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夏的诗句范例6篇

关于初夏的诗句

关于初夏的诗句范文1

关键词:夏花 意象 绚烂 审美共通性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2-0090-02

作者简介:尹凤芝(1962―),女,内蒙古宁城人,本科学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基础教学部部长助理,副教授。研究方向: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与实践。

张亮(1980―),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基础教学部社科教研室专职教师。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文化与文献研究。

夏季是高温多雨时节,也是花期繁盛的时节。荷花、莲花、石榴、蔷薇、芍药等鲜花在夏季争先开放。特殊的季节,繁盛的花朵,使得“夏”字和“花”字两个字合成在一起,好像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某种深刻的内质,有了更深刻的比喻义。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句,更使得“夏花”一词被人们广泛认同。写景用之,记人用之,“夏花”一词处处可见于当今文学作品之中,颇具美感。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花卉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的重要意象之一,但是,我们在把“夏花”作为一个合成词进行考证的时候,却发现这个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极低。

那么,在古典文学中,“夏花”一词到底出现在哪些文章中,“夏花”意象是完全的国外审美意象,还是在古代文学中就形成了文学意义,又表达了怎样的意蕴?本文对我国古代“夏花”一词的运用进行梳理,对古典文学中“夏花”意象的审美价值做初步探究。

一、名词性“夏花”词条

夏花,作为一个独立名词概念,在唐前作品中确实很少见到。在我们查阅的文献中,见到的最早的名词性“夏花”词条应为唐代徐晶的《赠温驸马汝阳王》。

赠温驸马汝阳王

畴昔承馀论,文章幸滥推。夜陪银汉赏,朝奉桂山词。

梁邸调歌日,秦楼按舞时。登高频作赋,体物屡为诗。

连骑长楸下,浮觞曲水湄。北堂留上客,南陌送佳期。

忆昨陪临泛,于今阻宴私。再看冬雪满,三见夏花滋。

都尉朝青阁,淮王侍紫墀。宁知倦游者,华发老京师。

诗中“再看冬雪满,三见夏花滋”句,“夏花”与“冬雪”对举,成为季节象征,用这个象征来代指季节更替、岁月流逝,使得无形的时间在流失的时候有了具体的质量感。“三见夏花滋”,给人感觉一次观望就一次变化,冬日以来,三次回眸已经夏花满园了,可见时光飞转之快。作者用语虽然朴实,但是颇有深味。

此外,倪瓒《黄本中书斋为写寄傲窗图》中有“春竹罗径笋,夏花敷沼莲”句,王冕的《黄牛山》 中有“密竹先秋意,长藤过夏花”句,“夏花”均作为一个固定词语出现,与春景秋意对比,展现了颇有特征的意象形态。

二、非固定合成词中的“夏花”组合

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诗歌中出现的非固定合成词中的“夏花”组合。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律诗对字数限制的特殊性,使得词语组合产生了多元性、朦胧性的特点,这使得词语在组合上也产生了多元解读的可能。

我们来看郭茂倩《乐府诗集・夏歌二十首》:

夏歌二十首・十二

春桃初发红,惜色恐侬摘。

朱夏花落去,谁复相寻觅。

歌中通过桃花春发夏落的对比,表现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感慨。其中,“朱夏花落去”正常的语序应该为“夏,朱花落去”,夏天了,那红色的花朵却悄悄谢落了。作者灵巧地调整了修饰词的位置,使得诗句合辙押韵,更由于“朱”字移动到“夏”前,形成“朱夏”的感觉,增大了红硕颜色的修饰范围,使得读者阅读起来似乎可以感觉到整个绚烂夏天的逝去。

另外一些诗歌中也出现了类似的组合,但是“夏花”二字组合的意义并不明显。如苏辙《收蜜蜂》中的“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杨万里《和仲良病中耽睡》中的“欲夏花全退,犹寒柳尚眠。”“夏花”两个字虽然形式上靠在一起,在视觉上可能给人留下“夏花”的印象,但从构词角度来看,实际上“首夏”“欲夏”关系更紧密,“夏”“花”二字并没有形成一个词,这里不再从文学意义上分析了。

在这类非固定合成词中出现的“夏花”概念,应该说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词语“夏花”,但是它内在的多义组合产生的文学效果,还是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三、有明显修饰意味的“夏花”意象词条

在为数不多的“夏花”词条中,令人惊喜的是在一些诗句中,我们看到作者有意识地对“夏花”进行修饰。如元代《闲居丛稿・卷六》中蒲道源的《德衡弟馈石榴三枚》中“遗我盘中硕果三,累累多子出包含。光摇镜面丹砂碎,冷结金茎瑞露甘。一本同胞吾有感,远条盈菊彼无堪。夏花岁岁开时节,莫忘重拈助笑谈”句,“夏花岁岁开时节”,夏天是一个多花的季节,用“夏花”作为时节讲是很有特点的,“夏花时节”有特定的文学意味。蒲道源用“岁岁开”来修饰“夏花时节”,从一个时间广度上延展了这个时节特征,给这个特定的美丽时节以余味。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修饰“夏花”的色彩,使用到的形容词是“明”这个字。如韦应物《种药》有:“阴颖夕房敛,阳条夏花明。”又如宋代朱熹的《萱草》有:“春条拥深翠,夏花明夕阴。”“明”,作为色彩解释,《词源》解释为“光明,明亮,与‘暗’相对”。《中华大字典》还有一条解释,“有光耀也”,并引用《考工记》“举之而丰则明”。可见,“明”除了明亮义外,还有鲜明的、明亮的、色彩动人的、色彩耀眼之意。韦应物专门有一首五律名字叫《夏花明》,对明亮鲜耀的夏花进行了具体描述:“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本诗从夏天浓密的树枝绿叶,鲜亮的红花写起,开篇就写出了绿树中点缀满枝红花的特点,色彩对比鲜明。颔联紧接着又写天气特点,夏日正午,太阳炎炎,灼灼如火。在这明亮如火的季节中,花朵随风翻转起舞,倒影在水中,又形成另外一个美丽明晃的倩影。这高亮度的、晃动的景象,使得作者最后收回远眺的目光,转看屋内字迹的时候,不觉感到眩晕不适,荧煌光亮满眼。“明”不单单是色彩的明亮,它是高强度的鲜丽,明晃,如火,如日,灼灼耀眼,绚烂不已。韦苏州的这首《夏花明》可以说是绚烂夏花的很好注解。

以上,我们只是单单从“夏花”作为一个词语的角度对其意象进行研究。实际上,意象的原型应该来源于生活,也只能来源于生活,作者有了对生活的强烈感受,才能发掘出意象的审美价值。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夏花”一词在古展的大致轨迹。“夏花”一词解经用之,吟诗可见。关于“夏花”意象,借助韦应物等人的诗歌,其明丽绚烂的特点被表现得很准确。“夏花”,完美而又盛大地绽放了自己的希望;“夏花”,意喻不要压抑自我的情感,意味着人生要尽兴而为。生如“夏花”之绚烂,是用诗来阐述生命,也是将生命化作了一首优美的诗,能这样理解生命无疑是一种大勇气、大智慧。

参考文献:

关于初夏的诗句范文2

我们分唐诗为四个时期: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第一期是序幕,第二期包括王维、李白和杜甫等,第三期包括白居易、元稹、韩愈等,末期包括李商隐、杜牧和温庭筠。这种分法是根据诗的技艺而言,与政治社会变迁无关。其实大部分的盛唐是处于“国”不“泰”,“民”不“安”的状态,无“盛”可言。

今日文学史家分唐诗为两半者不乏其人,前半是李白的时代,次半是杜甫的时代。李白总括前唐诸诗人,杜甫是后者的先驱。这分法具有简洁的优点,也不忽视时势的变迁。毫无疑问,李杜是属于不同的时代,不论是指诗艺或指环境而言,虽然他们出生先后只差十二年。我们可以说李白的精华在安禄山叛乱前已出世,杜甫的杰作是事变后的作品。我以为李白的精神焕发、兴高采烈时诗兴勃发,杜甫的不朽是愁眉不展时种的根苗。李白像是一只在天堂前歌咏的百灵,杜甫是一种骨鲠于喉泣血的夜莺。明皇初期的辉煌,使李白适逢其时,他黯淡的结局加深了杜甫热情的诗意。这两位大诗人都是明皇的臣民,可是明皇个人的历史也可以分为两半。

我以为这简洁的分法较第一法具有更深的历史意识,美中不足的就是它过分的单调;它忽视了白居易和杜甫的区别,李商隐和韩愈也是触目的例子。近读唐诗多首,得一较前二则更自然和符合事实的分法:我以为唐诗可分为四个时期:春、夏、秋、冬。春季包括初唐诗人,李白和王维;夏季包括杜甫和战时诗人;秋季有白居易、韩愈辈;冬季有李商隐、杜牧、温庭筠、韩及其他诸家。季候是互相贯通的,可是大体看来仍是很黑白分明。我不预备为春夏秋冬画下界线,希望读者在这一年的日程内能渐渐了解我的观点。现在我举一个春季的诗人描绘春季,一个夏季的诗人描绘夏季,两个秋冬季诗人描绘秋冬,以免读者摸不着头路。这是李白的《愁阳春赋》:

春心荡兮如波,春愁乱兮如雪;

兼万情之悲欢,兹一感于芳节。

这是杜甫的《夏夜叹》: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飘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竞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现在让我们平心静气地听白居易的《秋怀》:

月出照北堂,光华满阶墀。

凉风从西至,草木日夜衰。

桐柳减绿阴,蕙兰消碧滋。

感物私自念,我心亦如之。

安得长少壮,盛衰迫天时。

人生如石火,为乐常苦迟。

下摘录李商隐的《冬》:

天东日出天西下,雌凤孤飞女龙寡。

冻壁霜华交隐起,芳根中断香心死。

当然,我绝不以为春季的诗人只歌颂春季,夏季的诗人只关心夏季等等;同一的季候,同一的景色,能唤起绝对不同的感情,像这句:

晚烛燃短,快乐的日子

在雾中的山峰上站在足尖上。

你可感受到一种春的活跃的欢声?将这伟大的春鸟――莎士比亚的两行比较李商隐的:

蜡烛啼红怨天曙。

两者都是不可多得的美诗,可是前两句代表希望的美,后两句代表绝望的美。

听李白的这两行: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我叫做夏季的春。李商隐的这两句是春季的冬: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春季诗人的欢乐、哀愁、希望,和幻梦都是轻松活泼的,我们觉得他们的泪珠也是光芒闪烁的。你可欢喜李白同时代人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李白的幻梦是多么的奔逸: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读李商隐的这两句诗我们又感到不同的经验: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当然,春并不是没有忧郁的;活泼的李白也不免叹息:

菱歌清唱不胜春。

不过这时的“不胜春”是一回事,像李商隐般痛泣:

我意殊春意,先春已断肠。

又是一回事,两者迥然不同。夏季诗人的希望和幻梦像雷鸣。杜甫觉得酷热窒息时就大发雷霆(《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束带发狂欲大叫,薄书何急来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

秋季诗人大暑时的感觉又是多么的不同!白居易的《销夏》有这般哲学化的四句: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我不知道李白在大伏天气时感觉怎样,推测起来大概他的心灵要竭力地飞冲埋入云霄积雪的山峰,直到忘却他遗留在这沸腾的洪釜中的躯壳。

一个冬季诗人当然不能处酷热若无事,不过他不会冲入积雪的山峰,也不会聚精会神地驱散炎热,更不会暴躁嘶喊,至多不过嗡嗡地呜咽,祈望较清凉日子的到达,或者他半信半疑神话上的鬼怪能替他行些方便。这是王毂的《苦热行》蕴含的情绪: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五岳翠乾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

何当一夕金风发,为我扫却天下热。

倘若你要知道冬季诗人怎样应付严寒的话,这里是刘驾的《苦寒吟》: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

鸟声有悲欢,我爱口流血。

这是冬天的冷酷――绝望转到心死后的固执。这同杜甫在严寒时的精神是多么的不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诚然,杜甫是我所知悉最具有基督精神的诗人!

关于初夏的诗句范文3

[关键词]王维诗意心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29

《使至塞上》是诗人王维奉命慰问边疆将士途中经今宁夏所作的纪行诗。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成为千古名句,关于这两句诗的赏析和解读层出不穷。笔者曾途经诗人所描述之地,深切探究了当初诗人单车问边,仕途行途两艰难,大漠落日烟稀少,远离家园,路途荒凉,周遭环境和内心感受两凄凉的心境,也对诗句有了一些不同的理解。本文以师生对话的形式讲解监察御史王维当年“使至塞上”的心境。

想象力是智力发展的一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是读懂诗歌必不可少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深切体会诗意和诗人的心境,我在讲解中设计了以下问题。

师:王维这首《使至塞上》里边有大漠风光的描绘,更有作者心情的抒发,以及作者行程及当时事件的介绍,细读诗句,仔细体验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和周遭环境,想象作者心境和大漠旷景。写这首诗时作者是情绪盎然还是郁闷伤感呢?

生:郁闷伤感。

师:这首诗创作背景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兵发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北,当时的唐属小国)。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宣慰,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

师: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是什么意思呢?“属国”这里是作者身份的介绍,唐朝用“属国”指代出使边疆的使臣,“居延”是地名。

生:这一联写作者轻车简从,孤独西行,身为朝廷官吏身不由己,路途颠簸已过居延之地。“单车欲问边”介绍了作者这首纪行诗创作时所发生的事情,他自己西行的目的。

师:“单车”这一词又有什么效果呢?

生:当初交通不便,作者一架马车,轻车简从,路途颠簸,或者说作者由于受到排挤,远离家园,内心孤独,形单影只。

师:“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又该怎么理解呢?

生:枯草随风而动,滚动到汉疆塞外,大雁在春季归来,飞向了遥远的北方。

师:“征蓬”描述的是随风而动的轻盈的枯蓬草,枯蓬草由于轻而大被风吹动看起来疯狂滚动,气势迅猛,作者这时候想起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也想起了战场前线的战士,因此将随风滚动的蓬草比作杀出塞外的将士,写成了“征蓬”“出汉塞”。这里也是作者用枯蓬草自喻,描述自己就像随风而动的枯蓬草一样被狂风吹出了塞外,身不由己,凄苦飘零边陲。“归雁入胡天”,作者写到归雁其实是想到了自己西去宣慰将士之后也无法回归到朝廷,而只能归凉州任河西节度使判官,更显作者此时的郁闷与落魄。

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能想象什么样的场景呢?这里的“孤烟”指的是战争烽火台狼烟。

生:浩瀚无边的沙漠,荒凉得连一丝风也没有,烽火台冒出的狼烟扶摇直上,沙漠中的黄河静默,显得尤其拖长,在黄河的尽头可以看到圆圆一轮太阳即将落下。

师:“直”和“圆”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生:常用来说如何做人,“直”常有直爽也有呆板之意,“圆”常有圆滑也有灵活之意。

(这时候,我展示给学生可能是王维所描述的大漠和长河的地方――宁夏沙坡头的图片,同时播放本人在路途中录制的影像,千万年不变依然存在的大漠落日长河至今不难帮助人们想象当年的荒凉。)

师:浩瀚沙漠,烽火台冒出的狼烟扶摇直上,沙漠冷酷寂寞,战争冷酷荒凉,而天空的太阳和沙漠中环绕穿行的黄河虽然同样的荒凉,但在这种冷酷无情中却显示出平静和一丝丝温暖及活力,给人一种亲切温暖而又苍茫之感,容易激发人对于美好家园的向往。也许作者在这里也想到了自身,在自己的为官之路上关于“直”与“圆”的思考。因此,这两句诗也可以这样理解,大漠和狼烟都显示呆板和冷酷,黄河和落日圆绕其行,启发人心,给作者茫然而又向往的感觉。

师:“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又该怎么理解呢?

生:萧关在今宁夏固原,作者单车行至萧关本该见到都护的地方,遇到侦候骑士告知,都护征战于更远的燕然。

师:大漠孤烟之地,日落西山之时,作者还需要走很多路,燕然也许是实指,更有可能指代更加遥远的地方,突出作者深感前途茫茫。

师:重读故事,看看作者在诗中是不是极度悲凉落魄呢?

关于初夏的诗句范文4

大文豪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154首十四行诗,前126首献给一个英俊的贵族青年,诗人在这些诗中热烈地歌颂了这位朋友的美貌以及他们的友情;第127首到最后则是献给一位“黑肤夫人”的,诗中描写了诗人对这位夫人浓烈的爱情。这154首十四行诗中传唱最广的当属第18首,全诗如下: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re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先看此诗的韵脚:第一节day, temprate, May, date,押的是abab的韵;第二节shines, dimmed, declines, untrimmed,押的是cdcd的韵;第三节fade, ow’st, shade, grow’st, 押efef的韵,最后两行see, thee, 押gg的韵。

莎翁时代去今400余年,所以诗中有不少古英语,如thee, thou, art, hath等等。古英语中thou=you, thee为thou的宾格,thy=your; art=are, hath=has,’st用以构成动词的过去式(如诗中wand’rest=wandered;grow’st=grew)。下面我们结合孙梁的译文逐句解读此诗。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能否把你比作夏日璀璨?

这是一个设问句,不是为求答案而问,

其实下面已经将“你”比作夏天了。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你却比夏季更可爱温存;

temperate意为“温和的,适度的”。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狂风摧残五月花蕊娇妍,

rough意为“粗野的”。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夏天匆匆离去毫不停顿。

lease意为“租赁”,summer’s lease

在这里是一个比喻,喻指夏日的时光。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苍天明眸有时过于灼热,

sometime=sometimes,有时;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也是一个比喻,喻指太阳。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

金色面容往往蒙上阴翳;

complexion意为“面容,面色”,

dim意为“暗淡”。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一切优美形象不免褪色,

fair指“美好的事物”,

fair from fair强调其美好。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

偶然摧折或自然地老去。

untrimmed原意为“剥掉(美观的衣服等)”,

此处隐喻“夺去(美貌等)”。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而你如仲夏繁茂不凋谢,

eternal意为“永恒的,不朽的”。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秀雅风姿将永远翩翩;

owe=own,ow’st=owned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rest in his shade,

死神无法逼你气息奄奄,

brag意为“吹口,夸口”,

这一句孙译转化了一下,有的译为

“死神也不能夸口你在他的阴影中徘徊”,更好理解。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你将永生,与不朽诗篇。

为了意境和韵律,诗歌有时会打乱语序,

若将语序调整为when thou grow’st to

time in eternal lines就比较好理解了,lines指代诗行。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只要人能呼吸眼不盲,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这诗和你将千秋流芳!

最后两行对句为点睛之笔。

关于此诗,有两点值得一提:其一,诗人如此热烈歌咏的对象不是美貌女子,而是一位英俊少年。关于这位少年是谁,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南安普敦伯爵(Henry Wriothesley),也有的说是彭布洛克伯爵(William Herbert)。但也许到底是谁并不重要,因为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此讴歌的只是年轻美好的生命,是艺术令一切美好永存不朽的魅力,又或许是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这种言此而彼,顾左右而言他的手法我们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诗歌中往往把年轻美好的东西比作春天或春天的事物,如杜牧诗:“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枝头二月春。”但莎翁在诗中却是以夏天作比,这是由地理和气候差异造成的。英国位于北温带,天气通常是阴冷多雨的,最舒畅宜人的季节便是夏天。这种差异其实在很多的英国小说中都有所体现。

诗歌的翻译一向是最难的,格律诗尤其如是。不管译者的水平多高,都很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原诗的风貌,意境和韵律往往难以两全。下面将莎翁这首十四行诗其他几个典型译本附上,供读者自己品味。

梁实秋版本:

我可能把你和夏天相比拟?

你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和:

狂风会把五月的花苞吹落地,

夏天也嫌太短促,匆匆而过:

有时太阳照得太热,

常常又遮暗他的金色的脸;

美的事物总不免要凋落,

偶然的,或是随自然变化而流转。

但是你的永恒之夏不会褪色;

你不会失去你的俊美的仪容;

死神不能夸说你在他的阴影里面走着,

如果你在这不朽的诗句里获得了永生;

只要人们能呼吸,眼睛能看东西,

此诗就会不朽,使你永久生存下去。

梁宗岱版本:

我怎么能把你来比作夏天?

你不独比它可爱也比它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

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

它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

被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

没有芳艳不终于凋残或销毁。

但是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落;

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

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

这诗将长存,并且赐给你生命。

文言译本:

美人当青春,婉丽自销魂。

焉知东风恶,良辰讵待人?

朝日何皋皋,暮色何昏昏。

众芳俱摇落,天意倩谁询?

我有丹青笔,腾挪似有神。

为君驻颜色,风霜不可侵。

关于初夏的诗句范文5

关键词: 《华夏集》 庞德 译者的显性 意象

1.引言

1915年,诗人兼译者的庞德出版了一本名为《华夏集》的英译汉语古诗集。该诗集中庞德不妄加评论的诗歌风格,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练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融化在诗行中的诗歌创作翻译理念得到诠释。

2.异化理论中译者的显性

为了提高译者的地位,保留源语语言的精华,韦努蒂提出一些建设性的翻译策略。在翻译活动中,译者通常是语言和文化异化的中介让目的语读者通过译文了解源语语言文化知识。韦努蒂认为两种语言文化间的差异应该采用抵抗翻译方式解决。抵抗这一术语是韦努蒂用来指文学文本的翻译策略,能在译文中保持源语文化、语言的特点的翻译策略,同时也能不同程度地在译文中体现出译者的存在,从而提高译者的地位。这种翻译策略挑战了英美翻译界根深蒂固“透明”的翻译要求。

3.《华夏集》意象翻译中译者的显性

《华夏集》中的Sepe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送孟浩然之广陵》)是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和老朋友分别的诗歌,全诗包含32个字,精练的语言以意象的形式交代了老朋友离别的时间地点与去向,以及诗人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在庞德翻译的Sepe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中,他创造性地把“故人”翻译成了Kon-jin。然而费诺罗萨在手稿上的“故人”下方标注了“an old acquaintance”。许多评论者都认为庞德是为了让读者了解kon-jin的意境,因为这个词听起来比较有诗意而且能使他们想到远东的朋友。同样,译文中的“ko-kaku-ro”和“Kiang”达到了相似的效果。庞德之所以将这两个地点名词以其日语读音翻译成英语,是因为他想直接把原诗的意象直接传递给目的语读者。诗中“烟花”指的是百花盛开的春天,柳絮飘飘,如梦如幻,说明孟浩然离去的时间,而庞德直接采取逐字翻译的方法,将其翻译成smoke-flower,这个富含意象的词语为目的语读者还原了一幅春天的美丽景色。“Lone sail”表现出孟浩然孤独的远行,“blots”形象地表达了友人已经远去,在碧空里只能看到一个点,诗人能看到的只是流入天际滚滚的江水。这首离别诗全诗没有一个关于分别的词,但目的语读者可以从庞德译诗中的意象得到与源语读者相同的对老朋友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更重要的是,庞德借这首诗歌的翻译达到了将中国古诗的写作手法传达给西方读者,改革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矫揉造作、无病的写诗风格,借意象的景色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的目的,同时在译文中让读者感受译者的存在,提高译者的地位。

《华夏集》中李白的《古风·胡关绕风沙》和《古风·代马不思越》两首诗歌的译文中尽可能地借异化翻译策略为手段宣扬意象主义的手段,体现出译者的显性。《古风·胡关绕风沙》这首诗的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翻译中,“Bones white with a thousand frosts,high heaps,covered with trees and grass.”庞德忽略了源语和目的语语法规则,将几个充满意象的词汇串联在一起直观地为读者呈现出来。上句直接点出了沙漠中白骨累累,而下句则暗含沙漠中太多的白骨堆由于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堆积起来。从原文和译文中的对比不难看出,庞德并没有过多地改写原诗,而是将诗歌直接从中文译为英语,保留了原文的语法特点,显示出了原文的异域风情。这一点尤为体现在“荒城空大漠”的译文“desolate castle,the sky,the wild desert”中,费诺罗萨的译文和注解都非常清楚:

?摇?摇?摇?摇荒?摇?摇?摇城?摇?摇?摇空?摇?摇?摇大 ?摇漠

注解:desolate castle sky large desert

译文: I see a ruined fortress in a most blank desert.

英语读者在初次阅读此句翻译时便知这不是一句完整的英语句子。尽管费诺罗萨在手稿中的串解添加了原文所没有的主语及深层次的含义,[1]P223但是从译文中可以看出庞德并没有遵照费诺罗萨的手稿将此句按照正确的中文语法翻译成英语,而是创造性地将这“荒城空大漠”这句诗分割成三个不同的意象并置在一起。庞德除去了三个词之间显示其语法关系的连接性词语,将凸显出来的三个独立的视觉意象直接呈现于读者面前。[2]P46许多评论家指出,庞德这样异化性的翻译并非不理解原文而是有意而为之,其目的就是要将译文最大限度地向原文靠近,让目的语读者接近原文作者,使之领略汉语诗歌所带来的与目的语主流文化风格迥异的异域文本。叶维廉认为庞德采用这种翻译方式是为了达到艺术效果。[3]P195

4.《华夏集》诗句翻译中译者的显性

庞德《华夏集》中句子的翻译策略是一个亮点。在翻译《华夏集》时,庞德采用了抵抗翻译策略。为了挑战当时的诗歌创作的潮流,庞德将中国古典诗歌和美国现代诗歌结合在一起。有时,他甚至将其诗学原则运用在翻译中。许多译者提倡以翻译要以忠实作为首要原则,译者必须遵守目标语的语言结构。然而,作为诗人兼译者,庞德认为传统的英美诗歌“掩盖其缺点,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4]P187中国古典诗歌有很多特点,而首当其冲的是诗歌中的对照手法。庞德青睐中国古典诗歌的原因之一是被诗人不加任何评论直接呈现出自己的感情,而这种创作方式在19世纪的英美文坛中较为少见。

《华夏集》中的第二首诗歌是古诗二十九首之二,这首诗歌的翻译完全体现出庞德译诗中出现效仿中国古典诗歌句法的特点。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首先,在翻译这首诗歌时,庞德同目的语诗人一样采取了意识流的翻译手法。首先呈现给读者女主人公现在的状态,随着诗歌情节的发展,读者渐渐了解了她的命运。此外,译诗中的7个句子中的5句庞德均以And开头,让目的语读者更清楚接下来的诗句都是这位美人及其所处的环境。通过模仿中国古典诗歌写作的译法,庞德认为诗人可以更直接地将其所经历、所看见的呈现给读者。

《华夏集》译文中保留下来的这些中文语法特点,特别是动词在译文中的灵活运用可称为庞德翻译的一大特色。费诺罗萨曾表示,在翻译过程中,特别将中文翻译成英语时,我们必须保留原文的精髓,使用一些独特而有效的动词而非形容词、名词或者不及物动词。[5]P15-16

在费诺罗萨的影响下,庞德在翻译中使用的动词非常生动并且具有暗示性。这首译诗中的另一个源语特点就是英文叠词。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叠词是指词和词连起来的用法。这首诗歌的翻译中,庞德继续沿用了源语的叠词特色,增添了译诗的意蕴,使之更具节奏感,让目的语读者也感受到了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庞德把诗歌第一句“青青河畔草”中的前两个叠词“青青”翻译成了“blue”,显而易见青草的颜色是绿色,应该翻译成“green”。但是庞德独具匠心地将“blue”代替了“green”。一方面,费诺罗萨在手稿中同样将青青翻译成“blue”,另一方面,庞德之所以坚持“blue”,是因为该词英语中也表示抑郁不快乐,庞德意在诗歌的开篇就让目的语读者通过“blue”领会这位女子的忧郁。诗歌的第四行的“皎皎”在费诺罗萨的笔记中译为“white,brilliant and luminous”,然而庞德却将其翻译为“white”。这是因为首先 “white”一词比“brilliant and luminous”更具体,庞德更倾向具体化而非抽象化。其次,苍白的脸色告诉读者女主人公孤单隐居的生活。庞德把第六行的“纤纤”两字分解开来,句子开头庞德将第一个“纤”翻译成“slender”,展现出一个柔弱女子的形象。而第二个“纤”则用来修饰这位柔弱女子的纤纤玉手。庞德在这首诗歌中有意将第五句和第六句诗歌空了一行。叶维廉认为这行空白是为了帮助达到诗歌特殊的目的。[6]P148诗歌前半部分为目的语读者再现了源语诗歌中河岸边一位年轻孤单的女性纤纤素手打开窗户,她形单影只;而诗歌的第二部分则表现出在女主人公嫁给一位浪子后孤单的生活。庞德用第五句和第六句之间的空行将整首诗连接起来。祝朝伟指出这个空行是庞德诗歌翻译中一个出乎意料的改变,使诗歌中的两个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让目的语读者体会到言有限而意无尽的文学效果。

5.结语

通过呈现源语富有内涵的意象词汇和模仿中国古典诗句的翻译方法,庞德在将中国古典诗歌引入西方文学界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华夏集》自出版以来一直吸引着很多学者从各个角度研究庞德的诗学观念是如何在这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与此同时,译者的地位也在译文中得到了彰显。

参考文献:

[1]赵毅衡.诗神远游.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孙媛.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46.

[3]Yip,William.Ezra Pound’s Cathay.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9.

[4]Nolde,John. Ezra Pound and China. Orono: University of Maine,1979.

关于初夏的诗句范文6

2.敦煌俗字与宋本《玉篇》俗字字形之差异及其原因初探井米兰

3.论敦煌历书的辞书学价值于正安

4.信息动态

5.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句法功能研究邹秋珍,张玉金,胡伟

6.《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考刘华江

7.汉语交际中零称谓语现象解析孟万春

8.主观量相关问题探讨罗荣华

9.概念句义观下的语义指向研究陈长书

10."复合动趋式+宾语"语序演变的动因与机制张金圈

11.副词后缀"为"的形成李小军

12.三组后时连接成分的定位性考察金晓艳,马庆株

13.论中国刑事政策的文化导向李瑞生

14.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适用与完善李敏

15.我国既判力制度探析——以民事诉讼为视角马永梅

16.论梅尧臣的唐诗观朱少山,余恕诚

17."红色娘子军"形象塑造中的女性叙述罗长青

18.在"艺术复仇"的故事背后——再读《铸剑》姬志海,李生滨

19.20世纪30年代高校毕业生求职请愿运动述论金兵

20.20世纪40年代县银行存贷款业务论析金东

21.从《月华》看民国时期回族知识群体的国家意识王晓霞

22.环境管制与中国省际技术进步——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研究张夏,胡益鸣

23.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尹希果,李后建

24.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风险预警系统设计及评价孙炜

25.浅谈利益均衡诉求下公共政策的构建方向——基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思考周文雯

26.论文化尊严朱昌平

27.乡村少数民族社区的制度建设研究张金鹏

28.李安电影的女性主义分析高晓雯

29.电视传媒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以宁夏广播电视总台为例冯蛟

30.皮亚杰主义反批判论纲高屹

3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问题性初探赵周宽,妥建清

32.高等教育改革要与社会公平和谐发展曹聪,刘诠路

33.大学生就业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联度研究与对策分析——以浙江为例郑彩莲

34.探讨针对性互助教育模式提高贫困生计算机能力陈晓敏

35.汉英谚语的比较与对照苏明,SuMing

1.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关于甲骨文声符形化字的讨论杨军会,YangJun-hui

2.唐代景教写经中的疑难俗字例释聂志军,贺卫国

3.《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研究二题单育辰

4.《汉语大字典》字目补正曾晓梅

5."土墼"、"坺垒"考李仁安

6.论《尔雅》普通语词释条的划分李冬英

7.朝鲜时代《老乞大》和《朴通事》中的汉语句末"便是"句尹海良

8.动量词"番""通""气"的语义差异及其历时解释周娟

9.传统汉语词汇语义研究之系统观范崇峰

10.辞格的同义手段聂焱

11.隐含与侧重:汉语动词论元结构的变化刘文正

12.小句关联体研究肖升,胡金柱,姚双云

13.论中动句的生成动因刘楚群

14."说是"的功能与虚化刘焱

15."两+N"结构的句法语义分析张素宁

16.句中副词语法化与先行义标记词的来源——以固始话为例叶祖贵

17.站话的AB式形容词及其变式杨松柠

18.汉语动词原型结构与区别词分析曹保平

19.从认知的原型效应与非范畴化看词类的偏移王学文

20.被害者的承诺与违法性的本质郑泽善

21.浅析我国国际双重征税的法律问题汤海涵

22.国际气候合作中的欧美矛盾及发展中国家的对策董勤

23.空海长安求法情结探赜贾俊侠

24.明代西北科举与社会环境——以庆阳府进士与举人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为线索马啸

25.民初临时教育会议议员名单及人数考辨于潇

26.辽金时期的乐府诗述论王辉斌

27."器"的语境还原与"君子不器"的重新理解刘泰然

28.也说《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与儒家思想的关系谭平,张立杰

29.铁保诗学思想初探岳永

30.宁夏工业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何风隽,张锦文

31.西部大开发以来宁夏产业结构演进的就业效应分析杨立宾,杨丽艳

32.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的个人风格特征——以甘肃民间歌手马古白的个案分析为例汪平

33.信息动态

34."寂静"的声音——浅谈瞿小松的扬琴作品《寂》林蔚丽

35.论主位信息的理解及其在阅读中的运用刘道武

36.道家教育哲学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尹芳

37.论接受美学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兼析莎士比亚第十八首十四行诗的四个汉译本兰军

38.基于CLEC语料库的视觉动词及学习者心理词汇组织规律分析陈婕,杨廷君

39.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结构及建构李丽华

1.《集韵》所引说文与徐铉《说文解字》注音比对——补证《集韵》所据《说文》底本为徐铉《说文》注本刘芹

2.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赵家栋

3.《诗经》"爰得我直""邦之司直"解房振三

4.唐五代韵书引《说文》续考杨秀恩

5.《徐霞客游记》的语言学价值谢智香

6.《祖堂集》"底"字关系从句初探何继军

7.《大正藏》本《大智度论》校勘札记(一)——以敦煌写本为对校本刘显

8.顺治朝内阁档案词语发微魏启君

9.安阳方言将行体助词"也"及其溯源王琳

10.三等重韵的成因及其在桂北平话中的反映刘凤丽

11.论中古汉语"是X不(否)"式中"不(否)"的词性李素英

12."因为P而Q"与"为了P而Q"多角度辨异——兼论"为P而Q"方清明

13.汉语感叹句研究百余年述评刘鹏

14.汉语聚合词语序成因探究刘红梅

15.从重新分析看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差异于芹,刘杰

16."宰予昼寝"再诂程碧英

17.日语中同素逆序形式汉字词研究张巍

18.再论"击匈奴降者赏令"及其颁布时间阎盛国

19.明代庆藩著述及庆府刻书刁俊,刘文燕

20.高利贷在中国古代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探析高石钢

21.女性与近代俄国的慈善事业郭响宏

22.在形式和内容之间:思想与文化的全息反映——《盐铁论研究》序赵逵夫

23.《文心雕龙·章表》篇探微梁祖萍

24.以《战城南》题材比较中西文学史观王敏

25.试论北宋文人文彦博的文学成就杜松柏

26.环境污染侵权的类型化及责任规则探析刘长兴

27.中西刑法文化差异性简析——以法律图腾为视角陈鸿

28.金融生态理论的演进与展望:国内外研究综述周炯,韩占兵

29.基于损失厌恶的股权溢价研究丁宏,王灏

30.西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功能分类模式及其实现途径任保平,邓文峰

31.物业税改革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机制董国强,常莉,卢军

32.制约我国政府绩效评价的难点问题探析徐倩,吕承超

33.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相关问题的探讨黄美兰

34.基于现代质量观的国土资源调查初探亓新政,赵蒿正,盛之林

35.概念迁移: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姜孟

36.舆论监督论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杨森林

37.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构筑宁夏人文精神的若干思考朱鹏云,薛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