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审计的含义范例6篇

持续审计的含义

持续审计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 持续经营不确定性;上市公司特征;统计分析

一、引言

自20世纪20年代审计师开始使用“受限于”(subject-to opinion,简称ST意见)审计意见披露公司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后,美国出现了大量揭露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意见。1989年的SAS 59进一步确认了审计师需要在审计报告中披露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责任。在我国,2003年7月1日,颁布实施修正后的《独立审计准则第17号――持续经营》,该准则规定了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意见是会计报表审计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进一步明确了注册会计师在承接审计业务和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充分关注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2006由财政部颁布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规定,当审计师对公司在可预见的未来其经营活动能否持续存在疑虑,从而影响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时,审计师应当提请管理当局披露有关持续经营的重大不确定性,并考虑对审计报告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Go-ing-concern opinions)。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产生重大疑虑,从而在审计报告中明确提及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一类非标准审计意见,具体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否定意见等意见类型。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一直是学术界密切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有相当多的文献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进行了单独研究。但长期以来,国内对连续被披露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的特征研究很少,大多数的文献都倾向于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其它非标意见结合研究,但随着国内外针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异质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单独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和有意义。

二、研究现状

针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其他非标准意见之间的差异性以及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具有的信息含量,国外已有大量学者进行了研究。Firth(1978)运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保留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选取保留审计意见研究样本和无保留审计意见控制样本各247家,并将保留审计意见分为五类,发现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和资产计价保留审计意见产生了显著的负的累计异常报酬率,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具有显著的信息含量。Elliot(1982)继续研究了不同类型保留意见的信息含量问题,选取了保留意见研究样本和无保留意见控制样本各145家,亦将保留意见分为五类,发现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在其公开披露前5周内股票市场有显著的负面反应。Dodd and Dopuch(1984)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在(-2,+2)以及(+1,+5)的时间窗口内,证券市场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负反应程度明显强于其它类型保留审计意见的负反应程度。Jennifer(2003)的实证研究则表明负债比率、上一年度审计意见类型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均显著正相关;流动比率、亏损程度、不支付股利、或有负债比例与公司是否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显著相关,而这些因素与是否被出具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则未发现有显著相关关系;资产规模则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而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负相关。Jennifer的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在影响因素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在我国,近年来也有较多针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研究。邵瑞庆,崔丽娟(2006)分析了自我国出现首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以来,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发表审计意见的总体情况与趋势。廖义刚(2006)选取在1998-2003年年报中首次披露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首次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结果表明证券市场对首次出具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具有显著负面反应。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选取了2004-2009年之间连续五年年报中披露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这些上市公司的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研究,重点考察连续五年年报中披露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之间的共同特性,为持续经营不确定审计意见的后续研究提供相关证据。

三、我国2004-2009年间连续五年年报中披露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上市公司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选择年报中披露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公司为样本,选取了2004-2009年之间连续五年年报中披露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的数据,包括审计意见类型、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经营杠杆系数等,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筛选,扣除了数据缺失的公司,共得到有效样本186家。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是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年报手工筛选获得,审计意见数据与财务数据都来自国泰安数据库。以下是统计分析结果及其分析。

(一)被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统计分析

我们统计了在2004-2009年之间连续五年年报中披露持续经营具有不确定性的上市公司被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统计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在186个样本中,有102个样本被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加事项段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占54.84%,47个样本被出具了无法发表意见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占25.27%,而被出具了保留意见和保留意见加事项段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样本分别为21个和16个,所占比重分别为11.29%和8.60%,相对较少。

一般来说,如果注册会计师发现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但是通过比较以前年度的预测与实际结果或比较本期的预测与截至目前的实际结果,没有发现对预测性信息具有重大影响的假设、特别敏感的或容易发生变动的假设以及与历史趋势不一致的假设,同时被审计单位已经按照注册会计师的要求对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事项进行了充分的披露,对于其他项目的审计也没有不符事项或已接受会计师的全部调整建议,其调整后报表已较为真实稳健,注册会计师会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如果注册会计师发现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而在追加审计程序中未能获得关于重大不确定性事项的任何证据或只获得了零星证据而不足以形成对该事项的实质性判断,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如果注册会计师肯定被审计单位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但存在可能导致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被审计单位却全部或部分拒绝进行适当披露,则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该事项的严重程度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并在意见段之前的说明段中描述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主要事项或情况以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事实,同时指明被审计单位未在会计报表中进行适当披露。

结合以上统计结果,可以推断,样本中,超过半数的公司发生的导致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事项具有长期性及稳定性,大多是由经营不善所导致,且公司对这些事项进行了积极披露,而非消极掩盖。而25.27%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公司则涉及较多的预计负债,主要由巨额担保和未决诉讼所导致,但审计师无法根据现有资料和证据作出实质性判断,故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为数较少的上市公司被出具保留意见,也再次证明多数上市公司都积极披露导致持续经营产生不确定性的事项。

(二)资本结构统计分析

我们搜集了在2004-2009年之间连续五年在年报中披露持续经营具有不确定性的上市公司资产总额、负债总额以及预计负债总额的数据,以期获得该类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从而对其资本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统计,得到图1的结果。

资产负债率是一项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也反应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一般来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应小于1,若资产负债率大于1,则说明公司已严重资不抵债,经营风险巨大,统计结果显示资产负债率均值为5.03,且117个样本的资产负债率大于等于1,13个样本的资产负债率在0.9―1之间,47个样本的资产负债率在0.5―0.9之间,表明以上多数上市公司都存在一定的资不抵债问题。

预计负债是指因或有事项可能产生的负债,预计负债总额越大,表明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越大。统计分析表明在2004-2009年之间连续五年在年报中披露持续经营具有不确定性的上市公司均存在较多的预计负债,平均为127888182.4元,大额预计负债的存在使公司的持续经营出现不确定性。

结合以上统计结果,发现在2004-2009年之间连续五年在年报中披露持续经营具有不确定性的上市公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资不抵债问题,大多表现为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公司经营严重亏损,亏损到大于公司的实收资本或股本以及原先因其他原因增加的资本溢价,将盈余公积补亏后仍然无法弥补完全,导致净资产出现红字;二是公司突然面临的巨额赔偿或巨额罚款。赔偿或罚款的金额大于赔偿前净资产的总额,导致赔偿后净资产出现红字,具体表现为该类公司的预计负债总额较大,均值为127 888 182.4;三是公司计提巨额的减值准备,包括计提坏账,固定资产减值等长期资产以及商誉等的减值准备,且计提的金额大于计提前的净资产总额,导致计提后的净资产出现红字。

(三)资产盈利能力统计分析

我们搜集了在2004-2009年之间连续五年在年报中披露持续经营具有不确定性的上市公司总资产净利润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的数据,去除一些不规律的数据后计算得到,ROA和ROE的均值分别为-0.30586和-0.48304,其中,ROA的值在0-1之间的共有74个样本,小于0的共104个样本。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及统一性,ROA和ROE的分母均选取自该年度公司财务报表的期初数据。

ROA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实现的利润与同期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该比值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ROE是指利润额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值,该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该指标越低,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获利能力越弱。结合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2004-2009年之间连续五年在年报中披露持续经营具有不确定性的上市公司都具有较差的盈利能力,其经营管理水平较弱,投资收益较低,持续经营能力较弱。

(四)财务杠杆效应统计分析

我们搜集了在2004-2009年之间连续五年年报中披露持续经营具有不确定性的上市公司财务杠杆方面的数据,包括财务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和综合杠杆,以上数据均由国泰安数据库直接得到,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和综合杠杆三者均值分别为:1.38、-1.37、1.62。

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常常被用来衡量财务风险的大小,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小,财务风险也就越小。一般来说,财务杠杆系数大于1表明财务风险较大,而我们的统计结果为1.38,表明该类公司财务风险很大。经营杠杆系数是企业计算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盈余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之间的比率。由于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因此常常被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一般来说,经营杠杆系数为负,则说明营业利润小于零,结合我们的统计结果,经营杠杆系数为-1.37,表明该类公司的营业利润为负值,盈利能力很差,经营风险较大。

四、总结

通过以上四方面的描述性统计以及结果分析,发现了在2004-2009年之间连续五年在年报中披露持续经营具有不确定性的上市公司特性的共同之处:一是被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大多为无保留意见加事项段的非标准审计意见,该类上市公司对于导致持续经营出现不确定性的原因多数选择积极披露,而非消极隐瞒;二是其资产结构呈现出一种不合理的状态,资产负债率大多大于1,或者接近1,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经营风险较大,且存在较多的预计负债,公司随时会面临巨额赔偿或巨额赔款,而这些预计负债的形成大多与企业进行巨额担保有关;三是资产盈利能力较弱,总资产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大多呈现负值,后续发展能力很弱;四是财务风险较高,经营风险较大,随时会出现被清算的可能。

在明确该类公司的共同特性之后,我们便可以更好的进行后续研究,针对最近国内提出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异质性的话题,我们可以比较在年报中披露持续经营具有不确定性的上市公司与其他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之间的特性,从而获取更多证据。

由于本文是首次针对连续五年在年报中披露持续经营具有不确定性的上市公司的特性进行相关分析,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连续五年间的公司进行分析主要集中在静态层面上,描述性统计分析没有表现出动态性;本文力求反映所研究的样本的共同点,对数据的处理都较简单,没有采用回归分析其显著性,故无法确定这些特性是否显著区别于其他特性。

【参考文献】

[1] Firth.Qualified Audit Reports:Their Impact on Investment Decisions[J].Accounting Review.1978,(3):642-650.

[2] Elliott J.Subject to Audit Opinions and Abnormal Security R eturns:Outcome and Ambiguiti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 esearch,1982,(2):617-638.

[3] Pringle,Lynn M.,Crum,R obert P.Do SAS No.59 Format Changes Affect the Outcome and the Quality of Investment Decisions?[J].Accounting Horizons,1990,(9):68-75.

[4] Melumad Nahum D,Ziv Amir.A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Market R eaction to Auditors’Qualifications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 esearch,1997,(3):239-256.

[5] 许振国.浅谈财务杠杆效应[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10).

[6] 宋常等.上市公司首次披露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研究[J].审计研究,2005(1).

[7] 郭智勇,陈龙春.上市公司非标准审计意见市场反应的差异性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3).

[8] 鲁晓岚,张文杰.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异质性――国外研究回顾与前瞻[J].会计之友,2009(5).

[9] 寥义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我国证券市场1998-2003年首次出具GCO的市场反应[J]. 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2006.

[10] 田利军.持续经营能力的判断与审计意见类型[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9).

[11] 寥义刚.审计师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动因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7).

持续审计的含义范文2

[论文摘要]本文搜集、整理了国外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异质性的研究成果,对国外研究中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进行区分并分别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厘清,并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研究应用等方面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对我国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路径。

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Go-ing-concern opnions)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产生重大疑虑,从而在审计报告中明确提及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一类非标准审计意见,具体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否定意见等意见类型。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初现于20世纪20年代,其发展演变以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审计意见研究特别是国内研究过于强调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其它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同质性,即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其它非标准审计意见具有共同的属性。研究设计也通常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看作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一个子集来构建。于是,一个研究主题便产生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其它非标准审计意见是否真的同质呢?如果二者并非同质的,而是异质的。二者之间就存在显著差异,过分坚持同质性的研究视角只能使我们的研究浅尝辄止,难以厘清各自的本质属性,研究结论也缺乏现实基础。国外研究逐渐出现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和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进行区分并分别研究的趋势,或直接或间接地显现出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存在异质性的实质内涵。本文回顾和梳理了国外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异质性的相关研究,并对这些研究文献进行了评价,以进一步加深和拓展现有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以及其他非标准审计意见的认识,进而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路径。

下文将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异质性的直接研究和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特性研究两个方面,对国外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直接研究文献就是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和其他非标准审计意见分别作为研究样本和控制样本。通过比较二者在市场反应、贷款决策方面的不同,直接说明两类审计意见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特性研究文献表现为单独以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为研究对象,探究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在某一方面的独特性质。它是对直接研究的补充和完善。这两类研究或直接或间接地印证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其它非标准审计意见存在异质性,有必要对两类意见进行区分并分别研究。

一、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异质性的直接研究

Firth(1978)运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保留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选取保留审计意见研究样本和无保留审计意见控制样本各247家,并将保留审计意见分为持续经营问题、资产计价、子公司保留、连续保留、偏离GAAP等五类,估计期和事件期的时间窗口分别设置为(-60,1)和(-20,20)。研究运用市场模型,分别计算保留审计意见样本和无保留审计意见样本、不同类型的保留审计意见样本在事件期(-20,20)的股票累计异常报酬率,实证结果表明:1 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和资产计价保留审计意见产生了显著的负的累计异常报酬率,其它类型保留审计意见的累计异常报酬率在统计上并不显著:2 不同类型保留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存在差异,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和资产计价两类保留审计意见具有显著的信息含量。

Elliot(1982)继续研究了不同类型保留意见的信息含量问题,其研究方法与Firth大体相同,选取了保留意见研究样本和无保留意见控制样本各145家,同样将保留意见分为五类,差异之处在于:一是运用市场模型时所选择的估计期和事件期的时间窗口不同,分别设置为(-60,0)和(-45,14),且股票报酬率计算采用的是周报酬率。二是出于控制会计盈余的目的,将所有样本根据未预期盈余符号的不同区分为正的未预期盈余子样和负的未预期盈余子样,使得研究设计更科学,研究结论更令人信服。研究结果表明:1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市场对保留审计意见的披露有显著的负面反应;2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和资产计价两类保留意见子样本在其公开披露前第5周内股票市场有显著的负面反应。Dodd and Dopuch(1984)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在(-2,+2)以及(+1,+5)的时间窗口内,证券市场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负反应程度明显强于其它类型保留审计意见的负反应程度。

Pringle and Crum(1990)认为,既然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在预测公司破产时有显著的作用,那么,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出具就会减少股票市场对公司后续提出破产申请行为的吃惊程度。他们以98家破产申请公司为研究样本,并根据公司申请破产前最近一次收到的审计意见类型将研究样本区分为“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破产公司”和“非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破产公司”两个子样本组,通过观察公司申请破产前最近一次收到的审计意见类型与公司提出破产申请后市场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检验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事件研究的时间窗口为(-1,+1),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以事件期窗口的股票累计异常报酬率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有4个:财务破产模型预测样本公司破产的概率;破产前股票市场对有关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媒体信息披露的反应;审计报告披露前的股价变动率;是否为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实证结果表明:是否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是显著的解释变量,最近一次披露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破产申请公司股票的负面反应程度要比最近一次披露非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破产申请公司股票的负面反应程度显著的低,结果支持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对于预测公司破产具有重要作用。Chen。Church(1996)的研究也支持Pringle and Crum的结论。Fleak, Wilson(1994)和Blay,Geiger(2001)还检验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是否能被模型预测所造成的市场反应差异性。结果显示,市场对“被预期”与“未被预期”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有着不同的反应,未能被市场预计到将会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公司其意见的公开披露能够引起比较显著的负向市场波动,表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具有新的增益信息。

除了在股价反应方面的差异性外,在贷款决策方面,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所发挥的作用也明显不同于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由于贷款决策数据获取较为困难,故这类研究大体上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研究的关键是尽最大限度地模拟现实贷款决策情形,以使研究结论更富有说服力。

Finh(1980)向408个贷款主管寄发调查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48%,问卷模拟了现实贷款决策情形,要求贷款主管根据附有不同类型审计意见(无保留意见、持续经营问题、资产计价和违背GAAP的保留意见)的会计报表作出“最高贷款额”的决策。研究结论显示:1 无保留意见公司被给予的“最高贷款额”显著大干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和资产计价两类保留意见公司。2 违背GAAP保留意见公司被给予的“最高贷款额”显著大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和资产计价两类保留意见公司。3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和资产计价两类保留意见对“最高贷款额”的影响并不显著,贷款决策者并不区分这两种类型的保留意见。

Ljbby(1979)以预先安排的34家贷款主管为被调查者,向其提供披露持续经营能力具有不确定性的财务报表,而这些财务报表有的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有的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调查问卷中涉及的被解释变量有两个:“贷款决策”和“利率”。研究结论表明:财务报表中披露持续经营不确定事项对贷款主管的风险评估有重大影响。当财务报表附注没有披露公司持续经营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具有较强的信息含量,而当财务报表附注中提及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虑时,同时公布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对贷款决策的影响大为减弱。

Jennifer(2003)选取了9 304家英国公司作为样本。其中431家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1748家公司被出具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其余7125则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研究以标准审计意见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分类的Logistic模型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负债比率、上一年度审计意见类型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均显著正相关;流动比率、亏损程度、不支付股利、或有负债比例与公司是否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显著相关,而这些因素与是否被出具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则未发现有显著相关关系:资产规模则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而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负相关。Jennifer的研究结果显示,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在影响因素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Melumad and Ziv(1997)在总结已有的关于非标准审计意见和市场反应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可避性假设,即把非标准审计意见区分为事后可避(ex post avoidable)与事后不可避(ex post unavoidable)两种类型。可避审计意见因被审计公司与注册会计师之间存在分歧而产生,该意见可通过遵照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对报告进行调整而避免出具。例如针对关联交易、资产处置、收入确认时机、减值准备计提充分程度以及其他违反公认会计准则的处理等事项而发表的审计意见。不可避审计意见是指被审计单位无法通过调整财务报告来避免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例如持续经营和财务危机问题。基于可避性假设,Melumad and Ziv构建了审计意见与市场反应之间的理论模型,并据此推导出不同审计意见类型的市场反应程度与方向。Melumad and Ziv的研究批驳了以往许多研究所沿用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市场反应为负”这一假说,并从理论模型上推定,不可避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为负,而可避审计意见既可能针对不利的内幕信息,又可能针对有利的内幕信息。因此,可避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具有不确定性,既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Dopuch et al(1986)的研究显示,市场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披露表现出强烈的负面反应,但其研究也表明尽管总体样本审计意见的市场负反应十分强烈,但约25%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样本产生了市场正反应,这一研究结果符合Melumad and Ziv就审计意见与市场关系而提出的可避性假设。

二、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特性研究

Mckeown(1991)和Carcello(20(30)考察了公司规模大小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司规模大小与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显著负相关。他们的解释是:公司规模越大,出现经营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注册会计师对大公司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也更加犹豫不决。因为生怕失去客户从而丢掉可观的审计费收入。

Goodman el al(1995)研究了反映管理层能力的非财务因素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表明,由反映公司管理层能力的指标和财务指标构成的模型在判断正确率上显著高于单纯由财务指标构成的判断模型。国内外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均明确规定:“审计人员在对被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被审单位财务、经营及其他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而且还要关注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以及管理层为缓解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所提出的应对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Behn(2001)研究了管理层应对计划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影响。Behn选取148家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另选取同行业、同规模的148家公司作为控制样本,将公司的负债能力、盈利能力、公司规模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作为控制变量,解释变量是管理层提出的各种应对计划。回归结果表明,获得新投资和取得新的借款对注册会计师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有显著的影响,而削减成本和处置资产对是否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影响并不显著。

Carcello and NeaI(2000)还研究了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成员结构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将债务违约、上期的审计意见类型、公司规模、公司的发展阶段等指标作为研究控制变量。回归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对注册会计师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有显著影响,审计委员会成员与公司关系越密切,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小。

三、国外研究的评述与启示

以上文献综述表明,国外研究逐渐显现出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进行区分并分别研究的趋势,这些研究文献对国内研究无疑具有较强的借鉴与启示意义。当然,无论就学术意义还是提高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决策有用性而言,上述研究文献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异质性的理论分析亟需加强

注册会计师审计不仅是一种技术性活动,也是协调资本市场各种利益冲突的一种制度安排,审计意见是利益相关者反复博弈的结果。对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而言,无论是企业管理层或注册会计师,还是投资者或政府监管层,他们的行为和动机明显不同于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下的情形。然而,现有的研究文献对此似乎并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如当其验证发现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在市场反应方面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指出投资者应该区别对待时,经验证据背后所蕴含的理论意义却被忽略了。脱离理论的引导,研究只能止步于现象,研究结论也显得比较局限和表象化。因为如果没有理论基础的支持,回归模型得到的就仅仅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因此无庸讳言,构建一个逻辑一贯、系统全面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异质性理论框架作为研究基础,不仅可以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本原属性进行系统的认识和完整的把握,而且可以拓展对审计意见的研究视角,得出新的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二)研究方法上亟待实现从静态化到动态化的转变

国外文献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研究基本上采用传统的横截面统计方法,以“单期”与“静态”为特征,如多元判别分析、Probit模型和Logistic模型等。上述模型的一个重要不足是忽略了企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时间特征。在这些模型中,将是否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看作一个二分法变量表示的离散事件。但事实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问题并不单纯是一种静止状态,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是一个动态连续的事件,往往包含了几个阶段。Boritz(1991)提出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过程观,他认为企业的经营失败是一个发展过程,企业在走向经营失败的历程中所处的不同阶段对应着经营活动不正常的水平,从而可据以判断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程度。依赖会计年度截面数据所得到的模型无法体现以往公司绩效的相关信息及数据的变化趋势,无法体现出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生成和发展这一动态过程,所得到的模型变量系数具有不稳定性,难以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形成和发展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预测。可见,在研究方法上,亟需实现从静态化到动态化的转变。

(三)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经济后果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

国外研究文献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经济后果的研究偏重于短期,通常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公告前后的较短事件窗口作为观察期,探究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是否有别于其他非标准审计意见。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公布前后的短期股价波动固然值得研究,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是供需方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或支配下的结果,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出具对中长期股价、企业业绩的影响如何?有无“自我实现”效应以及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出具对上市公司自身的影响如何?进一步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加深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整体认识和把握。

持续审计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环境审计模式 研究

本文分别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问题的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及构成、环境审计的定义及内涵、基于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下引入环境审计模式的必要性以及低碳经济在环境审计中的应用做了以下研究。

1.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据预测,中国在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环境条件,提倡节能减排,避免走很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2.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低碳经济模式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有关组织的广泛关注和青睐,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是我国承担国际义务, 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战略举措。低碳经济的发展为环境审计提出了新的课题和理念,指明了新的审计方向与重点;将低碳经济引入环境审计工作,是推动环境审计与时俱进发展的重要途径。

3.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构成

2003年,英国政府在题为《我们能源的未来——创造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狭义上讲,低碳经济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要目标,通过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减排技术创新等,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相分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广义上说,低碳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将导致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全新变革,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4. 环境审计的定义及内涵

根据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提出的定义框架,政府环境审计被界定为“为促进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审计机关对政府和(或)企事业单位等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签证等工作”。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对环境审计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环境审计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决定了环境审计的本质目标和具体目标;二是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包含鉴证评价与管理建议,环境审计首先要对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资源与环境保护提出管理建议,有效发挥审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免疫系统”作用。

从审计目标来看,环境审计实际分为狭义的环境审计和广义的环境审计,前者侧重于资源环境合规性审计(如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等)与环境财务审计(如排污费的征集与使用情况等),后者侧重于环境绩效审计的范畴,能够有效地将经济与环境联系起来,用以衡量环境对经济的贡献以及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并向决策者提出建议。

5. 基于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下引入环境审计模式的必要性

在环境审计中引入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保证了审计工作符合环保的最新发展方向,有利于发挥审计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5.1引入低碳经济概念是环境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10%,到2020年达到15%;并在哥本哈根会正式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碳生产率)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由此可见,低碳经济是我国资源环境保护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向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发展基于低碳经济的目的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它与环境审计的最终目标完全相一致。

5.2引入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是完善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需要

低碳经济涵盖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等多个领域。根据我国发展规划与国际承诺,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比等低碳指标已正式列入我国未来的发展规划,将低碳经济纳入环境审计指标体系,可以从更加宏观、全面的角度去分析资源环境保护的绩效状况,并有助于提出符合环保事业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5.3引入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是环境审计与环保学科融合的需要。

环境审计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审计工作,需要根据时展及时融合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兴环保学科的思想,并将其充分吸收、分解到环境审计工作中去,从而保证环境审计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

6. 低碳经济在环境审计中的应用分析

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理念,在环境审计研究和实践中尚未广泛、有效涉及与应用。在环境审计过程中,加强对低碳经济的探索、分析与应用,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

6.1低碳经济应用于环境审计的总体思路

根据低碳经济目标定位,以二氧化碳减排为核心的狭义低碳经济发展指标可以作为环境合规性审计与财务审计的范畴;而低碳政策的建立、能源结构的调整、社会消费方式的转变、城市空间的科学规划、CO2 捕获与埋存技术的应用、居民的节能观念等广义低碳经济发展因素,可以作为环境绩效审计的范畴。

6.2低碳经济在狭义环境审计中的应用分析

6.2.1环境合规性审计中需考虑的低碳指标

第一,CO2排放的总量指标。计算CO2排放量时可以引用CO2排放量测算模型CO2 =ΣKiEi(其中:Ei表示不同的能源类型,Ki表示不同的碳排放系数),在已知能源类型和规模的情况下,可以估算全社会CO2排放量。为保证更具针对性,可以根据需要将热电行业CO2排放、工业CO2排放总量、交通运输业CO2排放总量、建筑、居民CO2排放总量等作为二级指标进行检查。

第二,CO2减排的相对指标。根据哥本哈根会议要求,应设置以碳生产率为核心,考核碳排放的增减比例变动,关注碳生产率水平的总体提高情况。在此基础上还应可将热电行业CO2减排相对指标、工业CO2减排相对指标、交通运输业CO2减排相对指标等纳入检查范畴。

6.2.2环境财务审计中需考虑的因素

目前,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资金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燃油税、资源税、排污费等专项征收的税费,这些税费的征收与使用是环保引导的重要方向,在环境财务审计中需要重点加以关注。此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报告建议,在2009年进行燃油税费改革后择机进行资源税改革,在资源税改革后的1至3年期间择机开征碳税,未来也可根据碳税政策的实际推进加以综合考虑;二是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安排的环保引导专项资金,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引导符合生态环境优化的各种产业与项目,是环保政策的具体落实措施,也应列入环境财务审计的范畴之中。

6.3低碳经济在广义环境审计中的应用

环境审计过程中,不仅应在碳排放的总量和相对量进行研究,还应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促进低碳政策的建立、能源结构的调整、社会消费方式的转变、居民的节能观念等。(下转第132页)

(上接第108页)

6.3.1经济发展的低碳化评价

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评价应将碳生产率设为核心指标,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首要评价因素。并根据我国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对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环保产业GDP比重等产业结构指标加以分析;以及考虑低碳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情况,对传统产业的低碳改造率、传统产业生产流程改造率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率等环保技术的应用指标研究。

6.3.2社会发展的低碳化评价

社会发展的低碳化评价主要包括公共建筑的低碳化、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化、居民生活的低碳化以及生态环境的优化情况。公共建筑的低碳化重点包括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太阳能利用率等;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化重点包括有万里行程碳排放量、新能源汽车所占比重等指标;居民生活的低碳化重点包括户均年碳排放量、绿色出行居民比率等指标;生态环境的优化重点包括土地植被覆盖率、污染削减率等生态环境指标。

6.3.3能源的低碳化评价

能源的低碳化评价包含能源的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益两个方面。能源的结构可以分解为化石能源占总能源比例、洁净煤占煤能源比例、新能源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比例等指标;能源的利用效率则可以结合单位工业产值的碳排放、单位农业产值的碳排放、机动车油耗水平等能源利用的效率指标进行关注分析。

6.3.4低碳科技发展评价

低碳科技发展评价涵盖低碳技术R&D经费占GDP比重、清洁煤高效利用技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智能节能技术、CO2 捕获与埋存技术。需要指出,在环境审计中考虑上述内容,目的在于帮助审计工作更好的分析环境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有针对性地建议以帮助决策。

结束语:

可见,中国走低碳经济道路,既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也符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所以说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为环境审计工作提供了新的理念,深信,在今后的基于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下引入环境审计模式的工作中,中国一定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319号

参考文献:

[1] ·阿克拉姆·汗,徐瑞康;绩效审计要素[J];审计研究;1988年02期.

[2] 达岩,陈锋,吴雪峰;运用绩效审计 提高政府支出效率[J];广东审计;2002年11期.

[3] 邢俊芳;印度的绩效审计[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3年08期.

[4] 黄曼行;浅论非营利组织的绩效审计[J];事业财会;2004年01期.

[5] 刘家兰 ,王恩山;浅谈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J];会计之友;2005年09期.

[6] 史振燕,魏芳;微观绩效审计适用的几种方法[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周旻;;公共资金绩效审计初探[J];审计与理财;2005年S4期.

持续审计的含义范文4

关键词:审计;独立性。

众所周知,审计的立足之本是审计师的独立性。这是因为财务报表的审计服务有着其独特之处——审计师为客户提供审计服务,但是却向公众披露客户的财务报表是否有违会计准则。简而言之,不同于其他的委托服务,审计师提供审计的第一要务是维护公众利益而不是为其客户谋取最大利益。独立性原则通常是对注册会计师提出的要求,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审计人员必须保持独立性。

一、何为独立性原则及独立性原则的意义。

对于独立性原则做出较早解释的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47年的《审计暂行标准》,它指出:“独立性的含义相当于完全诚实、公正无私、无偏见、客观认识事实、不偏袒。”

对于独立性原则的理解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独立性原则包涵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实质上的独立性,即审计师的一种内心状态,使得其在提出结论时不受损害职业判断的因素影响,诚信行事,遵循客观和公正原则,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第二层含义是形式上的独立性,它是一种外在表现,使得一个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三方,在权衡所有相关事实和情况后,认为审计人员没有损害诚信原则、客观和公正原则和职业怀疑态度。

独立性原则作为审计的立足之本,对于审计报告的可信度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市场经济中,作为第三方的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主要依赖于投资对象公司的财务报表来做出投资风险与收益分析,从而做出投资决策。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投资者难以百分之百的相信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真实可靠,而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专业的审计人员,可以向投资者证明财务报表的可信度。我们可以说通过审计就将投资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转移成对审计人员的信赖,只要审计人员是可信的那么经过审计人员审计的财务报表就是可信的。由此可见,如果审计人员不具备独立性,而与客户公司之间存在着经济利益和关联关系必将影响其公正的态度和职业判断力,从而很难取信于公众。

二、审计独立性现状分析。

独立性对于审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违背独立性势必会对审计师造成毁灭性的影响。然而由于与客户公司之间的种种经济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关联关系等因素,审计师独立性很容易受到影响。纵观近些年来国内外频发的财务丑闻,无论是美国的“安然事件”还是我国的“银广夏”事件,无不反映了审计独立性缺失的情况。正是由于审计人员独立性缺失,导致很多公司可以瞒天过海,用假账来美化财务报表,吸引投资者的一笔笔投入。倘若审计人员能够保持足够的独立性,想必这些丑闻都不会发生。

三、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因素分析。

近些年来,国内外频发的财务丑闻,无不让公众对审计人员产生质疑,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也被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独立性的缺失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审计职业的内部与外部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内部因素。首先,从审计制度角度来说,目前的审计制度仍然存在着不少缺陷。从安然事件后颁布的塞班思法案可以看出,目前准则制定中尚存在缺陷,准则制定机构往往是在问题出现后才调整准则,出台相关政策,准则制定前瞻性不够。当然这也是所有准则制定无法规避的固有缺陷。其次,从审计人员自身素质角度来看,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都有待提高。

从我国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方面看,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平衡的缺陷,审计人员往往具备过硬的会计和审计水平,但是对审计客户的行业领域往往认知不足,难以对相关客户的行业行成宏观的把握,此外,目前我国审计人员培训时对于职业道德重视略显不足。最后,从事务所业务结构来看,近年来非审计业务(如咨询业务)比例逐渐上升,对非审计业务收费使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行成利益关系,从而影响独立性。(二)外部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导致审计独立性缺失主要存在以下原因。首先,审计人员或审计公司往往与客户存在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和关联关系,这就导致审计人员在提供审计服务时难以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

其次,来自客户的压力无形中会影响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举例来说,如果审计人员出具了对客户不利的审计报告,那么事务所可能会面临失去与该客户继续合作的机会,这种无形中的压力会使审计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屈从于管理层。最后,来自同行业的激烈竞争,近年来事务所数量迅速增加造成了审计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事务所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有可能会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造成独立性的缺失。

四、审计独立性缺失的改善措施。

当前国内外审计行业独立性缺失的问题不容忽视,亟待解决。在下述方面可以进行完善,加强审计独立性。

(一)完善审计准则建设。健全的制度是审计行业能够健康运行的基石,为了加强审计独立性必须完善相关准则的规定,弥补现有准则中存在的规则漏洞。从目前全球范围来看,各国都存在着相应的准则制定机构,但是各国之间的准则仍然存在着差别,建立起一套全球公认的审计准则是各国准则制定机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努力奋斗的目标。(二)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应从学校教育抓起,建立包括学校教育、岗前教育和后续教育的完整的教育体系。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审计人员对独立性原则的认识,在审计工作中保证独立性。(三)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机制。为了保证审计独立性,事务所应当加强内部控制,通过完善企业文化和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和监督机制以此对员工形成一定的约束力从而保证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的独立性。

结语:上文通过对目前审计行业独立性现状的分析,探寻了目前存在的独立性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我们只有加强审计的独立性,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高品质。

参考文献:

[1]《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

持续审计的含义范文5

关键词:合规管理 合规风险 制度合规 体系构建

一、合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趋势

(一)合规基本概念

1.合规的含义。合规(Compliance)在《牛津高英汉双语词典》指:服从、顺从、遵从。从广义来讲,合规指公司的经营活动要符合内外部监管要求,即:既要符合公司所在国家和作业国法律法规,又要符合国际组织的规定,满足股东及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还要符合公司各项制度规定。从狭义来讲,合规侧重企业对外商务活动,专指企业对反商业贿赂、反利益输送、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等法律及制度规范的遵守。

2.合规管理的含义。指企业在严格执行公司所在地法律法规、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经营发展的需要,制定合规管理机制、培育合规企业文化,建立起一套覆盖全员、全部业务流程的现代企业内部合规控制体系。

3.合规风险的含义。合规管理的对象是企业潜在的合规风险,可以理解为:在公司的内部控制和治理流程中,因未能够与法律、法规、政策、最佳范例或服务水平协定保持一致而导致的风险。

(二)合规管理发展趋势

1.源起银行业。19世纪末,随着重大操作风险及洗钱案的发生,商业银行将合规管理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探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2005年4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同年,合规理念在“上海银行业第一届合规年会”上得到了阐述。在此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相继组建合规部门。2006年10月,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2008年6月,五部委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五部委又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共18项,连同之前的基本规范,这一套控制规范被称为中国的“萨班斯法案”,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

2.在其他行业的渗透及发展。2005年以来先后发生西门子贿赂丑闻和葛兰素史克、强生、IBM、通用电气、道达尔等知名企业的中国行贿事件。这些案例充分暴露了在资源、经济多元化的今天,没有有效控制合规风险,将会给一个企业造成怎样致命的经济和名誉打击。2010年世界银行因涉嫌诈骗和贿赂而禁止资助的企业名单,中国有12家公司,其中不乏大型国有企业。当前,树立诚信合规理念、构建合规管理架构,已是各行业,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底线要求。

3.在中国石油的开展情况。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把抓业务与合规管理同步安排,2014年9月底召开集团公司合规管理工作会议。随后制定下发了《集团公司合规管理办法》《集团公司诚信合规手册》。三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在合规管理方面注重顶层设计,各基层单位切实执行,合规的驱动力日益呈现,逐步实现合规管理和法律风险防控一体化。在能源行业不断发展,全球能源格局持续博弈的大背景下,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符合时宜的提出“合规”理念,是实现依法治企、合规经营、重塑形象、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

二、企业合规管理现状及问题

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大型企业在合规管理方面虽起步较晚,但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取得的成效

我国商业银行是国内合规管理的前沿,合规管理实现从无到有,在近些年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是制度管理得到加强。二是业务和管理流程得到优化。三是审计整改问题得到落实。四是合规风险预警效力得到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国内大型企业合规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规意识淡薄、认识不统一。重业务、轻合规。注重主营业务规模的扩大、速度的增长,忽视合规管理体系的构建。员工合规意识淡薄、认识有偏差。

2.规管理机制不健全,执行不到位。部分企业存在制度建立时的盲区、制度修订时的滞后以及制度执行时的打折扣现象;制定制度时,没有统筹考虑国家、地方、行业内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合规导向作用弱化,奖惩不对等。与合规相关的奖惩制度尚未建立,绩效考核、奖惩机制全部以经济指标和业务发展为主,没有将合规作为关键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合规在干部任用提拔方面,评判区分度不高。

4.合规检查手段单一,资源不共享。合规与内控、审计、监察未进行有效对接,缺乏系统性、计划性,信息分散,资源不共享,存在检查盲点或重复检查现象。风险监控没有实现信息化,检查手段单一。

5.合规队伍建设滞后,能力不匹配。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独立的合规管理部门,缺乏权威性。多数合规管理人员一人多岗,人员短缺,缺少必要的系统培训,对合规管理知识储备有限。

三、构建合规管理体系的进一步探索

通过上述对国内企业在合规管理领域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通过工作实践以及对现有文献的学习、梳理,粗浅的给出下一步石油销售企业内部合规管理的几点想法。

(一)建立明晰的合规管理组织架构

要从源头理顺合规管理的责权架构,明确规定各部门在合规管理工作中的协作关系、职责所在,“管业务必须管合规”。

1.合规部门的独立性。银行合规的独立性体现在四个方面:合规部门地位的独立性,合规部门职权的独立性,合规部门工作的独立性,合规思想态度的独立性。保持合规部门的独立性与合规部门与各专业线协同配合并不矛盾,应实现合规管理部门与协作部门的无缝衔接。

2.合规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合规管理与内部审计都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加强两者之间的融合互动,推动合规审查的制度化、常态化。

两者的差别表现在以下方面:(1)防控位置不同。合规管理部门在事前、事中进行合规审核防控;内部审计防控在事后;(2)风险管控的侧重点不同。合规管理重在查找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的缺陷和漏洞;内部审计侧重财务结果;(3)管理手段不同。合规管理通过培训、报告、评价等手段,侧重过程导向,是一个持续过程;内部审计根据提供的材料确定审计底稿,侧重结果导向,是一个短暂过程;(4)肩负的职责不同。合规管理重点围绕制度建设、管理流程等开展工作;内部审计重点围绕经济责任、管理增效、资产保值增值等开展工作。

两者的相互协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合规部门定期向内部审计部门提报风险提示信息,供其参考确定审计方向;审计部门一次性向合规部门提报专项审计结果,供其查找制度漏洞、确定合规检查方案及风险防控措施;合规部门利用其“持续”的特点,复查已发现的审计问题。

(二)完善合规管理基本制度

石油销售企业,业务规模庞大、经营地点分散、管理内容繁多,监管难度较大,建立完备的规章制度体系,是实现合规管理的基础。

1.坚持制度制、修订环节的合规审查。在合规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要深入查找是否存在制度缺失、制度不适用等情况。在制度制、修订环节,嵌入合规审查流程,完善合规管理要求。

2.持续开展后续制度合规评价。制度实行集中管理,对高风险领域开展持续性制度监控。制定年度制度修订计划,要对照上年检查结果,建立健全制度动态更新机制。

(三)构建合规管理体制机制

从全局出发,建立与经营范围、组织机构相匹配的合规管理体制机制。

1.合规培训机制。合规主管部门组织的合规培训应突出合规相关要求及正反案例开展;各专业部门组织的合规培训应突出关键岗位、重点业务。应积极争取合规管理培训的外部优秀资源,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培训,筑牢合规意识。

2.合规登记报告机制。领Ц刹考肮丶岗位员工,将兼职、关联交易、可能涉及利益输送或冲突等事项,如实报送合规管理部门。合规管理部门将登记报告情况纳入员工合规档案,将风险事项提交管理层,供其决策参考。

3.协同行动机制。建立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业务主管部门应对合规风险保持高度的敏感度,对非商务行为齐抓共管,明确业务主管部门的管控标准和程序。

4.违规问责机制。要明晰各层级在事件中的责权关系,明确违规人员的处罚方式及其直接管理领导的管理责任。有证据证明上级领导落实了合规管理职责,可减轻或免除其合规管理责任。

5.全面风险监控机制。

(1)开展合规风险识别。由合规管理部门综合内控、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报合规风险名称及内容,并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可能产生损失的大小,客观的给出风险等级;(2)开展合规风险监测。通过信息化手段录入合规风险信息,信息包含业务内容、制度依据、风险等级、发生频次、评估记录等,通过信息系统,对潜在可能产生的合规风险进行提示;(3)开展合规风险控制。各单位根据合规风险系统提示情况,追查问题风险源点,着力开展风险排查及控制。将整改结果上传风险监控系统,由合规管理部门核查通过后销项,并归档;(4)完成合规风险评价报告。合规部门根据风险监测情况,向管理层定期、不定期提交合规风险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包含:阶段合规风险开展情况及分析、整改建议及下一阶段防控重点。

(四)建立合规企业文化

为形成合规管理的行动自觉,需要持续有效的推进企业合规文化氛围,让“合规”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做好“一把手”工程。“合规从高层做起”,领导人员是倡导者、策划者和推动者,要以上带下,为合规文化扎根企业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2.用好“宣传”这个工具。在合规文化建立初期,要通过宣传,不断灌输、引导、夯实合规理念,变被动为主动。做好新员工人职合规宣讲;做好关键岗位任职、干部提拔合规宣讲,筑牢思想防线;进行违规事件剖析,形成威慑、警示作用。

持续审计的含义范文6

延续了上述研究,Sloan(1996)对盈余组成部分中的应计项目、现金流量的持续性及定价进行检验,发现应计项目持续性低于现金流量持续性,美国市场高估应计项目、低估现金流量,采用买入高应计公司、卖出低应计公司的投资组合,可获得10.4%的超额收益。这种由于应计项目被错误定价而产生超额收益的现象被称为应计异象。

“应计异象”的提出,意味着超常收益能够根据公共可获得的信息通过执行简单易懂的策略获得,使得有效市场假说再一次在会计学领域受到质疑。另一方面,作为信息供给方,会计学界通过对应计项目性质、市场反应的研究,探知相关会计信息与股价间的关系规律,进一步了解投资者、财务分析师、审计人员等职业信息中介者理解利用相关会计信息的方式或偏差,从而指导信息需求方进行投资,并可从一定意义上评估会计准则,提高供给信息质量。本文拟从国外和国内两方面,分别介绍应计异象的研究进展。

一、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有关应计异象研究开展虽仅十几年,但已是硕果累累。本文根据研究思路的历史演进及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将应计异象研究分为存在性研究、经验解释研究和理论解释研究三类。

(一)存在性研究

此类研究围绕应计异象是否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而展开,主要探寻应计异象是某种资本市场特有,还是也可能存在于其他资本市场?是一种新的异象,还是前人所发现会计异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由此,应计异象的存在性研究又可分为某一国家或地区研究、与其他异象关系研究两类。

1 某一国家或地区研究

Sloan(1996)采用资产负债表法求得“应计项目”作为应计盈余表征变量,对1962―1991年美国公司年数据进行检验,首次发现应计异象。由于其意义重大,Sloan(1996)运用一系列严谨的方法证实结论的稳健性。如,对经营性应计项目、现金流量和未来盈余的关系进行检验时,采用混合数据回归、剔除行业和异常值影响的行业回归、检查稳健性的十分位数等级回归三种回归方式,并得出一致的结论。在检验定价时,Sloan(1996)引入宏观经济学中检验理性预期假设的Mishkin(1983)模型,并对极端应计组合构建套利策略,两度验证了应计项目的错误定价。Sloan(1996)之后的应计异象存在性研究,多以上述方法为基础展开。Collins and Hribar(2000)以季度数据为样本,采用现金流量表法计算应计项目,进一步证实美国市场对应计项目的错误定价。

Adamek and Kaserer(2005)

发现德国投资者也没能正确估计应计项目和经营现金流量的不同价值。没考虑应计项目计量方法不同带来的影响,Kho and Kim(2007)证实韩国股票市场1987―2005年存在应计异象,并指出,在韩国应计异象更可能源自于个别公司应计项目的错误定价而非一种潜在风险。Gabrielsson and Giaever(2007)发现瑞典在一些年份存在应计异象。Suda、Kubota and Takehara(2005),Muramiva,Otogawa and Takada(2007)证明日本的非正常应计项目存在异象。Soares and Stark(2009)指出,在没有考虑交易成本和价格干扰成本,英国存在应计异象,且呈现出不对称性。

Pincus、Rajgopal and Venkatachalam(2007)首次对应计异象的国际存在性进行研究,发现仅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存在应计异象,说明了其的地域性。与之不同,Lafond(2005)发现应计异象是一个全球现象,数据显示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丹麦、德国、香港、意大利、日本、荷兰、挪威、新加坡、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等15个国家或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应计异象,且应计错误定价大部分集中在营运资本应计项目上。

2 与其他会计异象关系研究

此类研究,有助于评估应计异象的稳健性,致力于探知应计效应是真正独立存在的异象,还是盈余宣告后股价漂移异象、冷门一热门股异象(Value-Glamour)、外部融资异象等其他会计异象的一种变形。Collins and Hribar(2000)利用应计项目和盈余惊奇信息制定一个投资策略,发现经营者能利用应计项目削弱“盈余惊奇”,结果所获收益高于单独利用应计项目或盈余惊奇的任一策略,说明应计异象和盈余宣告后股价漂移现象是两个不同的异象。基于Beaver(2002)对应计异象可能是冷门一热门股异象的一种情形的推测,Desai、Raigopal and Venkatachalm(2004)研究并发现两类异象的关联度取决于冷门一热门股效应表征变量的选择。Hardouvelis、Papanastasopoulos and Thomakos et al.(2009)则进一步指出,应计项目对未来收益的预测能力对账面价值市价比计算的冷门一热门股具有增量,但是,两者都包含在自由现金流收益率计算的冷门一热门股的预测能力之中。可见,应计异象和冷门一热门股异象存在某种程度的相关性。Cohen and Lys(2006)发现,当控制了总应计项目后,外部融资的系数不再显著,外部融资异象几乎消失。他们认为,应计项目增加了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净经营资产,代表了资产负债表中除融资负债的另一部分,而高应计意味着该企业净经营资产相对量大,相应地会有更多的外部融资。但是,Cohen and Lys(2006)未能完全剔除应计异象影响,外部融资异象是否完全不同于应计异象仍需进一步证明。

不难看出,应计异象存在性研究还处于争论颇多的未成熟阶段。但,至少说明,应计异象是独立于其他会计异象存在于某些国家而非美国独有的一种现象,其表现形式、显著性水平等特性的随国家不同而不同,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其广泛存在性,也间接反映了应计异象的产生原因复杂待辨。

(二)经验解释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指通过经验检验找出有关应计异象产生的原因,根据原因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应计组成部分研究和“第三方”行为研究两类。

1 应计组成部分研究

Sloan(1996)发现总应计存在异

象,那么,是否所有应计项目都存在异象,还是个别组成部分导致了异象,亦或是,不同的组成部分对异象的影响不同?此类研究,着重观察哪类应计项目与应计基础策略的超额回报具有更高关联性。

Xie(2001)将总应计进一步分解为正常应计和非正常应计,发现超常收益只在非正常应计的投资组合中获得,说明总应计的低持续性主要由经营者对会计随意处理所产生的非正常应计所致,应计异象很可能源于管理层操纵。Bradshaw、Richardson and Sloan(2001)指出应计异象是由营运资本应计驱使的,Thomas and Zhang(2002)进一步认为应计项目的错误定价主要来自存货的极端变动。Beneish and Vargus(2002)则认为应计异象主要是由增加盈余的应计造成的,内部人行为的信息有助于盈余质量的预测,考虑了内部人行为信息的应计套利策略,能够获得18.1%的年超额收益。Richardson、Sloan and Soliman et al.(2005)提出关于总应计的一个全面定义,并据此对其进行了更广泛的分类,发现可靠性较低的应计项目使得盈余持续性较低,导致了证券的错误定价。

上述研究表明易操纵、可靠性低的短期应计组成部分容易产生异象,揭示应计异象产生的内在原因,也为挖掘具体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指引了方向。而具体何种科目、如何影响应计异象的产生及影响程度,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第三方”行为研究

此类研究是对信息传递的“第三方”(如分析师、审计人员、内部人等)根据应计信息而产生的行为进行探寻。Sloan(1996)提出高应计公司的未来盈余往往出现反转,但是,反映在股价中的投资者预期没有预测到这一点。那么,“第三方”是否正确理解应计盈余的信息含义,并将之提供给投资者,或是其本身亦未能足够关注盈余的应计组成部分对未来盈余的影响

(1)分析师

Bradshaw,Richa rd son and Sloan(2001)发现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中未能预测盈余下降,其预测误差与高应计公司的负相关程度更高。这意味着分析师未能向投资者传递高应计可能导致盈余反转的信息。Barth and Hutton(2004)则发现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反映了盈余的应计组成部分关于盈余持续性的增量信息。分析师预测修正提供了能够更准确定价应计项目的信息,但是投资者并没有将之包含在内。

Elgers、Lo and Pfeiffer(2003)进一步指出分析师对营运资本应计的盈余预测高估程度低于股价所反映的投资者高估程度的1/3。说明分析师盈余预测能够通过引导投资者降低由应计项目错误理解产生的盈余预期错误,减轻市场对应计项目的错误定价。但是,Elgers、Lo and Pfeiffer(2003)的研究局限于短期盈余预期,忽略了长期盈余预期可能偏差的检验,且采用的传统盈余反应系数估计市场偏差容易遗漏变量。改进了上述局限,Kang and Yoo(2007)发现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偏差高于理解了应计项目的股价的偏差,而这两种偏差度的不同至少持续到预期后的一年,说明分析师盈余预测没有减轻市场对应计项目的错误定价。

(2)审计师

通过对独立审计师行为进行检验,Bradshaw、Richardson and Sloan(2001)发现审计师似乎也没有考虑高应计的含义。这可能是由于审计师缺乏理解高应计未来含义的必要成熟度,或是审计师将高应计下的高利润视为正面信号,此种情况下很少发表保留意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审计师的作用不是通过衡量应计项目评估公司盈余质量来发表审计意见的,即便他们理解异常高应计的含义,他们也没有义务通过审计报告将该信息传递给投资人。

(3)内部人

“内部人”,即企业经营者,往往掌握考虑了公司应计项目性质和持续性的基础经济因素的信息,他们的交易可能提供其所在公司盈余质量的事前信息。Beneish and Vargus(2002)发现考虑了内部人交易的投资比仅基于应计信息的交易策略获得更大的短期收益。Hodgson and Van Praag(2006)发现澳大利亚大公司的董事根据负应计信息进行的交易具有较大的预测信息含量。

总之,分析师和审计师都没有改变投资者对高应计下的未来收益问题的看法,而内部人交易尽管与应计信息有关,但并没有引起投资者的足够重视,从而,揭示了应计异象产生的外在原因,进一步有力证明市场未能正确解释应计项目信息。

(三)理论解释研究

针对有效市场假说,学界提出“异象”的概念,因此,一般来说,“异象”产生的理论解释可分为风险基础解释和市场非有效解释。就应计异象而言,其理论解释可划分为非误定价和错误定价两类观点。

1 非误定价观

该种观点认为,资本市场有效,应计异象并非错误定价所致,而只是风险溢价的具体表现,或者是定价模型遗漏风险的结果,也称为风险基础假说。根据风险收益均衡理论,风险与收益相等。处于应计极端组的公司具有较高风险,使得应计基础套利策略获得高于无风险报酬的超额收益(风险溢价)。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基准定价模型非有效,错误计量风险导致了错误定价。

2 错误定价观

该种观点得到大部分学者的支持,认为应计异象是市场错误定价的一种现象,对市场有效性提出质疑,按所依据理论不同,主要分为如下四类。

(1)幼稚投资者假说

该假说由Sloan(1996)首次提出。从会计学层面看,公司盈余包含应计项目组成部分和现金流量组成部分,其中,应计项目的计量较之现金流量更具有主观性,由此,提出并证实应计项目的持续性低于现金流量。从股价表现看,幼稚投资者似乎功能锁定会计盈余,未能区分当期盈余的应计项目和现金流量组成部分对未来盈余的不同含义,从而,高(低)估应计项目相对高(低)公司的股票。同时说明,嵌入预期盈余信息的股价没有完全反映投资者可利用的信息,从而,对市场的有效性提出质疑。

(2)投资(增长)假说

从经济学层面看,应计项目属于企业净经营资产增长的一个组成部分。比照Sloan(1996)的思路,Fairfield、Whisenant and Yohn(2003)将净经营资产增长分为应计项目和长期净经营资产增长两部分,并将盈利能力定义为资产收益。研究发现,在控制当期资产收益率后,净经营资产增长使得下期资产收益率下降,应计项目与下期资产收益率负相关,说明应计项目的低持续性是由未来获利能力的增长效应导致的。进而,得出应计项目的错误定价是投资者未能推断出增长率或是未考虑新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效应、会计的稳健原则。

(3)成本假说

高估权益的理论认为,高估公司的管理者向上操纵其公司应计扩大高估,使得高应计投资组合易于过分代表高估公司。但是,高估不能无限期地持续,高估应计公司预期会出现价格反转。与之相反,低应计公司一般没有低报应计项目以向下操纵利润的激励,而往往可能试图向上操纵盈余以纠正错误定价。这样,低应计等级组合未来股价预期正常。与该理论预期相一致,Kothari、Loutskina and Nikolaev(2006)发现不同应计等级投资组合中的应计项目与前、后期盈余的关系并不对称。

(4)套利限制假说

Mash ruwal a、Rajgopal a nd Shevlin(2006)认为缺少近似替代品、套利成本高,使得利用应计策略套利不易实现,阻止了套利者消除应计项目的错误定价。Lev and Nissim(2006)指出极端应计公司一般规模小、账面市值比低,基本因素的相对持久性限制了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对套利策略的广泛使用,应计异象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成本假说,成功的解释了应计异象的不对称性,补充了前两种理论。套利限制假说,则从股市角度,检验应计策略的可操作性,更加丰满了这一理论。当然,各种假说的融合并非一蹴而就,仍需要严谨的方法、巧妙的构思详尽地加以论证。

二、国内研究成果述评

刘云中(2003)沿用Sloan(1996)方法,发现中国市场似乎高估了应计项目的持续性,低估了现金流量所产生的会计盈余的持续性。但是,应计基础投资策略只能获得3-2%左右的超额收益。林翔和陈汉文(2005)分离增长和盈余管理对应计项目持续性的影响,也发现应计盈余持续性低于现金盈余,并且,增长的均值回归过程对应计项目低持续性的解释能力强于盈余管理。王庆文(2005)进一步证明,中国投资者高估会计盈余高、经营现金流量低的股票,低估计盈余低、经营现金流量高的股票。应计套利策略,可在次年和第二年分别获得9.74%、7.02%超常收益。李远鹏和牛建军(2007)发现亏损公司为避免退市,在亏损当年“洗大澡”来为未来的扭亏提供足够的储备,从而降低了当期的应计项目。当控制亏损后,应计套利策略获得的超额收益从3.2%提高到了7.4%。樊行健、刘浩和郭文博(2009)发现中国市场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应计异象”,且这一现象在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5年更为突出。李志文和宋云玲(2009)则认为中国A股市场存在相对的“应计异象”。即,存在高估时,应计项目的高估程度大于现金流量,存在低估时,现金流量的低估程度更大一些。

部分相关成果发表在国外期刊、学术会议上。Navissi、Mirza and Yao(2006)对Datastream数据库中的1989―2003年中国A股公司进行研究,发现中国盈余持续性高,主要由于现金盈余持续性而非应计盈余持续性,并且低估了现金盈余和应计盈余。Song and Ji(2009)对国泰安数据库1998―2006年中国A股公司数据进行检验,发现应计异象产生的套利收益与A股市场收益正相关。他们认为,中国A股市场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比美国市场更易变动,因此,套利风险更高。此外,较高的套利成本和单向交易体系也阻止了中国A股市场投资者利用应计信息套利。

国内应计异象研究主要采用S10an(1996)的方法,并支持幼稚投资者假说,其中,仅林翔和陈汉文(2005)涉及到增长假说,但,似乎并没引起大多数学者的关注。从研究结果看,各文献间还存在一定差异,对于中国市场应计异象存在性及其是否显著仍存在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