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范例6篇

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范文1

和谐,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汇,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和谐”就像那春风,使坚冰融化,万物复苏;“和谐”又似那柔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考试时坚决杜绝作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 同学们、老师们,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都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 如果校园是一棵树,那么和谐便是树上的枝枝叶叶;如果校园是一片天空,那么和谐便是空中成群结队的飞鸟;如果校园是一泓清泉,那么和谐便是泉眼中一滴滴甘甜的泉水。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让每个人都身心愉快!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更多的贡献。

和谐校园范文2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微微的秋风和煦轻柔,空中的白云飘逸悠扬。我一直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一一南靖二实小,我们的校园不禁又优雅的环境,壮观的景色,还特别和谐呢!不信,你去瞧瞧……

镜头一:“咚咚咚!”放学了,我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出了教室,来到车棚。真倒霉,早上上课时老走神,都不知道老师讲什么,要回家赶快复习时,车又“瘫痪”了,只能牵着回家了。“你怎么了?”原来是婧仪叫我,我不好意思地说我车坏了,她亦然下了车,帮我修理,修了一会儿,她?不行,这种故障她不会修,我连说谢谢,他却不上?,和我一起牵着车走,她?:“朋友有难处,我不能?G下你!”我眼睛湿润了,暗暗下了?Q心:以后朋友有难,我一定要和他们一起解决。

镜头二:体育?上,我和?奇再打羽毛球,突然,我太用力了,羽毛球挂在了树上,怎么办?对了,请人帮忙,同学们纷纷跑来帮忙,我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过了十?追种樱?蛑沼诘粝吕戳耍?飨孪炱鹆艘黄?逗羯??

镜头三:我们学校举行了“阳光伙伴”,由六年?的同学参加。每次放学,只见他们放下了书包,立刻投入训练,她们脚绑脚向前方艰难地跑去,就算摔倒了也不喊疼。我看到大哥哥大姐姐的头上长起了包,脚也擦伤了,在流著血,可他们却不管,一心想为学校争光,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全是第五名的佳绩,可他们却对这个成绩不太满意,一心想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个和谐的校园需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任前方?棘丛生我们也将持之永恒!

和谐校园范文3

校园是许多人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学校就自然而然的肩负起向社会输送“和谐”的学生的重任,因而构建和谐的校园也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地。

我认为和谐校园应该与和谐社会相统一,也包含四点内涵。即“和谐校园”是资源兼容共生的校园;“和谐校园”是结构合理的校园;“和谐校园”是行为规范的校园;“和谐校园”是运筹得当的校园。

1 资源兼容共生。和谐的校园应当尽量让所有人都得到发展和成长。提供这种发展的条件,利用学校的整体有时将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同时这种合力是吸引力与排斥力的平衡,和谐的校园应当是各类资源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制衡的经纬交织的小社会。

2 结构合理。所谓“合理”,是说学校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有一个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这些组成部分的和谐通常包括学科之间的和谐共进、部门问的合作优化、教师队伍素质的和谐发展、创造教育业绩与建设学校文化的关系。

3 行为规范。我们常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一个社会的规矩是它的行为的准则,同理在校园内也需要清晰明确的行为规范。人生在世,无不需要制衡。“有条”则“不紊”。大家都按规矩办事,我们的学校就会井然有序。规范的内容很广泛,有成文与不成文两大类:校规校纪乃至法律法规是成文的规范校园文化与优良的传统则是不成文的规范。前者为刚性的制约,后者则更体现为温情的引导,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校园文化的建设,让良好的校园文化像春雨一样,潜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4 运筹得当。学校虽然不像外面的社会那样有着错乱复杂的利益关系,但是毕竟每个学生、每个教师员工,甚至学生整体与教职员工整体之间都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调整这些不同群体的利益时。我们的校园也应该运调自如,运筹决胜。所使用的手段不仅多样,而且高明、灵活,互相衔接,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有了合理的校园结构与规范,如果没有高明的运筹,仍然难以达到和谐,说不定还会浪费有限的社会资源。在校园中,我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为了实现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一定要运筹得当,兼顾各方。尽力做到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但是我们教育的主题――学生毕竟是要走向社会的,因此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我们不能闭门造车,而应该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和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衔接起来。

和谐校园范文4

初一2班 赵琢玉

有一种美,令九中师生向往追求,她——光彩夺目;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之上,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她——深藏不露;有一种美,朴实真挚,发自肺腑,这是一种可以创造和谐校园的美,她——无处不在。

这便是和谐之美。

我认为创建和谐在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与宽容。宽容是人类情感的种子,她使人在心灵这片净土上生根发芽,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每一位老师都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就可以感化邪恶拨撒善良。拥有一颗宽容之心,更可以与快乐相伴毫无掩饰,与幸福同行畅游天地之间。宽容待人,能让校园充满师生爱,能让校园充满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的滋润,自然也就创建了和谐。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对老师的尊重和对学生的关爱,是教学互长的体现。

初入九中,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敬畏。对老师也敬而远之。而那一次……

不知道为什么,对班级,老师的做法多少有些不理解,对班级的工作自然也就少些力度,少些干劲儿。“琢玉,是不舒服吗?”王老师注意到了我的矛盾。“老师,说实话我对班级的管理有意见。我觉得您对同学太友善了,虽然说这样拉近了师生距离,但是不能对同学们起到威慑作用,容易让同学们放松自我管理。”我一口气大胆地说完,深深地埋下头,等待着……“谢谢你!可是,我们的班级,校园需要平等的师生关系,需要和谐的爱,需要我们的互相理解。你们的年龄需要这样的相处方式,而且我相信,这样,你们的叛逆会少很多。”

那一刻,虽然我没有看到老师身后的天使才有的白色翅膀,但是我浅浅地对政治课的“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又有了新的理解。我深信,这样的爱可以创建和谐校园。

和谐之美在于友善。每天早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到你的脸上,当你与某个人在校园里擦身而过,当你看见哪朵无名的小花在春天的微风里摇曳,你的嘴角是否会微微上扬,露出善意的笑容?请以一颗友善的心对待一切,自然、朋友、陌生人。请善待生命吧,才能与万物共存。

和谐校园范文5

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必须清楚把握其价值定位,否则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就会目标不清、方向不明,难以真正收到成效。

(一)先进性和引领性和谐是人类美好的期望和永恒的追求,和谐校园文化不仅代表了高校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了高等教育的内在基本规律,而且也代表了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发展的未来走向,代表了时代的文明进步,因而具有极为突出的先进性。高校作为传播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不仅是人类科技创新与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守护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坚持真理、公平与正义,强调尊重、平等与博爱,倡导交流、理解与共享,反对霸权,鄙视权威,拒绝封建迷信和盲目崇拜;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始终处于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以创造新文化的胸怀与气魄引领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二)主体性和人本性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者是全体师生员工,其享用者也是全体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因此其主体性和人本性定位就显得尤为必要。为体现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主体性和人本性定位,其构建活动中要做到三点:首先,校长必须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承担和谐校园文化承传创新的神圣使命,使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成为学校提升办学层次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有意识地把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管理活动之中。其次,教师也要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一方面要紧紧抓住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不放松,向学生传递优秀的人类文化,为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要重视自身知识素养的积累、能力素养与道德修养的提升及高尚人格的塑造,为和谐校园文化注入无言的榜样力量。第三,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主体,也是和谐校园文化的载体,是和谐校园文化构建的价值与目的之所在。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断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学生进行文化选择、文化创新和文化内化,有助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三)创造性和发展性高校不仅要把人类积累几千年的知识经验和文化成果传递给年轻一代,而且还担负着科学研究和文化创造的时代功能。创造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所独有的精神品格,离开了创造便不可能有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生成与发展。高校作为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组织机构,其文化设施较为齐全,文化活动较为丰富,文化层次普遍较高,对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灵敏的“嗅觉”,能不断创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质量校园文化活动,为师生员工和谐校园文化意识的培育及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提升提供广阔的空间;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能突出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彰显高校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竞争力,激励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教育教学的价值与方法路径,稳步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二、和谐校园文化的结构分析

关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结构,目前主要有“关系说”和“要素说”两种观点。所谓“关系说”,是把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看成是高校与其相关组织(社会、其他高校、二级学院等)的关系形式,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党群与干群关系、师生关系、教师关系、学生关系等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和谐状态[4]。所谓“要素说”,是把和谐校园文化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由诸多反映校园文化特质的要素(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理文化、生活文化等)所构成。这些构成要素相互依存、和谐有序,共同推动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完善。从我国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来看,“要素说”无疑更有助于认识和把握和谐校园文化的内容结构,但“要素”也不是分得越多越细越好。笔者认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和谐”、“制度文化和谐”和“物质文化和谐”。首先,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个性与风貌,是学校文化价值理念的深层内核,因而精神文化和谐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层次。高校的“精神文化和谐”体现在高校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能营造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育人氛围,能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能激发和调动师生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能使师生员工获得较高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能使其生命价值得到良好提升。其次,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它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所特有的管理理念、运行效度及人文情怀。高校“制度文化和谐”体现在高校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依法治校,有章必依,违章必究;高校要贯彻落实人本化管理理念,激发师生员工遵守规章制度的内在自觉性;高校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公开透明的议事原则,切实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性。第三,物质文化不同于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它是一种有形的文化形式,是校园文化外显的物质形态,也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物质文化和谐”体现为高校校园设施和教学设备等要功能齐全、方便实用,充分体现高校以师生员工为本的精神追求;高校校园环境要突出人文气息、生态理念和育人功能,使师生员工既能放松心情又能受到陶冶;高校校园规划要布局合理,整体有序,各种功能区域既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

三、和谐校园文化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主要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影响运动变化过程的各因素的结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基本过程、主要机理及运行方式,是决定事物运动变化的各种内外因素以及其密切关系的总称。灵活、协调、有序和高效的运行机制的确立,是保证人类社会各项活动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根本条件和重要路径。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独具特色的活动领域,其价值功能的实现和目的的达成是一个诸因素综合作用、积极运动发展的过程,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的建立。从纵向角度来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运行机制是由心理层次、制度层次、思潮层次以及行为层次等因素所构成的一个由表及里、从低级到高级的系统结构体系。其中,心理层次是高校师生员工所表现出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活动,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发生作用的基础层次因素。制度层次是高校为保证教育活动有效开展所制定的一整套行为准则和规范,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实现群体心理认同与教育行为价值选择相契合的层次因素。思潮层次是高校师生员工进行教育行为价值选择的一种思想倾向,它是沟通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心理层次因素与制度层次因素的中介层次。行为层次则是高校师生员工在实际工作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最终表现和价值旨归,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次因素。从横向角度来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上述四个层次因素的某些具体内容不仅存在明显的冲突和排斥,而且又互相渗透、融合、促进,是在不断否定和淘汰某些因素的基础上传承和创新人类优秀的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适应和满足了高等教育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要。

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策略

和谐校园范文6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和谐校园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理想的大学教育离不开自我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实现四大教育的和谐发展。

1.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高等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展的必然。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而和谐校园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基础之上,需要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支撑。因此,需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和谐校园,为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等方面承担起高等教育应有的历史重任。

2.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需要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的发展,既需要硬实力,也需要软实力。软实力建设是文化建设、精神建设和凝聚力建设。学校师生员工如果人际关系和谐,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目标就会较快地实现。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促进事业发展。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将会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才注入活力,使学校的组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师生的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积极营造培养优秀人才的良好环境,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

3.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

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命力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和保护好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承认、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校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增强校园创造活力。

4.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

“和谐育君子,险恶养小人。”和谐的环境培养美德,给人以前进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而这正是培养合格的人才的必要环境。和谐校园一个重要方面是校园井井有条,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在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气平和地干事业、求发展。

二、夯实基础,构建和谐校园

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具体来说,就是要积极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环境,创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科学理性而又体现人文关怀的和谐校园。

1.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是指围绕学校师生群体的教学活动、生活活动而产生的特殊的社会文化体系。它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是学校精神风尚的物质反应。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较好调节、激励师生的思想行为,培养良好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使校园人文精神得以振奋和升华。

和谐校园环境是提高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途径。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学校要让人的心情激荡,走进学校,应当让人能够感受到一种诗意、神圣和无穷的魅力。”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加大基础建设、教学设备、生活设施的投入力度,创建浓郁纯正的校园文化,给师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开放型平台。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融合、与学校发展目标相融合、与教师教育事业需要相融合,促使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学生成才和教职员工发展营造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和谐校园,不仅表现为人与人的和谐,也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构建和谐校园的问题上,具体体现为广大师生员工爱校意识的强化,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以及所有的教学设备。前者属于人工自然环境的范畴,它可以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刚性的条件措施,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爱护它,而不应随意地践踏与毁坏。

2.构建和谐校园要实现教育管理、教学服务、教学科研三者的和谐统一

管理的本质是决策,目的是通过分层决策,实施科学的实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管理有它的标准与规范,有其科学性、规范性。而服务就是为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服务。对高等教育自身来说,科学化的管理是服务的前提,无论是什么层次的管理,没有科学化的管理难以提供良好的服务,现代的大学必须要有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服务是科学化管理实现的保障,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都使科学化管理得以顺利实施。高校的管理必须服务于教学与科研,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服务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教育的双重任务,这二者应当是呈正相关关系,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推动着科学研究的开展。但是,长期以来,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着愿意做科研、不愿做教学的现象,更有甚者,身为教师编制,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导致教学与科研相割裂,忽视了二者人才培养内在的一致性。其实,优秀的教师往往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的教师。广大教师应当利用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知识和技术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成为新的教学内容的源泉。同时,还应当建立一套围绕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的新机制,吸收包括本、专科生在内的广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3.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文明祥和的育人环境

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其核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人际关系不仅关系到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同时,它又是教育学生的载体。

首先,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学校作为一个典型组织,集中体现在它的科层化的管理体制上,其组织机构是直线――职能形式结构,各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都是这一机构网中的重要网结,各部门都应明确职责和任务,强化服务意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相互理解和信任,支持与配合的工作格局。

其次,搞好高校干群之间的关系。学校的各级干部是职责的承担者,而不是利益的拥有者。都应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作为首要职责。在各项工作中率先垂范,为群众谋实事,为集体谋利益。这样,自然会消解干群之间的矛盾,加强干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干群之间的友谊,呈现和谐的工作空间。

再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主要矛盾是教师对学生施加的教育和影响与学生能否接受这种教育和影响的矛盾。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又一关键。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国大学生是很重感情的。以情感为基础,沟通师生间的思想,适应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苏联教育家马里延科说:“每个学生都可能发展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但是每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不同的,这是由他们所处环境中的种种关系决定的。”具体来说,就是需要一种心理相融的新型师生关系。心理相融使得教师的思想、言行更深刻地在学生心灵上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苏联的另一位教育家加里宁也曾讲过,优秀品德的培养不能“借助漂亮的说教或空洞的鼓动性的喊叫,它们只能以同志间的交往为基础,在日常的看不见的影响下,在整个生活过程中深深地被灌输到意识中去”。这两位教育家都强调了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师生关系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所应关注的重要内容。

4.抓好高校的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校园氛围

诚信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之本,要提高对诚信教育重要意义的理性认识。对诚信道德在社会生活的资源属性和重要意义要有足够的认识。诚信教育首先要从规范学校和教师自身的行为,从“上”做起。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是非判断和善恶美丑的识别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很多时候不能用理性的头脑来分析事物,学校和教师就成为他们的引路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学校和教师应先讲究诚信。学校应该将诚信规范列入学校办学的宗旨和师德的基本内容,对各个部门和每个教师提出比学生更高的诚信要求。其次是要完善和健全学校的诚信体制,强化失信约束机制。现阶段高校内部存在的不诚信行为(如教师科研成果抄袭、学生考试作弊等),从思想根源上看,是由于我们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和精神。应在广大师生中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校风,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在高校营造一种诚信的氛围。再次是对高校教师的合理评价也是提高诚信教育的诚信度的重要举措。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建构产生积极的暗示,反之,则对大学生产生恶劣的误导。为了确保广大师生坚守诚信,学校要建立和健全失信约束机制,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以儆效尤,绝不能让违反诚信道德的行为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

5.实现校园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隐性课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