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心脏疾病的方法范例6篇

防治心脏疾病的方法

防治心脏疾病的方法范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来我院医治的48例不同种类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4.5月,年龄最大75岁;体重最轻4.5kg,最重112kg,病种分为先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心脏肿瘤、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1.2 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除单纯动脉导管未闭在非体外循环(CPB)下采用直接结扎手术,其余均在CPB心脏停跳下行畸形矫治手术。术后使用多巴胺、硝酸甘油微泵泵入,加强心肌收缩功能,扩张血管,减轻心脏后负荷,促进心功能恢复。瓣膜性心脏病在CPB心脏停跳下二尖瓣采用人工瓣膜置换术,主动脉瓣采用人工瓣膜置换或成形术,三尖瓣、肺动脉瓣采用成形术。术后使用多巴胺、硝酸甘油微泵泵入,加强心肌收缩功能,扩张血管,减轻心脏后负荷,促进心功能恢复,并逐渐过渡到口服地高辛、卡托普利等治疗,适当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容量负荷,同时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冠心病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大血管疾病在CPB或非CPB下行人工血管植入、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或补片修补术。心脏肿瘤在CPB心脏停跳下行肿瘤摘除手术。动脉导管未闭、冠状动脉搭桥、大血管疾病病人,手术后使用倍他乐克、尼福达、卡托普利、消心痛、硝酸甘油等药物减弱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控制血压等治疗[1]。

2 结果

疗效显著,4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均康复出院。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生活方式疾病,是由不健康生活方式,如不合理饮食、热量过剩、缺乏运动和吸烟等所产生的多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导致的,其发病规律是经历10多年或数十年的无症状隐袭起病与发展,而以突发致残或致死的后果结束病程。据统计全球有近四分之一人口为心血管及相关疾病所威胁。心血管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呈上升趋势,我国每年大约有260多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残率高的疾病。一旦得上这类疾病,自己很难自理生活,而且还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无论是从经济角度、家庭角度,还是从健康角度来讲,唯有预防才是万全之策,有研究表明,对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的死亡风险,预防的作用明显高于治疗。

防治心脏疾病的方法范文2

康复医学正逐渐被人们认可

康复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生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放之四海皆准的“康复”二字意义不是很明确,现在社会上却对其有定的误读。有的甚至把在休闲娱乐场所接受一些放松疗法与康复医学混为一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北京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会长周谋望医师认为,康复医学是指对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身体、心理功能障碍,利用现有医学手段,通过定的医学综合措施(医学的、职业的、教育的、社会的)减轻,补偿或代偿因疾病而失去的功能,克服功能障碍,使其残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以最佳状态回归家庭,参与社会的医学。

随着社会进步和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如今,在北京各大三级甲等医院,都已经慢慢建立起康复医学科,但是有的医院对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认为其可有可无的还大有人在。其实,如果在各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如果能与骨科、神经科、心脑血管科等领域的临床治疗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能转移病人,缩短医疗资源占用时间,更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使病残个体得到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重返社会并在工作岗位上创造出更多价值。实现有效的良性循环。康复医学还有很多新兴领域有待奋战在医疗前线的战士们去开拓。

四大板块共建康复医学全新领域

康复医学包括主要包括骨科康复、运动医学康复、心血管疾病康复和神经系统疾病康复四大板块。周谋望主任医师认为,要更好地开展手术后的康复,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体化治疗(team approach)体制。开展康复治疗也许并不十分困难,但如何坚持下去并且做大做好,除了要打好理论基础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这样一个完善的工作制度。在这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我国医学界学习,康复科的医师、治疗师与骨科医师、护士等组成一个一体化治疗小组(teamwork)共同负责病人的诊断,治疗评定及康复。这样才能把治疗及功能恢复有机而密切的结合起来。使病人更好、更快、更全面得到康复尽快重返社会。这一先进的工作制度已被我们及国内其他同仁在临床工作中运用,证明在我国也是行之有效的。

心脏康复:让生命拥有健康心脏

20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和人类平均寿命延长,疾病流行模式由传染疾病转向心血管疾病,直至本世纪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疾病。2002年世界心脏病学大会(WCC)提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死因,指出锻炼和康复治疗对心脏是有益的。2002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提倡有氧运动。

康复医学中心张宝慧教授在研究中指出,心脏康复的萌起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40年代,对急性心肌梗死绝对卧床2个月的传统做法提出了质疑开始实施了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活动和分级运动方案,70年代创立了住院期心脏康复方案,成为心血管医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80和90年展了以评估和防治为核心的综合医疗,在工业发达国家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在正经历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的发展中国家中,心脏康复也将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

心脏康复对心血管的有益作用是心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所不能替代的,与上述治疗相结合可以增加各种治疗的效果。冠心病人经心脏康复治疗可较理想地促进心脏的侧支血管的生长,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缓解由冠脉阻塞造成的缺血,改善由心肌缺血而产生的症状,如心绞痛、气短和乏力等。心脏康复可延缓和阻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心脏康复有抗血栓作用,减少和防止动脉斑块阻塞冠状动脉的危险性。

心脏康复能维持冠状动脉再通的疗效,防止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发生再狭窄,并能维持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血管桥的通畅。心脏康复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大约为19%-29%。心脏康复可缩短和减轻心脏移植术后体能下降的过程和程度,从而成为心脏移植术后治疗的组成部分。心脏康复降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心脏康复在防治这些疾病的同时可有效地防治冠心病。

心脏康复:防治心血管疾病作用不可忽视

心脏康复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已被重视最早是从急性心肌梗死开始其治疗的效果使心脏康复的适应证范围不断扩大,近20-30年来扩大到冠脉血运重建术如冠脉成型术和冠脉旁路移植术心脏手术如心脏移植术,心脏瓣膜置换术和室壁瘤切除术等。心脏康复也适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慢性心衰,慢性心衰是病死率高和预后不良的严重心脏病,心脏康复能改善功能状态和提高生命质量。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他们是处于冠心病发生和意外的高危人群,心脏康复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干预,可有效地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心脏康复的具体内容

心脏康复的临床有住院和门诊两部分。住院期主要对心脏病进行疾病诊断、功能分级、制定短期治疗目标和实施住院期的治疗方案。门诊期可以是住院病人的延续也可以是来自门诊的心脏病人。门诊期的心脏康复内容主要有:临床诊断,危险因素的评价、心功能和体力活动的测试,对低、中和高危的心脏病人制定治疗目标和方案,监测和定期的复查,目的是降低危险因素,心脏病人疾病进展和冠脉事件的发生。

心脏康复医疗队伍由心脏康复医师、护士和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等组成的医疗小组,心脏康复方案是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的。

心脏康复医务人员应具备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和临床心血管医学的医学背景。因为心脏康复是综合的医疗,它基于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临床心血管医学的基础上而发展的较为新兴的临床医学。北医三院康复医学中心的心脏康复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北医三院有国内知名度高的运动医学,中一荷培训基地和医疗技术发展迅速的康复医学中心,因此心脏康复的综合医疗能力是较雄厚的。

心脏康复医务人员是经国内和国外如美国、加拿大和荷兰培训的。心脏康复队伍成员有康复医师和治疗师他们担负着心脏康复的全部康复医疗。

心脏康复有结构严谨的评估系统,包括心脏功能,运动贮备能力和危险因素评价生活质量和心脏病人重返工作的评价等。采用动态气体代谢谱测定和分析心脏病人功

能状态设置了适于不同心脏病人应用的评估方法,以便选择治疗方案。发展了多种严密的心脏康复方案和治疗流程、如心肌梗死期康复方案,和住院期三阶段方案。冠心病人的住院期和出院后康复方案。心脏手术后的康复方案包括术后和出院后的康复方案。起搏器植入后的康复以及设计不同运动试验方案对起搏器的工作状态进行评估。心力衰竭病人的康复方案和心衰病人运动分级评测。

骨科康复:治疗、康复一体化迈向发展新阶段

现代康复医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壮大起来的,这与“二战”后伤病员的增多及骨科治疗的发展不无关系。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的医院都已广泛开展了骨科康复,使骨科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我国随着各家医院康复科的建立,骨科康复在许多医院得以开展。但是,相对于骨科的日新月异发展,骨科康复尤其是骨科手术后的康复尚开展得不够广泛与深入较骨科的发展相对滞后。周主任强调,目前正是发展骨科康复的良好时机:其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康复医学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二,随着越来越多骨科医师从国外学习回国,以及康复医学在治疗中的显著疗效,使骨科医师逐渐认识到康复医学的重要性,希望开展骨科康复,其三,WHO把2000年以后的10年定为“骨关节疾病的10年”。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抓住机遇,瞄准骨科康复的世界水平,把骨科康复在我国蓬勃开展起来。

周主任介绍道,骨科的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医师首先要有康复医学的理念,现代骨科疾病的治疗已经不能停留在仅仅是吃药、手术的阶段,这是“生物医学模式”的方法。在我国大城市中我们的手术设备,内固定置人物及人工关节等都与国外几乎没有差别,手术技巧也不必外国人差。但是治疗的最后效果并不是比手术而是要看病人最终功能恢复的结果。这就需要康复医学的干预,只有把骨科康复开展起来才能是我国骨科的发展真正跟上世界水平。

要开展骨科康复,需要具备定的与康复医学相关的知识及治疗设备,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常用方法有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松动术、助力运动关节活动度训练、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连续被动活动仪(CPM)。康复医学科的医生讲解到,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是指由治疗师或患者自己用健肢协助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在运动创伤的康复中主要应用于关节僵硬、关节疼痛明显及关节粘连术后的患者。在不引起病情加重或不加重疼痛的情况下进行,范围尽可能接近正常最大限度的活动,动作要轻柔速度缓慢。

关节松动术则是通过治疗师进行操作的一类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以缓解关节疼痛,维持或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手法。其基本于法有摆动、滚动、滑动、旋转、分离和牵拉等。助力运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是指当患者主动力量不够或有疼痛时,由治疗师通过滑轮和绳索装置,棍棒等简单器械或患者用健肢施加辅助力量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兼有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的特点,其所加助力要随肌力增加而逐步减少。

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是采用徒手形式或利用简单的辅助器械如体操棒肋木绳索滑轮装置等进行锻炼。有条件时还可采用水中运动,以利用水的浮力和温度的作用,使动作更易完成。

连续被动活动仪由加拿大著名骨科医师sall发明。可以提供可控制角度速度持续时间并围绕着与关节运动轴心相一致的机械运动装置,可以防治关节伤病及制动引起的关节孪缩、粘连、促进关节软骨再生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修复还有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和疼痛的作用。

周主任强调,肢体功能的训练不只单是肌力或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而应是包含了关节本体感觉协调性、活动度、耐力、力量及速度的综合性训练,基本目标是尽力恢复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进一步恢复工作及运动能力。要关节本体感觉、平衡功能训练。据悉,关节本体感觉是包含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的种特殊感觉形式。它主要包括关节位置的静态感知能力,关节运动的感知能力、反射回应和肌张力调节回路的传出活动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前两者反映本体感觉的传人活动能力,后者反映其传出活动的能力。躯体的力学感受器视觉,前庭感受器提供的神经传人由中枢神经系统融为体,产生运动回应。这些反应由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三个运动控制水平,大脑活动脊髓反射和认知程序。

北医三院在我国率先实施骨科一康复“一体化”(team appmch)模式,开展运动创伤、骨科围手术期康复治疗后,治疗项目主要包括:膝关节交叉韧带术后康复、半月板损伤及关节软骨修复术后康复、髋、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跟腱断裂术后的康复及肩关节外伤踝关节外伤的康复、骨折手术后康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周围神经损伤功能康复,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等项目。在具体治疗过程中,运动疗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是骨科病人保守治疗的重要方法。

运动康复:帮助运动员重返赛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康复医学中心源自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康复研究室,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运动创伤康复、骨科疾病康复及心脑血管疾病康复的研究,为我国运动员及广大民众的康复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运动创伤康复、骨科疾病康复方面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并于1999年与荷兰HvA大学合作,建立了中一荷康复医学培训中心。

据悉,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是全国重点学科,运动员的康复比一般大众要求高,这也促进了运动康复的发展。中心在运动损伤的保守治疗、手术后功能康复等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膝关节外伤如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康复肩关节肩袖损伤,踝关节运动损伤,跟腱断裂等方面的康复已有丰富的经验和自己的特色,曾为很多高水平运动员进行过康复治疗,帮助他们重返赛场。

据悉,国际花样滑冰运动员赵宏博、乒坛名将刘国正、足球运动员李金羽等知名运动员都曾在北医三院康复中心得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并在重返运动场后在各种比赛中取得屡创佳绩。

“腰背痛学校”――康复治疗新阶段

在高强度的现代生活,因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使用电脑,阅读书写等等造成的所谓“办公室病比比皆是。很多时候工作性质要求人们长时间坐、站立、弯腰、低头完成各种操作。聚精会神之中时间过得很快,等我们想到或可以活动一下身体的时候,往往几个小时都过去了。于是颈肩腰背的肌肉酸痛几乎困扰过我们每一个人。而且大家都知道,腰背以及颈肩的疼痛预防复发和治疗是同样重要的。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手段,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活中的错误习惯和动作,都可能使治疗效果慢慢消失疼痛,反复发作。

针对近来颈腰部慢性疼痛等疾病显著增加并有年轻化的趋势等因素,北医三院康复医学中心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在国内率先开设了“腰背痛学校”通过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治疗及防治疼痛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实腰痛学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所学校,是英文“Back School”的直译,更准确地说是种理念,一种腰背痛的治疗和预防模式。它把各种原因的腰痛患者分成不同的班级,集体教授适当的医疗体操,再加以个别指导。通过运动纠正脊柱周围肌力的不平衡、强化脊柱的稳定性、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达到缓解疼痛提高功能的目的。

防治心脏疾病的方法范文3

“糖心病”的名称

有人问,“糖心病”的全名是什么?最早于1972年在国外有人提出“糖尿病性心肌病”的说法,我国已故的著名专家钟学礼教授也主张此提法。主要指因糖尿病引起的心肌、营养心肌的微血管以及心脏的自主神经等病变。就像其他内分泌疾病可引起特异性心脏病,如甲亢性心脏病一样,糖尿病也有其独特的心脏病,即糖尿病性心肌病。可是这观点受到一些心脏病专家的反对,他们认为糖尿病患者发生的这种病变,是冠心病的扩展,不必另立名称。

近年美国心脏学会提出,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两者是等危症。我国学者也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据国外统计,初诊糖尿病患者和全部糖尿病患者中有心血管并发症者各占25%和50%以上。而我国住院的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者高达76.9%。而且我国冠心病发病率较国外低,脑血管病发病率较国外高,由此可见,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有密切关系。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5倍,45岁以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脏病的比例较非糖尿病者高10〜20倍。实际上,糖尿病患者有60%〜80%最终死于心血管疾病。

治病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患者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就解决了一大半预后问题。所以从“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这个意义讲,“糖心病”指的是“糖尿病性心脏病变”,包括冠心病、心肌病等在内。作为病人,不必计较这些学术上的名词不同,反正得了糖尿病就应警惕心脏是否有问题,要同时防治糖尿病和心脏病。

怎样知道有“糖心病”

上述糖心病包括冠心病在内,因此,本期有关冠心病防治的许多材料都适用,最简单的就是作心电图,遇到心悸、心痛等情况及时请心内科专家诊治。

除此以外,糖尿病患者有下列情况也应注意:(1)安静时心跳快。早晨醒来尚未起床时,自测脉搏如>90次/分,就要找医生诊治。这可能是心脏的自主神经受长期高血糖影响的结果。(2)性低血压。指快速从卧位改变为立位时引起的低血压。如起床动作太快,感到头晕、眼前发黑等。也可能因自主神经改变引起。(3)不典型心肌缺血症状。因有糖尿病,心绞痛可能会不典型,甚至无痛,因此,常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增加了危险性。所以糖尿病患者有各种症状时,都要想到糖心病,查一查心脏。

“糖心病”如何防治

糖尿病的发生在血糖处于正常偏高值时,可能已经开始了。而心血管病变很可能是同步的。因而预防糖尿病的许多措施,实际上也预防了心血管疾病。如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及健康饮食,如减少饮食热量,减少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荤油),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粗粮、鱼虾等,还有戒烟,控制体重、腰围。

已经有了糖尿病,要延缓糖心病的发生。除上述生活方式外,更应用各种药物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近年研究明确,严格控制血糖可减少微血管并发症,但对于大血管并发症,还一定要严格控制血压及血脂。对于超重或肥胖者一定要把体重降下来,把腰围缩下来。此外,为了抗血小板凝聚,可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如75毫克/日)。对有高血压及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建议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各种药物都应在正规医师的指导下应用。勿轻信广告、偏方、保健品和各种似是而非的道听途说。

防治心脏疾病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心脏病;诊治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68-02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综合并发症,该病的发病率较低,一旦发病将对孕妇及胎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是造成孕妇及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9例为初产妇,10例为经产妇;年龄: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39岁,平均年龄为28.6岁;发病孕周:27-30周7例,30-32周6例,33-35周9例,36-38周7例,病程:最短病程为4天,最长病程为5周,平均病程为3.2周;心衰发作时间:32-34周4例,34-37周8例,超过37周10例,产后7例。

1.2 临床诊断

通过临床观察以及检查得出,29例产妇均出现不同程度心衰。主要临床症状以及具体检查结果为:主要临床症状:心慌、胸闷、气短、咳嗽、咳痰为粉红色泡沫、喘憋、端坐呼吸、无法平卧;心率:休息时心率不低于110次/min,出现奔马律;呼吸频率:呼吸频率不低于20次/min,肺部出现细湿罗音;心电图:T波倒置或者低平、ST段上升、电压低;超声心动图:左室肥厚、心脏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

1.3 治疗方法

(1)选用速尿混合5%葡萄糖给予孕妇经脉推注,用量分别为20-40mg、50ml,注射频率为4-6h/次,用量总和在24小时内不能超过1000mg。(2)选用酚妥拉明混合5%葡萄糖给予孕妇静脉滴注,用量分别为20-40mg、500ml,滴注速度根据孕妇血压变化进行相应调整,用以降低心脏负荷。(3)选用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混合25%葡萄糖给予孕妇经脉滴注,用量分别为0.4mg、20ml,滴注频率为4-6h/次,根据孕妇情况用药,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每次用量范围应控制在0.2-0.4mg内,用量总和在24小时内不能超过1.2mg,滴注速度缓慢。(4)硫酸镁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孕妇出现抽搐现象,但无法快速降低血压,且容易沉积体内造成孕妇中毒[3],因此必须谨慎使用。(5)孕妇出现焦躁不安情绪时可给予吗啡注射,一般用量为5mg,若孕妇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必须减少用量或避免使用[2]。(6)孕妇出现心力衰竭现象,在控制后应及时终止妊娠,终止方式以剖宫产为首选。

2.结果

本研究组29例产妇,22例有效控制心衰后进行剖宫产,7例顺产6小时后出现不同程度心衰;28例产妇存活,产后进行恢复治疗,血压均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在出院时恢复正常,1例产妇死亡,死亡诱因重度贫血,存活率为96.55%;29例产妇共分娩26名新生儿,存活23名,死亡3名(均为胎死),存活率为88.46%

3.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综合并发症,该病的发病率较低,一旦发病将对孕妇及胎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是造成孕妇及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的早期治疗对于病情控制,减少死亡率十分重要。在发现孕妇心慌、胸闷、气短、咳嗽、喘憋等症状时,必须及时进行诊断,争取治疗时间,及时控制病情。该病的病理机制为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排出能力受限[4]。因此,治疗应以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为前提。本组研究中,选择酚妥拉明混合葡萄糖给予孕妇静脉滴注,用以降低心脏负荷。选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混合葡萄糖给予孕妇经脉滴注,进行强心治疗,均以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为前提,疗效显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积极治疗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并发症,防止病情恶化。

孕妇出现心力衰竭现象,在控制后应及时终止妊娠,目前认为最安全的终止妊娠方式为剖宫产[5],该生产方式能够减轻产妇心脏负荷,降低心衰威胁,同时可在最短时间内使胎儿脱离母体。个别产妇治疗超过48小时后依然无法有效控制心衰症状者,应及时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说明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剖宫产结束妊娠,降低产妇死亡风险。

除此之外,该病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产生了很大影响,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本研究组中成功存活的26名新生儿中,出现各种类型的并发症,主要有:胎儿窘迫、宫内成长受限、早产、新生儿窒息等。主要原因为血管流通率降低或胎盘血管痉挛,子宫供血不足,胎盘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胎儿出现窘迫、缺氧、生长受限等情况。因此,在进行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治疗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孕妇病情控制,同时要防止胎儿在子宫内出现窘迫、缺氧、生长受限等现象出现,保证胎儿安全,减少胎儿死亡率。

综上所述,孕妇在妊娠期应注意加强检查,对于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应做到及时诊断,争取治疗时间。在治疗过程中应以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为前提,并积极治疗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并发症,同时防止胎儿在子宫内出现窘迫、缺氧、生长受限等现象出现,根据孕妇病情适时选择终止妊娠,降低孕妇及胎儿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赵纪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眼底变化的特征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6(03):109-113.

[2] 刘向蕊.心脏病手术后妊娠52例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6(04):189-193.

[3] 夏剑.妊娠高血压疾病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0,08(05):346-341.

防治心脏疾病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中医辩证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效果;副作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17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58-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压力的加大,当前不少人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之中,因而不可避免的给人体的心血管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从而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人数逐年增多,且趋于低龄化。根据有关报道,全球每年有1000多万人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了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在医学界更是把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作为一个重点[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0月——2012年8月收治的心血管方面的患者80例,采用中医辩证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共80例,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从18-72岁,平均年龄42.3岁,病程15天-32年。按照西医诊断标准分类,其中有17例患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2例为患者为高血压;20例患者为心绞痛;21例患者为其他心血管疾病。按照中医辩证法,29例患者为肝气郁结,21例患者为气滞痰瘀,13例患者为心脾两虚,17例患者为阴虚火旺。

1.2主要治疗方法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绞痛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均按照中医辩证法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对肝气郁结的患者,主要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为主,必要时配以理气化痰,活血软坚等方法;对气滞痰瘀的患者,主要以通气散瘀为主;对心脾两虚的患者,以补益心脾为主;对阴虚火旺的患者,则以养阴清火为主。每日服用1剂中药,每天分2次煎服。煎前,将药物放置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先用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煎30分钟即可。每次取药汤350ml,饭后1小时服用。每个疗程以10天计,连续治疗6个疗程。

1.3评断标准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缓解:无效: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缓解。总有效率为治愈+显效+有效。

2结果

患者经治疗6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缓解,如下表所示:

3探讨

心血管疾病常见的病种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多种类型。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因此,医学领域已经把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研究,将心血管疾病的可防可控作为医学研究领域的目的。

在心血管类疾病中,高血压最为常见。在医学上,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增高。不少人认为,高血压是老年人的专利,与自己无关,其实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根据有关统计,在中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8%。当然,这一数据包含了因其他疾病并发的高血压症状。对于有高血压症状的患者,应该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在30岁以后,更应该及早发现,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当前,采用中医药进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获得了多方面进展,如采用中药活血化瘀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心绞痛,采用益气活血类或益气养阴活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或心功能不全等,已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本组资料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17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12%;高血压的2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5.45%;心绞痛的2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5%;其他心血管疾病的21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0.48%。尽管中药针对某个病理环节的作用强度与化学合成类药物相比有一定差异,但在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如何充分利用中西医结合[2]对心血管疾病进行防治,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是现代中医临床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务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精神方面的压力,以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综上所述,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中医方法辩证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对患者身体伤害少,而且治疗效果确定、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防治心脏疾病的方法范文6

出生缺陷≠先天畸形

有人把“出生缺陷”理解为“先天畸形”,这不全面,两者有共性但不能等同。出生缺陷是一系列先天性疾病的总称,是指由于胚胎发育紊乱引起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包括先天畸形、智力障碍、代谢性疾病等。而先天畸形指先天性的形态结构异常,仅是出生缺陷中的一部分疾病。

最常见的胎儿畸形有: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缺陷、唇腭裂、多指/趾、脑积水等。

先天畸形的常见病因

1.母体或环境因素

早孕期胎儿吸收过多的放射线;

化学剂:某些药物可导致胎儿畸形,尤其是在孕早期服用某些药物、接触农药、长期大量饮酒,以及接触吸收汞、铅等重金属;

孕期母亲感染torch等微生物;

早孕期高热;

孕期糖尿病;

饮食因素,比如:食物中叶酸缺乏,会增加胎儿神经管缺陷和唇腭裂的风险。

2.遗传因素

是指来自父母亲的遗传物质的异常而造成畸形,如父母染色体异常、父母携带突变基因、近亲结婚等。

新生儿畸形的孕期检查

目前常用方法有:

胎儿B超:是常用方法,一般在怀孕20~24周检查。由于超声的分辨率有限以及技术原因,并不是所有的畸形胎儿都能用B超测出,有些畸形会漏诊。

胎儿磁共振检查:是对超声检查的重要验证和补充诊断手段,尤其在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方面更为突出。

介入性产前诊断:技术条件要求较高,是通过羊水穿刺、脐带血穿刺等技术,可对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检测,从而对某些胎儿先天性疾病做出诊断。

新生儿畸形的预防

1.婚前医学检查,及早发现会影响后代健康、引发胎儿畸形的一些疾病,如乙肝、性病等,只有治愈这些疾病后才能怀孕。

2.做好怀孕前的准备工作,做到有准备、有计划地怀孕,进行必要的检查,如通过打风疹疫苗来预防风疹病毒感染。

3.孕前服用叶酸:怀孕前3个月到孕后3个月服用叶酸,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4.高危孕妇应进行产前咨询。

5.怀孕后定期产检,避免接触不良环境和药物,戒酒戒烟,做唐氏筛查、B超检查等。

6.怀孕早期,避免发烧感冒。

7.孕前和孕后远离猫狗等宠物,避免吃含霉菌的食物。

8.怀孕前后不要染发;避免接触电磁辐射,服药、拍片前需咨询医生。

应对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遗传、病毒感染、药物、射线等因素,造成胎儿心脏及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的情形。在各种先天畸形中,先天性心脏病占28%。

在各类先天性心脏病中,以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乐四联症及房间隔缺损最多见。对先天性心脏病,应尽早诊断,明确类型,合理治疗。

病因:

孕早期(5~8周)是胎儿心脏发育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先心病的发生时期,此时一些因素极易导致胚胎心脏发育异常。先心病发病原因很多,除了遗传因素外,绝大多数为环境因素和孕母因素造成,如:

孕妇患糖尿病、高龄妊妇、妊娠时服用药物、感染病毒、环境污染、射线辐射等,都会使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尤其怀孕早期感染风疹病毒,会使新生儿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可因先心病畸形的复杂程度、年龄等而不同,如:新生儿吃奶时吸吮无力、喂奶困难;婴儿拒食、呛咳、呼吸急促,口唇、指甲青紫;婴幼儿多汗、脸色苍白、肢冷、烦躁、声嘶,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发绀或昏厥。确诊需要做一系列检查。

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除部分动脉导管外,主要是依靠外科手术矫治。如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正在成为根治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但是一些复杂的、有合并症的心脏病,还需要手术治疗,不同的先心脏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80%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最佳治疗时间是6个月至2岁。

预防:

先天性心脏病分三级预防。

第一级:准妈妈戒烟、戒酒,在孕前和怀孕早期要预风疹、感冒病毒感染,避免接触辐射,加强营养,慎重用药,以减少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