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范例6篇

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

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范文1

目前职业学校的诚信教育主要包括有学习成绩、操行评比、劳动卫生、交费情况、就业信息等,且由相关的各部分采用以往笔写纸记的方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妥善管理这些资料。随着资料的增多,查找资料更是烦琐,况且纸张是一种会腐化的材料,难于长期保存资料,如果定期翻新,就需要更多的人手和纸张。这种方式已经被时代疏远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对传统手工管理方式利用计算机模拟操作,它能把各种数据串接和储存起来,并能快速与精确的查询出数据信息,同时也能长久与可靠的存储资料。随着职业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增多,工作也会更重,用计算机代替人做一些量大且烦琐的工作,相信一定会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本文将重点介绍职业学校学生诚信教育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系统设计

2.1系统功能

根据当前职业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本系统所完成的功能应如下:(1)用户密码设置:系统管理员由学生管理部门担任,系统最高权限;普通用户为各位班主任,只限于对本班学生诚信信息进行操作以及本人用户的密码修改。(2)学生个人诚信教育信息:正常情况下由普通用户班主任来添加、修改与删除本班学生个人在校期间的所有诚信教育信息资料。(3)查询与打印功能(4)数据备份功能

2.2系统结构

本系统主要由系统管理、学生诚信管理、查询与打印、数据备份等4个模块构成,从个人设计角度来看,对于数据库的操作和设计更直观化,而“主界面”是用户工作的主要交互场所,更加让用户的操作界面简单化和直观明了。

2.3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采用Access2003数据库,它能够存取Access/Jet、MicrosoftSQLServer、Oracle(甲骨文软件公司),或者任何ODBC兼容数据库内的资料,它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利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将数据库系统中的各种功能进行封装。其中数据库的访问技术采用Microsoft公司的ADO技术,它可使用户通过OLEDBProvider访问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极大地简化了用户的开发工作。

3系统设计的实现

本系统共有系统登录、系统主窗体、学生个人诚信教育信息管理、查询与打印、用户与密码设置、数据备份等6个窗体,各个窗体的都是采用面向对象设计。系统界面由MDI窗体和MDI子窗体构成。MDI窗体既是子窗体的容器,又可跟踪其子窗体的消息,同时,作为父窗体,它集成了子窗体所共有的界面元素。

3.1登录系统设计

系统启动时,通过登录界面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可登录系统打开主界面。用户分系统管理员与普通用户二种类型,普通用户为各班主任,每个班主任对应一个登录账号与密码,它只能在系统中完成本班级学生的诚信教育信息管理和查询打印功能的操作。

3.2主界面窗口设计

成功登录系统后进入主界面窗口,界面清晰、明了,简单,方便使用等作为设计方向,并使用了导航流程图的形式,使得软件更加接近当今流行风格(如图2所示)。系统会根据用户类型来确定用户的操作功能,在主界面窗口可以完成的作业主要由学生个人诚信教育信息管理、查询与打印、用户管理、数据备份四大部分组成。

3.3学生诚信教育系统设计

在主界面中点击“学生诚信教育”按钮后进入界面。信息输入由VB的文本框TextBox控件组成,把它的MultiLine属性设为Ture,可以使文本框在运行时接收或显示多行文本。同时设计好TextBox控件的datesource属性、datefield属性,方可让ADO控件与数据库连接起来。

3.3.1学生诚信教育的建立

新生入学时,对所有学生建立与记录个人诚信档案,直到学生毕业就业为止。学生诚信档案的记载工作由各班主任负责,系统管理员(学生科成员)做好学生诚信档案的一切日常管理。

3.3.2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

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与诚信教育指标。其中诚信指标主要由学习诚信状况、学术诚信状况、生活诚信状况、缴费诚信状况、网络诚信状况、择业信息诚信状况(最后一年记录)考核,具体内容见界面。

3.3.3学生诚信教育的使用

学生诚信教育档案主要供学校各科室、招工单位、参军入伍等考察学生道德品质和诚信守法状况时使用。学生诚信教育的记录做为学生在校的各种评优、申请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申请勤工俭学岗位、推优入党和毕业生就业推荐等方面优先考虑。

3.4查询与打印

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范文2

论文摘要:文章从扩大诚信教育对象、完善诚信教育阵地、优化诚信教育资源、强化诚信约束机制、净化诚信教育环境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会计诚信教育体系。

近年来,会计诚信缺失的问题日益严重,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会计诚信教育便随之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会计诚信教育绝不仅仅是会计从业人员的事,要真正使会计诚信教育取得实效,就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全面地、完整地、多层面地构建立体会计诚信教育体系。

一、扩大诚信教育对象

谈及会计诚信教育,人们往往简单地理解为对会计人员进行诚信教育。殊不知,在会计人员的背后,还有单位负责人、会计监督机构人员、政府相关人员在领导、监督、指导会计人员开展工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所以,仅将会计人员列为诚信教育对象显然是不够的。

单位负责人应列为会计诚信教育对象。《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对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客观地评价,绝大多数会计失信行为的主谋都是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往往是为求生存,不得不按领导意志行事。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人员,如财务主管、审计、纪检等人员应列为会计诚信教育对象。他们和会计人员一样,受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为了迎合领导意图,他们也很可能会对一些会计违规行为视而不见,从而使整个单位内部形成“默契”。

政府的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列为会计诚信教育对象。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担负着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职责,若他们对会计诚信认识不够、要求不严,不仅会纵容会计失信行为,更重要的是会有损政府形象。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应列为会计诚信教育对象。《会计法》明确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报告具有法律效力。若注册会计师不诚信或诚信意识不强,就会使得报告不实,裁决不公,严重影响经济秩序[1]。

二、完善诚信教育阵地

1、高校是会计诚信教育的基础阵地

高校是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场所,而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意识形态的定型时期,故高校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诚信教育至关重要。高校开展会计诚信教育,课程建设和师德建设是当务之急。高校应将会计诚信教育作为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重要内容来抓,帮助会计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身的品德感染学生,从而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会计诚信理念。

2、财政部门是会计诚信教育的关键阵地

政府财政部门是会计工作的主管职能部门,也是会计诚信教育的组织者、指挥者和监督者。财政部门开展会计诚信教育,首先是要做到自我诚信,公正廉明,依法办事;其次是要加强法制建设,消除制度上的漏洞;再次是严把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发放、注册登记和年检关,将不诚信的会计从业人员拒之行业之外;最后是要切实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明确会计诚信教育为继续教育必选的重要内容,严格审核培训机构资质,严格检查继续教育教学情况。

3、学会和协会是会计诚信教育的内部阵地

会计学会、总会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会计人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自律性组织,其会员都是业界的领军人物,在业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各级会计学会和协会应将会计诚信教育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使命,在召开行业会议时,要大力宣传模范遵守会计准则、讲诚信的会计从业人员;在出版会刊时,要开设会计诚信的专栏,吸引会计从业人员参与研究与讨论。

4、社会是会计诚信教育的前沿阵地

会计从业人员作为社会的一份子,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必然会受到社会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对会计诚信教育的影响极大。脱离社会谈会计诚信的教育是狭隘的,如果社会上弄虚作假行为盛行,那么无论何种形式的会计诚信教育都是枉然。传媒要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大力褒扬诚信行为,严厉批评失信行为,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会计诚信教育氛围[2]。

三、优化诚信教育资源

开展会计诚信教育,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是会计诚信教育的首要环节,实践是会计诚信教育的核心内容。

高校应侧重于对会计学在校学生进行理论灌输。一是要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公共课程、会计职业道德专业课程、会计诚信专题讲座三级会计诚信教育体系;二是要将会计诚信教育贯穿于税法、审计、经济法、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整个会计学教学过程。

政府财政部门等社会机构应侧重于从实践的角度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诚信教育,以现实案例为主,选取现实工作中的会计行为,结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教育会计从业人员和会计学在校大学生树立“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的理念。

从教学形式来讲,开展会计诚信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特别是针对会计从业人员应尽量多地采取学术会议、专题研讨会、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形式。

此外,采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开展会计诚信教育,能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诚信观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强化诚信约束机制

1、加强会计诚信法制建设

会计讲诚信,立法须先行。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尽快针对会计诚信制定专门的法律;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现有法律规定,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会计中介、单位负责人、会计从业人员的具体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以减弱失信动机。

2、加大会计诚信执法力度

我国会计行政执法中普遍存在“重检查、轻处罚;重单位处罚、轻个人处罚;重经济处罚、轻行政处罚”的现象。根据现行相关法律,对出现会计造假、信息失真的单位和责任人,其最高经济处罚分别仅为10万元和5万元,涉及刑事犯罪的,最高刑罚不超过三年。针对会计失信行为,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大打击力度,大幅提升造假者的成本。此外,政府部门还可鼓励“揭丑”,利用舆论的力量打击造假者,引领诚信风尚[3]。

五、净化诚信教育环境

开展会计诚信教育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是诚信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首先应当加强全民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全体公民的道德建设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社会风气,使会计从业人员置身于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化。其次应加强对《会计法》及会计准则、规范的宣传,从正面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再次是加强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毫不留情地曝光会计失信行为,从反面警示会计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最后要建立会计人员信用评价监测制度,将会计职业道德的遵守情况作为会计从业人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业务考核的重要指标,促使会计人员重视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罗永成.防止会计诚信教育对象的偏离[j].中华会计学习,2004,(1).

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会计诚信;诚信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1 高职会计课程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会计学生的考核以“分数”为主导,各类课程的总评成绩由出勤情况、完成作业情况、平时测验成绩及期末测验成绩组成,实训、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等环节则根据学生上交的材料及报告分成“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几个等级。

“分数”只能体现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而无法反应学生个人的诚信水平及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及实践程度,因而当前实施的课程评价体系是片面的,不能对会计诚信教育进行检验,更无法提供学生会计诚信程度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背离了诚信教育的初衷,使学生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

1.1 唯分论导致产生“分数泡沫”。目前学校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中,分数评价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唯分论导致部分会计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产生不少问题。有的学生投机取巧,将会计的客观性理解成为模式化和程式化,死记硬背相关公式,缺乏灵活应用。有的学生铤而走险,抄袭作弊屡禁不止,妄图不劳而获。Sadler(2009)的对澳大利亚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课程评价体系中诚信考核指标缺失是造成“分数泡沫”的主要原因。而这些分数泡沫,使学生走上企业实战岗位后产生巨大落差,导致“读书无用论”等不当观点不胫而走。

1.2 失信成本低廉让学生对失信行为产生错误预期。当前学生中表现出了种种不同的失信行为。一是言而无信。很多学生由于责任意识不强,如不能在约定好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经常临时变卦等等。根据某高职院校中美合作会计专业美籍教师的教学效果反馈,与同龄的美国学生相比,相当一部分中国学生显得不够成熟,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待人接物大都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言行不一致,很难建立起信任关系。二是弄虚作假。抄袭他人作业,需用英文完成的作业照搬照抄翻译软件翻译结果,毕业论文数据造假、直接复制他人论文文本,顶岗实习材料虚报等等行为在日常学习中屡见不鲜。三是考试作弊。但在考核中,对这些不诚信的行为没有考核依据,即使被发现,为此付出的代价甚微,最多是退回去重新修改,一样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违反校规校纪、考试作弊等比较严重的失信行为虽然将记入到学生档案中,但有些高职院校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可以让失信的学生“将功补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表现良好或者有突出贡献,失信行为可不予以记录。造成的结果是,一些守信的学生拿不到好分数,而平时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学生却往往取得不错的成绩。在目前的学生评价体系下,分数是学校评奖推优、各种评比的重要依据,是各用人单位在招纳人才的主要参考,诚信评价指标的缺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评优的不公平,让少数学生产生了错误的心理预期,诚信建设被抛之脑后,也给用人单位带来了一定的用人隐患。

2 加强会计诚信教育,重构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议

2.1 开设专门的会计诚信课程。高职会计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公选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等,专门的会计诚信课程缺失。会计学生课程较多,有些高职院校在定培养方案时要么直接忽略诚信课程的设置,要么仅设置了《思想政治》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但这些本应强调思想品德教育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地位并不高,课时量也不大,且仍沿用照本宣科的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为了应付考试简单记忆相关知识,并没有真正理会会计诚信的内涵更没有付诸于实际行动,诚信教育注重形式,如同虚设。加强会计教育首先应从课程设置着手,开设独立讲授会计诚信的课程,是学生明确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2.2 加强会计专业课程诚信教育。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都立足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大都“讲理论,重技能,轻道德”。会计职业道德准则,言简意赅,说起来简单,履行起来却千头万绪,细致入微。对于不同的会计工作、会计岗位,又有更具化的意义和要求,然而在各会计课程的教学当中,诚信到底指得是什么,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对会计人员有哪些要求等问题基本没有涵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仅注重专业知识的讲解及专业技能的训练,诚信教育少之甚少。问卷调查显示,68%的受访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表示,诚信意识模糊。因此,诚信教育应当渗透到专业课、实训课等各课程的各教学环节当中,首先让学生明白在不同的会计岗位从事各项具体的会计工作,诚信的真实含义,增加会计诚信的考核内容,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诚信的要求,例如作业独立完成,不得相互抄袭;引用文献及数据应注明出处等。

2.3 建立会计诚信教育评价指标及惩罚机制。现行的课程评价体系下,仅有量化的分数体现学生的成绩,而衡量学生诚信程度的指标缺失,这对学生失信行为缺乏有力的约束。课程考核应增加诚信考核指标,建立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从而保证诚信教育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国光.有关会计诚信教育问题的再思考[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1):31-36.

[2]杨卫.学术诚信是大学精神的根本[N].光明日报,2012-4-23(016教育时空).

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和谐社会;会计诚信体系;信用体系;信用工程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6)11-0179-03

[作者简介]王有志,山东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山东济南250014)

所谓会计诚信,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行为人在进行会计处理时的态度诚实;二是行为人在提供会计信息时遵守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会计诚信是和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曝光的一系列会计舞弊欺诈案件使会计业的公信力受到严峻挑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隐患。如何重建会计行业诚信就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项艰巨任务。

一、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大意义

1.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战略举措,其中的本质要求就有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信用体系,达到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会计业作为诚信行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便不断致力于会计诚信建设,但是,会计诚信问题始终没有根本解决。会计诚信就是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应该说,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行业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是和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2.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但是,伴随“银广厦”事件、“蓝田股份”事件的出现,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却愈演愈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如果会计诚信问题得不到解决,其“不和谐”因素必然会阻碍和谐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3.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是和谐社会的思想体现。和谐社会的六个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而会计的和谐包括会计制度的和谐,即秩序和法制的统一;会计目标的和谐,即理想和多元的统一;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的和谐,即公平和诚信的统一,合作和宽容的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因此,会计诚信的体系是和谐社会思想的体现,它只有融入于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才能得到发展。

二、会计诚信体系不和谐因素的原因分析

1.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前提。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具有不相同的信息。如果会计信息是对称的,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相同,虚假的会计信息就很容易被识破,那么就谈不上会计失信问题。但是,现实的经济市场并非是一个有效市场,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因此,信息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前提,从而也成为会计诚信不和谐的前提。

2.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根本原因

(1)股权结构不合理,股东大会形同虚设。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从当前各类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数量占非流通股的比例来看,国家股(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的比重超过了2/3,其中A股市场上的国家股也占有较大比重,占A股总数的比例为43.4%。这样的股权结构使得中小投资者很难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去,从很大程度上讲,股东大会已经形同虚设。

(2)上市公司尤其是关联交易被大股东操纵。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控股母公司“一股独大”,因此可任意左右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根据2005年来自《证券日报》的统计,抽调48家公司披露的年报数据,共发生关联交易笔数361笔,关联交易总金额325.88亿元,涉及关联方395个,第一大股东的平均持股比例为61.43%,股权集中度相当高,“一股独大”成为操纵关联方交易从而造成信息披露不规范的主要原因。

(3)监管力度不强。首先,部分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往往既负责信息提供,又充当内部审计,缺乏监督。2004年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审计公告可谓触目惊心:科研系统2个部门和45个科研单位转移、挤占、挪用科研经费6.69亿元,另外还有13个单位把3.27亿元的科研经费违规出借、对外投资甚至投入股市,内控形同虚设;其次,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监事会成员的身份和行政关系不能保持独立,其工薪、职位等基本都由经营者决定,无法担当起独立监督的职责;第三,缺乏有力的外部监督机制。对企业来说,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存在各自为政、重复监督、尺度不一,使得监管不足。对注册会计师来说,违规审计虽然面临很大风险,但因监管力度严重不足,使得挺而走险的注册会计师仍然不断增多。2001年,有关部门共抽查了16家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32份审计报告,并对21份审计报告所涉及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审计调查,检查发现有14家会计事务所出具了严重失真的审计报告,造成财务会计信息虚假账达71.43亿元,涉及41名注册会计师。

2.会计自身特点及缺陷是基本条件

(1)会计原则为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操作空间。其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提供者很容易借此来操纵利润。

(2)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宽泛的选择范围。现行会计制度没有对多种方法选用标准的具体规定,企业可在允许范围内对同一经济事项采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

(3)会计工作需要凭会计人员主观判断来进行。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方便,如果会计人员出于特定目的,不能排除利益干扰而有意识地采用某种方法,就违背了客观性原则。

(4)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为会计造假提供契机。这就容易被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的空白来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

(5)会计人员没有独立地位。他们的工作行为都是处在经营者控制之下,独立地位缺失,由于经营者的授意、强令和指使而造成的会计造假不在少数。

3.利益驱使是巨大动力。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等经济利益;大股东在其利益与国家、其他小股东、债权人发生矛盾的情况下,会对管理者施加影响,粉饰财务报告;单位负责人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为个人及小集团的利益做假账;在我国目前处于买方市场下的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以降低审计质量为代价,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合作”,以实现“多赢”。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4.处罚不力是重要障碍。《公司法》第212条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对直接负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会计法》第45条也有相关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5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还有不少条文只是罗列“不得”有这样或那样行为,却没有给出“违反了怎么处理”的下文。这类条文的规定,明示了造假行为预期“成本”的上限,但威慑力不足。这种失信的成本和收益的不对称性就使得失信从可能转化为现实,也极大地挫伤了诚信者遵循诚信原则的积极性,从而易导致社会陷入信用危机。

三、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的对策

1.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1)股东到位。使所有者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到位,真正使所有者能够有效地行使对公司的最终控制权。为此,需要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独立的国有股权行使机构。同时,要逐步减持竞争领域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

(2)强化董事会功能。为避免大股东任命的董事长在履行职责时忽视甚至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应引进一定比例的独立董事,还可允许管理公司、咨询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向上市公司委派阶段性的全职董事或兼职董事。减少董事与高层管理人员的交叉任职,上市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

(3)落实监事会监督权。目前,公司中设立的监事会往往只有对经营者的监督之责,而缺乏监督之权,无法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监督。

2.加强会计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机制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而社会监督、政府监督是为了督促企业内部监督到位。财政部门要认真完成新《会计法》赋予其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权和行政处罚权;审计部门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税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其他部门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授权和职责分工对有关单位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但应避免职责交叉和重复检查;执法人员应更新观念,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监督。

3.健全会计法规。会计行为的严肃性靠会计法规来保证。新的《会计法》就会计违法行为明确了应由单位负责人负主要责任。当然,还应在刑法、公司法、民法等相关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制度,对于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和对于利用职权强迫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的单位负责人要依法惩治。

4.规范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变动因素,制订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空间,要求适当增加会计的附注说明,完善和规范关联交易的透明度。

5.加大对会计造假的处罚力度。会计信息失信屡禁不止,主要是由于对其处罚力度不够,,与失信带来的巨大利益相比处罚成本过低。因此,我们必须从立法、执法上对造假者追究其经济责任、刑事责任,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所得到的利益,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对企业领导授意、指使、强迫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的,必须追究法律责任,决不姑息迁就。对于会计人员对违法违纪活动知情不举或者串通舞弊的,除追究法律责任外,要按规定取消其会计从业资格。另外,还要加强对敢于坚持秉公办事,勇于揭发检举的会计人员的法律保护。2006年7月31日,湖北蓝田股份有限公司造假案由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540多万元,包括华伦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其他8名被告,被法院判决对原告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种处罚力度的加大无疑是对注册会计师造假处罚的一个开始,也必将是维护法律尊严、净化会计信息市场的一个良好开端。

6.实施诚信工程

(1)加强诚信教育。诚信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加强会计诚信教育是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强化会计诚信教育,首先要在会计业树立诚信的“至上原则”,借助一年一度的会计继续教育,配合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加强对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从业人员诚信教育的学习、培训,树立正确道德观、价值观。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阎达五教授就曾多次强调,我们应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因此,我们要把会计诚信教育作为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

(2)加大诚信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净化社会从业环境,让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既要从正面教育会计从业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形成整个社会“求真务实”的诚信环境,又要从反面加以宣传报道会计诚信缺失的单位和个人,以表警示和教育。

(3)打造信用政府。政府诚信成为社会诚信的重要力量和楷模,能够增强社会公众的社会信任感、归属感和责任感。政府失信会导致社会公众信心不足、信仰迷茫、信任丧失,从而成为社会普遍失信的重要诱因。所以,社会的诚信首先是政府的诚信,诚信政府是诚信社会的方向盘。有了诚信政府,才有诚信企业、诚信个人和诚信社会。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信用管理职能,积极推进社会信用建设;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大力抓好自身信用建设,起到示范作用。要以政府诚信建设带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控制会计信息失真为突破口,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追究制,提高会计诚信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4)建立会计信用档案。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状况直接影响其公信证明的可信程度。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的出现就暴露出部分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未尽职守、串通舞弊的现象,存在严重的信用问题,是我们会计行业内部的不和谐因素。在我国,诚信档案建设还刚刚起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已《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诚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以进一步推进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行业的诚信建设,强化行业诚信监督和管理。而且从实践来看,早在2002年起,上海、深圳、浙江等城市的上百家会计师事务所就已开始建立起会计信用档案。会计信用档案一般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信用档案和注册会计师信用档案。会计师事务所的信用档案主要是:事务所基本情况;主要合伙人情况;违反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行业纪律的事实及所受的刑事、行政、行业处罚;在年检、注册申报、文档等方面提供的虚假材料;民事诉讼败诉;年检未通过;纳税情况;协会认为其他影响会计师事务所信用的情形。注册会计师的信用档案主要是:注册会计师个人基本情况;商业信用记录;个人收入和个人财产申报情况;社会工作及社会捐助情况;违反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行业纪律的事实及所受的刑事、行政、行业处罚;在年检、注册申报、考核中提供的虚假材料;官司败诉;挂名兼职等不诚实行为;年检未通过;协会认为其他对注册会计师信用有影响的情形。应该说,建立会计行业诚信档案制度,将为深化会计行业诚信建设工作、提高会计行业管理水平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对于促进整个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梅红霞.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构建和谐社会[C].“和谐社会和文明山东”学术研讨会论文,2004.

[2]张连起.构建和谐会计[J].理财世界,2005,(3).

[3]陈晓明.会计人的冲突与和谐[J].财务与会计,2001,(2).

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会计诚信 心理 教育 对策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心理分析

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人们普遍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在现代社会,经济学认为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伦理学认为诚信是一种道德资源。 “诚”对于会计人员来说,有三点内容:一是忠于会计事业;二是诚恳、善待与自己会计工作相关和无关的人们;三是热诚勤勉的做好会计工作,精益求精。“信”也有三点内容:一是讲究信用,信守诺言,实话实说;二是树立会计信誉,坚决不做假账,提高会计公信力;三是信任他人及会计信息。会计诚信缺失,除了有其需求和生存的环境,但终归是会计行为人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错误认识,形成不正常的心理行为造成的。具体讲,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逐利心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是引发会计失信最主要的因素,会计行为主体(包括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及相关人员,下同)或多或少通过造假直接得到或间接得到现实或潜在的经济利益,另外对政治利益的追逐(主要是政府和有些国有企业造假)也使会计丧失诚信。这种逐利心理突出表现为对发财致富的渴望,对物质财富和富足生活的羡慕,对保官升官平步青云的期盼,对出人头地的向往。而这一切不能通过正当渠道获得时,就只有依靠做假来实现。

2.投机心理

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各项法律法规还在不断完善之中。随着加入WTO后,为了适应会计国际化发展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和修改完善。但是法律法规的频繁修改,有些人便认为要趁此抓住“机遇”,大捞一把,等到规章制度定型后在循规蹈矩也不迟。这种投机心理也就造成了在体制过渡转轨期利用监管空缺,钻法律的空子,大肆做假,谋取私利。

3.虚荣心理

一些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由于存在较强的虚荣心,认为在自己上任后或上任以来,只有使单位的盈利额日渐增长,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能力,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特别是在现行“指标考核”的情况下,只有依靠虚假数字才能出成(政)绩,追求真实数字则丢官。因此,有很多单位就在GDP、引资额、销售利润等方面大做文章,使本地区、本行业、本企业“突飞猛进”,个人“成(政)绩”也突出,从而心理得到巨大的满足。

4.从众心理

当今社会,大部分的企业都存在造假的行为,加上我国对于会计造假的查处不够,惩罚的力度也不大,比较利弊,坚持会计诚信在政治、经济、名誉等方面都没有任何“好处”。于是产生了“法不择众”、“跟风过头”、“老实人吃亏”、“不做假白不做”、“小做不如大做”等心理。

5.仕途心理

很多单位领导人和会计人员为保自己的“政绩”或是“饭碗”,或者在自己在任期间造假,或者把已经浮夸的数字保留,造成“水涨船高,后任不认前账”等,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扭曲心理。

6.“合理”心理

很多单位领导人和会计人员认为,只要不把钱装进自己腰包里,只要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或者只要是经过集体研究决定的,这种造假就是“合理”的。特别是一些单位领导认为,自己为官一任就应该“造福”一方,就应该为职工谋福利。

7.依附心理

随着各地企业民营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中小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人员与企业的关系已由过去的双重身份转为依附关系,为“老板”服务已经到了无所顾及的程度。因而不讲诚信,做假账、偷漏税、提供虚假失真的信息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 强化会计诚信教育

1.加强心理教育

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加强各年龄阶段的教育尤其是心理教育迫在眉睫。从长远来看,加强心理教育应从小开始,从学校和家庭双管齐下,从源头上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学校应彻底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创造才能,树立良好的心态。学校可以设置心理辅导课程,重视学校教学中的心理疏导,建立心理辅导室。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艺术、文化、体育、智力活动,多方面创建自由、自助的校园心理氛围。此外,拥有一个融洽、快乐的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家长应懂得一些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沟通技巧,通过家庭间的相互关爱、理解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教育本身有长周期性,从小就注重健康心理的培养,对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

2.建立信誉档案和品行记录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规范会计行为需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能在全国范围内查询的会计个体、单位集体和公司法人的信誉档案作为会计人员从业、晋升、处罚的考核依据。对其诚信状况(比如受处罚的原因和种类等)进行严格的登记,充分保证诚信记录的真实性和全面性,确保诚信记录成为会计人员的“必备档案”,建立相应的会计诚信道德行为的处罚披露制度,使会计诚信者受到社会的信任和尊重;失信者声誉扫地。

3.扩大会计诚信教育的对象范围

由于会计失信行为是会计人员及其相关人员“共谋”的结果,因此会计诚信教育不仅仅是会计从业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还应该包括单位负责人和其他相关人员。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实施的主体,负有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的责任。当前很多会计造假行为,事实上是会计人员不顾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会计道德品质低下,抵档不住金钱的诱惑和领导的压力,而成了会计造假的执行者。因此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诚信教育的主要对象,也是第一个层次。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警察”,负有依法实施社会监督的责任,是会计诚信教育的第二个层次。在当前的诚信危机中,大部分与注册会计师违背其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而造成的。第三个层次是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既是会计工作的领导者,又是法律赋予的会计行为责任主体,对本单位会计的真实、完整性负责。绝大部分会计做假实际上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或者强令所造成的,所以对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领导开展会计诚信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第四层次是会计相关人员,包括在业务处理过程中与会计信息处理相关的人员、企业的员工以及社会公众等。

4.开展形式多样的会计诚信教育的方法

由于会计诚信教育不仅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系统性,而且具有综合性和社会性,因此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实施教育。笔者认为,会计诚信教育的方法应注重以下几种:

(1)系统道德知识教育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在学龄前和中小学期间着重从思想品德角度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使之从小就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这实际上是整个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社会道德综合教育。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如思想品德课等进行,从小就培育其诚信理念,为今后树立良好的会计诚信道德观奠定基础。

(2)事例教育法。即不管在前期的学龄前教育或中小学教育,还是在后期大学或其他专业教育及社会教育,通过列举身边出现或报刊、媒体等所刊载或报导的典型的正反事例,宣传会计领域的榜样模范性英雄事例,剖析会计作假受到法律制裁的严重后果案件,引导会计人对会计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与向往,对会计作假行为的唾弃,使不断提高自身诚信品质。

(3)现场教育法。即通过邀请在会计工作岗位上道德境界高尚、敬业爱岗的典范人物,如“金融卫士”、“会计先进工作者”等来进行现场教学,以他们的在工作中的与会计作假作斗争的实际事例来感动会计人,特别是学生,使其陶冶情操,提高道德水准。另一方面是组织参观监狱经济犯的牢狱生活,同经济死刑犯交流,以反面形式触动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通过正反典型的现场教学,可以使会计人深刻认识不讲诚信的危害及后果,讲诚信的高尚,自觉抵制和消除不良影响,提高辨别能力和抗腐蚀能力。

(4)专业教育法。即通过在职业教育阶段开设专门的会计诚信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或后续教育中通过专门讲授会计诚信知识、灌输会计诚信理念,把会计诚信教育作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和会计人员提高对会计诚信水平,并用会计诚信原则处理会计事务。

(5)媒体教育法。即通过一些公共媒体组织专门对会计案件的介绍与讨论,登载和播放会计诚信成功的范例、组织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比赛等,以此开展全民教育活动,如财政部组织的全国会计法知识竞赛、辽宁财政厅与电视台组织的会计诚信论坛、中央二台举办的会计诚信讨论等都收到极好的效果。

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中职会计 会计专业 诚信品质

1引言

近年来,校园学生受到社会上缺失诚信的黑风暴的影响,有的学生在考试中作弊,还屡禁不止,说谎逃课成为常事。诚信道德的缺失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影响非常大,增大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花费了不应该或者不值得花费的教育资金。会计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控制着市场经济中新的价值运动以及其结果、产权关系。目前,任何企业需要借助会计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以及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而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工作大部分都是与会计工作有关的,所以,作为我国后备的会计技术人员,中职学校应当重视对会计专业学生的道德的培养,尤其是在诚信方面。

2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诚信品质培育的途径

2.1重视班主任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是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在学生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班主任在教学中是老师,但是在生活中使学生的朋友,班主任如果和学生友好相处,那么在朝夕相处中会有着亲密而又特殊的情感,所以,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的班主任在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教育中有针对性和具体性、经常性和持续性、实效性等几个特点。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不能只给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课程,说教只会让学生更加厌烦这种学习,所以,班主任应当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具体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2.1.1在班级活动中进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

广泛开展诚信教育的方法很多,比如,团支部活动、班级的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的形式是比如演讲、诚信签名、讲故事、辩论、征文比赛、主题班会等方式。而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助学贷款诚信、交费诚信、考试诚信、贫困生资格认定诚信、人际交往诚信、就业诚信等。班主任也可以在班级中的一些小型考试中进行无人监考,积极营造失信为耻,诚信为荣的良好的班风,形成一个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之上,班主任若有条件,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浏览关于会计方面的网站。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关于会计方面的书籍、报刊是学生能够主动关注身边的关于会计方面的信息,目的使学生能够树立诚信为本的思想,学会自觉抵制利益的诱惑,学会识别真假会计信息。班主任还可以在教授课程的时候对一些工作中的经济案列进行剖析,对业务处理技巧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了解到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诚信素养。

班主任要十分重视在课堂中的道德教育,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故事,在课堂中开展诚信教育。在进行理论教学的时候应当不仅要讲授理论知识,也用当加入一些会计诚信教育。比如如何恰当的时候进行检举揭发,如何辨别税务筹划和和避税。在新课中,教学不仅是教学而是一种积极互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当一个教师能够教好课,她才能当一位好的班主任。所以不管班级的日常工作怎么复杂,也要好好上好班级中的每一节课。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展现的诚信的品质也会影响学生对待诚信的态度。

2.1.3在与学生日常交往中进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

诚信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班主任可以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诚信的培养。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微小的动作也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会观察、分析、甚至模仿教师的行为,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做好榜样,坚持以身作则,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平等待人,诚信做事。班主任在道德上负起自己应当具有的责任,这是有效的进行教育的必备条件。

2.2建立保证诚信的机制和制度

首先,建立登记制度,就是诚信档案制度。在学生入校时为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在上学期间,对学生的状况进行详细的登记,并根据登记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优秀、中等、差的评价。登记制度的建立可以迫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自己的诚信度。再次,建立一套诚心的制度。诚信来自与严格的监督,需要严格的制度方面的约束,诚信的教育不能能仅仅靠道义上的提倡,这是一种保障而不是解决措施。如果建立了相应的奖惩制度,使诚心者获得奖励,不诚信的人受到惩罚,这样诚信行为就会成为一种理性的行为。从发达国家的诚信意识发展历程来看,诚信意识的强化不是自觉形成的,而是依靠制度的制约,教育者在教育学生时,必须要让诚信形成自己的习惯,而不是一种形式而已。在建立保证诚信的机制和制度方面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在学生进行期中考试时,让学生进行宣誓来表示自己会诚信应考。通过诚信宣誓,学生可以感受到庄严的约束,从而不自觉的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把握自己的行为。最后,建立惩戒制度,对诚信的学生进行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奖励,还可以允许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的考场,在那里没有监考老师。而对于诚信较差的学生,不仅需要监管,还需要一定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惩罚。社会的信用监督和考核制度也十分重要。,用社会上的制度为学生建立起诚信防火墙。使得学生诚信有了制度方面的认识,学生不只是单纯的接受诚信的说教,而且学生也可以自觉理性的进行诚信的选择。在课程考试方面,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中专财会专业的课程设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应当将诚信成为重要的考核内容。 2.3抓好课堂教学中的诚信教育

2.3.1培养会计诚信信念

会计诚信品质培养的核心是会计诚信信念的培养。会计诚信信念的培养来自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会计义务和诚信理想的发自内心的真诚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在学校一些学生接受到一些十分严重的不良的风气的影响,又因为不讲诚信会收获一些短暂的好处,所以,在校园中出现各种诚信缺失的现象。由此可见,人们抛弃诚信的根本所在就是受到利益的诱惑以及不良诱惑的吸引。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教育学生时要让学生明白在失去诚信同时不仅不会获得长远的利益,而且必须承受沉重的代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教会学生关于会计专业的技能,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诚信信念的培养。比如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要教育学生以主人翁的精神热爱本职工作,为人们理好财。在会计财务会计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在顾全大局的基础当精通业务,而且引导学生正处处理好个人、国家、企业之间的关系。在成本会计课教学中,要教育学生不仅能够自律、客观公正,而且树立学生的诚信信念,只有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够全面、长期、自觉地根据自己自己的道德标准进行会计工作。

2.3.2提高学生对会计诚信的认识

学生只有对诚信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形成明确的诚信判断,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正确处理和解决出现的各种诚信方面的各种问题,自觉遵守会计诚信义务。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案例加深学生对诚信方面的认识。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海尔集团的砸冰箱事件,通过这件事情,不仅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而且也获得了消费者对海尔的认可。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都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赚钱发财,天经地义,但是却不可以见利忘义,否则,企业将会面临重重的危机。通过海尔这个案例,可以引导学生每一个的精神财富和生命最重要的东西还有一个企业的发展的关键都是诚信。只有诚信才能够发展,才能够生存,如果想要在别人中获得诚信,必须信守诺言,一诺千金,如果失去诚信,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而使得在以后的岁月里没人相信你。

2.3.3养成学生会计诚信的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一个人的习惯并不是天生就有,而是需要后天的不断的培养。会计人员心理中的一种行为就是会计诚信习惯。学生真正了解会计原则和规范需要学生养成诚信习惯。只有这样,诚心才会成为学生完全的真正的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为学生的性格。只有学生具备了会计诚信的习惯,才能在工作中操守为重、诚信为本、不做假账、遵守准则。

2.4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

2.4.1在《基础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

《基础会计》不仅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引领型课程。在讲解这门课程时,要始终贯穿会计诚信教育。比如,可靠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这些原则直接关系着会计工作质量。在讲解这些原则时,不仅讲授相关的原则,而且要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准则来遵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告诉我们要靠真本事吃饭,踏踏实实的强化素质,做表里如一的人,不为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如实反映单位经济业务活动情况,弄虚作假,伪造账目,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遇到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误导。可靠性原则可比作人生准则,要求我们做人要客观公正,真实可靠、诚信是会计人员的立身之本,是会计人员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诚信要求会计人员要忠诚于自己所热诚勤勉的会计工作,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地反映经济事实,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科学真实的服务。

2.4.2在《财务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

《财务会计》是学习会计核算知识的最主要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它是继《基础会计》课程的会计专门方法及基本理论,重视会计信息的加工与生成,围绕会计要素的计量、确认、记录与报告展开教学。《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效果,是任何其他专业课程所无法替代的,它觉得着整个专业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

2.4.3在《成本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

《成本会计》是关于讲授成本的核算和管理的知识。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应注意教育学生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处处精打细算;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厉行节约,严格执行开支范围和标准,反对讲排场,反对铺张浪费,严防超前消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