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帮助范例6篇

老子的帮助

老子的帮助范文1

鳄鱼吃了猎物,牙缝中便有了肉,这时鳄鱼鸟会来“剔牙”,鳄鱼没了牙疼,鸟也饱了。它们之间不就是互助吗?动物尚且如此,那更不用说人了。

在美国纽约的一条道上,一位老妇人的车坏了,这时过来了一位开车的小伙子——保罗,主动帮助老妇人修车。不一会儿,车就修好了。老妇人非常感激那位小伙子,问他有什么要求,小伙子说:请不要将帮助的链条扯断。

老太太走到一家餐馆里,过来一位有身孕的女服务员,老妇人问:请问小姐,你有了身孕为什么还要来打工?“唉,没钱。”

老妇人吃完后,这位服务员来收拾桌子,发现了500美元,还有一张字条: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也不要忘了帮助别人,不要把帮助的链条扯断。

她回到家,对老公保罗说:有个老妇人给了我500元,我可以安全分娩了。

还有一则小故事:

一位老者问智者: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在哪里?”

智者说:天堂的人在吃菜时,用很长的筷子,自己夹菜吃不到,但他们是你夹菜给我吃,我夹菜给你吃,这样他们都能吃到,很开心。而地狱的人,吃菜时也用很长很长的筷子。但他们只顾自己,谁也吃不到。这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其实,帮助就是阳光,得到阳光的人,会很幸福。伸出帮助之手,射出阳光的人就会得到他的赞颂。

帮助就是一条链子,我帮了你,你帮了他,一环就扣住了另一环,环环相扣,最终会得到一个圆,那个圆便是帮助得到的幸福。

上下不知几千年,帮助纵横万余里。互助前行,幸福绵绵,不消不散,纵然一切灾难到,它仍在人世间。

下面我用一首小诗来抒发我的感情:

世间困难向所击?

互助你我前进兮。

老子的帮助范文2

我们商量了一下活动计划,准备给这些老人捶捶背,讲讲笑话来逗乐他们。过了五六分钟左右,几个老人陆续来这儿闲聊了。我们立刻分工行动,我被分到的是一个穿棕色T恤和灰色长裤的老奶奶。大概七十岁的样子。我先给她揉揉肩,捶捶背,然后凭脑子里的记忆讲起了笑话;“奶奶,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傻子,他去市场买瓜子,左挑右选,没有选到合适的瓜子。这时,有一个设计师想给这包瓜子起个名字,他觉得“品牌瓜子”、“扬州瓜子”这些名字太老土了。于是,他问傻子:“先生,请问您贵姓贵名?”傻子回答到:“姓李,名傻子。”设计师觉得傻子瓜子比较顺口,又有趣,就给这包瓜子取名为“傻子瓜子”,也就是我们当今吃的瓜子。

老奶奶听后“哈”了一声,说:“傻子瓜子原来是这么来的呀!”接下来我又讲了几个笑话,把旁边的老人都逗乐了。这时,花园的乘凉处坐了不少人,老人们开始聊天了。我们几个赶紧撤了出来,坐在秋千上分享起了帮助老人的体会。

园成飞先说:“我是帮一个老爷爷捶背的,我觉得帮助别人,别人心里高兴,自己心里也高兴。”我说:“人年纪大了,就需要别人的帮助,如果我们不帮助老人,那等我们老了,下一代会不会也不帮助我们呢?”“是啊,多帮助别人,和他人共同分担忧愁,忧愁就可以减半。”唐彦韬感叹道。

老子的帮助范文3

关键词:帮扶对子 组建 实施

一、帮扶对子的组建

首先,要选好对子。总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双向选择”的原则。即让优秀学生自己选择帮扶对象,较差学生自己寻找选择自己的“小老师”,共同协商好,争取双方都同意最好。当然,我们要给学生说明选对子有以下原则。

1.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为目标。“互相帮助”是过程目标,“共同提高”是结果目标。

2.以“优帮差”为主,也可以是程度相当学生的互帮。但需要优秀生或中等程度学生,差生的话不容易实现真正帮扶。当然,在一些习惯方面,成绩差的学生也可以提醒帮助成绩好的学生。

3.总体原则是“一帮一”,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一帮二、二帮一。

4.避免个别“别有用心”的学生在一起。教师要做出适当调整,防止有可能出现的互相包庇、放松对对子的要求的现象出现。

5.帮扶过程中完全有可能出现“不和谐对子”,对此,教师要及时发现,做好工作,做好调整。

6.帮扶对子,实际上是班级中最小单位的小组。对子选好之后,最好把他们分到同一个大组内,最好同桌,或者前后桌,便于随时地监督检查、管理帮助。

二、帮扶对子工作的实施

安排好帮扶对子,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并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万事大吉了。这只是做了初步的、最基本的工作。具体实施起来怎么样呢?教师还必须做好接下来的工作,即具体跟踪实施。那么,如何做呢?

我是这样做的:要求主帮者和被帮者每周做好书面汇报。主帮者和被帮者隔周、轮流汇报,反映帮助过程中的情况。对于被帮者来说,反映主帮者是否严格要求了?是否非常尽心竭力、想方设法地帮助自己了呢?想了哪些办法?有什么效果?还存在哪些问题?

对于主帮者来说,主要反映被帮者的情况。如,被帮者是否遵守“约定”积极投入?发现了被帮者什么问题?采取了哪些相应的对策?有什么效果?通过帮助,被帮者有什么变化?自己有什么感想?有什么下一步的打算?

这样要求的目的,实际上是对主帮者、被帮者的工作的督促检查。比如督促主帮者主动地多想办法、想好办法等。此外,还检查帮扶是否真正落实了,发现帮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不断调整、改进、提高。

再接下来,就轮到教师发挥作用了。

1.教师可以安排专人(比如课代表)每周在固定时间收集学生的“汇报”。收上来之后,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汇报”逐个地、认真地审阅。发现有价值的、有代表性的建议,教师一定要推广,并对相关学生表扬鼓励。事实证明了那条非常简单的“真理”:三人行必有我师,多人智慧胜一人。学生的许多想法、对策是非常实用的,有些甚至教师都想不到。比如,我早就想过,也了解要指导学生确定竞争对手(对子),但一直没真正付诸行动。有上面学生汇报情况的提醒,我下决心布置安排学生确定竞争对手,并付诸实施,发挥这方面的作用。

2.发现的一些学生的困惑或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解决。比如,有主帮者说,某同学自觉性较差,经常不听从安排,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情况。教师就要去做那些问题学生的工作,去了解情况,发现原因,鼓励帮助。对于惰性较强,且思想上有些问题的学生,只靠学生可能解决不好,教师必须出面帮助了。

3.我们教师要允许学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允许学生犯错误。这也是很正常的。比如,某主帮学生汇报说,连续两三周他的帮扶对象不够主动,不能好好完成作业,甚至出现顶撞“小老师”的情况。难道教师要责怪主帮学生的无能吗?又如,某被帮学生反映,他的“小老师”经常语气强硬,没有耐心,甚至说“真笨”之类的话,不愿再做他的“学生”了。对于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正确对待和处理,要调查、问询出现的情况是否属实。这个过程,注意不要“暴露”反映情况的学生,防止人为地造成矛盾,那样不利于学生团结,有可能会使帮扶对子之间无法继续合作下去。然后,教师应从侧面做好学生的工作,为他们出谋划策,或鼓励、或警告,加以改进。

4.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现、推荐或安排新的“小老师”,扩大“小老师”的队伍。这些“小老师”主要是那些进步较大的学生。这样做的好处有:(1)实际上对那些进步学生提高了要求:既然要帮别人,首先自己要能够以身作则,这样“小徒弟”才会服你。教师还要有意制造这种积极舆论,促进“小老师”更加严于律己,更积极地投入,从而有更大的提高。(2)“小老师”多了,可以为程度一般或程度较差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对象,去帮助他们。学生可以自愿选择,也可以让教师帮助安排,安排“小老师”的“徒弟”。“人多力量大”,这样,对程度一般或较差学生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如班内有一学生王艳晓,现在英语成绩100分(满分120)左右。她是新学期开始,才安排的“小老师”。并且是她自己提出愿意做这工作的。王艳晓同学是典型的由“徒弟”变为“老师”的学生之一。现在,她的成绩较稳定,而上学期的成绩却忽上忽下、不稳定。现在这位“小老师”当得“有滋有味”,对己对人都是非常有益的。

5.要做好“优秀帮扶对子”的评选。教师可以一个月或半学期评选一次。评选依据为被帮扶者的进步程度,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等方面。这一点一定要尽可能的谨慎,多方面了解,评出真正的优秀对子,从而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老子的帮助范文4

病榻上的我,心中画出一面红旗,旗面上镶嵌着我送给他们的名字——“老干部志愿者”,这名字如花一样美丽、如苍松一样坚韧、如军号一样响亮。

我是受益者

2013年7月7日,我突然摔倒并导致脊柱压缩性骨折住院。7月19日眼睛失明的丈夫,因着急受累一病不起,住院并连续转院至今。我生活中的困难层出不穷。但在居民们的大力帮助及社区党委的不断关怀下,我逐渐地从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走出来,这其中就有“三四条帮困助学互助会”的经济援助。

当时,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帮困助学互助会负责人之一、74岁的老劳模陶玉珍奔走相告,找到了社区党委召开会议、商定救助方案、启动了救助基金。由社区党委书记李宏双、主任刘利欣和互助会的负责人陶玉珍亲自把3000元救助金及时送到我家,我当时是百感交集。

互助会负责人之一原朝阳职大校长张春发老人不顾82岁高龄,在老伴的搀扶下找到了社区主任刘利欣,拿出1000元说:“当年我是朝阳职大的校长,她是学生,这是我对学生的一点心意。”我接过老人的钱,听着叙述,泪水横流。

“帮困助学互助会”的诞生

2001年被三四条社区聘为社区顾问的张万鹏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了社区“三多一优”的特点:低保户多、下岗职工多、农转工多。一优就是离退休老干部多。生活困难的孩子要是遇到了读书难的问题。老干部可能就是一股力量,老干部有责任帮助他们实现就学梦想。

之后两年张万鹏和几个老干部共同资助了两个学生。但他觉得这力量还是小。

2004年张万鹏把成竹在胸的设想写信给了当时的社区书记,提出建立个帮困助学的组织,带动社区来开展帮困助学活动,并表示“我和老伴商定好了,每月赞助100元,每年1200元,定时交付。”他还提出了赞助流程。社区党委立即采纳大力支持,成立了“三四条帮困助学互助会”。

为做好捐款的监督管理工作,社区党委还成立了“互助会领导小组”,党委书记牵头,张万鹏、陶玉珍、张春发三位老干部为成员,捐助的资金交给社区党委转交到社区服务中心专项管理,称为“帮困助学金”。

2004年10月22日,在办事处和社区两级领导的支持下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在激动人心的场面中张万鹏把他的第一份赞助金1200元,投入进了捐款箱。离休干部刘溪涛、王硕民夫妇也抢着捐款2000元,9名老干部带头捐了4650元,现场的党员群众也纷纷参与。

10年中,从个人提交申请到“帮困助学互助会”召开会议、研究提请使用基金报告,再到发放捐助款,始终坚持与受助者一对一的捐助,公开透明。在社区党委严格把关和与之相伴的老干部始终如一的热情下,使其形成了良性循环,也得到了三四条社会单位的支持。

在这10年里,社区收到“帮困助学金”捐款8万余元,其中老干部捐款达6万余元。捐助困难家庭子女上学及因大病致困家庭65次,资助款4万余元。

一群可爱的老人

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知道了三四条有个“帮困助学互助会”,也知道大多是老干部们在捐钱。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早已退居二线的老人们,在祖国家园的每一个困难关头,都是冲在最前面。

在这个老年群体中,年纪最大的是89岁的老红军陈苏玉。这个群体的每个人每个家在10年中都在发生着变化,儿女们也步入了中老年。眼睛花了,步履也迟缓了,家庭负担越来越重。有三位老干部已经病故,细数下来,哪位老人没有几样病在身?哪个家庭没有自己难念的经?像朝阳人大原副主任76岁的施绍祺,不仅自己多病,老伴儿范本贤经历了两次大手术,施绍祺一边照顾着老伴儿看病取药买菜做饭,一边关注和参与社区的公益事业。但他们都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牢记自己曾经是党的干部。 张万鹏、李惠芳连续捐了10年,分别是12000元和9700元。有一次李惠芳住院8个月,出院后忙的头一件事就是到社区捐上1000元。老干部王贵元8年捐了9200元,扈之榘、胡家廉、陶玉珍、张春发等也连续数年捐款。细数下来,先后有22名离退休老干部带头捐款。

助学筑梦

1990年代,那双充满求知渴望大眼睛的宣传画,把中国人民的目光引向了“希望工程”,她也引领着数百万的孩子们实现了“我要上学”的梦想。

1993年的一天,张春发听到广播里团中央倡议为“希望工程”捐款,当天就把300元钱送到了电台,钱很快转到广西壮族小学生侬圣洁身上;2002年他又为内蒙古“希望工程小学”捐款500元。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朝阳区政协原副主席胡家廉第一个到社区捐款,离休干部农委主任、环保局局长王贵元、张万鹏、施绍祺、张春发、刘秉良,陈苏玉40余名捐款者慷慨陈词:“我们的同胞兄弟姐妹在地震中遇到了灾难,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5·12”一周年时,社区共捐款9420元,老干部就捐了7000多元,其中刘溪涛、王硕民夫妇就捐款4000元。

“4·20”雅安地震,社区捐款的队伍排成了长龙。总捐款13660余元,其中老干部捐款11750元。

北京“7·21”水灾有15位老干部捐了4300元。

成立两年,“七一”献爱心活动中,离退休老干部共捐款7070元。

85岁高龄的扈之榘说:“我现在每个月几千块钱的退休金,家里也没什么用处,除了留下自己看病的钱以外,能捐的就都捐出去。”

扈老从在职时到今天,一直救助延安的两个孩子,从上高中到现在考上西安大学。他说: “我每年帮助延安孩子的钱比较多,后来一个孩子大学毕业了,等另外一个孩子大学毕业后,我就准备每年向互助会捐款1000块钱。”

是的,很多人都是在双向或多向捐款,其中74岁的陶玉珍,除了参与社区的捐款,还是司堃范爱心工作室的志愿者,同时也有为助困和红十字会的连年捐款,几十年还照管着一个又一个的空巢老人。

梦想成真

老干部们以这样独特的方式,发挥着自己的能量。舞动着他们生命的余光,表达着自己对未来的期望。

学生们就像初升的太阳,积极向上攀登,在“帮困助学互助会”的资助下,先后有6名同学考上大学。如:丰硕考入北京大学、贾儒考入北理工大学、付铧锦考入北京政法学院;有3名同学考入重点中学;另外有3名学生毕业后,就职于中行、建行、北京银行工作;4名学生毕业后就职于中医医院、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关村软件公司、北京标准件集团。

生命、生活把这些老人们集合起来,张万鹏说:“以前我们从五湖四海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北京。现在我们从不同的岗位退下来,聚在团结湖,这是缘分!”

2013年8月13日,团结湖办事处的会议室里,“团结湖街道老干部助学筑梦十周年纪念活动”的横幅醒目地挂在墙上,办事处副书记荣春丽主持大会。会上,“帮困助学互助会”又向3名困难学生捐了款。

社区党委书记李宏双阐述继续完善扶贫助困长效机制及体制的设想和决心;朝阳区慈善协会副会长周滢更表示,要继续支持、共同帮助贫困孩子筑梦未来。

张春发在诗中写道:“我们是希望工程的一滴水……我们是关心下一代事业中的一缕阳光……我们是社区居民志愿者。”

老子的帮助范文5

乔依醒来时,看到妻子忙碌的样子,“对不起,我亲爱的妻子,让你受累了!”“没关系,乔依!”妻子转过身,露出甜甜的微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乔依说:“昨天真令我高兴,我帮助了一位几乎绝望的老妇人。虽然我的脚腕和手上都蹭破了,但是看到老妇人脸上的笑容,我忘记了疼痛,也高兴起来,真是所谓的助人为乐啊

他的妻子说:“我虽然没有帮助别人,但是我受到了别人的帮助。昨天晚上,我们店里来了一位老妇人,她用完餐之后,多给了我钱,找给她钱时,她已经走了。她大概看出来我很需要钱,她在桌子上留了一个纸包,里面装了一些钱,还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帮你。’那时我不禁潸然泪下。”乔依问:“那位老妇人长什么样?”“身材矮小,满脸皱纹,还带今天黄昏时帮助这样一位老妇人修汽车,很可能是同一个人。

女店主听了,紧紧搂住乔依,说道:“是的,我们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们。以后,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帮助更多的人。”乔依点了点头。

六年级:xushaoxuan01

老子的帮助范文6

案例一:

玩建构游戏时,倩倩和丁丁两位小朋友因为一块积木发生了冲突。倩倩用积木搭建了一座城堡,丁丁在城堡周围搭建了一个大花园,恰巧两个人此时都需要一块拱形积木来建构大门,而篮子里却只剩下一块,倩倩离篮子很近,把积木先一步拿在了手上,丁丁见状很生气地说:“倩倩你为什么抢积木,这块积木我要用,快给我!”而倩倩却委屈地说:“我没有抢,是我先看到的。”丁丁站起来便要去抢倩倩手中的积木,倩倩吓得哇哇大哭起来,用两只手把积木护得紧紧的,并向站在一边的我投来了求助的目光。这时在一旁的萌萌小朋友发话了:“你们两个别抢了,我有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把城堡的门和花园的门建在同一个方向,这样只需要用到一块拱形积木,你们看这样好吗?”倩倩和丁丁同意了萌萌的建议,他们一起商量搭建门的合适位置,不一会儿功夫,大门就改建完成了,看着一起合作的成果,孩子们开心地笑了。

案例二:

天气变凉了,孩子们穿的衣服也多了起来。午睡时,孩子们边脱衣服边大声喊:“老师,给我帮帮忙,我的裤子拉不下来。”“我的衣服扣子解不开。”我随着喊声望去,有些自理能力差的孩子的确是手忙脚乱,忙说道:“孩子们,自己动脑筋想想办法。”这时,牛牛小朋友突然对旁边的小雨说:“我们两个相互帮忙吧,我先帮你拉裤子,你再给我帮忙,好吗?”“好的。”其他几个孩子见状也找旁边的小朋友帮忙,不一会儿,孩子们的衣裤都脱好了,钻进睡袋安安静静地睡觉。从那以后,孩子们午睡时脱衣裤都试着找旁边的好朋友帮忙,很少再来“麻烦”老师。

从以上两个案例来看,孩子们没有经过老师的帮助,自己想办法解决了问题,不仅大大提高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所以说,孩子并不是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老师应该相信孩子,给孩子解决问题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来,老师变轻松了,孩子们的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就增强了。而作为老师,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也许我们要做的就是这些:

一、要做一个会“偷懒”的老师

这里的“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懒”,应该是对教师目标的把握、时机的选择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教师应该给予孩子帮助,但并不是当孩子一要求马上就给予,这样的教师不能算是好老师。当孩子跑来求助时,教师应当首先判断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难题,不要让孩子产生依赖。教师可以先引导孩子“你试试自己解决!”“你和他商量一下该怎样办!”不是太严重的事,老师都不要插手,让他们自己解决。无论解决结果怎样,事后教师都要给予孩子教育和指导。如:案例一中的幼儿,玩建构游戏发生的纠纷,当孩子投来求助的目光时,如果老师马上帮孩子出头就会让她产生依赖。很多时候我会这样说:“那你们两个商量一下该怎样处理吧。”把问题留给幼儿,最后,孩子们往往处理得也很好。通过教师的“懒”、鼓励和教育,孩子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都会渐渐提高,还可以从中学会包容。

二、给孩子创造机会,相信孩子的能力

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让孩子多些实践和体验。在幼儿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多些锻炼,多些经历,引导孩子从游戏和生活中增长应对现实生活的能力。如案例二中,孩子们的衣裤来不及脱,当孩子向老师求救时,老师将问题抛给了孩子,给孩子造机会,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最后孩子们想出了互相帮忙的方法,不但给孩子创造了解决问题的机会,也丰富了孩子的生活经验。另外,我觉得作为老师更应相信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孩子足够的机会和信心,让孩子大胆去尝试。

三、教给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