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半年工作总结范例6篇

传染病半年工作总结

传染病半年工作总结范文1

一、工作中不断创新、在拓宽职能,为医院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使医院在同行中的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增强。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在医院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法定传染病等疾病实行院内网络直报,将报告时间从医生工作站端到中国CDC端缩短在5分钟之内。通过项目带动工作,对全市传染病预防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在门急诊分别设立预检、分诊处,对就诊病人实行预检、分诊制度,询问病人流行病学史。发现呼吸道发热病人或腹泻病人安排到发热呼吸道门诊或肠道门诊就诊。

三、我院为浙江省SARS监测哨点医院,全年开设发热门诊。1—6月共接诊发热病人32923例次,发热肺炎病人549例次。发现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依法采取隔离措施,对传染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每周向省疾控中心报告绍兴市人民医院医院发热呼吸道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周报表;不明原因发热住院病例周报表。报告每月一次对病房和门诊做好自查工作,对传染病漏报和迟报的情况按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处罚;积极配合绍兴市疾控中心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在今年麻疹流行期间,我们从诊治邮电技校的几个发热皮疹病人中进行分析研究,考虑可能是麻疹病人,及时向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报告,进行调查研究,为及时控制麻疹在我市的大流行作出了贡献。

四、肠道门诊工作规范、各项制度健全到位,自5月1日开始到6月30日共接诊腹泻病人1035例次,做到“有泻必采,有样必检”,共采集“02”培养标本1070份。成立医院“02”机动队,并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五、做好肺结核病的管理

传染病监督检查小组每周检查一次有关工作,并作好登记、统计工作,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全面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今年1—6月全院共转诊肺结核病人198例,转诊率100%。其中涂片阳性患者12例、涂片阴性36例、痰结核菌培养阳性13例、阴性14例、未痰检123例。对违反肺结核病管理制度的医生作出相应的处罚。

六、根据2006年工作计划目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疑似传染病订正报告的问题:省疾控中心要求我们疑似传染病100%订正。

①个别医生思想上不重视,需要防保科同志经常督查;

②有的疑似传染病患者一次看病后不来了或者转院了,还有的患者无法从病原学中确诊,给订正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传染病半年工作总结范文2

不平凡的2010年转眼半年已过,回忆过去的半年,我们一手抓防治“xx”这件大事不动摇,一手抓常见病防治与公共卫生不松懈,夺取常见病防治、公共卫生管理双胜利。下面就我站前半年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一年之季在于春,进入元月份我站就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工作,撤销了药供科,监督监测职能分开,成立了监督执法大队、健康体检中心、消毒杀虫中心、信息中心、结核病防治中心等科室,职责进一步明确,功能进一步齐全。在这次抗击“xx”中,体检中心、信息中心、消毒中心、监督执法大队等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整顿了组织纪律,完善了规章制度,为规范一支作风严谨、纪律严明、素质较高、训练有素的防疫队伍,我们经过了二周纪律整顿,全部职工要求南迁办公,实行每日指纹两签到,在严明纪律的基础上,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各科工作在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的规范下开展得有声有色。

三、防“xx”工作:(见xx市防疫站防治sars阶段性工作总结)

四、传染病防治与计划免疫工作:

1、XX年年1--6月份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2、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根据全省腹泻病监测方案,全市县级以上医院均开设了肠道门诊。为了认真做好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我站于近日正在对各医院肠道门诊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5月31日下发了xx市《关于加强夏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6月7日下发了《关于开设肠道门诊做好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6月18日我站转发了省疾控中心《关于加强霍乱防治工作的通知》。

4、甲肝防治工作,为防制甲肝疫情在我市的发生,我站于3月份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甲肝疫苗的普种工作,共接种甲肝疫苗28万人份。在广大儿童青少年及高危人群中全面普种,广泛地提高了人群的免疫水平。

更多精彩:

铁路局车辆段团委年终工作总结 供电局党委年终工作总结 房产局年终工作总结 统计工作年终工作总结 6、4月14日--15日,我市召开了全市计划免疫暨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计免工作的管理,规范了簿、卡、表证及技术档案管理,督促各县(市、区)尽快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并规定了半年内应达到的工作目标,在抗xx期间从没放松对其它流行病的监测工作。 五、消毒杀虫工作。在做好防xx消毒灭菌工作的同时,对市直医疗单位从事消毒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上岗培训,举办消毒专业技术培训班三期,培训专业人员120余人,经过技术考核颁发了上岗证件。三月初对市直医疗单位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四月初因防xx中断。五月初以来,在做好防xx消毒工作的同时,开展了大面积夏季灭蚊、蝇、鼠、蟑工作,电视发了通知通过广播报刊做了广告,目前工作进展顺利。

六、地方病科在做好xx防治工作的同时,积极落实今年的地方病防治工作。针对近年来布病逐年上升,而且今年上升速度非常之快的现状,提出了防治计划,并报市政府批准通过普种疫苗予以预防的计划,目前工作正在落实中。

传染病半年工作总结范文3

【摘要】 目的 检测血清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了解本地区HBV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标本的HBV标志物。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方法检测。结果 广州市广东农垦集团公司管辖单位职工为主的9046份样本人群中HBV感染率38.28%,HBsAg阳性率24.93%,HBeAg阳性率11.05%,抗-HBs阳性率42.63%,单项抗-HBs阳性率34.15%。较高的抗-HBs阳性率提示实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取得效果。本文对相隔约10年时间的样本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世纪初与上世纪末比较,人群乙肝的免疫力有所增强,感染率下降。结论 本组9046份血液样本检测HBV两对半标志物,出现20种反应模式。感染期模式组以1.4.5.和1.3.5.模式代码为主,二者合占全部样本的1958%;恢复期模式组以2.和2.4.5.模式代码为主,二者合占全部样本的37.65%。若将样本分前后期(相隔约10年)统计,前期感染期模式占33.66%,恢复期模式占34.69%;后期感染期模式占15.35%,恢复期模式占56.28%。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反应模式;酶联免疫法

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检测,是乙型肝炎(乙肝)诊断和健康体检的基本项目。HBV标志物很多,最常检测的项目有:(1)乙肝表面抗原(HBsAg),(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3)乙肝e抗原(HBeAg),(4)乙肝e抗体(抗-HBe),(5)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俗称“两对半”。人体感染HBV后,在不同的病期、阶段和由于个体状况的差异,血液样本中的HBV有关标志物可出现不同的组合,呈现多种反应模式[1~3]。正确认识和评价各种反应模式,对乙肝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价、预后和预防的估计有重要的意义。同一人群在不同时期,检测其反应模式也会发生变化。现将我科10年前后检测的9046份血液样本的HBV“两对半”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查对象 样本来自门诊、住院和健康体检者,以广东农垦直属单位职工体检者居多,故本资料有一定的不同时期同一人群的可比性。

1.2 方法 HBV“两对半”检测用酶联免疫法,未定量。试剂盒是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公司的立可读试剂盒,检测严格按说明书操作。9046份血液样本,分为两组,一组是上世纪末90年代检测的4139份样本(以下简称前期),另一组是本世纪初检测的4907份样本(以下简称后期),相隔时间约10年。其结果:HBV“两对半”出现20种反应模式,为叙述方便,设定HBV标志物检测项目第1~5项的排列顺序为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并以出现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如:HBsAg阳性,抗-HBs阴性,HBeAg阳性,抗-HBe阴性,抗-HBe阴性,其代码称1.3.模式。对几种少见的不规则反应模式,从略不予讨论。

2 结果

2.1 9046份样本HBV“两对半”检测结果 有20种反应模式,前期4139份样本、后期4907份样本的检测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9046份血液标本HBV标志物模式频率(略)

表2 上世纪末(前期)4139份血液标本与本世纪初(后期)4907份标本HBV标志物模式比较(略)

2.2 乙肝是全球性的人类多发传染病 在我国,病毒性肝炎在传染病中发病率列在首位,其中80%是乙肝[4]。2002年我省乙肝的发病率是37.26/10万[5]。从表1可以看出,本地区的HBV感染率很高,9046份样本中,HBV标志物一项阳性的有6552份标本,若把单项抗-HBs阳性视为是人工免疫的结果,不计该项,则还有3463份标本,以此计算,HBV的感染率是38.28%。从表2看出,前期的感染率是49.33%,后期的感染率是25.68%。统计对比,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说明感染率高,但近年已有所下降。

2.3 人群对乙肝的免疫力已具相当水平 单独抗-HBs阳性者是3098份标本,占检测数的34.24%,这是近年来实施乙肝疫苗人工免疫的效果,对比前期和后期资料,见表2,抗-HBs阳性率分别是20.15%和45.96%,经统计处理,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从绝对数量看,获免疫力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世界卫生组织(WHO)把乙肝疫苗人工免疫视为促进健康经济有效方法之一,并规划要求列入儿童免疫措施。我国在城镇居民中早已实施此措施。若将人工免疫获得的抗-HBs阳性和自然免疫的抗-HBs阳性人群合并统计,则阳性率达34.96%,如若仅统计后期近年的资料,则阳性率达56.28%,说明在人群中对乙肝的免疫力已具较高的水平,这个水平高于国内一些地区。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摘要】 目的 检测血清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了解本地区HBV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标本的HBV标志物。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方法检测。结果 广州市广东农垦集团公司管辖单位职工为主的9046份样本人群中HBV感染率38.28%,HBsAg阳性率24.93%,HBeAg阳性率11.05%,抗-HBs阳性率42.63%,单项抗-HBs阳性率34.15%。较高的抗-HBs阳性率提示实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取得效果。本文对相隔约10年时间的样本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世纪初与上世纪末比较,人群乙肝的免疫力有所增强,感染率下降。结论 本组9046份血液样本检测HBV两对半标志物,出现20种反应模式。感染期模式组以1.4.5.和1.3.5.模式代码为主,二者合占全部样本的1958%;恢复期模式组以2.和2.4.5.模式代码为主,二者合占全部样本的37.65%。若将样本分前后期(相隔约10年)统计,前期感染期模式占33.66%,恢复期模式占34.69%;后期感染期模式占15.35%,恢复期模式占56.28%。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反应模式;酶联免疫法

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检测,是乙型肝炎(乙肝)诊断和健康体检的基本项目。HBV标志物很多,最常检测的项目有:(1)乙肝表面抗原(HBsAg),(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3)乙肝e抗原(HBeAg),(4)乙肝e抗体(抗-HBe),(5)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俗称“两对半”。人体感染HBV后,在不同的病期、阶段和由于个体状况的差异,血液样本中的HBV有关标志物可出现不同的组合,呈现多种反应模式[1~3]。正确认识和评价各种反应模式,对乙肝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价、预后和预防的估计有重要的意义。同一人群在不同时期,检测其反应模式也会发生变化。现将我科10年前后检测的9046份血液样本的HBV“两对半”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查对象 样本来自门诊、住院和健康体检者,以广东农垦直属单位职工体检者居多,故本资料有一定的不同时期同一人群的可比性。

1.2 方法 HBV“两对半”检测用酶联免疫法,未定量。试剂盒是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公司的立可读试剂盒,检测严格按说明书操作。9046份血液样本,分为两组,一组是上世纪末90年代检测的4139份样本(以下简称前期),另一组是本世纪初检测的4907份样本(以下简 称后期),相隔时间约10年。其结果:HBV“两对半”出现20种反应模式,为叙述方便,设定HBV标志物检测项目第1~5项的排列顺序为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并以出现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如:HBsAg阳性,抗-HBs阴性,HBeAg阳性,抗-HBe阴性,抗-HBe阴性,其代码称1.3.模式。对几种少见的不规则反应模式,从略不予讨论。

2 结果

2.1 9046份样本HBV“两对半”检测结果 有20种反应模式,前期4139份样本、后期4907份样本的检测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9046份血液标本HBV标志物模式频率(略)

表2 上世纪末(前期)4139份血液标本与本世纪初(后期)4907份标本HBV标志物模式比较(略)

2.2 乙肝是全球性的人类多发传染病 在我国,病毒性肝炎在传染病中发病率列在首位,其中80%是乙肝[4]。2002年我省乙肝的发病率是37.26/10万[5]。从表1可以看出,本地区的HBV感染率很高,9046份样本中,HBV标志物一项阳性的有6552份标本,若把单项抗-HBs阳性视为是人工免疫的结果,不计该项,则还有3463份标本,以此计算,HBV的感染率是38.28%。从表2看出,前期的感染率是49.33%,后期的感染率是25.68%。统计对比,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说明感染率高,但近年已有所下降。

2.3 人群对乙肝的免疫力已具相当水平 单独抗-HBs阳性者是3098份标本,占检测数的34.24%,这是近年来实施乙肝疫苗人工免疫的效果,对比前期和后期资料,见表2,抗-HBs阳性率分别是20.15%和45.96%,经统计处理,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从绝对数量看,获免疫力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世界卫生组织(WHO)把乙肝疫苗人工免疫视为促进健康经济有效方法之一,并规划要求列入儿童免疫措施。我国在城镇居民中早已实施此措施。若将人工免疫获得的抗-HBs阳性和自然免疫的抗-HBs阳性人群合并统计,则阳性率达34.96%,如若仅统计后期近年的资料,则阳性率达56.28%,说明在人群中对乙肝的免疫力已具较高的水平,这个水平高于国内一些地区。

2.4 HBsAg阳性者 共2209份,占24.42%,单项HBsAg阳性者32例,仅占0.35%,足以说明在体检时,只单项检验是不妥的,诚然目前已普遍开展“两对半”检测,有条件的还做更高水平、更准确的检测项目,如HBV-DNA检测。

2.5 反应模式1.3.5. 俗称“大三阳”。“大三阳”是乙肝感染严重、传染性强的一群HBV感染者,现症患者或慢性乙肝患者往往是呈现该模式。本资料呈这种反应模式的851份标本,阳性率9.41%。若将前期资料和后期资料(见表2)分别计算,则阳性率分别是14.39%和4.75%。相隔10年左右,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

2.6 反应模式1.4.5. 俗称“小三阳”,这个反应模式的感染人群,也具有传染性,是机体免疫力尚好,HBV在体内的复制受到一定的抑制,此人群也是乙肝主要传染源之一。本资料该反应模式占10.17%,前后期资料分别是12.18%和7.97%,经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

2.7 抗-HBc阳性提示有过HBV的感染 抗-HBc有两种抗体IgM和IgG,IgM出现早,效价高,但消失快。IgG则可维持很长时间,甚至终身。从理论上讲,凡HBsAg或HBcAg阳性者,抗-HBc也应阳性。本组资料HBsAg阳性,抗-HBc也阳性的2127份标本,阳性率23.51%,而抗-HBc阳性的(包括有其他标志物阳性)达3117份标本,阳性率34.46%。HBsAg或HBeAg阳性而抗-HBc阴性者134份标本,阳性率1.48%。并不是凡HBsAg和HBeAg阳性者,抗-HBc就必阳性,其原因是检测抗-HBc的方法和试剂问题,试验者有感于这个项目的检测稳定性和重复性不甚满意。

2.8 HBV“两对半”检测结果出现一些不好理解、不好解释的反应模式 如代码2.3.4.、2.3.4.5.和1.2.3.4.5.等模式。出现这种现象,首先应检查试剂质量是否良好和操作是否规范无误。在确定试剂质量,操作正确的前提下,复检时也出现同样的结果,才可慎重发出结果报告。要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寻找原因。

3 小结

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9046份血液样本的HBV“两对半”血清标志物,出现20种反应模式,统计各种模式的频率,并作了前后期的对比。感染期模式组以1.4.5.和1.3.5.模式代码为主,二者合占总检验样本的19.58%;恢复期模式组以2.和2.4.5.模式代码为主,二者合占总样本的37.65%。前后相间10年4139份样本(前期)和4907份样本(后期)检测结果分析,前期的感染期模式占33.66%,恢复期模式是34.69%;而后期的感染期模式占15.35%,恢复期模式是56.29%。显示相隔这10年间,人群感染状况有很大的变化:HBV感染率下降,免疫力增强。

乙肝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全世界估计有20亿人感染HBV,我国估计也有一半人口感染,因为传染源庞大、传染途径多样,以往在防治措施和宣传上又出现一些误区。但从本资料看,只要切实做到预防工作,尤其是做好人工免疫,情况就有了改变,人们降服乙肝病魔的日子肯定可以达到。

【参考文献】

1 马粤健,宋星宇,陈家骐,等.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模式与分析.海南医学,1996,7:231-232.

2 苏作锦,严敬杰,汤春园.血清HBV的表现模式及临床意义.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6,13:67-69.

3 孙南雄,黄祖瑚,刘雁雁,等.乙型肝炎患者957例血清学标志分析.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296-298.

传染病半年工作总结范文4

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卫生民生工程实施

(一)深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20*年,全县参合农民达83705人,覆盖率100%,参合率94.32%。截止6月底,全县参合农民累计住院18*人次,发生总医药费用为530.45万元,实际报销182.02万元,平均报销比例为34.3%,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188.69万元。

(二)快速推进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工作。通过对贫困肺结核病人摸底及组织专家组审核,目前确定4名贫困肺结核病救助对象,已对其中的3名患者进行救助,并发放救助金18*元;上半年,共救治晚血病人69名,发放救治资金15万余元,完成全年晚血病人救治任务80例的86%。

(三)扎实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拟定《*县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将重点建设13个村卫生室,目前正在会同相关乡镇积极做好建设用地选址、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二是推进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仁里镇、仙寓镇中心卫生院建设正积极规划、设计、选址;矶滩、小河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已封顶,并进入内部装饰阶段,7月份可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三是积极做好县医技楼建设。县医院医技综合楼建设受到县政府高度重视,被列为我县十大工程之一,于6月6日破土动工。

二、加强医政管理,不断提高医疗单位综合服务能力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以乡镇卫生院院长目标考核管理为抓手,继续深化农村卫生运行机制改革,不断规范医院管理,切实提高医院服务水平。二是积极开展卫生下乡支农和乡镇卫生院骨干进修培训工作。4月上旬,由县卫生局组织,县医院、县中医院和三所中心卫生院参加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正式启动。县医院、中医院共派7名医生到七都、小河、仙寓等镇开展对口支援,同时安排乡镇卫生院10名医生县医院、县中医院相关科室进修学习。

三、强化防控措施,扎实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

(一)疫情报告管理。1~6月份,全县报告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455例,发病率406.25/1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75%,主要发病病种依次为风疹(213例)、肺结核(111例)、流行性腮腺炎(42例)、病肝(43例)、其它感染性腹泻(16)、手足口病(13例)、淋病(7)、流感(5)、梅毒(2)、出血热(2)等。其中乙类传染病166例,发病率148.20/10万,占36.48%;丙类传染病289例,发病率258.05/10万,占63.52%;报告卡准确率97.80%,及时率99.78%,审核及时率99.57%。县医院报告死亡病例16例。全县共发生1起风疹暴发疫情,我局及时组织调查处理,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上报。

(二)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一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继续开展县级医疗机构HIV常规监测工作,1~6月份共监测409人次,均为阴性;完成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122人次;艾滋病综合防治相关数据自4月1日起正式实行网络直报,共网络直报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个案表122人次,常规监测、高危干预报表同时实行网络直报。二是结核病防治工作。1~6月份全县共发现肺结核病76例,其中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22例(20*年目标任务47例),完成年度目标的46.80%,复治涂阳7例,初治涂阴肺结核病人36例,复治涂阴肺结核病人8例。三是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根据《20*年安徽省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上报抽样乡镇、行政村及疫情监测点,绘制抽样地图,并按要求做好监测工作。四是霍乱防治工作。全县各医疗机构于5月1日及时开设肠道门诊,县疾控中心开展水源、公厕等外环境监测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报告肠道腹泻病人36例,无霍乱病人发生;外环境监测水质60份、粪便8份、食品40份,均未检出霍乱弧菌。

(三)手足口病防控及开展夏季爱国卫生运动。针对我省手足口病疫情,我局高度重视,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一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截至目前,全县已集中开展校园环境、教室、宿舍及食堂等场地环境卫生清理和环境卫生消毒2次,共清理暴露垃圾65处,填埋低洼污水230处,进行环境消杀17500平方米,清除积水、杂草等蚊蝇滋生地1300处,投入灭鼠药125公斤和灭蟑药12公斤。二是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监测网络作用,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主动加强疫情搜索,严格落实晨检记录和日零报告制度,及时开展个案调查和临床诊断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准确掌握相关信息。三是强化重点人群防控措施,加强食品和饮水卫生监管。由于各项措施得力,我县未出现较大疫情。截止目前,全县报告手足口病13例,均为轻型病例,现已有12例治愈出院,1例正在住院治疗。

(四)免疫规划工作。截止目前,BCG、DPT、OPV、MV、HepB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7.21%、93.86%、96.22%、90.52%、97.98%、,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4.77%。全县中小学校风疹疫苗查漏补种率为86.57%,通过开展补种工作,及时有效的控制了全县风疹暴发疫情。

四、落实责任制,继续实行妇幼保健工作目标管理

一是妇女保健工作。上半年共婚检男4人、女3人,均未检出各类疾病;半年产妇总数490人,系统管理245人,系统管理率50%,住院分娩436人,非住院分娩中新法接生人数54人,住院分娩率88.97%,高危产妇88人,高危产妇管理88人,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100%。二是儿童保健工作。全县半年出生活产婴儿498人,3岁以下儿童总数2499人,系统管理988人,系统管理率39.53%;7岁以下儿童总数5800人,管理1389人,管理率23.95%,共筛查新生儿304人,未发现确诊病例。三是“降消”工作。截止目前,已为180名贫困孕产妇实施住院分娩救助,同时开展20*年贫困孕产妇回头救助272人次。

五、以综合治理为抓手,争取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年内达标

一是加大血防宣传力度。共制作悬挂、张贴项目宣传标语326条,制作宣传栏103版次,发放宣传单5890张、项目脸盆4000个,树立易感警示牌43块,修复新插警示牌42块,设立急感防控劝阻站1个,召开村干会议宣传血防知识10次,组织学生干部观看血防录像1次计1100人次,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15000份。二是加强急感防控力度。制定《急感防控计划》,将近三年来有易感环境的和近三年来发生急感的村作为重点防控对象,对有螺面积进行普灭1遍,易感环境普灭2遍,截止目前,我县尚未发生急感疫情。三是加强疫情监测力度。今年我县共设省级监测点4个,分别为仁里镇的垅上村、丁香镇的龙泉村、仙寓镇的源头村,大演乡的星火村。目前各监测村已按计划完成了螺情调查工作,基本情况、螺情监测资料已整理上报。四是血防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上半年,省政府血防办组织省、市血防专家对仙寓镇的5个流行村血吸虫病预控进行试点。截止目前,查清血吸虫病预防控制现场点5个行政村的螺情分布情况,查螺面积达217.6万平方米,药物灭螺面积60万平方米,药灭效果考核钉螺死亡率达到94.*%;在查灭螺过程中,对178个有螺环境逐个进行考察分析,制定出“一环境一策”;GPS对所有有螺环境进行了定位,绘制出以村为单位的钉螺分布示意图和电子地图;完成了查灭螺用工测算,落实承包责任制,与不脱产查灭螺专业队签订了“五定一包”血防合同。五是积极开展查灭螺工作。截止目前,全县春季螺情调查工作已全面结束,钉螺调查面积1031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103%;反复灭螺325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65%。

六、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人民群众公共卫生安全

一是做好食品卫生监测。监测餐饮单位70家,检测样品277份;监督卤食店10家,检测样品10份。二是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开展元旦春节市场专项检查和年夜饭专项检查行动,保障节日市场食品安全;联合县教育局,在全县各校开展以饮水卫生、食堂饮食等为重点的学校卫生专项检查,检查学校18所;开展为期6个月的饮用水专项监督检查行动,截止目前,已检查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式供水设施和农村较大规模居民饮水工程19个,市政供水1家,检测水质样品24份。三是做好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及卫生行政许可工作。开展《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换证审查,审查村卫生室、个体诊所60家;受理卫生行政许可申请105份,发放卫生许可证95个。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件29起,医疗机构行政处罚案件12起。

七、加强作风建设,积极做好县委、县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制定《*县卫生系统关于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具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与二级机构各单位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同时把作风建设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内容,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二是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到分管领导明确,专(兼)职人员配齐到位。制定并完善系统考核细则,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继续实行季度督查制、半年检查制、年终综合考评制。三是积极做好抗雪救灾防病工作。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共救治因雪灾造成外伤病人69人,派出4支医疗巡回小分队共22人,诊治病人100人次。发放免费药品11000多元,发放宣传单5000份。为77名孤寡老人进行健康检查,将价值23600元药品、100袋大米、100桶食用油、100床棉被、100余件棉衣发到100户五保户、特困户家中。四是积极支援四川抗震救灾。迅速成立抗震救灾应急预备队,相继派出2名医务人员到四川支援救灾;积极开展抗震救灾捐款活动,挂靠在我局的红十字会办公室组织捐款13万元,卫生系统职工累计捐款近4万元,并有41名党员缴纳特殊党费6900元。

20*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在继续做好常规性工作的同时,下半年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实施好卫生民生工程项目。继续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20*年1—5月份已报销住院费参合农民提标后的补偿兑付和定点医疗机构的督查工作,谋划2009年参合农民的筹资工作;继续做好晚血病人及贫困肺结核病人等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工作;如期完成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任务。

二是进一步加强县乡村医疗机构管理。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狠抓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特别是县医院要以创等级为抓手,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是进一步开展好防疫、保健工作。以结核病、艾滋病、手足口病防治为重点,全面落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断提高传染病防治和监测工作的质量和妇幼保健工作水平。

四是进一步加大血吸虫病防治综合治理力度。认真完成年度血防防控目标任务,以综合治理为抓手,如期实现重新达到血吸虫病疫情传播控制标准的要求,26个行政村要新达到传播控制标准,1个村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不发生当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在省所专家指导下,制定出我县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方案,做到一环境一策,为今后科学防治奠定坚实的基础。

传染病半年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乙肝病毒性肝炎;两对半;检验;大三阳;小三阳

乙肝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病毒性疾病。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目前多认为宿主免疫功能紊乱,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是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人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癌。据业内人士估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达1亿人以上,且都是慢性病人。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为乙肝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的五项指标(又称乙肝两对半),其改变对乙肝的诊断及病程的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拟通过对我院所检测的219例乙肝患者在乙肝两对半的临床化验结果做一个回顾分析,希望能为临床及预防工作积累一点经验。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19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均是2008年6月-2008年11月我院肝病科住院患者,均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19例,女100例,年龄18岁-72岁,平均年龄40.5岁。

1.2 仪器及试剂

荧光定量基因扩增仪(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生产);乙肝病毒核酸扩增检测试剂盒(上海复得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乙肝病毒标志物ELISA试剂盒(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操作均按说明书进行,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检测方法

分别早晨空腹采血,离心分离血清。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检测,乙肝五项指标排序为:(1)HBsAg (2)抗-HBs (3)HBeAg (4)抗-HBe (5)抗-HBc。

2 结果

219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两对半检测结果模式见表1。其中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皆为阳性)89例,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皆为阳性)52例。

3 讨论

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排出体外,并通过注射或非注射途径进入易感者体内。注射途径包括输血及血制品、集体预防接种、药物注射和针刺、吸毒人员互相混合使用注射器等方式。而非注射途径包括母婴传播、生活上的密切接触、手术和血液的接触等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既往感染的指标。本组在219例阳性结果中,抗HBc阳性和弱阳性者189例,占总人数的86.9%。血清中存在的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虽然不含核酸成分、不表示病毒的复制过程及传染性的强弱,但HBsAg是HBV感染的标志。在本文的统计中,HBsAg阳性或弱阳性者146例,占总人数的66.7%。它一般都是与HBsAg、抗HBc同时检出,HBeAg阳性者HBV-DNA的检出率很高。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是HBV 感染后的中和抗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机体的免疫指标。血清中存在抗-HBs,表示机体已获得对HBV 的免疫力。

单纯抗-HBs阳性比例与以前的文献相比有很大提高,说明一部份人的预防意识有所增强,接种乙肝疫苗或感染乙肝病毒康复后获得了免疫力:而另一方面,本组受检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生活糜烂,如性生活较泛滥、有部分人员曾吸食或注射过、个人卫生习惯较差等都是导致病毒的感染率增加危险因素。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虽然很多,但没有能使HBsAg阳性转阴性的特效药物。因此,控制HBsAg感染仍以预防为主。为此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做好每年的预防性体检工作是关键,另外对未感染HBV者应大力推广和普及乙肝疫苗接种,使其增强免疫应答能力。对饮食、公共场所要加强卫生管理,严禁无证上岗,并做好岗前卫生知识培训,有效控制和消灭乙肝流行,确保人民大众身体健康。同时对于乙肝五项指标检查结果,在应用和分析时,要密切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肝功能生化指标综合分析。不可仅凭乙肝五项指标异常即诊断为乙型肝炎,也不可忽略乙肝五项指标异常而延误早期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庞志钊,宋立志,刘桂芳,等. 济阳县15 岁~40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调查[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2):110-112.

[2] 金莞尔.不同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3):316.

传染病半年工作总结范文6

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状况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公共卫生、人群健康质量的体现,也是其公众福利及社会文明的一种重要标志.因受地理、气候、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寄生虫病在我国广泛流行,极大地危害民众健康和生命,影响社会的发展.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四平各地人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比较滞后,为了查清全市情况,给全市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规划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在全市开展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现状调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概 况

四平市是一个地形复杂、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从90年代初的全市第一次寄生虫调查结果看出,人群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0.64%,其中蛔虫感染率达28.73%;鞭虫感染率为0.38%,12岁以下儿童之蛲虫感染率为10.46%;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0.58%;带绦虫感染率为0.06%;异殖吸虫、旋毛虫、囊虫病等均有病例报导,另外,由各种苍蝇所致的蝇蛆病,由寄生螨类所致的人体寄生虫病例也有报导,说明10年前人体寄生虫病在全市的发病或流行是比较严重的。2 调研方法

2.1 在以上寄生虫病流行 本调研分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的2009-年7-11月,根据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及细则要求确定中签点、组织培训参加调查人员、准备调查器材等工作.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为实施调查阶段,统一组织5个县区的“寄调”人员对104个点35206人进行现场调查,对各级指定医院进行病例回顾性调查,同时对重点动物保虫宿主(猫、狗、老鼠)和中间宿主(鱼、虾、螺、喇蛄猪等)进行调查。2010年10-2011年2月为总结分析阶段,主要是对调研结果进行系统的数据录入和全面的总结分析。

2.2 检测方法

2.2.1 感染率(或患病率)诊查方法(按诊断标准详见实施细则)。

2.2.2 土源性线虫、华支睾吸虫和其他肠道蠕虫感染。

2.2.2.1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otz厚涂片法),查肠道蠕虫卵。

2.2.2.2 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卵和带绦虫卵.(检查对象、操作方法见实施细则)。

2.2.3 绦/囊虫病

2.2.3.1 问卷调查 在诊查点内逐户、逐人(2岁以上)填写“绦(囊)虫病问卷表”,了解近2年有无食用“米猪肉史”、排节片史以及有无长期头痛、呕吐、皮下结节等症状和癫痫史。

2.2.3.2 粪便检查 收集有食“米食猪”史和有排节片史者粪便,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绦虫卵。

2.2.3.3 血清学检查 采集调查中症状疑似囊虫病人群的静脉血,带回实验室,用指定的方法和试剂作血清学检查。

2.2.4 旋毛虫病、并殖吸虫等病,采集调查点中人群的静脉血,带回实验室,用指定的方法和试剂作血清学检查。

2.2.5 动物保虫宿主(猫狗老鼠等)调查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及水洗沉淀法查虫卵。

2.2.6 中间宿主(鱼虾螺猪)调查方法,采用直接压片法查寄生包囊。

2.3 流行因素的调查方法

2.3.1 区和曾有过暴发流行的地区进行流行因素调查,主要了解各调查点的经济水平、饮食习惯、人群受教育程度,改水、改厕、环境状况,生产方式、人口流行变化以及寄生虫驱虫治疗的次数、时间、覆盖面、药物副作用等情况.进而分析流行或暴发原因,分析有关因素的变化对寄生虫感染率、患病率的影响。

2.3.2 在部分地区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分别观察经济水平、改水、改厕、干预措施等对寄生虫感染的影响。3 调研结果

3.1 全市人体重要寄生虫病人群感染率调查结果 从对全市35206人的调查结果显示,7种重要寄生虫的总感染人数为1218人,总感染率为3.46%,比1991年下降了88.71%.土源性线虫调查4330人,总感染率为12.30%.其中蛔虫感染率为10.70%,蛲虫感染率为1.59%.华支睾吸虫病调查4274人,总感染率比91年升高了87.99%.绦/囊虫病问卷调查2084人,总感染率为0.10%;血清学检测10108人,总感染率0.29%.并殖吸虫病血清学检测9053人,总感染率为0.69%。

3.2 在病流行区保虫宿主感染情况调查结果 在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检查的狗、猫和老鼠共198只,猫均为阳性;狗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78.57%,另外,蛔虫感染率为68.37%;粪类圆线虫感染率为35.71%;蛲虫感染率为28.57%;3种绦虫的感染率为17.35%;粉螨等寄生螨虫感染率为11.23%,其中,双重以上感染率为79.59%。

3.3 在重点流行区的中间宿主感染率调查结果 在22种淡水鱼体内检测出感染的寄生虫包囊,总感染率为79.79%,其中,麦穗鱼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最高为94.95%.共检查2种淡水虾的寄生虫包囊感染阳性率11.11%.共检查2种淡水螺的寄生虫包囊感染阳性率为42.00%.喇古的寄生虫包囊感染阳性率为21.67%.囊虫猪阳性检出率为0.31%。4 讨 论

4.1 重要寄生虫病的流行趋势

4.1.1 10年来,土源性线虫病的感染率下降了27.18%,验证了我市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效果及取得的成绩.随着经济及城乡建设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和完善(厕所水源等),在对重点人群(农民及幼儿园的儿童)加强防治及加强宣传培训的基础上,预测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率(发病率)总体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4.1.2 10年来,食源性寄生虫病(肝吸虫病、肺吸虫病、绦虫病、囊虫病、旋毛虫病)的感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华支睾吸虫病人群平均感染率上升了4.25%;绦、囊虫病上升了0.18%;并殖吸虫和旋毛虫病均呈上升的趋势。

4.2 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 从35206人的调查结果中看出,其中57.07%以上的人均以不同方式(腌、烤、煮、醉等)生或半生食过野生或养殖的溪蟹、喇咕、螺蛳或淡水鱼是和各种肉类等.特别是“生半鱼、喇咕豆腐”,当地居民视为美食,从家庭制做到摊床出售.另外饮生水、使用垫板生熟不分等现象也常见,这些饮食方式及习惯的多年留传,是造成肝肺吸虫病在当地人群高发感染的直接原因。

4.3 市内重要寄生虫病的危害性 从回顾性调查病例中了解到,10年来,寄生虫病患者感染发病后,到医院除了门诊治疗的以外,住院治疗的这部分病人,手术治疗166人,占12.69%左右,大部分为化疗,占87.39%,除了53.59%病人痊愈外,在29.97%好转这部分病人中(寄生在要害部位如脑、眼等不能手术的)在3-5%左右丧失劳动能力的,需要长期的服药治疗,因此,对患者本身健康的危害、对患者家庭经济损失、甚至对社会的影响是很严重的。

4.4 从调查结果分析看,目前市内局部地区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人群感染水平呈上升趋势,因此,防制工作势在必行.应根据流行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在治疗感染者和病人的同时,首先做好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让群众了解该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自觉改变不良的饮食方式和习俗,加强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加强对基层医生的诊治技术培训,减少和避免误诊;加强农村基本卫生设施的投入,改善环境卫生;加强粪便管理,避免污染水体;控制其传播的各个环节,以达到控制和降低市内寄生虫病的感染和流行。5 总体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