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康复训练方法范例6篇

记忆康复训练方法

记忆康复训练方法范文1

【关键词】 记忆障碍;评估;康复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13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11-01

1 概 述

记忆是指获得的信息或经验在脑内储存和提取的神经过程,是人脑对过去经历和发生过的事物的重现,是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1 记忆的三个环节 ①记录(registation)即事物初次经由人体感觉器官,给主体所留下的种感觉或认知,一般讲此时人们所获取的信息是粗的、容易消失的。②巩固(retention)对某一事物继续接触,对所获取的信息逐渐巩固过程。此时对信息的保留仍是脆弱的,不稳定的。③记忆(recall)通过反复接触,形成对某一事物的记忆,能使在既经验中获得的信息在回忆中复现。

1.2 记忆的神经学基础 前额叶-也是参与短时即已形成的重要结构额叶的损害使患者对周围环境信息不能产生注意,维持几秒钟的短时记忆能力受到损害。颞叶-内侧颞叶记忆系统主要由海马结构及其邻近的皮质组成,在陈述性记忆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基底核-与程序性记忆功能关系密切[1]。

2 记忆障碍的临床表现

2.1 记忆减退(hypomnesia) 指患者对既往经历的重大事件难以回忆,或者表现为一切新印象转瞬即逝。严重时不但回忆减退,新刺激的识记、保持、再认都减退。

2.2 遗忘(amnesia) 指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有生理和病理性两种。包括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

2.3 错构(paramneisa) 指对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在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节上出现错误的回忆,并深信不疑。

2.4 虚构(confabunation) 指患者在回忆中将过去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当作亲身经历加以描述,以虚构的事实来填补已遗忘的那一段记忆空白。

3 记忆障碍评估表

3.1 韦氏记忆量表(WMS) 包括7个分测验:①个人信息、定向、时间和地点;③意识状态;④数字广度;⑤逻辑记忆;⑥视觉再生记忆;⑦成对联想学习。先检测7个分测验的得分,再将这些分数转换成记忆商(MQ),根据MQ的高低评价患者长期记忆力的好坏[2]。

3.2 临床记忆量表 由中科院心理所编制,主要用于成人,包括5项分测验:①指向学习;②联想学习;③图像自由回忆;④无意义图形再认;⑤人像特点联系回忆。此量表测验结果换算成记忆商(MQ),以此来衡量人的记忆等级水平,并对鉴别不同类型的记忆障碍提供参考资料。

3.3 行为记忆测验量表(RBMT) 该量表中包括几个分项目记姓名、记被藏物、记约定、图片再认、路径即时回忆、路径延迟回忆、信封、定向、日期、照片再认、故事即时回忆、故事延迟回忆。此量表由英国牛津Rivermead康复中心于1987年编制,是为了能够观察其变化而被开发出来的,是评估正。

4 记忆障碍的康复

4.1 记忆障碍的训练方法

4.1.1 内部辅助治疗 利用残留的外显记忆康复:

①图片刺激法:图片类别的选择应根据患者记忆障碍的类型及程度进行针对训练(亲人图像记忆训练法);②编故事法:按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将要记住的信息变成熟悉或离奇的故事来记忆;③层叠法:将要学习的内容化成图像然后层加起来;④PQRST记忆法:P:预习或浏览要记住的段落内容。Q:向自己提问该段的目的或意义。R:仔细阅读材料。S:用自己的话叙述段落的信息。T: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来检验自己的记忆;⑤联想法;⑥倒叙法;⑦关键词法。

4.1.2 外部辅助治疗 ①环境记忆辅助具:应用路牌、提示板、箭头符号、地域颜色的区分、日历、钟表等进行时间与空间的辨别训练。②个人记忆辅助具:常用的有日记本、时间表、地图;闹钟、手表以及各种电子辅助物等。

4.1.3 家属的康复指导 ①家属要给予患者正确方向的提示,不要让猜来猜去。②定时间日程表,有规律的生活;时刻督促记事本的记录与使用。③强化正确,淡化错误。(患者回答错误时不要与其语言争论,应该找到依据(记事本)告诉正确的,要忽略他错误的想法)。④记忆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研究证明通过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记忆障碍,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5 近年来新的治疗方法

5.1 无错学习法 无错性学习是一种技术,在训练中消除错误,它有别于传统形式的学习,后者在训练中鼓励猜测,因此无意中有许多错误发生,而无错性学习则是在训练中减少或消除不正确的或不适当的反应。使患者能积极的参与到训练学习中,从学习中得到的正确刺激更多,可以更好的改善记忆能力。

5.2 丰富环境与强化性学习训练 丰富环境:丰富环境的刺激主要影响着感觉运动和学习记忆能,环境要求以能够提供色彩、声、光动态刺激为重点,以吸引患者的注意力。室内的空间布置要合理简洁,各种应用物品均有名称标注,可有录音,录像画册,墙壁图片等。强化训练:“强化由易至难,限时完成反复记忆”。

5.3 计算机对记忆障碍的康复作用 通过媒体技术,可进行人机交互,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兴趣,实施个性化治疗,而且保留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

由于记忆过程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患者损害的情况的不同,所以康复评估及治疗也应多种多样且因人而异。在治疗当中不仅需要医生治疗师,更需要患者的和其家属的积极配合,并且记忆障碍的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需有足够的耐心和心里准备。

参考文献

记忆康复训练方法范文2

关键词:  熟地黄 学习记忆 记忆障碍模型

   

学习记忆属于高级神经活动,其基本过程可以大致分为获得(acquisition)、巩固(consolidation)和再现(retrieval)三个阶段[1]。学习和记忆既是脑的高级功能,又是极复杂的神经活动过程,相应的,学习记忆障碍的产生机制也十分复杂,涉及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药理学、神经生化学、行为药理学等多学科的内容。根据记忆过程的生理生化基础,在进行益智药物研究中,通常在训练前或训练后不同时间给予动物采用一些化学药物,造成各种记忆障碍模型。此种模型较正常动物更能正确反映药物的作用,从而可用于益智药物的筛选或初步分析其作用机理。

   

铝元素具有神经毒性,铝中毒脑病在引起记忆障碍的同时,还导致神经元染色衰变而变性死亡,诱导神经纤维退行性变性,并引起ChAT活性降低,Ach,5-HT,NA含量下降[2]。因此,用慢性铝中毒方法复制学习记忆障碍模型较为理想,不但可以通过行为学实验直观地观察药物的益智作用,而且能进一步从影响学习记忆的多种因素探索其作用机理。

   

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干燥块茎经加工炮制而成,功能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临床中,熟地黄是治疗老年健忘、记忆力减退的常用药[3],同时,也是治疗小儿先天不足、脑髓空虚之呆钝,成人肾阴虚之善忘的首选药物之一。我们前期的药理实验[4]即从记忆的获得、巩固、再现三方面入手,分别采用跳台法训练前10 min腹腔注射东莨菪碱4 mg/kg 制备记忆获得障碍小鼠模型,24 h后测试;跳台法训练后皮下注射亚硝酸钠120 mg/kg制备记忆巩固障碍小鼠模型,24 h后测试;跳台法训练5 min,24 h后测试前30 min灌胃40%乙醇0.1 ml/10 g制备记忆再现障碍小鼠模型。通过这些记忆障碍模型观察熟地黄对记忆的不同阶段的作用,结果表明熟地对上述模型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见,此行为实验结果为熟地具有补肾生髓,益智健脑作用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我们进一步对熟地黄对AlCl3所致记忆障碍模型小鼠记忆力的影响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与药品三氯化铝 (AlCl3 ) ,广东台山化工厂;乙酰胆碱酯酶(AchE)试剂盒,总蛋白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谷氨酸(Glu) ,北京邦定泰克生物技术公司提供;γ-氨基丁酸(GABA),(Sigma产品),上海试剂公司提供。 熟地黄,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干燥块茎,购自河南省武陟县药材公司,一等品,按《中国药典》(2000 年版,Ⅰ部)酒炖法制成熟地黄,水煎,过滤,浓缩至1∶1,4 ℃保存备用。脑复康:东北制药总厂,研成粉末,1%吐温-80助溶,生理盐水配制成25 mg/ml 药液备用。

1.1.2  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 g,雌雄兼用。

1.2  方法

1.2.1  造模及给药方法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脑复康组(500 mg/kg) 、熟地高剂量组(9 g/kg) 、熟地低剂量组(4.5 g/kg) ,每组20只动物。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 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灌胃体积均为0.2 ml/10 g体重,1次/d,至实验结束。给药同时,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灌胃AlCl3 4 mg/d,连续90 d。

1.2.2  跳台实验依文献[5]方法测定小鼠训练期错误反应次数、测试期错误反应次数和测试期触电潜伏期。

1.2.3  Morris水迷宫实验依文献[6]方法测定小鼠训练期寻找平台潜伏期及测试期撤除平台后跨越原平台相应位置次数。

1.2.4  胆碱酯酶活性检测跳台实验结束后,断头处死各组动物,迅速剥离大脑,将大脑沿矢状缝分成左右半球,取左侧大脑在冰冷的生理盐水中漂洗,除去血液,滤纸拭干,称重,按胆碱酯酶测定试剂盒说明书测定胆碱酯酶活性。

1.2.5  铝离子(Al3 + ) 含量测定跳台实验结束后,断头处死各组动物,迅速剥离大脑,取右侧大脑干燥,称重,采用等离子体反射光谱法测定Al3 +含量。

1.2.6  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测定同前取小鼠左侧大脑,按文献方法[7]进行。

1.2.7  脑组织形态学观察同前取小鼠右侧大脑,按常规制作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摄取照片。

1.3  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及t 检验。

2  结果

记忆康复训练方法范文3

[关键词] 高压氧;脑外伤;认知障碍;康复

[中图分类号] R65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b)-0028-03

脑外伤是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经济负担重。认知障碍是脑外伤后最持久和严重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在注意力、记忆力等方面[1]。临床上对认知功能的重视是从脑外伤患者研究开始的。认知康复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逐渐得到重视[2]。脑外伤认知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常规药物、认知训练、高压氧治疗、中医药治疗、社区康复、远程康复指导等。复习文献,结合个人经验,笔者对近年来高压氧治疗脑外伤认知障碍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如下:

1 脑外伤认知障碍的机制及特点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外伤患者常见的表现之一,几乎所有累及大脑的脑外伤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郭章等[1]认为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它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且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认知障碍的发生,可能的机制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脑组织结构性损伤及脑损伤部位的大小;②神经递质系统,包括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γ-氨基丁酸、谷氨酸盐、脑神经营养物质等的异常;③炎性反应;④自由基的作用。张皓等[3]通过检测不同部位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的特点对125例脑外伤患者研究认为:左侧半球损伤患者,在定向和思维上明显重于右侧,双侧大脑半球或弥漫性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更为广泛。蓝健枫等[4]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120例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功能障碍与损伤的部位有关,但与左右侧没有相关性。额业损害与定向力、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相关,颞叶损害与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记忆、语言功能相关,顶叶损害与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相关,基底节区损害与视空间与执行、记忆、语言相关,小脑枕叶损伤与认知障碍的发生无相关。

2 认知功能的评定方法

大脑的认知功能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等。认知功能障碍是认知过程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损害。认知评估指对患者大脑行为先做出评估后进行统计、功能定向。认知功能评定已成为认知康复的的重要环节。认知康复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治疗,目的在于改善患者在家庭和社会活动中各方面的功能。认知功能的评定贯穿康复始终,其评定可分为综合评定与单项评定。

陈雪丽等[5]认为,神经心理量表在认知功能评价中的作用被普遍认可,如将其与多种脑功能成像技术相结合,则对认知功能的康复将具有指导意义。以下一些量表均是较常用的成套或单项的评定方法:我国修订的H·R成人成套神经心理测验[HRB(A)-RC]、Lueia-Nebraska神经心理学成套测验(LNNB)、MoCA、Loewenstein作业治疗认知评定(LOTCA)、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等;记忆测验的量表有:临床记忆量表、韦氏记忆量表(WMS)、Rivermead行为记忆试验(RBMT)、单项记忆测验;智力测验的量表有:Wechsler成人智力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等。一般来说,成套的测验具有全面性、形式多样、范围广泛的特点,可以防止遗漏心理功能障碍的发现;缺点是测验所需要的时间长,有些躯体障碍的患者难以坚持。单项测验的优点是项目单一,重点突出,需要的时间短,患者较易接受;缺点是测验项目的选择主要依靠的是临床医生的个人经验,一般可根据测验的目的选择,也可以根据病变的性质选择,还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6]。其中MMSE是最具影响力的认知功能筛查工具,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其检测痴呆的敏感性多在80%~90%,特异性为70%~80%,其优点是简便有效、实用、有助于标准化,无需专业人员操作,但也有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较大等缺点[7]。

3 脑外伤认知障碍的治疗

目前对脑外伤认知障碍的治疗中,康复训练被认为是常规的治疗手段,并且被认为应及早进行。何成松等[8]对75例脑外伤患者分为常规物理治疗组和训练组,后者在常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配合认知训练,包括定向力训练、注意力训练、手-眼协调力训练等,治疗3个月,采用LOTCA评分显示训练组的认知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 < 0.01),且优于物理组(P < 0.01)。方文等[9]对38例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实施3个月的家庭认知训练,训练后1、3个月,其MMSE和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或P < 0.01)。曹瑜[10]报道40例脑外伤认知障碍的患者通过康复训练(包括记忆力训练、注意力训练、感知力等训练),结果表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 < 0.01),认知障碍和平衡能力障碍明显轻于对照组(P < 0.05)。窦祖林等[11]通过对155名神经科医生、康复科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4%的调查对象认为在中国有必要开展脑外伤后的认知障碍康复;需要优先考虑的4个问题为:语言能力、记忆力、定向力、注意力;脑外伤后康复场所的重要性依次为:家庭、医院、社会;3种康复训练方法的重要性依次为:面对面式、电脑辅助式、网上远程指导方式。基于电脑辅助的认知康复即远程康复在国外发展迅速[12],中药、针灸、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及各种治疗方法的综合运用,是目前脑外伤认知障碍的常用治疗手段[13-17]。王敏等[17]认为高压氧综合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外伤患者的认知功能。对高压氧治疗脑外伤认知障碍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实践。

4 高压氧治疗脑损伤认知障碍的实验研究

高压氧对脑损伤认知障碍的实验研究较少,台湾有学者[18]的研究显示,每天1次,每次1 h,2.0 ATA的高压氧治疗连续5 d,可以通过HSP-70的超表达,显著减轻大鼠在模拟高空环境(9.7%氧浓度,0.47 ATA)下停留3 d后的脑水肿、海马回的过氧化损伤及认知功能的损害,因而认为高压氧对此种脑损害有保护作用。Peng等[19]的研究显示2.5 ATA,每日1次,连续5 d的高压氧预处理可以通过硫氧还原蛋白还原酶的超表达来改善PTSD大鼠的焦虑行为与认知损害。

5 高压氧治疗脑外伤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王敏等[17]将60例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降低颅内压、颅脑保护、促醒、神经营养等药物治疗和偏瘫肢体综合训练,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40次(2.0 ATA,5次/周,连续8周),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和BI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 < 0.01)。丁新华等[15]以电针不同穴位配合高压氧(2.2 ATA,1次/日,连续10~20次)治疗脑损害患者认知障碍50例,采用NCSE和MMSE评定显示治疗前后评分有明显提高,电针内关、神门穴配合高压氧对改善脑损害的认知障碍有明显促进作用。贺美燕[13]将60例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高压氧治疗)与对照组(仅高压氧治疗)各30例,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记忆商(MQ)、MMSE评分比较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记忆、认知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 < 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外伤认知障碍(P < 0.05)。王文春等[14]将210例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为头针刺激组、高压氧组、高压氧+头针刺激组,经过连续40~60 d的治疗,采用NCSE评分显示高压氧+头针刺激组疗效更好。Harch等[20]治疗16例脑外伤、脑外伤后综合征及PTSD患者,使用1.5 ATA压力下停留60 min,在30 d内经过40次高压氧治疗,在症状、神经病学检查、全面的IQ测试及认知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改进。

6 高压氧治疗脑外伤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

高压氧治疗脑外伤认知障碍的机制主要基于高压氧对损伤脑组织的保护和修复作用。高压氧增加血中溶解氧量,提高血氧张力和血氧弥散速度,增加有效弥散范围,克服组织的氧供障碍;通过调节血管舒缩功能,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打断缺氧-水肿的恶性循环,减轻脑细胞和脑组织的继发性的损害;能增加缺血脑组织区的血流量,从而导致高氧张力的血液流向缺血区域,使病灶区获得较多的血供和氧供;高压氧作用下椎-基底动脉的供血量增加,能增加脑干和网状激活系统的供血量,刺激上行性网状系统的兴奋性,有利于脑干的功能活动;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改善微循环;减少细胞内钙超载,保护细胞膜正常功能[21]。有些学者认为高压氧还有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22],提高Bcl-2表达,抑制Bax蛋白表达,抑制病理性细胞凋亡的发生[23]。随着脑功能的恢复,认知功能也得到恢复。

7 高压氧治疗脑外伤认知障碍的方案选择

高压氧治疗脑外伤认知障碍的压力0.20~0.25 MPa,吸氧60~8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2~3个疗程。如病情需要继续高压氧治疗,应间歇1~2周后再进行新一轮的治疗。一般而言,总治疗次数通常需要60~80次[24-26]。

8 展望

高压氧对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价值逐步得到了较广泛的认同,已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因此而受益。但在临床实际运用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脑外伤所致损害的整体修复,对认知障碍的影响常被忽略或淡化。有关高压氧治疗脑外伤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还有很多工作可做、要做。值得一提的是,高压氧疗法只是脑外伤认知障碍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之一。脑外伤认知障碍的康复,如能采用包括高压氧疗法、传统的认知训练、常规药物、家庭训练、远程康复等多种治疗及功能促进手段在内的整体方案,临床疗效有望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郭章,康德智.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障碍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9,8(6):637-639.

[2] 朱镛连.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87.

[3] 张皓,张小年,山磊,等.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的特点及康复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2010,25(2):90-92.

[4] 蓝健枫,李尧,陈灿鑫.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与损伤部位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学杂志,2011,17(1):20-23.

[5] 陈雪丽,吴东宇,尹岭.脑外伤后认知功能的评价方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2005,11(6):445-446.

[6] 南登崑,黄晓琳.实用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6.

[7] 唐晓英,吕玥,张帆,等.脑认知领域中注意对视听觉感觉统合影响的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0,29(2):194-197.

[8] 何成松,李卫平,杨大鉴.脑外伤患者的认知训练[J].中国康复杂志,2004,19(4):242.

[9] 方文,李春霞,谢春雷.家庭护理指导对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1):978-980.

[10] 曹瑜.康复训练对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恢复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9,16(3):65-66.

[11] 窦祖林,Man DWK,朱洪翔,等.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社区康复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5):266-268.

[12] 窦祖林,文伟光,谭声辉,等.认知障碍的远程康复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9):568-571.

[13] 贺美燕.中药结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后记忆、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J].求医问药杂志,2011,9(12):399-400.

[14] 王文春,张安仁,芦莹华,等.高压氧结合头针电刺激对脑外伤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9,16(3):186-187.

[15] 丁新华,韩肖华,温新义,等.电针不同穴位结合高压氧治疗脑损害认知障碍[J].中国康复,2007,22(1):29-30.

[16] 陆少欢.多奈哌齐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后认知障碍10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杂志,2011,8(7):76-78.

[17] 王敏,冉春风,庄志坚,等.高压氧综合治疗对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31(8):553-555.

[18] Lin H,Chang CP,Lin MT,et al. Attenuating brain edema,hippocampal oxidative stress,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rats using 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 during simulated high-altitude exposure [J]. J Trauma Acute Care Surg,2012,72(5):1220-1227.

[19] Peng Y,Feng SF,Wang Q, et al. Hyperbaric oxygen predonditioning ameliorates anxiety-like behavior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s via upregulation of thioredoxin reductases in stressed rats [J]. 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2010,34(6):1018-1025.

[20] Harch PG,Andrews,Fogarty EF, et al. A phase I study of low-pressure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for blast-induced post-concussion syndrome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J]. J Neurosurg,2012,29(1):168-185.

[21] 杨益.高压氧治疗基础与临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61-164.

[22] 张建华,杨文东.高压氧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氧自由基和红细胞1分子表达的影响[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7,30(2):156-159.

[23] 陈静,尤春景.高压氧对脑外伤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6):361-363.

[24] 肖平田.高压氧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0-211.

[25] 王强,刘垒.高压氧医学教程[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2006:156.

记忆康复训练方法范文4

关键词 老年脑卒中 认知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R493; 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5-0023-04

随着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率明显提高,脑卒中的病死率已有所下降,但其患病率与致残率依然居高不下[1],由脑卒中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2]。早期介入认知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水平和功能状态,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本研究探讨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康复的训练效果以及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fe,ADL)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上海市黄浦区顺昌医院发病3~6个月内的脑卒中老年患者37例。病例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且具备CT或MRI资料;脑血管性认知障碍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诊断标准,MMSE得分19~24分者;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与研究组匹配;性别不限,年龄大于60岁、小于85岁。排除标准:既往有精神障碍、智能低下及其它脑病史和严重躯体疾病者,且本次病后无意识障碍,无耳聋及严重语言障碍者。

入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研究组19例;对照组1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1.2 方法

1.2.1 自行设计调查表

包括一般情况、文化程度、职业、发病日期、头颅CT/MRI、家庭住址、伴随疾病、相关治疗等。评定量表:MMSE、Barthel指数、CDR、HIS等。具体步骤:课题实施前,对参加人员进行培训,统一操作方法和评分标准,并进行一致性测定。

1.2.2 病例选择

1) 一般要求:无精神障碍,对治疗合作,有心理干预要求,家庭配合(固定人员),无严重痴呆(CDR 0.5~1级,MMSE 19~24分)。

2) 采集病史:收集与发病有关的既往病史(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风心病房颤等),包括精神病史。

3) 系统体检:包括神经和精神系统检查。

4) 以MMSE评定和随访患者认知功能,CDR评定痴呆严重程度,HIS鉴别诊断。以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功能。

5) 由两位主治以上医师进行诊断工作。

6) 由康复治疗师进行康复治疗。

1.2.3 治疗方法

1)康复治疗前与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发放脑卒中家庭康复治疗健康教育资料,要求家属认真阅读,在陪护患者康复治疗的同时,教会患者家属正确的辅助训练及护理方法,以便患者在非治疗时间也能进行训练,使康复治疗在患者出院后得以在家庭中延伸性治疗。

2)研究组:益智治疗(双益平)+认知康复治疗。

3) 对照组:益智治疗(双益平)。

4) 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运动康复治疗,疗程8周。

5) 具体认知康复治疗方法:根据患者认知功能状态,给予针对性训练,如生活自理方面,反复强化穿脱衣裤的动作要领,要求患者完成从卧位到站位的正确方法,嘱患者自己用毛巾洗脸、挤牙膏、刷牙、梳头、进食(或吃药)等,指导患者独自进行大小便;社会功能方面,制定四则运算计算题,每次让患者完成10题,根据其计算能力的改善情况增加题目难度、按范文练习书写、每日阅读报刊杂志,要求能够说出大致内容等;娱乐活动方面,收听喜好的广播节目,如新闻或戏曲等、组织研究组对象一起下象棋、互相交流,或提出一个话题,令其集体讨论等;记忆回忆方面,绘制了特殊的识记符号,让患者记忆,几分钟后让其回忆,并画在纸上、翻阅图文卡片,一面是文字,反面是对应的图画,钟表、日历、家庭照片识记。通过不断记忆,提高记忆、回忆能力等。

1.3 评价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各观察对象于入组前和治疗8周时,采用MMSE评定认知功能,并分析患者MMSE各认知项目的改善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ADL。分析认知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ADL的影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等。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分值比较差异显著,P

研究组治疗后定向、记忆、注意力、计算力、回忆和语言能力各认知项目分均有提高,P均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表4)。

3 讨论

脑卒中具有极高致残率,大约2/3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包括认知功能障碍。文献报道,脑卒中后有50%~75%的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而且其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至少是未卒中者的6~9倍,尤其在卒中后的12个月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更大,且可能持续到数年之后[3],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后有效的康复治疗最终能使47%~76%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达到部分或完全的独立[4]。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定向障碍、记忆障碍、注意和计算障碍、回忆障碍、语言障碍等,患者可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的症状。本研究采用适合高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康复措施,治疗后老年脑卒患者MMSE分值提高,P

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老年脑卒中认知康复治疗,能较好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新近研究发现脑卒中后纹状体周围存在神经发生(neurogensis),仍能不断地产生新的神经元[6]。认知康复治疗在促进大脑病灶周围和对侧的神经功能重组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练习与认知相关的作业,重复多感觉刺激,促进功能性神经通路的形成,巩固新建突触或新启用突触的效率[7]。本研究针对高龄老年脑卒中认知损害的特点,对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能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等各认知项目进行反复的训练,促进了功能重组。②认知康复治疗采用丰富环境的刺激,可通过增加大脑皮层的传入信息,引起神经解剖和神经生化学方面的深刻变化,使脑皮质增厚,树突分支增加,大量的轴突和细胞体产生,神经元的体积和密度增加[8]。

本研究显示,认知康复治疗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如表4所示,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治疗前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从(55.79±17.261)(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上升至(68.16±16.177)(生活基本自理),较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

本组患者康复治疗前,我们制定了切合实际情况的康复措施,以提高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和对疾病恢复的自信心,如在康复过程中发现目标不能达到或提前达到可随时调整;针对高龄老年患者意志力弱、主动性差、逐渐产生惰性的情况,耐心地进行正面鼓励和强化,劝导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增强康复的信心,达到了坚持训练的目的。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疾病的不同阶段、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功能进步情况,选择适宜的训练方式。认知康复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直至完成康复治疗。同时,教会患者家属正确的辅助训练及护理方法,以便患者在非治疗时间也能进行训练,使康复治疗在患者出院后得以在家庭中延伸性治疗。

我们认为,老年脑卒中患者早期介入认知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患者功能状态的良好转轨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戴红, 王威, 于石成, 等. 北京市城区居民脑卒中致残状况及对社区康复的需求[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0 , 15(6): 344.

[2] 吴毅, 胡永善, 朱玉连, 等. 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4, 19(11): 815.

[3] Merino JG. Dementia after stroke: high incidence and intriguing associations[J]. Stroke, 2002, 33(9): 2261-2262.

[4] 卓大宏. 中国康复医学[M]. 2版.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3:773.

[5] Serrano S, Domingo J, Rodríguez-Garcia E, et al. Frequency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out dementia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 two-year follow-up study[J]. Stroke, 2007, 38(1): 105-110.

[6] 张志军, 万琪. 成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实验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2, 4(5): 345-348.

[7] 王茂斌. 脑卒中的康复医疗[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30-33.

[8] Rodriguez-Fornells A, Kofidis C, Münte TF. An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 of errorless learning[J]. Brain Res Cogn Brain Res, 2004, 19(2): 160-173.

记忆康复训练方法范文5

[关键词] 学习记忆功能;运动训练;中枢神经递质;海马组织

[中图分类号] G80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4-0161-04

The mechanism of sports training improve the abilit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PEI Mingyang1 DUAN Hubin2 LI Hao1

1.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0, China; 2.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0, China

[Abstract] Learning and memory function is the brain’s advanced neurofunction, while it can be influenced by brain injury, Alzheimer's and Parkinson's disease and it is one of the most persistent problem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long-term exercise can improve learning and memory function, but the specific mechanism is still unclear.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research the central neurotransmitter to realize how sports training improve learning and memory disorder.

[Key words] Learning and memory function; Sports training; Central neurotransmitter; Hippocampus

创伤性脑损伤(TBI)的发生率占全身创伤发生率的第二位,死残率居全身创伤之首,中重度脑外伤所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更成为对人们健康生活影响最严重和最持久的问题之一。有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可提高脑外伤后学习记忆能力[1],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大脑海马组织是学习记忆功能相关的重要边缘系统,参与学习记忆的调节。规律足量的运动训练可提高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乙酰胆碱、多巴胺等表达[2],进而改善脑外伤后所致学习记忆能力障碍。然而,运动训练的方式和时间对运动训练的效果也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多项研究证明,只有规律有效足量的运动训练方可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1 学习记忆功能的产生

1.1边缘系统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关系

大脑海马组织是学习记忆功能相关的重要边缘系统,参与学习记忆的调节。完整的边缘系统由皮质结构和皮质下结构两部分组成,皮质结构包括海马结构(海马和齿状回)、边缘叶(扣带回、海马回、海马回钩)、脑岛和额叶眶回后部等,皮质下结构包括杏仁核、隔核、视前区、丘脑上部、丘脑下部、丘脑前核、中脑被盖等。边缘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解剖学和功能性实体,它对学习记忆功能、内脏功能活动、躯体运动、内分泌活动、情绪活动等多种功能均有调节作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

1.2 学习记忆功能的产生机制

学习记忆能力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生物学机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期足量的运动训练可以改善学习记忆能力障碍,其发生机制也与多种因素有关,可能与海马脑区如乙酰胆碱(acetyl choline,ACH)、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Caspase-3、多巴胺(dopamine,DA)等中枢神经递质含量的改变有关,进而影响学习记忆能力。Becker 等[3]用损毁的方法观察不同脑区在空间学习记忆中的作用,发现只要海马系统完好,大鼠就可精确地完成空间迷宫任务。运动训练的方式和时间对运动训练的效果也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多项研究证明,只有规律、有效、足量的运动训练才可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研究表明,只有当运动量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脑神经产生生物学和行为学变化[4]。

2 BDNF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关系

2.1 BDNF

BDNF是一种促进神经生长活性的蛋白质,于1982 年由德国神经化学家Barde 等首次从猪脑中分离纯化出来。BDNF具有促进神经元胞体发育、刺激胞体发出突起和对突起延伸的作用,对神经元的生存、生长、分化和可塑性有重要影响,与学习记忆联系密切。TrkB是BDNF的特异性受体,分为全长受体和截断受体。BDNF与其特异性受体TrkB结合同时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MAPK/ERK通路及磷酯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5]。在大多数情况下MAPK途径是BDNF发挥作用的优势途径,对细胞存活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BDNF激活MAPK/ERK通路,在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丝氨酸位点激活CREB,CREB通过增加BDNF基因及抗凋亡蛋白基因BCL-2的表达促进神经细胞生存,增加突触可塑性及神经发生。

2.2 BDNF的作用机制

于玮等[6]研究表明,BDNF和TrkB受体的结合是海马长时程增强效应(LTP)产生的基础,LTP作为突触可塑性的重要标志,反映突触水平上信息的存储过程,被看作是学习记忆的生理学基础。运动训练可显著提高海马结构的齿状回和CA1区BDNF表达水平,与空间长期记忆的形成密切相关。Mu JS等[7]报道,在水迷宫测试中,给大鼠脑内注入抗 BDNF 的抗体可引起大鼠空间学习的损害。也有研究指出在被动回避学习中,保持力表现良好的大鼠与保持力表现差的大鼠比较,海马齿状回的 BDNF mRNA 的水平显著增加[8]。范杰诚等[9]通过对脑外伤大鼠进行为期4周的跑台运动训练,发现脑外伤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脑海马组织CA1区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经运动训练的大鼠BDN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经运动训练的大鼠,故推测运动训练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可能与海马BDNF表达上调有关。Ogonovszky等[10]通过观察8周不同运动负荷的游泳训练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检测大鼠海马内BDNF的含量变化,结果亦表明规律的运动训练可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内BDNF的表达水平。

3 Caspase-3与学习记忆功能关系

3.1 Caspase-3

Caspases 是一大类凋亡调控基因,对神经元的凋亡起到关键的作用。Caspase-3 是细胞凋亡的核心,各种引起凋亡的因子均通过 Caspase-3发挥作用而引起细胞不可逆的凋亡。Caspase-3是天门冬氨酸(Asp)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超家族较为活跃的成员,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表达,Caspase-3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上调可导致细胞的凋亡,而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可能影响学习记忆能力[11]。

3.2运动训练可影响Caspase-3的表达

郭燕舞等[12]于脑外伤后不同时间点用ABC法检测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外伤后存在神经细胞凋亡和较高水平的Caspase-3活性片断的表达及神经功能损害,并发现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可抑制Caspase-3表达,并显著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和减轻神经功能损害。王茜等[13]通过研究发现,运动训练可降低海马CA1区Caspase-3的表达水平,提高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是与学习记忆功能密切相关的区域,海马区Caspase-3的表达势必会影响到学习记忆功能。

4 乙酰胆碱(ACH)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关系

4.1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分布

脑内胆碱能纤维和胆碱敏感细胞及受体只存在于海马-边缘系统中,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密切联系。海马中的胆碱能神经纤维主要由内侧隔核(MS)和斜角带垂直支(VDB)的胆碱能神经元发出的纤维投射而来,胆碱能投射系统对大鼠学习和记忆过程起非常重要的作用[14]。有研究表明,破坏大脑皮质及海马的胆碱能纤维投射,动物的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受到明显损害[15]。

4.2 ACHE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关系

潘学兵等[16]通过实验发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与海马内的ACHE阳性纤维减少呈正相关。研究发现,青年期大鼠进行长期适量运动能促进大脑海马组织CA1、CA3区、齿状回分子层和运动、体感皮质第Ⅱ和第Ⅴ层乙酰胆碱酯酶(ACHE)纤维的增长,且明显高于同龄未运动训练组,同时可延缓衰老时胆碱能纤维的丢失[17]。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 是指由脑内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等)病变导致的疾病,主要引起皮质下多发点状缺血缺氧灶、微出血灶、腔隙性梗死、白质损伤等病理学改变,能导致中枢胆碱能系统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释放减少,进而影响学习、记忆、情感、人格等多方面行为功能。ACH是中枢胆碱能系统中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广泛分布于乙酰胆碱能神经末梢中,ACH通过与M1型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能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表达,有助于学习、记忆能力增强,如机体脑干、丘脑、基底节区、海马、杏仁核等部位缺乏ACH,则容易诱发运动、学习及记忆功能障碍如帕金森病、痴呆、抑郁症等。

5 DA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关系

5.1 DA的作用机制

多巴胺(DA)是哺乳动物大脑中主要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占脑内所有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80%[18],合成多巴胺的脑区及其纤维投射组成四条通路即:黑质、纹状体束,中脑边缘系统束,中脑皮质束,结节漏斗束。脑内多巴胺神经递质参与多项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调节运动、情感、认知和学习记忆功能,而中脑皮质束这一通路主要涉及学习和记忆功能,脑内多巴胺含量的改变与学习记忆功能联系密切。有研究表明多巴胺D1受体的激活可以增强大鼠海马CA1区的LTP,并且明显改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19]。

5.2 DA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关系

徐波等[20]研究发现长期有氧运动能提高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增强大鼠脑内纹状体、海马、前额叶皮层和伏隔核中多巴胺的代谢,提示DA可能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荣霏[21]也在实验中验证应用D1受体激动剂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得到部分恢复,伴随功能恢复的同时,大鼠前额皮质中DA含量及D1受体表达明显提高。以上研究足以表明在学记忆形成的过程中,多巴胺神经递质起到很大的作用,其含量的变化亦可通过运动训练得到相应的改变。

记忆康复训练方法范文6

[摘要] 目的:观察我科30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后出现运动性失语进行的语言训练在护理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康复护理主要从运动性失语的病理及症状、运动性失语的分类、运动性失语的检查方法、语言康复护理的方法、语言康复护理的介入时间、语言康复训练的护理注意事项六大方面进行。结果:30例患者除5例术后复发并发感染死亡,其余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能逐步恢复语言功能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3个月。结论:术后运动性失语的康复护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运动性失语;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0(c)-093-02

失语,是指大脑半球语言中枢发生病变或者遭受损伤所致的语言功能障碍,对于颅脑发生严重损伤的患者中,失语并不少见,其中运动性失语又占了相当的比例[1]。近年来,国内外康复医学的发展证明,失语患者能否康复,主要与失语的程度、类型、疾病的性质、时间等因素有关外,还与能否及早对失语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训练密切相关[2]。我科2009年1月~2010年7月进行胶质母细胞瘤手术132例,手术后出现运动性失语的患者30例。手术中既要防止肿瘤残留引起复发,又要保护其相邻的部位,一直是手术医师面临的难题,所以该手术中不可避免损伤的部位为额下回后部,是由于主侧半球中央沟前额叶凸面的下部语言分析器的机能障碍所致引起的运动性失语,主要症状为语言的产生困难,表现为患者对他人语言能够理解,但部分或完全不能用语言表达,完全不能或只能说出个别几个简单的字不能构成语句。阅读时能理解词意,合并有书写障碍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我科经过精心全面的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患者出院前逐步恢复语言功能,住院时间2~3个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男∶女约为2∶1,年龄26~50岁。30例均为胶质母细胞瘤,是高度恶性的胶质瘤,约占胶质瘤的22.3%,肿瘤多位于额叶,5例为术后复发并发感染死亡,其余25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性失语。

1.2运动性失语的检查方法

1.2.1嘱患者模仿语言,看其能否做到,是否准确。

1.2.2 嘱患者说出指定物体的名称及颜色等。

1.2.3 嘱患者独立叙述一件事,检查其随意语言的能力。

1.2.4 定位诊断:临床应用Wadar试验,即向颈内动脉注射戊巴比妥,观察运动性失语的有无。

1.3语言康复训练的护理方法

1.3.1 口腔操训练:教导患者噘嘴、鼓腮、龇牙、叩齿、弹舌[3]等,每个动作做5~10次。

1.3.2 舌运动训练:指导患者尽力将舌向外伸出,然后将舌头从外上到外下、外左,再到外右,由慢到快,每天 5~10 次,每次练习 5~10 min。并做舌绕口唇的环绕运动、舌舔上腭的运动,每天2~3次。

1.3.3 发音训练:教患者学习发(pa、ta、ka),先单个连贯重复,当患者能准确发音后,三个音连在一起重复(即pa、ta、ka),每日重复训练,直到流利发音为止。

1.3.4口语训练: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训练。训练的目标应放在恢复口语上,以“说”为中心,以生活中必不可少而且又是患者感到有兴趣的口语,如:“你好、再见、吃饭”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练习时从单字、单词、短句逐步引导患者,每次让患者重复数次,以巩固效果。

1.3.5体语训练:体语主要是指人体的运动所表达的信息,包括人的躯体外观、姿势、步态、面部表情、目光接触和眼睛运动、手势等。如教会患者口渴时用手指口,头痛时用手指额头,要小便时手指小腹;要大便时用手拍床。措施可因人而异,护士、陪护人员应通晓,以便得到信号即可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同时也便于资料的收集。

1.3.6理解、识别训练:利用图片、字卡、实物等强化患者记忆,指导患者阅读各种有趣的图书、报纸等,早期还可利用抄写、自发抄写、默写等方法加强患者的语言记忆功能,要求患者多读、大声地读,以刺激记忆。美国 Sharp 等研究报道提示,有些脑细胞可因受刺激而再生,这一发现为治疗失语患者的记忆障碍打开了新的通道[4]。

1.3.7音乐疗法:给患者经常放自己喜欢的音乐节目可以刺激患者语言的提高[5]。以患者为中心,优先考虑患者的喜好音乐,熟悉的音乐往往是与过去难忘的生活片段紧密缠绕在一起,患者在听音乐时最好专注于音乐的旋律,可随着哼唱、打拍子等,有助于取得最佳效果。治疗时间以20~40 min为宜,每天1~2次。

1.3.8 高压氧治疗护理:失语的最重要、最好的治疗方法。①高压氧治疗是指在高压氧舱内,给予1个大气压以上的纯氧,通过人体血液循环以携带更多的氧到病损组织和器官,用以促进病损组织的修复和功能恢复。②指征:颅脑疾病术后出现失语、偏瘫、失明等后遗症者病程不超过1~3个月。③治疗原理:脑组织血管丰富,高压氧可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保护脑组织内的神经细胞,同时提高葡萄糖代谢率,能量生成恢复,促进脑组织修复,而受损部位额下回后部恢复,则有利于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④疗程:对于颅脑疾病术后出现失语、偏瘫、失明等后遗症者病程不超过1~3个月的病情稳定患者,一般1~2个疗程即可恢复,每个疗程为12次,费用便宜,每个疗程720元。⑤护理观察治疗前,注意患者是否有高热、上呼吸道感染等,禁止高压氧。治疗中注意观察呼吸、血压,注意预防氧中毒,注意防止气栓症等,治疗后要卧床休息。

1.3.9 药物治疗:目前尚没有特效药,但在整个康复训练中要尽可能灵活多样,配合其他整体康复训练同时进行,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降颅压、抗癫痫、促进脑代谢、营养脑细胞等药物要联合、早期、足量用药,患者要配合定时服药。

1.3.10 训练时间安排:语言康复训练介入越早越好,只要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即可开始,尽早通过调动机体内部的潜能,促进神经功能的重组或功能再现,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本组患者的训练时间为1~2个月,手术后出现失语第6天起即可进行,进行训练前本组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基本稳定。

1.4语言康复训练护理的注意事项

1.4.1 正确评估:在突然失语的重大打击下,会造成患者心理危机,主要表现为惊慌失措、恐惧、焦虑、愤怒等,常感到自卑、忧郁、抱怨。所以首次训练前进行测查评估,护士对患者应进行积极的心理危机干预和调适,了解患者的听、说、读、写的具体水平,确定相应的训练起点,避免开始训练时作业过于简单,使患者心不在焉,失去兴趣,或过于复杂使患者出现为难情绪,失去信心,训练作业过易或过难均可使患者自尊心受到伤害,从而影响其配合康复训练的积极性。我们根据患者的智能状况决定训练内容的难易程度,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1.4.2明确目标: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对于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在急性期已过,病情稳定能够耐受集中治疗至少30 min,即可开始练习。确定目标,取得家属的配合与支持,说明语言康复训练的积极意义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1.4.3 语言训练的原则:训练过程中强调扬长避短,补偿缺陷的原则,护理人员在其不能完成时给予协助和训练,尤其注意不能催促患者,以避免伤害患者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指导患者训练时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方言,便于双方沟通,多进行日常口语对话。护理人员或家属在患者训练期间,要耐心协助,不宜操之过急,对患者的每一点进步都要表示肯定。

2结果

通过运动性失语的检查,本组患者轻度3例,表现为语量每分钟50~100字,说话略费力,可复述长句。中度15例,表现为说话费力,含糊不清,可说短语句,语量每分钟<50字,可复述某些单词、短语,不能复述长句。重度7例,表现为患者仅能用目标的几个字回答任何问题,能复述部分字、词。通过及时的语言康复护理,本组胶质母细胞瘤术后3个月内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正常,病情稳定出院,说明及时的语言训练的护理方法能促进失语患者的康复,改善其生存质量[6]。

3讨论

语言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失语对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的不良影响很大,且缺陷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交功能,所以护理人员的护理与家属的共同努力,才能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社会交往能力。目前尚没有特效药,本文显示,失语患者能否康复,主要从运动性失语的病理及症状、运动性失语的分类、运动性失语的检查方法、语言康复训练的护理方法(口腔操、舌运动、发音训练、口语训练、理解、识别训练、体语训练、音乐疗法、高压氧治疗、药物治疗)、语言康复训练的介入时间、语言康复训练的护理注意事项六大方面, 使患者逐步恢复语言功能是有效的。通过我科30例胶质母细胞瘤术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康复护理实践,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秦静雅,辛俊颖.重症颅脑损伤后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训练[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69-70.

[2]钟冬莲.脑卒中患者失语的康复护理[J].现代康复,2001,5(12):129.

[3]黄丽君,李兰翠.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早期语言训练[J].现代康复,2001,5(8):126.

[4]如冰.治疗卒中患者记忆障碍脑内干细胞打开门户[N].中国医学论坛报,1999,4(29):6.

[5]靳春杰.脑损伤后运动性失语的康复训练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6,10(9):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