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人范例6篇

未来之人范文1

研发未来新型洁净能源的紧迫性

能源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资源之一。故有“煤炭是工业粮食,石油是工业血液”之称。能源工业发展既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关系到人类生存环境的优劣。

当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面临两大压力,一是能源短缺的压力。世界能源供给以化石能源为主即不可再生能源。世界煤炭、石油、天然气基础储量静态可供开采的年限为煤炭162年、石油40年、天然气65年;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基础储量静态可供开采的年限为煤炭80多年、石油15年、天然气30年。所以,能源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研发新的洁续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十分紧迫的战略性任务。二是环境压力日趋严重,已威胁到人类生存的安全问题。

当前,从世界到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依然是以化石燃料为主可再生能源为辅并存的能源结构格局,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总量中化石能源占88%(煤炭28.6%、石油35.6%、天然气25.6%),非化石能源和再生能源仅占12%;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总量中化石能源消费占98.2%(煤炭69.4%、石油20.46%、天然气3%),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水电、风电、核电、生物质能)占7.2%。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所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优化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加速发展利用水能、风能、海洋能、核能、生物质能,减缓环境压力的同时都在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着重研发新型洁净能源。

未来新型清洁能源之希望

新的洁净能源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能够替代目前的化石燃料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二是资源储量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三是不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安全威胁。世界各国目前投入巨资着力研究开发的新型清洁能源有三种,即“可燃冰”、“太空(宇宙)太阳能发电”、“热核聚变发电”。

(一)可燃冰研发开采

可燃冰即甲烷(CH4)的水合物,是甲烷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水合物,是一种白色冰状的结晶体。甲烷在摄氏温度0°、压力在2.65MPa和在摄氏温度10°、压力在7.87MPa皆可形成可燃冰。是近20年来在深海底和冻土层发现的一种燃烧值很高,贮量巨大的新型洁净能源。其1m3可燃冰相当于0.164t石油、0.32t标煤、164m3的天然气。全球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已知)煤炭、石油、天然气总储量的2倍,可满足人类1000年能源需求。所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开发。2000年,日本在完成为期5年投资6400万美元可燃冰专项计划后又启动了2001年可燃冰项目。美国1969年实施可燃冰调查,1998年把可燃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列入国家长远计划。计划2015年实施商业性开发。印度1995年制定了全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计划,投资5600万美元进行可燃冰开发研究。我国对可燃冰的开发研究起步晚进展快,在可燃冰的地震识别技术、地球化学探测技术、资源综合评价技术和保真取样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研制的“深水浅孔可燃冰保真取样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初步勘察预测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可燃冰”远景资源量可达上百亿顿油当量。2008年8月在我国南海北部成功地钻获了可燃冰实物样品,从而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四个通过部级研发计划采到可燃冰实物样品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可燃冰调查研究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可燃冰的开发利用虽然在开采、储存和运输中存在着诸多的技术难题需要研究解决,但一些发达国家预测到2015年可燃冰可实现商业性的开发。

(二)太空(宇宙)太阳能发电

在宇宙空间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比在地面上利用太阳能发电具有很大优势。一、太空太阳光强度比地面大5~10倍,发电效率高。二、太空无昼夜之分,全天24小时采集太阳能不受天气影响。三、不污染,无废弃物。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诸如美国、日本、德国都把建立太空太阳能发电站作为能源战略问题,投入巨资进行研发。美国计划在10年内试验宇宙太阳能发电,一年内采集的太阳能相当于地球已探明的常规能源储量总和。其系统用两组相距50km的特殊反光镜和太阳能电池板等组成。位于地面约3.6万km高的静止的地球轨道上。反光镜可将太阳光集中到中央电池板上生成电力,转换成微波传输到地面直径500m以上的接收装置。再通过专用的传输电线输送到用户(或转换成炭燃料供用户使用)。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000万kw。相当于10个100万kw的核电站,项目总投资达87亿美元。美国科学家预测,到2025年美国有可能在太空建立100座太阳能发电站。届时可满足美国全国30%的电力需求。日本科学家计划用20年的时间实现太空太阳能发电,日本激光技术综合研究所2007年利用太阳光生成可传输电能的最高能力可达180瓦的激光束。北海道科学家2008年2月试验以微波形式传输电能,2020年把太阳发电卫星发射到地球静止轨道上,建成实验性太空太阳能发电站(SPS2000),采用微波和激光两种传输方式把电能传输到地面接收系统。电能达到100万kw(相当于一座大型核电站的发电量)。预计2050年接受试验进入规模运行。

美国休士顿科学家预测2050年全球人类取电量20万亿kw。月球从太阳获得太阳能可转换发电能力高达13000万亿kw。他们研究在月球东西部边缘设置20~40个太阳能发电系统,经微波传输到地面接收站送往用户。

(三)核聚变能发电的研发

“核聚变能”即氢的同位素氘(氢的同位素之一,符号D2,质量2,排序88)和氚(氢的同位素之一,符号D2,质量2,排序67)在高温条件下(1亿℃)发生热核聚变,产生较重的原子核,释放出能量。热核聚变具有清洁和易采集的特点。每一升水中含氘30mg。聚变反映产生的能力相当于300升汽油的热能。地球上仅海水中含有45万亿吨的氘,足够人类使用上百亿年,是未来解决人类能源短缺和生存环境问题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这一问题的研究,国际间建立了国际热核反应堆计划(简称国际热核计划)。欧盟、美国、俄罗斯、日本、中国、韩国和印度都参加了总投资一百亿美元在法国建立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室,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规模与未来实用核聚变反应堆相仿,用于解决建设核聚变电站的关键技术问题,预计35~50年建成核聚变发电站。我国高度重视热核聚变试验的重大科研项目,投入2亿元(人民币)支持中科院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进行核聚变装置试验研究;投入45亿元(人民币)参与国际热核计划。我国已自主研制成目前世界上等离子体运行时间最长的核聚变试验装置“EAST”,处于该领域研究的先进行列。

节能减排更为迫切

人类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开发“可燃冰”、“太空太阳能发电”、“热核聚变发电”,在未来20~50年解决人类担忧的能源短缺和生存环境的恶化问题不是幻想,是建立在科技创新、科学实验基础之上的。我们应该对未来新型洁净能源的开发利用充满信心。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明白,“可燃冰开发利用”、“太空太阳能发电”、“热核聚变发电”,从理论研究、科学实验到实际的应用还有诸多的关键性的技术问题,需要较长时间的研究解决。

未来之人范文2

多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梦想着能够超越人类的一切束缚与限制,成为一个完美的“超人”,也一直在探索能够使人类尽可能地变得更加强大的方法与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人们不再局限于利用一些自然的方法来循序渐进式地提高自身的基本能力,而是通过更直接和快速的方法来提高和完善人类的技能和能力。例如,通过药物或芯片改善人类的情绪、认知和记忆,通过脑机接口控制或放大人的意念,通过外骨骼提升人的体能,通过人工耳蜗、芯片植入、智能眼镜改善人的视听感官能力等。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人体机能增强”这个词的解释是,任何暂时性或永久性突破人类目前身体极限的尝试,使用的手段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工的。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等重要的科学机构与情报机构相继发表一系列报告,对人体效能改造,特别是人体增强给予高度关注,并预言人类即将迎来人体增强的新时代。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于2014年4月新成立了生物技术办公室,旨在研究使士兵保持最佳战斗力以及迅速、全面恢复战斗力的新技术。近期,各方重点关注的人体增强技术包括:视网膜植入、人工耳蜗等视听增强技术;药物、大脑植入、脑机接口等脑力增强技术;外骨骼等体力增强技术。

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并的名为《人体效能改造:国际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的报告指出,医学、生物学、电子学和计算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改造人体的能力日益成熟,而且这类创新会被各国军队采用。2012年11月,英国皇家学会、英国科学院等4家机构联合了名为《人体增强与未来工作》的报告,指出人体增强技术未来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方式,报告关注的人体增强领域主要为认知增强与生理增强两大类,包括认知增强药物改善记忆力和注意力,使用助听器和视网膜植入改善感知,使用仿生肢体恢复运动能力,以及认知训练、大脑刺激等技术。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人体机能增强”做出了解释

2012年12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2030全球趋势:多元化世界》报告,预测到2030年,人类有可能通过选择一些科学手段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健康与强壮,报告将这些能够增强人类机能的科学手段统称为人体机能增强装置。全球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也在其2013年的《2012~2013年技术曲线成熟度》报告中预测,除了信息技术的多项前沿科技将突飞猛进地发展,另一项将在市场形成规模的技术就是人体机能增进装置,将提高人类感知能力与体能。这其中包括机械外骨骼、脑机接口、视网膜植入、听觉增进装置,甚至是提高智力的神经性药物。 视听增强――更有效的感知

《2030年全球趋势:多元化世界》和《2012~2013年技术曲线成熟度》报告均高度关注视觉增强技术。视觉增强技术包括两类:一是指能够修补视力的眼内植入物,可以接收视觉影像,并转化为电子信号刺激神经,将信息传入大脑;二是指利用伸缩式隐形眼镜、夜视隐形眼镜、智能眼镜等新型可穿戴设备,实现对环境更好的感知。 通过眼内植入技术,人类能恢复并提升原有视力

通过眼内植入技术,人类能恢复并提升原有视力。2013年,德国图宾根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微芯片,该芯片约为3毫米大小,由1500个像素点构成,每个像素都有自己的放大器和电极。这种外部供电的光敏微芯片将通过手术植入患者的视网膜表面下方,能使视网膜病变的盲人重见光明。2013年7月,英国利用胚胎干细胞培养出视网膜感光细胞,将这些细胞植入盲鼠眼睛的视网膜,成功地在眼睛和大脑之间形成了神经联系。2015年,加拿大研究出一种新的仿生镜片,眼内植入这种镜片后,视力有问题的人能将视力恢复到最佳水平。

利用先进的视觉增强可穿戴技术,及时感知和了解原来无法直接观察的战场环境,让人们变成“千里眼”。士兵将告别对繁杂笨重的侦察、通信设备的依赖,实时接收来自数百千米以外指挥部传输的指令、地图等信息,查询、获取和感知来自其他侦察系统的动态情报。DARPA在“士兵视觉增强系统”项目下开始研发一种隐形眼镜,该隐形眼镜可以增强作战人员的正常视力,佩戴该隐形眼镜的作战人员可以看到虚拟的、增强现实的图像,整个过程无需借助庞大笨重的仪器。201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将可感应光子的石墨烯薄层嵌入到镜片之中,发明了一种比指甲还小的夜视隐形眼镜原型,使昏暗的图像看起来更明亮,该技术的应用将使未来军人取下头盔上笨重的夜视镜,代之以轻便的夜视隐形眼镜。此外,DARPA目前正在资助一个新型隐形眼镜项目,该隐形眼镜能够让人眼具备2.8倍光学变焦能力。 可植入眼球的望远镜,其直径仅仅和苹果籽差不多

除了视觉能力的增强,听觉也是人体增强的重要内容之一。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超过30万人使用耳蜗植入方式,替换在听觉方面存在故障的耳朵,以恢复听力。2013年5月,普林斯顿大学工程师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世界第一个仿生耳,该装置可以接收声波与超声波信号。 脑力增强――更智慧的决策

通过对人的脑力增强,可以提高士兵的学习效率与记忆力、减少疲劳和提高警觉性,甚至可以实现大脑对外部机器的意念控制,最终使人具有更好的认知与决策能力。使用电磁刺激、大脑植入和神经性药物等可以提高士兵的学习效率,让人更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减少疲劳和提高警觉性;使用脑机接口技术,大脑可以直接控制机器,也被称为“意念控制”,其涵盖的层面很广,包括智慧型义肢、机器人甚至车辆和武器等。

在记忆增强方面,使用神经性药物可以提高人的记忆力和思考速度。此类药物能让人更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能力。但神经性药物也存在巨大的副作用,会出现头晕目眩、呕吐、视力衰退、神志不清等。2012年,德国科学家发现大脑内的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有提高记忆的能力,有助于研发提高记忆的药物。 大脑植入芯片

在利用电磁信号刺激大脑方面,当前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电、化学或生物方法来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加强人的精神和情感能力。神经刺激方法可能包括:用电子设备直接刺激神经组织的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磁刺激和脑深部电刺激。研究显示,脑经颅电磁刺激可以提高士兵的学习效率、减少疲劳和提高警觉性,通过大脑刺激学习更多知识的受试者对知识的记忆可延伸数月。近期,美国陆军研究实验正在研究利用最新的神经刺激技术来检测大脑状态,以及改善理解能力、目标感知和决策能力。

利用大脑植入物提升人脑记忆能力、恢复因伤病引起的失忆已成为近期脑力增强的热点。DARPA在该领域安排了多个项目。2013年,DARPA启动了“恢复主动记忆”和“基于神经技术的新兴治疗系统”两个项目。前者目的在于开发神经信号分析与解码新方法,应用神经刺激促进脑损伤后记忆编码的恢复,开发植入式神经设备帮助患者恢复记忆,以及了解如何对人类大脑的右半区进行刺激和锻炼,以提高士兵的反应速度和瞬间记忆能力;后者目的在于开发能够为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其他神经疾病的患者提供帮助的大脑植入物。DARPA于2015年新启动了一个称为“恢复活动记忆与回放”的项目,旨在研究确定大脑哪些部分决定着记忆和回忆的形成,从而帮助人脑更好地记住具体的偶发事件,更快地学会技能。 意念控制义肢取物

意念控制技术当前致力于辅助伤残军人重新获得行动能力,未来则有可能实现对武器装备的意识操控。在意念控制义肢方面,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项目在一位颈部以下瘫痪的女患者脑运动皮层植入传感器,使其单凭意念即可操作机械手臂将一块巧克力送入口中,比以往的研究更接近于一个正常人的肢体;2014年,DARPA在“革命性义肢”项目中,成功研发了名为“DEKA”的仿生机械手臂,该手臂具备近真实的控制能力,可用于帮助失去手臂的人员恢复生活能力;2015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新一代智能义肢,其拥有26个关节,能像正常的手臂一样由人的大脑控制,可以抓举20千克的重物。

在意念控制机器方面,2012年,DARPA启动了“阿凡达”项目,目标是研制可通过意念控制的机器人,有望在未来代替士兵征战沙场。美陆军研究实验室正在研究一项技术,使得士兵仅通过意识就可以实现对军用系统的直接控制。在该研究方向下,陆军实验室正在资助研究两个项目:一是通过实时记录大脑活动,研制一种可探测潜在表达和监控使用人员关注点、意图的原型系统;二是寻求理解大脑信号的生理性生物标记,用于探测潜在表述和特征状态。2014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展示了脑控飞行;2015年6月,俄罗斯“未来研究基金会”表示,以思维控制机械的脑机接口研发成功。 XOS 2外骨骼系统 体力增强――更强大的行动

外骨骼是一种人员可穿戴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主要用于增强穿戴者的力量、速度、耐力等,一般由感知系统、控制系统、动力系统、仿生机械系统和能源系统组成。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外骨骼埋植技术将可以实现把外骨骼埋植在机体内,成为一种替代骨骼,大大增强人类先天的能力,修复丧失的机体功能。近年来,美国、俄罗斯等国军队陆续启动了多个军用外骨骼项目,以增强士兵的作战能力,同时保障士兵的身体健康。

美国DARPA的“增强人体机能外骨骼”项目旨在研制可帮助地面士兵携带更多武器、更好护甲和更多补给的外骨骼系统。在该项目资助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出了BLEEX下肢外骨骼系统,雷声公司开发出XOS全身式外骨骼系统。BLEEX整体由1个用于负重的背包式外架、2条机械腿及相关的液压驱动装置组成,自重45千克,可负重35千克,使用者感觉只有2千克。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联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BLEEX基础上,共同推出了被称为“人体负重外骨骼”的仿人体结构特点设计的外穿型机械骨骼,系统由钛合金制成的机械腿、驱动装置及控制计算机,以及背部的负重部分、散热单元等组成,其既能够使士兵完成爬行、深蹲、提举重物等一系列动作,又可减少士兵因提举较重战斗载荷而引发的肌肉骨骼损伤。“人体负重外骨骼”总重约32千克,最大负重超过100千克,可保证穿戴者以4.8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背负90千克重物连续行走1个小时。2010年初,雷神公司推出改进型XOS 2外骨骼系统,《时代》杂志将这一装备评选为2010年“最具震慑力”的发明。XOS 2是由一系列结构、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控制器组成的,主要利用高压液压驱动,堪称真实版的“钢铁侠战衣”。该外骨骼可使穿戴者将重约90千克的重物反复举起几百次,而且不会感到疲劳,同时还可重复击穿厚度为3英寸的木板。 “勇士织衣”

未来之人范文3

也许我们早就听过,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科技和人才,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我们应该也能够利用这大好时机来创造我们的美好未来。这是时代的呼唤,这是人民的心声。

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这时应该做什么呢?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以前的学生是拼命读书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心搏取公名利禄,他们只是为了一己之利,是不可取的。我们应抛弃这个狭隘的思想,走出个人的小圈子。孔子有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是说首先要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学好丰富的知识,然后用它们去管理家庭,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我觉得这句话到今天还有它的指导意义。

我们青年学生,正是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的阶段,正处于孔子所说的“修身”阶段。因此,我们现在的最大责任就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学好各门功课,用科学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的,一个随时准备着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一切的青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才能使我们处于科技的领先地位,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毛泽东同志说过:“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我们的,但终归是你们的。”对的,世界是我们的,是属于我们青年一代的。我们的责任可谓大矣。我们稍有疏忽,稍有懈怠,都会对不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我们的期望。然而,我们现在还有许多同学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学习不认真,得过且过,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作业马马虎虎,随随便便;上课开小差,打磕睡,考试时东张西望,恨不得长出千里眼……

未来之人范文4

今年年初,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发表了题为《推进继承创新 发挥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讲话,指出:推进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必须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她在讲话别提请大家思考和研究一个问题:“中医学中有一个理念:‘上工治未病’。我理解就是重视预防和保健,也就是防患于未然。如果预防工作做得好,身体强壮,抵抗力增强了,不生病或少生病不是更好吗?我以为,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医学的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做出调整,‘治未病’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凸显出来。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吴仪提出的“上工治未病”题目,立意高远,内涵丰富,这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拓展中医药的服务范围,增强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综合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1 “上工治未病”体现医学的本质

“上工治未病”,既体现了医学的本质,即医学的目的是追求人类健康,又反映了医生的境界,就是能预防疾病的发生,使人不生病的医生才是好医生,才是“上32"。成书于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明确而系统地提出未病先防,治在病先的医学主张,开创了中医“治未病”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这无疑是中医先辈们的智慧结晶,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深远,至今仍代表着医学的前沿学科和发展方向。

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增进健康是人心所向,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消病于未起是大势所趋。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类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虚弱和疾病,而且要有心理上的愉快和社会适应,还需要与环境的交融。疾病与健康并非简单的病痛与否,而是涉及复杂的生态环境。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以“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认识来指导“摄生”,这里的“天地”、“日月”主要是指环境。所以,人类对健康的新要求与“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是一致的。这也让我想起王琦先生的一番话,他说:“中医学的理论特质不仅具有现代品质,还具有引领未来的品质,如我们知道,生态学研究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与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在内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文明是人类未来的新文明形态,而中医学崇尚的‘天人合一’思想是整体论的生命理论,有着深刻的生态学意义。”

邓铁涛先生曾呼吁“上工必须治未病”,他在一次题为《中医与未来医学》的演讲中提出:21世纪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时代,未来医学是西方医学与中医学相结合得更加完善的医学,提出“仁心仁术”是未来医学的最高精神境界,医学模式将向中医学的“人天观”发展。实行“上工治未病”,医学将以养生保健为中心,使人人生活过得更愉快、舒适、潇洒。医学将以“保健园”的形式,逐步取代医院的地位。2007年9月中旬,在中奥中医药合作中心专家论坛上,奥地利卫生家庭青年部副部长施罗格先生认同中医的预防功能,认为“中医药不应该被用作一种替代疗法,而是应作为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整体观念,不但是在治疗上,而且首先是要在预防上”,“中医药在西方世界日益得到重视,这不但体现在治疗上,而且体现在预防上,并主张要在其国家卫生体系中融入中医。

2 “治未瘸”的主体是“摄生”

“治未病”虽言是“治”,实际是预防疾病的发生,遏制疾病的发展。中医“治未病”从其含义上看,更多的是一种防病理念,一种医学思想,作为理念或思想,其主体又是什么呢?中医“治未病”的主体就是“摄生”。

自从《黄帝内经》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以来,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即贯穿于中医学术之中,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和深入研究,其思想得到逐步完善,“治未病”的主要载体和法则即是“摄生”,“摄生”又称摄养、养生。隋代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将“治未病”相关内容整理归纳,列于卷首,称为“摄生”,像《宣明五气篇》中的“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也收录其中,提示要注意顺养。

元代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专列“不治已病治未病”一节,明确提出明“摄生”以治“未病”。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又说:“今以顺四时调养神志,而为治未病者,是何意邪?盖保身长全者,所以为圣人之道,治病十全者,所以为上工术。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著于四气调神大论,厥有旨哉。昔黄帝与天师难疑答何之书,未曾不以摄养为先,始论乎天真,次论乎调神,既以法于阴阳,而继之以调于四气,既日食欲有节,而又继之以起居有常,谆谆然以养身为急务者,意欲治未然之病,无使至于已病难图也。”朱震亨反复强调“摄养于无疾之先”、“明摄生之理”、“以养身为急务”等,显然,中医“治未病”的主体是“摄生”。

明代张介宾撰《类经》,以“上古天真论”等篇中先辑录摄生之道,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为养生之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为治外之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为治内之道;“提挈天地,把握阴阳”、“调于四时,象似日月,辨列星辰”等,为修身养性之法。在其“序”中说:“人之大事,莫若死生,能葆其真,合乎天矣,故首曰‘摄生’类。”张介宾将中医摄生之道予以归类,并置于篇首,指出: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此之谓也”。认为“摄生”是治未病的主要内容。

“摄生”作为落实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主要载体,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中医“摄生”以治“未病”与西方预防医学相比,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西方的防病之说,往往从微观看问题。较为消极,强调病原体的作用,着重直接的外部防御,讲究卫生,如绝对的无菌、消毒等。而中医“摄生”之道,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体。重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而且注意“未病”状态的体质辨识,实行多样的个体化干预手段,预防措施显得更为积极。笔者认为,明“摄生”,治“未病”,要把握摄生两大法则,即和平和通达。

和平,即调和致平。摄生中的和平法则,强调阴阳学说对摄生实践的指导意义,主张摄生方法和摄生过程中的阴阳调和,以达到人体自身以及人体与自然协调平衡而“治未病”的目的。《黄帝内经》认识到人的生命活动是以体内阴阳为依托,而体内之阴阳又必须与外界阴阳的变化相适应,生命活动才能得以正常进行。“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

(《素问・生气通天论》)。要保全生命,保养形体,必须做到阴阳平衡,人体内外协调统一。《索问・生气通天论》指出:“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并留下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著名论断。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阴气自半”、“阳气日衰”,人体内阴阳逐渐失去平衡,人也就逐渐衰老。而摄生的一个重要法则就是调和阴阳以阻止衰老,保持健康。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告诫摄生者,要。各自珍重,以保天和”。《素问・至真要大论》也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调和阴阳应该是“治未病”的基本原则,在人体生命活动中,“以保天和”、“以平为期”正是中医摄生所要追求的境界。摄生和平法则的具体要求有动静兼养、脏腑协调、药饵调理和劳逸适度等。

通达,即畅通条达,具体包括血脉畅通、气机条达、经络疏和、关窍通利等。中医学的整体理论认为人不仅自身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体的脏腑、筋骨、肌肉、经络等组织器官及其功能活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体,而且人还与外界息息相关,人生存于天地之间,生活在社会之中,既与天地自然相通相应,又同社会现实相融相感。所以,一个健康强壮的躯体必须处在一种和畅流转的系统中,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应该处在一种交流沟通的环境中。可以说,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各种功能活动的畅通条达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主旋律。从实践“治未病”思想的角度看,中医摄生也始终贯穿着通达法则。中医学认为人体具备像经络等复杂而精巧的通道系统,通过各种通道,吸收营养物质,排除代谢产物,使气、血、精、津、液等出入升降,濡润宣达,流通一身。“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调经论》)。金代张从正摄生,主张“惟以血气流通为贵”,推崇“君子贵流不贵滞”(《儒门事亲》)。经络疏通,气血流畅,津液布扬,使人体生理功能处于活动有序的状态,长期保持这种畅通条达的内外环境,人们的身体就健康无疾,也是摄生治未病的目的所在。摄生通达法则的具体要求有六腑以通为补、行“舞”以宣导精气、动摇以流通血脉、词息以畅达气机等。

3 实践中医“治未病”是一个长期的进程

实践中医“治未病”思想,需要通过“摄生”这个载体来实施,而“摄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把中医“治未病”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甚至将其作为一项政策来执行,则需要做长期的科学而全面的规划,切不可急功近利。

“不治已病治未病”,那么,“未病”和“已病”又有什么区分呢?从一般意义上说,“未病”相对于“已病”而言,就是不生病的状态,即健康人。《黄帝内经》讲到“未病”是“病虽未发”(《素问・刺热论》),又提到“上工救其萌芽”(《素问・八正神明论》)。清代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注释为:救其萌芽为病之“始发,见其洒淅动形而即治之。”认为“未病”是病之萌芽、始发状态。唐代孙思邈提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又出现了“欲病”的说法。张介宾指出:“圣人预防之道,治于未形,故用力少而成功多,以见其安不忘危也。”主张“未病”是“未形”。清代陆懋修则认为:“然今人之所谓病,于古但称为疾,必其疾之加甚,始谓之病。”指出《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中的“未病”,“谓人于已疾之后。未病之先。”强调“未病”是疾病初期“疾”的阶段。有人认为“未病”与现代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人群有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不管对“未病”下何种定义,“未病”与“已病”应该是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在人的一生中“未病”与“已病”始终相伴存在。所以,人体保持健康无疾或者不致发展“已病”的过程,就是“治未病”的过程,“摄生”贯穿着生命的全部过程。

朱震亨说:“尝谓备土以防水也,苟不以闭塞其涓涓之流,则滔天之势不能遏;备水以防火也,若不以扑灭其荧荧之光,则燎原之焰不能止。其水火既盛,尚不能止遏,况病之已病,岂能治欤?故宜夜卧早起于发陈之春,早起夜卧于蕃秀之夏,以之缓形无怒而遂其志,以之食凉食寒而养其阳,圣人春夏治未病者如此。与鸡俱兴于容平之秋,必得日光于闭藏之冬,以之敛神匿志而私其意,以之食温食热而养其阴,圣人秋冬治未病者如此。”从这段话中,笔者体会有二层意思:一是“治未病”是一个防微杜渐的过程,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预防理念;二是“摄生”以治“未病”须从起居、精神、饮食等多方面着手,时时保养,刻刻调理,要把“摄生”贯穿于一年四季之中。

实践中医“治未病”思想,还要从实际出发,面向城乡社区,贴近百姓,通过各种方式,使预防为主的健康观念深入人心,教育群众做好“摄生”保健事宜,提升我国人民的健康素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很多改变,其中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发现,在控制吸烟、不合理膳食和缺乏体力活动等危险因素之后,约80%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40%的肿瘤可以预防。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摒弃不良习惯,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我国的卫生事业模式要转换,要从大病晚期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我国应大力开展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活动,提倡全民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说;“群众的健康问题不能光靠打针吃药来解决,必须强调预防为主”,“每个人都要建立起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任的意识。最好不要有病,有了病早期诊断,早期阻断,小病不要变成大病。”

贯彻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上工治未病”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可以大有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先生提出,医学工程工作应从过去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调整到以“治未病”和“健康促进”为首要目标的方向上来。指出:“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治疾病发生、发展。“治未病”――未病先防,无病先治,可以节省大量的公共投入。把保持公众健康状态的重点下移到接触广大民众的最基层。告诉他们身体健康关键靠自己。“治未病”的医学工程将是社区医学工程的重中之重,其切入点应是“健康状态的辨识和调整”。他认为中医的不少理念都与现代的“健康状态的辨识和调整”相对应,值得挖掘和整合。的确,中医“治未病”的核心在于预防疾病发生,即教导人们“摄生”,由自己把握和保护自己身体的健康。邓铁涛先生说:“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因此仍要靠中医的养生理论去教育那些无度的亚健康者。”宋为民先生介绍,中医“治未病?一直被国际上评为“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圣人消未起之患”,既然是“未起”,就很容易被忽视。他认为养生保健的高招,就是明“摄生”之理,以治“未病”。提出:每个人要学会储蓄健康。为了健康长寿。你得经常在人生的银行里不断储蓄健康财富,要存入健康的生活方式、存入健康的心态、存入有利于健康的运动,还要存入健康意识、健康智慧、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显然,开展日常“摄生”活动,实践中医“治未病”思想,需要中医专家的悉心指导,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需要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需要一年四季的时刻进行,需要贯穿人的一生,其成效不会立竿见影,而是一个长期的进程。

未来之人范文5

成为“未来之人”,去赢得“人的未来”,首先要立志、成志。在当代中国,许多人把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毕生追求,这是有作为、有抱负的体现。一个人能立志已不容易,要成志则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如果一个人不立志,是庸俗之辈;立志不成志是柔弱之人。唯有立志成志,勇于攀登,不畏艰险的人,才有可能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毕生追求。所以,要成为“未来之人”,去赢得“人的未来”,必须立志、成志。我要坚定自己的志向,朝着志向去努力、去奋斗,要持之以恒,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成为“未来之人”,去赢得“人的未来”,必须要有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一个人的综合文化素养,只有具有综合文化素养,才有可能成为“未来之人”,去赢得“人的未来”。要具有综合文化素养,靠学习,要坚持不断学习,做一名学习型公务员。实际上,“学习”这个字眼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伴随人的一生,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既说明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也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学无止境”一方面说明了学习的艰苦与深邃,另一方面说明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有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一技之长的人,即使个人事业达到了顶峰,在迅速发展变化的世界中,也不是稳坐钓鱼台,还得学习,不间断地充电扩能,否则,在激烈的竞争中有可能掉队,遭淘汰。不学则落后,不学则挨打,不学则淘汰,是当今真实情况的写照。明确读书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后,我们要把握学习的自主性,做到自主学习,要结合时代的要求,做到勤于读书学习,形成终身读书学习,养成读书学习习惯。读书学习是需要天赋,但需要的是勤奋。做到了勤奋,就会好好读书学习,就能掌握知识的内涵,使知识真正为自己服务,从而实现远大的理想,为社会做出贡献。

成为“未来之人”,去赢得“人的未来”,光靠个人自己是不行的,必须与人合作,善于合作。在现实社会里,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只有与人合作,形成团队与集体的力量,才能干一番事业。要做到与人合作,善于合作,必须了解合作的意义。合作是做人的一种基本风范,是在社会合群生活中的真诚相处、同舟共济。合作是共事的一种基本态度,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现代社会,个人力量有限,团队力量无穷,要做到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共事,在合作中竞争与成功。合作是交往的一种基本要求,要善于与周围的人合作,乐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尊重每个人的观点,允许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学会与他人打交道,才能获取足够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合作是互惠的一种基本气质,能够在彼此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大众都能共享的格局,感受到自利与他利的结合,在高效的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取得成功。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充分认识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具有合作精神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要做到与人合作,必须学会宽容,学会协调,学会沟通,要具备良好的性格,做到性情温和,意志坚定,感情丰富,具有坦荡的胸怀和乐观的心境;要具有良好的处世能力,看问题客观冷静,有自我控制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事物的变化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善于与他人交往。

未来之人范文6

【关键词】朱子 中和说 中和旧说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85-01

南宋孝宗乾道二年丙戌,朱子三十七岁。是年朱子有与张钦夫讨论中和问题之二书,一书自注云:“此书非是,但存之以见议论本末耳。”;一书自注云:“此书所论尤为乖戾。”牟宗三先生依此有自注之二书作为“中和旧说”,其余与此说相合的意见、观点,则作为旧说下之浸润与议论。为方便叙述与说明,本文亦采用牟先生的见解。

总括而言,朱子“中和旧说”包括以下三点意义:

“中和旧说”是围绕天命流行之体而展开的,是从天命流行之体的不息之际说未发已发。《与张钦夫书》谓:

人自有生即有知识。事物来交,应接不暇,念念迁革,以至于死,其间初无顷刻停息,举世皆然也。然圣贤之言,则有所谓“未发之中”,“寂然不动”者……所谓未发如是而已,夫岂别有一物,限于一时,拘于一处,而可以谓之中哉?

此信的主要论点,是以“天命流行,生生不已之机”为未发之中体,为超越的实体,为天理本真。由于天理本真随处发现,不少停息,而良心之萌蘖又因事而发见,所以,要致察这良心的发见而操存之,如此便可“贯乎大本达道之全体而复其初矣”。朱子所提出来的“天命流行,生生不已之机”,从宇宙本体论来说,即是未发的中体。然而,朱子此书实是从“天命流行之体”的气化不息之迹来说明未发已发。浑然全体,天理本真是寂然之本体;应物不穷,随处发现是发动而不已;这在辞义上已开始表示其所说的“天命流行之体”是寂感无间的一体而流,是从气化不息之迹来立论,所以书中也特别强调不是“别有一物,限于一时,拘于一处,而可以谓之中哉”。

在另一封答《张敬夫书》中也有相同的意旨:

盖通天下只是一个天机活物,流行发用,无间容息。据其已发者而指其未发者,则已发者人心,而未发者皆其性也,亦无一物而备矣。夫岂别有一物拘于一时、限于一处而名之哉?即夫日用之间,浑然全体,如川流之不息、天运之不穷耳。

这几句话更明显的说明未发已发并非二物,而是无间的一体而流,正因为未发已发是“浑然无分段时节先后之可言”,所以便以著一时字、际字为病痛。以南轩所著中用“未发之前”的“前”字微有前后隔断气象,而以《中庸》著一“未”字,便是活处,而没一时的停住。

对朱子所提出来的“天命流行,生生不已之机”,牟宗三先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此中体亦得曰天理本真,亦得曰本心或良心。此义理要点包括本体和工夫两个方面,就本体方面说,“天命流行”是从诗《周颂》“维天之命,於穆不已”而来的。此天之命於穆不已,表示其命令之作用,便是宇宙之“实体”,故可曰“天命流行之体”。有此於穆不已之天命,遂有万物之“生生不已”,故此“天命流行之体”,即万物“生生不已之机”,亦可说是一创造真机,或创生实体。就工夫方面说,要用一种逆觉体证的方式致察此本心或良心之发见,然后,操存之而不令放矢。牟先生认为这是儒家旧义及宋明儒的大宗和正宗义理,即所谓的纵贯系统。

以未发为性、已发为心,以体用释“未发”和“已发”,是朱子“中和旧说”的另一要点。朱子多次提到这一问题,如《答张敬夫》书所云:

盖通天下只是一个天机活物,流行发用,无间容息。据其已发者而指其未发者,则已发者人心,而未发者皆其性也,亦无一物而备矣。

在《答何叔京书》云:

若果见得分明,则天性人心,未发已发,浑然一致,更无别物。

可见,天性即是未发,人心即是已发,而未发由来的无穷见,已发是就大本之发处来说,“未发已发,浑然一致,更无别物”即是未发已发了无间隔,一体而转,未发是性是寂然之体,已发则是心是日用流行,未发借已发来体现,在已发之外别无所谓未发。因此,未发和已发之间不能用时间(“拘于一时”)或空间(“限于一处”)关系来界定。所谓“未发之前”或“未发之时”压根儿就是不存在的事,所有对未发的了解都必须借助于“已发”。

朱子“中和旧说”的第三个要点是他的“先察识后涵养”的工夫论。前面提到的《与张钦夫书》中,朱子说:

然则天理本真,随处发见,不少停息者,其体用固如是,而岂物欲之私所能壅遏而梏亡之哉?故虽汩于物欲流荡之中,而其良心萌蘖,亦未尝不因事而发见。学者于是致察而操存之,则庶乎可以贯乎大本达道之全体而复其初矣。不能致察,使梏之反覆,至于夜气不足以长存而陷于禽兽,则谁之罪哉?

因为中体从道德意义上说是天理本真,是良心,而天理本真随处发现,不为物欲之私所壅遏而梏亡,而良心萌蘖,亦未尝不因事而发见,所以朱子本此而说的工夫论,必然是致察此天理本真与操存良心。能操存才能达到发而皆中节的“和”。这里所说的“察”是察良心的发现,“操存”是存此良心而不令放矢。能致察而操存此良心,则良心、天理本真呈现,由此扩而充之,则可贯于大本达道之全。上文已提到,从未发已发来看,“未发”和“已发”之间不能用时间和空间关系来界定,所谓“未发之前”和“未发之时”压根儿就是不存在的事儿。所有对“未发”的了解都必须借助于已发,因而“危坐终日,以验夫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如何,而求所谓中者”,非惟无意义,而且也根本不可能。既然只能从“已发”者来指其“未发”者,那么涵养和察识的关系也必须调转过来:不是先涵养后察识,而是先察识后涵养。朱子曾经说:“中和二字皆道之体用。旧闻李先生论此最详。后来所见不同,遂不复致思。”可能指的就是工夫论上的不同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