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三别范例6篇

杜甫三别范文1

1、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是生活唐朝时期的人,一生见证了唐朝从鼎盛到衰弱的过程。在安史之乱时,杜甫创作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杜甫的诗将人民的疾苦、国家的衰落都呈现在了诗歌之中,因此杜甫的诗被称为史诗。

2、杜甫的诗集唐诗思想艺术的大成,在世时名气并不大,死后声名远播。杜甫所作的诗歌有许多,存留于世的多达1500多篇。杜甫的诗蕴含儒家的仁爱思想和宏伟的抱负,对中国文学及日本文学影响深远。杜甫的主要作品有《望岳》、《登高》、《春望》、《饮中八仙歌》等,杜甫的名作《饮中八仙歌》豪气干云,备受世代文人推崇。

3、安史叛军的邺城大败唐军,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亲眼所见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百姓们忍辱负重参军参战抗抗叛军,浓浓的爱国行为,让杜甫十分的感慨,于是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和三别。三吏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即(《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三首诗后来被世代传唱,成为了杜甫最经典的著作。

(来源:文章屋网 )

杜甫三别范文2

【关键词】唐代诗坛;杜甫;爱国忧民;“三吏”;“三别”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提到唐代自然就想到诗歌,而想到诗歌自然就会想到“诗圣”杜甫。他是唐代,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拥有真挚爱国忧民情怀的爱国诗人。在其众多诗作中充斥着对国家的热爱,洋溢着对民间百姓疾苦的同情。尤其是在其晚年时期,杜甫对国家有着极为强烈的忧患,这种意识“最为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大厦将倾的唐朝政治的预见性”,体现着其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体现出其对国家的关注和挚爱。同时,其诗歌是对当时现实生活的最真的还原,充斥着对贫苦大众的怜悯和同情。杜甫的诗歌传递着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洋溢着真挚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如此,使得杜甫的诗歌走上了现实主义创造的顶峰。

一、杜甫爱国忧民情怀的形成

在杜甫的诗歌中,尤其是其晚年时期创作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呈现出真挚而深厚的爱国情怀,充斥着人道主义精神的忧民情怀。这一切都源于诗人坎坷的际遇。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以后,社会更加动荡,国势由盛转衰。杜甫的生活也被打破,漂泊于江湖。此时,杜甫接触下层贫苦民众的机会更多了,他也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对社会不公和黑暗的批判,但是更多的是对国势的担忧,是对百姓悲苦生活的同情。杜甫和很多传统士大夫一样深受孔孟“仁爱”思想的影响和熏陶,受到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杜甫的爱国、忧国情怀得以形成。杜甫的生活经历是其爱国忧民情怀形成的最为主要的因素。杜甫的一生可以划分为成长及南北漫游时期、长安觅官时期、离乱为官时期、蜀相漂泊时期等共四个时期。我们将更加关注其安史之乱之后的蜀相漂泊时期,这一时期是杜甫的晚年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顶峰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杜甫不停地逃亡和漂泊,居无定所。这样使得其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忍,目睹了国势的衰败,目睹了百姓的离乱之苦。虽然,在这一时期杜甫也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正是这样险恶而丰富的人生经历为杜甫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逃亡途中,杜甫途经石壕村、新安道等地。他亲眼看到的是国家的破败和满目的疮痍,他也目睹了官府抓丁的场面,聆听了新婚送丈夫出征时的哀挽哭诉。因而,其诗情澎湃,就创作了“三吏”、“三别”等代表作品。诗人“长安十载乞食”,以及大半生的流离颠沛等使得他对“儒家”忠君济事思想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体味,其爱国情怀和忧民意识在诗歌中有了更沉郁、深刻的体现。

二、杜甫爱国情怀的内涵

杜甫的诗歌中,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也呈现出出仕与报国的抱负。而这也正是诗人爱国情怀的体现,是其具体内涵的再现。杜甫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他的人生愿望也是出仕报国,大济苍生,实现国泰民安的理想生活状况。他也幻想自己能兼济天下,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

青年时期的杜甫信心满怀并不懈努力。但是,考场不利,未能如愿。杜甫在这样的打击下并未沉沦,而是选择留在长安来寻找被赏识和重用的机会,多方请求举荐,“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是其这段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知道,最终他通过向皇帝和贵人的献赋、投赠,得到了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的小官,其政治抱负初步实现,且努力工作争取实现自我价值,报效国家。

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潜逃到凤翔,出任左拾遗。虽然其年华易逝,然而其寻找报国之坦途的雄心未泯,其大济苍生的理想以及报国之志荡漾于胸。虽然当时残酷的战争、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黑暗的朝政等使其一生壮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健儿宁可死,壮士耻为生”等诗句也都体现了其壮志难酬的情感。但是,杜甫虽壮志未酬然情绪高昂,其爱国情怀普照人间。

此外,他通过其作品也表达出对统治阶级的无情揭露和不满,如“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等诗句,但更为主要的还是体现其对民众生活的关注、关怀和同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爱国情怀的抒发。尤其是在其组诗代表作“三吏”、“三别”中有着更为清晰的体现,而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杜甫的爱国忧民情怀的内涵。

三、杜甫爱国情怀在“三吏”、“三别”中的体现

杜甫晚期组诗代表作有《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以及《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尤其是“三吏”、“三别”集中体现了安史之乱后国势的衰败和百姓的悲苦生活,诗歌中充斥着诗人对国势的担忧,对百姓悲苦生活的同情和怜悯,集中体现出诗人的爱国、忧民情怀。如《新安吏》中所写:“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以及“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而在《石壕吏》中,“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得知“一男”暂且生还,而“二男”却刚刚战死,该喜抑或该悲啊?正如仇兆鳌在《杜诗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杜甫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极度痛苦生活充满着怜悯和同情。而在《潼关吏》中,诗人先是整体上介绍并概括了唐军加紧修筑潼关的景象,之后在与潼关吏问答中,指出了“修关”,“还备胡”,暗示了三年前的潼关失守一事,写出了诗人对战势的不可预料的担忧。但潼关吏“胡来但自守”的决心以及“艰难奋长戟”的英雄气概,呈现了潼关将士的报国情怀。诗人并没有忘记“前车之覆”,希望潼关吏能汲取教训,表现了诗人的沉痛抑或是悲愤之感。而这些情节和诗人情绪、情感的变化都能向我们呈现诗人对战势的关心,对国势的担忧,呈现了其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

另外,杜甫在《新婚别》中赞扬了新婚之妇的深明大义,写到新娘鼓励爱人参军,她说:“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戌行。”这里就真切地呈现了诗人的一种认识,新婚固然可喜、可贵,然而在与国家利益相冲突时,还是应该“舍小家”,而保“大家”,不只是顾念“小家”的欢乐,更应该认识到“有国才有家”。而这也正是杜甫的伟大爱国情怀的真实再现。正如研究者所说,“热爱祖国使得杜甫虽同情人民的兵役之苦,但是仍含着眼泪去劝勉人民摒弃这些痛苦,去承担兵役、效命疆场。”再如《垂老别》中,老战士子孙阵亡殆尽,而老妻又缺衣少食。老战士并没有因此而选择退却或是逃避,而是愤然投军。这一个老翁是多么的正直豁达,又是多么的大度、爱国啊。杜甫借助这一形象来呈现其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保家卫国,人人有责”。正如王嗣在评论“三吏”、“三别”组诗时:“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以事至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秋之泪”。杜甫在这组诗中更为主要的是表达了对民众生活的同情,同时也洋溢着爱国情怀。如《垂老别》中的“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诗人对战争造成的国家的破败是多么的痛心疾首,这种情怀是多么的难以自抑。再如《无家别》中,“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这战后的乡村的荒凉和凄惨和战前这里的其乐融融和富有生机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呈现出诗人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国势的担忧等,而这一切都是其爱国情怀的呈现。

四、结论

总之,杜甫的诗歌,尤其是其“三吏”、“三别”呈现出诗人对国势的担忧和对百姓悲苦生活的同情,更为主要的是呈现给我们以愿“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可贵的爱国情怀和忧民情怀。正如闻一多先生对杜甫的评价:“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113 页.

[2]赵海菱.论杜诗的史学底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杜甫三别范文3

提起中国的古典诗人,除了他们的正名之外,人们往往还喜欢用他们的别称和诨名来称呼他们。在这些文人中,杜甫的称谓也许是最多的,人们使用他的名、字、排行、官职、郡望、自号、别号、谥号等来称呼他,在这些称呼中,老杜的称呼无疑又是比较多的。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李白集有《尧祠赠杜补阙》者,老杜也。”可见,称杜甫为老杜,从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唐朝的文学史上有大李杜和小李杜之别,有人认为把杜甫称为老杜,是为了区别以后的杜牧,这种说法,固然无可非议,但是,为了区别后来的李商隐,并没有把李白称为老李,这里面似乎有许多的奥秘。经过历史的筛选,在杜甫的姓氏前加个老字,历代文人很少有人享有此荣。我觉得,以老杜称呼杜甫,似乎更有下面的原因。

第一,杜甫的成就更多地出现在他的后半生

杜甫虽然也是少年出名,二十几岁初登泰山时,赋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之篇,但是,人们更熟知的,是安史之乱后,漂泊西南天地间的那个诗人。杜甫中晚年以后心态较老,诗中也常有“老”字,后人即以其自称而称其老。杜甫自称老且病的诗很多这个时期,他用他的诗歌,记载了国家的动乱,再现了自己的无定孤苦,如《登高》《旅夜书怀》《登岳阳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更多的人强调了杜甫诗歌中历史的价值,的确,在动荡的历史中,一个年迈多病的身躯,承受着家国之痛,承受着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历史的舞台上回响着他苍老而悲怆的呐喊,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往往是那个忧国忧民、仰天惆怅的老者形象。“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七歌》)。一位白发苍苍,困顿窘迫的老者几乎跃然纸上,所以,老和杜甫相连,再自然不过了。比如李白,就无法用“老李”来描绘,他那张扬的才气和狂放的性情更多地和激情四射相连,老字是和李白风牛马不相及的。

第二,老杜之称,更体现出后人对他的亲近和赞赏

许多人认为,老杜与今天的老张、老王之称有别,其实它就是杜老。但是我认为这种说法实在牵强,如果老杜是杜老尊称的倒置,姑且不说李白,因为他的天才,后人只配高高地仰着头去像看待神仙一样仰视他,除了谪仙人别无他称。单说盛唐三杰的另一个人物王维,没人喊王维为“老王”。老王叫着就像喊邻家大伯一样,即使王维也生活在民间,但是他更多的生活在诗情画意中,更多的和自然山色相融合就如同我们生活中的隐者,和我们终归是隔了一层。而杜甫则不同,他生活在民间,他的一切和民间息息相关。事实上,许多诗人也都关注过苍生,也都有为百姓鸣不平的时候,和杜甫相比,他们却是可望而不可即。在杜甫的代表作“三吏”“三别”中,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官吏给予人民的奴役和迫害的深恶痛绝。

儒家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做到达时济天下不太难,可是贫穷的杜甫,穷到吃饭吃不饱,住的茅屋草乱跑,他仍然用自己从来都被苦难压扁的目光撑出一片树荫,苦苦地去为别人遮雨;直到自己走投无路。杜甫在《又呈吴朗》中写到: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真。已诉征求贫到骨,下思戎马泪沾巾。大历三年,杜甫搬离草堂,那草堂前原有一棵大枣树,以往枣熟时节,杜甫总是任西邻的一孤苦无助的妇人打枣吃,后来枣树换了主人,新主人不似旧主人,老妇人便到杜甫那里哭诉,于是就有了这段怜弱惜贫的佳事,杜甫其人,是有着一颗苦心的,正是那颗苦心,把世人很多的苦难都热心担当了,捧给别人的,是他全部的甘甜。一位孤苦的妇人,到杜甫门前来打枣充饥,但诗人把这件事放在自己的心中.并且在自己离开的时候,还特意写这首诗叮嘱。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谁不是连骨头都被榨干了!但是杜甫还想在苦难中挣扎的老百姓。这首诗几乎谈不上什么技巧,纯粹是一片真情。诗人用如此广大的心胸支关怀最底层的穷人时,他自己也正是一个无告的穷人。他居无定所,却心忧天下,盼望天下寒士能居有定所。

当我们用尊称称呼某个人为某老的时候,这个人在高高在我们上面的,我们在他们的面前可能是诚惶诚恐,是仰望。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称呼某个人为老某的时候,更多的则是亲切,他和我们相连,就像是能共啃一块馒头,共喝一口烧酒的伙伴,我们甚至可以亲切地拍拍他的肩膀。当我们读杜甫的诗歌的时候,诗歌里的生活烟火气息扑鼻而出,感觉这个“老”字,或许真有老气横秋的意思,可感觉又有一分亲切顺口,似与老杜神交,得意而忘形。

一千三百年后,杜甫仍然忙着。对此,他本人应该不会感到意外,他在生活的诸多领域中是失败者,常常无职、无钱、无房,甚至无食,多难多灾、穷愁困厄,但他已经构成中国人最基本的文化记忆,以至于我们无法把他看成一位普通的杰出诗人,我们可以像谈论一个诗人那样谈论王维或李商隐,但当想起杜甫时,我们如同想起朋友,他始终伴随着我们。

老杜,这一声称呼,就是表明了在我们的心中,老杜,就是这样一个永远在我们身边的伙伴。

【参考文献】

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唐之韵解说词央视科教频道

杜甫三别范文4

关键词:杜甫 诗歌 情感教育

用一般的眼光去看杜甫,他仅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但是,千百年来杜甫被公认为“诗圣”,决不仅仅因为他的诗写得好,还在于他的诗于诗美之外,还蕴涵着一种情美。所以梁启超不称杜甫为诗圣,而称之为“情圣”,并以《情圣杜甫》为题,说杜甫是“中国文学界笃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的确,杜甫诗歌用诚挚之笔抒写着爱国之情、人伦之情、珍爱生命之情,使人在感受着诗的魅力的同时,还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教化,千百年来滋润心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从这个意义上说,杜甫亦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尽管他不曾像孔孟那样授徒讲学,亦不曾有过自成体系的教育理念,但他的诗歌字里行间渗透着教育思想,他的为人处事足以为人师表。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人情却越来越淡漠、人越来越没有信念和责任感、心性越来越浮躁的的今天,研讨杜诗的情感教育功能,品味杜诗的精华,以此涵养心性,达到孔子诗教的效果,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杜甫对祖国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从早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报国志向,到临终“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的深深惦念,杜甫用他的一生,谱写了一个赤子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安史之乱中,有的文人投敌了,有的文人消极避世,杜甫却始终关注着国家命运。尽管处境危险,他却时刻不忘祖国。宰相房琯在陈陶斜和青坂遭到惨败,杜甫得知消息后,一面对“四万义军同日死”(《悲陈陶》)表示沉痛的哀悼,一面又担心仓促对敌会遭到更大的失败:“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春莫仓卒!”(《悲青坂》)诗人还关心着整个战局,恨不得有人去提醒李亨加强对芦子关的防务,《寒芦子》中他说:“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诗人写下《三吏》、《三别》,这六首诗是感人肺腑的悲剧,亦是高亢的爱国之歌!有母亲送儿子的,有新妇送丈夫的,有老妻送老翁的,连一位“二男新战死”(《石壕吏》)的老妪也被连夜带走,一个无家可别的单身汉又再次被征召,多么可悲可悯可恨!但诗人笔下的这些主人公,在悲痛愤恨的同时,却终为坚忍的爱国精神所驱使,毅然决然走上战争的前线。《垂老别》中的老翁说:“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新婚别》中成婚才一天的新妇劝慰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又说自己不能跟随而去,因为“妇女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这种悲壮激越、异乎寻常的爱国精神是多么的可歌可泣!比照着现代人的国家观念,“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一些人不想着如何建设国家,反而靠坑损国家谋取个人私利。国家耗费资材培养了众多的大学生,结果是一流的大学生一江春水向西流了(定居西方发达国家),二流的大学生孔雀东南飞了(移民澳大利亚等东南国家),只有三流大学生留在了国内,却也一心想进外资企业,时不时享受一下麦当劳,一有机会就想移民海外。

杜甫从小就生活在人间的温情中。他母亲离世很早,幼年时,他曾经寄养在二姑母家。在时疫流行之时,姑母总是先照看他这个没有母亲的孩子,于是杜甫的病渐渐有了转机,而姑母儿子的病却日渐严重,最终早夭。长大后的杜甫曾经满怀深情地追忆这段往事。他在爱中成长,自然也会懂得爱、珍惜爱。杜甫对周围的人,包括妻子、儿女、弟妹、朋友和邻居,都充溢着真挚的爱。他用自己的心与笔,谱写了动人的爱情、亲情、友情之曲。

文士风流,自古而然。唐代又是个浪漫的时代,诗人的生活更是如此。金屋藏娇、青楼寻欢、买伎教舞等都被视为文人特权,而杜甫却坚决与这些时尚划清界限。唐代诗人中很少有像杜甫这样终生与原配妻子厮守而不曾移情别恋的。他在《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诗中就明确地说:“使君自有妇,莫学野鸳鸯。”他的夫人杨氏,是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两人感情深厚。杜甫半生贫困,几度辞官,四处飘荡,杨氏都与他同甘共苦。杜甫不是迂腐之人,他是一个温情的丈夫,他无法拂去对妻子的思念:“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他珍惜难得的安定而有情趣的生活:“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现在一些有钱的、当官的,包二奶养小密,玩搞艳遇,读读杜诗,岂不汗颜?

对于孩子,杜甫是慈父。杜诗中提到孩子的地方特别多,赞扬他们聪明。对兄弟姐妹他也是手足情深,他在诗里一再提到的弟妹,都是继母卢氏所生,杜甫不仅在诗里经常念及他们本人,而且还惦念他们的妻子、丈夫、孩子。读他的诗,能够强烈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如《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天下明明是同一轮明月,却偏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但被故乡明月映照过的弟兄们却是天各一方,四处飘零,一种深深的惦念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杜甫对朋友,感情真挚而持久。他不仅以友谊作为其作品的重要主题,而且用动人的诗句为读者展示了友谊所应遵循的原则。如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彼此理解,互帮互助。杜甫在诗中对李白、高适、岑参等诗友的诗歌都曾给予由衷的赞美和中肯的批评。朋友之间还应经常往来,时时思念,不能因为眼前的事务而把心中的这个位置挤兑掉。杜甫写下了大量怀念朋友的诗歌,大大丰富了传统友情的内涵。尤其是他对李白友谊的挚诚,堪称后世的楷模。他和李白在前后约半年的相处时日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安史乱起,李白先被下到狱中,后又被判长期流放夜郎,杜甫对此十分关切。因久久得不到李白的确切消息,以至积思成梦,写下了《梦李白二首》:“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杜甫诗歌中的这些温馨描写,带给后世读者怎样的感动和向往!

杜甫三别范文5

摘 要:在杜甫的诗歌作品中,使动结构仍然较为多见,“于”字被动式的省略式和“为”字被动式也较为多见,处所成分多数居于谓语之后,最常见的判断句是“名词+副词+名词”式,这些情况反映了杜甫诗歌语言传统典雅的一面。另一方面,杜甫诗歌语言也带有一定的时代色彩,如疑问代词“谁”作宾语时居于谓语之后,比较句可以带新兴的比较状语或新型的比较补语,兼语句中表示“致使”义的“使”字句较多,“将”字句和“把”字句也有一定数量的用例。

关键词 :语法 汉语史 句法 唐诗 杜甫

句法具有时代性,唐诗句法也不能脱离时代而闭门造车,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有着充分的历史依据,尽管其中也会掺杂少量作家的个人色彩——有的显得比较通俗随意,有的则显得比较传统典雅。鉴于此,本文拟从汉语句法史的角度,对杜甫诗歌(基本限于《唐诗三百首》)中的几种句法现象进行考察。

一、杜甫诗歌中的使动结构

在《唐诗三百首》中,使动结构约有30例,其中杜甫诗歌占9例,分为三类:1.不及物动词谓语使动结构,约有6个,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近高楼伤客心”“环佩空归月夜魂”“香叶终经宿鸾凤”“一箭正坠双飞翼”。2.及物动词谓语使动结构,约有2例:“画图省识春风面”(昭君画像不能让汉元帝认识真正的昭君,春风面指汉元帝)“指挥若定失萧曹”(在指挥若定方面让萧何和曹参黯然失色)。3.形容词谓语使动结构只有“惊呼热中肠”1例。使动结构在上古汉语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句法形式,东汉时期开始衰落,到唐代已成强弩之末。杜甫诗歌使动结构的较多使用,从一个方面反映杜甫诗歌传统典雅的一面。

二、杜甫诗歌中的被动式

在《唐诗三百首》中,被动式约有58例,其中杜甫诗歌占15例,分别是:1.无标记被动式4例,即“开元之中常引见”“吴楚东南坼”“白头搔更短”“将老身反累”。2.“于”字式的省略式(省略被动标记“于”)5例,即“星宫之君醉琼浆”“美人胡为隔秋水”“美人娟娟隔秋水”“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3.“为”字式2例,即“树木犹为人爱惜”“古来材大难为用”。4.“所”字式1例,即“周南留滞古所惜”。5.“被”字式1例,即“被驱不异犬与鸡”。6.“遭”字式2例,即“途穷反遭俗眼白”“兄弟遭杀戮”。在被动式的使用方面,唐诗总体显得较为传统,杜甫诗歌尤为明显:一是,“于”字式在中古以后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即使是省略式,中古时期也使用不多,而在杜甫的诗歌作品中却高居榜首;二是,在南朝的《世说新语》中,“被”字式的使用数量已经开始超越“为”字式,而在《唐诗三百首》和《全唐诗》的杜甫诗歌作品中,“为”字式的用例却多于“被”字式。《唐诗三百首》中“被”字式有1例,“为”字式有3例;《全唐诗》中“被”字式有12例,“为”字式有18例。

三、杜甫诗歌中的“将”字式和“把”字式

“将”字式和“把”字式是唐代新兴的句法形式。《唐诗三百首》中有2例“将”字式,其中1例就是杜甫的“惟将迟暮供多病”。在《全唐诗》中,出自杜甫诗歌的“将”字式有数例,如“谁将此义陈”“将诗不必万人传”“将诗莫浪传”“晚将末契托年少”“从此将身更何许”“强将笑语供主人”“兄将富贵等浮云”。从句法构成上看,这些“将”字式的谓语基本上是短语,这与现代汉语类似,但是否定词全部置于“将+宾语”之后,这与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不同。“把”字式不见于《唐诗三百首》。在《全唐诗》中,它的用例也不多。根据钱学烈(2004)的研究,《全唐诗》中出自杜甫诗歌的“把”字句有“醉把茱萸仔细看”[1]。此外,“把酒宜深酌”“手把菊花路旁摘”二例似乎也可划归此式。当然,这些例子可视为初期的“把”字式,或如钱氏所说的“过渡式”的“把”字句。总之,在处置式的使用方面,杜甫诗歌带有较浓的时代色彩。

四、杜甫诗歌中的“为(介词)+谁(宾语)”式上古汉语,疑问代词在作宾语时,一般要放置在其动词或介词的前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置的情况仍然十分常见,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南朝民歌、《百喻经》等载籍中有不少,在具有一定口语色彩的《世说新语》一类书籍中甚至占有较大优势[2]。发展到唐代,在疑问代词“谁”作宾语的情况下,后置式则成为基本形式(这只是就疑问代词宾语“谁”字而言的。至于疑问代词宾语“何”,其后置化进程则要慢一些,唐代还是以前置为主。如《全唐诗》中表示原因的介宾短语“缘何”与“何缘”,二者的用例数分别是5个和8个)。在《全唐诗》中,前置的“谁(宾语)+为”式约有10例,后置的“为+谁(宾语)”式多达130例[3]。而在杜甫诗歌中,前置式完全消失,仅有“为+谁(宾语)”式一种,约有“纷披为谁秀”“细柳新蒲为谁绿”“幽佩为谁哀”“不知明月为谁好”“飞扬跋扈为谁雄”“编简为谁青”“醉舞为谁醒”“青简为谁编”等8例。可见,在疑问代词宾语“谁”的位置方面,杜甫诗歌已经“现代化”了。

五、杜甫诗歌中处所成分的位置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动作的起点、发生的场所、存在的场所的介词词组要位于“VP”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归结点要位于中心成分后(作补语),表示滞留的场所、动作的方向位于中心成分前后均可。这一规律在唐五代时期已经确立,只有很少例外[4]。在《唐诗三百首》的杜甫诗歌中,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并不多见,只有3例:“租税从何出”表动作起点,作状语;“玉花却在御榻上”表归结点,作补语;“幽居在空谷”表存在场所,作补语。单从这几例看,情况与现代汉语无别。

在汉语史上,居于谓语后面的处所介词短语可以将介词省掉。这种情况在《史记》中已有不少(参见何乐士,2005:241~249),魏晋南北朝以后,这种省略式变得更为常见。在《唐诗三百首》杜甫诗歌的简单叙述句中,此类语例约有16个,远比完型式的数量(2例)多。在这16个语例中,不仅有“群山万壑赴荆门”“近得归京邑”“今上岳阳楼”“魂返关塞黑”“春日潜行曲江曲”等5例表动作归结点的成员,而且还有“锦江春色来天地”“凉风起天末”“问我来何方”“魂来枫林青”等4例表动作起点的成员,“飘泊西南天地间”“可怜王孙泣路隅”等2例表活动场所的成员,“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诸葛大名垂宇宙”“玉京群帝集北斗”“霜蹄蹴踏长楸间”等5例表存在场所的成员,而这11个例子的语序是前期用法的延续,跟现代汉语不同。在不带介词的处所成分的使用方面,杜甫诗歌带有一些传统典雅的色彩。

在《唐诗三百首》杜甫诗歌的简单叙述句中,还有7个居于谓语前面不带介词的处所成分。其中“剑外忽传收蓟北”表动作起点,“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2例表动作方向,“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2例表活动场所,“榻上庭前屹相向”“尘埃不见咸阳桥”2例表存在场所,这些例子中居于谓语前面的处所词语与其说是处所介词短语的省略式,还不如说是此前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用法的延续或影响的结果。

九、杜甫诗歌中的比较句

先秦比较句的特点是在形容词后添加比较补语,表示“差比”时一般用“于+名词”式,表示“平比”时一般用“若+名词”式。杜甫诗歌比较句,一方面仍然采用传统形式,另一方面也融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主要表现在:1.使用比较状语,就是将介词短语添加在形容词之前,平比状语一般用“若+名词+形容词”式,差比状语一般用“过+名词+形容词”式,如“汹若溟渤宽”“破敌过箭疾”。2.在比较补语方面,一方面使用传统介词“于”“若”,如“生憎柳絮白于绵”“百顷平若案”;另一方面使用新兴介词,差比补语用“胜”或“过”,平比补语用“如”或“似”,如“不忿桃花红胜锦”“宫莎软胜绵”“夔州险过百牢关”“锦石小如钱”“布衾多年冷似铁”。

十、杜甫诗歌中的判断句

上古汉语中使用最多的判断形式是带“者”“也”或既带“者”又带“也”(这只是就多数文献而言的,有些文献并不如此)。魏晋南北朝以后,这种用法逐渐从口语中消失。唐诗判断句中也极少出现这种用法,这应该是对唐代汉语口语的真实反映。不过,这并不代表杜甫诗歌的判断形式已经完全“现代化”了,实际上仍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地方。在《唐诗三百首》中,出自杜甫诗歌的判断句约有9例,使用了下列几种形式:1.“名词+副词+名词”式,有4例,即“舍南舍北皆春水”“樽酒家贫只旧醅”“今夕复何夕”“恐非平生魂”。2.“名词+名词”式,有3例,即“云雨荒台岂梦思”“夫婿轻薄儿”“江南瘴疠地”。3.“名词+是+名词”式,只有2例,即“恐是汉代韩张良”“扶持自是神明力”。“名词+是+名词”式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超越“名词+为+名词”式,在《唐诗三百首》中,此式用例有23个,数量最多,而在杜甫诗作中,此式只有2例,少于白居易诗(4例)、李白诗(3例)和李商隐诗(3例)。另外,杜甫在表示否定判断时用的是传统副词“非”,而没有使用南北朝时期兴起的“非是”或“未是”,更没有使用唐代新兴的“不是”。可见,就杜甫个人诗歌的判断形式而言,还是带有一定的传统色彩。

十一、杜甫诗歌中的兼语句

在《唐诗三百首》兼语句中,杜甫诗歌占有7例,仅次于白居易(8例)。杜甫诗歌的兼语句可以分为“委派”“致使”和“其他”三类:1.“委派”类,有1例,即“驱儿罗酒浆”。上古时期,“委派”类兼语句中的“V1”常用“使”“令”“命”,中古以后才用“驱”字,如《世说新语·雅量》“亭吏驱公移牛屋下”。2.“致使”类,有4例,即“无使蛟龙得”“长使英雄泪满襟”“忍使骅骝气凋丧”“复令识者久叹嗟”,例中“V1”是“使”和“令”。上古时期,“使”和“令”虽可用于“致使”类兼语句( 如《诗经· 召南· 野有死麕》“ 无使尨也吠”),但是用例很少。中古时期,“使”和“令”才开始较多地在“致使”类兼语句中使用。“使”和“令”由基本用于“委派”类到基本用于“致使”类,是汉语兼语句的重要变化之一。3.“其他”类,“V1”由非驱使动词充任,有2例,即“一洗万古凡马空”“访旧半为鬼”。此种兼语句滥觞于上古晚期(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斫大树白”),魏晋南北朝以后才有较多用例(如《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吹我罗裳开”;《贤愚经·檀腻羁品》“今当打汝前两齿折”;《百喻经·二鸽喻》“即便以嘴啄雌鸽杀”;《伍子胥变文》“遂即打其齿落”)。可见,在兼语句的使用方面,杜甫诗歌也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十二、杜甫诗歌中的连动句

在《唐诗三百首》中,杜甫诗作的连动句约有23例,可分为以下5类:1.“V1P+V2P”式,句中两个动词表示先后两个动作行为,有6例,即“远送从此别”“驻马望千门”“侍婢卖珠回”“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哭声直上干云霄”。2.“V方P+VP”式,有4例,即“至尊含笑催赐金”“爷娘妻子走相送”“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3.“VP+V目P”式,有6例,即“屋底达官走避胡”“昔随刘氏定长安”“花门剺面请雪耻”“牵萝补茅屋”“投诗赠汨罗”“列郡讴歌惜”。4.“有/无NP+VP”式,有1例,即“未有涓埃答圣朝”。5.扩展式,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动词构成的连动式,有6例:“青鸟飞去衔红巾”“隔离呼取尽余杯”“强移栖息一枝安”3例属于“VP(V1P-V2P)·V目P”式,“牵衣顿足拦道哭”属于“V方P(V1P-V2P)·VP”式,“跨马出郊时极目”属于“V方P·VP(V2P-V3P)”式,“翻身向天仰射云”属于“V1PV2P-VP(V方P·V4P)”式。值得注意的是:1.杜甫诗歌扩展式连动句的出现频数要比唐代之前为高[5]。2.杜甫诗歌连动句中不带“而”“以”等上古汉语连动句中常见的连词。3.唐代之前的连动句往往不含附加成分,而杜甫诗歌连动句均带有宾语、补语或状语等附加成分。这些情况都反映了杜甫诗歌连动式所具有的时代特色。

( 本文属河南省教育厅项目[ 项目编号:2013-GH-493]。)

参考文献:

[1]钱学烈.试论《全唐诗》中的把字句[A].深圳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论文集[ C ]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4 :144~156.

[2]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285.

[3]张延俊.先秦到唐代的“谁为”和“为谁”[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82~85.

[4]张赪.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179.

[5]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3;103.

杜甫三别范文6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天。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