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论文范例6篇

情绪管理论文

情绪管理论文范文1

最初,就业绩效的研究往往仅以能否就业(即就业结果)作为研究变量,1996年Wanger对失业人员的研究中就是以能否就业作为研究变量。2002年李金林在构建大学毕业生就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中将工作满意度引入为评价指标之一,是对以往研究中就业结果衡量的单一化(即仅仅考虑是否实现就业)的改进。但是绩效是指活动过程的效率和活动结果两个方面,从绩效内涵理解,就业绩效不应仅仅指就业结果,还应包括就业过程,因此仅使用就业结果衡量就业绩效是不够合理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2006年王苑提出就业绩效是指就业活动过程的效率和活动结果,包括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首次将过程绩效(即就业过程的效率)纳入就业绩效的研究变量[3]。

研究假设

(一)概念界定。情绪管理能力是指为个体在遇到与自身发展不利的情绪时,寻找情绪策略以解决情绪不适的能力。就业绩效是指个体找工作的过程顺利与否,能否顺利的找到工作以及对找到工作的满意程度。

(二)研究假设。综合上述文献,情绪管理是对人力资源的重新认知,是学界的热点,就业绩效的研究更是颇为成熟,情绪管理和就业绩效已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但本研究提出将情绪管理应用到就业问题中很少研究涉及。本研究试图以应届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论证大学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对就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基本假设如下:H1:大学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包括情绪认知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四个维度。H2:就业绩效包括过程绩效、获得绩效、满意绩效三个维度。H3:大学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对就业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效应。H4:大学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的不同维度对就业绩效的影响效应显著不同。

数据分析与结果

(一)问卷设计和变量描述。为了更好地验证所提出的研究假设,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法。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体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性别、专业、性格、兴趣爱好、单位性质和实践经历;第二部分为自变量的测量,情绪管理能力量表在广泛阅读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结合前期访谈,自编而成,包括情绪认知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节能力、情绪表现能力四个维度,由16个测量项目组成;第三部分为因变量的测量,就业绩效量表借鉴被学术界认可的相关成熟量表,并经过人力资源研究领域的教师管理者参与评估修订,进行了相应调整,最终形成问卷,包括过程绩效、获得绩效、满意绩效3个维度,由9个测量项目组成。问卷调查采用Likert式5点量表进行评价,匿名形式,由2012届大学毕业生填写。

(二)资料收集。本研究数据调研主要采用现场发放和电子邮件发放两种形式回收问卷。本研究主要在上海、北京、徐州、南京、大连、济南、长沙等地随机选取2012届应届大学毕业生作为测量样本,以实证测度大学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对就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关系。研究共计发放400份问卷,回收382问卷,剔除16份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366份,有效回收率91.5%。其中被调查者接受了专科、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约为3.5∶4∶2.5;性别、专业比例基本为1∶1;性格外向者占50%,内外兼具者约为30%;兴趣爱好、实践经历相对集中,很多、很少者所占比例较低。抽样总体符合正常规律。

(三)问卷信效度检验。本研究需要对情绪管理能力量表和就业绩效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为了了解量表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对量表进行KMO与Bartlett’s检验。经检验,情绪管理能力量表的KMO为0.895,就业绩效量表的KMO为0.761,适合做因子分析。运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萃取法,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且项目因素荷重不低于0.5的标准,并且利用最大变量法进行正交转轴。在不指定因子数目的设定下,情绪管理能力量表因子分析抽取出四个关键因子,分别包括4个项目、4个项目、4个项目和4个项目,共计16个项目,对四个因子重命名分别为情绪认知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节能力、情绪表现能力;就业绩效量表因子分析抽取出三个关键因子,分别包括3个项目、3个项目和3个项目,共计9个项目,对三个因子重命名分别为过程绩效、获得绩效、满意绩效;累计解释变异量分别达到67.877%、68.806%。从情绪管理能力和就业环境量表因素抽取的内容来看,较好地符合了本研究关于两者的测量构思。

(四)情绪管理能力与就业绩效的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来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各变量的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水平,可以看出情绪管理能力与就业绩效各个因变量之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五)情绪管理能力与就业绩效的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只能反映变量之间的相关方向以及变量间两两相关的系数,不能反应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相对重要性。因此,需要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探寻变量与变量间的预测作用。采用强制进入法(Enter)将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回归方法选用的是逐步回归法(Stepwise),以情绪认知能力(X1)、情绪适应能力(X2)、情绪调节能力(X3)、情绪表现能力(X4)为多元自变量,以过程绩效(Y1)、获得绩效(Y2)、满意绩效(Y3)三个变量为因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情绪管理能力各维度对就业绩效各维度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的不同维度对就业绩效的影响效应明显不同。情绪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与就业绩效各维度均有显著的正效应,这说明良好的情绪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对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绩效具有重要的作用;情绪适应能力只对过程绩效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对就业绩效的其它维度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培养大学生的情绪适应能力有助于在就业过程中占得优势;情绪表现能力对获得绩效和满意绩效均有显著的正效应,对过程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说明情绪表现能力是能否顺利获得一份自己满意工作的关键因素。

结论

情绪管理论文范文2

1.1一般资料与分组

本科室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患者60例,符合游离皮瓣手术指征。纳入标准:①全身重要脏器能耐受手术治疗,术前麻醉访视、评估合格;②不适宜用临近皮瓣或轴型皮瓣修复;③受区附近有可供吻合的动、静脉;④供区血管B超或联合MRI显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通畅。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17~55岁,平均(28.6±5.4)岁。机器轧伤26例(43.3%),车祸伤20例(33.3%),烫伤致瘢痕挛缩8例(13.3%),异物刺伤致软组织感染6例(10.0%)。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各2例(各3.3%),抑郁症1例(1.7%)。将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大体一致。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如术前介绍入院须知、完成辅助检查及会诊工作,术中入手术室配合要点宣教,术后准确用药、做好病情观察与宣教及功能锻炼指导工作。对照组4例患者入院时情绪焦虑,术后出现吻合口持续渗血,患者紧张不安,即刻汇报医生,其中1例动脉危象患者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3例行紧急探查,考虑静脉栓塞,再次行血栓清除+静脉桥接术后转中心ICU监护治疗。对照组行探查术3例患者中,2例痊愈,1例皮瓣部分坏死,再次行清创术。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护患应对式情绪管理手段,除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检查外,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入院当日进行测评,根据评估结果,针对不同患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的4个关键时间段进行有侧重点的干预,具体如下:

1.2.1入院当日

患者入院当日,陌生的医院环境,高昂的手术费用,病后产生的失落感,对疾病缺乏了解,致其对手术产生过高期望,希望药到病除、立竿见影是患者入院时迫切要求。护理人员作入院宣教时应以亲切、热情的态度接待,告知患者最关心的疾病注意事项,介绍主管医师、责任护士、室友,协助其熟悉病区环境,搭建各种沟通渠道,提供个性化护理。1例中度抑郁症患者表情淡漠、少言寡语,睡眠形态紊乱明显,情绪管理难度大,经精神科会诊后予疏肝解郁胶囊、舒必利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辅以人文关怀,做好安全护理,预防自杀、自残等不良事件发生,实行24小时陪护制度。

1.2.2术前1天

预期明将手术,患者对手术风险担忧问题尤为突出,多数表现为:入睡困难、食欲减退、频繁找医护人员咨询病情。医护人员需耐心聆听诉求。因手足外科急诊患者多、手术时间长、医护人员相对不足等客观因素限制,易导致护患沟通渠道断裂,所以须加强护患双方情绪资本投入。具体做法如下:①手术风险及安全告知方面:术前由主刀医师告知手术风险,针对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患者,请专科会诊,并告知患者血糖、血压值在可手术范围内,以便打消顾虑。针对术前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B超检查一事,科室医师陪同前往检查,准确定位。②饮食护理:在不影响疾病治疗前提下,据患者喜好通知膳食科配餐。③病房管理: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行皮瓣、断指术患者集中监护病房管理。④护理方面:责任护士勤查房,行术前准备时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宣教禁饮、禁食时间,清洁手术区域皮肤,协助去除假牙、饰品,必要时备血、导尿。让患者感受到我们的准备工作是严谨而细致的,以此来缓解或消除其对手术的担忧。本组1例抑郁症患者,此期除遵医嘱继续药物治疗外,做好对家属宣教工作,以缓慢语速引导患者注意外界,协助表达内心看法。

1.2.3术后1天

术后身体各种不良刺激、疼痛、强迫、烤灯对夜间睡眠影响、各种管路及监护仪导联线缠绕所致束缚感、排泄形态的改变、多次罂粟碱肌内注射刺激等均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躁情绪。因此,该期患者对舒适度要求高,对皮瓣本身外形关注度偏低。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卧位、休息、饮食、用药、功能锻炼、烤灯使用、病情观察等术后护理工作,还要有同理心,允许患者负面情绪存在,准确评估负面情绪产生原因,针对原因运用心理暗示、注意力转移、适度宣泄、自我安慰、交往调节等情绪管理手段进行个体化干预。告知有效的情绪宣泄与沟通可以预防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的产生,协助患者建立多渠道支持系统,进一步增加对患者情绪资本投入。根据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给予生活护理,提升舒适度。此期抑郁症患者术后皮瓣血运正常转中心ICU治疗,1例患者入院时情绪稳定,因用力排便导致皮瓣血运障碍,遵医嘱积极行抗凝、解痉、保暖治疗后缓解。

1.2.4术后7~10天

患者经历了手术最难熬的阶段,皮瓣血运稳定后会逐渐重视皮瓣的外观及取皮区切口愈合情况,对自我形象的认知达到一个新的要求。临床上存在护理盲区:对于男性患者过度关注皮瓣外形的事实,许多护理人员心存抵触情绪,认为男性更应该关注器官功能而非外形。因此,提高对异性患者情绪识别的能力,尤其是软组织缺损面积大,经过多次VSD负压吸引行二期皮瓣移植术修复创面的患者要给予体谅,耐心聆听诉求,协助排忧解难。对于皮瓣血运欠佳或坏死者,除了药物、手术急救外,做好应对应激产生的不适,合理引导患者将负面情绪升华到正面情绪上。此期,抑郁症患者皮瓣血运佳,转精神专科医院治疗。

1.3评价方法

采用SAS和SDS评分于患者入院当日进行测试。两表均为20个条目,每个条目包括4个选项,依次评分后计算出总分,临界标准为50分,SDS总分的正常上限为41分,两者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体满意度=基本满意+满意,此量表信度为0.88,效度为0.92。观察住院期间血管危象发生率及两组术后皮瓣发生血运障碍(含静脉血管危象及动脉血管危象)的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

SDS、SAS评分比较自身比较:两组干预后SDS、SAS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术后

2周满意度调查情况观察组总体满意度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6.7%(26/30)。观察组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0、0.87,P>0.05)。

2.3两组皮瓣术后血管危象发生情况

对照组发生血管危象4例(13.3%),其中静脉危象3例,动脉危象1例;观察组发生血管危象1例(3.3%),为静脉危象。观察组皮瓣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P>0.05)。

3讨论

情绪管理论文范文3

不同的老师对学生的同一种行为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比如有的老师认为听话的是好学生,所以学生不听话时老师就会生气;而有的老师认为独立思考才是好学生的必备品质,所以当学生产生质疑时,老师不仅不生气,还会欣喜学生的独立和成长。因此真正左右老师情绪的,不是学生的行为,而是老师对学生行为的认知。

二、接纳情绪,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式

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是无条件接纳自己的情绪。情绪本身没有对错,有对错的是表达情绪的方式。所以,无论产生了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老师都应该选择去接纳它,进而挖掘出情绪产生的根源。而不是一味压制或否定自己的情绪,那样不仅无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久而久之积压的情绪会像火山一样以极端的方式释放,既伤己又伤人。每位老师都应该接纳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当老师懂得了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时,就不会再用“某某同学真让我生气”“某某同学真让我失望”之类的话批评学生,因为这类话语暗示的是对情绪的不接纳,并且将不良情绪归因于学生:“同学们,是你们不听话、不懂事,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让老师满意,才导致了我的不良情绪。你们得对我的不良情绪负责。”一个能接纳自己情绪、对自己情绪负责的老师,会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责备学生,准确的表达方式是“我觉得很生气”“我有些失望”。每位老师只有接纳了自己的情绪,才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才能够找到情绪产生的根源,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式,如看书、跑步、练瑜伽等。无论什么方式,只要对自己有益且不伤害他人,能够将自己的情绪调节好,就是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式。

三、推己及人,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老师不仅应该关注自己情绪管理,同时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管理。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由于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不同步,容易陷入各种情绪困扰,例如亲子矛盾、异往、厌学等原因导致的各种不良情绪。中职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需要老师的帮助和引导。因此,中职学校教师在有效管理自己情绪的基础上,应该教给学生情绪管理的知识和方法。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老师像无条件接纳自己的情绪一样,也无条件接纳学生的情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觉察、体验、接纳自己的情绪,进而引导学生寻找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源,最后教给学生不良情绪的疏导方法。

四、结语

情绪管理论文范文4

1.家庭关系是否和睦影响教师的情绪。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它具有经济功能、性的功能、生育的功能、抚养与赡养功能、教育功能、感情交流功能和休闲与娱乐功能。良好的家庭关系容易引发教师的积极情绪,教师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工作。反之,不良的家庭关系将引发教师的消极情绪。教师在无形之中极易将这种消极不良情绪带入工作及课堂中,影响人际关系及师生互动。

2.工作表现是否得到肯定影响教师的情绪。人是社会的人,人们需要通过他人的肯定和承认,从而证实自己被需要,证明自身的价值。领导、同事的肯定和赞许,职称的晋升,荣誉和奖励都会激发教师的积极情绪,使得教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反之,则会引发教师的不良情绪,如沮丧、抱怨,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与日常工作。

3.人际互动是否积极影响教师的情绪。人们在这个地球上如果要生存,那么离不开空气、水和食物;如果要想健康长寿,那么必须进行锻炼和保养;而在人际互动频繁的社会中如果要生存,那就必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和沟通。积极良好的人际互动能够创造出宽松的工作氛围,有利于诱发教师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激发教师的灵感、工作热情及较强的归属感。反之,人际互动不良,人际关系冷漠,则会诱发不良的情绪体验,从而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由此可见,情绪无处不在。然而,我们知道情绪无好坏之分,只分为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所以教师的情绪管理不是消灭情绪,而是用正确的方式去探索自己的情绪并理解它,然后调整放松自己的情绪。

二、职业学校教师情绪管理的方法

1.及时察觉情绪。教师每天都在面对纷繁芜杂的问题,难免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例如,学生在课堂中出乎意料的表现很可能让我们很生气;学生作业三番五次迟交、不交让我们很有挫败感;学生的不良行为也让我们觉得愤怒。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然而,教师因为职业特点的限制,我们通常认为我们不该有这些负面情绪,不肯承认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事实刚好相反,人一定会有不良情绪,压抑情绪反而带来更不好的结果。只有及时察觉自己的情绪,才能够进行情绪管理。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能够觉察他人情绪,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够采取有效形式进行自我情绪管理,有助于人际互动。

2.适当地表达情绪。当我们能够察觉到自己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当学生不交作业的时候,我们在处理这件事时通常有两种方式表达我们的情绪。第一种表达方式:你怎么回事?作业总是不交,为什么其他同学都能按时交,而你不能?难道你比别人差吗?第二种表达方式:能告诉老师你不交作业的原因吗?经常不交作业这让老师很失望,但是老师仍然很关心你,很想听听你的想法。以上两种方式,都能够表达出教师的情绪。第一种方式是纯粹地发泄教师本身的情绪。而第二种方式,既能够表达出教师本身的情绪,同时也站在学生的立场,顾及了他的情绪。后者合理地调控、表达了自己的情绪。

3.适宜地排解情绪。校方应该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不仅表现在工作中,而且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中,首先需要建立起透明、合理、公平、公正、健全的管理制度。此外,教师还需要一个宽松的交流环境。如定期举行心理健康讲座,提供咨询方式,使得教师的不良情绪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诉说渠道;拓宽教师的活动空间,教师不仅在教室和办公室,还可以去田径场、乒乓球馆和羽毛球馆进行活动;定期举行文体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例如,我校工会定期举行拓展训练及乒乓球、羽毛球竞赛,增强不同部门教师之间的交流,增强教师的团体凝聚力。教师自身也可以通过认知调节法进行不良情绪排解。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我们知道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宣泄调节法进行不良情绪的缓解。例如,倾诉法,找到自己信任的朋友尽诉自己心中的烦恼。培根曾经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最后,教师也可以通过听音乐、从事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积极与他人互动来排解不良情绪。

三、职业学校教师情绪管理的意义

情绪管理论文范文5

行为金融理论以投资主体非理性假设为前提,从心理学视角研究人们投资决策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特性以及由此引发的市场反应。其中,投资者情绪是近年来行为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管理层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鲜有文献考察宏观市场层面的投资者情绪对微观管理层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以及投资者情绪特征对管理层自愿性信息披露动机、择时性、真实性的具体影响。

相比已有的文献,本文可能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拓展了管理层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视角,从宏观市场层面的投资者情绪角度对管理层自愿性信息披露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有利于个体理性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识别不同情绪特征下管理层的信息披露行为;丰富了投资者情绪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

二、理论基础

(一)投资者情绪投资者情绪是对未来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一种主观信念(Baker and Wurger,2009),主要表现为对股票市场的总体乐观或悲观、积极或消极、高涨或低落。在不确定性环境下,这种乐观或悲观的情绪会显著影响资产价格,并可能使资产价格在一定时期内显著偏离资产价值(Baker et al.,2012)。乐观和悲观是投资者情绪的两大特征。投资者情绪乐观表现为高估股票预期收益,低估相应的风险,进而推动股价向上偏离其基本价值;反之,投资者情绪悲观将促使股价向下偏离其基本价值。与国外学者研究结论一致,投资者情绪能够显著影响我国股票市场收益率,同时相对于悲观情绪的影响,乐观情绪的影响效果更大(文凤华等,2014)。乐观投资者情绪会造成公司过度投资(朱朝晖,2013),乐观情绪越高涨,定向增发折价越大(于晓红等,2013)。可见,投资者情绪作为价格系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对管理层各种决策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自愿性信息披露企业信息披露行为包括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两个方面。强制性信息披露是指公司法、证券法、会计准则和监管部门条例等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要披露的信息。自愿性信息披露是指除强制性披露的信息外,上市公司为了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建立和管理好投资者关系、规避和降低诉讼风险等动机而主动自愿披露的信息。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有利于缓解公司管理者、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委托问题。同时,有利于向市场提供更多的信息,传递良好的信号,从而赢得市场的认可,获得充足的资金供给,进而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随着我国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市场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投资者投资专业化能力的提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需求越来越多,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强制性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缺口。一方面,传统的财务信息报告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无法全面反映公司运行状况,价值相关性较低,无法满足投资者对信息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信誉尚不高,但发展前景好的上市公司有动力主动自愿披露更多的信息以突出公司的竞争优势,向投资者发出公司未来前景好的信号以赢得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由此可见,自愿性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中信息供给方与信息需求方双方博弈的结果,是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关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包括:(1)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现状(于慧琴,2014);(2)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度量及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王云魁和于换军,2013;叶建光,2014);(3)动机及经济后果(陈国辉和韩海文,2010;喻凯和龙雪晴,2011)。其中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但主要基于市场化水平、公司特征、公司治理、行业差异和产品市场竞争等微观视角,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且没有考虑管理层信息披露行为会受整个市场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本文突破现有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框架,尝试从投资者非理性视角,结合管理层迎合理论,分析宏观层面的投资者情绪对微观层面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动机、择时性、真实性的影响。

三、投资者情绪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

国内外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乐观会造成股价被高估,悲观会造成股价被低估,而理性管理层能准确分辨投资者情绪和错误定价,借助自身信息优势,制定相应的信息披露策略应对或改变投资者不同情绪期的信息需求,从中获取收益(Baker and Wurger, 2009)。管理层迎合理论表明,投资者和管理层在互动过程中会相互影响,但投资者情绪占主导作用,管理层为提升公司的短期价值会迎合投资者乐观或悲观的情绪,作出相应的决策(崔晓蕾和徐龙炳,2011)。因此可以推断,管理层信息披露策略作为管理层决策的重要内容,同样会受投资者乐观或悲观情绪的影响。据此,本文对投资者情绪如何影响管理层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择时性、真实性进行分析。

(一)投资者情绪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动机的影响Bergman and Roychowdhury(2008)首次运用美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作为投资者情绪的替代变量,研究投资者情绪对公司自愿性披露业绩预测报告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投资者情绪低落期间,管理层更加倾向于披露长期业绩预测报告,并且管理层会增加盈余预告好消息来修正投资者对未来的悲观预期;相反,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管理层为了保持投资者乐观预期和被高估的股价,则会保持沉默、减少披露长期业绩预测报告。可见,长期预测报告的披露动机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因为投资者情绪低落期间,股价被低估,管理层为了避免投资者抛售股票,通过主动披露长期业绩预测报告和盈余预告好消息来传递公司良好的发展前景,以提升公司形象,迎合投资者信息需求,增加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促使股价回归其基本价值。但是在投资者情绪乐观期间,股价被高估。管理层可以从中获取收益,并且披露长期业绩预告和盈余预告好消息可能会带来诉讼风险,所以管理层会减少长期业绩预测报告和盈余预告好消息。因此,相对于投资者情绪乐观期间,投资者情绪悲观期间管理层为了迎合和安抚悲观情绪投资者的心理信息需求,主动披露长期业绩预告和盈余预告的动机更强,即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更强。

(二)投资者情绪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择时性的影响Seybert and Yang(2014)研究发现,在市场情绪高涨时,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更不愿意负面的盈余预测信息。已有研究表明,在投资者情绪悲观周期披露的坏消息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市场反应,坏消息的披露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投资者悲观情绪,导致股价进一步大幅度下跌和投资者集体抛售股票。因此,管理层有动机主动通过选择性信息披露策略来降低市场对坏消息的反应程度,倾向于对坏消息进行择时披露,延迟披露坏消息,迎合悲观情绪投资者的信息心理需求,缓解投资者悲观情绪对公司股票价格的不利影响。因此,相对于投资者情绪乐观期间,投资者情绪悲观期间管理层为了迎合和安抚悲观情绪投资者的心理信息需求,管理层对坏消息的择时披露更加显著,即自愿性信息坏消息披露存在择时效应。

(三)投资者情绪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真实性的影响Browm et al.(2012)研究发现,管理层会采用调高利润的方式报告盈余来迎合投资者高涨的情绪,维持投资者对未来业绩的乐观预期。王俊秋等(2013)以管理层业绩预告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的情绪期,管理层选择了不同的业绩预告策略。结果表明,管理层自愿性业绩预告披露的动机在投资者情绪低迷时更强,且业绩预告精确度更高;但随投资者情绪的逐渐高涨,管理层自愿披露业绩预告的动机会减弱,且业绩预告准确性会显著降低。因为当市场情绪低落时,投资者的悲观主义倾向较为明显,需要更加详细、精确的业绩预告信息以缓解其对未来的悲观和不确定预期。但当市场情绪高涨时,投资者较少关注应计盈余和现金盈余对盈余持续性的不同影响,导致管理层操控应计盈余以迎合投资者对公司未来业绩的乐观预期(Ali and Gurun,2008),从而增加了管理层业绩预告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业绩预告的精确性。因此,相对于投资者情绪乐观期间,投资者情绪悲观期间管理层业绩预告精确度更高,即自愿性信息披露更加真实可靠。

四、结论

管理层通过不断修正业绩预告迎合投资者情绪取得的经济效果十分显著(Bergman and Roychowdhury, 2008;王俊秋等,2013),因为管理层知道投资者情绪会影响股价与公司收益,且能识别投资者情绪,并制定相应的信息披露策略来迎合和安抚投资者情绪,从中获取收益,这是一个市场投资者与管理层双方博弈的过程。迎合理论表明,在博弈过程中投资者情绪占主导地位,管理层行为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更大。因此分析管理层自愿性信息中业绩预测预告和好消息、坏消息的披露动机、择时性及真实性受投资者情绪悲观或乐观的影响,能够帮助个体投资者根据投资者情绪不同特征识别管理层信息披露行为,作出正确的投资选择。

总之,本文从投资者情绪和信息披露的内在联系入手,结合管理层迎合理论,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投资者情绪乐观期间,投资者情绪悲观期间管理层自愿性披露中业绩预告和盈余预告好消息的动机更强,更加真实可靠,但会择时披露坏消息。

参考文献:

[1]Baker, M., and J. Wurgler. Investor Sentiment in the Stock Market[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9, 21( 2): 129-151.

[2]Baker, M., J. Wurgler, and Y. Yuan.Global,Loeal,and Contagious Investor Sentiment[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2, 104(2): 272- 287.

[3]Brown, N., T. Christensen, B. Elliott, and R. Mergenthaler. Investor Sentiment and Pro Forma Earnings Disclos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2, 50(1): 1-50.

[4]Bergman, N., and S. Roychowdhury. Investor Sentiment and Corporate Disclosur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8, 46(5): 1057-1083.

[5]Ali, A., and U. G. Gurun. Investor Sentiment, Accruals Anomaly, and Accruals Management[J]. Journal of Accunting , Auditing and Finance, 2008, 24(3): 415-431.

[6]Seybert, N., and H. I. Yang. The Party’s over: The Role of Earning Guidance in Resolving Sentiment-driven Overvalu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2014, 58(2): 308-319.

[7]崔晓蕾、徐龙炳:《迎合理论对公司决策影响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6期。

[8]于晓红、张雪、李燕燕:《公司内在价值、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基于创业板市场的经验证据》,《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第1期。

[9]朱朝晖:《投资者情绪与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基于迎合渠道的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年第6期。

[10]王俊秋、花贵如、姚美云:《投资者情绪与管理层业绩预告策略》,《财经研究》2013年第10期。

[11]文凤华、肖金利、黄创霞等:《投资者情绪特征对股票价格行为的影响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第3期。

[12]陈国辉、韩海文:《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价值效应检验》,《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5期。

[13]喻凯、龙雪晴:《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对股票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6期。

[14]王云魁、于换军:《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新疆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情绪管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情绪管理;班级管理;积极作用

情绪管理,是指对于群体个体对自身清晰的认知,并在认知基础上,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当前情绪管理被应用在企业培训,学校教育中。做好情绪管理对于企业和教育来讲至关重要,在学校教育中,教育点当着学生的发展基础,而班集体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对其进行全面管控,促进班集体有效成长,将成为学校教育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班级建设中,学生情绪将会影响直接对整个班集体建设产生影响,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讲,学生时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事物认知较为冲动,因此教师做好班级理首先用做好学生的情绪管理。

一、情绪管理与班级管理

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下,教育并非单纯注重学生的学习,更注重学生的成长与发育,在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由于思维尚未发展成熟,对于情绪难以全面进行掌握,因此在班级建设中,常常由于学生难以控制情绪,形成打架斗殴等事件,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建设,对班级管理造成影响不良影响[1]。情绪管理隶属于心理学范畴,能否管控好自身的情绪其与自身的情商也存在巨大的关系,情绪管理最基本形态有四种,其中包括拒绝,压抑,替代和升华,拒绝是一种极端的情绪防御形式,而压抑则是情绪努力逐渐的过程,替代则是指将情绪进行转化,运用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升华致使最终对情绪管理得体。在班级管理中,首先应明白情绪管理的作用,并在实际教学中,将情绪管理方式传授给予学生,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管控好自己的情绪,以便于最后更好的建设整个班集体,减少由于情绪失控而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情绪管理对班级管理的积极作用

(一)情绪管理可调节班级学生之间矛盾

情绪复杂多样,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讲,思想观念逐渐独立,在这一发展阶段,学生则要求更多的发展空间与自由,而当学生面对所发生事件时,受到思维模式的影响,因而出现众多矛盾,长期情绪受到压抑,将会使得学生心态逐渐扭曲,直至发生恶性事件[2]。因而教师应尽量主动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在班级管理中,及时对学生情绪进行管理,抚平学生激动心理状态,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尽量开导学生,以便于及时调节班级学生之间矛盾,促进学生之间良好合作,降低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情绪管理可增加班级凝聚力

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着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而当前无论各阶段教育中学生的一个共同点都是学习压力的与日俱增,故进行情绪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情绪管理并非为过分抑制情绪,而是在了解情绪后,及时进行自我调剂,防止事态扩大化。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班级作为一个整体,只有具有凝聚力,才能帮助班级进行建设[3]。因此情绪管理可增加班级凝聚力,通过对学生情绪进行管控,及时调节学生不良情绪,并通过班级文化建设,逐渐使得班级形成一种向心力,班级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困难。

(三)情绪管理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阶段的领航者,在管控中应传授学生一定的情绪管控方式,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帮助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其主要原因在于调节学生情绪,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良好情绪与状态,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在学习中,全神贯注进行学习,并逐渐对班级学习产生兴趣,通过班级合作,与学生之间共同学习,以便于形成合作式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建立团结合作精神,提升班级整体建设质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情绪管理在班级管理中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其班级成员的情绪控制和调节,避免对其个体成员出现情绪过激和与班级群体成员间不一致的状况。班级管理实质上是对不同个体的性格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而个人的性格在情绪上是最为直接的表现。而对情绪管理的提高,可以使得个体成员在情绪中始终处于可控范围,降低其剧烈变化的外在表现,消除其存在的内在表现,使得班级管理获得整体综合水平的提升。

作者:徐丹红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