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教学反思范例6篇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案例 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新课程的实施标志着教学改革已经进人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它为我们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向教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这可以反思某一课的教学,也可以反思某一段的教学。本人从一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和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人和动物体主要的激素。

辨析因激素异常引起的病变。

2能力目标

描述反馈调节机理。

探讨动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感恩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反馈调节机理和血糖平衡的调节。

2教学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三.教学策略

1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

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已经学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新的知识。例如让学生说出人和动物体的主要激素及作用,辨析幻灯片上因激素异常引起的病变。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时,学生分成二小组交流,进行知识的比较与归纳,然后再派代表全班汇报。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本节内容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相结合。这种结合一方面可体现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背景,分析挖掘这些问题中包含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体现在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如怀特博士的病例分析,寒冷刺激时机体作出的反应分析,与新教材理念相符合。

四.教学理念

追求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的和谐统一。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案例导课

1展示课件PPT:快乐加减法一

忧愁、

顾虑和悲观,

可以使人得病;

积极、

愉快、

坚强的意志

和乐观的精神,

可以战胜疾病,

也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巴甫洛夫

2案例分析

保罗.怀特博士是波士顿的心脏病专家,是五十年代最杰出的代表。保罗.怀特博士是波士顿的心脏病专家,是五十年代最杰出的代表。她是个年轻的母亲,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一个爱酗酒、整天什么也不干的丈夫。这个女人得了可怕的风湿热,整日卧病在床,就这样维持了3年,医生说最多还能维持一年,她的情绪极度低落。有一 天,她的丈夫不知什么原因离家出走,留下这个可怜的母亲和两个孩子,甚至一点生活费也没有。但当怀特博士再去看她时,她很坚强地说:“怀特医生,我一定要起床,我还要照顾、护养我的两个孩子。”怀特博士安慰说:“亲爱的女士,我也希望你能尽快康复,可是你的心脏会受不了的。”不顾医生的反对,年轻的母亲鼓起勇气,下定决心,充满着激情和兴奋,下床开始工作了。

此时让学生猜测年轻母亲以后的生活情形及生命的期限。

(学生各抒己见)

师:奇迹出现了,这个坚强的母亲却意外地护养了两个孩子八年,才离开这个世界。

这是什么力量使这个母亲意外地活了八年呢?另人深思 !

展示PPT:快乐加减法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师: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生活充满信心,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是必然存在的,但只要有坚强的意志,战胜一切的勇气,义不容辞的责任,你就是——胜利者;你就是——快乐者。

再引出问题:刚才我们从意志力的角度分析了该案例,从生理学角度该怎么解释呢?

怀特博士解释:他低估了ACTH这种荷尔蒙产生的生理作用,人类的情绪能刺激垂体,产生ACTH和正常荷尔蒙的可能性。因为在当时还不知道ACTH是什么东西。

引出:ACTH是肾上腺皮质激素,进入激素知识点。

环节二: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师问:1在初中我们学过的激素有哪些?说出人和动物体的主要激素及作用。

2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3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引起什么病变?

4辨析幻灯片上因激素异常引起的病变。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各激素之间的关系引出内分泌腺的三个层次:下丘脑——垂体——被管理的某些内分泌腺

环节三:激素的反馈调节及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结合实例分析:通过学生自述寒冷刺激时机体所作出的反应;说明激素对机体的调节机制;加深学生对反馈调节的理解。

2结合比较分析;1、比较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不足时的影响。归纳出:协同作用

结合马拉松赛跑时血糖浓度的变化,分析血糖浓度的调节。归纳出:拮抗作用

学生分成二小组比较与归纳。然后再派代表全班汇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环节四:小结

师:再回到怀特博士的病例,请同学们做合情合理地分析。然后,我运用心理学理论和反馈调节知识对材料做进一步分析总结。并说生活中的负性事件永远存在,关键是我们要以积极的情绪,快乐的心情看待“她”。其实这一事件让我收获很多,所以我们要感恩生活。

展示PPT快乐加减法三:

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思考,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感觉,并且以什么样的方式生存。——————张国清

最后祝大家:(展示PPT)

Happy everyday!

六.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反思

由于本节内容难度不大,并建立在初中生物学的基础上,所以会有两种可能,设计不好学生不感兴趣,设计好可能会上出新意,上出精彩。然而人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激素的分泌,激素反过来也会调节人的生理,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所以我尝试做心理健康教育的拓展教学。我参看了两种生物版本,人教版旧教材和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三;参照了浙江大学张国清博士著的《快乐加减法》一书的设计风格,嵌人了名言警句,它是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可发挥其点拨诱导、强化联系、深化认识的功能,这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引用了[美]约翰.辛德勒编著的《情绪是健康的良药》一书中怀特博士的病例创设情景教学,而这又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缩影,如果不注意调节人的情绪,就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影响身体健康。这种设计可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兴趣,加深知识映象,学生会轻松愉快地突破本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最终实现“快乐教学”和“快乐学习”。

2教学过程反思

情景导课环节巧用了两条名言和引用了生活中引入注目的病例,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使导课——新旧知识联系——新知识——结课环环相扣。从学生课堂的反应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感觉新颖,有些学生把那些名言警句都已记下。课堂让学生猜测年轻母亲以后的生活情形及生命的期限时,他们都竞相各抒己见;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时学生积极主动地交流和汇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讲到最后一个环节,学生热情高涨,以热情的掌声结束了该课。这说明时下的高中生很渴望这样的课型;但由于备课和上课时间有限,这堂课还是未能尽情发挥,它的设计和安排还能更精妙。

3教学效果反思

课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大多以课堂渗透的形式体现,由于生物学科的特性性,我做了心理健康教育拓展教学的大胆尝试,所以上完课后,我对两个班的学生做了书面评估。

如“你对本节课内容的满意程度怎样”

A.不满意 B.一般 C.较满意 D.很满意

在四个选项中,选择“较满意人数”,甲班占38.3%,乙班占43.1%;选择“很满意”项的甲班占46.8%,乙班占26.2%,都高出了四个问题的平均分25%。

又如“你觉得结合生物知识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怎样”

A.不好 B.一般 C.好 D.很好

在四个选项中,选择“好”的甲班占53.2%,乙班占47.7%;选择“很好”的甲班占29.8%,乙班占44.6%。都远远高出了四个问题的平均分25%。

一个学生甚至直接跟我说,“这是一期中上得最好的一节课”。因为这一堂课的教学,学生否定了我全期的课,似乎有点苛刻,但是从另一层面看,现在大多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各种不同名义的心理咨询室,但都形同虚设,真正落到实处的少,进入心理咨询室的学生也寥寥无几。同时学生中不泛也存在偏见,谈及“心理”就误认为有问题,所以望而止步。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可以看出学生其实很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很渴望这样的课型,置于生物课中更能有理有据地令学生信服,从而实现自动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维持身心健康。

如果该课有比较好的语言驾驭能力,课堂更加精彩。是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前进,老师也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与交流,不仅专业基本功扎实,而且要有心理学理论做支撑和不断提高文科素养。老师的收获将是教学的快乐和快乐地教学,生活的快乐和快乐地生活。这堂课我的确做了精心的设计,投入了时间,同时我也收获了快乐,传递着快乐。这只是一个起点,前方路漫漫而修远,吾将上下求索,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勒玉乐.反思教学.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张国清.快乐加减法.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范文2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9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直观认识分数,形成关于分数的表象,会读写分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操作、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认识分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主动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学具纸。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

1.谈话出示情境图:猴妈妈拿着4个桃子要分给两个孩子,一个给了1个,另一个给了3个,拿一个桃子的猴子在大哭,你知道为什么吗?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怎样分?为什么?

2.现在猴妈妈只拿了1个桃子,该怎么分?如何表示呢?

今天我们就来初步认识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着眼一个“探”字,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知道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1.互动探究,认识1/2。

(1)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

大家想想,半个桃子可以是1/2,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是这样分的?

一个苹果、一个蛋糕……(用生活实例完整地说一说1/2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动手折一折。

我们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上也都藏着 1/2,想不想把它找出来?请看要求(课件出示: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

动手操作,动口说含义。

做完的同学同桌互相小声说说,你是怎样得到这张纸的 1/2 的?(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展自己,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的表象,着眼一个“动”字。要通过有意识的追问,使学生感受到: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

(3)判断:下面哪些图形(略)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通过反例没有平均分的情况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设计意图:进一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

2.类比迁移,认识1/4。

联想:课件播放,走进生活,看到这些图片(略),你想到了几分之一?说说你是从哪张图片想到的?

设计意图: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拓宽知识,认识新的分数;初步感受分子、分母所表示的意义。

3.读写分数。

三、拓展应用

1.联想:五角星、巧克力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2.估计:婴儿、成人、十岁左右的儿童的头部占身体的几分之一?

3.拓展:播放广告,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广告中动态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练习,巩固本课基本知识点。通过寻找身边的分数再次让数学知识回归到实际生活中,从头部占人体几分之一的估计中,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总结升华

这节课你感到快乐吗?说出你的快乐和收获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范文3

一、"问题"如何转化为"课题"?

校本教学研究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即"追踪"问题),只有当教师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上升为"课题意识"。问题一旦被追踪和设计,问题就转化为课题。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和设计意味着所研究的"课题"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课题"产生的途径往往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它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它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与设计也暗示了校本教学研究不是"随意性问题解决"。教师虽然在自己的日常教学生活中从来就没有远离过"解决问题",但如果教师只是以日常经验和惯用策略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想方设法"(设计)之后采取"行动"并持续地"反思"其效果,那么,这种问题解决就算不上研究。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与设计使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与校本教学研究中的"课题意识"区分开来。不过,这也不是说"问题意识"就不重要。在教学研究中,常见的障碍既可能是"课题意识太弱",也可能是"课题意识太强"。"课题意识太弱"的教师容易满足于以日常经验解决那些琐碎的日常问题,"自下而不上",不善于在解决日常的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捕捉一些关键的、值得设计、追究的"研究课题"。由于缺乏必要的追究与设计,那些日常的教学问题虽然不断地被解决,教师却很难从整体上转换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此相反,"课题意识太强"的教师容易只热衷于"热点问题"、"宏大问题","自上而不下",对自己的日常教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视而不见或"以善小而不为"。满足于"大问题"、"大课题"的后果是忽视、轻视了教室里每天都在发生的真问题、真困惑。

有效的校本教学研究所研究的"课题"的产生过程是:教师在大量地、随意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某个值得"追究"和"设计"的"关键的问题"。教师一旦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想方设法"(设计)却解决这个"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可能转化为课题。

二、设计:选择何种"有效教学"的理念?

在确认了日常的教学"问题"只有经过"设计"才转化为研究"课题"这个观点之后,接下来需要澄清的是"设计"究竟意味着什么。

其实"设计"对于教师并不陌生,教师一直在与"设计"打交道,比如备课,写教案,等等。教师日常的"教学设计"(即备课)所形成的方案即教师的"教案"。校本教学研究意义上的"设计"虽不完全等同于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但它实际上离不开教师日常的、具体的、以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校本教学研究中的"设计"意味着教师发现某个值得追究、追踪的教学问题之后,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的设计(备课)中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这样看时,校本教学研究的"设计"在很多时候与教师日常的"教学设计"是一致的,只不过前者更强调对"问题"保持某种追踪(持续地关注)。

不过,"设计"与其说是个体化的"备课"、"写教案",毋宁说是具有合作意义的(不是形式化的)"集体备课"和"说课"。当教师在集体备课、说课中根据某种"有效的教学理?quot;(可称之为"有效教学")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时,校本教学研究中的"设计"与教师日常的"教学设计"(备课)就成为一件事情而非两件事情。这正是"教学即研究"口号的本意。

就此而言,校本教学研究是以自己的方式强化了"教学设计"的问题。这也是当前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备受关注的问题。遗憾的是,不少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的著述局限于"教学技术"、"教学流程"的解释,而对与之相关的"有效教学"的前提性理念却关注不够。

在校本教学研究中,"设计"固然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确定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流?quot;,它更强调某种"有效教学"理念的支持。教师选择何种"有效教学"的理念将决定教师选择何种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比如教师如何理解"学习即主动建构"、"教育即生活"、"主动参与"、"有意义接受学习"等教学理念,将决定该教师选择何种解决教学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当校本教学研究强调"有效教学"理念对于"设计"的重要性时,也许容易使人认为它也带有"理论阅读"、"自上而下"的性质。确实,校本教学研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问题解决,它需要教师不断地与周围的同伴对话、与校外的"专家"对话,也需要必要的"理论阅读"(理论阅读是一种间接的对话)。真正的校本教学研究有时候并不容易简单地区分究竟?quot;自上而下的研究"还是"自下而上的研究",毋宁说,它意在打通两种原本不该人为地分开、阻隔的研究道路。

三、行动:执行还是再创造?

"行动"是指将已经"设计"好的方案付诸实践。如果校本教学研究所"设计"的方案是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那么,接下来的"行动"既包括教师的"上课",也包括相关的合作者的"听课"(即一般所谓的"集体听课",此时教师的"上课"被转化为"公开课"或称之为"研讨课")。

就教师的"上课"而言,"行动"不仅意味着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够解决问题,而且意味着创造性地执行事?quot;设计"的方案。教师一旦进入真实的课堂,面对具体的学生,教师不得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意想不到的教学事件,去灵活地调整教材、调整教案。

就"听课"的合作者(教师同伴或校外专家)而言,"行动"不仅包括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是否有效,而且也包括倾听和观察所设计的方案被执行的真实过程,倾听和观察方案的执行是否合理。

校本教学研究与其它所有介入性研究一样,它不仅"设计"方案,而且力图引起"改变"。它不仅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蚁Mü?quot;行动"来引起教学实践的"改进",并在"改进"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观察原先?quot;设计"的方案是否有效和"问题"在多大程度已经被解决或没有被解决。

四、反思: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

在整个校本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反思"实际上是贯穿始终的。"问题"之所以能够被提出来,"设计"之所以可能,"行动"之所以能够创造性地执行方案的过程,都有"反思"的介入和参与。也有人因此将设计的过程称为"行动前的反思",将行动的过程称为"行动中的反思",将"回头思考"的过程称为"行动后的反思"。

但"反思"一般指"回头思考",它指教师以及合作研究者在"行动"结束后回头思考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查看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没有很好的被解决,需要进一步清理究竟是由于所设计的方案本身不合理,还是因为方案的执行发生严重偏离,如此等等。

由于校本教学研究常常是一种基于教师个体自主思考的"合作研究",这种反思也可以称之为"集体讨论",它与此前的"集体备课"、"集体听课"相呼应。事实上,校本教学研究需要经常性地与中小学已经存在的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等教学研究制度相结合。这样看时,校本教学研究与其说是对传统的教学研究方式的改变,不如说是对传统教学研究方式的一种落实和恢复。

合作研究的前提是教师个体的自主独立的思考。有效的校本教学研究既需要教师同伴之间以及教师与校外专家之间的合作,也需要教师个人的独立思考?quot;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发表"既包括在各种教育报刊杂志上"公开";也自然包括了教师同伴之间或教师与专家之间面对面的"对话"。

教师的"发表"是重要的,所有的合作研究都以教师个人将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为前提。如果教师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所谓的合作研究可能只是以少数"专家头脑"代替多数教师的思考,多数教师沦落为"沉没的大多数"。一旦合作研究发生"沉没的大多数现象",则容易导致问题虽然按照专家的设计方案获得解决,教师本人依然不知道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师不善于将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除了可能因为"专家头脑"代替教师思考之外,更严重的困境常常在于"专家话语"代替了教师的"个人化语言"或"实践性语言",以致于教师在专家面前"失语"。一旦合作研究发生"教师失语现象",则容易导致虽然有为数不少的"教学论文"甚至"教学专著"等研究成果,教师本人却依然不知道如何"理解"自己的教学实践。

有效的校本教学研究意味着承认、允许、鼓励教师用自己的个人化语言、实践性语言讲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教学故事,包括问题怎样提出来?问题出现之后如何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中又遇到了什么新的障碍,等等。

教师发表(包括"口述"或"描写")自己的教学故事不仅使合作中的交流成为可能,而且教师将由此而进入反思的状态。

发表对教师个人而言是反思,教师说或者写,就是反思。发表对合作者而言是共鸣与分享,合作者之间的共鸣与分享意味着合作者之间的相互倾听与阅读。

某种教育故事既然能够引起共鸣与分享,说明这种教育故事已经蕴涵了某种教育理论。案例是理论的故乡。

五、教案的改造

在整个"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道路中,凸现出两条相互环绕的线索:一是教学设计;一是教学反思。

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设计"就是形成"教案",但真正的教学设计往往从教学反思那里不断获得"问题"意识。而且,教学反思进入教学设计之后,它使问题不断地被追踪而转化为"课题"。可见,有效的"教案"不仅需要"教学设计",而且需要增强"教学反思"意识。简要的表达就是:教学设计 + 教学反思 = 教案。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一起构成"教案"之后,或者说,"问题-设计-行动-反思……"进入"教案"之后,将引起"教案的改造"。

教案是否需要改造,或者说,"教案是否要来一次革命"?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决定"教学即研究"、"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可能。

有教师提出,"我既不愿意写教育论文,也不愿意写教育故事,我唯一想做的是把教学做好。"有教师说,我只想做一个好老师,"让学生喜欢我这个教师;让学生喜欢我所教的学科;让学生回家后喜欢把学校里发生的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教师这样说时,既正当,也合理。

也许,"教学即研究"以及"教师成为研究者"等口号在教师那里应该做一些转换。既不必说教师要做研究,也不必说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教师唯一的使命,就是有效地教学。

难道教师不是一直在努力有效地教学吗?至少,难道教师不是一直很重视写"教案"吗?

问题只在于:如果说以往的教案容易局限于对某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的考虑而缺乏真正的"教学设计"意识,那么,改造之后的教案意味着超越某个知识点的设计而使所有的教案都因为追踪某个"课题"而成为彼此相互关联的系列教案。改造之后的教案本身已经成为研究的案例、成为待发表的作品。因为改造之后的教案本身已经蕴涵了某种理念的话。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范文4

摘要:在学案导学运用中,教师只有对自己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审视,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同时,学生也只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审视、梳理、再认识和再思考,才能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获取“授渔”的方法和技巧。

反思是有效主体参与的元认知特征,是主体意识发展的充分体现,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学案导学运用中,教师只有对自己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审视,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同时,学生也只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审视、梳理、再认识和再思考,才能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获取“授渔”的方法和技巧。

(一) 教师的反思

教师对学案导学的过程要进行经常性反思,只有这样,学案导学模式才能不断推陈出新、逐步完善,达到课堂增效的目的。

1.学案设计的反思

首先,问题设计要以 “三维目标”为核心,以分析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从而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设计问题需要注意:①问题要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②问题应有助于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③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④问题不易太多,太碎。

其次,在学案设计中主要反思:设计是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设计是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是否有利于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设计是否有利于师生互动?设计习题是否适当?设计是否有本校特色?

2.学案的运用的反思

在学案的运用中主要反思:课前检查督促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满堂灌”?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学生的创造性何在?探究是否是真探究?是否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学重难点是否突破?是否做到精选、精讲、精练?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是否贯穿学法指导?对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3. 学案研讨方法的反思

即教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细节性指导和要求。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具体地告诉学生,看什么?怎么看?看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看不懂怎么办?此外,看完后,教师要指导学习小组开展有效合作学习活动,活动中要求:如专心听人发言,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注意补充;在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插嘴打断等等

4. 学案研讨实效的反思

研讨的目是解决问题、培养能力,不能为了课堂的热闹而研讨。研讨“宁缺毋滥”:学生学不会的不研讨,学生已学会的不研讨,教师着力解决学生的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使研讨真正成为课堂增效的催化剂。

(二)学生的反思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经验的成长,是体验、是建构,更是对自己状态的超越,在这一过程中反思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反求诸己,扪心自问”, 学生的反思性学习在本质上是属于心理认识过程中再认识的心理过程,在这个再认识过程中学生会对首次感知中的缺陷起到弥补作用,能让学生看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强调学生反思性学习,是强调以生为本,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这是符合新课程提出的理念。

1. 学案学习目标反思

学生学完一节课后对照学案所设计的“三维目标”进行对照反思:哪些目标完全达到?哪些目标基本达到?哪些目标存在疑问?通过“追问自己、追问同学、追问教材、追问老师”,以求真正落实学习目标。

2. 学案学习过程反思

学生要养成对前一节课内容或某一知识点或某一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回忆、联想、归纳、质疑。这样的的反思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如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方法的学习后,学生反思一下:有几种方法?各种方法的关键是什么?哪种方法最简便?哪种方法自己还存在问题?;再如在做完一个习题时反思:这道题考查了哪几个知识点?有几种解法?解体的技巧是什么?我的解法错在哪里? 这道题还可以延伸成怎样的一道题?等等。

3. 学习方法的反思

教学的最高境界不是“教会”,而是“会教”;学习的最高境界不是“学会”,而是“会学”,因此,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得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应当时常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我是否及时预习了学案?我是否进行了合作学习?我是否积极思考了学案所设计的探究性问题?我是否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了问题讨论?我是否对老师的讲解主动提出过质疑?我是否对自己的疑惑问题做过标记、追问?我是否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过梳理、归纳、总结?等等。

“思之则活, 思活则深, 思深则透,思透则新, 思新则进”。 学案导学法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具有新颖性、实用性、高效性和易操作性,是实现课堂增效的优选教学途径。在学案导学法的运用中,教师和学生只有经常性对学案的设计、导学、导教、导练等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反思,才能使学案导学模式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真正成为课堂增效的发动机。

参考文献:

【1】熊祥胜.化学学案的设计和运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12.

【2】张天宝.主体性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 4.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学案;问题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建高效课堂,目前,许多中学都在广泛使用导学案。语文导学案是由教师课前设计的、有利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方案”和教师课堂教学的“简案”,因此,它是师生共用探究活动的载体,导学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由此可知,导学案的设计编写尤其重要,可是,随着导学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被大量使用的同时,导学案的设计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教师认真反思。

一、设计教学目标不明确

导学案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一些教师对语文教学目标没有立足课标、课本,往往贪多求全,一课时动辄四五个目标完不成。如《春》导学案设计中的教学目标:①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②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③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④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事实上,一节课的时间根本无法达到“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和“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目标。

二、设计导学内容繁杂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有许多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文本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语文教师编写导学案中发现,导学案显示的内容繁杂,有“习题集”倾向。看看每份导学案,从“预习”到“拓展”全部是填空题、问答题,不利于激活学生创新思维。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把原本一节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上成了“试卷讲评课”。一份导学案就演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起来耗时费力,不论是课堂内外,都给学生带来过重的学习负担。加上一些本来就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来说,会让他们产生“学习语文就是做作业”的错误认识,逐渐出现马虎应付的现象,甚至会出现抄袭导学案的现象。

三、忽略不同层次的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是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而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因材施教,设计没有梯度,不少学困生在完成导学案时,不是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而是一头扎进教辅资料里,寻找问题答案,不知其所以然,一抄了事,结果,学生根本没有达到提前预习,自主阅读的效果。

事实上,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能力上和知识积累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教育需求。

四、忽略语文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导学案使用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而有不少语文教师虽然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意识,但是感到很茫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法指导没有落实在导学案上,所以,学生成为了简单的知识容器,即使靠死记硬背记住了所学,只能说明有一定基础,却往往不能灵活运用。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的学法,因为初中学生自学能力较弱,心理不成熟,认识问题片面,如果能够在导学案编写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指导中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实际上是教给学生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联系、比较、想象和质疑。将知识与方法综合渗透,实现理论与过程方法的综合,创立语文课堂综合化的方法体系。

五、设计环节流于形式

教师通常在导学案最后一个环节设计教学反思,包括教师课后反思和学生学后反思,目的既是让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工作,以便改进教学,也是让学生再重新梳理自己预习的问题和课堂中解决的问题,整合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做好必要的记录、错题的整理,以便以后进行复习。可是,当导学案涉及教材内容探究结束后,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普遍认为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不重视最后的反思环节,主要原因也是教学反思设计形式过于单一、空泛。只有少数教师能够做到设计具体,比如学后反思设计:“我做错的题;错题原因;改进措施;我的收获”等。学后反思一旦能够设计的具体规范,学生就能够在使用中重视,如果长期坚持一课一反思,最终它会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使他们真正能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教师写教后反思也同样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善于分析自己劳动的老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经验的老师。凡善于反思的教师,其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的步伐就会加快。

总之,有关导学案设计的探讨是一次教学探索,发现的一些问题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语文导学案才能更好地发挥它打造高效课堂的作用。

参考文献: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范文6

校本教研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提出,现已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行动研究本质上就是用教育科学理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它是校本教研中比较适宜于教师的一种方法。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应当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使“研究的意识”贯穿到日常具体的教学生涯中。

行动研究的具体方法有:

多角分析。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对学校学科建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召开由学科教师、学生、研究人员、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校长参加的多角分析座谈会。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教学现象和问题,寻求共同认可的教改方案。教师通过自我反思,了解教学目标、教学期望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研究人员、教师通过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感受、变化和想法。

访谈。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包括学生访谈、家长访谈和教师访谈,了解和征求各方意见。

问卷调查、态度量表和能力测量表。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设计相关量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态度调查和水平测试。

日记/教学反思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研究人员和教师坚持写试验研究的日记/日志,记录每次研究活动的情况并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每次试验课进行课堂教学观察和记录。

数码照片记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研究活动和试验课的情景运用数码相机进行照片记录。

录像记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运用录像机对每次试验课进行课堂教学全程实录。

个案研究。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教师、学生进行个案研究。

(二)尝试校本教研的“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模式

对于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刘华良博士提出了校本教研的一种操作模式:“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

第一、基于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

校本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即追踪问题),只有当教师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上升为课题意识。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和设计意味着所研究的课题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课题产生的途径往往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它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它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与设计,意味着校本教研不是随意性问题解决或经验性问题解决。教师虽然在日常教学中从来就没有远离过解决问题,但如果教师只是以日常经验和惯用策略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想方设法(设计)之后采取行动并持续地反思其效果,那么,这种问题解决只属于日常性教学活动,算不上研究。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与设计,能使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与校本教研中的课题意识区分开来。不过,这不是说问题意识就不重要。在教学研究中,常见的障碍既可能是课题意识太弱,也可能是课题意识太强。课题意识太弱的教师容易满足于以日常经验解决那些琐碎的日常问题,自下而不上,不善于在解决日常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捕捉一些关键的,值得设计、追究的研究课题。由于缺乏必要的追究与设计,那些日常的教学问题虽然不断被解决,但教师却很难从整体上转换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此相反,课题意识太强的教师容易热衷于热点问题、宏大问题,自上而不下,对自己日常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视而不见,或以善小而不为。满足于大问题、大课题的后果是忽视、轻视了教室里每天都在发生的真问题和产生的真困惑。

第二、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

在确认了日常的教学问题只有经过设计才能转化为研究课题这个观点之后,接下来需要澄清的是设计究竟意味着什么。教师日常的教学设计(即备课)所形成的方案即教师的教案。校本教研意义上的设计虽不完全等同于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但它实际上离不开教师日常的、具体的、以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校本教研中的设计意味着教师在发现某个值得追究、追踪的教学问题之后,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的设计(备课)中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不过,设计与其说是个体化的备课、写教案,毋宁说是具有合作意义的(不是形式化的)集体备课和说课。集体备课和说课实际上是借鉴他人的经验或他人的智慧。当教师在集体备课、说课中借鉴他人的经验或他人的智慧来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时,这种备课活动或教学设计活动就具有校本教研的意味。

就此而言,校本教研就是以研究的意识来强化教学设计活动。但校本教研中的设计又不只限于备课或集体备课。或者说,当教师期望借鉴他人的经验、他人的智慧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以便解决某个教学难题时,教师还可以从另外的地方获得他人的经验或他人的智慧,比如与专家对话,以及阅读相关的教学论著。也就是说,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地教学,而想方设法又意味着教师既反思自己的经验,又琢磨他人的经验。当教师将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做比较时,自己想方设法的教学便有了着落、有了灵感。

第三、基于教学对话的教学行动

行动是指将已经设计好的方案付诸实践。如果校本教研所设计的方案是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那么,接下来的行动既包括教师的上课,也包括相关的合作者的听课(即一般所谓的集体听课,此时教师的上课被转化为公开课或称之为研讨课)。

就教师的上课而言,行动不仅意味着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够解决问题,而且意味着在教学对话中创造性地执行事先设计的方案。教师一旦进入真实的课堂,面对具体的学生,教师就不得不保持某种教学对话的情境,在教学对话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意想不到的教学事件,去灵活地调整教材、调整教案。

第四、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反思

在整个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反思实际上是贯穿始终的。问题之所以能够被提出来,设计之所以可能,行动之所以能够创造性地执行方案的过程,都有反思的介入和参与。也有人因此将设计的过程称为行动前的反思,将行动的过程称为行动中的反思,将回头思考的过程称为行动后的反思。不过,所谓反思一般指回头思考,它指教师以及合作研究者在行动结束后回头思考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查看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没有很好地被解决,就需要进一步搞清究竟是由于所设计的方案本身不合理,还是因为方案的执行发生严重偏离,如此等等。

由于校本教研常常是一种基于教师个体自主思考的合作研究,因此这种反思也可以称之为集体讨论,它与此前的集体备课、集体听课相呼应。事实上,校本教研需要经常性地与中小学已经存在的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等教学研究制度相结合。这样看时,校本教研与其说是对传统的教学研究方式的改变,不如说是对传统教学研究方式的一种落实和恢复。在课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们一般能够提出问题,但对于如何解决问题却往往感到无计可施。教师们的困惑是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或者不知道他人的经验是什么。

由此看来,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反思,其关键都在于开放自己的眼界,汲取他人的经验,并将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设计和自己的行动。其实,由于对别人的经验缺乏了解,教师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而且无法提出问题,导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因为习以为常反而视而不见。只有反思自己的经验并使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相互关照,教师才能真正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校本教研的“发现问题——组织团队——学习准备——设计实施——总结反思”模式

上海教科院周卫先生根据美国圣路易部新城小学“推动多元智能行动研究”提炼出来教师校本教研的过程应当是“发现问题——组织团队——学习准备——设计实施——总结反思”五个阶段。他还以台北县一所小学的案例对这一模式作了说明:

第一阶段是发现问题。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听课、观课和研讨交流,参加者要发现学校原有教育现场中的问题;而后是整理和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接着要确定研究的方向,并且拟订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是组织团队。大学研究人员和学校的教师自愿组织成专业发展团队,努力寻求校方关于课表的安排、人员、经费、时间和设备等各方面的支持。同时,向实验学生说明开展这次研究项目的意图,并要征得家长的同意(这是学术道德,即开展一项研究的时候必须征得家长的同意和学生的愿意,而不是随便把学生当做一种实验品)。

第三阶段是学习的准备。第一,要研读、研讨多元智能的理论,构建团队的共同愿景。第二,让每个儿童都亲历各种智能的教学。第三,团队成员要填写每个学生多元智能的核对表,教师通过其在实践中的表现,来诊断和发现每个学生的多元智能。第四,在实验的全过程中,专家和教师平等对话,分享经验。

第四阶段是设计和实施。这个阶段主要摘了两个单元教学活动,第一个单元叫“欢乐中国年”,就是围绕过春节的活动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先是讨论教学方案:怎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智能优势?在此基础上制订教学目标,而后把教学目标转换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还要和家长座谈,让所有学生、家长理解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和实施计划,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研究人员和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者给予指导。随后,学生要完成“欢乐中国年”寒假作业,整个活动持续几个月。春季开学后,他们又开展了以“亲情”为主题的单元教学活动。让学生完成围绕“亲情”这一主题的相关报告,并组织全班交流,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他们各自能力提升的情况,同时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

第五阶段是总结和反思。即对两个单元数学活动的所有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完成论文撰写,然后进行经验的分享。最后要反思最初提出的两个问题解决得如何并思考后续研究。

整个研究过程,要非常注意资料的收集。第一,要把所有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第二,在每次活动中,对研究者要进行现场的观察和记录(这叫做“第三只眼睛”):研究人员和教师是如何互动的?最初的观点是如何发生碰撞的?研究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改变?通过研究如何提炼出一个主题?等等。第三,是教师和家长的反思札记。第四,是多元智能的分布表和每个学生多元智能的检核表,每个学生的学习成长档案袋(从最初的表现到完成一段学习任务后的情况,前后可以作对比)以及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个别深度访谈记录。

另外,每次活动后都要进行初步的资料分析,就好像我们上完课以后,都要有一个简单的评课活动:这节课上完以后的感受怎么样?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遇到了哪些困惑或者突发事件?这里面有哪些有价值的事件或故事,把它们整理出来,从中可以提炼哪些观点?等等。还要注意对原始材料进行编码分类,然后理出一个研究的线索,或者逐步概括出一个主题来。此后,通过反复的比较和思考,形成一个描述性的研究报告框架。最后,要对所有资料进行检核和加工,完成研究报告。

(四)叙事研究——表达校本教研的成果的一种方法

所谓“叙事研究”,也就是由研究者本人(“我”)叙述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包括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是如何想方设法去解释问题的;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我”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障碍,问题真的被解决了吗?如果问题没有被解决或没有很好地被解决,“我”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新的策略,或者“我”又遭遇了什么新的问题?

当“我”这样叙述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时,已经在思考或反思,这也就使“我”的经验性教学转化为某种反思性教学。

更重要的是,当“我”这样叙述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时,“我”已经在收集研究资料和解释研究资料。叙述的内容也就构成了“我”的可供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这种研究报告使以往的“议论文”、“说明文”式的研究报告转换为某种“记叙文”式的、“散文”式的、“手记”式的、“口语”化的心得体会。它显得更亲近读者或听众,更容易使有类似经历的人通过认同而达到推广。

这样一来,校本教研的基本过程就转换为由中小学教师讲述自己(“我”)的教育故事:

第一,是我讲我自己的故事,而不是他人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行动研究的报告都可以视为一种教师的“自传”。

第二,讲述的是一个过去的、已经完成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或发出的某种指令。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然”的教育实践,而不是“应该”的教育规则或“或然”的教育想象。

第三,所报告的内容往往是我参与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真实的教育事件。

第四,所叙述的教育事件具有某种“情节性”。“情节性”显示为某种偶然性节外生枝,使人感觉既突然波折,又真实可靠。

第五,采用的是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这种归纳的研究方式使校本教研在提升相关的教育理论时显示出某种“扎根理论”的道路。

教师在叙述自己的个人教育生活史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经历,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到底发生了哪些教育事件。这种叙述使教师开始进入“研究性教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