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例6篇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文1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8—0039—01

新课标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更新课堂模式为学生搭建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学观念,注重“三维目标”

新课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入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认识化学世界,并结合化学教学提供的丰富素材逐渐形成积极、健康、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关系。例如,在《分子热运动》的探究活动中,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举例说明扩散现象,进而提出分子的运动,自然地导入新课;让学生提出关于分子运动的猜想;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数据,运用相关的物理、数学知识分析影响分子运动速度的因素;运用分子运动的知识解释探究现象;讨论、交流总结,得出结论。这种设计体现了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理念,不仅使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在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课堂互动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有选择地感知外在信息,构建当前事物的意义。”同样,教育改革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实践中,就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和学的全过程。化学教学要结合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面向实际的探究学习环境,立足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和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中,我根据近年来红河被污染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自主学习问题:①红河的源头在哪里?有哪些原因可能造成水源污染?②上游沿岸有无排放大量废水、废物的工厂或其他污染源?③水污染造成了哪些危害?④面对水污染我们应做些什么?在开展活动的同时,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让课堂成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教师及时点评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促使学生在活动中灵活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新课标要求教师走下讲台,放弃权威,走近学生,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帮助者。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课堂上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也要鼓励学生多做实验,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贴近社会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并获取有关知识和经验,优化课程资源,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从现象上升为理论,再从理论回到生活,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理念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中多开发一些与生产生活贴近的资源,理论联系实际,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文2

关键词 中职物理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中职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作用

1.1 提供逼真的情境模拟

在传统的教学中,单一的理论讲解使得本来就很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抽象乏味。而像“力”与“场”这样的概念,即使老师想通过实物进行展示也无从下手,长此以往,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彻,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将信息技术引入物理课堂后,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情境的模拟,让学生能够耳有所闻眼有所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学习导体如何在电场中达到静电平衡的课程时,可以使用3D动画展示达到静电平衡的过程:用红色球状物代表均匀强电场中的自由电子,将导体放入电场后,小球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开始运动,最后聚集在导体一端,达到静电平衡状态。这样直观的感受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也使得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1.2 转换学生的观察视角

物理的学习中大到天体运行,小到微观粒子,这些要么太大无法直观观察,要么太小看不见摸不着,让学生无法直观感受,老师上课也无从上起,只能念课本讲习题,收效甚微。将信息技术带入课堂就可以将天体缩小化,微观粒子放大化。如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模拟天体的运行轨道,让同学们在动画的观察中发现天体运行的规律。同样,也可以将微观粒子宏观化,用多媒体将微观世界放大,模拟粒子运动、对撞等物理现象,加强同学们的理解力。

这些我们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物理规律、物理现象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表现出来,更别说使之具体化、形象化,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物理基础本来就比较差,接受力与理解力也较弱,很难掌握这些抽象性的知识点。使用多媒体将天体缩小,将微观粒子宏观化之后,教学变得生动形象,那些抽象的物理规律也变得具体可见,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也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与观察问题的能力。

1.3 慢镜头展现运动过程

在学习中,很多物理现象都是稍纵即逝,无法观察得到,即使一些能看到的运动过程由于速度太快也无法观察仔细。这样的情况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处理放慢运动的速度,重现这些物理过程,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如在学习加速度的课程中,学生往往无法直观看见速度规律性增加或减少的过程,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小车的运动,慢镜头播放小车的运动,在一个匀速运动的小车上施加一个反方向的恒力,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小车在恒力的作用下先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再沿着作用力的方向做匀加速运动。这样通过计算机展现这些物理过程,并随时对其控制,更容易观察理解。

1.4 分解物理现象,重现思维过程

很多物理现象可以分解为单独的简单现象,但这些思维方式方法是抽象的,不可现的,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我们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平抛运动时,可以将物体的运动曲线投影在x轴与y轴上,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平抛运动就是一个匀速运动与一个自由落体运动的集合。这样将抽象的思维立体化地展现出来,学生更容易消化。

2 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模式的探究(下转第167页)(上接第128页)

2.1 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整合模式

演示整合模式主要是指老师根据课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课件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示教学,这种方式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动态地展示给同学,将微观世界宏观地展现出来,将高速度的运动现象以慢速的过程展现出来,突出事物的本性,创造灵活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感知。这样的模式往往包括: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实验(或演示)—分析概括几个流程。如在学习《螺旋测微器的使用》一课时,对于中职生来说螺旋测微器属于新仪器,在之前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既不了解其形状也不了解其使用方法。螺旋测微器的实物相对较小,若老师上课拿着实物进行讲解如何操作如何读数,可能只有第一排正中间的同学才能看清。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实物之后通过计算机将课件中的螺旋测微器放大,拖动粗调动点与微调动点来讲解如何读数,最后再让同学们自己练习。这样演示与老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做到讲解细致全面,也能够做到生动直观。但是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仍然没能跳出老师教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2 引导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整合模式

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带入课堂,为学生创造新颖的教学情境,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自主探究的整合模式主要包括: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采集实验数据—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分析与评价几个环节。如在学习《动量守恒定律》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运用软件制作物理模型。通过《仿真物理实验室》创建一块平板,上面再创建一个木板,设置它们的物理属性,选择考虑重力作用。这样一个模型就建成了,学习过程中通过改变参数来改变物体的运动,观察运动的规律。虚拟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情境体验,在改变参数探究不同状态运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收集实验数据,自己发现物理规律,不仅掌握了所要学的知识,也增强了自信心。

2.3 利用网络进行拓展式探究的整合模式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文3

摘 要 为探讨天津女子垒球运动员体脂及本项目运动员的超重和肥胖问题,为天津垒球队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取得更好成绩提供参考,本研究对天津市女子垒球运动员身高、体重、体脂百分比进行测试,根据身高、体重计算其BMI值,并与其他两个项目的女子运动员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与其它女子项目相比,垒球的超重和肥胖更为明显,尤其是投手,需要引起重视。

关键词 垒球运动员 BMI 体脂百分比 超重 肥胖

垒球项目要求运动员身体形态身材高大均匀、体形健硕,但由此可能会出现超重和肥胖问题,从而影响运动能力的发挥。为此,本研究对天津市女子垒球运动员的体成分进行探讨,以期能揭示本项目运动员的超重和肥胖问题,为天津市垒球项目成绩的提高提供数据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28名天津女子垒球运动员。

(二)研究方法

测试法、数理统计、文献资料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垒球运动员超重和肥胖标准的划分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普通人群的超重和肥胖诊断指标主要有体质指数(BMI)和体脂百分比,对于运动员群体的相关研究非常少见。由于在衡量超重和肥胖的精确性及准确性方面,体脂百分比优于体质指数,故本研究超重和肥胖的评价标准以体脂百分比为依据。

体脂百分比评价超重和肥胖的标准,国内外也不相同。Vivian H.Heyward指出经常运动的、18-34岁的成年女性体脂百分判断超重和肥胖的标准23%和26%。国外还有研究显示,世界顶尖女子垒球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为:12%-18%。2010年孙君志对女子水球运动员的研究,为国内有关运动员超重和肥胖标准的界定提供参考。鉴于人种的差异,在此我们借鉴孙君志对运动员超重和肥胖的判定,即25%≤BF%

根据以上标准,我们对天津市优秀女子垒球运动员的超重和肥胖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天津市优秀女子垒球运动员的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是5名和3名,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是17.9%和10.7%。

(二)不同位置垒球运动员超重和肥胖比较

为探讨垒球运动员体脂是否和位置有关,我们对不同位置垒球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投手的身高、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场员(P

分析显示,投手在身高、体重、体脂百分比三个指标上都明显高于场员,因此我们认为垒球运动的投手更容易出现肥胖现象,这跟她们在场上的位置和主要的职能有很大的关系。研究表明,垒球比赛胜负的80%掌握在投手手中。投球是极具进攻性的防守,能直接破坏和制约对方的进攻。垒球投手制胜的法宝是“投点+速度”,要求运动员既有速度,又要有准确度。这对于运动员来说就是要求身体各部位的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都要发达。大肌肉群可以增加运动员的爆发力,发达的小肌肉群可以更好的帮助投手控制球的投点和方向,提高投球的准确性。运动员往往为了能达到高水平的竞技技术,会大量的补充营养来增加肌肉的弹性和力量,但是运动员忽略了一点,肌肉增重的同时,体重也会增加,很可能同时会增加体脂含量,减慢运动员瞬间短距离移动的速度,投手在赛场上的投点变化也会减少。这从整体上来说,会影响比赛的结果。

(三)垒球运动员与其他项目运动员体脂比较

垒球是集力量、灵敏和速度于一身的一项运动,肌肉的发达程度对于垒球的击打、投掷、短距离瞬间移动都有很大的关系。同样的体重中,如果体脂含量过高则意味着肌肉含量过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能力及运动成绩的发挥。

为了比较垒球运动员与其他女子项目运动员肥胖程度的大小,我们以女子网球及女子排球运动员为代表,对两个项目女子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及体脂百分比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垒球运动员身高明显低于女子排球运动员(P

虽然本研究测得的数据很有限,但是垒球运动与其他女子体育项目相比,体脂百分比出现肥胖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说明垒球项目相对于其他女子项目而言,更容易出现超重和肥胖,这显然与垒球的项目需要有很大的关系。

导致垒球运动员超重和肥胖现象的原因,除了上述项目特点,还和大众,尤其是大众媒体,对她们高大、健硕、强壮、自我形象有关。每当提到垒球运动员,出现在大众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就是高大强壮的身躯,紧实的肱二头肌,粗壮的大腿和发达的臀大肌。这种自我形象使得垒球运动员在心理上有了一定的概念和压力,为了能抵抗场上激烈的撞击,迫使自己要变得更加宽大、强壮,反映在身体形态上的指标就是体重,尤其是体脂的增加,从而导致垒球运动员超重和肥胖风险的增加。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文4

在教学活动观察中发现,大多数科学课上,学生的活动是浅层次的,甚至是无效的,是为活动而活动的。实际上,课堂上学生的活动不是科学课堂教学的目的,而只能是实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的手段,这些手段反映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一节好的科学课,如果从学生活动的角度来观察,它应该是分层次的、高质量的。为了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阅读等活动,上升到科学思维,如探究性学习,再升华到情感的宣泄,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动手”“动脑”“动情”为科学课学生活动的“三层次”。现以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物质的构成》教学为例谈谈学生活动的设计。

一、“动手”:身体的活动――学生课堂活动的第一层次

“动手”活动的特点和作用是:锻炼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体验、接受刺激与营造氛围。

【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教师演示实验:一装满小石块的烧杯中能继续加入沙子吗?为什么?(预设回答:因为小石块之间有空隙。)问题:装满水的烧杯中能渗透入另一种液体吗?

【教学程序二】引导探究,建构知识

学生活动一:讨论并设计实验证明水中能否渗透入其他液体。

预设1:直接在盛满水的烧杯中滴加酒精。

引导:现象不明显不易观察。且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不能科学证明。知识链接:液体的表面存在着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液体表面张力。

引语:科学中定性研究往往比较粗略,要进行精确测量需要定量研究。如何进行定量证明?(预设回答: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进行研究。)

预设2:用量筒分别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和酒精相互混合,观察体积之间是否有变化。

学生动手实验:用量筒分别量取20 ml水和20 ml酒精,并混合,观察混合的液体总体积。

提出问题:为什么20 ml水和2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小于40 ml?

引语:难道酒精内部、水内部也存在着空隙?

知识建构:水和酒精是由一种叫分子的微粒构成的,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

通过相关的资料呈现,引导学生建构分子的知识:很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酒精、蔗糖、氧气、甲烷、二氧化碳等等。分子是一种很小的微粒。

反思: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改为在类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的创新设计实验,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设计方案后,学生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和酒精进行混合实验能锻炼学生“动手”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实验基本技能。

二、“动脑”:思维的活动――学生课堂活动的第二层次

这些活动的表现形式有:讨论、交流、研究、表述(口头的和书面的)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得到科学思维方法、协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活动应该是在第一层次活动上的提升。一节好的科学课应该具备层次和梯度,要层层推进,这种层次和梯度,就应该体现在学生的活动上。

【教学程序三】继续探究,拓展思维

情境:将一滴红墨水滴入烧杯的水中。观察现象并提出质疑:水逐渐被染红(或酒精和水混合体积的体积变化)仅仅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吗?

学生活动二:如何证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①预设学生回答方案:液体(水)与液体(酒精或红墨水)之间的扩散现象。②引导:难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都是液体吗?要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意义怎么证明?③拓展思维:气体与气体之间的扩散现象证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证明固体与固体之间的扩散现象证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④升华思维:液体与固体之间、液体与气体之间、固体与气体之间等等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实例。⑤小组合作交流生活中的事例,代表小组汇报事例。

学生活动三:探究活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①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合作讨论。②评价实验方案。小组汇报实验方案,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根据控制变量法、实验操作以及观察的难易程度等探究原则进行评价。③进行小组合作探究。④汇报探究结论并分析探究过程中的得失。

反思: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微观运动,如何从宏观的扩散现象证明微观运动,是一种宏观与微观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宏观扩散现象的证明事例,引导学生从同种状态的不同物质之间、不同状态的不同物质之间举例或设计实验证明,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培养思维的完整性。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实验、评价实验、探究实验、交流评价活动锻炼学生探究活动所需的思S。所以说活动是“动脑”的活动,是思维的活动。

三、“动情”:情感的宣泄――学生课堂活动的第三层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是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活动形成的。在具体的“动情”活动中逐渐形成科学的求真态度、对科学本质观的理解、对STSE的认识情感等等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程序四】体验活动,升华情感

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分子之间的空隙有区别吗?

2.探究实验:比较空气分子之间的空隙与水分子之间空隙的大小。

用注射器抽取5 ml空气,前端用手指顶住,使其密封。用另一只手慢慢推活塞,你能将空气压缩到多少ml。

步骤2:将5 ml的空气改为5 ml水(将水倒入小烧杯便于抽取),步骤同上,你能将水压缩到多少ml。

3.引导归纳:不同分子之间分子的空隙大小不同。一般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固体分子间空隙最小。

4.情感点悟:

(1)你能从实验中得到什么启发?

(2)你能根据不同分子间空隙不同的原理解释气体无形吗?液体为什么会流动?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吗?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文5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微观粒子 实验探究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040-02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是《化学课程标准》强调掌握的内容,也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热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一定难度,因为微粒不像宏观物质一样看得见、摸得着。学生仅凭想象很难形成科学的认识,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归纳比较、粒子模型、多媒体信息技术,联系生活经验和设计实验探究等,让学生跨越这一学习难关。

一、应用归纳对比,了解微粒概念

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通过对比,找到相关知识的共性与联系,是达到知识彼岸的一叶方舟。学习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概念与性质时,可运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把握概念的实质。

二、联系生活实际,构建微粒概念

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学习分子、原子知识时,要能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学会从微观的角度看问题。

例如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即没有生成新物质。如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的聚集状态发生了变化,而水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是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变了。

三、利用图形图示,掌握微粒概念

近年来,以微观粒子模型图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命题的试题已经成为常态,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类比等方式,能初步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引导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进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我们可用大小或形状不同的图形表示原子,用这些图形的结合表示分子,如用“ ”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就可以表示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分解的过程则可表示如下:

这样,就将一些抽象的微观物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原子知识的理解。

四、开展实验探究,掌握微粒概念

由于分子、原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很多学生对其概念和性质的理解感到非常困难,教材上则利用实验和“活动与探究”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分子、原子知识,如借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和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让同学们感受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通过水的蒸发、品红的扩散、氨分子扩散等演示实验感受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通过家庭小实验体验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例如氨分子的扩散实验:先引导学生闻氨水和酚酞试液的气味,并演示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请学生描述现象(浓氨水有刺激性气味。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然后在烧杯A、B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在烧杯C中装入5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C两烧杯罩在一起,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几分钟后,观察到小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引导学生分析得出C烧杯中氨分子运动扩散到A烧杯中,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五、运用信息技术,解释微粒概念

在化学教学中,常规教学方法通常用挂图或投影片、模型等媒体示意,往往缺乏直观的效果。因此教师教学时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形象生动地表现:变小为大、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扩大为宏观的示意图像,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生动的启示,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

例如,在讲分子运动时,谈到水从衣服上挥发的过程,无法通过实验真实反映其变化过程,若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水分子从衣服上慢慢运动出来,散发到空气中去,同时温度升高时,水分子运动加剧;温度降低时,分子运动减慢,最后湿衣服变成了干衣服。通过动画模拟,学生不但加深了对分子运动的认识,而且也了解了分子运动规律与温度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 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文6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注重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探究教学法属于其中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物理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探究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模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符合高中学生的整体认知过程,受到了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视。探究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以教材为依据设置探究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整个探究过程,验证物理问题的规律,以掌握新的物理知识,并学会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二、探究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探究内容。学生已经在上一阶段的物理课程中了掌握了圆周运动规律的知识,以及表示圆周运动速度快慢的物理量,准备开始学习《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课程中的物理知识。(二)探究任务。1.物体做圆周运动需要力的作用。2.当物体失去了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力时,会立刻沿着该点切线开始做直线运动。(三)探究过程。由教师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组选定1名组长作为发言代表,每组提出一种探究方案,经过教师指导后,确定以下三种探究方案:1.用一根比较结实的软绳,一端紧紧拴住一个小球,另一端用手抓牢,在一个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慢慢抡动,使小球开始做圆周运动,此时体验手的用力情况和小球的受力情况,当松开软绳时,观察并记录下小球的运动情况。2.乘坐一次出租车,在出租车到达红绿灯路口右转弯时,体验自己的身体状态,记录下出租车的运动情况,并说明为何会有这种现象发生。3.将一根软式排球放在一个布袋中,用一根绳子紧紧将布袋扎紧,和小组队员来到学校空旷的操场上完成一次游戏。一名学生抓住绳子使软式排球开始圆周运动,其他学生站在不同位置,当这名学生松开手中的绳子时,看看哪位学生能够用手接住软式排球,思考接住软式排球的学生所站位置和松开绳子的学生所在位置存在怎样的关系。(四)探究结果。1.全部学生的记录认为当松开软绳后,小球不再做圆周运动;一部分学生的记录认为松开软绳后小球开始做直线运动;还有部分学生的记录认为当手拉住软绳使小球做圆周运动时,软绳绷得非常紧,小球运动越快时绳子绷得越紧。2.全部学生的记录认为自己的身体会往出租车转弯的相反方向倾斜,部分学生在解释这个物理现象时认为是自身的惯性所致,该现象说明当出租车转弯时,身体有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表现,如果用手拉住车内扶手或者依靠车门时,身体才会和出租车一起做右转弯运动。3.部分学生记录自己接到了软式排球,是因为自己所站位置和放开软式排球的位置相连在圆周运动切线上,但还需进一步验证。

三、探究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从《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探究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参与探究活动非常少,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学生基本上自主完成了探究方案的设计和整个探究过程,教师在选择探究方案时给予了一定指导。教师没有对学生提出任何要求,也没有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设计探究方案,但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很高,通过了自己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和认真记录,可以发现探究活动中的各种物理规律。在此次物理探究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开展分组讨论的机会较多,注重的是学生亲身体验的学习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探究教学法在物理课堂教学的应用,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制定探究计划,分组合作讨论,动手完成实验,记录相关数据的整体过程。当学生被探究内容吸引时,完全有能力通过大家的智慧共同完成探究任务,教师给予一定指导即可。通过此次教学实践可以发现,探究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注重的是充分激发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自主完成探究的整个过程。虽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或许会碰到困难,需要教师给予相应指导,但学生还是能够从探究活动中学习到很多教材上没有的知识内容。从教学效果来说,学生亲身体验物理实验远远比教师枯燥无味地传授物理知识更加令学生信服,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从物理实验中获得的新知识,很愿意自己尝试完成实验,记录数据结果并拟出结论。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物理知识,学生不但不能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提出任何异议,长此以往还会遏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抹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因此,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要积极采用探究教学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个人创意思想,尤其是一些平时物理成绩并不突出的学生,很可能会挖掘出其内在潜力,使其对物理问题有更多的独特想法,如果这些学生能够在探究活动中得到关注和肯定,会有助于增强其自信心,进而会对物理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有效提高物理成绩。

综上所述,探究不仅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更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自主探究更符合人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探究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从根本上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作者:曾劲松 单位:福建省平和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军晖.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自主探究模式的构想与实施[J].物理实验,2007,01:27-30+38.

[2]柳小伟.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9:1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