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又唱浏阳河范例6篇

歌曲又唱浏阳河

歌曲又唱浏阳河范文1

1. 浏阳河原名浏水,又名浏渭河,又因浏阳城而名浏阳河。其源为大、小溪,分别出自大围山北麓和南坡。二溪在浏阳城东10公里处汇合,始称浏阳河。流经长沙县,至开福区马厂以南入湘江,全长234.8公里,流域面积4665平方公里。

2. 区域交通:319、106国道纵横境内,醴浏铁路连通浙赣线,交通十分便捷。浏阳距省会长沙67公里,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40公里。

3. 地区特产:浏阳市的鞭炮烟花,进入国际市场已有百余年历史,并曾多次获奖。也成功举办过四届国际烟花节,与夏布、豆豉并称“浏阳三特”。河道中所产菊花石为世界一绝,多次获国际赛大奖。浏阳河畔还有湘绣、花炮、豆豉、茴饼、纸伞、竹编等特产。

4. 人文资源:清末民初,前有谭嗣同、唐才常,后有焦达峰、陈作新,均以身殉国,名垂青史;菊花石雕名老艺人、部级工艺美术大师戴清升;现世界著名音乐家谭盾、著名作家张扬、《浏阳河》的词作者等。一曲《浏阳河》也唱出了浏阳的知名度。

二、策划目的

1. 塑造和传播浏阳城市形象,打响浏阳的知名度、提高浏阳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树立品牌。

2. 带动浏阳市的经济发展,吸引投资商、企业家到浏阳投资。

3. 推进湖南省旅游开发建设精品化,旅游宣传促销品牌化,促进全省旅游业发展。

4. 推动浏阳市乃至整个湖南省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策划原则

1. 整体策划,分级负责,协调合作,务求实效。

2. 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3. 活动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现实性。

四、组织形式

政府主导,各部门分工合作,社会各界力量参与。

五、主题口号(任选一个)

1. 浏阳狂欢夜,唱响新浏阳。

2. 多彩浏阳,中国璀璨之光。

六、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

湖南省旅游局、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湖南省广播电视局

承办单位:

浏阳市旅游局及有关县(市)人民政府

七、主要活动及程序

以舞蹈歌曲形式的大型晚会为主,辅以龙舟、竹排、水上芭蕾、巨型彩龙、日景烟花、彩色气球表演。此外,还将举行湖南各地手工艺品的制作展、国际烟花艺术展暨世界烟花博览会等系列活动。

(一)湖南旅游节新闻通报会

1. 主要内容:湖南省政府省长周伯华召开湖南旅游节安排新闻会。

2. 地点:浏阳神农山庄

3. 时间:9月11日 9:00

4. 费用:约20万

5. 邀请人员:境内外各地媒体、记者

(二)湖南旅游推介会

1. 主要内容:推介湖南旅游资源、旅游胜地。推进旅游开发建设精品化、宣传促销品牌化。

2. 地点:浏阳仿古街

3. 时间:9月11日 15:00

4. 费用:约20万

5. 邀请人员:9+2省区旅游局及相关部门的相关领导;境内外媒体、记者;境内外旅行商。

(三)开幕式和“浏阳狂欢夜,唱响新浏阳”大型演出活动

1. 主要内容:

l 由烟花拼成的“热烈祝贺中国湖南旅游节在浏阳隆重开幕”巨大字幕在空中升起,拉开序幕。

l 浏阳河发源于大围山,享誉中外的《浏阳河》的词作者也是在大围山的优雅环境下创造出来的,所以邀请李谷一在大围山领唱《浏阳河》。大围山下,由选拔出100名10至100岁各年龄段的人群组成的合唱队一起演唱,并选出10、20、30、40、50、60、70、80、90、100岁的群众演员各一名出来领唱。邀请《浏阳河》的词作者在台上总领唱。山上山下相互响应,传唱《浏阳河》。

l 分为赛歌、对歌、盘歌和儿歌四个主要部分。中间穿插由夏布的制作过程改编成的民族舞、大型民族舞蹈诗《扎花女》和小歌舞《四季花儿开》等,展现湖南客家风情;同时穿插各著名歌唱家表演,包括有流行歌曲、古典歌曲、外文歌曲等,体现各地各国在浏阳的融汇。

l 宋祖英演唱《又唱浏阳河》。

l 用山水湘绣为背景台布,利用大围山的水资源,利用高科技将晚会过程投射在水幕上。在主席台摆浏阳河酒,用竹编篮盛,与会者赠送湖南特色小礼品等。

2. 总导演:邀请张恭豪,曾执导中央电视台及各地电视台的多台大型电视晚会。

3. 音乐总监:邀请谭盾

4. 舞蹈总监:邀请姜钢,曾多次担任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及大型晚会舞蹈总监。

5. 演员阵容:邀请李谷一、宋祖英、郎朗、世界著名男高音演唱家张建一,以及旅欧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孙秀苇、著名华人指挥家俞峰、贝尔贡齐·卡洛(carlo bergonzi,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等一流演唱家和部分通俗歌手、演奏人员,以及群众演员。

6. 地点:大围山

7. 时间:9月11日 19:30-22:30

8. 费用:约500万

9. 规模:主席台及嘉宾区一万人左右,现场观众共计十万人左右。

10. 票价:票价按座位区域不同而有所不同,平均票价150元左右。

(四)传统特色品现场制作展暨特色美食展

1. 主要内容:

a. 汇集湖南各地的手工特色产品,由各著名的传统手工艺人现场制作:

l 摆放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的浏阳菊花石雕《梅兰竹菊》花瓶的复制品,并由当地出名的雕刻家现场进行菊花石的雕刻表演,成品现场出售;

l 湘绣(双面绣)展示及制作,成品现场出售;

l 夏布制作工艺展示,并将制作出来的夏布裁剪成民族服饰,成品现场出售;

l 现场手工制作浏阳纸伞、竹编等,成品现场出售。

b. 汇集展出湖南各地的特色美食、精美小食等让游客免费品尝。

2. 地点: 浏阳河观光带

3. 时间:9月12日 8:30-16:30

4. 费用:约50万

5. 规模:可接待XX0人左右

6. 形式:免费参加参观

(五)国际烟花艺术展暨世界烟花博览会

1. 主要内容:展会开幕式。由烟花拼成的“多彩浏阳,中国璀璨之光”、“热烈祝贺国际烟花艺术展暨世界烟花博览会在浏阳隆重开幕”巨大字幕在空中升起,拉开序幕。

2. 地点:浏阳国际烟花展览馆

3. 时间:9月12日 19:30开幕

4. 费用:约40万

5. 规模:可接待XX0名观众

6. 参观:免费参加

八、宣传

1. 电视:提前一个月在湖南卫视黄金时间和中央电视台插播宣传广告。5次/天。

2. 报纸:提前一个月在《湖南日报》、《长沙晚报》、《潇湘晨报》等刊登广告以及专文。

3. 电台:提前一个月在湖南各电台播放广告。10次/天以上。

4. 网站:与新浪网、携程等各个旅游网站合作,将各个网站与湖南省旅游局链接。

5. 提前在湖南各市区集中点燃放浏阳烟花,每天一个地方,传回浏阳市。

九、经费筹集

1. 政府财政启动资金(控制在300万以内)。

歌曲又唱浏阳河范文2

从我国第一首具有鲜明、成熟的中国风格的钢琴曲《牧童短笛》至今日,无数的钢琴作曲家、演奏家在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技法、旋律色彩及技巧革新等方面进行了不断地探索与尝试,将西方作曲技法有机地与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相融合,涌现出大量优秀的体现我国民族特征的改编钢琴作品。湖南民间音乐改编钢琴作品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曲目众多且体裁广泛,从创作素材来源划分,可分为以下两类。

1、由湖南花鼓戏改编而成的钢琴作品

钢琴组曲《刘海砍樵》,由葛顺中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根据同名湖南花鼓戏改编创作。全曲共三个乐章,分别为《清晨砍樵》、《胡秀英》和《成姻》。各乐章均为羽调式,以原戏曲故事情节为主要内容,采用变奏曲式、多主题七部回旋曲式和自由曲式等曲式结构,对原戏曲旋律进行改编创作,勾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故事情节。

《湖南花鼓》,由奚其明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一首极富湖南民间音调色彩的钢琴改编作品。该作品以湖南花鼓戏《丫环调》及《刘海砍樵》的旋律为素材,采用民间歌舞的锣鼓节奏,形象地描绘出锣鼓喧天的欢快场景和“青年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①其独特的创作技法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浏阳河》二首,由作曲家王建中和储望华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分别改编创作而成。这两首改编钢琴作品均取材于同名歌曲《浏阳河》。该歌曲由朱立奇、唐璧光曲②,徐叔华词,曲调源于湖南花鼓戏《田寡妇看瓜》中《秋生送瓜》唱段。两首同名改编钢琴作品在兼顾到原主题旋律的民族五声调式特点的同时,将湖南地方音乐素材与西方作曲技法有机结合,形象地描绘出蜿蜒流淌的浏阳河自然风光以及湖南劳动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看戏》,由湖南籍作曲家谭盾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晚期,其音乐素材源于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作曲家在该作品中运用“非传统”和声等西方后现代主义作曲技法的同时,有机地结合湖南本土音乐素材,如曲调旋律、乐器音色、锣鼓节奏等元素,将特殊的民族曲调韵味以“音画”的形式勾画出观看湖南花鼓戏的情景,展示出一幅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画卷。

《刘海砍樵》,由储望华创作于1986年并在1999年重新订正,根据同名湖南花鼓戏改编,全曲为三部曲式结构。作曲家以湖南花鼓戏伴奏乐器及人声的音色为素材,采用同名半音小二度叠置的音型表现花鼓调音乐中微升徵音的音乐特征,运用大量的前倚音装饰音模仿花鼓戏的润腔效果,使用非同名半音大小二度叠置音型、加音和弦、七和弦和九和弦等表现湖南花鼓戏音调中“直上直下、音程大跳”的语言特色。整首作品,旋律朴素优美且活泼开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充分体现了花鼓戏的神韵。

其他钢琴小品还有如《高等师范院校钢琴基础教程一》中由陈静荠改编的《浏阳河》,陈铭志《复调小品十一首》中的《浏阳河》及林捷编配的《中外优秀旋律改编—钢琴教学曲集》中的《浏阳河》等。

2、由湖南民歌改编而成的钢琴作品

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下文简称《忆》),由谭盾创作于1978年。作曲家以湘楚文化为背景,从湖南秀丽的山水风景和浓郁的风土人情中获取创作灵感,将湖南传统民间音乐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现代气息。该组曲由八首音乐形象突出的精致小品组成,各乐章的标题分别是《秋月》、《逗》、《山歌》、《听妈妈讲故事》、《古葬》、《荒野》、《云》和《欢》。其中《逗》、《听妈妈讲故事》是作曲家根据儿时所熟悉的民谣创作完成;《山歌》的旋律及结构特征充分借鉴了湖南湖北地区流行的五句子山歌;《欢》则在原有湖南民歌曲调基础上进行改编,并吸收了民间锣鼓乐的因素。作曲家在充分借鉴湖南民间音乐尤其是湖南民歌音乐素材的基础上,以中国五声调式为基础,运用了多调性及调式游离等现代调式处理方式,使用了大量的二度、四五度叠置音程、附加音和弦、三度和非三度叠置音程等和声手法,采用如一部曲式、再现二部曲式及再现三部曲式等形式多样的曲式结构,并大胆尝试将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音效与演奏技法融入作品,如琴、筝、笙、锣鼓等。钢琴组曲《忆》中各小品的音乐主题形象鲜明,旋律优美且意境丰富,具有极强的图画性与地域性民族音乐特征。

其他如徐新圃改编的通俗钢琴曲《采槟榔》、龚耀年改编的儿童钢琴小品《桔树开花》、《摇橹》、《溜溜歌》和《小拜年》等。这些改编钢琴作品从旋律、结构及节奏等方面均表现出湖南地区民间歌曲特有的艺术魅力。

二、作品创作特点

1、作品创作素材的“源一性”

湖南民间音乐改编钢琴作品的创作素材大多取材于湖南花鼓戏及民族民间歌曲,具有浓郁的地方性音乐艺术特征。如《浏阳河》、《刘海砍樵》、《湖南花鼓》及《看戏》均取材于湖南花鼓戏代表剧目的部分唱段,《忆》中部分乐章取材于湖南地方民谣及山歌。虽然各改编钢琴作品的取材并不相同,且湖南花鼓戏与湖南民歌在体裁结构、曲调特征、音乐内容及唱腔要求等方面也有所区别,但由于湖南花鼓戏起源于湖南民歌,因此湖南民间音乐钢琴改编作品的创作素材在整体上存在着“源一性”关系。

例如,歌曲《浏阳河》的曲调源于湖南花鼓戏《田寡妇看瓜》中《秋生送瓜》唱段,而该唱段采用的是湖南祁阳小调音乐。祁阳小调自明清始即在湖南祁阳境内流传,主要以当地民间音乐“山歌”和“花灯”为基础并逐渐发展变化而成。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是由“西湖调”、“十字调”和“比古调”等川调式,以及“采莲船调"和"望郎调"等民歌小调所组成。而川调分正宫调与双川调两个曲调系统,是由四川“凉山调”和湘中羽调式民歌分别发展变化而来。(见下图):

由此可以看出,各改编钢琴作品采用的音乐素材选自广为传唱的花鼓戏唱段或民间歌曲等不同的湖南地方音乐艺术类别,作曲家将其曲调进行直接移植或加花改编作为作品主题材料,作品标题性强且音乐形象鲜明。但追本溯源,各改编钢琴作品的创作素材皆源于湖南民族民间歌曲。正是历史悠久且种类繁多的湖南民族民间歌曲影响并促进着湖南民间音乐改编钢琴作品的不断发展。

2、民族声器乐中的“润腔”因素

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十分重视线性旋律的表现力,这种线性化的旋律讲究曲调的抑扬顿挫、速度的轻重缓急以及音色的变化起伏,具有强烈的民族性音乐特征。“润腔,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声器乐作品装饰线性旋律的重要手段,是体现中国音乐民族特色的重要因素。”③为了突出改编钢琴作品中线性旋律的美感,作曲家根据湖南民间音乐的唱腔特点和传统器乐演奏的技法及音效,结合其旋律性、节奏性、力度性和音色性等‘润腔“因素,创造性的将湖南民族声器乐中的润腔技法运用于改编钢琴作品中,使作品旋律充满了浓郁的湖南地方民族风格特征。

(1)、唱腔音调中的“润腔”因素

湖南民间音乐的唱腔音调受历史原因、民族差异、地理环境及方言格局等因素的影响,种类复杂多样且错综交织,每一类唱腔均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作曲家根据湖南民间音乐唱腔语调及方言发音的特点,结合钢琴的音色及演奏技法,在作品中创造性的加入倚音、颤音等装饰音用以突出作品的润腔色彩,创作出了具有湖南民间音乐唱腔语调独特韵味的改编钢琴作品。

湘西苗族山歌节奏自由,音调悠长,演唱时可根据情感的需要伸长或缩短旋律的音值,有时会在句末运用长时值的颤音,然后拉直并以滑音声腔结束全曲。谭盾钢琴组曲《忆》中的《山歌》以湘西苗族“高腔”为素材,基本保持了湖南山歌的音调原貌特点。其中第3-9小节,每一句旋律都带有拖腔。作者在抒情自由且高亢悠扬的吟唱旋律中加入倚音,用以模仿山歌唱腔中即兴性的滑音效果,仿佛将听者带入了真实的湘西山林,聆听那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妙歌声。(见下图)

第7小节采用长时值的颤音用以模仿湘西山歌中唱腔的自由性和即兴性,自然形象且明快优美,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音乐特征。(见下图)

王建中和储望华在各自的《浏阳河》改编钢琴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短倚音,其中,王建中《浏阳河》中出现的短倚音均为二度短倚音,储望华《浏阳河》中出现的短倚音种类较多,有单倚音、复倚音、双倚音、三倚音等。两位作曲家在改编原歌曲旋律的最后一句时,不约而同的采用了二度短倚音用以强调原歌曲唱腔中的润腔色彩,不仅还原了原歌曲地方性音调唱腔的特点,而且对作品音乐形象的完美塑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见下图)

(2)、民族器乐音效的“润腔”因素

“我国民乐有着独特的音色和浓郁的中国韵味,集中体现了我国的传统美学和审美情趣。钢琴对民族乐器的模仿是中国钢琴重要的特色,增强了中国钢琴民族化的色彩。”④湖南地区的民间音乐多以丝竹、锣鼓、唢呐、笙等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因此,钢琴作曲家在改编创作时,充分借鉴及运用了这些民族乐器特有的音色和演奏手法。

储望华《浏阳河》的变奏二乐段(第48小节-全区结尾)是该曲最精彩华丽的高潮性部分。作曲家充分发挥钢琴这件多声部乐器特点,在作品中采用四、五、八度音程模仿民族乐器的和音手法用以表现主旋律,用六十四分音符的双手分解琶音来模仿古筝的“托、抹、勾”等演奏技法,形象地描绘出浏阳河碧波荡漾的自然风光,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妙感觉。(见下图)

在湖南民间音乐文化中,锣鼓作为击奏乐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苗族音乐中的铜鼓及花鼓戏伴奏中的堂鼓、边鼓、大锣、小锣和梆子等。虽作用各有不同,但均具有节奏鲜明且动感强烈的特点,增强了唱腔和动作的准确性,有力的烘托和渲染了舞台气氛。《忆》中《欢》乐章的第1、2小节,右手的八度内叠置二度和弦,与左手的四、五度叠置和弦共同模拟出锣、鼓齐奏的欢快热烈场景。第3-6小节,右手的大二度音程跳音模拟锣的音响效果,左手的分解和弦跳音模拟击鼓的不同鼓点位置。全曲从开始部分就在右手节奏的变化和左手音高的不同中形成“锣鼓对唱”的热闹场面,呈现出辉煌的音响效果和饱满的热情。(见下图)

3、民族化和声风格的体现

为了突出湖南民间音乐改编钢琴作品的民族性音乐特征,作曲家在改编创作过程中,除了将作品素材的单线条旋律进行移植改编以及对民族声器乐润腔色彩的模仿借鉴之外,还选取了大量的五声调式纵合化和弦、非三度叠置和弦、平行四五度和弦以及二度不协和和弦等和声配置手法,用以突出作品的中国风格特征。因为和声的选取不光影响着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音乐内容的深度,也直接决定了作品的风格与流派。“为了适应中国民族调式的特点,钢琴改编作品以调式风格的特质作为和声风格的依据,以此来改造西方传统和声手法,使和弦变得更丰富复杂,淡化西洋和声的功能性,形成民族色彩浓厚的和声风格。”⑤例如,王建中《浏阳河》的主题部分,作曲家采用四、五、八度和声音程的平行进行用以表现右手的主题旋律,并谨慎地引入调式变音,既表达了西洋和声中的厚重感,又含蓄的减弱了功能和声的味道,还突出了作品的浓郁的民族色彩。(见下图)

《忆》中《秋月》第一段的结束部分,左手的小二度音程跳音紧贴着右手的纯五声性主旋律构成平行性声部。但小二度音程产生的音响效果极不协和,并不属于五声性调式体系,却在近现代和声中占有重要地位。作曲家巧妙的将二者结合起来,使该乐段产生的音响效果既具有五声性风格,又将近现代和声手法完美的融入其中,配以由弱到强的演奏要求,形象的表达出作品标题中“月色”的图画性色彩。(见下图)

结语

民间音乐改编钢琴作品是将我国独特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融入钢琴艺术的二度创造。其大多选取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或被公众普遍喜爱的、具有独特民族性音乐风格的旋律作为创作素材,用适合钢琴演奏的方式予以改编,在保留原作品风格的同时又兼有自身特有的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作曲家在进行改编创作时,选取具有突出代表性的湖南地方民间音乐作为素材,将我国传统音乐中乐音的带腔性、音调的五声性、织体的单声性等典型特征融于其中,在中国改编钢琴作品的发展道路上形成了极具有湖南地方民族音乐独特魅力的创作风格。

参考文献

[1]韩林申等编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钢琴基础教程4[M].上海音乐出版社,1985.

[2]“朱立奇与唐璧光、湖南新闻发展中心著作权侵权纠纷、名誉权侵权纠纷案”.文号(2000)长中经二终字第76号.

[3]丁菲菲.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论王建中钢琴作品中体现的润腔因素[J].音乐创作.2011(03).

歌曲又唱浏阳河范文3

关键词:民族化;中国钢琴改编曲;浏阳河;比较分析;创作技法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53-4

一、中国钢琴艺术的民族化及其发展

钢琴艺术民族化的主要表现,就是钢琴作品创作的民族化。魏廷格先生说过:“中国钢琴艺术的主题是中国钢琴曲的创作。舍此,则无本质意义上的中国钢琴艺术。”说明中国钢琴作品的创造从音乐的表现意境和创作手法都不同于西方音乐的表现思路,我们有着独特的民族色彩。

上世纪70年代初,《浏阳河》这首由唐壁光原创(徐叔华词),充满湖南浓郁地方风味的歌曲,被作曲家王建中和储望华分别改编成同名钢琴曲《浏阳河》。原曲《浏阳河》是C徵五声调式,中速、2/4拍,歌唱的风格是亲切的歌颂的。曲式结构上是整方型四句体加尾声的单乐段形式,主题是歌颂中国伟人的光辉形象,表达出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对的爱戴之情。两位作曲家在改编创作该曲的过程中,保持了原主题旋律的民族地域特点,并运用了西方作曲技法,将其有机地与中国音乐元素相结合,充分体现了钢琴这件“乐器之王”所具备的全部特性。从音响效果和处理技法上两位作曲家风格迥异,但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创作时期上说,两首作品均诞生于“”末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为了便于研究和全面深入揭示两位作曲家在该曲创作中艺术风格上的异同点,从对作品的音乐材料及发展手法、和声、节奏和曲式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本体研究和对比分析,以期能窥探两位作曲家创作此曲的艺术共性与不同的风格特征。

二、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析

(一)曲式结构对比分析

王建中改编的《浏阳河》按照原创歌曲的四句体乐段结构改编的。全曲90小节,包括引子、主题的初次呈示、中部、再现部以及尾声五个部分。

这是一种采用了带引子和尾声的综合了三部曲式和变奏曲式特征的混合曲式。因为按照我国传统音乐由于民族心理习俗的不同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不同等很难直接用西方的曲式规律去套用,而王建中的这首《浏阳河》就是依据了我国民族特色的趋势特点来改编的,它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曲式结构的安排使曲子色彩明朗,让人欣赏时有着层层推进的感觉,并有着一个宏大的结尾。

引子(第1―9小节),采用歌曲最后一句,此处的创作技法采用八度加五度的旋律模式,模仿了民族乐器中笙的和音方法,用以描绘浏阳河的宽广与秀丽,句子工整、平稳。

A(第10-32小节)旋律优美、质朴极具歌唱性,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秀美山河的礼赞和对伟大领袖的无限缅怀之情。

A(第33―52小节)是主题的第一次变奏,也是全曲最核心的段落,具有三声部复调特性和多乐器的交响性。

中段B(第52-59小节)全曲的华彩性段落,其织体主要是由民族五声调式的分解和弦组成。

再现部(第60-90小节)。该曲尾声段落,前部是A的变化再现,第77-88小节是扩充型段落,右手的八度旋律弹奏左手的三十二分音符长琶音式跑动,使音乐更宽广,情绪更为饱满,而尾声的短琶音要奏得很秀气、柔美,像潺潺溪流漫无声息地汇入母亲般温暖的浏阳河,给人以余音缭绕,意犹未尽之感。

储望华改编的《浏阳河》全曲76小节,是一首典型的主题变奏曲。是由引子和主题加两个变奏构成的变奏曲式结构。结构分析图示如下:

引子(1―4小节),虽不是民歌中的某段旋律,但是音乐素材是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音乐,具有浓郁的山歌风特征。开始双手高音区相隔八度用琶音形式奏出,随后右手再移高八度作模仿,描绘了清晨的浏阳河雾气腾腾,山清水秀的美丽自然风光。

主题A(第5-21小节)旋律优美具有歌唱性。

变奏一(第22―47小节)是主题的第一次变奏。其中第22-38小节构成的前半段,采用左手旋律右手伴奏模式。

变奏二(第48-76小节)是全曲改编最精彩最华丽的部分,也是全曲的高潮性段落。

(二)曲式结构异同分析

从《浏阳河》这首湖南民歌的结构看,全曲总共17小节分别由四个乐句组成,其乐句结构为:4+4+4+5。在改编成的两首钢琴曲中,这四个句子构成的主题同时完整都不约而同的出现了三次。在引子之后,第一次右手弹奏旋律,左手以较简单的节奏型伴奏,更着重突出旋律的美感。第二次旋律线条均都安排在了左手,右手以半分解或全分解音型作伴奏,并且采用的都是五声性的32分音符作华彩段的连接引出主题的第三次出现。最后在意犹未绝的尾声中结束全曲。这是两者在结构安排上的共同点。虽主题基本内容及穿插顺序完全一致,但在曲式结构所属类型上却完全不同,真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王建中改编的《浏阳河》因在华彩段作了剧烈的扩张,起着近似中段的作用,主题第三次出现又是第一次仅有微小变化的重复。而储望华在华彩段结构规模上较前者不但小了很多,不能充分发展而形成发展中段外,第三次的主题出现也是完全区别于第一二次主题的性格。这样的布局,使该曲结构呈典型的变奏曲式结构特征。

(三)调式调性对比分析

从调式分析看,民族调式具有游移性和双重性两个特点。不同的调式调性决定着不同风格的作品,以及要表达的意义。这两首作品虽均为民族五声徵调式,调性上却有着很大差异。

前者为E徵,色彩明快,情绪饱满激昂,突出了原曲歌词上赞颂性的的风格特点。例如在中段中(52-59)小节是全曲的华彩性段落,其织体主要是由民族五声调式的分解和弦组成,没有小节线。储望华改编的《浏阳河》也在引子部分采用了五声性民族调式中的分解琶音,并紧紧抓住湖南音调中以羽音开始的四音列结构特性,把浏阳河刻画的惟妙惟肖。全曲是降A徵,色彩飘逸,情绪轻松愉悦,着重描写的是秀丽的浏阳河景色。一首从歌曲意义出发,另一首则是从歌曲旋律优美的角度展现。所以我们的听觉上会产生两种不同的音乐感受。

两位作曲家都大量用到了模进和离调手段,并且在特征音的处理上都巧妙地用于和声结构内部,在民歌改编合理地规避了这些特征音的功能性倾向,突出了民族和声,掩盖了西方传统的和声形式,使调式色彩变得更加丰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了两位作曲家作曲技法的“大师级”风采。

三、民族和声

结合中国民族调式的特点,中国钢琴改编曲的和声风格的依据是调式调性,融合西方传统和声手法,把和声民族化。在分析中,显而易见的是,两位作曲家运用和声的手法惊人的相似。他们都频繁使用了:平行进行的空四五度。旋律以空四五度和弦弹奏时,与我国传统乐器琵琶和弦弹奏法相似,具有空旷飘逸的音响特点。形成了民族色彩浓厚的和声风格。

(一)王建中《浏阳河》中的和声运用

王建中的《浏阳河》采用的是A宫系统的E宫调式曲。他的和声中大胆使用重属和弦(如图示中第二小节)和偏音并将他们巧妙地用于结构内部。这种“含蓄”的方式减弱了功能和声味道, 使之与五声音阶旋律相融洽。A段部分充分展示了作曲家洋为中用的创作技巧。首先作曲家不消极规避西洋和声的功能倾向,而是通过非三度叠置和附加音手法加以合理化处理;其次大胆利用离调手段使调性处于一种游移状态增加了中国音乐的朦胧色彩;再次,灵活使用四五八度和声音程,使其既有西洋传统和声的厚重感又增强了民族乐器中的和音特色。在民族和声中,这种附加音使色彩性的加强,不改变和声功能。如下图所示:

(二)储望华《浏阳河》中的和声应用

储望华《浏阳河》同样也运用了空四五度的和声手法。例如第34-37小节的双音空五度或四度的跳奏。如下图所示:

和声上,作曲家巧妙地将降G还原并用在和声纵向结构内部,这样不但合理的使用了传统和声的固定倾向性原则又让调性色彩有了新的变化还不至于丢掉民族和声的五声性效果。

(三)和声民族化手法的异同

为了适应中国民族调式的特点,钢琴改编曲以调式风格的特质作为和声风格的依据,以此来改造西方传统和声手法,使和弦变得更丰富复杂,淡化西洋和声的功能性,形成民族色彩浓厚的和声风格。通过对两首作品的详尽分析,他们在和声配置手法上都用到了:(1)五声调式纵合化和弦;(2)非三度叠置的和弦;(3)副属和弦;(4)平行进行的四五度和音。这些配置手法的综合运用其目的都是替代或削弱西洋和声的功能性,使和声音响适应民族审美习惯和旋律调式特点。同时也是钢琴风格民族化的有效方法。

四、复调技法对比分析

西方的复调音乐是多声部音乐的一种,是与主调音乐相对应的。复调音乐的基本特征是在于若干相对独立的旋律相结合,并通过旋律之间的对比,交织与呼应来表达乐思。而中国传统音乐大部分是以主调音乐为主的。主调音乐的基本特征是在于它只有一个声部是主旋律,辅之以若干声部构成的伴奏织体,共同完成一个音乐形象的塑造。西方复调技法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使用与发展,形成了带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复调音乐。而复调技法也是体现民族音乐线条美的常规方法。支声复调、对比复调、模仿复调以及特殊音型与民歌主题对比的复调结构也是中国传统作品中经常见到的复调技法。

(一)王建中 《浏阳河》中的复调技法

在引子中,低声部六连音的使用模仿的是流水的音响效果。这个明显的特殊的音型在后面的发展中多次出现,形成了这一乐曲的一大特色,于苏贤教授讲“运用造型性的固定音型与主题旋律相结合的对比复调结构是中国传统复调音乐中常用的手法之一”。根据这一说法,我们可将这种标志性的六连音看作是作者为主题旋律特写的造型性固定音型。在第27 ― 32小节作曲家为了能在旋律相同的基础上给听众造成不同听觉感受而使用了带有卡农性质的隐伏二声部的旋律结构引入叠句如下图所示:

高声部旋律本身就隐含了两个声部,分别以四度双音和单音的形式呈现旋律,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又是以八度进行的,这就形成了一个隐伏二声部的旋律;同时,下方八度的模仿,又构成了一个二声部的卡农结构。而这种卡农性质的隐伏二声部结构也是中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常用的作曲技法之一。

第33―52小节是全曲最核心的段落,具有三声部复调特性和多乐器的交响性。高声部采用六连音的琶音式伴奏,模仿竖琴的刮奏效果。

(二)储望华《浏阳河》中的复调技法

在这首《浏阳河》中复调的运用集中在后面的变奏中。第一个变奏的结尾处,出现了隐伏二声部。在全曲高潮性段落(第48――72小节),旋法上,作曲家也首先用复调性创作技巧。八度的运用展示了不同音区的旋律色彩。左右手同时进行旋律的演奏。作曲家巧妙地将节奏发生了变化,繁简结合,华彩填充,烘托出两条旋律线你呼我应的音响效果。在这一变奏中,出现了以48分音符快速流动的“流水音型”,也在旋律之中加入了快速的下行24分音符。与王建中《浏阳河》不同的是,这里的特殊音型被用于了旋律之中,却在音响效果上模拟了古筝中琶音的伴奏音型。我们可将这种标志性琶音看作是作者为主题旋律特写的造型性固定音型。这一乐段的描写,作者大量运用了这种绚丽的技法加以修饰,又充分运用了中国民族风格的复调技法。如下图所示:

(三)复调运用的异同

对于中国乐曲大部分以单旋律为主的民歌来说,创作中国民歌的钢琴改编曲,复调的运用是使得钢琴改编曲丰富多彩,突破单旋律的中国民歌的重要手法之一。在中国钢琴曲改编的复调运用中多数作曲家采用的都是综合性支声形态的复调技法。这种形态的主要特点是和声性支声形态和旋律性支声形态的混合使用或是交替使用,综合性支声形态中含有较大的对比因素,往往是其中和声性支声声部构成对比的一方,旋律性支声声部以其律动的不同,构成对比的另一方,甚至包含一些模仿的因素。其中,旋律性和声声部多以其装饰的方式呈现。即:节奏加花,加密,大量运用经过音、辅助音、同音反复和隐伏声部写法。在对比两首《浏阳河》中,我们不难发现以上这些手法是大量的出现在乐曲中的,尤其是变奏部分和再现部分。这不仅仅增添了旋律的美感和多样性,与呈示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也把中国传统民族乐器演绎这些民歌时的即兴性表现出来了。所以这种手法是我们创作改编时应汲取和沿用的。

五、旋律技法的对比分析

在广博精深的中国传统音乐之中,旋律是主要表现手段。旋律又称之为“曲调”,是音乐作品的灵魂,是抓住欣赏者内心的东西。一条单一的旋律线条足以揭示页顶的内涵,抒发特定的感情。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改编,一方面继承了传统音乐中旋律线条突出的特点,另一方面又以充分发挥钢琴这一多声部乐器表现性能的和声、复调、织体、节奏等手法,丰富并发展了旋律线条。同时,中国钢琴音乐的旋律无论旋法还是节奏,大多有着鲜明的东方音乐的特色与浓郁的民族音乐的韵味。

在对民歌作品的改编过程中,两位作曲家均用了丰富的节奏和复调的手法,为这首脍炙人口的民歌锦上添花。

(一)王建中 《浏阳河》的旋律技法

王建中改编的《浏阳河》采用的是把歌曲的最后一个乐句作为引子,并且在发展中反复的以变奏的形式出现。第一次出现是在原有旋律上加入了八度并在声部内加入了五度音程。伴奏采用的是快速的分解和弦增强了旋律流动感如下图所示:

第二次出现时,与第一次不同的是,把柱式和弦分成“二对一”的节奏型,速度也较之快了一倍。伴奏却换成了八分音符与这时快速的旋律相呼应。如下图所示:

在反复出现的第三次,旋律在中声部内,外声部用六连音为旋律加花。这一段出现时也是全曲最华丽的一段。如下图所示:

在浓墨重彩的上一段结束后,全区也渐进结尾。旋律又恢复了简单明朗的色彩。在个别音上加入了装饰音作为修饰,伴奏音型也放慢了速度。如下图所示:

最后一次的出现与引子部分相互辉映。只在旋律节奏上稍加浮点音符处理。使乐曲回归到原汁原味的曲调上来。如下图所示:

(二)储望华《浏阳河》

储望华改编的《浏阳河》引子部分是依据调式调性再次创作的一段旋律,他所采用的独居中国风格的散拍子。并且音域在高音区里,作者这样的设计实际上是在开头营造浏阳河源头清澈的一股泉水。接着一个短小的华彩仿佛是浏阳河由远而近的奔流而来,又用一个小节的和弦分解正式进入歌曲旋律。主题虽然也是贯穿整首乐曲但只出现了三次,并且每次的出现都加入新的元素,给听众以耳目一新之感。在第一次出现时如下图所示:清晰地旋律线条,与原旋律没有区别,给人呈现的是浏阳河清新秀丽之美。

第二次变奏时,旋律线条很清晰的成为了第二声部在高音区内,为旋律采用了OXXX的节奏型,极富娱乐旋律的流动感,又清晰地表现了元旋律如下图所示:

最后一次变奏形式是旋律加入八度,并在内声部以三度音程填充,伴奏同时也在重复旋律,这段节奏紧凑,旋律音响丰满,并在每个乐句之间加入下行大琶音,把浏阳河壮阔的景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并由此推向高潮结束。如下图所示:

(三)装饰音对比分析

钢琴作品中装饰音的种类繁多,而它的运用源自于中国民族乐器的独特演奏法和中国乐曲演奏时一定的即兴性,也源于乐曲中生动形象的描绘与写生手法。中国钢琴作品中大量的装饰音都是直接借鉴中国民族音乐的装饰手法来创作的。例如:古筝的揉吟滑按、二胡的顿滑抛颤等等。中国音乐以单音内部的丰富变化来表达独特的语气, 这一特点反映到中国钢琴作品当中就是利用各种装饰音在谱面上写出来表现相应的音响效果。装饰音在中国钢琴曲改编中是不可或缺的一大亮点。装饰音以其自身的艺术特色增添了中国音乐的神韵。

1、和弦琶音在两首作品中的体现

两首乐曲中据大量使用了和弦琶音。在王建中的《浏阳河》中和弦琶音主要是用于乐段的结尾处、主题段的伴奏和再现部分的伴奏中。通过用琶音和弦模拟古筝的弹奏方式,对不同声部的音符进行装饰来表达丰富的音乐情境。和弦琶音用于此曲主要的目的就是描写浏阳河流动着的形态。较之王建中的《浏阳河》,储望华的这首《浏阳河》更像是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水墨风景画。在乐曲开始的第一小节第一拍上就是一个和弦大琶音,并在曲中多处使用这种装饰音。这进一步说明了和弦琶音是中国钢琴改编曲中重要的创作手法之一。它往往能体现中国乐曲的意境之美。

2、波音在两首作品中的体现

波音在这两首《浏阳河》中出现的次数仅次于和弦琶音。波音的演奏使单一的旋律线条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乐曲古典韵味,起到了点缀旋律的效果。

3、颤音两首作品中的体现

中国钢琴音乐中作曲家对颤音不同方式的运用给钢琴音乐增添了多样的色彩。在储望华《浏阳河》中在第一个变奏结束是出现了自由延长的颤音,演奏力度为弱。出现在这里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即意味着上一个乐段的结束有暗藏着一个新的乐段的开始。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2]赵晓生.中国钢琴语境(连载文章之12)[J].钢琴艺术,2003,(12).

[3]魏廷格.论王建中钢琴改编曲[J].中国音乐学,1999,(02).

[4]樊祖荫.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音乐出版社,2003.

[5]陈旭.王建中钢琴作品的和声手法[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03).

[6]侯颖君.论钢琴改编曲的音响、和声、材料和结构重组(4)[J].钢琴艺术,2007,(07).

[7]代百生.何谓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从文化视角研究中国钢琴音乐[J].中国音乐学,2006,(08).

歌曲又唱浏阳河范文4

花鼓戏电视剧《书记有本难念的经》,是描写中央的“三农”政策后,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种田不收税,上学不收费,外流变回乡,可把书记累。整个戏的音乐热烈奔放,欢天喜地,片头的第一句就是热情的《浏阳河》,把人们带到了浏阳市那热气腾腾的山山水水,一个崭新的浏阳乡下,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花鼓戏必须姓花。这是需要我们坚守的老提法,如同京剧必须姓京,豫剧必须姓豫一样。花鼓戏很久就有人这样提,也有人是这样做的。但把握分寸很难:右一点,别人说你太老,左一点,别人说你像歌。如何做到姓花,又具有时代特点?主要在于每一个人对其分层的具体掌握和实际操作中。

曾经为了花鼓戏的曲调新鲜,多次到湖南民歌中去找素材。如此,在欧阳觉文的创作中并不少见,如《羊角号与BP机》中的哭嫁歌;《秋天花鼓》中的绿鸟绿肚皮;《作田汉子赶潮流》中的长沙山歌等。可见湖南花鼓戏大多来自湖南民歌,他们之间有血缘关系。他告诉我,不可多用,它们之间毕竟有距离。

曾经为了长沙花鼓戏的丰富,将衡阳、邵阳等地的花鼓戏曲牌用于长沙花鼓戏,用长沙话演唱。这种方法也很成功。省花鼓戏剧院的老一辈音乐家左希宾、张国辉等,用他们的创作实践,形成了颇具影响的“省花路子”的创作方法,并得到了观众和专家们的好评。

任何一种创新都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曾经为了突出长沙语言,以语言的平仄来构成花鼓戏曲调,而且构成了一个戏,有调性和调式的区别,但听不出是花鼓戏中的哪一个调,好处就是自由。然而,懂花鼓戏的人,有点不买账。

为了花鼓戏旋律更美一些,多用属于花鼓戏小调范畴的丝弦小调,比如“四季相思”、“倒贴”等。好处是花鼓戏好听了,乍一听,有种新鲜感。但丝弦小调是江浙一带的摊簧曲调,沿着长江水路,随着商贾,漂落在江南各地。江南一带的小戏大多都有这类曲调,虽说都是用各地的方言演唱,总是有些大同小异。

以上的各种方法,都为花鼓戏的丰富、优美增添了不少色彩,仍然还可以用。

有一种方法必须要坚持:即要用人们熟悉的曲调。演出和看戏,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他们是相辅相成不断地发展起来的一对兄弟,没有观众,哪来的演出。湖南花鼓戏,号称有三百多个曲调,有许多曲调类似,有些甚至是改头换尾。长沙花鼓戏中,一般不过八十余个曲调,常用的也不过三十多首。在电视剧《书记有本难念的经》中,坚持让书记用[十字调]和[西湖调]来演唱他所有的唱段,为的是用观众熟悉的曲调。特别是到外省演出,观众就知道“小刘海在茅棚别了娘亲”,为什么?五十年代在中央电台放过《刘海砍樵》,七十年代在中央电台放过湖南花鼓戏的“朝霞映在阳澄湖上”,都是[十字调],观众听过,熟悉,湖南花鼓戏就是这玩意。省内的观众当然知道得更多,特别是农村,花鼓戏还在不断的唱,年轻人知道花鼓戏的还不少,妈妈抱着去看,爸爸牵者去看,从小就受到花鼓戏的熏陶。我在乡下演出那么多场,对此深有体会。

书记的第一个出场就是六句[十字调],让人们知道,这是一出湖南花鼓戏。在书记遇到困难的时候,用了[西湖调]。这也是人们熟悉的曲调(我们在下面演出,一个[西湖调]可以通过千变万化来演唱一台整本花鼓戏)。石柳(女,书记的年轻妻子)用[花石调]演唱,石嗲(书记的岳父,小煤矿的老板)用[渔鼓调]演唱,龚喜(花炮老板的亲戚)用[安东调]演唱,孙老板用[过江调]演唱....几乎是一人一个调,从开始到结束,也是常说的曲调贯穿的方法。

人们不仅要问,人物都是一个曲调到底,在表现情绪上能做到吗?这就需要想出创新的办法。比如[十字调],印象是刘海唱的,刘海是古代人,书记是现代人;刘海是个年轻粗犷的砍樵汉,书记是教师出身,镇里领导干部一把手,两个人物是风牛马不相及。如果用机械的观点来看,两个人就根本不能唱一个曲调,哪怎么办?花鼓戏曲调,古典戏里都用过,演现代戏岂不全部废除?其实,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以演现代戏为主,很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演出花鼓戏《沙家浜》,郭建光用[十字调]演唱,就完成了角色所要完成的所有任务。

音乐创作要根据人物身份性格特征和此时此景的特定情况下去写。书记刚从学校调到镇里当一把手,他对美丽山村的工作是新鲜的,对镇上的前途是充满希望的,他心里装着一团燃烧的火。“新官上任把民情访,下村调研到谭江”,没有用[十字调]上过门,用了一句优美的引子,让他充满希望地上场,唱[十字调]尽量跳进少一些,级进多一些,这样更优美亲切。花鼓戏的改革无非就是旋律美一些,唱腔符合人物当时当地的情感。要花鼓戏的[十字调]变得优美,黎锦光先生写《采槟榔》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用的基调是[十字调],那么巴心巴肉,旋律多么漂亮呀!

第二段书记的唱,也是用的[十字调],表现了书记对“处处都有打牌吆喝声”的忧虑。必须让该曲调有些沉闷,怎么办?在许多分句上多次重复“羽”音,情绪就不一样了。最后一句表示他要决心改变这种面貌的时候,让“羽”音高八度演唱,从沉闷到激昂,情绪立即发生变化。还有后面的演唱,用了G调[十字调],变成了一种劝说的情绪。所以用一个基调作为一个人物的贯穿,不仅人物形象鲜明,而且观众印象深刻。如果加上有印象的乐节作为主题,则真正是完美的人物音乐形象了。观众是非常聪明的,你的创作主动,他一听就十分明白。这也就逼着创作者去冥思苦想的将一个曲调,适应于各种不同的情绪进行演唱。于是就有[十字调]慢板、快板,或是四句式十字调,换骨头十字调,G调十字调,与采茶调相结合的十字调等。

一个人物用一个基调作为贯穿,并不排斥吸收其他曲调,只是其他曲调的成分要相对少一些。这个《书记有本难念的经》的书记,采用了一段[西湖调],运用在几个[十字调]之间。“一把手,不好当”,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他有些畏惧。“真不如手拿教鞭在课堂”,[西湖调]恰到好处地描写了这种矛盾的情绪。

如果把书记比红花的话,其他的人物就是绿叶围绕在书记的周围。其他的人物都有各自的基调,这就呈缤纷之势,构成了这个戏的音乐。当然还用了浏阳的民间小调,如宣传队在排练节目的演唱,就用了浏阳的[十杯酒]等,表现戏的地域特点,也使音乐更加丰富。

是不是这样设计,音乐就杂乱呢?没有。正如湖南的四大河流入洞庭湖一样,清清楚楚摆在舞台上。浏阳的观众看这个戏的电视剧的时候,他们很喜欢这台戏,是他们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事,熟悉的音乐,感到很亲切。

歌曲又唱浏阳河范文5

关键词:流行音乐 民族元素 “中国风”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61-01

简洁的语言、易记的旋律、活泼的节奏、贴近人们的生活情景和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这些特点,使得流行音乐成为现代的一种最具传播性的大众化音乐。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在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一代又一代音乐人的创作实践,不断有着新的流行音乐形式产生。尤其在跨入21世纪后,中国的流行音乐因为不断加入了新的元素而变得色彩纷呈,其中流传最广的就属融入了“中国风”元素的流行歌曲。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当下中国流行音乐吸收民族文化元素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

1 引用中国古典诗词

阐述一首歌所要表达的感情和主旨,歌词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古典诗词非常讲究韵律,大多音乐感强。同时,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思,古典诗词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的功能,表达出中国人含蓄内敛、迂回曲折、动人婉转的情感世界,这恰是当今诸多流行歌曲创作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因此,许多音乐创作人大胆地采用拿来主义,直接挑选经典的唐诗宋词,谱上曲,用现代音乐来诠释千古名篇。

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的歌词就是完全引用的我国北宋大词人苏轼的作品《水调歌头》。苏轼在这首词中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曲折的人生体验与认识。根据歌词内容,王菲在演唱中略略放松声线,融入气声即似断还续的缥缈稀声,用其空灵的歌声诠释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新境界。

台湾女子组合SHE演唱的歌曲《长相思》中的说唱歌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是运用了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一部分。这样的结合更增加了歌曲所要表现的悲伤落寞感。

2 应用中国戏曲唱腔

中国古老的戏剧文化历史悠久,并且有着独特的艺术韵味,但似乎并不能吸引现代年轻观众的目光。因此把戏曲的艺术韵味融合到音乐创作中逐渐也成为音乐创新的手段之一。

李玉刚的代表作《新贵妃醉酒》就是一首成功的流行京剧音乐。它的特色在于歌曲的前半部分是李玉刚清脆刚劲的男声演唱,高潮部分“爱恨就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爱恨两茫茫,问君何时恋?台倒影明月,谁知吾爱心中寒,醉在君王怀,梦回大唐爱”则展现出了李玉刚的拿手旦腔特色。歌曲将京剧唱腔与流行唱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双声”唱法极富韵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是我国越剧《红楼梦》中的著名选段,而零点乐队却演绎出了一个摇滚版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在重金属的伴奏之下,主唱周小欧完全用普通话演唱这段著名越剧选段,与其对应的是字正腔圆地地道道的越剧女声,两者相结合为这首歌曲增添了别样的风采。零点乐队对于中国传统戏剧别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与突破。

3 融合中国民族器乐

中国的民族器乐艺术源远流长,很多流行音乐人会从民族器乐作品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加入民族器乐的元素,来凸显自己的音乐风格。

周杰伦演唱的《东风破》就是根据古琵琶曲《东风破》改编而成。这首歌模仿古小调曲风,加入的主要乐器是琵琶和二胡。琵琶和二胡是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琵琶的音色清脆、明亮,具有较强的穿透力;二胡的音色圆润柔和,优美动听,近似人声。两者在歌曲中的结合深化强调了整首歌的情绪体验,把歌曲所要表现的哀怨无奈之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中间和结尾处的两段二胡独奏,听起来有微微伤怀的情绪,让听者很容易随着音乐进入回忆世界中,引起无尽的惆怅和感慨。

魏晨的《少年游》也是一首典型的“中国风”流行歌曲,除了加入了中国戏曲元素,歌曲还在伴奏乐器中用到了民族乐器琵琶和笛子。笛子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音色清亮活泼,表现力十分丰富,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在《少年游》中,悠扬的笛声则表现出了歌曲复古而又活泼的音乐风格,笛子与琵琶的相辅相成,使得歌曲的曲风更加轻快阳光,似乎给听者勾勒出了一个风流倜傥的少年形象。

4 运用中国民歌元素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分布广,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风土人情使得民歌种类繁多,蕴藏十分丰富。民歌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魅力,一些经典作品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具有广泛的的群众基础。因此,从民族声乐作品中搜索创作与演唱的灵感,也逐渐成为流行音乐的重要选择。

周笔畅演唱的《浏阳河2008》就是以湖南经典民歌《浏阳河》为蓝本的。歌曲的引子是《浏阳河》的原唱著名歌手李谷一遥远空荡的天籁清唱,由此牵引出周笔畅婉转悠扬的全歌部分。这首歌以R&B曲风为主,民歌与流行演绎结合,两种唱法、两种曲风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藉由全新编配成符合新时代气息的流行歌曲。这类民歌改编的流行歌曲,既能呼唤年长者的时代记忆,又能使年轻的听众轻松地接受并传唱,变相地实现了对民歌发展历史的继承和传播。

歌曲又唱浏阳河范文6

1、概况:

浏阳河又名浏渭河,原名浏水。因县邑位其北,“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故称浏阳。浏水又因浏阳城而名浏阳河。全长234.8公里,流域面积4665平方公里。

2、旅游资源:

(1)自然资源

浏阳河:十曲九弯,两岸青山翠枝,紫霞丹花。

浏阳河漂流:浏阳河第一湾(浏阳市高坪乡境内)。

特产:浏阳花炮闻名中外,还有石、夏布、湘绣、豆豉、茴饼、纸伞、竹编。

(2)人文资源

开福寺、马王堆汉墓、陶公庙、许光达故居、黄兴故居、徐特立故居、谭嗣同故居、浏阳文庙、浏阳算学馆、孙隐山等文物。

(3)红色旅游

走出了一大批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副主席王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佩云、中顾委主任王首道等。走出了中国第一个为而流血牺牲的志士谭嗣同,走出了民国先驱唐才常、焦达峰。还走出了数十位挽民族之危亡、救生灵于水火的铁血将军和数万名革命烈士。可见,浏阳的“红色旅游”氛围浓厚,发展潜力不言而喩。

二、区域优势/劣势

1、优势:

(1)浏阳市社会经济基础雄厚,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浏阳市的道路状况良好,区位条件比较好,可进入性较强。

(3)浏阳河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强劲。

(4)优美动听的《浏阳河》,掠云越波,传遍了五湖四海,浏阳河的知名度较高。

(5)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国家将“红色旅游”提上日程,可以使浏阳河的“红色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劣势:

(1)浏阳市整体形象缺乏明确定位,对外宣传不够。

(2)浏阳河景区的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比较薄弱,服务水平较低。

(3)浏阳河的旅游资源缺乏有效的保护,开发不足。

三、策划目的

1、市场分析:一句“浏阳河。。。。。。”,伴随着中国的一代伟人响遍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传遍了世界各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对“浏阳河”都有一份额外的亲切和敬仰。因此,“浏阳河”的目标消费者群非常庞大。无论男女老少,都是“浏阳河”的目标消费者。港澳台喜欢文化交流的年轻人以及老一辈革命老人,亚洲甚至全世界热爱中国文化,喜欢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都有可能成为目标消费者。

2、最终目的:提高浏阳河的知名度,使浏阳河走出湖南省,唱响中国,走向世界。

四、策划原则

1、目的性原则:

(1)把浏阳河打造成国内著名的休闲旅游景点。

(2)将浏阳“红色旅游”资源和其它“红色旅游资源”整合为经典“红色旅游”线路。

2、可行性原则:

(1)浏阳市的道路状况比较好,交通便利,旅游者可进入性比较好。

(2)浏阳河经过多年发展,有良好的口啤,现在正在不断完善之中,其发展潜力较大。

(3)浏阳市政府有足够的资金和信心把浏阳河“推出去”,走出省门。

3、特色化原则:

《浏阳河》唱响了全中国,它特有的“诗歌”情怀是其它旅游资源缺乏的。因此,加强《浏阳河》的宣传和推广,让人们产生去浏阳河旅游的动机,

4、政府主导和市场结合的原则:

(1)政府主导,依靠浏阳市政府,甚至湖南省政府的强烈支持和推广。

(2)提高浏阳河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五、主题口号

唱响古今,璀璨浏阳!

六、组织形式

主办:浏阳市政府

承办:浏阳市旅游局

协办:湖南卫视电视台

七、主要活动

1、音乐晚会:其中有大合唱《浏阳河》版,以及抒情版的《浏阳河》,小品等。

2、放烟花:音乐晚会结束后放烟花。

3、征文比赛:要求参赛者围绕浏阳河这个主题写文章。通过这个征文比赛,来提高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对浏阳河的认知。在音乐晚会当晚会给优秀作品的参赛者颁奖。

4、举行音乐晚会当天浏阳市旅游局以6折的价格出学生票,以8折的价格给其它消费者。

5、以浏阳河的名义捐款20万给当地的慈善公益机构,在当天中午举办新闻会。并且把这一信息刊登在当地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媒体。同时,在湖南卫视播放这则新闻。

八、具体操作

1、进行音乐晚会的前题宣传,在湖南卫视《娱乐天天报》播放音乐晚会的宣传片,以及在当地有影响力的报纸做音乐晚会的平面广告宣传,为期一周。

2、音乐晚会于XX年12月31号在浏阳河广场举行,从晚上8点开始到晚上10点结束,采用直播形式。请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李湘、汪涵联手担任主持。由湖南卫视摄制组担任整个晚会的制作以及后期编辑。

3、节目开始,首先以vcr的形式回顾浏阳河,画面重点突出浏阳河的时代性,以达到引发观众的共鸣,促使观众尽快进入晚会的主题。

4、接着,何炅和李湘进入电视屏幕,并发表开幕词和介绍特别嘉宾,以及介绍晚会的流程。

5、接着,主持人李湘介绍浏阳河的旅游资源以及浏阳市其它的“红色旅游资源”,强化观众对浏阳河作为“红色旅游资源”的认知。

6、接着,超级女声冠军尚文捷作为表演嘉宾,演唱其参赛成名曲《爱》以及演绎《浏阳河》。

7、接着,现场举行“浏阳河征文比赛”的颁奖仪式,并且简单介绍这个征文比赛的情况。

8、接着,汪涵访问浏阳市旅游局局长,以其权威的观点来诠释浏阳河的定位以及发展战略。

9、接着,由在浏阳河工作的员工表演小品――《浏阳河的爱》。

10、接着,汪涵现场访问游览过浏阳河的旅游者,通过旅游者的口叙提高浏阳河的品牌价值。

11、接着,大合唱《浏阳河》―――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合唱团。让观众重温经典,以此刺激消费者的旅游动机。

12、接着,主持人总结,发表感谢词以及提出新的希望。

13、最后,放烟花庆祝晚会完满成功。

九、宣传推广

1、电视广告:找专业人士拍一则浏阳河的广告。分别在湖南卫视每周的《快乐大本营》以及每天晚上的黄金剧场的广告时段播放;在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的广告时段播放。每次十五秒,为期两周。

2、报纸广告:在湖南当地有影响力的报纸投放平面广告。为期一周。

3、公关宣传:以浏阳河的名义赞助各种喜庆活动。如赞助XX年1月举行的《湖南超女跨年演唱会》,积极参与当地慈善活动。

4、网络宣传:在新浪网、携程网的首页播放浏阳河的网络广告。为期一周。

十、资金支出/收入

1、支出:

(1)音乐晚会:约300万人民币。

(2)其它活动及播放广告:约150万人民币。

(3)总计:约450万人民币。

2、收入:

(1)广告:约250万人民币。(音乐晚会找商家赞助,包括冠名赞助和其它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