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例6篇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1

关键词:《桃花源记》 《乌托邦》 异同

1. 《桃花源记》的内容及创作背景

1.1 《桃花源记》的内容介绍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以精炼的文字描述了武陵渔人来到桃花源的全过程,并按“游记”的时间顺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田园生活的图画。“土地平旷,屋舍井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①这里没有喧闹与斗争,更没有灾难和不公平,没有阶级,也没有剥削,人们可以自给自足,人人安居乐业的小村庄。“人人劳作,家家快乐”,简直就是人们世世代代一直所向往的人间的“仙境”。

1.2 《桃花源记》的创作背景

根据史料的记载,陶渊明生活在东晋,那时政治矛盾尖锐,社会生活也动荡不宁。《桃花源记》所描述的生活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是陶渊明及当时的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的生活,它体现了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也反映出人民群众对现实社会之不满的心理。②《桃花源记》反映出人民大众期待摆脱压迫和剥削的要求,具有的积极向上的社会意义。

2. 《乌托邦》的内容及创作背景

2.1 《乌托邦》的内容介绍

远在欧洲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在1516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乌托邦》(Utopia)。《乌托邦》借希斯洛蒂的旅行者之口,叙述他本人随航海家维斯普契(Amerigo Vespucci)到美洲,而又继续独自起航旅行,发现了完全不同于当时欧洲各个国家的一片海域,岛屿上有个国家的名字就叫乌托邦。莫尔所描述的乌托邦是一个共产主义社会的雏形:一切生产资料归国民所有,日常用品按需分配。那里的人民都从事生产劳动,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学习和研究科学,当然也有丰富的娱乐生活。乌托邦里没有堕落和罪恶。现在,乌托邦这个词语专指不现实、不存在、虚幻而完美的世界。

2.2 《乌托邦》的创作背景

托马斯・莫尔是十六世纪英国一位有名的人文主义者,《乌托邦》书中的思想,更多的体现了是人文主义的热忱,有其自有的特性。乌托邦中提出了公有制的概念,讨论了应该以人为本的文艺复兴的精髓,人民之间应和谐共处,尊重人的婚姻自由、宗教自由等与十六世纪英国人的生活相关的问题,莫尔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要消灭它。他创作的主要目的也是要批判和讽刺当时的英国社会,与乌托邦中的人民与当时社会的罪恶作了巧妙的对比,而达到谴责批判现实的目的。

3. 《桃花源记》与《乌托邦》异同之比较

3.1 两书的相同之处

人们心中总是有个理想的世界存在着,特别当现实与理想相差太远的时候。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后遂无问津者”作为结尾,天衣无缝,找不出任何破绽,让读者除了叹服,也没办法在细作询问,其实也暗指理想的世界的不可能实现。而莫尔则的《乌托邦》的真正含义是“乌有之乡”。《桃花源记》与《乌托邦》都讨论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两个社会的都属于很难发现的地方,如《桃花源记》中所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而乌托邦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也是极其隐秘:“乌托邦岛中部最宽处达两百英里,两端渐行狭窄。地形迂呈心月状,全岛周围长约五百英里。岛之两端隔海相峙,仅十一英里左右。海水由岛之两角流入,形成一片,……恰似一池静水。”③

此外,两个社会的人民都过着和美相处、世世代代安居乐业的生活。两个社会中的人民都是以从事以生产活动为主要职业,能够达到自给自足。每个人就如同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中,为了共同的幸福而努力工作生活。在一切财物充裕的时代,没有必要为了个人的财富而努力。

3.2 两书产生社会背景并不相同

如上文所述,《桃花源记》的创作时间在东晋,正值政治矛盾尖锐的时代,人民的社会生活动荡不宁,居无定所。陶渊明在写作的时候已经归隐田园十六年了,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数次投降,安于江左的一隅之地。朝廷内部生活荒淫,军阀连年混战,赋税繁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国家濒临崩溃的时代里,陶渊明的一腔理想无法实现,只得寄托希望于“桃花源”这个仙境。

而《乌托邦》创作的社会背景是十六世纪初期的英国。此时国王的权利威胁着贵族和教会势力,而农民和新资产阶级在政治目的不明确的前提下成为了王权的维护者。当时的资产阶级正处于原始资本积累的阶段,他们有着的特殊经济利益。马丁・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由此而激发起的各阶级反抗压迫剥削的斗争。摩尔在《乌托邦》中大胆的抨击了当时的“羊吃人”的社会现状,描写了人民的痛苦。

3.3 两书产生文化背景并不相同

此外,《桃花源记》与《乌托邦》的文化背景也不尽相同。《桃花源记》是以中国的儒家和中国道家文化为背景的。南北朝时期与中唐时期的中国属于政治纷乱的时代,却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酝酿了道学和理学的产生,这一时期思想与沉迷在中世纪的欧洲的黑暗是完全不同的。文中体现出陶渊明对大自然的珍爱,对自然社会的赞美,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以及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④而莫尔的《乌托邦》是基督教的产物,他在求学阶段就深受柏拉图的《理想国》的影响。⑤在那里人人平等,选举民主,两书都在阐述基督教的教义:上帝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3.4 两书折射的社会现实不同

《桃花源记》的时代是晋宋易代之际,魏晋是个崇尚隐逸的时代,陶渊明的清明廉正,不与权贵之势苟同,因而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并逃避社会现实,长期隐居田园。陶渊明在文学作品中达到了作品与理想的高度统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桃园,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陶渊明在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的逃避,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莫尔的《乌托邦》想在其中折射的是英国社会,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不断的压迫普通人民大众,对其进行深刻的讽刺和抨击。

注释:

①《桃花源记》:陶渊明

②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③ 托马斯托斯・莫尔,郭湘章译,《乌托邦》,台湾,国立编译馆,1966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2

一、结合影视,营造时代氛围

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仍然以形象思S为主,加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影视作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影视资料的手段进行写作背景介绍,同时也将学生带入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资料了解当时创作作品的具体情况,从而帮助学生阅读文本,获得深刻的体验。

例如在教学《出师表》这篇文言文的时候,教师就使用了影视辅助的手段帮助学生阅读文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为学生播放了“三顾茅庐”“刘备托孤”等影视片段,在播放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这两段视频资料,然后谈一谈通过观看资料你认为刘备和诸葛亮有什么样深厚的情感,而和这篇文章的创作有什么关系?”学生们对视频资料非常感兴趣,通过欣赏影片让学生认识到诸葛亮辅助刘备长达二十多年,除了想要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报答知遇之恩。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对于诸葛亮有知遇之恩,而在诸葛亮追随他的二十多年中更是给了诸葛亮不同于众人的丰厚待遇,这就是诸葛亮为刘备尽忠竭力的原因之一。而正是在这样的深厚情感下,刘备在临终之际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诸葛亮,而诸葛亮对刘禅也是一片至诚,满怀关心和期望,同时也认识到刘禅的糊涂,对其极端不放心,所以才写下了《出师表》,在自己亲自率领大军攻魏之前规劝刘禅。

教师通过影视资料让学生对《出师表》的创作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具体形象的视频让学生走进了三国时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样有助于学生体会《出师表》中的深厚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影视资料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是帮助学生深度阅读的有效手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主动探究。

二、查询史料,追溯写作缘起

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明确文本创作的写作缘起也是让学生深度阅读的捷径之一。在探究文本主题的时候,学生明确作者写作文本的目的和背景,就能首先掌握文本中的情感,在这样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阅读文本,就能很好地把握文本的主题。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师完全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查找史料获得背景知识,促进学生阅读。

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为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以及文本的中心主旨,就在课堂预习环节鼓励学生收集关于作者陶渊明的资料以及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背景知识。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有了很大的自主发挥的空间,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大家的积极性很高,经过收集整理,学生们展示了这样的内容:“陶渊明在年轻的时候胸怀大志,也想大济苍生,但是当时正处于晋朝的末期,统治者荒淫无度,国家战争频仍,民不聊生,而门阀制度让当时的有用之才没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所以陶渊明只能抑郁不得志,无奈之下,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田园、躬耕南亩的生活。《桃花源记》创作的时期是宋永初二年,已经接近六十岁的陶渊明不愿和宋政权同流合污,写下了这部作品。”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通过鼓励学生查找史料,让学生明确陶渊明的人生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对作者创作文本中的复杂情感以及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就能使学生深刻体会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让学生对文本主题有正确把握,实现深度解读的目标。

三、链接类文,鉴赏流派作品

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就要教给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指导学生鉴赏文言文的技巧,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除了上述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同类的文言文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掌握类似作品的鉴赏技巧,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主题,也能让其获得丰富的文言知识。

例如在教学《捕蛇者说》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注重从类文解读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具体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说”这种文体,让学生明确“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样的文章中作者根据相关的事件抒发议论,或者进行抒情,在这样的文体中作者集叙事和议论于一体,行文比较活泼自由,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在教师介绍之后,学生按照教师的介绍走进文本体会,在扫除文本阅读障碍的基础上理解文本内容,同时对文本中作者抒发的悲愤之情有了初步感知。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深入体会到文本中柳宗元在黑暗的现实社会遭遇到的残酷迫害。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对“说”这种文体有了基本了解,而教师又为学生补充了两篇文章――《马说》和《爱莲说》,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引导学生体会“说”这种文体抒情、说理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体裁特点深入分析,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明确情感体验的方向,有助于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把握。为学生推荐类似作品进行鉴赏,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随文练笔,揣摩主题意蕴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指导学生随文练笔、进行读写训练是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而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文本写作背景也是指导学生随文练笔的最佳资源。教师介绍文本背景之后,可以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自由写作,这样的训练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深入文本的同时训练语用表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陈涉世家》这篇课文的时候,在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就为学生补充了相关的背景资料:“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是陈胜、吴广,当时正是秦始皇统治期间,秦始皇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和陵墓、长城等,同时也大肆发动战争,以致民不聊生。到了秦二世时更是变本加厉,加重赋税,让老百姓陷入苦难之中,苦不堪言。,正是因为统治者的严酷压迫,才使得老百姓奋起反抗,甚至大规模起义。而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就是在这期间影响广泛的一次。”教师为学生补充的资料为学生的解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教师不仅让学生在背景资料的辅助下阅读文本,同时也引导学生抓住背景资料进行有效练笔――请同学们根据背景资料以及文本内容为陈胜或者吴广写一段鉴赏评价语。练笔不仅深化了学生的认知,促进了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深入体会,而且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不仅通过补充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而且抓住背景资料引导学生进行随文练笔,这样实现了读写双赢。教师为学生补充的背景资料往往是一些故事,这样的内容学生非常感兴趣,抓住这样的内容引导学生练笔,也可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主动练笔,享受练笔的乐趣,最终爱上自主写作。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3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审美;人生观;诗意的生活

无论哪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会选入陶渊明的作品,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陶渊明的作品是他本人的写照,欣赏他的作品必须探讨他本人。

一、人生历程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后曾经到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二、诗意的生活

对陶渊明的研究已有将近1500年的历史,具有总结性和里程碑性质的研究出现在五四以后,代表性的观点有:鲁迅先生的金刚怒目说、朱自清的道家田园说、闻一多的个人闲逸说、朱光潜的人格风格说。当然还有陈寅恪、王瑶等大家,他们基本都从陶渊明主导思想的角度研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事实上,陶渊明生活在先秦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其思想组成的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仅以一种思想或某几种涵盖之,似乎不太可能。但本文又认为这些研究仍都是中肯的,因为六朝时期各种思想泛起,作为一个文化人,时代文化特征必然要在它的心理及诗文中留下纷繁的印记。

关键是,作为文学家、诗人,它的特质是什么呢?另外六朝时期除了思想的纷杂外,还是文学自觉的时代,它的表现又在哪里呢?我想应该在于文学审美意识的觉醒。中国文化中没有一种一以贯之的宗教意识,因此对于宗教意识并不强的中国文化人而言,其心理世界是值得探讨的。随着中国古典文化的逐渐成熟,由六朝开始有了自觉意识的文学,在中国文化人的心理构建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慰抚灵魂。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的教育思想,也是从这样的文化背景出发,用“美育”来代替宗教。陶渊明对人生的审美态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陶渊明活在诗意里。作为一种生存方式,诗意成为一种人生哲学。陶渊明陶然期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实践着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人生,这种美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是审美的至境,所以才会“欲辨已忘言”。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般都鄙视力役,看不起农业劳动,更不消说去发现挖掘农业生产中的诗情画意和参加劳动后的感受与体验了。魏晋时代的清谈之风盛行,清谈家以不染事务为高雅,远离劳动为时髦。出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山水诗盛行而讴歌田园之章则大为逊色的状况。有人以“山水诗”为陶渊明定位,忽略了陶渊明自身独特的价值。朱自清先生就认为田园才是陶渊明的独创。陶渊明的“质性自然”“性本爱丘山”的自然和山水,与谢灵运等人又有所不同,陶渊明这里的自然,不仅是脱世的名山秀水,也不仅是自然的生活方式,更主要的是审美的、文化的第二自然。审美功能在使个体精神的安宁和超脱方面对陶渊明极为重要。

因而,陶渊明的田园诗,就不仅仅是诗的题材领域的拓展问题,也不是放下文化人的架子与村夫野老交往的问题,它反映的恰恰是一个文化人的特质--真正的农民是不会把面朝黄土背朝天视作一种享受的。陶渊明眼中的田园不再是孔子门徒、游侠剑客、簪缨世家、清谈雅客眼里的农夫野老等下等人的生活圈子。他眼里的农村,已是过滤了因战乱导致的荒芜破败、扶犁把锄的艰辛、粗茶淡饭的清苦、布衣褐服的寒酸的优美田园。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多美的景象啊!田园生活变成简单质朴且可实践的诗意生活。也只有这样的一种心理建构才能使他从仕宦的肉体安适、精神窒息(“久在樊笼里”“以心为形役”)里毅然走出,投入乡野田园的劳苦艰辛(“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精神却感到愉悦的生活中(“复得返自然”,当然,这里的自然如文中所论,已是审美意义上的自然)。

三、文学之于陶渊明的意义

陶渊明活在读书和写作里。文学对陶渊明的人生而言,意义弥重。从陶渊明始,文学审美作为个体精神安宁和超脱的途径,对后代文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五柳先生传》中“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酣觞赋诗,以乐其志”的句子,恰当而细敏地体现出了文学自觉时代的特征,也拨动了后世文人们的文学心弦。

陶渊明不愿受樊笼之苦去干谒入仕,归隐乡间田园。如果求纯、求朴、求真、求拙、融入自然和田园之中,就足以满足精神需求的话,那么对子女的教育就简单多了,按最自然原始的生活方式引领他们即可。但陶渊明并没有那么超然,子女的教育问题困扰着他。且看《责子》诗:“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岁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吹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因为它的纯朴真拙并非老庄式的绝圣弃知,他的“真意”“守拙”已是经审美加工过了的。因此文学化、文字化的生活才是陶渊明的心灵鸡汤。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儿子不喜读书使陶渊明那么烦恼。因为读书写作在陶渊明那里已经成为一种生存方式。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真的“愚拙”,他当然也是希望他的孩子也能懂得审美的。

陶渊明的这种审美化的人生态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身上都可寻到陶渊明的影子,而苏轼则是陶渊明的崇拜者,也是以审美姿态生存的典型。苏轼甚至把自己作为审美对象,不断被贬谪的不幸遭遇,也成了笔下丰富的文学材料,而且乐于以此为题。我们从审美化的角度理解陶渊明的人生,从而对文学审美功能的理解也得到了加深,这样更便于对广大中学生进行美育和文学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惊涛.作为文学表象的爱与生[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2]张京援.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4

教学目标:

1纵向梳理我们所知道的诗词曲作家。

2复习我们学过的诗词曲名篇名句。

3感受古典诗词曲之美,培养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依据飞花令的形式,梳理所学过的诗词曲名篇名句。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历朝历代的作家流派以及其创作风格了解起来有难度。

课前准备: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历史朝代,以及名家名作。

2按照“飞花令”的形式,整理出一部分诗词名句。

3有条件的话,看一下“中国诗词大会”中的几期节目。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设置: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若将中国的文化比作一片灿烂的星空,那么诗词就是这茫茫星空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若将中国文化比作广阔无垠的大海,那么诗词便是大海中最为璀璨的一颗珍珠。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人文精髓, 它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说, 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 但他是一个以诗歌为宗教的国家。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携手遨游诗词的海洋,去感受诗词的魅力吧。

一、论世知人

请把以下古代诗词曲名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

1李 白辛弃疾李商隐白居易

2马致远苏 轼韩 愈纳兰性德

3杜 甫陶渊明曹 操杨 炯

4 高 适龚自珍 李清照陆游

设计意图:梳理古代文学史分期,明确作家生活朝代,从时代角度切入,对于各个作家的创作风格有所了解。

二、知人知其作

诗词曲名家流派列举,选择其中一位或者一组进行介绍。

东汉末年:“三曹”

东晋:陶渊明

唐代:“初唐四杰”李白杜甫“王孟” “高岑” “元白”“小李杜”

宋代:“苏辛” 李清照陆游文天祥

元代:马致远

清代:纳兰性德 龚自珍

设计意图:将自己了解的作家生平作以简介,可从“名、时、地、评、作”五方面进行介绍,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5

[例1] 以“京剧”开头,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5字。(山东卷第17题)

京剧是徽剧在吸收了京腔、昆剧等地方戏曲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京剧的角色,也叫“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类,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生活中有男女之别,京剧就有生行和旦行;男女都有文、武、老、幼之别,京剧的生行就有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就有闺门旦、花旦、老旦、武旦等;有的人粗犷豪放,有的人机巧滑稽,京剧中的男性就又划分出了净行和丑行。在京剧舞台上,唱腔和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一出完整的戏,其实就是表演者根据这些程式把剧情巧妙地连缀起来。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京剧那五光十色、形态生动的脸谱,那精致华美、色彩艳丽的服饰,令人目眩神迷。

解析:这道题可以用“分层法”进行解读。“分层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本题可按京剧的起源、角色分类、表演程式、表现形式分为四部分,抓住各部分的关键词就可以准确概括出主要信息。

参考答案:京剧源自徽剧,角色分类源自生活,表演程式化,表现形式绚丽多姿。

[例2] 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年画”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40字。(安徽卷第18题)

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传统年画多为本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现代年画则多为机器印制。年画的常见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含有吉祥喜庆的意义。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解析:“下定义”是“压缩语段”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对概念的考查。解答这类考题,首先要提取能够揭示概念本质属性的主要信息,如本题中的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多含有吉祥喜庆”等,然后按照“甲是乙”的形式组织答案即可。

参考答案:年画是春节时张贴的,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含有吉祥喜庆意义的图画。

[例3] 以下是一家公司的招聘信息,请将这一信息改写成正式的(以“本公司”开头),要求内容准确、层次清晰、表达得体。不超过75个字(含标点符号,电话号码占两格)。(广东卷第22题)

帅哥靓女,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室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有没有驾照?会不会粤语?快来看哦,这儿招人啦!这是个中日韩三国合资公司,马上要在“2010亚运会”举办的地方广州开业咯。现需要行政秘书3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哦!要是有意,可以电话168168,8月31日面试,海心大厦908,不见不散哦。

解析:本题要求把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意在考查同学对现有信息进行概括归纳提炼表达的能力。所给材料用语不够庄重,口语化过于明显且拖沓赘余,不符合“招聘启事”的文体要求。要删掉枝叶,留其要害,把口语改为较正式的书面语。

参考答案:本公司系合资公司,即将开业,现拟聘行政秘书3名,要求会操作办公软件,会粤语,英语口语流畅,有驾照,本科,性别不限,待遇面谈,有意者请拨打168168。

[例4]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江苏卷第3题)

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

解析:这是一道语感题,考查的是“听”的能力和压缩语段高度概括的能力。题目的可贵之处在于独辟蹊径,自创新路,既考查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又考查听言外音、话中话,理解潜台词的能力,可谓一箭双雕。解答此题要运用由表入里、由点到面的思维模式。

参考答案:人们的活动要懂得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不能为了享受而破坏自然。(或:树木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

[例5] 根据下列句子提供的信息,写一段介绍“飞行板”的文字,不超过70个字(含标点符号)。(辽宁卷第16题)

①“飞行板”是由水上运动爱好者、法国的弗兰基萨帕塔研制而成的。

②在“飞行板”的帮助下,人们可以像海豚那样在水中快活玩耍。

③这种装备需使用者将双脚绑在一双特殊的鞋子里。

④这一双鞋附有一个很大的喷水器,用以提供上升力。

⑤使用时,双手要拿着用以稳定飞行的喷嘴。

解析:解答时要先揭示“飞行板”的本质属性——水上运动装置,然后逐句提炼主要信息。表述时要注意语序合理,连贯顺畅,不要超过规定的字数。

参考答案:飞行板是水上运动装置。使用者将脚绑在特殊的鞋里,借助鞋上喷水器提供的上升力,双手拿着用以稳定飞行的喷嘴,就可以在水中玩耍。

[例6] 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个字。(四川卷第18题)

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着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做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概括时要注意关键词语,评价要全面、得体,如分号前后的内容“隐士”“忠臣”。语段叙与评结合,末句的评论“他处处都最近人情”“家常便饭的风格”,是对陶渊明的深层、全面解读,跟“一般人”的认识相互补充,对人物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

参考答案: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和忠臣。

[例7] 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浙江卷第7题)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语段的压缩。本题主要信息在“调查结果”,包含两层意思,“69%的学生……”与“很多学生……”,只要注意材料数据的变换就可以轻易作答,试题难度较低。

参考答案: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或: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唯一话题。)

[例8] 下列材料对“蝴蝶鱼”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四个短语加以概括。要求:保留主要内容,每个短语不超过10字。(重庆卷第19题)

蝴蝶鱼,属蝴蝶鱼科,是热带海洋观赏鱼的名角之一,有120余种,90%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它们拥有美艳的体色、娇美的轮廓,两侧扁平椭圆的体型,既小又尖的嘴巴。许多蝴蝶鱼尾部都有一个似眼的黑圆斑点,那是它们用来诱骗攻击者的假眼,作用在于使攻击者错误地攻击其坚硬的背鳍刺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其食性以藻类、海绵珊瑚为主,有些品种也会吃一些小动物及浮游生物。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6

关键词:经典;阅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48

在互联网搜索功能日益强大的今天,人们阅读能力的萎缩越来越多地引起了文学研究者、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对搜索引擎的过分依赖,使人们在极快获得所需答案的同时,也失去了对知识进行过滤、反思、整合的过程。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初中生深受这种负面影响,面对被压缩的阅读时间、被扭曲的阅读习惯,学生作为读者的阅读主体性在丧失;在应试压力下,经典文本在学生眼中被简单化地掏空或仪式化地崇拜。这种危害对学生建构语文素养,培养人文素养的危害性不言而喻。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大语文”观念的提出和对经典阅读的重视无不指向了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问题,并希望能够藉由广泛有效的文学阅读,培养当代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德里达在《文学行动》一书中主张以文学阅读来理解文学。这个主张凸显了文学阅读的个人体验性和理解多样性的积极意义。在文学阅读越来越多地显示出重要性时,其危机也日益严重,因为不是任何阅读都会产生理解,尤其是独特性的理解。在互联网时代,模仿性、依附性阅读和理解严重冲击着批判性、创造性阅读和理解。因此,主动、并依照科学可行的方法进入经典,成为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回归传统”的大背景下,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价值的再发现逐渐兴起。古典诗词中的爱情世界、草木花鸟、珍馐美食、琴棋书画,乃至人际关系成为快速阅读中最容易被接受的内容。初中生或是凭借一家之戏说理解诗意;或是茫然于各式解读,以“诗无达诂”自我安慰;更有甚者完全从应试功利化的角度学习诗歌,硬着头皮背会即可,对诗词中的诗情、诗意理解毫无兴趣。所以,想要让学生理解陶渊明这一隐士,领悟其诗恬淡自然的造语风格,仅依靠课堂上单纯的讲读方式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因此,语文教学中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解读,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就诗论诗,进入文本,以文字为媒,了解陶渊明;另一方面,需要以这一经典文本为范例,向学生介绍阅读古典诗歌的基本方法,并实际触摸其所蕴含的中国古典文化内涵。且教学实践不能囿于一课一诗,而应当按照一个层层深入的序列展开。

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经过历史检验和人为遴选,已经成为了教学文本中的恒态文学经典。经典是一个或几个民族世世代代会阅读的书籍,文学又是通过情感性想象展示生命之美的形式,所以文学经典必然具有“历史逻辑修正中的丰富解读性”,就是说,一部作品具有诞生它的那个年代的时代兼容性,又会在以后时代语境的不断变化中提供新的诠释的可能性,不同时代的读者都有可能对它展开新的解读。教学中为了避免“读者中心主义”的现代解读消解诗歌文本,解构阅读的有效性,就需要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将学生由课堂参与者、倾听者转变成为真正的经典阅读者。

按照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读者对经典的阅读必须要有必要的知识、修养等准备,阅读是读者已有认知与多重语意的文本互相开放,辩证互动的过程,既不是原有认知的重复,也不可能与既有认知完全背道而驰。一个文本,对读者既有新鲜感和挑战,又不会让读者感到过分陌生、阅读困难,这样一种“适度性”最有利于读者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的展开。对于读者而言,就需要为这种“适度性”做好知识、修养的准备。所以,从这一角度出发,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阅读和理解需跳出某一次课堂的时间局限,在之前即通过诵读《声律启蒙》,学生感性接触了汉语的对称之美;通过诵读简单、典型的作品,教师介绍古汉语的声韵特征,学生了解汉语平声韵、仄声韵对表达不同情感的作用;学生通过完成学案,自主查阅资料,了解关于陶渊明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小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头巾漉酒、屋焚作诗等,认识多面的陶渊明。这些前置的知识铺垫,便于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作为读者提供多种进入文本的方式:知人论世、意象分析、声韵节奏。这样,学生可以凭借自身具备的知识自主选择进入文本的有效路径。

借助互联网资源,学生可以轻易查找到关于陶渊明《饮酒》诗的多种解读和诗家评论,若仅仅将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满足于典型诗人典型诗歌风格的概念化扁平介绍,学生就很难从文本作品中体会到自己在阅读时与诗人生命的共同节奏,古典诗歌“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的根本特征就被完全压缩了。当学生以读者身份直面作品,需避免种种“先入为主”情况的发生。教师要使学生相信,自己与作品直接对话一定会有收获,要先读作品,不要先读理论,尤其不要先看相关评论,不要让文学理论和作品评论遮蔽了个人对作品的心灵感受;这并非要拒绝理论,而是暂时“悬置”,让自己的心灵与作品直接交流。也要将自己原先“习以为常”的态度、观念暂时“悬置”尽量开放自我去倾听,“走出了自己的城堡而进入了另外一个人的领地”“思考着我自己的,但并非完全属于我自己的想法”“就应该准备,至少是暂时的,成为与本来的自己不同的另一个自己”。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于文字之中会意识到以前从未意识到的自我,或者说,发现了隐藏的“真我”,也就是发现了自己解读、诠释作品的能力。在课堂实践操作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透过文字,围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文字描述展开想象,自主营造画面。这种思维路径既暗合了山水田园诗“诗画合一”的标准,又为学生在进入文本后提供了广阔真实的理解空间,读者头脑中的诗意理解和陶渊明在文字中所呈现的诗意人生合而为一。

至此,单一的文本阅读已经完成。但《归去来兮辞》作为古典文学经典,还具备着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博尔赫斯这样说过:“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这种“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正来自文学(上接第48页)通过其自身的特性表现出来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凝聚力、感召力、感染力。文学的自身特性即文学性主要是指文学通过情感性想象展示的生命之美,其“真”“善”也必须转化、升华为“美”才能被视之为文学的存在。文学应该是人类包容力最深刻的传达和表现,超越了现实功利。所谓传统,主要是指通过语言传下来的传统,即用文字写出来的传统。每一种语言中都包含着属于某个人类群体的概念和想象方式的完整体系,只有语言才隐藏着一个民族根本性的智慧、思维、秘密等;语言在深层次层面上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方式,因此“一个民族的精神特性和语言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极为密切……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任何想象”。陶诗《归去来兮辞》中的人境之庐、南山隐士、东篱、天际归鸟等等都在后来的中国诗歌文本中被凝固成为具有固定象征含义的意象;而中国古典文化中还有着大量类似的意象,如何认识、分析这些意象,理清意象背后“天人合一”的古典文化传统。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对联,借“杏花春雨江南,白马秋风冀北”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意象给读者带来的不同感受;并结合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日常实际感知杏花、桃花、梨花、松树等植物的特点,结合补充的文本资源阅读,总结自己所认识的文学文化意象,透过文字,以艺文思理,思情。

2004年,在美国有着“最精细的细读者”之誉的范德勒,在极负盛誉的“杰佛逊讲演”上作题为《大洋、鸟和学者》的演讲,他指出,人们通常记住任何一种文化,主要是通过这种文化里的文学艺术作品达成的。所以在语文教学越来越成为文化教学的今天,教师在教学中更要注重经典文本阅读对语文本体的重要意义,这是语文课堂立足的根基,也是阐发文化意义的源泉。

参考文献:

[1] 涂纪亮.伽达默尔.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2] 嵘.诗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 迈克尔・莱恩.文学作品的多种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