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业论文范例

手工业论文

手工业论文范文1

1.1抄核收流程

(1)每月1~13日是供电企业人员的抄表过程,采用人工逐户抄表的方式完成对信息的手工记录,不仅工作效率不高且信息化程度偏低;(2)人工抄表不可避免存在手写的误差,而由微机员对数据信息进行录入时也可能导致输入误差的产生,信息化手段应用程度不高,加大了误差发生的概率;(3)考虑到对人力资源的大量消耗,因此用电检查现场巡查人员并未设置,针对线路损耗原因分析的缺失程度上扩大了管理线损率;(4)通过电费通知单实现对电费的催缴,月度一次的电费催缴措施不仅导致电费拖欠问题时有发生,且影响到了电费的快速回笼;(5)除了电费通知单送达及每月的抄表之外,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不了解客户的实际用电需求,优质服务理念难以落实。

1.2存在问题

从现有供电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模式出发,抄核收工作的开展通常是由基层部门负责,然而伴随社会用电量的攀升对应的电网规模也趋于扩大,多样化的用电方式及电价层次的出现使时展要求与传统电力管理模式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有效监管手段的缺乏影响到了电费的回收过程,由此导致的资金流动受阻和资金浪费闲置等问题,降低了企业资金的利用率,这显然不利于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在资金管理流程方面显得不够完善,核对电费资金往往在资金正式入账之后方能实施,难以及时对用户缴费情况及资金入账情况展开查询。最后,企业会计人员忽视了自身监督管理职能的体现,对于存在的资金截留、用户违规用电等问题并未做出有效防范,加之现有的电力营销管理软件并不能够精确统计用户的欠费情况,这就使供电企业的营销数据与实际财务数据存在较大偏差。

2现阶段供电企业抄核收的管理创新模式

从电力客户的实际需求及现有抄核收流程不难分析,建立在客户需求导向基础之上的电费抄核收应当在流程规范的前提下切实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企业抄核收的管理创新模式目标可从四个方面概括:(1)提高信息化程度,避免抄表过程中输入差错的发生,切实提高抄核收的业务完成质量;(2)通过对电费回收周期的控制促进资金回笼速度的提高;(3)强化用电管理控制线损率,保证企业经济收益;(4)提升服务意识增加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具体实施路径包括:

2.1抄核收工作内容的量化

突出抓“大”管“小”的差异化服务是电费抄核收模式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落实到行动当中便是借助信息化手段体现对0.39%大电力客户的管理,将优质用电服务落实到44.5%的小电力客户当中,主要措施表现为:(1)针对大电力客户的电费计量可采取遥测的形式,将每月抄表收费次数转变为三次,控制电费回收周期,通过用电现场巡查工作的开展严查偷电和漏电现象,以此实现管理损耗的降低;(2)将集抄系统应用于住宅小区客户当中,避免抄表误差的产生,借助远程停送电装置的安装使营业网点就可实现对送电与停电操作的远程遥控,增加用电巡查人员的数量,合理控制管理线损;(3)针对电力客户中长期拖欠电费和收缴电费困难的现象,可通过预付费电表的安装促进客户缴费意识的形成,这不仅能够及时回收客户的拖欠电费,且保证了电费的回收率,避免企业面临经济损失问题;(4)数据结算中心的建立可对现有系统数据信息实施管理,各分公司可将抄表机内的数据传送至数据中心,借助数据核查和电费结算梳理工作的开展控制运行成本,这也是工作效率提高的重要过程。

2.2实现电费管理滚动预收

从电费预收管理体制分析,在电费预收款项账务处理方面一般采取人工处理的方式,不仅耗时耗力,且电费预收效果不够理想,账务处理较为混乱。面对预收电费的困境,需要积极完善供电企业电费管理中心营销系统,在厂家的配合下满足预收电费滚动需求,这是对供电企业电费预收功能的有效补充。尽管这一功能已经在应用筹备当中,然而相关的人员培训工作尚有待落实,只有切实将电费滚动需求落至实处,才能有效保障账务处理的效果和质量。

2.3电费核算模式创新

科学技术发展使电费缴纳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手机支付、网银支付、淘宝支付等方式的出现使用户的缴费过程更加便捷,供电企业的服务管理水平也得到提升。然而缴费方式的多元化客观上也导致供电企业在电费核算方面面临着更加复杂的事务,电费核算模式创新显得尤为迫切。电费核算中心的建立实现了对账户的统一设置,核算中心可处理相关的电费核算、抄表及打票等工作,结算中心替代了原有的收费和现金管理岗位,使得考核、审核及管理的过程更加高效,避免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工作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此外,针对用户用电数据资料的定期审查也能够避免“三乱”和“三电”现象的发生,提高电费核算的有效性。

2.4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现阶段供电企业中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自动对账的实施是对企业抄核收开展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对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升级,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此外,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还能够有效解决财务电费收取与营销不符以及营销和财务相互脱节的问题,避免了电费坏账的出现,从规范化与标准化方面促进供电企业抄核收管理模式创新。

3结语

手工业论文范文2

一、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理论教学改革措施

1.优化教学内容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材内容需要进行整合,教师不必按照过去一贯做法,对所有内容都进行讲解和学习。由于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教师要注意将这些新知识引进教学之中,不仅能增强文本教学的实用性,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中职学生年龄较小,好动好玩是其天性,教师空洞讲解当然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从“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提升策略”看出,我们必须在教学方式上做文章。教师要注意少讲精讲,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注意巧设情境,让学生有学习求知的欲望。像游戏中的“击鼓传花”,能够增加课堂趣味性。在学习“猪生产”相关内容时,我特别准备猪八戒的一段动画视频播放,学生忍俊不禁,切入猪生产环节就显得顺理成章,学生很快就进入学习状态。

2.优化教学手段

优化教学手段包含很多内容,因为教无定法,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都会采用一些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并不是万能的,同一种教法,在不同的班级不同专业就会有不同的表现效果。因此,教学手段的优化,要注意根据学生和教学实际,一味模仿无疑是东施效颦。过去教师靠一支粉笔和一张挂图,就可以进行课堂教学。现在看来,就显得比较单一乏味了。多媒体进入课堂之后,声光电组合的音、形、文字,早已具备更多感官冲击力。在学习“牛羊病防治”一节内容时,我设置几张牛羊画片,让学生从外观判断,这些牛羊有没有病理特征。学生顿时认真起来,大家都在仔细观察,希望能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这就是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的结果,理论学习也不再呆板无味,学生学习热情有了,其他还用担心吗?

二、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教材文本改革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就是要培养畜牧行业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相关工作,这就是中职教育的失败。教师要注意筛选符合现代教学理论的内容,要对教材文本进行大胆割舍,对不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删除,对与市场需求契合度较低的内容,要坚决整合,如果有必要,中职学校可以自行编制教材,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针对性。整合教材文本内容,还要结合市场发展需求,以岗位能力需求目标划分课程模块,培养对口性。

2.教学环节改革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要把实践教学放在首位。实施教学环境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方面,教学设计要摈弃过去教师讲多练少的做法,要体现学生探索意识的开发,用问题引导实践,而不是用结果指导实践过程。教师不仅要做好示范,还要注意做好辅导与纠偏,要协助学生共同完成实践操作。在实践中要跟进指导,随时处理学生的疑难问题和机械故障,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操作;要建立实践考核制度,将实践考试作为最重要的权重,突出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3.实训管理改革

畜牧兽医专业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实训管理改革要侧重于组织教学方式,实训是集体行为,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实训操作组织管理,要注意分好小组,科学分工,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意识。实训基地和教室授课有不同管理重点,由于学生大部分天生好动,对实训设备充满好奇,如果教师管理措施不到位,一些学生就可能会弄出事故。

4.基地建设改革

实训基地建设属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工作。学校要加大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力度,完备相关设备配置,尽量满足学生实训需要。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对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可以采用集中化管理模式,让所有人力、物力、智力资源都得到充分发挥和挖掘。

三、结语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能够有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让学生消化了理论,也让学生的实践操作有了方向。搞好实践教学改革,也有效整合了教学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特别是针对市场需求加大实训教学管理力度,使学生专业技能获得扎扎实实地提升,满足了社会需求,也让学生赢得未来,这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归宿。

作者:刘国兴 单位:广西百色农业学校

第二篇: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一、校企共同深入研讨,系统设计与岗位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科学重构了符合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实践项目体系

1.重构实践项目体系的目标:目标一:通过重构实践项目体系,将必须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点与企业岗位素质要求相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逐步形成开阔的视野和活跃的思维。目标二:通过重构实践项目体系,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相衔接,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使学生通过实践逐步养成从事畜牧兽医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并能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目标三:通过重构实践项目体系,杜绝开设实训项目的随意性,避免课程与课程之间实训项目的简单重复,力求实践项目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对接,形成一种能力递进、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项目体系,有针对性地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并可以结合企业生产灵活地组织实践教学。

2.分析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与典型工作任务: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在畜牧兽医行业部门和养殖企业的主要就业岗位主要有畜禽养殖技术员、畜禽疾病防治技术员、动物性产品检疫技术员、饲料生产及营售服务人员等,为了能科学地设计实践项目体系,专业教学团队对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与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3.重构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对接的实践项目体系:根据对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能力要求、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专业教学团队在对原有课程的实训项目进行了梳理的基础上,兼顾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与岗位素质的养成,将原有139个实训项目进行整合、调整,构建了由61个项目组成的实践项目体系,其中饲料生产与营销能力11个项目、养殖场生产与管理能力19个项目、畜禽疾病防治能力23个项目、动物及动物性产品检验能力8个项目。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指导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工作任务),校企共同编制了61个项目的实训指导手册,对实训任务进行了整体设计,并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企业标准融入其中,让学生指导在实训中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效果。比如把国家《生猪饲养管理准则》、《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等畜牧行业标准以及《正大养猪场生产规范》、《养鸡场生产规范》等企业管理规范融入到“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猪技术实操”、“养禽技术实操”等项目内容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熟知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操作规范,按照标准规范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行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养殖场兽医防疫准则》和《正大畜禽疾病防控基本程序》融入“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动物防疫”、“兽医临床实习”等项目内容之中,养成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标准从事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的良好职业能力。

二、校企共同参与,开展“校企互动、岗位引领”实践教学模式

“校企互动、岗位引领”实践教学模式关键点在于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育人的功能,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实训资源,让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按照岗位能力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学习任务),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畜牧兽医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订单培养”企业襄阳正大有限公司密切合作,分阶段实施工学交替,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完成相应的工作和学习任务,逐步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出既符合订单企业用人标准又具有较强职业迁移和发展能力的优秀人才。

(一)遵循能力递进规律、结合企业岗位设置,“分段式”组织实践教学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能力形成是一个完整过程,尽管各个阶段界限不是十分明显,但可以划分为专业基本能力(通用能力)、专业专项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职业能力)三个部分。根据各阶段能力培养的特点,参照职业行动难易程度,依据企业生产特点和岗位设置,以九学期分段式组织专业课程教学,即突破原有一学年2学期的设置传统,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及专业教学的特点,灵活地实施短学期制,依托校内外教学场所分段式组织实践教学。

(二)任务驱动、学做同步,突出实践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依托校内实训室、实训基地和校外养殖企业等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掌握专业技能、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实现教学情境与工作情景有机的对接,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做,带着问题去学,达到任务驱动、学做同步,激发学生掌握课程知识与专业技能。

三、依托行业、企业,架构了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

为确保畜牧兽医专业“校企互动、岗位引领”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该专业密切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共同架构了“分层管理、双元考核、四方评价”的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

(一)组建了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组织机构

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组织机构由襄阳市农业行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畜牧兽医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指导专班、企业人事部门、学生代表5个部分组成。襄阳市农业行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由农业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高层主管组成)负责从政策层面要求和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并向企业下达承接实践教学任务的文件;畜牧兽医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由校企双方的业务骨干组成)负责协调专业与企业之间的工作开展事宜,审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标准等;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指导专班(成员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参与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并实施学生业绩考核等具体事宜;企业人事部门负责在企业期间实践教学场地、人员的安排,监控和考核教师和学生在企业的表现,与校方和专业保持信息畅通;学生代表协助专兼教师管理同学,并及时收集和反馈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

(二)构建“双元考核、四方评价”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畜牧兽医专业依托行业、企业,并吸纳部分学生代表,系统构建了“双元考核、四方评价”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双元考核”即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学生在企业轮岗、顶岗实习期间,企业根据员工聘用实施办法和岗位规则,由人事部和技术指导老师对学生各阶段的工作态度与专业技能水平进行考核,定期评定等级,建立学生业绩档案;在校期间,依据学院学生管理与考评细则,对学生的操行、学业等进行综合考评。双方考核结果以课程成绩的形式进入学生档案,作为学院评优和企业聘用的依据。“四方评价”即实践教学效果由学院、行业、企业,学生代表共同评价,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激发行业、企业和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的意识。通过全方位的考核和评价,及时收集各类教学信息,为进一步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提供依据。

四、“校企互动、岗位引领”实践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畜牧兽医专业“校企互动、岗位引领”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工作自2009年正式启动,通过近5年的实践,该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以畜牧兽医专业2009级“正大畜牧兽医班”为对象,以2008级普通畜牧兽医班为对照,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显示(见表3),通过实施“校企互动、岗位引领”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受益。

(一)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通过实施畜牧兽医专业“校企互动、岗位引领”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岗位轮训、顶岗实习让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在真实的岗位上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养成了学生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善于团结协作的良好职业素质,增强了学生对社会、企业和岗位的认知认同感。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较强的专业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与欢迎,该专业的学生100%对口就业,优质就业率达70%以上,企业满意度超过90%。

(二)激发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畜牧兽医专业“校企互动、岗位引领”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突出的特点就是将专业学习任务与企业的工作任务有机对接、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灵活地安排岗位轮训和顶岗实习,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岗位,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又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型“员工”,满足生产的需要;最重要的是,企业和学生可以通过岗位轮训、顶岗实习相互熟悉,企业可以招聘到思想稳定而又优秀的毕业生。基于该专业与襄阳正大成功合作的影响,大北农湖北公司和美华公司等知名饲料养殖企业纷纷与专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希望与我院共同培养畜牧兽医人才,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发挥校企资源优势促进专业发展

实施“校企互动、岗位引领”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加强了专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有效地推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逐步形成了“共建专业、共育人才、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促进了专业建设与发展。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下,畜牧兽医专业已建成为国家骨干院校重点专业、湖北省重点专业、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湖北省农民创业培训先进单位、湖北省星火计划培训基地。

作者:张代涛 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第三篇: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实习实训卡的作用

1实习实训卡的作用

根据实习实训卡所表示的实习项目及内容,编排实习实训进程表,合理调配相应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综合利用率。由于每卡实习材料明确,按卡发放实习材料,有利于监督实习材料的使用量,以最低的消耗达到最佳的实习效果。根据实验卡中充分显示出所需要仪器、耗材的种类、数量、及所需的时间,实验实习材料供应部门提前统计筹备,(有些生物药品需要提前一年定购)按计划统一购置。减少实习材料的浪费。

2实习实训卡的设置

在教学管理上制定授课计划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实习实训卡的设计是根据教学授课计划中实习实训内容和实验室的具体条件确定的,明确了专业、年级班次、课程名称、实习实训内容、日期、实训课时、场所、所需设备、仪器耗材,交通工具等,进行详细填写(一式三份)。经实验主管人员审批后通知有关实验员和有关实验器械组或实习材料供应部门提前充分准备,适时提供实训材料。使实习实训有根有据有计划地顺利实施,从而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完善了实践教学内容。

3实习实训经费的预算

实验室主管人员通过对实习实训卡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单项实习经费需要和生均实习经费的预算,可为学校实习经费的计划使用上提供可靠的依据。使实习的实施顺利直行,经费支出合理,同时保证了实习效果和教学秩序有条不紊。

4总结实习效果,制定考核项目

根据实习实训卡内容的实施,奠定了学生技能考核基础。将实验技能考核提到日程上来,其考核成绩直接纳入学生的毕业成绩并占有一定的比例,应与理论考核成绩同等重要,引起学生的重视,促使学生要实验课上注意听讲,认真操作的自学性,使实习经费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养成学生刻苦钻研,善于思索,激发悟性的好习惯。

5其它

便于统计实验室的利用率和实习开出率,学期结束后,能及时地统计出实验室的利用率,找出未开实习的原因、条件差距,为今后提出改进措施,使有限的实验条件得到较充分的利用。

平时要注重加强实验室管理,制订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现统筹规划和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是实践教学成功的保障,其次使学生初步掌握畜牧兽医专业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促进实验室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是基础,实习实训卡的制定只是保障和基础的中间纽带,最终是要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目的。

作者:刘斌忠 吴世鹏 乌日娜 单位: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系

第四篇: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

一、畜牧兽医专业项目任务型课程体系的构建

1.课程结构体系设计凸显“能力本位”

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设置为:职业素质课程、行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岗位能力和拓展能力课程,形成“一个素质三个能力”的课程结构体系。针对“学习力”、“创新力”设置学习方法基础、应用文写作、体育与健康、创业思维与训练、项目创意设计等基本素质训练课程;将畜牧基础、兽医基础等课程作为行业通用能力课程;结合贵州白山羊、思南黄牛、江口萝卜猪、贵州鸭鹅与铜仁生态鸡等黔东特色畜禽品种资源优势及产业发展需要,构建猪(江口萝卜猪)生产与综合实训、牛(思南黄牛)生产与综合实训、羊(贵州白山羊)生产与综合实训、禽生产与综合实训岗位职业能力课程,开发中西兽医结合技术、中草药添加剂研制与应用、野猪生产技术、大鲵养殖技术等岗位能力拓展课程。课程体系结构是针对学生不同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胜任力、学习力、创新力,凸显了“能力本位”。

2.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黔东项目任务型课程

由“行、企、校”共同开发设计了以黔东特色畜禽良种生产为主线的“项目任务型”课程体系,分别以贵州白山羊、思南黄牛、江口萝卜猪为载体,按畜禽生产工作任务的要求,围绕从事畜禽生产工作所需的品德、知识和能力,构建教学项目,整合学习任务,设计教学情境。以羊(贵州白山羊)生产与综合实训课程建设为例,畜牧兽医专业与沿河振兴农牧有限公司和松桃全盛种羊场等企业合作,开发具有羊生产普适性又具有贵州白山羊生产技术特点的核心课程;以白山羊生产为载体,围绕山羊场的规划与建设、品种与繁育、饲料与加工、饲养与管理、疾病与防治、产品开发6个教学项目确定学习任务,设计教学情境根据课程建设标准,从教学文献资料、教学文本(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图片、教学文件、动画视频、作业练习、典型案例、试题库、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课程建设。

3.推行“教、学、做一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1)组织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设计教学情境,并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项目构建和任务整合,完成“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设计。(2)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规律安排教学项目和学习任务。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后,在课堂上进行认知学习,引发学生思考;在师徒互动中进行技能操作训练,教师针对项目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或演示,并引导学生探索求证;在真实的现场生产中进行技能操作演练,逐步完成学习任务。(3)学校“双师素质”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程指导与管理,包括学生学习纪律、撰写学结、反思日志、学习表现及学习成绩评定等。以羊(贵州白山羊)生产与综合实训课程项目2为例进行“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设计。其中认知学习过程,主要由学校“双师素质”教师负责,成绩占20%;技能操作训练由学校“双师素质”教师负责,成绩占30%;技能实战演练由企业兼职教师负责,成绩30%;撰写学结及反思日志由学校“双师素质”教师负责,成绩占20%;课程其他项目也按此模式进行设计。

二、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的效果

畜牧兽医专业实施“分类教学、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建设猪(江口萝卜猪)生产与综合实训、羊(贵州白山羊)生产与综合实训等独具地方特色的课程,增强学生对区域产业的认可度,为学生未来服务区域内畜牧产业打下基础。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紧贴地方畜牧产业发展,使毕业生凸显出本土化特征,成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经过几年课程改革的探索实践,学生“双证”获取率达100%,毕业生培养合格率为100%,专业对口率平均为84.6%,就业率达98%以上,学生的满意率达95%以上。通过三年建设,畜牧兽医专业建成了具有黔东特色的项目任务型课程体系,完成了14门课的课程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项目任务型优质核心课程5门,开发特色课程3门,建成院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编写校本教材9部,公开出版教材3部。教师开展专业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立项课题5项,课程教学改革理论成果9项。

三、结语

高职教育项目任务型课程是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项目任务型课程体系的开发对传统的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任务型课程体系的开发同时也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比如合作企业和行业参与程度不高,市场适应性不强,这些因素都影响了课程的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系统、持续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而且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才能形成具有特色且可推广利用的、符合高职教育特征的课程体系。

作者:黄雪飞 李黔军 朱锋钊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标准建设

1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类课程标准建设与实施的思路

1.1根据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入开展市场需求调研与毕业生跟踪调查,针对岗位工作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2以动物生产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为根据,构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对畜牧兽医专业岗位群的主要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类出若干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其对应的职业能力,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的要求,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和“由低级到高级”的职业成长规律,构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

1.3根据岗位工作要求,确定课程内容根据课程所承担的岗位工作能力培养要求,明确课程的定位、任务与目标。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内容,课程设计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按照工作任务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使学生通过不同类型课程的学习,培养综合职业能力,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1.4根据岗位工作能力,制定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岗位工作能力。考核形式多样化,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用笔试、口试、实操、作品展示、成果汇报等。在考核方式上,强调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注重形成性考核;在考核内容上,实现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在评价主体上,注重社会、企业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在考核目标上,实行“双证书”制度。

1.5根据教学模式,确定教学资源根据教学模式确定教学资源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包括教学资源(教材、学生学习手册、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等)、网络资源、实践教学条件等。

2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标准建设的基本框架

1)课程定位。用简练的语言对课程性质、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进行总体描述。说明该课程在畜牧兽医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地位、相关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与本课程有关的前续课程与后续课程。2)课程目标。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便于考核。3)课程设计。可根据不同课程特点,设计若干个学习情境或学习项目,充分体现专业技术领域变化,与职业资格标准有机融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实现学、做一体化。4)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学模式和实施建议等。可根据课程性质不同,优先选择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仿真教学、工学交替等多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学生能有效地完成岗位技能的综合训练。5)课程考核。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前者注重学生学习的态度和阶段性学习效果的考核。后者是对学习效果的一个综合性反馈。另外,应提供课程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的考核标准及评价办法。6)学习资源。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包括教材、主要参考书、参考资料以及网络教学资源等。

3畜牧兽医专业类课程标准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一,课程标准应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第二,课程标准中必须融入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第三,课程标准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第四,课程标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就业竞争力。

4小结

手工业论文范文3

分析是把研究的事或物从整体剖解开来为每个部分、要素加以深入细微的研究行为。是从局部把握事物整体的重要过程。归纳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指把事或物的进行归并、收拢行成整体。归纳后的整体具有新的关于事或物的认识。分析与归纳作为设计活动的思维方式是相互作用。互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一切设计构思结果都是分析与归纳的总结。认识过程是分析与归纳的统一、分析与归纳互相依赖。通过简化提炼的草图,有助于设计师提高绘图效率,同时这也是手绘的基础。由于产品是由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组成。这样一来对复杂的产品进行分析化繁为简更易理解内部整体关系。为了提高绘图效率,设计师不得不对一些过于复杂的造型予以简化和概括。掌握行之有效的简化方法和学习透视原理一样重要,其核心在于如何发现复杂外表下的基本结构特征。在经过7年严格的手绘学习后,我开始了解,也感觉到画前分析的重要性。也就是把要设计的物体理解清楚如何减少不必要的线条减少绘图的时间。这一切必须在气定神闲冷静的思考下。话虽如此但做起来很难。在绘图中必须使自己保持冷静头脑,放松自己。从最基本的形体入手来概括产品造型的基本特质,然后根据设计需要不断地进行增删和细节修饰,直至将产品的结构特征表达清楚为止。从本质上讲,简化造型不仅仅是将一个复杂的产品概括成简单的结构和造型过程,同时以也是提高绘图效率的方法。许多设计方法中都强调,要想高效地绘制效果图就必须懂得如何拆分和简化物体,一方面它也是最基本的规则之一。分析和简化建模方法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复杂的对象为形状简单易懂。几乎每一个产品可以被分解重构,通过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是如何连接到,什么是它的细节,它可以概括构成了大部分的基本设计。首先制定一个分析计划,内容包括造型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开始第一步,接下来怎么做,以及最终完成效果图等。这个分析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画图流程,正确的分析结果可以大大的提高绘图效率。

二、手绘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果想画出具有合理透视关系的手绘图,基本的透视知识必不可少。就像我们可以自由地从任何一个角度观察事物一样,画透视图的时候,设计师可以选择那些最能说明物体造型或结构关系的视角入手。具有透视关系的效果图和草图能让原本同样大小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不同的比列关系,因为透视图传达的视觉信息会受到观察者的视角、物体的数量和大小以及透视法则的运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习并掌握透视画法会帮助视觉师绘制出更具说服力的产品效果图。物体的投影最能体现画面的立体感,因为投影可以为画面创造一种视觉的深度从而增加画面的真实感,除了物体本身的造型,投影还与光线入射的方向有直接的关系。投影不但可以强调物体的造型,而且可以清晰的反应产品的结构以及产品与地面、背景之间的关系。投影看似非常复杂,其实对于大多数物体的投影来说,在绘画时我们都可以利用几个基本几何形态的叠加来处理,这点类似于造型的简化方法。立方体、圆柱体和球体是效果图中构建阴影的几个最常用最基本形态元素。

1.用线要中肯、朴实,忌浮、忌滑。

2.用线要活泼、空灵,忌死、忌板。

3.用线要有力度、结实,忌轻飘、柔弱。

4.用线要有变化,刚柔相济、虚实相间。

5.用线要有节奏,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线是设计师的情感和理性思维的综合表达,线在设计中应呈现出设计师情感的直白和心灵的倾诉。线的设计表现是设计师个人的设计休养及才气的表露,也是设计手绘水平高低的衡量器。

三、手绘的时代性

手绘的目的,因为时代的变化,视觉内容也是真实的。计算机绘制手绘草图已经被推为设计的出发点,而只存在于头脑风暴在设计过程的早期过程。如今,电脑技术已经成功并深入的存在于画图过程里,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到了该对这种现象有个了解的时候了。一方面,在当今环境下时间就是金钱。万事最求速度,设计领域里也不例外,多数情况下高效、快速的手绘草图比耗时的电脑渲染图更受青睐。电脑渲染图深入表现细致精准,但是无法灵活变更。另一方面,设计师可以把头脑中的概念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视觉化的草图,不但节省时间,而且随时可以启发设计师产生新的灵感。而电脑效果图,只是在所有设计完成后的一张不可跟改的结果而已罢了。现今有一种手绘趋势,把设计的产品放在某一个特定的场所里面进行展示,这样便于顾客和设计师更快的理解设计师的意图和产品的功能尺寸。手绘可以创造情景交流平台,让设计的阅读者身临其境体验产品并感受设计师的想法和情感。因此,现今很多设计公司和企业仍然非常看重手绘,这些公司给予了手绘新的定义和生命力。越来也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手绘技法的探索和创新。特别是纸上草图和电脑的结合使用混合技法的使用,把手绘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纸上技法和电脑手绘屏上的技法大致相同,只是媒介不一样。因此,我们以一种普世的态度来看待手绘,这样一来所讲述的技法都具有跨越不同媒介应用的意义。

四、结语

手工业论文范文4

一、费孝通《江村经济》简介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上个世纪30年代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撰写的博士论文,但这篇论文的酝酿和收集资料开始于国内,有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费孝通先生论文里的江村真实的地名叫开弦弓村,位于太湖之畔,当时在行政上隶属于江苏吴江县震泽区,该地区是中国近代传统农耕文明遭遇西方工商业文明后发生社会变迁最剧烈的地区之一。费孝通比较早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个村庄。他于1933年10月和1934年5月分别在《独立评论》和《大公报》上发表“我们在农村建设事业中的经验”和“复兴丝业的先声”两篇文章,介绍开弦弓村发展生丝制造工业的成就及所遭遇到世界资本主义冲击等问题,阐述了兴办乡村工业对维持农民生计的意义。这两篇文章实际上是费孝通对开弦弓村进行调查的预调查。[1]1935年费孝通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后偕妻子王同惠赴广西大瑶山进行调研,是年冬,在瑶山中迷路,妻子不幸遇难,他自己也受重伤,不得不返乡养病。1936年暑假期间,接受在开弦弓村开展以推广改良蚕种和科学养蚕为中心的土丝改良运动的姐姐费达生的建议,他到开弦弓村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从1936年7月3日至8月25日,费孝通写了7篇《江村通讯》,相继发表在《天津益世报•社会研究》第11、12、13、19期上,其中的首篇题为“这项研究工作的动机和希望”。1936年9月,费孝通带着他的调查资料从上海启程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留学。

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费孝通接受导师弗思(Reader,Raymond)的建议决定以他在开弦弓村的调查成果为基础撰写博士论文。不久,弗思的导师、国际知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直接指导费孝通的论文写作。1938年春,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证明书上所标明的论文题目为“Kaihsienkung:EconomiclifeofaChi-nesevillage”(“开弦弓:一个中国村庄的经济生活”)。1939年该论文由英国Routledge书局出版,英文书名《Peasantliefinchina》(《中国农民的生活》,扉页上印有“江村经济”)。1986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版,书名《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2001年被收入《商务印书馆文库》,由商务印书馆再版。《江村经济》在人类学学术发展史上改变了人类学只研究未开发文化的轨道,摆脱了人类学“好古、猎奇和不切实际”[2]的倾向,对处于文化急剧变迁中的中国乡村社区作了生动描述和深入研究。费孝通的导师马林诺夫斯基(Malinnovski)在《江村经济》英文版序言中认为此书“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此书有一些杰出的优点,每一点都标志着一个新的发展”,“此书的某些段落确实可以被看作是应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宪章”。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E•丹尼森•罗斯认为:“没有其他作品能够如此深入地理解并以第一手材料描述了中国乡村社区的全部生活。”[3]由于费孝通博士论文的学术成就,1981年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费孝通人类学最高奖———赫胥黎奖。

二、费孝通乡村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

《江村经济》广泛探讨了江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实际上也是一部从微观的视角研究“三农”问题的经济学著作。本文不就该书在人类学方面的学术贡献多加评论,仅就费孝通先生对乡村经济方面的研究加以评述。①*

(一)乡村产权

费孝通先生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社会的一个缩影———江村的财产的所有与继承作了非常细致的描述和研究,以此形成了他的乡村产权思想。费孝通认为,乡村财产的所有是以家为单位,“家”是“生产和消费的基本社会单位”。家产是占支配地位的所有权形式,而家产中以土地最为重要;家产的支配权也因为家产性质的不同而由不同人享有:最重要的家产———土地的支配权在家长手中,其他个人只能对消费品拥有个人支配权;家产的代际转移主要是家长在世时通过分家的形式实现。关于土地的所有权,费孝通又将之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耕种,不付给任何人地租而只向政府纳税的“完全的所有者”的所有权;另一种是耕种者拥有土地,保留使用和处理土地的权利,但与持所有权者分享部分产品的所有权。后一种土地所有权的土地从占有的角度被划分为两层:田面和田底。田底占有者是持土地所有权的人,他支付土地税,所以他的名字将由政府登记,但他仅占有田底,无权直接使用土地进行耕种,所以他们又叫“不在地主”。仅占有田面而不占有田底的人被称为佃户。既占有田面又占有田底的人被称为“完全所有者。”[2]157费孝通认为只有当城乡关系密切的时候才出现“不在地主制”。由于江村处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苏州等城市附近,城镇资本大量投资江村地产,“该村约有三分之二的田底被不在地主占有”。[2]167因此,土地的所有权形式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当今中国农村土地在实行流转承包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而不能千人一面、统一要求。另外,费孝通在介绍江村家产的代际转移时指出,年轻一代对经济独立的要求是“家”这一群体的瓦解力量,最终导致分家。家庭的财产一般由诸子均分,女儿无继承权,但其出嫁时,父母给她一份嫁妆,“甚至最穷的父母也得为女儿备一份被褥”。[2]72中国乡村家产的这种代际转移方式延续了几千年,其牢固性是如此坚固,以至南京国民政府1929年颁布的新民法确立的男女具有同等继承权的原则在江村没有引起变化,甚至“尚未发现有向这一方向发生任何实际变化的迹象”。[2]83

(二)发展乡土工业①*

江村是中国受现代工商业影响较早的农村社区。它一方面保留着中国传统农村社区的一般特点,另一方面又凭借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现代乡村工业有所发展的卷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地区。基于这一点,在东西方文明冲突中,中国农村的出路何在?费孝通没有介入当时中国学术界以农立国和以工立国之争,而是深入实际调查农村工业化面临的问题。他通过对江村的调查认识到,在人多地少、农业不足以维持乡村人口生活的条件下,江村手工业已成为江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认为在农村实行、减收地租、平均地权虽然“是解除农民痛苦的不可缺少的步骤”,但都不能最终解决农村的根本问题,只有恢复农村企业、大力发展农村手工业才是根本的措施。在《江村经济》中,费孝通先生通过介绍江村的蚕丝业发展,描述了家庭企业适应时代需要向合作工厂变革的历程,指出在中国恢复乡村企业、建立新型乡土工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费孝通首先分析了促进蚕丝业变迁的条件。他认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程度。”[2]236单靠农业,农民不能维持正常时候所需,辅助企业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国际生丝价格大跌,“村民生产同样品种,同等数量的生丝,但从市场上不能赚回同等金额的钱”[2]177,“萧条的原因在于乡村工业和世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2]236总之,由于江村被纳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其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随着江村蚕丝业外部生存环境的变化,它本身必须发生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p#分页标题#e#

接着,费孝通分析了促进蚕丝业变革的力量。他认为,由于江村居民的知识有限,靠他们自己不能采取任何有效的变革行动,发起和指导变革过程的力量来自外界,而其中的一种因素便是苏州附近传播现代工业技术的女子蚕业学校。蚕业学校从技术方面推动了江村蚕业从家庭手工业向合作工厂的变迁。合作工厂提高了蚕丝的生产质量,但由于不能控制市场,结果造成质量和价格之间比率不相称,影响了工厂的利润,在增加家庭收入方面成效并不显著。同时,合作工厂的兴起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即出现了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使“将近300名妇女失去了他们的劳动机会”。由于江村农田面积小,“要把妇女劳力引向田地是不可能的。然而也没有引进新的工业来吸收多余的妇女劳力”,结果造成“妇女向城镇移动”的“与改革者原来的意图相矛盾”的结果。费孝通虽然认识到江村蚕业合作工厂发展过程中面临种种问题,但他对这种新的经济组织还是给予很高的期待:“在现代工业世界中,中国是一名后进者,中国有条件避免前人犯过的错误。在这个村庄里,我们已经看到一个以合作为原则来发展小型工厂的实验是如何进行的。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相对照,这个实验旨在防止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集中。尽管它遇到了很多困难甚至失败,但在中国乡村工业未来的发展问题上,这样一个实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2]238-239在费孝通看来,发展乡土工业不仅是救济民众的需要,也是中国推行工业化的需要。他将乡土工业放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考察,认为先发展乡土工业,然后用这种工业所创造出来的资本去发展较大规模的重工业,这条路线是比较慢的,但也是比较稳的。[4]在乡土工业的具体建设方面,费孝通还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一是农家可以不放弃农业而参加工业,二是企业最好分散在乡村里或建在乡村附近,三是坚持乡村企业的合作性质,四是最好发展原料由农民自己供给的工业,五是企业所得收益要让所有农民受益。这些原则,对于当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三)发展农村商品和金融市场

费孝通认为专业化的生产是形成交易的前提条件,“哪里有专业化的生产,那里便需要交换。”在江村,“在消费品中,消费者生产的只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农民生产的东西,很多不是生产者消费的。”这种生产结构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农村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必须有广泛的流通系统。”[2]204-206费孝通将江村的购买和销售分成内部和外部两种:内部购、销是在村庄社区范围内进行的,外部购、销是在村庄和外界进行的。除了生产者、消费者本身直接进行购、销之外,还有三种“中间人”在江村从事商品交易活动:小贩、零售店和航船。由于江村具有发达的水运系统,三种“中间人”中以航船最为重要,它既是消费者的购买人,又是生产者的销售人。费孝通对江村生产与市场的关系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他认为市场强烈影响着生产,比如“土产生丝的价格低廉,刺激了技术改革。改革结果,土产生丝产量大大下降”,“村里开始养羊,这是因为市场有新的需要”。但是,“生产系统对市场情况的反映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有许多因素“延误乡村经济在供求方面的及时自动调整”。比如由于缺乏其他工作来吸收村里剩余的妇女劳动力,江村出现了生丝价格下降,但其产量反而增加的现象。因此,费孝通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商品市场,通过市场价格来调节生产与消费,达到一种均衡的局面。关于江村的金融市场,费孝通重点研究了它的四种融资方式:互助会、航船、高利贷和信贷合作社。“互助会是集体储蓄和借贷的机构,由若干会员组成,为时若干年。会员每年相聚数次,每次聚会时存一份款。各会员存的总数,由一个会员收集借用。每一个会员轮流收集使用存款。”这种融资方式主要是“为办婚事筹集资金,为偿还办丧事所欠的债务”,参加者也限于亲属之内。[2]224-225

航船主主要充当城镇米行和村民之间的信贷人,“航船主代表他的顾客向米行借米,并保证新米上市后归还。”由于有航船主担保,加之可以保证大米供应,因此利息低于高利贷,“如果借期两个月,每月利率约为15%。”[2]231高利贷主要是农民向城镇里有关系的富裕人借钱,“其利息根据借债人与债权人之间关系疏密而异”。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规定,年利率超过20%者,债权人对于超过部分之利息无请求权,高利贷是非法的。因此,高利贷契约“必须用其他手段来实施而不是法律的力量。高利贷者雇佣他自己的收款人,在借债满期时迫使借债人还债。如果拒绝归还,收款人将使用暴力并拿走或任意损坏东西”[2]231-233。信贷合作社不是农民自己的组织,而是南京国民政府为稳定农村金融而采取的措施。它是农民用低利率从国家银行借钱的一种手段。但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它的管理水平和政府提供贷款的能力。由于政府对江村提供的资金极少且农民借款不还,信贷合作社“为数不大的拨款用完后”,“留下的只是一张写得满满的债单。”[2]234-235在研究了江村现有的融资方式及其优劣势之后,费孝通提出要振兴农村经济还必须大力发展和完善农村的金融市场,要让城市资金回流到农村,因为:“都市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太对不起乡村了。先夺去了他们收入来源的手工业,他们穷困了,更乘人之急,用高利贷去骗他们的土地,最后他们还剩些什么可以生活的呢?”[5]费孝通先生这种观点不仅在20世纪30年代是具有前瞻性的,就是在当今中国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三、费孝通乡村经济思想简评

手工业论文范文5

 

作者:王高峰1,孙升2     单位: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2.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工业遗产主要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对文献内容的分析发现,目前大部分对工业遗产的研究是基于建筑科学与工程和旅游服务领域的。论文引用频率最高的是2002年深圳大学传播系李蕾蕾发表在《世界地理研究》的《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4],它同时是国内第一篇关注工业遗产的文章。之后比较有影响力的文章有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俞孔坚发表在《建筑学报》的《中国工业遗产初探》[5],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李林的《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述评》[6],国家文物局前任局长单霁翔的《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7],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伯英的《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法》[8],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卢永毅、杨燕的《化腐朽为神奇———德国鲁尔区产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9],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徐逸的《都市工业遗产的再利用》[10],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李小波的《古盐业遗址与三峡旅游———兼论工业遗产旅游的特点与开发》[11],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邢怀滨的《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初探》[12],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谢红彬、高玲的《国外工业遗产再利用对福州马尾区工业旅游开发的启示》[13],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阙维民的《国际工业遗产的保护与管理》[14]。国家文物局前任局长单霁翔先生2006年在中国文物报发表了《关于保护工业遗产的思考》[15],文章对包括“工业遗产保护的国际共识”、“工业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探索”、“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实践”、“关于保护工业遗产的思考”几部分,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工业遗产保护的科学内涵。此后,单霁翔先生又就工业遗产保护问题陆续发表近11篇文章,对工业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工业遗产保护的探索、工业遗产的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这显示出我国官方机构对工业遗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有关工业遗产的3篇博士论文,也尽可能多地采用多学科理论视角试图去解释并试图构建新的研究框架,现有研究文献的研究内容和所提出的关键词,绝大部分涉及几个方面:工业遗产旅游、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改造、工业景观和旅游开发及模式等方面。   “IndustrialHeritage”的另一个翻译是“产业遗产”。以“产业遗产”为名进行检索,共有22篇文献目录。虽然翻译不同,但研究内容并无多大差别,其中主要是建筑学科与工程类文章。国家图书馆馆藏关于中国工业遗产的书籍有10本。2007年出版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文集》[16],其开篇即为《无锡建议》,这对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同年,刘会远,李蕾蕾的《德国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保护》[17]建立在以往工作基础之上,做了进一步扩展与深化,主要介绍了德国遗产型工业旅游地发展的经验。刘伯英,冯钟平的《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18]从规划角度考虑,主要对工业用地如何进行利用与更新进行了探讨,其次对国外一些相关的土地再利用进行了介绍。聂武钢,孟佳的《工业遗产与法律保护》[19]对我国工业遗产现阶段的保护和开发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的问题及进展进行了探讨。岳宏的《工业遗产保护初探:从世界到天津》[20]主要是对相关国家以及天津市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的介绍。此外,建筑文化考察组、潍坊市规划局、潍坊市坊子区政府编著的《山东坊子近代建筑与工业遗产》,白青锋等人的《锈迹:寻访中国工业遗产》,陈燮君主编、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汇编的《上海工业遗产实录》和《上海工业遗产新探》,姜平、张廷栖的《唐家闸:工业遗产的瑰宝》均为对工业遗产进行简要介绍性质图书。   讨论   总结近十年来中国工业遗产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到的是:工业遗产吸引着各方面的注意,其往往会形成景点从而造就旅游业。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其面对经济转型与文化建设的矛盾更为突出。一方面要加强对国外理论和实践的跟踪研究;另一方面,要结合国情发展和实际需要,在工业遗产保护理论构建以及价值传承方面开展深入的探讨。   工业遗产概念和内涵   从国外对工业技术品的兴趣开始,再到最终TICCIH形成工业遗产的定义,可以发现,“工业遗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并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空间,也同样适用于早期工业和手工业技术、工艺过程以及各种技术产品。只有建立在对工业遗产概念和内涵的正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才能促进工业遗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研究机构(组织)及人员   不少发达国家已组建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在国际上,也有TICCIH、国际技术史委员会(ICOHTEC)与国际联合劳动博物馆协会(WORKLAB)等组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协调下不断进行探索。工业遗产作为后工业时代的研究对象,自然处在多学科交叉点之上,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与技术史以及旅游科学等不同背景研究者的融合,是提高工业遗产研究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遗产研究需要融合人文学科理论和自然学科理论和实践,以获取更多的研究支持。   研究方法   国际上,研究者在对工业遗产核心概念的把握上,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工业遗产进行研究、实践和探索,如社会文化、技术发展、区域和环境问题等。其具体研究方法,从最初重视技术发展研究而缺乏对城市化的关注,再到深刻认识工业化的主题不完全与技术和消费的变化有关。国内的研究重点在于建筑、规划和景观,以及其所带来的资本变化。  #p#分页标题#e# 只有植根于详尽的资料调查以及对技术工业发展的深入研究,再结合工业化带来的生产消费和城市化的过程这个基本研究方法的思想,才能积极地突破时空限制,通过建立学科交叉体系进行更恰当的研究。而非仅仅着眼于建筑、规划和景观,以及其所带来的资本变化。   结语   中国的工业遗产研究起步较晚,从开始到现在只有短短10年的时间,但是,目前工业遗产研究引起了不同学科学者的注意,试图从学科自身视角出发,去进行相关的解读和研究。在可借鉴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的发展特点,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在充分对工业遗产的定义、研究方法、研究特点和研究目的加以明确的同时,需要扩展视野,了解国际上对于工业遗产领域有关学科交叉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关心如何发展适于中国发展现状的工业遗产研究理论,并对其加以改进,促使其能够解决社会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之间的实际问题。在重视理论和实践改造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如何充分研究工业遗产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历史和技术价值,并积极地利用其潜在的经济价值。

手工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西藏文化;产业现状;产业发展

在现今社会中,物质需求在人民日渐富裕的生活中得以满足,因此人们开始对精神生活有了更多追求,这也促使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西藏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其种类繁多、风格突出,为发展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发展西藏文化产业能够促进西藏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对外宣传西藏文化的途径之一。

一、西藏文化产业现状

1、丰富的文化资源。西藏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且极具西藏风格特色。首先,西藏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令人向往且神圣的神圣圣湖,见证了历史发展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还有独具特色的藏民族、门巴族、珞巴族等民族艺术文化。目前西藏的全国性、自治区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有55处、391处和97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000余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89项;[1]在2018年公布的国家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公布,西藏自治区共有15项传统工艺录入其中。

2、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形态。西藏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其创新性较弱,但它与当地特色行业和现代化行业的融合发展展现出了浓厚的民族特色。主要涉及行业有旅游业、民族手工业、民族演艺业、会展节庆业、出版影视业、文化产品数字制作与相关服务业、休闲娱乐业等。与这些行业的融合发出促进了西藏文化产业的消费者,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它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3、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不断推进。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不断推进,截止2018年,西藏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共有234家,部级、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有73家,[2]2018年6月,位于西藏拉萨市的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被授予“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称号,成为首批13个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之一。

4、区外活动日渐增加。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曾多次组织各地市的文化企业前往区外参加博览会,如义务文化产品交易会、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北京文博会、海峡两岸文博会等。另外还打造了西藏特色文化产业IP——“文创西藏”,在2018年5月于江苏举办了精品巡展,有区内的参展企业50余家,文化产品和项目共有3000多种,实现销售1600万元[3]。

二、西藏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西藏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完善。因西藏文化产业一直处于高度集中管理体制,使得现在西藏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在管理时出现了行政部门职能交叉、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导致管理职能的混乱,部分企业受到过度干预;文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无法全面制定合理的管理机制。

2、文化产业人才缺乏。据统计,截止2015年西藏自治区约有3.2万人从事文化产业,与从事第三产业205.5万的总人数相比,仅占1.5%,而这其中大部分人数是在政府和公共事业单位就业,而其余在企业工作的人员中,仅有不到10%的人数从事管理和创新工作。[4]这些数据说明了西藏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缺乏,其中的管理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更是匮乏,这对西藏文化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形成了一定的阻碍。由于西藏的地理环境等问题,使得外来人才难以留下,同时因西藏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区内人才培养不到位。

3、产业布局分散、规模小。西藏地域辽阔,其文化产业布局呈现为散、弱、小的状态,这是西藏文化产业发展中一直难以解决问题,这与其中的人力资源、资金投入、市场开拓都有着密切关联。西藏各地区均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受上述制约因素的影响,一直难以充分开发,且企业间的合作联系较少,难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产业聚集效应。

三、西藏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讨

1、健全管理机制,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对产业的管理一方面需要政府行政管理的运作,形成健全的管理机制体制,另一方面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人才对文化产业和市场进行管理指导。健全管理机制首先转变政府职能,从宏观上把控产业发展方向,减少细化管理,具体细则由企业实施;由于之前政府部门职能混乱,出现职能交叉和管理不全面的情况,因此需要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相互协同合作。[5]培养专业人才不仅应该具备较为系统的文化产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了解西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市场、经济等基本规律,了解西藏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和体制机制,并能应用于实际管理中。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在信息基础上进行决策,制定与执行计划,通过监督与信息反馈进行组织、协调。培养西藏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特殊性就要求对西藏文化产业有较深的了解,对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相关行业也要有较深的研究,能够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形态和经济基本发展规律,并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产业的良性发展。

2、加大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间的融合。“十三五”规划提出,以“藏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式推进西藏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使得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强势,打开产业格局,促进产业形成多元化的局面。[6]“藏民族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是文化和产业两种不同属性之间的深度融合,同时有利于产业创新意识的增强,扩展产业发展领域,利用不同文化之间的优势因素,形成具有西藏特色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民族手工业、民族演艺业等民族特色行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以西藏文化特色吸引区外消费者,推动文化产业和科技、创新技术、互联网等现代化行业的发展,促进当地民众的文化消费。

3、运用互联网助推产业提速增效[7]互联网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涉及方方面面,人们对互联网的运用率非常高。因此充分运用互联网对于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能够拓展产业链、产品生产、宣传、销售等方面,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搭建西藏文化产业相关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论坛等形式,让人们能够及时接受西藏文化产业的相关活动或是信息。另外可以借助互联网形成全新的西藏文化产业链,可以通过AR、VR技术让人们更加直观的感受西藏文化的魅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并不简单的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叠加于传统文化产业,生搬硬套,而是扩大了文化产业的展示平台、使其辐射面增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带动创新意识等方面。

4、打造西藏特色文化系列活动。西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有各种节庆活动,涉及各类演艺活动、展示活动等,并且随着近些年,现代化的展博会数量也在增加,可以由相关部门组织,形成系列活动,打造西藏特色主题品牌活动。如西藏造像博览会、西藏藏毯博览会、西藏唐卡博览会等,可以形成以西藏手工艺为主题的博览会,打造成西藏手工艺的知名品牌,联合不同的活动,不仅可以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力,更是可以形成资源共享179原创视点的品牌,合理整合资源。积极搭建各类平台活动,打造并宣传特色品牌,是抓住机会市场,促进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资料来源于《“十三五”时期西藏文化产业规划》.

[2]资料来源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关于2018年我区全年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3]资料来源于《“十三五”时期西藏文化产业规划》.

[4]黄林,赵毅.论推进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J].西藏发展论坛,2018,(06):35-40.

手工业论文范文7

为什么西方的许多建筑大师都是经典产品的设计师呢?例子屡见不鲜,本文就是研究做好环境艺术设计是否会对产品设计有启发。

关键词:

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国内外许多有名的产品设计大师同时也是建筑大师,而国外的建筑师也同样是室内设计师,本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专业,却神奇的在历史当中融合到了一起,有颇多让人不解之处,本文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两个专业之间的关系。

要说建筑设计,那其历史追根溯源就要说到很远了,但是要是说产品设计,我们的历史就可以推进到工业革命开始时算起了。最早刚开始兴起工业革命的时候,社会上是有两种声音的,一种声音认为美学在工业设计中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这对传统手工业者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大批量的工业生产取代了他们的生计,产品的实用价值在当时社会来讲是要高于产品的艺术审美的。就像当时美国的工程师柯本,他在一篇题为《机车工程与铁路机械化》的论文中,表明了一种毫不含糊的实用主义,“商业上的成功是工程的主要目标,因此不必虑及与此无关的因素。”他藐视美学的作用,坚持任何一位渴望成为工程师的人都不应鼓励在纯粹机械的形式和比例上玩弄花哨,而应专注于最佳的机械方式,使得任何既定的目的得以实现。我认为他的观念是偏执的,是目光短浅的,工业刚开始兴起,人们的生活要求和经济水平都不能达到一定高度,对产品的需求自然只是停留在功能满足一切得高度上,但当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时候人类必定不会再满足于纯粹的功能;而另外一种声音,则是认为应该正视艺术与工业的关系,就像德国的建筑师、艺术评论家戈特弗里德•散帕尔,他在1852年出版的《科学、工业与艺术》中提出:新艺术应建立在接受和采用机械化的基础上。所以当时发明的蒸汽机的框架上就应用了古典柱式——塔斯干柱式作为装饰,这也是最早将建筑装饰元素应用到产品中的例子,可见那时建筑和产品之间就有了联系。后来,随着时展,又出现了很多顺应时展变迁的优秀产品设计师,他们的身份都不单单只是产品设计师而已,他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建筑大师,例如密斯•凡德罗,说他是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也不为过,他设计的巴塞罗那椅至今仍是经典并有销售,他少即是多的理念更是很多著名产品设计大师所信奉追随的理念,DieterRams就是其中一位,还有后来的乌尔姆布劳恩等。DieterRams是德国现代主义之父,拉姆斯曾经阐述他的设计理念是“少,却更好”,他与他的设计团队为百灵设计出许多经典产品,包括著名的留声机SK-4,素有“白雪公主之棺”之昵称,和高品质的D系列幻灯片投影机D45、D46。他也为家具制造商Vits?设计606万用置物柜系统(1960年)而闻名。他的许多设计,诸如咖啡机、计算机、收音机、视听设备、家电产品与办公产品,都成为世界各地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包括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还有像与密斯•凡德罗齐名的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他设计的工业产品如真皮沙发、躺椅、扶手工艺椅、咖啡桌与LC7椅等,至今也是极其经典的家具产品。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是第一代现代建筑经典大师,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教育家,他在1923年为包豪斯校长办公室设计的一件扶手椅,也是当时的经典产品。什么是好的产品设计?好的产品设计就是能抵制得了时间的推敲,不论时代如何变化,都能适应时代市场,这其实也是产品设计的生态观,不用更新换代的产品自然能够节约成本,节约资源。而这些产品都是建筑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为什么呢。其实,不论是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还是产品设计,都是跟艺术分不开的,只要人类的艺术理念一样,那么他们就是共通的,就会使拥有同样艺术观念的人之间产生共鸣,因此无论是环境艺术设计还是产品设计,肯定也是互通的,当环境艺术设计没有想法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优秀的产品设计理念上找灵感,当产品设计没有灵感时我们可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找观念。有时往往用这种方法可以找到更好的创意创新,找到仅限于单一专业时找不到的好理念,这也是为什么建筑大师设计的家具产品能经典流传的原因了。

手工业论文范文8

关键词:民间美术;高校美术教学;应用研究

民间美术历经几千年的民间工艺积淀,有很强的民族性,如果在高校美术教学中能够对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凸显出我国民间工艺的地域特征,而且还可以更好的发挥美术的文化价值功能。

一、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

(一)书籍传承

文字的出现不仅方便了人们记录历史,也为民间美术的传承起到了很好的媒介作用,民间美术借助文字这一记录方式为后人留下了很多艺术珍宝,其中包括一些民间工艺的理论和民间创作者所画的艺谱,比如有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唐代的《工艺之法》以及先秦时期的《考工记》等,他们的来源都是各有不同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均是经过几十代人日积月累的努力,逐渐完善并加工才完成的,这种传播方式加强了民间艺人之间的交流,同时也促进了民间美术的普及和传播。

(二)民间艺术品传承

一般来讲,民间艺术传承与书籍的传承有点相似,二者均属于以“物”为媒介的传承范畴,它通过民间手工业者的辛勤劳动所创造出来的工艺品为媒介一代代流传下来,这种传承方式是民间手工艺者将他们创作出来的工艺品卖给或赠与他人,再通过这些民间艺术品的所有者将这种美术技艺带到四面八方,整个传播过程不是在民间手工艺者内部进行的,而是需要由多方面人员的参与才能完成。这种有商品交易的参与,但又不仅仅局限与行业内部的传承方式,使得民间美术的传承范围更加广阔,社会功能也随之得到了增强。

(三)“言传身教”式的传承

从民间美术的传承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可以体会到民间美术与人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密不可分,这种传承方式实际上属于典型的内部传承,它是通过父子、师徒的关系直接传授。但是大多数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艺人是没有受过教育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在传承技艺时采用的最多的方法就是“口头”说教,通过这种通俗易懂且最为直接简朴的办法,将其技艺和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手工艺者,因此,可以更加深刻并且生动直观地交流技艺。在民间,很多美术工艺的传播者由于自身能力和文化的限制,使他们不能很精准的表达出其传承的技艺的精髓,于是,他们不得不以实际操作来教育徒弟,徒弟通过仔细观察师傅技艺的“身教”来掌握该门技艺的精要,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民间的师徒技艺传承中,“身教”的情况比“言传”多得多,“身教”也就成为民间美术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了。

二、高校中民间美术的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所设立的高等院校主要是为了培养高层次的人才,这就需要提升学生们的艺术审美品味,因此,美术等艺术方面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张汀先生是最早提出要关注民间美术发展的人,他早在二十世纪就一直探索着能够体现出民族性的现代艺术教学模式,并且提出了重时间、重民间、重传统的教学方针,有力的把我国美术教育推向新的发展阶段,自此以后,我国大多数的艺术学院以及有关艺术方面的学校纷纷开设有关民间美术艺术的相关课程,提高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并且,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既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们保护民族艺术的责任心。

三、民间美术资源走进高校美术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完善相关的教学设备

民间美术课既是理论课,更是技能课,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和理论的普及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比如说手工制作等,因此,学校要完善相关的教学设备,安排专门的实践教学教室,除此之外,还可以与民间手工艺术作坊进行合作,让学生可以到民间真正体验和学习,既可以充分利用民间的资源,又可以为当地民间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高校很少有现成的民间美术教师,因此,培养师资队伍就显得迫不及待了,学校定期派老师去民间美术工艺者那里进行进修,鼓励美术教师们多研究与民间美术相关的课题,课下要认真备课并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学校也可以聘请民间美术大师来高校代课或者做相关的讲座,增加学生们与民间美术近距离接触的时间和机会。

(三)各地民间美术教材编写

高校美术课堂进行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就是专业教材,我国民间美术走进高校课堂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各地民间美术的教材编写,所以,相关部门应尽量组织各地方的专家以及民间手工艺者,让他们共同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的美术教材,鼓励专业教师认真编写课堂讲义,并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修改完善。

四、小结

总而言之,在校大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他们进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至关重要,将民间美术带入我国高校课堂,既可以实现民间美术的消化、吸收、转化和升华,也可以帮助普及并传承民间美术,赋予民间美术新时代的活力,极大的丰富我国的美术教育资源,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封美吉.中国民间美术教育的传统与发展[J].艺术教育,2012(1).

[2]刘康杨.浅析少数民族美术对民族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J].艺术教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