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企业信息化范例6篇

矿山企业信息化

矿山企业信息化范文1

关键词:公钥基础设施(PKI);数字认证(CA);矿区管理;信息安全;密码服务器

0引言

当前我国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基础相对薄弱,事故总量还是很大,煤矿、金矿等高危行业结构不合理,应急处置以及救援抢险能力相对不足,部分企业违规违章现象依然存在,给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1]。随着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信息化管理成为衡量企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标,也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提升效益的重要方式。矿区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在部署时,采用开放式架构,兼容主流信息技术,在.NET平台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多种信息源服务终端的需求,平台采用了多种基础数据库模型技术,保证安全管理平台的系统整合能力。平台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设计,并基于分层和分类结合的混合模式,数据交换模式采用标准的XML等技术,应用统一规范的数据交换接口及应用程序接口,安全机制相对可靠[2]。平台基于J2EE技术架构,支持HTML和DHTML等Web浏览器标准,设计原则遵循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降低系统各个功能模块间的耦合度,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系统的通用性。根据矿山企业矿区分散、不聚集的特点,为保证矿山生产网和办公信息网之间以及与外网之间的信息交换畅通,确保信息在产生、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建立全网统一的认证与授权机制、时间服务和密码服务。目前,在各种技术,基于PKI/CA的信息安全技术能合理的作用于矿区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从而保证安全策略得以完整准确的实现,该技术是解决数据加密、保护信息安全最有效的方案[3]。

1基于PKI技术的安全生产管理平台体系研究

1.1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

矿区安全生产管理平台为解决矿山企业安全统一管理应运而生,以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平台是目前各个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新趋势。以安全生产管理为核心的平台建设可以实现对危险隐患的合理分析,形成事前管理、事中风险预控、事后应急救援在内贯穿安全生产管理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从而达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1.2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系统功能设计

以矿区实际情况为前提,以信息资源规划和开发利用为主线,以安全法律法规为支撑,根据功能需求,在成熟的软件开发方法论的指导下,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框架如图1所示,其子系统设计如下:包括风险管理子系统、事故管理子系统、安全隐患管理子系统、应急救援子系统、安全培训子系统、监督检查子系统、质量标准化子系统等7大部分。其中风险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矿区风险评估,衡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对其可能造成的相关损失进行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及措施;事故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形成事故报告、事故月报、事故数据库等,方便查询,根据需求进行事故通报和责任追究;安全隐患管理子系统主要进行安全隐患追踪、及时对隐患信息进行登记、上报、汇总等,形成隐患整改通知单,及时开展追踪和销号管理等;应急救援子系统主要针对突发紧急事件进行预防、救援、恢复等管理,以应急救援案例库为依托,类比实际案例,推送相关匹配度最高的案例辅助应急救援决策,此外该模块涵盖救援队伍、救援机构等详细信息;安全培训子系统主要负责相关人员安全的培训信息统计,及时对持证人员进行过期预警提示,服务于公司的安全培训管理等制度;监督检查子系统主要进行安全活动制定、、总结等,下设安全检查、整改落实、经验总结等三个子模块,为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形成原因、改进措施、整改建议等;质量标准化子系统主要为管理人员提供标准库查询、检查数据汇总等服务,方便现场检查及质量便准化考核等。

1.3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PKI/CA技术分析

1.3.1PKI技术体系简介

随着当前信息系统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数字网络化的应用的普及,不同部门之间、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综合分析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当前信息网络应用中也面临着信息量大、数据种类繁多,不同数据访问要求不同等现状,因此包括信息保密性、身份认证、访问权限管理等在内的信息安全问题急需解决。公钥基础设施(publickeyinfrastructure)简称PKI,为解决大型信息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应运而生。PKI是当前信息化安全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保证。PKI是一种具有安全性和透明性的密钥管理系统,通过为用户提供密钥和证书管理服务,提供安全策略,从而建立安全有效的网络环境,保证数据信息在安全传输的过程中不被非法偷看以及非授权者篡改等,从而达到保护用户信息机密、完整的目的[4-6]。通常来说,一个完整的PKI系统包含认证中心数CA(certificateauthority)、证书库、密钥备份及恢复系统,证书作废处理系统,客户端证书处理系统等五大部分,其中CA是PKI的核心执行机构,证书库是存放公钥和用户证书的信息库[5-7]。

1.3.2基于PKI体系的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结构

PKI作为一种安全技术,已经深入到常规网络的各个层面,使用户可以在多种应用环境中使用加密及数据签名技术,是当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为企业的信息安全保驾护航。对于本文分析的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平台,PKI技术将重点解决用户访问权限、信息传输、数据共享等问题,如准确验证登录用户身份、保证跨部门之间的信息保密与共享、防止信息窃取保证信息安全传输等等。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PKI安全服务体系主要包括证书签发管理和PKI安全服务两部分,如图2的方框所示。其中PKI的主体是证书机构CA、注册机构RA(registrationauthority)、密钥管理KM(keymanagement),其中核心组成CA是数字证书的颁发机构,数字证书就是网络用户的身份证,CA审核用户身份等信息并与公钥结合形成数字证书,从而确保其真实有效性,使得PKI能够为网络用户提供较好的安全服务[7]。RA在整个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是连接用户和CA之间的桥梁,既向CA转发证书请求,也向安全服务器转发CA签发的证书等。KM主要负责密钥的备份、恢复、保存等管理服务,三个系统完成了证书签发、管理等功能。公共安全接口具有一套通用、抽象的系统函数,实现语言较多,具体的密码算法不会影响到该接口,设计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于系统的需求对安全接口进行开发,该接口根据工作环节及性能分为初始化部分、安全操作部分、解编部分、通信部分等。

管理调度单元衔接公共安全接口与密码服务单元,公共安全初始化部分通过管理调度单元选择密码服务单元,而管理调度单元向负载最小的密码服务单元进行申请密码服务,从而使得服务器负载均衡。当系统调度单元出现故障时,系统会随机分配一个密码服务单元,保证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保证系统负载均衡的同时,也保证数据的冗余备份,从而为应用系统提供及时安全的密码服务。密码服务单元是PKI密码服务的核心部分,负责提供相关密码算法及密钥管理功能。密码服务器根据配置需求及应用情况包含多个密码服务单元,当一个单元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管理调度单元进行分配,从而保证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密码算法根据功能特性主要分为三类:非对称密码算法(公钥密码)、对称密码算法(传统密码)和安全Hash算法[9-10]。非对称密码算法计算速度相对较慢,但其电子签名和密钥交换功能有更广阔的应用范围;对称密码算法运算速度较快,适用于大数据高流速的数据加密/解密功能,但是难以实现用户身份识别等功能;安全Hash算法可以用来实现数据完整性验证和辅助电子签名等功能。密钥管理主要包括密钥的产生、更新、泄露处理、有效期管理、存储、销毁等功能,从而保证密钥的安全有效运行。实时监控单元对密码服务器中的单元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找到密码服务的相关故障,此外实时监控单元的日志功能可以记载密码服务器出现问题的详细信息。以PKI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安全架构体系可以有效的作用于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正常设计和应用中,尤其是多层次的网络系统中,从而保证安全策略顺利实施,从而保证整个平台系统的信息安全和应用安全。

2PKI/CA相关技术在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建设中的应用效果

以密码技术为核心的PKI/CA技术,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较好地解决了信息共享开放与信息保密隐私的关系、网络互联性与局部网络隔离的关系,保证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建设的信息安全性,为企业内部用户提供了安全信赖的网络环境,保证了企业不受信息安全威胁,为矿山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数据安全管理、业务协调以及实时智能指挥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2.1在数据安全管理领域的应用效果

2.1.1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方面

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用户角色众多,有企业监管人员,公众访问人员,平台内部测试管理人员等,一人多账户多角色多权限,容易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具有支持多种认证方式同时具有统一认证访问控制的安全机制及用户权限管理方案变的非常重要。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基于PKI技术将证书策略应用于用户的访问控制中,不同级别的登录人员可以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通过网上进行信息传递的身份证明,为用户和数据之间建立起可信任的桥梁,有效的保证了平台信息的安全服务。

2.1.2安全传输方面

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数据规模大、种类繁多,随之而来的是数据安全管理和通讯安全的问题,安全的信息通讯是解决信息安全威胁的重要手段之一。安全生产管理平台采用的PKI相关技术,可以使用不同系统间的跨域共享和灵活授权,可以提供不同系统访问的授权管理、密钥管理、身份认证、责任认定,使得系统传输的数据信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在消息传递过程中完成信息的加密和数字签名,大大提高了平台通讯的安全性。

2.2在业务协调、实时智能指挥领域的应用效果

安全生产管理平台以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为核心,在成熟的软件开发方法论的指导下,将风险管理、事故管理、安全隐患排查、应急救援、安全培训、监督检查等内容整合到统一平台。PKI相关技术保证了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安全通信,通过登陆人员访问权限和各模块之间协调管理,为公司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从而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效率,降低安全生产事故。PKI技术保证了系统通讯的正常安全运转,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消除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各个子系统的协调调度,使得各类用户可以方便快捷的访问、管理平台,将各类信息安全的联系起来,同时借助系统对监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使得事故实时智能指挥成为可能,并逐步实现了事故管理由事后应急响应到事前预警提示,对于提高矿区防灾能力,实现矿区安全高效生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3结语

PKI技术体系通过管理数字证书和密钥的方式,为用户搭建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使得用户可以在多种用户环境中方便的进行加密和数字签名,保证了矿区安全生产管理平台身份识别、信息传递、访问权限等的安全实施,依托数字证书、密钥管理等技术,可以有效的生成、保存、更新管理密钥,解决了网络身份认证、信息完整性和抗依赖性等安全难题,为解决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安全等因素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考虑到PKI技术本身缺点以及矿山企业的行业特性,该技术仍有一定的缺陷。在实际中,PKI技术构建和运行成本高昂,此外用户认识水平、相关法律政策等因素的制约,都不利于PKI技术应用发展。因此,需要解决多个独立PKI系统之间的交叉认证与互操作性等,以及证书过期、撤销、丢失带来的密钥托管和证书安全等问题[11]。尽管如此,PKI技术的前景仍然是广阔的,随着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PKI相关技术仍然是矿山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解决通讯安全问题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星魁,谢金亮,LIUXing-kui,等.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探讨[J].煤炭技术,2008,27(1):139-141.

[2]史科蕾,石秋发.基于PKI/CA技术在矿区服务平台中安全管理的设计与实现[J].煤炭技术,2013(6):280-281.

[3]熊万安,龚耀寰.基于公开密钥基础结构(PKI)的信息安全技术[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4-6.

[4]张慧.PKI技术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7,24(8):42-44.

[5]李彦,王柯柯.基于PKI技术的认证中心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33(2):110-112.

[6]谢冬青,冷健.PKI原理与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黄兰英.PKI技术和网络安全模型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2007,27(6):62-64.

[8]陈雨婕.基于PKI的矿山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研究[J].矿山测量,2011(3):46-47.

[9]秦志光.密码算法的现状和发展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4,24(2):1-4.

[10]张晓丰,樊启华,程红斌.密码算法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16(2):179-180.

矿山企业信息化范文2

关键词 移动互联技术;矿山;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6-0120-02

矿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很多的一次能源、工业资源、农业生产资源以及1/3的饮用水都来自于矿产资源,由此可见,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同时,矿产信息化建设也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发展矿山的核心力量。矿山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对矿产资源进行合理高效的深入开发,在提高了矿产经营、管理水平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有限的矿产资源得到了高效的利用。在对矿山进行信息化建设,也能提高同行业中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1 我国矿山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矿山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国家的科研中心开始进行相互合作探索计算机技术在矿山生产中的应用,对矿山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发展到现在,矿山应用软件系统包括矿山储量计算软件、矿井通风系统软件以及矿山工作管理软件等,为我国矿山信息化建设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矿山的应用软件系统也在变化,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矿山信息化总体水平发展较低。我国大型矿山企业才有较为先进的管理系统软件,而小型矿山企业则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只处在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并没有用结合实际矿山的情况和特点、性质等进行实时的更新,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行。其次,很多矿山企业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矿山企业没有正确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对矿山进行科学高效的开采过程中,都要应用到信息化技术,利用计算机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和快捷性的特点进行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矿山企业的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还有对井下作业进程进行监控,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预警等,提升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最后,矿山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没有进行规范的管理,造成建设进度存在随意性,信息化建设存在很大的差异,没能为矿山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而且缺乏了对共享的网络化资源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业务增加了矿山企业的管理复杂程度,不利于矿山企业更好的发展和经营,不利于移动互联技术在矿山行业中有效的实施和进行。

2 移动互联的含义和内容

移动互联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限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型业务。移动互联网是指互联网与移动通信各自独立发展后互相融合的新兴市场,目前呈现出互联网产品移动化强于移动产品互联网化的趋势。同时移动互联包括终端、软件和应用3个层面。终端产品有手机、平板电脑、矿用移动PDA与数据采集仪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各种矿山专业软件及App,例如,矿山地理信息系统、矿山综合自动化系统等;应用层包括日常办公、休闲娱乐、基本工具等。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移动互联技术设计的范围也逐渐广泛。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包括:终端移动性,业务使用的私密性,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1]。

移动互联技术是以通信技术为基础,其能在矿山生产过程管理、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机电设备管理与自动控制、生产数据分析等中起到积极作用。在井下从初期的泄露通信与小灵通为主的移动通信技术,只能应付井下基本简单的语音通信及文字传递功能,对其他的数据和情况不能进行及时的实现井下与井上互动。目前流行的3G、4G和工业以太网不仅实现了语音通信和数据传输,很大程度上实现移动办公的便捷;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在井下实行LTE演进技术,实现井下和地上人们的无线交互以及更加流畅的语音通信,进行及时的布置任务和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省时省力。

3 移动互联技术在矿山企业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完善和创新,其在矿山企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使矿山企业在初期作业的数据分析和产量预测、开采过程中速度控制和管理、开采后的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更加便捷[2]。

3.1 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

矿山企业通过智能终端和各类监控系统联网技术以及设备的结合应用,可以通过监控设备对井下施工作业画面进行监控,保证矿工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可以对井下的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根据实时数据、存在的安全隐患等进行掌握,能够很大程度上方便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及时交流,对矿山企业内部高效的运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智能终端和检测系统,还能对矿井下环境变化进行严密监控,如有害气体含量升高,发出警报,及时疏散工作人员等措施和执行应急方案,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导致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方面巨大损失。

3.2 定位方面的应用

通过智能终端和ZIGBEE、CSS定位系统结合,可以对来往车辆进行监控和追踪,对井下人员和运输车辆进行监控,保证开采速度和质量正常的进行,能够对工作人员和机器设备进行统计,方便了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同时,也大幅度的改善了传统通知任务的复杂程度,不用派技术人员跑到井下进行作业布置,提高了井上井下通讯工作效率[3]。

3.3 经营管理方面的应用

移动互联可以和矿山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系统相结合,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计算,然后整理分析后传输给管理层,让其能够更好的经营管理企业,对企业的决策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而且还能做到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查询,及时发现数据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在传递过程中的准确性和透明性。

3.4 技术交流方面的应用

通过移动互联广泛应用,实现了全国矿山企业能够互相交流互动,对于引进的新型技术进行讨论,建立专业的资源数据库,对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安全制度都有一定积极的影响,而且通过各个矿山企业之间技术的交流,也能很大程度上促进移动互联的发展和矿山企业的技术创新[4]。

3.5 销售方面的应用

现在网络技术快速的发展,导致电子商务行业也不断的产生,利用其不仅可以在网上进行销售,降低煤炭的积压的现象出现,发展经销渠道,增加企业的销售渠道,能够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提高了企业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力。移动互联技术在销售方面的应用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还能从根本上降低成本费用[5]。

4 移动互联技术在矿山企业中应用意义

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在矿山企业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规范企业日常工作的管理,对大量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备份,保证了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同时,也能科学高效的对矿产行业进行合理开采利用。对于日常的工作做到及时准确的沟通,强化了开采现场的管理制度,对重要的环节进行监控,达到矿山企业最终目标[7]。

4.1 信息数据的同步推送

移动互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智能终端与生产监控系统、生产经营设备的数据达到实时更新、共享、传递、交换,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各类信息的同步变化,保证推送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时性,能够帮助管理者进行重大项目的决策,从根本上避免在信息数据传递的过程中,出现虚假信息等严重违法情况。

4.2 信息的及时互通

利用移动互联网络的快捷性,都可以帮助企业之间的信息技术进行及时的沟通,数据资源的共享。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够随时随地的对信息数据进行查看和分析,减少了工作的任务量,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会计工作的进行,优化了工作方式的目的[8]。

4.3 规范了数据的来源

从传统的手工输入开采现场的监控数据,到现在直接录入到电脑数据库中,规范了调查结果的正确性,减少手工输入的错误率,而且能提高记录数据的效率,能够自动进行计算和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数据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对数据进行规范化、统一化的处理,缩短了数据从现场传递到系统的时间,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后续的分析和决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移动互联技术在矿山逐步得到应用,也是顺应社会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技术不断的进步,移动互联技术也会在矿山企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移动互联技术的实行方案也在不断的完善,移动互联的安全性也会越来越高,对矿山企业中安全、经营管理、技术交流、定位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应用,能够提高矿山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推动矿产行业经济的发展。

5 结论

移动互联技术对矿产企业信息化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能够对矿产技术进行完善,对开采工作进行规范,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矿产企业的经济发展。矿产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内部进行高效科学的管理,也是顺应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而且移动互联技术在矿产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矿产行业科学高效合理的开采有效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煤炭行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潘海军.移动互联技术在矿山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48(4):13,24.

[2]王耿.浅谈数字矿山和矿山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有色矿冶,2014,56(1):62-64.

[3]李学锋,谢长江,段希祥,等.我国矿山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途径探讨[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4,24(6):66-68.[4]秦予辉,郑灿辉,阎建伟等.我国数字化矿山现状及发展方向[C]//2012河南省有色金属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1-8.

[5]王帅华.信息化智能矿山建设[J].科技视界,2015,56(4):356,404.

[6]张飞飞.对矿山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45(3).

矿山企业信息化范文3

论文摘要:目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 发展 ,大量与矿山有关的信息都必须依托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对矿山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处理、分析。gis作为目前发展最迅速的高新技术之一,将其应用在矿山,可以大大地推动矿山生产经营管理的 现代 化进程。因此,构建基于gis的数字矿山势在必行。本文从我国数字矿山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数字矿山的功能体系,对建设数字矿山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北京东方泰坦科技有限公司的titan(泰坦)空间信息基础平台软件总体实施情况。

0  引言

自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在“数字地球:21世纪如何认识我们的星球”的演讲中首次提出数字化地球的概念及其框架以来,数字化的概念和实践陆续出现在各个具体的产业和领域中,数字化信息技术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根据国家“十五”计划对 企业 信息化的要求,要利用信息化带动矿山等传统企业的发展[1]。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用于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 计算 机信息系统,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以gis为平台,构建数字矿山dm(digital mine)是对所有与矿山有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数字化,可以实现信息处理、检索、输出的自动化、可视化、与地理关系的一体化,以便矿山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矿产资源预测和矿山生产的动态管理等,以达到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谋求矿山开发的最佳社会 经济 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目的。

1  我国矿山信息化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矿山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总体状况仍然很不容乐观。在矿山勘察、规划、设计、生产、管理等信息化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我国矿山没有把信息资源当作矿山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加以统筹开发与综合利用,更没有形成信息资源充足、系统性能稳定的矿山信息基础设施。总体来说存在以下问题:

1.1 矿山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

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矿山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信息化程度很低。除了少部分矿山企业有较先进的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外,大部分矿山尚处于信息管理的初级阶段,没有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企业的发展,缺乏统筹规划,从而导致这个层次上的矿山企业没有较好的计算机 网络 设施,没有共享的网络信息数据,也就使这类矿山企业在以信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面前没有优势可言[2]。

1.2 大部分企业只注重硬件投资,忽视了软件的开发、管理与应用

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适合企业生产发展的矿山基础信息数据库,缺乏完善的地学煤矿空间信息系统、储量资源管理系统及三维地质模型系统等,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矿山软件体系。

1.3 对现代信息化认识不足

虽然矿山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与以往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国家信息化建设要求的要利用信息化带动矿山等传统企业的发展尚有较大差距。在信息化项目建设上,各个矿山也相差很大,仅有那些效益好、规模大,市场观念和现代管理意识强的大中型矿山企业对信息化需求较为强烈[3]。

1.4 信息资源管理不够完善

目前,已有一部分企业虽然已经开通了企业内部通信网络,但绝大多数企业网站仅仅是网络的简单扩充上,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深层次的信息资源开发,缺乏共享的、网络化的信息资源,不能使企业内部及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进行有效地信息沟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  dm的理念及功能体系研究

2.1 dm的涵义

dm是建立在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和集成化基础上的,由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管、控一体化系统。它综合生产、经营、管理、环境、资源、安全与效益等各种因素,使企业在实施绿色采矿的条件下实现整体协调优化,以增强矿山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矿山的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与高效率。

2.2 dm基本特点

dm具有以下六大特征:

2.2.1 应具备完善的企业数据传输网络。dm建设中的各种海量数据、模型的管理、应用与共享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的,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宽带、高速和双向的通讯网络平台,确保数据在矿山企业内外的高速传输,以利于矿山产品、经营等社会化信息在网上的快速传递,便于矿山信息的公众共享和产品市场的实时运作。

2.2.2 具备完整的矿业信息数据库及矿业应用模型,数字矿山的核心就是数据仓库。时空数据仓库、矿业应用模型等核心系统能够管理着矿山地物的几何信息、拓扑信息和属性信息,管理着矿山工程、设计、生产、决策服务等重要环节,如:矿山开采沉陷设计、储量计算、瓦斯聚集程度模型等。

2.2.3 真三维地学模拟(3dgm)、各类数据挖掘工具等包装系统;3dgm和数据挖掘对“数据与模型仓库”中的海量数据与模型,进行数据与模型的过滤和重组。

2.2.4 以测量(包括数字摄影测量、gps、大地测量及井下常规测量)、地球物理探测、遥感技术为综合手段来建立精确、全面的矿山综合信息数据采集与更新系统。

2.2.5 以采矿cad(mcad)、虚拟现实(vr)、仿真(cs)、 科学 计算(sc)、可视化(vs)、办公自动化等多技术高度集成[7]。采矿cad、虚拟现实、仿真、科学计算、可视化等系统,不仅能够对矿山井上的各种作业条件进行3d模拟,而且可以对井下的地质、地层分布情况进行准确的模拟与虚拟分析,还可以对即将下井作业的矿工进行虚拟的井下条件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效率。

2.2.6 建立完善的矿山gis系统。mgis作为现代矿山信息化办公与决策的公共平台,作为各类矿山软件集成和各类模型融合的公共载体,在矿山业务的全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面向21世纪dm的mgis系统应该是一个能为采矿业提供矿山信息组织管理、采矿模拟、空间分析与可视决策支持的真三维gis系统[4]。

.3 dm功能体系

2.3.1 矿井测量信息系统

矿区层面的矿井测量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各矿测量报表和各种图纸的生成与更新,以及矿测资料的网络化管理。报表主要是指掘进巷道尺度报表;各种图纸包括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以及井下控制网展点图等。

2.3.2 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系统

主要包括:基础水文地质信息管理子系统、矿井涌水量计算和水害防治子系统、水化学信息管理子系统、矿区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子系统等。

2.3.3 煤矿储量及资源回收信息系统

主要包括:煤层三维空间可视化模型建立、矿井储量基础库、矿井动态储量信息子系统、矿井储量分类统计报表的输出、矿井储量库数据管理与查询、矿井储量资源回收管理子系统等。

2.3.4 矿井生产自动化监测与控制系统

主要包括:综采工作面监控系统、胶带机监控系统、机电设备自动化系统。可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采用有线、无线等多种方式建立各种监测、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接入综合业务网。采集的井上/井下生产数据及地面各控制系统的实时数据拟采用 工业 以太网前沿传输技术,传递到相应的中央服务器或根据地域划分的应用服务器,能够实现地域调度和集团总体管理。

2.3.5 矿井宽带多功能移动通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工作频率可根据需要,在4mhz带宽的范围内任意设定,多个信道自动扫描、自动分配,并在手机和基站上自动显示;与地面公用有线电话网和无线移动电话网联网;手机和基台的发射功率连续可调,满足各种不同矿井的不同需求,为今后的人员跟踪、机车跟踪、图像传输和井下寻呼系统提供技术平台和传输通道。

3  dm建设关键技术

3.1 dm建设总体技术体系

dm的实现与应用涉及gis、虚拟现实、网络、多媒体、数据库和海量数据存储等多种高新技术,集成应用是其实现的关键。因此,dm建设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和技术人员不断努力才能实现。依据dm的数据流程下图1列出了从数据获取、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共享等层面的dm总体技术框架。

3.2 以gis为平台的dm建设关键技术

基于dm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对现代先进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应完成以下关键技术的攻关,为不同的矿山企业做出符合国情、符合企业实际的基于gis的dm建设技术方案。

3.2.1 矿山空间数据库管理与数据挖掘技术

针对矿山数据信息的复杂性、海量性、不确定性和动态多源、多精度、多时相和多尺度性的特点,为统一管理和共享数据,必须研究一种新型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其中包括矿山数据的分类组织、分类编码、元数据标准、高效检索、快速更新与分布式管理。而为了从矿山海量的空间数据库中快速提取专题信息,发掘隐含 规律 ,认识未知现象和进行时空发展预测等,必须研究一种高效、智能、符合矿山思维的数据挖掘技术。矿山数据挖掘技术是指从海量的矿山数据中提取专题信息、发掘隐含规律、认识未知现象和进行时空发展预测的过程。这些规律和知识对矿山的安全、生产、经营与管理能发挥预测和指导作用,可以方便未经专门培训的用户和各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共享和使用海量矿山信息。

2.2 3d地学建模与虚拟现实(vr)技术

3d地学建模即对测量、钻孔、物探、传感等数据集于一体进行真3d地学模拟和动态数据维护,对地层环境、矿山实体、采矿活动、采矿影响等进行真实的、实时的3d可视化再现、模拟与分析。数字矿山涉及到地下及地上三维空间的动态变化问题。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对整个地层环境及局部地质构造进行多维、多视角、多分辨率显示,对矿山能进行三维景观设计,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迁能进行实时监测和时空模拟,对井下采场矿山压力显现及岩层移动能够根据一定的模型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仿真等,则整个矿山系统将成为一个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安全、高产、高效的良性循环运作系统。

3.2.3 矿山3s(gis、gps、rs)、办公自动化(oa)综合集成技术

为实现全矿山、全过程、全周期的数字化管理、作业、指挥与调度,必须基于矿山gis对矿山信息统一管理与可视化表达,无缝集成自动化办公,并集成rs和gps技术,真正做到从数据采集、处理、融合、设备跟踪、动态定位、过程管理、调度指挥的全过程一体化。

3.2.4 矿山综合 网络 通讯技术

矿山井下智能化开采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矿山生产的最优化,而在条件发生变化时维持最优产值是个连续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个相关因素。矿山井下实时、动态、海量数据的传输要求必须构建井下信息高速公路。矿山井上/井下综合通讯能够同时传输语音、图像、数据等各种信息,使语音、视频、数据三合一[6]。

4  应用实例

以gis为平台,在dm实现方面,一些信息化公司也作了大量工作。如:北京东方泰坦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titan(泰坦)空间信息基础平台软件[7]。该系统基于gis技术,建立了titan煤矿综合信息管理应用平台,提出了一个新的dm建设的解决方案。它整合了矿井监测数据,使决策者能够比较准确地了解井下的情况,实现了安全实时监控,同时实现了自动化办公和三维矿井虚拟,已在山西大阳煤矿系统中得到成功应用。

该系统总体框架由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煤矿应用服务平台和煤矿专业应用系统组成(如图2)。其中,专业应用系统在煤矿应用服务平台的支持下,实现矿井安全实时监控、安全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矿图管理以及煤矿储量 计算 、突发事件处理辅助决策、三维矿井虚拟等子系统。

图2  系统总体框[12]

fig.2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system

5  结束语

我国矿山经历了从计划 经济 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到现在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 发展 ,但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存的问题,以及与发达国家的dm建设存在的巨大差距。由于煤矿生产作业流程的动态性与复杂性,dm的建设必将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应积极推广当代信息化技术在我国数字矿山建设中的应用,充分利用gis平台,加快基于gis技术的dm建设,化解矿山开采过程中的高风险、高危害因素,落实我国的资源开发政策,力保使我国资源开发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我国矿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参考 文献 :

[1]  罗周全,古德生.矿山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问题研究[m].北京: 中国 矿业出版社,1999.8(5).

[2]  吴立新,殷作如,邓智毅,等.论21世纪的矿山——数字矿山[j].煤炭学报,2000,25(4):337~342.

[3]  张海波,周贤伟.矿山信息安全——我国矿山信息化的关键[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6.

[4]  吴立新,齐安文,杨可明,等.矿山gis(t t-m gis2000)简介及其关键技术[j].矿山测量,2001(1):5~8.

[5]  段学军,顾朝林,甄峰,等.“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与应用[j]. 现代 城市研究,2001,88(3):61~64.

矿山企业信息化范文4

[关键词]数字化矿山 实施 应用

中图分类号:T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015-01

引言:所谓数字化矿山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和过程智能化控制技术,在矿山企业生产活动的三维尺度范围内,对矿山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与生产要素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模型化、可视化、集成化和科学化管理,使矿山企业生产呈现安全、高效、低耗的局面

一、矿山数字化技术主要研究内容

矿山数字化技术是采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组件技术及GIS技术等,建设矿统一的空间数据采集、存储、输出、查询与分析平台,构建服务于生产技术人员的地测、通风、安全、生产技术、高度、机电、运输、设备租赁及办公自动化等专业应用系统平台,在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网络环境的基础上搭建面向公司管理决策层的Wed服务决策平台,实现多部门、多层次井上下数据共享,专业图件提高矿安全生产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矿山技术管理水平,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技术保障,最终实现基于数字化、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的本质安全型矿井,为“数字煤矿”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包括:本质安全型信息共享与管理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基于信息流的地质、测量、通风、安全、生间、机电与测度等专业工作流模型研究及其应用;基于C/S+B/S的煤矿地质、测量、通风、安全、生间、机电与测度专业数据一体化管理应用研究;基于CcmGIS+WebGIS矿井专题图形上报、游览、导航与专题应用研究,基于CcmGIS+WebGIS矿井自然灾害隐患识别与预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矿井井下三维展示,漫游、三维信息查询与分析应用研究;面向煤矿安全事故求援的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应用研究;基于全文搜索引擎的技术资料数字研究。

二、矿山数字化技术应用主要目的

主要对矿井的地测、一通三防、监测监控、调度、危险源预警、采矿设计、机电设计、生产管理等核心信息的科学集成与充分共享,进而大大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煤矿安全生产的信息化管理力度;建立对包括地质、测量、通风、生产设计与机电管理等数据库为核心,以分布式的网络应用为基础环境,支持专业设计、资料管理、综合业务调度、信息查询及多级远程网络实时监测监管的安全生产统一信息化平台;实现煤矿地测、采煤、通风、安全、机电、调度等相关专业数据与图形的一体化管理,基于网络平台实现多层(生产技术层、矿井管理层、公司管理层、决策层)用户的管理、查询与分析的功能;系统整体架构上,数据库统一集中采用SQLServ2000或ORACLE管理,远程管理系统基于NET开发且整体集成,C/S模式的专业基础应用系统用VC++等开发;实现地测、一通三防、监测监控、调度、危险源预警等的三维可视化表达和快策分析;制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规范和模式,实现安全生产的完全信息信息化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安全生产事故。

三、数字矿山整体规划与实施

矿山企业井田开拓、开采中休掘条件杂志,不可遇见因素频发,企业平衡生产、安全控制的管理难度大,同时井下作业范围广,移动设备多、控制系统繁杂,因而矿山数字化必须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字化进程坚持“整体规划、分布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

具体来说,首先应从企业发展目标出发,全面 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制定矿山数字化发展战略、规划矿山数字化建设蓝图、统一企业各阶层对矿山数字化建设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实施中,要以“数字矿山”整体规划为基础,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上到下、逐步推进思想,首先根据矿山数字化总体规则搭建整体系统架构,并针对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找到切入点,利用自动化、信息化手段加以解决,为矿山数字化奠定基础。

数字化矿山应采用一体化的管理,我们认为数字矿山应按照一体化的构架设计实现,从业务视角看该技术既覆盖矿山主业的从原煤开采与运输、洗选加工装车外运全过程,同时覆盖生产辅助业务,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地质测量管理、本质安全管理、煤质管理能及财务、人力资源、办公事务处等辅助后勤业务。

数字矿山一体化构架即包括了自动化技术水平较高的全矿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建立现代化的、覆盖矿井各生产系统的实时调度监控网络,实现煤矿生产“采、掘、运、风、水、电”的综合调度和和产过程自动化;还包括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包括经营管理、事务管理、技术管理和能源管理等内容。

从生产运营来看,数字矿山一体化构架将覆盖从计划制定、分解及下达到作业任务执行跟踪、工程项目管理到生产经营绩效评价与反馈的整个过程以实现闭环管理。从时间轴上看,将覆盖企业中长期、年度及每日朱同管理周期的需求。从涉及单位来看,可满足矿级、区队至班组最小生产单元的不同管理的要求。(见图1)

四、神东应用矿山数字化技术后的效益分析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进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数字矿山安全生产技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强化主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实现科学、合理、精益组织生产的迫切需要。通过数字矿山安全生产技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可以对煤矿各专业数据合理分类管理,对涉及的各种技术数据(地质、水文、测量、采掘、通风、机电、运输、生产、调度等)进行记录、处理、存楼、分析与管理、基于数据库与数据仓库,可以建立一个包括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数字化、管理的现代化,监测的自动化、事故的预警化、信息的可视化,为矿井规划、开拓设计、优化开采、调度指挥、安全生产、安全评价以及决策管理提供高可用性综合信息,为煤矿安全生产、强化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保障。具体的社会效益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与网络化管理,基于工作流达到安全生产的远程管理与网上办公,这将在煤矿生产管理工作的模式上实现巨大转变,必将提高系统动行质量和可靠性,能实时获取系统各种运行参数,从而实现对设备的动态管理,即是以技术保安全的重要手段和具本体现,也是实现本质安全煤矿的不效途径,是煤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本质的变革。

2)基于地测基础信息实现煤矿多部门、多专业的安全生产专业信息化将超到带动作用,间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可估算。

结语:通过数字矿山建设为神东创造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还包括安全生产、提高员工满意度、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开采等方面,建设“本质安全型、摄影师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开封”五型企业,并带动整个煤矿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矿山企业信息化范文5

【关键词】矿山企业;降本增效;技术应用

一、从财务管理出发,推行矿山企业的降本增效

矿山企业中的降本增效应当首先从财务管理出发,对矿山企业的经营战略、行销管控、推销管控、技术管控、生产管控、采购管控、质量管控、研发管控、行政管控、科技管控及人员管控等各个经营环节进行降本增效并促进企业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完善。矿山企业中财务管理的预算管理应当充分体现企业的收支平衡原则,通过严格的财务控制避免企业财务赤字和过大负债的形成。矿山企业财务管理应当与企业的生产计划和日常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并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作用。例如矿山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企业自身的产品结构,从而实现企业合理的财务管理并进行成本管理和财务预算的改革。并可以保证每1单位的矿石在取回成本后还能获得经济收益。在矿山企业的财务技术中,矿石生产成本评估机制对于矿石生产线的成本计算、单位矿石成本的严格控制和矿石生产实际成本的减少有重要的影响。并可以通过具体的财务分析更好地做到成本控制与责任控制,从而对矿石企业财务危机和财务赤字可以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除此之外,矿山企业财务管理对于企业成本考核范围的扩大、成本评估有效性的提升、打破现有矿山企业运作中传统的成本概念、节约设备采购成本和预算评价体系的完善、财务评价指标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矿山企业可以通过注册会计的评价指标来指导矿山企业市场原则的调整,从而最终促进企业员工福利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从成本管理出发,推行矿山企业降本增效

矿山企业实行降本增效需要降低成本并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管理。随着矿山企业的生产目标责任制和成本管理责任制的实施,对于矿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经济成本、提升市场营销效果、提高员工工资水平和福利都有重要影响。矿山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应当细化到每个生产细节中,并通过成本核算进行产品的单位成本管理。除此之外,矿山企业可以通过静态控制和动态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产流程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全体员工降低生产成本的意识并加强物资供应的管理和控制。例如矿山企业在购买生产所需原材料时,在成本管理这里可以进一步细化,并通过对生产原料价格的了解和分析促进矿山企业成本管理从粗放型向精密型的过渡。除此之外,矿山企业在生产的第一步骤中,可以建立合理的生产氛围和必要的工艺成本计算流程,并对企业的工程造价、工程预算在每个阶段进行参数的核对与修正,从而对材料结构进行有效设置,为每个工作过程的效益和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在企业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矿山企业应当注重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从而更好地做到降低成本。例如矿山企业可以充分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在能力,通过责任和工作的相关指标体系来加强管理团队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从信息管理出发,推行矿山企业降本增效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矿山企业生产过程中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因此矿山企业降本增效工作的关键是信息管理。例如矿山企业可以通过对活性石灰和其他原料矿进行信息化的质量监测并采取数字化记录,可以有效的提升矿山企业的产品质量。除此之外,在矿山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在日常的基础工作过程中采取信息化管理,对于整个企业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有着重要影响,并可以对矿山企业成本管理实践的有效进行做出重要贡献。矿山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打破了企业旧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管理的局限性,实现了严格的纵向成本核算制度。信息化管理对于矿山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成本的优化、研究有着重要影响。信息化管理可以对企业的降本增效进行深化,并对每一个具体的项目进行成本管理。同时通过对先进的技术进行结合并促进开发成本管理,在矿山生产管理目标的实现上有着重要促进作用。矿山企业可以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的生产技术、新的生产工艺进行应用和革新。这对于企业经济效果的实现和相对薄弱的环节的改进,提升矿山企业效率、节省矿山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矿山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管理制度的完善都有着重要影响。除此之外,矿山企业可以从原材料的采购,矿山的生产、矿产品的销售、售后服务、技术研究等方面实现信息化的交叉管理。例如在原材料的采购成本管理的第一步进行测量原料和专职管理,并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静态监测和动态监测,从而更好地实现矿山企业的降本增效。

四、从人才管理出发,推行矿山企业降本增效

人才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矿山利润目标实现的不可替代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矿山企业中和现金流、企业固定资产同样重要的企业资源。矿山企业人才管理组织的基础是各层主管和人力资源部经理。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的负责人员应当将严格的责任成本制度进行推广与传播,从而形成矿山企业严谨、负责的人才绩效评估和人才升迁、人才赏罚制度。例如矿山企业可以实行严格的效益、奖金的分配,并且对于企业的目标管理系统进行不断的革新,并注重在企业日常生产中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促进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矿山企业的的管理人员和HR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同员工的情感交流,对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倾听并提供合理的建议。与此同时矿山企业需要一个合理的协议,对于员工因为工作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工资、奖金、旅行费用的补偿,从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并促进降本增效的合理进行。矿山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制度,通过企业行政手段和内部控制手段合理的进行降本增效,矿山企业工作团队的执行主管应当注重评价指标体系和奖惩措施的应用,从而促进企业中经济效果的实现和控制成本目标的实现,从而更好地控制所有科目的费用。工作指标的应用可以促进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矿山企业通过员工入股,进行分红的方式将提升企业和员工的向心力,并通过有效地奖惩措施,鼓励和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并使得每个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认真发挥主观能动性。矿山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新的人才引进机制应当注重对于应届毕业学生的召集和培养,并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并对企业员工进行各种技能的培训,促进企业自身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发展平台,并在优质人才的竞争中抢得先机,最终促进矿山企业降本增效的进行。

五、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矿山企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矿山企业降本增效的水平也在不断深化。矿山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信息管理和人才管理实现矿山企业全方位的降本增效,促进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实现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矿山企业信息化范文6

关键词:档案 信息化 现代化 矿山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244-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经逐步代替了原有的手工办公,各类计算机管理系统、计算辅助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逐渐被大型企业所采用,大量的办公文档已经逐步被电子文件所取代。给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这就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电子化、数字化建设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时展的新举措、新要求。

档案是企业在生产建设和职能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裁体的文件材料,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档案工作是企业向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矿业公司是一个具有近90年开采历史,集采、选、烧、球、辅料矿山、矿山机械设备检修、科研设计为一体的大型黑色冶金矿山联合企业,是集团公司的钢铁主要原料和辅助原料基地。矿业公司自1964年组建以来,历经机构重组、精简、变革,档案在长期的建设、生产、改革、改造中,逐年增加,发展至今,共形成18种室存档案:文书档案、财会档案、人事档案、科技档案、设计档案、施工档案、教学档案、新闻书稿、照片档案、荣誉档案、印章档案、人物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其中科技档案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又分为基建档案、设备档案、科研档案、产品档案、地质档案等。保存完整、收集齐全的档案资源在矿山的生产建设、改革改造、设备更新、纠纷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凭证和依据作用,为矿山生产经营顺行、改革改造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矿山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科学技术在矿山企业管理工作各领域中应用广泛,电子信息传输、电子文件、ERP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等,使得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没,成为矿山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网络技术为主的档案数字化已经或正在逐步引入到矿山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的形成、鉴定、整理、利用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电子档案管理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以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一体化,是电子信息档案管理重要性的高度体现。矿山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开发利用,实现服务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有效渠道。

近年来,档案载体逐渐并迅速地被磁盘、磁带、光盘所取代或更替,公文管理系统的应用,导致了大量电子文件的产生。电子档案的出现给档案管理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那就是电子档案的收集、归档、保管和利用工作。目前,矿山企业档案保管、利用与形势的发展要求还不相应,有的仍然停留在纸质档案的管理及较原始的检索利用水平上,使得绝大部分电子档案无法采集、收集和提供利用,这是矿山企业档案资源的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矿山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思想观念问题

档案管理工作伴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改造逐年形成,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正面临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巨大冲击。不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今的档案管理要求。很多单位虽然具有专门的档案机构,也制定了各种档案规章制度,但贯彻不力,档案部门的一些工作人员依法治档的意识也很淡薄,对档案立卷归档的业务指导不够,监察、督办不力。通过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提高文件形成者的档案归档质量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档案管理制度规范融入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之中,使之成为档案管理的自觉行为,从而提高矿山企业档案管理质量。

2.2 信息管理功能问题

目前,矿山企业已经应用的档案管理系统在功能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单纯的目录检索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一方面,由于信息的快速增长,各种形式的档案资源呈几何递增趋势,传统手工管理方式效率低,无法在时间和空间上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档案不再以纸质传统形式为载体,而是以磁盘、光盘等新型材料为载体直接存放于计算机之中,从而迫切建立功能齐全的档案管理系统,使档案管理信息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2.3 信息资源共享问题

数据质量和信息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管理系统成败的关键,目前,矿山ERP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档案信息系统和ERP网络建设还没有完全统一,数据质量和信息资源的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还不能适应矿山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要求。有些电子信息文件具有可改性,经更改后除与原文对照,否则不能确定是否更改,另外,磁盘、光盘等碰撞、电磁干扰等都容易造成全部数据的不可用。

2.4 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

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化技术水平偏低。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