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全面风险管理范例6篇

深化全面风险管理

深化全面风险管理范文1

关键词:安全风险管理;旅客运输;安全;管理机制

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落实国家铁道部门安全生产、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强化安全生产操作、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把控安全质量的主要途径。客运系统作为我国交运事业的形象窗口,它的客运运输安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是社会对运行效率评价的重要条件。在客运系统中采用安全风险管理,是为了更好确保旅客安全的一种新举措,因此下面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方法的具体应用情况做深入分析。

1 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呈现出跨越式发展,全国范围内的铁路施工建设规模、数量啊越来越多,新建、扩建以及改建的铁路工程项目已经成为当今交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缓解未来交通运输压力的最佳举措,但也引发了众多旅客运输新问题。面对这种时代背景,如何才能更好的确保旅客运输安全已成为当今铁路部门、交运部门最为关注的课题。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深入思考和研究安全风险管理的内涵与作用,从根本上确保这一理念的落实。

1.1 安全风险管理内涵

客运安全风险是干部违章指挥、职工违章作作业、设施出现故障而没能及时有效处理,最终引发客运安全危害的一种危险性事故。就客运安全风险的产生而言,其出现包含了人员素质、设备设施、作业标准以及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内容,比如客运系统中新员工的培训、新设备的管理以及新建设施的维护等,这都是产生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客运安全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设备来对这些客运安全风险进行识别、预防和处理,是通过对客运风险产生原因、种类、级别、位置、时间等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有计划处理的过程,最终达到降低安全风险危害程度和消除安全风险的现代化管理工作。

1.2 安全风险管理优势

安全风险管理是贯穿于客运专业全过程的工作内容,包含了过程控制、危险源控制、有限元控制等多个方面,是以达到安全生产、安全运行为最终目的的生产体系。在当今时展背景下,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实现铁路安全创新工作的关键,是对铁路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升华,是对传统管理工作合理部分去粗取精的过程,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持续化、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可以加强风险过程控制、做好安全风险应急工作、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意识,从而确保客运事业安全、持续、经济、稳定发展。

2 应用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确保旅客运输安全的工作要点

在旅客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落实安全风险管理是当今铁路管理中不容忽视的内容,它在具体落实中需要牢牢树立安全风险管理意识,通过不断学习、深化和创新的方式来改变传统的铁饭碗思想,要实现安全是铁路工作生命线、安全管理大于天的安全理念,让工作人员从内心深处具备安全第一、预防风险的管理意识,从而为整个客运事业的发展做服务。

2.1 安全风险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

就目前铁路部门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而言,它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要想真正的做到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就必须要科学的对现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和传统安全管理分别,强化管理工作中对当前位置或者以往未曾遇到的不安全因素的发现与控制,强调各种问题的前卫处理思想。面对这些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要全面掌握客\工作机理和特点,客运领域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及时的发现,并不断摸索和反思,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且严格按照当前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做到提前预防、提早防范、事先处理的工作目标。

2.2 明确风险控制重点

安全风险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的寻找出安全风险的来源以及控制重点,准确无误的判断风险管理工作目标。作为客运系统,在不同时期、不同季节、不同环境都会有不同的安全风险控制重点,一个控制点在一个时期是重点,而在另一个时期有可能就不是控制重点了,站台停止旅客乘降,地道的旅客对流就成为了该时期的安全风险控制重点,而在无施工期间,地道对流仅仅在有晚点列车时偶尔发生。这就要求我们要动态的不断完善和研判安全风险。对研判出的安全风险控制重点还要分级别管理,抓住重点,避免,样样抓,样样松%的现象发生,切实发挥风险管理的功效。

2.3 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要想让安全风险管理切实行之有效,就必须建立相应必备的支持制度,这样才能让管理落到实处,控制措施发挥作用。如我站客运系统针对日常安全,两违%信息建立了每日、每周、每月定期的安全信息分析制度。针对安全工作,各车间结合部门实际,每月定期召开班组长的安全工作分析会,在时间节点上有效控制了安全风险的扩大蔓延。同时为了排查安全风险,客运系统还制定了防火每日,设备每旬检查制度,定期对发现的风险源进行分析、整改、销号。客运车间每月还以客运记录的方式开展标准化验收,将职工执行标准的问题现场指导,让班组签认整改。为了掌握车间部门落实安全风险的情况,建立了每季度系统评估检查考核制度,通过评估重点查找管理上的风险点,以强管理狠抓标准,不断提高安全风险控制能力。通过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把安全风险管理进一步细化、分解,使之越来越有针对性,便于操作,越来越有时效性,融入环节。

2.4 强化风险控制体系的运用管理

每个单位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的运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最后反馈出的结果有好有坏,这样就需要我们强化,领导负责、分工负责、专业负责、岗位负责的风险控制理念。进一步规范安全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考评机制,将风险管理纳入到安全管理考核中,突出安全风险过程控制和对管理结果的评价。同时还要健全安全管理监督检查机制,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严格风险管理的责任追究。在日常运用中,我站客运系统在主管站长的领导下,由客货业务科负责专业指导,客运、售票两个车间分工负责。

结束语

实行安全风险管理以来,我站通过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理念,不断动态确定安全风险控制重点,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强化安全风险评估考核,使安全风险管理有效着陆,持续发展,特别是在站台施工期间,我们对存在风险的作业环节严格卡控,确保了旅客运输安全。

参考文献

[1]国林.进一步深化安全基础建设坚决实现运输安全工作新突破[J].铁道运输与经济,1996(01).

深化全面风险管理范文2

关键词:金融机构  风险管理  农村信用社

        一、农村信用社加快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农村信用社向现代化银行改革过渡的需要。目前,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第一阶段的任务基本完成,正在由“深化改革试点”全面转入“深入实施和攻坚”阶段,并按照股份制、银行化的改革方向加快向现代化银行业金融机构迈进。建立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实现与国际接轨、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农村信用社要实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革目标,就必须适应银行业改革的大势所趋,更新风险管理理念,改革传统落后的风险管理模式,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二)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农村信用社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日趋完善,特别是银监会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门槛,农村金融市场已进入激烈竞争的时代。农村信用社在广大农村“一枝独秀”的格局被彻底打破,只有不断引入现代金融管理理念,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才能适应市场多元化的竞争需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农村信用社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三)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农村信用社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同其他商业银行一样,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以“经营风险”为获取价值最大化的根本手段,是否能够妥善控制和化解风险,直接决定经营发展的成败。随着各项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农村信用社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只有通过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才能对经营发展中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从而保持稳健经营、稳步发展。

        (四)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适应现代金融监管的迫切要求。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不仅是银行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金融监管的迫切要求。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对农村信用社监管的标准不断提高,且正在加快与国内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接轨,以敦促农村信用社不断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既是农村信用社适应外部监管的要求,也是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的现实需要。

        二、农村信用社全面风险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一)创建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全面风险管理文化是融合现代金融企业的管理思想、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行为、风险道德标准与风险管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是金融企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村信用社必须提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更新风险管理理念,着重突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化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鉴于以往农村信用社因风险管理不力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和历史教训,农村信用社必须牢固树立风险管理“高于一切、压倒一切”的思想意识,正确把握审慎经营、风险可控的原则,坚持以风险管理为总抓手,把风险防控观念贯彻到全部工作和各个环节的始终,真正突出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和首要位置。二是实现风险管理的“三个转变”。首先,在风险管理方式上,要由事后风险化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思想转变;其次,在风险管理的侧重点上,要由信用风险为重点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合规性风险等多种风险并重的一体化综合管理理念转变;第三,在风险管理的覆盖面上,要由单一的区域,分散的岗位和片面的专业向不留死角、不出空白、不遗漏洞的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转变。三是抓住高管人员这一关键环节。加强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必须从管理层抓起,管理人员要从自身做起,带头树立审慎经营、内控优先的思想理念,引导和带领广大员工将全面风险理念贯彻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之中。

   (二)改善全面风险管理的环境。一是加快理顺行业管理体制。按照股份制、银行化的改革方向,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建立权责明确、科学规范的行业管理体系,理顺各级农村信用社的责权利关系,整合资源优势,为有效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体制保证。二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架构。结合规范完善县联社法人治理,进一步明确理(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职责,落实责任,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理(董)事会要合理拟定全面风险管理的规划,制定风险管理的政策,并对风险管理负最终责任;监事会检查和调研日常经营活动中是否存在违反既定风险管理政策和原则的行为。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风险管理政策,制定风险管理的程序和操作规程,并确保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恰当的组织结构、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技术水平,从而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和经营环节出现的各种风险。

深化全面风险管理范文3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4.044

1 引言

风险管理的主要环节一般包括前期的风险识别、中期的风险衡量和后期的风险控制,它是在保证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降低由风险引致的不利后果。商业银行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利率风险等,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通过分析风险、预测风险和控制风险等手段,预防、回避和转移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从而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以确保经营资金的安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两个基本目标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使得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风险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往往不能够在事前进行预测。而当商业银行成为管理的重心时,其风险管理通常比一般企业面临会更多的困难。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根据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大原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要不断创新和改善,与时俱进,紧跟环境变化以适应突况。目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要按照其内涵来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组织设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本文结合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突破已有的风险内涵分类,并提出改进和深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路,力图对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所帮助。

2 文献综述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永存的话题,针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国内学者已经有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既包括定性分析也包括定量分析,但是研究的风险比较单一,而且对于风险的分类方式固定不变。

朱映惠(2013)针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建立KMV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信用状况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KMV模型在度量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方面的有效性。最后,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张学军(2013)针对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风险管理提升进程中遇到的风险管理的意识不够强烈、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缺少系统合理的机制、相关的工作流程不规范、风险管理的技术落后等问题,展开深入分析,进一步理清其中缘由始末。胡正(2014)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都受到利率的管制,没有意识到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利率市场化快速的推进却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纵观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现状,多数商业银行都缺乏利率风险管理的经验,利率风险管理的水平大大滞后于利率市场的要求。因此,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宋首文,代芊,柴若琪(2015)通过整理文献资料,针对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实践中的不足,并引入“互联网+银行”方式促进传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新常态下提供实现变革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张光权(2017)提出,在金融危机导致急剧的金融形势变化下,商业银行有必要明确内部控制对于银行本身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实时性的风险管理。此外,结合内部控制的现状,探求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可行措施。李红,徐雅梦(2017)采用经典RAROC模型,搜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10-201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指标值的结果,发现商业银行存在的不足,得出我国5大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好,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一般,而股份制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有待加强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众多学者从多方面探讨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其研究的重心却在单一的风险分析和管理,而缺少针对众多风险的全面管理提出管理措施。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建立多维度的风险管理方法,全面系统地管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不同的风险其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而且风险之间可能存在互相影响和恶性循环的可能。总之,这些风险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又叫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不能偿还借款本息或延期偿还本息而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资金使用者信誉较差、债权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倒置、企业间随意拖欠货款形成“债务链”、企业的坏账造成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偏高、企业恶意破产来逃避银行债务。

操作风险在运作过程中因账务或机构设置不合理、分工不协调、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不严谨、操作手段落后等内部管理原因,使银行遭受损失。内控制度没有有效执行、制度落实不到位、员工思想教育意识薄弱、监督检查制度不到位、责任追究不严格。

市场风险市场价格的变动导致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会面临损失。资产和负债在利率波动时发生损失、银行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活动中因汇率变化损失、由于资产重置或贷款抵押品价格变化遭受损失。

法律风险因法律规定不完善、不正确的而造成与预计情况比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增加。犯罪行为和道德行为滋生,金融合约不受法律的保护。

从时间上来看,我国开始重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相对更晚些,这也是整体上发展尚不成熟的一大原因。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金融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虽然有所改观,但是一系列的问题仍然存在。首先,是金融资产的质量不佳。由于自我约束能力的缺乏和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健全,外加政府过分的干预和宏观政策的调整等原因,商业银行相当一部分资产已经丧失收益甚至本金。银行在放贷过程中没有严格进行信用评级操作,部分贷款难以收回。贷款的企业要么不能,要么不愿意偿还银行贷款,银行因此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其次,市场化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例如银行同业间的资金拆借现象时有发生,虽然对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来说是有利的,但是不完善的市场机制和不规范的拆借行为会导致各种潜在的危机。然后,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也在逐渐加大。管理经验的缺乏,使商业银行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最后,金融犯罪案件频频发生。犯罪手段和种类复杂多样,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影响也不断扩大,特别是银行内部原因导致的盗窃和金融欺诈等事件,会使银行资金遭受进一步的损失。

4 改进和深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

鉴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大多是从风险分类的角度出发,本文提出一定的创新,分别从时间、措施和层次三个角度进行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基于时间角度的风险管理。一般而言,风险发生的时间可以按照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分类。在风险管理的事前环节,由于风险的不可预测、不可度量和难以修复,商业银行无法清晰风险存在的隐患和后果,无法判断风险发生的时间、频率、地点。在风险管理的事中环节,风险是已经被识别的,而且风险可能涉及的人员也初步确定。但是,风险影响的范围和后置效应都难以计量,无法完全确认是不是单一风险。在风险管理的事后环节,调查分析不断深入,风险事件能够被全面知悉。在此基础上,通过风险计量和分析判断风险影响,并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补救。

基于措施角度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必须保持主观能动性,积极适应环境变化和满足业务发展要求。在长期的实践和丰富的经验的积累下,商业银行采取的风险管理主要措施包括预防、控制和监督。在风险来临之前,风险预防具有一定前瞻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可以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在风险发生过程中,风险控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例如银行的一些风险管理模型,可以准确、及时地分析正在发生的风险,然后采取不同层次的应对方法加以处理。在风险事故发生以后,针对完全暴露的风险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实施风险监督,包括检查、调整、纠正和问责等相关措施。

基于层次角度的风险管理。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多元化和产品的复杂化,其业务层次呈现差异化趋势。长期性的贷款、短期性的融资、投行、理财、资产管理等业务,具有高风险或低风险特征,需要相应的管理手段进行风险控制。层次风险管理有不同的阶段,当商业银行没有公开上市之前,主要采用战术性的年度经营计划或风险管理计划;当全国性商业银行完成上市,采取中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积极靠拢国际银行业监管体系;此外,还可以通过结合务实和务虚的管理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业务进行风险管理。

5 总结

金融风险管理是目前全球普遍关注的话题,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进程,金融风险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的可能性不断加大。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中,存在长期不重视风险的现象。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商业银行逐步J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且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中深入体会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当然,风险管理重视程度的加大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针对多样复杂的风险如何加以有效管理。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特征,分析了风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三个角度提出风险管理措施以改善当前风险管理体系。显然,本文的研究也只是针对风险管理的定性分析,没有结合实证数据展开定量分析,尚存在不足之处。但是,本文提出了一种不错的研究思路,为后续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映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04):8085.

[2]张学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成因[J].时代金融,2013,(27):100101.

[3]胡正.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的探究[J].中国市场,2014,(42):9193.

[4]宋首文,代芊,柴若琪.互联网+银行: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变革[J].财经科学,2015,(07):1018.

深化全面风险管理范文4

关键词:深化 风险评估 实践 探索

一、风险评估开展背景

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半电公司”)是一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发电企业,长期以来,重视风险防范工作,逐步建立了一系列内控制度,加强风险管控,采取一些积极措施应对风险,如定期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对年度目标完成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及面临的燃料供应及价格、电价、用电需求等经营形势变化情况进行深入、全面分析,制订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化解经营风险、降低经营风险。各有关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也注重风险管理,及时收集相关信息,了解有关方面情况,及时报告公司管理层,提出一些建议供公司领导决策,并采取相关措施防范风险。

在安全生产方面,公司制订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预案,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防范安全风险等;在廉洁自律方面,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防范廉洁风险;在内部控制方面,建立健全内控管理机制,每年开展内控评价工作,提升内控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半电公司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安全生产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但是多年来,半电公司规范化、常态化的风险评估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近年来,公司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风险。在半电公司内部,煤机逐步淘汰或关停,燃机发电规模不断取得新发展,但员工总数不断减少,并出现老龄化趋势,难以满足企业快速发展。在经营上,燃料价格、电价、发电利用小时等影响企业效益的关键性因素不能得到稳定保障。在半电公司外部,国家不断深化改革,电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政府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上级公司对企业的管控越来越严,对管理和效益提出更高的要求,半电公司在经营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复杂形势和严峻环境下,仅通过定期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等方式方法,以及缺乏对风险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评估,难以很好地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防范经营风险和其他面临的种种风险,半电公司整体风险管理水平难以显著提高。对企业来说,面临的风险很多,从大类来说,有安全风险、经营风险、廉洁风险等,从具体来说,有法律风险、资金风险、人力资源风险、采购风险等等。因此,从上述现状看,很有必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有效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同时,对风险评估工作进行监督与客观评价,提出风险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促进风险评估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从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二、风险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风险评估就像有效的刹车系统,能够保障企业安全、高速运行、基业长青。公司风险评估工作实行2+1+5管理模式(2是指全覆盖、全流程;1是指内控评价;5是指五道防线,岗位、部门、职能部室、审计部、风险管理委员会),该模式从火电企业现实出发,它以基于风险控制为导向的流程控制为核心,将风险评估工作嵌入经营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全覆盖是指从制度、流程手册、风险数据库、评价手册等方面实现全覆盖。整个企业自上而下各相关部门通过积极参与、互相配合、统筹兼顾,全员参与、分级负责的方式,全面复审、修订、编制规章制度和流程手册,形成有效的标准制度清单、管理流程手册及风险数据库。

全流程是指从企业整体角度审视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对全部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梳理和完善,形成包含管理业务模块和具体业务流程《管理业务流程控制手册》,包括控制范围、控制目标、流程主要风险、相关政策或制度依据、业务流程图和流程说明六个部分。管理流程是按业务顺序的逻辑关系对企业制度的进一步阐释,既确保了制度有效执行,又预防了风险的发生。

内控评价就像给人查体看病一样。经过对流程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后,有无缺陷和剩余风险一目了然。半电公司缜密的内部控制评价为内部控制体系规范运行提供了保障,也是基于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运行模式取得效果的保证。内部控制评价是按照内部控制五要素,遵循风险导向原则对重要性业务及重要管理环节进行评价,最后形成内控评价报告,内控评价报告是内控评价的主要成果。

风险管理的五道防线,企业依托内部控制,筑牢风险管理五道防线。这五道防线分别是:岗位、部门、职能部室、审计部、风险管理委员会即公司领导班子。通过五道防线的层层防控,各类风险被有效化解,风险可控在控。五道防线,互相牵制、互相促进,“严防死守”紧抓内控牛鼻子,把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程度之内。

为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推进公司风险评估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确保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风险防范目的,公司于2014年经过充分研究和酝酿后,决定推进公司风险评估工作。为使各部门学习、掌握风险评估知识,开展好风险评估工作,总经理工作部于2014年6月份举办了风险评估实务知识培训班,在培训的基础上,总经理工作部于当年3季度组织各职能部门开展了首次风险评估工作。为保障风险评估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审计部对风险评估工作进行了检查与客观评价,公司风险评估工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从评估工作检查情况看,各职能部门虽开展了风险评估工作,评估的风险事项符合要求,运用了有关评估方法和标准,编写了风险评估报告,但也存在规范性、正确性、准确性等问题。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采用的评估方式单一。在评估方式上,仅有一个部门采用访谈方式,其他部门均采用会议讨论方式,各部门都未综合运用会议讨论、访谈、问卷调查等评估方法。无论采用访谈方法还是采用会议讨论方法的部门,参与人员基本为本部门人员。由于评估方式单一和缺乏人员参与的广泛性,对评估结论的正确性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界定标准不够明确。评估的界定标准不够明确,如确定“是否重大风险”没有很明确的界定标准(即如何由风险发生可能性和风险损失度两个维度标准确定是否为重大风险)。

评估结论的随意性较大。本次评估虽然采用定性方法,但多数部门对于评估结论没有有效结合实际或缺乏历年发生的有关情况及历史数据等,特别是对“风险损失度”中的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随意性较大,缺乏支撑依据。

评估过程阐述不具体。一些部门在风险评估报告中对于风险评估情况的阐述过于简单,没有具体阐述风险评估过程等。

措施、方案不够具体。一些部门对于主要风险的防控措施和重大风险的解决方案比较粗略或空洞,缺乏详细的应对措施和具体实施计划。

明年风险评估方向不明确。个别部门在评估报告中虽然分析了一些面临的风险,但对明年的重点风险评估方向不够明确。

三、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加强实践

2015年3月公司继续启动年度重大风险评估工作,在去年开展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明确评估方法,根据不同方面的风险,完善风险评估中“是否重大风险”和“风险损失度”的界定标准和依据。本次风险评估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保障风险评估的真实性和评估结论的准确性。同时加强监督评价工作,形成“三道监督防线”,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

(一)事前监督

评估工作实施前开展风险事项调查,了解当前面临的关键性风险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各部门风险评估事项,提高风险评估的实效性。公司各相关部门认真组织、深入研究,根据当前内外部形势变化、生产实际情况,从安全、经营等多角度分析识别本部门当前重点面临的风险。各部门在分析面临重点风险时,牢牢把握准确性、全面性、时效性三项原则。

本次开展风险评估信息收集工作的部门主要有总经理工作部、财务部、物资部、燃料管理部、人事部、政治部、安保部、生产营运部、生产技术部、基建管理部、纪委监察办等职能部门。上报的风险评估信息主要包括税务风险、队伍稳定风险、维稳风险、廉洁风险、泄密风险、职业危害风险、安全监督风险、环境保护风险、能耗指标管理风险、天然气价调整风险、工程质量管理风险、电子商务风险等。

风险评估信息的准确收集,是风险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基础,在此之后,才能识别和评估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并且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这些风险进行控制。通过风险评估工作,不断增强公司风险管控实效性,深化公司风险管理工作。

(二)事中监督

各部门评估工作综合运用会议讨论、访谈和问卷调查三种方法,根据上述三项方法得出的结论来确定风险等级及应对措施,避免评估工作简单化、形式化。

本次评估工作在去年开展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首先参与人员广泛,不仅局限于本部门;其次综合运用三种方法,使得评估结果更为准确。最大的亮点是内控管理办公室派员参加部门风险评估的会议讨论,加强过程监督。

风险评估部门在确定好会议讨论时间后,将会议时间和地点报内控管理办公室备案,内控管理办公室根据风险内容派员参加,起到指导、咨询、监督作用,会后汇报讨论情况。

同时部门及时通知与会人员,与会人员充分做好与风险讨论相关的准备工作。讨论时,与会人员围绕风险产生的原因、应对措施等方面积极发言,各部门讨论会要形成规范的会议纪要。本次风险评估工作中,内控管理办公室派员参加了天然气价格调整、安全监督、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安全、能耗指标管理及网络采购等风险评估讨论会。

内控管理办公室对各部门风险评估报告及相关评估资料的规范性、真实性等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风险评估报告予以退回,并要求当事部门及时纠正和完善。

(三)事后监督

各部门制订的风险应对措施、方案应具体、可行,符合实际,能起到防范风险作用,并在日常工作中予以落实。落实措施必须形成相关材料,总经部和审计部组织内控评价人员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在公司《风险评估管理办法》中增加追究责任的规定,对由于不认真开展风险评估,导致评估结论不准确,影响公司决策,造成公司经济损失或其他方面不利影响等,追究当事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深化全面风险管理范文5

(一)围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这条主线,营造廉政文化建设浓厚氛围

我们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这条主线贯穿在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始终,同部署、同启动、同实施、同推进,积极探索,强势推动,创新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形式。

1、全面动员部署,统一思想认识。

市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后,我局迅速行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和动员,统一了干部职工对试点活动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对开展活动的自觉性和紧迫性。

2、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主要抓好了“二报一栏”:

一是在县局设立廉政文化建设学习活动专栏,及时反映活动动态,交流工作经验,宣传先进典型。

二是加强廉政建设工作报道,共发出简报5期。

三是县局和各工商所出版专题墙报6期,同时悬挂横额7幅,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开展征文和理论调研活动。

一是在全系统开展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征文、调研活动,共收到征文和调研论文共8篇,深化了干部职工对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认识。

二是参加市局和县委组织的演讲比赛,我局一名同志两次获演讲比赛二等奖。

(二)紧扣两个环节,确保工作扎实有效

在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工作过程中,我们主要抓好了“学”与“查”这两个环节,循序渐进,确保工作扎实有效。

1、狠抓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教育学习是探索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将风险防范教育渗透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个人,通过开展作风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和廉政风险教育,从多方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一是邀请市委党校陈校长到我局作职业道德专题辅导报告,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风险意识。二是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撰写心得体会86篇,进一步强化廉政风险意识。三是认真召开各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机关、基层的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开展宗旨教育,增强宗旨意识。四是开展警示教育。计划组织干部职工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用反面材料警示人,通过警示教育,使干部职工正确对待手中权力,经常算好“政治、经济、名誉、家庭、友情、自由和健康”七笔账,自觉增强党性观念,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

通过抓好学习,全体干部职工加强了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做好预防腐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下一步查摆廉政风险点奠定了基础。

2、深入查摆,找准廉政风险点。

查准找全廉政风险点是风险防范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我们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把视野、触角深入延伸到各个部门和具体岗位,做到部门和个人岗位风险清楚明了,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风险防范措施就要跟进到哪里,教育制度监督就要落实到哪里。

(1)做好调查工作,摸清思想动态。组织开展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系统86名干部职工都认为有必要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为深入开展该项工作打下了基础。

(2)开展“廉政风险大家谈”活动,消除思想顾虑。

一是全系统干部职工就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撰写心得体会,提高对开展该项工作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组织局机关全体干部召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讨论会,各抒己见,深入剖析本部门和个人的廉政风险点。

(3)深入查摆,找准找全风险点。采取自己找、领导点、群众提、互相帮等形式,围绕思想认识、学习作风、制度执行和贯彻执行国家总局“六项禁令”、省局“八条禁令”等几方面深入查找干部职工中存在的问题。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分类汇总,我们认为在这几个方面共存在多个风险点:一是具有干部人事权的部门存在的风险点:干部职工的调资方面存在风险;干部的选拔和调动等方面存在风险;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风险。二是具有 行政执法权的部门存在的风险点:案件处罚的自由裁量权方面存在风险;案件线人费的管理方面存在风险;暂扣、没收的物品管理方面存在风险。三是具有行政审批权的部门存在的风险点:企业有关档案资料查阅和查询方面存在风险;对特殊行业的经营地址进行实地审查方面存在风险;受理、审核政府招商引资引进的企业存在风险。四是具有行政收费权的部门存在的风险点:不按标准定费存在风险;定额票的使用存在风险;五是具有财物管理权的部门存在的风险点:票据的管理方面存在风险;单据的审核方面存在风险;汽车维修方面存在风险;政府采购方面存在风险。

我们将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点统一制定成表格,放在各股室电脑屏保上,时时警醒干部职工廉洁自律。

(三)构筑五道防线,初步建立廉政风险防范框架

针对查找出来的风险点,我们从构筑防范线、责任线、辅助线、预警线、监督线五方面着手,加强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初步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框架。

1、制定前期防范措施,构筑廉政风险防范线。

前期防范措施是针对风险点采取的预防性措施,主动防范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点,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一是举办系列业务学习培训班。先后举办执法、市场、登记、企管、12315投诉举报、电脑、财务等一系列的学习班,提高履岗能力,降低行政风险。二是规范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召开县局局务会,进一步规范全局的财务管理行为,杜绝监管漏洞,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财务安全。三是加强工商廉政文化建设。在全系统所有的计算机上安装廉政警句和图片,在县局机关和工商所悬挂格言警句,不断拓宽弘扬廉政文化的渠道,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四是做好“三项服务”。要求登记注册窗口的工作人员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服务对象提供“贴身服务、跟踪服务、延时服务”三项服务。五是推进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对新提拔的中层干部和岗位轮换的干部全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提出廉政要求,加强廉政教育,促进廉洁从政。

2、筑牢廉政风险预警线和辅助线。

一是制定《县工商局廉政风险预警制度》、《县工商局廉政风险等级管理办法》等规定,采取发放《监察通知书》等相应措施,筑牢廉政风险预警线。二是签订《县工商局干部职工廉政承诺书》和《家庭助廉承诺书》。干部职工及家庭监督人双方签订相关承诺书,明确干部职工及家庭监督人的责任,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监督。使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深入到每一个干部家庭。

3、建立健全责任、监督机制,构筑廉政风险责任线和监督线。

健全规章制度,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加强对党员干部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各项前期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1)内部监控:

一是实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对干部的提拔、调动,讨论方案时,规定一把手最后一个表态,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二是探索“批案”处理方法。办案单位在开展专项行动中或商品抽检中查获的一批同类性质的经济违法违章案件,称为“批案”。在处理“批案”时,办案单位在调查取证结束后,先进行批案集中讨论,案与案之间做到自由裁量权适度平衡;然后集中案件当事人召开案件处理的座谈会,详细告知各当事人的经营情况、违法行为轻重、处罚结果,避免执法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进行寻租。

三是完善县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加强廉政风险防范,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确保工作的延续性。四是与各单位层层签订责任书,健全岗位、执法、内勤等方面责任机制,增强干部职工工作责任感。

(2)外部监督:

一是探索和推进工商所长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制度,去年我们选择桃川工商所进行试点,今年准备在全县4个工商所全面铺开。这项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监管服务对象的好评。

二是推进监管、执法机制创新。利用局域网,把行政处罚结果和实施的行政强制措施放到红盾网,公开接受干部职工的查阅、咨询和监督,促进阳光执法。三是发放廉政监督卡。在登记注册大厅的政务公开栏摆放廉政监督卡,公开县局纪检组长、监察室、督察室负责人、工商所廉政监督员的联系电话,拓宽监督的渠道,受到监管服务对象的好评。

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通过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等手段,对存在风险表现的个人进行告诫,对可能发生的腐败问题实施超前处置,及时纠正偏差,避免廉政风险演化为腐败行为。

(1)完善考核制度,做到奖惩结合。一是制定《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廉政风险管理办法》,对各单位思想道德和岗位职责风险进行防范,加强了对行政行为的廉政监控。二是制定基层工商所监管工作目标量化考核办法和先进股室考评办法,以激励的机制促进各股所职能到位、监管到位。

(2)加强监督检查,促进规范管理。比如我们在落实诗句“两个禁令”和改进工作作风方面加强了监督检查和制度落实。

(3)加强综合督察。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视情节和当事人的认识态度,采取渐进式的四步处置方法:一是口头警告,提醒注意。 二是在局域网上发出督察通报、督察建议或工作要求。

三是通过提醒、告诫后仍未改正的,进行通报批评或诫勉谈话。如今年我们对桃川工商所的内勤管理出现的问题在全局进行了通报批评,有效地纠正其出现的问题。四是发现有违纪违法行为的,一律予以严肃处理。

(四)初步成效

我局认真探索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通过构筑五道防线,加强了纪律教育,推进了全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了各项工作上新台阶。

1、党性观念明显增强。我们通过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少数同志党的意识不够牢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党员先进性不够突出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纪律教育,使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

2、机关作风明显改善。

我们通过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工作飘浮、报喜不报忧、办事效率低下、作风不扎实等问题,领导都能做到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模范带头落实有关内勤管理制度。工作人员都能够按照规定着装和佩戴标志,没有穿着制服不规范的现象。各单位坚持“为民、便民、利民”的原则,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增强服务意识和提高服务质量,各单位没有上黄色网站、安装游戏、上班时间玩游戏和上班时间挂qq进行聊天等情况。

3、廉政风险防范意识得到增强。通过查找风险点、公开风险点,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在全系统干部中形成了制度约束与个人自律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良好局面,增强了党员干部的风险意识和廉政意识,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

深化全面风险管理范文6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策略

美国次贷危机、欧元区债务危机的相继爆发,使银行风险已上升为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风险之一。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共有140家银行破产,花费联邦储蓄保险基金360亿美元;2010年银行破产数目增至157家,为18年来最高水平{1}。同时受减记希腊债务70%-75%的负面影响,2011年一年法国主要的四家银行加上法国和比利时合资的德克夏这五家银行的损失就超过110亿欧元。2011年西班牙银行业与房地产相关的损失超过了1800亿欧元,而其整体的不良贷款率也已达到8.73%{2}。日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了“2012-2013年欧洲银行业信用风险指引报告”。报告对216家欧洲银行的信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共有17家欧洲银行发生预警,其中轻度预警11个,中度预警6个{3}。

虽然当前世界经济在缓慢复苏,但欧美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高失业、高赤字等诸多问题,使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未来三年,我国经济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GDP增速呈放缓趋势,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人民币汇率波幅加大,民间借贷等一些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警示我们,商业银行需要从这次危机中汲取经验,运用合理的措施的加强风险管理,确保商业银行稳健经营。

一、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保持资产质量持续优良的挑战

在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下,部分企业偿债能力降低,违约还款风险增加,系统性风险加大,有可能释放为现实的资产质量问题。同时,持续激烈的同业竞争以及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会进一步分流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挑战过度依赖存贷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

(二)适应日趋严格的监管要求,降低信用资产资本消耗的挑战

《巴塞尔协议Ⅲ》确定了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金融监管模式,大幅提高了银行资本监管要求。近年来,我国监管部门陆续或正在酝酿出台包括“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杠杆率、动态拨备率、差别准备金率在内的监管新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面临更趋严格和细化的监管要求。更加严格的监管标准和资本要求,有助于银行加强自我约束和提升风险偿付能力,同时也约束了银行资产规模膨胀速度和收益能力,必然会对传统发展方式带来挑战。

(三)利率、汇率市场化及贵重金属价格异常波动带来的挑战

从利率管理情况看,受社会上影子银行业务影响,民间存贷款实际利率逐步拉升,为满足金融市场国际化的需要,未来时间里,国家将逐步放宽利率限制,利率市场化程度将不断深化,金融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对商业银行利率议价能力和利率风险的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汇率管理情况看,随着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对西方主要货币升值将变为常规态势,而随着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人民币汇率受市场冲击程度将不断加深,双向波动幅度将会加大,波动频率和调整深度将会升高,汇率风险管理难度将更大;理财业务方面,产品价格除了受利率、汇率影响外,贵重金属随市场形势大幅波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要求市场风险管理融入新的元素,增加新的手段。

(四)操作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巴塞尔委员会《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首次将操作风险列为银行风险之一,并强调了对内部控制的监管要求。国内监管部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相继出台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等监管规定都全面引入了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新的形势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目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主要问题是:缺乏科学完善的操作风险识别评估工具和足够的管理经验,尚未建立起适合自身特点且非常成熟的操作风险管控体系。

(五)不良影响给道德风险管理带来的挑战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些员工受不良思潮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有所抬头,甘于堕落,甚至出现了个别人为一己利益,不惜牺牲单位与集体利益,铤而走险做出了违规犯科的事,道德风险防范形势更加严峻。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商业银行虽然风险管理日趋完善,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风险管理硬性手段和软性手段的统一。因此,能否把风险意识融入企业文化决定了商业银行是否能进行成功的风险管理。如果银行的员工都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这种疲软的风险文化会像管理风险妥协,而这也许是致命的。

(二)风险管理理念落后

部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管理人员过分追求业务指标,忽视风险管理,甚至一些基层银行领导经营指导思想不正确,重客户的营销轻信贷质量管理,不严格执行信贷管理规章制度,导致降低标准发放贷款,形成信贷风险。

(三)风险管理措施不到位

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现象。并且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滞后,风险管理长期以来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量化分析,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科学性不够。

(四)风险管理人才基础比较薄弱

风险管理人员数量少,缺乏有洞察力、判断力和掌握先进经营管理知识、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没有形成职业化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一)加强国别风险管理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信贷国别风险已上升为商业银行最为关注的风险之一。2010年6月中国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将国别风险管理纳入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与本机构战略目标、国别风险暴露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国别风险管理体系。

国别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商业银行需从三分方面强化国别风险管理:一是健全国别风险管理体制,建立国别风险管理的互动机制。编发国别风险管理文件汇编,提高相关业务部门的国别风险管理认识和业务能力,明确国别风险管理操作流程与职责分工;严格执行监管部门的国别风险相关管理制度,形成有效互动与积极联动。并加强国别风险监测,重点分析、报告国别风险敞口变化情况、重点地区或国家风险情况、重大国别风险变化等重要信息。二是充分发挥管理层在国别风险管理方面的组织牵头作用。银行管理层要采取必要措施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国别风险,定期审查和监督执行国别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和操作规程,并提交监控和评价国别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报告。同时要明确界定各部门的国别风险管理职责以及督促各部门切实履行国别风险管理职责,确保国别风险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三是细化分支机构的管理。首先,要明确业务审查要求,国别风险及国别限额使用情况是业务审查的一项重要内容,银行分支机构在业务办理前均须明确:该业务是否会产生国别敞口;国别敞口金额和所在国家(地区)。其次,明确国别风险限额使用范围,银行分支机构除办理低风险国家业务、占用外资行授信额度的相关业务外,超过一定限额的业务均需按流程向总行申请限额,获得国别风险限额后方可办理相关业务。再则,明确国别限额申请流程,商业银行按原业务审批权限归属的不同(分行或总行)设置不同的申请流程,分别由分行风险管理部或业务经办机构发起国别限额申请流程。最后,要明确国别风险限额监测要求,相关业务部门及分行对产生国别风险敞口的业务均需及时向总行报备,总行负责全行国别风险敞口监测统计工作。

(二)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通过在员工中灌输风险意识和在风险管理活动中提炼,形成的集风险理念、风险价值观和风险防范的行为规范于一体的人文文化。一定意义上,银行经营的是风险,具有天然的高风险性。英国巴林银行因违规操作而破产倒闭,法国兴业银行和瑞银因违规交易而造成巨额损失,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体现了银行业的高风险性和违规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培养员工对银行的归属感、认同感,使其认识到自己在做有意义的事,在创造社会价值,也在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从而激发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这才是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根本出路。纵观我国银行业风险事件,绝大部分是由于银行机构及其员工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规操作造成的,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和形成任重而道远。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全员参与原则。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主体是银行全体员工,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中要启动每个员工内心的力量和道德标准,使员工由做人最基本的追求开始,成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主动参与者、积极创造者、行为的实践者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获益者。二是实际原则。要立足于本银行的实际,对自身的历史精华进行挖掘、整理、总结和提炼;同时,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其先进银行好的做法,以充分聚集和吸纳外部资源。风险管理文化的核心来源是银行自己现存的文化。不同的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在形式上可以相同,但在价值内涵上是各有侧重各不相同的。因此,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要从银行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从优良传统、特点等方面提炼历史精华。并风险管理文化具有包容性和一定共同性,体现“吸纳传统精华,与时俱进内涵”的准则。同时,银行要结合实际,制定风险文化建设的实施计划,明确各层面的工作和各级人员在风险文化建设中的职责,达到预期效果。三是特色原则。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一个特色机制在于确立和尊重每位组织成员的主体地位,引导和激励他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使银行倡导的风险管理理念在银行内部与全体员工达成共识。企业文化具有群体认同性特征,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必须得到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成为员工自我的价值和行为准则,才能使风险管理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另一个特色是有自己独特的风险管理理念,并围绕着这一理念开展风险管理活动。理念是一种指导银行管理者经营者及员工行为的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风险认识,就有怎样的风险管理水平,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转变观念和作风,形成银行意识和群体标准的过程。因此,商业银行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内外意见的基础上,应对原本已经拥有的风险好的风险文化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和梳理,精心提炼符合本行的特色风险管理理念。并通过教育培训,加快员工接受风险文化理念的进程,使警惕风险、识别风险、正视风险、管理风险、合理承担风险的意识深入员工的心灵深处。

(三)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国际一流风险管理为目标,加快完善覆盖境内外机构和表内外业务的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商业银行风险战略、风险偏好、政策制度、风险计量、风险评价的统一。

1.进一步健全全面风险管理架构,不断拓展深化风险管理空间。按照业务发展和管理要求,推动风险动态化管理策略,根据业务发展及时建立健全管理框架,适时延伸管理触角,使全面风险管理始终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风险、流动性风险、业务与产品创新风险、道德风险及声誉风险等各个领域,完善管理体系。

2.建立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约束力。商业银行要始终坚持“业务发展制度先行”的管理理念,努力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风险偏好制度及指标体系,修订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完善风险报告制度,加强风险管理评价和风险自我评估,细化风险限额管理制度,丰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内容,形成更加完备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3.深化内部评级结果在信用风险领域的应用,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加强非零售内部评级结果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评级授信、RAROC刚性控制,严把客户准入关,不断引导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要PD、LGD等计量结果引入信贷管理,作为信贷业务进入或退出的重要依据,实现风险早预警早处置。同时逐步扩大零售资产内部评级结果在个贷、银行卡业务领域的应用,要客户评分、评级、RAROC评价广泛应用于业务营销、贷款定价、授信审批、后期管理、财务核算等领域,科学判断客户风险程度,确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要求,提高管理水平和精细化程度。并且要单笔EVA或单户EVA计量结果用于业绩考核,充分体现绩优者多得的分配原则,促进风险防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

4.加快推进风险高级计量法(AMA)的实施,全面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风险报告制度,通过预测性分析提高报告质量,并对风险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做好风险损失数据的收集工作,确保损失数据收集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对银行潜在的重要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为AMA模型提供数据支持,并认真实施风险和控制自我评估(RCSA)工作流程。

5.加强经济资本管理,提高经济资本综合营运能力。完善经济资本计量和配置体系,在PD、LGD等风险量化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经济资本计量,根据资本回报要求落实到各个分支机构和产品上,并通过经济资本限额和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对其风险收益水平进行约束,以促进银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

6.完善风险限额管理机制,满足风险偏好要求。制定年度信用、市场、操作、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方案,突出时效性和针对性,重点加大信用风险限额管理力度,逐步扩大行业限额管理范围,细化贷款品种限额,加强地区信用风险限额管理。

7.开展压力测试,及时校正经营策略。通过不断规范压力测试操作、提高压力测试技术和系统化水平,增加压力测试频率和扩大压力测试应用范围,实现压力测试制度化、全面化、自动化、日常化。并通过压力测试,正确评估商业银行能够承受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行业风险程度,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保证业务健康发展。

8.实施风险管理人才战略,满足新形势下风险管理工作需要。优化人员结构,逐年提高专业人员占比,推行资格认证制度,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岗位专业资格认证制度,梳理风险管理岗位职责,优化岗位设置,逐步统一规范岗位层级体系。并开展多层面的风险管理业务培训,建立分层次常规性培训机制,更新风险管理理念,推介国际前沿理论、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实现深度、持续和系统的培训,从而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与能力。

9.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强化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分析,积极应对现代化大额支付,保同时关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变动趋向,从价格变动中理解政策意图,有目的地争取业务市场。并实施调整流动总量结构、改善期限匹配,降低贷款成本、增加经营收益。

注释

{1}09年美国银行倒闭总数达140家,。

{2}欧洲银行业危机可能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