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工程师范例6篇

咨询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范文1

在编制过程中认识到,虽然有许多条款是普遍适用的,但有些条款则须考虑要履行服务的环境和地区而作必要的变更。它们将一起编入构成协议书的文件中,被称为第一部分--标准条件的通用条款已被编排在本文件中。

由条款的相应顺序编号把标准条件与被称为第二部分的特殊应用条件相联系起来,这样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共同构成确定各方权利和义务的条件。

第二部分的内容必须专门拟定,以适应每一单独的协议书和服务类型。应将必须完成的第二部分的内容刊印在活页纸上,以便在增编附加条款时可将其撤换。

FIDIC预计不久将出版“咨询协议书文件注释”,该书将包括对标准服务协议书条款的解释以及对编制附件A及C(“服务范围”及“报酬和支付”)的注释。

使用者参阅FIDIC的其他出版物也可能是有益的,如:

--为工程服务的独立咨询工程师使用指南

--根据能力进行选择

--咨询工程师在项目中的作用

协议书

本协议书于____年__月__日由______(下简称“业主”)为一方与_____(以下简称“咨询工程师”)为另一方签订。

鉴于业主欲请咨询工程师履行某些服务,即_____并已接受咨询工程师为履行该类服务所提出的建议书。

兹就以下事项达成本协议:

1.本协议书中的措词和用语应与下文提及的“业主/咨询工程师标准服务协议书条件”中分别赋予它们的含义相同。

2.下列条件应被认为是组成本协议书的一部分,并应被作为其一部分进行阅读和理解,即:

(1)中标通知书;

(2)业主/咨询工程师标准服务协议书条件(第一部分--标准条件和第二部分--特殊应用条件);

(3)附件,即:

附件A--服务范围

附件B--业主提供的职员、设备、设施和其他人员的服务

附件C--报酬和支付

_________

_________

3.考虑到下文提及的业主对咨询工程师的支付,咨询工程师应按照本协议书的条款在此答应业主去履行服务。

4.业主在此同意按本协议书注明的期限和方式,向咨询工程师支付根据协议书规定应支付的款项,以此作为履行服务的报酬。

本协议书谨于前文所书明之年月日,由立约双方根据其有关的法律签署并开始执行。特此证明。

由_____在场的情况下

由_______在场的情况下

业主的具有约束力的签名

咨询工程师具有约束力的签名

如需要时

如需要时

盖章:________

盖章: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签字:________

签字: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

附:

业主/咨询工程师标准服务协议书条件

第一部分 标准条件

定义及解释

1.定义

除上下文另有要求外,以下各词和用语,应具有如下的涵义:

(1)“项目”是指第二部分中指定的并为之建造的工程项目。

(2)“服务”是指按照协议书咨询工程师履行的服务,包括正常的服务、附加的服务和额外的服务。

(3)“工程”是指完成项目而实施的永久工程(包括提供给业主的物品和设备)。

(4)“业主”是指本协议书中所指的雇用咨询工程师的一方及业主的合法继承人和允许的人。

(5)“咨询工程师”是指本协议书中所指的,由业主雇用的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公司去履行服务的一方及咨询工程师的合法继承人和允许的人。

(6)“一方”和“各方”是指业务和咨询工程师。“第三方”是指上下文要求的任何其他当事人或实体。

(7)“协议书”是指包括业主--咨询工程师标准服务协议书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条件以及附件A(服务范围),附件B(业主提供的职员、设备、设施和其他人员的服务),附件C(报酬和支付),中标通知书和正式协议书(若已签订),或在第二部分中的其他规定。

(8)“日”是指任何一个午夜至下一个午夜的时间段。

(9)“月”是指按公历从一个月份中任何一天开始的一个月的时间段。

(10)“当地货币”(LC)是指项目所在国的货币,“外币”(FC)是指任何其他的货币。

(11)“商定的补偿”是指根据协议书支付在第二部分中所规定的款项。

2.解释

(1)本协议书中的标题不应在其解释中使用。

(2)视上下文需要,本文中词的单数包含复数的含义,阳性包含阴性的含义,反之亦然。

(3)如果协议书条款中有相互矛盾之处,则按时间顺序以最后编写的为准。

咨询工程师的义务

3.服务范围

咨询工程师应履行与项目有关的服务。在附件A中已规定了服务的范围。

4.正常的、附加的和额外的服务

(1)在附件A中所述的那类服务称为正常服务。

(2)在附件A中所述的那类服务或通过双方的书面协议另外附加于正常服务的那类服务称为附加服务。

(3)那

些既不是正常的也不是附加的,但按照第28条款咨询工程师需履行的服务称之为额外服务。

5.认真地尽职和职权的行使

(1)咨询工程师应运用合理的技能,认真和勤奋地履行本协议书规定的义务。

(2)当服务包括行使权力或履行授权的或业主和任何第三方签订的合同条款要求的职责时,咨询工程师应:

①根据合同进行工作,如果该权力和职责的详细规定未在附件A中加以说明,则这些详细规定应是他可以接受的。

②如果授权的话,应在业主和第三方之间公正地开证明,决定或行使自己的处理权,但不是作为仲裁人而是作为一名独立的专业人员根据自己的职能和判断进行工作。

③如果授权后的话,可变更任何第三方的义务。但对费用或质量或时间可能有重大影响的任何变更,则须事先征得业主的同意(除非发生任何紧急情况,此时咨询工程师应尽快地通知业主)。

6.业主的财产

由业主提供或支付的供咨询工程师使用的任何物品均属于业主的财产,在实际可行时应加以标明。当服务完成或终止时,咨询工程师应将履行服务中未使用的物品库存清单提交给业主,并按业主的指示移交此类物品。此类移交应视为附加的服务。

业主的义务

7.资料

业主应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免费向咨询工程师提供他能够得到的与服务有关的所有资料以不耽误服务。

8.决定

业主应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就咨询工程师以书面形式提交给他的一切事情作出书面决定便不耽误服务。

9.协助

咨询工程师范文2

中图分类号:R749.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7-00499-03

专业认同(professional identity)是咨询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是通过系统规范的专业训练、在心理咨询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的专业素养。咨询师的专业认同水平不仅影响咨询专业工作的质量,而且还影响咨询师自身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由于心理咨询专业在中国起步较晚,正处于逐渐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的过渡阶段,越是在专业发展尚未成熟的时期,专业人员越有可能出现专业认同方面的问题,严重时甚至成为咨询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阻碍。本文从什么是咨询师的专业认同入手,分析影响咨询师专业认同的因素,阐释专业认同对咨询师个人以及对咨询专业工作的影响,并对如何提高咨询师的专业认同提出建议。

1 什么是咨询师的专业认同

专业认同是自我认同(self identity)和自我发展(self development)的重要内容,与Erikson提出的青少年对职业领域的认同探寻过程有关,即要选择一项职业[1],也与Grotevant划分的选择性认同中职业认同有关,即个体在社会背景中在职业领域获得承诺[2]。专业认同的发展贯穿一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历程。

所谓专业认同,简单地说是指认同所从事专业工作的社会价值,以及认为自身有能力胜任所从事的专业工作[3]。专业认同的内涵非常广泛,具体包括是否喜欢所学专业、依据所学专业选择职业,认可专业和职业的社会价值,感到自己能够在专业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自愿接受专业和职业规范,承诺将这一职业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的目标等,这些层面的和谐统一称为专业认同[4]。

许韶玲(2003)认为,咨询师的专业认同反映咨询师对心理咨询专业的认同情形,包括咨询师是否相信、喜欢并且欣赏咨询专业,是否选择咨询专业作为未来的工作并承诺投入等[5]。Mrdjenovich和Moore(2004)将专业认同界定为咨询师将个人与咨询心理学的价值和重点建立起来的连接感[6]。安芹和贾晓明(2006)以高校心理咨询师为研究对象进行焦点小组访谈,旨在了解他们对专业认同的理解及其对咨询专业工作的影响,以类属分析方法分析访谈资料,归纳出咨询师的专业认同包括内部认同、外部认同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三大类:内部认同指咨询师对咨询工作及自身是否适合咨询工作的认识,前者包括对咨询工作本身和咨询效果的认识,后者包括对自身的能力是否胜任、个性是否适合和价值观是否适合咨询工作的认识;外部认同指咨询师所理解的外部对咨询工作及咨询师的认识,包括大众对心理咨询的理解与期待、咨询分支在心理学科的地位等;内部认同与外部认同相互关联,其中内部认同具有决定性的作用[4]。

与专业认同相关的一个概念是职业认同(career identity),指职业对个人身份的核心度或按照工作来定义自己的程度,是与职业有关的价值和理想[7]。可以看出,职业认同与专业认同密切相关,但略有区别。从某个角度而言,专业认同不仅包括对与专业相一致的职业身份的认同,还包括对专业工作社会价值的认同,因此专业认同的内涵更加广泛。鉴于心理咨询职业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职业,认可心理咨询专业的价值是认同这种职业的基本前提,因此在本文中采用专业认同这一概念。

2 影响咨询师专业认同的因素

Cinamon和Hellman(2004)选取不同年龄的咨询师进行访谈,根据咨询师对心理咨询、专业认同、工作模式以及工作中资源与障碍的理解,将咨询师的专业发展划分为探索(exploration)、确立(establishment)、保持(maintenance)和专门化(specialisation)四个阶段[8]。在咨询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其专业认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心理咨询理论的发展 作为成熟的专业学科,一个重要的成分是具有一套用于指导实践与研究的理论框架[9]。目前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绝大多数理论都源自西方国家,核心问题是这些理论框架能否直接移入适用于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从这一点来说,学科的理论性越强,表明其专业性越强,咨询师越容易形成专业认同。

2.2 专业训练与资质证明 与成熟的专业学科密切关联的是明确赋予从业人员资格的准则[9]。换句话说,哪些人可以称自己为专业人员,要取得咨询师身份需要经过什么训练、获得什么证书。系统而规范的专业训练以及严格颁发的资质证明,既保证咨询师具备足以胜任职位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增强咨询师独特的专业效能感,有利于咨询师形成专业认同。

2.3 定期接受督导 在专业发展的任何阶段,接受督导都是促进咨询师专业认同发展的重要手段[10]。单纯依靠理论学习,咨询师还没有能力将复杂的理论与个人品质整合起来与来访者建立工作联盟。对于咨询师而言,最大的挑战莫过于从理论学习和个人经验过渡到咨询实践,而督导师正是负责帮助咨询师完成这种过渡的人[11]。经验丰富的支持性的督导师可以减轻咨询师在提升技能和信心过程中的许多障碍,帮助他们走向更加独立的实践,开始认同自己是胜任的专业人员。

2.4 归属于协会组织 促进专业发展的协会组织是协助咨询师形成专业认同的工具[9]。咨询师正式地参加专业组织有助于形成专业认同感,因归属于同一个团体而分享基本的信念、训练及伦理标准,这种团体归属感是专业认同的基础。

2.5 与同行保持联系 专业人员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与同行保持联系发展专业认同。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同行网络,都有利于形成一定的专业氛围,为咨询师提供机会提升技能并发展专业态度、基本信念以及专业认同感。

2.6 外部环境的认可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心理咨询被视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的同时,政府还要为咨询师在社会服务体系里确定一个正式的职位,理解并重视他们在心理健康系统里的重要作用,否则会严重削弱咨询师的专业认同感[9]。

3 专业认同对咨询师个人的影响

Liddle指出,成为有效能的咨询师是一个充满焦虑的过程,咨询师不仅要面对专业能力的各种挑战,而且还要时刻面对任何影响咨询有效性的个人因素,其间的辛苦与压力可想而知[12]。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的专业认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专业认同水平越低,越不利于提升专业能力,越难以觉察个人因素对专业工作的影响。

3.1 影响咨询师的个人成长

心理咨询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咨询过程不仅对来访者产生影响,同时也对咨询师的个人生活产生影响,因此这种助人专业工作既可能给人带来精神满足,也可能给人带来情感耗竭[13]。如果咨询师不认同咨询专业工作的社会价值,无法处理来访者的冲突、痛苦与绝望对自身的影响,抗拒伴随专业工作不可避免地带来的自我意识以及个人成长,咨询师可能在咨询专业工作过程中逐渐变得冷漠、沮丧,甚至情感枯竭,严重时还会影响咨询师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3.2 影响咨询师从事专业工作的热情与学习动机

成为有效能的咨询师需要持续一生的自我探索以及专业学习,要求个人有极高的投入与付出。当咨询师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走心理咨询这条职业发展道路、怀疑自己是否适合成为咨询师时,这种犹豫不决必定使其从事专业工作的热情大打折扣。内心混乱的咨询师很难以真实的自我进入咨询关系,很难做到对来访者开放地接纳和无防御地接近,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咨询效果,由此降低了咨询师继续参加专业学习与训练的动机,进而减少了对咨询专业工作的承诺与投入。另有研究表明,专业认同是影响咨询师从事专业研究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1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3 影响咨询师持续保持工作的活力 Kottler(2005)认为,在咨询师遭遇的所有问题中最困难的是保持工作的活力[13]。无论是缺乏刺激还是过度刺激,都可能使咨询师失去工作的兴趣与动力,产生厌倦和倦怠。尽管每一次咨询师都以极高的热情和最大的努力帮助来访者,尽管每一位来访者都有强烈的求治动机愿意积极合作,但并不是所有的来访者都能从咨询中获益产生明显的改善,甚至有些来访者的情况可能越来越糟。当咨询师专业认同的发展还不成熟的时候,更可能因为在咨询工作中遇到的挫折而发生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咨询师很容易对专业工作失去耐心,陷入枯竭状态。

3.4 影响咨询师对个人问题的开放性 与来访者一样,咨询师同样要面对自身发展的困惑和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与挑战。由于在咨询工作中经常与来访者讨论其内心冲突,咨询师自身的问题可能会持续不断地被触及。来访者的谈论越是涉及咨询师自身尚未解决的问题,咨询师越是感受到不安全和无能[15]。而咨询师越是感到不安全,越容易将自己隐藏在专业面具的后面,忽略来访者最大的利益。特别是在咨询师专业认同出现问题时,这种情形尤为严重,咨询师更不愿意面对个人内在的限制,常常因为自身问题被唤起而受到很大扰动,陷入情绪困扰。

4 专业认同对咨询专业工作的影响

心理咨询是一门具有极强的专业认同的学科[9]。咨询师保持专业认同是非常重要的,否则直接影响咨询专业工作的质量。

4.1 影响咨询专业工作的品质

心理咨询是一项独特的职业,咨询师的个人角色和职业角色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咨询师的生活事件不可避免地影响其咨询工作[13]。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咨询师,其咨询行为也会存在相当程度的不一致和不确定性,可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咨询师的情绪状况、最近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最近做过或思考过的事情以及下一步将要做的事情等。如果咨询师怀疑专业工作带给他人的积极影响,质疑自己促使来访者改善的专业能力,对自身未来的发展充满彷徨与不安,势必阻碍咨询师对来访者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进而影响来访者的行为。

4.2 影响对咨询关系的觉察

心理咨询是一个渐进深入的探索过程,贯穿于整个咨询过程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工具。Yalom(2004)指出,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的感受是无价的资料[16]。如果咨询师对自己有深刻的了解,消除了大部分盲点,同时对来访者的体验有很好的理解,咨询师将自己的感受作为信息很容易区分出自己的情绪反应有多大程度因自己而起,有多少来自来访者。如果咨询师在专业认同方面存在问题,将更多的注意力聚焦于自己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无法对咨询过程中与来访者之间发生的此时此地的互动保持足够的敏感,失去很多理解来访者的重要线索。

笔者从实践经验来看,咨询师在专业认同方面的问题可能有两个极端,一个是专业认同不足,另一个是专业认同过度。所谓专业认同不足,是咨询师贬损咨询专业工作对他人的积极影响,轻视自身专业发展的潜力,动摇继续从事专业工作的信念与决心。所谓专业认同过度,是咨询师夸大咨询专业工作的效能,将心理咨询过于神秘化、权威化,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无所不能。很显然,无论处于哪一个极端,都会影响咨询师对咨询工作的正确认知,给专业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5 提高咨询师专业认同的途径

咨询师专业认同的发展贯穿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整个过程。刘秋颖和苏彦捷(2006)的研究表明,个体在初次思考、选择专业、初次择业、初次工作及再择业等关键时刻构成了职业认同发展的过程,而职业认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危机反映了先前发展阶段未解决的问题[17]。特别是刚刚走上咨询岗位的一段时间是解决专业认同的关键时期,根据Marcia的划分方法这些咨询师处于同一性延缓阶段,即正积极解决他们的认同危机、但还没有成功解决的阶段[1]。那么,怎样提高咨询师的专业认同呢?

5.1 慎重地进入咨询职业 进入这个职业的原因很多,有些人是因为有兴趣解决自己的问题,有些人是因为有热情帮助他人,更有许多人完全迫于就业压力或社会转型期的生存压力。专业认同建立在对治疗的积极态度基础之上[18]。Kottler(2005)指出,来访者在咨询中发生改变的方式与咨询师下决心进入这个领域的方式具有明显的一致性[13]。心理咨询专业具有极强的特殊性,心理咨询最重要的资源是咨询师自己。如果咨询师对咨询专业工作没有深刻的认识、对自己没有深刻的认识,盲目进入这种职业是非常危险的。

5.2加强具有资质认定的专业训练 专业训练的过程不仅是教授和演练咨询理论与技术的过程,同时也是咨询师自我探索、形成和发展专业认同的过程。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有些咨询师虽然具有心理学硕士以上学历,但研究方向并不是心理咨询学,还有一些咨询师属于经过一段密集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后上岗,由于没有经过具有资质认定的专业训练,咨询师难免怀疑自己的专业能力,动摇以咨询作为终生职业发展的信心。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课程设置中应专门安排相关的主题研讨,有意识地促进咨询师专业认同的发展。研究表明,课堂讨论是授课过程中提高专业认同最重要的形式,可促进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促进专业认同[19]。

5.3 发挥学术团体的重要作用 专业认同问题不仅是咨询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而且应该引起学术团体和行政组织机构的关注。鉴于内部认同的重要性,加强学历教育中咨询理论学习与技术训练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建立在岗期间的继续教育制度,要求咨询师定期参加案例讨论以及接受自我体验、督导等,都是促进咨询师专业认同发展非常重要的措施。咨询师如果有了专业团体的归属感和同行间的支持,更容易保持工作热情,更倾向于对专业工作保持承诺和投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信心。

6 小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咨询师专业认同的发展是咨询师提升专业能力的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咨询师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认同才可能努力促进专业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专业认同正是在咨询师提升专业能力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的。心理咨询最重要的途径是让来访者向另一个人完全呈现自己而仍然能够被对方接受[16]。试想,作为咨询师如果正处于专业认同危机,对自己、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尚不确定,怎么可能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开放性的和接纳的氛围呢?因此,为了稳定咨询师专业队伍,提高我国心理咨询专业工作的品质,咨询师的专业认同问题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致谢:写作过程中曾得到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老师的指导,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美]Jonathon D.Brown著.陈浩莺,薛贵,曾盼盼,译.自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2-91.

2 Adams GR.Adolescent Identity Formation.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2.4-78.

3 贾晓明,安芹.循环督导理论的团体督导实践与探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240-243.

4 安芹,贾晓明.高校心理咨询员专业认同的初步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203-206.

5 许韶玲.督导者知觉受督导者影响咨商督导过程之因素.应用心理研究,2003,18:113-144.

6 Mrdjenovich AJ, Moore BA.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counselling psychologists in health care: A review and call for research.Couns Psychol Q,2004,17(1):69-79.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7 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辁,等.职业承诺的理论与测量.心理学动态,2000,8(4):39-45.

8 Cinamon RG, Hellman S.Career development stages of Israeli school counselors.Br J GuidCouns,2004,32(1):39-55.

9 Leung SA.The development of counselling in Hong Kong: Searching for professional identity.Asian J Couns,1999,6(2):77-95.

10 Perrin A, Newnes C.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s.ClinPsychol,2002,15:18-22.

11 Powell DJ.Clinical Supervision in Alcohol and Drug Abuse Counseling: Principles, Models, Methods.CA: Jossey-Bass, 1993.

12 Liddle BJ.Resistance in supervision: A response to perceived threat.Couns Educ Superv,1986,26:117-127.

13 [美]Jeffrey A.Kottler.著.林石南,黄秀琴,黄思旅,译.心理治疗师之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14 Holttum S, Goble L.Factors influencing levels of research activity in clinical psychologists: a new model.Clin Psychol Psychother,2006,13(5):339-351.

15 Rosenberger EW, Hayes JA.Therapist as subject: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countertransference literature.J Couns Dev,2002,80:264-270.

16 [美]Irvin D.Yalom.著.张怡玲.译.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17 刘秋颖,苏彦捷.职业认同发展的个案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49-51,54.

18 Bor R, Watts M.The Trainee Handbook: A Guide for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Trainees.SAGE Publications,2006.

19 Ikiugu MN, Rosso HM.Facilitating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occupational therapy students.Occup Ther Int,2006,10(3):206-225.

咨询工程师范文3

1990年代后,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就业指导工作开始受到高校的重视,各高校相继成立了就业指导机构并配备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一段时间里,对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所接触的现实刺激与所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究其原因,当然与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关系,但学校在初级预防方面的咨询与辅导工作不理想应是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在辅导师资的培训方面,除初中及高中阶段心理辅导师资的培训定位较为明确之外,高校的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培训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我国高校至今没有开设“职业指导和咨询专业”,因此目前从事职业咨询与辅导的人员大部分来自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队伍。这部分人员虽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专业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着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开展的成效。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对职业咨询与辅导专业从业人员的高素质要求与现实从业人员的低素质状况的矛盾,已成为高校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的一大桎梏。为此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

以上海为例,针对这一问题,除了各师范院校相继开设了培训辅导师资的课程外,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和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着力于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推出了职业咨询师的培训,对从事大学生就业工作人员的知识与能力进行培训。在1998年和2000年专门组织了两期由加拿大高校职业教育专家、教授主讲的培训班,并安排学员赴加拿大高校进行考察,从而提升了上海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水平。2002年教育部在上海举办了部属高校就业指导培训班,邀请美国高校的专家、教授讲课,推动了上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的发展。

2003~2004年期间,通过职业发展、教育、咨询理论、测量理论、人力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社会经济等多学科专家多次研讨之后,形成了职业咨询师的初、中级水平认证考试标准。然后,依据考试标准,完成了理论、实习和实训的培训课程设计。2004年9月,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与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联合《上海市职业咨询专业技术水平认证暂行办法》(沪人考[2004]30号),正式启动了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工作。2005年6月,上海市科教党委、上海市教委了《关于加强上海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实施意见》(沪教委德[2005]22号),以推进上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促进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生涯发展的转变,明确了大学生学业阶段和求职阶段的全程化、全员化的服务理念、内容与体系。随着职业咨询师培训工作的深入,2005年12月又公布了《上海市职业发展教育研究会工作条例》,正式建立高校职业咨询师和就业工作人员的行业组织,为行业发展和业务交流提供了平台。

从2004年10月开始举办中级职业咨询师培训班起,截至2006年6月底,共培训初、中级学员近400人。经过理论教学、专家带教实习、企业实习、香港实训及考试认证的操作模式,已有136人获中级证书,20人获初级证书。培训学员覆盖全市47所高校、中科院部分研究所以及部分人才咨询公司与企业。

二、高校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培训工作面对的困难

虽然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培训工作已经起步,但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如各类教育人员在辅导观念上的差异、培训机构本身条件不够完备、职业咨询师的训练课程内涵不够明确以及训练过程中重要的实习与督导制度尚未建立等,还困扰着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培训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职业咨询专业人员以外,人们并设有充分意识到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工作专业化的重要性。虽然教育部主管部门了推进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的文件,高校也在校内开展各类职业发展教育活动,大学生职业发展选修课新课程标准也将出台,但是学校从上到下,从行政管理人员到一般教师对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的认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与提高。同样的问题在国外的研究中也有反映。如McDowell (1995)在比较行政人员、咨询员及一般教师对咨询师的看法时发现,这些人士对辅导工作者担任个别咨询、团体咨询与学业、职业生涯辅导等辅导角色的看法都比较一致,但是教师更认为咨询与辅导工作者发挥的比较多的功能是排课以及教学。[1]Huffman (1993)以263 位学生、111位家长、43位教师以及8位行政人员(总数425位)为调查对象,填答The Role of Counselor Survey (ROCS)后发现,教师与行政人员比学生和家长对咨询与辅导工作者有更好的认同;但教师还是倾向于将职业咨询与辅导工作者视为行政人员,认为辅导人员常常把许多与行政有关的业务交给他们做。[2]另外,Schalesky (1993)的研究则比较了更多层面的人士,包括教师、学生、家长、行政人员、咨询员培训工作者、学校董事会以及企业界人士等,对辅导人员应发挥的功能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仅咨询员培训工作者与咨询员本身对咨询与咨询的功能比较肯定。[3]

在职业咨询与辅导师资的培训机构方面,目前师范院校的心理系中有一部分相关课程,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也于2004年启动了职业咨询师初、中级的培训,然而各培训单位在师资队伍建设及设备资源方面均不够完备,急需在政府或研究单位的帮助下,以足够的师资及设备资源提升辅导人员的训练效果。

目前我们已经启动了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的培训,然而“如何培训”和“培训什么能力”这两大问题还有待深入探讨。虽然我们所开设的课程参考了美国的课程体系,但就课程内容作细致的分析比较,还是可以发现两者较大的差异。而与美国“咨询及相关教育课程认证委员会”(CACREP) 所规定的几个核心领域相比较,国内在社会文化方面的课程训练还不完整,也不够扎实,因而导致所学理论或技术无法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再者,以目前的状况而言,高校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主要来源于大学毕业后留校的学士,仅有少数是心理或教育专业毕业的,这样的学科及学历背景对于培训一支专业的职业咨询与辅导工作者队伍是非常不够的。

除了专业科目的训练不足之外,目前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专业教育中最大的缺失在于缺乏有系统、有制度的实习督导,咨询实习课程所接受的督导方式与内容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另外,咨询实习课程所要求的实习活动内容与实习时数也明显不足,使得学生在完成专业教育之前无法取得必要的实务工作经验。尤其应当指出的是,我国目前尚无职业咨询员培训课程的标准,缺乏客观准则作为制定咨询实习教学目标的参考。随着国内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教育训练活动日益普遍,社会对于职业咨询与辅导人才的需求愈来愈迫切,建立职业咨询与辅导专业人员实习与督导制度已刻不容缓。 三、高校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高校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包括知识与技巧两方面。在知识方面,主要是回答“一个咨询师应当知道些什么”的问题;而技巧方面,则是回答“一个咨询师应当能做些什么”的问题。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Piaget、 Kohlberg、Gilligan、 Selman、Loevinger、 Hunt、 Super、Havighurst 等人的发展理论;职业选择理论中Parsons的特质因素论和Holland的职业类型论、Roe的需要论和Bordin的心理动力论;职业决策理论中Gelatt、Harren、Krumboltz、Kelly等人的理论。在技巧方面,则强调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至于如何训练,即将发展理论应用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并接受持续的有效督导也是十分重要的。

有学者认为,就高校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综合而言,包括职业咨询理论基础、咨询与辅导实务及专业特质三方面。职业咨询理论基础涵盖咨询理论、人格发展、社会心理及个别差异研究。也有学者认为,基本的计算机使用及统计研究能力也是需要具备的。在咨询与辅导实务能力方面,应包括个别咨询、个案研究、团体辅导、班级辅导、心理测验的使用、行政协调、社会资源的了解、与教师的沟通及咨询、咨询辅导方案的设计与评估等。有些学者还针对各项能力作了进一步的具体说明,例如个别咨询能力中特别强调倾听的能力,心理测验的使用特别强调测验的挑选及结果的解释。除了应具备的能力之外,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应具有的特质、态度与个人的咨询能力也同样重要。在这方面,除了专业伦理守则之外,还涉及投入工作的意愿、能面对挑战、能照顾自己的情绪、能适当的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等。而在辅导理论、实务技术与专业特质以外,一般的教育能力也相当重要,包括组织、营销、教学及熟悉法律、争取经费等方面的能力。 有学者曾提出学校辅导人员培训的课程结构,其核心领域包括心理学、人类成长与发展、咨询与辅导、生涯发展、测验与评估、专业定向;次核心领域包括社会文化基础、统计与研究法、咨询以及学校情境的相关课程等;在专业实习的部份,又分为实习前阶段、初期阶段实习、中期阶段实习、学校的实地实习,对各阶段的实习时数及实习内容也应有明确规定。训练课程中的实习与督导则是准咨询师成长为专业咨询师的重要环节,实习可以让准咨询师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实习场所进行验证,而督导的功能则除了确保个案的利益并协助准咨询师个人及专业上的成长之外,主要是为咨询进行专业把关,确保专业质量。

四、进一步做好高校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培训工作的对策

1.完善专业组织建设

在美国有45个州要求职业咨询师拥有开业资格证书,各州的资格证书培训项目都须经过“咨询及相关教育课程认证委员会”的认证。澳大利亚职业生涯咨询业联盟(CICA)将各个行业和地区性的咨询专业组织联合在一起,制定通行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德国职业生涯咨询协会(DVB)设立了生涯咨询师注册制度,2003年有420位成员。荷兰设有职业咨询师和咨询官注册基金,并建立了职业咨询指导师协会(AVGC)。加拿大职业咨询师协会规定硕士为最低专业要求,魁北克及许多省都有自己的协会或组织。[4]我们要在学习国外专业自律组织的经验中完善已经建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以及职业发展教育研究会的工作职责、范围等专业内容,不断推进规范化建设。

2.保证人员素质

在国外,不同的国家对于从事咨询与辅导工作的人员有不同的学历与专业要求。如澳大利亚要求本科后专业教育+在职培训;加拿大要求本科+硕士(指导咨询);丹麦要求本科+240~360小时培训;芬兰要求咨询或心理学硕士;德国要求第一级咨询学位或学位+6周培训;爱尔兰要求学士+一年本科后咨询课程;英国要求学士+本科后培训或硕士;美国要求硕士(咨询/心理学)及以上。[5]而目前国内咨询员的培养教育主要集中于培养学士层面的咨询师,其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在中小学担任辅导教师。综合国际的通行做法,我们认为辅导人员的专业教育应以硕士学位为基本要求。辅导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完整的训练课程计划是相当重要的。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的培养,在逐渐提升其专业性之后,终将走向专业证书制度的方向。目前,心理咨询的证书制度已经建立,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在拥有足够的专业素养之后,也完全有必要建立专业证书制度,从而使他们能为高校学生、家长及社区居民提供更专业的咨询服务。

3.完善课程建设

在职业指导与咨询人员训练课程的架构与内涵方面,美国“咨询及相关教育课程认证委员会”(1993)规定训练课程包含八个核心领域,并规定了一定的实习时数。八大核心领域包括人类成长与发展、社会文化基础、助人关系、团体工作技巧、生活型态与生涯发展、评估、研究以及专业取向。而在实习经验之中,又规定至少40%以上的时间是直接与个案接触的。此外,还设置了特定的研究领域,有较多的选择弹性,包括药物滥用、婚姻咨询或跨文化的咨询工作等。我们应该借鉴这些比较成熟的理论和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开设并完善有我们自己特色的课程。

4.深化专业研究

美国的职业咨询研究和学科建设实力强、参与者相当广泛。许多一流大学设有相关专业和硕士、博士课程。英国有一些大学有本领域的研究传统,设有心理学和咨询硕士、博士课程,德比大学是英国职业咨询方面的重要研究中心。同时,英国还设有全国性组织National Institute for Career Education and Councelling,专门研究职业指导理论、需求、技术、方法和政策。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都有研究者专业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提供这方面的课程。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大学、UBC大学等也积极开展这个领域的研究。[6]鉴于国内目前此方面的专家比较少,一方面我们可以集聚从事心理学、人类成长与发展、咨询与辅导、生涯发展、测验与评估、专业定向、社会文化基础、统计与研究法、咨询以及教育等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教研室,对课程及培训模式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在专家之间进行小型研讨活动,互相促进,互相启发,开拓对相关学科领域的认识,从而为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的培训提供新气象,让高校的职业咨询与辅导专业人员更具备专业能力。但从长远而言,除了继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之外,增加对大学生的咨询与辅导经验以及与社会环境的接触也十分重要,毕竟咨询与现实的社会环境有着紧密而重要的关系。

另一方面,可以充分挖掘我们已有的职业发展教育研究会成员的力量。他们绝大部分是在高校一线从事学生就业或辅导工作的人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经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后,基本上已经有了职业发展教育的观念和理念,这将对已有课程的完善和改进产生很好的推动作用。

咨询工程师范文4

关键词:心理咨询;网络形式;高校;特点;探新办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003-02

近年来,我国高校由于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事故较为频繁,其在凸显高校心理咨询与教育缺失的同时,也在告示着传统“面对面”心理咨询方式的僵硬,或者说并不能够全面地体现出其在高校心理健康上的预期作用,导致一部分需要心理咨询的学生无法获取某种力量与疏导方向。在此背景下,新出现的网络心理咨询模式将是传统心理咨询最好的弥补剂,如果二者能够相辅相成、相互结合,那么目前高校心理咨询的作用将出现质的变化,为高校心理健康提供更为稳妥技术支持的同时,也为社会心理咨询提供更好的经验。

一、网络心理咨询的特点

1.保密性。严格的保密性作为心理咨询行业的基本伦理原则,其在心理咨询师与访问者之间都非常适用。一般来说,在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访问者需要通过暴露个人信息为心理咨询提供依据,而个人信息作为人身最为隐秘的生存因素与条件,能否得到保密不但属于心理咨询师的个人职业道德,也是访问者与咨询师之间建立咨访关系的前提条件。而网络由于带有匿名的特性,其在确保访问者个人信息不被发现或者泄露的同时,也为访问者提供较大的信息暴露空间,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心理咨询的保密性。但是,在利用网络匿名性时,由于信息不公开往往也会造成来访问者缺乏责任感、信任感以及伦理观,无法建立长时间的咨访关系。

2.即时性。在心理咨询工作上,其咨询关系建立的前提条件是访问者的自愿来访咨询。但是相对来说,由于个人心理与社会观念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学生并不会自愿进行心理咨询。而网络由于具有匿名保密的特性,学生在不暴露个人姓名或者真实信息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电子邮件、留言平台或者聊天软件等方式向心理咨询老师或者其他人群表述自身的困惑,而心理咨询老师则可以即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与讲解,帮助学生走出困惑与宣泄压力。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解决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问题的效率,降低了心理问题导致的严重后果。

3.便捷性。对于高校来说,由于有寒暑假与相关节假日,在放假期间由于空间的差异,传统“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无法继续进行,也在困扰着高校心理咨询的持续性。但是网络心理咨询由于不受空间的影响,学生在异地同样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咨询。另外,通过网络咨询也为咨询老师对访问者的资料存档提供更为便利的途径,便于咨询老师对访问者的后期跟踪和反馈,实现学生心理咨询的信息化管理,为咨询师与访问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特性。

二、高校网络心理咨询在实践上常见的问题

1.效果无法显现与认可。在现阶段,访问者与心理老师对于网络咨询模式的评价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对于访问者对于网络咨询方式的普遍认可,心理老师评价的差异较为突出。从一份调查研究报告上发现,一半以上的心理老师认为网络咨询与传统“面对面”咨询各有优势,但是大部分心理咨询老师认为在现阶段的网络咨询难度还较大,使咨询的效果大打折扣。但是从实际上来说,由于我国国内对于网络心理咨询,特别是在高校领域内的实证研究还较为匮乏,研究与评估网络心理咨询无法跟上实践的发展速度,因此其效果还无法形成统一的认识。

2.网络心理咨询的保密性无法得到保障。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对于访问者的信息、资料以及相关的咨询谈话记录要做好保密工作,其属于咨询行业的伦理原则。但是,相对于传统“面对面”的咨询方式,网络模式下的不确定因素更多,因此保密性的难度也更高。在网络中,相关信息与资料容易被第三者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截取与破坏,或者由于咨询师与访问者的大意而丢失与泄露。另外,由于计算机具有公用与多用途等特点,其存在的记录较为明显,容易被其他人员共享与拷贝。以上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网络咨询保密性无法得到保障,给高校网络心理咨询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因素。

3.网络心理咨询由于匿名性给危机处理带来难度。在网络心理咨询的方式上,访问者通常利用昵称或者邮件地址与咨询老师沟通。如果在咨询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或者危机事件时,由于匿名性的存在,心理老师无法及时现场解决,相对于校园网络可以及时通过IP查看学生相关信息,外网则需要和公安机关、救护与福利机构以及网络管理部门等取得联系与寻求帮助,这也导致了危机与紧急情况的无法及时解决。另外,部分学生出于好奇或者其他原因,往往会假扮访问者或者编造相关心理与心理老师取得联系,从而无谓地浪费了心理咨询老师的时间与资源。

4.理论与技术手段缺乏体系化认识。在目前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上,对于理论与技术手段的运用还较为缺乏体系化的共识,大部分心理咨询老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也给心理咨询工作带来巨大的难度。例如,在网络心理咨询工作上,哪些理论适用于实际情况,哪些心理问题适用于网络方式,心理咨询老师在进行网络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需要哪些职业素质、能力与技术等问题都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因此,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师资、执行效果等参差不齐,给网络心理咨询的广泛利用带来巨大的难度。

三、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探新办法

1.构建网络心理咨询的新平台。在网络心理咨询工作上,是否具有规范化、合理化、易用化以及性能化的平台是其实现的前提条件,相对于现阶段社会上的各种沟通平台,各高校如果可以通过自身校园网资源,开发利用小型化与专业化的校内网站、交流软件等,其对于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效果将更能显现。当然,目前相关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例如,Wbe Services技术、jQuery技术都能实现互动,基本可以符合高校心理咨询需求。另外,各高校还可以利用保密文件柜的相关技术,实现信息的有效存储,提升工作效果。

2.有选择性地实现身份认证。为了避免匿名性所造成的问题,相关高校可以有选择性地实现身份认证,例如在咨询的过程中,学生的学号要求体现,在紧急情况下老师可以很快地通过学号对位个人。同样,心理咨询老师要以真实的身份显现在心理咨询平台上,心理咨询老师的容貌、能力以及资质属于基本的标识信息,而访问者通过相关平台可以随时验证相关心理咨询老师的治疗效果。

3.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体系化心理咨询制度。相对于传统“面对面”的咨询方式,网络咨询给心理咨询老师带来巨大的困扰,这是因为咨询的开始与结束时间往往由访问者决定,心理咨询老师缺乏直面观察的同时,部分访问者对于咨询的耐心还较为缺乏,从而导致心理咨询老师判断依据与思索时间严重不足。因此,各个高校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体系化的心理咨询制度的构建。例如,对于网络咨询空间、时间一定要明确规定。学生在什么时间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咨询的地方最好在规定的IP上等,从而降低环境的干扰与心理老师的困惑。

4.提高网络心理咨询老师的职业素质。(1)提高心理咨询老师对理论与技术的把握。网络心理咨询老师在利用网络形式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与学习相关理论与技术,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为同行提出更多具有远见性与适应性的工作理论与技术。(2)提高心理老师对于技术网络技巧的掌握。心理咨询老师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自身对于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维护、安全保障与网络程序的操作等一定要熟练地把握。特别是对于本校的网站与交流平台,一定要懂得程序的操作办法与软硬件设备情况,并要求懂得简单故障的及时排除技术。(3)提高心理咨询老师的写作与相关技能。心理咨询老师无论在任何形式的咨询工作上,都要根据不同时期与学生的心理状态,对自身的书面表达与写作技术进行提高与加强,一定要善于表达与巧于提问,从而构建更为顺畅的沟通桥梁。

5.强化网络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的探新工作。在利用网络咨询方式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较为显现,因此在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方面具有较大的难度。从实践工作上来看,认知疗法、意象对话法等办法在目前较常使用,其效果也较为显现。而催眠疗法、行为疗法由于实际实施的难度较大,因此效果还无法得到保证。另外,焦点解决取向技术、在叙事治疗上的传统书写、故事叙说以及文本互动等形式较为适用于网络心理咨询。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新鲜的事物,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显现,而相关高校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同时,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自身网络心理咨询网站、交流平台等进行构建,为心理咨询提供更好的保障。另外,还要提高相关心理老师的技能、构建自身的制度以及强化校园内对于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力度等,为网络心理咨询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咨询工程师范文5

【关键词】监理咨询;服务质量;指标;业主满意度;评价

【中图分类号】TU7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352-01

监理咨询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其工作是一种高智能的创造性活动,因而,监理咨询工作并无固定模式,应针对不同的监理项目采用不同的监理工作方法,才能确保监理咨询工作的服务质量与工作效能。为了做到这一点,监理工程师应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自觉性与积极性,为此,监理咨询服务公司必须采用正确的激励机制与分配机制,促使监理工程师提高工作效能。但是,这一切工作不得不以客观、公正地评价监理咨询服务质量为基础,否者一切都是空谈,因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论题,对提高监理工程师工作效能与监理咨询的服务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一、监理咨询的特点

监理咨询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一种项目管理体制,尽管属于服务行业,但本质上却是一种工程管理咨询。简单地说,就是在业主委托下为其完成相关的管理咨询任务。引进我国的“监理咨询”进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中国特色,但其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监理服务项目和项目管理内容都是一样的,即“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控制是指投资、进度与质量控制,管理是指合同和信息管理,协调是指组织协调。

由于业主委托监理咨询服务公司的项目通常是唯一的,这就决定了每一项监理业务都是一次性、单独的任务,不可能像物质产品那样批量生产,只有类似性没有重复性,这是监理咨询的特点之一。另外,由于监理咨询是一种高智能的创造性活动,因此,监理咨询是以智力活动为中心进行的工作。从这一侧面就可以看出来,监理咨询服务质量的好坏除了与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能有关之外,也与信息、经验、知识的集成度与工作的创新性有着密切关系。

二、监理咨询服务质量评价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监理公司都只是单纯地用质量监理的指标衡量监理咨询的服务质量。某种程度上来讲,质量监理指标只是评价监理咨询服务质量好坏的指标之一,单纯地依靠这一项指标并不能确保评价工作客观、公正,为此,监理公司在采用量化的方式对监理咨询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的同时,应该考虑如何使监理咨询服务质量的评价工作公正、客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体现一个项目监理咨询服务质量的好坏。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一个项目监理咨询工作中,质量监理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工作,因为质量监理方面往往有着成熟的管理程序、检查程序,只要监理工程师严格按照程序办事,质量监理工程基本就不会产生问题。可是项目投资、进度控制与组织协调工作这样复杂,且难度比较大的监理咨询工作却没有一套完整、成熟的体系和机制。因此,如果项目监理工程师在监理过程中过分地重视量化监理指标,必将导致现场监理工作只过分地偏重于质量监理,忽视项目投资、工程进度、组织协调等方面的监理工作。

要想项目监理咨询服务质量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必须多角度、多层面地发掘评价质量,多加思考如何设定项目投资、工程进度与组织协调方面的监理指标,与质量监理指标综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评价工作公正、客观。但是,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构建一个可行高、完善的评价体系,这才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三、将业主满意度看成监理咨询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之一

事实上,监理咨询工作是为业主而服务的,而业主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监理咨询的服务质量,关心项目的质量、进度等各个方面的控制、管理与协调情况。通常情况下,在监理咨询工作运行的这一过程中,业主都是与监理工程师一起在现场工作的,可以说业主对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质量与效能是全程跟踪的,某一种程度上讲就是在现场监督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工作。为此,可以看出来业主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性与重要性,如果不能达到业主的满意度,项目监理咨询服务质量的评价工作很难实现目的。为此,可以将业主对监理工程师工作的满意度看成评价项目监理咨询服务质量的指标之一。

监理工程承接业务时,除了依靠公司自身的综合实力与服务水平之外,还要依靠自身良好的声誉,而这种声誉的积累大多来自业主的满意度。将业主满意度看成是评价一个项目监理咨询服务质量的指标之一,不仅可以督促现场监理工程师认真工作,也可以使其重视业主满意度,进而努力提高业主满意度,不仅可以为公司获得良好的声誉,也可以提高监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保证监理工程师现场工作的规范性,避免过分看重业主满意度,导致监理工程师失去工作自主性,在把业主满意度看成监理咨询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之一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不要把业主满意度绝对化。业主与监理单位是甲乙双方签订合同的关系,在合同范围内,如果业主根据自身利益提出了一些意见,监理单位当然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超出了双方签订的合同范围,监理单位则可以给予其充分的解释,不予接受业主的意见,或是双方充分沟通下达成某一种妥协。

四、结束语

众所周知,一个项目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地需要监理企业参与其中,对项目投资、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对合同和信息进行管理,对各个组织做好协调工作,否者难以保证项目运行的有序性、工程质量。但是,如何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项目监理咨询的服务质量则是一个工作难点。进过本文的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点观点:第一,不要将质量监理工作看成是监理工作的全部或过分地侧重于该项工作,应积极探索进度、投资、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评价指标;第二,将业主满意度当作监理咨询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之一,但不要把其绝对化。

参考文献

[1] 姜立军,孙静.建设监理服务质量差距分析[J].建设监理.2009(08)

[2] 程恺,李艳芳,葛立杰.建立监理服务质量的第三方评价体系[J].科技资讯.2010(09)

咨询工程师范文6

【关键词】心理咨询 咨询教师 思考

心理咨询是对存在有心理问题或困扰者来向心理学工作者求助时,后者应用心理学的观点与方法,给求助者以帮助、劝告、辅导的过程。毫无疑问,心理咨询在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高校整个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应积极洞察心理咨询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与问题,不断地改善,以推进这一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1 加强来访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

记得笔者2000年刚上大学时,那时根本不知道学校还有心理咨询中心,退一步想来,即使那时知道有这样的机构在为学生服务,也不会去的,因为会有很多顾虑:害怕老师同学知道自己去心理咨询被认为“有病”、害怕别人笑话等,也就是说去做这件事情自己所付出的要远远大于从中的所获。而这样的一些想法,代表了那个时候绝大多数同学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今天当笔者正式做这项工作,在咨询中问及来访的学生怎样看待心理咨询时,他们的回答是:觉得无所谓,心里不舒服来聊一聊、咨询咨询。所以我们看到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心理学、心理咨询本身在社会生活领域的不断渗透,对心理咨询,大学生越来越持有接纳和认可的态度。这一点也可以从我们的咨询量上有所体现。以笔者为例,自2009年2月25日——5月20日,笔者每周安排2次咨询接待,这期间共接待来访学生42人次。但是,且不说这样的认可仍需进一步的加强,当咨询遭遇我们的学生,它仍面临着太多的尴尬。如来访学生把心理咨询神话,认为学心理学的人无所不能;把心理咨询等同于感冒片,伤风感冒吃药打针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认为咨询应该也是这样“速战速决”;把改变的责任推给咨询老师:我有问题来找你,那么我目前不合适状况能否改变也取决于你,而我自己无需做任何努力;心理咨询无非也就是聊天说话,而且只要我来了,你就有义务取悦我,让我高兴等。而实际上如我们所知,真正的咨访绝不是感冒片和头疼脑热的关系,它是一种关系,一个过程,心理咨询老师不但没有特异功能,且在太多的时候面对来访同学的问题会无奈而无力,我们的工作范围是有限度的。更为关键的是,问题的解决最终还得依靠来访者心理和行为的不断调整和自我激励去解决,而不是咨询教师。

但当来访同学对这些不了解时,就会以他们的理解去理解咨询,去带着很高的期待走进咨询室,可想而知很多时候也会带着失望走出来。所以,在咨询前,来访者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咨询效果与来访者在咨询前是否对心理咨询能否正确认识、是否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很大关系。为此,应通过各种渠道,如在咨询室门前粘贴了“心理咨询中心服务内容”、“去咨询前该做的准备、” “咨询流程图”、“咨询教师简介”等内容的展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 咨询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前面提到,面对来访学生的问题,咨询教师很多时候会感到无奈而无力,这一方面有来访者本身的问题及客观条件的一些限制。但必须承认,作为咨询教师本人,我们自身能力素养的欠缺也是造成这样一种现象的很大原因。我们始终强调心理咨询的教育和发展取向,它的主要任务是为有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惑的正常人提供有效的帮助,鼓励他们正确认识现实和自我,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提高对现实生活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而学生的问题通常也较简单,多与他们特定的年龄阶段及生活主题相关,更多也是成长和发展中的问题。

现实中的咨询也确实如此,以笔者的体会,可以说97%的来访问题属一般心理问题或严重心理问题(也少),真正发展到神经官能症、人格障碍、心理疾病、精神病的仅占3%。但凡来访的同学也都是想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咨询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能力应在工作中不断的去提高,熟悉学生问题的种类、总结应对措施及建议、加强学习钻研。在笔者咨询的过程中,曾有一个学生因考试焦虑问题前来,当整理咨询记录时,自己清楚没有很好的给她建议,因为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也有待学习。这个咨询结束后,笔者因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去全面掌握这部分内容,结果接下来又遇到相同问题的一位来访同学,那个时候特别惭愧,因为还是没能与他一起很好的去解决这个问题。为此也深感咨询教师职业素养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多么重要。

谈到这儿,这又牵涉另一个问题,即大部分专职心理咨询教师都在编的是行政或思政的系列,那么在实际的工作中,他们首先会有一系列事务性的事情需要处理,这大大消耗了他们工作的精力与专研的热情,从而影响他们工作后颈的激发。笔者认为,这也是涉及咨询教师成长过程中外部保证的重要方面。

3 重点学生的转介问题

虽然多数学生的来访问题属一般心理问题,但超出心理咨询范围的、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疾病者也存在,这就涉及到一个向相关机构的转诊、转介问题。一般当在工作中遇到需重点关注的来访者,我们首先会汇报领导,继而会和学院取得联系,通常对这样的案例,我们会建议转诊专科医院,如果必要,也会通知家长。但在这过程中因为一些人为的原因,如学院接到手与家长取得联系后,家长重视程度不够、不知道什么地方诊疗精神类的病症或因费用太高而放弃治疗。这样一来学生的问题就会被耽误下来,甚至影响其终生的发展。所以,学校心理咨询与精神病专科医院、校医院间畅通的联席制度的建立显得非常重要,如在工作中能把相关人员顺利的“请进来、走出去”,咨询教师队伍中能有既懂心理学知识、也有精神医学基础的咨询教师是非常理想的,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咨询预约的重要性,同一咨询教师在固定值班时间咨询的连贯性等都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注意和加强的方面。作为一名年轻的心理咨询教师,需要学习与反思的还有很多,我定将克服自身惰性、继续努力。一点心得,记于此与大家探讨、共进。

参考文献

[1] 李英,王超.关于心理咨询中时间设置的思考[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4).

[2] 陈麒.中国心理咨询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趋势[j].中国临床康复,20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