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动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发展动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发展动能范文1

一、强化政策引导,谋划引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山东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当作新的支柱产业,作为山东经济由大转强的新动能。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和《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一是制定了培育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工作任务台账,强化了目标责任考核,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工作合力。二是加大资金投入,2016年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6.2亿元,实施省级以上节能环保重点项目256个,拉动投资630亿元。三是提高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和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实施了《燃煤发电机组能耗限额标准》等18个行业25项节能减排地方标准和《工业锅炉系统节能量和验证技术要求》等4项基础性节能标准。四是创建了1660户重点企业统计报表系统,做好运行监测、调研分析。

二、实施示范带动,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发展

一是打造产业基地。依托节能家电、高效电机、高效泵、绿色建材、变压器等优势产业,重点打造了青岛节能家电、威海高效电机、淄博高效泵业、德州功能糖等32家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引导技术、人才、资金和重大项目向基地集聚,推动产业集群集聚链条化发展。2016年,32家基地节能环保产值达到2080亿元,约占全省节能环保总产值的1/3。二是突出抓好示范企业,发挥骨干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重点培育了青岛海尔、烟台杰瑞等200家节能环保示范企业,这些企业发展迅速,带动作用明显,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成为各自领域里的领军企业。景津集团是全球规格最全、产量最大的压滤机专业制造商,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三是着力培育示范县。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础好、积极性高的5个县区重点培育,2016年合计实现节能环保产业产值1070亿元,占GDP的比重平均达到8 %以上,成为县域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典范。

三、搭建合作平台,着力解决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瓶颈

一是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了六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备和产品,推广重点技术产品装备310项。围绕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水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成功举办22场供需对接会,组织国内外近200家技术供方单位与2000余家技术需方单位进行精准对接,推动了生产企业、科研单位与用户之间的供需深度融合。二是搭建银企对接平台。2016年,联合人民银行、金融办举办节能环保产业银企对接会,推介节能环保产业项目147个,总投资369.8亿元,融资需求179.8亿元,目前资金到位率达到77.6%。省工行、建行等6家金融机构与省节能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十三五”期间为全省节能环保产业提供授信额度3400亿元。三是培育公共服务平台。在节能装备、污染治理等领域重点培育了5家节能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新产品研发、产品检验检测以及标准制(修)订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其中,博山区政府投资1.2亿元建设的节能泵业检测技术服务平台,是国内规模最大、涵盖种类最多、检验能力最强的水泵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累计为同行提供技术研发、产品检测等服务8000多次。

四、创新服务模式,激发节能环保服务新活力

经济发展动能范文2

关键词:煤炭化工及能源转化 能源经济联动

一、中国能源现状

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我国的煤炭约占能源消费的76%,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世界主要三大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我国能源除煤炭外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储备则相对不足。

中国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达34%以上,且80%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和非洲,其中的90%取道美军巡逻下的印度洋通路,经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到达中国。根据世界战争历史,如果中美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美国将封锁这些来往的中国油轮,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这种潜在威胁是困扰中国发展的能源安全不稳定因素。

二、煤炭化工及能源转化原因

一般来说气体、液体燃料要优于固体燃料。其优越性大体体现在一、可用管道进行远距离输送,储存更加方便。二、灰分下降明显。三、着火温度较低,燃烧容易控制。四、燃料燃烧更加的充分,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五、节约运力,我国煤炭资源的90%以上赋存在长江以北,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局面长期存在。我国煤炭运量占铁路运量的40%左右,每年通过铁路运煤约5亿t,平均运距580km。煤炭化工及能源转化能有效的节约运力。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煤炭无法如石油、天然气能源一样得到广泛使用。

三、煤炭化工及能源转化的几个方面

1、煤炭化工原料制备

煤炭化工原料制备基础:大多数煤种碳的存在形式是芳香族结构,可以被转化成为多种形式的化合物,因此,以煤作为制取芳香族化合物的原料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其作为化工原材料的潜力在中国巨大。神华集团副总裁兼神华煤炭液化公司董事长张玉卓曾表示,如果油价维持高于50或60美元,则在10年内,使用煤炭作为化工原料将在中国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中国和美国的一些公司通过煤气化技术生产肥料等产品。煤炭化工原料制备的方法比较常用的的有四种:一、由热解方法制取煤基化学品。二、煤经合成气转化为化学品。三、煤经氧化转化为化学品。四、煤经乙炔转化为化学品。

2、煤炭的液化

煤炭液化是将固态煤炭经过一系列化学加工转化为液态产品。煤与石油都是由C、H、O等元素组成,因此在化学理论基础上具有转化的基本条件。山西的煤炭企业集团中,晋城煤业集团、阳泉煤业和潞安3大集团已形成煤与非煤产业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煤炭液化可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大类,南非由于其特殊的国情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成为世界上煤炭间接液化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代表,该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建成的间接液化厂一直运转至今,而且在石油危机后的80年的初又建成了另外2座规模更大的河采油厂。

3、煤炭的气化

煤炭的气化过程是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蒸汽或氢气为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一系列反应将原料煤从固体燃料转化为气体燃料的过程。其分为煤的热解、燃烧和气化反应三个阶段。从物理化学过程来看,煤的气化共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煤炭干燥脱水、热解脱挥发分和热解半焦的气化反应。在我国以神华、大唐等大型能源企业为龙头,已在新疆、宁夏、内蒙、辽宁建立起一批大型气化煤炭厂,煤炭气化后直接输送到产业相对密集的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供给能源。随着近些年来大城市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人们伴随时代的发展对环境要求更加严格。所以雾霾天气在今天尤其吸引公众注目,将黑色能源绿色化是符合沿海地区对能源的要求。

四、煤炭能源经济联动

由于国民经济增长放缓,煤炭下游行业经营困难,出现了全国性的“煤炭三过剩”即:煤炭产能过剩、煤炭有效产能过剩、煤炭产量过剩,煤炭产量增加量持续超过需求增加量,导致煤炭市场疲软,产品供过于求,库存积压比较严重,整体销售价格持续下滑,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呈大幅度下滑趋势,大批煤炭企业经营陷入困难,不少煤炭企业已经开始亏损,整个行业运行形势异常严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展煤炭化工及能源转化更是符合现在市场经济和国家长远能源安全发展的需求。煤炭过剩使得煤炭价格大幅下降,市场经济在利益驱使下重新考虑采用煤炭替代石油。虽然煤炭在应用方面许多性能不如石油,但巨大的利益可以用于煤炭开发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后续开发一旦取得成功形成完善的工艺流程,将使煤炭利用更加强劲。煤炭资源作为我国储量比较丰富的能源,应该自主开发其后续利用的产业价值,为我国能源安全寻找新的出路。

参考文献:

[1]周安宁、黄定国.洁净煤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钱伯章、朱建芳 .煤化工发展中的前景与问题 西部煤化工.2008,(2)

[3]索明艳. 油价高位运行煤基化学品逐步走热 高油价催生煤化工热.中国石油和化工.2008

[4]乔国厚.当前煤炭行业下行背景下煤炭企业应对策略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13

[5]李朝林.2013年一季度煤炭市场形势分析.煤炭经济研究.2013

[6]王德海,常丽萍.关于煤制芳香化合物的探讨.燃料与化工.2011

经济发展动能范文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执政方略。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关键在于切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经济能人是一个地区的宝贵财富,激活了经济能人,就把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一、高度统一认识,明确经济能人的地位作用。2000年,桃江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激活经济能人,加快工业发展的口号,把民营企业由支柱地位上升为主体地位来认识,教育全县干部牢固树立抓经济发展必须抓民营企业,抓民营企业必须抓经济能人的指导思想。县里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民营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实行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主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县委、县政府还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顾问,分管副县长任会长,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为会员的桃江民营企业家协会,并定期开展活动。全县上下真正把发展民营企业、激活经济能人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

二、强化政策导向,鼓励经济能人投资办厂。近几年来,桃江县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经济能人发展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比如,对当年纳税额达到1000万元、800万元、600万元、400万元、200万元、50万元,且比上年增长20%的民营企业,分别奖励企业老板30万元、20万元、15万元、5万元、1万元、0.3万元;县委、县政府每年都要评选一批先进个私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对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热心公益事业的个私企业老板,授予“个体私营企业标兵”称号,对他们给予奖励。对经济能人创办企业,只要符合产业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县里一律放宽登记条件,允许先经营、后办照,先服务、后收费。在规费收取方面,凡在本县内办企业的,在土地使用、上缴规费等方面按照最优惠政策实行。

经济发展动能范文4

内容摘要:本文在构建能源价格指数的基础上,运用能源消费、能源价格、能源产量、GDP和通货膨胀的对数差分序列建立VAR模型,并根据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计量能源价格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效应和贡献度,从而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能源价格 经济发展 VAR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方差贡献度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早期的文献研究旨在解释能源价格上升与经济活动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包括Pierce and Enzler (1974), Rasche and Tatom (1977), Mork 和 Hall (1980), Darby (1982)。随后的一些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能源价格冲击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观点。随时间变化,能源价格与宏观经济关系正在进一步发生变化,表现为能源价格波动与产出波动之间的趋弱性。Loungani and Ycel (2000)发现这种关系在上世纪90年代晚期趋弱化。Hooker (1999)在菲利普斯曲线框架下重新评估了石油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关系也成弱化关系。

在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与实证的研究并不多见。林伯强(2006)从提高电价和限电两方面分析了提高电价对不同工业行业和不同地区造成的经济影响,研究结论认为电力短缺对工业的直接影响远大于电力供给成本。余翔(2006)采用面板数据和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状况以及中长期内影响我国整体能源消费状况的主要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能源价格的上升会减少对能源的消费需求,而且价格在长期内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更加显著的影响。

上述研究成果,随时间、国别变化,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且缺乏能源价格整体与内部价格结构相结合进行研究的文献,这样就容易掩盖能源价格波动的一些运行特征;另一方面,国内的研究成果在数据的使用、变量的选取及计量方法的使用上较为单一,对研究的结果并没有得到检验,这样得到的结论其可信度就失去了基础。

数据处理及VAR模型的建立

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是对多变量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的建模思想,本文将VAR(P)模型设定为:yt=α+∑i=1βiyt-i+εtt=1,2,……,T (1)

其中,yt是n维向量,k是滞后阶数,T是样本个数,α是常数向量,βi是滞后向量的参数矩阵,εt是n维扰动向量。在对综合能源价格冲击效应估计的VAR模型中,yt向量分别表述为:

yt=(GDPt,ENCt,ENPt,ENPRt,CPIt)(2)

上式中GDP、ENC、ENP、ENPR、CPI分别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能源消费、能源价格、能源产量、通货膨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示)。由于所选择变量随时间变化呈现出非稳定性特征,即时间序列是非平稳序列,为防止VAR建模产生“伪回归”问题,因此,为降低变量的波动幅度实现时间序列的平稳,对上述变量进行对数差分处理。

本文选取1981~2006年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经济增长率、能源消费、能源产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能源价格数据根据煤炭、石油和电力消费权重在煤炭、石油和电力价格指数构建,上述各价格指数均以1990年为基期。

VAR模型建立之前首先利用扩展的Dickey-Fuller(ADF)统计量对所选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5%水平下,ADF统计量的绝对值均大于临界值的绝对值,因此,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可以用VAR模型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冲击效应。其次,根据无约束(unrestricted)水平VAR模型来确定最优滞后期。本文综合考虑LR(Likelihood Ratio)检验、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信息准则和SC(Schwarz Criterion)准则等检验方法确定VAR模型滞后阶数,得出结果是能源价格建立VAR(1)模型。能源价格冲击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没有根在单位圆之外,该VAR模型满足稳定性要求。

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是随机扰动项发生变化,或者模型受到某种冲击对各内生变量产生的动态影响。它刻画的是在误差修正项上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以VAR模型所提供的动态结构为媒介载体,在价格变量的冲击下,考察其他相关变量的变动情况。在能源价格模型具体估计中,重点考察能源价格变动在10年内对GDP、能源消费、能源产量和CPI的动态影响过程。对能源价格变动的动态响应过程由图1-4给出。图中横坐标是冲击发生后的时间间隔(以年为单位),纵坐标表示受冲击变量的反应程度(以百分数度量),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代表各变量对能源价格变动的响应情况。上下两侧的虚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加减两倍标准差形成的置信区间。

(一)GDP对能源价格冲击的脉冲影响

图1是GDP对能源价格冲击的脉冲响应。整体上看,能源价格对经济增长产生交替性的正向和负向冲击,且冲击的力度随时间变化逐渐衰减。能源价格的上升,并没有在当期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相反在第二期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冲击,第二期能源价格增长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上升0.002%,这可能是经济增长对能源价格上升的一种滞后反映。但这种正向冲击到第三期开始转为负向冲击,直到第六期才结束,说明能源价格通过影响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造成负向冲击。从第七期开始,能源价格对经济增长呈现正向冲击,对此可能的解释是,经济增长具有对资源和环境自我约束和调节功能,客观上减少了对能源消费的依赖,能源价格上涨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十期内能源价格一个百分点的上涨,带来的累积影响是经济增长下降0.041个百分点。这说明经济增长对能源价格变动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使经济增长发生波动;另一方面能源价格上升可促进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有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二)能源消费对能源价格变动的脉冲影响

图2反映的是能源消费对能源价格变动的脉冲响应函数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能源价格的升高,并没有在当期对石油消费产生抑制作用。但从第二期开始能源消费开始下降,虽然对能源价格的适应过程和刚性需求发挥作用,消费量开始逐步回升,但对能源消费仍然是向下的负冲击。十期内一个百分点的能源价格上升累积冲击影响是0.038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的下降。这说明伴随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价格的杠杆效应逐渐在能源领域里发挥作用。

(三)CPI对能源价格冲击的脉冲影响

图3是CPI对能源价格冲击的脉冲响应。能源价格上升在当期就在消费价格指数中反映出来,能源价格上升一个百分点,CPI上升0.012%。这可能是主要作为生产资料投入的能源原材料,对价格的反应非常灵敏,价格上涨快速反映到CPI上。能源价格向上的正向冲击趋势直到第六期才结束。第七期后CPI对能源价格的冲击响应表现为向下的负向冲击,且逐渐呈现出衰减性变化。从估计期内整体累积性冲击效果看,CPI上涨了0.0017个百分点。

(四)能源价格对能源产出的冲击情况

图4反映的是能源价格对能源产出的冲击情况。能源价格上涨并没有引起能源产量理论上的增加,相反是持续向下的冲击。这说明能源产品由于其特殊属性,尤其是一次性能源产品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特征,能源价格的小幅上涨并不能刺激能源资源拥有者增加其能源产量,相反,他们为了将来价格上涨的预期收益,甚至会相对减少能源产品的供给。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能源价格变动对GDP和CPI的冲击效应较大,在不同时期影响的方向存在差异,对能源消费和能源产出的影响相对较小。

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分析的主要思想是,把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的波动(K步预测均方误差)按其成因进行分解,分析每一结构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

依据方差分解原理,对能源价格VAR模型中的各内生变量波动的各成分贡献度分为10期进行预测,其中方差分解共分为GDP、能源消费、能源价格、能源产量和CPI变动五个部分。表1是根据方差分解结果,按照各VAR模型中价格平均贡献度计算,反映能源价格、对经济波动影响的大小。

从表1中可见,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变动约有0.49%是由能源价格的变动影响造成的,而从GDP方差分解结果看,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变化的贡献基本上稳定在6%左右。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持续健康发展,能源价格上涨虽然会造成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冲击,但它作为调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作用不可忽视,尽管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从能源价格对能源消费的冲击看,能源消费变动受能源价格冲击影响不大,能源价格贡献度为6.46%,说明能源消费有一种自我积累和依赖的问题存在。能源产出受价格影响与能源消费相似。能源价格对能源产出波动的贡献度仅为3.76%。此外,能源价格对CPI变化的贡献度达到9.44%,这与杨柳、李力(2006)、王庆博士(2008)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说明能源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的成本推动成为导致通货膨胀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结论与建议

加强对我国能源价格波动的调控,解决新形势下的能源安全问题。避免因过低的能源价格导致该产业的衰退,从而影响未来能源供给的安全。避免能源价格的过度波动,降低能源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预期。加强对能源价格的宏观调控,维持能源价格的相对稳定,将价格调控的长期与短期相结合,把握好能源价格调控的时间、机会、幅度和频率,避免因能源价格的改革给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带来较大负面冲击。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经济迅速发展。在具体能源价格的调控上采取差异化策略,优化能源产业结构,促进能源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Donald W.Jones and Paul N.Leiby. The Macroeconomic Impacts of Oil Price Shocks:A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Issues. Energy Division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1996

经济发展动能范文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执政方略。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关键在于切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经济能人是一个地区的宝贵财富,激活了经济能人,就把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一、高度统一认识,明确经济能人的地位作用。2000年,桃江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激活经济能人,加快工业发展的口号,把民营企业由支柱地位上升为主体地位来认识,教育全县干部牢固树立抓经济发展必须抓民营企业,抓民营企业必须抓经济能人的指导思想。县里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民营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实行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主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县委、县政府还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顾问,分管副县长任会长,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为会员的桃江民营企业家协会,并定期开展活动。全县上下真正把发展民营企业、激活经济能人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

二、强化政策导向,鼓励经济能人投资办厂。近几年来,桃江县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经济能人发展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比如,对当年纳税额达到1000万元、800万元、600万元、400万元、200万元、50万元,且比上年增长20%的民营企业,分别奖励企业老板30万元、20万元、15万元、5万元、1万元、0.3万元;县委、县政府每年都要评选一批先进个私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对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热心公益事业的个私企业老板,授予“个体私营企业标兵”称号,对他们给予奖励。对经济能人创办企业,只要符合产业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县里一律放宽登记条件,允许先经营、后办照,先服务、后收费。在规费收取方面,凡在本县内办企业的,在土地使用、上缴规费等方面按照最优惠政策实行。

经济发展动能范文6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引言

发达国家为获取工业化所必需的石油资源不惜采取各种手段,为此,石油出产国政治风云变幻,局部战争不断。但不管如何,石油资源终有枯竭的一天。而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如煤、核能、水力、风力、光、热等,可以缓解人们对石油资源日渐枯竭的担心。有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高于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经汽油机驱动汽车的循环形式,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正是这些优点,使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1]。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解决环境和能源危机的产业,因此国内外对于该产业十分重视,这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目前,世界范围内环境及能源问题不断突出,一些发达的国家,例如英、日、美等国家的政府纷纷加大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及投入,不断加大财政资金自主汽车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鼓励电动汽车的制造及运用,例如减免税收、购车补贴等。

1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1.1 能源短缺问题

众所周知,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等问题逐渐突出,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可再生能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目前,大部分国家的能源是天然气、石油,少数国家是用煤炭,虽然煤炭的量稍微大一点,但是也不可能持续一两百年。天然气等能源更加匮乏,地球上的量仅仅能维持几十年。

1.2 环境污染问题

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不仅给能源带来危机,同时传统汽车排放的尾气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全国大面积持续长时间被雾霾笼罩,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程度,如何控制和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污染也是亟须解决的一大课题。环保部的《2015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我国已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4]。汽车污染物排放给交通干线等人口密集区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给人类生存的大气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者消除。

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代表了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未来世界汽车产业的制高点,是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汽车制造厂商的共同战略选择。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我国汽车工业正积极参与到这场全球性的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当中,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已在广东省范围内基本铺开,珠三角九市以及汕头、湛江、韶关、梅州、潮州、茂名等市先后开展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工作;广州、深圳成为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应用成为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期间的一大亮点[5]。

总结广东省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现状来说,目前广东省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等问题的研究上,如何找到适合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材料是目前的瓶颈问题[6]。除此之外,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在商业销售上还没有形成标准的模式,相关的行业标准、技术标准等没有形成,因此,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总结而言,目前广东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处于一个初期,如何找到适合新能源汽车大批量生产的材料、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推广市场成为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广东省的新能源汽车必将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这需要广东省采取正确的措施,发挥广东省新能源汽车的优势,重视知识产权、重视技术,推动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四部委出台的《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公布了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和补贴额度,一些试点城市也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的个人补贴政策,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优惠日益明朗,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h境。在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能源紧缺、交通堵塞及大气污染的压力日益加大,国内已有5个城市实行机动车限牌措施,下阶段推行限购政策的城市可能进一步增多,在此背景下,对新能源汽车实现不摇号或者不限号等优惠政策的推行,将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加快商业化步伐[7]。

3 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是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分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尚待进一步突破,产品成本较高,未能完全满足大规模商用的要求;个别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个别关键零部件和材料仍主要依赖进口;自主品牌电动汽车尚未批量进入普通终端市场,产业发展尚未实现自我良性循环,仍处于起步阶段;充电、充气等应用设施建设刚刚启动,应用环境和配套体系尚不完善[8]。

3.1 地方保护主义

地方保护主义也是我国推广新能源汽车遇到的重要障碍。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往往优先考虑补贴当地车企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带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使得消费者可选择的车型较少,也阻碍了车企市场的开拓和规模化生产,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明确规定外地车型占比不少于30%[9]。

3.2 充电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充电配套设施配套不健全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未形成规模,导致已建的一些充电设施使用率不高、项目建设收益率低,降低了充电设施规划建设进度,充电设施网络不健全又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二者暂未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虽然提出“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对示范城市给予综合奖励,奖励资金将主要用于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但是具体细节尚未公布,对充电设施建设的政策激励尚未显现。在充电设施产业链尚未开发的初级阶段,如何探索合理的运营机制引导电网公司、电动汽车生产商、消费者、社会资金、中央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充电配套设施的建设值得研究[10]。

3.3 消费者认可度不高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不高是新能源汽车难以打开私人市场的重要问题。目前,汽车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还属于大宗消费品,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都较高,因此购买决策相对谨慎。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可选择的车型不多,即使有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补贴政策支持,其购置价格仍比较高,虽然使用成本会比传统燃油汽车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新能源技术、电池使用寿命、续航里程、维修成本等因素不确定,加上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便,普通消费者更倾向于发展了100多年的传统燃油汽车,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还不高,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不足,导致新能源汽车私人市场仍较冷淡。如何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增强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以扩大市场规模应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1]。

4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

4.1 加快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创新

新能源汽车实现产业化发展关键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二者互相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处于技术创新期,一些核心技术问题,如安全性能、电池续航里程、混合动力整车共性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研发等问题亟待突破。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包括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和新加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应根据自身优势与市场需求锁定目标市场、研发新技术和开发产品,准确把握目标消费者的消费特征,制定产品定位及营销策略,探索市场化发展道路,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如近期备受关注的特斯拉,就是一家在硅谷没有汽车生产背景的新兴企业,其产品市场定位面向硅谷精英人群以及富人阶层,抓住目标消费者的消费理念特征,强调高品质及绿色环保概念,通过成功的市场营销取得了成功。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加快整个行业技术进步的步伐,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依托市场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12]。

4.2 发挥政府政策法规的引导作用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法规政策的制定对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2013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情况与政府补贴政策的出台有较强的相关性也可以说明现阶段政府政策导向的重要性[13]。要保证政策的连贯性,出现政策的空窗期容易影响企业的发展战略及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要保证政策的引导性,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货币补贴等激励政策或制定提升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等制约政策多方面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推进车企技术提升及规模化生产,从而壮大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规模。要形成立体式的优惠政策体系。地方政策的补贴力度可能会受到自身城市经济规模、财政能力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地方政府政策的制定可以结合财力情况制定货币补贴标准,同时,制定充电优惠、停车优惠、牌照、税费减免、政府采购等立体化配套政策体系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

4.3 完善现行知识产权制度

面对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的高速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应当有所调整,适应社会的前进,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14]。建立适合高新技术企业的保护措施在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上,企业选择怎样的权利保护自己的利益,应当考虑几个问题,比如权利的排他性问题。专利的排他性最强,对企业的保护力度最大,但专利申请的费用最贵,对国内一般规模企业来说,也要考虑申请费用;商标也具有较强的排他性,但很难保护技术本身。著作权法只保护作者的思想的表达方式,而不延及思想、产品、方法、公式、工艺等。商业秘密成本低,也没有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的期限限制,但商业秘密风险比较大,而且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比较困难,第一,建立信息资源搜索机制,可以说,不要毫无价值地重复他人的创新过程,也不要花大量的金钱去购买已经是社会公有财富的技术,更不要花大量的精力物力去申请已是公知自由技术、无保护可言的专利。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对新产品或工艺设想的产生、引进、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保护的过程中,都必须花足够的精力去检索已有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文献,了解目前该技术国内外的状况,熟悉目前该类产品生产制造者各自采用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综合性的特征和价格分析[15]。

4.4 探索建立充电设施的共建机制

充电设施及维修网点等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使用推广的重要因素。目前,相对于传统加油站已形成网络化布局,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建设刚刚起步。考虑电力能源的可获取渠道较多,探索多方参与的共建机制,鼓励电网公司、石油公司、电动汽车生产商、民间资本等多方共同参与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的供给。电动汽车生产商可以与电网公司合作探索直接充电、电池更换等多种模式,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石油公司也可以利用其加油网点优势提供充电服务,实现多种能源供给方案,满足日渐多元化的汽车能源需求。探索盈利模式,鼓励便利店、饭店、停车场等民营资本加入电动汽车充电服务领域。政府可以出台用地审批、货币补贴、信贷支持、税费减免、规定配套标准等规划方案推动充电设施的建设。

此外,私人市场的培育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逐步培育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和认可。当前,车企针对细分汽车消费市场,如个性追求者、环保提倡者、实用主义者以及首次购车族、二次购车族等不同目标群体,抓住特定消费者的消费特征,开发设计不同特点的新能源汽车,探索创新商业模式,打开私人市场。车企还可以通过试驾体验、租赁服务、出租车运营、公车采购等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接触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多机会,增加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有效培育私人市场。政府可以通^官方媒体的环保理念宣传,并通过公务车采购、租车以及公共汽车投放等方式起到示范表率作用,增强私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信心,逐步开拓私人市场。

4.5 e极发挥国际合作的作用

结合广东省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现状,虽然广东省乃至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知识产权都没有形成规范的标准及体系,但是国外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知识产权及运营规范的建设走在前列。目前,国外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信贷政策、保险、专利保护等的政策建设相当完善,在这种环境下,广东省的新能源汽车应该积极的与国外的相关机构合作,包括在国外设置研发机构,积极的向国外提交相关的专利的申请,积极的与国外的相关机构展开合作交流等。除此之外,广东省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产业应该发挥带头作用,通过企业在境外注册新能源汽车的商标、境外收购企业等方式提升我国的品牌,开拓国际市场,在借鉴国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发挥广东省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建设中国品牌。

5 案例分析――基于比亚迪汽车的案例分析

在广东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中,比亚迪汽车是一个典型,因为比亚迪汽车是我国的一个本土汽车的厂商,在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上面临与美日等先进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但是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谈到比亚迪,不可忽视的就是比亚迪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虽然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整体竞争力仍然不足,比亚迪也不例外。对于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来说,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是以政府为主题,在政府的积极配合下推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发展重点集中在新能源汽车的用电管理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电网上,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智能电网的运用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意义重大。对于日本的新能源汽车来说,日本通过官产学结合的方式,在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上保持绝对优势。因此,总结比亚迪企业的国际竞争环境现状,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要发展面临的挑战是不可小觑的。

结合比亚迪期汽车的发展现状,目前比亚迪汽车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一方面,比亚迪积极配合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提出了自己的充电基础设施规格提案,争取在国内获取电动汽车市场上的优先地位;另一方面,利用自身的电池技术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并谋求进入美国电动车市场,试图采取“先难后易”战略,确立自己的汽车品牌形象。实际上,比亚迪仍属于内向型市场开发战略。目前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在全球经济危机导致各国汽车销售量锐减的2009年,只有中国比上年增加了46%,达到1360万辆,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汽车市场超越了美国,跃居全球第1位。预计中国的汽车销量上升趋势今后仍将继续,到2020年将超过2000万辆,其中约10%为电动汽车。

在影响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社会基础设施开发上,比亚迪的提案存在着不尽完善之处,表现为与日本提案相比可行性上的一些差距,即最大电流达到1000A,为日本提案的8倍。快速充电站的技术人员指出,从中国的电力基础设施目前还不太高的质量角度来看,这一性能指标给电网造成的影响会过大。

结合比亚迪的市场营销现状,目前比亚迪的市场营销战略主要是基于国内市场的品牌战略。在中国本土,比亚迪汽车走在了前列,依托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优势,比亚迪汽车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以男方为推广市场,逐渐形成了南北东西全面发展的市场部署。目前,比亚迪的生产基地包括以深圳为中心的上海、西安、北京等17个事业部,其中深圳基地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研发的中心、营销中心以及生产中心。目前,比亚迪汽车延续IT零件的生产及制造模式,通过改进研发技术来降低成本。除此之外,比亚迪深圳营销中心重视对于“新能源汽车生活梦想”的营销,依托深圳经济腾飞的大环境,大力推广新能源技术,其中最亮点的是比亚迪旨在利用“太阳能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泉,一旦这个研发设想得到实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将会极大的降低,比亚迪也将具备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比亚迪之所以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后来居上,成绩显赫,主要是因为一直沿着创新的道路不断进取的结果。如果说最初的模仿创新是为了快速占领市场,那么做大后的开放式创新则是为了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只能遵循这样的创新轨迹。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来说,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所方面参与构建广东省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体系,建设由广东省信息华、工业化部门牵头的科技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动的模式,重视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调控及支持力度。与此同时,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要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广东省相关部门明确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政策落实,通过政府、企业联动的发展模式促进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尚甜甜,缪小明.国际新能源汽车科学知识网络结构及时空演变[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20:147-153.

[2]何柱.一种新型多端口新能源发电模拟电源装置[J].电气技术,2016,01:135.

[3]家珏.用知识产权武装“蓝色梦想”――吉利汽车的新能源之路[J].今日科技,2016,03:22-24.

[4]王海波.基于专利分析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机电信息,2016,12:171-172.

[5]张睿.我国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战略构想[J].经营管理者,2016,13:209.

[6]张睿.从知识产权角度探讨新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6,12:156.

[7]刘颖琦,王静宇,Kokko Ari.产业联盟中知识转移、技术创新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16,05:1-11.

[8]张群,吴信岚,张柏秋.汽车制动能量回收专利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情报,2015,02:104-109.

[9]苏峰.我国首辆碳纤维新能源汽车在江苏盐城下线[J].纤维复合材料,2015,01:8.

[10]蔡然.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系统构建与应用[J].科技展望,2015,11:176.

[11]Cristian Dinca,Adrian Badea,Horia Necula. Real Option Approach for the Management of a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in the Pharmaceutical Sector[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746).

[12]Spiros H. Martzoukos,Eleftherios Zacharias.Real option games with R&D and learning spillovers[J].Omega,2013(2).

[13]GUSTAVO GRULLON,EVGENY LYANDRES,ALEXEI ZHDANOV. Real Options, Volatility, and Stock Return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