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美学范例6篇

老子美学

老子美学范文1

摘要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既有差异又互相补充。在论述老子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之关系时,有必要对儒、道审美意识和方法的差异作考察。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是“道”论,它的美丑观、虚实观、言意观、形神观,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道 审美意识 道 美丑观 虚实观 言意观 形神观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一 儒道两家审美意识的差异

儒家和道家,从哲学的角度说,它们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流派,而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则是中古典美学的主要思潮和派别。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既有差异又相互补充,对中国几千年美学思想的产生、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形成了中国美学思想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分析老子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的关系之前,先从宏观上考察儒、道审美意识和方法的差异。

“审美意识是以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为反映的客观内容,以审美主体敏感、健全的感官神经系统为生理基础,以审美的感觉、知觉、表象、判断、思维、想象、情感等相互作用的活动为心理基础;人们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所建立起来的特有的把握现实的感性方式,成为审美意识的认识基础。”按照对审美意识的这种界说,它不同于其他的意识,它的感性因素更突出,更强烈。这是审美意识的一个特点。审美意识的另一个特点是远离功利目的,它是以审美愉悦作为目的的。由于审美意识从总体上看是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产物,蕴含着整个文化历史积淀的成果,因而总与一定的社会功利及理性认识、思想观念有着各种不同的联系,不可能彻底摆脱功利性。这两个特点,在儒、道的审美意识中,均有明显的体现。

以儒家的审美意识来说,其功利主义的目的是很明显的。孔子的美学思想同其文学、政治、伦理思想一样,均是以仁学为基础的,是从个性与社会的关系中思考美学所在。孔子的审美意识是与他的政治、伦理学相联系的。在孔子思想的影响下,后来儒家的审美意识都很重视艺术所具有的陶冶人的情操、稳定宗法制社会秩序的作用。如荀子的《乐论》就强调,乐应受伦理、政治的制约,他说:“乐者乐也……以道约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老子在审美意识上,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迥异。老子采取的是反功利主义的态度。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十二章)老子对于“令人目盲”、“耳聋”、“发狂”等等这些愉悦耳目之类的一般的浅层次的美进行了否定。老子还对恶劣的感性放纵和文明带来的诸如“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五十七章)等等后果,提出了道论来加以匡正。老子的道论提倡的是向天的回归,这是一种感性的心理体验,体验到的是天地境界之美。这是一种独特的深层次的美,而不是前述老子所否定的一般的美。老子的道论,还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审美心境的问题。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九章)及弃知绝圣,“涤除玄览”(十章)“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等等思想对道家审美心境的确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庄子就受到老子思想的极大影响,从而使庄子从人的存在的本真的角度,确立了超越伦理、超越逻辑的审美心境。

就儒道两家审美方式的差异来看,儒家在审美方式上主张美与善的统一,情与真的统一。道家则不同,它在审美方式上要人们超越现实的存在去领悟天地之大美,这就是老子和道家所说的“体道”。“体道”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方式。学术界普遍认为,儒道两家在哲学上的差异是:儒家重人道,道家重天道;儒家尚实际,道家主幻想,等等。这些区别,无疑是儒道两家审美意识和审美方式不同的根源所在。

二 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道论

老子的道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也是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在《老子》书中,“道”的义是多样的,它既指宇宙乃物本原的意义,又具有事物发展规律的意义(包括某一事物的具体规律)。但是,道的最重要的含义,是老子对“道”所赋予的本体论意义。

“道”的本体论意义的重要表述,见于《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按照老子的看法,道“可以为天下母”,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万物存在的根据。老子说:“道法自然”(二十五章),这是说按它本来的样子(自然)而存在,从而成为万物的根据。所以,道表征的是一种自然之美。老子对自然界、社会、艺术,都是崇尚以自然(天然)之美为旨归,即把自然看作美的本质。

老子和道家崇尚自然之美,其“自然”的基本含义是反对雕琢造作,反对卖弄和做作。其崇尚自然美的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南北朝的钟嵘标举“自然英旨”(《诗品・序》);唐李白提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天恩流夜即忆旧游抒怀》),宋程颐,提倡文章应如“化工生物”,“且如出生一枝花,或有剪裁为之者,或有绘画为之者,看时虽似相类然终不若化工所生,自有一般生意。”(《二程遗书》卷十八)在清代,如刘熙载也认为:“极炼如不烁,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矣。”(《艺概・词曲概》)总之,中国古代许多艺术家、思想家都高扬自然之美。可见其《老子》道论提倡的崇尚自然之美的思想影响是多么深远!

三 老子的美丑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老子对美与丑关系的辩证认识,是他的审美观的重要内容。老子精辟地论述了美与丑的辩证关系,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关于美与丑的辩证思想包含着如下内容:一是对人为之美,人为之善的否定;二是强调美与丑、善与丑的相互依存关系;三是美与丑、善与恶相互转化。老子的美丑观强调的是审美的差异性、相对性、对于提高人们对美丑、善恶的辨别力和审美水平,有启发性意义。

老子的美丑观除了贯穿美与丑的矛盾、对立和转化,从而强调审美的相对性外,还贯穿着对人为的、外在美的否定,而强调自然无为的审美活动。这对中国古典审美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除庄子直接受到老子影响外,如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是鄙弃世俗琴瑟之声,崇尚天籁的审美情趣的。再如梁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表示了对自然美的赞颂,以“天籁”为最美音乐的观点,也是受到了老子“大音希声”的影响。

总之,老子的美丑观所否定的只是现实生活中人工的、有为的、外在的美,以及仅仅给人的感官刺激并将人的情感纳入“礼”的规范中的审美活动。而对颐养人的生命,陶冶人的情操的审美活动和自然的和谐,则是持肯定的态度的。这些观点对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 老子的虚实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虚与实,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又一重要的审美范畴。这一范畴,也是由老子提出的。老子认为,作为万物本体的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这就说,作为万物本体的“道”,是虚(无)与实(有)的统一。现世界的天地万物与本体的“道”一样,都是虚(无)与实(有)的统一,这是在两个不同层次的统一。老子“有天相生”的思想,以及把“无”放在首要地位的倾向性,对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发展影响很大。

如果说,先秦时期“虚与实”这一范畴,除庄子在美学的意义上使用较多,它基本上是哲学范畴的话;那么,在魏晋时代,“虚与实”就更多地运用到美学领域,成为必要的审美意识了。这一时期尤值得一提的是,刘勰的隐秀说与钟嵘的滋味说。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是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也。隐以复意为工,旁以卓绝为巧。”刘勰在这里所说的隐与秀的关系,实际是隐显、虚实的辩证关系。他认为,只有隐显统一,虚实相生,才是具有无限魅力的优秀作品。这也是中国古典传统的审美观――含蓄美。艺术含蓄美的实质就是虚与实的对立统一。钟嵘的“滋味”说也是提倡隐显统一的含蓄美。总之,魏晋时期的文学和艺术创作,就其渊源来说,不能不说受到了老子哲学思想,尤其是虚实观念的影响。唐宋以后,“虚实”说的适用更为普遍,几乎遍及文学、绘画、戏剧、音乐、建筑等各个领域。大体说来,“虚实”说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就审美来说,是由艺术形象实的有形的部分,联想到它的虚的无形的部分;或由虚的无形的部分,联想到它的实的有形的部分,即“实中见虚”,或“虚中见实”。二是就艺术创作来说,处理好生活和艺术,真实和虚构的关系。只有把生活和艺术、真实和虚构结合起来做“虚实相生”,求得“似与不似之间”,才具有艺术的感染力。

五 老子的言意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老子的言意观对中国古典审美意识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这就是说,作为万物本源或宇宙本体的“道”,人们无法用清晰精确的语言去表述,老子提出了用“静观”、“玄览”的方法反观把握它,这是一种近乎直觉的默悟和心领神会,而不是用普通的言、意去表述。老子的这种言意观虽然具有一定的神秘性,但却把人们的思考引向了一个深远的世界,启示了人们去求解言外的审美趣味。

老子的言意观在庄子那里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这是对“言不尽意”的发挥。“得意忘言”同老子的“静观”、“玄览”一样,都带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但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它能使人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审美境界。魏晋时期,王弼综合了老庄在言意问题上的观点,把象、言、意联系起来,提示了三者关系。他在《易经・略例・明象》篇中说:“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又说:“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启发人们进一步探求文学艺术的特征,对我国古典审美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 老子的形神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形和神的关系问题,既是中国哲学的重要问题,又是美学史的重要问题。老子最早从哲学上讨论形神关系问题。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又是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是形而上的,事物的内在本质;“物”是形而下的,事物的外在表现。“道”和“物”的关系体现在每个事物的身上,从某个角度说,是形和神的关系。庄子对老子的形神观进行绝对化的发展。他重神不重形,认为形神是可分离的,提出了“形残而神全”的观点。虽有些偏颇,但它在启发人们用形神兼备的观点去进行审美活动方面,却具有一定的意义。

总之,从美学的角度看,形和神这对审美范畴,是从老子开始提出的。他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指出了道和物的关系,强调形和神的统一。老子的这种观点,在中国古典审美意识的发展中,在历史的各个阶段,被一些思想家和艺术家作了不同的发展:有的进一步强调阐发了形和神的统一;有的只强调形和神的某一方面,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形神关系的看法。究其源,皆受老子思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1981年版。

[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1年版。

[3] 许抗生:《老子与道家》,新华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4] 张智彦:《老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 张松如:《老子说解》,齐鲁书社出版社,1987年版。

[6] 葛荣晋主编:《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老子美学范文2

[关键词] 名;象;道

《老子》美学思想的道学性质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论证,本文试图从《老子》美学的三个本原元素:名、象、道的分析和推论,宏观展示老子“为道”美学的基本构架。

名,无名:命名的限度

《老子》美学思想的发端性的元素首先肇始于对名的范畴的深入辨析,这一点很少得到已有《老子》美学研究的特别关注。《老子》第一章集中讨论了名的问题,提出“名可名,非恒名”的名学判断,影响深远。在同一章再次提出“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进一步揭示名的内部构造和理性层次。说名无论有、无都是一种原始元素,这就在本原之名与命名之名之间建构了分界线,这种界线规划出一种形而上学要素。

对本原之名和命名之名的分梳立论出于一个著名的定义,这是《老子》一书对美学核心问题即人的问题的追问,也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这一定义就是对人这一万事万物美的核心的规定和命名,《老子》认为人是“有身”之物,因为人有患难;同时,《老子》又断言人是“无身”之物,因此人终能逃脱患难。同情地理解,《老子》为人设定“无身”的规定是其“为道”哲学的必然设定,在“为道”哲学的框架内,《老子》影响中国文化发展走向的“上德”论、“自然无为”论、“至和”论和“天道”论等观念得以确立,因此,人的“无身”规定牵掣着众多关键理论基地的建构和实效问题,而这一人的规定本质上又和对人这一特殊存在物的命名有关。一般理解,名或命名本质上是一种名实配称的表象关系,这种关系的展开过程将一个事物表象为一种对象,并使得两者配称无误。在名的内在规范中,命名中的要素有时候是不一致的关系,出现名实错位的悖论。如人是“有身”之物和人是“无身”之物同时发生在一个命名过程和同一个名中。从一致关系、名实配称的角度来考量,在一个命名活动中的种名和它的属名是配称的,如果不配称就意味着论证中的悖论的不可避免。在人是“有身”之物中的人与他的属名有身、有生物之间实现着名实配称。在人是“无身”之物的命名中,人这个种名与他的属名无生物之间缺乏配称关系。《老子》一书坦言人的规定性中的这一悖论,相对而言,回避这一悖论比直面这一悖论来得更容易,但是那样,《老子》一书的历史价值将会降低,老子美学思想的原始地基也将无从建基。《老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结构正是肇始于这一辩难,因为美学意义正是悬浮于名与无名两种概念和生存样态对局错落的剧烈张力之中。从“有身”之为到“无身”之“无为”的身存样态必然抽象出一种名与无名之间的紧张对局,然而,有名和无名在同一个名中确立自身的圆融并存正是一个有待求解的哲学问题。

大象无形:观象的审美意义

对于人的基本矛盾,《老子》提出一种本原语境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同时又衍生出《老子》美学思想的另一本原元素:象。

人是“有身”和“无身”之物这一命名的实义法则源于《老子》的“有名”和“无名”的本原语境。《老子》有名的本原语境可以还原为一种语法结构,在这种语法结构中,主词与谓词之间具有一种包含和归属关系,依靠这种关系,具体语法关系得以确立,言说结构同时具有了某种合理性。人是有生物,就是这种语法关系的言说式还原,人与生物之间具有包含和归属关系。从命名角度探索这种关系的实质,它就是一种名实配称关系。不仅种名与属名两者相符合,两种名之间具有包含和归属关系,而且,“人是有生物”这一判断与事实中的人符合。这种名实配称直接为“人是有生物”这一言说的结构提供合法基础。除了有名的本原语境,《老子》提出无名的本原语境。这一无名本原语境也是可以还原为一种语法结构,在这种语法结构中,主词与谓词之间不具有明显的确实的包含和归属关系,也即不具有一种逻辑意义上的包含和归属关系。德是德,道是道,水是一种上善等判断就是这种特殊关系的言说式还原。在这种言说格式中,逻辑意义上的语义循环不可避免。从语法逻辑考察,这个关系仍然具有某种语法逻辑。这种解释说明:这种结构的主词和谓词之间没有归属关系,这样,谓词就不是主词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主词的无限延展,这种延展是以谓词的“空位”为形式。也即是说,谓词是对主词的超越,谓词所意味的东西不再是一种名的框架之内的东西而是一种超出的构成运动,一种想像力的产生过程。这种解释为人是“无身”之物这一言说式提供了合法基础。

“无名”的本原语境为语言法则提供合法基础,同时这种语境的成立又挑战了名实配称的法则。在这一语境,主谓之间严格的符合关系和名实之间的现实的符合关系都失去本有的效力。然而,这一语境的突破性意义在于它为审美的想象力提供合法理性基础。“无名”语境的诸言说式还原中的谓词超出了主词命名的规范法则和范围,谓词的德、道和上善等意象在此结构形式中对名的超出意味着一种对“象”的自觉的产生。象“上德”、“上善”等都是“无名”的言说式,这种言说式只是在一种想象力形式中才具有合法意义。因此,《老子》在审美生存层次提出“大象无形”的论断。说这种特殊的象没有形态就是说这种概念缺乏命名效力。观象论道是《老子》美学的出发点,但是,在与名的比肩对举中,象本身并未得到一种理性的自足。因为象是名的分化形态,她必须对照她的对立物:名,说明自身的意义。而这一点正是《老子》哲学中的自然的法则所不容的。因为在《老子》一书的核心价值中,“自然”,“自是”,“自正”,“自化”验证了一种对绝对唯一的个体自由的“无待”信仰。

无法命名的象是在命名的内部法则之间的顿错中脱颖自身的,也就是说,名与象,名与无名是在一种张力结构中凸现自身的规定性的。同时,这种张力结构在《老子》审美生存中分化为两种人生态度和宇宙观念。在此种分化格局中,名与象对称性的构成角色愈加凸出。《老子》将名与象的分化形式还原为两种人生态度,那是一种被称为“有欲”直观的生存格式和“无欲”静观的生存格式。在“有欲”直观的人生态度格式化过程中,人的对象客观化为一种对人拥有控制力的东西,人静止地、客观地、符合性地容忍这种不以自身命令为准则的东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主动放弃自身的力量,人的自身性被主动投射到自身之外,自身之外可以是客观法则也可以是他者的意志。在无欲静观中,人可以自由选择,因为人所面对的东西不是对象而是象本身,对象关涉与自身相关的利害分梳,而象本身纯粹具有形式的意义。“有欲”直观之物必然具有名的法,是一种“有法”;“无欲”静观则“无法”可依,尊崇“无法”之法。因而《老子》认为人有人的法,天有天的法,地有地的法,而道有道的法。前者都是可以因因相习的常识或累累相依的经生之理,而道的法因为相对于“有法”而复归“无为”因而再也无法可法了。法自然的道的悟解就是对自由意义的确信。因而自然之法就是说一种无以复加的绝对自由在生存的诸层次、诸格局中存在着。因而观象美学的实质归属于一种确信无误的自由信念。这种信念是在一种人生之观的分化中造就的,名与象的分化所构成的美学构架自此分化中更凸现其审美生态魅力。因而《老子》美学思想即是一种观象美学。

复归于无极:为道美学

“有欲”直观与“无欲”静观构建了名与象的思辨框架,放射出一种观象美学的韵味和色彩。然而,这一框架真正想要揭示的真理并未动态地自圆其说。也就是说,《老子》美学思想的审美意义并未在现实的生命图景中活生生开展出来。

在命名的自我展开途径中,由于某种对整体性的困惑,名在一种张力格局中烘托出象的圆说魅力和审美天性。也正是在这种对局的张力中,名与象的阴阳两极碰撞出别样的生命觉识。从人的更高本原要素看,“为道”美学为两极的生命提供了同一个栖居园地,让任何别样的生态体和谐相处、比肩齐飞而丝毫不觉隔膜。

从名的自身局促验证,语言无法为一种“大象”提供真理,从而不能为一种为道美学提供法则。既便言说的法则源于语境的清晰规范,语境自身的分化仍然预示着一种对整体稳定性的拆解和流逝。同样,一个分化着的静观不可避免地分化了对象的本原样态,局限了自由的观察力和想像力,从而不能全面把握人的德性之真。从神的法则角度考证,似乎是,万事万物都是神的造物,人的观感也是神性禀赋,因而推知,造物与观感之间本来没有天然的理解上的代沟。然而,为道的哲学以人为本,《老子》认为人作为自由(然)的德性之真并不需要从神性王国那里祈求灵性,并非神在道之先而是道在神之先,并非神之灵性先于人性而是人性先于神灵。

那么,为道的美学为生命自由的美提供了一个如何栖居安然的园地?

首先,为道美学为言说、命名和观象的人的活动和生存样态、层面提供唯一的“自然”价值。如何“自然”地得到一个人的德性之真正是《老子》美学思想的本原意义。在人的德性之真中,人能够自然地选择她的德,而不是仅仅在被规范中被动选择,复归于朴真和无极的“为道”之境也就是复归于一种德性之真,它的生命的主旋律只是去法“自然”。《老子》将“自强”的理念引入对“自然”的领会,认为“自强”就是自然品质在生命样态中的展开形式。“自强”之所以出自“自然”而不悖于“自然”,因为“自强”讲求生命的原生样态,主张复归于朴。具体讲,《老子》是从“利害”、“亲疏”、“贵贱”等人性的诸面具的分析中振拔出一种自由、无拘的生命样态的。另外,《老子》又从人生内外层面解析“自强”,提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自强”理念,召唤一种“复归于婴儿”之真的德性之在重归心灵。以上两种层面各自分离出前后两种不同样态,无论何种层面、何种样态,都是人的德性之得,人可以躬身于前者也可昂首专注于后者,但是《老子》认为只有一种被称为“上德”的得才是为道的德性之真。这种“为道”的德性之真既不是源于名的,也非象的,更非神的法则和意志,它是在名的引导和象的形态中展示了一种确实的内涵,预示着对名与象范畴所局守的原有格局的某种超出。

其次,“为道”美学为生命的样态提供一种“上善”范本。范本只是一种心意状态而非事物的物理人情,“上善”的范本更是一种经验者很少能切身付诸实践的理念。《老子》断言:“上善若水”,将利害之水与一种范本的象分梳立论,为一种非名利的“上善”公开立法。无论相对于利的水或是相对于害的水都非“上善”之物,然而,作为纯粹名理的水也非“上善”之物。这种名理之物可以成为德性之得,可以成为人的理性专题,但是,这种名理之物与以上的名利之物一样缺乏一种“自然”的法则。也即是,它们在成就自身的过程中没有塑造出自由的种子,从而,“自然”的人不能在这些非“自然”的物中观瞻出“自然”。也即是,德性之真在其德的自我塑形中放弃了表现自身独立规定性的自由性向,从而,放弃自我德性的“上德”本性,不再以“自然”为法了。

言说中的“上善若水”符合它的语境法则,水是一种“上善”之物符合语法的法则。但也仅仅是符合于一种“无名”的语境法则,这种符合意味着这里的水作为一种范本跃出了名的法规,是名的法条尊严的叛逆。从此一角度考察,“上善”本是起于命名的地基而又超越命名的地基展示自身的独异性,“上善”同样也非名与象范畴对称格局中的必然结果,正相反,“上善”正是在一种结构内部元子的偏斜运动中脱颖而出。“上善”的范本作为一种象的超越只是在“为道”的引导中才不至于沦落为赤裸的名利和名理之物。

老子美学范文3

人类的审美活动(审美体察和审美感悟)显然也是语言概念和知识形式所无法涵盖的。在审美经验中,艺术作品在我们内心所引起的广泛联想中,我们确乎是在一种“恍兮惚兮”的状态中觉察到了许多这样那样的东西,但又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无法用概念加以明确的界定,只觉得正像老子所说的那样:“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这些话是在讲“道”,而我们完全可以看作是对审美心理的一种精彩的描述。所以我们往往会称赞诗歌是“妙不可言”的。

一、“淡”、“素” 、“自然”的审美理念,对诗歌取材的影响

关于“道”的自然形态,老子还提出了“淡”、“素”、“拙”、“实”等一系列概念来加以进一步说明和阐发。其中“淡”是一种朴素的风尚,代表了一种天然无饰的美,体现了一种最高的真实。老子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这里老子所说的“味”,不同于“五味”的“味”,它不是吃东西的味道,而是听别人说话(语言)的味道,是一种在超验意义上的本体品味的感受。在老子看来,“道”本身就是以“恬淡为上”的,所以这种本体的品位和感受就是“淡乎其无味”。老子还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就是说“无为”是一种“为”,“无味”也是一种味。而且是最高的味。

诗人对自然的爱好和描绘比较晚,最初的诗偏重表现人事,纵使偶尔涉及自然,兴趣的中心却不在自然本身,而只是拿自然作为人物的背景。

二、“虚”、“实”“有”、“无”的论述对诗歌艺术“意境”的深化

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橐龠”就是风箱。老子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虚空,就像风箱一样。这种虚空并不是绝对的虚无。虚中充满了“气”。正因为有了这种虚空,才有万物的流动、变化,才有了不竭的生命。老子又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就是说,车轮中心圆孔是空的,所以能转动。盆子的中间是空的,所以能盛东西。房子中间和门窗是空的,所以能住人。任何事物既有“实”也有“虚”,这样才能体现出它的本质。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

老子这一思想,对中国诗歌美学影响很大,“虚实结合”成了中国诗歌艺术中的一条很重要的艺术手法。

意境并不玄奥神秘,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生活形象或生活环境)的统一,是形与神、内情与外景的和谐完美的统一。用通俗简明的话来解释,“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把两者结合起来,做到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寓理于境,或借境达理。我们写诗,要用凝练、准确、优美的语言文字,创造出既不同于生活原型,又形神兼备、包含着不尽之意、不尽之情的高度概括的艺术境界。在这种艺术境界中,“意”并不是直接的倾露或抽象的论述,而是在画面中自然而然地让读者感知;“境”也不是纯客观的外形摄像,而是渗透着作者的思想见解和感情色彩。把感情含蓄在形象里,即意寓于境,境中见意,才能创造出意味隽永的艺术境界。凡是好诗词都讲究意境。这是因为思想感情必须含蕴在具体的形象中。想要写好一首诗词,就不能不写景,而且必须讲究情景的交融统一,而这种统一应该是水乳般的交融。在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词里,这种情景交融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道家思想对诗歌创作者的心灵涤荡

“竹林七贤”、“金谷俊游”、“兰亭玄思”等等都是“崇尚自然、返朴归真” 道家思想的崇尚者,但从“竹林七贤”到“金谷俊游”再到“兰亭玄思”,都停滞在寻觅自然途中的某个点上,只有陶渊明走完了全程。可以说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者中受道家美学影响最深的,也是成就最高的。陶渊明的成功体现在文学、玄学和人生上。就玄学而言,他的思考解决了困绕魏晋士人数百年的精神困惑,结束了一个时代;就人生而言,他将玄学诗意化、人生化,是艺术化人生的大师,开创了知识分子新的人生理想、生存模式。陶渊明是魏晋玄学的终结者,代表了魏晋玄学的最高成就。就其人而言,他是南山的主人,不需要像邺下或金谷文人那样依附于权贵,也无须像竹林或兰亭文人那样耽溺于某种玄思。他是独立的自由的个体,他身后是自然温馨而神秘的拥抱,他的追求是自由和谐人生的象征。陶渊明将人生理想融化于实实在在的生活情趣之中,如饮酒、读书、农耕、与农人闲谈等,自足其性,得到逍遥,正如“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所描述。

老子美学范文4

〔关键词〕积极感情;幸福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5-0024-04

塞里格曼认为积极的情绪和感情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关键元素,这种情绪和感情扩大并且组建孩子的智力、社会与肢体发展的资源,它就好像孩子们的银行储蓄,是他们一生都要不停借鉴和使用的。当孩子们感到安全他们就会感受到积极情绪,这时他们才可能把注意力转到旁边和外界世界里去玩,去探索。如把一个10个月大的宝宝和妈妈一起放进一间摆满玩具的房间里,宝宝在开始玩新鲜玩具之前会去看妈妈是否在他身边,如果妈妈在,他就会开心地开始玩玩具,如果这时妈妈走开,他会闹、哭,直到妈妈回来。所以小孩子们需要安全感才能去感受积极的情感,才能积极地去探索周围的大千世界,收集他们以后所需的智力、社会和肢体资源与本领。

积极感情引领着孩子们更积极地去探索,更快更好地掌握新技能,更容易感受到积极感情。这是塞里格曼所称的积极情感的“螺旋式上升”(Upward Spiral),这种感情的积极循环和扩展意味着孩子们会经历不同的逻辑过程,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开明的头脑,他们的行为会变得富有冒险和探索精神。这个过程同认知疗法中的“螺旋式下降”(Downward Spiral)恰恰相反。“螺旋式上升”使得孩子们利用自己所知的安全的、坚不可摧的资源来建立自己坚固的内心城堡,这样一旦遇到挫折他们会有个安全的港湾来避开风雨,而且风雨过后他们会有能力和动力走出安全港湾,重新探索世界。

塞里格曼强烈建议家长和老师们认真对待孩子的积极感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一样都是他们品质的一部分。通常大人们容易更关注孩子的缺点,更注重矫正这些也许对孩子的未来有伤害的弱点。但孩子的优点与这些缺点一样真实,所以优点也要被家长和老师们重视。这是塞里格曼所称的“双方面论”(Dual-Aspect View),也是积极心理学最基本动机的前提。

在《真正幸福论》中,塞里格曼写到了八种建立孩子积极感情的方法。这些方法应该在孩子出生后至七岁左右这个期间使用,以便探索和分析孩子的天生优秀品质。因为对七岁以后的孩子采取以下方法,显得太幼稚,对此,塞里格曼另有推荐。

方法一:从孩子出生后就和父母一起睡

这样长大的婴儿会更直接和容易地感到父母的爱和家庭中的安全感,不会感到被遗弃。与此同时喂奶也自然而然地延长了爸爸妈妈和宝宝在一起的宝贵时间。这些对孩子以后的发育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然这种方法惟一的问题可能会是当孩子需要自己一个人睡的时候,孩子会吵闹,但孩子有安全依赖感做后盾,需要单独睡时,很快会适应的。

方法二:与孩子玩同步游戏(Synchrony Games)

这些游戏很基本,很初步。如,孩子在几个月时学会用手或用玩具敲打桌子,大人同时也跟着孩子敲打桌子。这样孩子知道他的行为影响到他人的行为,并且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为孩子买玩具时根据同步游戏的原则来选择,如摇铃。塞里格曼认为摇铃对孩子来说很有趣不仅仅因为它会出声音,更重要的是孩子自己可以导致它出声音,所以任何对宝宝的行为有反应的玩具都会帮助宝宝增长自信心。

有的家长会觉得这样会宠坏孩子,使得孩子产生太多的自信,这些家长认为孩子也需要失败。塞里格曼的观点是,玩同步游戏不会让孩子控制所有,总会有很多事情发生让孩子在某些方面失败,而且失败总是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增多。所以塞里格曼辩论说,既然可以通过这些简单的游戏和玩具来为孩子建立以后所需的自信,我们大人为什么不做呢?孩子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会需要面对和体验失败,作为家长需要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孩子的自信,而不用担心这样做会把孩子宠坏。

方法三:大人要关注自己对孩子所说的“行、可以和好”与“不行、不可以和不好”

当孩子做不该做的事时对他说“不、不行或不好”通常是大人的第一反应。这是设置限制的表现,告诉孩子什么标志着限度和危险。这从理论上讲是可以的,但大人们很容易过多地用“不、不可以或不行”来作为对孩子行为的反应。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孩子抓住大人摆在桌上的茶杯,与其对孩子喊“别拿那个,不行”而不如大人只需把茶杯拿开而已,反复几次孩子便渐渐知道这个不该拿。或者当孩子不小心使劲揪宠物小狗的耳朵,与其家长对孩子喊“不能这样”不如简单地告诉孩子要轻轻地拍小狗,教孩子如何正确对待宠物。对待同样的事件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对待方式,“不”的方法只会使孩子知道这个“不行、不可以或不好”,而后面那个“应该怎样”的做法不仅能使孩子知道这个“不行、不可以或不好”,更重要的是它能引导和告诉孩子在“不行、不可以或不好”的情况下“应该怎样”就能“行、可以或好”。

有人提出,这样可能会宠坏孩子,因为对孩子没有设置足够的限制,但塞里格曼和他太太对此的解决方式是,如果孩子要做某件事或要某个玩具时,告诉孩子他可以得到,但是要等,并告诉他为什么要等,这样可以培养孩子自己有个愿望清单。为此,不但给孩子设定行为限制,还间接地培养了孩子的未来的胸襟(Future-mindedness)和对冲动感情的控制。

方法四:一定要有选择性地表扬和批评孩子

这和给予孩子无限的爱和支持不同。表扬应该设立在孩子做出杰出行为或取得优秀成绩的基础上,而不能过多地、不分场合和情况地无意义赞赏。过分的表扬会导致孩子变得被动,因为他会感到不论他做什么都会得到赞赏,以后对有意义的表扬孩子也无法真正去享受。

批评会阻挡积极感情的培育,因为被责备通常是痛苦和充满恐惧感的,孩子们一般很难懂或知道他们为什么被批评和处罚。孩子天性喜欢新奇的事物,有新奇的想法,但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一定都与大人所希望的一样,这时大人就会认为孩子做得不对而批评或指责孩子。事实上,被责备让人产生痛苦和充满恐惧,责备他人的人自身也一定不愉悦、不快乐,其内心一定也是充满痛苦和恐慌的。所以,要尽量避免批评和处罚孩子,如果必须要批评或处罚孩子,大人首先应检讨自己是不是做得好,是不是曾经给予孩子明确的要求,是否曾经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同时在给孩子做出清楚说明的同时,还要明确说明此次批评或处置的是行为而不是孩子的品质和人格。

方法五:兄弟姐妹竞争

由于国内的计划生育体制,现在的孩子基本不会经历兄弟姐妹竞争,但现在独生子女的后代会有机会经历。塞里格曼认为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不可代替的特殊性和是被大人信任的。当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被挑战,就可能挑起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塞里格曼和他夫人对此的解决方式是让姐姐或哥哥帮助大人照顾妹妹或弟弟,如帮助换尿布或喂奶。这样意味着给大一点的孩子一些责任,让他们感到家长对他们的信任和他们自身在大人眼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这能减少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塞里格曼认为,当分配家务活儿时一定要细心考虑孩子的优点和性格,想方法让分配的家务符合孩子的优秀品质,让孩子的优势在干家务活儿中体现出来。以塞里格曼的女儿妮克(Nikki)和劳拉(Lara)为例。妮克很有爱心,喜欢和懂得关心与呵护他人,所以在家她的责任是照顾小宠物。劳拉是个完美主义者而且很有干劲,所以父母给她的任务是每天起床后帮大家收拾铺床。塞里格曼认为如果分配的责任和孩子的优点互相吻合并富有象征性,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就会适当减少。

方法六:和孩子玩睡前游戏

塞里格曼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最佳时光”(Best Moments)。关灯后,和孩子躺在床上,父母问孩子今天最快乐的事是什么,让孩子们想他们一天所干的事情,哪件他们最喜欢,哪件最不喜欢,然后由大人来总结好事和坏事的比率,希望好事会远远超过坏事。塞里格曼认为个人本身的好坏思想的比率影响心理健康。有研究结果显示,患有抑郁症的人的“自身坏”思想的数目远远超出自认为“自身好”的数目。所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身好”的思想尤为重要。在五岁左右,塞里格曼推荐可以在同孩子玩这个游戏时加入对下一天的期待,培养孩子对未来的胸襟。

塞里格曼推荐的第二个睡前游戏叫“梦幻世界”(Dreamland)。躺在床上时父母让孩子在脑海里幻想一幅很高兴的画面,让孩子描述这幅画面并给它起个名字,在孩子坠入睡梦中时让他们反复地想着这个名字和那个画面。这样会提高孩子做个美梦的机会,使他们在睡梦中有好的思想和感受。玩睡前游戏的惟一短处就是花费时间,父母要每天拿出10至15分钟的时间和孩子玩这些游戏,但塞里格曼认为这是值得的。

方法七:做交易

这是在孩子已有未来的胸襟后使用的――大约在四五岁后。如果孩子有某些不良习惯需要矫正,大人可以适量地使用这种方式。以塞里格曼女儿妮克为例,有段时间她很爱做捉迷藏游戏,总是在大家要出门时找不着她,怎么叫她也不出来。塞里格曼和夫人没有办法阻止妮克的这个毛病,只好和她谈判,做个交易。父母告诉妮克如果她停止这样的捉迷藏就可以得到她最想要的芭比娃娃,但如果她还把自己藏起来芭比娃娃会被没收并且被募捐。就这样妮克停止了捉迷藏,从此以后妮克一叫就到。这种用特别积极正面的惊喜来打破坏毛病的螺旋式下降趋势是很常用的,它会使好的习惯继续因为孩子不想让新得到的奖品被没收。这样孩子知道如果他的坏毛病重复就会打破对父母的承诺,同时也会失去新得到的奖励。在没收奖品这点上家长一定要说到做到,这样在孩子的眼里才有信誉、威严。但塞里格曼警告家长们,这种方式最好只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并且不可以使用于小事和小毛病上,而且一定不能虚张声势。

方法八:作出新的一年的决议

新的一年的决议是西方的一个风俗习惯,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许多人会作出决议,决定在新的一年里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如加强锻炼、多和孩子一起玩等。塞里格曼建议一家人一起做新的一年的决议,决议应是积极的,成果要可以使你更好地发挥你的优秀品质,塞里格曼的儿子达瑞尔(Darryl)决定要自学弹钢琴,妮克说要好好练习芭蕾舞并争取得到奖学金,劳拉决定要写作并要投稿到不同儿童杂志,塞里格曼的夫人曼蒂(Mandy)要学习弦乐理论并教给孩子们,塞里格曼自己的决议是要在一年内写一本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书并享受写书的过程。做完决议后,一家人在夏天时要做一个夏季回顾,看看大家的决议都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以上介绍的培养积极感情和情绪的做法是美国积极心理学最基本的理论和一些实际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教师要和孩子们一起积极努力去探索孩子的性格优势,培养和锻炼孩子们的优秀品质和素质,想尽办法使得它们得到发挥,使孩子们努力争取得到积极向上的心理与态度。

对于七岁以上的儿童,塞里格曼推荐采用凯瑟琳•达斯加德(Katherine Dahlsgaard)的幼儿优点问卷(Children’s Strength Survey)(见附表,省略可见英文原本问卷)。

附表:幼儿优点问卷(Children’s Strength Survey)

说明:每个优秀品质均有两个相应问题,每个问题的答案均有五个选项,即:a非常像我(5分);b像我(4分);c中等/无所谓(3分);d不像我(2分);e非常不像我(1分)。特别标明的除外。

把每项总分都加完后,结果会有五个以下的总分数是九分或十分(总分是九分或十分的一般只有五个左右,这些是孩子的优秀品质)。在四到六分之间的总分数项目是孩子的弱点。调查问卷的结果会清晰地指出孩子身上的优秀品质,加上家长已经在孩子身上观察到的优点,可以肯定地分析出孩子的强项和实力,家长和孩子也可以找到发挥这些优势的途径,使孩子拥有积极、幸福的生活。

一、Wisdom and Knowledge (智慧和知识)

1.Curiosity(好奇心)

A“就算我自己一个人待着,我也不会觉得无聊”这句话

B“与同龄人比,如果我想知道什么,我更会去从书里或电脑上找”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2.Love of Learning(热爱学习)

A“当我学到新的东西我会很兴奋”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不喜欢去博物馆”这句话___________

a非常像我(1分) b像我(2分) c中等/无所谓(3分)

d不像我 (4分)c非常不像我(5分)

总分___________。

3.Judgment(判断力)

A“如果在和朋友们玩游戏时出现问题,我会找到它发生的缘由”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父母总说我没有好的判断力”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4.Ingenuity(独创性)

A“我总会想出新的好玩儿的主意”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比同龄人更富有想象力”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5.Social Intelligence (社会智能)

A“不论和什么样的同学玩,我都能融入进他们当中”这句话

B“如果我感到高兴或不高兴或者生气,我会知道为什么我有这种感觉”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6.Perspective(视野)

A“大人们常说我比我的实际年龄要成熟的多”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知道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二、Courage(勇气)

7.Valor(英勇)

A“尽管在我很害怕的情况下,我也会维护我自己”这句话

B“尽管我会被别人取笑,我也会去做我认为是对的事”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8.Perseverance(坚定)

A“我父母总表扬我做事有始有终”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能得到我想要得东西是因为我很努力学习或工作去得到它”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9.Integrity(诚实)

A“我从不偷看别人的日记或信件”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会撒谎以便帮自己摆脱责骂或处罚”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三、Humanity (仁慈)

10.Kindness (友善)

A“我对新来的同学们很友好”这句话___________

B“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自觉地帮助过爸爸妈妈或邻居们”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11.Loving(爱)

A“我知道在某些人的生活中我是最重要的”这句话___________

B“就算我和家人经常吵架,但我依然很关心他们”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四、Justice(正义)

12.Citizenship(成员精神)

A“我很喜欢作为课余或校外活动组织的一员”这句话___________

B“在学校里,我可以很好地与团队组织合作”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13.Fairness(公平)

A“尽管我不喜欢某个人我也会公平的对待他”这句话___________

B“如果我做错了什么,我总会承认”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14.Leadership(领导能力)

A“我和朋友们玩的时候他们总让我带头”这句话___________

B“作为带头人我获得了朋友们和同学们的信任或赞赏”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五、Temperance(自制)

15.Self-Control(自律)

A“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很容易地停止玩游戏机或看电视”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总是迟到”这句话___________

a非常像我(1分) b像我(2分) c中等/无所谓(3分)

d不像我(4分) c非常不像我(5分)

总分___________。

16.Prudence(谨慎)

A“我尽量避开会给我找麻烦的事或人”这句话___________

B“大人们总说我总能做出很好的决定,尤其是该说的和该做的”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17.Humility(谦和)

A“与其说我自己,我情愿让别人去说说他们自己”这句话

B“有人说过我是一个喜欢炫耀卖弄的孩子”这句话___________

a非常像我(1分) b像我(2分) c中等/无所谓(3分)

d不像我 (4分)c非常不像我(5分)

总分___________。

六、Transcendence(超越自我)

18.Appreciation of Beauty(欣赏美)

A“与同龄人比,我更喜欢音乐或跳舞或看电影”这句话

B“我很爱看秋天树叶变颜色”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19.Gratitude(感激)

A“想想我的生活我能找到很多值得我感激的东西”这句话

B“老师帮助我后,我总忘记说‘谢谢您’”这句话___________

a非常像我(1分) b像我(2分) c中等/无所谓(3分)

d不像我 (4分)c非常不像我(5分)

总分___________。

20.Hope(希望)

A“如果我得了不好的成绩我会去想下一次我会得到比这次要好的成绩”这句话___________

B“等我长大了,我想我会是一个很幸福的人”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21.Spirituality(信仰)

A“我相信每个人都很特别,在这世界上有重要的使命”这句话___________

B“在我遇到困难的事时,我的信仰会帮助我感到一点安慰”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22.Forgiveness(宽恕)

A“如果有人伤害了我,我不会去报复”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会原谅别人所做过的错事”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23.Humor(幽默)

A“朋友们和同学们说和我在一起玩很有乐趣”这句话___________

B“如果我的朋友或同学不高兴或者我不高兴,我会说搞笑的话或做幽默的事来点亮处境”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24.Zest(热情)

A“我热爱我的生活”这句话___________

B“每天早上起床时我会为开始新的一天而感到兴奋”这句话

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将各项得分从高至低按顺序排列,排在前五个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Seligman, M.E.P.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 New York: Free Press.

[2]Seligman, M.E.P.,Rashid, T., and Parks, A.C. (2006). Positive psychotherapy. American Psychologist, November 2006, 774~788.

老子美学范文5

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很大:孩子就像一面镜子,让教师看到了自身缺失的品质。当我们无条件地爱孩子,在孩子身上付出时间与耐心时,也将收获到最大的快乐。这正如作者题记中所写:“孩子们的善良,照亮所有人脚下的路,引领人们走向未来。这太阳般闪亮的希望,不论多么不幸的人都能够拥有。”30多年过去了,灰谷健次郎的感言,还有小谷老师的故事,“痞子教师”的故事,就像种花人,给予关爱呵护,收获美好与幸福一样,成为可供我们学习和反思的范本。

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铁三十分喜欢苍蝇,在小谷老师的引导下,铁三开始了对苍蝇的观察、记录、研究、分类,后来,他竟然解决了肉食加工厂苍蝇多的问题,成为一个“苍蝇小博士”,还上了报纸。我想,小谷老师就是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不仅没有扼杀了铁三的兴趣,相反,她不放过任何培养学生兴趣的机会,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铁三喜欢苍蝇,竟然能够在小谷老师的帮助下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小谷老师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理念和对学生没有偏见造就了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成果。记得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说过:“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败。”经过这种教育,学生的个性被压制了,智慧之水冰封,创造之树枯萎,想象之鸟不再高翔,那才是教育的悲哀。我们的教育不是要将学生教得没有问题,而是应该像小谷老师那样,使学生产生并发现更多的问题,这才是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最终目标。

铁三爷爷发现铁三喜欢苍蝇的时候,他并没有替孩子辩解,只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情:“养苍蝇不是铁三的错,要是能带他到山里,他会养虫子;带他到河边,他也会养鱼。可是,我哪儿也没能带他去呀!他只知道这个堆垃圾的地方。这儿只有虻虫、黑壳虫,最多也只不过是苍蝇呀!我觉得铁三养苍蝇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儿!”的确,孩子是没有错的,关键是我们的家长、老师和社会应该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尽自己所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孩子就会有展翅高飞的时刻,就会有取得成功的希望。

平常很多老师都说学生不听话,学生蠢笨,总不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看了《兔之眼》这本书后,我觉得小谷老师就是这句话的有力践行者,他的语言和行动是值得我们深刻反省的。书中有个孩子叫做美奈子,是个智障儿。小谷老师不仅接纳了她,还引导同学们改变了对美奈子的态度。美奈子给班里造成了很多的麻烦,但是小谷老师永不言弃,始终呵护有加。小谷老师的行为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本质。在第二次全班召开讨论会帮助美奈子的时候,淳一和小谷老师的对话很令人深思。淳一想出一个给美奈子配值日生的办法,还说出了理由:“老师,我为什么会想出这个办法,我说给你听吧。美奈子撕坏了我的本子,我不生气。文具盒还有橡皮擦被她抢走了,我不生气,我还跟她玩电车游戏呢。只要我不生气,就会喜欢上美奈子了。喜欢上美奈子,就算被她麻烦,也只会觉得她很可爱。”淳一是在用行动告诉大家:把美奈子当成一个麻烦是不对的,要学着去喜欢上她。小谷老师接受了建议,让大家努力接纳美奈子,最终达到了全班和谐共处。小谷老师就像一位种花人,努力给予那些美丽的花儿呵护与关爱、引导与提升。

书中的“痞子教师”足立,也是位爱学生,懂学生,并愿为学生着想的种花人。到春川贵美家(她妈妈已经去世,父亲常外出不归)家访,要求春川贵美认识和纠正错误——她给三个孩子补习功课和用移画印花法画画,每个孩子收了二十块钱。足立老师一进门,春川贵美就立刻跑过来爬到了老师头上,且骑在足立老师脖子上,敲着他的脑门唱:“秃头秃头秃光光——”“老师哪里秃啦?你这么说,帅哥老师就不给你红豆饼吃了。”足立老师这么说,贵美才从他肩上下来,但两手仍然绕着足立老师的脖颈。连小谷老师在一旁都惊讶地看着。当春川贵美问小谷老师是不是足立老师的女朋友时,足立老师竟然回答是,但要求她在学校里一定要保密,但春川贵美却要“三个红豆饼”才会保密。从这一情节我们可以看出,这对师生之间已经真正没有任何隔阂,俨然就是好朋友、好兄弟。这良好的氛围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贵美吃着红豆饼时,足立老师才用轻松的语气询问情况,当他了解到贵美的爸爸已经离家三天时,他的声音变得有点严厉。而在劝说贵美以后不要再收钱时,足立老师的语气又异常温和。足立老师的变化告诉我们,只要给予学生无私的爱,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性格,甚至改变孩子的一生。返回学校的路上,足立老师一脸愤怒。我想,他的愤怒应该是来自贵美爸爸的不负责任。进了小酒馆,对小谷老师也不理不睬,只管不停地往肚子里灌酒。小谷老师认为贵美认错了是件好事情,而足立老师却不这么认为。借着酒劲儿,足立老师的关西口音也浓了起来:“贵美要是能说大人话,她一定会这么说。我拼命地教功课,只要了二十块钱的报酬,有什么不对呢?如果她这么说,你,能有话反驳她吗?”“贵美道歉不是因为自己做错事。是因为她喜欢的老师来了,也不知怎的,要自己别再干了。因为是这个世上仅有的一两个自己喜欢的人劝自己不要再干,所以也没法子了。我想这就是贵美的心情。”足立老师就像一位种花人,总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看问题和思考问题,为孩子着想,为孩子的终身发展着想。这样的好老师,哪个学生会不喜欢呢?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课堂不是机床,也不是作坊,更不是流水线,应当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灵性与情感的培养,成为创新思维的工厂;课堂应注重学生悟性与理性的开启,成为创新能力的宝库。”

老子美学范文6

亲爱的孩子们,转眼间我们已经分开了整整三个月。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老师无时不刻地牵挂着你们:你们是否呆在家进行隔离?你们是否认真地上网课?你们是否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你们是否认真地读题?是否认真地思考了作业上的每一个问题?是否认真地看了老师批改的作业?我相信你们是最美的,因为你们认真地对待了学习。此时,你们是最美的,老师也是最开心的!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所有的孩子都是最美的吗?老师相信,也希望你们做到。然而事实上呢?老师面对你们的作业,却非常非常地揪心,心痛得象被针扎了一样难受。也许你们会问:老师,我没有完成作业,与您有什么关系呀?我的父母都不担心,您担心什么?心痛什么呢?是啊?我在担心什么?心痛什么呢?作为一位老师,不仅要教给你们知识,更要承担起你们健康成长的任务,而作为班主任,要随时关注你们的心态,及时调整。就像一棵小树,园丁要随时给它修枝,剪叉,它才能长得笔直,发挥它的有效作用,否则,就成为烧火用的废材。

面对每天未完成作业的孩子,我为你们惋惜。你们当中有的是老师眼中最棒的孩子,可你们却像失联的人一样,与老师脱离了关系,与同学脱离了关系,与作业脱离的关系。孩子们,你们到底怎么啦?难道你们不来享受学习的快乐,与老师分享学习的喜悦,而是自甘堕落,象老鼠一样躲在地洞里玩游戏,见不得天日吗?肖建美、吴紫轩、李风琴你们甘心吗?你们快乐吗?我真为你们遗憾。开学见面时,你们可能与李佳佳、邓富洋、刘建君又拉开了一大段距离,你们真的不如他们,比他们笨吗?答案是否定的。据我了解,你们的父母为了让你们好好学习网课,给你们买了手机。可你们用手机来做什么呢?只有你们知道。

亲爱的孩子们,面对疫情的大肆侵略,我们祖国没有抛弃我们,为我们开通了空中黔课;老师没有抛弃你们,每天坚持给你们布置作业,坚持给你们批改;可你们自己却把自己抛弃了,不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对老师的提醒也视而不见。老师真的痛心……

亲爱的孩子们,不要嫌弃老师的话多,老师批评你们,不给你们面子,是希望你们实现父母愿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回想我们相处的这一年半中,你们的语文、数学全班成绩都有所进步,你们从全镇的倒数,跃居全镇的前面。今年你们的数学成绩全镇第一、语文全镇第二、英语全镇第三,这都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老师看到你们的进步,认为你们是最美的孩子。老师衷心地希望你们永远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