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数学范例6篇

快乐数学

快乐数学范文1

一、情境互动,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情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情境的创设和利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我积极创设有利于互动的环境氛围营造温暖的学习环境.根据互动的需要进行布局课堂氛围,放着轻音乐的教室.摆着鲜花的讲台.饰着学生习作、小制作的墙壁、房顶.装点出一个温馨、欢悦、活泼的教学环境.把师生带人浓浓的生活气息中.从而缩短了心理距离.有益于展开教学互动。

1、分工合作,组织小组学习,积极构建合作学习氛围。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分组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基础上的学习竞赛.划分学习小组。一小组学习,一小组比赛,一小组成绩评定。

2、数学错题大本营,要求学生记录下在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帮助其分析错误原因并及时改正。同时要求学生定期翻看错题记录加深记忆,避免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出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指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的根源,在改错中得以学习。首先,消除学生在思想上对错题的恐惧感,让学生知道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做错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然后,统一要求学生记录错题的格式。改正错题先要抄原题,错误解法,然后分析错误原因,最后写出正确解答。

3、角色转换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角色转换,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想说就说”的机会.在互动中使每一个学生都处于一种轻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得对不对、好不好,进入容易激活思维的状态。在互动中.鼓励学生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在互动中.学生之间都会获得一种平等交流的机会和权力.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参与实践,感受数学魅力。

数学知识的形成往往要经历感知――表象――概念――内化的过程,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会更迫切,进而加唤起学生强烈的的求知欲,同时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亲身实践,感受数学魅力。多创设思维的空间与探索创新的机会,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学习体会探求知识奥秘的乐趣,求知识奥秘的乐趣,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快乐成长。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渗入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进而更好地掌握、应用数学知识,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全面发展。

六年级学生数学课中《大树有多高》,我指导学生实践,应用比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兴趣高昂。这个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比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学习了如何求比值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测量树、旗杆、楼房的高度。这些物体都比较高,它们的高度很难用尺子直接度量,要通过“在同一地点,同时测得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相等”的规律,间接获得。因此发现和应用这个规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重点。

通过在太阳光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使学生懂得什么叫影长、如何测量影长并体会和发现在同一时间、同样长的竹竿的影长相等。在此基础上再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按照表格的要求,分别测出每根竹竿的长度及影长,算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发现竹竿有长、有短,影长有长、有短,但各根竹竿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教材没有把怎样应用规律测量树高、楼房高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体会方法。通过交流,整理出思路:测出1根竹竿的长度和影长,求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再测出树的影长,求它的高。并用此方法,实际测量校园里的一棵大树的高和楼房、旗杆的高。当然,如果没有同时测量竹竿的影长和大树的影长,用上面的方法计算树的高,是不会得到准确结果。因此必须突出“同一时间”测量影长。

学生用掌握的方法,到操场上任选一个目标物,如旗杆、篮球架等,测量出它的影长,算出它的实际高度来。1、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分工。2、际测算过程中思考:有没有更巧妙的测量方法?3.实地测量、记录、计算。4.情况反馈活动总结,各小组汇报测量及计算结果允许有小小的误差,若出入较大,帮助查找错误原因并现场纠正。三、体验成功,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的艺术在于唤醒和激励,作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我们教师必须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1、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将成功的体验作为一种潜在的、不竭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把握住学习的主动权,以求再次的成功、再次的喜悦;让学生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阶梯性问题,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尽力让他们经过努力后取得成功。同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只要说得有道理就给与鼓励,使学生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学习中不断体验成功。

快乐数学范文2

一.师生融洽,快乐和谐

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建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这种关系虽然应用于课堂,但建立却靠平时的积累。人非草木,熟能无情?哪里有教育,哪里就有爱的火焰在燃烧,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其中蕴含着来自师生双方的极其丰富复杂的情感因素。教师良好的心境能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自由联想,使学生记忆清晰、思维敏捷,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积极的情感回报,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只有在愉快的氛围下,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切实显示“快乐课堂”,显示出师生关系的和谐之乐、教师的善教之乐和学生的学习之乐。

二.兴趣导入,快乐倾听

生动的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见其物”的感觉。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这都得益于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巧妙导入新课,自然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如何激发,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环境中去感知、体会。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乐趣。如讲: “分数的基本性质”,结合内容编个生动有趣的“喜羊羊分月饼”的故事来导入新课:中秋佳节,喜羊羊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月饼分给伙伴吃,它先把第一块月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沸羊羊一块,沸羊羊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喜羊羊就把第二块月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沸羊羊两块。懒羊羊更贪吃,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这时老师说:“聪明的喜羊羊用什么办法来满足他们的要求,又分得公平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

因此,学生在快乐中脑思、口说、手动,主动地学习,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使枯燥的数学变得趣味性浓,在潜移默化中获到知识,在快乐中培养和提高自己能力。十几年的从教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导入对建立“快乐课堂”是至关重要的。

三.教之有法,快乐学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充分挖掘教材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尤其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让自己的教育教学与农村孩子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的生活实践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进入他们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数学的作用,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主动地从自己的生活中汲取数学知识。如教学“圆的周长和面积”后,到稻田地里测一测地的周长和面积,体会一下周长和面积分别是指什么,该怎样来求,联系学生的实际,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到田间地头跑一跑,看一看,测量一下,体验周长和面积具体指的是哪些。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长大以后能帮助父母解决问题的一种快乐享受。既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实用性。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归纳,从而促进自我发展。我在教学手段上,特别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相信这样一条“动起来,更快乐,更精彩”的原则,学生就会“乐学”数学,数学课堂就会成为充满轻松、和谐、激发、鼓励、和顿悟的快乐学习天堂。

四.艺术评价,快乐接受

“找到一个孩子的优点,就是找到一个孩子的生长点”。既要善于发现好学生的潜在问题,更要尽可能地寻找到学生的闪光点;既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和期望,更要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潜能确立自己的发展优势,评价语言要贯穿整个数学课堂过程中,对追求进步的学生给与鼓励,如:“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对待后进生更应给与赞美和赏识,如:“你真了不起,大家都为班级里有你而感到骄傲!” 这样“多一点赏识,少一点苛求”、“多一份鼓励,少一份打击”、站在孩子整个人生的维度上,让孩子选择自己的最佳发展区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获取成功的愉悦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心理空间,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愉快地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快乐数学范文3

【关键词】领进门 “玩”数学 数学美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75-01

近年来,经常听到部分老师反映“教数学很累,任你怎样教,那些学生还是不会”,也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学习数学真没劲,整天听听听、练练练,苦死了”。本人在工作中也切身感受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数学,因而相当一部分学生随着年级升高而数学成绩逐渐退步。

有关专家学者对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有较准确的把握,将其原因归结为国家教育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归结为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偏离了教书育人的目的。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本人,没有高屋建瓴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只是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对周围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认为造成数学教学“师不乐教,生不乐学”现状的重要原因是,我们老师没有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师将学生“领进门”是关键

有句俗语是这样形容师生教和学的关系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说明老师“领”是关键,学生“修”是重点。而我们的部分老师是怎样“领”的呢?

案例1:开学第一节数学课,不少数学老师要给学生强调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介绍数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什么“工具学科”、“思维体操”,什么“头悬梁,锥刺股”、“笨鸟先飞”、“凿壁借光”等。

这是典型的“说教式”。学生不仅不能体会到数学入门的乐趣,相反有可能被数学学习的“苦”所吓到。我们不能假设学生都能因老师的说教而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不要单纯依赖老师和家长的“权威”去逼迫他们这样做。

我们可以用给学生放映个视频片段,或给学生讲个小故事,或给学生举出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例来说明这些道理;也不必一气呵成,可以在平时教学实践中适时加以引导,如涓涓细流,滋润学生心田。

案例2:在教学“有理数加法”时,部分老师先让学生背诵有理数加法法则,然后通过例题对照法则讲解,再后,布置大量作业进行练习巩固。

这是典型的“灌输式”。从效果上来看,这样做也能使学生迅速学会这类题的解法,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且检测结果也比较理想,但是,学生的探究内容、思考空间,被大大地压缩了。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入“有理数运算”之门,“趣”在何方?

我们不妨把学生带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走动和测量去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这样做不是更有趣、更有效、更有意义吗!

……

总之,老师要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得轻松,把学生“领进门”这个过程很关键,同时,怎样“领”也是一门艺术。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我已跨进数学的门槛”,让他们享受到其中的乐趣。

二、师要带领学生在“做”中学数学、“玩”中学数学

长期以来,在高考、中考等升学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数学教育乃至整个教育领域存在过多急功近利的色彩。因此,在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少同志交给学生的东西,更多的是知识而非能力,更多的是结果,而恰恰忘了交给学生如何去把握方法。课堂上,我们的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滔滔不绝,可是你发现了没有,讲台下还有多少学生心中存在着疑惑。难道数学学习就是这样,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布置、学生练习?学习数学有什么用?课堂成为老师演练阵容的战场,“做练习”成为学生在这一战场上唯一武器。

该让学生动手的,不是舍弃就是老师代替,还美其名曰“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例如教材上的“课题学习”和“探索与研究”,丰富了教材内容和形式。如果我们很好地利用它,不仅有了绝好的探究内容、师生协作内容,对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对学生理解把握教材中其他知识、增强其数学能力有重要的帮助,但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作崇,以“中考不考”为理由被我们一些老师忽略;该把数学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演示给学生看的,或师生共同推导出结果的,也是老师包办,还美其名曰“非考内容,勿费感情”。如果不把知识的来源过程展现给学生,怎么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创新,我们老师还有存在的意义吗!因为,公式、定理、结论教材上介绍的很清楚,让学生自己去看好了。

《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玩”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去体验、感受,去经历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对探究的热情!

当老师将知识讲得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他就把学生探究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究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常此以往,学生的职责就是驯良和服从。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最大限度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在探索中巩固,在实践中把握,在运用中提高。

三、教学中渗透“数学美”

数学是人类最高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它是研究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抽象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十分注重数学的这些特性,但数学不能离开大众与实际生活,过于强调这些,必然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对数学的兴趣,甚至给学生造成“高处不胜寒”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数学教学目的之一,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享受甚至创造数学中美的东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注重数学“科学性”的同时,恰到好处地渗透一些“数学美”的元素,这对学生亲近数学进而学习数学十分有好处。

培养人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艰辛的过程,也是快乐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拔苗助长。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要像淳朴的农民一样,春天播种,随后适时浇水、施肥,到秋天就有收获和喜悦。广大数学教师观念上要与时俱进,工作中要推陈出新。我们对数学教育的明天充满期待。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006

快乐数学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快乐教学;策略;应用

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其应该深层次的把握和挖掘教材;应该以情夺心的课堂语言将学生带入数学知识的王国;应该在课堂上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应该为学生营造和谐平等的思维空间,让快乐在数学的天空中翩翩飞舞。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的开展,教学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而课堂教学效益是改革的核心问题、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需要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知识水平特点以直观形式讲解抽象内容,降低学生的接受难度,逐渐提高学习兴趣,形成学习能力。

一、快乐式教学概述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改革要求可知,目前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老师,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育人为本,在教学中,学校、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式教学有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同时,快乐式教学常运用开放式教学模式,运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平等的教学关系,并利用多种媒体,以知识点、教材为背景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二、快乐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受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想法、认知、感受、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并受学生、教师评价等因素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爱护、关心学生,构建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轻松地、主动地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快乐式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多种教学活动,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分数认识”的时候,我们创设情境: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一起去取经的路上,为了解渴弄了一个西瓜。现在的问题出来了,只有一个西瓜他们四人怎么去分呢? 调动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可能会说: 把一个西瓜分成两份,然后两人一份; 有的学生会说: 把一个西瓜分成两半。然后把每半再分成两半。这样就可以得出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四份的结论了,让学生思考其中每一小份与整个西瓜的关系,学生可能得出不同的答案。教师再对答案进行补充。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掌握了知识,学习效率高。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知识面有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主要是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因此,运用快乐式教学,教师应从教材自身的“快乐因素”入手,利用直观教学工具,使用动态教学资源。例如,我们在教学“面积的认识”时,让学生亲身感受面积的概念。可以拿出一本课本放在书桌上,课本的封面让学生用手摸一下,看一下。然后告诉学生你们所感受到的、所看到就是一个面积的。然后用直尺在黑板上画一个图形,让学生感受一下面积这个抽象的概念,利用实物配合说明面积的概念。

(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体验数学乐趣

从教育本质上而言,教育的目的是使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对于小学数学而言,知识内容简单,在实际生活中多运用到小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快乐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实际生活为教学切入点,让学生感受生活所涉及的数学知识、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我们在教学“四边形的特性”时,我可以与三角形的特性联系在一起,在学习三角形时我们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呢? 让学生想一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图形是四边形,大家可以找到好多。如商店里的推拉门在拉开的时候就有很多平行四边形,然后我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些木条和钉子,亲手制作一个四边形看一下有什么特性,很容易得到四变形很容易改变形状,从而可以得出结论: 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在教学中,从身边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热情,在快乐学习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得到提高。

(四)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评价

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学生的引导者,教师的鼓励对学生极为重要,教师鼓励的眼神、表情、语言等可对学生产生影响,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地给予回答正确的同学肯定、赞扬,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同时,在教学中,对于回答错误的同学,教师不能漠然置之,应给予其积极回答的鼓励,鼓励学生下次积极发言,设法减轻学生因发言不好造成的心理压力,并在以后的课堂中,给予学生机会,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快乐。

三、结束语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心理认知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快乐氛围中主动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快乐数学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快乐教学法;兴趣;激情

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你觉得平时再“笨”的学生,只要一到玩游戏或听好听的故事时,他也会玩得十分高兴。这说明每个人的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快乐的因子,只不过有些人比较显性,有些人比较隐性而已。教学中教师如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快乐因子,对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因此,快乐教学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乐而忘返。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乐学呢?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在数学教学尝试采用快乐教学法。

1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忽视学习结果的随心所欲,也不是追随学生兴趣的无限开放。虽然,并不能保证学生的每一次学习过程都能获得一个确切的结果,但这一过程必须朝着探索正确结果的方向展开。不同的学生经历过程的性质是不一样的。理想的情形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探索出正确结果,但在课堂情境中,这是不可能的。现实的情形更多的是一部分学生经过自己探索获得正确的结果,而另一部分通过和学习伙伴的交流得到认识的提升,这同样应该加以鼓励,因为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也是一种能力。因此,组织好讨论交流,有利于更多的学生有效地经历学习的过程。数学的结果是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概括,这种本质和概括外在地表现为人类约定俗成的书面语言。因此,对“结果”的把握要“注重实质,淡化形式”,其要义是“数学本质”,而不是数学概念的名称等形式化的东西。可以让学生经历过程,领悟其中的数学本质,而形式化的东西则可直接告诉学生。经历过程能引导学生对其中的数学知识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程度,因此可以减少些对知识与技能的机械训练。训练的时间少了,但并不影响学生对结果的获得。总而言之,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重的教学对教师的组织和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

2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孩子是纯真的,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应该纯真、生动活泼起来。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学二年级的《平均分》一课时,导入时,“为表扬学习认真努力,发言大胆的同学,教师特别准备两盘核桃(一盘多,另一盘非常少),想不想吃?(分给两组代表)教师这种分法有没有意见?什么意见?你们打算怎样分才公平呢?”造成两组学生分核桃不公平的矛盾冲突,使他们产生新的学习需要,很自然就会思考怎样分才公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气氛也就生动活泼起来了。

3 用适宜的教学鼓励来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

真正的快乐莫过于希望的实现和努力的成功。学习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的某个思路或方法被教师肯定和同学们的赞赏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可见,教师的鼓励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的重要因素。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表扬和激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许多有经验的教师比较重视学生多层面的奖励评价。比如在课堂上当众表扬,集体为之鼓掌,平时组织学生定期评选如发言奖、思路奖、书写认真奖、进步奖等等。这种奖励,可以是语言上的,也可以进行实物上的,如小红花、奖状或本子等等。虽然这些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最珍贵的。它不仅大大强化了他们的成功意识,而且有助于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友情,时时激励学生对学习数学投入更大的热情。

4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满激情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能愉快主动地学习,教师的情绪状态或者说是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马卡连柯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郁的神色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儿童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发展时期,容易激起共鸣。教师的激情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是小学生,这种感染作用尤为突出。教师宽广的知识面、旺盛的激情,尤其是发自内心的教学激情,就犹如让学生服用了强烈的兴奋剂,使他们乐在其中。所以在上数学课时,就要求每个教师对事业、对学生必须充满爱、充满激情,唯有这样,愉快的教学才能成为可能。

良好的心境能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自由联想,使学生记忆清晰、思维敏捷,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选取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和生动有趣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心理空间,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愉快地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参考文献:

快乐数学范文6

关键词:初中 快乐数学 教学

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是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他们喜欢对具体的事物进行探索、学习,而对于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数学,就很难激起兴趣。快乐数学教学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贯穿着对数学奇闻异事的介绍,数学游戏的设计和引导活动、数学趣题的讲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觉器官,通过对丰富多彩的感性知识的把握,使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主动地去思考,完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大对数学快乐教学法的探讨和运用,让学生愿学、乐学,让数学变得易学。快乐数学教学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 把数学之美渗透到快乐数学教学中

美在哲学中定义为:“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环境、现象、事情、行为、物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的特殊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人们在密切接触具体事物,受其刺激和影响产生了愉悦和满足的美好感觉后,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丑的相对抽象事物和元实体。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因此它不能离开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1]。“数学的美可能很难定义,但它的确是一种真实的美”,“最好的数学既是美的,同时又是严肃的”[2]。数学具有对称美、简约美和直观美等。

数学教学要渗透“数学之美”,可以采取课前让学生借助家里的网络查找相关的数学发展史。网络上那些丰富的数学史料给学生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深厚底蕴,由猎奇产生想了解的冲动,由想了解的冲动产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想去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这样逐步的深入,学生不知不觉的沉浸数学之中,进而主动喜爱上数学。比如,据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就是笛卡尔在有天睡觉醒来时看见蜘蛛在墙角织网,于是促动了他的灵感而建立了直角坐标系。在课堂授课时可向学生讲述该部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受到数学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因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展示世界上应用广泛的数学成果,介绍那些伟大数学家们的求学之路。让学生认识到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感受到数学家们的伟大,在学生心中树立榜样的力量。使学生学习前人,亲近数学。又比如,数的起源于原始社会,当时人们对数目的认识只有从“一”和“多”,后来才逐渐有了“二”、“三”等数目观念。当时没有分数的概念,但已经有了不能平均分配的意识。遇到三个人打了两支鸟这种情况,他们知道不能每人分一只,于是首领就会把其中一人打昏,让另两人一人一只。了解这些最朴素的数学思想给我们精神带来了娱乐,也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

数学美还表现在它的对称美、简约美和直观美等。人们喜欢对称的东西,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有着对称的美,数学中也体现着对称的美,如圆、函授的对称性等。形形的几何图形在任何时候都以其直观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数学思维是美的、数学图形是美的、数学发展史是美的、数学的美吸引着无数的天才去为之而努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去发现这些美。

二、巧妙地把数学游戏运用到快乐数学教学中

初中学生的感性思维多于理性思维,喜欢直观的、趣味性的东西,如果在数学学习中赋予游戏的趣味性,在数学游戏中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就能调动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主动学习和提高学生能力和成绩的目的。其实,数学的游戏是蛮多的,许多智力游戏其实也是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一些数学游戏还为某些数学分支的诞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3]。数学游戏里面蕴含着很多的数学原理和数学方法,通过数学些数学游戏,特别是在学习那些枯燥的、晦涩难懂的知识时,数学游戏可以起到纯粹数学所难以起到的作用。它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启发思维,促进教育。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学数学的快乐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得到老师同学的赏识,体验到成功喜悦,发现自己的才能和价值,学生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学和乐是不可分的。在快乐学习中,学生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才会积极去探索才会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并且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快乐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的乐趣,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只有真正喜欢了,才能在学习中没有疲劳,才会投入并沉浸其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境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是一个故事,比如在讲到数的n次方这部分知识时,就引人《国王赐米》的故事来促使他们对次方的增加一点点,而数却增加很多的理解,通过故事,真切地感受到数的神奇。也可以是设置一个悬念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去学习。还可以利用数学悖论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就会随着老师的层层深入的分析,主动去改变传统的老师讲授,了解为什么,找出产生悖论的原因,从而掌握了所要学习的知识。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轻松自然地得出结论,掌握知识。因此,老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结合所要学的知识进行创设。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快乐数学教学就是要努力做到要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愿学、乐学、易学。希望通过数学老师们的努力,能够改变数学教学枯燥无味的现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