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企业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矿山企业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矿山企业管理

矿山企业管理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矿山企业;管理会计;发展

一、会计信息化意义

会计信息化的出现主要是传统的会计活动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完成信息化社会下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传统的会计工作一般是由企业的专业财务部门完成,财务部门工作的专业性较强且独立,很难与企业内部其他的部门建立起深层次的交流互动的关系,这是财务管理部门与现在流行的信息一体化相悖的地方,继续这种财务管理模式,有损于企业发展和自身组织建设;其二,现在世界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涌现的大量数据,而且为了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方便,统一的交流方式显得尤其重要,为了达到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可视化的效果,引入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是很有必要的。会计信息化以传统会计模式为基础,融入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组合成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目标是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针对会计基础理论和方法、会计实务和会计教育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以达到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传统会计运作模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但是也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革新带来了契机。

二、信息化建设助力矿山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的路径

(一)信息化促进矿山企业财务管理思维创新

人才是矿山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矿山企业活动需要员工策划、组织、实施、管理,矿山企业能取得成绩取决于员工的素质和投入程度。因此矿山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让员工提高素质,根据自身特点长期发展。时代的进步发展结果是信息的及时性下降,矿山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灵敏的危机意识、风险意识,积极预防不确定的因素,避免潜在风险,做到及时的沟通工作。

(二)拓展财务管理范围

现代会计部门除了要管理固定资产、企业帐目以外,还要管理企业的无形资产,因为无形资产通常是企业的根本和精粹,无形资产甚至具有比物质资产更高的价值比如企业专利、财务信息、客户信息等企业隐私保密内容;会计部门除了要对企业财务负责,还要对风险防范负责,尽量提高风险预防和应对能力。

(三)快速适应新的经济业务,提供会计处理方法

信息化发展对矿山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企业为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必须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升级,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作用。为提高矿山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首先应对矿山企业的财务软件进行优化,并做好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工作,避免系统出现漏洞,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财务软件是矿山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信息化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信息处理效率。通过对财务软件进行优化,扩展财务软件的功能,能够有效满足企业正常运营的需要,使会计信息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相契合,从而保证矿山企业财务数据处理工作有序进行。此外,应对矿山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和升级,做好财务监督工作。通过设定合理的矿山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明确矿山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使矿山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相符,提升矿山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为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应对财务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结合用人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塑造出大批既拥有财务知识又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加强企业财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从而提高其信息化水平,对财务管理各项工作做出规范化的要求,保证财务管理各环节的工作有序进行。通过科学的方法对财务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结合财务人员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三、结语

会计信息化充分将财务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通过计算机网络为矿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方便,使矿山企业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会计信息化充分弥补了传统会计工作的不足,延续传统的会计理论,融入创新发展的思想,以满足矿山企业现代管理的需要,更好的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使矿山企业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全面。矿山企业为充分落实会计信息化,必须做好相关工作,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优化升级系统软件,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红梅.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影响[J].商业会计,2017(8):76-77.

矿山企业管理范文2

关键词: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策略

一、矿山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陈旧

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其背后蕴含的是客观经济规律,客观经济规律决定了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基础,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能缺少人。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矿山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了企业未来能够走多远。我国矿山企业大多属于国企,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缺乏创新和实践,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重视或重视程度不够,这是企业在多年发展中滞留下来的传统观念。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从人才招聘到薪酬待遇,从管理理念到企业文化,这些都包含在人力资源范畴内,每一项具体工作都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对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并积极地提出创造性的建议,不断开发新的人力资源,为企业发展服务。

(二)用人制度不合理

用人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如何选拔和招聘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并能够合理地安排到相应的岗位,发展人才的技术优势,是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矿山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对于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较大,相对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较为重要。而在实际的企业招聘和人才选拔中,大部分企业为了控制施工成本,对一些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岗位,降低了准入门槛,使得一部分岗位人员专业性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出现安全事故,同时,对于企业的发展也势必造成影响。

(三)考核机制不健全

考核机制是控制和管理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考核机制也是制定薪酬标准的重要指标。因此,矿山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要将考核机制工作落到实处。事实上,很多矿山企业在考核机制方面极其不完善,并没有设置相应的考核标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管理工作单一,对于人力资源的考核机制缺乏理性认识,导致人力资源管理考核机制不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一)转变管理理念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适应市场客观规律,就要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打破“大锅饭”时期的错误观念,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把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从多方面重新审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学习和了解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通过自上而下的学习,挺高企业整体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程度,为企业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二)制定科学的用人制度

矿山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要注重用人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技术密集型企业要求大部分从业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在岗位中发挥专业优势,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事故影响施工进度。另外,科学的用人制度还体现在合理分配人员的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充分了解员工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企业内部的机构设置等客观因素,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使人才能够各尽所能,各司其职,杜绝人才浪费的现象出现。

(三)完善企业考核机制

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在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的考核机制和薪酬制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升工作效率。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在日常工作中,制定不同岗位的考核标准,通过硬性的指标来衡量员工的工作效率,科学地将员工的工作转化为量化指标,根据量化标准制定薪酬制度。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要根据考核机制来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企业的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检验,不断完善和健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三、结语

矿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仅包括管理理念、用人制度和考核机制三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就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作出探讨。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实时地对相关制度进行调整和变动,不能墨守成规,要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矿山企业管理范文3

(一)矿山企业成本预算难以依靠会计核算进行有效约束

部分矿山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都是通过对上年预算数据进行微调,没有充分考虑到成本的变动情况和实际管理需要,造成矿山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不准确。而且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不少矿产企业的费用成本控制不严格,浪费现象较为突出,缺少必要的预算执行监督约束手段。在矿山企业专项矿山开采过程中,成本预算管理存在着重视拨款以及预算的审核,而轻视实际执行以及管理的监督约束,在项目资金使用上效率和效益都难以保障。

(二)矿山企业成本预算管理跟会计核算之间存在核算科目不协调的情况

矿山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使用结转自筹基建的会计科目,要求企业的项目作业单独核算、单独记账。但是在实际的成本预算管理中,矿山企业的所有收支项目都已经纳入到了财务综合预算中,对后者实行项目支出的会计核算处理,两个账目实行并账核算。同时矿山企业的会计核算科目在设置上较为单一,不能够有效满足矿山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需求,需要进一步细化。

二、进一步推动矿山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及会计核算协调性的建议措施

(一)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搭建矿山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及会计核算共用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效率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管理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矿山企业现代化管理来讲,信息化平台建设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在日常的成本预算管理中需要对大量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对这些信息进行人工处理会耗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矿山企业要想有效协调成本预算管理跟自身会计核算,需要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积极搭建成本预算管理信息平台,并紧紧围绕矿山企业管理的实际特点,实现企业数据信息的全过程、全方位以及多层次,将企业的矿产资源勘探、开采、销售等多方面的信息数据都及时纳入到企业的管理信息平台中,有效提升成本预算管理的效率及效益,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矿山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信息平台的数字化、科学化、信息化。在搭建矿山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信息平台时可以将企业ERP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作业成本预算之间进行有效衔接,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其工作效率。

(二)强化矿山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及会计核算科目设置科学性,重点对矿山企业废置费用会计核算进行完善

对于矿山企业来讲,其会计核算中的资产项目性质较为特殊,相应的固定资产在进行废置处理时金额一般较高。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对于矿山企业废置项目的日常处理及核算规定较少,不够具体,尤其是对于矿山企业废置费用的会计核算范围不明确。矿山企业在协调成本预算管理跟自身会计核算时往往存在着障碍。正是基于此,我国矿山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有效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折旧处理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财务核算制度,对固定资产废置核算的指标以及核算的范围等进一步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明确矿山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成本以及相应的初始价值。

(三)结合矿山企业成本预算执行,强化跟企业会计核算数据之间对比,及时查找问题,改进提升

矿山企业应当将成本预算管理的重心落脚在企业作业成本资金的管理以及部门预算支出的控制上。对矿山企业的部门预算会计核算实时跟进,强化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切实完善成本预算项目及数据的比照分析,以便及时查找问题进行纠正。不仅如此,矿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除了强化对会计处理的管理与控制之外,还应当确保企业各项资产勘探的持续健康进行。

三、总结

矿山企业管理范文4

(一)企业成本管理意识薄弱,管理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矿山企业采用粗放式管理,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导致成本信息在管理决策上出现误区。成本管理技术和方法不够先进,成本控制效果不佳,在矿山企业的成本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很多的预测和决策,这些都需要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技术和方法,才能有效的控制其产品成本。

(二)科学技术资源投入不足,导致生产效率不高

国外的矿山企业能在低成本下开采处于恶劣环境中的矿山,这跟其运用先进的开采技术、生产工艺有很大关系,同时,那些国家开采矿山的机械装备也实现了自动化。在科学技术及设备方面,我国矿山企业还有待提升。

(三)材料采购管控不严,浪费现象严重

在矿产企业的生产成本中,生产材料费占了较大的比重。现阶段,矿山企业采购和管理材料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未对采购的材料做好合理的预算,这使得很多材料被严重积压;其次,未对市场做好调查,就去肆意采购和管理材料,使得很多材料质量不合要求,影响了矿山生产的安全性。

(四)工程概预算水平不高,建设成本混乱

矿山企业在其预算阶段,可控制大量的现金流,尽量降低生产成本,帮助企业由粗放型过度到集约型。现行我国有不少矿山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工程概算经常有所缺漏,预算水平不高,使得施工中出现各种设计变更的情况,投资成本得不到合理控制。其次,矿山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编制的成本预算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从而使得矿山企业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所依据的标准不够正确,致使成本控制工作流于形式。

(五)职工缺乏成本控制观念,节约意识淡薄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矿山企业的部分职工没有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没有理顺成本控制与企业效益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节约意识淡薄,对一些浪费现象视而不见,对那些本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弃之不理,缺乏成本控制观念,这严重阻碍了矿山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提高矿山企业成本控制的建议措施

(一)强化全员成本管控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最佳的成本控制方式,是在其组织内部构建一种约束机制,让每位员工在运用组织资源时,都能像在花他们自己的钱一样,企业的员工都能基于整体效益考虑,帮助其树立良好的成本管理意识。矿山企业管理者必须认清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经常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灌输“降本降耗、增加绩效”的思想。

(二)对标挖潜,不断改善技术指标

学习和引进先进单位各种科学的成本控制技术、质量管理技术及措施,对于提高矿山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管理的安全性,实现技术、管理两大层面上的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时发现和找出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指标差距及管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建立有效的责任制度,并逐步落实该项制度,使差距减少到最小。

(三)做好材料采购成本环节的成本控制

建立健全材料采购会计内控制度。完善的材料采购会计内控制度,不仅能规范企业的材料采购活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物资的正常及时供应,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杜绝部门之间扯皮推诿,而且能从制度上规范采购人员的日常行为,预防在采购过程中违法违纪等不良行为。采购会计内控制度应规定材料采购的预算,请购授权人的批准权限,材料采购的流程,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关系,各种材料采购的规定,报价和价格审批等;建立价格档案和价格评价体系。企业采购部门要对所有采购材料建立价格档案,对每一批采购物品的报价,应首先与归档的材料价格进行比较,分析价格差异的原因对于重要材料的价格,要建立价格评价体系,由企业有关部门组成价格评价组,定期收集有关的供应价格信息,分析评价现有的价格水平,并对归档的价格档案进行评价和更新。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工作,完善采购管理,提高效率。

(四)做好成本控制的会计基础工作

1.做好定额制定工作。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主要有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的核心。做好定额材料消耗预算,对控制材料成本、燃料动力成本起到指导作用。

2.抓好制度建设。制度是企业运行的基本保证。没有制度建设,就不能保证成本控制质量,为了正确归集成本费用,必须建立和健全各种材料收进和发出的计量制度和实物盘点制度,这样才能使成本核算的结果如实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和支出,做到帐实相符。

3.正确分解成本。企业把总目标成本分解开来,用具体的数字下达到各生产车间、班组和职能部门,要求他们发挥控制成本的职能,明确责任,进行控制、分析和考核。把目标成本控制的考核同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做到奖罚分明,人人肩上有指标。

4.要实行全面、科学的成本管理,必须保证有真实的、及时的、完整的成本信息。所以,原始记录、会计凭证、统计资料等基本数据必须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环节的基本情况。

三、总结

矿山企业管理范文5

【摘要】资金管理是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战略发展和风险控制有重要的影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带来巨大变化。本文从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出发,分析大数据时代下基于云计算资金管理的特点,提出构建大数据基于云计算的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框架模型,并详细阐述了企业集团资金收付管理、资金调拨管理、资金分析和考核等资金管理核心模块的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云计算;企业集团;资金管理

随着我国大数据在各个行业的运用,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运营大数据信息系统,实现网络集成化管理,而作为企业集团公司特别是跨国大型企业集团,急需借助大数据实现全集团整体资金管理。大数据时代基于云计算的资金管理模式给企业集团带来了资金管理效率的提高,有效降低资金风险,使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趋于合理化和效益最大化。

一、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大型企业集团不断加强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确保资金高度集中,但在资金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资金管理效率较低

多数大型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由集团公司控制,管理的对象为集团的子公司、分公司的资金。资金管理包括资金收付管理、资金调拨管理、资金分析和考核管理。由于企业资金管理涉及到子公司、分公司较多,传统的资金管理常导致资金信息不能共享,集团公司无法及时了解整个企业集团的账户情况、资金流向情况,造成资金管理效率较为低下,资金的利用率不高。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多数企业选择“走出去”,积极拓展海外业务,集团公司无法集中管理海外资金,无法实现资金的全球管理。

(二)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现有资金管理中,企业集团同子公司、分公司之间的资金管理结构较为分散,企业集团对子公司的资金监控力度较弱,会出现子公司、分公司为了自己公司的利益而损害整个集团公司利益的状况,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影响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同样,现有资金管理不能按照子公司、分公司的变动情况合理安排资金的投入,难以做到充分利用公司资金开展科学决策。

(三)资金管理风险较大

由于企业集团子公司、分公司较多,很难保障信息的完全对称,集团在对子公司、分公司的资金业务与运作模式监控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管理漏洞。如集团公司无法及时了解子公司如何操作现金流,也不清楚其与银行之间的业务交易,使得子公司信息不能及时上传至集团公司,存在一定资金管理风险。此外,有些集团公司管控力度不够,子公司、分公司存在瞒报资金信息现象,集团公司无法及时对每一笔资金业务进行可视化监控,导致集团公司不能真实了解其财务状况,误作出决策,影响资金的安全性。

二、大数据时代基于云计算的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特点

(一)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在大数据时代,基于云计算,集团公司所有子公司和分公司所有日常交易数据都存储于云计算平台,尤其是资金管理数据,有效规避资金多主体管理造成的信息难以共享、资金决策不及时等状态,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同时,大数据时代,企业集团通过云计算可以对存储的交易数据,设置合理的预算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并能及时反映企业的交易情况,明确资金流之间的主体,让集团公司清楚了解到子公司、分公司的资金流动情况及资金剩余情况,有利于集团长期发展决策,提高资金管理的科学性。大数据时代基于云计算的资金管理还可以实现对海外账户结构管理、集中管理海外资金,有利于实现全球资金管理,大大提供资金管理水平。

(二)加大资金的监控力度

大数据时代,无论是集团公司还是成员企业的各项经营信息都存储于云端,无形之中集团公司实现了对子公司的监控,杜绝子公司为了资金利益而损害整个企业集团利益的情况。同时,由于所有资金管理数据都存在于云端,集团公司能很快发现并弥补子公司的资金管理漏洞,提高资金管理科学性。在云计算平台,能方便地计算整个企业集团资金结余状况、资金使用情况,并能够根据各项目的重要程度合理分配资金,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有效降低资金管理风险

基于云计算的企业集团资金管控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对资金流的监控状况,使得每一笔资金的动向都处于监控之中,能够随时发现异常波动资金,从而提高对资金管理风险的防范能力。同时,通过云计算平台对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评估,从而为资金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降低资金管理存在的风险。

三、大数据时代基于云计算的资金管理的构建

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计算的资金管理框架模型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层、业务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和用户层。基础设施层主要是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终端、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和安全设备的基础上为业务层的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声场管理、账务管理等提供运行保障,同时与外部企业、银行等相关部门提供采集通道。数据层将业务层采集的数据与资金管理同步于数据库。服务层通过数据处理、利用、整合、分析等为用户层提供资金管理。大数据基于云计算的企业资金管理核心功能主要包括:资金收付管理、资金调拨管理、资金分析与考核管理。

(一)资金收付管理

资金收付管理是对企业集团的资金流入和流出进行管理。集团公司不仅要掌握子公司、分公司的资金收支情况,而且要能控制每一笔收支交易,确保资金安全。首先,资金管理的最高管理权限为集团公司,分公司、子公司无资金管理权限,集团公司授予给子公司和分公司相应的资金收支额度。其次,资金收入管理包括接收订单、合同管理、发票管理、收款、银行对账等环节。资金流入主要依靠相关业务人员将订单、金额、付款公司信息、收款时间等关键信息录入系统,存储于云计算平台的待支付数据中,并上传至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可查看合同相关信息,并且合同信息的共享为后期银行对账等环节提供数据支撑。同时由于集团公司与银行建立银企直联,子公司、分公司的银行账户信息会及时传送至集团公司,确保集团公司与银行账户信息一致,为企业财务决策提供实时、准确、安全的财务信息。最后,资金流出管理包括接收发票、审核信息、支付信息等环节。资金流出主要通过业务人员将供应商信息、业务发生时间等录入财务系统,经审核人对发票内容审核后,将支付信息上传至云端,与集团企业共享。集团公司审核支付信息是否符合公司财务制度等,最终通过银企直联完成付款。所有资金流入和资金流出都会生成相应的明细,便于集团公司进行查看。

(二)资金调拨管理

大数据时代,资金调拨管理只要对相应的业务资金需求进行资金划拨,确保各公司的运营资金能够及时到位,有效调剂资金余缺。基于云平台的资金管理系统可与子公司、分公司会计核算业务对接,实现真正的系统集成,形成司库管理。首先,将子公司的运营状况、运营项目及资金使用状况等数据输入云计算平台,并且根据各项目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其次,当子公司、分公司需要资金时,需向集团公司填写资金需求申请书,并通过云平台上传至集团公司,同时,通过云端以整体资金状况、项目重要程度、风向状况、逾期收益等因素计算出给予拨付的资金,并与其申请资金对比分析。最后,子公司将实际使用资金状况回传至云计算平台,实现资金管理数据的更新。

(三)资金分析与考核管理

资金分析是集团企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的关键。企业集团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历史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不同业务涉及的不同现金流活动,从而预测日常经营活动发生的资金收入和支出,并能准确提供企业融资、投资计划所需的关键数据。资金分析可以帮助企业集团更准确地预计资金需求,减少资金积压,准确计算资金盈余,做出合适投资决策,以确定企业集团总体效益。资金的考核管理主要受子公司、分公司对企业集团绩效的影响。通过云平台对子公司、分公司资金流信息进行实时可视化监控,利用云技术分析各公司的资金利用率,最终确定对企业集团绩效影响,从而对各公司进行考核。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基于云计算的企业集团资金管理能够使企业的资金管理效率更高、风险更低,并有效降低资金风险,同时,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为企业集团的战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企业集团要根据实际状况构建,参照资金管理模式,搭建符合企业集团实际运营状况的资金管理平台。

作者:玄甲莲 单位:中国重汽财务有限公司

第二篇:中小企业资金管理思考

【摘要】相对于大企业,我国中小企业的筹融资的渠道和能力较弱,因此提高内部资金的规范使用,有效避免资金不足或过剩现象,是保障企业长期稳健经营的首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原因;措施

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资金管理是企业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根据自身内外部实际情况进行资金规划管理,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同时,也保障了企业未来的有序发展。

一、资金管理概述

资金是价值在流通环节的货币体现,是企业运行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企业的资金管理主要是依据市场和自身情况,合理预算资金,并管控其使用流通全过程的方式。其目的在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企业成本,以期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效果。企业资金管理包含了对企业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专项资金的统筹管理。其中流动资金管理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企业资金链的运行顺畅和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筹融资渠道、国内外订单量和企业利润空间不断收窄,市场竞争环境也日趋激烈。要适应上述情况,要加强企业自身的资金管理能力,保障企业资金的长期稳定运营,避免因无规划的随意使用资金、少依据的错误收支资金和缺监督的资金控制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投资与实际情况背道而驰等情况发生。

二、现阶段中小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管理意识,高层认知较浅薄

相比成本控制和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在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层级上,往往处于较低的层次。究其原因在于:企业管理层总是以实现企业短期绝对收益为目的,对于有助于提高企业长期和边际收益的资金管理能力认识浅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高层更愿意把资源投入到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拓展上,从而导致提高企业资金管理能力的各项措施,难以的有效的落实和推广。

(二)缺乏准确信息,决策前提依据不足

做好企业资金管理的前提是掌握真实准确的量化信息。但由于受企业各部门(或环节)的沟通不畅影响,企业主汇总所得的信息往往存在偏差。小企业的主要财务管理人员,经常是外聘的代账会计,其数据整理只能通过核实企业交易单据等进行汇总,缺乏对生产和交易环节的直观认知。一旦出现单据丢失或存放混乱的问题,其量化数据更难反映企业真实的运营信息,企业主在做出决策时往往是盲目或者完全与企业实际相悖的。

(三)缺乏监督机制,全流程监控不力

中小企业的资金管理,对于资金的来源、去向和收回的监管力度相对不足。企业主关注的角度更偏向于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环节,对于资金的管理出现重视应收多过应付的,一旦出现计划外的资金支出,很容易造成资金短缺问题,从而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在投融资环节,由于缺乏对企业资金收支、或有负债和股东权益分配的有效监督,企业主往往只能根据历年经验进行判断,加大了财务风险,导致企业资金链出现短缺。现阶段很多中小企业在融资时,自认为是理性的,但在到期归还时,不得不借助过桥或借新还旧的行为,便是由于全流程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的,这也是企业财务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四)缺乏使用规划,资金使用较随意

规范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是企业做好资金管理的首要条件。但是中小企业的资金管理较为随意,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缺乏资金集中结算的环节或部门。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哪些是近期必用资金,急用保障资金和未来投放资金缺少统一计划,资金的投放缺乏针对性,从而导致应用资金的时候出现资金短缺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企业资金使用规划的缺乏,是很多中小企业无法采用零库存政策的主要推手。企业的产品积压严重,占用了太多的流动资金,导致企业不得不向银行甚至个人进行借贷,并承受较高的财务成本,不利于企业长期有效发展。

(五)缺乏专业人员,财务管理较无力

为节省人力成本,中小企业往往忽视对专业财务人员的引入和使用。企业财务人员多数情况下仅根据企业资金的收支情况,编制企业财务报表和相关明细表,缺乏主动分析企业财务现状和控制资金收支的意识。在需要财务数据支撑决策时,只能根据既往的数据进行临时编纂和整理,数据的可靠性和及时性都难以保障。对于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而言,其薪资结构较少包含有益提醒和主动控制奖励,从而导致财务人员即使发现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问题,但受限于绩效考核模式和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不会主动控制,也较少对其提出有效建议。

三、中小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科技支撑不足,数据信息提取困难

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适合自身实际需求的资金管理和信息交互系统,大多数企业的系统,开发时没有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设计。个别企业完全忽视科技系统管理,纯手工式的记录和部门间口头沟通,往往造成信息的遗漏和传达不利。而由于缺乏部室之间的信息交互系统,各部门或环节在信息交流时,容易根据自身的利益需求截留有效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

(二)财务管理结构有缺陷,主观思维影响较大

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其财务管理的结构容易受企业主个人的主观思维影响。从而出现企业将用于正常经营、短期偿债的资金进行对外投资,无规划少监督的盲目投资,最终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对于使用代账会计的小企业而言,其资金在流通时,企业财务人员基本不会对资金使用的正确与否提出警示,缺乏了必要的制衡机制,往往是发现了问题已经来不及整改。

(三)财务使用未与企业远期规划挂钩,中高管财务收支即期性过强

中小企业因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对落后,难以对企业内部生产流程进行预算编制和分析考核,企业利润目标往往不能与远期发展规划相匹配。企业高层因追求短期利润增长,而过度使用即期资金,导致企业运行后期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屡见不鲜。与此同时,大部分企业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内部中层出于对本部门或环节的利益需求,不断提出资金使用需求,导致资金分散收支的情况发生,资金的利用效率不可避免地收到影响,从而出现一方面资金沉淀严重,另一方面却资金缺口大增的情况,最终只能通过非必要借贷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了财务成本支出。

四、中小企业资金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提高信息处理能力,避免信息截留和虚假信息问题

中小企业因根据自身需求,开发独立的财务管理和信息交互系统,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透明化。最大程度避免人为的信息截留和虚假信息问题。企业高层可根据市场环境,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决策,确保资金的统一调度,避免出不当时、入不应需的情况发生。这样既保障了资金的投放合理性,又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二)建立资金集中结算模式,加强运用环节监督与管理

通过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从资金集中管理入手,完善资金集中结算中心,加强资金的统一管理。在企业生产流通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编制、分析与考核。通过持续的财务分析,分析资金管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企业管理者不断秉承追求零库存的理念,降低库存积压和资金使用成本,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

(三)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平衡远期发展与即期目标的关系

中小企业应加强对财务的定量分析,以远期发展为着眼点,进行长期的财务规划,不能一味追求短期内销售收入和利润增加。企业主在使用资金时,避免因主观因素随意使用资金,应从企业发展全局进行筹划,平衡远期发展和即期目标的关系,做到财务管理系统化、生产流通协调化和资金利用高效化,从而保障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鉴于此,企业主必要的资金运营管理能力需要不断培训提高,避免出现企业现金持有不能满足后期业务需求,应收账款到期及时收回难和库存积压超过企业合理资产结构等情况。

(四)建设专业化团队,激发财务管理人员的主动性

要做好资金管理,企业首先要搭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团队,并将财务管理人员的绩效,与企业资金管理实效挂钩。在考核财务人员对企业资金管理有效性之前,须将企业资金管理的各环节,如:资金收支的合理性、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和财务建议的全面性等进行量化,最大程度避免经由主观因素对财务人员资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企业管理层也应明确财务人员为企业资金管理的负责人,对于资金管理效果的好坏承担首要责任。唯有如此利用奖惩结合的手段,才能激发财务管理人员在资金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和有效性,避免其因工作懈怠而对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五)提升管理层认知,明晰资金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意义

企业管理层在重视成本控制和市场营销的同时,也要充分的认知到资金管理在企业稳健运行和长期获利方面的重要作用。企业财务管理团队,要多以实际案例向企业管理层传导,资金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有利作用。企业高层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培训和学习,以保障企业稳健运行的前提下,主动运用资金管理的手段,尝试多样化的企业管理方式。并通过实际效果,回顾历来在资金管理方面的缺失,最终予以补足和提升。

五、结论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必须明晰自身缺陷,根据科学的管理方式,控制资金的持有数量的同时,防止资金运营不足的情况。以追求企业长期稳定收益为目标,切实做好资金管理工作,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与合理性,从内部改善做起,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俊龙.《中小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2016.

[2]卢春红.《探讨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控制》西安龙华实业有限公司.2012.

[3]陈唯唯.《中小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2016.

作者:吴茜 单位:江苏国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篇:矿山企业资金管理探析

【摘要】企业顺利运行的基本条件是具备一定的资金,而企业资金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体现,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体现。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有利于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和繁荣,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在企业中把握领先地位。而加强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促进企业收入和利润的提高,是企业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矿山企业;资金管理

一、引言

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是对矿山企业的资金筹措,资金运营,资金投资等方面对企业资金进行合理充分的管理,确保企业内部的资金顺利流通,保护和完善企业资金网的联通程度。矿山企业具有自身特有的特点,矿山企业分布的地区比较广泛,矿山企业的内部员工数量较多,矿山企业的前期投入的资金成本较多,矿山企业的资金回收的时间周期较长等。这些特点对于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管理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非常关键。

二、矿山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现状

(一)矿山企业资金使用状况的监督力度不足

矿山企业的监督力度不是十分完善的原因在于企业矿山的资金管理制度不到位。目前,大多数矿山企业采用矿山企业资金预算制度,但是在矿山企业资金预算安排的制定,审议和执行过程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矿山企业的资金预算安排的制定并没有完善的制度去规范预算行为,或者矿山企业没有根据预算制度制定预算计划,而是凭借自身主观臆想来制定预算计划。矿山企业预算计划的执行并没有做到充分的监督,企业内部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资金使用不恰当,随意调度的现象。而在制定资金预算安排的过程中,执行资金预算安排的过程中,总结资金预算安排的过程中缺乏较为完备的监督体系和步骤。

(二)矿山企业内部资金管理规范程度不足

企业内部没有合理地制定资金预算计划,没有较为合理地控制和预测企业的收入,没有对企业资金进行准确地资金预算,在企业资金运营过程中没有对企业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在企业资金运营后,没有对企业资金的运营状况及时的分析和总结。而且,企业每个季月度的生产数量会根据特定状况会有不同,内部的资金预算没有根据季月度形势的变化而进行及时的调整。同时,企业一般会制定企业内部资金预算计划,但是对计划的执行力度不够,资金预算计划的执行过程缺乏监督,在之后缺乏对企业资金预算安排的执行状况的分析总结等。

(三)矿山企业内部资金调控制度有待完善,出现资金流不畅通的现象

矿山企业内部缺乏较为完善的统一的资金调控制度,导致融资等信息传播不畅通,资金调度不合理,由此导致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不能对企业内部资金进行及时、有效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加之目前国内产能过剩的现象颇为严重,矿山企业的产品有时候会出现滞销的状况,这会影响矿山企业的收入状况,影响矿山企业的资金流的畅通程度,进而矿山企业的正常运营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因此,矿山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矿山企业的资金流通方面的特点,加强和完善矿山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制度和水平。

三、提高矿山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的策略和建议

(一)加强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矿山企业中的资金管理对于矿山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集中体现了矿山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所以,矿山企业应该着重关注矿山企业的有关资金管理的方方面面。矿山企业内部应该建立和不断完善矿山企业资金管理制度,对矿山企业的资金的筹集,投资,运营,核算等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提出一系列较为科学的方法步骤,制定和完善矿山企业资金管理规章制度。同时,可以把责任制度放在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中来,可以把资金管理责任进行分解和明确,明确相关部门对资金管理的具体责任,确保每一个相关部门都有其必须履行的资金管理职责,确保资金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

(二)加强和银行等筹资部门沟通和合作

矿山企业的正常运营所需的投入资金大,矿山企业的生产周期较长,这意味着矿山企业的资金收入的速度较为缓慢,在这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现金流不畅通的现象,因此矿山企业需和国家商业银行等便于矿山企业筹资的部门或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可以在资金流不畅通,资金短缺的时候,采用抵押贷款等形式进行筹资,以补充矿山企业内部资金不足的现象,确保矿山企业内部的资金流畅通,确保矿山企业正常运营。

(三)加强矿山企业内部的资金预算管理

加强矿山企业内部的资金预算管理,根据矿山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现状,展开合理全面的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根据矿山企业的现实状况,建立和完善矿山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组织部门,认真进行资金预算管理的调研,测算,监督,控制,分析归纳工作,注重资金预算管理计划的编制,审议,检查工作。根据矿山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加强管理矿山企业资金的支出状况和收入状况。同时,矿山企业内部需加强资金预算管理的执行程度,在矿山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中注意放入与矿山企业资金运营有关的相关指标,矿山企业内部通过对资金预算指标的检查,来评价矿山企业资金管理水平和进行矿山企业运营状况总结。

(四)加强矿山企业内部的资金回收机制

矿山企业生产出来商品后,进行销售,矿山企业在销售商品的时候,需加强和完善矿山企业内部的资金回收机制。矿山企业的销售部应该对接收的订单进行仔细的检查,这样可以避免坏账的出现。矿山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应该对订单方进行信用评审,对于没有通过信用评审的订单方,矿山企业可以及时地采取停止与该企业合作的决定。

(五)加强矿山企业资金集中化管理力度

矿山企业内部需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力度,对矿山企业及其子公司等相关的部门实行矿山企业资金集中化管理。这样有利于矿山企业内部资金运营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矿山企业内部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减少资本的无效使用。矿山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有利于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矿山企业整体的办事效率,促进资金的充分运用,减少纠纷等。矿山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会进行资金筹备,资金投资,资金运营和现金流健康运转等工作,资金集中管理有利于2017年第12期下旬刊(总第682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12,2017(CumulativetyNO.682)减少资金突然短缺或运转不畅的现象,促进矿山企业资金流的正常顺畅的流通和运营。

(六)加强矿山企业资金风险管理措施

加强矿山企业资金风险管理的措施,有利于保证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的安全程度。矿山企业需根据自身状况建立和完善矿山企业内部资金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较为完备的矿山企业风险预警标准,矿山企业债务预警机制,详细了解矿山企业的对外担保状况和负债状况,加强关注矿山企业的票据等纸质证明件的归档留档管理,注重对矿山企业的新兴项目的管理和监控,保证矿山企业内部资金流畅通安全,矿山企业平稳顺利正常地运行。

(七)加强对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的监督

矿山企业提高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的信息流通程度,确保矿山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的信息的真实度,便于后续的资金的投资,资金的运营等有关资金管理的方方面面。通过建立和完善矿山企业管理制度,来不断加强对矿山企业资金管理的监督和管理。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部门需不断加强对矿山企业融资,矿山企业投资,资金流,矿山企业的收入和支出等相关的矿山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审计和管理监督,不断提高矿山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水平,促进矿山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

四、小结

矿山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应该着重加强对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力度。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有利于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和繁荣。矿山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矿山企业特有的特点,合理有效地筹集资金,进行资金投资,资金运营,不断完善矿山企业的资金结构和资金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加强矿山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能力,资金集中化的能力,继续提高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的风险和预警意识,加强对资金运营过程的执行力度的监督和管控,不断提高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的水平,促进矿山企业的各个方面的经济活动顺利展开,不断提高矿山企业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地健康地发展,改革和繁荣。

参考文献

[1]任娟.黄金矿山企业资金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2):34.

[2]马庆国.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浅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4(12):108-109.

[3]方志义.矿山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策略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29-31.

作者:李洪元 单位:四川华蓥山广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资产部

第四篇: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迈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企业而言,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至资金管理之中,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经营活动水平。但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着诸多突出性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资金管理;企业;问题;对策

1引言

资金作为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物质基础,在当前时期下,根据企业资金管理现状方面来看,尚存在着一定的疏漏,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新的挑战。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时展的潮流,企业应该重视资金管理方面的工作,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与发展水平。但是,虽然目前很多企业此项管理工作,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

2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偏低

科学的资金规划是企业经营发展中必须重视的内容,因为只有合理制定资金使用规划,才能帮助企业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并带来恩额外的利润。然而,有很多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忽视了资金使用规划的重要性,影响了资金的利用率。有的企业虽然确立了资金使用规划,但却未根据该规划来使用资金,这将带来资金浪费情况,资金使用缺乏针对性。还有的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时由于内部控制效用不大,财务管理部门只是负责管钱,无法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还有的企业未发挥闲置资金的效用,资金回笼速率缓慢。

2.2企业的资金预算缺乏实用性

资金预算指的是利用各类阻碍资金正常运行的因素来科学预测企业今后的资金收支状况,资金管理目标、企业今后的发展计划等是阻碍资金正常运转的主要因素。资金预算是企业对今后资金收支情况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保证资金预算的合理性,进而促进资金管理。目前,有不少企业在完成资金预算编制后忽视了对其有效执行,影响了预算制度的作用发挥,削弱了预算管理水平及效率。

2.3企业资金管理的意识薄弱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地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对企业的资金管理的重视水平显著提升。但是仍然存在某些企业的管理层未形成较好的企业资金管理意识,对企业资金管理的知识了解程度不足,概念十分模糊,成本控制理念变得模糊,使得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明显降低,也欠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还有一小部分的企业经营者均认为“钱是自己赚取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甚至还有一部分企业触犯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得企业的资金使用率极低,而且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2.4企业资金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

企业在提升参与市场竞争力的过程当中,过度关注对技术方面的人才进行培养,然而这些企业对资金管理的重视水平低下,某些企业对财务工作人员的聘用坚持的是“任人唯亲”的原则,那么这就导致企业的资金管理效率低下,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低下,从而诱使企业内部会计结构完全失去平衡。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人员仅仅是应付性地对相关工作进行处理,不能对管理学以及相关理论进行系统学习,不能很好地按照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对企业的资金需求量进行预判,在资金筹措过程当中,无法进行合理地选择。甚至还有某些企业的资金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较低,法律意识十分淡薄,导致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明显下降,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2.5企业的资金管理方式与时展潮流不相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一副算盘一本账”的时代早已过去。对于企业而言,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水平与效率。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笔者观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当前资金管理的相关内容及流程了解程度不够,管理手段也无法跟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资金管理手段的落后,对企业的发展步伐产生了巨大的阻碍性。但是,对于一些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他们的子公司非常之多,若无良好的资金管理手段,会使得企业的资金使用率显著下降。在实际过程中,笔者观察也发现在很多时候企业的分公司发生资金短缺问题的时候,对于那些资金充足的集团也不能很好地调动一部分资金帮助这些分公司解决资金困难。基于此问题,会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产生极大的阻力。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应该尽快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资金管理的效率与水平。

3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资金管理的具体策略

3.1强化对资金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提高企业对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视度

对于企业而言,应该首先注意对资金管理人员进行培养,高度重视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具体而言,注意包括如下3个方面的措施:(1)不断强化企业经营者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其基本的理论素养,强化其资金管理意识,对企业资金管理相关人才进行引进以及培养,构建一支技术一流、素质过硬的资金管理队伍。(2)注意不断规范企业的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不断约束和指导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3)为企业的员工谋划理想的升值空间,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使得所有员工“如至家中”的感觉。

3.2提高资金利用率

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的终极目的,因此企业管理层应利用闲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并摒弃传统管理观念。此外,企业进行资金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对资金支出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外,还要实时追踪支出后的资金。为了保证企业资金高效利用,还要不断强化资金的周转速率,合理降低产品生产时间,确保企业资金及时有效运转。此外,企业还要加强资金回笼管理,实现完整的资金链条。

3.3树立科学的资金管理观念

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观念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重视的理念。企业在使用资金时,主要通过各类先进高效的方式方法,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保证投资的针对性,企业内部资金运行过程中应切实根据市场实际需求,不断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规避各类风险问题,将损失减到最小化。与此同时,企业还应深入分析和准确预测现金流量情况,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人员必须清楚意识到现金流量是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加强资金管理过程中,注重对现金流量的有效管理,提前预测企业潜在的资金风险问题,对筹资与投资活动中的资金利用状况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强化对现金流量的监控,还必须科学合理使用预算资金,尤其要加强监管数目巨大的资金使用状况,从而保障资金管理质量,规避财务风险隐患。

3.4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

一般而言,一个企业财务管理方法的好坏是由于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水平不高所引起的。因此,应该强化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水平较高,熟知行业法律法规。例如很多新闻均报道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携款潜逃,这些均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偏低而引起的。因此,首要做的就是强化对其进行培训,改变其不良的思想。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养时,企业应该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有熟练地计算机工作技能,以及对资金管理方面的相关软件加以熟知。企业唯有做到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养,才能够确保资金管理变得更加规范,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偏低、企业的资金预算缺乏实用性、企业资金管理意识薄弱、企业资金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以及企业的资金管理方式与时展潮流不相符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对此,应该强化企业资金管理的问题解决,从而提高企业的全面发展,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符群力.论企业资金管理与资金支付风险控制与防[J].新西部,2013(7).

[2]范慧.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2013(31).

[3]朱晓玲.企业资金管理薄弱环节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时代金融,2011(21).

[4]崔卓.对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4(8).

[5]肖劲辉.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刍议[J].中国证券期货,2013(6).

[6]韩华珍.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与使用控制的创新策略[J].会计之友,2013(15).

作者:刘淑芬 单位:山东省德州市粮油购销储运公司

第五篇:农业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企业的资金活动如人体的血液一样,往复循环,吐故纳新,运输氧气,增添活力,维持生命。农业企业资金活动也不例外,在经营实践中,农业企业由于资金链的断裂而导致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案例也屡见不鲜。本文从农业企业资金管理面临的有关问题出发,分析解决的对策和方法,其目的是进一步强化资金的管理,保障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高效运转,旨在实现农业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管理目标。

关键词:农业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对策

1农业企业资金在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农业企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及有关农业合作社等经营组织。近些年,由于农村农业结构调整,白城市及周边地区奶牛、肉牛等养殖业发展较快,随之而来,投资规模也逐年增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企业在发展中经历了产品价格不稳、基础设施不足、资金断档等诸多问题,尤其在资金管理方面暴露的问题较多,以养殖企业为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由于养殖业规模扩大,不动产资金比例过高

有的企业生物资产养殖量不足,形成舍施大量闲置与养殖不匹配的现象,过度开发和扩展经营,导致资金保障能力不足。因生产经营规模无序扩张,形成流动资金严重短缺,企业不得不通过多方资金借贷,缓解流动资金不足问题,企业面临沉重的借贷款利息和债务负担,导致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增大。

1.2资金管控力不够,信息滞后

企业资金信息不能及时、完整。准确预测,对未来企业资金需求和投资走向难以把握,更谈不上保证最低融资成本。企业对资金缺乏有效支配和控制,必然形成一定的筹资风险或投资风险。再则由于产品销售下游企业价格垄断,产品质量控制,供需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上下沟通机制不通畅等原因,导致企业对市场掌控不准,企业在命运抉择中的决策失时、失误在所难免。

1.3资金使用效率低,资金周转速度缓慢

企业在经营竞争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应收款项,有的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并且在企业平均销售收入中占较高比率,信用政策与企业经营环境不相适应,应收款占用时间长,必然发生资金沉淀。有些养殖小区,近些年由于资金断档,难以为继,倒闭的也屡见不鲜。

2资金管理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农业企业资金管理和运用,有着自身特点,资金管理、风险管控、防范十分重要,鉴于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2.1要重视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农业企业一定要从生产发展和经营特点出发,适度扩大投资规模,对投资项目要做好市场调查,在可行性论证基础上,作出投资决策和筹资部署,防止盲目开发建设,避免过度开发;要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选购应用先进设备,增强生产能力,同时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资金运用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科学决策,准确识别规避投资风险。

2.2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要构建预算管理体系,详尽做好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对企业的销售、采购、投资、薪酬、费用支出等,严格执行预算计划;完善监督激励机制,资金实行统分结合,做到上下协调,明确各部门财务关系,做到权责一致,协调有序,奖罚分明,取得预期的资金管理效果。

2.3开发经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销售上下功夫,在提高产品质量上花力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扩大销售,增加企业收入,促进企业经济不断增长。

2.4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对企业物资、设备等资金占用问题,了解掌握分布情况,定期盘查分析资金使用效果,对积压物资妥善处理,清理闲置资产,避免资产积压和重复购置造成资金浪费。

2.5实施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企业特点,在加强关键环节控制的同时,做好产品的购进、销售、资产购置、使用、报废、成本、费用等资金的管控与考核,加强关键环节资金的控制力度,合理投入分配运营资金。

2.6创建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

运用现代化手段,适时财务监控,要在融资管理上改进,采用低风险、低成本方式为企业筹措资金;要在资本结构管理上适度调整创新,保持债权、股权的合理比例,完善风险预警机制,规避化解财务风险,不断实现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3结语

农业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涉及生产经营的各方面,资金是生产经营的血液和命脉,应高度重视资金的管理工作,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运营时间长短,都应站在发展战略角度,把握企业的生命线,科学合理筹集运用企业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保证生产活动正常、经营活动有序、组织高效运转,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农业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洁.现代社会下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3,(26).

矿山企业管理范文6

摘要:

近些年,由于受环境、能源等因素制约,传统化工行业正面临举步维艰的困境;由于订单、资金、人力成本等多方面问题,我国大部分压力容器制造企业正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格局。在此状态下,包括很多国内知名压力容器制造企业都面向国际市场;但在国际上,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缺少品牌效应;归根结底,由于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不到位,导致难以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本文引用监理服务,从成本控制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以期协助压力容器制造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水准。

关键词:

监理服务;压力容器;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

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管理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片信息化的东风;但是在中国众多的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内部,虽然也经常提及信息化管理甚至应用到实际,但是开展过程中实际效益远低于预期水平。企业内部经常存在指令下达不准确、交流不畅;导致工序出错、重复劳动等;在此状态下,无论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难以令人满意。监理服务,作为第三方切入,无论从生产制造环节、信息交流环节还是质量管理方面,协助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对生产流程、信息沟通等进行监督梳理,提高生产制造综合水平。

1压力容器制造企业信息化及生产现状分析

在我国大部分压力容器制造企业中,信息的生产、传递、存储的主要形式是图纸、文件、报表和各种会议,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不连续的、缓慢而经常中断的,难以形成连续的信息流[1],因此在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多存在事倍功半的特点,不仅损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信息叠代易造成重复劳动。从事实际生产制造,由于管理层次不清晰,管理混乱等,最直接反映在设备生产制造过程中出现各类质量问题。质保体系的运行,往往都呈现“一纸空文”的现象,质量问题得不到有效及时解决。因此,我国压力容器制造行业呈现低迷状态,生产管理效率低下,产品质量问题层出。

2第三方监理服务概念

监理服务,作为一个客观独立的主体,以公平、公正、独立为基本执业原则,依据相关准则,对某一行为的有关主体进行督查、监控,使之更加合理的达到预期目标。在压力容器制造行业内,延伸言之,就是监理机构介入制造企业从事生产的过程,以过程控制为主要手段,结合成熟的实际经验,从而保证产品可以达到预期目标。

3监理服务在压力容器生产过程中作用

3.1事前预防、降低成本

优秀的监理服务,应该是建立在节能增效的目的之上开展,不仅仅是为业主方提供优质的产品监造质量,保证压力容器产品在实际运行中可以满足预期要求,避免中间因事故停车检修造成较大损失;同时亦督促压力容器制造企业依据相应要求按规定执行,避免后期生产过程中应要求模糊产生各类问题;根据成熟的监造工作经验,对业绩较少、工艺不成熟的制造企业进行工艺、体系指导,针对易发问题进行提前梳理、产前预知,并做好切实可行的备用方案,从实际上降低生产风险,降低成本。

3.2问题控制、促进质保体系发展

如上文所述,压力容器制造企业质保体系在生产过程中难以有效实施,纵使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但是由于质保体系运行不完善,部门冲突。经常出现的就是质量问题工人或者车间自行处理,因无技术支持导致质量问题二次或者多次产生,不仅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反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监理服务目的之一就是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预期要求;在上述情况下,监造服务的工作之一就是协助压力容器制造企业梳理质量保证体系文件,促进体系文件精神落实到各个部门;确保质保体系平稳运行。监造服务作为梳理质保体系的强心剂,在管理运行不完善的企业中是至关重要的。

3.3信息共享、引导管理沟通交流

另一方面,信息传递不准确、不及时也是诱发问题的高危因素之一。一是业主和制造企业之间的沟通不流畅,信息得不到有效传递。主要表现为信息的不对称[3],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目标进行较量、甚至进行隐瞒;比如制造企业隐瞒实际工程进度、严重质量问题不敢进行澄清;严重情况下,个别产品延迟交货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开支。因此,业主多对各级制造企业多有持有怀疑的态度,而制造企业则多认为业主提及的要求严格或者不切实际。二是制造企业各级部门之间的沟通紊乱,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压力容器生产企业都存在一个问题:生产大于检验;简单来说,就是生产部门权力大于质检部门,原则上相互独立平行的两个部门,现实中却存在检验围绕生产进行;这种状态下生产的产品,质量往往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商务、生产、检验、质保等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传达不及时、不准确等现象,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得不到有效落实。引入第三方监理服务,在生产实施的不同阶段,依赖行业经验和外部视野,协助业主方与制造企业构建稳定的信息交流平台,促使三方合作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之上(关系如下图所示)。监理服务的作用体现在:协助业主方及时准确掌握生产信息,把控整体进展情况,如实反馈各环节中可能影响到后续工程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而与制造企业之间,既是协作又存在竞争的关系,监理方通过自身成熟的经验和对业主项目需求的理解,对于制造企业既是鞭策也是协助,业主方通过监理方将合理要求反馈给制造企业,反之,制造企业亦可以通过监理方反馈,三方共同协商处理,从而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外部因素的监理服务,更能清晰明确反馈制造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的不足之处,协助各级部门进行有效信息的梳理传递(关系如下图所示)。监理与制造企业各级部门协作交流,及时掌握指令、信息流情况,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有效发现指令传递错误、信息叠加等情况,便于及时对厂家进行反馈,避免重复劳动或者降低产品出现问题的风险。另一方面,监理服务可以作为制造企业内部各级部门之间的润滑剂,可以促使将信息流在各部门之间快速传输,及时做出反应;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3.4信息判断

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冗杂的信息流,如不加以判断,容易造成上文中提及的信息叠加、重复、紊乱等情况,极易影响到各类工序的执行效率,增加各类成本。无论是业主方和制造企业之间还是制造企业内部各级部门之间的信息,其中不乏有些信息延迟无效、指令不准确等;而监理服务其中的一项作用可以协助各方进行信息的梳理判断和筛选,将有效的信息流进行传递,规避可能因信息不准确带来的风险。

4监理服务从业人员资质及能力:

作为第三方监理服务的从业人员,除按行业要求具备相应的执业资质外,还应具备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综合能力、道德水平等以适应时展、行业变化所带来影响。专业能力:从业人员应具备行业所需要的相关经验和知识,可以协助业主方和制造企业有效解决处理各类问题;学习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趋势,对新技术、新科技、语言等要能迅速做出反应并学习掌握;综合能力:从业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分析判断、协调组织能力,能分析论断问题的关键,促进各方共同向预期目标前进;道德水平,第三方监造服务的本质是以公平、公正、独立为基石,从业人员应以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独立自主为基本职业素养。

5结语

在当前严峻的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竞争环境下,受人力成本上升、订单价格等影响,开源节流已成为不少企业的必走之路。第三方监理服务,对内,通过协助制造企业处理项目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或解决各类问题,降低生产中出现问题方风险、减少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率,从而实现内控达到节流的目标;对外,通过帮助制造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提升制造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能力,进而达到开源的预期。

作者:陆帅 王常青 单位:南京三方化工设备监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洁.张和平.禹言芳.我国化工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未来探讨[J],

[2]岳义春.浅析战略合作伙伴型监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J],2008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会议论文集,2008

第二篇:企业信息化管计算机技术理应用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种计算机技术层出不穷,从而给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带来了发展的契机。本文主要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内涵出发,对计算机的应用优势进行了探讨,并详细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旨在保证企业朝着生产自动化、商务运作电子化以及决策行为智能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

0引言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在这个大背景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逐渐成为可能,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还可以实现对企业各种信息资源的全面集成,以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可见,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企业信息化管理,就是在现代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应用当前比较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各种信息资源[1],从而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运作效率。企业信息化管理应该以实现企业生产自动化、商务电子化、决策智能化为目的。首先,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企业在制定决策时可以拥有更加全面的数据参考资料,使得企业领导可以做出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决定,进而实现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当然,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引进新的管理方法与管理理念,这为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其次,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重点在于对各种数据信息的深度发掘,而企业在生产销售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种数据信息,所以有必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多个平台,并分别将企业的采购数据、生产数据以及销售数据等等一一呈现在各自的平台中,从而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此外,现代化的自动感应装置也是获取数据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并且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最后,大部分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企业质量监管的信息化管理、企业营销的信息化管理、企业采购的信息化管理以及企业财务的信息化管理。其中,企业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主要体现在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企业职工的薪酬与绩效进行管理。企业质量监管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是指将企业购买原材料的数据信息、企业加工产品的质量信息以及企业加工产品的检验质量信息及时进行登记,并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的过程。企业营销的信息化管理,需要根据企业的营销流程建立一个统一的营销网络,该营销网络需要囊括销售、以及售后等多个环节。利用这个营销网络,企业管理人员还可以实现对营销过程的实时监控与管理,并接受各种反馈信息。企业采购的信息化管理实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企业采购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从而避免采购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谋利的现象出现。企业财务的信息化管理,规定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必须使用统一的软件和方法对财务信息进行管理,在这个原则下确保流动信息的准确性。

2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优势

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优势非常明显[2]。第一,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管理的集成化,而且还可以实现管理的系统化与动态化,对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也可以进行实时的掌握与监督;第二,现代计算机技术在自我监控与自我调节方面发展较快,将其应用到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可以随时对企业的经营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便于决策者适当对之前的发展决策进行适度更改;第三,计算机技术的引进,为企业的移动办公提供了条件,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安全与可靠。总之,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化企业中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而且对于实现企业的高校生产与最新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也是企业普遍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最终目的。

3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3.1计算机技术在企业运营方面的应用

第一,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3]。企业的人力资本在企业全部资本中的份额比较大,企业人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能否进步和发展,可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计算机就可以通过既定的程序,对企业职工进行工作分配。而且,借助计算机技术,企业还可以对职工的能力进行锻炼。例如,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风险或者问题,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企业职工可以及时对风险进行防范,对出现的问题也能够及时给出解决方案。此外,计算机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对企业职工的信息进行实时统计与分析,而且企业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帮助企业选择具备发展潜力的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第二,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物品采购管理方面的应用。企业采购是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计算机技术对需求品的价格走势有一个统计分析,在价格低的时期采购所需物资,不同商家之间的价格有一个明显的比较统计,选择物美价廉且售后服务方便的商家,这样可以方便采购人员对于商品或服务的选择。为企业在产品采购方面降低更多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盈利数额。

3.2计算机技术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

第一,企业财务数据监控利用计算机技术,从而保证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企业的核心部门就是财务系统,其对企业起着重要的作用,财务系统的数据准确性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决策和发展方向。计算机技术的集成性能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全面监控,从而决策层能够随时获取正确的财务数据,并能做出正确科学的决策。第二,企业的财务分析运用计算机技术,从而保证了企业财务分析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计算技术利用其自身的逻辑性,用于财务分析,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分析数据和分析结果,实现财务分析数据的科学化,避免人工误差,帮助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4]。

3.3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里各种管理及技术创新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5],人事管理方面,从档案登记,人才库盘点,招聘信息,网站信息维护等内容都需要计算机技术。这些工作方面有计算机可以方便人员做信息统计,及时提醒,对比分析等人事管理工作。另外在集团内信息共享及通知等工作方面,网络OA功能可以方便公司内的通知,使全员学习并关注。利用现代通讯软件,可以方便公司内的工作交流,以及对外工作上的业务交流。另外在技术创新方面,计算机技术可以实时做各种模拟实验,验证一些程序的正确性,或者是发现其中的漏洞。在生产工艺方面,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图纸绘制,打印出图等工作的开展。利用计算机进行大数据运算,即快捷又准确,而且数据量大显示精度更高。在管理方面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远程视频会议,这样在高层想了解基层员工工作状态及现场情况时,可以通过远程会议,与各个部门之间的人们在同一时间召开会议,这大大节省了各个部门之间的人员召集进入一个大的会议室进行会议的成本,同时也可以方便与客户的业务沟通。

4结束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企业开始利用一切手段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条件,使得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大部分的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观念还相对比较落后,加上计算机技术人才短缺,使得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及时更新观念,对企业的发展做好整体规划,及时引进先进计算机专业人才,进一步实现企业的全面信息化管理。

作者:任戎 单位:四川省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正.企业现代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中网络技术的应用探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17:74-75.

[2]张雪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08:232.

[3]袁楚章.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1:184+237.

[4]邢鹏.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04:23-24.

[5]余强.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3,07:135.

第三篇:矿山企业信息化管理分析

摘要:

信息化与互联网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的今天,工业信息化为我国第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为工业科技化带来了更广阔的前景。在现代矿山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管理模式已成为最主流的经营思路,最主要的不仅仅是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也包括物理信息化、档案信息化,机械信息化等等多个方面,本论文正是基于此,探讨当前我国矿山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分析基础上,就各种管理模式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措施,希望本论文的观点能为我国矿山企业在安全生产、地质勘探和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方面提供参考,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矿山企业的经营发展。

关键词:

矿山企业;信息化;模式

虽然我国的工业信息化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在相对传统的矿山企业,信息化程度依然不是很高,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矿山,在信息化的管理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弯路,使得每个矿山企业在采用不同的信息平台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整体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不利于我国矿山企业的科技化发展,这有我国矿山企业自身发展的遗留原因,也有外部因素的制约因素,同时在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领导的关心重视程度方面也存在千差万别。但由于信息化在矿石安全和矿产资源开采方面具有重大的价值,因此其信息化水平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总的来说,矿山信息化模式的运用主要在于矿山信息系统的建设。矿山信息系统建设能有效地提升矿山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方面的效率与水平,比如对地表地形地貌以及矿体赋存信息的数字化,三维信息模型直观形象的显示矿山的地表地下实体情况,地压检测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生产作业设备系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等,这些对提升我国矿山企业,甚至是第一产业的整体科技化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一、我国矿山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我国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矿山企业作为我国传统重工业企业,其为我国的工业建设及其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全国各产业中的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开始逐步应用到矿山企业之中,首先是国家科研中心开始进行相互合作探索计算机技术在矿山生产中的应用,然后各矿山企业与软件公司开展合作,研发适用于矿业开采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展到今天,矿山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主要有矿山储量计算软件、矿山工作管理软件以及矿井通风系统软件等,这些软件系统所引领的信息化变革为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矿山企业之中得到运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信息化的总体水平较低,特别是小型矿山企业的信息化模式建设处于初级阶段,信息化运用与矿山实际情况的结合不太符合,比如,信息化数据不能及时更新现场的实际情况,阻碍了企业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的决策;其次,有些矿山企业由于对人控的重视,忽视了信息化给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使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运用比例不高,比较典型的也就是利用计算机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和快捷性的特点对开采资源进行监控,对井下作业进程进行监控,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预警等,主要集中在安全管理上;同时,矿山企业的信息化整合程度不高,特别是现如今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移动互联网信息数据没有得到有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移动互联网所具有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矿山企业信息化应用模式分析

矿山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模式主要体现在以数据库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实现企业内各业务部门乃至全矿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实施对矿业开采现场的信息监控与管理,并逐步应用到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信息技术。

1.矿业勘察中的信息化应用模式。矿山企业的地质勘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矿业开采的基本形成条件,因此,对地质勘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具有较大的要求,而信息化则为矿业勘察带来很大的便利,比如在煤矿勘察过程中,矿山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体现在探矿工程测量与化验结果数据库、矿床地质平面图,以及剖面图等进行勘测工作的描绘与设计的功能,通过地质勘测系统进行数据信息化计算之后,建立有效的三维模型,以更好的勘察现场进行布置设计,为后续矿业开采的顺利进行提供技术支持,为地质勘测的具体工作提供信息支撑和保障。

2.矿业开采中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一直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很多矿山企业也研究并应用了成熟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系统主要由上下井考勤管理系统、安防系统(包括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周边防范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地压监测系统、井下设备跟踪系统、火区监测系统等几个子系统组成,而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模式的应用深入,通过智能终端以及系统设备的结合,可以通过监控设备对井下施工作业画面进行监控,保证矿工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实施监控工人身边的环境,以及工人的行动路线,如对开采过程中的有害气体的监控,如果有害气体含量升高,数据信息会自动反馈并发出警报,及时疏散工作人员等措施和执行应急方案,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当然现如今矿山企业安全信息化管理模式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安全监控领域,比如对重要设备、地磅、存在安全隐患的地点(油库、炸药库等)、装卸矿点、矿井人员出入井口、井下马头门、地面堆矿场等地点进行实时的电视监控,以方便相关管理人员及时作出安全响应。

3.矿山企业日常生产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矿山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模式应用是维系企业正常发展的基础,在推动矿山企业有效运转和开采具有重要价值,比如可以对矿区的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和系统的培训,提高矿山企业操作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可以根据大数据综合信息分析,考虑在矿山企业开采运转过程中的安全影响因子,并进行综合调控。同时,也可以对矿山企业的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档案数据只需录入一次,即可在档案管理系统内进行数据共享,提高了各个方面的效率,通过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便捷的进行查询利用,保证实物档案安全,发挥档案的使用价值。在矿山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中,一卡通的信息化应用也已成为普遍,通过引入门禁系统、读卡器、巡更管理软件等确保矿山作业区的人员管理,以控制外来人员的进入以影响矿区的安全生产。

4.矿山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矿山企业属于资源型企业,对资产的有效管理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而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则可以使企业的资产更加清晰,在资产查询和使用方面更加快捷方便,也可以通过网络向社会提供企业资产情况,增加企业的透明度,推动矿业产权的转移,建立矿业权审批程序办公系统,是矿产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应用模式。

5.矿山企业电子商务信息化应用模式。电子商务在矿山企业的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毕竟矿产资源属于特殊产品,其量大,产业特殊,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融合,但在现如今的煤炭企业,电子商务在降低煤炭积压现象现象,发展并增加经销渠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提高了企业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力。移动互联技术在销售方面的应用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还能从根本上降低成本费用,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更是加深了销售人员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使信息传输更加及时准确。同时在与其它矿山企业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专业的资源数据库对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安全制度都有一定积极的影响,促进移动互联的发展和矿山企业的技术创新。

三、结语

在当今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企业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作为传统产业的矿山企业,其在信息化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挑战,也存在大量的机会,信息化在安全管理上的广泛应用更是在消除矿山安全隐患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建立对各种安全要素的评价系统以及相应的综合数据库信息,以更好的评价矿业开采过程中的安全因素,而互联网在矿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则为企业的矿产资源开采、销售等提供了新的渠道,可见,信息化在推动矿山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具有极大的价值。

作者:乔云峰 单位: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潘海军.移动互联技术在矿山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48(4):13-14.

[2]王耿.浅谈数字矿山和矿山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有色矿冶,2014,56(1):62-64.

[3]王帅华.信息化智能矿山建设[J].科技视界,2015,56(4):39-40.

矿山企业管理范文7

关键词:新常态;绿色矿山;生态治理;智能化;安全监控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2012年经济增速开始放缓,2014年5月,在考察河南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1]自此,“‘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最终实现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常态下,矿业行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为主导,广泛地在大宗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等方面开展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用科技成果转化带动产业升级,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和新动能,为我国新一轮资源领域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2]。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指导思想下,采矿行业面临一系列新趋势和问题的挑战,矿山企业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1矿业新趋势

(1)采矿行业投融资不稳定,产业链发展难度加大。据统计,从2017年起全球矿业股指下降幅度高达18%,2018年矿业股指累计收跌,2019年上半年矿业股指依然表现不理想,矿业股指的持续走弱,导致许多大型矿业企业的市值大幅缩水,采矿行业的股东回报率持续降低,投资者对矿业企业的热衷程度不断下降,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壮大。就采矿业投资而言,受矿业周期的影响,各年投资很不均衡,2005年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约17亿美元,最高时达到248亿美元,2017年为-37亿美元[3],投资热情非常冷淡,许多矿山行业发展壮大举步维艰。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日益加剧企业间的竞争,资金链的枯竭使得国内新建矿山项目越来越少,鲜有大型项目,过去在建的多个项目也出现缓建和停工的局面。受其影响,矿山设计企业继续为生存而战,行业内恶性竞争加剧;矿业集团出于保护自身考虑,壁垒依然难以攻破。矿山争取项目越来越难,不得不做更多的小型项目,合同额小,利润率低,而生产的压力大;部分大项目推进速度缓慢,清欠和收费工作难度加大。(2)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矿山建设全面推进。不可否认,矿业开发致使全球生态链破坏,生态系统退化,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尾矿、废石等固体废弃物在矿产采掘过程中产生并且未得到很好的综合利用,形成了我国可持续发展中不可规避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中的矛盾。据统计,有色矿业开发每年产生固体废弃物约10亿t,巨大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此,自然资源部于2018年6月颁布了包括《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9项行业标准,随着规范的实施,建设绿色矿山、推进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矿业发展的主题之一[4-5]。行业发展需要满足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等要求,因此未来需要围绕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项目的绿色、智能化水平,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才能化解发展瓶颈、实现行业长远、健康发展。这也意味着,对于开采条件差、对环境破坏严重的小型矿山企业面临着关闭停产,新一轮矿山企业间的技术升级、转型升级、优胜劣汰已经开始。

2我国矿山企业存在的问题

在矿业新趋势下,我国矿山企业仍存在如下主要问题。(1)管理体系缺乏完整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制度建设是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过程,制度的建设在于规范和约束行为。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真正做到议事有规则、管理有办法、操作有程序、过程有监控、职责又追究的良好格局,在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能很好的降低“风险”、鼓励“勤政”、促进“发展”。所以,完善的制度和一套高效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尤为重要,该系统拥有很好的扩充性、个性定制化、可开发性等性能,能在内外部环境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迅速适应。但是受到行业经营管理的特殊性影响,矿山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其内部成本管理受到自然、环境、生态周期等自然因素以及传统的管理方式影响非常大,这些因素不可控且难预测,为此矿山企业很难设计出一套高效实用的管理系统,取而代之的往往多是针对诸如财务、销售等某一个领域的单项系统管理程序,从而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无法充分满足矿山企业复杂的管理需求。(2)对生态环境治理和环境美化的重视有待加强。2018年开始,国家对于生态环境治理高度重视,首先将生态文明纳入了国家宪法,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部分,随后自然资源部出台并实行了《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9项行业标准,这意味着矿山企业要最高级别地关注生态环境治理和环境美化工作,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落实到矿山开采、矿区建设中的厂区建筑、采矿、选矿、尾矿库处理、回水利用等每一个环节中去。然而,在高强度的资源开发、低层次环境管理的观念影响下,由于过去长期以来粗放的发展方式、较为简陋和落后的开采方式,过多注重产量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探采选冶过程中的方式方法,造成了地表塌陷、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问题;固体废弃物的处置简单,产生了较多的废水、废气和粉尘,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重金属污染的问题。针对这些突出问题,规范执行后矿山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整改,否则将面临停产关闭等严重后果。(3)我国矿业技术、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在日新月异的中国,各个领域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满足各方需求同时追逐更大的经济利益,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各大企业都是竭尽所能加大对矿产资源的采掘,开采的方式相对简单、传统,较少做长久和全面的规划和考量工作,最终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过度破坏。虽然近几年我国在矿山采矿、选矿及冶炼技术方面的技术创新不断发展,包括难选矿石处理技术、复杂精矿冶炼技术等得到大幅提升,而与发达国家实现矿业开发的智能化、低碳化、机械化的绿色高效开采还是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在矿山企业加大对技术的攻关力度,寻求矿业技术的整体提升。此外,国内矿山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的矿山企业管理水平上还有些差距,且对于企业管理制度、操作流程、人事任命、议事规则,尤其是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很少。针对矿山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品牌打造、人才梯队的建设等内生因素考虑不够,缺乏精细化内在管理,最终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对提升商誉,打造品牌价值也有不利影响。

3新常态下的应对措施

矿山企业管理范文8

矿山设备的管理对保证煤矿矿山企业的生产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落实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矿山的设备管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从矿山设备管理的意义分析入手,从管理系统性的提升、管理制度的建立、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和维护保养工作四个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加强矿山设备管理的对策,旨在提升矿山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

关键词:

矿山设备;矿山企业;安全事故;设备故障

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的深化落实,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于煤矿矿山企业而言,企业的生产能力是保证竞争力的基础,而矿山设备是保证企业生产能力的物质基础。由此可见,在新形势下,加强对矿山设备的管理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1矿山设备管理的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快,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对于矿山企业这种生产型企业而言,矿山设备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矿山设备管理的缺失,矿山企业每年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无疑会制约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人员不仅要重视对生产经营的管理,更要注重对资产的管理。矿山设备是矿山企业重要的固定资产,是矿山企业生产的重要保证。因此,做好对矿山设备的管理是顺应时展的需求,符合矿山企业自身发展的规律。良好的矿山设备管理要求“管好设备、用好设备和维护好设备”。其中,“管好设备”能避免资产流失;“用好设备”能充分发挥设备的功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提升企业的生产力;“维护好设备”能保证设备的性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安全方面来看,矿山企业的生产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由设备引发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因此,做好对矿山设备的管理能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能有效避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对保证矿山企业的生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2加强矿山设备管理的措施

2.1提升设备管理的系统性

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传统的管理方式很难做到完善的矿山设备管理。因此,矿山企业内部各方应积极联动起来,共同参与到矿山设备管理中,提升矿山设备管理的系统性,从而实现对矿山设备的全面管理。可从以下3方面加强对矿山设备的管理:①矿山企业的领导应抓好管理,制订设备管理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引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②矿山设备操作人员应担负起对设备维护管理的责任,在操作过程中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按照规程操作,学会操作设备、检查设备和维护设备,并在设备运行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好矿山设备管理工作。此外,还可以建立矿山设备管理责任制度,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各个设备操作人员的身上,从而提升设备管理的有效性。③对于矿山设备的维修人员而言,应按照维修规范维修,积极提升自身的素质,保证设备性能的正常,严禁矿山设备“带病上岗”,并注重矿山设备的可持续发展。

2.2建立设备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对于矿山设备的管理而言,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才能实现矿山设备管理的有章可依。具体而言,应建立设备管理考核制度,将矿山设备管理工作的考核纳入到绩效考核中,从而提升矿山企业员工对矿山设备管理的积极性;建立设备管理责任制度,根据具体的工作岗位明确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将设备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名员工身上。此外,还应根据设备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建立配件管理制度、润滑管理制度等,实现制度建立的系统化,保证管理制度的完善性,从而确保每一项管理方案和每一项管理措施都能有章可依。

2.3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

设备的维护保养应以检查和预防为主。在维护管理的过程中,应多方联动,操作人员应做好设备操作记录,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异常,并报告至运维部门;设备维修人员应制订定期检查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编写设备故障处理预案;在检查过程中,应坚持“全面性”原则,保证矿山设备维护保养的有效性和完善性。

2.4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

管理人员是矿山设备管理的具体落实者,保证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做好矿山设备管理的重要基础。具体而言,应积极增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相关安全培训,检察人员应树立“安全第一”的原则,着重检查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保证操作的安全性;积极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尤其是对于矿山设备的操作人员而言,应做好对其的培训工作,保证操作人员了解设备性能,了解维护保养的工作要点,从而实现对设备的专业化操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备是保证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矿山企业应加强对矿山设备的系统化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积极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矿山设备管理的有效性,才能够充分发挥矿山设备的作用,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白晶 单位: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树晶,顾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矿山设备管理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