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范例6篇

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范文1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道德经心得1今天终于达到诵读道德经100遍,总算摆脱了被债主催债的感觉,一鼓作气来写个博吧。

但初读昭昭,多读昏昏;读经日益,感悟日损。被顾老师逼着写博,倒让我回忆起读研时候的趣事。

那时,我们戏剧专业总共3个导师,各带1~2个研究生,总共也就4人。所以,上课都是直接到老师家上的,有时上课是讨论名家名剧的文本,有时候老师放碟片。看碟片当然是很开心的,不料看到兴起处,老师遥控器一拿,“咔”就暂停了,“这一段咱们来分析一下!”顿时就懵了。毕竟看碟片的时候是投入情感在看戏,需要的是共鸣效果;忽然大脑要切换到理论剖析,转为逻辑思维,大脑处于空白状态,不得不快速搜寻大脑每个角落回忆可用的情节并找到可用的理论框架。再接着看碟片都有点抖抖索索的感觉,不时用眼角余光看看老师是不是要拿遥控器,也试图调动一些脑细胞在看剧同时做些分析,但后者基本上很难做到,老师暂停的时候,我们4人总是处于茫然状态,而且看得很不尽兴。

读道德经写博的难也在此,读经时,随着遍数增长,愈发如小和尚念经般有口无心,按照顾老师的理论是无需用脑,但总结出东西写博却少不得要用脑,两者切换,不免恍兮惚兮。

姑且勉强挤一点“牙膏”:

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因为我们的身体、生活状态是“日益”的,所以我们的精力会更多地甚至全部地投入在外在的东西中,比如“为学”,比如追名逐利。那个阶段,我们志得意满、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相信人定胜天,相信事在人为,相信“我能”。但是当我们的身体、事业、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慢慢走下坡路即“日损”的时候,大家又会不约而同地转向内在,即“求道”。虽然具体的道各式各样,也许是儒,也许是道,也许是佛,也许是基督,也许是心理学,也许是瑜伽,也许是别的什么心灵鸡汤,也许就是什么大法。因为看到了我“不能”,人的尽头是“神”的开始,是“道”的开始。

道德经心得2韩恒恒;在这微信、QQ连接你我的时代,每个人的朋友圈可能都会出现网名叫做“上善若水”的好友,亦或是个性签名写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的同事,这样的盛况足以说明老子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之大。两千多年前诸子百家各自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安民方针,时至今日,这些思想仍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核心点是利终生、福万民而又淡名利、轻权势。老子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不违反规律,就是“无为”。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胆大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实事求是地寻求切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老子还强调,把握了规律则可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仅停留于空谈。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质量是打开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举例来说,马钢通过不懈努力攻克了汽车板个性化需求多、汽车板更新周期短、汽车板表面要求极高,生产难度大、汽车生产的流水线自动化,对钢板质量稳定性要求极高、汽车生产流程长,技术难点多,读书笔记集成度高等五大核心难点,现作为国内主流汽车板供应商,已逐步打开市场,拥有更多的用户群,赢得更好的口碑。而在在公司产线、冷轧产品升级过程中,我们建立较为完备的设备体系,以推进设备精益管理为重点,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和强化专业培训,实现设备由修向控、由修向管的转化,确保设备稳定运行、精益运行,为硅钢、家电板、汽车外板等高端产品质量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昼无为、寝难寐!工作中如若不能贡献自己的力量,是空虚而痛苦的。我们遵循规律、实事求是、攻坚克难、创新创效。有职就有责,有责就要担当。“无为”是指导我们工作的方法,“无不为”是鞭策我们努力实现目标。

道德经心得3“无,名天地之始”

生命从何而来?父精母卵都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就像是我们身上的任何一个细胞一样,即使它们有其特殊性,两相结合,也只能形成一个有特殊性的东西。比如泥与火结合,形成了陶,形态质地变了,本质还是没变,依旧是无生命体。那从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到一个婴儿,生命从何而来?

生命又是什么?如果生命是健康肉体的组合,那如果有健康的各个器官,由科学家将之天衣无缝地组合起来,这样的“人”会有生命吗?如果有,那我们讨论“精神”,“灵魂”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没有,那肉体枯灭后,灵魂也会消亡吗?若灵魂永存,那它们会去哪里?

“名可名,非常名”

语言和名相不可执着,我认为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圣人之言论,于其时代,于其生活背景可行。但不论是自然还是社会,或者每一个个体,都在变。譬如孔子重视“礼”,是因为周末年人心不古,道德有悖,而《红楼梦》中,在一个“家教甚严”的大家族要遵死礼,就是对年轻人自由思想的扼杀,鲁迅反传统文化,是外国的坚船利炮胁迫中国人不得不直面战争,直面生存困境,在活下去都如此艰难的战争时代,要普通百姓都知礼谈乐是天方夜谭。而在现世,经济科技网络发展,人有了钱想要更有钱,无止尽地追逐美,物质,权力,这于自然规律是相悖的。

世间凡种种,都盛极必衰,人的物欲若不加以节制,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妨害思想或精神。所以现代说要复兴国学,因为国学里有一种中庸之道,对自然有一种敬畏之心。譬如严冬熬过必会开春,自然延续了千万年的法则,人也应该遵守。所以“知道”后,人应该采取一种平和的生活方式,在平和的一天又一天中去探求宇宙生命的真谛。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就如我第一个问题,世上还有许多的问题不可答者,现实中似乎没有线索,因此要从“无”中寻。而“无”玄之又玄,因此我们要从“有”中细察端倪。事物的发也有道,那其生亦有道,正所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道而一”,因此“无”也可观也。

道德经心得4学习《道德经》这门学科虽然不久,并且资料也不是简单易懂,但在张剑伟教授的精彩授课中,却大致了解了《道德经》,和学习到了其中的一些人生哲理,这些知识都是我以前未曾接触过的,所以这对于我来说的确是人生中宝贵的一课,使我受益匪浅。张教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是加入了许多自我独特的见解,他还进取向我们提倡每个人对《道德经》的理解和感受都不一样,我们彼此之间应当多交流讨论。在此,我就来说说学习了《道德经》之后,自我的一些见解和讨论成果吧!

《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它继承了《周易》、《洪范》等著作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揭示了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无神论思想。《道德经》文约意丰,视角独特,思想深邃,资料博大精深。今日,它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大而言之,它在治国理政、运筹用兵、处理国际关系、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小而言之,它是人们为学、修身、处理各种人际、社会关系的精神圭臬。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无为而治”。老子的“道论”,基本上可概括为“天道自然观”。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基本上是人当法道,顺其自然。至于如何治理国家呢?他认为最好是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用无所作为听其自然发展的办法,来到达治理好国家的目的。在老子看来,无为正是有所作为,“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这个意思。老子反对用刑、礼、智这些来治理国家,他反对加重人民税收,反对拥有强大的兵力,他说过:“乐杀人者,则不能够得志于天下。”(《第三十一章》)他同时也反对工商业,反对知识和文化。在老子看来,人类社会不要“圣智”、“仁义”、“巧利”,国家就大治了。这三种东西不足以治国,最好的办法是,使人们着意于“朴素”,少有“私欲”,不求知识,就能够没有忧患了。

老子所向往的梦想世界是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他说:“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老子这一设想,在必须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减轻剥削的愿望。老子说过,人民为什么过着饥寒的生活呢?是因为他们的君主取赋税多的缘故。“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第七十五章》)。又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这反映了老子政治思想中的提高因素。可是,小国寡民的梦想,却是幻想,它是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但我们应当看到,老子的这一举动是抨击奴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它对后世的提高思想家、空想的社会改革家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反相成。老子学说的精髓,是他光辉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观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生与死、新与旧的相互关系,观察了社会历史与政治的成与败、福与祸等对立的双方的相互关系,发现了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一些辩证规律。《道德经》一书中,还深刻地论证了相反相成和物极必反的道理。老子说过,有和无是彼此相生的,难和易是彼此相成的,长和短仅有彼此比较才能显现出来,不一样的声音产生谐和,前后互相对立而有了顺序。总之,老子承认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物极必反,是说事物在变化中向它相反的方面过渡,到了必须的时候就完全成为相反的东西。所以,老子一再告诫统治者,必须去掉那些极端的、过分的措施,否

则,就会使事物走向另一个极端,结果就会丧失天下。他认为,高明的统治者必须懂得以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为了证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的道理,他举了许多的例子。他经常用水来比喻自然力量的伟大,比喻人类高尚的品质。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意思是说,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柔的战胜刚的,弱的战胜强的,天下没有人不懂的,可是没有人能做到。老子认为在发展过程中柔弱的是不可战胜的,这对于促使人们认识新生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道理是有着进取意义的。

当然,老子的自然辩证观是直观的、原始的、朴素的、缺乏科学的论证。同时,他的辩证观还缺乏不可调和的斗争精神,这是他受了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尽管如此,《道德经》中光辉的思想火花,是很值得我们珍视的一份历史遗产。

我们应当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去看待和学习《道德经》,老子的思想不是全都是正确的和科学的,可是仍有很多哲学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对于我们此刻的生活仍有借鉴意义。或许,在日后的生活中,《道德经》会助我迈向成功的彼岸。

道德经心得5《道德经》强调要尊重自然法则,顺势而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就是规律,规律从自然而来,只有遵循自然法则,人才能有所为。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会受到惩罚。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到今天才被大家认识。教育也是这样,只有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顺其天性,因材施教,才有成效。《道德经》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教育不是教师更多地施教于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体会,收益会更大。

《道德经》以朴素的辩证方法论来审视世界,审视人生,多次强调“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一个人要踏踏实实做事,不求华丽的辞藻;做了一点事,不能居功自恃,应该谦虚谨慎,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自己是最不容易的事,所以说“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许多人犯错误,往往是因为缺乏自知之明,有了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遇到一点挫折就失去信心。

老子道德经范文2

摘要: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含有丰富的人生修养哲学,文章尝试从其思想本源出发,提炼《道德经》对当代企业家人格修养的智慧指引,为企业家实践《道德经》所提倡的生命信仰提供哲学启迪。

关键词 :老子 道德经 企业家 人格修养

道家最大特点便是“柔”,老子在《道德经》中对“柔”给予了充分的阐释:《道德经》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最柔弱的水,反而能够穿过最坚硬的东西。《道德经》七十六章说:“坚强居下,柔弱居上。”自夸强大的人,反而使人讨厌;以谦退柔弱自处的人,反而让人拥戴。《道德经》七十八章说:“天下柔弱,莫过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最柔弱的东西,没有一样能超过水。水虽然柔弱,可是如果有坚强的东西去攻击,它总是得到最后的胜利。道家所展现的是一种包容、从容、恬淡、圆融、成熟的人生智慧与境界。老子教导企业家生命过程的真谛是:从“自矜”、“自是”的小我之中走出来,丢掉“我执”,不断融会贯通于社会大群体中,去成就一个开放、包容、谦虚、懂得欣赏和倾听他人、准确认清自己和理解他人的成熟的大我。老子正是通过高尚的人生修为铸就了他的伟大作品《道德经》。

一、老子的人生修养

老子的生平,就像他所阐述的道一样,隐而不显,记载有限。只有在《史记》记载老子的生平有简要的叙述: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周守藏室之史(周朝管理文书档案的官吏)。老子在周居住很久,修养道德,自隐无名,后来见到周王朝的衰弱,于是离开退而隐居。到了函谷关,守关的尹喜再三恳求老子垂教,于是老子留下了《道德经》上下篇五千言。台湾陈鼓应教授认为:中国哲学的主干部分是道家思想,老子是中国哲学之父,中国哲学的突破开始于老子,而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各家。老子用高尚的人格“无为”地成就了他的历史地位,这就是老子的无所为,而成就的“无不为”。老子的人生修养体现了静、缓、忍、让、淡、平,以下详细阐述。

第一,学习老子的静——清静、沉默。《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心性稳重原是轻浮妄动的根基,心性清静本是急躁暴气的主人。圣人终日之间,不离当前稳重清静的自性。潜意识心理学家约瑟夫·墨菲在《潜意识的力量》一书中提到,当水流经管道的时候,管道是什么形状,那么水就是什么形状;当生命之泉流经每个人的时候,思想是什么形状,那么生命就是什么形状。老子的思想是清静的,老子的生命是祥和的。保持清静、沉默是一种智慧的人生态度。因为清静和沉默,是睿智、是内涵,更是一种心灵的自由。人类所要追求的自由是心灵上的解脱,而心灵上的不自由,通常是因为受到来自内心的不良情绪的左右和束缚,平添无谓的烦恼。保持清静、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保持生命的从容与优雅。老子愿人人皈依清静,不再受污浊的沾染。

第二,学习老子的淡——淡然、释然。《道德经》第二十九章说:“故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想走在前面,结果还是有人走在更前面;想走在后面,结果后面还是有人跟随。在张开口慢慢的呼一口暖和之气,后面就有一阵风将暖气吹散。想成为最强的人,总是还有人更强,因为人的身体总有衰弱的一天。如果想扛载重物,不久就会累,又要将东西放下来。所以知道这些自然的道理之后,就不想去做过分的事,也不想去做夸大与不实在的事,更不想去做不必要的事,淡然处之。智和慧,其实是两个词:智是一种能力,慧是一种境界;智是在做加法,是知道如何进,是拿得起的能力;慧是在做减法,是懂得怎么退,是放得下的自在。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超越生命。人的一生都要学习放得下,做真实、简单的自己。

第三,学习老子的平——平淡、俭朴。学习老子的朴素,老子是个取法自然的朴素的自然主义者。《道德经》第十九章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持守朴素纯洁,回复到天真的本性。减少私心,降低欲望。西方有一个忧伤的国王去寻找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找遍了城市和乡村,没有一个人说自己是幸福的。终于,他找到了一个自认幸福的人,是乞丐。欲望越少,幸福就越大。巴菲特说人生有两个字是不能忘记的,那就是low expectation——低期望值或者说是平常心。知足心、平常心不是得过且过,是把握机遇、顺其自然、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平常心、知足心容易接纳幸福,更是人生的大彻大悟。平淡、俭朴才是人生的真谛!

第四,学习老子的缓——温婉、圆融。老子没有否定君权统治去触及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只是阐释最好的统治是百姓“不知有之”;老子没有否定有为,只是认为人道应顺应天道,不强做妄为才能无不为;老子说“不争”是指不伸展侵占欲望;老子说“谦退”是指含藏内敛、不显露锋芒;老子说“柔弱”是指不恃刚凌物,而柔中含有无比的坚韧。《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说:“天下柔弱,莫过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最柔弱的东西,没有一样能超过水了。水虽然柔弱,可是如果有坚强的东西去攻击,它总是得到最后的胜利。老子的温婉、圆融是在告诉后人,以一种智慧的出世思想,做积极的入世人生。

第五,学习老子的忍——忍让、包容。《道德经》第四章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道的本性,不露锋芒,超脱纠纷。在光明的地方,有道的存在,与一切人事因缘相调和。在尘埃的地方,也有道的存在,与一切尘境俗事相浑同。每一棵大树的成长,不仅要享受阳光的照耀,更需要包容风雨的洗礼。每个生命的成长,需要人与人之间彼此的阅读、借鉴、碰撞、磨砺、包容与珍惜。人生短暂,让彼此都让宽一些空间,让生命淡泊久长。

二、老子《道德经》对企业家人格修养的哲学启迪

第一,感恩。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道德经》的最初传授者是我们的父母。《道德经》第六章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玄牝之门,是造化生育万物的根本,也就是天地万物的母亲。感恩父母教育我们道德的人生理念,是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唯一前提。而对父母的回报就是秉承道德的人生理念去生活:简单、踏实、快乐、开朗、坚韧、温暖、真诚、坦然、慷慨、宽容、有平常心。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第二,善念。《道德经》第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道”是循环往复运动的,“道”所承载的善和爱也是在人间循环不止,“道”从您的善心出发,终将以一个更大的惊喜回到您的怀抱。于是老子告诫:要时时存有善念,因为善是循环的,种下善因就会结出善果。在《道德经》第八章,老子教导说要学习水的善行:“上善若水。”最上等的善如同水一样纯净、真实。老子是说水的上善有二:第一,“善利万物而不争”;第二,“处众人之所恶”。利万物而不争是广慈博爱无我无争的胸襟,处众人之所恶是谦卑柔和低心下气的涵养,要学习水的善思善行。

第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日益告诉我们多观察学习别人的优点,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中庸说:“好学近乎智。”“为道日损”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懂得损去知见,除去情欲,更要排除妄念。人生是要不断地做减法,不断发现并且不断地去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生命的智慧、成就与圆满。曾经有记者采访伟大雕塑家米开朗基罗,问他怎么做出大卫这么伟大的作品,米开朗基罗说:“我只是把一块石头多余的部分砍去,就是今天的大卫。”这说明人生要有所成就就要专注,不断地去掉与之无关的欲望与妄念。

第四,知足。庄子曾说过:山雀在深林筑巢,所占不过一根树枝,大鼠到河边饮水,不过把肚子填饱而已。人类最大的罪恶就是想要占有,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天下罪恶最大的,还不会超过野心欲望。天下凶祸最大的,还不会超过不知足的心。天下愧咎最大的,还不能超过这些贪得的欲念。知足的人,无所不足,无往而不泰然。老子在此告诫后人要善待生命,要知足、惜福。用一颗宁静的心去领悟这个世界;用一颗平常的心去生活;用一颗包容的心来善待周围的一切;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尽职地工作;用一颗知足的心去修养纯净仁爱的心灵。

第五,超脱。《道德经》第二章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与无是相对的,困难与容易,长与短,高与下,小声与大声,前与后,也是相对的。老子在此用辩证的思维告诫后人:遗憾的出现是为了感受美满,痛苦的出现是为了感受幸福。所以要超脱地看待生命,让心胸豁达开朗,凡事看得高远,不计较眼前的得失,不处处与人比较、计较,徒增烦恼。在心灵中多放些快乐、简单、满足、理解和宽容;少放些烦恼、复杂、欲望、计较和仇恨。老子为我们揭示生活的本质,开示我们超脱的生活态度,从自身的道德修养来不断完善自己,踏入人生的良性循环。

第六,自强。美国第二十四任劳工部长赵小兰女士描述刚到美国时,他们一家人的梦想就是能够活下去。她鼓励青年人说,任何人的梦想终会成真,如果肯努力工作、相信自己、从不放弃。当林肯还是一个青年律师的时候,别人甚至认为和他在一起会降低身份,总是尽量躲避他,改变被人轻视的现状成了林肯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最终成为美国总统。《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成好事,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往往是奋发图强的动力。成功需要忍得下挫折、耐得住时间,需要经过寂寞的洗礼和孤独的磨练。勤奋铸就卓越,人生越努力,才能越幸运,天道酬勤!

第七,脚踏实地。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中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尊贵要以低贱为根本,高尚要以低下为根基。《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要做好困难的事情,必先从容易的事做起;要做大事情,必先从细小的事情做好,因为根基稳固,终于能成就大事。Body Shop 的创始人安妮塔·罗迪克,1976年为了养家糊口,在英国开了一家小商店Body Shop专卖纯天然化妆品。其销售的产品都是自己设计的,但是极度缺少资金,只能将化妆品装在廉价的塑料瓶,并鼓励为数不多的顾客将这个塑料瓶带回来重新灌装,也支付不起商标的印刷费用,只能自己动手印刷,这种廉价塑料瓶+简易商标的包装使产品看起来自然、朴实、健康。到今天,body shop已经在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900多家店铺。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梦想有多遥远,重要的是脚踏实地走好现在的每一步。

第八,谨言慎行。子禽曾经向老师墨子请教:“老师您认为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回答:“你看生活在水边的蛤蟆和青蛙,还有苍蝇,它们不分昼夜的叫个不停,也没有人去注意它们到底在叫什么,可是司晨的雄鸡,只是每天黎明到来的时候按时鸣叫,然而人们闻鸡起舞,开始一天的劳作。两者对比,你以为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吗?”《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知道的人不说,高谈阔论的人反而是不知道的人。这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五章中继“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之后又一次提醒世人要谨言慎行。言论不可过多,行为要守住中和之道。

第九,慈爱。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教导世人修身处世的三项要诀:“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一是慈祥的爱心,第二是节俭纯朴,第三是不敢自高、自傲、居于别人的先前。老子视慈爱为立身处世第一要义,一个人只要仁慈宽厚,上天一定会扶持他得到幸福。如《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很公平,没有偏袒之心,只要真心行善,自然得到上天的爱护。春秋时期,秦穆公的马曾经被乡民杀掉吃了,但是他没有发怒,反而提醒乡民说吃了马肉一定要再喝点酒,不然会伤身的。一年后,秦穆公与晋惠公交战,不小心被围困,紧要关头,当初那些杀马吃肉的乡民冲进战阵,保护秦穆公拼命杀敌,突出重围。秦穆公死里逃生,这是他当初慈爱之心的回报。

第十,无私。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最终受益者都是自己,利人就是利己。《道德经》第七章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所以能长且久,因为它不为自己,生长万物,所以能够长生。《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越是为人奉献,自己就会变得越富有。一生创造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稻盛和夫先生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中国道教基本的道德观、伦理观为前提去做人和经营企业。稻盛先生退休后皈依佛门,把所有的股份捐献给员工。正是因为稻盛先生的无私,才使得他成就了一个无比成功、受人尊重的人生。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所要阐述的就是与道、天、地并成为域中四大之一的“人”的使命与责任,企业家通过人格修炼所发挥的“人道”作用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老子道德经范文3

由于老子其人及其着作,历来即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所以在开始介绍这个 问题 之前,先必须交待一下我们将采用那种观点作为我们的立论依据。这里,我们不准备详细地去介绍各种不同的分歧意见了,因为任继愈先生在1985年3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修订版《老子新译》一书的“绪论”中,已经对有关各种不同的分歧意见,作了非常详细的系统归纳和 分析 ,并在归纳分析各种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一些很好的看法,也可以说是对这些争论问题作了一个很好的 总结 ,他肯定了老子是春秋晚期的人,与孔子同时而略早,是孔子的老师;《道德经》五千言基本上是老子本人的着作,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者农民群众的愿望。他的这些观点也正是本文立论的依据之一。此外,张松辉教授在2006年8月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老子 研究 》一书中,又在任继愈先生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对老子的身世及其思想,作了更为详尽的考辨,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考辨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老子为首的道家文化,乃是批判继承了以西周文化为核心的中原文化的产物,“老子思想是属于中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本书第108页),并在论证老子对儒、佛两家均有极为重要 影响 的同时,还特别强调其和道教的密切关系,认为老子是道家文化的创始人,又是道教所尊奉的教祖,其着作《老子》一书,被道教尊奉为主要经典,称之为《道德尊经》;其基本思想,为历代高道们所继承和发展。所以,他认为道家与道教是密不可分的,如果离开道教而谈论道家,这个道家就是有头而无尾;相反,如果离开道家而谈道教,这个道教就是有尾而无头,他的结论是:“应把道家和道教视为一体”并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证(本书第406-412页)。他的这种看法,我们是基本赞同的。我想,也许这正是我们这次召开的“国际道德经论坛”,既邀集了海内外的道教领袖,又同时邀集了世界范围内的专家学者以及文化、 经济 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一起共同参加研讨《道德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在《道德经》一书中,有哪些思想和构建人类和谐社会有关。老子基本思想的产生,是以他所处的 时代 为背景的。老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当时的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剧烈的大变革,社会秩序非常混乱,臣弑君、子弑父的事变经常发生,不少大国和强国对一些弱小国家经常发动兼并战争,多数小国已经被他们吞灭,新的封建制度正在兴起,旧的奴隶制度正在崩溃,在这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变革中,广大下层的农民群众仍然受着贵族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幸福,减少什么痛苦。

面对这么一种社会大变动的现实,各个阶级、各个阶层都引起了震动,其代表人物都纷纷向社会发出了自己的呼声。老子代表下层的农民群众,首先发出了反对兼并战争的强烈呼声,他反复强调:要构建人类的和谐社会,就必须以道治国,坚决反对以兵力在天下逞强;因为战争的结果,只会给社会生产带来严重的破坏,加深广大人民群众的痛苦。他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德经》第30章)又说:“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谁都讨厌它),故有道者不处。”(《道德经》第31章)并指出:“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把战马用来种田);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连怀胎的母马也用来作战)”(《道德经》第46章)

但老子所反对的,仅仅是强国和大国所发动的对于弱小国的侵略战争,而对于弱小国家在遭到入侵时而不得已所进行的自卫战争,则是同情和支持的。所以,他在同一章里又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道德经》第31章)所谓“不得已”显然是指当弱小国家遭到别国入侵时而不得不奋起反抗的自卫战争。他还指出:“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道德经》第68章)所谓“哀者”,应是指被迫奋起反抗的自卫者。由此可见,老子并不是像有些学者所指责的那样笼而统之地反对一切战争。当然通过兼并战争,促进封建制度的发展,这在当时是 历史 的一种进步,老子没有一分为二地来看待这个问题,这也是一个失误,但他指责这种侵略战争给社会生产带来严重的破坏和给人民群众造成极端的痛苦,这也是非常合理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还 分析 了人们之所以要发动兼并战争的原因,那便是由于人们的不知足,过于贪得无厌的结果。因此,他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第46章)即是说,只有知道满足的满足,便永远是满足了,就不会去发动兼并战争, 社会 生产便不会遭到破坏,人民的生活也就不会那样困苦,人类社会也就 自然 和谐了。所以他说:“知足者富”(《道德经》第33章)。

老子还“是 中国 哲学 史上抨击剥削制度不合理并有较为系统的言论的第一个思想家。”(任继愈《老子新译》第25页)他在《道德经》中对当权的封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指责他们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滥竽。非道也哉!”(《道德经》第53章) 换成 现代 的语言,就是说:“在广大的农田已经非常荒芜,所有的仓库都已经空虚的情况下,而他们自己所住的宫殿却非常整洁,穿着非常华丽,佩带着锋利的宝剑,拥有吃不完的精美饮食,占有用不完的财富,这是多么不合理啊!这就叫做剥削人民的强盗头子。”

老子还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行为进行了愤怒的谴责,揭露了在社会大变革中所产生的新的封建的租税制度给人民带了饥饿。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道德经》第75章)这就是说:人民群众之所以饥寒交迫,那是由于统治者鲸吞的租税太多、剥削太重所造成的;人民群众之所以要起来反抗,那是由于统治者只顾保养自己生命而不顾人民死活,不断地敲榨他们所造成的。因此,他警告统治者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74章)又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道德经》第72章)即是说,人民是不怕死的,为什么要用镇压来恐吓他们?当他们不怕统治者威力的时候,那更为可怕的事情就要发生了。所以,不要逼得人民不能安居,也不要堵塞人民谋生的道路,否则就会造成社会的动乱和危机。老子这种反剥削、反压迫和谴责统治者的言论,乃是追求社会和谐进步的一种表现。

在《道德经》中,老子要求统治者一定要像“天之道”那样公平合理地办事。他形象而生动地比喻说:“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道德经》第77章)再次明确指出,当前那些封建统治者,实行的“人之道”是不公道的,只有以道治国的人,才能按“天之道”的原则公平合理地办事,社会才能安定和谐。

老子在《道德经》中针对春秋末年社会的各种弊端进行激烈的抨击之后,还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没有侵略战争、没有剥削和压迫、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生活幸福美满的一个理想的人类和谐社会的蓝图。这个理想的人类和谐社会的蓝图就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第80章)

这种“小国寡民”思想乃是《道德经》中极为重要的 政治 观和社会 历史 观。过去许多学者都对此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认为这是老子要把人类社会拉回到洪荒未开的原始社会去,是一种倒退,是代表没落贵族的一种没落思想。实际上这是一种天大的误会。张松辉教授在《老子 研究 》一书中为它进行了昭雪平反。他认为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力的极端落后,当时还没有什伯之器、车船、兵甲、文字等人类先进的东西,也没有国家的存在。而在“小国寡民”的社会里,则不仅已经有了什伯之器、车船、兵甲、文字之类先进东西,只是不去使用它们而已;而且还有了国家的存在,并有“邻国相望”,只是没有国于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彼此都能和平共处,这也正是“虽有甲兵而无所陈之”的道理,这正是和谐社会的一种表现。

在这个理想的和谐 社会 里,既然有了国家的存在,当然也就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不过这里的统治者所奉行的是以道治国,按照“天之道,利而不害”(《道德经》第81章)原则办事,不剥削和压迫人民,这种统治者就像 “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道德经》第66章)虽处在领导地位,人民却拥护他而不感到是负担。

因此,张松辉教授的结论是:“老子所倡导的小国寡民社会,不是蒙昧落后的原始 时代 ,而是经过否定之否后,对所谓文明的抛弃和对 自然 的回归。……是一种看似原始社会、而实际属于文明形式更高的社会。”(《老子 研究 》第179-180页)我认为这是对老子所描绘的人类和谐社会的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

老子道德经范文4

1 以人为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向

从企业管理的轨迹来看,企业的管理方式经历了一个由刚性管理方式到柔性管理方式的变化过程。企业管理的基本初衷在于“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产生于20世纪初的刚性管理以工作为中心,强调规章制度的管理模式,促成了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化,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纪元,但“以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的机械化、非人格化特征,使刚性管理无法充分发挥人自身的潜力,逐渐违背了管理的初衷。20世纪50年代,“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开始形成并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智力资本渐凌驾于传统的生产要素之上,“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逐渐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向。

老子的《道德经》阐明人的地位,强调对人的尊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道德经》第25章)如果把企业比喻成域,其内也有“道”、“天”、“地”、“王”四大:“道”对应为企业运作的规律;“天”对应企业所处天时;“地”对应企业所处地利;“王”对应企业职员。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对象包括人、财、物、产、供、销、信息、时间、空间等。人是“道”的利用者,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及根本是对人的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亦体现在现代管理中,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是要让个人的才智和健康体魄以及工作热情得以发挥,从而使组织的整体效益成倍增长”。①

对企业来说,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资源,用人效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成败。老子在充分肯定人的地位的同时也十分讲究合理使用人才的策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第27章)。“物或行或随,或?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29章)世人秉性不一,有自己的个性及优缺点,成功的管理应力求位得其人、人尽其才、用其所长;“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第27章)集合众智,无往不利。汉高祖刘邦市井出身,文不及张良萧何,武不及韩信,却能知人善任、驱策自如,善于发挥各自所长,用人到位,最终战胜项羽,成就帝业。

相对于刚性管理的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用制度约束管理员工,柔性管理对员工进行人格化管理,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等来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与老子柔性思维内“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契合。

2 自然无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

2.1 无欲等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

老子的无欲和无为是统一的,实现了无欲无为,则自在逍遥而大有作为。

①持守虚静无欲纷争自会消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37章)。

②无欲将成就世俗之累无法企及的成就:“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第81章)真正的善辩者不去争辩,博学者看似没有智慧。

③不争,而有得;争,暂时得,实则失。故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81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64章)。不贪欲、不执意而学,不以稀有之货为贵,淡然处之,顺应自然,则一切自然而为。

2.2 自然无为的柔性思维体现在企业管理方面应是一种遵循自然规律、辅助而不占有、服务而不居功、顺应而不干涉的处事、处世态度。即管理的本质不应是控制,而是服务。

①苛严的管理适得其反。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5章)繁杂的规章戒律反倒会遏制事物发展的生息,不如虚静无为、持守中道,保持宁静无为的状态;

②外在的管理无法持久有效。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第23章)以天地之能量,所施的狂风暴雨尚不能持久,何况人为的力量呢。少施政令不扰民是合乎自然的,长久的管理之道应是激发源自员工内心深处的工作积极性及自我管理的原动力,员工自愿自发的自我管理水平的提升远比外在制度的约束来的持久有效。在现实工作中,只有当企业规范真正转化为员工的自觉意识、企业目标真正转化为员工的自发内在驱动力时,所辖员工才能做到不遗余力地为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开拓新的优良业绩。

③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为最优化管理。

老子的管理哲学里,有四种不同级别的状态:“太

上,……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17章)推而言之,上等的企业管理是让公司内员工感觉不到管理的存在,而让企业良性运转;次等的企业管理是员工认可并乐于遵从公司内的管理制度;再次等的企业管理是员工认为公司内的管理制度严苛并持畏惧心理;最次等的企业管理是让员工认为管理制度不合理甚至触犯了个人的尊严。

以自然无为作为柔性管理的指导思想,则在柔性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应致力于员工工作的内驱力,不应通过繁琐、严密的规章制度、条例细则规诫、监督员工,也不应依靠拥有的权力来命令、惩诫下属。“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烹制小鱼不能随意去搅扰它(小鱼会残碎),也不能鱼儿入锅后不管不问(口味肯定不好),把鱼烧好的关键悄无声息的放置适当的佐料、把握恰当的火候及翻炒机会,有形入无间,色香味虽入鱼,而鱼无觉。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学习大自然的平衡之道,把握制衡之术,深谙有为与无为的辩证关系,将实际管理艺术化,让员工感受不到具体管理的存在,但是实际上,公司理念及文化无处不在,深入员工内心。运用无形的文化的力量,以最小的管理行为达到最大的管理效应,进而管理者可摆脱繁杂的日常事务的干扰,员工可体现自身的价值,成就感得到激发,以“无为”的状态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3 柔弱胜刚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运用柔性思维的根本原因

“柔弱胜刚强”(第36章)是老子柔性思维的基线,《道德经》内反复强调处弱贵柔:柔的东西容易保全“曲则全”(第22章);柔弱是生命力的体现,而刚强则会很快走向事物的反面,是衰微与没落的象征。所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第76章);柔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较之刚强更胜一筹,因此“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43章),“守柔曰强”(第52章)等。

纵观老子柔性思维,“柔弱”实质指天下之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40章)这种柔弱蕴含着内敛,富有韧性和生命力。在对方强大之时,在面临危机之时,圆融以对、委曲求全、避其锋芒,守柔处弱作为一种自保、一种掩藏、一种蓄势、一种手段、一种韬略。“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第36章)。物极必反,一旦时机成熟,柔中寓刚、以柔护刚、以退为进的柔弱即战胜刚强,这正是柔性化管理的根本原因。

《道德经》构造出的自然、质朴、辩证、豁达及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宏大框架蕴含的理念精髓就是柔性思维方式。将其灵活运用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宏观掌控以人为本的基本方向,以自然无为的思想为指导,处弱贵柔,将使这部古老的经典之作焕发出更多的活力与生机,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将因借鉴老子的柔性思维更有广度及深度。

老子道德经范文5

关键词:老子;道德;信仰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76-02

道在老子哲学体系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是构成世界的本体,是创造宇宙的原动力,它是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也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本文的论述就起始于这个道。

一、道的至高无上性

长期以来,我国古代社会得以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在于,人们有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天创造了世界,天生下百姓,帝王就是上天的儿子,代表上天的意志来管理天下苍生。但老子不以为然,他以更广阔的视野,穷追其源,天地又是何以而来?他提出了道的概念,这个道,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它没有颜色,没有声音,没有形状,完全就是一种虚无,但正是这个虚无的道,它就是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以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万物的总根源,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天地尚未形成的时候,道没有实物,没有形象,这种情形称之为无,即虚空。万物皆由虚空而来,虚空就是道的本体。这个虚无的空何以能够生化出有呢?那是因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个恍恍惚惚虚无的道,并不是真的空无一物,而是实实在在含有某种精微之气,而且它所蕴含的能量无穷无尽,唯其如此,它才可以生化出万物来。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虚无的道,它就是个聚宝盆,“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它“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它“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天下人都只是看重有,却忽视了这个无。天下万物均来自于道,道也就无疑具有一种至高无上的超越性。然而道是混而为一的整体,而万物却是各具特色。所以今天我们仍然在说花有花道,茶有茶道,就连盗亦有道。道生万物,那么道生就的万物又是如何存在和发展的,是按照什么规律运行变化的呢?所以在《道德经》中,道的含义除了作为宇宙的本源以外,道也具有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一层含义,既然是规律,它也就具有了人类行为准则的含义。但其无论是哪一层含义,道都具有至高无上的超越性。

二、德为得之于道者

通读《道德经》,我们发现老子的道和德是分开来讲的,二者分别有着独立的含义。后来的儒家,把老子的“道”和“德”合二为一,笼统为“道德”,来单指人们的思想、行为规范,即为“伦理道德”[1]。在老子哲学中,道是万物的根源,也是万物自我运行的规律。那么老子的德又是指什么呢?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庄子说,万物得之于道者称之为德。万物从道所获得的就叫作德,它是万物从道那里获得的支持。万物能够从道那里获得什么呢?玫瑰花获得的就是使得玫瑰花成为玫瑰花而不是牡丹花的那个最真实、最根本、最核心的本性。万物从道所获得的就是自己成为自己而不是其他的本性、禀赋。而使万物成其为自己的那个力量就是道。德就是事物从道而获得的自己的本性,禀赋[2]。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说是一个人的德行如何,即就有这方面的含义。由此可见,老子认为,从道而言,是道生万物;对于万物而言,则是从道那里获得了自己的本性和禀赋。既然是自己的本性、禀赋,那就会把它展现出来,这样就是依道而行,依照自己本来如此的规律而运行。所以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且重视德的,道和德的尊贵,这不是谁下命令而是自然而然向来如此的。

三、人类心灵品质的层次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人类当然也是如此。人类由道而来,道所赋予人类的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个最真实、最本质、最根本的禀性,这便是人类的道与德。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在这里老子说,正因为德是你的本性和禀赋,所以你不必时刻挂念着要积德行善,心里没有我要行德的念头,而是让自己的德行自然而然地展现,这才是真正的有德;而如果你总是念念不忘自己的德行,还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是在积善行德而刻意表现,这样反而就是无德了。所以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仁、义、礼、法,老子把人类的心灵品质分为这几个层次,以此来调节、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而道与德是人类心灵品质的最高层。这件事情我该不该做,完全是人们发自内心的,由内而发的自觉行为,是人们本性的自然展现。比如赡养老人,这是天经地义,没有什么可标榜的,它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本来如此的行为,这就是道德的力量。而如果赡养老人是因为考虑到这样做是一种仁爱,是符合礼义的行为,否则将陷于不仁不义的境地。那么这样而来的孝敬,当然无法比之于道德。老子认为法是这个心灵品质的最低层,如果是担心不赡养老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而实现老有所养,这当然是最下层了,所以老子说“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法律条文越多,越是繁文缛节,那越是表明有新的犯罪领域的不断出现,越是表明人们的心灵品质愈低。佛祖释迦牟尼在最初带领众弟子弘法时,也根本没有后来的200多条清规戒律,只是讲一个原则:“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而且没有任何机构任何人的监督,完全是由自己的内在出发来把握这个原则。

四、道德是人类的最高信仰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道而来,所以也要依道而行,不可偏离人道;德就是道在我们自身的表现,是人从道获得的人之为人的禀性。天地之间,作为一个人,再也没有比道和德更加重要的了。台湾学者曾仕强曾讲道,“几千年来,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从来都不是什么宗教,而是道德。”道德就是我们的精神信仰,就是人类的最高价值。那么,来自于道德经的道德又是什么呢?“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道法自然为基础的《道德经》,内含着人类纯朴的道德品质。这个道德是自然而然向来如此的,它是人类最真实的、最根本的禀赋,是人间的真善美。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如果人类失去了这个根本,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所以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只有不丢失这个根本,人类才会长久。老子的思想,完全来自于天地自然,大自然不会说话,没有语言文字,但它会真实地把自己的本相完完全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每时每刻都在向我们诉说着无言的真理。虚伪的善不能称之善,只有真实的、自然而然的、发自内心的善才是真正的善,这样的善,也就是人间的大美。整篇道德经,老子都在给我们讲述着人间的真善美。这样的真善美完全是来自于自然,是发自内心的人类美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经济发展的潮流,也在不断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价值观的迷茫、困惑导致人们道德缺失,信仰危机。一个人需要有精神的支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要有价值理想和精神信仰。这种精神支撑,主要就是道德信仰。而《道德经》的道德信仰,就是对真善美的信仰。更为可贵的是,《道德经》的道与德,与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有所不同,这个不同不在于具体道德规范的不同,而是在于道德的至高无上性,这个道德完全就是来自于天地自然的真善美,同样的道德规范,经过老子的论说,却会让人感到自然而然,本应如此。道生万物,万物莫不尊道贵德。尊什么道,贵什么德,也就是信仰什么样的道德。在《道德经》中,老子不厌其烦,多次直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产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不仗恃已力,引导万物而不加以控制。这就是道所展现出来的德,无私无我的大爱、仁爱、博爱。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3]他认为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厌恶的地方,水所展现出的特征几乎很接近于道。水对于人类的重要不言而喻,人体内的百分之七十即为水分,人从出生到衰老死亡的过程就是一个失水的过程,孩童时期,我们皮肤润泽,蹿上跳下,动作灵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皮肤干燥,皱纹显现,胳膊腿日渐生硬;到老年更是骨瘦如柴,形如枯槁。 所以老子告诫我们,要多向水学习,身心柔软,委曲求全,不要那么争强好胜。因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里,老子短短几句话,却震撼人心,即刻让人明白为什么要崇柔抑强。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爱之心,俭约之心,这样的美德,我们古已有之,可是有多少人是发自内心,真正是从信仰的高度来展现这些德行。道生万物,万物皆来源于道。一朵花,一片叶,都可以让你感受到道的力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人类在道的面前并不显得有多么尊贵,大道对于万物没有任何的偏爱之心。人类如果能意识到这一层意思,那天下万物如一花一叶都有值得你欣赏的地方,如此慈爱之心、俭约之心也会油然而生。更何况“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大道虽然对于万物一往平等,但却还是会眷顾那些有道德的人。《道德经》所展现出来的道德,都是来自于自然的真善美,这些真善美因为有着老子道与德的哲学基础,因而,它往往深入灵魂,直指人心,于润物无声之中铸就人们的道德信仰。

《道德经》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宝库,它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今天,让我们静下心来,致虚守静,汲取营养,重新拾回中华民族的道德信仰!

参考文献:

[1]姚文俊.论孔子对老子道德观的篡改和修正[EB/OL].新浪博客,2006-12-22.

老子道德经范文6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孝道形成了“尊老”、“敬老”的社会伦理道德,确定了对老年人的抚养义务,将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奠基于孝道规范。中国传统孝道作为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中国传统养老中起到了保障、凝聚、调控和稳定社会的作用。今天,我国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但由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经济结构及践行孝道的社会现实基础等原因,传统孝道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中国古代孝道思想就有许多安老、养老、敬老的思想和实施方法。《尚书·酒诰》中记载:“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孔子提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提倡:“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已归矣。”人们用“孝”来调节家庭关系,使敬老、尊老、养老的伦理观念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成为人们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第一,“尊老敬长”的社会伦理道德精神。传统孝道中,“尊老”、“敬老”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现在称谓、礼仪和史制等各个方面。如在称谓上,称长者“父老”、“父兄”;在礼仪上,古代敬老,行有行礼,坐有坐礼。在养老制度方面,“选其耆有高德者”充任乡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或国家政府设立“父老”官。在西周时期,统治阶级就认识到了“亲亲”和“敬长”(奉养父母、尊敬长辈)的重要性,认为要治理天下,保持社会稳定,就必须向百姓提倡“孝行”。孔子把家庭范围内的“孝悌”思想推及到社会上,用以处理社会人际之间长幼关系。Www.133229.COm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思想。《孝经》指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礼记》对孝推祟很高:“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文”。这就视尊老敬老为天地间最大的行为准则。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思想逐渐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道德准则,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在老龄化社会的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二,物质供养与精神赡养的统一。对父母的衣食物质等方面的供养和精神上的亲近、尊敬是人类社会共同的道德准则,是对不同阶级和不同制度的社会者适用的“起码”的道德底限,也是“孝”本身所蕴含的。孝首先是奉养,奉养是孝的基础,是孝最起码的表现,没有一定的奉养就谈不上孝。孟子在谈到世俗之孝时曾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危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这里所列五项中直接提以奉养父母者即有三项。奉养是孝的第一要义,但并不是说只要奉养就是孝。《孝经·纪孝行章第十》:“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至其敬,病则至其忧,养则至其乐,丧则至其哀,祭则至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普通百姓尽孝道,应当“谨身节用,以养父母”;而不能只注重物质,不注重精神,如果没有爱的精神,“虽日用三牲,尤为不孝也”。孔子倡导敬亲之孝,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因此,孔子认为奉养是最低的要求,真正的孝养应该达到敬养的层面。对老人只养不敬,并不是真正的孝;物质供养、精神供养,关键在内心的敬养,心养才是真正的孝。

第三,强调家庭对赡养老年人的职责与义务。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家庭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以来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形态。这种具有血缘性、农耕性的封闭式家庭生产、生活方式,使古代中国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生产,都主要依靠家庭这一载体来独自完成。而以家族为中心的生存(生产、生活和交往)状态,必然地要构成与之相应的一系列特定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如家庭结构与供养问题等就是如此。在中国,由于小农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和稳定延续,人们一直视数代(三代以上乃至多代)同堂为最理想的家庭模式,因此,祖孙三代以上共居的家庭结构,占中国传统家庭总量的绝大多数。在数代同堂的家庭中,老年人退出劳动生产、完成劳动经验的传授和家庭财富的代际交接后,终生同子孙生活在一起,接受他们的赡养。如果子孙另立门户,则为社会道德和法律所不容,如《唐律·户婚》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自唐以后直至清代的法律,对于别籍异财、供养有缺的,都视作犯罪行为。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传统孝道作为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中国传统家庭养老中起着规范和约束作用,促进了家庭和睦、社会稳定,使老有所养,幼有所怀,在解决中国历史上养老难题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孝道具有保障的功能。传统孝道的养老思想是一个物质之孝与精神之孝的辩证统一体,它既包括物质上奉养和精神上敬养两方面。传统孝道主张让老年人衣帛食肉,物质供养不仅量足而且质好。比如,在吃的方面,《礼记·王制》规定,从父母50岁开始就要为他们特别准备精粮,不能再和自己一起吃粗粮;到了60岁每餐饭就要准备肉食;到了70岁,还要有精美的副食品佐餐;到了80岁还要经常给他们吃珍贵难得的食物,以补充营养;父母90岁的时候就要随时随地给老人提供食物和饮品。传统孝道对于在精神方面的养老也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它有利于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慰藉。奉养是孝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奉养就谈不上孝,但并不是说只要奉养就是孝。“孝亲”就要“养亲”,“养亲”还得“尊亲”、“敬亲”。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供养老人,还要在精神上供养老人。血缘之亲不是只表现为物质性,它更表现为精神性情感性,表现在内心的敬爱上,那才是真正的骨肉相依、血浓于水的血亲关系,那才更有人情味。

(二)传统孝道调控和规范家庭成员行为以维护家庭稳定、促进家庭健康发展的功能。在家庭中,所有的成员为了共同的生存和发展,会要求其成员在养老上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形成一定的家庭养老规范,使家庭成员在养老上明是非,辨善恶,趋向共同的价值观,以保证家庭得以在社会秩序中良好地运行发展。但是,人都是有个性的,家庭也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父母与子女作为两代人,由于在年龄、辈份、性格、文化、理想、志趣等方面总是参差不齐的,因而代沟是不可避免的,两代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兴趣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维系家族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中提出父严、母慈、夫和、妻顺、兄友、弟恭、子孝等道德范畴,其中以孝为最核心的道德,并用孝来规范、调节、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否则,家庭就会从矛盾冲突走向彻底破裂。由此可见,传统孝道不仅能够通过调控和规范家庭成员之行为,维护家庭稳定,还可以通过孝敬,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缘关系基础上,建立起互爱互助、温暖愉快的亲情关系,促进家庭的健康发展。

(三)传统孝道具有净化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功能。传统孝道能促进家庭和睦、稳定,使老有所养、幼有所怀,因此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但更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还在于能够促进和形成民族尊老爱幼、友爱待人的传统美德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养老、尊老,父慈子孝,孝为仁之本,孝以礼为先,由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以及仁、义、礼、智、信等等。这个以事老、尊老为主要内容的孝道的延伸,其精神力量的影响必然会在客观上起到净化社会风气、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形成优良社会道德风尚的作用。

(四)养老行孝制度是保证家庭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每个时代都会有老人问题,都要为老人的特殊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扶助。而对父母的衣食物质等方面的供养和精神上的亲近、尊敬,是人类社会共同的道德准则,是“孝”的内在要求之一。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一个社会要想稳定和发展,根本前提是家庭要稳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和睦。父慈子孝,甘苦与共,其乐融融,社会安定才有基础。诚然,老年人的问题是社会问题,越是人口老年化的社会,这个社会问题就愈益严重和突出。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既依赖于社会、国家,更依赖于家庭。传统孝道思想主要包含敬老和养老。对父母的奉养,即对父母的救济。这是成就孝子德行的首要条件。当父母生命的延存受到因为物质财富的缺乏而引发威胁时,子女对父母的养护需要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当父母生病而需要照顾时,子女的悉心照料或许比医疗中的某些药物更起作用。可见,子女对父母的照料产生的作用是其它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家庭养老行孝,既履行了家庭职责,同时也履行了社会职责。

传统养老敬老的孝道德观念历久不衰,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仍然能保持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这说明它在当今社会仍有着存在的合理性。

首先,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始终把人的利益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把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改善人的生存状况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养老敬老的观念正是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对老一辈人的关怀,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性质,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鲜明体现。

其次,这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社会公共福利事业还不太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社会还不能完全承担起养老的任务。家庭还是生产单位或消费单位的情况下,子女赡养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是不可回避的义务,即使将来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养老的问题完全由社会来解决,但孝亲、敬老依然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羁绊,而子女之孝、亲友之情、人伦之乐是任何时候、任何法律或行政行为所无法代替的。与西方社会人情冷似冰,亲情淡如水相比,中国人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实令世界称羡不已。

第三,是由我国的经济结构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今天,在农村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中国不但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还存在着“二元社会结构”。由于存在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也就形成了“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即对城市企业劳动者实行社会保障,对农民采取另外的形式。在二元社会结构下,我国还尚未建立起对农村老人的养老保障体系。同时,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形式使得农村老人的养老基本依靠家庭和本人,家庭老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

第四,倡扬和践行孝道的社会现实基础仍然存在。①从家庭结构看,虽然核心家庭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社会的主要家庭形式,但二世同堂仍然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模式。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父母一般仍然跟子女住在一起。而且,即使是父母与子女分居的核心家庭中,不同代际之间仍然有广泛的经济、生活联系,这是中国核心家庭与西方核心家庭的区别。重视亲情,是普遍的社会心理。孝敬父母是家庭伦理的重要内容。②倡扬和践行孝道是解决老龄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己经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已经达到11%。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看,指望社会保险和养老院来完全解决沉重的养老任务是不现实的。人口的严重老龄化与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形成尖锐的矛盾。缓和代际危机,解决老人养老问题,除了提高经济水平,逐渐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增加社会性服务外,最重要的还是发挥传统孝道伦理的现代价值,继续鼓励和实施传统的反哺式循环养老模式,即家庭养老。而不能像西方那样用接力式循环模式,把老人推向社会。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新旧体制交替。尽管社会养老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然而,市场经济的波动性以及新体制的不稳定性使社会养老将难以取代家庭养老,预计在今后半个世纪,家庭养老将继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孝道在维系家庭养老中依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赡养父母既是子女的道德义务,也是老人安度晚年的伦理保障。

第五,是养老本身的要求。经济上赡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是养老的三个基本方面。在物质生活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老人也需要儿女对他们的精神赡养。精神赡养的主要内容包括与老人进行经常的精神交往,子女对老人的尊重和理解,子女给老人提供的各种娱乐和学习条件,子女的和谐相处以及在学习、工作上作出成绩,使老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等等。总之,满足老人的物质需要,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应尽的、基本的道德义务与社会责任。明确地提出弘扬“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调整好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睦,推动社会文明,实现社会的安定祥和无疑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