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心理辅导范例6篇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范文1

亲子关系大学生辅导员师生关系童年是孩子塑造人格,健全身心的黄金时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影响着孩子的心灵成长与个人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将让孩子受益一生。大学则是学生由未成年人过渡到成年人,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关键阶段,辅导员是大学生进入大学这个人生新阶段后的第一位老师,同时也是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对象之一,对学生大学生涯的指导和职业发展上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

除了作用上的相似性,家长对孩子所承担的责任,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也存在相似性,他们都肩负着既要管理又要教育的双重任务。本文将从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来分析独立学院辅导员应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人的一生有4个重要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最值得珍惜的人的关系,即亲密关系;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譬如友谊与事业;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一个人若想拥有和谐的人生,那么这4个关系都需要做到和谐。但是,亲密关系是第一关。

亲子关系,是一个人最初建立的亲密关系,是人格形成的基石,和谐的亲子关系对与一个人的心灵成长,乃至生命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父母若能与孩子建立一个和谐的关系,帮助孩子通过做自己,从而自由而安全地得到最大程度的成长,将为孩子建立一个和谐的内心,也有利于他与外在世界建立和谐的关系,如果亲子关系充满冲突,那么孩子的内心和外部世界也会存在冲突。

众所周知,中国的家庭在亲子关系中最容易走进的误区就是溺爱。溺爱表面上是对孩子的重视与关爱,实际上是对孩子真实感受的视而不见,也剥夺了孩子实现自我的权利。没有为自己的人生做过决定的人,不会懂得什么是责任,也不会勇于追求,这种培育显然是失败的。

另一个容易步入的误区就是管教上“动用权力”。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不打不成才”,这充分显示出中国上一辈家长在子女管制教面的权力意识。他们认为,在家里父母作为成年人,他们就是权威,他们说的话,制定的规则,子女必须听从遵守,甚至通过暴力来树立威信。然而,在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中,家长只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建议和命令孩子的行为和选择,或者直接包办孩子应该自己处理的事务,放任孩子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模式,不利于今后平等地建立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独立学院辅导员师生关系的特点

初入大学的新生对于什么是大学,大学学什么,大学怎么学等基本问题缺乏理性的认识,即便通过影视文学作品或者其他渠道有所听闻,也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上,他们就如同新生的婴儿,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角色有着十足的好奇,在这个探索与适应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与观念,将影响学生对整个大学阶段的选择,而大学阶段的行为养成又将对其毕业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高校辅导员所扮演的角色就如同一个孩子的家长,要通过对学生各个阶段的教育和管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和全面的发展,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独立学院是21世纪出现的新的高等教育主体,作为处于探索阶段的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的好坏,学校的声誉和社会评价,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如何稳定办学、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取得办学成果是校方最为重视的环节,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也以此为依照。所以,独立学院辅导员与学生的存在着教育、管理、服务三重关系,这三者的比重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比例,否则师生关系就会出现失衡与异化,对于双方都是不利的。

具体到实践中,独立学院里辅导员与学生的师生关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过度依赖辅导员,习惯由辅导员解决问题;第二,学生遭遇挫折将责任推卸给辅导员,不能主动承担责任;第三,辅导员简单的将学生看做被管理者,没有给予学生应有的自主选择权。

三、独立学院辅导员师生关系建立的建议

正如亲子关系中家长最需要避免出现的问题就是包办孩子应该自己处理的事务,放任孩子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以粗暴的方式控制孩子的自由,那么对于大学生而言,不论他本身的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如何,他首先需要的是靠自己去感知大学,如果被动地被剥夺了这样一个过程,他不会认为是自己在上大学,也不会去探究自己上大学的意义和目的,那么辅导员、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就成为了单方面的教导与教授,而不是双方互动的教学关系。因此,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学生初进校起,辅导员就应树立学生独立解决的问题的意识,避免保姆式的服务,否则学生就如同被溺爱的孩子,丧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责任感。

第二,要通过摔打教育与信任教育,教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非因为害怕学生无法胜任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始终采用帮带的方式扶着学生走过大学四年,这对于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危害等同于在童年阶段被父母娇惯的孩子,面对毕业后更多的困难和危机,他们将无所适从。

第三,在管理中切忌以权利压制学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其《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现在的父母与孩子、教师与学生普遍缺乏沟通。事实上,学生在遇到问题、情绪出现困扰时,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答案,一个指令,而是能了解自己、关怀和包容自己的师长与知心朋友。

第四,作为学校的决策者与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学校制度,明确岗位分工,强化辅导员作为教师的教育职能,减少不必要的后勤服务工作,为辅导员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更多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范文2

关键词:高职教育;亲和力;辅导员

亲和力(Affinity)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更需要亲和力。第一,绝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年龄普遍在18岁~22岁之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住过学校,从未离开过父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差,进入陌生环境有无所适从的感觉,依赖性很强。第二,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更有部分学生来自交通闭塞的山区和相当贫困、偏远的农村。城市学生中也有部分学生父母下岗,经济上普遍不太宽裕,贫困生比较多。第三,学生参与自我管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的欲望都很强,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意识。第四,学生求知欲不强。第五,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第六,对人生的目标模糊,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要带好这样的学生,不能仅仅依靠来自行政的权力性影响。只有具备足够的亲和力,才能赢得学生更多的理解、信任和尊敬,才能在工作中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管理效果。那么,辅导员的亲和力如何形成呢?

一、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提高亲和力

亲和力的形成取决于辅导员对学生的基本态度。作为辅导员,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有发自内心的职业道德义务和强烈的责任感,努力达到师德水准高境界,要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待教育,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接受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还要注重用一些人性化的理念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增强亲和力。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能把最新观点、先进思想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对辅导员所具备的品德、智力以及对事业的忠诚与认真负责等品质“折服”,而不是对拥有的某种权利“傲服”,树立自己良好的威信。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和蔼可亲,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用所产生的个人影响力来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所以,作为辅导员,要不断地学习,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亲和力。只有这样,你才能使自己成为学生信赖、敬佩、爱戴的良师益友。

二、关爱加深亲和力

关爱学生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这说明了爱是相互的,你去真心关爱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了学生,学生就会从情感上给以回报。这种回报是高尚的、真心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思想情况及成长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当学生体会到这种关爱时,就会大大缩短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就会乐意向老师坦露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辅导员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能唤起并坚定学生对生活、对人生更乐观、更积极的态度和信心,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情感的培养。班级中的后进学生和困难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无私的关爱和帮助。辅导员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爱心去开启他们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坚定他们对学习和前途的信心。辅导员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做到爱在细微中,更要善于宽容和鼓励学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学生不仅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更深深理解老师对自己的帮助是多么有意义。有了关爱,无形中加深了辅导员的亲和力。

三、语言沟通艺术充满亲和力

托尔斯泰曾说:“在人的大脑里好像有成千上万个,也许还是成万个键子,一个正在讲话的人,就好像是在用无形的手指在大脑这个键盘上弹奏一样,而讲话人所奏出来的那支交响乐,也就在知音者头脑里回响起来。”托尔斯泰道出了语言沟通艺术的重要。语言是一门艺术,是辅导员亲和力的重要标志,对开启学生心灵,对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试想,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时,辅导员的语言毫无章法,干瘪无趣,缺乏情感,学生必然会提不起兴趣来听,甚至觉得唠叨多事。语言交谈要有它独有的风韵格调,语调应力求抑扬顿挫,节奏应讲究舒缓有致,态度应做到亲切自然,情感应力争真诚饱满。只有这样,才是充满魅力的交流沟通,它会像一块磁石,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并无形中对学生起到了作用,使学生豁然开朗。平时用几句幽默的话就引得学生开怀大笑,交谈的双方不再拘束,紧张的气氛变得平和。试想一个咄咄逼人,沾沾自喜,盛气凌人,洋洋得意的辅导员又怎会有很好的亲和力呢?又如何能拉近师生的距离?语言也是一种载体,是情感交流的载体,通过语言交流可以传递情感,交流感情。语言交谈艺术是情感传递的桥梁,是散发亲和力的重要表现方式。

四、微笑体现亲和力

无论是在私人场合还是在职业场合,微笑都是人际关系的一个结合点,它标志着兴趣,传达了关怀和关心。辅导员看到自己的学生和师生发生矛盾时,工作就难以顺利进行,这时如果能运用微笑策略,就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它可以缓和矛盾,改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特别是在找学生“兴师问罪”之时,如果此时你满脸怒色、杀气腾腾,学生立刻就会提高戒心、顾虑重重,加重敌对情绪,使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其结果往往使矛盾激化,师生关系紧张,收不到教学的效果。但此时教师若能克制自己,努力在脸上呈现出一缕和善友好的微笑,就会使学生戒心冰释,顾虑解除,减轻敌意进而被感化。由于这时候辅导员面部的微笑对自己愤怒的心态产生了抑制和改变作用,因而就能使处于盛怒的大脑冷静下来,恢复理智,从而避免由于感情冲动而导致出现过激的言行,最终变唇枪舌剑为和风细雨,化干戈为玉帛,使矛盾得以顺利解决,为顺利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

由于中国的教育传统强调“师道尊严”,因此许多辅导员多喜欢板着面孔,不苟言笑,以显示自己的权威和尊严。事实上,过于严肃的辅导员即便得到学生的尊重,也是一种“敬畏”,而非“敬爱”,完全失去了亲和力。辅导员应当依赖自己的学识,精妙的语言艺术赢得学生的敬佩和信赖,应当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面容来缩短师生距离,融洽师生感情。因为你面对的是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沟通。所以,老师的“微笑效应”是“愉快谈话”的基础,是体现亲和力的最好表现。本人在平时与学生接触中,就注意运用好微笑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启迪学生的睿智。当学生取得成功时,用微笑给他以鞭策和鼓励;当学生学习暂时遇到困难时,要用微笑激起他克服困难;当学生有时犯了错误,也用微笑给学生以理解和期待。把微笑带进宿舍、把微笑带进教室、把微笑带进校园,把微笑贯穿学生工作的始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平等提升亲和力

辅导员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通过这种调节,可以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将辅导员工作做得更好。辅导员工作的首要目的,是要让大家都明白正确的道理,妥善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辅导员工作的过程,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过程,是梳理人际关系的过程,这中间就存在一个相互理解的问题。因此,在工作中,辅导员应采取平等的态度,从而形成良好的亲和力,这可以艺术性地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成效。平等态度,首先体现在不居高临下,体现在相互尊重,还体现在相互理解和支持,不强词夺理,不以势压人。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某些问题平等沟通,达成共识。否则,就会造成压而不服的局面,不仅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还有可能造成新的问题,甚至激化矛盾。

平等态度,还体现在辅导员态度的与人为善,和颜悦色。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大家,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如果在工作过程中,盛气凌人,疾言厉色,以大压小,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激化问题,制造新问题。即使对一些思想不正确,行为有不妥的同学,也应抱着一种善意和宽容的态度,细致耐心地做好思想说服教育工作。这种宽容产生的亲和力,在辅导员工作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总之,辅导员只要用爱心和智慧来形成自己独具魅力的亲和力,就会使其成为素质教育的不竭动力。辅导员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做到不仅关爱优秀学生,更要关爱那些学习困难、表现落后的学生。心理学认为,赞扬、勉励可鼓舞勇气,提高信心。我们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个学生,把爱心倾注于整个学生工作当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你的亲和力,才能让自己成为学生信赖、敬佩、爱戴的优秀辅导员!

参考文献:

[1]任凯.“亲和力”的作用及实施途径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

学报,2009(7).

[2]王祁.辅导员工作中亲和力的重要性[J].教育园地,2009(7).

[3]邱海锋.增强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路径选择[J].沈阳建筑大学

学报,2009(10).

[4]李云玲,李永兴.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初探[J].淮南职业技术学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范文3

一、提升家长意识,重视教育宣传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早教”一词在我国社会大众中已经不再陌生。大部分家长在孩子出生后都会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早教工作,并且部分家长还会参加一些亲子教育辅导机构,希望通过学习现代专业的早教知识,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启蒙与培养。但是随着现代幼儿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家长在对孩子的早教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那就是忽视了自己在孩子早教中的重要性,盲目照搬书本上的早教经验,并且将早教内容主要放在了提升孩子的知识掌握程度上,使得0~3岁的幼儿在身心发展方面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了弥补这一问题,在今后的早教辅导工作中,有关早教机构应改变原有被动的辅助模式,不仅要提供亲子园给一些家长进行亲子互动活动。同时,有关幼儿教育工作者还应注重对家长思想的修正与引导。首先,早教辅导机构应该积极与家长建立稳定的沟通关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指出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早教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让家长对自身的不足产生认识。其次,早教辅导机构还应重视亲子教育的宣传工作。让家长对亲子教育的内容有所了解,明白与幼儿进行互动的重要性,进而让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亲子教育中。

二、活动,引导家长参与

0~3岁的儿童一般还没有达到进入幼儿园的年龄,因此想要借助社会的力量促进家长与幼儿的互动,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实际的生活中,一些幼儿早教辅导机构以及社区单位等应肩负起一定的责任。就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而言,其形式有很多种,而通过研究证明,经常性地进行群体性亲子互动活动,更容易对幼儿心理进行正向引导,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一些幼儿早教辅导机构以及社区单位应积极为幼儿与家长创造出更多亲子互动的机会。通常早教辅导机构会建议父母双方在空闲的时候带领幼儿到辅导机构的亲子园去进行亲子活动,这样可以让尽可能多的家庭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性活动。

三、注重家校沟通,听取家长意见

在传统的亲子教学中,亲子教育活动的展开都由家长自行安排,因此经常出现互动活动单一,互动活动过少,互动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难以使亲子互动的作用发挥出来,使亲子活动的质量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鉴于此,在对现代幼儿教育进行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一些教育工作者提出,应对亲子教育中家长的消极态度有所改变,让家长主动参与到亲子活动的制定与设计中。首先,应充分发挥专业早教机构的作用,建立起完善的辅导与反馈系统。这种辅导与反馈系统一般可以通过媒体宣传、电话沟通、家庭拜访等方式进行运作。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早教辅导机构可以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在网络平台上建立起自己的官方网站,并开辟出家长论坛专区,与家长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既可以让早教辅导机构与家长得到良好的沟通,同时也有效提升了辅导效率。其次,早教辅导机构还可以介绍家长之间互相认识,组建家长交流群,让孩子的家长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对自身亲子教育的不足进行完善,对0~3岁孩子的成长进行保障。

综上所述,亲子教育已经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因此我国早教辅导机构在对0~3岁儿童教育进行研究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对家长的作用给予一定重视,积极地组织家长与幼儿进行良性互动,以此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有效促进。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范文4

摘要:本文作者运用心理动力学的客体关系理论,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深度心理分析,剖析了目前高校学生社会化过程遇到的心理阻力,也指出了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存在的育人困境。

本文从心理动力学视角指出了社会实践确实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是大学生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育人方式,同时,也从心理动力学的视角,剖析了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中起到想到教育影响力的“师生关系”。

从心理动力学的视角来理解实践育人,有助于深刻地洞察高校系统在面对改变时的强大无意识阻抗,指出培养合格的大学生需要系统的努力,需要我们的高校全体教师的真知灼见、勇气和行动力。

关键词:心理动力 集体无意识 客体关系 阻抗

教育,绝不是旨在培养没有灵魂的卓越。教育的本质在于创造一个空间,使得学生可以在其中发现真理并且付诸行动。而高等教育,其本质首先在于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使得他们自我了解,人格全面成长,善良并愿意用自己的学识将社会变得更美好。

如果高校中专业教师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传授,那么,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自我了解与全面发展就更加举足轻重。因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帮助学生从中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缺乏镜子或者只有模糊的镜子,学生就难以从中了解真的自己。

在高校的思政工作中,社会实践的含义很广,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不仅包括各种社团活动,还包括各种平时及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不仅帮助学生增加了自己新的社会角色,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渡性角色,是帮助学生从学生身份转换为社会人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对于学生的社会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心理学意义。

一、心理动力学的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底普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3岁的俄底普斯前期的冲突之上。

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进而言之,人们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型态的关系。例如:过于依赖与过于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复着刚学走路时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型态。

在客体关系理论里,投射性认同是一个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的人及行为模式。它源于一个人的内部关系模式(即当事人早年与重要抚养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的内化成为自体的一部分),并将之置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领域中。

作为当代精神分析之一的客体关系理论,特别强调一个人早年和他的主要养育者之间的关系,认为这种核心的客体关系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深远,很容易在以后的生活中迁移到这个人的各种关系之中。其最为核心的理论构架是:早期孩童的经验会影响成人时期的功能;潜意识被视为引发动机的力量;强迫性重复现象,即人们无法克服地重复一些行为或人际的形态,以降低潜意识冲突所造成的焦虑;广泛出现在每个人身上的移情现象。

二、从心理动力学视角看目前的大学生社会化

从客体关系的理论来看:当一个大学生进入高校后,他对学校会有一种潜意识的反应或回应,这种反应是他的强迫性重复经验,学生会自发地复制以前的经验。大学生会不可避免地以过去回应主要照顾者的方式来回应大学老师或辅导员,而如果大学老师或辅导员没有足够的觉察,就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反移情,用他们过去所熟悉的方式来回应他们。

如果辅导员在学生们的投射下无意识当中有了“我需要照顾好这个孩子的认同”,辅导员就会将自己在无意识当中定位成了学生的“家长”,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辅导员象学生的保姆而不是老师。可见,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从心理上很容易重复大学生和家长的关系,也就是说,这种情况在无意识层面只是回应了大学生们的主要客体关系,这种重复的模式除了会强化学生原有的人际模式,继续原有的人格结构,难以对大学生人格发展起到积极帮助!

对于大学生客体关系在高校生活中的延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发现,被大学生投射认同了的不仅有辅导员,其实还有整个高校系统。其结果是:教师越来越不能胜任学生心理上的父亲,无法将大学生与辅导员(心理上的母亲)分开,学生和辅导员的紧密就如同他们在家中与母亲的紧密。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父亲”是将孩子从母亲身边分开,是孩子能够离开母亲通往社会的桥梁;大学中的核心是教师,毫无疑问大学对学生的心理功能应当更加像父亲。大学更多的应当承担父亲的角色,是学生能够离开家庭通往社会的桥梁;所以,学生应当更少辅导员关爱的琐碎更多对教师的认同才是高校教育的目标。

遗憾的是:辅导员对学生的过度紧密,高校教师对学生疏离恰恰是我们整个高校系统与学生无意识形成的共谋,重复了学生在原生家庭中的模式,这样的状况会使得大学生难以在心理上真正独立和成熟。

三、实践育人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可或缺

最困难的就是对系统危机的预见!目前的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着不少潜伏的危险。如果整个系统忽略对学生的实践引导,忽略我们心理上和学生的无意识关联,不能有意识地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对待大学生,即便短期便于高校的管理工作,学生也在督促中完成学业,但是,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如果始终未摆脱心理上的依赖,完成心理上的独立和担当,他们即使走上工作岗位,也未必具有足够的社会化能力和心理成熟度。

如果大学生只在校园中学习生活,从心理上必然会希望凡事由辅导员代劳最方便,当全系统都在无意识中回避困难,过于追求表面工作的效率时,辅导员工作重事务少谈心的不平衡,其本质是高校系统的方便法门。学生工作系统对此越是能够觉察,就越能清楚地知道目前高校系统本身对培养学生社会化的局限。

因为失去独立锻炼机会与无法在实践中成熟的大学生是不会真正具有长远竞争力的!高校系统对学生的过于保护,会极大地遏制学生对“缺失”的感受,无法在大学期间做好充分的独立应对生活的准备。

人类的本性都有趋乐避苦,人类精神的发展似乎又是与本能相悖的,我们是否真的理解了:高校系统目前的安逸,是集体无意识的本能驱动,对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是相背离的。所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在是不可或缺的自我锻炼与成长机会!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当中,学生的社会角色,实际的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等等都会得到全面的发展。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来讲相当于一块心理上的独立空间,需要他们创造性地自我开垦,在团队合作中,在与现实的无缝对接中,在没有辅导员过多干预中独立完成,这是他们心理独立和成熟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于他们的角色身份认同尤为重要,他们将拓展自己的学生身份,更多认同于自我的社会价值,社会实践对提升大学生应对显示焦虑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成熟度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四、实践育人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发

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讲,只有当大学生的内心被真正地关注与理解,他们的人格被真正地尊重,他们得到了平等的关系,能够独立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仍然被当作小孩子过度保护时,大学生曾经被深深压抑的主动性才会被重新激活。

高校的学生工作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的行为层面,而应当深入学生的内心,引导学生觉察他们原有的客体关系模式,有意识地发现并去除被动依赖的客体关系模式,建立新的相互平等与尊重的成人对成人的客体关系。

被投射性认同的不仅有辅导员,还有整个高校系统!当然,高校教师和辅导员越是能够清晰和有意识,就越不会被陷入其中,不会过多地保护学生与替学生承担责任。但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如果高校系统仍然对现状不引起足够警觉,就会在无意识中束缚学生心理上的独立。

真正需要理解与即刻付诸行动的是:学生工作部门与辅导员建立平等尊重的关系,才能够将此关系无意识中向学生传递。只有辅导员被不当作“保姆”而当作老师,他们有行为的边界,有对教育理念的内在理解和认同,他们才会把学生真正地当作成人,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与尊重。当大学中所有的师生关系都越来越是成人间的合作关系,而不是辅导员联合家长管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开始独立思考与行动,并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可能真正清晰自己的人生的目标和生涯规划,才可能更具学习的主动性和真正的市场竞争力。

总之,高校系统需要更清楚区分学生事务工作和学生引导工作。在完成对学生适当服务的情况下,给辅导员足够空间和尊重,如同辅导员给学生足够空间和尊重,这样互相平等尊重的关系才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立足点!

大学生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适应其实也是学生社会实践的一部分,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在心理上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从当下出发与所有的老师辅导员都更有合作能力,从进入高校开始,大学生就不能简单服从老师,而需要更多的理解力与合作能力,这才更有利于他们将此种新的人际关系运用到其他各种社会实践,运用到实习和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范文5

1 单亲家庭大学生在恋爱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沉溺于爱情之中,荒废学业。单亲家庭大学生由于家庭的残缺,使得他们更想得到属于自己的爱情。有些单亲大学生在恋爱以后,便期望时时刻刻与恋人在一起,怕失去恋人,不能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他们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恋爱上,为了爱情可以逃课,从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2)缺乏责任意识,道德沦落。由于父母离婚给孩子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一些不负责任的父母离婚、再婚从不顾及孩子的成长,很多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内心情感极为脆弱,这些使得孩子在对待自己感情问题上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有些单亲大学生在恋爱时,缺乏道德责任意识,对恋爱不审慎,很少顾及恋爱的责任和义务。有的抱着玩一玩的打算,或只想借此慰藉解闷,改善单调空虚的大学生活。有的甚至频繁地更换恋人,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些都表明部分单亲大学生责任感淡薄,急需加强教育和引导。

(3)遇到问题缺乏理性思考。由于其家庭的特殊性,使得一些单亲大学生思想上比较脆弱,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愿与人进行倾诉、交流,不善于化解压力,遇事冲动,缺乏理性思考,容易产生消极和极端的情绪。有些单亲大学在恋爱时,爱得死去活来,恋人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其情绪和心理。一旦爱情遇到挫折或被动地失去恋爱关系时,就会和自己较劲,沉浸在无比痛苦之中不能自拔。有的学生花更多的精力试图弥补破裂的情感,一旦爱情无法挽回,就可能失去理性,走上自残、自杀的道路。

2 加强单亲家庭大学生恋爱教育策略

2.1 积极关注单亲大学生,建立单亲家庭大学生档案

单亲家庭大学生由于其家庭的特殊性,使他们在大学阶段很难摆脱家庭残缺的阴影,因此他们心理上的失衡也将长期存在,这些都会为心理问题的产生埋下隐患。从新生入学之初辅导员就要建立单亲大学生档案。详细记录其家庭状况、亲子关系、学习情况、人际关系、心理咨询师对其心理现状的分析等等。作为辅导员要经常和单亲家长进行沟通,及时把握其思想、行为的变化,找出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作为高校教育者要积极去关注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要把握好与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沟通的机会,在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时,获取有效信息。同时在交流时要引导单亲大学生去发现自己身上的长处和优点,发掘自己的潜能,使其找到积极向上成长的动力,从而健康快乐的生活。

2.2 引导单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恋爱观是一个人对于爱情的认识与了解,他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单亲大学生由于其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当,导致学生在恋爱观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作为高校教育者,首先要加强单亲大学生的恋爱责任意识教育,让学生理解恋爱不止是浪漫感情的认识与体验,更是一种对自己、对恋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其次引导学生认识爱情是一种崇高的精神生活,它是建立在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共同进步的基础上的,只有双方达到真正心灵交流和相知相爱,才能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和发展,才能最终收获爱情的幸福。然后要引导单亲大学生摆正爱情的位置。让学生清楚大学期间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的追求上面,这样才能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和爱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加强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单亲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对自己和所处的家庭的正确评价,在加上父母离异对自己身心造成的伤害,使部分学生出现自卑、敏感、多疑、焦虑、自闭、抑郁、憎恨等心理问题。单亲学生在感情遇到问题时不愿与家长和同学进行沟通,更不愿意主动和辅导员老师进行交流,只是默默地和自己较劲,久而久之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作为辅导员要对这些学生多一些关爱和帮助,使其愿意和老师交流。同时在班里建立信息员队伍,通过信息员及时了解单亲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恋爱情况,对恋爱出现问题或失恋的同学,要及时和他谈心,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2.4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形成教育的合力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范文6

一、成长主题活动

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学校在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把关注点放在发展、发掘学生自身拥有的发展潜能上,注重在学习能力、个性与社会性、职业发展等方面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例如,在适应环境教育中,做好小升初的学习心理衔接工作;在学习能力发展上,帮助学生明确目标,调整学习方法以及开展考试心理辅导;在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上,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发展自我;在青春期教育中,帮助学生理性对待异往问题;在人际交往辅导中,侧重在亲子、师生、同伴以及网络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在职业发展方面,注重学生的生涯辅导活动等。

自2009年始,学校基于学生的心理需求,借助科技文化节的平台组织了师生参与的系列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见下表)。

此外,学校定期开展“我体验我成长”团体活动。活动主要以心理健康活动课和班会课为主要形式,每周安排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同时每班根据实际开展相关主题的班会课。如,初二级某班班级凝聚力不足,出现小帮派的现象,学校心理成长中心为此设计了“合作大本营”活动,并指导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通过“热身活动——宝物大收集”“体验活动——气球快快跑、分享你我的感觉”等环节,让学生在体验合作的愉悦中,实现了对合作的情感认同。初三级某班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校心理成长中心为此设计了“树立目标,勇于挑战”的团辅活动。通过热身活动“兔子舞”以及团队组建活动“拥挤的公交车”“11人12足”等环节,让学生明确中考目标。此类活动具有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特点,受到师生喜爱。

二、关爱活动

关爱活动旨在让全校师生、家长都能切实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体现的是“关爱·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全体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进行的特点。一方面,为了整合资源,学校搭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平台,全体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等方式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学校每年聘请家教讲师团为家长和学生开展讲座和活动,如“感恩让爱流淌”“传递感恩,点激梦想”的感恩教育报告会、“爱与和谐”亲子活动等。活动为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了互动平台,深受家长欢迎。这样的活动让教师和家长在“施爱”的过程中也能实现成长。此外,学校常态化开展校园关爱活动,如“鸿运当头,新年送祝福”活动,在新年开学第一天,学校以教师名义给学生送上含有励志祝福语的红包;以学校领导的名义给教师送上有春节祝福语的红包。活动让师生感受到祝福、鼓励及关爱,一方面增强教师在学校工作的归属感与幸福感,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对学校、教师产生亲密情感,助其投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三、主题拓展活动

学校以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通过体验式的拓展训练、放松训练、团体辅导、校园心理剧、绘画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

学校针对不同主题设计实施了丰富的拓展活动。如“点燃激情 冲刺中考”拓展活动,这是面向毕业班全体师生的活动,其中包括:学生个体单独完成的“挑战高空”活动,学生通过体验挑战内心的恐惧,实现蜕变;“共走毕业路”“传承”等团体训练活动,让学生体验面对中考,团队合作、支持的重要性;师生共同参与的“梦想之路”活动,使师生从中感受到成功来自于所有人的付出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