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例6篇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1

——题记

俗为何物?俗,就是当今社会的现状,是当今社会的灵魂。21世纪的人,拜金主义至上,在当今社会,更是有一句话: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不知何时,每个人的心中,都只剩下了钱。

古语云: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连古人尚且知道,钱财不过虚妄,生时不带来,死时不带去,今人却为何不知?今天的人,生活在一个什么都要钱的社会,日子久了,便连价值观念都改变了,在现代人的心中,古人所重视的道德品质只是虚妄,金钱,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古时,社会很简单,生活也很简单,吃得饱,穿得暖,就是小农经济社会下的古人最大的幸福,而钱财,古人只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今天的人,却更在乎钱财,有些人,甚至可以为了钱,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践踏自己的尊严,贬斥自己的生命。可这样“无道”而取得的钱财,再多又如何?

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一家公司的年终总结会上,因为没有员工愿意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导致老板一气之下,竟以钱允诺:“谁肯骂自己一句,奖励一百元。”结果,转眼间,一场总结会,就变成了“骂己会”。人潮中,唯有一个家境贫寒的员工一言不发,令老板诧异。第二天,那个一言不发的员工就辞了职。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只想到了陶渊明的一句话——不为五斗米折腰。

这个员工与当年的陶渊明是何等相似啊!陶渊明不肯为了五斗米而折腰,这个员工也同样不愿为了金钱而践踏自己的尊严;当年的陶渊明不愿刻意讨好达官显贵,宁折不弯,而这个员工同样不愿为了讨好老伴儿骂自己,宁可辞职也不愿贬低自己。两人是何等的相似?

陶渊明和这个员工,却又是不同的。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时候,始终已是一方父母官,凭的,多半是文人的傲气和骨子里的不屈;而这个员工,家境贫寒,却仍然宁折不弯,凭的多半是天生的傲骨和自尊。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了多少社会变迁?而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人为金钱折了腰,屈了膝?这些人,其实都不能算是完全的人,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人所特有的自尊。

但不可置否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同样有无数不屈的灵魂——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历史的长河永不停歇,这些不屈的灵魂也会流芳千古,用他们的傲骨,用他们的自尊,在时光的隧道里,奏一曲自尊至上的欢歌。

在冗长的时光隧道里,自尊自爱,才是照亮前路的灯光。作为一个人,不论身处何种境地,不论行至时光的哪个角落,都不能忘记:金钱再重要,也没有尊严重要。没有了钱,还能再赚,可没有了尊严,人也就不完整了。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2

《归去来夕辞》的写作背景是,陶渊明作彭泽县令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县里巡视,属下要他来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绶去职,归家途中写下与官场决裂的宣言书,即《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的这句话历来被人称颂,认为最好的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稍加分析,你就会发现,督邮巡视,属下要他来迎接,这只是一种礼仪。封建时代,礼仪很多,臣子见君主要行什么礼,下级见上级要行什么礼,晚辈见长辈要行什么礼,这都是有规定的,按规定办事不存在什么折腰不折腰,当然跟气节也没什么关系。另外,陶渊明讥讽督邮为“乡里小人”,有歧视之嫌。陶渊明生于败落的贵族之家,等级思想可见一斑。

其实,督邮不来巡视,他也一定不会喜欢的,原因绝不是单纯的想回归田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什么政治才能。他五次出仕五次弃官,没有史料记载他有什么政绩,记载的是他在工作日豪饮,这不仅仅是工作能力的问题,也是工作态度的问题。如果说,他先前做的是一些闲职、小官,没有机会施展才能,那么最后一次做县令应该说拥有一定的地方管理权,他又为民为朝做了哪些贡献呢?再来看看其他文人,坡、王安石、张九龄等等,他们既有文采,又有政治才能,为国为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陶渊明只能借助自己的文学才华发发牢骚罢了。

陶渊明最大的问题是对社会责任缺乏担当。归隐其实就是逃避,表面上看是清高不俗,其实就是不愿承担社会责任。陶渊明作为隐士的典型,对后世产生了恶劣影响,后来的许多知识分子一遇到点挫折,就归隐山林田园,美其名曰“独善其身。”要知道,知识分子是国家、民族的中坚、脊梁,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这些人都归隐了,谁来担负社会重任呢?谁来推动国家向前发展呢?让小人当道,让庸才当权,怎能振兴民族,发展国家?

想想刘禹锡,虽居陋室而不屈;想想坡,屡次遭贬而益坚;想想范仲淹,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这是民族的精英,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3

——题记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南山之下,我无意识的停留,看到一片“草盛豆苗稀”。这是我心中的桃源吗?我回想这当今社会,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变化,不由感叹!我心中的桃源是怎样的?陶渊明告诉我:靠自己努力,不贪荣华是我心中的“桃源”。如今物价上涨如闪电般迅猛,有多少人不想“种豆南山下”?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我哀叹着,惋惜着,被风轻轻的推动着,我在那飘荡了数日,看到的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是我心中的“桃源”吗?现代的社会是科技时代,不需日落而息,有了电视,网络……生活也多了一番情趣。可也正是在这科技时代里,人类开始偷懒了,开始堕落!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亮丽风景线可能一去不复返。陶渊明告诉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贪恋美好顺境是我心中的“桃源”。如今又有多少人贪图享乐,长期待顺境让他们精神懈怠,不思进取,最终是大意失荆州!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在欣赏那道亮丽风景线时,不禁发现“道狭草木长”。这让我“憧憬”我们子孙的未来:在黑色地球,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9%,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29.1%。气候恶劣,地球会成为下一个火星吗?不,甚至比火星更糟!在当今社会,街上的汽车尾气弥漫了整个城市,刺耳的鸣笛也让人心惊,还有那垃圾,楼房……我们还能再找到一片绿洲吗?陶渊明告诉我:享受自然,爱护自然是我心中的“桃源”。当代的人类幸福吗?虽然有许许多多的便利,但是没有了绿色,这种生活能幸福舒适吗?

衣沾不足惜才,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4

提起陶渊明,就会想起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它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这与他的经历和处境相关。

公元405年秋,他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这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桃花源记》写于晋、宋交替之际,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接,民不聊生。面对此情此景,陶渊明痛苦不堪,便虚构了一个渔人偶入桃花源的故事,借以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自由安乐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摆脱残酷剥削和贫困境遇的意愿。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的丑恶和黑暗,又像一座灯塔,激励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全文语言简练生动,叙述扣人心弦。“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便勾画出一片奇景。至于桃源风貌的描绘,人物活动,对答的记叙,更是着墨不多含义丰富。故事情节是虚构的,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但文中的细节描绘是现实主义手法,不论是山外夹岸数百步的桃花林,还是桃花源里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给人亲切逼真之感,让读者相信这是人间乐土,而非神仙境界。结尾借助真实人物──南阳刘子骥的前往,更增添其真实感,使读者也为之神往。

《桃花源记》先写渔人无意中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文章首先交代了时间、人物,从捕鱼活动中自然地把人物引进桃花林,桃花林奇异的景色又引起渔人的探求,从而把人物引入桃花源。桃花林景色的描写宛如仙境,为后文描写桃花源渲染气氛,作了铺垫,暗中点明了桃花源的由来,同时也交代了桃花源与世隔绝的自然条件。第二层写桃花源中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文章先是从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桃花源的自然景色:平旷的土地,整齐的房舍,肥沃的田野,优美的池塘,纵横的道路,邻近的村落,茂密的桑竹;然后写人们的生活情景:往来交游、耕种劳作、衣服穿戴和生活乐趣。淡淡的几笔勾画出一幅恬静快乐的与世隔绝的田园风光。第三层写渔人和桃花源人的交往。从渔人和桃花源人的交谈往来中,表现了桃源民风的古朴淳厚,桃源人的知礼好客;说明了桃源人的来历及其与世隔绝的原因。他们的先世是为“避秦时乱”而“来此绝境”的,这里既没有帝王,也没有王朝的更迭,人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汉、魏、晋三朝的更替,所引起的只是叹惋而已。从而表现了对暴政战乱的厌弃憎恶和对君权王朝的大胆否定。最后一层写渔人离开桃源及桃源再次与世隔绝的过程。这一层描写进一步加强了世外桃源神秘气氛的渲染。末尾一段文字与开头寻得桃源的描写是相互照应的。开始是“忘路之远近”,结尾是“不复得路”。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究竟在何处,不得而知。不仅读者不知,就连发现它的渔人也无从知道。文章气氛的渲染更突出了桃花源虚幻的乌托邦色彩,也流露出作者苦闷迷惘的心情。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5

归之由,表面上看是“田园将芜”,实则“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之归,根在其“悟”,在门阀氏族乱政专权的黑暗社会。陶渊明数载宦海沉浮,虽有猛志,于世难济。作为诗人,能守望自己的灵魂家园,实属不易,而终于在彭泽令上仅仅八十余日,因不愿在都督邮面前“束带迎之”,以一句“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撼世之语,辞官回家。

归之事,总的来说,先言家园,后言农事。言家园,即:归途――抵家――入室――涉园;言农事,即:悦情话――乐琴书――事耕种――感吾生。

言家园,我们不妨先来做个比较,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写自己无法抑制的还乡之情:“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同样是还乡,陶渊明呢?虽然一句“恨晨光之熹微”,情如骏奔;然舟之遥遥,风之飘飘,使人仿佛看到那位在一叶扁舟之上临风而立的思想者,对自己的人生选择,更多的是一种昂首天外的坚定和执“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这是一幅欢悦的游子抵家图,也是一幅朴真的稚子迎亲图。诗人刚看见自家房舍,便激动不已――终于回家了!诗人由“欣”而“奔”,未到家门,童仆依旧识得主人故而欢迎,稚子呢?久不见父,已变生疏,趴在门边,静静地看着跟前的来人,那么机灵,那么出神,真是可爱之至!童仆之与稚子,一欢迎一候门,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恰到好处。无怪乎苏轼说:“观陶彭泽诗,初若散漫不准,反复不己,乃识其奇趣。”

――终于回家了!不管是就荒的三径,还是犹存的松菊;不管是候门的稚子,还是盈樽的酒浆;不管是怡颜的庭柯,还是寄傲的南窗。其实,都是一种安慰,一种寄托,都是心灵之舟停泊的平静的港湾,都是诗人心慕已久的精神乐土。

家,可以怡颜,可以寄傲,可以易安;园呢?则可以成趣,可以流憩,可以遐观。在这里,云、鸟、景、松与诗人,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化而为境,合而为一。

言农事,“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这是陶渊明对污浊的世俗长彻度绝望之后,一种不得已的灵魂退守。他把曾经的猛志深埋心底,在欢悦平和的心境中,做着一个诗人该做的能做的事情,他从亲戚的情话中取悦,他在日常的琴书中消忧,他与普通的农人一样有事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窈窕寻壑,崎岖经丘……在躬身耕种中,他体验了民生的艰辛,同时也知晓了劳动的价值;他亲近了朴实的农人,同时也消除了门第等级,这在一个“耻涉农务”的时代,作为一个文人,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此,陶渊明之伟大,不仅在于他洁身守志,更在于他的躬身劳作。

归之情,“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是陶渊明的生活情怀;面对诡谲不定的人生之旅,从容应对,乐天安命,这是陶渊明的选择。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6

阅古知今 陶渊明的“粉丝”为什么如此众多,而且不乏大腕级、重量级人物?归根结底,就是陶令的人格魅力、文学才华。我们当代中学生也在追星,也是某些“星”的粉丝,追星、做粉丝无可厚非,但追什么样的“星”,做什么“星”的粉丝,还是值得商榷的。陶渊明的“粉丝”们无疑给了我们一个正确的答案。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粉丝”众多,但深究一下,李白还是陶渊明的“粉丝”呢!

很明显,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和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脉相承的。李白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字里行间洋溢着粉丝对偶像的仰慕之情。

说起来,陶渊明的粉丝还真不少,除李白外,还有很多“重量级”、“大腕级”的人物。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的诗文相当推崇,几乎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萧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他编的《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专集。此外,他还写了《陶渊明传》,创作了摹写陶渊明精神气质的诗歌作品,他所编辑的《文选》收录了陶渊明的诗歌作品8首。萧统做粉丝做到如此敬业的地步,早已超越了一般的“追星”行为而有了别样的意义。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对陶渊明也非常崇拜,他在诗中说:“赏读《高士传》,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意思是说:虽然星空灿烂,但你是我的唯一。诗歌创作方面,孟浩然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上,对陶渊明诗作多有传承。

杜甫也是陶渊明的粉丝。杜甫在安史之乱之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把陶渊明引为隔世的知己,他咏诗道:“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杜甫不但认同陶渊明的儒家政治精神、独立自由人格,而且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吸纳、发挥陶渊明的思想和诗艺。由表及里也是其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做这样有品位的粉丝,方不辱没自己所崇拜的偶像。

白居易也把陶渊明作为自己的偶像。江州离陶渊明的故乡浔阳很近,白居易任江州司马的时候,曾去拜访陶渊明的故居,写下了《访陶公旧宅》一诗,用“尘垢不污玉,灵凤不啄腥”颂陶渊明高尚的人格。白居易自称是“异世陶元亮”,也就是另一个时空的陶渊明,陶渊明的隐逸情怀和生活情趣,被他引入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中。

“唐宋家”中,至少有两个是陶渊明的粉丝:欧阳修和苏轼。欧阳修盛赞《归去来兮辞》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他还说:“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苏轼呢,不但自己喜欢陶渊明,还拉上儿子一起“追星”,读陶诗、和陶诗曾是他们父子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苏轼晚年在《与苏辙书》中说自己“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又说:“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也把陶渊明引为知己。他留下词作六百多首,其中吟咏、提及、明引、暗引陶渊明诗文的就有60首,也就是说,他差不多每10首词中就有1首与陶渊明有关。从这个角度来说,辛弃疾堪称陶渊明的“超级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