制订的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低分(3分以下):学习焦虑低,学习不会受到困扰,能正确对待考试成绩。

自责倾向(由第36,37,38,39,40,41,42,43,44,45项组成)。

高分(8分以上):自卑,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常将失败、过失归咎于自己。这类人必须接受为他制订的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低分(3分以下):自信,能正确看待失败。

1.心理测验结果。

陈某,八项总分65分,其中A项(学习焦虑)11分,D项(自责倾向)9分。

2.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属焦虑情绪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自责倾向。

3.诊断依据。

(1)无器质性病变。

(2)陈某同学知、情、意统一,有自知力,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排除。

(3)语言表达清晰,逻辑思维有条理性,没有出现泛化和回避现象,对社会功能没有严重影响,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4.辅导目标与方案。

(1)目标

①近期目标:改善不良认知观念,减轻焦虑情绪,克服自卑,能够集中注意力认真上课、学习。

②远期目标:完善个性,实现心理问题的彻底解决,实现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自我满意。

(2)方案

①采用认知改变与行为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辅导。

②协助陈某找出这些不合理的、负性想法和假设,以及其中的逻辑错误,使其明朗化、意识化,并对其挑战,得出合理的,能产生共鸣的做法和结论。

③辅以行为治疗(如放松训练等可操作性强的方法)让陈某充满自信,完善个性,实现心理问题的彻底解决。

④咨询时间安排: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左右;初步计划7次。

四、辅导过程

1.改变认知阶段,即查找和纠正错误观念阶段。

认知心理学总结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本理念;高效课堂

小学阶段是数学知识学习初期,基本内容是数字运算和应用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藏区孩子对学习重视度不够,再加上传统教学方法呆板,让课堂陷入了低迷不振的境地。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我们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核心,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小学生处于身心发育初期,他们以形象认知为主,对耳提面命的抽象说教不感兴趣,我们要结合他们的这些认知规律采用形象、灵动的教学方法,鉴于此,我们从下面几个角度f一说生本理念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形象

小学数学虽然抽象概念并不对,但是它注重逻辑思维,因此,对于认知初期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我们再以理论说教和题海战术肯定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为此,结合藏区小学生的特点,我认为设置形象认知的数学课堂不但可以激活学生兴趣,还可以提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参与度和体验度,从而变抽象为形象,提升学习效率。

就拿“面积”一课为例。我发现许多孩子对周长概念认知很明确,但是对面积理解不到位,不知道具体指的是什么,在生活中有什么意义,所以导致知道怎么算,却不知道怎么用。结合这种情况,我决定以形象的教学方式进行启发和引导:一方地有5行树,每行9株,那么这块地一共有多少树呢?提出这个问题,许多学生就开始数,别打断让他们数出结果,然后再启发认知:如果我们把树连起来就成为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9,宽是5,那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和你数的是不是一样呢?

这样一引导,孩子们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面积的概念和实际意义,在以后遇到实际应用问题时就知道怎么用了。这样就完成了知识到能力的有效转变,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可以借鉴。

二、对比

要想真正掌握知识就得深入知识的细节,小学数学概念和知识点并不多,但不代表知识细节少。小学生毕竟处于认知初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尚待完善,因此,会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迈步过去”。例如,有一个常见的脑筋急转弯:一斤铁重还是一斤棉花重。很多学生就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铁重啊。这就是没弄清对比的是什么概念,没弄清其中的逻辑关系。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学生容易出问题的细节,然后整理成容易对比理解的典型问题,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归纳、整理,最终完成深刻理解与认知。

譬如,到了小学高年级,很多学生学了比例知识以后,在做应用题时往往分不清具体分数值和比例,这就容易造成理解错误。为此我就这样整合经典例题,启发学生进行对比理解。例题:

(1)一条大渠长20千米,维护了■还有多少千米?

(2)一条大渠长20千米,维护了■公里还有多少千米?

这样一对比,学生就会发现这两个看似一样的习题实际有一个区别:第二题比第一题的■多了个单位。这时我们要趁热打铁进行引导:分数后面带单位的是具体的数值,不带单位的就是比例关系。这下学生就一目了然了,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就不会再混淆啦。数学中很多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我们都可以这样总结,让学生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学习和认知,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三、实践

小学生比较感性,许多数学知识点记住了,但是涉及生活实际情境可能就不知道怎么用了,这就是能力问题。从知识到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所以数学课,不光要注意理论输入,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和探究,这样才能产生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才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形象的方式进行认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链,进而内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学习三角形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给出不同长度的小棍,让孩子们摆一摆。尝试几种在确定两个边长的情况下,第三边长度能不能大于两边之和,学生经过实践不但激发了兴趣,更提高了认知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动手实践和数学思维能力。学习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同底等高情况下将圆锥体里面的沙土导入圆柱体,让学生观察能导多少,这样学生就能认识到圆锥体的体积怎么计算了……通过具体的实践,我们能抓住学生的认知情趣,更容易引导他们找到规律,深入探究数学原理,达成教学目标。

此文是我结合我区小学生认知特点及生本理念总结的三个角度的小学数学课堂提效经验。总而言之,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让数学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