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密码战范例6篇

记忆密码战

记忆密码战范文1

关键词: 图形密码; 肩窥攻击; 移动Web服务; 移动终端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11-16-03

Design of graphical password authentication scheme for Mobile Web Services

Huang Yeju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eJiang Economic &Trade Polytechnic,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Abstract: Graphical password is a novel authentic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for Web service, a new graphical password authentication scheme for mobile Web services is introduce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effectively resist the shoulder surfing attacks, Trojan attacks to mobile terminal and the interception attack to network information. Moreover, the scheme does not require complex calculations for the mobile terminal.

Key words: graphical passwords; shoulder surfing attack; Mobile Web Services; mobile terminal

0 引言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智能手机等各类移动终端日益普及,而Web服务由于其为异构资源协同提供了有效手段,成为移动互联网最广泛的应用之一。移动Web服务的兴起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同时也存在安全问题。保障移动Web服务的整体安全涉及诸多技术,身份确认是基础。口令认证方式由于其实现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仍是目前主流的身份认证方式之一。但传统的字符型口令认证方案在应用到移动Web服务中存在一些问题。

⑴ 移动终端由于其使用环境的复杂性,容易遭受肩窥攻击,如在拥挤的公共场所,攻击者通过观察就能获取用户的口令输入。特别是针对使用高清录像设备、记录木马等工具的强肩窥攻击[1],用户更是防不胜防。

⑵ 移动终端由于其网络带宽、处理器处理能力、内存量等资源有限[2],传统口令认证方案在应用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为了保障口令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通常采用加密的方式,但是加密计算需要耗用移动终端大量的处理资源,如一次一密的动态口令技术,需要运算量大的指数处理,显然不十分适合应用在资源有限的移动终端。

1 图形密码

传统的字符型口令认证方式,系统为了确保安全性,希望用户选择强口令,但用户为了记忆方便,倾向于选择弱口令,因此安全性与易记性之间存在矛盾。图形密码出现的理论基础是人们对图形的记忆强于文本[3],针对口令易记性和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图形密码是传统字符型口令密码一种比较好的替代方案。图形密码认证方案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1 基于回忆的图形密码认证方案

回忆型图形密码方案是在一幅图形中选择若干个位置作为密码,然后在认证阶段需要以特定的方式比如手绘,按照顺序重现出注册阶段选择的密码位置即可通过认证。方案中一般对位置留有冗余。典型的回忆型图形密码认证方案是文献[4]提出的画出密码,这种方案在设定密码时系统要求用户在2d栅格上画出密码,然后在验证阶段,系统显示同样的栅格要求用户重复原来的设定过程,如果用户画出的图形按照注册时的顺序并经过相同的方格,就通过认证。文献[5]也提出了回忆型的图形密码认证方案。但这类方案都无法抵御肩窥攻击,特别是强肩窥攻击。

1.2 基于识别的图形密码认证方案

识别型图形密码认证方案的相似之处是在注册阶段,用户从图形库中选择若干个图形作为密码(部分方案也允许用户自由选择图形),在认证阶段,用户必须识别出作为密码的图形。如RealUser公司设计的Passfaces方案(见图1),用户在注册阶段选择若干个人脸图形作为密码,在认证阶段,屏幕上出现9张人脸图片,其中有一张是密码图片,用户必须正确识别出该图片并直接点击就能通过认证。该方案采用用户容易记忆的人脸图片作为密码,体现了图形密码易记的优势,但是该方案完全无法抵御肩窥攻击,攻击者通过观察直接可获取图形密码。

图1 Passfaces方案

Pass-Object方案是经典的识别型图形密码方案。用户验证阶段首先在屏幕上显示的图形阵列中识别出图形密码,然后移动一个固定框架的位置,使得图形密码落在框架之中,最后确定该图形密码的输入。由于每次选中的框架中,除了密码图形之外,还包括若干个干扰图形,即使攻击者看到了登录过程,也无法区分干扰图形和密码图形,所以可以抵御弱肩窥攻击。但是由于每次输入都直接暴露了图形密码所在的位置,如果攻击者录制多次登录过程,通过分析就有可能获得正确的图形密码。文献[6,7]尝试通过改变图形密码的输入方式来抵御肩窥攻击。文献[6]提出的方案中每个图形对应特定的字符,在认证阶段,系统随机地选择图形放在屏幕上,当用户找到某个图形密码时,打开软键盘输入该图形密码对应的字符即可。该方案能抵御弱肩窥攻击,但由于图形密码和输入字符之间的映射是固定的,无法抵御强肩窥攻击。文献[7]提出的方案安全性比文献[8]高,但其实用性有待提高。

2 移动Web服务图形密码认证方案的设计

本文设计的图形密码认证方案采用加入干扰图形,改变图形密码的输入方式,避免暴露其位置等来有效抵御肩窥攻击,同时,考虑到移动终端和传输网络的安全性比较弱,在整个认证阶段中,图形密码都不直接让移动终端和网络接触,以此来有效抵御网络拦截和木马攻击。方案包括注册阶段和登录认证阶段。注册阶段要求用户选择没有肩窥风险的场合,为了保障注册阶段密码传送的安全性,方案采用生成的共享密钥加密传送的图形密码信息;登录认证阶段不需要加密网络传输信息。

2.1 注册阶段

Step1:用户在移动终端显示的网页上点击注册按钮,则移动终端首先生成一个随机数N1,然后根据素数p和的生成元α(p和a网页代码中已经存在)求出,最后把发送给服务器,并同时向服务器提出注册请求。

Step2:服务器收到注册请求后,首先生成一个随机数N2,求出,根据和N2求出,再使用散列函数求得H(),服务器最后把发送给终端,同时把图形密码图案也发送到终端,图案以分类的方式显示在终端供用户自由选择,服务器给每个图案一个惟一的编号。

Step3:用户输入用户名,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若干个自己喜欢的图案作为图形密码,还需要选择一种颜色作为输入框的颜色(一共9种颜色,颜色的具体用处会在登录阶段介绍),最后用户需要将用户名、图形密码和输入框的颜色等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为了保障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用户根据服务器发送给自己的和自己生成的随机数N1求得,然后使用散列函数求得H()作为加密密码加密传输信息。

Step4:服务器收到终端发送的注册信息后,将Step2求得的H()作为解密密钥解密传输信息,然后在用户库中添加用户名、图形密码和输入框颜色等信息,最后发送注册成功的信息给用户。如果用户库中的用户名已经被注册,则要求用户重新选择用户名,以确保用户库中用户名的惟一性。

2.2 登录认证阶段

Step1:用户在移动终端输入用户名,向服务器提出登录请求。

Step2:服务器根据用户名在用户注册库中查找相应该用户的注册信息,然后根据注册信息生成挑战信息,若查不到注册信息则发送提示用户先注册的信息。挑战信息是如图2所示的一张图片,图片由9个方格组成,每个方格内包含4个图案,9个方格共36个图案,这36个图案的生成方式为:服务器取出该用户对应的图形密码图案,加上图案库随机取出的其他图案共组成36个图案,如果用户的密码图案个数为8,则再从图案库中随机取出其他28个图案,这36个图案中不能有重复的图案。最后将这36个图案随机平均的放到9个方格内,即每个方格4个图案,并随机地给每个方格加一个不同颜色的输入方框,颜色共有9种,分别为深红、绿、蓝、黄、粉红、黑、紫、橙、青,即每个方格加一个特定颜色的输入框。服务器同时需记录该用户对应输入框颜色的起始位置i0,密码图案在挑战信息图片中所在方格的位置pk(0?p?8)(k表示该用户图形密码的位数),最后将挑战信息发给用户终端。

图2 挑战信息图片

Step3:终端在屏幕上显示挑战信息图片,并定时按照公式j=(i+1)mod9的顺序依次把9个不同颜色的输入方框移动位置,i(0?p?8)表示输入方框原先所在方格的位置,j表示输入方框向右移动一个方格后所在方格的位置,同时终端设置一个计数器n,记录输入方框移动的次数。

Step4:用户首先在挑战信息图片中找到第一位图形密码图案所在的方格位置,找到后不是直接点击该方格(因为直接点击会暴露该密码图案所在的位置),而是找到注册时所选择颜色输入框所在的位置,然后等待该颜色输入框跳到第一位图形密码图案所在方格时,就点击确定按钮,即确定第一位图形密码图案的输入,移动终端记录计算器n的值保存为n1。用户按照同样的方式依次输入第二位、第三位等后续图形密码图案,终端只需记录计算器n的值依次保存为n2、n3即可。

Step5:完成全部图形密码图案的输入后,用户点击提交按钮,终端把n1、n2…nk等k(k表示该用户图形密码的位数)个计数器的值发送给服务器。

Step6:服务器收到k个计数器的值后,依次确认每位图形密码的输入。确认第一位图形密码的方式为:首先根据值n1和i0基于公式j=(i+1)mod9求得j1,然后把j1和p1进行比较,检查用户的第一位图形密码图案是否在第j1位置的方格内,如果相同则表示第一位图形密码的确在该方格内,用户输入正确,否则返回给移动终端密码输入错误的信息。服务器按照相同的方式依次确认后续图形密码位数的正确性。所有图形密码都通过验证后,则提示用户身份验证通过,登录成功。

3 移动web服务图形密码认证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3.1 抵御肩窥攻击的安全性分析

用户每次认证时,服务器发送的挑战信息图片中包括36个图案,由于用户在输入每位图形密码时并没有直接点击相应的区域,而只是点击固定的确定按钮,即使窥视者用特殊的工具记录移动终端当时的界面,由于不知道输入框的颜色,也无法分析密码图案所在的方格位置,所以该方案可以有效抵御简单的肩窥攻击。

如果窥视者录制多次,根据用户在不同次登录的相关性,也可能分析出密码图案。每次登录挑战信息图片中包括36个图案,假设用户的图形密码为8位,则36个图案中包括8个密码图案和其他28个图案,每次认证时,这8个密码图案肯定出现在挑战信息图片中,而其他的28个图案是随机的,如果两次登录挑战信息图片中这28个图案都完全不一样,则窥视者可以分析出正确的8位密码图案,假设图形密码图案库共有100个图案,上述情况发生的概率为。但即使该情况发生时,窥视者也只能分析出8位密码图案是哪些,而无法确定其输入顺序。此外,在挑战信息图片生成时通过建立相关性可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从而有效防御类似的分析攻击。

3.2 认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分析

每次认证,移动终端以及网络上传输的认证信息包括挑战信息和输入框移动的次数n,由于挑战信息每次是不一样的,所以移动框移动的次数n也是不一样的,攻击者即使截获了某次认证的信息也无法用于下次认证。而且由于不知道输入框的颜色,也无法确定密码图案所在的位置。这样就无需额外的加密计算而保证了密码图案传送的安全性。

3.3 注册阶段安全性分析

注册阶段采用一次一密的共享密码H()加密密码图案,确保密码图案在网络上传输的安全性,而对于共享密码的生成H()基于Diffie-Hellman(DHP)问题,攻击者根据和无法求出,因此也无法求得共享密码。

4 总结

基于人们对图形的记忆强于文本的理论基础,新颖的图形密码身份认证方式被认为是传统字符型口令密码认证方式的一个替代。本文在详细分析移动Web服务特点和传统认证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面向移动Web服务的图形密码认证方案。该方案可有效抵御针对移动终端的肩窥和木马攻击,同时在移动终端无需复杂加解密计算的前提下可保障认证信息网络传输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Shi P, Zhu B, Youssef A. A PIN Entry Scheme Resistant to

Recording-based Shoulder surfing[C].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erging Security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2009:237-241

[2] 李刚,孙红梅,李智,余海燕.资源受限Web服务[J].计算机学报,

2010.33(2):193-207

[3] Suo X, Zhu Y, Owen G S. Graphical Password: a survey[C]. in

Proceedings of the 21st Annual Computer Security Applications Conference,2005:463-472

[4] Jermyn I, Mayer A, Monrose F.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Graphical Passwords[C]. San Deigo:Proceedings of the 13th USENIX Security Symposium,2004:66-70

[5] Wiedenbeck S, Waters J, Birget J C, Brodskiy A, Memon N.

PassPoints:Design and Longitudinal Evaluation of a Graphical Password Syse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5.63(1-2):102-127

[6] Komanduri S. Hutchings D R. Order and Entropy in Picture

Passwords[C]. Graphics Interface Conference,2008:115-122

记忆密码战范文2

女话务兵个体的心理素质训练

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完成一切军事训练任务的倍增器和催化剂。对于话务训练来说,亦是如此。倘若女话务兵心理素质欠佳,心理状态不稳,执行任务时就容易出现心理失控、过度紧张、身体发抖、声音发颤等行为反应。这些现象在首次执行任务的女话务兵中,尤为常见。另外,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女话务兵,在面临比武考核等极难险重任务时,也会担忧“报错号码,说错人名”等事故的发生,进而产生不安、忧虑、紧张甚至是恐惧的情绪,生理表现为心乱如麻、不知所措、心率加快、头晕目眩、厌食乏味等。最后,虽然女话务兵们大都已经熟悉、熟记、熟识了人名和号码,但有些同志还是不相信自己,仍然强迫自己反复记忆。长此以往,这些同志便会由于用脑过度和精神紧张,产生记忆效率降低,心理疲惫和情绪烦躁的心理现象,并伴有渴望停止训练的心理诉求。更有甚者,会对所训练的内容产生厌倦心理,致使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严重影响话务训练的正常开展。

展开“信心放大训练” 将极具提升士气,鼓舞斗志的语言,选作女话务兵的座右铭和口头禅,并且要贴在床头,熟记于心,时常默念,互相诵读。大凡如下口号,均具有信心放大之作用,例如,“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我能行!我最棒!我很强”、“相信自己,激发潜能”、“无所畏忌,不惧挑战”等。通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锻炼女话务兵的抗挫能力,提升她们的信心指数,使之逐步养成过硬的心理素质。

进行“减压放松训练” 引导女话务兵有意识地做一些诸如深呼吸、默念数字以及放松身体的动作,通过调节和控制生理变化来解除身体疲劳,消除情绪淤积,排解情绪紧张,以达到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正常发挥训练水平之目的。

组织“认知调整训练” 不良的认知会导致消极的情绪,进而引发无益的行为反应。如上文提到的有些女话务兵,鉴于“明明已经熟记号码,却又不信自己”这一错误认知,而导致厌倦情绪,催生退缩的行为反应。因此,要帮助女话务兵改变这些错误认知,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进而调整自身的情绪状态,促进训练水平的不断提升。

女话务兵的团体心理训练

从女话务兵的人员构成来看,以“90”后居多,以独生子女居多,以“学生兵”居多。根据这3个“居多”,综合女性的个性气质和军人的职业要求,在一般意义上可以总结出一些女话务兵的心理特质,它们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为自我中心主义、缺少知心朋友、上下级关系紧张、与战友难以相处等;在适应能力方面表现为心理承受力弱、抗挫能力差、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等;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表现为敏感、多疑、妒忌、敌意、固执、偏激等。

鉴于以上心理问题比较具有普遍性,所以可以尝试开展以下团体心理训练,解决上述难题。

开展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组织女话务兵成立心理成长小组,通过心理游戏和团体活动,使得她们增进感情、加强了解、融洽关系。例如,在团体活动“信任之旅”中,小组成员可以通过互相搀扶的肢体接触来营造轻松气氛,增强团体凝聚力,逐步产生亲近感,使得战友关系得到不断升华和完善。

开展心理剧展演活动 组织女话务兵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并开展心得分享活动。这些心理剧可以把女话务兵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与班长骨干发生的冲突、自我意识不正确导致的自卑,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挫折等表现出来,并且得到宣泄和化解,进一步促进女话务兵个人的心理成长和团体凝聚力的提升。

开展团体体能拓展训练 通过开展一些体能拓展训练,可以引导女话务兵充分认识自身潜能,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逐步提升自信心,不断克服心理惰性,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另外,拓展训练还能够启发想象力、创造力和亲和力,改善自身形象,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使得她们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

女话务兵的记忆技能训练

及时复习 女话务兵展开业务训练的必备素质就是记忆能力。仅以电话号码为例,如果话务员平均背记2000个号码,那么大约相当于背诵圆周率至12000位。而记忆恰恰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根据科学的实验观察,总结出了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对记忆的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进行心理学意义上的概括和总结,即遗忘的速率开始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率便越来越慢,呈负加速形,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从遗忘进程的规律应该得到启示,为了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要做到及时复习。如果不及时复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多内容就会忘记,再去复习就是事半功倍,不如在还没遗忘或忘的较少的时候赶快复习,这样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找寻规律 数以千计的电话号码和地址、人名,看似杂乱无章,毫无条理。然而,只要你认真总结,仔细归纳,就会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和组合次序。

平复情绪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记忆和情绪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换言之,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极大。一般来说,人在激动的情况下,记忆深刻但不全面;在心绪不宁的情况下,记忆既不深刻也不全面;而在情绪平静又保持适度紧张的情况下,记忆既深刻又全面,效果最好。女话务兵大都处于青春期,个性气质尚未定型,情绪跌宕起伏较大,这对记忆速率和效果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做好女话务兵的心理疏导工作,科学地运用放松、转移、升华等情绪调节方法,促进记忆技能的习得和训练水平的提升。

记忆密码战范文3

关键词:;《我的回忆》;西安事变考证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莫斯科来电前中央决策的制定

据的回忆,1936年12月12日近午,中共中央领导人在住的窑洞里,看到了张学良于12日致毛、周的文寅电。其内容大致是:张学良“曾向蒋痛陈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蒋则一味拒绝。他不得已实行兵谏,已将蒋氏及其亲信随员妥善看管,促其接纳抗日主张,不达目的不止。电报并说即派机飞延安,迎接共方代表等来西安共商大计……”[1]330这段回忆大体符合历史事实,但张学良致毛、周文寅电中并未提及派飞机到延安接一事,仅问及:“兄等有何高见?速复。”[2]621乘张学良部飞机由延安至西安的史实是确定的,但并非由张学良提出,而是在事变当日毛、周回电张学良时提出:“恩来拟赴兄处协商大计。”[2]621而更重要的是,并未有其他史料能够证明在12日就看到了文寅电,党的领导人正式讨论文寅电和西安事变解决方案的会议是在13日召开的。通过时间上的提前,《我的回忆》将本人放置在了处理西安事变善后问题的第一线。

紧接着描述了党的领导人在12日看到文寅电当时的反应,与公认史料不同的是,的记录中党的领导人多主张杀蒋。甚至连“平素持论温和又不多发议论的竟抢先表示:‘现在还有甚么别的话好说,先将那些家伙杀了再说。’”这一记述不见其他史料,其真实性非常值得怀疑。此外,《我的回忆》中还有一段时间不明的记述,大意是和要求毛给张杨的电文中措辞强烈地要求杀蒋,而毛则表示“他所草拟的电报,处处给张学良暗示,要他坚决对付蒋,但在文字上不能裸地说出来,否则将来要留下痕迹的。”《我的回忆》中还写道要求致电张杨要求杀蒋的理由是:“千钧一发的时候,应当机立断,用不着等候莫斯科指示,来一个先斩后奏。”[1]332在这里,莫斯科的意见被描述成中共决策事实上的指南。

在年谱、年谱中,均没有提及事变初期毛、周、朱、张等人杀蒋、审蒋的态度,这些史料主要侧重党的领导人对张、杨发动事变的肯定上。而在的记述中,、、均主张杀蒋,而本人则模棱两可:“虽很激动,但仍冷静”地等待共产国际的态度,总之“我们这些中共中央负责人,没有一个想到西安事变可以和平解决”。[1]332关于毛、朱是否主张杀蒋,还缺少直接证据。但根据公开史料来看,是明确反对审蒋杀蒋的,在1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会上‘审蒋’、‘除蒋’,以及‘以西安为中心’,‘成立一个实质的政府’的意见表示了不同看法,指出:‘对妥协派应尽量争取,与分化、孤立,我们不采取与南京对立方针。’”[3]395就自己是杀蒋还是放蒋的立场描述不清,但事变四个月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讨论的错误时,提到“那次我们接到捉了的消息以后,他()举出几十条理由要求杀。”[2]667相同的史料还见参加了13日政治局会议的郭洪涛:“甚至提出,不但要公开审蒋,而且要打倒南京政府,无人理睬他。”[4]115可见在《我的回忆》中努力撇清自己杀蒋立场的,在事件发生后是主张杀蒋的。

根据的记述,12日商讨的结果,决定五点:“一、致电张学良表示赞许,并保证今后行动,为马首是瞻;二、派、秦邦宪、三人为代表经延安飞赴西安;三、电等率部向延安及其以南地区挺进,沿途与友军密切联络;四、电在西安的联络人员,除对抗日宣言表示某些具体意见以外,一切俟等到后再议;五、等在西安亦应俟莫斯科回电后再作具体表示。于是,等即赶往西安去了。”[1]330

需要指出的是,的回忆在此又存在时间上的严重错误。根据的描述,在接到文寅电后,中共中央在的窑洞给共产国际的拟定电文前,就已经动身前往西安,而实际上是在17日才乘飞机抵达西安的。此外,根据回忆中商讨决定的“各点”,可见将12日在窑洞内党的领导人关于西安事变对策的初步讨论,与13日在住处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混为一谈。两相叠加,《我的回忆》制造了12日当天飞赴西安,同时一边等待莫斯科的态度一边形成杀蒋的初步共识的情形。

关于12日中共致莫斯科的电报内容,张在回忆中提到“除报告西安事变的真相外,并指出这是根据张杨共三角联盟抗日反蒋的协议而发生的,中共中央拟积极推动张杨解决与蒋决裂,请共产国际从速指示。”[1]332这里张的回忆显然与事实不符,除报告西安事变情形外,电报内容主要是中共拟组织三人委员会、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抗日联军,并争取南京温和派与蒋军,防止并抵抗亲日派勾结日本等。[5]98张的回忆将西安事变的起因归结到了张、杨、中共的抗日反蒋协议,并强调中共主张与蒋决裂,而非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一点是不符合事实的。

紧接着张回忆,由毛12日起草的致张学良的电文“不是尊张学良为‘全国抗日领袖’,便是赞扬他‘一举手便旋转乾坤’”,并强调“诚如来电所云,蒋某确系卖国独夫,理应负之国法,弟等极力赞成应由人民公审……”[1]331回忆中回复张学良的电文与事实有很大出入,真实发出的电文是:

(一)是否已将扣留? ……(四)必须压在兄自己的卫队营里,且须严防其收买属员,尤不可交其他军队,紧急时诛之为上;(五)恩来拟来兄处协商大计,如何?”[5]96

在这里毛提出了“紧急时诛之为上”,这一节被《年谱》所忽略,似符合张所说暗示张学良杀蒋,但尊张学良为“全国抗日领袖”,赞扬他“一举手便旋转乾坤”,“蒋某确系卖国独夫,理应负之国法,弟等极力赞成应由人民公审……”等节却并不符合事实。张的误记有两种可能,一是张所记的是草拟稿,与正式发稿不同,张有意回避正式稿内容,借以抹黑等人;其二则是张直接说谎。

的回忆渲染党的领导人杀蒋的立场,并将最终解决事变的决策权交给了莫斯科,而这一提议恰好又是提出的,个中含义很是明显,即将推到了作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决策的第一线。而将12日的党的领导人初步讨论与13日的正式讨论合并为12日的讨论,并将赴西安的时间提前到了12日,从而12日到17日六天内的事件被压缩到了一天,时间上的错乱配合着决策权的转移,与学界公认的以为核心的党的领导人综合各方态度并从民族立场出发作出西安事变解决方针的记述明显不符。

二、莫斯科来电后中央决策的制定

根据的记述,12日的决策是在浓厚的杀蒋氛围中进行的,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等待莫斯科的态度。在此背景下,又强调莫斯科对于西安事变的看法与中共完全不同,《我的回忆》在这一问题上的表述值得推敲。

回忆莫斯科的回电于13日晚收到,内容包括:一,肯定西安事变是日本阴谋所制造的;并说明张学良左右和他的部队里,暗藏着一些日本间谍……二,说明张学良不能领导抗日,如能回心转意,倒是能领导抗日的唯一人物。三,指示中共应争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利用这一时机与作友善的商谈,促使其赞成抗日;并在有利的和平解决的基础上,自动将其释放。[1]333

为了与前文记述的1936年12月12日赴西安一致,在回忆录中将共产国际16号的回电记成了13日晚间。根据史料,1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致电共产国际,直到16日才得到共产国际的回电,但由于电码不清,又要求重新发送,20号才得到完整清晰的共产国际回电,可见中苏党际的电报往返及处理周期是4天左右,绝不可能在13日晚间获得。对比已公布的电文内容:

一、张学良的行动不管意图如何,在客观上只能损害把中国的力量结成抗日统一战线的努力,只能鼓励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二、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就要重视现实,中国共产党应坚决主张和平解决冲突……[5]161

原莫斯科的电文中并未指出西安事变是日本阴谋制造的。但张所回忆的电文与正式公布电文所传达出的对事件的定性定调基本相同,核心有两点,一是指责张杨的行动,二是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而张回忆的莫斯科电文中有关西安事变中日本的因素,则与14日苏联《真理报》社论的口径有所相同。故这一部分的误记应当是记忆偏差,将共产国际回电与《真理报》社论的观点混为一谈。

相比于的回忆,中共党史对于莫斯科回电的表述将重点放在了第二条上,即莫斯科的意见认为应当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对比已经公开的有关13日政治局会议的史料,可见莫斯科的意见与中共在13日政治局会议上的态度是有一定距离的,中共虽然拥护张杨的行动,但是否杀蒋有待于观察各方态度(中央、地方实力派、日本、英美、张杨,当然也包括苏联)再做定夺。然而莫斯科的回电则是基于避免苏日战争的基调上,否定张杨的行动,同时明确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一态度在14日的《真理报》上已经明朗化。

如果按照前文所记述的,中共是12日党的领导人基本拟定杀蒋,并派出赴西安,那么13日的回电对中共领导层的影响可见一斑。实际上,13日党的领导人并未收到共产国际的回电,也在保安。13日正式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综合前面的回忆与其他公开史料可见中共内部审蒋、杀蒋的声音尚占主流,但在14号《真理报》社论使苏联方面主张和平解决的态度明朗化,其他地方实力派一致挺蒋,张学良方面不倾向杀蒋的环境下,中共中央在没有受到苏联方面正式指示的情况下,在19号政治局会议上决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故而20号的共产国际回电并不会使党的领导人产生较大震动。将12号到19号将近八天的决策时间缩短到了不到两天,这一点显然不是记忆偏差,而是故意为之,其目的是在营造中共接到莫斯科回电前后态度的一百八十度转变,借以抹黑以毛、朱、张为代表的党的领导人。 在对以毛为代表的党的领导人收共产国际回电后打击甚大的铺垫下,记述了其“通宵没睡”,“花了很多时间与毛密商”,并最终决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334也就是说,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决策的最终制定这一功劳揽到了张自己身上,至少揽到了自己与密商上。但是,西安事变发生时有没有可能与密商呢?根据自己的回忆,在事变前“我的心情当然是不愉快的,别人也不多理会。在所住的窑洞内,每日都有谈话会,大家都避谈往事。”[1]329其中“往事”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张在长征中另立“第二中央”等一系列的活动。同样,在10月30日毛给林育英的电文中,也强调对张“不能太软,也不要太硬,诚意相处,避免硬化。”[2]605可见当时毛张关系虽不至于“硬化”,但绝“软”不到能够“密谈”的信任程度。

对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界主流的叙述是,党的领导人在12日接到西安事变消息,13日召开政治局会议上就基本决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随后17日到西安的斡旋各方,最终达到了中央既定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目的。而对于中共决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记述,由于时间上的严重错误,形成了中共在事变初期一致要求审蒋杀蒋,只是在苏联的要求下才决定和平解决,并突出了在转变工作方针上与毛“密谈”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头功给了共产国际,二功给了自己,强调了中共在事变解决方针上的突变。前后态度的大转变,显然是不够成熟的标志,而一以贯之的只有,他一直在等苏联的指示,并唯苏联指示是听,好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亲苏派。

有趣的是,相比于,在西安事变发生时并不在国内的亲苏派王明,对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过程的表述则并没有强调苏联的作用。在《王明年谱》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12月13日李国华向王明请示党对西安事变的方针,王明借机向他吹嘘自己写的《八一宣言》和提出统一战线的功劳。说:“红军长征的成功,东征的出师,一二・九运动、一二・一六学生运动,西安事变,内战停止,和平的取得,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合作的奠定,所有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八一宣言》”。[6]86

这一节记述与事实有一定距离,在12月13日对李国华自夸的王明提到了内战停止、和平取得、统一战线形成、国共合作奠定。虽然《八一宣言》中确实提到了停止内战、建立统一战线,但并未提及国共合作,故这一节记述绝不可能发生在情况尚不明朗的12月13日,起码是在1937年中后期。不过抛开时间问题,可以发现不能直接参与事件决策的王明将中共决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归结到了由他起草的《八一宣言》上,强调了《八一宣言》对于中共缓和与关系,进而决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地位。

三、结语

经考证,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我的回忆》有关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决策的制定等处的记述,与史实出入较大。首先,在事件的叙述中有较为严重的时间错误,把从12月12日至20日的活动压缩到12日至14日之间,从而在叙述上人为地打乱了中共中央作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决策的步骤。其次,有意隐瞒了自己在商讨西安事变处理对策时的态度,又将一些史迹无考的内容掺入叙述中。关于事件的记述属事后回忆,亦即在事件明朗化、并基本形成主流解释的情况下,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决策的过程加以重新叙述,突出强调了其本人的作用,同时无形中贬低了其他党的领导人在决策中的地位。由于这种偏离实际的叙述,《我的回忆》难以作为可信的史料使用。而、王明争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话语行为,也隐约可见在西安事变之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已是社会主流民意。

参考文献:

[1].我的回忆(第三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0.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年谱(1893-1949)(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3]张培森主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选集传记组编.年谱(1900-1976)(上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4]郭洪涛.郭洪涛回忆录[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5]刘东社编.西安事变资料丛编(第一辑)[M].香港:银河出版社,2000.

记忆密码战范文4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7―0081―01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学校引进了新的数学教材。新教材编制非常合理,它的内容编排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这样的编排形式有助于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然而通过对教材的观察和研究,笔者发现新教材里面一部分内容学习顺序被调整,一部分内容被去除,这使得初中数学的教与学产生了下面几点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课程难易程度和课程体系严密性的矛盾

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虽然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但是他们的这种能力大多数是表现在经验方面,他们内在感知的逻辑思维能力仍然非常欠缺。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的思维在不断转化和改变,逐渐由起初的经验思维靠拢于如今的理论推理思维。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数学学习,新教材对其内容的编制和编排都具有很高的要求,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生的理性推理思维能力,进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新课改在改变课程难易程度的同时,也需要保证课程体系的严密性,确保课程教材内容的准确无误,并且拥有正确合理的内容分布,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就目前的初中数学课改而言,其的确实现了课程内容的简单化,但其内容的含量和分布却不够严密,这样在无形之中造成了课程难易程度与课程体系严密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今后的课改当中,一定要重视并处理好课程难易程度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

二、分散难点与综合记忆的矛盾

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和内容,可以将记忆分为很多类。根据其内容可将其分成:全面记忆、片面记忆、综合记忆。这三类记忆因不同的内容而存在差异,它们面对不同的内容各具优势。对于那些意义不大的内容,采用片面记忆就可以了;对于意义较大但比较简单的内容,采用全面记忆效果更佳;对于意义较大且较为繁杂的内容,采用综合记忆效果最为突出。初中数学虽被简单化,但其中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难点,若不综合考虑,盲目采用片面记忆和全面记忆的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一定规律对课程内容的难点进行分布,在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记忆的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记忆密码战范文5

那一天,我刚睁开蒙眬的睡眼,便发现爸爸妈妈都不见了,只留下了一张字条。原来,他们有事先出去了。忽然,有一个念头从我脑海里闪过——玩电脑。我仔细回忆着电脑密码,突然想起来:上次,妈妈给哥哥说电脑密码时,我偷听到了,我立刻打开电脑,输入密码---5858。电脑真的打开了,内心一阵惊喜,我的“记忆力”不错吧!呵呵!

于是,我打开快玩游戏盒,点下载侠盗飞车之圣第安列斯。真起劲,耳边没有啰嗦声,但脑子里不停浮现出作业全是空白,真讨厌,还是乘着游戏还没下载完赶快去写点作业吧!要不等会他们回来我没法交待。做了会儿作业,心里还是不安,便轻声轻气的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套问她什么时候回来。同时也给爸爸打了个电话,内心是同样期盼他迟点回家。安心的来玩游戏喽,可是一看电脑桌面显示没下载完,再看依然没下载完,一会跑到电脑前,一会假装写作业的样子,不停的这样跑来跑去,不知是累的还是急的我满头大汗。

门开了,我惊诧了,妈妈这么快就回来了,精明的妈妈进门就发现了我已打开了电脑,我无语了,我只好胆战心惊的交待早上的所作所为。唉!一顿暴打是肯定了,出乎我意料的是,妈妈竟然手软没有打我,妈妈说她从我给她打电话的声音里,就听出了我在家会偷着玩电脑,给我讲了一通道理,让我自己反醒,此时此刻的我脸通红,真的希望她能扇我几耳光。

记忆密码战范文6

一、目前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现状

第一,初中生学习英语面临一种学无力的窘迫局面。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局面,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词汇学习面临巨大挑战,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由于词汇量的不足,给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带来很多困难,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第二,英语词汇的学习多数停留在一种暂时记忆状态,没有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造成词汇量的积累不够,而且造成英语词汇学习的一种不良情绪,从而讨厌记忆英语单词,形成一种不良的英语词汇记忆心态。

第三,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指导,他们往往孤立地学习和记忆词汇,快速地遗忘所学词汇。

第四,由于学生英语词汇的漏洞太大,直接导致一部分同学过早的放弃英语,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有的同学即使有想学英语的想法,但由于欠账太多,而有心无力,自信心困乏,一看英语就头疼,如有“谈虎色变”的感觉。

从以上现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目前中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指导,他们往往孤立地学习和记忆词汇,快速地遗忘所学词汇,这样导致了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降低他们词汇学习的有效性。学生的英语成绩的分化也往往也从词汇开始,而且部分学生因词汇量增加而产生厌学英语的情绪。所以,探讨学生词汇学习的策略方法是我们必须要做重要事情。特别是记忆单词的技巧和方法,突破英语词汇关,使之学得轻松,记得牢,学生就会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教师也就不会被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不去而困扰。

二、解决教学中英语词汇学习的策略

策略一:突破破解英语词汇拼写的密码――高度重视英语音标的教学,做到音形意的有机结合

根据我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英语单词出现的主要问题在单词的拼写上,也就是没能做到音与形的结合。有些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像记电话号码一样,将字母拼读出来,既不动手多写,也不思考读音与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关系。有的学生离开了音标,便寸步难行。26个字母及其衍生出来音素音标学得怎样,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单词记忆。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一直青睐音标教学,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英语学习的能力。注意点就是:①一定不能流于形式,要实打实的完成教学内容。②要全班通过,不能有落后面。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教会学生认识音标,学会拼读规则,学生就有了自己学习英语的武器,也就有了兴趣,这是解决目前初中生英语词汇学无力的最关键因素。

策略二:遵循英语学习规律和初中学生特点,努力把英语词汇的暂时记忆转化成长时记忆,注重英语词汇的积累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选择识记词汇的最佳时间,又要注意对所要识记材料作必要的组织安排。我们采用“四步法”将词汇记牢。①识记是指对所要识记词汇的有目的的识记,它是“四步法”的基础,它与其它方法相区别,而只是在识记的量与时机上有所规定。根据多年探索,初中学生一般每日以8个词汇的识记为宜,还可根据学生当前各生物节律的不同而上下增减,识记时间以每晚就寝前10分钟为宜。按照先入为主的原理,学生识记应注意读准音,记准形和意,否则将后患无穷。②追忆是指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着的,并且需要加以努力的有意回忆。它是实现对所存信号在放大的过程。追忆的时间以识记后的第一天为宜。起床后,学生追忆昨晚记忆的那些词汇,若追忆不起的可再做补记,以备下次追忆。追忆的频度可根据各人遗忘速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切忌不要等所识记的词汇遗忘后再做追忆。③循环是指对经过识记和追忆后的词汇进行再重现的过程,是追忆的延伸,它与追忆不同的是它可采用归纳法、听写法、领读法、阅读法、抽查法等多种手段,对已追忆过的内容进行不时的复习与巩固,循环频率可随复现次数的增加而递减。在循环中发现却又遗忘的词汇可待做重新识记,而证明却已记住了的词汇可备作淘汰。④淘汰不是把已识记的词汇从大脑中抹去,而只是把它们从记节记忆的过程中过滤出去,它是词汇的识记程度达到纯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使记忆深化的结果。

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四步法”的认识也不例外,他还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后,才能日臻完善。实践证明,这种“四步法”确实能把英语词汇的暂时记忆转化成长时记忆,效果十分明显。

策略三:及时复习,精细复述加工记忆词汇,巩固记忆效果

及时复习,贵在养成习惯。发挥复述的两个功能:①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防止被其他信息排挤掉。②作为信息的传输机构把短时记忆的信息送入长时记忆。复述不能自动地将信息传送到长时记忆中。我们需要将收到的信息进行精细结构的编码,如联想编码、组织编码、心象编码等,才能更有效地记住所接收的信息。即精致性复述更有助于将信息传送到长时记忆中进行贮存,那种“读望天书”似的简单的保持性复述记忆效果很差,因而我们需要在词汇学习时对词汇进行精细复述,才能真正记准单词,巩固单词。

策略四:创设好的语境被公认为是其重要途径之一,没有一定的语境词汇也无法体现出其丰富的词汇意义

词汇一旦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就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失去了丰富的意义。而有了语境就有了词汇赖以生存的土壤,它滋润怀抱中的每一个词汇,使它们变得更加有生命力。创设语境是英语词汇记忆的高效之路。人们对事物记忆的好坏主要取决与大脑对信息处理的深度,对孤立的词的重复是一种低层处理,记忆效果差;将词与所处的语法结构结合起来,则是一种较深层的处理,记忆效果较好;而将词的意义与句子的意义结合起来则是一种最深层的处理,记忆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