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实训总结范例

手工实训总结

手工实训总结范文1

会计人才培养既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应用技能和上岗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积极而长远的意义,但同时也对实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联合实训;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

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能力。我国职业教育界一直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出了一系列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高职会计专业培养面向中小企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具有企业会计相关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进行了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两门课程联合实训教学改革。

一、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的必要性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与网络的应用已经全面普及,既熟悉传统手工账务处理又掌握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技能成为了对会计人员上岗的必然要求,但在目前的学校会计教学中,较多进行的是单独的手工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的训练,较少将二者联合起来进行实训。这种相互独立的实训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偏见,或认为只要熟练掌握手工账务处理方法就行,电算化知识进行简单培训就可上岗;或认为已经全面采用计算机处理,传统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已无学习必要。通过财务会计和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让学生在实训中充分体会并认识到对于会计岗位来讲,两门课程是同等重要的,缺了哪一个都不能很好满足岗位要求,做不好会计工作。开展财务会计和电算化二者一体化实训教学很有必要。财务会计和电算化虽然在处理对象、方法与要求有一致的地方,但在数据处理的起点、记账规则、存储介质、内部控制方式、操作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要实现使学生充分有效地体验与掌握二者在会计业务处理、操作技能及要求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只有将两门课程的实训教学联合进行才能达到。这是因为,单科实训教学一般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难以与职业岗位对接。开展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既可以训练学生运用财务软件综合处理企业会计业务的能力,又能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与理解手工会计处理与电算化会计处理的异同,为他们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开展财务会计和电算化二者一体化实训教学也是可行的。第一,手工与电算化账务处理的对象是完全相同的,处理要求上均遵循同样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第二,处理流程上虽不完全相同,但大体是一致的。

二、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的组织实施

为使学生更好地体验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两门课程同样的业务和理论前提,在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我们使用了同一套实习资料,即模拟公司基本情况与当月业务资料。这是二者联合实训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在分组分工前提下进行操作,既单独完成所有的工作任务,又在业务处理过程中进行分工与合作。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的组织实施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一)财务会计手工实训

为了保证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对实习资料进行了精心编制,既要注意到业务的全面性,也要体现电算化处理的具体要求。我们的模拟公司主要生产建筑用脚手架,公司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产品有四种,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主要业务有:各种资产的增加、减少的核算,材料采购入库、产品生产、产品销售、款项收付的核算,权益增减的核算以及收入、成本费用的计算、结转,利润分配以及税金缴纳等基本业务。当月经济业务资料全部以仿真原始凭证的形式呈现。在财务会计手工实训环节,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分为总账会计、会计主管、出纳和成本会计等基本岗位,配备账表、印章、票据打印机、装订机等设备及模拟公司全套业务资料。该实训环节学生需要完成审核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登记总账与明细账、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等工作任务。

(二)会计电算化实训

到了电算化实训环节,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但相应岗位变成了账套主管、各模块操作员和出纳。由于业务处理环境与设施的变化,学生需要进行业务资料的信息化处理、岗位调整与业务处理流程调整。该环节的实训包括以下步骤:

1.手工业务资料的电算化整理

在进行电算化业务处理前,学生需要运用手工环节的业务资料,在老师指导下对模拟公司相关资料进行初始化整理,具体包括账套基本信息、核算类型、分类编码方案、会计科目及初始余额、部门档案、人员档案、客户分类与档案、供应商分类与档案、结算方式、凭证类别等内容,使之适合电算化处理。这是一个既艰难但又非常重要的实训环节,因为它是会计业务从手工处理过渡到电算化处理的关键环节。虽然是同一套业务资料,但由于处理手段不一样,当学生利用该套资料完成财务会计手工实训后,并不能直接将其用于电算化实训中,还需要进行资料的调整和信息化处理,使之适合进行电算化操作。学生完成财务会计实训环节并不太难,难的是根据手工资料整理出适合电算化业务处理要求的初始化信息与档案资料。由于在单项实训项目中,学生已了解并熟悉了初始化过程中要求的基础信息档案有哪些,需要什么样的数据结构等,学生基本能够对照教材和指导资料,运用手工业务资料整理出账套信息和基础档案信息,不完善之处经过老师点拨,大部分同学能够进一步完善资料,直到全部完成手工资料的信息化处理。学生只有通过该环节的实务操作,才能在后面的电算化业务处理中深度理解信息标准化和完善相应业务处理规则的意义与重要性。

2.电算化系统初始设置

经过对手工业务资料的初始化整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进行电算化初始设置。由于商品化软件具有通用性特点,为使通用软件适合各单位的业务性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个性化要求,需要进行系统初始化。系统初始化工作就是将第一步完成的企业基础信息、岗位分工、编码方案、档案资料、处理规则等信息录入系统,为后面的日常业务处理作好基础准备。当学生从手工实训转入电算化实训环节,很快就发现了一些需要调整的地方,这就是系统初始化设置需要完成的任务。如科目体系必须完整而规范,需要使用的会计科目不能再像手工环境下可以随时增加和使用,而必须在初始化时就进行设置,尤其是需要进行辅助核算的科目;初次使用总账模块,必须将科目的初始余额录入后才能进行日常业务处理;凭证编制时使用的科目必须是最明细级科目,部门、人员及存货等档案资料也需要代码化处理等。学生只有正确完成该步骤的工作任务,才能在其后的日常业务处理中得心应手。如果初始化设置未设置到位或设置有误,将会给相关模块与相应业务的处理带来障碍。例如,未进行客户档案设置就会在使用有“客户往来”辅助核算要求的科目时找不到具体客户,不指定出纳科目就无法进行出纳签字等。很多学生在实训后的总结中均提到了系统初始化不到位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3.日常、期末业务处理和会计报表编制

在财务会计实训环节,我们在模拟企业的当月业务资料中设计了约90多项经济业务,要求学生掌握较全面的会计实务知识与技能。学生在这一环节进行凭证编制、账簿登记和报表编制,完成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在电算化实训环节,重新对该企业的当月业务运用财务软件各模块进行电算化处理,完成单据与业务处理、凭证填制、凭证审核、出纳签字、记账、账簿查询、银行对账到会计报表编制的全过程。由于在电算化处理中启用了总账、固定资产、职工薪酬管理、供应链模块等子系统,学生需要熟悉系统集成使用时的业务处理流程。如采购入库业务,如果已收到采购发票而未付款,其业务处理流程如下:(1)在采购模块填制与审核采购专用发票;(2)在采购模块填制采购入库单;(3)在库存模块审核采购入库单;(4)在采购模块对已审核采购专用发票和采购入库单进行采购结算,确认入库单成本;(5)在核算模块对采购入库单进行单据记账,再次确认入库成本;(6)在核算模块进行供应商往来制单(发票制单),生成应付凭证;(7)在核算模块进行购销单据制单,生成入库凭证。这样的业务处理流程与手工业务处理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学生必须既熟练掌握财务会计基本原理又熟悉电算化业务处理规则与操作流程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电算化日常与期末业务的处理。

(三)实训总结

前两个环节的实训任务完成后,学生进入实训总结阶段。及时进行总结,是实训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很多同学一开始对写作实训总结非常抵触,觉得无话可说。但经过老师辅导与提示,大部分同学能够认真总结与反思整个实训过程的收获、不足、经验、教训等,有些同学还对今后怎么办进行了思考。经验和教训是人生的宝贵财富,通过及时总结,既能巩固学习效果,又能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更高层次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钻研精神。

三、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总结

(一)实训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在财务会计和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改革中,我们使用的是同一套业务资料,保证了实训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财务会计实训环节重点训练学生各类经济业务的手工账务处理能力和会计报表编制技能,而到了会计电算化实训环节,学生就必须适应从手工环境到电算化环境的转变,经历甩账过程,即指从手工会计数据处理方式正式转为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方式,该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财务业务处理的能力。这样的联合实训,使学生全程参与会计业务两种处理手段的对接过程,深度理解处理手段和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的处理方式的变化与要求,直观体验手工业务处理与电算化业务处理的联系与区别。如电算化处理要求操作员、会计科目、客户与供应商等必须代码化,初始化设置的准确与完整是开展日常业务处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凭证的修改不能再使用划线更正法等。另外,有些业务的处理顺序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在使用固定资产模块进行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必须先在该模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才能进行固定资产减少业务的处理,而且学生很自然就明白了会计业务要实现电算化处理,必须对手工资料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代码化处理才能顺利进行。这样,既能训练学生各种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能力,又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技巧。而像以前两门课程使用不同的资料进行单独实习,就达不到如此的教学效果,因为对不同企业资料进行独立的手工与电算化处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现得不充分,实训内容也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学生不容易对二者之异同产生具体而深刻的认识,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联合实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财务会计和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要求教师既要熟练掌握财务会计基本原理和业务处理方法,又必须非常熟悉财务软件设计原理与操作方法。会计电算化其实质是以财务软件来处理会计业务,在业务上与手工会计处理并没有实质的不同。如果教师不熟悉手工业务处理方法,自然无法透彻理解电算化相关理论与实务,也就不能深刻认识二者的异同。在电算化业务处理实训环节,学生可能会犯各种各样的操作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错误能够了然于心,并能及时予以解答与提示。如果教师对财务软件原理与操作技巧掌握不到位就很难保证联合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由于会计准则和财务软件均会不断更新,教师必须随时更新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对新准则和新版本财务软件首先进行学习,做一个常态的专业领跑者。通过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改革,同学们普遍感觉得到了一次非常有益的专业技能训练,对以前所学知识是一次全面的梳理与应用。虽然将手工会计处理和电算化处理进行联合实训教学既需要占用更多的时间,也需要教师们的密切配合和精心准备,但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改革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与认可,学生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还是操作技能方面均获得了提升,这样的改革实践对于培养勇于创新、善于总结、长于应用的技能型人才有着积极而长远的意义。

作者:李霞林 张晓红 王国清 单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覃志伟.会计手工账务处理与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的重要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2):78-79.

[2]曹献雨.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一体化实训室建设探析[J].商业会计,2012,(17):124-125.

[3]张荣.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08,(10):61-62.

手工实训总结范文2

(一)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

不少经管类专业都有设置市场营销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有的专业学生会计课程学得比较粗浅,做前期资金预算,以及财务报表分析时就容易出差错。有些专业对物流供应链方面知识欠缺,对产量,供应量,库存量的预算和控制上会出现较大偏差。尽管沙盘的规则在课程初期第一年第一季是教学引导季,没有模拟生产安排,研发安排,渠道铺设,门店建设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更为复杂,加之学生基础薄弱,导致系统还原后第一年经营时学生问题不断,教师频繁应付需要答疑的小组,各组进度差距大,等待的时间耗费很多。

(二)课程进度拖拉,甚至停滞

在教学过程中还常出现一两组由于对盘面操作不熟练,没完成,大家只好都在等。例如规则不熟悉,每走一步都要查;或者预算有误,经营过程出现矛盾,又得反工,否则极有可能一年内就经营破产,如果还原,意味着重新开始,那么时间就有可能被延误,尤其是经营到最后一季还原,又因为紧张导致操作失误,最终全盘皆输。

(三)报表分析问题诸多

经常出现不少小组最后的资产负债表计算结果不平,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究其原因,综合费用明细表计算可能出现漏算,重算或者错算;利润表也有可能错算;甚至有些学生不知道怎么算,基础知识薄弱,对于报表中的逻辑关系不清;有的学生为了应付了事,干脆作假,表面显示平衡,但细看过程有误,这无异于弄虚作假。

(四)没有配合默契

学生分组的方式不合理,往往会出现意见不一致,甚至闹矛盾,不利于合作,更谈不上配合默契;有的小组没有责任心,出问题相互推诿,造成气氛不好;有的小组甚至没有人会做报表分析,都在做表面功夫。不合理的分组方式,容易使某些组的竞争力弱,降低全班的对抗性,达不到既定的实训效果。

(五)经营不善,破产多

一般把一个班级分成6~8组,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破产”了二三组的话,那么市场就剩三四组,会显得太过于宽松,半个班同学经营到后面都在“观望”,那么沙盘的对抗性就很弱,也达不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根本要求,进而教学效果不理想。

(六)放弃电子盘面,或者放弃手工盘面

有的院校认为放弃手工盘面有助于学生将精力与时间投入到市场营销经营方案设计上,节省时间,需要时再进行阶段培训。有的学校比较重视基础技能,摆盘每个过程,每条规则都按部就班进行,可以一边操作一边熟悉,基础打扎实才能变化经营。电子盘面把规则输入程序,电脑自动生成,某种程度也是一种“偷懒”。所以无论是放弃手工盘面,还是放弃电子盘面,都是不可取的。

二、沙盘实训课程教学创新

(一)实训教学模式创新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并将其命名为“‘五阶段’教学模式市场营销沙盘模拟”,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准备前期工作

我院市场营销实训课程是采用专周实训的方式,在开始上课前就先将沙盘规则以及学员手册相关资料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先预习。有利于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先熟悉,减轻指导老师讲解的压力;也有利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其他同学参与进去,于是一个一个小组的雏形就纷纷形成了。

2.讲解规则和原理

讲解市场营销沙盘规则和原理,引导学生熟悉流程和操作步骤。以往学生一周只经营1~2年,有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正式教学时可以缩短到2~4课时介绍规则,视学生经营情况,可将教学年数适当延长至3~4年。在过程中,再一次视实训具体状况解释规则,例如关于广告投放的规则可以等到第一年第1季度初,投广告前讲解,广告效益值计算,促销方案选择及每一季度前竞单规则;贷款额、销售额、市场需求量、成本费用关系计算可在第二季度运营时解释。

3.做好第一季教学引导季

使学生通过引导季学习,熟悉如何标记,现金出入记账,以及盘面操作。尤其是制造商,分销渠道商,终端零售商,各角色分工与协作的工作内容。短、中、长期贷款规则,广告方案选择与计算,市场需求量、销量、店面开设、产量、库存量的计算,移库和运费计算,渠道创建,盘面标记及摆放。关键是可以按阶段核对盘面状况,查找出错环节,也为学生恢复初始盘面后,重新运营,做好引导示范工作。

4.手工盘面与电子盘面同步操练

市场营销手工沙盘模拟实训可以打基础,具有直观性,适合初学者。但是手工沙盘模拟在运行监控上比较困难,指导教师必须凭个人的精力和能力进行监控,往往既难以监控到位,又辛苦,学生还会偷偷做手脚。而电子沙盘的可控性强,工作量小,每步操作都要在电脑上操作,而且每步操作都不可逆转,否则会拖其他组成员的后腿,这样迫使学生在进行操作时更加仔细,三思而后行,认真思考每一项决策。电子沙盘更像一个财务软件,缺乏手工沙盘的仿真性。因而,建议在实践教学中,取长补短,采用手工沙盘与电子沙盘同步操练的教学模式。手工沙盘可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理解企业的初始盘面状态,熟悉规则,制定企业的相应战略规划,执行企业管理层的操作决策,总结模拟经营的得失。然后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用于下一阶段的电子沙盘的运行中,以更有效的实施沙盘实训教学。

5.分析报表,总结成败

所谓的报表是指“综合费用明细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将这“三表”下发给学生,经过四个季度连续经营后,要求学生核对该年综合费用明细表中数据,计算基础数据,分析经营利润和负债状况。沙盘模拟的取胜之道在于“不犯错+计算+博弈+共赢”,第一轮经营重点在于“不犯错”,第二轮经营重点应该放在“计算”,“博弈”,第三轮经营重点在“共赢”上。因为有了前一轮的试经营体验,在第二轮经营时,大家可以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经营方案设计和组与组之间对抗上,大大提高了对抗的博弈性,也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将以前的知识和成功失败经验充分运用到第二轮经营中,也认识到供应链各环节相互配合,谋求共赢的重要性,出差错要求还原的概率大大降低,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从第一轮的感性认识,到第二轮的理性认识,到第三轮的科学经营管理,逐步提高的过程。如果学生前期准备到位,经营情况较好,那么可以适当延长教学年。

(二)实训教学方式创新

1.组建沙盘协会,营造交流平台

市场营销沙盘模拟实训规则比较复杂,工作量比较大,在课前,要求指导教师精心备课;在课中,按照沙盘经营流程引导学生操作,反复解释规则,解答各组不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摆盘,做好监控与记录,年末分析和点评经营状况等,难度较大,教学业务繁重,一周下来浑身疲惫。组建市场营销沙盘协会,可缓解教师的工作负荷。协会成员可以先从开设过本课程的学生中选取,也可以自愿根据兴趣报名,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与协会成员一起练习,关注和重点培养表现出色的会员,由先进会员再向其他初学的学生传授,一级一级传帮带,大大减少了实训教师的工作量。

2.参加和开展各级各类技能竞赛

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市场营销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学院通过组织校内赛,层层选拔,选派人员参加省赛或国赛。让参赛学生置身于企业经营实战情景,扮演财务经理、物流经理、生产经理、营销经理等重要角色,实地体验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培养学生统筹全局的观念以及制定计划的能力,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对教师而言,竞赛取得名次,可以体现教学成绩,促进教学方法改进;学校角度,还可提高各院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毕业生就业。

(三)实训教学方法创新

市场营销沙盘实训能让学生在战略规划,分析市场,资金筹集,产品研发,组织生产,物流供应,市场销售和财务报表分析及核算等一系列价值链活动中体验企业市场经营的全过程。创新市场营销沙盘实训课程教学方法,能有效引导学生怎么去学,如何学好。本教学法综合运用“工作任务驱动+角色扮演+项目情景”方法。“工作任务驱动+角色扮演+项目情景”教学方法,其原理在于以任务为导向,行动为主体,各个小组经营一个拥有销售良好、资金充裕的虚拟公司,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的任务,连续从事4~6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创设真实的实训环境,结合企业经营活动特点,在实训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将学生身份置换成财务经理,物流经理,渠道经理,营销经理等职务,把学生当做职业人角色来传授讲解实际操作知识,传授实际操作经验。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情景模拟中,承担经营风险与责任,同时也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企业经营,以每一年度的经营为一个项目,以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浑然一体、轻松自然的模拟情景中,学生能够按照角色要求分析市场、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生产计划,融资方式,渠道建设,以及设计营销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互动性,博弈性和合作性。

(四)实训教学管理创新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营造或体现出真实的职业情景,从器材、技术、管理等方面模仿职业软硬件环境,并重点培养学生职业操守,让学生按照岗位对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要求,得到实践操作训练和综合技能的培养。实训基地中,教学区域、操作区域划分明确,标识警示用语规范;无论是实训指导老师还是来实训的学生,进入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时,必须遵守纪律,严格执行课程制度;有专人负责各实训室,管理和维护实训设备和器材,申购实训耗材,开发实训教学包,包括?PPT课件、教师手册、学员手册、实训教材以及操作手册等;由各专业负责人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范,制定实训教学授课计划,教学标准,考核办法,组织编写实训教材,进行实训教学考核等;实训操作过程中要求器材摆放整齐、操作台面整洁、操作流程规范;严格控制时间与进度,每一年经营加上投广告选单的时间一般控制在4~5课时左右,平均1个季度经营耗时大约1课时,拖拉延迟可以扣分、还原次数超过3次,认为自动弃权;如果有剩时间,可在第二轮经营前要求老师用一节课左右的时间对各小组上交的经营方案进行面评,并注意保守商业机密,以增强整体的对抗性,避免出现战略性失误。

(五)实训教学评价创新

市场营销沙盘实训教学评价,既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又要体现团队协作能力,还要区分学生个体差异,同时反应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建议采用多层次教学评价方式。成绩考核结果一般分为两部分:小组成绩+个人成绩。其中个人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训总结+手工盘面摆放状况+以往比赛成绩;小组成绩包括:报表分析状况+小组竞单综合排名+小组盈利状况。根据重要程度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

三、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估

市场营销沙盘实训模拟使学生从传统的讲授课堂和书本的理论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我院经过近五年的市场营销沙盘模拟教学的摸索与实践,在教与学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

(一)学生上课积极性普遍提高了

教师介绍完沙盘模拟的基本规则后,由每组学生进行公司经营策划。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扮演的角色,都有角色赋予他们的任务,不同角色的成员组成价值链的具体环节,他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各司其职。学生在分析自己遇到的问题,不断的经营实践中学到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很难学到的东西。这些都深深吸引学生,使其沉浸其中,产生喜悦和成就感,学生上课积极性普遍提高了。

(二)学生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提升了

沙盘模拟实训是一种具有极强对抗性和博弈性的实训教学,在争取市场份额,赢得订单时,各组相互博弈;在采购计划决策失误或生产能力不够时,还可与其他团队合作;在资金不足时,思考如何组合贷款,既降低成本,又可缓解资金压力;在竞单选单时,既为本组谋划,又猜测对方的底细。在博弈与对抗中,既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又提高了学生的市场营销专业技能。

(三)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提高了

市场营销沙盘实训的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本专业知识,还要熟悉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财务会计等相关专业知识,还要精通计算机软件操作,还需要较强的沟通技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定期参加培训,与兄弟院校交流和观摩,尤其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沙盘竞赛,不断积累丰富的比赛教学经验,既为学校争得荣誉,又可以更好的实施教学,不断改进不足。由此,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提高了,也增强教师的教学信心。

四、结语

手工实训总结范文3

1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

1.1教学设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高职院校中,机房多为公共机房,为了便于管理,基本上都安装了相关的还原软件。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殊性,所有的学习环节都具有连续性,因此,学生的操作数据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备份,就会导致下次实训课不能正常进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也影响了教师的授课质量。

1.2教学实践环节不足

高职教育强调的是实践性,电算化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其一,高职院校在安排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的时候,并没有像其他会计实训课程一样进行集中实训,这样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进度,有时会导致课程匆匆结束,没有深入学习。其二,没有安排手工实训和电算化同步进行的实训。这样不利于学生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践的操作技能。

2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的对策

2.1提高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质量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在错误中进步,除了学生要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业务处理外,还需要学生掌握操作过程中常见故障解决,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加强对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引导。

①演示过程故意设些错误障碍。会计电算化教学一般采用的是边讲解边演示的教学方法,在演示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错误障碍,让学生自己找出原因,并进行修改,这样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②学习团队及教学进度表相结合教学。虽然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讲解很详细,但是学生在实训操作中,仍然出现很多问题,并且很多是重复的问题,就会造成教师授课的负担,使教学效果得不到更好地提高。因此,需要我们不定期进行各小组之间的实训竞赛,以团队计分,计入学期末的总评成绩中,这样既可以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也加强了团队意识。

③利用教学软件进行双向控制。由于机房上课不同于教室上课,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时就可以利用机房教学软件,对学生上机进行控制。

④典型疑难问题示范讲解。对于学生共同的有疑问的问题,可以统一利用一次课的时间,再次进行演示讲解。

2.2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其一,在课时安排上,能集中实训,或一次能连四。其二,在学生毕业实训时,能手工和电算化结合实训,并且在会计管理软件的实训中不可单一,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市场上常用的会计管理软件,比如,金蝶,管家婆系列,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进入单位后很快适应工作中的需求。

2.3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加强电算化课程师资团队的建设,需要学院加大对师资培训的力度,让教师有培训交流的机会。

3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需结合企业的需求,不断的进行教学创新及改革,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

作者:方敏 陆培中 单位:徽商职业学院会计系

第二篇

一、强化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与会计基础、财务会计课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教学中,要结合相关会计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将会计手工实训教学与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实训教学结合起来,避免孤立的教学情况,使专业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综合运用,强化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会计基础时的手工会计实训案例与电算化实训案例一致。学生先在手工模拟实训室,利用凭证、账簿、报表等实训工具进行手工模拟实训,然后通过会计电算化软件把手工会计中所用的会计案例,利用会计软件再次得以重演,从而使学生在完成账务系统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期末会计业务处理、输出会计报表等会计工作中,切实地感受到电算化的优越性,也能更好地领会电算化下的工作理念。在学习财务会计时,同时进行企业会计手工操作软件实训,以企业的日常会计业务为工作的出发点,将学生分组设岗,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讲解企业会计手工操作软件的使用方法。一方面,会计理论老师在课堂上教授企业会计业务处理,另一方面,在实训室学生通过企业会计手工操作软件分岗位练习企业会计业务流程,讲练结合。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又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学中还应该结合当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证大纲要求来组织教学,保证学生学习资料和实训软件的与时俱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应试能力。目前,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已经认识到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中逐渐增加了实训教学的时间,但在实际操作中得不到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的支持,教学效果提高缓慢。

二、配备完整的会计实训室,建立仿真的实训条件

由于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有机会到企业去实践会计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内为学生建立仿真实训室。实训室在硬件上应具备网络化工作条件,在实训中,学生可以分组模拟各企业建立各自的账套,通过网络在各自的工作站完成企业日常的会计业务,将各自系统产生的凭证,通过网络传递到总账系统,再由负责总账系统的同学完成审核、记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在模拟实践过程中,同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角色互换,通过自身的感受,了解企业会计电算化业务流程。而且在实训中老师和学生随时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训情况,从而给予必要的指导。

三、我们必须认清实训的目标

学校如同一个“工厂”,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目前,我国落后地区大多数企业还处于会计电算化的起步阶段,我们对学生的培养一定要适应市场的需求,不能脱离实际。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训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高等电算化人员。他们能够借助相应软件平台,运用一些信息化工具,处理会计业务,准确及时提供会计相关信息,参与企业部分管理工作。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训教学应当随着市场的需要和发展,适当调整实训的目标和内容,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接轨与社会接轨。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加强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设计出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二)精选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应以综合素质教育为基础,以会计职业能力教育为重心。将《基础会计》、《企业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中重复的理论知识和通用会计业务核算作集中介绍,对行业核心业务核算分门介绍,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学会、学好、学精会计职业技能。

(三)加强实训教学。在实训教学中将会计业务有机的整合,编写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实训教材,以企业为单位,建立相应的会计核算,利用会计模拟软件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手工实训,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工学结合引入实训教学中。将学生分组分设岗位,模拟企业各工作岗位进行“实战“操作,并实行岗位轮换,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实际的工作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出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四)完善“双证”制度。将学历教育与从业资格教育相结合。把财政厅《会计从业资格老式大纲》和《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内容融入学历教育体系,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核,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合格学生实行“双证制”或“多证制”,即“毕业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或其他技能证书。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当学生的就业率越高,入学率也会相应提高,使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形成良性循环。

四、会计电算化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一)加强教师的知识更新,提高教师对会计软件实际操作和电算化系统管理能力。我们在教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会计软件操作的同时,还要传授学生运用会计信息技术的思想。这就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熟练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和会计软件,驾驭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方法。作为该专业的教师,应该每年参加各省财政系统组织的会计从业人员理论知识的继续教育,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应该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要求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具有实践实训的操作能力和对学生实训操作的指导能力。同时,作为专业教师应该经常参加相关财务软件公司的培训学习,或是到企业进行实践,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以防知识结构老化。

(三)提高教学质量,活跃教学课堂。老师要认真备课,帮助学生提炼归纳教材内容,密切关注当年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教学中应做到讲练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学生利用财务软件,进行上机操作通过账务系统初始化、日常会计业务处理、期末会计业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的操作,让学生真正理解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从而更好的学习和运用它。

五、总结

总之,加强落后地区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给学生大量的在实训室中操作的时间,以便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增强实际操作技巧,又快又好地完成会计工作。开展会计电算化专业综合实训,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一项长期而充满挑战的事业。

作者:高雯霓 单位: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整体思路

由于本课程为操作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所以在考核方式中将实务考核作为重点考核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其次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考核方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工作岗位的需要及工作过程,使学生能够最终持证就业。

(一)考核方式改革

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用友公司ERP信息化认证考核的“无纸化”系统上机操作考核。

1.教学过程的模块考核,考核学生对商品化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重点考核学生对财务软件的各个模块应用及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也属于该课程基础考核,过关环节。由学生从五个模块(系统管理、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中选择其中三个模块,进行相关基础知识的考核。考核的试题类题为单选题(10%),多选题(20%),判断题(10%),实务操作(60%)。

2.教学过程中期末综合考核,属于该课程的提高环节,主要以财务会计实务操作考核为核心(在基础环节上增加应收、应付系统),来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应变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以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为主进行考核内容的改革,将知识的考核融人工作任务的完成当中,完全按照会计工作中业务处理的全过程进行考核,体现会计职业的需求,实现考核内容与职业能力需求的完全一致。日常业务主要根据实际工作中的情景原始凭证来展现。考核的试题类型为基础设置(15%),日常业务处理(40%),固定资产(10%),薪资(10%),月末处理(15%),报表(10%)。

3.教学过程中的综合实训模拟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如何应用财务软件把手工账转化成电算化账。要求学生结合财务会计手工的实务操作(凭证、账簿、报表以及相关资料),灵活启用财务软件的相关模块,也属于该课程的挑战环节(对学习好的学生主要挑战购销存模块的应用)。主要考核学生如何灵活应用财务软件的各个模块、各个辅助功能,来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以后的会计职业岗位打下扎实基础。综合实训考核试题类型为基础设置(10%),系统初始化(20%),日常业务处理(50%),期末处理(10%),报表编制(10%)。

4.资格证、竞赛证一体化的考核方式。根据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可以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全国会计技能大赛以及会计信息化大赛考核挂钩。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在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中会计电算化所取得的成绩纳入本学期的会计电算化模块考核。此外,还可以将学生参加全国会计技能大赛或信息化大赛成绩纳入教学过程的期末综合考核。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设置改革

为了满足会计与审计以及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职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需要,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应考虑学生职业能力和个性培养。

1.根据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主要培养在企事业单位第一线工作的操作型人才。即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才,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并将会计电算化操作融合到每个岗位,组织安排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岗位课程时,按照企业的实际操作过程,分岗完成核算、稽核、纳税、财务分析、审计等工作任务,将会计工作内容连贯地融到实务操作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岗位课程学习的吸纳,也利于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

2.编写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岗位校本教材有力支撑课程改革在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我们按照整合后的课程组织教材编写,由于课程体系打乱,知识点重新组合,课程衔接难度较大,依靠本校老师完成是不够的,这需要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老师和聘请企业资深会计人员或与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教材编写委员会合作共同开发本专业的岗位特色教材;在教材的结构上力求新颖,内容详实,突出重点,强化实训;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改,不断地补充和完善。在实践教材编写时应引入企业真实业务,应体现岗位分工和操作氛围的创设,实训教材内容要满足三年连贯性实训需要。

3.根据能力培养需要设置课程模块要按照模块设置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和实践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如减少模块单独应用,根据日常业务整合模块。在任务的驱动下让学生认知、理解同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组合在一起,起到边学边练。例如:在开设《财务会计》课程的同时,可以同步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在开设《基础会计的基本实训》或《财务会计的实训》课程时,应同步安排《会计电算化基本技能训练》、《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等实践课,以便加深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和提高会计操作实际动手能力。既突出了会计知识的系统性,又加强了职业岗位能力的训练,为以后就业打下扎实基础。

(三)考核成绩评定

1.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成绩的评定:形成性考核为200%。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基本技能考核成绩和会计电算化综合应用考核成绩。会计电算化成绩为平时实务模拟成绩考核(20%)+期末实务考核(70%)+学生出勤率(10%)。平时实务模拟成绩主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操技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手能力进行的综合评定。基本技能考核、综合应用考核属于实践考核占总成绩的70%。

2.综合实训考核成绩评定的办法会计电算化课程综合实训考核成绩为100%,把财务会计的手工账转化成会计电算化账,突出学生对岗位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根据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的表现和创新以及最终的结果来综合测评。满分为100分,合格成绩为60分。成绩通过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来进行评价。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方式保障

1.建立完备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实训室,是改革的有效推进,也是该课程考核方式的基础保障。为此,高校应加大投入,建设完善的校内仿真实训室,保证各项课程实训活动顺利、有效进行。实训室建设应全面兼顾各方需求,系统维护、资料更新应保持常态,适时满足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利用校内仿真实验室进行模拟实训的需要,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必要的保障。

2.应建立与软件开发企业及软件使用企业的沟通交流机制。一方面,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会计电算化等级认证服务;另一方面,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可为学生顶岗实习、教师收集案例提供便利条件。教师应积极参加会计职业与教育界的各种活动,及时了解会计行业发展的动向和会计理论发展的趋势,了解行业、企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将实际工作中的新业务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更加符合实际、贴近实际。

三、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效果

1.从学生角度来看,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在知识掌握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实现了我们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其次是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不光注重了期末考试的结果,还注重了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积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加强了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水平。总的来说,不同的考核方式是对学生水平和能力的全面考核,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从教师角度来看,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自己的实战技能。一是需要教师拓展自己的网络应用知识以及无纸化考核系统的应用。其次是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内容设置的改革等,建立一整套资料。

四、对于考核方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1.在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具体实施中,也促进了该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会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但同时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许多额外工作量,使得部分老师在考核过程中没能真正的进行实施,不能真正达到考核的目的。为了保证考核方式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必须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充分调动老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在考核方式的改革的过程中,也增加了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使用率和实验器材的耗用。一方面需要加入硬件设施的投资,另一方面要完善实验室建设。

五、总结

手工实训总结范文4

(一)对检验岗位能力需求和检验项目的调查。

2013年在浙江省范围内对163家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检验工作岗位进行调研,包括55家三级医院、16家二级医院、45家社区医院、42家乡镇卫生院和5家检验公司独立实验室。对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应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需求的重要性进行调查。除寄生虫检验的重要性需求在78.5%之外,其他各课程均在91%以上。同时,被调查单位对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需求均在93%以上,说明各单位对工作人员具备这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这163家单位开展的主要检验项目进行调研(见表2)。除骨髓象检查外的各主要检验项目开展率均在60%以上,三大常规达到100%。其中二级以上医院和独立实验室的项目开展率跟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因定位不同有所区别,各主要检验项目的开展率接近于100%,最低的骨髓象检查也在86%以上。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

根据调研结果,即检验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的需求和各单位主要检验项目的开展情况,组织课程专家、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召开课程分析会议,从检验专业核心课程分析出常规检验项目形成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包括:三大常规、骨髓象检查、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检验,结合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室的建立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得到中央财政专业建设项目和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支持建立了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室。招标购置和医院、公司馈赠,配置了一批检验仪器设备:Sysmex-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FUS-200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和H-800尿干化学分析仪、ESR-30全自动动态血沉仪、迈瑞BS-3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NM-9602自动酶标分析仪、奥林帕斯显微成像系统、荧光显微系统等。并安装了LIS系统,把所有的仪器设备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检验实验室系统,从标本接收、项目检验、结果审核到检验报告单的输出打印实现一体化,实现医院检验科的功能。

三、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确定和实施

(一)教学方法的确定。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安排在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进入毕业实习前进行。课程30学时,集中一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训练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通过临床病例引导,提出医院检验项目,要求学生查询相关资料以医院检验顺序(提供检验项目和标本)为线索进行设计,按照工作过程整合(复习实验原理步骤)、安排项目准备(准备实验器材试剂)、项目实施(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项目结果(实验结果和报告)、分析讨论(实验过程的总结及碰到的问题进行讨论)等学习项目。

(二)课前准备。

综合实训前一周,准备好若干个病例,经筛选的病例要求是能整合包含各专业课程三个以上检验项目,以达到综合实训的目的。将学生5人一组分组,每小组为一个团队分配以不同的病例并提出数个检验项目,各小组学生一同设计每个检验项目。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对每一个检验项目做好以下知识理论准备:选取正确的检验方法、确定检验项目的标本类型和标本前处理、检验方法的原理、需用到的仪器与试剂、检验方法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结果的判断、检验方法的质量控制、正确的结果报告形式、废物处理、临床意义,最后形成纸质报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展。

在开展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时,医学检验实践中心所有实验室和检验综合实训室向学生全面开放,并有专任指导教师在各自课程的实训室进行指导。每个检验项目的实施将模拟临床检验工作的流程展开,由组长安排,各小组成员主要负责某一项工作任务共同完成:标本的采集和接收,标本的检测,结果的分析与审核等工作。整个技能操作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进行。如遇到结果异常,检验人员还需对结果进行分析,如需手工复查的进行手工复查。完成该项目的检验工作后,各小组根据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完成实验报告。实训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对检验项目的目的和原理、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检验结果的分析进行阐述,对遇到问题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行回答,最后总结整个综合实训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四)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

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以检验过程的形成性考核为主,由教师评分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评分根据实训的实施由三部分组成:课前准备的纸质报告、检验项目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和处理、检验项目完成后的分析和讨论。根据各检验项目不同特点,针对检验项目操作制定一套检验项目评分标准,在训练检验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不放松对检验技能的强化训练。

(五)综合实训课程的成效。

检验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展,对照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1、2012级两届学生在课程开展前后检验技能操作得分,有了显著提升。并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素质,在实习生、毕业生中问卷调查显示,检验综合实训课程得到了学生和实习、用人单位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四、小结

手工实训总结范文5

本文针对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弊端、学生基础知识不足等进行分析,提出了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教学思考

会计专业是我校开设较长的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为适应中职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成立了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的课题小组,我担任组长,组织任课教师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与探索。改革试点工作中,根据教改运行情况,市场调查分析、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意见和建议,使本课程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项目有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改进,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有关措施和规划也得到阶段性的落实。现就进行教学改试点以来会计电算化课程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改方案的实施与落实情况

1.制订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组织好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使教学改革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我们制订了会计电算化改革与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以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学生就业为导向,确定了教学改革的目标、组织领导、内容和步骤,为试点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制定了指导性框架。

2.修改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的教学计划。

根据对人才市场的调查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对在校2014级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了较大的的调整和改革。课程的改革与调整是根据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的,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职业技能的要求为参照。

3.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积极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以软件内容为主设置的有关项目,教师讲授时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即根据授课内容的重要知识点将项目划分为若干模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知识点选择相应的模块,学生主动操作,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项目中的所有模块。这种类型的项目比较简单,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的方式完成任务。也就是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会计职业教育,真正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解放出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积极进行教学手段改革。

根据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调整,在教学手段上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导课堂教学的改革,有了较大的进步。针对财经学生专门开设了财经专用机房,大部分教师都开发了适合自己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共享文件方式,让学生们可以有好的学习资源共享,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1.教学管理。

学校和会计进行两级的教学管理与教学督导模式,教务处与会计组都成立了教学督导小组,进行教学管理与教学督导检查。如课堂巡视、听课、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常规检查、公开课的交流、定期组织学生谈心、每班建立教学信息员制度,以及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如教师日志、学生课堂日志、学生反馈意见,以“一包三表”即学习资源包、行动导向表、学生学习导向表、学生学习评价表的形式汇总等。同时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师工作职责、教学环节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较为完善的规范条例,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对推动专业试点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2.师资建设。

为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鼓励教师取得双师证书,同时,为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多参加相关财务软件公司组织的培训,或进入企业实践会计电算化工作,丰富实践经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好地适应教学,服务教学。

3.优化教学方式和手段。

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会计电算化专业结合各方面的实际和专业性质,将继续在课程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即“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教中学、教中做、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思想,这样,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质量有所提高。上课时,学习气氛更活跃,教学效果更好,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手段方面,全部课程已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讲解,使用“一包三表”让实务操作教学更直观。

4.建立合理的会计电算化实验室。

会计电算化专业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训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只需配备实训专用的桌椅即可;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即会计专业专用机房,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维护,在实训室备有相关商品化财务软件,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学生在此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各项功能和教学案例,进行电算化会计的实际操作。一般情况下,学生应先在手工模拟实验室,利用其所提供的凭证、账本、报表等实验工具进行手工模拟实训,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然后通过电算化模拟实训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按不同项目,利用用友教学软件进行操作。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网络教学必须具备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即课程网络课件)这两个基本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借助校园网和课程网络课件(课件内容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视频、实验指导、实验习题、练习题库、疑难解答、自测考试等模块),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习方面,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安排,掌握学习主动权,实现个性化。

5.考核方式改变,保证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

第一,重视平时的训练过程,不能把期末最后一次随堂考试成绩作为最终的课程成绩。因此,按课程单元训练的比重及重要性分布成绩的比重,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例,平时成绩源于学生课堂表现,促使学生认真上好每堂课。第二,考试内容理论加实践。期末考试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理论题约占30%~40%,主要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另一部分实践题占50%~70%,这部分内容分成若干相对独立项目,按项目测试学生的上机实际动手能力,已取得较好效果。

总之,会计人才的培养是长期的工作,我们的课题改革不是一劳永逸的,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改革,我们会不断探索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模式,为今后的电算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提供理论支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置,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吴春华 单位:南安职业中专学校

参考文献:

手工实训总结范文6

目前,广东培正学院开出的《财务管理模拟实训》课程主要还是照搬会计专业的模拟实训,分为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和财务管理案例教程两个部分,而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属于会计专业的实训课程,财务管理案例教程也和《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课程重复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从目前上课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基本采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财务管理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运用财务管理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作用不大,而且在《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中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所以在这一门课当中仍然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就没有突出其实践性的目的。

二是教学形式比较陈旧、老套,仍然是为老师为中心,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在上课的时候,首先由老师把财务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然后再组织学生对相关的财务管理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由于学生都已经学过《财务管理》等相关的课程,所以学生往往对这种教学模式兴趣不大。

三是实训课程的考核方式单一,学生之间相互抄袭实训报告,没有达到考核的目标。

四是实训的案例大多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到相应的资料,导致部分学生直接抄袭网上资料,没有起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

五是《财务管理模拟实训》目前的教学大纲虽然也列出实训内容的七大模块,但只是对财务管理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没有突出财务管理实践性的特征,而且主要的试验工具是计算器,没有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也不能激发学生的份。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毕业生普遍反映在工作中经常使用Excel,并且感到Excel的相关知识不够。比如,问卷中问到毕业生一天工作中使用Excel的时间大致多长?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100%的财务毕业生在工作中都会使用到Excel,28%的毕业生使用Excel的时间在6小时以上,37%的毕业生使用Excel的时间在3-6小时,26%的毕业生使用Excel的时间在1~3小时。由此可见,Excel在财务工作中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问卷还问到毕业生目前Excel的水平级次。34%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Excel水平还是入门级,52%的毕业生处在初级水平,只有14%的毕业生处在中高级水平。由此可见,在校期间就加强学生Excel在财务工作中训练非常重要。问卷还问到毕业生觉得Excel对于财务工作的帮助有多大?调查结果显示,全部的毕业生都认为Excel对于财务工作有所帮助,76%的毕业生认为Excel对于财务工作的帮助非常大。很多毕业生都普遍反映在工作中需要从用友、金蝶等ERP系统中取数,而取出来的数据是非常多的,通过需要用到Excel进行汇总整理和财务分析。由此可见,一方面,学生在毕业后从事财务工作需要大量用到Excel,往往由于缺乏Excel的相关操作知识而影响到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学校的《财务管理模拟实训》课程又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学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和工作以后的工作需求脱节了,亟需对《财务管理模拟实训》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

二、基于Excel的《财务管理模拟实训》课程体系设计

(一)主要目标

针对目前《财务管理模拟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Excel在企业财务工作中的广泛运用,按照“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思路,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把Excel等工具引入到财务管理模拟实训环节,去解决财务管理中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等问题。通过《财务管理模拟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主要达到如下目标:一是通过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基于Excel的财务决策管理等方法,大幅度提高财务管理实务操作技能,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二是通过实训,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运用财务管理等主要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课程体系设计时,首先结合《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国际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基于Excel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优化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和财务综合分析等各个教学模块。然后,通过模拟典型企业的财务决策等问题,逐步地给出相应的和现实仿真的环境和条件,使得学生可以运用基于Excel的财务管理模拟实训不同模块,连贯地、持续地及系统地解决相应问题。从具体内容来讲,首先是让学生熟悉实验企业的所在行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及一些基础数据。之后分为七大模块进行学习和操作:(1)基于Excel的企业筹资决策,解决企业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的选择,资本成本的计算等筹资决策问题;(2)基于Excel的企业投资决策,运用Excel等工具计算净现值、内部报酬率的等投资决策指标,学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及解决企业综合等决策问题;(3)基于Excel的营运资金优化管理,熟悉和掌握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模型等;(4)基于Excel的利润的分配管理,掌握利润的分配流程和各种股利分配政策等;(5)基于Excel的企业财务预算编制,掌握财务预算的过程,熟悉销售预算、资金预算和资本预算,编制预期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6)基于Excel的财务分析,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综合分析等;(7)基于Excel的企业并购和国际投资决策,掌握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价和国际投资的评价指标等。总之,《财务管理模拟实训》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通过借助于Excel的工具,把Excel等工具引入到《财务管理模拟实训》课程教学中,假设一个模拟的企业,给出相应的模拟数据,去解决这个模拟企业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等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操作为主,指导老师辅导为辅。指导老师需要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监督学生要独立完成各个模块的实验。

三、结论

手工实训总结范文7

 

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培养能熟练认识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懂得证券、期货投资,证券期货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通晓证券投资,证券管理的各项具体业务,具备独立从事证券、期货各项工作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技术型与基层型人才。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除了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技能方面的素质,让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事证券投资的经营与管理、股票与债券投资运作与分析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处理各项证券投资与经营业务。为了最终把学生塑造成具有较强的公关、组织与协调能力、证券投资业务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等综合素质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   一、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失调   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必须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基础理论课和基本技能课的安排比重上,应明确基础课为专业技能课服务,适当增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强调从知识教育到能力教育的转化。而较多教学计划的制定没有考虑到实践性教学,即便考虑到实践性教学,但实践性教学学时很少。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应按职业岗位的需求,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性教学所占课时比例。在教学计划中一般理论课时占45%,实训、专业岗位实习课时占55%。这样就明确了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专业技能标准。   (二)校内模拟实习缺乏实践性   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一般已经配备模拟实验室,并且硬件设施完备,但是校内综合模拟实习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模拟实习指导教师多数都是兼职从事该项工作,精力不够,实践经验不足;二是模拟实习资料的仿真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实习资料所涉及各行业的多样性仍然不足;三是模拟实习的效果不明显,无法将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业务有效衔接。   (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难度较大   学生实习,一是前往大中型企业、公司、行政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以及有关经济决策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但是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不同于化工、汽车维修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进入企业后进行顶岗实习,企业不仅可以利用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带来直接经济利益,还能够为企业输送优秀的操作性人才。但是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由于受实际工作单位工作环境的限制、岗位的具体要求、单位商业机密的安全等因素制约,实习单位只是安排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象征性的工作,往往达不到实习的目的;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都是以经济利益为根本目的,在这样的条件下,要联系安排专业实习很艰难,很多时候是靠领导和教师的私人关系在维系,没有任何保障,难以寻求与企业双赢的切入点开展社会实践。   二、建立“全方位、双循环、多模块”的实训教学体系   (一)全方位   1.模拟实训内容的全方位。包括证券、期货投资,证券期货管理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单元实训及其综合实训,同时配以就业岗位的专项实训。使模拟教学内容更加全面,更加岗位化,人才培养走向准职业化。   2.模拟教学形式全方位。根据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系列课程特点不同而采取不同形式,既有每门课程单元实训,又有针对岗位需求的专项实训,还有集证券、会计、理财于一体的专业综合实训,同时又有校内校外两种形式紧密结合的实训与实习,以及手工模拟、计算机模拟的实训。   3.模拟教学环境的全方位。校内建立健全“仿真模拟证券实验室”“、银行实验室”,校外建立实习基地。   (二)双循环双循环是指日常教学中各门课程的单元模拟循环与毕业前的综合模拟循环。   1.各门课程(指专业主干课)   单元循环是伴随专业系列主干课程理论教学同时进行。一是按章节内容分散进行实训;二是课程结束后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该课程综合实训。这需要科学的安排时间,理论教学精讲多练,通过实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2.毕业前的综合模拟循环。   这是在专业系列课程单元模拟实训后而进行的实训。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双循环模拟实训,使学生在对各门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分块、分条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实现了每门课程的整体循环和相关知识的交叉循环,使学生专业知识步步升华,达到全面把握、重点应用的目的。   (三)多模块   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毕业前设计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岗前实训模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证券保荐实训模块。该模块主要学习证券发行的准备与承销、证券上市保荐、证券估值与询价、证券信息披露,着重培养学生的证券发行承销能力、证券营销能力、会计计量核算能力。   2.证券经纪实训模块。该模块主要学习证券经纪、证券自营、证券回购交易、证券风险控制、现资银行业务操作,着重培养学生的柜台服务能力、证券经纪能力、证券委托交易能力。   3.证券投资咨询实训模块。该模块主要学习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营销、企业财务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证券软件应用能力、证券咨询营销能力、证券投资分析能力。   4.期货交易实训。该模块主要学习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期货结算,着重培养学生的期货交易能力、价格分析能力、交易结算能力。   5.基金管理实训模块。该模块主要学习基金募集交易、基金估值、基金收益分配、基金信息披露、证券组合投资,着重培养学生的基金募集能力、基金交易、基金营销能力、基金运作组合能力。#p#分页标题#e#   6.证券会计实训模块。该模块主要学习证券会计核算、期货会计核算,着重培养学生的证券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证券会计基本核算能力、证券会计分析与监督能力。   7.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模块。毕业论文是实训教学体系中的更高层次它是理论和实训的升华,是对四年(专科三年)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质量的检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全方位的考察。   三、完善实训教学体系实施的措施   第一,将实训教学纳入教学计划,构建了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的分层次、模块化及点、线、面相结合的实训课程体系,从而保证上述实训教学体系的实施。   第二,认真做好实训教学内容的衔接。   做好以下几个结合:一是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包括每门专业课按章节分散实训与该课程结束后集中一定时间进行系统实训相结合;每门专业课程实训与专业系列课程综合知识与技能融合为一体的综合实训相结合;二是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   在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既能熟练的进行手工操作,又能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三是课堂集中实训与课余学生分散实训相结合。所谓的分散实训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各个实验室中随时随机进行操作实验;四是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   学生在校期间,在强化校内实训的同时,校外实习必不可少,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规定学生自找单位进行一定时间的专业实习;五是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撰写相结合。   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根据论文选题注意搜集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提炼出论文论据、从而使学生撰写论文具有实际意义。   第三,加强实训教学资料建设。包括教学大纲和实训教材,要求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均要有相应的教学大纲,具体规定实训目的,要求、内容、步骤、方法、时间、地点、进度及考核方法。实训教学环节都要有相应教材和实训指导书。   第四,改革与完善实训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训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鼓励教师在实训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寓教于乐,乐学致用”,这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保障。   第五,加强实训教学的考评,完善评价体系。一是建立学生实训成绩的考核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实训预习情况、实训操作情况、效率能力、协作互助、实训态度、实训总结;二是建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实训内容方案的设计、实训工作方案的实施、实训指导过程情况、实训作业批改情况;三是建立师生互评指标体系。该体系即让课任教师参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考评也让学生参于对课任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工作的考评相结合,在互评中加深双方的了解与沟通,建立起师生平等、和谐关系。

手工实训总结范文8

对福建省内多所高职院校的非固定资产类实训资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未实行有效的归口管理

对于未达到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实训资产,存在着品种杂,有时数量多但单价不高,各高职院校多数未进行归口管理,采购、使用及日常管理均由各使用部门自行负责。

2.采购前期论证不足,存在随意性

对于未达到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实训资产,多数院校存在着未建立详细采购计划,对于供应商及其提供的产品质量把控不严,如对供应商提供劳务或物资的质量、价格、供货条件、交货及时性等进行管理与评价。部分院校存在未能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询价或定向采购等,未能合理选择采购方式,未能建立采购定价机制合理确定采购价格,采购过程存在随意性导致资金过度占用,采购过量或不足等。

3.使用部门在对资产使用、保管过程中未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部分院校仅按预算执行情况对非固定资产类实训资产进行采购总额的管控,未对资产使用、保管过程建立管理制度,而由使用部门负责资产使用和保管。因此,对于该部分资产的使用、维护缺少必要的监管,可能导致其价值减损过速。

4.资产管理信息未实现有效联动

在对非固定资产类实训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多数院校未建立先进的资产管理技术方法,建立保管及领用制度,对不同使用部门之间的该资产采购、库存未进行统一调配,管理信息未实现有效联动,可能存在重复采购,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等问题。

二、非固定资产类实训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1.建立实训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由财务部门相关人员负责组织各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实训资产使用部门建立实训资产的管理制度。如:建立分级管理网络,各部门实训室资产使用部门要建立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网络,指派专职或兼职管理员。各部门根据实训资产特性制订管理细则,建账、账册完整,及时更新,确保账账、账卡、账实相符。

2.制度实施过程管理

⑴要求各部门提供详细预算,不能由部门里说了算,需交叉提意见,充分讨论;⑵计划执行、审批、资产采购合理性是否重置、闲置,是否执行定期清查、盘点,确保资产数据信息准确。试运行过程中,由财务部门专人负责对上述制度及其试运行过程进行梳理,对一些细节提出改进意见,为制度正式运行做准备。如,要求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实训资产明细账,与各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定期进行核对,做到账账、账实相符,确保不重不漏。物资入库存时,负责审核单据、及时核对验收单据,对购买时间、产地、名称、规格、数量、金额等填写清楚,并根据入库单据登账。采购物资到货后参加现场验收、发现差错及时查找原因,向有关部门交涉解决。经试运行及集体讨论后,该管理制度方能正式通过批准并正式运行。制度实施后,需定期对制度运行过程及结果进行定期评价,对存在的不足各职能部门可提出意见、建议反馈,持续改进。

三、制度运行效果评价

通过一定时间的运行,需要对管理制度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学院实训资产的管理水平是否提高,通常需要综合考虑:

1.是否实现了不相容岗位的分离。由原来的使用部门自行购买、管理,到资产管理部门共同参与,通过业务流程优化,保障学院资产安全,有效减少舞弊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2.是否实现了实训资产的归口管理并明确使用责任,由相关部门统一分管;

3.是否避免了采购的随意性。防止各系部只要在系部总预算额度内,便可购买的情况。是否建立年度总采购计划,加强采购管理,避免重复采购;

4.是否建立了实训资产使用、保管制度。要求对实训资产办理入库、出库手续,建立清查盘点及对账制度,按规定处置资产。

5.通过加强制度管理,是否使实训资产成本费用控制在更加合理的范围内。

四、探索实训资产会计工作向管理会计工作持续优化的几点建议

1.应当持续优化,使采购前期论证更加充分制度运行过程中,降低了实训资产采购过程中的随意性,但采购前期论证仍旧不够充分,未能充分考虑同类实训资产之间的互抵作用。例如:某学院于2012年及2013年分别购入用友ERP财务管理系统和网中网会计综合实习平台两个实训软件。据此,应当减少同类手工实训资产的采购;同时考虑同类别相关专业实训资产是否共用、共享;减少这部分采购所带来的预算额度。

2.强化资产成本占有意识,提高实训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部分实训资产使用单位人员,未建立成本意识,认为购入的是学院的资产,而未形成成本意识,这部分资产其实形成了学院的办学成本。同时,由于实训资产的管理尚未涉及信息化平台,其账仅使用Excel表格填制,有的甚至手工对账页进行处理,虽然这些工作多由各部门相关人员兼任,实施成本并未增加多少,但仍应当提高管理的效率,使得实训资产信息为财务分析和管理所用。对于办有财务会计类专业的院校,通常可以利用相关教学软件,如用友ERP财务管理系统等为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工作所用。若能通过内部网络,来实现数据同步,其作用是可以预见的。我们认为,在实训资产管理过程中,可以引入存货批量决策模型。由于批量使用的实训资产存货水平的增加除将增加学院资金的占用外,其订货批量的变动,将引起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的变动,从而影响实训资产的相关总成本。通过存货决策,可以实现实训资产订货批量决策相关总成本的最低。各院校可通过分析,解决每批应当订多少实训资产,何时开始订,合理的实训资产订货批量决策,有利于合理维持正常的实训教学,合理控制资金占用水平,降低相关成本。

3.实现对实训资产的有效估值我们在实地调查中发现,通常各学院都会有一些闲置的实训资产,这部份资产闲置着,不能产生价值,各使用部门又不能随意处置,却无端增加了管理成本。对此,应当重新对该部分资产进行估值。对确实无价值的资产,力推进行一次集中处置,同时建立相应的实训资产退出管理流程。

4.落实对实训资产的分管责任多数高职院校的中层及以上领导,均来自于一线教学岗位,多数是某一领域的专家。那么,可以考虑让各中层及以上领导分管某一专业的实训资产采购、管理、使用过程,甚至可以有交叉审核、审批过程。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