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范例6篇

高三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

高三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梳理探究;分析

1.什么是“梳理探究”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第二个理念就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材中“梳理探究”共有15个专题,每册安排三个专题。这些专题有的侧重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

2.“梳理探究”的内容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梳理探究”部分具体包含的内容是:第一册包括“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第二册包括“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第三册包括“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第四册包括“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进文学大师”“影视文化”;第五册包括“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其中,“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交际中的语言文字应用”“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这七个专题侧重于梳理,其他八个专题更倾向于文化探究。这十五个专题都很注重知识的传递性,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专题对高中生来说是很陌生的新知识、新概念。

3.“梳理探究”的设计

其源于《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课程目标中的几项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如:第一,积累。整合是“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注重梳理。”例如教材中“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修辞无处不在”“古代文化常识”等侧重于积累、梳理、整合,同时在整合中能够训练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第二,应用。拓展是“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例如“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等都有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第三,发现。创新就是“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4.“梳理探究”分析

刚开始分析“梳理探究”中的专题,可能会进入一个误区:“梳理探究”就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写照,比如“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等,以为大体上就是汉字、对联、词语(成语)、修辞等生活中常用的语言文字与必备常识。仔细研究一下,其实,人文性的“语文味”是很浓厚的。“梳理探究”不完全是人们想象中的“综合实践”或是“课外活动”课程,它是和“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名著导读”相并列的。“梳理探究”中的专题牵涉到语文学科的几大方面如语言学、文学、文艺学等。就以小专题“奇妙的对联”来说,分别从对联的常识、对联欣赏、对联作法三个方面去分析。在对联常识和对联作法上介绍了上下联的平仄、字数要求,同时还列举了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实例;在对联欣赏中还运用了写意、锤炼等一些文艺学方面的知识来说明。

5.“梳理探究”考题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高考语文要求考察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都有难易不同的考查。考试范围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必修一至必修五这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无论是必考题还是选考题,都涉及到“梳理探究”这个大专题的内容。例如必考题“现代文阅读”中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和分析概括内容要点等类型的题目都与“逻辑和语文学习”这个小专题有关;古代诗文阅读中的理解、翻译、文言句式等题目都与“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专题有关联。而必考题中的大类型“语言文字运用”与选修课本中的一本书的书名相似,其实是与“梳理探究”中的知识一脉相承的。

从课程标准开始分析,到教材、高考考纲、试卷的大致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梳理探究”这个专题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它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贯穿始终,突出了语文的实践应用。所以,如何开展、组织“梳理探究”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在人教版必修五册“梳理探究”中,每册都包括三个小专题。第一册中的三个小专题主要是语言文化常识,第二册是语言积累应用,第三册是语文学习方法,第四册是语文学习空间拓展,第五册是文言文能力提升。特别是三、四册说明语文的外延是生活,是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所以,语文学习要注重趣味性,学会自主、合作、探究。

总而言之,在“梳理探究”中,如果教师让学生亲身体验有趣的学习过程,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将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吻合了新课标的精神,语文老师可以大胆尝试,勇于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梳理探究”刍议――以人教版为例[J].语文建设,2013年12期

高三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范文2

 

关键词:文化教学 比较 文化策略

引言

长期以来,人们发现在外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学习一门外语,仅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是无法满足同外国人实际交往需要的。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易导致交际失误。在中国,随着文化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说的介绍引进,许多学者致力于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教学。

一、文化教学的内容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张占一等独树一帜地将文化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胡文仲,高一虹指出,“就‘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而言,我们主张二者并重,且应将知识文化贯穿于交际文化的传授之中”。Kramsch提出了“多元合一”的文化观:过去以国为界的单一民族文化的描写已经不符合当今现实。此外,顾嘉祖,王斌华从知识、行为和意义这三个方阐述语言教学中的“文化”。不管是借鉴还是白创文化教学中的文化界定,国内学者越来越注意文化定义的完整性和可行性并结合文化教学的实际操作。

1.交际文化的提出和应用

文革之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外语教学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有着人文主义的传统。高校外语系一般会开设英美文学史,英美国家概况等有关“知识文化”的课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人们认识到仅有的“知识文化”不能解决实际同外国人交往的需要,而且在日常交际中经常会犯一些现在看起来很可笑的错误。从70年代末、80年代处开始,交际教学法被介绍进我国外语教学界。广州外国语学院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从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到测试等各个教学环节作了交际法教学的全面实验。国内一大批学者,如浦小君、陈林华,袁霁等致力于推广交际教学法。现在,从小学英语开始,情景对话的操练就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头戏,这可以说是交际教学法的一大功劳。

2.语言交际的提出和应用

胡文仲,高一虹综观语言文化研究成果,主张从五个方面进行文化教学: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习俗与礼仪,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价值观念。这五点基本上囊括了文化教学的方方面面,笔者认为这里所提出的最容易实施而又经常被外语教师遗忘的就是语言交际。

语言交际中应包括词汇、习语、语法和语篇在外语文化环境下有别于母语文化的那一部分。比如,作为语言中最活跃、最有弹性的成分—词汇,就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词汇的外延、内涵以及象征意义都因文化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浦小君以labor, pure, silly和tiger为例说明汉英两种语言有不同的词素和语义结构,分属不同的概念系统。对于国内的文化教学,语言交际是最大的漏洞,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结果英语学习者很自然的赋予词汇以汉语概念,由此引发的误解更使人迷惑不解。

    3.隐蔽文化的提出

顾嘉祖,王斌华创造性地提出了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他们认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体系应以外语民族的交际文化为突破口,以公开的文化和隐蔽的文化为主线,并注意对比民族的相关交际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应涵盖以下三方面的基本内容:l)跨文化交际模式;2)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3)目的语的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隐蔽文化的提出使我们对文化教学范围的认识不断深化。

    二、文化教学的策略

1.“知识文化”教学策略

“知识文化”的教授在我国具有悠久的传统,基本上各个高校的外语系都会设有相关课程。在语言教学的交际法兴起之前,语言文化教学基本上是一种“分离式”:将文化看做是一种可以和语言剥离开来的“知识”,在语言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加入这一“知识”课程。经常使用的方法是:从文化作品中寻求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文化旁白(Culture aside),文化作品分析,文化讲座,文化参观。

2.“交际文化”教学策略

此类教学方案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目的语中各种交际功能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实际操作技能。交际法的流行是文化教学一个新的阶段,革除传统外语教学中的“哑巴英语”弊端。但在我们当前的语言文化教学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那就是,将“文化”看做是听、说、读、写“语言四会”能力之外的“第五技能”,也就是说,这种语言文化教学的模式仍然是将文化附着与语言教学的“附加式”。常用的方法是:比较法,模拟交际实践融合模式,文化会话。

3.“语言交际”教学策略

这一教学内容是最能体现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是可以不多费时间教授且对学生收益最大的教学方式,但遗憾的是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者在这方面远没有培养“交际知识”,跨文化技能等下的工夫大。正如我们前而所讨论的该方法一般是研究词汇和习语的文化背景,并将它们与本族文化进行比较,如此长期进行,就会对本族文化的异国文化有一个较详尽的了解。胡文仲,高一虹认为可以延伸到语法和语篇的教学。 

4.跨文化教学策略

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为主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从原有的本文化中心主义当中解放出来。跨文化交际策略有很强的理论基础,通常以内容为重,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其次,一般包括非语一言交际。课堂交流法,研究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文化片段(Culture assimilators),文化包(Culture capsules),文化丛(CultureClusters) ,文化合作,文化表演是通常所采用的教学方案。

5.“多元文化”的教学策略

Kramsch对语言文化教学的独特见解打破了国内外语界语言与文化“二元论”,即语言与文化相分开,相对立的局面。Kramsch认为,要走出这种“两分法”带来的困境,应该把语言和文化看做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使语言文化教学融合为一体。这就是语言文化教学的“融合观”。文化多棱镜,文化冲突都是“多元一丈化”教学策略的典型代表。这些方法肯定了多元文化的存在.文本和上下文密切的关系,鼓励学生不要回避问题而是在互动中解决问题。

三、英语文化教学策略比较

1.教学可行性比较

可行性是评价教学策略的一大标准。“知识文化”、“交际文化”教学策略实施起来仃针对性,是学校和教师常用的策略。“跨文化”教学策略所用时间较长,不适合在语一言教学中穿插进行。“语言交际”策略最容易实施也最应贯穿外语教学始终,但因为对教师要求高而较难普及。此外,“多元文化”教学策略较为抽象,适合小班教学。

高三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 网络语言 运用对策

前言

网络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网络语言的发展。网络语言的幽默和简洁对广大网民的影响非常深远。这种语言在网民的喜爱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并在应用中快速发展。网络语言发展之初主要是广大青年网民为了提高聊天速度而自创,后来慢慢成为了突出自己个性的一种特定语言,并且形成了很多类型,如新造词语、叠加符号、自创拼音、自创英文、数字等等。

一、大学校园网络语言的特点

(一)开放性

高校问的信息与文化交流、借鉴经验及学科竞争恰恰体现了校园网络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涉及到校园外的文化与信息交流,直接形成了校园网络语言的开放性。为了给青少年营造健康的学习氛围,又能够在促进文化交流的基础上保证网络正常的开放性,需要学校管理者对网络的正常管理和对学生网络语言开放性的正确认识和规范。

(二)活跃性

大学生个性的差异,文化素质的不同,以及他们天生的好奇心,决定了校园网络环境的活跃性,也决定了网络语言的活跃性。网络语言的活跃性一方面表现为上网主体在运用网络语言上的创造性特点,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上网主体运用网络语言的随意性。

(三)互动性

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已经离不开发达的网络,于是也就孕育了校园网络文化,这种文化氛围影响着学生学习。教师作为创造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师生都对铸造一个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网络语言在主体的相互作用性形成语言互动,为规范网络语言提供了可行性。

二、大学校园网络语言的构成分析

知名作家王希杰在其所著《修辞学通论》中提到,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修辞格对语言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的发展离不开修辞格,它已经逐步成为了创造新句式、新词语的方法。显然修辞也成为网络语言构成的主要方式,另外网络表情的运用也使网络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一)谐音词

谐音词是指读音相近或相同的词。谐音修辞在网络语言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喜欢使用谐音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或情感。在我国,拼音输入法是很多网民进行打字聊天时所采用的主要输入法,这种输入法在输入一组拼音后,常常会出现很多种词组,广大网民在选择词组时,往往会故意使用谐音词来进行网络沟通与交流,使网络语言具备了谐音修辞的特色。

(二)缩略语

陈望道在其所著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提到了“节缩格”,其主要是指缩合和节短语言文字,使语言表达达到简洁明了的效果。而今我们在文化生活中常常会发现大量的英文缩写词,如CAD、IT、MNI、BVD、CEO等等,同时,网民在网络交际时,为了提高打字速度也常常使用大量的缩略语。互联网世界在出现英文缩写词的同时,网民们还自创出了大量的中文缩写词,这使得字母缩略语在网络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三)比喻造词

文学作品之所以读起来给人一种美的感觉,是因为其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句,这是很多文人喜欢的一种修辞方法,然而,比喻这种修辞方法在网络交际语言中的应用也开始广泛起来,特别是暗喻手法,网络BBS系统就是使用暗喻手法来表述词汇的一套完整系统。

(四)比拟造词

比拟是指作者根据想象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物当成人写的一种手法。比拟是人的物化或者物的人化,思想跳跃性是这种手法的一大特点,使用这种修辞会使读者想象的空间变得宽广,从内心深处体会作品内涵。适当地使用比拟手法,不仅可以使读者深刻领悟作者的深意,而且还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网络语言是网络主体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方式,这种比拟造词的修辞在网络语言中的运用频率也越来越大。

三、网络语言对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大学生民族语言兴趣丧失,传统文化精华逐渐淡化

很多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使用越来越感兴趣,他们学习传统民族语言的兴趣正在逐渐消退。在网络文化环境中,规范语言的使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并且这些所占的份额还包括一些混杂符号、汉字、英文等,中华民族传统的语言文字正遭受网络语言沉重的打击。不仅如此,中华民族语言凝结我国传统的文化特征,使用不规范的民族语言意味着中华民族文化继承意识在逐渐淡化。

(二)大学生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建构被削弱

英文是网络上使用最活跃的语言,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欧美等国家的意识形态。世界文化的主导者正是因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实力被他们所抢占,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网络成为了我国广大青少年学习西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主要渠道。西方的文化意识对我国网民影响越来越大,他们传统中华民族文化意识正在逐渐淡化。而大学生的控制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些意识的误导,因此,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不利于国家发展的事情。

(三)大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受到扼制

网络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由大量的字母和符号组成,使之变得通俗易懂。大学生比较喜欢阅读和接受那些通俗易懂的文章,对于那些有些乏味的传统文化有时感到厌烦。这样,他们就逐渐喜欢上了网络语言而在不经意间疏远规范语言文章,这对于他们文学素养的培养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四、大学学生管理中规范网络语言的对策

(一)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提高规范意识

高校应积极建立一支思想觉悟高、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团队。思想觉悟高者和计算机高手是这支教育的主体,当然也要尽量吸收一些心理咨询医生加入这个教育团队。他们应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网络互动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和强化规范网络语言的手段,形成一套规范网络语言运用激励机制,在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完善中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和法制观念

网络世界的主要特点是开放性和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网络世界常常使很多人迷失方向,作出错误的抉择。所以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情操和素养的意识,让他们独立自主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舍己为人、勤俭节约、勤劳刻苦等。此外,还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加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意识。

高三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范文4

【关键词】外语教学 社会文化因素 影响 策略

一、引言

在外语教学界,随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深入和普及,人们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 外语教学绝不是单纯的语言技能操练,语音、词汇及语法的语言本体教学,它涉及目的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外语教学的目标不仅是为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其真正职责是为了培养出更多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人才。因此,社会文化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与语言技能教学相比,文化教学仍然处于从属地位,在外语教学中如何真正意义上结合文化教学的实践还处于不断探索之中。语言是文化的d体,人们使用语言的社会交际必然受到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制约。正是基于每种语言都负载着特定的各种形态的文化,更深入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社会文化要素,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形成文化洞察力已成为当前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社会文化与语言教学

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语言教学尤其是在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不可否认的是,很长时间以来,整个外语教学的重心都只放在对学生进行语言形式结构的掌握和语言基本技能的锻炼上,而并未对社会文化因素在外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引起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受到传统语言学、结构语言学或是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影响,从索绪尔到乔姆斯基都只是把语言本身作为语言学研究的唯一对象,因此将语言与文化截然分开。

其次,传统外语教学只是纯粹培养语言技能,认为学生能够在不违反语法规则的前提下造出一些意思正确的句子就能进行成功有效的交际。

最后,尤为重要的一点是,人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同时习得的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使得其在往往倾向于看到母语对外语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而对外语学习中社会文化因素发挥的影响常常忽视。

三、社会文化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下面将外语教学中的社会文化因素从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即语言结构文化、背景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分别探讨三者在教学实际中的具体表现。语言结构文化指的是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征。

(一)文化内涵词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英语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实质上是一种书面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活动去判断、推导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某种态度或者行为。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会遇到大量的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这时学生必须理解三个层面的意义:词汇意义、语法结构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倘若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词语内含的社会文化含义,用母语的理解方式形成的词语概念来定义目的语中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语概念,没有察觉和区分它们在深层语义上的差异,容易踏入跨文化交际的误区。

因此,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要格外注意对文化内涵丰富的英汉词汇进行比较。一般来说,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的语义差别如下。

1. 词汇空缺。这类词只在一种语言和文化中存在内涵意义,在另一种语言里没有与之对应的词。具体来说,大致可以概括成四类:①名物词语;②典故;③由于哲学思想和历史文化不同而导致的文化空缺;④其他。例如“阴”“阳”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词;“plumber”本义是水管工人,水管工人的工作是修堵和补漏水管,从工作性质引申指特工,我们很难在汉语中找到相应的词。

2. 象征词语。表示同一事物或概念的词,只在一种语言里有文化内涵,在另一种语言里则没有。例如“梅、兰、竹、菊”在中国象征高雅脱俗、刚正不阿的君子,在英语里仅仅是普通的植物。

3. 同名异义。在两种语言里,某些词其表面上都是指同一事物,其实内涵意义却不同或相反。例如 “lover”(情人),在中国人眼中指的是妻子或自己的爱人,属褒义,而在欧美国家“lover”通常指情妇,属贬义。

4. 派生词。有些词的基本意义相同,但派生意义的区别却存在很大差别。例如“policy”(政治)的派生词“politician”在美国英语中一般都用于贬义,指的是那些通过政治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的人,一般翻译成政客。

(二)句法层面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在用外语进行写作时,学生即使储备了充足的词汇,也能基本遵循语法规则,但写出的英文句子却是汉语思考过后的再翻译,所以文章写得不地道甚至外国人很难读懂。中国人和英语为目的语的人在构建语篇的过程中遵循着不同的模式。英语和汉语在句法层面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英语写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 汉语重意合,西方语言重形合。汉语没有复杂的格、位、形态变化,其结合主要取决于语义搭配是否合乎情理,汉语句法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语义关系表达。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语句注重形式联系,注意结构的完整和合理性,使用连词比汉语多得多。

2. 汉语习惯的表达方式是用主动语态,而在英语句子则倾向于不用人称来做主语。这和中国人“事在人为”的思维习惯及以自然为了解、研究的对象的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分不开。

3. 汉语叙述多呈现动态,而英语常呈静态且常常用被动语态。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汉语动词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和状语。相比较而言,而英语中的谓语动词有很多形态变化,受到各种规则约束,因此多用含有行为和动作含义的普通名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因此汉语形成了明显的动态优势。

4. 汉语时间状语的出现频率要远远高于英语时间状语。王振亚(2005)认为英语动词有时态差别,这意味着英语动词有表达时间的功能,除非必需,写英语句子时,一般不用时间状语。汉语动词表示时间的功能弱于英语。例如,许多学生在作文中经常会写“She is reading now”,其中多余的时间状语就是英汉语时间状语使用频率上的差异造成的。

5. 我国学生在表达复数概念时过于依赖词汇手段。在英语中,表达复数概念的语法词素-s是强制性的,必须加在任何表达复数概念的可数名词之后;而词汇手段是非强制性的,不必要时可以不用。但在汉语中,表达复数概念的语法手段“们”在使用上受到很大限制。当表达复数概念的语法手段受到限制时,词汇手段的重要性自然就会增加。英汉语的这一差异往往导致学生写作时生成“some years ago”这样的表达方式。实际上,“some”(词汇手段)是不必要的,英语国家的人只说“years ago”。

(三)外语听力课和阅读课中背景知识文化因素的影响

背景知识文化因素的差异主要表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时间观念的差异。

1. 价值观念。

西方人极度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目标的实现,追求个人利益。中国人提倡凡事以集体利益为重,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实现和群体利益的维护。中国文化崇尚天的价值观体现在语言中,凡遇上难事,要向上天祈求庇护,做事也是根据“天意”,相信天意不可违;西方则主张征服自然,他们崇尚上帝而非天。中国传统思想相信“先苦后甜”“享福必须先吃苦”;而西方人主张尽情享乐,满足自我。西方文化提倡创新和冒险精神,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崇尚中庸之道,安于现状。

2. 思S方式。

汉字是象形文字,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典型的直觉思维的体现,基于感知,侧重经验、感悟。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理性思维,讲究精确性,强调演绎法。大陆型的地理环境、长期的闭关政策、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以及小农经济使人们缺乏与外界的联系,加之集权制导致思想禁锢,中国人具有内向性的思维方式。西方大多数国家地理上接近海洋,工商业、航海业发展迅速,好奇心和想象力丰富,容易接受新事物,思维方式是开放型的。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西方人重视个性。例如西方医学长于用解剖方式,重视局部,中医恰恰相反,认为应先考虑整体。

3. 时间观念。

在时间观方面,西方文化把时间看成是不可逆转的单向直线的延伸,去而不返,因而善于对时间做周密的安排;中国文化视时间为一个循环过程,周而复始,因而常常立足于过去。

听力理解这一过程首先是对听到的语篇信息进行解码,之后再重新形成对材料的完整理解。处理听力材料中的语言信息需要联系上下文和调动大脑中存储的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帮助理解、推测和判断,所以在听力课中对相关背景文化知识的阐述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O’malley & Chamot在1990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听力差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点:在听力过程中他们通常潜意识地用母语的思维方式尝试解释、分析、判断听力材料的语言信息,这种负迁移造成了他们在听材料时顺利解码语言信息的障碍。

外语阅读材料中经常引用圣经和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典故、神话,而且不加出处,随意引用,并在文章中穿插着各种隐含的社会文化知识,这就为学生的理解增加了难度。研究表明,学生在阅读外语文章时遇到的理解障碍包括对材料中引用的典故不明其意,不知其用;难以发现文章中呈现的各个事实的关联性以及对某些语句从字面不能理解。这些都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背景文化知识,使得学生对文章没有贯通的思路,无法做出正确的推断。只有完善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这些问题才会得到解决。

(四)外语学习中容易出现的交际失误现象

由于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学生往往在潜意识里将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完全对等,以为命名同一事物或概念的词语在文化内涵和外延上也不会存在差异,或者是误将汉语中使用习惯直接带入相应的跨文化交际之中。因此,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应对交际文化知识给予必要的重视。交际文化主要包括直接反映社会文化习俗的日常言语行为,如问候、致谢、道歉、告别、邀请、应邀、拒邀、求助、询问、应诺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称呼、礼貌用语,还包括对带有浓厚鲜明民族文化特点的词汇和词语的理解、运用,其中有对谦辞、敬语、禁忌语、委婉语和恭维赞赏语的运用。

四、社会文化因素融入外语教学策略

(一)提高教师素养,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该非常熟悉外语教学所涉及的两种文化:学生的母语文化和目的语社团文化。教师应该具有扎实深厚的英语基本功和较高的英美文化知识修养,能够帮助学生逐渐摆脱母语文化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使学生尽快树立一种跨文化意识,尊重不同文化。

(二)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教学,带领学生认识和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这除了提高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之外,还能促进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使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的水平,从而达到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母语文化,更加包容、尊重和理解外来文化的目的;解决中国学生的主体文化知识匮乏问题,最终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水平。

(三)适当增加文化测试内容,改变文化评价导向

除了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之外,在测试中适当增加一些文化内容试题,尤其是应该添加一些涉及中国文化或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另外,英语测试中对文化内容的考查形式不应拘泥于书面表达,还可以采用口头表达的方式,如英语口语测试等。

(四)注重教材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教材十分重要。国外出版的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应该占到一定比例。应当将真实性作为衡量自编教材质量的标准之一,即这类教材能够保证涉及的社会生活场景的真实性、社会关系的真实性,从而真正还原和重现语言运用的真实过程。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与使用,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和容量大大增加,他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各种各样的英文原版CD、VCD等。这恰好弥补了书本材料欠缺的真实性,并且生动形象的画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六)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包括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融合法等。

(七)其他途径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及报刊等,鼓励学生观看英语电影,举办英美文化知识讲座,鼓励学生跨国访学。

五、结束语

美国语言学家Kramsch(1998)说:“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不可分。”语言与文化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地位。外语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与语言使用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学习的过程。本文从语言结构层面、背景知识层面和交际层面三个维度对外语教学中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论证,进一步阐释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密不可分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相应策略。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3]Rivers, W. M. 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4]Rivers. W. M. 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5]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7.

[6]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7]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7-31.

高三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范文5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材 阅读课 培养文化意识

一、英语文化意识渗透的必要性

目前,在一些注重英语运用能力的教学模式中栽培出来的学生,语言相对比较流利,但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不时遭遇缺失文化意识的难题,影响交流实效性,甚至会造成啼笑皆非的尴尬。究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平常比较重视学生对语法规则的掌握,或者侧重让学生熟记一些交际用语,忽略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不重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渗透。

课程标准的目标是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及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从课程标准可以看出,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取决于语言知识和技能,其中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语言还需要有较强的语言文化意识。这充分体现了文化教学在日常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对教材中单元reading材料文化内容设置的梳

阅读是语言的主要输入形式,阅读材料中文化内容的元素比比皆是。就人教版教材中的reading而言,它含有丰富的文化题材,梳理如下:知识文化占38.8%,如: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必修二)属于历史文化,The Band that Wasn’t(必修二)属于音乐文化,An Interview(必修二)属于知识文化, How Daisy Learn to Help Wildlife(必修二)属于野生动物保护;交际文化占61.29%,如:Body Language(必修四)语言文化,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必修三)习俗文化,Sightseeing in London(必修五)旅游文化, English Jokes(必修四)语言文化,Puzzles in Geography(必修五)地理文化。由此可见,教材中富含题材广泛的文化意识材料,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积累文化内容并抓住时机渗透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渗透策略

阅读课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头戏,如何充分利用阅读课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培养文化意识时,老师可利用阅读材料中的文化意识内容这个文本,精心设计教学的不同环节,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下面以人教版的阅读材料谈谈如何渗透文化意识。

1.巧用读前环节,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阅读课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学生对Reading部分材料的理解,可以增加学生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求知欲。例如:在导入第三模块第一单元“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时,老师在课前可以鼓励学生查找关于万圣节、复活节及英语国家的国庆节等,了解更多节日的由来、节日的作用、节日中人们的各种表现,以及节日的故事,并整合收集到的材料,之后互相交流。这样使学生对英语语言国家的节日有一定的概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进而增强跨文化交流的顺畅性,而且有效的阅读准备可使阅读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人教版必修三Unit3“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是美国经典文学作品,是马克・吐温著名的讽刺小说的代表作。老师可以利用课前的Warming Up中马克・吐温的生平介绍,以及他的人生经历,简要介绍这部剧本的文化背景,再让学生观看这部电影,使学生通过学习这样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的文化内容,对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状况、道德观念等文化现象有一定的了解,进而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意识。此外,教师可以巧用Pre-reading部分,通过提问及文中的图片等了解文中的文化。如:在必修二Unit5“Musi”的读前部分,有几个问题:1.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rock&roll,jazz or rap?2.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the Monkees?3.Look at the title and predict what it is about?通过探讨已有知识,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一些音乐文化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为下面的阅读课做好铺垫。

2.优化阅读篇章,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中阅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文化知识面宽,中外文化融合在一起,内涵跨文化信息。如:选修七Unit5“Keeping Up,Xie Le”的课文中,讲到Xie Lei去英国当交换生,刚开始对英国教育不大适应,经过努力后能够比较好地融入他们的大学。老师可以整合课文中Xie Lie遇到的困难,让学生想象她可能还会遇到其他的什么困难,并找出中英教育之差异,说说英国教育的亮点,也说出中国教育的闪光点,这样既提升了文化意识,又增强了大家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又如:必修五 Unit2 “Using Language”中的伦敦观光,作者三天伦敦之行里,特别提到:“She was thrilled by many treasures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When she saw many visitors enjoying looking at the old Chinese pots...she felt proud...”老师就可以问学生看到中国文化relics在外国展览有何感受,激发他们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增强文化交流意识和跨文化意识。

3.精讲阅读词汇,学习文化内容。词汇富含文化内容,教师平常讲词汇时可适当穿插一些单词的文化常识。如:在必修五Unit4学到senior这个单词,可顺带翻译老年人可用senior citizens,不经常用old people,因为在西方“老”却意味风烛残年,西方人忌讳年龄。可再引申:在中国公交车上有为老年人让座的传统,而在美国公车上有60或70岁的人并不一定要让座,你的让座会让他们感觉自己不能独立,他们不喜欢。再如:必修三Unit5“Canada - The True North”,学生刚看到标题是很困惑,不理解意思,这时就可以渗透一些文化知识:Canada处于北美洲较北部地区,所以用The True North 来称它。这样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扫清阅读障碍。

4.巧用Discussion部分,激发学生的交际意识。学习课文后,可选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题进行表演,进一步夯实文化意识内容。例如:学完必修四第三单元“A Taste Of Humor”后,针对English Jokes,让学生查找更多英文笑话,先表演出来,再一起讨论笑话里的什么会让人笑,从中学到一定的文化知识。再者,在学生认真学习课内文章后,可以找涉及文化意识内容的材料,拓宽知识面,增强文化意识。如:必修四Unit4 “Body Language”中的Reading部分介绍各个国家之间礼仪不同,学生学习西方文化差异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探讨或者表演,如可以做些动作猜一猜:clapping one’s hand在中国表示对表演者的赞赏,而在英语国家则表示为自己感到自豪。再如:stamping one’s foot 在中国表示生气而在英语国家表示不耐烦,如此等等,尽量挖掘一些带着文化意识内容的身势语,丰富课堂,也学到文化知识。

总之,培养英语文化意识符合课程标准,也是决定能否与英语国家人们交流顺畅的基本要素,老师只要平时有意识地把英语文化意识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以阅读课为依托,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就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高三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范文6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符号系统。(语言的定义)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一些中学语言文字工作计划模板。

20__年中学语言文字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__书记党的__大报告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活动参与意识,构建和谐的校园语言环境,促进推广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二、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

根据省、市、县语委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积极开展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推普”宣传活动,强化学校作为语言文字工作主阵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工作方法的创新,努力开创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新局面。

三、主要工作

1.加强学校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基础工作。

我校将认真学习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及各项规范标准,进一步贯彻教育部有关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三纳入一渗透”(将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熟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有关要求,将说普通话、用规范文字作为教师的业务考核内容。

2.以创建“

庆阳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工作为契机,全面提高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水平。今年我校将继续创建“庆阳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在“市规”检查基础上及时总结、反思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得失,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将其有机融入学校常规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全面提高师生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努力形成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制度完善、依法推动的工作格局,争创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让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3.进一步将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结合升国旗仪式、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学校文化长廊宣传,纠正学校语言文字应用上的不规范现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操,树立正确规范运用普通话的意识,使普通话成为学校的通用语。

4.加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学校将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作用,借助“校园之声”广播,开办橱窗“语言文字”专栏等,宣传语言文字法规,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及时通过报刊、广播等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报道。

5.认真做好第十三届全国“

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等各项宣传活动。配合市、县语办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十三届“推普周”宣传活动,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语言文字宣传氛围。

我们将继续贯彻“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工作方针,积极配合省、市和县语委办的工作,努力将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开展得更扎实、更有效,开创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新局面。

中学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

20__年中学语言文字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__大和__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落实《武汉市语言文字工作__规划》和《武汉市语委办20__年工作要点》,根据武汉市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五大行动”(示范创建、培训测试、经典诵读、社会“正字”、方言优化)要求,认真开展我校语言文字工作,提升师生语言能力,优化学校语言环境,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为把部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办好做出新贡献。

二、重点目标

1.夯实部级语言文字示范校成果,争创市级年度优秀。

2.创建武汉市“

经典诵读”特色学校。

3.开展“

阳光朗读”活动。

4.对9个“

文明用语示范岗”重新评估,新增2个。

5.组织第17届全国“

推普周”活动,创新推普工作。

6.教职工普通话培训达标;

一年级学生开设《普通话与口语交际课程》,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测试合格率达到85%。

三、主要工作

1.召开20__年语言文字工作布置会。

总结__年工作,科学研究谋划20__年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将语言文字工作融入示范校建设、教育教学、精神文明建设等中心工作,把语言文字工作贯穿在日常工作之中。

2.继续组织好“

阳光朗读”活动。“阳光朗读”活动将在内容、形式上不断创新。一是坚持早自习诵读;二是3月底组织部分学生排练经典诵读节目——《中华之声》参加武汉市中职学校“国学经典诵读”决赛;三是举办“经典文学”系列讲座;四是校园文化艺术节组织全校学生诗文朗诵比赛;五是开展4月23日全国 “读书日”活动;。

3.狠抓教职工、学生语言文字达标培训。

针对个别专职教师还未达标、学生测试成绩合格率偏低、少部分教职工日常工作用语未能完全使用普通话等问题,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培训。加强普通话教学研究,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测试质量及测试合格率。选送教师参加普通话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4.积极参加武汉市第二批市级经典诵读特色学校的评选,做好评选活动的参评工作。

(1)完成__-3000字的自评报告;

(2)持续开展“阳光朗读”活动;

(3)举办教职工美文吟诵、学生诗文朗诵会。

(4)“技能节”在学生中开展“汉字英雄”书写比赛活动;

(5)进一步营造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氛围,张贴标语和宣传画,展示实践活动图片等。

5.对照“

文明用语示范岗”评选标准,采取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检查形式,对成教部等9个“文明用语示范岗”进行考核及重新评价,确保示范引领效果,发挥典型作用。拟新增2个“文明用语示范岗”。

6.精心组织第17届全国“

推普周”活动。根据上级“推普周”活动总体部署,认真落实我校第17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方案,进一步创新“推普周”活动方式,提(学生会外联部个人工作计划)高广大师生的参与意识,扩大推普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7.打造语言文字硬环境。

按照学校文化建设总部署,提出环境建设合理规划,主动协助职能部门,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有所作为。

20__年中学语言文字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使之更好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宣传与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紧紧围绕有关语言文字工作要点, 结合我校实际,加强宣传力度,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开展多样活动,以创建语言文字示范校为努力方向,使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上一个台阶。

二、主要工作:

(一)学校工作。

在学校工作中,继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争创示范校为契机,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组织全校师生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和巩固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长久效果。

1、定期召开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2、在学科教学和学校一切集体活动中,师生都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谈必须使用普通话。

3、学校校牌及其它标牌、宣传栏、黑板报等要严格遵循文字的规范,不使用不规范汉字。

4、加强校园网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力度。

开辟校园语言文字工作专栏,加强内容的建设和创新,实现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指导和应用研究的网络化,使其成为向师生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平台。

5、加强教师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方面的培训,特别是落实二级乙等教师的强化训练措施,耐心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普通话水平,争取在规定期限内达标,从而为争创语言文字示范校奠定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语言文字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性和运用能力,打造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教育氛围,准备开展以下活动。

教师活动:

1、要求每位教师只要进到校园,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跟学生交谈还是教师之间的谈话,必须使用普通话,并把是否使用普通话做为评优课和年终考核的标准之一。

2、在教师队伍中开展“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为主题的演讲、抽读课文、普通话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普通话实践活动,以提高每位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3、利用校会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全体教师的推普意识、写规范字意识。

4、每位教师在备课写教案时,必须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不得写简化字,学校每学期开学初、中、末检查教案时,其中一条看是否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对在此方面做得好的老师的教案给大家观摩。

5、定期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测试,以检测教师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情况。

6、邀请有关语言文字的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培训,以切实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水平。

7、加强全体教师推普意识,积极投入推普活动,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普通话素质。

教师结合备课练钢笔字,结合板书练粉笔字,结合写字课自练毛笔字。

8、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听课和说课,在说课环节和上课环节上促进教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9、对教育教学资料语言文字规范化进行检查:含教学进度、计划、备课笔记、作业批改、学生评语、成绩册等资料的检查;

10、开展教师课堂教学用语规范化调查。

(推门听课)

学生活动:

1、继续培养一支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推普员队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推普员的培养。

要求每班设有推普员,起示范与督促作用。

2、校园、班级均有长期的宣传和环境布置。

3、将语言文字工作的有关要求纳入学生值周活动之中,要求值周学生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表率;

4、加强传统校园活动如艺术节、六.一等活动的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工作相关活动,主要有:

(1)诗朗诵比赛;

(2)书法比赛;

(3) 征文比赛;

(4)演讲比赛

(三)发挥语文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养。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为了充分发挥语文课在普及普通话和规范用字中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提出如下要求:

1、语文教师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级甲等。

其他学科教师普通话均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

2、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在语文课中加强语言文字规范的教学和口头说话训练外,还要进一步开展一课一练的词语训练和书法写字训练。

3、继续结合教学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4、发动各班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内容,设计一期精美的墙报。

5、在学校内外悬挂多条宣传标语、牌板营造浓厚的推普氛围。

三、做好校园文字规范化检查工作,做规范用字的表率:

1、各年级组、教研组、各班级认真做好常规文字规范工作,保证工作文字和校园公示文字的规范纯洁;

各班文字协查员做好班级板报宣传文字规范的检查,并协助校园文字规范的检查,治理整顿学校校园用字。

2、积极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市语委有关文件,及时报道我校有关工作动态、先进事例。

校内设置语言文字固定宣传展板,定期做好布置、维护工作。

3、健全语言文字工作网络。

本校确定专人负责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各班设立语言文字规范化监督员,在本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整治与监督工作。

4、继续搞好汉字规范化。

部内的公文、印章、标牌,颁发的各种奖状、证书、牌匾,各种活动的会标、标语、张贴物、学校简报、撰写论文及其它情况下的文字书写等用字,要求规范率达到100%。

20__年中学语言文字工作计划(四)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__大和__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落实《武汉市语言文字工作__规划》和《武汉市语委办20__年工作要点》,根据武汉市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五大行动”(示范创建、培训测试、经典诵读、社会“正字”、方言优化)要求,认真开展我校语言文字工作,提升师生语言能力,优化学校语言环境,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为把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办好做出新贡献。

二、重点目标

1.夯实语言文字示范校成果,争创市级年度优秀。

2.创建武汉市“

经典诵读”特色学校。

3.开展“

阳光朗读”活动。

4.对9个“

文明用语示范岗”重新评估,新增2个。

5.组织第17届全国“

推普周”活动,创新推普工作。

6.教职工普通话培训达标;

一年级学生开设《普通话与口语交际课程》,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测试合格率达到85%。

三、主要工作

1.召开20__年语言文字工作布置会。

总结__年工作,科学研究谋划20__年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将语言文字工作融入示范校建设、教育教学、精神文明建设等中心工作,把语言文字工作贯穿在日常工作之中。

2.继续组织好“

阳光朗读”活动。“阳光朗读”活动将在内容、形式上不断创新。一是坚持早自习诵读;二是3月底组织部分学生排练经典诵读节目——《中华之声》参加武汉市中职学校“国学经典诵读”决赛;三是举办“经典文学”系列讲座;四是校园文化艺术节组织全校学生诗文朗诵比赛;五是开展4月23日全国“读书日”活动;。

3.狠抓教职工、学生语言文字达标培训。

针对个别专职教师还未达标、学生测试成绩合格率偏低、少部分教职工日常工作用语未能完全使用普通话等问题,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培训。加强普通话教学研究,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测试质量及测试合格率。选送教师参加普通话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4.积极参加武汉市第二批市级经典诵读特色学校的评选,做好评选活动的参评工作。

(1)完成__-3000字的自评报告;

(2)持续开展“阳光朗读”活动;

(3)举办教职工美文吟诵、学生诗文朗诵会。

(4)“技能节”在学生中开展“汉字英雄”书写比赛活动;

(5)进一步营造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氛围,张贴标语和宣传画,展示实践活动图片等。

5.对照“

文明用语示范岗”评选标准,采取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检查形式,对成教部等9个“文明用语示范岗”进行考核及重新评价,确保示范引领效果,发挥典型作用。拟新增2个“文明用语示范岗”。

6.精心组织第17届全国“

推普周”活动。根据上级“推普周”活动总体部署,认真落实我校第17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方案,进一步创新“推普周”活动方式,提(学生会外联部个人工作计划)高广大师生的参与意识,扩大推普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7.打造语言文字硬环境。

按照学校文化建设总部署,提出环境建设合理规划,主动协助职能部门,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有所作为。

20__年中学语言文字工作计划(五)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_书记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活动参与意识,构建和谐的校园语言环境,促进推广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二、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

根据省、市、县语委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积极开展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推普”宣传活动,强化学校作为语言文字工作主阵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工作方法的创新,努力开创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新局面。

三、主要工作

1.加强学校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基础工作。

我校将认真学习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及各项规范标准,进一步贯彻教育部有关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三纳入一渗透”(将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熟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有关要求,将说普通话、用规范文字作为教师的业务考核内容。

2.以创建“

庆阳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工作为契机,全面提高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水平。今年我校将继续创建“庆阳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在“市规”检查基础上及时总结、反思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得失,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将其有机融入学校常规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全面提高师生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努力形成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制度完善、依法推动的工作格局,争创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让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3.进一步将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结合升国旗仪式、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学校文化长廊宣传,纠正学校语言文字应用上的不规范现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操,树立正确规范运用普通话的意识,使普通话成为学校的通用语。

4.加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学校将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作用,借助“校园之声”广播,开办橱窗“语言文字”专栏等,宣传语言文字法规,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及时通过报刊、广播等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报道。

5.认真做好第十三届全国“

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等各项宣传活动。配合市、县语办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十三届“推普周”宣传活动,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语言文字宣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