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的作文范例6篇

欣赏的作文

欣赏的作文范文1

论文摘要:表象有其独特的特点,具象性、概括性、可塑性、间接获得性。因其独特的特点,创作者根据文学创作规律把现实世界里丰富多彩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塑造出丰满、形象各异的文学形象。表象的存在也是读者欣赏的基础,在文学欣赏中,读者只有借助于头脑中固有的表象,才能将文学作品呈现给我们的奇异美妙的世界还原成一个形象生动的审美世界。表象在整个文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表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文学创作和欣赏就其过程而言,都是综合了多种因素,诸如作家读者的生活、经验、学识、兴趣、感知、理解等,都是各种因素经过复杂融合的过程。我们无法把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中的要素进行单一、细化、明晰的分割,形成科学定理、公式一样的内容。但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仍然需要从不同细小的点出发,来认识它们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促进或完成文学的创作和欣赏。

什么是表象?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与感知种类一致,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觉表象等。表象有具象的表象和抽象的表象,它不仅是一个或几个画面,一个或几个形象,还可以是一段故事,一段情节、一种体会、感触甚至可以是一种意境、一种寄托、一种憧憬。表象具有五种形态。第一,个别表象,即是某一个具体、个别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在大脑留下的印记,它具有定性的特点。第二,概括表象,它是指记忆中某一类事物的形象。它比第一种带有概括性,带有类的特点。第三,回忆表象,是指头脑中重新浮现出的过去生活经验的积淀,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头脑里可以呈现出小时候玩伴的形象、自己以前住过的房间的布局及各种用品的模样等等。它是再生的表象。第四,想象的表象,是指大脑中未曾记忆过的凭借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内心表象。例如,日本的富土山,即使是没有登过它的人,也能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座巍峨的雪山。第五,不同感官感觉知觉的表象,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通感所获得的不同的表象。

文学创作不像其它科学创造发明,是直接对物质实体的加工、改造,那么,文学创作的对象是何物,我们从直接来源上看,就是表象(当然是源于对生活感知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表象就是文学创作的基源,没有表象,文学创作就无以为托,缺少了加工的原料。当然,如此说,也不是有了表象就有了文学创作。表象不仅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源,它也贯穿文学创作的始终,金开诚就说过“从量上说,文学创作的自觉表象运动贯穿于全过程,无所不在,因此它在整个创作的心理活动中占有巨大的比重。但更重要的是从质上说,自觉表象运动本身就是反映客观事物、进行艺术构思、结出艺术成果的主要手段。rr (1]101文学创作不是一毗而就,它是个过程,这里试从文学创作的不同阶段和文学欣赏来分析表象在创作和欣赏中的基源和手段作用。

在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首先是材料(信息)储备,无论作家的材料是来源于自身的直接感知,还是源于间接的文字阅读,他们都终将转化成一种记忆表象,作为材料存储在作家的头脑中,黑格尔说过,艺术家需要“通过常在注意的听觉和视觉,把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印人心灵里”,川形成创作的基础。普希金娜的相貌表象存储在托尔斯泰的脑中,几十年后,作家依此创造了安娜的相貌;凡尔纳在书刊中获得的信息表象,成就了他的一百多部(篇)幻想小说。

作家头脑中储存的表象数量不可计数,不是每个都转化成了作品,这就要经过艺术发现阶段,也可以说成是,作家对表象的意义的一种发现,周敦颐在莲花身上看出了君子的本色。有了这些,在一定的动机下就可以使作家投人文学创作中,在这个过程中,表象有时可以成为创作的诱因、动机。巴金一次夜里醒来,看到黑暗中湿流流的闪着微光的抹布,在这一表象的触动下(创作时离开了具体事物存留的就是表象了),开始了小说《抹布》的创作。 具备了上述内容后,文学创作进人了构思阶段,开始形成创作的内在意象。“意象对于任何物象的再现,本质上都是主体对记忆痕迹的再现”,〔’〕所以说,构思阶段就是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就是各式各样的自觉表象运动,主要是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这常被说成是运用想象(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作中将形成的形象都非作家头脑中储存的表象,它已注人了情感、思维的改造。关于构思中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许多作家和理论家都结合实际的艺术经验做过生动的描述。歌德在讲他对《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女主人公夏绿蒂形象塑造时,就说得极为明确:“我写东西时,我便想起,一个美术家有机会从许多美女中撷取精华,集成一个维纳斯女神的像,是多么宠幸的事。我因不自揣,也模仿这种故智,把许多美女们的容姿和特性合在一炉而冶之,铸成那主人公夏绿蒂;不过主要的美点,都是从极爱的人那)L撷采来的。好诊索的读者因此可以发现出与种种女性的相似之点,而在闺秀们中,也有人关心到自己也许是个中的人物。>. y ) so这是构思中表象自觉运动(分解和综合)的很好诊释。构思过程中,无论是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还是表象的深化、异化,都是创作构思 中对表象的加工,正是因对表象的创造,才有了文学形象的胚胎。

内在的构思要借助语言文字外化于笔端,才算完成了作家角度的文学创作。“语言的斟酌是始终联系着作者的表象运动的”,f}lu2>贾岛在创作“僧 敲月下门”一句时,对“敲”的选择到底是“推” 或“敲”,他总在做手势,这不难想象他脑子里正 在进行相应的表象活动。还有,作家根据情感进行 创作,一定要把情感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种意 象。“他自己对于这个情感一定要变成一个站在客位的观赏者,然后才可以得到形式的完美。.. }a)作 家需要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反复思考,所描绘形象是否贴切、真实传达了自己的审美理想,这一过程是必要有表象的参与。还有文学创作中的各种创作手法,如比喻、象征就是各种各样的表象联想。

从狭义上可以说,文学创作就是积累表象—加工表象—创造新表象的过程。

二、表象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

按接受美学的观点,作家完成创作并不等于真正完成了作品,作品需要读者的阅读、欣赏,才算真正的完成了。表象在创作中是创作的基源、手段,并贯穿文学创作的始终,在文学欣赏中表象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于其它科学、哲学著作的阅读,文学以形象性为主,为更好地欣赏作品,同样需要借助于表象。这里表象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更好阅读、体味的手段使用吧。例如,读一首唐诗,大概只要几十秒,可如果人们真的只用这短暂的时间去读,那就决不能算作欣赏艺术。“只有对诗句进行反复的吟咏和玩味,才能由本身并不具形象性的语言符号引起相应的的表象、联想,从而产生丰富的形象感,并领略其中的意境或理趣。a [1)373表象可以加深你对作品意韵的体味,并形成深刻持久的阅读记忆。

欣赏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音乐欣赏;创造性思;校园文化;和谐;教学实践

一、引言

在高等教育中,高等院校校园文化艺术作为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彰显了学校鲜明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实现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必须重视校园文化艺术的建设,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作为和谐校园、和谐文化艺术建设的重要内容予以重视在新时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使生活在高等院校的每一位学生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而音乐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艺术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现在大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仅局限于通俗歌曲,而对中西方音乐艺术的高雅之作却很少问津。青年大学生对音乐艺术所持的这种态度确实令人担忧。高雅音乐在思想性,艺术性的结合上趋于完美,对大学生的审美观,人生观,生活态度能发生重要影响,通过音乐可以锻炼人的想象力,而高雅音乐在思维能力的发展,五官四肢灵敏协调及反应迅速,再造想象及创造性思维的增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想像力呢?本文通过我们在多所高等院校长期的教学和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尝试与探讨。

二、一心多用,培养想像能力

音乐欣赏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官能欣赏、情感欣赏和理智欣赏。一般来说,在音乐欣赏中,歌曲比较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这是因为歌词在帮助理解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欣赏者通过歌词能很快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而一旦面对器乐曲,尤其是那些无标题音乐的作品就难以理解。其实欣赏音乐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尽管音乐的表现手法非常特殊,它不能造型,不能描述具体的形象,也不能产生概念,但归根结底音乐是来源于生活的。所表现的内容也是与人们的生活基本一致的,这就为大多数人欣赏音乐提供了客观可能性,也就是说,可以通过音乐来锻炼人们的想象力及思维能力,而且能使人一心多用。

汉代学者董仲舒曾说过: “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我国民间俗语中也有“一心不能二用”的说法。虽然说的也有一些道理,但是对音乐来说。却有超脱此规律的,如学生钢琴的视奏,两眼要同时看二行曲谱,十个指头又要灵敏地把谱中不同声部的音符、高低、长短、快慢、多寡在诸音并发中使之协调,更要富有感情及形象;同时又由两耳非常灵敏地宋校正辨别所奏曲谱与音响是否结合得密切和非常准确;演奏弦乐器多么洒脱灵活,把机体的活动化成神奇的乐音…。学生乐队在演奏管乐器还要配合呼吸、吐舌、口型、指法;还有管弦乐队指挥读谱一目十行管弦乐总谱,在极快的速度下,同时传给各个声部,那真是瞬息万变式的,还要统率音乐表演的完成,真是一心多用了。虽然音乐的组成也有一些规律可循,但究竟是在视觉、听觉、触觉几方面联动下,又随着时间的速度流逝下进行,要不是有一心多用的锻炼,那是无法达到默契的。实践也证明,培养学生的欣赏兴趣,以引起想像动机是行之有效的。比如,我们介绍电影、电视剧里的插曲及音乐,就可以先放一下剧情,因为剧中情节,人物形象、语言、图像、气氛方法可以帮助听者的想像进入艺术境界:再如让学生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前,首先向学生叙述(讲故事)历史上有名的“垓下之战”的情景,当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时,引出题目《十面埋伏》,从而激起欣赏的兴趣,对于如此浩大之场面,一把小小的琵琶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全曲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汉军大战前的准备,着重表现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容;第二部分是全曲的中心部分,它形象地描绘了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景;第三部分塑造了慷慨悲歌的艺术形象。紧接着,让学生通篇欣赏全曲,引起想象和情景的联想动机,体验到果真有如此表现力,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欣赏兴趣,以引起想像动机是行之有效的。通过一心多用的锻炼,使人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器官达到高度的协调统一。

三、创设情境,引起创造欲望

情境欣赏是音乐欣赏发展欣赏者想象欲望的有效途径,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欣赏者进行调研发现欣赏者由宫能欣赏过渡到情感欣赏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在欣赏中尽量为欣赏者营造一种有助于获取情感想象的对应氛围,因为听音乐时,大脑不会是空白的,必有种种多变的活动形象会泛映在脑海里,有时还会随着音乐,使人宛临其境,随着音乐的音响,在内心里有种种喜怒哀乐的感情细流泛上心来,甚至有时会情不自禁跟随着音乐手舞足蹈,由于音乐是最善于表现和激感的艺术,所以情感体验这一心理活动在音乐欣赏中占有突出地位,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自始至终包含着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比如听小提琴协奏曲《粱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音乐,可以让人体会到一种优美、柔和之情,听贝多芬的交响曲《命运》,让人更多地体验了一种生命的力量“’。这种心理活动不仅使入得到音乐审美活动的享受,同时还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联想的空间。欣赏者根据音乐作品中体验的情感。通过想像与联想对作品的音乐形象予以补充、丰富,从而使音乐形象更加具体、生动起来。例如, 《粱祝》的主题音乐不仅能使人体验到一种优柔之美,通过进一步发展想象联想,还可以让人体验到轻盈柔美的仙境般阶自然美、高雅清柔的心灵美、淋漓尽致的情节美等等,想像联想的参与,无疑能使欣赏者的欣赏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而我们每个学生由于个性、阅历、知识修养的不同一时不能达到很深的程度,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差异,我们认为只要不离开音乐作品的基本性质,都是正常的,但在欣赏一部作品之前,应尽可能地了解有关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创作手法及历史背景等各方面的情况,以真正达到对音乐作品比较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从一点而至多点,从一线而至多线的想象,也是音乐欣赏时的创造性思维了,并且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在一起的,是多路思维、立体思维、灵感思维相交叉在一起的。当聆听一曲、十曲、百曲……之后,人们的想象力增强了,思维方式活跃了,思维的反应灵敏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四、利用音乐,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于创造性思维培养来说,音乐的二次完成性对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触类旁通的理解力,归纳分析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想象及创造力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意义。古今中外无数神话想象人们到月球上去,才可能有宇航员的登月飞行,音乐给人们的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及灵活多样的可能,事实上音乐欣赏本身

就离不开创造与思维,思维是一种多元化、多侧面、多层次、多反复的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反映,包括着第一信号系统及第二循环系统的平衡,也就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同时活跃,感情和理智的完美统一,所以进入最佳的音乐活动境界对人的创造思维能力有极好的培养和锻炼作用,我们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试验,而且要求他们手、脚、眼、嘴、脑同时进行,使他们思想必须高度集中,一心要几用,在演奏或演唱的过程中自己可以自由发挥,可以结合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甚至是自己的专业来进行再创造,这就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同时得到锻炼,也发展了他们的想象欲望及创造思维。中外许多著名学者大多是很爱好音乐的,有的还是兼有音乐家的才华。正像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所说的: “音乐艺术和科学技术就像一个硬币,各占一面不可分割的。”在音乐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对他们在科学上、学术上的成就也有着一定程度的互相影响作用。如天王星发现者美国的威廉,赫歇尔,又是常常在巴黎圣母院举行音乐会的;如法国思想启蒙家卢梭,他还编著了符号谱及音乐辞典: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又是小提琴演奏家,又如泰戈尔、巴尔扎克、高尔基、恩格斯等等他们都是音乐爱好者。爱因斯坦又说: “我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由此可见音乐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巨大的作用。

音乐欣赏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之间有着天然的关系,音乐以其独特的方式提供多方位、多要素、多序列来培养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在熟练迁移、触类旁通的作用下,使音乐以外的其它学科的感知和研究,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音乐的信息接受得越灵敏,越复杂,人的创造性思维就又活跃,我们不希望人人都成音乐家;但通过音乐欣赏,希望世上人人都成为音乐爱好者,因为它有着促使人类创造性思维源泉的功能。其中。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不失为一个切实有效的途径,如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的各类比赛活动,可以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各类大学生社团也很受大学生们的欢迎。如成立一些兴趣、爱好小组等等,此类活动定期、高质量地完成不仅可以繁荣校园文化艺术的建设,并且融合到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有利于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使之成为校园文化艺术建设的精髓。

五、小结

欣赏的作文范文3

当然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多样的,而改写不失为将欣赏活动外化的有效途径。改写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将白话文改写成现代文、古典诗歌改成现代诗歌,小说改编成剧本,诗歌改写成散文、小说……改写不是对原作的翻译或简单的扩充、简略,而是对原作的丰富和再创造。从美学角度来看,改写其实就是阅读过程中依照意象的再创造,它使欣赏文学作品中美成为一种情感体验。它要求学生将自我感悟、自身共鸣乃至自我创见融入作品,得其神韵,再造神奇。改写可以展示对原作的自我感悟。以诗歌为例,诗歌是含蓄凝练的艺术。它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烈的思想感情蕴蓄到最典型而有最简约的形象中。正因为如此,让学生体会诗歌中那微妙的意境也就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分析诗歌时,教师往往陷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尴尬境地,学生心有所悟,但无法用精确的语言来传达,从形象到表述形象,从虚到实,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如果换成形象到再现形象,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学生用自己感悟的形象来再现原作中的形象的神韵,从虚到虚,虽不可言传却可意会。

比如将《长亭送别》中“一煞”改写成现代诗歌。要求:体会其情景交融的抒情美,尽量用曲中意象,从莺莺的视觉表现离别之情。原作: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有学生是这样改写的:远去了/你怎么忍心让我苦苦思念/连送别都隔着青山/就像我们的艰难的爱情/偏偏生存在悬殊的院墙/疏林/却不能再挽留一会夕阳/或许/你也如我一样的迟疑/旁人怎么知道/我们的害羞与执着/是淡烟与暮霭的融和/他走了/连呼吸也变的安静/夕阳下的古道竟没有人说话/只剩得这听不得马嘶/慢慢行吧/这里有他踏过的痕迹。这样的改写,既保留了原作的诗韵,再现了原作的意象,又结合了作者自己的审美情感,可以说,这样的改写完全体现了原作的审美意境,从中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水平也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改写可以实现与原作的自我共鸣。

我们都知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不同的鉴赏主体对鉴赏客体的理解也会不相同,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偏爱的作品,几乎每个人都会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出发,用不同角度去感悟同一部作品,学生也会在作品中汲取与自己情感相通的共鸣,和作者一起发千古之幽情。从这一点讲,学生就不可能对作品有相同的见解,当他们想各抒己见,却没有那么多课堂时间的时候,改写就当仁不让地发挥它的作用了例如:改写《山居秋暝》,要求结合自己的想象,摹写自己心中的“空、静”境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示例:雨说停就停了,村庄被冲洗得清清爽爽。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间某间寺院敲响的晚钟,在秋天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游动。

偶一抬头,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树枝。晶莹的光辉,在松针的锋芒下,碎得满地都是。一些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

溪边,竹林遥响了几声喧笑,月光下,一群长发飘扬的少女提着浣纱的竹篮,走进了各自的柴门。今夜,又有人会被梦中的王子拥进新房!

一阵渔歌牵动了莲荷,水波荡漾的河心,收网的汉子们,驾着满仓沉甸的收成穿过夜色,沿流而返。他们知道,无论何时踏进家门,总有一盏灯将温暖到天明。

时光如水,春芳消歇;滚滚红尘,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真的好想做一个隐者,从此万念皆寂,醉卧山间,不究世事。惟把这份淡泊,这份淳美,这份幽静而飘渺的景致,留在生命的最深处。学生在改写中合理想象了景物、人物,摹写了采莲女子、捕鱼汉子恬然自适的生活状态,这是王维与学生在隐居这一事件上的共鸣,尽管他们各自的原因并不一致:学生是“时光如水,春芳消歇;滚滚红尘,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王维是因为“悟禅”。在诗歌教学时,教师只能分析作者的心境,而不能对学生欣赏作品而产生的共鸣做出唯一评价,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结合自身阅历,他为己用,将对他人作品的欣赏融为自身观照,并通过改写展现这种自我观照。

欣赏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文学作品欣赏;不确定性;教学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对文学作品欣赏的不确定性的准确而高度的概括。不管是文学作品的主题,还是文学作品的形象,不同的读者往往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体验,会作出不同的解读,因为世界上既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生。

关于鲁迅先生《药》的主题就有多种理解。孙伏园引用鲁迅的话认为:《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叶圣陶和朱自清认为:正题旨是亲子之爱,副题旨是革命者的寂寞和悲哀;《语文教学》中的《鲁迅先生的〈药〉》的作者吴小如认为:本篇是用两个故事来写一个主题。这主题从消极方面看,是“反封建”;从积极方面看是要求“科学与民主”等等。

不管上述读者的理解怎样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不容置疑,那就是:他们的理解既建立在个人独特人生的体验上,又建立在对文本全部细节所构成的整体的充分把握上。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文学作品欣赏教学中,对“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反映的是对文学作品欣赏的不确定性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是从学生整体出发,而是从事件或人物的某一片段或细节出发对得出的观点、结论大加赞赏。在对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时,有的教师固执地把学生生硬设成“喜欢” 玛蒂尔德与“不喜欢” 玛蒂尔德两组,把文本有意无意的割裂成舞会上大出风头的玛蒂尔德故事和为还清债务辛苦耐劳的玛蒂尔德故事。把人物的一生割裂开来,让学生对人物的相互勾连的两个阶段作孤立的分析,而把分析的结论莫名其妙地强加在玛蒂尔德的一生上:要么玛蒂尔德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性,要么玛蒂尔德是一个勤劳诚实的劳动妇女。把发展着的主人公性格分裂固化,割断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让求异思维异化成一个并不美丽的传说。

幼儿寓言《盲人摸象》讲到:“从前,有四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子,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盲人摸到了象的身体,他说:‘象像一堵墙。’第二个盲人摸到了象的牙齿,他说:‘象像又圆又光滑的棍子。’第三个人盲摸到了象的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第四个盲人摸到了象的尾巴,他说:‘大象像根粗粗的绳子。’”在课堂教学中,按照分析玛蒂尔德形象的思维模式,老师必然既肯定第一个摸着象的身子说象像一堵墙者,又肯定第二个摸着象的牙说象像棍子一样者;既肯定第三个摸着象的腿说象跟柱子差不多者,又肯定第四个摸着象的尾巴说象跟粗绳子一模一样者。老师肯定每个摸象者通过自己的感官得出的结论,而不引导学生探究大象到底像什么,如何正确认识大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忽视了对事物本质的探究和揭示,浅尝辄止,甚至于错误引导,使学生误入思维的歧途而难于形成正确的思维观。

求异思维,不仅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而且是一种能揭示事物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的思维。当求异思维被偷换成抛开其本质的片面思维、猎奇思维、怪诞思维的时候,朱自清的《背影》被所谓的专家以学生认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和“蹒跚”“不潇洒”,提议删除出初中语文教材;在教学《灯下漫笔》时,鲁迅被学生炮轰;学生认为《滥竽充数》中的男郭先生“识时务……”长此以往,学生陷入求异思维的残局,形成求异思维的怪圈,也就不足为奇了。

学生的探究很有价值,因为他们确实有新的发现,这种发现弥补了我们以往认识的不足,拓展了思维。如果教师能进一步引导学生使他们相互交流、相互碰撞,那么,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的认识不但会越来越公允,而且境界会越来越高。可惜的是,老师的思维脱轨了。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教学案例:有一位老师在教《狐狸与乌鸦》一课时,请同学们把狐狸对乌鸦说的话找出来细读,结合乌鸦的表现,谈谈读后的感受。一学生说:我认为狐狸很“聪明”,而且很有“恒心”。它善于观察,不断改变说话的口气,由向乌鸦问好,到“关心”它的孩子,到赞美它的羽毛和嗓子,直到乌鸦开口。老师这样引导:“这位同学读得很深入,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说的有理有据,值得大家学习。但是,狐狸的聪明和恒心用错了地方——想不劳而获,想欺骗别人,这是心术不正的聪明、是心术不正的恒心,这种‘聪明’和‘恒心’越多,害处就越大,要不得!”

读了这则教学案例,你又作何感想呢?

固然赞赏并让学生坚信和坚持自己的观点很重要,但教育学生听取别人的观点也同样重要。这样,才能把事物了解得更全面,更准确。

求异思维不是盲人摸象,其结果是真理而不是谬误。它不是空中楼阁,只有建立在客观基础之上的求异思维才是美丽的。文学作品的不确定性最易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最难驾驭,教学时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要识“庐山真面目”,就要变换角度,从“横”、“侧”、“远”、 “近”各个方位引领学生全面观察。

欣赏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 内隐学习理论 翻译能力 影视作品欣赏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2.075

The Rol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English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Appreciation to Improve Translation Ability

――Based on Implicit Learning Theory

SUN Kangjie, ZHOU Rongqin

(Suqian College, Suqian, Jiangsu 223800)

Abstract This study used United States psychologist Reber's "implicit learning theory" on English films to make a thorough inquiry about whether this theory can promote students' translation capability or not. We analyzed how European and American films have impact on students' translation and main effects on them through deep understanding of college students' experienc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films applied to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observations. We put forward personal views and reasonable proposals and propose possible solutions.

Key words implicit learning theory; translation capability; filmography appreciation

0 引言

随着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新大纲的实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显得越发重要。英文影视具有集文本字幕、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播介质于一体的特性,被越来越多英语专业学生作为有效提高英语水平的方式。欣赏欧美影视作品,如原版电影能对大学翻译教学起到辅助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更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更多英语听说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提高英语翻译能力,从而有效地实现英语教学目标。追根究底,欧美影视作品和翻译学习的主要受众是广大学生,关心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以学生的视角看待这两方的关系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 内隐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Reber最早于1965年提出内隐学习一词,用他早期著作中的话说,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的复杂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并没有意识到或者陈述出控制他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经过三十多年研究论证,内隐学习理论不仅成为认知心理学一个崭新的领域,在英语学习及教学领域也有一定的运用。

1.1 内隐学习理论对提高的翻译能力启示

(1)传统翻译的特点及提高翻译能力的途径。翻译的专业性特点决定了译者更擅长于从事把外语翻译成母语的工作,而不是反道而行。这就如同,西医大夫长于外科手术,中医大夫擅长药物调理一样,人们很少看到西医大夫望闻问切,更看不到老中医拿起手术刀一样,进而反映出译者对二语国家语境及文化特点认知的缺失。大家所熟悉的提高翻译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多加练习,对比自己的译文和标准译文的差异,熟练掌握一些翻译技巧和方法。对译者来说这固然是重要的,也是提高翻译能力的有效途径。

(2)与传统翻译途径相比将内隐学习理论与翻译相结合的优越性。内隐学习具有自动性、抽象性、理解性、抗干扰性及“三高特征”(高潜力、高选择力、高效性)。基于内隐学习的几类特征我们会发现内隐学习会自动地产生,无需有意识地去发现任务操作中的外显规则,在固定的翻译思维模式和课堂内容中,译者的无意识注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拓展翻译覆盖范围的广度并形成潜移默化的拓展联想。而它通常的产物──缄默知识的特点,则可以深化译者的理解并逐渐向底层规则迁移,由表及里,提高学习效果,这就与古代文人习得的“涵泳”、 “吟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按照内隐学习的理论,个体能够跟随情绪、语境、心境随心所欲地驾驭译文及其组句规则,拓展翻译的灵活性、开放性、地道性及准确性。通过将内隐学习理论与翻译相结合,能使译者最大限度地将内隐显现的知识与外显习得的知识融合,下面就以欧美影视作品欣赏为例探究内隐学习理论在此的运用。

1.2 内隐学习理论与翻译学习的结合在欧美影视作品欣赏中的体现

影视欣赏指人们观赏电影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电影欣赏的基础首先是视听的形象,是直接把握艺术形象,然后具体地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体会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但电影欣赏不只是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理性活动。观众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以后,还要进一步理解它所体现的本质意义,领会整个作品所显示的客观真理,以及其中所寄托的编、导、演等的思想感情。在影视作品欣赏的过程中,观众已经形成无意接收影视作品中各种信息的习惯。因此,在翻译教学的讲授中,让受众观赏英文影视作品是提高其外语听说读写各项水平效果较为显著的途径。通过对母语国家原声影视的欣赏并加以内隐学习的规律性练习、记忆,对翻译的地道和融合等诸多会有显著帮助。

(1)词汇及语句。相比较以往的翻译学习,译者凭借已习得的词汇及固定短语搭配进行翻译练习。译者所获词汇基本来源于教材所学的记背,而影视作品中大部分词汇已习得,仅有小部分陌生词汇夹杂。在这种情况下,陌生的小部分词汇会被大部分熟知词汇所带动给译者留下印象并潜在地使译者在愉悦的情绪下记忆。部分有双语字幕的影视作品能够营造语言学习氛围,在画面的引领下生动形象地帮助记忆词汇。英文影视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经典翻译台词的情景,比如:(1)Frankly,my dear,I don't give a damn.坦白说,亲爱的,我一点也不在乎。(《乱世佳人》1939)这里的damn本意为诅咒;丝毫, 一点点。电影里直接联系上下句翻译使其更贴近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不在乎”。(2)I'm going to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我会给他点好处,他无法拒绝。(《教父》1972)offer意为提供,这里译文为“好处”,比直译“帮助”要贴切得多。(3)Stupid is as stupid does.蠢人做蠢事(傻人有傻福)。因此,在英文影视作品的欣赏中,译者会潜移默化地将自己的第一反应译文与其相比较,从而将关键的词汇赋予联想记忆,做到活学活用,理解原语的所在文化及语境,从而更好地把握单词及句子的整体语感。

(2)知识迁移。知识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教育心理学对“迁移” 做了如下定义: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前者叫正迁移或简称迁移,后者叫负迁移或干扰。在此,我们所说的迁移即为正迁移。在学习这个连续过程中,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获得的动作技能、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译者通过欣赏原声影视作品,可以慢慢感受迁移到英语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惯用语,从而以一方面拓展联想到其他各领域用语。在翻译中,汉语以人做主语,通过影视欣赏很多人会不自觉地接收到这样的信息,英语物称倾向比较普遍,受此影响译者会在内隐学习中改正自己与英国国家有文化差异的翻译方式,逐渐本土化。比如:她被这件事震惊了。The thing shocked her. 而中国式翻译由于汉语思维的影响首先会想到这样的表达:She is shocked by the thing.

2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内隐学习理论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渐被人们认识到。内隐学习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使译者增加翻译的灵动性,影视作品赏析所获的内隐资源翻译更加多元化并且能够提高上课效率。在内隐学习机制引导下的翻译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译者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热情,从而在词汇、句式、语法、知识迁移等方面真正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欧美影视作品的应用已逐步渗透到翻译课堂教学中,译者逐渐自觉将欣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与翻译学习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将观赏的过程当成娱乐,对于二者的平衡也有很深刻的理解。因此,在翻译教学中需要借助内隐学习的特点,有意识地利用内隐知识,使英语学习与翻译学习相连,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概念系统和思维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Reber,A.S.Implicit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989.118(3):219-235.

[2] 周琳.基于认知内隐性研究的英语视听说课程设计.龙岩学院学报,2009.8.27(4).

欣赏的作文范文6

回到一个人的家,吃饭,洗漱,收拾家,入睡。一切虽然秩序井然,却也难免有些失落,有些想念小臭。也不知道小家伙回到村里有没有好好的吃饭,不好好吃饭过两天又该上火了。小家伙也不想我,连个电话都没有。

一个人在家无聊,就在全民k歌上唱歌,一首又一首的唱,反正也没人听。

有时想想,一个人自己当自己的观众也挺好的。唱的好与不好,都应该给自己一个鼓励,因为唱歌,对于我们这样的平民小老百姓来说,只是一种娱乐,开心就好,而不是专业的歌手,非得唱出个什么的水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