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花制作范例6篇

手工花制作

手工花制作范文1

8月5日上午,东支社区邀请巧手志愿者杨丽老师为西石桥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开展手工花制作课堂,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锻炼孩子们的耐心和细致。

活动中,杨丽老师先为小朋友示范制作一朵手工花,她边做边讲解,废弃的塑料袋在她手中优雅的翻动,不一会,一朵精致的手工花就做好了。小朋友边动手边请教,在杨丽老师和义工老师细致的指导下,一朵朵美丽的手工花在小朋友手中诞生。最后精心挑选一只干枝把花朵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束美丽的花束。看着手中自己亲自做的花束,大家脸上写满了成就感,纷纷表示要回家教会妈妈。

简单的材料在孩子们手工变成丰硕的成果,或许成果不是最完美的,甚至有点四不像,但重要的是他们为之努力的过程,通过自己不断的尝试,不懈的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

东支社区在8月1号-8月5号上午八点-十点携手西石桥中心小学义工教师团开展五天夏令营活动,不仅有义工老师辅导作业,而且还开展手工制作等活动,帮助青少年度过炎热却有意义的暑期生活。

手工花制作范文2

2、首先选一张娃最喜欢的彩纸,把它裁成细细的长条。

3、在a4纸的一角开始粘贴,因为我们要做很多花,所以把他安排在纸的角落里。

4、先贴十字形,然后是米字形,依次在空隙处粘贴。

5、花瓣可以多贴一些,这样做出来的花朵才会显得饱满,

6、有层次。用工具把每一个花瓣都卷一下。

7、内层花瓣要卷的紧一点,外层的稍微卷一下即可,这样花瓣的层次感就出来了。

8、全都卷好之后,可以根据娃自己的喜好的稍微的调整一下。

9、用黄色纸剪一个较小的圆形,把四周剪开。用棉棒等比较细的工具把每一个花瓣都卷一下,稍微向中心卷一点,用作花心。

10、用彩笔在花心的中间点些点点,当做花蕊。

手工花制作范文3

手绘就是直接在纺织品面料上绘制出装饰纹样。

用手绘的方法制作出来的纺织品图案纹样与织造或印染的纹样比较起来,有它自己的特点。而今,手绘织物艺术已在世界上形成了流行的趋势。这是人们爱美心理的一种自然反映。

一、手绘纺织品的发展

手绘是一门古老的染织艺术。在印花工艺发明之前,古代人就采用手绘的方法装点服饰,称之为“画缋”。我国古代的手绘技术源于原始彩陶艺术。商周和汉时都有彩绘的纺织品。随着生产的发展,印花技术的发明,手绘渐渐失去了竞争力。但手绘的法并没有失传,它作为一种古老方法被保留了下来,也曾在汉唐时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中,随着当时的丝织、染缬的技术向世界各地传播。

我国的纺织品手绘艺术,经过长期的沉寂之后,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又得以发展。在上海,纺织品的手绘首先出现在丝绸品种上,近来又波及到针织、棉纺品类。不但有作为衣料、裙料、头巾的手绘,也有作为室内装饰用料的手绘,如窗帘、台布、床罩、装饰壁挂等,新颖别致。现在,手绘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发展。在俄罗斯,手绘纺织艺术被作为一个专业进行学习和研究,在纺织品上不仅从事和生活相关的物品的美化装饰,还进行纯艺术的美术创作。在日本,手绘的方法一直被用在和服的花色绘制上,对于纹样、染料、工具、绘制技术等方面不断地发展创造,总结了一整套完整的手绘知识和经验,形成了和服图案上的一种独特绘法,并扩展到其他服饰绘制上去。手绘织物艺术已在世界上形成了流行的趋势,这是人们追求美、热爱美的一种心理自然反映。手绘纺织品以新奇、浪漫、洒脱的风格给人以幻想和追求,不仅促进了设计与制作的完全结合,也促进了设计师与服用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手绘为设计者提供了突出个人风格、展示设计才华的平台。同时,手绘的服装又使那些追逐时代潮流的人在显示自己的独立个性和审美情趣上得到特殊的心理满足。

二、手绘纺织品的特点和运用

(一)机械化生产的织花或印花织物的缺陷

在机械化生产的服装上织花或印花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着设计与制作分离的现象。通常花纹纹样是由设计者根据社会的需求和生产的可能先画出纸样(或称图案、花稿),然后由生产技术部门经过意匠踏花或雕刻制版后再进行生产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花样设计者只是提供了可供生产的设计稿样,而并不参与实际的制作。生产设备与生产工艺的制约,也往往使设计者的许多奇思妙想得不到充分发挥,限制了花色风格的多样性。

(二)手绘纺织品的工艺

织物手绘工艺的出现,表面上好使纺织品花色的生产回复到原始落后的手工阶段,但它却有着机器大生产不能取代的优点。手绘纺织品图案纹样与织造或印染的纹样比较起来,特点表现在:①手绘简便、易于操作,设计者的意图可以充分发挥。②制作方便。它不需要过大的场地和复杂的设备,只需一些简单的绘制工具、染化料和必要的后整处理,即可进行。③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手绘的方法适用于丝绸、棉布、化纤、毛麻等多种针纺织品。

(三)手绘纺织品的特点

1.花色具有针对性。一般说来,纺织品花色的设计生产,应满足于不同民族、地区、阶层,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素养,以及不同环境、不同用途的需求。今天,人们对于“美”的认识逐渐深化,自我装饰也逐渐改变东施效颦的盲目性,在谋求装束与环境相和谐的同时,恰如其分地强调个人的喜好。人们对服饰面料、花色的要求,最好是“天下只此一件,唯我独有”。这使生产厂家认识到:花色派路越多越好,生产批量越少越好;一个花样,动辄上千近万米的生产,将失去针对性,唯有手工绘制的面料能根据人们的爱好、意图或指定要求进行选题造型、布局设色,以满足各自独特的审美需要。

2.花色布局具有随意性:以机器大生产出来的织花、印花纹样,显示出来的花色效果,多数是单位纹样的四方连续。尽管设计者在单位花回里对图案纹样的形、色可以处理得生动活泼,但从面料的整体布局来看,很难从服装装饰的需要作局部花位的增减或色彩变化。也唯有手绘工艺能根据不同人的要求、不同服装的款式做出局部的或整体的花位布置。不求严谨对称,但求潇洒新颖。可在做好的服装上直接绘制,也可绘好面料再行剪裁,尽量使服装的款式和花色达到完美的结合。

3.色彩运用具有无限定性。任何织印效果,都要受到套色的限制。一般印染生产中,考虑到工艺设备和成本效益,总要限定印花的滚筒或花版,即限制色套数量。唯手绘工艺可以根据装饰需要无限定地运用色彩。采用各种手绘方法,能在不同的织物面料上得到多种色彩效果,如混合、渗化、复色、浓淡渐变等,以求变化统一、新奇别致。

4.表现手法具有灵活性。由于受生产工艺的限制,织花、印花图案的设计必须符合制作的特定要求。而手绘工艺则不必考虑线条的长短、块面的大小、泥点的粗细、接版的限制等问题;可绘画,也可喷洒、平涂、渲染,根据设计需要采用多种手法,能达到织印工艺无法达到的绘制效果。

织物手绘的方法也是不拘一格的。从目前使用的染料色彩的形态来区别,大体有三种绘制方法:中国绘画式的手绘法、浆料绘法和染料溶液绘制法。

在手绘艺术中,设计者应不断地吸收各种艺术手法,发展、创造新的风格。手绘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如织绘结合、印绘结合、绣绘结合等,以产生新的手绘效果,增添服饰的魅力。总之,纺织品手绘的发展将为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添加光彩。

参考文献:

[1]汴宗禹.中国工艺美术史[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8.

[2]罗虹. 基础图案设计[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6.

手工花制作范文4

关 键 词:纺织品 手绘 图案

手绘就是直接在纺织品面料上绘制出装饰纹样。用手绘的方法制作出来的纺织品图案纹样与织造或印染的纹样比较起来,有它自己的特点。而今,手绘织物艺术已在世界上形成了流行的趋势。这是人们爱美心理的一种自然反映。

一、手绘纺织品的发展

手绘是一门古老的染织艺术。在印花工艺发明之前,古代人就采用手绘的方法装点服饰,称之为“画缋”。我国古代的手绘技术源于原始彩陶艺术。商周和汉时都有彩绘的纺织品。随着生产的发展,印花技术的发明,手绘渐渐失去了竞争力。但手绘的方法并没有失传,它作为一种古老方法被保留了下来,也曾在汉唐时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中,随着当时的丝织、染缬的技术向世界各地传播。

我国的纺织品手绘艺术,经过长期的沉寂之后,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又得以发展。在上海,纺织品的手绘首先出现在丝绸品种上,近来又波及到针织、棉纺品类。不但有作为衣料、裙料、头巾的手绘,也有作为室内装饰用料的手绘,如窗帘、台布、床罩、装饰壁挂等,新颖别致。现在,手绘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发展。在俄罗斯,手绘纺织艺术被作为一个专业进行学习和研究,在纺织品上不仅从事和生活相关的物品的美化装饰,还进行纯艺术的美术创作。在日本,手绘的方法一直被用在和服的花色绘制上,对于纹样、染料、工具、绘制技术等方面不断地发展创造,总结了一整套完整的手绘知识和经验,形成了和服图案上的一种独特绘法,并扩展到其他服饰绘制上去。手绘织物艺术已在世界上形成了流行的趋势,这是人们追求美、热爱美的一种心理自然反映。手绘纺织品以新奇、浪漫、洒脱的风格给人以幻想和追求,不仅促进了设计与制作的完全结合,也促进了设计师与服用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手绘为设计者提供了突出个人风格、展示设计才华的平台。同时,手绘的服装又使那些追逐时代潮流的人在显示自己的独立个性和审美情趣上得到特殊的心理满足。

二、手绘纺织品的特点和运用

(一)机械化生产的织花或印花织物的缺陷

在机械化生产的服装上织花或印花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着设计与制作分离的现象。通常花纹纹样是由设计者根据社会的需求和生产的可能先画出纸样(或称图案、花稿),然后由生产技术部门经过意匠踏花或雕刻制版后再进行生产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花样设计者只是提供了可供生产的设计稿样,而并不参与实际的制作。生产设备与生产工艺的制约,也往往使设计者的许多奇思妙想得不到充分发挥,限制了花色风格的多样性。

(二)手绘纺织品的工艺

织物手绘工艺的出现,表面上好使纺织品花色的生产回复到原始落后的手工阶段,但它却有着机器大生产不能取代的优点。手绘纺织品图案纹样与织造或印染的纹样比较起来,特点表现在:①手绘简便、易于操作,设计者的意图可以充分发挥。②制作方便。它不需要过大的场地和复杂的设备,只需一些简单的绘制工具、染化料和必要的后整处理,即可进行。③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手绘的方法适用于丝绸、棉布、化纤、毛麻等多种针纺织品。

(三)手绘纺织品的特点

1.花色具有针对性。一般说来,纺织品花色的设计生产,应满足于不同民族、地区、阶层,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素养,以及不同环境、不同用途的需求。今天,人们对于“美”的认识逐渐深化,自我装饰也逐渐改变东施效颦的盲目性,在谋求装束与环境相和谐的同时,恰如其分地强调个人的喜好。人们对服饰面料、花色的要求,最好是“天下只此一件,唯我独有”。这使生产厂家认识到:花色派路越多越好,生产批量越少越好;一个花样,动辄上千近万米的生产,将失去针对性,唯有手工绘制的面料能根据人们的爱好、意图或指定要求进行选题造型、布局设色,以满足各自独特的审美需要。

2.花色布局具有随意性:以机器大生产出来的织花、印花纹样,显示出来的花色效果,多数是单位纹样的四方连续。尽管设计者在单位花回里对图案纹样的形、色可以处理得生动活泼,但从面料的整体布局来看,很难从服装装饰的需要作局部花位的增减或色彩变化。也唯有手绘工艺能根据不同人的要求、不同服装的款式做出局部的或整体的花位布置。不求严谨对称,但求潇洒新颖。可在做好的服装上直接绘制,也可绘好面料再行剪裁,尽量使服装的款式和花色达到完美的结合。

3.色彩运用具有无限定性。任何织印效果,都要受到套色的限制。一般印染生产中,考虑到工艺设备和成本效益,总要限定印花的滚筒或花版,即限制色套数量。唯手绘工艺可以根据装饰需要无限定地运用色彩。采用各种手绘方法,能在不同的织物面料上得到多种色彩效果,如混合、渗化、复色、浓淡渐变等,以求变化统一、新奇别致。

4.表现手法具有灵活性。由于受生产工艺的限制,织花、印花图案的设计必须符合制作的特定要求。而手绘工艺则不必考虑线条的长短、块面的大小、泥点的粗细、接版的限制等问题;可绘画,也可喷洒、平涂、渲染,根据设计需要采用多种手法,能达到织印工艺无法达到的绘制效果。

织物手绘的方法也是不拘一格的。从目前使用的染料色彩的形态来区别,大体有三种绘制方法:中国绘画式的手绘法、浆料绘法和染料溶液绘制法。

在手绘艺术中,设计者应不断地吸收各种艺术手法,发展、创造新的风格。手绘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如织绘结合、印绘结合、绣绘结合等,以产生新的手绘效果,增添服饰的魅力。总之,纺织品手绘的发展将为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添加光彩。

参考文献:

[1]汴宗禹.中国工艺美术史[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8.

[2]罗虹. 基础图案设计[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6.

手工花制作范文5

在去往平定刻花瓷原产地冠庄村的路上,不时看见一座座废弃土陶窑、马蹄窑、倒焰窑、梭式窑,敞着的窑口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更迭;四处散落的陶瓷残片——白陶、灰陶、印纹陶,白釉、黑釉、青黄釉印证着平定陶瓷昔日的辉煌。

一到村口,身材敦实、满脸笑意的平定刻花瓷传承人张文亮就向我摆手,我跟随他来到“平定文亮刻花瓷研究所”,让我吃惊的是,和一般研究所、生产基地的现代气派不同,这是一处古老破旧的院落,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敞亮的厂房,院子正中央是一处青石垒就的古朴老窑,四周几间平房是作坊,非常原生态,让人感觉像是穿越回了古代。

一件刻花瓷的诞生

在这个简朴的手工作坊里,几十个工人正在专心地制作瓷器,有的在揉泥、有的在拉坯、有的在上釉、有的在刻花……张文亮说:“一件瓷器从取土到出窑,要经过50多道工序。”

看刻花瓷瓶坯的成型过程,是一种享受。一团黑油油的泥堆放在破旧的木板操作台上,张文亮像揉面团一样将泥揉捏细腻均匀,揉好后,再将泥放在拉坯机上,张文亮将手放在旋转的泥土上,泥土在他手中慢慢变成一个身姿婀娜的瓷坯,不断调整弧线、圈线、圈足,一点点变得优美起来,张文亮的手如有魔力一般。

瓶子雏形已现,对于如何成为精美的刻花瓷我更加期待,张文亮的三弟张伟亮负责浇釉,只见他一手提壶、一手转坯,将黑釉浇在瓷坯上,快薄慢厚,得心应手。釉稍干后,文亮的妻子和几名女工,捧起上好釉的瓶子,坐在灯下,开始画花。首先用铅笔在瓶体上勾出图案的轮廓,不用样稿,图案早已烂熟于心,几笔勾勒,就见朵朵牡丹绽放瓶上,拿出自制的竹刀进行刻划,下刀果断精准,线条流畅,让人叹为观止。

“平定刻花瓷不同于其他陶瓷工艺,采用的是湿作法,即在坯体未干之前施釉,釉的浓度一般在1.8左右,当坯体达到七八成干再进行刻花装饰。”张文亮介绍,刻花瓷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刻坯、刻化妆土和刻釉,每一类的制作技法各不相同。比如,刻坯是在已成型的坯体上进行装饰,装饰技法最为丰富,可加可减,浮雕、堆雕、镂雕、阴刻、阳刻等技法都可使用,待装饰完成后,表面施釉焙烧而成。刻化妆土是基于坯体和釉面之间的中间层进行装饰,基本只有两种方法,即刻花留地和刻地留花,呈现出清新淡雅的艺术效果。

而黑釉刻花瓷工艺采用的则是刻釉的技法,在上了釉的坯体上进行刻花。“刻釉的装饰手法和刻化妆土一样,也是刻花留地和刻地留花两种,但难度要高一些,因为前两项在高温烧成时不会流动,而刻釉工艺在高温烧成时釉要融化并且发生变化,这就增加了工艺上的操作难度。

所以,平定刻花瓷的刻釉装饰,釉料讲究“施釉肥厚、釉如堆脂”,图案讲究“肥花大叶、布局匀称、见空说话、计白当黑”,纹饰讲究简洁概括、冗繁留精而不做作,通过点、线、面的对比来体现单纯而丰富的单色艺术。

平定刻花瓷之家

忙活了一上午,我跟随张文亮来到他的新院子,这是一个收拾得干净整洁的四合小院,屋子里,满壁的刻花瓷工艺品光彩夺目。想想刚才在小作坊看到的黑油油的泥巴、灰头土脸的坯子,经过制作者的巧手,转瞬就变成了美轮美奂的工艺品,真是让人叹服。

《千秋富贵天球瓶》长颈、大肚,器型庄重,线条流畅、黑白相映的刻花图案,朴实典雅;《缠枝牡丹纹梅瓶》通体釉面黑亮光洁,器型颈短肩丰,体态修长,如彬彬君子傲然挺拔……我仔细端详有着极强浮雕效果的刻花瓷器,感受着自然的黑白关系中流动着的优美韵律。

晌午坐在院坝里,一边品尝美味佳肴,一边倾听张文亮讲诉平定刻花瓷的历史。“1977年,平定柏井窑出土了一批古瓷片,经过专家鉴定,初步判断平定窑始于唐,经五代,兴于宋而终于金。”

张文亮介绍,20世纪60年代,山西省陶瓷研究所古陶瓷研究专家水既生教授,根据出土的标本,主持恢复了这一失传千年的传统工艺,称其为“仿宋刻花瓷”。水教授培养了卜同举、王更正以及张文亮的父亲张聪等一批制瓷能手,他们共同研制的棕釉印花龙纹杯、碟等产品,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曾风靡国内,享誉海外。1986年,张聪、王宝玲设计制作的黑釉刻花缠枝牡丹梅瓶荣获了国家轻工部百花奖一等奖,自此,“刻花梅瓶”成了平定陶瓷的代名词。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市场和企业改制等原因,不少陶瓷企业相继停产,大企业转为小作坊,不再生产仿宋刻花瓷,大批的工人各奔东西。1995年,退休在家的张聪为使平定刻花瓷这一民间瑰宝得以传承,带着三个儿子文亮、宏亮、伟亮在冠庄村自家老院的一亩三分地里,创办了“张氏陶艺坊”。

经过一家子的坚守与努力,“平定刻花瓷制作工艺”于2006年被列入了首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和父亲还被评为了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我们家被评为了‘平定刻花瓷之家’,父亲的‘剔花黑釉甁’被国家博物馆永久珍藏了。”说起这些荣誉,张文亮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平定砂器古窑新韵

吃过午饭,张文亮领我到二弟张宏亮的手工坊参观平定另外一绝——平定砂器。一路上,张文亮对弟弟赞不绝口:“宏亮这人脑子很灵活,他将刻花瓷的工艺用到了平定砂器上,创新了这门古老的工艺,让砂器从民用砂锅步入了工艺品的领域。”

走到村的另一头,远远就看见一栋与众不同的房子。房子的外墙上有很多砂器碎片,房子的门头上点缀着各式各样的砂器,高大的烟囱上面书写着“千年古窑开新韵”六个大字,四周镶嵌着用砂器制作的十二生肖。不用问就知道,这就是张家老二的砂器坊了。

张宏亮的院子比大哥的院子大一些,各式各样的砂器占满了院子的各个角落。除了有煲汤、熬药、煮粥的各式家用砂锅,还有造型典雅的砂鼎,极富艺术美感的砂器酒具、茶具等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

平定的砂锅久负盛名,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山西民歌《夸土产》就夸到了“平定的砂锅亮晶晶”。张宏亮说:“平定的砂器得到过康熙皇帝的御笔,曾经盛极一时,与浑源砂器、宜兴紫砂陶齐名,史称‘三鼎甲’。如今,常家沟村、小西庄村一带也都还有不少作坊在做平定砂锅,但把砂器做成工艺品的就只有我一家。”

来到车间,几个工人正在出窑一批砂壶。与刻花瓷肥厚的釉色不同的是,砂壶呈现出清新的黄土本色,有着和紫砂一样的质感。张宏亮递给我一只砂壶,盈盈一握,质量很轻。他见我一脸惊讶,顿时生出几分得意来。原来,这是他最新试制的一款薄胎砂壶。这款砂壶不仅可以放在炭火上使用,还可以用于电磁炉、煤气炉等现代灶具。“在手疑无物,定睛似有神”,我拿着这把小小的壶,真有点爱不释手。

手工花制作范文6

花丝镶嵌工艺是金银工艺中的精细工艺,在古时,也被称为金银细金工艺。它是“花丝”和“镶嵌”两种金属制作工艺的合称,通常使用金、银等贵金属,以及各种天然的名责宝石为材料,经造型、纹样设计和工艺加工制作成精致的首饰及装饰艺术品。其精致、细腻且华丽的古老工艺特色代表了传统工艺与时尚珠宝文化的巅峰境界。

然而,这项珍贵传统的首饰制作工艺,正面临市场经济的无形压力和技师人才不断流失的尴尬局面。现今正是中国现代首饰设计崛起与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紧随当代首饰的发展趋势,笔者针对花丝工艺这一古老技艺展开研究,对花丝工艺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传统花丝首饰的设计手法和表现方式,在现代首饰的设计技法上寻找突破,解析现代首饰艺术下形式美与材质多样性对花丝工艺的影响,试图从首饰设计的立体造型、材质运用、工艺手法和意境传达等方面寻求突破点,结合现代首饰设计手法和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精神需求,找到全新的表现形式,让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辉,从而推动我国现代首饰设计领域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花丝工艺 当代首饰设计 创新 材料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082-03

第1章 花丝工艺的历史沿与发展现状

“采金为丝,妙手编结,嵌玉缀翠,是为一绝”――这,便是传说中的花丝镶嵌工艺。

花丝镶嵌工艺是中国传统金银器的制作技艺,又称金银细金工艺。它是“花丝”和“镶嵌”两种金属制作工艺的合称,花丝选用金、银、铜为原料,采用掐、填、攒、焊、编制、堆垒等传统技法,把贵金属丝编织成型,再用挫、锼、锤、闷、打、崩。镶嵌则是将贵金属片做成托和爪子形凹槽,最后镶以珍珠、宝石或翡翠,制成华贵无双的冠戴或珠宝首饰。其用料珍奇,制作技艺繁复,造型优美,品种繁多,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历史上花丝镶嵌一直只是皇家御用之物,是我国传统的宫廷艺术。

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花丝镶嵌工艺早在商代就有雏形,春秋战国时期,匠师们制作出了细如发丝的金银丝,将其嵌入青铜器之上,俗称“金银错”、还有唐代的“金银平脱”,这就是花丝工艺的萌芽。

花丝工艺的发展初期,是从商代到汉代初年。西汉已见金细工的成品,较多地则出现在东汉时期。唐代金银匠人对外来的金银制品,主要是萨珊波斯和粟特金银制品的有益成分加以吸收消化,并融入本土原有工艺和风格,从而创造了崭新的唐代金银细金工艺风貌。宋代与雍容大气的唐代不同,他的金银细金工艺的整体风格是清秀细腻的。

明代的工艺美术更加繁荣兴盛,工艺方法齐全,技艺纯熟,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面貌。明皇帝朱翊钓,花费白银800万两兴建了十三陵之“定陵”地下宫殿,其中就有在细金工艺中,技巧堪称登峰造极的“万历皇帝翼善金冠”及“后妃凤冠和首饰”。(见图2-1、2)无论是造型、纹样,装饰性都很强。工艺在每一个时代的艺术特色与其工艺手法都是紧密相连的,明代这种纤巧通透的审美倾向,使得花丝工艺在当时发挥得淋漓尽致。

清代在明代宫廷工艺的基础上,成立“造办局”,这一时期的金银细金工艺更加精巧。清代首饰的造型和纹样也变化很大,已全无古之意,造型倾向于写实、纹饰则以繁密瑰丽为代表特征,格调高雅,富丽堂皇。

传统的花丝工艺发展于宫廷,历来一直为皇家御用,其工艺流程繁多,做工细致精美,不能批量生产,只能手工打造,早期应用于首饰中的特点表现为其工艺特点、表现内容和造型手法等趋于传统保守,设计元素也多为自然界的花草鱼鸟和传统纹样。从设计的角度上来看,形式风格比较单一。各种原因综合,金银细金工艺已经出现严重的人才短缺,除了原有的传统纹饰与图案,少有推陈出并创作适合当代文化艺术背景的花丝饰品。

近几年来,国内有几家首饰公司对花丝工艺在现代首诗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翡翠珠宝品牌“昭仪翠屋”2010年正式推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工艺珠宝的高级定制业务。(见图2-5)潮宏基珠宝建立博物馆、开办花丝工作坊。(见图2-6)百泰首饰也推出了一系列现代花丝首饰。花丝镶嵌工艺品也一直是珠宝奢侈品的一种。当今市场,珠宝商和首饰设计师对花丝工艺的传承也大多停留在对经典工艺的复刻和高级定制,依然鲜有具有当代首饰设计表现特点的花丝作品出现。

第2章 花丝工艺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2.1 现代首饰艺术观念对花丝工艺的冲击

20世纪的艺术是简约主义、抽象主义、立体主义、解构主义等各时期的艺术设计流派紧密融合的时代,设计手法也从简单的首饰设计装饰性开始向人与首饰的关系以及人的个性化转变。人们所关注的现代首饰的美已经由外部的装饰性逐渐转变为内在的意义和情感的表达。花丝镶嵌作为传统的首饰工艺,也面临着现代首饰艺术对其观念性的冲击。当面对古老的传统工艺时,人们起初会被其精湛繁复的造型和细节外表所吸引,但是崇尚简约个性的艺术风格,会让现代首饰设计再次夺得人们的青睐。而花丝纹样的单一性和不可变性,也使得他在装饰功能上不能长久得吸引更多更广泛的艺术审美者。其次,由于花丝工艺独特的金属性与造型,材料运用范围的局限性,使得其创作空间极小。各方面原因都阻碍了其在现代首饰艺术下的发展。

2.2 现代首饰设计对花丝工艺技法和造型的影响

首饰设计的过程是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审美与情感通过一定的构思转变成概念形态的过程。现代首饰设计的表现语言是多种多样的,平面、立体、点、线、面等,以及他们之间穿插综合的运用。

金银细金工艺,就其工艺本身已经具备了无可挑剔、炉火纯青的成熟技术,现代首饰设计师若是想从在创新工艺上找到突破并超越传统,恐怕并非易事。因此,在探索传统花丝工艺的技法与当代首饰设计的结合上,技法的创新是首要且最难的问题。然而花丝艺正是被这种严苛的技法体系锁住了手脚。工艺技法上,先来关注―下堪称登峰造极的明代“万历帝翼善金冠”,龙冠主体以金丝编制而成,采用多种工艺,以极细的金丝编结堆垒焊接而成,就其工艺方法而言,其松弛的结构、随意的造型、轻盈的质感很适于使用在当代首饰设计中,设计师在借鉴花丝工艺中的编织工艺基础上,还可以给予工艺技法以更大的自由度,是无限延伸,结合现代首饰设计工艺,简化传统工艺的同时丰富现代首饰艺术的表现形态。就如中央美术学院首饰工作室教师张凡所说:“工艺技法并非只是简单地炮制,而是将其作为一个创新的过程,一件好的作品需要最恰当的工艺来表现。”造型艺术是一种静态艺术,对于首饰来说,造型则是首饰与人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在现代首饰的潮流下,应从现代首饰的风格特点出发,保留花丝工艺的基本技艺,尝试改变其传统造型,适当融入首饰设计最基本的的形态因素:点、线、面、体、来重新组合花丝工艺应用于现代首饰造型的呈现,从而形成抽象与具象、仿生与创造的首饰特点。

2.3 花丝工艺与现代首饰设计中常用材料的结合

如今,传统首饰材料的保值性特征以及慢慢褪去,艺术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首饰材料的触感、兴趣以及个性情感化的转变。随着更年轻一代的艺术消费者对个人情感和表达个性的强烈需求,现代首饰艺术中的材料运用已不再是单一的贵金属和珍贵宝石,已经开始向自由组合和综合多种材质搭配转变。设计师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定材料,设计理念可以通过材质语言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各种金属的搭配,还是纤维、玻璃、树脂、木料、陶瓷、皮革等新型的材料,生活中的物质材料都可以用作现代首饰的材料元素。花丝若想在纷繁个性的现代首饰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可以设想从丰富材料语言入手,将多种材料与花丝工艺常用的材料相结合。逐渐脱离只有贵金属和名贵宝石的材料局限,丰富花丝艺术的设计语言。

传统花丝工艺与其他综合材料的结合多体现在镶嵌工艺上,镶嵌就是把珠宝翠钻、精石美玉镶在花丝饰品上,材料单一,多为贵金属和名贵宝石。工艺美术师们也努力尝试采用象牙、木料等材料与花丝工艺结合。在当代首饰设计中,也有将金属花丝工艺与树脂材质相结合的首饰创作,将原始传统的花丝技艺用新型树脂材料封存起来,纤细柔弱的花丝得到“保护”,水晶树脂的晶莹剔透完美透射出花丝的空间层次和线面结合的工艺技巧,为花丝首饰展现各种首饰风格提供了可能。(见图2―1)还可以尝试将制好的花丝纹样嵌入结构较疏松的木质材料中,从而形成木纹肌理与金属花丝的质感对比,人为纹样与自然纹样的有机结合,来实现花丝工艺与木质材料的结合。

若想将综合材料与花丝工艺相结合,首先不能脱离制作花丝工艺本质的金属加工性质,在完全认知材料的真实性之后,合理运用每种材料的特性,不做华而不实的设计。

第3章 花丝工艺的传承

传统的花丝工艺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设计元素多以花鸟鱼虫为主要来源,写实手法出神入化,延续着其材料珍奇、工艺繁复的宫廷艺术特点,实在难以走入更广泛的艺术消费领域。材质上也过分单一,除了金银等贵金属,花丝饰品几乎别无他选,难于满足人们对首饰材料多样性的要求。而且金属丝又极易损坏,花丝首饰最终还会落到工艺品的地步,更别说在现代首饰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了。

其次,传统花丝工艺延续着手工作坊的模式,由于工艺流程的繁琐使之完全处于手动化阶段,对技师纯熟的技艺要求也使得花丝工艺的精髓很难被传承。

最后,花丝工艺属于宫廷艺术,无论从技巧还是材质等方面来说都是极其奢侈繁华的,由于其材质贵重,工艺精巧,使得花丝工艺品与首饰的价格昂贵,对花丝工艺的喜爱多为一些工艺品收藏者。这也为花丝工艺从“贵族”走向“大众”形成阻碍。再加上人们对首饰传统保值功能的重视,从而忽略了花工艺运用于当代首饰设计中的设计理念及情感表达。

第4章 花丝工艺的创新发展

传统花丝工艺,细致、精巧手工艺感强。工艺中繁杂缜密、工艺要求严格。而现代首饰的特点大多为简洁,代表了现代人对生活的态度。花丝工艺应在保留传统制作工艺的精髓下,选取简约现代主义的设计元素,从表现形式、设计材质和风格定位上产生新的衍变。在现代首饰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融合传统极致的手工工艺,是当代珠宝设计师和珠宝商追求的风格。

4.1 现代首饰设计特点与传统花丝工艺的融合

在传统工艺上简化方面。瑞麒珠宝的“拉丝”工艺(见图4―1),就是在传统拉丝工艺基础上的升华与结晶,与传统拉丝工艺相比较,现代“拉丝”工艺具有线条清晰明朗,丝间密度均匀,疏密感适中、层次感强的特点,将拉丝工艺和精致批花两种工艺通过简单对比和融合,又为首饰在细节之处增加几分细腻和华美。这种新的工艺,结合现代首饰设计的简洁、纯粹的设计,也是当代首饰设计师对传统花丝的独特解读。现上海SANG尚坊首饰工作室设计总监李桑,通过研究传统花丝的设计风格和纹样,以及考察现仍存留此种工艺的区域(北京、湖南、贵州等),进而以花丝工艺为主导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当代首饰设计理念的吊坠、耳环、戒指等的饰品(见图4-2)。大量运用了花丝工艺中的填丝制作与苗族银饰的特殊纹样,整个设计简洁通透,不繁琐,细节之处也尽显了花丝的精细工艺。其制作难度并不大,却将花丝与现代首饰造型完美结合,展现了现代人艺术审美。

4.2 传统花丝设计从“形”的再创

“形”的方面,我们可以在借鉴宫廷工艺擅长表现的雍容华贵意蕴的特点之同时,在传统宫廷材料中提炼出具有当代审美的材料语言。中央美术学院首饰工作室教师,张凡的花丝系列作品《衍》(见图4-3),就是典型的突破了传统花丝的“形”,独创性地将金银细金原有的宫廷工艺拘泥严谨的编织手法及掐丝、焊接手法,革新为易于随意塑造、飘逸、简洁的结构及工艺手法。借鉴唐代首饰中,步摇所追求的随步随风而动,灵动的自然效果,细胞状编织花苞体与珍珠,可以随人随身舞动,颇具韵律。给予工艺技法以更大的自由度。很自然地将中国传统花丝工艺与当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作品在传统宫廷材料中提炼出具有当代审美的材料语言。化繁复宫廷语言为自然,流变于首饰本应具有的无限活力中,突破了传统花丝的造型特点,融合中国当代人随意之性与中国传统宫廷精琢之美。

4.3 传统花丝设计与现代首饰设计材料上的结合创新

传统花丝与现代首饰设计常用的材料相结合,是符合现代艺术设计方法所必然的创新方向,材料对于承载首饰设计的灵魂载体,已经成为首饰艺术表达的重要语言。设计师将金属花丝与现代首饰设计中的新型材质进行适当结合,从而产生不同材质之间色彩、肌理、质感的对比,为花丝首饰在材质表现上提供新的可能。

现代首饰设计中也出现了与树脂、木头等材料相结合的首饰创作。或将原始传统的花丝技艺用新型树脂材料封存起来,利用水晶树脂的晶莹剔透完美透射出花丝的空间层次和线面结合威将金属花丝与木料结合,将制好的花丝纹样嵌入结构较疏松的木质材料中,从而形成木纹肌理与金属花丝的质感对比,人为纹样与自然纹样的有机结合。

笔者还大胆尝试了传统花丝与陶瓷材料的结合。陶瓷首饰在现代首饰设计领域是一种特殊的新型首饰,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陶瓷材料与传统金银材料的结合将会给彼此都注入新的血液。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