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例6篇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1

案例某县C村共有64户,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发生腹泻病人252例,罹患率高达71.79%,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为2个月,15岁以上的罹患率为68.12%,15岁以下为78.69%。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程短暂,一般3~4天即恢复健康。经调查全村351人均饮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数人饮用1号与2号井水,饮用者罹患率为77.81%;而饮用其他井水者为2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48.8、P<0.01)。病前有饮冷水习惯者罹患率为81.45%;无此习惯者仅为39.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50.9、P<0.01)。于发病后10天采水样,从水源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

你认为这次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流行面貌呈现什么型?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进行病因学调查?怎样控制及消灭这类腹泻病?(摘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5):319)

第一节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在人群中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对传染病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统称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就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有助于制订正确的防制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一、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

传染源泉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均为传染源。

(一)人作为传染源

1.病人(patient)病人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因病人体内存在着大量有毒力的病原体且病人的某些症状亦有利于病原体从体内排出。例如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咳嗽,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患者的腹泻。病原体污染外界环境,增加易感者感染机会。

各种传染病的病程长短不一,按病程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各期病人作为传染意义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排出病原体,排出数量与频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1)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称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而异,短的仅有2~4小时(如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长的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如麻风病)。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例潜伏期亦有长短,但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末可排出病原体,此时病人已有传染性,例如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①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②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有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③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天(附表6-1)。④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⑤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2)临床症状期(clinicalstage):为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种途径排出病原体。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除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体,增加污染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使易感者获得感染。

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进行隔离与治疗,作为传染原的意义较大。个别病例如从事饮食工作则可导致该疾病的爆发或流行。慢性临床过程的病人,由于排出病原体的时间长,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视。

(3)恢复期(convalescentstage):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作用,例如麻疹。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更长,甚至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

传染期(infectionperiod)指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病其续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常陆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传染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2.病原携带者(carrier)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因其所带的病原体不同而相应的称带菌(细菌)者、带(病毒)者、带虫(原由开蠕虫)者。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数量比病人少,但携带者因缺乏症状而不易被发现,且能自由活动,有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甚至引起疾病的爆发,一般可分为潜伏期、恢复期及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种。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ivecarrier):指感染后至临床症状出现前已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有人认为是传染病的前驱期。例如白喉、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carrier):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例如白喉、伤寒、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多数传染病人在恢复期病原携带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但少数传染病的病人持续时间较长,个别病例可终身携带。凡病原携带者持续三个月以内,称暂时病原携带者(transitorycarrier)。超过三个月称慢性病原携带者(chroniccarrier)。

(3)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carrier):指过去从未患过某种传染病而能排出某病病原体的人,多为隐性感染的结果,一般只能用实验方法证实,但隐性感染不一定均能成为健康病原携带者。此型携带者一般排出病原体量较少,持续时间短。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排出病原体的多少,持续时间的长短,个人职业及个人卫生习惯等。

(二)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感染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人畜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约有200余种,对人有得要意义的约90种。

1.人畜共患疾病按病原储存宿主性质可分四类:

(1)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在动物中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能传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引起传播,例如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等。

(2)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动物感染是偶然的,例如人型结核。

(3)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均可作业传染源,例如血吸虫病。

(4)真正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例如牛、猪肉绦虫病等。

2.作为传染源的动物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家禽及野禽均可传播一些疾病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动物的接触机会与密切程度,且与动物的种类和密度有关。

二、传播途径(modeoftransmission)

病原体为了维持其生物种的存在,需不断地更换宿主。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另一个易感机体,它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称传播途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媒介,例如空气、水、食物、手、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参与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传播因素。

(一)经空气传播(airbornetransmission)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粘膜的粘液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中,当病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其粘液或渗出物随气流经口、鼻喷出至传染源周围一定范围的空气中。根据颗粒的大小又可分类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形式传播。较小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被易感者直接吸入而引起感染,例如麻疹。在空气中悬浮的飞沫,当外层水分被蒸发时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核,它在空气中能飘浮一定时间,即使传染源已离开,易感者亦可因吸入飞沫核而感染,例如白喉、结核病等。含有病原体的较大飞沫干燥后落在衣服、床单或地面上,当人们在整理衣服或清扫地面时,带有病原体尘埃又飞扬,可造成呼吸道传播,例如结核杆菌、炭疽芽胞等。

空气传播的发生取决于多种条件,其中人口密度、卫生条件、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起决定性作用。

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患者多为儿童,且多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人群。

2.多呈周期性并伴有季节性高峰,以冬春季多见。

3.流行强度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人口的比重有关。

(二)经水传播(water-bornetransmission)

许多肠道传染病,若干人畜共患疾病以及某些寄生虫病均可经水传播。

1.经饮水传播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疾病的水型流行早年十分猖獗,随着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建立及水质的卫生管理,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爆发在城市已很少见,但在广大农村仍是一个重要问题。经饮水传播疾病历史上已有多次记载,如1854年英国伦敦发生霍乱流行。流行强度取决于污染水源类型、供水范围、水受污染的强度和频度、病原体在水中的抵抗力、饮水卫生管理等。

经饮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分布一致。

(2)除婴儿外,各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均可发病。

(3)停用被污染的水或水经净化后,爆发即可平息。

2.经疫水传播当人们接触疫水时可经皮肤或粘膜感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其危险性取决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小、次数及接触时间的长短。

经接触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物特征:

(1)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2)呈现地方性或季节性。

(3)接触方式以游泳、洗澡、捕鱼及收割等多见。

(三)经食物传播(food-bornetransmission)

所有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个别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结核病)及少数人畜共患病(炭疽病)均可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可分两类:

1.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感染绦虫的牛、猪、患炭疽的牛、羊,其肉类含有病原体。患结核病的乳牛所分泌的乳汁可含有结核杆菌。感染沙门菌家畜的肉及家禽的蛋可含有沙门菌。当人们食用后可被感染。

2.食物在各种条件下被病原体污染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与销售的各个环节均可被污染。水果、蔬菜等只是机械地携带病原体,其数量不再增多。在另一些食品,如牛奶、肉馅等在适宜的温度下病原体可大量繁殖,人们食用后可感染而发病。

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病的流行特征:

(1)病人有食用某种污染食品史,不食者不发病。

(2)易形成爆发,累及为数与食用污染食品的人数有关。

(3)多发生于夏秋季,一般不形成慢性流行。

(4)停止供应污染食品爆发即平息。

(四)接触传播(contacttransmission)

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而引起疾病的传播,例如性病、狂犬病等。

2.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易感者因接触被传染源排泄物或分泌物所污染的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而引起感染造成疾病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某些呼吸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皮肤传染病等均可经此途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传播中起特别重要的作用。

间接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与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日常消毒制度是否完善、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及卫生习惯等有关。

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多呈散发,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成员间的传播。

(2)无明显的季节性。

(3)流行过程缓慢。

(4)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病例较多。

(五)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transmission)

作为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节肢动物甚多,有昆虫纲的蚊、蝇、蚤、虱等。蜘蛛纲的蜱和螨。由于传播疾病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

1.机械性传播节肢动物接触或吞食病原体后,病原体在它的体表或体内均不繁殖,一般能存活2~5天。当它们再次觅食时,通过接触、反吐或随同它们的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而污染食品等,当人们食用这类食品后被感染。例如苍蝇能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2.生物性传播吸血节肢动物呆咬处于菌血症、立克次体血症或病毒血症时的宿主,使病原体随着宿主的血液进入节肢动物的肠腔,使肠细胞或其他器官造成感染,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繁殖,然后再通过节肢动物的唾液、呕吐物或粪便进入易感机体。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生活周期中某些阶段后始具有传染性,其所需要时间称外潜伏期(extrinsicincubationperiod)。外潜伏期长短常受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为数极多,例如鼠疫、斑疹伤寒、疟疾、绦虫病等。还包括大约200种以上的虫媒病毒性疾病。

吸血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有一定地区性,病例分布与媒介昆虫的分布一致。

(2)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季节性升高与媒介昆虫繁殖活动的季节一致或稍后。

(3)某些传染病具有职业特点,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及野外作业的工人。

(4)发病有年龄特点,老疫区病例多见于儿童,新疫区病例无年龄差异。

(5)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

(六)经土壤传播(soil-bornetransmission)

土壤可因种种原因而被污染,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使土壤污染。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由于埋葬不妥而污染土壤。有些肠道寄生虫病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时间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才能感染人,例如蛔虫卵、钩虫卵等。某些细菌的芽胞可在土壤中长期生存,例如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这些被污染的土壤经过破损的皮肤使人们获得感染。

经土壤传播病原体的意义,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与频度、个人卫生习惯等。

(七)垂直传播(verticaltransmission)

孕妇在产前将其体内的病原体传给好的胎儿垂直传播,亦称母婴传播。从广义来看,可分为下列几种:

1.经胎盘传播受感染孕妇体内的病原体可经胎盘血液使胎儿遭受感染,但并非所有感染的孕妇均可引起胎儿感染。可使胎儿感染的病毒有:风疹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B族病毒、腮腺炎及巨细胞病毒等。

2.上行性传播病原体经孕妇阴道通过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3.分娩引起传播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内产出而暴露于母亲严重污染的产道内,胎儿的皮肤、粘膜、呼吸道、肠道均可遭受病原体感染,例如淋球菌、疱疹病毒等。

(八)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transmission)

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及预防工作中人为地引起某种传染病传播,一般分两类:

1.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及各种检测试验时,由污染的器械、针筒、针头、导尿管等而感染某些传染病。

2.生物制品单位或药厂生产的生物制品或药品受污染而引起疾病传播。

各种传染病流行时其传播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一种传染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例如细菌性痢疾可经水、食物、媒介节肢动物及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当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时,必须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了解其真正的传播途径,从而采取有针对性防制措施。

三、人群易感性(herdsusceptibility)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称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判断某一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从该病以往在人群中流行情况,该病的预防接种情况及对人群进行该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而定。

(一)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1.新生儿的增加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对许多传染病都易感,由于他们体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2.易感人口的迁入某些地方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区,当地居民病后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当非流行区居民迁入使流行区的人群易感性增高。

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

4.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有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病后有长期免疫力,有的能维持终身。一般传染病病后或人工免疫后,其免疫力逐渐下降,最后又成为易感者,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二)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1.预防接种对易感人群施行人工免疫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积极的方法。人工免疫所获得免疫力不能维持终身,故对易感人群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2.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经过一次流行后,大部分易感者因感染而获得免疫,但不能依靠这种方式来降低发病率,因流行后传染源数量增多,有时反而可促进该病传播。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隐性感染者虽无症状但也是传染源,不可能期望它的增加来制止疾病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与疾病流行关系

易感者大量减少能抑制疾病的流行,甚至使流行终止。但也不能认为易感者上升至某种水平就一定能发生疾病流行,因疾病的发生必须有传染源的输入。

四、疫源地与流行过程(infectiousfocusandepidemicprocess)

(一)疫源地

指传染源向周围排出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每个传染源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但一个疫源地内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的传染源。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疫点。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一片称疫区。

1.疫源地范围

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例如疟疾的疫源地范围,一般以传染源为核心、以按蚊飞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麻疹的疫源地则为传染源周围较小的范围。不同传染病的疫源地大小不一,同一种传染病有不同条件下,其疫源地范围也不相同。

2.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1)传染源已被迁走(住院、治愈或死亡)。

(2)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传染源排至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3)所有易感的接触已度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而未发病或感染。

(二)流行过程(epidemicprocess)

每个疫源地均由它前一个疫源地引起的,而它又是发生新疫源地的基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疫源地被消灭,流行过程也就中断。

1.流行强度(epidemicprocess)

(1)散发(sporadic):某病在一定地区或国家其发病率维持在历年水平。一般多用于区、县以上的范围。各个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常无联系。

(2)流行(epidemic):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发病率的水平。

(3)大流行(pandemic):某病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时的发病率水平。它的特点是传播迅速,大流行可超越国界而波及许多国家。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既是生物学现象又是社会现象。流行过程又受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1)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起作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等因素。其中以气候与地理因素尤为重要。自然因素可直接作用于传染源,对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更大。例如疟疾、乙型脑炎的流行常受气温、雨量和湿度等影响。疟疾病例多在春夏季复发,其时如按蚊密度高,复发病例作为传染源的作用就大。自然因素对传播途径的作用亦大,夏、秋季因暴雨可引起洪水泛滥,如当地猪或鼠类中流行钩端螺旋体病,它们的尿可污染水体,当人们接触污染的水体后可导致钩端螺旋体病爆发。自然因素对易感人群亦有一定作用,寒冷季节,人群室内活动多,接触密切,常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季节性高峰。

(2)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劳动及居住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卫生设施、医疗条件、文化水平、防疫工作、经济、宗教等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一切条件。社会因素作用于三个环节而影响流行过程。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既有促进作用亦有阻碍作用。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2

[关键词]动物传染病 基本规律 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2-0157-01

一、传染病概念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二、传染病流行过程

1.传染源

传染源(亦称传染来源)是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具体说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畜和带菌(毒)动物。

2.传播过程和传播途径

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在传播方式上可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两种:直接接触传播是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舐咬)而引起的传播方式。如狂犬病,这种传播方式一般不易造成广泛流行;间接接触传播必须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大多数传染病如口蹄疫、牛瘟、猪瘟、鸡新城疫等以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

3.畜禽的易感性

易感性是抵抗力的反面,指家畜对于每种传染病病原体感受性的大小。该地区畜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百分率和易感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传染病是否能造成流行以及疫病的严重程度。家畜易感性的高低虽与病原体的种类和毒力强弱有关,但主要还是由畜体的遗传特征、特异免疫状态等因素决定的。外界环境条件如气候、饲饲养管理卫生条件等因素都可能直接影响到畜禽的易感性和病原体的传播。

三、传染病流行特征

1.散发性

发病数目不多,并且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只有个别地零星地散在发生,称为散发。如猪瘟本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传染病,但在每年进行两次全面防疫注射后,易感动物这个环节基本上得到控制,如平时补防工作不够细致,防疫密度不够高时,还有可能出现散发病例。

2.地方流行性

如果一种病在一个畜群单位的出现是有一定规律性的,在一定时间内出现新病例的频率变动较少,这可称为在畜群中的地方性流行,或谓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地区性。例如牛气肿疽、炭疽的病原体形成芽胞,污染了这个地区,成了常在的疫源地,如果防疫工作没有抓好,每年都可能出现一定数量的病例。

3.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某些家畜传染病经常发生于一定的季节,或在一定的季节出现发病率显著上升的现象,称为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出现季节性的原因,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3.1季节对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存在和散播的影响: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这对那些抵抗力较弱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是不利的。

3.2季节对活的传播媒介(如节肢动物)的影响:夏季炎热季节,蝇、蚊、虻类等吸血昆虫大量孽生,活动频繁,凡是能由它们传播的疾病,都交易发生,如猪丹毒、日本乙型脑炎、炭疽等。

3.3季节对家畜活动和抵抗力的影响:冬季舍饲期间,家畜聚集拥挤,接触机会增多。季节变化,主要是气温和饲料的变化,对家畜抵抗力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对于由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尤为明显。

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畜禽的机体的抵抗力。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减少疫病传播机会

2.拟定和执行定期预防免疫程序和监测及补免计划

2.1常规预防免疫。免疫前,应当被免疫的畜禽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调查了解,特别注意其健康情况、年龄大小、是否正在怀孕或泌乳,以及饲养条件的好坏等情况。成年的,体质健壮或饲养条件较好的家畜,接种后会产生较强的免疫力。反之,幼年的、体质弱的、有慢性病或饲养管理条件不好的家畜,接种后产生的抵抗力就差些,也可能引起较明显的接种反应。怀孕母畜,特别是临产前的母畜,在接种时由于驱赶、扑捉等影响或者由于疫苗所引起的反应,有时会发生流产或早产,或者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泌乳期的母畜或产卵期的畜禽预防接种后,有时会暂时减少产奶量或产卵量。所以,对那些幼年的、体质弱的、有慢性病的和怀孕后期的母畜,如果不是受到传染的威胁,最好暂时不接种。

幼畜的免疫接种须按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过的怀孕母畜所产仔畜体内在一定时间内有母源抗体存在,对建立自动免疫有一定影响,因此对幼龄畜禽免疫接种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结果。据试验,仔猪在45-50日龄以上接种猪瘟或猪丹毒疫苗才能获得较为坚强的免疫力,雏鸡在一周龄以上接种鸡新城疫疫苗才能获得较可靠的免疫力。

2.2紧急预防免疫。紧急预防免疫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畜禽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在疫区应用疫苗作紧急接种时,必须对所有受到传染威胁的畜禽逐头进行详细观察和检查,仅能对正常无病的畜禽以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对病畜及可能已受感染的潜伏期病畜,必须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立即隔离,不能再接种疫苗。

3.定期杀虫、灭鼠、消毒、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

4.药物预防

要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含有一定的植物性抗菌物质中草药如:蒲公英、金银花、败酱草、马齿苋以及大蒜、葱、韭菜等,来防治某些传染病的发生。中草药即能预防家畜疫病,又防止药物残留;即保证动物食品源性安全,又保证人体健康。

五、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认真观察畜禽两便,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

2.迅速隔离病畜,污染的地方进行紧急消毒。若发生危害性大的疫病如口蹄疫、炭疽等应采取封锁等综合性措施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3

[关键词] 畜禽养殖 常规性传染病 预防防控

[中图分类号] S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254-01

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此时机体与病原微生物相互斗争,从而引起机体轻重不同的病理反应,这一过程称传染。在传染过程中,当病原微生物有相当毒力和数量,而机体抵抗力相对比较弱时,机体在临床上就出现一定的症状,这一过程称为显性感染或称传染病。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虽能在某一部位进行一定程度的生长繁殖,但由于机体的防御机能较强,逼使病原微生物不能发挥其毒害作用,机体不呈现任何病状,这种状态称无症状感染或隐性感染,也称带菌(毒)者,对周围畜禽动物产生严重影响。

1 季节性畜禽常规性传染病的流行规律

传染性疾病在畜禽群体中流行、传播和停止的过程,是疾病的流行全过程,整个流行过程是由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者组合而成的,其中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性疾病都不会传播流行。

1.1 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能够使病原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并不断向外界排出致病菌,造成健康动物患病的主要来源,传染源主要有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首先,患病动物。这类动物一般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也存在不典型症状,前者容易引起饲养户重视,而隐性患病的通常不被重视,因此,常常会造成严重影响;其次,带菌动物。这类动物外表健康,但是能够向外界排出致病菌,潜伏期和恢复期动物常常是病菌携带者,他们也是导致疫病传播的主要因素。

1.2 传播途径

致病菌从集体排出之后,会通过一定的方式进入到健康畜禽的体内造成危害,这个过程就称为传播途径。了解各种疾病的传播途径,有利于切断疾病传播过程,将损失降低到最小。传播途径分为了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首先,直接传播是指在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之下,病原体通过和易感动物直接接触而导致疾病传播,如了狂犬病、猪瘟、口蹄疫和新城疫等,从严格角度分析,能够进行直接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并不是很多,通常情况下也不会造成大面积流行;其次,间接传播。是指病原菌从患病或者带病动物体内排出之后,对饲料、饮水和环境造成的污染,动物通过进食、饮水和活动引起疾病传播,此外,一些寄生也是多种传染性疾病的中间媒介。

1.3 易感动物

易感动物是指对某种疾病具有感染性,动物易感性的高低和致病菌的病原种类、毒性大小以及身体免疫力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在畜禽动物饲养过程中,外界环境如气候条件、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不全面、卫生条件较差等因素都可以引起动物患病和疾病传播。此外,不同动物群体之间的年龄、性别和品种的患病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 导致畜禽传染性疾病出现的发病因素分析

首先,病原微生物存在。能够导致畜禽集体发病的微生物被成为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之所以能够引起集体发病,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致病能力。病原微生物在畜禽体内寄生、繁殖、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物质,从而引起动物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损害机体免疫力,此外,导致动物发病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有足量的致病菌;其次,具有受性动物。这种动物机体内没有对某种疾病的免疫能力,因此,动物机体内免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机体抵抗力下降之后,各种病原微生物就有可乘之机,从而导致疫病大范围传播;最后,外界环境。外界环境对传染性疾病发生和发展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如果外界环境较差,如饲养管理不到位、应激因素较多、饲料配比不科学、环境卫生条件较差,这些不当因素都会导致传染性疾病的大范围传播。

3 季节性畜禽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防控措施

3.1 做好季节性畜禽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措施

首先,施工贯彻预防为主的防控方针。预防为主的防控方针能够将各种传染性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是做好传染性疾病防控的根本措施;其次,坚持自繁自育的饲养原则,建立完善的畜禽卫生防疫制度。在畜禽养殖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自繁自育,全进全出的饲养原则,尽量减少疫病的传入,禁止从疫区引进种畜和幼禽,要做好严格的产地检疫工作,到场之后做好隔离观察,确定健康之后才可以将其混群饲养;再次。提高防疫意识,防疫意识不足是导致畜禽传染性疾病发病主要原因之一,很多养殖户在开展养殖过程中都存在侥幸心理,不进行免疫接种,没有制定基本的卫生管理制度,给疫病传播提供了机会。所以就要定期对养猪进行专业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防疫意识。最后,加强疫情监测。发生疫情后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及时上报疫情。以便及时封锁疫区,扑杀患病动物,彻底消毒,并对受威胁区动物紧急免疫接种。

3.2 做好季节性畜禽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

首先,科学选址建设养殖场。养殖场选址布局要科学合理,将畜禽生产区和饲养人员生活区隔离开来,圈舍设计建设都应该符合卫生防疫要求,保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能。同时养殖场还要远离人群集中的地区,确定合适的养殖规模;其次,科学饲养管理。结合畜禽不同生长时期提供不同的饲料,禁止投喂发霉变质饲料。要注意环境消毒和清洁,定期进行驱虫,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最后,定期免疫。定期对畜禽动物进行免疫是控制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免疫过程中,要保证疫苗质量,从正规渠道购进疫苗,严格按照要求保存疫苗。在免疫接种前后一周内禁止使用抗生素,避免出现拮抗反应,提高免疫质量。

参考文献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4

(一)养猪场主要疫病种类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对猪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影响了我国养猪场的发展。为了适应消费者需要,我国很多的养猪场都开始养殖瘦肉型生猪。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也促进我国生猪养殖技术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很多的养猪场还是面临着生猪疫病的难题。各种生猪疫病不仅危及到生猪的安全,更影响了养猪场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我国养猪场面临的生猪疫病主要有:猪痕(Hc)、猪圆环病毒病(PCV)、口蹄疫(FMD)、猪伪狂犬病(PR)、猪蓝耳病(PRRs)、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附红细胞体病、仔猪黄白痢、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日本乙型脑炎(JE)、细小病毒病(PPV)、衣原体感染、猪弓形体病和猪布鲁氏菌病等。这些疫病都影响了我国养猪场的生存效益。

(二)养猪场疫病流行的特点

1、病毒性感染是传染性疾病的主体

目前,我国养猪场面临着疫病中仍然以病毒肚感染为传染性疾病的主体。由于技术等原因,对生猪病毒性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从而导致病毒性疾病对养猪场的生产管理危害不断增大。最近二十年以来,国内常见的猪病中,仍然以病毒性疾病为主,包括了常见的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乙型脑炎、圆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等。而最近新发现的传染病也大多是病毒性疾病,从而使得病毒性疫病仍是影响我国养猪生产的主要疫病。

2、新疫病不断增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对猪肉的消费量不断增大。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我国不断革新养殖技术,希望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来提高生猪的产量和质量。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如频繁引种等,虽然有利于提升生猪产量,但另一方面却使得养猪场的新疫病不断增多,如猪圆环病毒II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增生性肠炎以及猪附红细胞体病等。从而使得养猪场面临的疫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完善养猪场生产管理与疫病防控模式策略分析

(一)科学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

1、科学饲养管理

科学饲养管理是完善养猪场生产管理与疫病防控模式的前提条件。养猪场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生猪疫病的产生和流行。养猪场要想做好科学饲养就必须不断加强养猪场的日常管理,如做好生猪饲料和饮水卫生、杜绝使用过期的饲料、做好猪舍的卫生工作,保证生猪可以在一个健康、干净的环境下生活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生猪远离疫病,提高生猪的出栏率。

2、尽量自繁自养

自繁自养可以有效的预防疫病,保证生猪远离疫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养猪流通领域的范围不断扩大。生猪频繁运输增加了生猪感染疾病的可能性,更为严重的是把病原带进了猪舍。因此,为了有效的预防疫病,养猪场应该尽量坚持自繁自养,使疫病病原远离猪舍。

(二)健全管理机制,完善隔离制度

1、严格执行隔离制度

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养猪场的生猪都非常容易感染各种疫病。由于疫病多具有传染性,很容易导致整个猪舍的生猪都感染疾病,隔离区要远离猪健康生活区。因此,养猪场要定期对生猪进行健康体检,一旦发现疑似病例,一定要及时隔离,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及时快速的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并且及时采取措施消灭疫病传染源。

2、完善工作制度,确保猪场健康发展

养猪场为了防止疫病传染,养猪场应该根据自身养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如定时给猪舍消毒、定时给生猪体检。同时,仅仅制度完善的卫生防疫管理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严格执行制度好的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猪场的健康发展。

(三)做好消毒、杀虫以及灭鼠工作

1、严格消毒

消毒就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目的就是消除杀灭被传染源散布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时切断病原传播途径。严格消毒不仅仅是要定期消毒,选择适当的消毒方式,更为重要的是要扩大消毒范围,如消毒不仅包括猪舍消毒,还需要对进入养猪场的车辆、人员进行消毒。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灭病原,保证生猪生长环境的健康、干净。

2、定期驱虫

生猪的身体内外的寄生虫不仅仅阻碍了生猪的健康成长,更容易传染疾病,是生猪感染各种疫病,给养猪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此,养猪场应该定期对生猪进行定期驱虫,一般情况下,养猪场一年应该在春秋两季对猪群进行全面的驱虫,以保证猪群的健康,防止猪群感染疫病。

3、定期灭鼠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5

【关键词】工业废水; 有机污染物; 病原体

水体受工业废水等污染物污染后水中各种无机和有机化学物质超过一定含量,可危害人体健康,可引起急、慢性中毒和致癌、致畸等远期危害[1]。水中重要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有酚类化合物、苯类化合物、卤烃 类化合物及各种油类。目前在水中测出的有机化学污染物在2200种以上。美国在自来水中测出765种,其中20种确认为致癌物,26种为可疑致癌物。由于公共供水中广泛采用氯化消毒方法,水中有机物污染严重时,可形成大量卤代化合物,其中氯仿可引起雄性大鼠肾小管细胞腺癌和雌性小鼠肝细胞癌。多数研究认为,饮水氯化与癌症有关。长期接触或饮用受致突变、致癌物质污染的水,可使饮用人群中癌症的发病率增高。

近年来有机化合物对水体的污染日趋严重,其污染水平与健康影响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当水体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使水质发生改变时,将影响水的正常和有效利用,并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甚至危害人体健康。而水中的污染物、致病微生物及某些天然存在的化学成分则可引起介水传染病及公害病、地方病(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等,使得水体污染引起的人体疾病及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水体污染可引起三类主要疾病及健康问题。

1 介水传染病

是由于饮用或接触了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经饮用水传播的主要包括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病毒性肝炎、贾第鞭毛虫病、隐孢子虫病等。

饮用水受病原体污染可引起多种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尤其是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大约有40多钟传染病可介水传播。目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介水传染病仍然没有得到控制。过去20年间,粪便传染有关的疾病 腹泻的病毒性肝炎已成为中国两大传染性疾病。近年,我国传染性疾病在整体上虽呈下降趋势,但因饮用水不合格及卫生设备不足,每年仍有大量的人群感染介水传染病。

2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由于某一区域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某些化学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使当地的动物和人群中发生的特有的疾病。我国常见的与饮用水有关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有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砷中毒。在我市都有病例发生。

3 急、慢性中毒及远期危害

水体受污染后水中各种无机和有机化学物质超过一定含量,可危害人体健康,可引起急、慢性中毒和致癌、致畸等远期危害。近年来有机化合物对水体的污染日趋严重,其污染水平与健康影响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饮用含有有机物污染的饮水与肝癌、胃癌、食道癌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这些有机物包括:人工合成有机物(农药等);天然大分子有机物(腐殖酸、富里酸等)藻类及其代谢产物(藻毒素与肝癌有关);氯化消毒副产物(三氯甲烷、氯乙酸是潜在致癌物)。还有甲基汞污染水体后引起的水俣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运动失调,视野缩小,发音困难三大症状;镉污染水体后引起的痛痛病:中毒患者为肌肉萎缩、关节变形骨骼疼痛难忍、不能入睡、发生病理性骨折,甚至死亡,等,均为闻名世界的公害病。

由于环境污染和饮用水资源的日益破坏,使饮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 地区分布不均衡,水体污染不断加剧,使得有些地区可利用的水资源十分有限。这些情况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当水体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使水质发生改变时,将影响水的正常和有效利用,并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甚至危害人体健康。而水中的污染物、致病微生物及某些天然存在的化学成分则可引起介水传染病及公害病、地方病(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等。 使得水体污染引起的人体疾病及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 为了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和促进人体健康,城乡给水必须充分满足多项用水量,防止水体中污染物给人类造成的急、慢性中毒和远期危害[2]。

参考文献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6

自有历史记载起,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就备受人们的关注。人类对疾病流行的认识很早就形成,如天花、麻风病、结核病等在古希腊和古埃及就有记载。在人类文明史的早期,由于知识的限制,人们认为疾病是由妖魔、瘴气等因素引起。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疾病病因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著有(空气、水与土壤)一书,不仅记载了一些疾病的临床表现,而且明确阐述了气候、土壤、水、生活方式和营养与有关疾病的关系,描述了疾病以流行的形式存在于人群,建立了希波克拉底理论。公元前430~427年,以严重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症状的“雅典瘟疫”的流行对古希腊的文明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该病导致了古雅典人群近33%的死亡率。Ucydides对于此病做了生动的描述,希腊单词kynanche就是用来描述咽喉的急性炎症。不久前Langmuir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这场疾病流行可能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后由非侵袭性葡萄球菌的产毒株的感染而加重。

罗马时期和整个中世纪,希波克拉底理论一直主宰着人们对于疾病流行的起因和机制的认识。中世纪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对欧洲的文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被称为瘟疫的黑死病。1347年,被黑死病感染的老鼠和跳蚤随着商船将黑死病传播到意大利和埃及。在随后的5年内(1347~1351),黑死病对人群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大约2 400万人(其中30%的欧洲人)死于此次瘟疫。在中东,黑死病的流行致使1/4的人丧生。基于希波克拉底理论对外源性致病因素的认识,当时的控制腊施主要是对患者及其所用物品的隔离和销毁,直到1894年黑死病的病原体――鼠疫杆菌才被发现。

16世纪中叶,Fracastoro描述了某些疾病的传染现象,此推断在300年后被证实。迄今为止,蠕虫可能是最早被怀疑的传染源。1626年,Redi就描述了在活动物体内发现活的动物。我国(内经素问)记载:“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此时期,也采取了一些疾病的干预措施,如隋朝时开设“疠人坊”以隔离麻风病人。

天花是另一大流行疾病,对人类历史和早期公共卫生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公元前1 350年在埃及―Hitter战争中,该病被首次记载。公元前18世纪和20世纪埃及王朝(公元前1570~1085年)的木乃伊和死于公元前1157年的Ramses V木乃伊的脸上可见到很典型的天花疤痕。天花是伴随着阿拉伯人的领土扩张,宗教圣战,西印度的发现以及美洲殖民地开拓而传播的。天花的出现毁掉了大部分的Az-teos人和Incas人,给东北美洲的土著带来了毁灭性的危害。

Fracastoro(1478~1553)关于接触传染性疾病理论的创立远远超前于他所在的时代。在1546年出版的(接触传染性疾病及其治疗)中,他提出传染性疾病是由一些微小的、人肉眼不可见的微粒(或称seminarla)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所致。此书被誉为传染性疾病科学理论进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之一。semlnarla对每个病患个体都是不同的,它会进行自我复制,井作用于人体体液而致病。Leeuwenhoel

二、社会发展促进了对疾病的斗争

18世纪末开始的西方工业革命,使劳动力集中于城市,人类高频度接触和高密度聚居,给传染病传播创造了条件。此时,社会产生了对传染病的防治要求,在一些城镇设置了上、下水道、实行污物处理、强调个人清洁卫生等。尽管此时人类还未识别病原微生物,但已开展了许多典型的公共卫生实践,形成了传统流行病学。如:18世纪末,人们对天花的传播方式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皮肤受损处和痂能传播此病,且天花感染幸存者能免于再感染。因此,人们采用许多方法来使个体暴露于受感染的物品或天花皮损留下的痂,希望免疫力能在疾病不发生的情况下获得。1796年英国医生Jenner用牛痘感染后的皮损(牛痘病毒)给小男孩James Phipps接种,使他获得了天花的免疫力,由此诞生了预防接种。并在180年后使人类彻底消灭了天花。又如:1848年至1854年,英国内科医生Snow以标点地图等方式揭示了伦敦霍乱流行的死亡分布及其规律,分析出污染的饮用水为伦敦霍乱的发病原因,推论其病原可能为一种活的物质,存于饮用水内,并追溯出某水厂为污染源头,进而经采取关闭水源措施,控制了霍乱的流行。这是人类在还没有发现病原生物的情况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找出流行原因,从而控制了流行的成功案例。18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观察到裸眼未及的微生物。但直到19世纪20年代,许多微生物才被确认为人类许多疾病的致病原。1876年,Koch通过用病牛血对鼠进行接种而将炭疽传给鼠,并在病员体内获得了和病牛一样的杆状菌,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微生物对人或动物的致病性。此后,Koch又通过鼠间接种而使炭疽在鼠之间传播流行,这些试验最终使他得出了有关传染病接触传播的“H―K设想”公式,并证明了微生物是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原。

近两个世纪以来,临床医药的发展对传染性疾病流行理论和微生物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Thomas Sydenham,是早期主张仔细观察病人的症状及其自然演变者之一,他的(观察医学)一书,将17世纪60~70年代困扰伦敦的各种热病进行了分类。18世纪意大利生物学家Moraaanl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念,开始了临床病理关联方法的研究,关注特定迹象和出现组织器官病理性改变的症状之间的联系。这种对疾病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的研究,是公共卫生对疾病自然史研究的基础。

在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过程中,微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的发展和流行病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但传统流行病学的形成,对识别传染性疾病致病微生物、制定有效的传染病预防策略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1846年,Panum记载了在Faroe岛上的麻疹流行情况,麻疹在该岛已有65年未出现过,而此次麻疹流行时,虽然人群的患病率达到97%,但在65岁以上年龄人群中却几乎没有病人,由此可认为一次麻疹患病后其免疫力能维持终生。另外,Panum还记载了在病例发病前平均有1 4天潜伏期,为确定麻疹隔离期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