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嘉年华范例6篇

亲子嘉年华

亲子嘉年华范文1

走近2015年中国宠物文化节(大连站)

本届中国宠物文化节(大连站)打造了首个东北地区大型宠物主题展,树立东北地区宠物文化新高度,搭建东北宠物行业最大规模的互动社交平台,引导产品经销商将产品品牌植入消费者心中的新型模式的同时,也使品牌商、经销商直面消费者,直观得到市场全方位的信息反馈。

随着文化节的推进,激发了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宠物市场的消费潜力,引导东北宠物消费健康发展,缩短产业升级时间,从而加快了东北宠物市场的结构演进过程。

现场活动精彩纷呈“皇家杯CFA世界名猫赛”

――携手CFA打造国际顶尖猫赛,10名国际裁判执赛,逾200只世界项尖名猫汇集亚宠展现场,展示纯种猫价值过千万,是不容错过的猫界贵族赛事。

“优卡杯”CKU华东区全犬种国际冠军赛

――CKU国际裁判执裁,200余条CKU血统纯正的世界顶级赛犬云集亮相,身边的专业犬赛就在8月第十八届亚洲宠物展!

狗狗运动会

――狗狗家庭亲子秀,度身定制爱犬与主人共同参与相扶相携运动互动营,全新赛事项目、创意赛事设备、丰富奖品设置,亚宠为养犬家庭高端定制独有体验,快来吧!

“麦洛斯杯”小宠游园会

――集科普、游戏互动于一体,现场展示多种新奇萌宠,还能戴上手套与小宠亲密接触。另设兔子、仓鼠、龙猫、剌猬、雪貂等小宠物游戏区,可带着宠物现场来参与领取奖品。

水草造景大师秀

――“水草造景大师秀”首次登陆亚洲宠物展,五名国际项尖水草造景大师现场倾情演绎,颠覆传统缸养模式,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水草世界。

“海豚杯”全国锦鲤(幼鲤)巡回赛

传承千年文化,打造锦鲤全国顶尖赛事,逾百条“水中活化石”亲临现场,全国首个锦鲤巡回赛就在第十八届亚洲宠物展现场。

现场特色

宠物新风尚InnovAdion

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网络全球宠物创新产品、技术与理念,从“心”到“新”,亚洲宠物展2015宠物新风尚再次热袭而来,为你解读亚宠创新工场各种奇妙的混合动力。

国际精品集中呈现――海外展团纷纷入驻

亚洲宠物展承载着来自世界前沿的灵感碰撞,在海纳百川的魔都上海,由巴西展团、澳大利亚展团、韩国展团、日本展团、美国展团及其他海外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品牌入驻,各个海外展团纷纷从原料、生产、加工和贸易等方面,秉承传统、创新、高质量的竞争优势,将他们的优秀资源和精品带到现场,加大中国市场开发力度。

观赏水族华丽首演――观赏水族用品及技术专区

今年现场打造以华东为立足点、以内贸为导向的水族商贸服务专区,集中展示如观赏鱼、水草及肥料、饲料、水族药品等观赏水族生物,以及水族箱、过滤设备、照明器材、增氧设备、温控设备等水族器材相关用品与技术。

宠物医疗―站采购――宠物医疗专区

打造以临床需求、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发展动力,集宠物医疗设备、器械、疫苗、药品、保健品、处方饲料、医院管理软件等在内的一站式采购平台,促进宠物医疗行业良性互动,加速行业发展步伐。

小宠异宠新意续写――小宠专区

海内外前沿小宠食品、用品展商集聚,并设宠物貂、兔子、龙猫、松鼠、异宠等特色体验区,以商务采购与终端体验结合,展示最新小宠业发展风貌。

亚洲宠物展展馆介绍

上海世博展览馆是一座设施先进、布局合理、节能环保、交通便捷、功能齐全的高规格、现代化、国际性会展场地。毗邻黄浦江,位于世博轴西侧,紧临中国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五星级酒店,是高规格、国际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展品范围

宠物食品:主粮、零食、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机械、食品包装技术等

宠物用品:服装、窝垫、笼舍、玩具、美容用品、洗护产品、训导用品等

宠物医疗:宠物医院设备、手术器械、宠物药品、生物制品、保健品、饲料、处方饲料、检测试纸试剂等

水族产品:水族箱、增氧设备、加热棒、过滤器、观赏鱼饲料、药品、水生植物等

活体宠物:犬、猫、兔子、仓鼠、龙猫、雪貂、刺猬、鸟、观赏鱼、爬宠等活体动物

亲子嘉年华范文2

在一本描述近百年亚洲商业巨头的著作《亚洲教父》中,美国作家乔・史塔威尔称陈嘉庚是那个年代唯一没有以买办身份发家的企业家,他不走行贿路径,纯粹靠发展商业贸易胼手砥足搭建起自己的商业大厦。当时一位英国大臣考察新加坡工业后称陈嘉庚的公司是“亚洲最大的企业”。

今天,“橡胶大王”的辉煌早已没入历史烟尘,而陈嘉庚创办的厦门大学、集美大学,仍在泽被后人,他作为一位慈善家不断被后人提及、缅怀。

“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这是陈嘉庚对金钱的见解。 至1934年,陈嘉庚经商30年,获利1900 万元,仅资助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就花去800万元,约占获利总额的42%。

大教育家黄炎培评价陈嘉庚道:“发了财的人,而肯全拿出来的,只有陈先生一人。”并称陈嘉庚“毁家兴学”。虽然陈嘉庚一直否认“毁家兴学”,但是他的一生却恰好证明了黄炎培所言不虚。

他是个工作狂人,却不迷恋钱财。他用钱财支持过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后来又成为革命的重要筹款人,延安革命经费的相当大一部分来自陈嘉庚的筹款。此外,他投入最巨的,是家乡福建的教育事业。

从拖着辫子、穿着长袍马褂,到梳着短发、穿着洗得发白的西装,陈嘉庚带着满面的风霜穿梭在福建和新加坡之间,就像一架不知停歇的机器,在新加坡就是橡胶业、航运业的运营、算计,在福建则是小学、中学、大学的兴办管理、事无巨细的统筹,那些在新加坡赚得的财富悉数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来到战火袭扰、灾害频仍的闽南。他的所有产品都用钟作商标,钟声象征着中国人民的觉醒。

新加坡的欢乐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陈嘉庚却从来不是富豪大亨圈子中的一员,他滴酒不沾,无任何不良嗜好,一生也从未卷入任何关于女人或赌债的丑闻。在那个极其腐败的年代里,他的理想、他的鲜明的亲共立场使他与逐利的商人们和族人们格格不入,他与亲的“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势同水火。

当地的华裔商人往往将融入当地政治圈子以谋取商业利益视为最大成功法门。陈嘉庚却自我例外。他不以商人自奉,还多次向人表白, 他也是一个知识分子,并一手创办了《南侨日报》。

陈嘉庚对教育事业的首次发愿是为胞弟所刺痛。有一次,刚刚新婚的青年陈嘉庚回乡省亲时,看到自己的胞弟整天无所事事,着身体四处疯玩,他很是气愤,把胞弟绑在树上,拿起鞭子就痛打了弟弟。

之后陈嘉庚痛定思痛,除了留下部分家用,他拿出全部积蓄2000银元,在村里创办了惕斋学塾。然后这位倾尽身家的年轻人不得不离开新婚燕尔的妻子,回到新加坡为父亲打工。就在那时,他心生大愿,“立志一生所获财利,概办教育,为社会服务”。因为“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

“橡胶大王”

陈嘉庚1874年生于福建同安县的集美社(今集美镇)――一个与厦门隔海相望的偏僻渔村。他的父亲陈杞柏在新加坡发展事业,仅仅是时而汇款回家。他由母亲孙氏独力养大。母亲乐善好施,笃信佛教,除自己的孩子外,一生还收养了6个孩子,在村民中享有盛誉,她还曾拿出全部家当――400银圆,抚恤乡民,平息了一场建屋械斗。

陈嘉庚8岁入村里私塾念书,旧式教育只知照本宣科,虽然陈嘉庚十分用功,把读过的书都背得烂熟,但“数年间绝不知其意义”。这也令他后来决心兴办新式学校。成年后倾心革命、投身教育的陈嘉庚把读书作为他一生最大的爱好,他在南洋和国内的报纸上撰文支持革命、呼吁支持教育,这些完全靠自学得来。

16岁时,陈嘉庚远渡新加坡,他操着一口闽南语,根本不会说英语,在父亲的米店当学徒,兢兢业业一干13年。 父亲是个干练的商人,从事多种投资,包括房地产、西米厂和菠萝罐头厂。但他更爱自己的庶子,和长子陈嘉庚没有什么感情。

陈嘉庚因此养成了谨言慎行、勤奋工作的习惯。他工作出色,老成持重,很快升任经理,并给顺安米店赚了大钱。但父亲还是将公司权力移交给庶子,陈嘉庚以职业经理人自奉,并力持节俭。

母亲去世后,陈嘉庚回家乡守孝三年。等他回到新加坡,发现倏忽之间父亲已经破产负债。他主动帮助父亲承担了所有的债务,也以此迎来了自己当家作主的年代。

当时菠萝罐头市场竞争激烈,陈嘉庚认为整个行业多不注意成本核算。他规定公司当日购进的菠萝必须当日制完,当夜即结算盈亏,以此作为次日采购议价的标准;生产中也尽量减少剖工的损耗。三个月后,公司收入即大增。

从绝境中拼杀出来的陈嘉庚终于清偿了父亲所欠债务,而他也明确提出诚信经营的原则:“中国人要取信于世界!我们中国人一向讲究言必信,行必果!”众人慨叹之余,陈嘉庚也为自己的实业迎来了品牌价值和信誉,铸就了他的亿万富翁之路。

《物种起源》出版的同时,种植业兴起,橡胶第一次从巴西被移植到马来西亚。从20世纪初开始,橡胶和咖啡等,开始取代中国的茶叶,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新商品”之一。商业嗅觉灵敏的陈嘉庚,只用2000元就购买了一批种子,播种在菠萝园中,从几亩到几十亩再到几百亩、几千亩。

等到了1925年,他已拥有橡胶园1.5万英亩,成为侨商中最大橡胶垦殖者之一,被称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橡胶产业的四大“开拓者”之一。他办橡胶制品厂,生产橡胶鞋、轮胎和日用品,先后在国内各城市、南洋和世界各国大埠设立分销店100多处。慢慢地,他还设法和美国橡胶业协会搭上关系,把广告做到了美国,把“谦益”橡胶厂的大半产品直接销售到美国,开创了在英国统治新加坡百年来华侨不通过洋行而与外国商家直接进行贸易的先例。

此外,他还经营米厂、木材厂、冰糖厂、饼干厂、皮鞋皮厂等,厂房达30多处。鼎盛时期,营业范围远及五大洲,雇佣职工达3万余人,资产达1200万元(约值黄金百万两)。

他首创橡胶制品大规模生产,开辟了橡胶制品和其他制品直接输出的国际市场,在侨商中第一个打破了英国资本的垄断局面。陈嘉庚既不是买办,也不是欧美工业的附庸,他在没有关税保护的情况下,能够与欧美公司一较高低。

“毁家兴学”

辛亥革命之前,陈嘉庚就已剪去辫子,加入了同盟会,并和孙中山结识,成为革命在海外最大的支持力量之一。

辛亥革命后,陈嘉庚回到家乡,开始为集美学村垒起砖瓦。这次回国办学与惕斋学塾大不相同。出洋到新加坡独力拼搏的几十年,他直接接触到20世纪初期的西方文明和工业,后来又担任了新加坡道南学校的总经理,他不仅深感兴办教育乃国家富强之道,而且自己也有了一点办学经验。他的办校范围不再局限于乡里族人,开始有了明确的目标――为了凋敝的中国能够有独立思考的国民。这样即使世界变化了,“我国固有之文化精神,万不能残缺,”才能从根本上逃脱天演的淘汰,因为“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

从这时开始,陈嘉庚念兹在兹的是兴国方能兴家,兴学即是兴国。

当时的集美社已经发展到二千多人口,分为七个房头,划地而居。七个房头又分成两大派,屡次械斗,结下了仇。陈嘉庚先对社里各房房长进行恳切劝说,晓以大义,使之明了同宗相亲的道理和兴办学校的好处;同时表示愿意负担学校的一切经费,取得了各房的支持。

在陈嘉庚的不懈努力之下,一所近代化的集美小学,1913年春在福建东南海滨建成,初期聘有7名教员,设有5个班级,招有135名学生。陈嘉庚亲自制定了“为改进国家社会”的办学方针,提出“诚毅”二字为学校校训,诚以为国,实事求是,大公无私;毅以处事,百折不挠,努力奋斗。

集美小学的学生不断增加。全县及邻近一些地区受到启发也想办学。当地小学教育开始发展起来了。而小学要发展,首先需要师资。

于是,1916年,回到新加坡的陈嘉庚决定创办师范和中学。他派遣胞弟陈敬贤回到集美,建造规模宏大的校舍,聘请优秀校长和教师,招收贫寒学生,规定:“中学生只交膳费,学宿费均免。师范生膳费亦免。各生不拘师、中,所需被席蚊账,概由校中供备,以资一律。”如此慷慨供养全体学生,不但在私立学校中所仅见,就是公立学校,也极少能办到。

1919年,陈嘉庚又以愚公移山的气概开始兴建厦门大学。其“通告”宣称:“民心不死,国脉尚存,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目的之一日。”

他将商务全盘交给胞弟陈敬贤,行前把新加坡的所有不动产包括7000英亩橡胶园和150万平方尺的房产地皮,捐作“集美学校永远基金”。

他选定“国耻纪念日”为厦门大学校舍建筑奠基。校训为“止于至善”。他在演说中号召华侨:“吾国今日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凡属财产家,宜捐其一部分振兴教育,以尽救国责任,国家存在,而后国民之幸福乃有可言。否则为犹太之富商,任人侮辱宰杀,生命且不可保,安从而娱乐耶?”

当时的校址上,怪石林立,荒冢遍布。陈嘉庚亲自敦促工人清理坟墓, 开采石条,就地作为校舍地基和筑墙的材料,节省不少建筑费。他亲自修改美国技师设计的图案,以降低造价。

1921年,厦门大学落成。“嘉庚风格”的厦门大学成为全国最美的大学校园,闽南式大屋顶与西式外廊建筑巧妙融为一体。建南楼群,陈嘉庚倾注心血最多,五幢楼“一主四从”,排列成弧形,蔚然矗立在坡上,面朝大海,楼前利用落差辟为大运动场的弧形看台,恰似上弦月,称为“上弦场”。

厦门大学开学后,在厦门和南洋招收新生136名,设“师范”“商学”两部,举邓萃英为校长。开学时,校长邓萃英带来一块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题赠的匾额,陈嘉庚认为徐世昌是袁世凯的结拜兄弟,缺乏士人气节,最终没有悬挂他的匾额。

在陈嘉庚的坚持下,厦门大学除了教授四书五经,更多的是支持教育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同时陈嘉庚开始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希望训练专门人才充实实业,他创办水产及航海学校,以振兴航业,开发水产资源,他知道未来的航运将成为各个国家的命脉。他一边培育教师,一边在厦门自建渔轮一艘,以供学生出海实习。集美学校奠定了中国航运业的基础。如今集美大学的特色仍然是水产和航运。

陈嘉庚在家乡逐步打造起的教育事业群,其运营所需经费,全部出自他的产业。在接下来几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美国汽车业减产,陈嘉庚的企业连年亏损,多年亏损达1000万元,但是他还是以厂房、地产和货物向银行抵押贷款付给集美、厦大两校经费378万元。

虽然陈嘉庚再三呼吁华侨捐款,但是同时代的众多富豪不愿为陈嘉庚一手创办的厦门大学做嫁衣。陈嘉庚横下一条心,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力量也能办好一所大学,就像集美学校那样。这就需要快速扩张他的商业帝国,他贪婪地兼并、买入、创办,无数的商场、工厂、橡胶园、菠萝园拔地而起,内部流动资金不足,他就向各个银行大手笔地借贷。

这些决定完全是他自己做出,弟弟陈敬贤也仅仅是辅助而已,整个集团的控制权被他牢牢地握在自己手里。虽然西方的经营管理方法他也学了一些,但是骨子里他是个狠劲拼搏的华商,这个企业也是典型的华人家族企业。

清盘时,陈嘉庚有限公司的债务高达1290万余元,其中欠汇丰银行、纽约国民银行、渣打银行、有利银行、大英银行、华侨银行等8家债权银行贷款加利息104万余元。

他在福建为教育投入共约800万元,主要是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 其中厦门大学400万,正好是他原来承诺的数额。他认为“教育慈善诸事业,本为吾人应尽之天职”。因为西方先进国家的教育有大量的个人社会捐资,而“欧美各国教育之所以发达,国家之所以富强,非由于政府,乃由于全体人民。中国欲发达,欲教育发达,何独不然。”

为了使集美学校能继续办下去,73岁时陈嘉庚留下了伏笔,其效应一直持续至今。1947年,他授命其次子陈厥祥集资10万港元在香港注册成立集友银行,以期从中获得股息与红利,使集美学校增加一个长期、稳定的经费来源。据统计,从1991年到2005年,香港集友银行付给集美学校的红利与股息已过11.4亿港币。由2001年10月1日起,集友银行成为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附属机构,集美大学每年都能分红至少2000万….

及至后来,奔赴海外的下一代华商终于打破了门户之见,陆陆续续为厦门大学添砖加瓦: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陈嘉庚的大女婿李光前,这位新一代橡胶大王更加默默无闻地为教育倾尽全力。

厦门大学的楼宇陆续镌刻上了这样的一些名字:香港的邵逸夫、桂华山、黄克立、钟宝玉、黄保欣,菲律宾的余明培、庄中坚、陈卿卿、许自钦、蔡清洁、邵建寅、洪文炳,台湾的张子露,泰国的丁政曾、蔡悦诗,印尼的林联兴、李文正,新加坡的吴定基….

苛刻的父亲与坚定的爱国者

一位美国记者对陈嘉庚的倾资办学行为感到很不可思议,问他:“陈先生,你信仰共产主义吗?”陈嘉庚回答:“我早在十月革命前就开始献出我的财产去办教育,让人们共我的产了。”

与多数侨商,甚至多数华侨不问世事大不相同,陈嘉庚自从追随孙中山以来,就一直抱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在他那里没有中间地带。

在创办厦门大学期间,一位校长备选者是与陈嘉庚私交不错的,两人在同盟会结识,陈非常倾心于汪的才华。后来在汪主张对日和谈时,陈以国民参政员身份,提出“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的提案并获得通过,邹韬奋誉之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叛逃后,他又立即发出通告,历数的六大罪行,带头筹集缉拿汪贼的经费。陈嘉庚多次对媒体坦言,“生是华夏人,死是中国魂,倘若一息尚存,定为祖国驱除日寇尽力!”

抗战中,陈嘉庚率领“南侨慰问团”来到当时的“陪都”重庆慰问,在高层最高规格、盛情接待的背后,陈嘉庚发现,这个当时所谓的“大后方”民不聊生,官绅大发国难财。奔赴延安之后,陈嘉庚在廉洁的延安找到了中国的希望,他自此成为坚定的亲共人士。新加坡沦陷期间,他因此被日寇认定为“南洋抗日之巨头”, 宪兵队日夜出动到处搜捕他。陈嘉庚历经数月辗转颠簸,住地不断转移,姓名不断更改,仍然身陷重围。为此,陈嘉庚身上一直暗藏着一小包“氯化钾”,就是为了防备敌人强迫他做傀儡。避难爪哇期间,他凭借回忆,写下了《南侨回忆录》,很多的海外华侨就是通过这本书认识了共产党,了解了、、。

1950年,陈嘉庚回中国定居。此后,他把余生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的扩建。从设计、绘图、 备料到施工,陈嘉庚事必躬亲,一丝不苟。

将一生大爱奉献给国家、革命、教育事业的陈嘉庚,在家庭生活中,则以一个严苛的父亲形象出现。

他一回家,孩子们常常躲回自己的房间,一家人其乐融融、有说有笑的场面在陈家几乎见不到。五子陈国庆这样描述他父亲:父亲把时间都花在生意和社会工作上,“对待子女非常严厉”。 陈国庆15岁在道南学校读书时,母亲给他买了一条领带,结果遭到父亲的严厉批评,直到他长大成人才戴上领带。陈嘉庚的第三子陈博爱于厦门大学毕业后,当时厦大校长林文庆建议让他出国留学,但陈嘉庚不允,他希望儿子能继承他的志愿,为厦大和集美两校谋利益。

陈嘉庚对此的解释是:“父之爱子,实出天性,人谁不爱其子,唯别有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之爱。且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实乃害之,非爱之也。”

后来孩子们长大离开家,他更是很少与子女团聚,生日也不许大家庆祝,只许孩子们在大年初一来见面,结果连自己钟爱的孙女死去几个月都不知道消息。

陈嘉庚的个人生活,是出了名的节俭与简朴。虽然身家过亿,陈嘉庚的四房太太,九男八女的庞大家庭每年花费不过数千元。他本人出门时口袋里的钱从来没有超过5元。因为“个人少费一文,即为吾家多储一文,亦即为吾国多储一文,积少成多,以之兴学。”

回国后,陈嘉庚的身边没有妻妾,没有亲眷,过着甘地般的苦行僧式生活。

陈嘉庚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和散步。年轻时,他确实吸过鸦片,抽过雪茄 ,但在20年代就都戒掉了,之后烟酒不沾。

1949年至1955年间,陈嘉庚先后进行过两次全国性的考察旅行,近百个城市,前后历时近一年,行程多达数万里。82岁高龄的他在考察之后,在政协会议提了七项提案,其中有一项就是禁止给公务员配给香烟。考察时,东北的一位接待的工作人员热情地邀请他吸烟,那是特别为接待他而准备的香烟,陈嘉庚当时勃然大怒,拂袖而去。

陈嘉庚的胞弟陈敬贤因为办学积劳成疾,在日本养病期间出家学佛,陈嘉庚十分不理解胞弟的做法,自此与之决裂。他更显孤独,办学失去了左膀右臂,孤单的背影更加经常的出现在厦门大学、集美学村的工地上……

在“反右运动”中,陈嘉庚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作大会发言,肯定“整风运动”和“大鸣大放”后,着重讲了十六条意见,半句不提“反”,而是尖锐批评党员干部的、主观主义、骄傲自满、懈怠傲慢等弊端。有人劝陈嘉庚不要再“大鸣大放”了,陈嘉庚回答:“我一生实事求是,不平则鸣。做人要诚实,政治更应诚实,绝不能指鹿为马讲假话。”

亲子嘉年华范文3

我曾反复查找和考证关于宋氏姐妹的父亲宋嘉树先生的史料,却不料众说纷纭,令我疑窦丛生。

首先,关于宋嘉树的出生年月,竟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1861年10月,见政协广东省文昌县委文史编《宋庆龄原籍考实》;一说是1863年2月,见《宋庆龄宗亲初考》(宋庆龄生平展览文昌展出委员会编)、刘家泉编写的《宋庆龄传》、于醒民等编写的《宋氏家庭第一人》;还有一说是1866年,见罗比・尤恩林编写的《宋氏三姐妹》、《民国名人传记词典》、尚明轩等编写的《宋庆龄年谱》、吴相湘编写的《孙逸仙先生传》。三种说法相差五年,至今莫衷一是。

同样重要的,是关于宋嘉树的姓名。

一种通行的说法是:原名宋嘉树,字耀如,又名宋查理。

另一种说法是:宋嘉树祖先并不姓宋,而是姓韩。乳名阿虎,大名“韩教准”,他的父亲韩鸿翼,是海南文昌县商人,母亲韩王氏。1875年他过继给婶婶宋氏之弟,遂姓宋。

还有一种折中的说法如下:宋耀如原本姓韩,名嘉树,广东文昌(今属海南省)人。年轻时漂流到美国谋生。有一次,美国人询问他的名字,他用浓重的广东口音顺口答曰“嘉树”。由于广东口音的误听,将广东话“嘉树”听成了“查理宋”。后来,他进神学院学习,干脆自称“查理宋”。他回国传教时,按中国姓名习惯,称为“宋查理”。后来,《万国公报》主笔沈毓桂先生为他定名为“嘉树字耀如,以字行”。但“宋查理”之名仍通行。

关于宋嘉树早年的经历,也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是:他九岁就去美国,曾在一家印刷厂工作。后来进圣三一学院。十九岁毕业于范德比尔特(又音译万德比)大学。翌年,参加反清的三合会。1889年,被美国圣经协会派到上海传教,并销售和分发宗教书刊。

另一种说法是:他在1875年随兄赴东印度群岛,三年后义父带他到美国波士顿经营丝茶店。后在美国海防卫队任船舱侍者。1880年11月洗礼,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1885年春毕业于万德比大学神学院。原拟再学医,但未能如愿。“美以美会”即派他回中国。1886年1月到达上海,担任牧师,开始传教。

……

共同的说法是:宋嘉树是华侨,出生于侨乡――海南文昌县一个小商人家庭。少年时代辗转到美国打工,跟随义父到美国波士顿经营丝茶店,当学徒(三年,待考),同时努力学习英语。后来受洗礼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进神学院。1886年1月(或1889年,待考)被派遣到上海虹口区传教,担任教堂牧师。1892年,他辞去布道团的工作,仍献身宗教事业,创立“华美书馆”印行《圣经》中文版本。他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创立人之一。因经商获利,他常捐款支持美以美教会。

宋嘉树何时与孙中山结识?以后的交往如何?亦众说纷纭。

《孙中山全集》里面,宋嘉树的姓名最早出现在1912年4月17日,孙中山致友人李绕生的信中写道:“宋君嘉树者,二十年前曾与陆烈士皓东及弟初谈革命者,二十年来始终不变,然不求知于世,而上海之革命得如此好结果,此公不无力。然彼从事于教会及实业,而隐则传革命之道,是亦世之隐君子也。”

“二十年前”,也就是1892年。这年7月,孙中山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不久到澳门行医。今有资料证明:当年他去过上海。如果这一年孙、宋确实 “初谈革命”,可能是宋嘉树随同孙中山的同乡陆皓东(当时在上海当电报翻译)到广东会见孙中山。但通常公认,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途经上海时,他们已相识、相知。有记载证实:1894年春,孙中山偕同陆皓东赴上海,与宋嘉树见面。他们同是广东人,同是基督徒,并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一见如故,“屡作终夕谈”,宋嘉树成为宣传革命的“隐君子”,并成为孙中山革命运动的热心支持者。

必须指出:1893年宋庆龄生于上海,她在襁褓时期,就与孙中山有缘了。

同年10月,孙中山得到郑观应设法代领的出国护照,从上海经日本到达檀香山。

亲子嘉年华范文4

硕士娶了个博士

李安祖籍江西,父亲是中学校长,教子极为严格。家庭带给李安的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浸染,父权家庭的模式也为他日后的作品提供了生活基础,甚至是原始素材。

尽管李安生活在这种环境里,他还是不可抑制地爱上了电影和表演。1973年,他做出了一个让父亲十分恼火的决定――离开家乡,报考台湾国立艺专戏剧电影系。在这个传统家庭里,从事演艺事业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父亲曾经赶到台北,想把儿子拉回家,没想到从小到大一向听话的李安这次就是不顺从,任凭父亲怎么劝,他始终不改决定。在艺专读书期间,李安对演戏和电影制作越来越有兴趣,曾获得台湾话剧比赛大专组最佳男演员奖。

1978年初,李安前往美国留学,就读于伊利诺大学戏剧系导演组,这期间,李安认识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林惠嘉。

李安和林惠嘉是在一次台湾留学生聚会时偶遇的。当时,身材高挑、性格开朗的林惠嘉特别引人注目。李安潜意识里觉得,这个女生身上具备着不同于常人的优秀素质,于是端着酒杯主动与她攀谈起来。闲聊之余,才发现他俩原来是同一所学校的留学生,两人的校舍间隔不到500米。只不过林惠嘉读的是生物学专业,而且是硕士学位。

聚会结束时,李安对林惠嘉忽然有种依依不舍的感觉。第二天,性格腼腆的李安主动找到林惠嘉,约她到体育场去看球赛,对李安也颇有好感的林惠嘉爽快地答应了。从此,两个远离家乡和亲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走到一起,两人的感情与日俱增。

1983年,徜徉5年爱河之后,李安和林惠嘉在纽约举行了一场中西合璧的婚礼。婚后,李安继续到纽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而林惠嘉已经是伊利诺大学的生物学博士生。他们分隔两地,聚少离多,但两人的感情非常好。李安是个温和厚道的人,而林惠嘉是个独立能干的人,他的感性遇上了她的理性,就好像一座天平,为这个家找到了一个最适合的平衡点。

6年“家庭煮夫”

在纽约大学学习期间,李安显示出了他导演方面的非凡才华。1984年,他的毕业作品《分界线》获得了纽约大学生电影节金奖及最佳导演奖,并取得电影硕士学位。第二年,林惠嘉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纽约找到了一份药物研究员的工作,于是两人在纽约安了家。

此时的李安已到了而立之年,他留在了美国,试图开拓自己的电影事业。但一个华人想在美国电影界混出名堂来,谈何容易?最初,李安拿着与别人合写的剧本开始跑影片公司,两个星期跑了30多家公司,最终毫无结果。他一度失业在家,靠妻子林惠嘉一个人的工资维持生活。

在此期间,大儿子李涵、小儿子李淳相继出世,家庭负担非常沉重。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李安每天在家除了大量阅读、大量看片、埋头写剧本以外,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这样做了近6年的“家庭煮夫”。每到傍晚做完晚饭后,李安就和儿子一起兴奋地等待“英勇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回家”。此情此景,让带着一身疲倦回家的林惠嘉觉得很温馨也很感动。

李安之所以把妻子称为“猎人”,因为在他眼中,妻子是勇敢、无畏、坚强的化身。的确,林惠嘉是个个性非常独立的女性,她自己能做的事从来不愿麻烦别人,即使对丈夫李安也是如此。

那些年里,林惠嘉对李安最大的帮助就是“不理他”,让他去沉淀、去成长,而不让他分心。她认为,一个人要清楚自己的方向,一旦做出了决定,就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多年的“家庭煮夫”经历让李安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就连丈母娘都夸奖他:“你这么会烧菜,我来投资给你开馆子好不好?”当然,这样的生活也磨练了李安的性情,一种深藏不露、外柔内刚的韧性,一种对事业持之以恒、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在他看来,自己与林惠嘉的结合不仅是一种缘份,也是一种福份;在妻子坚强、冷静的外表下,深藏着对他的理解和爱。

“妻管严”丈夫成了华人第一导演

1991年,《推手》开拍了。这是李安的第一部长片,他兴奋异常:“第一次有人叫我‘导演’,拿个木盒给我坐,飘飘然蛮过瘾的,这也更坚定了我要拍好电影的信念。”《推手》这部通俗、温暖的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获得当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提名,并最终摘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评审团特别奖3项大奖。

2001年金球奖颁奖典礼上,李安凭借《卧虎藏龙》夺得最佳导演奖。当他手捧奖杯时,幽默而深情地说道:“我的惊喜之情难以形容,我要感谢我强悍的太太,她是《卧虎藏龙》里所有女角色的典范,坚毅、笃定、宽容、温情……”领奖之后,有记者问及李安的感想,李安再次幽默地说:“我很想快点回家被老婆骂一骂。”

丈夫出名后,林惠嘉对别人称她为导演夫人或李太太感到不习惯,要求人家直接叫她的名字或称她为李妈妈。她说:“李安没当导演的时候,我就是我;李安当导演以后,我还是林惠嘉。” 一次,美国华裔社区的男女老少请林惠嘉主讲“牵手与推手――谈家庭沟通和简易人生”。林惠嘉穿着一身普通的裤装,不染头发、不施脂粉,浑身上下透着一种真实的本色。她首先介绍自己是个“只有李安能够忍耐”的妻子,然后回忆起夫妻俩在那6年与幸运女神无缘的日子里不慕财富的共识;在谈及家庭沟通时,她认为相互之间的信任、宽容、耐心和避免斤斤计较,是他们家庭生活幸福的基本条件。

2005年,李安接拍同性恋题材的影片《断臂山》。《断臂山》的剧本在美国电影圈至少漂流了六七年,既没有导演愿意拍,也没有公司投资,只有李安相信自己的眼光,他说:“我看了小说后直流眼泪,尤其在结尾的时候。我想,既然没有人拍这种东西,我就选择它。”对此,林惠嘉表示支持,她还是那句话,你既然作出了选择,那就为这个选择努力到底吧!事实证明了李安的独具慧眼和超常胆识。

2006年2月,电影《断臂山》在相继捧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之后,又获得了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八项提名。3月6日,奥斯卡金像奖揭晓,李安成为第一个捧得奥斯卡小金人的华人导演。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李安致受奖辞时说:“感谢我的妻子和儿子们,我爱你们。拍《断臂山》时,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和你们在一起……”

李安拿了奥斯卡小金人后,作为妻子,林惠嘉仍然不忘“敲打”他:“不管你捧了多少个小金人,你还是那个李安;家不是片场,你该做的家务还得做。”

亲子嘉年华范文5

带儿子挤巴士的小气爸爸

李嘉诚有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不要以为富豪的儿子就可以做温室里的花朵,享受荣华富贵,李嘉诚从来都不娇惯儿子,他坚信,教孩子学会自立自强,学会做人处事,比给他金山银山要强百倍,所以,两个儿子从小就被要求克勤克俭,不求奢华。

李泽钜和李泽楷虽然出生在大富之家,却很少有机会享受奢华的生活。他们小的时候,李嘉诚很少让他们坐私家车,却常常带他们坐电车、巴士。有一次,李嘉诚看到在路边摆报摊的小女孩边卖报纸边捧着课本学习,就特意带两个儿子经过这个报摊,让他们学习小女孩认真学习的态度。

李家兄弟在香港圣保罗男女小学上学,在这所顶级名校里,许多孩子都是车接车送,满身名牌,可他们却经常和爸爸一起挤电车上下学。以至两个孩子经常闷闷不乐地向父亲发问:“为什么别的同学都有私家车专程接送,而您却不让家里的司机接送我们呢?”每次听到兄弟俩的质疑,李嘉诚都会笑着解释:“在电车、巴士上,你们能见到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能够看到最平凡的生活、最普通的人,那才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社会;而坐在私家车里,你什么都看不到,什么也不会懂得。”于是,两个孩子和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在拥挤的电车里一天天长大。那些神色匆忙满身疲倦的成年人、那些和他们一样挤电车的孩子,让他们懂得,真实的生活充满了辛勤和劳累,安逸和奢侈并不是生活的常态。

小气爸爸还很少给儿子们零花钱。和学校里那些大手大脚花钱的同学们相比,李泽钜和李泽楷甚至怀疑自己的父亲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富有。

教孩子学会做人是父母最重要的责任

李嘉诚曾说过:对子女的教育,百分之九十九应该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即便是他们成人后,也应该是三分之二教他们如何做人,三分之一才是教他们如何做生意。所以李泽钜和李泽楷从小就接受父亲这样的教育――要真正做一个好人、一个成功的人,必须勤奋努力,诚实守信,不贪图小利,多为别人着想。为了让儿子们真正明白这些做人的道理,李嘉诚身体力行。每天晚上,辛苦了一天的他都会坐在书桌前阅读、自学外语。李嘉诚自幼家境窘困,连小学都没读完,所以为了能够做一个更加成功的人,他积极学习,勤奋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李泽钜和李泽楷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学习也很自觉勤奋。

在李家兄弟的童年时期,每逢星期日,李嘉诚就会带兄弟俩一起出海游泳,而游完泳后,必定要给他们上一堂严肃的国学大课。他会拿出随身带着的《老子》《庄子》等书,一句一句读,然后再一个字一个字解释给儿子听。时间一长,李泽钜和李泽楷记住了那些传统的做人准则,比如诚实,比如信义。

除了让儿子们在理论上明白人生的道理,李嘉诚还在生活中要求他们从点滴做起,做个真正的良善之人。有一次,香港刮台风,李嘉诚家门前的大树被刮倒了,李嘉诚看到两个菲律宾工人在风雨中锯树,马上把儿子从床上喊了起来,指着窗外的工人说:“他们背井离乡从菲律宾来到香港工作,多辛苦,你们去帮帮他们吧。”李泽钜和李泽楷马上穿上衣服走进了风雨,而这时的李嘉诚在他们身后绽开了笑容。

为了培养儿子自立,李嘉诚还鼓励他们自己挣零花钱,所以李泽钜和李泽楷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杂工、侍应生。李泽楷每个星期日都到高尔夫球场做球童,看着小小的儿子背着大大的皮袋跑来跑去,李嘉诚甚是开心。而当李泽楷告诉他,把挣来的钱拿去资助有困难的孩子时,他更是笑逐颜开。懂得了勤劳和独立、懂得助人即是助己的儿子,是他想要的好儿子。

狠心送儿子出国,让他们学会独立生活

儿子们一天天长大,李嘉诚决定送他们出国上学,让他们独立生活。这个决定对于15岁的李泽钜和13岁的李泽楷来说,未免过于严酷,因为这意味着小哥俩要离开父母,告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自己安排学习和生活了。让孩子们这么早就告别无忧无虑的家庭生活,独自到千里之外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去求学,李嘉诚的确下了狠心,望子成龙的他有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们早一点独立生活,胜过给他们金窝银窝。

到美国的第一夜,李家兄弟俩就被排山倒海的陌生和寂寞弄得手足无措。以前大事小情都依赖父母惯了,现在,父母远在万里之外,什么事情都要自己解决,小哥俩无所适从,更糟糕的是因为语言不通,他们感到举步维艰。这一次,他们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独自面对生活。

李嘉诚的妻子对于远方的儿子,自然格外牵挂,特别是接到儿子们声泪俱下的电话时,更是心如刀绞,可是她明白李嘉诚这样做的良苦用心――父母不可能永远守护在孩子身边,只有让他们早一些经受暴风雨的洗礼,才能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才能让他们在未来之路上经受住风吹雨打。所以,每次儿子们打回来电话哭诉委屈,她都坚定地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她和李嘉诚一样,希望儿子们的翅膀能够尽快硬起来,学会自己飞翔。

于是,小哥俩在美国开始了独立生活的第一个篇章。除了学习,他们要面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饭,虽说李嘉诚教子甚严,可小哥俩却从没有下过厨房。为了解决一日三餐的问题,小哥俩开始跟电视上一个专门教做菜的节目学习,每天跟着主持人学烧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学会了几道风味菜的做法,然后开始生活得像模像样了。

在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后,小哥俩利用学习之余积极寻找打工的机会。有些熟悉他们的朋友知道他们在打工,不免感到诧异:“你们的父亲是亚洲的大富豪,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哥俩相视而笑,耸耸肩回答:“那又怎样!”

毕业了别找我,有本事自己创业去

事实证明,李嘉诚的狠心是正确的。后来,李泽钜和李泽楷都以优异的成绩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然而当他们想进入父亲的公司施展才华时,父亲却对儿子们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兄弟俩愣住了,说:“爸爸,别开玩笑了,您有那么多公司,就不能安排我们工作?”李嘉诚斩钉截铁地说:“别说我只有两个儿子,就是有20个儿子也能安排工作。但是,我希望你们先去打自己的江山,让实践证明你们有资格到我公司来任职。”

亲子嘉年华范文6

2016年4月9日,始祖山下,双洎河畔,丙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这里隆重举行。

来自五湖四海的近万名炎黄子孙,怀揣“同根同祖同源”的虔诚之意和拳拳赤子之心,聚首轩辕故里,义举同襄,齐梦共筑。故里新颜迎亲人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投射在黄帝故里,人们惊喜地发现,故里换新颜。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黄帝故里静静地等待着海内外游子回家。

8时许,载着四海宾朋的车辆依次而来。饱含回家的喜悦,踏上故乡的土地,感受故乡的气息,听一听乡音,再佩戴上家乡人亲手系上的黄丝带,这,才是回家!

美国南加州世界广东同乡会会长陈灿培先生―下车就被眼前热烈而亲切的气氛感染了。他说,拜祖大典让他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晴空下,黄帝宝鼎巍然耸立,一条通道穿过鼎坛,一直延伸到汉阙前,华美的汉阙门端庄站立,含情不语,迎接游子们的归来。

九龙欢腾颂盛世

9时许,入场仪式开始。

姓氏广场上响起了让炎黄子孙备感亲切和震撼的乐声《龙的传人》。来自郑州城轨专业中等学校和塔沟武校的学生们,为嘉宾带来了恢弘气派的姓氏旗表演和舞龙表演。

在姓氏旗方阵中,九条巨龙来回穿梭,翻转腾挪,猎猎旗帜风中招展,巨龙蜿蜒盘空横卧,向参加拜祖大典的海内外嘉宾展示了家乡人的热情好客。

来自塔沟武校的“功夫小子”张裕洋肩负“龙头”重任,刚开始训练时,重达60斤的龙头让他有点吃不消,但他不停地加强力量的训练,以求表演的完美。他说,能为大典做一份贡献感到特别自豪。

手书丹青思乡情

作为拜祖大典嘉宾必经之地,轩辕故里祠始建于汉代,明清加以修葺。2000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应邀参加丙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台湾海峡两岸民意交流基金会董事长饶颖奇一行步入故里祠。在这里,早有工作人员备好笔墨纸砚,三人手书丹青,共缅祖德,共叙乡隋。

萧万长挥毫写下“中华肇造,万古常新”,刘兆玄则写下“炎黄子孙”,饶颖奇写下了“同根同祖同源”,表达了对人文始祖黄帝功德的恭颂,并寓意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影响深远,两岸一脉相传。

参观完轩辕故里祠,三人还来到祈福树下,分别挂上了自己的美好祝愿。萧万长把写有“华夏同源,万世太平”的祈福牌,亲手挂于树上。他说,这句话是他的心愿。寻根拜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所以这次我们慎终追远,来到这里寻根拜祖。这也是萧万长第一次到访河南。饶颖奇则在祈福牌上写下“同祖同祖同源,共创两岸和平”,表达了企盼两岸加强交流合作、和平发展的愿望。

炎黄子孙拜轩辕

9点50分,在隆隆的礼炮声中,大典开始。

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大典仪程庄严肃穆。

“天地玄黄,东方曙光……”10时许,在著名歌手曹芙嘉、王宏伟的领唱下,65名青少年与全场嘉宾高唱《黄帝》。两位歌唱家的天籁之音与少年儿童清脆的嗓音融合在一起,庄重悠扬的颂歌在广场上回荡,唱出了亿万华人的心声,激荡着在场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灵。

“祖国昌盛、人民幸福、爱心永驻!”“祝中华复兴,人民幸福安康”……27位优秀炎黄子孙代表,在《黄帝颂》歌声中来到祈福树边,把一块块写满对民族、对祖国祝福的祈福牌虔诚地悬挂到祈福树上。著名节目主持人张泽群在祈福牌上写的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共筑中国梦”。

祈福牌在风中轻轻摇曳,闪闪发亮的每一片祈福树叶子沙沙轻响。参加丙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海内外嘉宾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祝愿中华大家庭:和平和睦和谐。

不少在现场观礼的海外华人表示,我们有过民族的伤痛,起起落落,但文化血脉不断流,今天的中华民族日渐昌盛,海内外中华儿女扬眉吐气,我们在这里礼拜黄帝就是为了感恩先祖,提振精神,找到精神动力,充满信心,走向未来。

再续壮美新篇章

放飞美好希冀,再续壮美篇章。

手托和平鸽、身穿蓝色白色为主调的服装,从祈福树下依次走出4名神采奕奕的儿童,他们分别来自香港、澳门、台湾、郑州。

在厚重悠扬的乐声中,4名儿童朝着拜祖台款款走去,他们代表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延续,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希望。此时,数百名志愿者手拿红色氢气球,也从祈福树下走上拜祖台两侧。

登上拜祖台,双手放飞洁白的和平鸽;志愿者们也将红色的气球放飞到天空。此时此刻,和平鸽和红气球点缀着轩辕故里的上空……拜祖嘉宾仰望苍穹,他们仰望的是中华儿女对盛世昌平的期盼,对世界和平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