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小树叶范例6篇

歌曲小树叶

歌曲小树叶范文1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中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中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1设计意图:

喜欢动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而这首根据小蜗牛的特点写的幽默诙谐、好听的歌曲吸引着孩子们,让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通过让孩子感受3/4节拍的特点,用流畅、欢快的声音唱出小蜗牛逍遥、自在的心情。

活动目标:

1、感受活泼欢快的曲调,了解并拍出3/4拍的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2、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创造性地表现出歌曲所表现的情景。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在自然角饲养小蜗牛,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特征和习性,并与小蜗牛交朋友。

2、《我是快乐的小蜗牛》课件、小蜗牛图片和头饰。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谜语,听一听它是那种小动物?谜语:说它是牛不是牛,背着房子去旅游。

伸出两只小犄角,一别看来一边走。

小朋友动动脑筋想想,你一定会猜出迷底是什么。

2、出示实蜗牛课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蜗牛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小蜗牛的兴趣。

(1)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子?

(2)小蜗牛平时都在干什么?

(3)小蜗牛爬起来是怎样的?它的表情怎样?哪个小朋友来形容一下?(引导幼儿用肢体或语言表达),前一段时间就有一只小蜗牛在我们班做客,可是后来就爬走了,小朋友们知道它去那儿了吗?小蜗牛到底去那里了呢?它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歌,听完你们就知道它去哪了。

3、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1)欣赏第二遍歌曲,幼儿随音乐节奏学说歌词。提问:听完歌曲,你们知道蜗牛去哪了?你们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说说自己感觉哪句歌词最有趣?自己喜欢哪句歌词?并尝试唱一下或用动作来表现。

(2)教师将幼儿根据喜欢的歌词进行分组,教师弹唱,幼儿随音乐尝试大声跟唱。(教师给予表扬,纠正唱错的地方。)(1)刚才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或肢体动作表现出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4、再次欣赏歌曲,熟悉旋律,掌握3/4拍的节奏特点。

播放歌曲《我是快乐的小蜗牛》音乐,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教师跟幼儿边听歌曲边拍节奏。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曲调。

5、采用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现歌曲。

(1)引导幼儿用男女对唱的形式练习演唱歌曲。

(2)鼓励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加上创造性的动作演唱。

(3)教师和幼儿共同确定表演的动作并进行练习。

6、每个幼儿分发一个空白头饰,教师边唱歌词边画蜗牛,然后幼儿在自己的头饰上画出小蜗牛,请幼儿戴上蜗牛头饰,随音乐集体表演歌曲。

7、教师小结:多可爱的小蜗牛呀,跳得真好,外面的景色真美呀,我们一起去旅游吧。

在《我是快乐的小蜗牛》的音乐伴奏下,带孩子走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中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树叶。

能述说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2、掌握树叶贴画的基本方法。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

教学难点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能够完成树叶贴画作品。

活动准备

1、发动幼儿家长与其幼儿利用秋游、爬山、散步等活动,采集和捡拾各种大小不一,形状和颜色各异的树叶若干。

老师把收集到的树叶进行压平、晾干处理后,分成四类(制作金鱼类、制作葡萄类、制作鸭子类、制作孔雀开屏类)树叶材料。

2、秋天落叶飘落图一张,树叶贴画成品图两张。

3、白纸、剪刀、乳胶各4;

几种彩色卡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小朋友,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

出示秋天落叶飘落图,让幼儿观察落叶的情景,感受秋天的独特风景。

老师:叶子宝宝纷纷地离开了妈妈,它们随着秋风飘落下来。一群群孩子把这些可爱的树叶捡起来,带回了家。你们知道把叶子宝宝带回家能做什么吗?(幼儿由发言、表述)

二、欣赏树叶贴画作品

老师:老师跟小朋友们一样,非常喜欢秋天的叶子宝宝,因此就把它们收集起来,根据叶子的形状和颜色,加上一些修剪工作之后,把它摆一摆,拼一拼,贴一贴,贴成美丽有趣的图画。你们想看吗?

出示树叶贴画作品(金鱼帖画和葡萄帖画)

问:我们来看看,叶子变成了什么?(金鱼和葡萄)

这样用树叶贴出来的画叫做树叶贴画,你们想不想也用树叶贴画呢?(想)

三、认识几种常见的树叶。

出示枫叶。请幼儿观察它的特征。

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叶子?(枫树叶)

老师:枫树叶是怎么样的?谁来说说?

引导幼儿说出枫叶有红的,有黄的,像鸭子的小脚丫一样可爱。

出示柳叶。请幼儿说说它的特征。

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叶子?(柳叶)

老师:柳叶又是怎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柳叶有绿色的,也有黄色的,细细的薄薄的真好看。

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让幼儿了解大叶榕树叶、小叶榕树叶、葡萄叶等外形特征。

老师小结:这些叶子宝宝都是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所收集到的,经过处理后,我们可以把叶子贴成一幅幅有趣的画来。小朋友们能做到吗?

四、分组制作树叶贴画。

1、老师演示小鸭子的制作过程:用黄色大叶榕树叶做鸭子身子,叶梗做鸭子的长腿,红色枫叶做鸭子的小脚丫,小叶榕树叶做鸭子的头部,剪些彩色卡纸做眼睛,这样一幅生动的树叶贴画就做成了。

2、将幼儿分成四个小组,10个小朋友为一组。

每组小朋友根据老师给的树叶材料来共同完成四种不同的贴画作品(金鱼贴画、葡萄贴画、鸭子贴画、孔雀开屏帖画)。老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

今天,小朋友通过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了树叶贴画作品,你们觉得漂亮吗?其实,美就在身边。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树叶一样的自然材料,如布头,瓜子,蛋壳等,只要我们能像今天这样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将它们拼一拼,剪一剪,贴一贴就一定能做出美妙有趣的东西来。

中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深海里的各种怪鱼,大胆地发挥想象,具有初步的想象力。

2、愿意动手绘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怪鱼。

3、体验与同伴一起探索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海底世界(课件),各种各样的怪鱼卡片,彩色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条怪鱼,引发兴趣。

2、引导幼儿说出这条怪鱼怪在哪里。

二、交流讨论

1、带领幼儿到海底世界寻找出各种各样的怪鱼。

(观看课件)

2、幼儿自由找怪鱼并说出找到的怪鱼怪在哪?

3、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怪鱼的外型特征。

4、激发幼儿大胆想象,说出自己想象的怪鱼。

三、大胆表现

1、鼓励幼儿幼儿试着用笔绘画出自己想象的怪鱼。

2、幼儿可以把自己想象中的怪鱼名称、告诉老师,一起把怪鱼画出来。

四、体验成功

1、找同伴或老师说说自己想象中的怪鱼。

2、表扬大胆想象的幼儿。

中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4活动目标:

1、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2、初步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3、通过大熊猫的黑白对比、学习浓墨、淡墨的运用。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到动物园参观过大熊猫;大熊猫的图片资料、水墨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欣赏讨论

1、你们喜欢黑色吗?

其实黑色也很漂亮又很有用,想一想我们画哪些东西的时候需要黑色?

2、欣赏大熊猫图片

找找大熊猫身体上哪些地方有黑色。

二、师生共同讨论画法。

1、今天我们要用水墨画来画大熊猫。

墨可以调成淡墨、浓墨,那么大熊猫身上黑的地方用什么墨?

其它地方又用什么墨呢?

2、请个别幼儿上来试画大熊猫,大家欣赏讨论。

(边欣赏大熊猫图片)

大熊猫由哪些部分组成?像什么形状?用浓墨还是淡墨?

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范画。

三、提出创作要求

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大熊猫,有吃东西的,有睡觉的,有坐在地上的,有爬在树上的…….现在我们用画笔来给你喜欢的大熊猫照个像,照相前要先想好:大熊猫和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把大熊猫的动作也要照下来!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重点

1、导刚入门的中班孩子掌握调浓墨、淡墨的技巧。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不同的熊猫形态。

3、提醒幼儿注意水墨画作画习惯,鼓励刚入门的孩子正确握笔。

4、引导大班的孩子用不同的水墨画技巧作画,并能用颜料添画背景,鼓励中班孩子向大班孩子学习。

五、欣赏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

中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5活动目标:

1、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设想。

2、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给太阳涂上漂亮的颜色。

3、体验艺术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课件、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纸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发兴趣

1、师: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说一个谜语,你们来猜一猜!有位老公公,一副圆脸庞。

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太阳)

2、师:对!你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答案就是太阳。

3、师:孩子们,今天的太阳它来我们班做客了。

(出示太阳)我们和太阳公公打声招呼吧!

4、师:谁知道太阳的家在哪里?太阳光晒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如果没有太阳会怎么样?

师小结:太阳的家在天上,他的光晒在我们的身上让我们感觉暖洋洋的,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

二、观察图片,交流想法

1、师:太阳公公好不好啊?可是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太阳公公来找我,他哭着对我说:“看看你们班的孩子们,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漂亮的衣服穿,而我总是这一件衣服。

”我对他说“不要哭了,明天我让我们班的孩子们帮你换件新衣裳吧!”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帮太阳公公换件新衣服啊?(想)

2、师:那现在就请你想一想你想为太阳公公换件什么样的衣服?然后和身边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3、师:谁说说,你想给太阳公公换件什么样的衣服?

4、师:咱们先来看看我给太阳公公换的新衣裳吧!(出示图片,供幼儿欣赏)。

边欣赏边请幼儿说出图中的太阳的新衣服是用什么材料画出来的。

5、师:我给你们准备了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材料来帮太阳穿上新衣服,动手吧!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幼儿动手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

四、师生评价,体验乐趣

1、展示幼儿绘画作品,师生评价。

歌曲小树叶范文2

山上,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它不时发出一阵阵动听、悦耳的声音。

我怀着好奇心走进树林,原来是小河“哗哗”地流水声呀!仿佛是一首动听的曲子。河水拍打着河边的岩石,发出“哗哗、哗哗”地声音。青蛙也不甘示弱,“呱呱”地唱着歌。走进树林深处,我听到了风吹树叶“沙沙”地声音,仿佛是一首美妙的音乐。真好听呀!小鸟唱起歌来,“叽叽、喳喳”我仿佛也变成了一只小鸟,唱着歌飞向天空。蛐蛐也不甘示弱,“蛐蛐、蛐蛐”地唱起歌来蝉也情不自禁唱起歌来,给它们伴奏。我也陶醉在着美丽的乐曲中。随后,小鸟、小河、青蛙、树叶、蛐蛐、蝉一起唱了起来,小鸟、青蛙、蛐蛐、蝉唱歌,小河、树叶、伴奏,组成了一首世上独一无二的交响曲。蝴蝶和蜜蜂也伴着音乐翩翩起舞。我被它们陶醉了。

好一个“音乐会”呀!

山东肥城市实验小学三年级 罗红蕾

歌曲小树叶范文3

1、借助图片描述情境

《草原小牧民》是由蒙古民歌改编的,由于乐曲中两段音乐带给人不同的情绪:第一段,节奏柔和绵长,速度舒缓,力度柔弱,表现广阔宁静的草原风光;第二段,节奏欢快、热烈,速度较快,力度较强,表现了牧民欢欣鼓舞的情绪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为了让幼儿深切体会乐曲中的不同情境,活动开始,我便借助图片描述情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宁静的草原和欢乐的草原,在这样美的情境中去欣赏音乐。

2、模仿声音再现情境

小班的幼儿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常常会被周围有趣的声音吸引住。例如:掠过的飞机隆隆声、下雨的哗哗声。对于幼儿这一特点,我立足于让他们倾听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声音。通过一段时间,他们会收集到许多有趣的声音:打雷的轰隆声、妈妈切菜的嚓嚓声、喝水的咕噜声、小鸭的嘎嘎声等等。在这时我注意将幼儿收集的这些声音进行适当的归纳,例如属于动物的叫声归为一类;属于大自然的声音归为一类;属于日常活动的声音归为一类。让幼儿对声音的归属进一步明确,根据自己的兴趣再去收集他们的声音门类,激发其倾听、欣赏的欲望。声音之所以美妙是音乐蕴涵其中的节奏,因此在幼儿收集美妙的声音到一定的阶段时,教师要注意将节奏与声音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幼儿收集鸭子的叫声是嘎嘎嘎,教师就可以结合节奏图谱让幼儿学习一拍一下的节奏,进而再让幼儿想想他们收集的声音中还有哪些是这种节奏,引导幼儿发现小猫叫也是一拍一下,这样让幼儿结合生活的声音掌握节奏,不仅可以使幼儿掌握基本的节奏,还可以初步培养幼儿感受欣赏音乐中节奏的能力。最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尝试用肢体语言、乐器表现这些节奏,进而对这些节奏进行简单的表征活动。幼儿阶段,教师侧重对幼儿进行倾听习惯的培养,力求他们对欣赏周围声音感兴趣,愿意以适合的方式表现声音的节奏。

二、动作——体验丰富多彩的情感

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应始于动作”。确实,在幼儿的音乐教育中身体动作和音乐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动作是幼儿表达和再现音乐的一种最直接自然的手段,能满足幼儿对音乐的参与探索的需要,获得表现和交流的乐趣。在大班音乐欣赏《倒霉的狐狸》的实施过程中,我在对音乐作品特性准确把握和挖掘的基础上,巧妙地设计了活动的情节和动作,在表现狐狸的过程中,幼儿通过随乐模仿狐狸偷偷摸摸跟踪在母鸡身后,不断用动作表现慢速、中速时的合拍走,逐渐感受了乐曲的节奏;通过越来越快的追逐、敲门等情节的表现,感受并表现音乐中渐快的速度;通过母鸡向后看的动作、狐狸保持造型不动来感受和表现每个乐段的结束。紧密地抓住音乐特性,借助狐狸与母鸡的动作呼应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大胆地用各种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在动作创编中体验丰富多彩的情感,让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进一步升华。

三、想象——理解寓意深刻的歌词

歌曲小树叶范文4

一、转换一个视角,体会创作意图

翻开音乐课本,“教什么”似乎显而易见,其实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音乐课程中没有明显呈现,教学参考中也没有确定的教学内容,仅有教学建议下的一条思路设计提示。到底怎么确定教学内容呢?其实教学内容就藏在歌曲的每一个个音符和节奏里,只有细心挖掘才能看见、看准、看透。一段旋律,只要略懂乐谱的人都能大致唱出,但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并不仅限于简单的会唱,而是读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明白编写者的用心。

《捉泥鳅》是一首富有浓郁田园风格及生活情趣的台湾校园歌谣,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田间嬉戏图。旋律在逐渐变化中层层递进,推向高潮,生动地描绘出孩童田间嬉戏的形象。在教参里只有这几句介绍,再观乐谱也只有短短六个乐句,“教什么”似乎很模糊。先看歌词“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而现在的孩子多生活在城市里,早已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没有捉过泥鳅,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夏天雨后容易捉到泥鳅,所以教学的重点不是“怎么教”――用什么样的方式教会学生们演唱这首歌曲,而是“教什么”――让学生体验到田园生活的快乐,感受到创作者的匠心独运。

再看歌曲最后一个乐句:“小牛的哥哥/带着他捉泥鳅,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从谱面上可以看到反复记号需要演唱两遍(见图1),而这简单的重复里蕴含着创作者的想法和意图。第一遍是小牛告诉哥哥想去捉泥鳅的事实,反复以后更加强烈地表达了小牛想去捉泥鳅的愿望,心情由“想去”变成了“乞求”,这情绪的细微差异就被一个简单的表情记号交代了,由此这个记号似乎就不是那么简单机械了,如果不在这记号处做片刻停留,岂不是辜负了一道美丽的教学风景?而这样的知识其实就隐藏在教学内容之中,但往往容易被一句简单的“让我们根据反复记号,唱两遍”一带而过。

二、转变一个观念,让“难点”不再难

在确定好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接下来就是教学的重难点。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的《树叶儿飘飘》一课,乐曲里出现了切分节奏,学生掌握起来有难度。对此,有的教师千方百计地站在教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放慢速度读,解释切分节奏的时值,这种教学方式往往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另一位教师则是站在创作者写作歌曲的角度,从作者采用切分节奏的原因入手引导学生掌握切分节奏。她先让学生读歌词内容,而在切分节奏的歌词处刻意强调:“这片树叶是怎么飘的?是X XX X X树叶儿飘飘,荡到天空(拿树叶动作往下),还是X XXXX树叶儿飘飘,荡到天空(撒树叶动作往上)?”这位教师不仅让学生耳听节奏,更让学生亲眼见到树叶是怎么飘动的,引导学生明白创作者就是在写作的时候联想到了树叶飞舞时的样子才将切分运用到节奏中去的,切分节奏的出现改变了树叶飞舞的状态,让歌曲有了生命力。如此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轻松高效地解决了重难点。

一样的重难点可以有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表面上是“怎么教”的区别,其实第二位教师在解决问题时更多考虑了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创作,将难点节奏同小树叶的飘落相联系,引导学生直观地对比和分析节奏,以加深对节奏的体验和认识。这样既教会了节奏,又丰富了音乐内涵。这种启发式的课堂会培养出越来越有创造力的学生,他们如果以后有机会参与创作,也会把这样的灵感带入作品中。

三、转化一个经验,发现拍号中的秘密

在教学时,很多教师从教学经验出发,会给学生们提出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速度怎么样?”很多学生在教师一次次的训练中熟练地掌握了各种节拍的动作。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这些要素当然是十分重要的,可为什么在特定的乐曲里要用特定的拍号、速度呢?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学设计未免让音乐失去了意义。

以一年级的《雁儿飞》一课为例,最常见的教法是请学生听音乐,找出歌曲的强拍,判断歌曲的拍号和速度,或者直接出示三拍子的节拍:3/4 X XX 艉颓咳豕媛桑骸 ,让学生跟读。这样按部就班的教法自然没有错误,但学生很难体验到音乐学习的乐趣。一位音乐名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这样引导学生:“孩子们,你们见过美丽的大雁吗?谁能模仿大雁飞舞时的样子?”简单一句话立刻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教师接着播放伴奏:“大雁们,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吧。” 学生们仔细聆听音乐,都有模有样地学着大雁的样子。有个别学生快速“扇动着翅膀”,对此,教师立刻发问:“有的孩子飞舞得很快,他是大雁吗?”学生快速做出正确判断:快速扇动翅膀的是蝴蝶,大雁应该是慢慢飞行。通过对比告诉学生:作曲家是非常有智慧的,他在写这首歌的时候和你们有同样的感受,所以他根据大雁飞舞时的状态给出了音乐的速度,不是 “小蝴蝶”一样快速,而是“大雁”飞舞时的中速,拍号也不是活泼的二拍子,而是优美的三拍子。通过总结,学生马上关注到歌曲的音乐要素,而且每个学生都从体验中学习到音乐知识,也收获了快乐。通过转化原有的经验,从创作者的角度探究现实生活中的东西,才能更接近现实, 更升华书本知识。

歌曲小树叶范文5

关键词:幼儿教育;注重培养;音乐兴趣;方法与技巧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68-01

音乐是一门艺术,有它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段,是构成人类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很早就发现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的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说:幼稚园应该是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技能。需引导幼儿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的与环境发生互动,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原动力,幼儿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点,易被幼儿接受的乐曲,在不同场合出现不同音乐,能有效激发幼儿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方法力求生动、新颖。如运动时选择热烈的迪斯科;游戏时则选用活泼的钢琴曲……动人的旋律,明快的节奏促使幼儿跃跃欲试,参与活动的兴致顿然提高。如果教师生硬地要求幼儿唱一些晦涩难懂的歌曲,幼儿根本无法理解这些内容,也就无法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首先要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寻找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

2.提供欣赏的机会,培养幼儿倾听音乐的兴趣

幼儿年龄小,接受能力却很强,可以说,每个幼儿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灵敏的听觉是感知音乐的前提,教师一定要让孩子从听觉入手,让孩子多听,自己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因此,运用各种有趣的音乐手段来激发幼儿听音乐的愿望,引起幼儿听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听的习惯,从而分辨出音乐中的细微差别。要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欣赏天地,尽量让孩子多接触音乐,通过多种渠道,如教师的演奏演唱,录音机磁带、VCD、电脑等让孩子欣赏、倾听悠扬的歌曲,优美的旋律,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结合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把孩子带入诗一般的意境中,使他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同时,我还恰当利用一些空余的时间,如每天早晨孩子们陆续来幼儿园时、午睡以前、进餐、离园等时间播放音乐,让孩子生活在音乐中,使孩子的生活充满音乐,从中诱发孩子倾听音乐的兴趣。孩子们耳濡目染地接近音乐,熟悉音乐,从而喜欢音乐、体会音乐,音乐的种子埋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3.运用多种感官语言,增添音乐活动特有的情趣

3.1手势语言:即用老师的手势代替语言,它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在小班音乐活动中可结合所演唱的有鲜明形象的动物歌曲,通过手势形象地模仿出各种动物姿态,便能很好地把幼儿的情绪激发起来,特别在指挥分合唱和打击乐时,通过手势可更加容易和直接地向幼儿及时传递和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以入歌曲的内涵,因此,简明的手势(包括指挥)能启迪、激发小朋友的情感,使其节奏统一、速度统一,从而引起老师和小朋友间的情感共鸣。

3.2体态语言:体态语通过教师的动作表情传递给小朋友,能起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应,一般来讲,主要是眼睛和脸部的各种神态和表情,它以无声的语言向幼儿表露和传递内心的情感。炯炯有神的坚定的目光和洋溢欢欣的笑脸,能使幼儿情绪激昂,精力倍增,如在欣赏歌曲《狮王进行曲》时,教师明亮有神的目光和神采飞扬的姿态,可以很快地感染幼儿,使他们充分感受狮王的神态,《摇篮曲》等较为柔和和抒彩较浓的歌曲,教师应注意运用亲切、自然的眼神和表情来教唱,便能把幼儿的情感带入如诗如画般温柔的意境中去。

4.充满魅力的环境布置,激发幼儿学唱歌的兴趣

秋天到了,活动室都换上了秋天的主题墙饰,教室里挂满了片片金黄色的树叶,墙面贴上了孩子们的树叶贴画。于是,就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新授了歌曲《小树叶》,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地不由自主转头去看他们喜欢的"树叶",这时我就抓住时机引导他们在挂满树叶的墙饰下学唱歌,在唱歌时,孩子们的情趣高涨,兴趣十足,不一会就学会了歌曲,这时孩子们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不由自主的为歌曲自编动作,并把树叶飘落的动作编了进来,还一边唱一边做小树叶飘下的动作,个个动作优美,兴高采烈。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歌词,趣味盎然地学会了新歌。还自编了这个歌曲的动作,为在表演区域活动做好了准备。孩子们在充满魅力的墙饰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歌曲之美,感受到了唱歌的乐趣,并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在丰富多样的音乐天地中,激发幼儿爱歌曲的乐趣。

歌曲小树叶范文6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 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 ,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象 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 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象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 ,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 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 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 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 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象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象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 ,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