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销售市场分析范例6篇

医药销售市场分析

医药销售市场分析范文1

关键词:新环境;药品;营销模式;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市场环境也出现了一定的改革,政府和市场对于药品企业的发展和拓展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这种要求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会影响企业整体的发展,因此需要药品企业实施全面化的创新,从而依据自身设定的战略目标改善以往的发展情况,从而满足实际发展的要求,在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有助于提升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益。虽然药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企业相同,有着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盈利目标,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从而不断的创造出新型产品。但是与其他行业的企业相对比发现,药品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受到思想道德的约束,正如某药品企业创始人所说,不愿用任何不道德的手段推销自己生产的药品。此外,药品营销的工作还受到人们身体健康情况的影响。

一、国内药品市场面对的新环境

我国政府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立的成绩在国际上是有目共睹的。传统意义上的医疗改革工作为之后的医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为我国建立医疗保障系统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在完善医疗系统的过程中,也对医药市场、企业等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新的社会环境促使药品销售形式也要进行有效的改善,尤其是自贸区试点的构成,更为外资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情况都会影响我国药品市场的竞争,无论是在药品的质量还是销售方案中,国内药品企业都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更好的发展未来的药品销售工作。

(一)广义分析

从长时间的发展情况分析,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等都出现了一定的改变,从解决基本问题到构建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人们对于自身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加深,在经济基础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促使人们有能力去支付相应的费用。对于药品的要求不断提升,促使我国药品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对质量更加重视。

(二)市场环境

市场主要是包含了买卖双方,也就是购买者和生产者。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拓展,加快了我国对外开发的道路,很多跨国药品企业逐渐融人到我国市场中,并且成为药品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增加了市场竞争的力量。其中跨国制药企业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具备完善的资金支持。第二,产品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其生产能力也非常强大。第三,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促使高质量的产品不断增加。第四,销售经验非常多。跨国制药企业存在这些优势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相关的制度并没有完全的引用。第二,对于国内相应的政策了解不深。第三销售过程占据的不完善。国内制药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特点和问题与跨国企业正好相反,但是通过不断发展和创新,国内制药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更减少了制药工作获取的经济利益。目前医药市场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分为两点:第一,医生用药不依据疗效为依据,总是为患者提供贵的药单,促使那些便宜又有效的药品逐渐消失。第二,医药代表、医生职业素质的消失促使消费者对于医院、机构等存在一定的不信任度。

二、国内药品企业行业药品销售模式的问题

(一)药品行业面临着“冷暴力”

依据现阶段对药品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在各个区域实施的药品交易工作与同期对比均有所减少,很多药品企业逐渐意识到营销工作的重要性,即便是知名度高的品牌也为销售额犯愁,药品行业面临着“冷暴力”,单独在医院或药店销售的形式逐渐发生了转变。现阶段,营销环境中买方成为市场的引导者,促使药品企业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己的企业定位,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不一样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药品企业不能只注重拓张自己的企业,更需要改变相关的销售模式,构建完善的销售团队,多与消费者进行信息的沟通,明确其需求,从而创造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另外,企业也可以与其它行业进行合作,共同传播,有效地做好广告宣传工作。

(二)营销方式的道德风险

既定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大都是收取回扣等,其主要原因是销售方案不完善,导致大部分的医药企业在实际销售的过程中与相关部门和机构逐渐形成合作关系,从而拓展自身的销售通道,以此严重地影响药品销售工作的优质竞争。除此之外,部分医生会根据药品企业分红比例,引导患者购买相应产品,购买的药品效果有时并不理想,并且价格还非常高。这是不道德的市场销售形式,影响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

(三)营销层级过于复杂

传统意义上的药品销售形式主要是依据金字塔形式进行的,通过的阶段和人都非常多,产品流通需要结合很多分销商进行,最后达到既定的目的地。这种销售形式有一些问题,例如时间过长、信息反馈不完善、产品带来的效益过于小,分销工作产生的成本融人到产品的价值中等,导致市场竞争不断提升,更加大了消费者的消M水平。

(四)营销工作者专业能力较低

国内很多药品企业的销售工作者并不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其在销售的过程中主要是依据认清销售形式,以此实现自身销售的目标,这种目标并不单纯的销售团队,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关注销售的重点,从而导致产品没有发挥出有效的能力。

三、符合新环境的销售模式的构成

(一)转换销售理念,树立有效的药品销售观念

销售水平影响着企业整体发展,并且占据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企业具备完善的产品,若是不能更好地销售,那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就无法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另外,在实际医药销售的过程中最根本的目的不能只限制在利益中,还需要具备责任感。医药企业的销售方案也需要围绕这种责任进行,引导销售工作者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提升患者应用药品的价值。所以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健康观念,而不是只关注企业的发展效率和质量。这样有助于实现企业自身的社会价值,使企业在患者心智中树立良好的印象,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下去。

(二)优化工作方案,进行高效销售

以往的销售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效率较低,但是成本较高。这会使高出的成本融人到实际的药品价格中,导致药品的价格提升而价值下降。由此可见,药企需要构建完善的销售方案,提高效率,因此可以借鉴DTC的销售形式,这种销售形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药品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掌控消费者的困难和问题,使信息得到有效的流通,结合企业和患者之间的信息,从而为药品质量的信息提供有效的依据。第二,这种销售形式有助于减少产品的分销时间,更好地拓展销售途径,降低了销售成本和产品价格。第三,这种模式主要是面对消费者实施的销售形式,更多的是结合药品效果进行分析,药品效果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医生的引导,在消费者充分全面掌控药品效果的基础上,更好的对药品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另外还可以防止出现收取回扣等不道德情况。

(三)提升销售团队构建

传统意义上的药品销售团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销售能力很强而专业能力不完善。同时又受到新时代环境的影响,促使传统意义上的药品销售工作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工作需求。销售工作者对于产品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产品的说明书上,部分销售工作者甚至连说明书都不了解。在社会环境不断转换的市场中,销售工作者更关注将那些有高毛利的药品设备推广到医院。虽然销售业绩是不断提升的,但是销售药品的过程却是失败的。由此可见,在上述药品销售DTC方案中,需要结合专业药品研究学者的理论作为销售团队中的依据和重心,让专业研究人员依据自身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树立正确的观念,以及结合专业媒体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交流工作,从而使消费者更好地对药品疗效深入了解。另外,需要对基层的销售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使其更为深刻的了解自己销售的药品,并且结合专业研究者的评论更好地进行销售工作。

(四)城市社区第三终端的六大营销趋势

随着城市社区第三终端市场的不断发展,结合国家宏观状态下的卫生系统改革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影响,构建完善的、全新的医疗市场,在中国医药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影响力。这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正确的发展方向进入到市场,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对于第三终端实施的销售方案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药品品类向集中化管理发展。第二,药品企业在国内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竞争特点。第三,社会义务工作人员的教育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第四,提升社会的公益活动,关注小区里居住者的身体健康程度。第五,加大普药的应用量和推广量,减少消费者的费用支出。

医药销售市场分析范文2

迅速变化的形势往往使企业经营在昨天取胜的原则在今天变为陈旧。制药企业要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必须在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营销战略。没有任何公司拥有无限的资源,非处方药市场的开发战略决策一旦做出,公司就必须进行资源配置,使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支持非处方药营销必须的产品、分销、促销及广告等活动,而这些活动都需要高成本的投入。

对于以处方药市场为主的制药企业,进行OTC市场开发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非处方药管理办法规定,新药在上市两年后才可以申请转换评价为非处方药,这就注定了非处方药要经过处方药推广过程。而在这个推广过程中,它的安全性和疗效得到大量临床数据的充分证明,建立了消费者的产品认知,降低非处方药市场运作风险,同时也为OTC市场开发提供必须的资金支持。

比如,Tylenol(泰诺)止痛药是美国强生公司1955年开发的,直到1960年之前,一直通过内科医生和药剂师推荐使用。1960年开始才逐渐向患者促销。泰诺在药剂师和内科医生中的牢固声誉赋予了公司明显的优势,因为消费者认为该药是健康专业人士推荐的安全产品。现实中,2/3的泰诺使用者声明,正是由于医生的推荐,他们才选择使用该药。 二、以处方药市场为主的制药企业的OTC市场开发策略   (一)制定适合于非处方药市场开发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将医生处方推广、针对消费者的媒体广告、店堂广告/陈列和店员的推荐、与消费者和客户建立关系等有效地整合起来:医生处方推广,建立消费者信任;媒体广告,传达给消费者产品信息;店堂广告和柜台陈列提醒消费者注意;店员的推荐和指导促进消费者购买;消费者和客户关系的建立,达到顾客满意。

我们仔细分析这些成功的OTC品牌如:西安杨森的吗丁啉、达克宁、息斯敏,中美史克的康泰克、芬必得、必理通等,它们都采用了这样的营销策略。   (二)产品策略

1、选择处方药向OTC转换评价的主导品种

处方药向OTC转换评价的主导品种有:解热镇痛药、抗真菌药、感冒咳嗽药、抗过敏药、胃肠道药等。以处方药市场为主的制药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推广优势、自身产品的特点,结合目标市场的竞争情况、目标市场的增长潜力和患者在进行自我药疗的过程的需求变化因素选择品种。那些能够满足市场较大需求、能够快速起效并且消费者可以自己判断疗效、安全性好的产品,具有很好的OTC市场前景。 如果同一产品可以按照适应症、用法用量或剂型与给药途径的不同,可以是处方药又是非处方药,就应该采取双跨策略,让该产品同时占有医院和零售两个市场,相互促进。

2、选择产品进入OTC市场的最佳时期

产品生命周期(PLC)理论认为,产品有一个有限的市场生命,产品销售经过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的利润有高有低,同时在PLC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营销战略。产品的生命周期一般被分为四个阶段:即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Rx向OTC转换的最佳时间是在产品的成熟末期。 到这个时期时,产品通过临床推广建立了很高的消费者认知度,获得了丰厚的销售利润,一旦过了保护期,必然面临大量仿制品的冲击,影响它的PLC和销售量。在这个时候如果及时转换评价为OTC后,其平均使用寿命可以大大延长。

3、包装和标签

OTC产品的包装形式应方便使用和储存,比如:治疗骨关节炎药品的包装设计必须方便患者打开包装。包装的外观设计要富于美感,以便于识别。包装结构的设计要方便药店陈列和储存。包装材料应能使产品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比如防潮。能显示产品是否被人做过手脚的特殊包装也可增加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性和卫生标准的信心。 包装量应考虑治疗期的长短和单位包装量的价格,使消费者能买得起,同时限制浪费。

标签必须使用消费者所使用的语言注明用法、副作用、适应症和其它任何须说明的内容。服用量的表述法要易于让消费者理解。销售外包装除了要有OTC标识外,适应症或功能主治也一定要有,让消费者看得到,但市场上有的产品因为包装盒外表面积设计的太小,就将标签文字大大简化,连适应症也“详见盒内说明书”,影响产品销量,因为消费者不能方便的知道产品的适应症,帮助它进行购买决策,这样的做法就是没有为消费者着想。

处方药在转换评价为OTC之后,为了使医院和零售互不影响,可以考虑以不同的包装规格或者产品形式面对不同的市场,比如无糖型分销到医院,有糖型分销到零售市场,可以12支规格的在医院销售,6支规格的在零售市场销售等等。

(三)价格策略

非处方药的定价应是在研究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要注意分析消费者的实际支付能力、需求强度及需求层次。如西药感冒药,其消费特征是最接近于日用消费品,但它又终归是药品,属谨慎的消费行为,微量消费,需求弹性小。其包装规格应以2-3天的用药量为宜,达到缓解感冒症状的目的即可,单位包装价格应在10元左右。病情严重的感冒则需要去医院治疗。而通过采用合适的包装量和对包装材料进行经济的使用,可使单位零售价降到一个让消费者更能承受得起的水平。让消费者买得起是使消费者使用群体扩大的关键。

另外要从战略的角度,结合产品的生命周期,根据企业的营销目标来定价,是维持生存?或是追求利润最大、或是追求销售成长和市场占有率、或是为适应竞争需要?   (四)分销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因为面对的市场不同,要求的营销策略不同,二者需要的分销策略也不同。

尽管以处方药市场为主的制药企业已有了分销到医院市场的成熟网络,但非处方药的市场主要在零售,它的市场终端是连锁药店、社会药房还有一些社会门诊、小型工矿医疗单位,OTC市场的开发要求分销商有庞大的零售网络,有配送实力,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熟悉OTC产品的营销技巧。

中国当前的医药商业状况是:

一方面批发商在向专业化发展。他们或者以医院终端为主,选择品种,进行处方药销售,他们在医院招标和临床推广方面具备实力;或者以零售终端为主,选择品牌OTC产品进行或者普药主攻零售市场,他们在零售网络和在配送与市场促销方面具备实力,为了保持对零售商的控制,大型批发商要考虑与零售商建立联盟,或者在物流配送方面专业化发展。

另一方面零售商在向连锁化和规模化发展,并且权力增强。数据显示,截至2002年底,前50名连锁企业的门店总数为9728家,这一数据较一年前又大大增加。随着大型连锁药店的规模增长,它的购买力和影响力大大增强,而同类品种的增多,市场力量由厂商向零售商转移。零售商可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得到各品种的销售数据并进行分析,零售商对销售利润的追求,促使大型零售商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促销支持的要求不断增强。大型零售商要求减少中间环节,直接从制造商进货。

面对这样的医药商业状况,以处方药市场为主的制药企业必须考虑采取扁平化的分销网络,选择在零售市场专业化水平高的批发商作为自己的一级批发商,同时选择大型的连锁药店,作为一级零售商直接与其发生业务往来,一级批发商主要通过二级批发商向社会药房、小型连锁、社会门诊、小型工矿医疗单位分销产品。一级批发商的数量要尽可能少,比如一个省只选一个一级批发商。为了促进分销商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以考虑将多个OTC产品分给不同的一级批发商来做。

当然分销渠道的选择还要综合考虑自己的产品竞争力、目标市场定位、销售队伍的规模、现有分销渠道状况,循序渐进,进行调整。

(五)促销

OTC市场的开发需要营销人员具备不同于处方药销售的促销技巧,这种促销技巧更类似于快速消费品的促销。

促销的目的在于影响消费者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促销战略的设计要满足一个或多个目标,如:影响购买行为,改变或保持消费者的经常性购买行为;传播信息,在消费者记忆中建立有关产品或品牌的新知识、新涵义或信念;说服作用,改变消费者对产品或品牌的信念、态度和意图;转变感情上的反应,当消费者考虑产品或品牌时,改善被激活的印象、感觉和感情;提示作用,增强品牌名称或消费者记忆中的一些其它产品涵义的潜在活力。

促销管理就是协调促销组合中的各要素,制定有效地可控制的整合营销传播计划。

厂商必须考虑使用哪些促销工具,如何组合,以达到促销目标,以及如何分配促销预算,即应为广告、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各支付预算的百分之多少。

1、广告

广告最有可能影响品牌知名度,对于药品来说,广告仍然是建立品牌长期声誉的最有效的方法。许多著名品牌的广告在很大程度上就起到了一种提醒功能,使高知名度的品牌经久不衰,使品牌更有可能在购买决策的形成中活跃起来。

非处方药具有药品的专业性特点,决定了医生、药师、店员在消费者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营销人员要策划系统的、长期的专业性广告,即在以医生、药师、医药批发商、零售商等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医药卫生类报刊、杂志、网站上做广告,目的在于鼓励专业人员向患者推荐使用这一产品。

非处方药另外还具有快速消费品的特点,随着人们自我药疗水平的提高,同类OTC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意识淡化,消费者自主决策和非计划购买行为增加。所以非处方药要针对普通消费者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户外灯箱路牌等大众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还要重视店堂广告,提醒和引导消费者决策,但应当注意: OTC药品是一个特殊的产品类别,有药品的特征,消费者高度理性决策,有高参与性和不安全感,OTC广告应充分的针对病症向消费者宣传和解释药品的功能,进行真实科学的产品特性沟通,感性联结,注意提供基本的信心保证和信赖感,建立情感偏爱和品牌忠诚。创意充满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更易于被消费者欣赏和接受的广告。

2、销售促进

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丰富、品牌数量的激增、消费者市场的分散、广告成本的加大、零售商权力的增长、广告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正在削弱,导致资金由媒体广告向销售促进流动。

如果广告提供了购买的理由,销售促就则提供了购买的刺激。

销售促进的工具包括消费者促销(样品,免费试用,优惠券,光顾奖励,产品保证,售点陈列等);交易促销(非处方药展示会,订货或销量折扣、销售竞赛,促销资金、合作广告等)。

制造商关心的是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重复购买他们的品牌),而零售药店所关心的是培养消费者对药店的忠诚(反复光顾他们的药店)。对零售药店来说,只要消费者是在他们的药店购买了感冒药,他们并不高度关切消费者购买了哪一个品牌的感冒药。这种状况,迫使许多制造商不得不把市场营销预算很大的一部分直接放在了对零售商的交易促进上。交易促进可以激励零售商为厂家的OTC品牌设立特殊陈列、安排更大的货架空间、提供较好的店堂广告空间。

零售终端宣传材料、客户传单、货架招贴和固定陈列品(灯箱、货架)的使用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网络的发展为消费者教育和促销提供了便利。配合政府宣传在推广使用非处方药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在向药店店员传授非处方药知识和如何向顾客进行推荐方面,制药企业将发挥重要作用,而这一工作将有效的提高店员的推荐率。 三、OTC市场开发策略的实施

1、进行组织变革,重新组建OTC队伍

即使一个公司制定了一个明确的战略并有一个缜密的支撑计划,还是不够的。根据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观点,战略并不等于一切,战略仅是最佳管理公司所具备的7个要素之一,战略、结构和系统被认为是成功的硬件,作风、人员、技能和共同的价值观念是软件。因此以处方药市场为主的制药企业在制定好OTC市场开发策略之后,还要进行必要的组织变革和建立营销队伍。

任何组织都是有惯性的,因为渠道冲突、相互利益冲突和观念认识上的不同,加上营销策略与技巧的不同,要从原有的处方药销售组织中派生出OTC销售队伍是很困难的,最好的办法是重新委派人员,负责组建一支新的OTC营销队伍。

2、OTC队伍的组织架构

选择OTC产品,任命品牌经理,负责OTC队伍建设和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其它普药尽管也可以在零售药店销售,但还是继续由处方药队伍来销售。这样可以减少与医院销售之间的冲突,让OTC营销人员一心一意进行OTC铺货、促销和品牌建设。这个队伍要由商务员和促销员组成。商业人员负责管理零售主渠道和控制进货价格,其职责是进品种、产品分销和资金回笼及客户关系维护,如果有医院从药批走货,则每月打出电脑流向单,将医院的销售分出来。 零售终端促销员负责药店铺货、陈列、促销和药店的档案建立等工作。

3、选择区域市场,先行开发

制药企业进入OTC市场之前,可以先试点,总结经验,然后推广。一个市场是否吸引人要看宏观经济因素,如收入、人口规模、药品的消费水平,要分析本企业在销售队伍规模、产品渗透和品牌认知度方面所表现出的实力,还要看媒体广告的成本。由于经济发展和消费者水平方面存在地区性差异,所以营销组合要因地制宜。 四、以处方药市场为主的制药企业开发OTC市场的重要意义

医药销售市场分析范文3

关键词:医药分销;SWOT分析;集中化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0―0053―02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规模庞大、药品消费水平较低的国家。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均GDP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医疗卫生条件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和吸引力的医药市场。医药分销领域作为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主要环节之一,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自2005年,外资企业正逐步渗入到国内医药分销领域。2005年4月,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住友商事(中国)与河南天方药业签订《股份购买协议》,日方可以利用天方药业庞大的销售渠道直接进入河南这一人口大省的药品分销领域。2007年5月,日本最大的医院药品分销商――铃谦株式会社与上海医药股份成立合资公司,日方拥有该公司50%的股权。2008年10月,北欧最大的实业近控股公司瑞典银瑞达集团子公司殷拓亚洲投资8000多万美元入股湖南老百姓,进入药品零售终端。2010年11月,赛诺菲安万特对外宣布,以5.2亿美元(约合34.73亿元人民币)收购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药品生产商兼分销商美华太阳石集团公司。外资正不断扩大和加强对我国医药分销领域的控制,对于国内医药流通企业的竞争威胁日益加剧。

1.2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关于外资企业在华医药分销领域经营的研究并不多,与医药分销相关的研究多集中于国内企业。但是,拥有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实力的国外医药商业企业已经以合资、合作的方式在中国投入运作,并且渐渐融入我国整个医药流通供应链体系当中,开展全球化竞争,给国内医药分销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

外资企业进行一系列的并购重组,给我国医药分销企业的生存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但与此同时,外资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成熟的管理体制等所带来的“溢出效应”也给我国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通过分析外资企业在我国医药分销领域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学习其先进的、现代化的管理与经营经验,可以对我国医药分销企业的经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外资在我国医药分销领域经营的SWOT分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根据资源学派(Resource School)学者的理论,将外资分销企业的内部分析(优势和劣势)和医药分销行业竞争外部分析(机会和威胁)结合起来,形成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即SWOT分析。

2.1优势分析

2.1.1充足的资金

这使得外资能够进行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投资,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迅速掌握分销渠道,物流配送等,以便尽可能快的占领终端市场。例如,2010年11月29日,美国康递纳健康集团宣布,公司已经完成对中国领先的医药分销企业永裕(中国)医药有限公司的收购,耗资4.7亿美元。永裕公司在过去的17年里,通过直接分销中心网络以及综合批发商网络,业务遍及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的31个,涉及从进口到全国供应链管理到本地经销的整个分销产业链。这次收购,意味着康递纳健康集团由此获得永裕大约49,000家医院诊所和超过123,000家药店的销售终端,将在中国医药分销市场确立优势地位。

2.1.2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理念

外资企业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理念带来的药品本身品种优势,与我国目前医药行业创新能力不足的致命弱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往往更利于分销的实现。现阶段,跨国制药企业陆续在我国建立研发中心,针对我国医药领域的“空白市场”,开发新药品,获得垄断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对于分销商、商的议价能力以及在定价上的优势。例如,葛兰素史克研发的第一个艾滋病药物AZT和其他相继衍生的艾滋病药物,辉瑞的立普妥(Lipitor)、默克的舒降之(Zocor,辛伐他汀)等。

2.1.3丰富的管理经验

跨国公司来到中国这个新兴市场,仅仅是“复制”经过多年的发展总结出来的管理体系与制度,除了极少数需要修改或调整外,大多数可以照搬。国外药品分销商的利用自身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企业的各种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的分销运作体系,将产品推广出去,其在分销领域的经营效率,国内企业难以望其项背,这对国内的医药分销企业的冲击也较为明显。

2.1.4规模经济的成本优势

外资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等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以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建立成本优势。例如,美国75家医药公司,其中前3家销售额占全美国的96%,平均毛利率为4.5%,费用率为2.9%;而我国现在拥有13,400多家医药商业企业,3家最大分销企业的合计市场份额仅为21%,平均毛利率为12.69%,费用率为12.59%。

2.2劣势分析

2.2.1对分销网络控制力差

并不是所有拥有巨资的跨国企业都能通过兼并等手段迅速打通分销渠道。作为“外来者”,尤其是那些没有自己的物流中心或分销渠道的企业,在我国开发分销渠道和建立网络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便是全球性的大型连锁企业也要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国内分销商、批发商强大的物流、分销和储存能力。由于这种依托中间商销售的模式,不直接向医院派出销售代表,故长期以来无法控制医院销售渠道。

2.2.2与合资企业间的冲突

由于中外双方在经营理念、经营目标、管理手段、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外资与国内本土企业的合作经营,将面临一些整合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我国企业合资前经营效率低、盈利率低以及合资后双方在整合的方案等问题上的冲突。这些都会可能导致新的合资公司间的内部冲突,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2.3机会分析

2.3.1我国医药分销市场的开放

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国医药分销领域的逐渐开放,并且越来越规范化,为外资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带来了机遇。外资企业可以通过与本国企业建立合资公司或在国内建立全资子公司的方式进入我国医药分销市场。这为外资企业自身实现最优要素配置提供了可能,是实现最优效益的必由之路。

2.3.2我国医药行业总体发展相对滞后

我国医药分销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规模效益不高,以“价格战”竞争为主;分销渠道效率低;物流配送系统支持明显不足,且物流费用居高不下、纯利润率低等方面。这种现状为外资企业进入提供了低成本扩张的机会。因为企业盈利能力不佳,资产出售价格通常较低,外资企业能够以较少的成本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另外,由于我国新药研发能力不足,为了能够利用外资促进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我国给予外资企业优厚的超国民待遇,最典型的是在药品价格的制定方面。以奥美拉唑20mg#14粒为例,2007年8月7日后国家限定其最高零售价为206元,而同期国内仿制品的国家限定最高零售价仅为63.8元,外资企业原研品价格是仿制品的3.2倍,这在客观上促使了外资企业的发展。

2.3.3政策、法律的完善

近年来,我国对新药知识产权保护加强,逐渐重视对专利、商标等的全面保护,并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投诉机构,并且已经依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套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我国企业必须在专利持有外资企业获得许可的情况下,才能销售相应的仿制药,这大大限制了中国仿制药市场的发展,使国内医药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更加恶劣。

此外,按照我国新医改政策要求,药品招标完成后,从生产企业到医疗机构只能经过一家配送企业,这一要求将把我国目前90%的中小医药配送企业推到生死存亡的关口。这对于外资来说是一个发展契机,因为这意味着本土竞争对手的大量减少,同时有利于外资进一步进行资源整合,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2.4威胁分析

2.4.1我国的医药体制不完善

目前,中国医药体制还不够完善,医药分销行业秩序不够规范,仍是“医药不分,以医养药”的主要模式,医院是药品销售的主要渠道,占有很大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大多数的医生处方难以到达药店;况且,我国的药店经营存在缺乏执业药师或执业药师对于患者的用药指导不足的现象,这与外资企业在本国的经营环境不同,打击了其在我国流通领域的经营。

2.4.2医药商业问题诸多

我国医药商业流通环节复杂,如各级医药采购站、地方保护、市场分割以及资金拖欠等诸多问题,这些给外资企业在采购、进入某些区域市场以及资金周转上带来麻烦,外资企业势必还是要将面临如何解决水土不服的老问题。以最早抢滩中国医药零售市场的美信医药为例,其在深圳的业务扩展就不甚理想。

2.4.3国内分销企业的竞争

经过多年的经营,国内分销企业一方面已拥有一定的分销网络、客户关系等地利、人和,优先占领了市场,在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例如,在我国医药分销领域,国药控股拥有品种优势,特别是一些来自外资医药企业的大品种,基本为国药控股、上海医药等“国”字号企业所控制;另一方面,同种类型的医药产品的价格往往低于外资企业的价格,拥有价格竞争优势,因此在二、三级城市及农村市场的竞争力较强。

3对国内医药分销企业经营的建议

从外资的经验来看,医药流通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现阶段“寡头垄断”的医药分销经营模式,就是若干年后我国的经营模式的缩影(如图1所示)。因此,加强产品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市场集中程度是我国的医药分销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在药品分销毛利率低这一无法改变的前提下,我国医药分销企业规模化、集中化经营,信息化、高效化管理是必然的选择。

3.1正确规划医药分销行业

医药分销行业是一种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没有规模,效益就很低。外资医药分销巨头在它们各自所在国的经营,将全国的医药分销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而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医药分销企业仍以行政区划分为标准进行行业的规划,造成重复建设、资源闲置等问题。因此,企业要想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就必须首先按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原则,以整个中国大市场为目标进行跨区域的行业规划,以便形成少数大公司。这是中国医药分销企业发展的第一步。

3.2加快分销企业间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外资企业在我国的一系列并购,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整合价值链,实现内部化,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包括为了克服对分销网络控制力差的劣势而采取的兼并我国分销终端的后向一体化战略;吞并我国在某个品种具有研发优势的生产企业的前向一体化战略等。由规模经济抢占更大的市场、获得更多的利润,随后再进一步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形成马太效应(指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因此,我国的医药分销企业必须主动采取行动,加快企业间的联合、兼并和重组,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发展一批大公司、大集团与外资企业同台竞技,而不是等着被外资企业收购甚至是直接退出市场;发展形成一些诸如在产品、服务或配送等具有特色的企业,使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市场控制力;通过IPO等多种融资渠道获得更多的资金,从而进一步把规模做大,在全国市场成为龙头,并逐渐形成美国、日本等国家“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提高行业集中度。

3.3加强医药产品的技术创新与研发

我国的医药企业必须承认并勇于面对自身与外资企在医药产品技术和创新上的差距。外资企业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其在产品本身的优势,在填补我国“空白市场”的优势。外资企业这种差异化竞争战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我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占领整个细分市场。

为了应对外资企业的技术垄断(如药品专利、优先技术标准等)和技术壁垒对本土企业的排挤,以及外资研发机构的吸引人才、购买研究项目对本土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遏制,我国医药研发生产企业必须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培养企业内部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且利用本土医药企业的地利、人和优势,加强与研发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等的合作和分工,开发新的产品,从而提升产品在终端销售的竞争力,促进产品分销,占领市场。

3.4学习外资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

面对外资企业的竞争,提高企业素质、管理水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手段、信息技术、成本控制对我国医药商业企业是一个重大挑战。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分销终端,主要采用连锁经营形式来获得规模经营效益。但与外资的规模化经营相比,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借牌经营、连而不锁;已有的20多万家药店,各自分而制之,还未形成规模;市场覆盖面仍不足等。

然而,连锁店的经营方式一体化和专业化,是连锁经营的核心;管理方式规范化和现代化,是连锁经营规模效益的基本保障。我国的医药分销企业必须学习国外连锁药店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逐步建立大型配送中心,提升物流体系;建立信息化网络,掌握产品库存――销售信息;从而改善我国企业连锁经营的质量,降低总成本,把握药店销售终端,实现真正有效的规模化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魏亚飞.基于SWOT分析下我国零售业跨国经营对策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01):3839.

[2]李秉.竞争压力下的医药流通企业[J].医药世界,2003,(11):3033.

[3]孙文军.医药企业渠道体制中的分销延伸[J].医药产业资讯,2006,3(10):8889.

[4]任正华,冯国忠.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医药产业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上海医药,2008,29(5):204206.

医药销售市场分析范文4

[关键词] 营销渠道设计 药品差异化 制药企业品牌

一、制药企业营销渠道概述

制药企业的营销渠道就是企业生产的药品从该企业向患者转移过程中,取得药品所有权或帮助所有权转移的所有企业和个人。如图1所示的药品销售流程中的参与主体都属于营销渠道中的一部分。

近些年来,国内对制药企业营销渠道的研究比较多,除了将营销渠道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制药行业中的文章外,大致可以归纳到制药企业营销渠道设计、管理和绩效评价几个领域。在营销渠道管理和绩效评价研究方面,沈蕾(2007)通过实证的方法考察了造成我国制药企业营销渠道成员冲突的具体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冯国忠(2008)从风险防范的角度论述了建立制药企业营销渠道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性。在营销渠道设计方面,魏莱(2008)总结了我国制药企业现有的营销渠道模式及给出了一些渠道设计的影响因素。然而对这些不同的影响因素如何决定制药企业的营销渠道设计的内容不多,事实上,对于制药企业渠道设计方案,从不同的影响因素分析,很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些因素如果没有主次之分,则根本无法作出渠道设计决策,因此本文从可实施性的角度对制药企业的营销渠道设计做些探讨。

二、制药企业营销渠道模式的影响因素

目前在不分行业的情况下,得到学术界一致认可的渠道设计影响因素有企业、产品、市场、客户和中间商因素,少数学者认为宏观环境因素也应该在考虑之列。这些因素的细化见表。

渠道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是渠道设计和调整的重点,特别是在针对特定行业或特定产品的渠道设计研究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故将这些因素放到制药行业中来逐一分析,把它们在制药行业中的主次分清,才能得出有关制药企业营销渠道模式或渠道结构的设计。

1.制药企业因素

公司特性在选择渠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公司的规模决定了获得理想经销商的能力,公司的财力决定了哪些营销职能可以自己承担以及哪些可以留给经销商,同时由于经销商一旦确定,便不易更改,故在确定渠道时还要考虑到公司的长期目标。我国几千家制药企业,它们的规模、财力等相差很大,对此的经济衡量指标可以用销售额、利润等;任何的营销都是以客户为导向的,如果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衡量制药企业的话,客户对某制药公司的认知程度就是其规模和财力的很好的替代指标,那在很大程度上制药企业的品牌是认知程度的代表。

制药企业在树立品牌的过程中,同时积累了医药市场经验,增强自身的规模和财力。品牌较强的制药企业往往有着较强的获得理想经销商的能力,在与经销商的沟通合作中也更加主动一些。故在营销渠道设计影响因素中的各种制药企业因素可以用制药企业品牌来涵盖。

2.药品因素

药品的体积、重量等特性在制药企业的营销渠道选择中不是一个需要花太多精力去考虑的因素。从药品的市场营销的角度去看,药品能否符合现在我国的医药市场要求是最重要的。这里的符合市场要求或者说适应性,对处方药而言,尤其西药,绝大多数为仿制早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药品要做到差异化只能从其他方面去努力。比如:能否做成优质优价、能否在剂型上做些变化、是否是独家的产品,这些因素都决定着处方药在各地的中标情况,是否中标决定着制药企业能否销售的问题,这是门槛,制药企业必须跨过去,而随着药品招标的深入,越来越公开、透明,所以制药企业是否有能力将企业中的现存产品整合成适合招标的处方药就尤为关键;再者,我国正在稳步的达成全民医保的目标过程中,制药企业的销售额有望在近些年达到万亿以上,但这块增大的蛋糕只会被那些在残酷竞争中胜出的少数制药企业分享,制药企业的处方药能否进入国家、地区的医保目录直接决定着销量。

从这些分析可知,那些虽然在化学成分上是一样,但拥有了适合招标、在医保目录的药品生产企业,在选择渠道的过程中会处于有利的地位。换句话说,药品是否具有符合我国医药市场环境的差异化在药品因素中是最重要的一个特性。故药品的差异化程度是制药企业营销渠道选择中的显著因素。

3.医药市场因素和患者因素

全球药品市场的最大的特征就是信息不对称。患者和医院、医药工商企业和医院之间的关系是“不完全委托―完全”的组合结构。第一,处方药对患者往往是陌生的,因此病人只能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考虑和选择。医生则有着药品的选择权,病患者处于被动的消费地位。此时,需求、购买频次等完全依赖于医院,很低的需求价格弹性又加强了这种依赖,药品的需求在这层意义上说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第二,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患者对药品的选择性、认知程度与制药企业的患者教育密切相关,这与企业的总体实力、市场经验密不可分。对于患者可以自由选择的非处方药,制药企业的品牌决定着患者的判断,并且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强。

那么,医药市场因素中的区域范围、竞争状况等基本上是针对药品而言的,也就是说药品的差异化程度决定着其在医药市场的份额和竞争状况,药品是否进入医疗保险目录决定着市场的体量,那么这些市场因素就可以和产品因素合在一起;患者的购买频次、对药品的选择性等客户因素也可以和制药企业的品牌因素合在一起。

4.医药公司因素

我国医药市场中的中间商的类型、信用和网络等因素是每个制药企业都会面临的环境,这方面与宏观环境因素类似。随着我国医药公司的集中度的提高、配送覆盖面的增加;个人商群体的变化,所有的制药企业都会获益。制药企业只会在理想的经销商和可得的经销商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故在营销渠道设计的过程中,医药公司所代表的中间商因素不是决定力量。

三、制药企业营销渠道模式的决定

那么,对影响制药企业营销渠道设计的核心因素可以归结为药品的差异程度和制药企业品牌两大类,下面就利用“药品差异程度-制药企业品牌”矩阵来分析制药企业在何种条件下该使用什么样的营销渠道模式。

1.企业销售队伍+分销商模式

药品的差异化程度较高,就需要制药企业通过学术推广为主的方式来进行市场开拓和价值传播,去提供高质量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这就要求制药企业能够提供给市场要求相吻合的专业化的队伍;药品的差异化在现行的医药市场环境下可以使企业获得较高的药品招标价格,从而有利润来维持和培养自己的队伍,随着销售额的不断提高,销售队伍的成本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低,利润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制药企业在各地区选择一家或者几家分销商或医药公司,分销商只负责药品的实体配送和付款,生产企业直接参与价值传播活动和患者教育。在我国的外资或合资制药企业绝大多数使用这种模式的营销渠道,就因为它们的药品差异化程度较高的同时拥有较强的企业品牌。

在这种营销渠道模式下,虽然分销商只负责配送和回款,但由于我国地区经济的巨大差异,不同地区的医药公司的信誉、能力截然不同,故在此模式决定的同时,制药企业仍然要对营销渠道的长度和宽度做出决定。

制药企业分销渠道的长度指从药品出厂到最终的患者使用需要经过几个分销商的层次,在同一个层次上有几个分销商决定了分销渠道的宽度。每个省份选择一到两家信誉好、实力强的一级分销商可以确保回款的落实,但以我国目前医药公司的实力,绝少有医药公司拥有全地区的配送能力,故二级、三级分销商的存在是有现实意义的。故制药企业的发货回款的合同只与一级分销商签订,全区的配送由一级分销商进行调拨或许是较好的一个分销渠道模式。

2.独家的渠道模式

对于那些已经通过某个拳头药品或别的方式建立了品牌的制药企业而言,那些在企业中不舍得放弃的差异化不高的药品,可以使用独家的营销渠道模式,包括一级渠道或多级渠道,独家商获得一个市场上的惟一授权。

差异程度不高的药品从长远的角度看,不会成为制药企业的重磅炸弹产品,企业没有必要为此类产品建队伍;而较强的制药企业品牌可以使得企业相对主动和容易的找到理想中的商,独家授权可以培养与商之间的联盟关系,可以使得制药企业在较短的时间中借助商的渠道力量充分拓展市场,获得利润。很多国内知名的制药企业对它们的普药常常以这种模式来设定自己的营销渠道。

3.企业销售队伍+小块区域的渠道模式

纵观制药业中销售额在前50位的制药企业的成长过程,会发现它们大多数起始于这个营销渠道模式,拥有某个差异化程度高的药品是它们成功的基础。在企业成长的初期,由于营销力量的不足,在自己的队伍没有办法覆盖到的市场,借助于区域中的商渠道来完成销售;随着利润的增加,进一步培养自己的销售队伍,取消一些商的资格;最终建立“企业销售队伍+分销商”的营销渠道模式,建立自己的企业品牌。故当制药企业有较高差异化程度的药品但企业品牌不强时,选择商的目的就是一个过渡,商的区域越小、数量越多会使企业越容易达成过渡的目的。

4.多家制渠道的模式

这是国内中小制药企业使用最多的一种营销渠道模式。所谓多家制,就是在一个较大的市场上或较大的区域内选设两家以上的商,由他们分别去“布点”,形成销售网络,这种模式下,分销渠道的管理难度会加剧。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如果处于这个区间中的制药企业要有长足的发展,那么在企业通过这种渠道模式下艰难积累起来的利润一定要投入到打造差异化药品中去,从而渐渐向“药品差异程度-制药企业品牌”矩阵中的药品高差异化和低企业品牌的区间靠拢。

四、小结

本文在详细分析了影响制药企业营销渠道设计中的因素后,归纳出药品的差异化程度因素和制药企业品牌因素是两个核心影响因素,通过建立“药品差异化-制药企业品牌”矩阵模型,结合我国制药企业营销渠道的四种主流模式来进行分析,高差异化与强品牌决定了“企业销售队伍+分销商”的渠道模式;高差异化与弱品牌决定了“企业销售队伍+小块区域”的渠道模式;低差异化与强品牌决定了“独家”的渠道模式;低差异化与低品牌决定了“多家”的渠道模式。

参考文献:

[1]冯国忠 盛可琴:论制药企业营销渠道风险的防范.上海医药,2008年第10期

医药销售市场分析范文5

关键词:医药营销;策略;实施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国内药品营销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产品时代。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这个时期医药企业处于传统发展阶段,流通的组织结构、药品采购、技术使用及管理模式均采用计划、集约的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药品生产企业只需要按照国家计划进行药品生产,国家的医药三级批发机构按照计划将药品下拨给不同的医疗机构和零售商。这个阶段不需要关心经营,不需要依靠品牌经营。

销售时代。我国医药市场起步较晚,市场不够成熟,医药流通流程不够完善,制约了我国药品行业的发展。

营销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程度的不断深入,医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进行品牌定位、整合资源,形成自身特色引起了管理人员的重视。国内许多企业利用营销管理学习,不断增强自身营销管理能力,在借鉴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情况下,逐步在行业内建立药品管理体系。

整合时代。进入21世纪,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而物流在电子商务环节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医药企业中也出现了以物流为主导的医药销售企业,其中以九州通为代表。这类医药药品生产企业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逐步缩减生产企业与终端药店之间的供货环节,降低了药品的零售价格;在这个阶段出现了许多平价药店,同时医院采用药品招标制度,不断下调药品价格,医药销售企业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成为必然趋势。

二、我国医药营销策略分析

医药流通行业是连接药品生产商家和患者之间的通道,流通环节是否畅通影响着医疗药品的销售情况,把握了销售渠道也就把握了销售的命脉,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渠道政策与策略能够提高医疗药品的销售业绩。

分销渠道的选择。企业药品生产出来以后,需要通过合适的渠道进行分销,这样才能及时将药品送到潜在消费者手中;流通环节中分销渠道选择影响着药品的销售成本,从而影响到药品的销售价格和竞争力。

分销渠道选择第一步是选择优秀的销售模式,即决定企业采取短渠道还是长渠道;考虑要不要经过中间商销售,经过几道中间环节最合适。一般来说,连锁型零售药品批发企业、大型医药连锁店是药品流通的首选渠道。

理顺渠道,防范通路冲突。销售人员之间会因为营销出现销售决策分歧,由于对销售目标差异较大,信息沟通较困难,角色定位不同等原因而产生通路冲突。为了降低通路的冲突,首先医药流通企业应该对医药产品进行合理定位,避免销售渠道的空白疏漏;其次,应该对市场进行调查,因地制宜的制定分销方案;以合理的报酬、严密的制度,创造一种让销售商“想窜货而不敢窜货、敢窜货而不能窜货、能窜货而不必窜货”的营销环境。

实现数据信息化。引进先进的数据管理软件,将药品的生产、销售、储存、成本、财务分析等相关数据进行网络集成,确保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信息化,只有掌握了及时、准确的信息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

流通手段上推出电子商务交易。电子商务交易具有效率高、方便快捷的优势,国家在《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在药品销售活动中要积极利用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提高医药药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费用”。

“三网合一”,建设未来营销网络。随着国家开放国外医药企业在华投资,他们由于技术、价格、质量的优势,对我国医药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降低了我国医药行业的整体利润,在竞争环节上不仅仅是医药药品本身,流通环节的是否畅通也影响着医疗药品的销售。因此,国内医药企业应该扩展医药流通渠道,营造良好的营销环境,保证销售渠道的畅通,这样才能顺利的完成产品的分销、资金的周转和信息的交换。

建立电子商务影响网络。国家药品监督局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医药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积极进行电子商务领域的扩展,推行从企业到企业、企业到顾客的网上交易模式,通过上游到下游的整合,逐渐改变传统营销方式的速度慢、环节多、成本高等缺点,树立知识经济时代下,医药企业的全新形象。目前,网上交易试运行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反应,符合未来贸易发展方向。

三、加强销售队伍建设,提高医药企业服务水平和医药企业竞争力

面对国外医药企业的冲击,我国医药企业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培养具有创新型人才,采用激励手段留住人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医疗企业应该适时做好员工培训,采用引进等方式吸引大量具有医药知识,又具备营销知识,同时还熟悉市场营销的管理人员,加大营销力度。

医疗企业可以借助一些猎头公司招聘一些熟悉国内、国际医药市场,并具备实施过成功案例的履历,懂医药、会外语,了解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提高企业决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面对外企先进的管理模式,国内医药企业应该采用激励手段留住人才,做到人尽其用,要给人才发展空间,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

现实工作中,任何产品的销售管理策略都不能孤立于现实环境,只有充分把握医药市场存在的风险与机会,才能正确判断医药市场的发展趋势,才能接受挑战,制定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苏金安.浅谈我国企业的品牌营销[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7).

[2]潘振,郭昆鹏.加强我国医药营销监管的思考[J].中国药业,2010(02).

[3]师东菊,魏云鹏.伦理视角下我国医药营销的发展与实践[J].医学与社会,2011(04).

医药销售市场分析范文6

如何构建医药企业的营销核心竞争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进行营销战略转型

医药企业必须要进行营销战略转型,要从简单的产品销售提升到企业管理层面的竞争力上。今后,销售环境,竞争环境,竞争对手,政策环境,销售市场等都会发生变化,以往的讨论已经行不通了,及时进行战略转型,适应新的医药环境,是医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重新考虑一下企业的产品战略,营销战略,职能战略,人才战略,根据企业实际进行调整,是目前医药企业首当其冲的工作。

二.提升营销管理水平

横向比较各个行业的发展,医药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处于很低的水平,比如快速消费品行业,由于外国竞争者的大举进入,我国快速消费品企业在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销售策略,团队建设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为快速消费品行业不仅是狼来了,而是来了狼群,而医药行业的狼来的还不多,以往粗糙的管理模式目前在市场竞争中还能混碗饭吃,所以医药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逼近。

三.建设专业的有竞争力的销售团队?

医药企业喊这个口号多年了,没见到那家国有医药企业的销售团队在专业化上有突破性建树。制定销售政策不了解或不根据政策信息;行业信息;竞争信息,也不考虑公司的战略,这不叫专业。销售队伍还在市场上利用三板斧的老招也不叫专业。

专业化是指在人员招聘、管理等方面,坚持选择优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并定期进行各方面技能的培训,以便更好的服务客户,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合理的授权,合理的配置。不为客户服务的人员尽量精简。建立专业化营销队伍和营销管理队伍,形成权责匹配、管控有力、灵活高效的专业化运营体制。,建立一个从上到下的专业化营销队伍、管理系统、运营体制建立起来,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策划,会为医药营销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四.强化市场部

很多医药企业市场部都是摆设,没有真正发挥市场部应有的作用,市场部在企业中是参谋部,没参谋部的作战策略就跑到市场上去冲杀,不用想都知道这样的销售结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