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哪朝人范例6篇

陶渊明是哪朝人范文1

一天,有个少年慕名前来向陶渊明求教,问:“先生,我十分敬佩您渊博的学识,我很想知道,您少年时读书有什么绝妙的方法吗?不知能否传授一二,晚辈当感激不尽!”

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学习哪有什么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啊!勤学就会进步,不勤奋就会退步!”

少年听后,皱了皱眉头。

陶渊明见少年不懂自己的意思,便拉着他的手来到自己种的稻田旁,指着一根禾苗说:“你仔细看看,告诉我它是否在长高?”

少年蹲下注视了很久,始终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它不在长高啊!”

陶渊明又问:“真的没见长吗?那么,矮小的禾苗怎么会变得这么高呢?”

陶渊明见少年低头不语,接着说:“其实,它每时每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没有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放弃,就一定会有进步。”

陶渊明又指着溪边的一块磨刀石问少年:“那块磨刀石为什么像马鞍子一样凹下去了呢?”

“是磨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

“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这样的呢?”

少年摇摇头。

陶渊明说:“我们天天在上面磨刀,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成这样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坚持读书,每天都会留下遗憾啊!”

少年听后恍然大悟,连忙向陶渊明行了个大礼,说:“多谢先生指教,学生再也不去求什么妙法了,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吧,我当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陶渊明欣然提笔,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姓起源】

1. 西周初年,舜的后裔虞思官职是陶正(即管理陶质器物制作的官职),他的儿子虞阏(yān)承袭父职,其后子孙便以官名为姓,即陶姓。

2. 少数民族改姓。如:满族陶佳氏、托和罗氏改姓陶。

【名人馆】

陶侃(kǎn):东晋名将。他为官清廉,被世人称道。

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药家、文学家,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陶行知:近代著名教育学家。他推进平民教育运动,创办了晓庄学校。著有《中国教育改造》《行知书信》等。

【博闻馆】

以职业命名的姓

陶渊明是哪朝人范文2

时下,网络神器层出不穷,QQ、贴吧、论坛风生水起,众网友玩得不亦乐乎。近日,又有一突起之异军———微博,横扫网络,俘获大批网友之芳心。

几位有名望、有来头的新大V将于近两日在讯浪微博安家的消息早已传遍微博界,博友们都在翘首企盼,希望能借微博这个平台一睹文学大家的风采。这些大V们是谁呢?乃文坛中如雷贯耳的大人物。他们将文坛也搬上了微博,开辟了微博文学专区。文人在此交流学术,其实更多的是互相吐槽。

当人们发现老是一本正经说教的孔子居然也开了微博时,高兴得纷纷奔走相告。没想到,微博竟然也引起了爱说教的老夫子的兴趣。其微博名为“孔子集团官方微博V”,孔子与弟子的言论都通过该微博。孔子的言论风格一如既往,网友戏称其微博为“微论语”。一日,孔子微博一条:“学而优则仕。”弟子们踊跃回复,纷纷表示愿听从老师教诲。在数以千计的回复中,突然出现了异样的声音,此人微博名“老子”,也是加V认证的。老子曰:“水利万物而不争。”围观网友对这条微博格外关注,纷纷揣测它的意思。有人戏称这是哪里杀出来的程咬金,有人说这明显是在反对孔子的说法,还有人说这是裸的宣战,是在叫板孔子。围观之人争得热火朝天,怎奈当事人孔子却沉默不语,一伙人未得回应,渐渐散去。

微博文学专区吸引了不少文人加入,可谓文人的大观园。陶渊明算是其中的幸运儿,第一条微博即一炮而红。那天,陶渊明气愤不已,不知何处发泄,突然想起微博这个好地方,便匆匆上线,写下微博:“是日,督邮至,县吏令吾束带见之。吾怒,岂能为五斗米折腰?丢官职也。”一向淡泊、冷静的陶渊明发脾气了,微博界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来探个究竟,好友李白见势回复:“渊明兄,休要恼,丢个官算啥?天子呼来不上船,你我皆是酒中仙。”陶渊明见后开怀大笑:“知我者,白兄也。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你我二人,有酒足矣。”二人你来我往,相聊甚欢。

陶渊明是哪朝人范文3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诗

这首诗歌颂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突出地表现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是陶诗中著名的诗篇之一。前半部分着重叙说“心远地自偏”的道理,后半部分集中写欣赏自然景物的悠然心情。一般来说,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心境恬淡静谧,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意识也可对存在产生反作用,心境的恬淡静谧也可使喧闹的环境变得偏僻幽静。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之一,是他的“酒后真言”。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唯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采菊东篱”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杰出的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官僚家庭,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名将,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亦曾出仕,他幼年丧父,家道中落。29岁出仕后,一直做些祭酒之类的小官,到40岁时才做上彭泽县令。陶渊明在做彭泽县令时,郡里派督邮前来巡视,县里熟悉官场规矩的小官吏说,上司来巡视,县令应穿戴整齐地去拜见长官。陶渊明叹息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于是留下官印,离开县衙,回家种田,过起了隐居生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无数文人朝思暮想的官场,在陶渊明眼里却是羁绊他自由、束缚他个性的鸟笼,身在官场的他犹如笼里的小鸟、池中的小鱼。他渴望回归田园,回归自然。“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当他脱下那“沉重”的官服、回归家园时,他是那样的兴奋和激动。

痛苦的抉择后,陶渊明为何选择归隐田园呢?这与他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陶渊明既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决定了他的从政思想和事业心,他也曾期望在仕途有所进取,希望能“大济苍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杂诗》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见他的胸怀。但同时,东晋士族文人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归园田居》所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之类,就反映了他思想的另一方面。他是抱着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走上人生道路的。然而,官小权微,官场黑暗,再加上自己刚烈的性格,使他与那个黑暗的官场格格不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不容于官场和想要实现愿望而这个愿望在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矛盾冲突中,他作出了痛苦的抉择,选择了归隐的道路。

作者经历了半生的沉浮,经历了入世和出世的矛盾后,终于达到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精神境界。究其原因,原来是“心远地自偏”,在割除了所有的世俗与官场的联系后,独居自然的一隅,享受山水带来的其乐融融,这是多年煎熬后解除尘世束缚的高度自由的体现,更是作者隐逸情致的完美书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是清新而淡雅的,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长于自然的怀抱,游离于世俗的喧嚣。同时菊又是历代文人笔下高洁品质的象征与自比,陶渊明也不例外,他以寄情山水的深意与情思借菊抒发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远志向。他看到了飞鸟于山间徘徊,他更看到了自己,宛如在《归园田居》中所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是哪朝人范文4

    自陶渊明笔下的和谐自足的桃源世界产生之后,桃源意蕴便以特有的魅力进入了南朝文人的审美领域,桃花源的远离世俗、宁静超逸的自由境界成为追求山水自然的南朝文人向往。在“桃源”那里,波光粼粼,在凌波上泛舟而无所不适,在这里勾勒出了诗人们翘首遥望的乐园。徐陵在《山斋诗》中写出:“桃源惊往客,鹤桥断来宾。复有风云处,萧条无俗人。”则将桃源的脱俗意蕴直接道出。北周庾信在其《徐报使来止得一相见》诗中写道:“一面还千里,相思哪得论,更寻终不见,无异桃花源。”庾信使用这个典故一方面表现了对美好故土的向往,另一方面是说与故人相见就像追寻渺茫的桃花源一样难得,对自己深切的思乡之恋有着独特的领悟,化为了对桃源的情有独钟。南朝文学中桃源意蕴仙境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如张正见的《神仙篇》对神仙世界作了这样的描述:“玄都府内驾青牛,紫盖山中乘白鹤。浔阳杏花终难朽,武陵桃花未曾落。已见玉女笑投壶,复睹仙童欣六博。同甘玉文枣,俱饮流霞药。”张正见《神仙篇》中的“浔阳杏花”、“白鹤”、“玉文枣”以及“流霞药”与“武陵桃花”等,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常见的仙界意蕴。可见,《神仙篇》中的“武陵桃花”明显是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林而入桃源之事。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经过内部的不断改革,通过原始的民间宗教进化和发展,逐渐转变为较为成熟的官方意识和比较完备的正宗宗教,由于对得道成仙的终极目标渲染增饰,这一时期神仙信仰逐渐深入人心。神仙道教说曾经给予中国古代文学深远的影响,如汉代刘向的《列仙传》、东晋葛洪的《神仙传》、唐代杜光庭的《墉城集仙录》等,都以活泼而严谨的散文笔法描述了光怪迷离的神仙世界。张正见的《神仙篇》显然是在这种文学风气影响之下的产物。当然,桃源的这种仙化的现象,可以从陶渊明《桃花源记》本身的构设条件上找到本质上的原因。

    二、唐代文学中桃源意蕴个性化的文学表达

    盛唐时代,儒、释、道的融合使思想领域极为开放与自由,文人个性特征以及精神气质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因而,桃源意蕴在不同文人笔下的文学意象也呈现出独特的精神内涵。孟浩然作为盛唐文坛早期的诗人,较早地表现出他追寻桃源的思想倾向及对仕途的厌倦,孟浩然在其《南还舟中寄袁太祝》诗中写出:“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岭北回征帆,巴东问故人。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这种精神疲惫是诗人的仕途的风波所致。因此,其内心深处极其渴望寻得那片能够栖息身心的桃源。显然,此处的桃源意蕴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着相同的精神内涵,即对现实的否定和超越。浸染道教思想而又深通佛理的王维,将孟浩然诗中桃源意蕴内在超越的精神继续发挥,其《桃源行》向我们诠释着他心目中的桃源世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直视桃源为“仙源”。杜甫诗歌中的桃源意蕴,则是其民胞物与情怀的折射,表达出对万物各遂其性、各得其所的美好希冀,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如《春日江村五首》其一:“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艰难贱生理,飘泊到如今。”诗人将春日江村视为“桃源”,一如陶渊明的祥和、闲适、躬耕稼穑的桃花源。杜甫由于生活于战乱时代,更将桃源描写为和平之地,如在其《北征》诗中这样写道:“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北征途经桃源山的诗人,感慨战乱带来的萧条凄惨的现实,不禁深切缅怀陶渊明笔下的避秦之乱的桃花源,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真诚向往。中晚唐时期日趋黑暗、大厦将倾的社会现实瓦解了文人的乐观文化心理,这一点也反映在文人的桃源意识上。中晚唐文人渐趋内敛的心态使他们对桃源的认定呈现为将园林或山居视为栖息身心的桃源,悠游而自适。中晚唐时期文人希求隐逸的心理,唐代文人频频造访之处常常是寺观或隐士的山居之所,这就是诗人现实中的“桃源”,其突出体现在钱起、刘长卿的诗歌中。如钱起《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诗中以“几年家绝壑,满径种芳兰。带石买松贵,通溪涨水宽。诵经连谷响,吹律减云寒?谁谓桃源里,天书问考盘。……片云隔苍翠,春雨半林湍。藤长穿松盖,花繁压药栏。”描述王舍人的旧居是梵呗穿云、芳兰苍翠,笔调深微古朴,好一个幽寂的桃源,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在唐代精神领域的开放、道教的兴盛、同林艺术的成熟等文化背景下,传统文学中的桃源意蕴在不同文人笔下呈现出彼此有别的思想内涵,但无论各个时期的诗人在作品中如何艺术性地诠释,桃源意蕴都成为遭受现实挫折、心慕林泉烟霞的唐代文人的精神慰藉,体现着他们渴望高蹈世外的主观情怀。

陶渊明是哪朝人范文5

关键词: 王庭珪 辞官 隐居原因

王庭珪(1080—1172),字民瞻,南宋诗人,江西安福人。徽宗政和八年(1118),王庭珪登进士第,调衡州茶陵丞。宣和五年(1123),王庭珪毅然弃官回乡,学道著书,教授乡里,过起了退隐乡居生活。

王庭珪为何归隐田园,历来说法大致相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仕不合弃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卢溪集》曰“与上官不合,弃官去,隐居卢溪”,杨万里《卢溪先生文集序》称“调茶陵丞,与上官不合,弃官去,隐居卢溪者五十年,自号卢溪真逸”,三种说法颇为一致,看起来也比较合理。

金建锋对这个问题曾有专门考证,他在《王庭珪辞官归隐考辨》说:

王庭珪的辞官归隐,实际上是他历经宦海之后自己选择的结果,“与上官不合”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而这种现象产生则由于杨万里、《四库全书》编纂者的阶级局限性,以致他们没有意识到其实是由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造成的。他们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一员,不可能否定封建社会的自身原因,而把原因归结为一些不良官吏行为。所以笔者把王庭珪辞官归隐的真正原因总结为:见官吏庸俗、有志不得舒、喜爱山水、有志学道著书。[1]

从王庭珪的“某素朴拙,不能取容”[2]看,与上官不合确实是他归隐的原因,杨万里说“以上官不合,弃官去”还是有道理的。当然,这不是唯一原因或根本原因。金建锋归因于“见官吏庸俗、有志不得舒”,还是比较中肯的,只是未能把王庭珪辞官归隐与宋代文人社会联系起来,结果挖掘仍不够深入。

与上官不合只是王庭珪归隐的原因之一,他的归隐表明他具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他在《答方性夫》(之二)中说:

某自湖南归,见监司黄某等皆被朝廷擢用,而营私背公,无爱民之意,知其将变,遂归耕于卢溪之上,不复出仕。

他在《故弟才臣墓志铭》中也有类似说法:

会某登第,得官湖南,当宣和天下极盛之时,见公卿大臣其语偷,知其将乱,弃官而归。

能于表面的歌舞升平、喧嚣繁华之中看出暗藏的大乱将至,能于公卿大臣的敷衍怠惰、假公济私看出政局即将崩溃,不能不说王庭珪是独具慧眼的。他不是庙堂元勋,就算是也独木难支。在蔡京、童贯之流呼风唤雨、左右朝政的二十年间,忠臣良将即使想进尽忠言也是难叩九阍的。他只是统治阶级最底层的官吏,对于时局他是没有发言权的。他能做什么?没有选择,只能辞官归隐,于是他就毅然走上了独善其身的道路。这一点与陶渊明颇为相似。

当一个人跋前踬后、动辄得咎的时候,退一步倒不失为一种良策。王庭珪的归隐也并非是冲冠一怒拍案而起,他的诗文中并无后悔之词,而是骨子里已有隐居的因素。对于他,看起来由仕而隐并非那么艰难,丝毫不用左思右想瞻前顾后,而是舍舟登岸顺理成章。王庭珪是如何辞官的及是否写有辞呈等,他的文集中并未说明,只是简单地说“知其将变,遂归耕于卢溪之上,不复出仕”[3]或“知其将乱,弃官而归”[4]。

这里的深层原因并非喜欢山水生活,试问:欧阳修、王安石和苏轼哪一个不喜欢山水?做官与游山玩水并无抵触,二者是可以统一的。正如他的《答邓克强书》所言:

顷得官湖南,会监司守倅皆庸俗人,争事不直,弃官而归,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甚自负也。而纷哓之徒复加酿恶语,甚者至蹙额相吊唁,以为失意,尤可笑也。此非特不知某之心,亦是世间久无我辈人,骤见一二事,自然怪骇……君子不论穷达,不失其志而已。夫志虽不可得之于天下,岂不可得之于一身。若无位以行其所志,则当求之于山林之中,或陆沉小官,虽有利禄刑祸在前,使不撼其关键,此亦穷而不失志者也。

再看他的《移居东村作》(山中有西泉寺故基):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晩发地应偏。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山。

看起来王庭珪真的是陶醉于山水之中。不过这种对隐逸生活的陶醉并不是在他归隐之前,反而恰恰是在其后。从上文完全可以看出,他是在辞官之后才放浪山水之间的。并非像陶渊明一样“性本爱丘山”。陶的归隐对他来说是一种惊喜,是寤寐求之的,是走出了牢笼,恢复了自由,所以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喜悦。王的归隐是含有些许无奈的,是社会现实使其无奈,是官场偷惰使其无奈,所以他的归隐是一种颇为无奈的选择。他在《答邓克强书》中已经说得相当明白了。因此,将喜欢山水生活说成是王庭珪辞官归隐的深层原因就是倒果为因了。

《王庭珪辞官归隐考辨》还将有志学道著书说成是王庭珪归隐的原因,也不尽然。正如做官与游山玩水并无矛盾一样,著书与为官也并无抵触。司马光、王安石、苏辙,哪一个不为官,又哪一个不著书呢?王庭珪的朋友胡铨、周必大、刘才邵,无一不是这样。晋宋时神情不关山水都会被嘲笑为庸俗,宋代右文,为官者大多由科举出身,山水自然一方面可以陶冶性情,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创作灵感,无论文人还是非文人都可以从游山玩水中有所得益。唐柳宗元的《柳州八记》和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脍炙人口的游记名篇,此类出自为官者的山水名作可谓不胜枚举。虽然说王庭珪的作品相当丰富,但创作不是他归隐的原因,只能说归隐后他有了更充裕的时间,更便于他学道著书了。

其实,归隐是宋代士人的一种追求。

宋人对隐逸之风的追求,远可以上溯到东晋陶渊明。因耻于向五斗米折腰,陶渊明在“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之后,就过上了躬耕自给的生活。他或者“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或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留下了许多令人激赏的诗歌。他的安贫乐道、萧散闲淡、追求自由的个性更是为后世文人所敬仰。尤其是在社会动乱、政治上党争激烈的时候,文人们总会在诗歌中反复地咏叹这位先贤,大量的和陶、拟陶诗便应运而生。特别是在宋代,更是难以计数。单是苏轼,就有和陶诗二卷一百三十五首(据《四库全书·东坡全集》,卷三十一有和陶诗78首,卷三十二有和陶诗57首,计二卷135首)。宋代党争比较厉害,许多文人在政治上遭受倾轧、身受打击的时候,都仰慕陶渊明的为人,羡慕陶的置身事外、追求自由的行为。王庭珪也是这样,他的诗歌中共有十一次提到陶渊明,表达了一种难以掩抑的景仰之情,他的归隐与陶渊明的影响是有一定联系的。看他的诗句,我们就会知道陶对他的影响有多深:

每逢佳节忆渊明,自采篱边细菊英。[5]

两脚误随车马尘,江湖岁晩始谋身。篱边日醉陶元亮,窗外夜呼祁孔宾。

倒着敝衣迎好客,急搜奇句发阳春。阿瞒岂但能横槊,文彩风流世有人。[6]

我们发现,不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让王庭珪追思模仿不已,其“倒着敝衣迎好客”也来自于陶的“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可见他的归隐也有效法陶渊明的一面。

宋人对隐逸之风的追求,近可以追溯到唐代白居易。白居易的中隐之道对宋人追求归隐有着同样巨大的影响。

唐贞元年间,宰相武元衡遇刺,白居易越职上奏,被贬为江州司马,这个打击对他来说不小。是依附权贵与时俯仰像他的朋友元稹一样,还是依然高标独立众人皆浊我独清像当年的屈原一样,经过反复权衡,他终于在这二者之间找到了一条中庸之路,这就是中隐。安贫乐道,乐天知命,就成为他中年以后人生观的重要方面。宋人对他的这种处世哲学曾倍加赞赏:

乐天尝与刘禹锡游,人谓之刘白,而不陷司马党中。及与元稹游,人谓之元白,而不陷北司党中。又与杨虞卿为姻家,而不陷牛李党中。其风流高尚,进退以义,可想见矣。呜呼!叔世有如斯人之仿佛者乎?[7]

由此可见,白居易的这种人生选择是颇得宋人认同的,宋代文人也从中受到了些许启发。对于这一点,宋人罗大经有过评论:

士岂能长守山林,长亲蓑笠,但居市朝轩冕时,要使山林蓑笠之念不忘,乃为胜耳。陶渊明《赴镇军参军》诗曰:“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似此胸襟,岂为外荣所点染哉!荆公拜相之日,题诗壁间曰:“霜松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欤寄此生。”只为他见趣高,故合则留,不合则拂袖便去,更无拘绊。山谷云:“佩玉而心若槁木,立朝而意在东山。”亦此意。[8]

对此,张宏生先生也有非常深刻的分析:

宋代的归隐之风又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盛行。这种盛行,主要不是形态上的,而是意念上的。不少人从一开始踏上仕途,甚至还没有踏上仕途,就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心灵寻找那么一片清静了。[9]

可见这种思想至宋代已远非个人现象,而是早已发展成一种群体意识了。

王庭珪生于宋长于宋,生于习儒之门,可以说饱读诗书,对从白居易以来的这种思想应该是涵濡其间不感陌生的。他在《游庐山记》中赞赏说:

白乐天贬浔阳,慕渊明之为人,乐之而不去,是皆人与山相得于一时者也。厥后当宗闵权势震赫时,终不附离为进取计,气节自高,岂无待而然耶!

可以说这种归隐思想已经深入了他的骨髓,一旦遇到适当时机就会喷薄而出。所以当大观间提举学事张根推荐他应八行诏时,他说:“此士之常,彼以爵位钓我耶?”不汲汲于富贵,这一点很像陶渊明,亦似白居易。所以当曾经荐举过他的上司委托他派工匠为其打造家具时,他敢于严词拒绝,而不是投怀送抱。也就不难理解当这位宪台大人大怒并“适守倅亦不相能”时,他便拂袖而退隐林间了。

宋人隐逸之风的盛行还有其他原因。王夫之在《宋论》卷二中曾经指出:宋最高统治者因“忌大臣之持权,而颠倒在握,行不测之威福”而使士人“进之退之,席不暇暖,而复摇荡其且前且却之心,志未伸,行未果,谋未定,而位已离矣……其容容者,既以传舍视黄扉,浮沈于一日之荣宠;欲有为者,亦操不能久待之心,志气愤盈,乘时以求胜”。[10]因此,对于广大出身庶族地主的士人来说,最明智的选择便是学会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保护自己,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推行一些善政而已。

王庭珪虽然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但这种思想不会对其没有任何影响。僻县小吏,弃置五年,人的壮志很容易就被消磨掉了。于是一遇到导火索,便很容易爆发。

这种士风的影响,王庭珪的难容于世的刚介性格的唯一结果,便是弃官归隐了。王庭珪只是一个无名至少不是朝野知名的小官,作为万乘之尊的皇帝肯定是不知道他的。所以后来胡铨推荐他时,宋孝宗询问周必大:“铨荐诗人朱熹、王某,卿识之乎?”[11]他似乎没有遭受什么重大打击,所以他没有愤慨,没有悲壮,也没有迷茫,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就像日出日没、潮涨潮落一样。这个在茶陵小县做了四五年县丞的王庭珪,就退隐林间了。他的退隐除了在家乡有人以为他失意而略有点影响外,在朝野没有激起丝毫波澜。一江春水依旧东流。

参考文献:

[1]金建锋.王庭珪辞官归隐考辨[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24.

[2][宋]王庭珪.与范元观[M].全宋文:卷三四〇八.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3][宋]王庭珪.答方性夫[M].全宋文:卷三四〇八.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4][宋]王庭珪.故弟才臣墓志铭[M].全宋文:卷三四一六.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5][宋]王庭珪.九日以酒寄施醇翁通判[M].全宋诗:卷一四六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宋]王庭珪.和曹温如都监惠诗[M].全宋诗:卷一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八[M].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8][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五[M].中华书局,1983.

[9]张宏生.宋诗·融通与开拓[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9.

陶渊明是哪朝人范文6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双九重叠,所以也称“重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重阳节赏菊的原因及寓意有哪些你知道吗?共同阅读重阳节赏菊的原因及寓意,请您阅读!

重阳节赏菊原因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古人认为季秋是土德当令,土为黄色,所以此节令中的花为黄色的菊花。菊花是我国很早便有记载的花卉。夏小正九月篇有“荣鞠”之句,鞠是菊的古字,说明九月时菊花开放。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

重阳节的赏菊寓意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而应季的菊花的意义在于其是长寿之花,从古至今就被当做凌霜不屈的象征,重阳节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所以重阳节又叫菊花节。最早的起源是出自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隐居后,最爱的就是赋诗,喝酒,更爱种植和观赏菊花,所以再后来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模仿陶渊明,更是有古代的文人墨客们把赏菊和宴饮相结合已达到自己和陶渊明的风格相近。

重阳节赏菊的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个善良的农夫叫阿牛。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花荡,荡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阳节那天,阿牛带了干粮,去天花荡寻找白菊花。这株白菊花长得很特别,一梗九分枝,眼前只开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将这株白菊花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经他浇水护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陆续绽开。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当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后,阿牛母亲的眼睛便开始复明了。

姑娘又继续在梦中介绍种植菊花的方法。阿牛根据菊花仙子的指点去做了,后来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条。他又剪下这些枝条去扦插,再按《种菊谣》说的去栽培,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便开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