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谐音歇后语范例6篇

有趣的谐音歇后语范文1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上鞋不消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外甥打灯笼——还是(舅)

孔父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上鞋不消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有趣的谐音歇后语范文2

摘 要: 内蒙古西部方言歇后语由老百姓创造,俚趣横生,生动形象,口语化强,使用广泛,是一种草根文化,接地气,贴近百姓生活,反映了内蒙古西部地域文化。

关键词: 内蒙古西部方言 晋语 歇后语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关于歇后语,《现代汉语词典》(6版)的解释为: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半部分像谜语,后半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于全有《P于歇后语的内涵及特点问题》一文概括歇后语的特点为:意义的后实性;风格的口语性;结构的双合性。在书写中,歇后语两小句之间常用破折号分隔。内蒙古西部方言存在大量的歇后语,研究程度还不够,所见的内蒙古歇后语资料主要是地方文化学者,在编纂内蒙古地方志资料、方言资料过程中对歇后语做的搜集整理,截至目前还没有专著出版。歇后语作为地方文化和方言研究的重要语料,对了解一些地区的风土人情、地方文化很有价值,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年轻一代受普通话影响越来越多等原因,歇后语的使用在逐渐减少,对内蒙古西部方言歇后语的研究显得很有意义。

一、方言歇后语的文化特征

(一)反映了草根文化的特征。内蒙古西部方言歇后语由老百姓自己创造、自己使用,反映了草根文化,主要来自日常生活,来自底层。用口语化的、贴近生活的语言和语料而成的歇后语,带着普通老百姓的烙印。例如厕所里的名言: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厕所里面跳高――过粪(分)。这些歇后语很俗气,带着深深的乡土气息,一般在口语中使用,在正式场合和书面语中很少用,算不上“阳春白雪”,反倒像“下里巴人”,不过俗有俗的好处,听起来不费力,甚至会让人忍俊不禁。

(二)反映了语言游戏的特点。内蒙古西部方言俚语中有许多调侃、挖苦、警示的内容,有语言游戏的成分。例如:“半夜想起朝南睡――想起哪出是哪出”,批评别人不做规划,想干什么干什么;“玻璃上的苍蝇――有光明没前途”,讽刺别人没有前途;“坟塬上的耗子――吃鬼”,讽刺别人显摆;“裤带上别个死耗子――假装打猎的”,讽刺别人“能装”;“老奶奶上鸡窝――奔蛋(笨蛋)”,说别人是笨蛋;“耗子掉了面瓮了――一看一个白瞪眼”,批评别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这些歇后语听起来妙趣横生。歇后语创作主体是老百姓,他们可能没有特别高的文化,但是生活阅历丰富,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歇后语,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不少乐趣,使得许多不可言传的事情、深奥晦涩的道理简单通俗地表达出来。他们把歇后语视作一种语言游戏丰富生活情趣。人们通过歇后语这一语言形式,使得交际中充满俚趣,但又能说明问题,使对方明白。从语体风格看,方言歇后语更加口语化,更加形象生动、充满趣味,在调剂语言生活、丰富交际的趣味性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交际中用歇后语,虽然有时有讥讽、挖苦、警醒的意思,但是对方不会生气,在诙谐友好的气氛中,既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又不伤和气。

二、歇后语与方言

(一)歇后语中运用了方言词汇。内蒙古西部方言歇后语由老百姓创造,具有地域特色,反映了地域文化,丰富了人们的语言生活,增强了交际的趣味性、生动性、通俗性,是先民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蒙古西部方言歇后语在创作的时候使用了内蒙古西部方言词汇。这些词汇,本方言区的人能够听懂,而其他方言区的人听起来则比较困难。通过方言歇后语交流,增强了“乡音”的吸引力,也使交际更容易明白。如:黑老鸹死了八年――嘴还硬着呢;菜盘子里扎猛子――不知深浅;吃上山药跑肚――拉圪蛋了。“黑老鸹”指的是“乌鸦”;“扎猛子”指的是“翻跟头”,“拉圪蛋”指的是“闯祸了”,这些词语都是内蒙古西部方言词,其他方言区的人们听起来难以理解。

(二)歇后语中利用了方言语音。谐音双关是歇后语常用的修辞。内蒙古西部方言歇后语谐音不是按照普通话发音谐音,而是按照内蒙古西部方言的发音。如:剃头不蘸水――甘肃。“剃头不蘸水”,就是“干着削”,“削”在内蒙古西部方言中发音为[?揶y?藜?揲],“肃”发音为[?揶y?藜?揲],“削”和“肃”谐音。又如:厕所里开拖拉机――烦死;厕所里面拉电灯――找死。内蒙古西部方言大部分地区s、sh不分,所以“死”、“屎”两字同音,利用方言语音特点,使得歇后语更具方言味。

(三)使用了方言地名。方言歇后语中使用了当地地名。如:准格尔旗的海红子――大小也是个圪蛋;后山的天气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东风压倒西风――东胜。“海红子”、“圪蛋”是方言词,“海红子”是海棠的一种,“圪蛋”本意是“蛋形物”,这句歇后语中的意思是:“大小是个东西”。内蒙古西部区以阴山为界分为前山和后山。前山靠南,比后山温暖,后山则风大寒冷,天气变化大。准格尔旗是鄂尔多斯市下辖的一个旗;东胜是鄂尔多斯市的市政府所在地。准格尔、后山、东胜都是内蒙古西部地名,歇后语中使用地名会使交际更加亲切,拉近了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

三、歇后语反映的地域文化

(一)歇后语与农耕民俗。中国有着漫长的农业社会史,中国农业人口曾经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内蒙古西部的百姓很多是明清以来走出口外垦荒的农民,他们走西口带来了家乡的方言。之所以走西口是因为在农耕社会里,没有土地就难以生存,于是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口外开荒种地,可以称之为“明清之际的西部大开发”。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里,人们被束缚在土地上,所以语言生活也与农业社会息息相关。农村的语言生活非常丰富,在歇后语中得到了反映:

1.歇后语与家禽、家畜、鸟虫等。如:贱蛤蟆掉羊圈――招毛没毛,攒粪没粪;老母猪领儿――来几个算几个;老母猪上树――大有进步;公鸡放屁――没多大雄气;背朝手进鸡窝――不捡蛋(不简单);癞蛤蟆踢飞脚――想露露花腿腿;二大妈叫鸡――咕不得咕(顾不得顾);公鸡哈料子――兜展了;半夜拉驴――溜鬼;驾辕骡子扭屁股――挪挪对对不上套;马高蹬短――上下两难。以上歇后语中出现了贱蛤蟆、母猪、公鸡、驴、骡子、马等与百姓农耕息息相关的词,通过这些人们常见的家禽、家畜、鸟虫等做比喻进行说明,贴近农民,贴近农村、贴近生活。

2.歇后语与农具。如:耗子拉木钎――大头还在后面;狗粪叉掏屎――硬手。木钎、粪叉是农民常用的农具,语言来自生活,反映生活,歇后语中用木钎、粪叉,反映了农具的使用情况。

3.歇后语与农作物。如:麻秆挑水――承担不起;刺苗遇到枣核――针锋相对;荞麦皮喂牲口――不是好料。麻秆、刺苗、荞麦皮等都和农作物有关。人们用自己农耕中的作物做喻,说明道理,能够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明白。

(二)歇后语与礼俗。“童男童女掉水里――衣服湿了架架不倒”,童男童女是丧葬中的纸作,用纸张糊成的童男童女的模样,掉到水里纸湿了但是支撑的架子是高粱秆做的,不会湿;“棺材里露头――死不要脸”,人死了会装殓入棺材,但是被装到棺材里了还把头露出来,意思是死了不要脸,语义双关,另一层含义为“死不要脸”,是詈辞。

(三)歇后语与饮食民俗。在内蒙古西部方言中不少歇后语运用了与日常饮食有关的内容说明道理,很接地气,简单明了。例如:风箱板隔锅盖――冷气一受热气一受;白吃果子――嫌酸;地皮菜遇上闷森森雨――抖的锡展;豁牙子啃西瓜――尽道道;黄河下豆面――碗大汤宽;面条子不熟――欠煮;锅盖揭早了――生的;雀头炒菜――尽嘴;馅饼抹油――白捎;水缸里刮台风――无影踪。“抖的锡展”比喻很舒服,很惬意;“道道”指的是啃西瓜留下的牙痕。以上歇后语中出现了“锅”、“果子”、“地皮菜”、“菜盘子”、“西瓜”、“豆面”、“面条”、“锅盖”、“馅饼”、“水缸”等和饮食相关的词汇。这些都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用的器物,常用的饮食,反映了内蒙古西部饮食文化。

(四)歇后语与服饰民俗。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不是皮裤没毛,就是棉裤太薄);数九寒天穿裙子――美丽冻人(美丽动人)。让晒盼鞑康厍地处北疆,天气寒冷。例如内蒙古乌兰察布,根据《乌兰察布盟志・气候》中记载:乌兰察布最冷一月份平均气温-13℃~-17℃。全市冬季极值为四子王旗的-39℃。寒冷期(日平均气温≤0℃)大部分地区从10月末开始到翌年3月末4月初结束,长达五个月。冬季风速大,大风日数多,并经常有冷空气入侵。这么漫长的寒冷天气里,穿着自然丰富,种类分得也很细致,如:内蒙古西部人们的裤子,有打底裤、秋裤、二毛裤、棉裤、毛裤、皮裤、单裤、线裤、绒裤、护膝等多种,从名称上都可以一窥内蒙古西部裤子的分类。歇后语用了皮裤、棉裤、裤子来做比喻,贴近生活,容易理解,是内蒙古西部服饰民俗的反映。

四、结语

内蒙古西部方言歇后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交流中不可或缺,丰富了人们的语言生活和语言素材,活跃了人们的交际,使得语言表达更生动、有趣。但是应该注意到内蒙古西部方言歇后语因为记录少、整理少,挖掘少,很多歇后语已经消失,年轻人已经不怎么使用,需要方言学者和地方文史专家搜集整理、传承、保护。

注:

语料来源:孙荣编著《鄂尔多斯汉语方言集锦》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年;李景泉《清水河方言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年;胡云晖著:《敕勒川方言俗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13年;语料提供人:章晟、任国华、胡鹏飞。

参考文献:

[1]马国凡,高歌东.歇后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1983(7).

[2]乌兰察布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兰察布盟志[M].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8):306.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6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1):1439.

有趣的谐音歇后语范文3

对话谐音相传,广西王世则在进士考试中,以其出众才华获得一甲进士。但由于他先天跛足,皇上不悦,想把状元赐给一表人才的江西才子谢文魁,于是出题让王、谢二人当殿比试。皇上命二人各将偏殿水池旁两桶水提上正殿,先提完者胜。谢动作麻利,先将一桶水提上正殿,立即转身下殿;王一颠一跛地将一桶水提上正殿后就向皇上“交卷”。皇上问:“为何只提一桶?”王答道:“天下只有一桶(统)江山,哪来两桶(统)江山?”这里王世则凭着他的机智,利用“谐音”双关,既避开了自己之短,又迎合了皇上的心理,变实为虚,赢得了殿试的胜利,使皇上不得不把状元赐给他。

对联谐音明代才子唐寅,一次和朋友陈伯阳到郊外游玩,唐寅出了上联“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请陈对答。前一分句写眼前景色,后一分句用设问说这是谁家的庄子?含有惊叹之意,而《庄子》又是书名,谐音双关,给属对增添了难度。陈伯阳一时对不出,到了酒店见墙上写的“杜康传技、太白遗风”时,才有所悟,对出下联“壁上两行文字,哪个汉书?”后一分句也用疑问语气问道,这是哪个汉子书写的?也含赞叹之情,而《汉书》也是书名,同样一语双关。本联构思巧妙在于运用谐音,耐人寻味。

诗句谐音诗歌中也有不少是借助双关来委婉地表达感情的,特别是一些爱情诗,更适宜运用此法:“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晴”表面上指天气晴朗的“晴”,实指恋人情爱的“情”,谐音双关,使感情表达得含蓄不俗,给人以清新的美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诗句是表达思恋之情的,“丝”正是“思”的意思,非常巧妙。如今这两句诗已引申为歌颂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了。

歇后语谐音歇后语中的谐音现象,通常是在其后半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的词语来表达意思。如:“公鸡头上一块肉――大小是个冠。”冠:鸡冠,公鸡头上红色的肉质突起,谐“官”。指不管职位高低,权力大小,总是个官。“拉着胡子过街――牵须。”牵:拉,谐“谦”。须:胡须,谐“虚”。合指谦虚。

谜语谐音如:日近黄昏(打一城市名),谜底为“洛(落)阳”。六月天盖被子(打一城市名),谜底为“武汉(捂汗)”。

有趣的谐音歇后语范文4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 歇后语 空间关系 新创结构

一、引言

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因此歇后语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具有语言形象生动,幽默风趣且富于哲理,结构短小精悍的特点。

歇后语属于汉语特色语言现象,因此国外学者并未有太多关于此种语言现象的研究。国内学者关于歇后语做了很多研究,陈望道(1980)在其《修辞学发凡》一书中将歇后语归为“藏词”并将其分为两类:歇后藏词语和辟解语。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对于歇后语的研究也逐渐向认知方向发展,刘洪静(2013)、李乐(2013)都是从概念整合理论角度对歇后语进行的解释,分析了歇后语的认知机制和意义构建。本文着重分析歇后语形成的心理空间中各要素的关系以及通过关系形成空间映射,可以更深入得了解歇后语内涵意义的形成。

二、歇后语和概念整合理论

1.歇后语。歇后语的结构通常分为前后两段来表达某个特殊含义,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者隐喻,后一部分就是对于意义的解释。在使用歇后语时,通常只说前半截,“歇”去后半截,人们通过前半截的比喻来猜想和领会歇后语的本意,这也是歇后语名称的来源。歇后语按其构成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逻辑推理式的,也就是从前半截的比喻部分推理出后半截的解释部分,如:水仙不开花―装蒜;另一类是谐音式的,其中谐音部分只存在于后半截的解释部分,是在前一类的基础上增加的谐音,如:炒了的虾米―红仁(人)。

2.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理论是从福克尼耶的心理空间理论发展过来的,其代表作为福克尼耶于1997年出版的《思维与语言中的映射》。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包括了四个心理空间:即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或者称为普遍空间、一个合成空间。输入空间映射具有部分与选择的属性,当输入空间I与输入空间II部分地投入到合成空间后通过“组合”、“完善”和“精致”三个彼此关联的心智认知活动的相互作用产生新创结构。“概念整合的本质是关系的整合,因为信息输入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连通靠的是关系,关系将空间与空间连通起来才形成了认知网络。”(王正元, 2009)空间与空间的关系表现为:因果关系;时间关系、空间关系;身份连通关系;部分与整体关系;特征、范畴、意图关系。

三、从概念整合分析歇后语

空间之间的连通关系是构成歇后语的重要因素,歇后语前半部分的比喻同后半部分的内涵是在关系的连通下才能形成。下面用具体例子来分析,例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比喻有苦难言,这个歇后语让听话者形成两个心理空间,输入空间1包含有哑巴、黄连这些要素,输入空间2包含有当事人、苦难这些要素,其中哑巴对应的是当事人,而黄连则对应的是苦难,类属空间的主体遭受客体,基于空间与空间的因果关系,合成空间的内容是当事人是哑巴,讲不出话来,苦难是黄连,哑巴吃了黄连也不能形容黄连究竟有多苦,因此当事人遭受了苦难也没有办法述说自己在身体或者心理上的不适,由此产生的新创结构就是自己遭受了苦难却难以对别人讲述。这就体现了空间之间的因果关系。

再例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比喻人或事无变化,在这个歇后语中,输入空间1是“外甥空间”,包括了外甥,亲属关系,打灯笼这些要素,输入空间2是“舅父空间”,包括了舅父,亲属关系,被灯笼照这些要素。类属空间是舅甥关系,在古代社会,舅父对甥男的抚养、工作和婚姻生活负有责任,因此舅父对甥男有一定的权威,甥男常享有仅次于舅父嫡亲子女的继承权,可见舅甥关系的独特性。这种特殊性也就形成了空间的身份关系,外甥和舅父的身份关系使得外甥打灯笼的时候照到的是P系亲近的舅父,这也就是合成空间。而“舅”又与“旧”同音,因此通过谐音形成了新创结构也就是“照旧”,形容人或事没有变化。这就体现了空间通过身份关系进行了连通。

四、结论

同以往的从整合网络类型来分析歇后语不同,本文主要是从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歇后语的形成过程,这也是歇后语得以形成的一个重要依据,由此可见,歇后语是在空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概念合成网络类型形成的,因此歇后语从“引”到“释”具有逻辑性,使得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歇”去后半截听话者也可以推理出其内涵意义。这也为汉语歇后语形成过程的理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illes.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3]李乐,孙毅.概念整合视阈下的汉语歇后语的认知动态机理考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4):33-43.

[4]刘洪静.概念整合理论对歇后语的阐释[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8.

[5]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有趣的谐音歇后语范文5

“成语”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汉语词汇,是汉语语汇中的精粹。他结构紧凑,修辞丰富,生动形象而有表现力,成语中记载着许多故事典故,蕴含深刻,概括力强。因此,用成语来来表达较深刻较复杂的意思,可使文章言简意明,生动形象,同时文章的句式整齐,节奏和谐,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谚语”是人们在口头上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一种现成的话。如“三个和尚没水吃”、“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人心齐,泰山移”。“一只烟二两油,一顿饭一头牛,一屁股坐一座楼”。谚语通俗易懂、精炼传神、整齐押韵;说起来顺口,细想想意味深长。作文或说话时用它来表达意思,简明生动、通俗易懂,给人鲜明印象而又耐人寻味。

“歇后语”是流行于民间的俗语之一,它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一个比喻或隐语,而后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好像谜底,有时候前半部分歇而不讲,留给人去回味。歇后语分“喻意”“谐音”两种。前者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后者如“老虎拉车——没人敢”。歇后语幽默含蓄,生动活泼,耐人寻味。掌握一定数量的歇后语,在作文中灵活运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文章生动活泼,文风幽默风趣。

某些说法形象通俗、诙谐,大伙喜欢这么说,流传开去就成了“惯用语”。比如通过“冷”比喻引申而成的惯用语有:“炒冷饭”、“冷板凳”、“吹冷风”、“泼冷水”,如由“吃”引申比喻而产生的:“打游击”“定心丸”“闭门羹”“吃哑巴亏”“炒鱿鱼”“铁饭碗”。恰当的运用惯用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文章独具形象、通俗、诙谐的风格

格言指言简意赅、寄寓哲理具有教育和启发作用的名言警句。他与谚语相似,但用语庄重,大多来源于名家学者的书信日记,著名诗词中。格言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可做有力的道理论据或当作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可用以概括某些材料的中心用在记叙文上;可置于文首,用以“首句标其目”统领全文;在文末用以画龙点睛,点化中心。

有趣的谐音歇后语范文6

关键词: 歇后语; 语用功能; 元语用; 语用缓和; 语境联系

中图分类号: H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190-01

一、引语

歇后语是俗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独特的结构、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和耐人寻味的表达效果而受到大众的喜爱。它由含有关联的两个部分构成,前一部分像谜面,进行形象的比喻描述,后一部分像谜底,对前面的比喻做出解释说明。运用时形式非常灵活,既可前后文并列,也可隐去后文,以前文示义,还可隐去前文,加强联想。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歇后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富于深刻的哲理和浓厚的民族气息,在形容或描写事物时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不仅广泛应用于日常口语中,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也极为频繁。《红楼梦》的歇后语形式富于变化,不拘一格,根据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力求形式和内容的一致,从而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并实现了理想的交际效果。本文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对《红楼梦》中具体的歇后语语料进行分析,根据它们在交际中的具体运用以揭示歇后语在不同语境下的语用功能。

二、歇后语在《红楼梦》中的语用功能分析

语用学是以语言使用和语言理解为研究对象的学问,主要研究语言在使用中的语境意义,或语言在特定语境条件下的交际意义,关心的是语言被用来交际的方法,而不是语言组成的方式。Verschueren(2000)提出的顺应论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通常具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性,既包括语言形式也包括交际策略,并要顺应不同的交际对象和环境,以确保交际的圆满成功。因此,在Verschueren顺应论的框架内,《红楼梦》中歇后语的使用是一个在言语交际中对语境和语言结构做出动态顺应的过程,它的出现体现了不同的语用功能。

1.元语用功能

语言具有元语言功能,即语言可以用来谈论语言本身,这样的功能表明人类能谈论“说话”,也能思考“思考”。言语交际是一个具有意识凸显性的顺应过程,所有的语言选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性和目的性。在交际中,元语用意识指导人们做出语言形式和语用策略的选择,对语言选择的指导和调控作用最终会在语用层面上得到表现。《红楼梦》中歇后语的使用不管是在语言形式上还是交际效果上都体现出强烈的元语用意识。例如:

(1)鸳鸯听说,立起身来,照他嫂子脸上下死劲啐了一口,指着他骂道:“你快夹着嘴离了这里,好多着呢!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话(画)儿。……”(《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这是一个典型的双关型歇后语,前一部分“宋徽宗画的鹰,赵子昂画的马”都是当时比较有名的,这样的形象描述可得“好画儿”。而“画”的谐音是“话”,得到后半部分“好话儿”。“宋徽宗画的鹰,赵子昂画的马”是对后半部分的具体描述,“好画”是对前半部分的理解解释,它们在结构上相互依存,在语意上互为说明,互相行使了元语言功能,这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元语用功能。并且,“好话”和“好画”在语意上原本毫不相干,没有任何联系;“好画”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对两人的画进行评论,毫无深意,但在利用同音现象和前半部分联系起来之后,便通过深层意义产生了特殊的交际效果。无疑,折射出来的是歇后语的元语用功能。

2.语用缓和功能

语用缓和存在于冲突际事件中,指为了避免和减少话语可能带来的矛盾、冲突、交际失败等负面结果,说话人在其元语用意识的指导下对话语进行调控,以保持人际和谐并达到交际目的。《红楼梦》中,说话人常使用歇后语作为一种语用缓和策略来调控面子威胁程度,将其作为人际关系和交际场面的剂以保持人际和谐并达到交际目的。例如:

(2)宝钗笑道:“……我虽有个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一些。咱们也算同病相怜。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作‘司马牛之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通无”)’”。故宝钗提到的歇后语“司马牛之叹”后半部分为“无兄无弟”。这里,宝钗和黛玉做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宝钗想安慰黛玉,表示对她的同情,却又深知黛玉高傲自赏多愁善感的性格。若直接提到“无兄无弟”,必然严重伤害黛玉的自尊,导致交际的失败。而宝钗虽然有薛蟠这么一个哥哥,却不断地招惹出是非,有兄亦如无兄,因此,宝钗先采用了语用移情的策略,使黛玉明白两人拥有共同的立场,再借助歇后语作为语用缓和策略,劝黛玉不必作“司马牛之叹”,省却了后半部分“无兄无弟”,不把话说满,给黛玉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至此,歇后语作为语用缓和策略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见,《红楼梦》中歇后语这一语用缓和策略是人际与交际的最佳平衡点,它对面子威胁程度进行了有意识的调控,构建并维护了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

3.语境关联功能

语境是指在语言选择过程中影响话语处理的一切因素,包括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因素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物理世界。作为语境的焦点,交际双方在话语的产出和话语的解释起着不可分离的作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交际双方的社会角色而不是生活中的具体人物。《红楼梦》中歇后语运用取得了极佳的表达效果,原因之一就在于在语言选择过程中集认知、社会、文化等因素为一身,不断顺应交际双方的社会世界,加强了语境关联。例如:

(4)因此刘姥姥看不过,乃劝道:“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咱们村庄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红楼梦》第六回)

例(4)中,刘姥姥是一个生活经验丰富却只字不识的实诚农妇,她所使用的歇后语顺应了她的文化背景和性格。作为贾府的穷亲戚,身处底层,处境艰难,她对民间歇后语使用得得心应手,“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虽然言语粗鄙,却趣味横生,自然朴实,浓烈的乡野气息扑面而来。从以上分析可看出,《红楼梦》中歇后语的使用贴合人物的社会语境,在加强语境关联性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顺应语境的语言选择形式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使得作品带上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推动了交际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作为一种语言选择,歇后语在言语交际中明显地体现了对语境极富意识的顺应。尽管前人对歇后语进行了诸多研究,但针对歇后语的语用功能所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通过对《红楼梦》中歇后语在交际中的具体运用分析,可发现《红楼梦》中的歇后语用得流畅生动,切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是人物在不同语境下充分发挥歇后语语用功能有意识地进行顺应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Brown,P. & Levinson,S.(1987).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Verschueren,J.(2000).Understanding pragmatic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4] 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5]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