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康震范例6篇

百家讲坛康震范文1

从2006年开始,这位好玩的大学教授就不差钱了。他站在各式各样的讲坛上,口若悬河,赢得家财万贯。

10年炼成“大萝卜”

是央视《百家讲坛》让易中天火起来的,在此之前他不过是个普通学者,厦门大学的普通教授,但之后他就是“学术超男”、“学术明星”了。

在《百家讲坛》一夜走红,是易中天著作大卖的基础,阎崇年、刘心武,莫不如是。看上去只是一夜之间的事,但易中天单单是品读方式,就琢磨了10年,直到在《百家讲坛》一炮而红。

1995年开始,易中天就在考虑走向大众的问题。当时学术著作出版困难是普遍现象,他好不容易出了一本书,印数不多,但心里挺高兴。不久却听一个业内的朋友说,那本书翻了两页就不想看了。从此,易中天暗下决心,以后不写没人看的书。

易中天说自己现在就是个“大萝卜”:“第一是草根,第二是健康,第三个是怎么吃都行,你可以生吃,可以熟吃,可以荤吃,可以素吃。而我追求的正是这样的一个目标: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学术品位,大众口味。”这种诙谐、调皮的讲课方式,被认为是他在《百家讲坛》取得成功的关键。他用这种方式在大学里教学生,已经实践了很多年。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式是成功的。在厦门大学,易中天上课一直都是在最大的教室,而且人满为患,学生们都要提前占座。

在《百家讲坛》之前,易中天也上过电视。2000年,他就跟凤凰卫视合作,在《世纪大讲堂》讲过,可能是受凤凰卫视的覆盖率影响,这次和电视的接触并没有让易中天的名字“走出”厦门大学。

在《百家讲坛》,节目中没有主持人,没有无聊的提问,易中天可以自由发挥,做一个“传道授业”的老师该做的事,并且做得淋漓尽致。这是他所说的“搂草”。

当然,易中天也有私心――“让更多的观众认识我,喜欢我写的书”。他料到了央视这个平台可以扩大他的影响,但他万万没想到反响居然那么大。易中天火遍中国,跟着燎原的是他的著作。易中天名利双收了,这是他打的“兔子”。媒体只关注他打的“兔子”,而忽略了他的“搂草”功夫,易中天对此颇有微词。

两本书赚1000多万

2006年,易中天最火的时候举办了一次图书版权招标会。在这场全国关注的无底价竞标中,上海文艺出版社拿下了《品三国(上)》的版权,中标价格是起印55万册,版税14%(其中2%给央视国际)。版权竞标,这是国内头一次;巨额版税,在国内也是天价。以这样的高价出版这本书,很多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销量很快让这个担心破产,《品三国(上)》最后卖出200多万册。

第二年,《品三国(下)》出版了,火爆程度一点不亚于一年前的情形。在上海的签售活动中,易中天一天签出了8000多本,用掉了10支水笔。《品三国(下)》的印数是170万册,第一个月就发行了160万册。

仅靠这两本书,易中天拿到的税前版税达到了1110万元!有人调侃,易中天靠讲三国故事就能赚得钵满盆满,有史以来所有研究《三国演义》的学者所赚的稿费总和都比不上他,当年罗贯中写成《三国演义》付梓印刷,还得自掏腰包呢。

百家讲坛康震范文2

关键词 《百家讲坛》 电视传媒 电视文化

前言

当《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超级女声》等综艺选秀类节目在我国如火如荼开展之时,一个起初并不起眼的文化类栏目却在人们的不经意中进入了大家的视野,迅速成为了社会、媒体竞相议论和报道的焦点。它就是目前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科教频道的名牌栏目――《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栏目的走红确实是有点令人摸不着头脑。因为它“先天不足”。不具备成为一个名牌栏目的主客观条件。其节目内容学术性与文化味较浓;节目形式相对单一;而播出的时间更是无人问津的“睡眠时间”。

因此,2004年下半年。栏目开始实施新的定位策略。由原来的“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转变为“让专家为百姓服务”:由原来的大学讲堂转入演播室录制。《百家讲坛》的“翻身仗”是以阎崇年主讲的系列节目《清朝十二帝疑案》为标志的。从那以后,节目找准了自己的内容定位――传统历史和文化。具体来说,就是在电视上传播传统历史文化和知识,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邀请能说的名家,选择好话题,把话题说透。就这样,《百家讲坛》与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结下了不了之缘。至此,全新的栏目形式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并延续至今。

一、受众定位准确

长期以来,中国广大观众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接受的知识面比较窄。当然,这是受到客观地域、文化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但有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他们不仅渴望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更希望能够获得这些历史文化和传统知识,能够“取其精华,弃之糟粕”,以满足他们学习知识、提高修养的社会化需求,并能为我们当代所用。我国优秀的历史和文化,俨然成为了我们获取知识的宝藏。

就在这一背景之下,《百家讲坛》(2004年改版后)准确的把握了其栏目的市场定位和目标观众。栏目定位以传授优秀中国历史文化、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坚持大众化,不搞权威化:坚持民俗化,不搞学术化。”栏目将目标受众专门指向初中文化程度以上。锁定了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观众以及中原地区的广大农村观众、众多老年知识份子、爱学习的中年妇女、大中学生等。

根据《百家讲坛》栏目组调查,中原地区有很多农村人爱看《百家讲坛》。他们知道很多历史故事,但来源都以民间口头传说为主。《百家讲坛》中所讲的与他们知道的不一样,有些甚至截然相反,所以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他们渴望知识,但他们已有的知识都比较杂。缺乏系统的梳理。他们对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究竟是什么样并不很清楚。而《百家讲坛》正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可见,《百家讲坛》栏目找准了受众,摸清了他们的心理,因而能够广受关注、收视率节节攀升。

《百家讲坛》栏目能够在广大中原地区流行,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原地区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很多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和事件,很可能就发生在你我所处的地方。让观众备感亲切,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就能一下子拉近观众与栏目、与历史、与文化的距离。

二、题材选择得当

1.适应认知结构

电视节目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播知识、提高大家的文化修养,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必然要有一定的知识含量和专业深度。但是,电视不同于报纸,信息转瞬即逝,无法保存下来让观众慢慢思考和细细品味:另一方面。过于高深的内容也会大大限制节目收视群体的范围,使一般文化水平的百姓无法接受。这就会直接影响我们的传播效果。因此。在传播内容的选择上就要注意选题的可讲性,要选择受众易于接受并且专家也可以深入浅出讲解的知识。这个问题则涉及到了人们的认知结构了。

心理学家认为:受众对于自己所熟悉的知识和信息,会很容易将其纳入自己的认知过程,并与原来的知识经验进行比较与分析:而相反的,对于那些不具有相应知识经验,也就是不熟悉的信息。在接受过程中则会发生认知障碍,即难以理解或不愿意接受。为适应受众的认知结构,《百家讲坛》栏目选择了适合电视化手段的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充分挖掘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宝库。其原因就在于历史文化类题材往往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趣味性。适合讲解。它并不需要观众有深厚的文化储备和积累,就能够充分调动观众的感性思维。再配上电视这种比较丰富的传播媒介,更易于为一般的受众所接受。并能迅速产生共鸣和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相比之下,自然科学类选题逻辑严密,需要接受者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它适合用数学和公式来表示,而不适合用电视图像来解释。同时,它调动的是观众的理性思维,感性的画面加上理性的思考会使受众容易疲劳,产生接受的障碍。这也正解释了为什么《百家讲坛》开播初始无人问津,而改版之后迅速走红的疑问。

2.注重经典。体现时代性

《百家讲坛》栏目在选题时,兼顾经典重温和与时代相结合。体现了对历史传统的文化继承和发展。其策划了很多有关历史题材以及中国古典名著的经典选题,如《汉代风云人物》系列、《红楼梦》、《聊斋》、《西厢记》等。同时,在讲解这些历史选题时也非常注意与时代性的结合。如:在《老子智慧与现代式离婚》的讲座中,将老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和现代人的离婚现状相结合,把老子的话进行现代意义上的阐释,作为现代人的心灵鸡汤。在《孔庆东看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中,将金庸小说的爱情故事做了现代化的、模式化的归纳,分为几种:英雄美人式(如郭靖和黄蓉)、感动天地式(如杨过和小龙女)等。另外,《百家讲坛》还策划了诸如“身边的礼仪”、“购房的陷阱”、“婚姻家庭与心理健康”等与时下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当代话题节目。

其选题大多都是些观众有所了解但又不太深入的话题。其中既包含了经典。又注重与时代热点、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相联系。能就近说远、借古论今,自然形成了对普通观众的吸引力,提高了观看对节目的兴趣和期待。

3.注意延续。体现系列化

《百家讲坛》栏目的选题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就是其系列化。其非常注重节目的前后关联。呈现一种“集中火力,精耕细作”的态势。同一系列的选题由同一个主讲人或几个主讲人同时完成,内容上则是向纵向延伸。如:刘心武将《红楼梦》的讲座分为“揭秘秦可卿”、“贾府婚配之谜”等二十多讲。其中,针对秦可卿一个人物的分析就构成了一个独立的专题,探寻其“抱养之谜”、“生存之谜”、“被告发之谜”等。《清十二帝疑 案》则从努尔哈赤一直讲到宣统,将大清王朝的历代皇帝细细数来。

选题的系列化扩容了节目的信息量,增加了同一题材节目的总时长,给更多信息量的输出提供了可能性,也为演讲人的表演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并且。系列化的选题增强了节目的“厚重感”和份量。分散的主题容易使节目陷入单薄的陷阱,很难像系列化的节目那样集中火力就某个专题在观众心目中形成强烈的冲击感和震撼力。因而,《百家讲坛》栏目选题系列化的运作增强了节目的纵深感。使其作为学术、文学类栏目的厚重感和历史性得到体现。

三、表现手法新颖

《百家讲坛》作为一档学术性栏目,其在形式安排上。为了使讲述更生动、更能吸引人,在某些方面创造性的借鉴了电视剧制作的手法。简单地说,就是将讲述变得故事化和戏剧化。爱听故事是人的本性,电视有着天然的“讲故事”的优势,是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因为电视是一种叙事性的媒介,能满足人类对故事的渴望。这点在电视剧中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百家讲坛》讲述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叙事性的过程。故事化和戏剧化的运用使《百家讲坛》创造了电视媒体的影响力“神话”:使那些原来只有专业人士和少数观众关注的学术问题、文化问题、历史疑问。通过栏目的表现方式,变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1.把学术研究变成戏剧剧本

《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说:“实际上我们就是按照戏剧化的结构来做的,我们要和主讲人一起培养编剧的能力,把他们的学术成果变成剧本,让口播类节目故事化、戏剧性。”这些讲座与其说是学术探讨和说教。更类似于讲故事、说评书。在学术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戏剧脚本中的主角、配角。有情节、有冲突。《百家讲坛》真正的把学术成果变成了“剧本”。

2.寺巴系列讲座变成电视剧

通过戏剧剧本所演绎出来的,则必定将是一部生动的电视剧。并且。在学术的指引下,其必然是具有相当份量、具有学术和文化性的史实剧。《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说:“我们必须像好莱坞大片那样要求3、5分钟必须有一个悬念。悬念性、单线条和戏剧性是我们总结出来讲座节目和论文不同的地方。作为口播类节目必须要有悬念牵引。”他同时分析《清朝十二帝疑案》之所以成功一是老百姓已经不满足于戏说,希望能找到历史的真实。第二个原因就是一个“疑”字。悬疑永远都是电视剧的基本卖点,我们看电视剧最大的吸引就是命运未卜,悬疑丛生。

为讲好故事,节目打出了“悬念牌”。把每期节目内容编成一个故事,把人物命运和矛盾冲突设置成各种悬念。在每期节目开头时设置一个总悬念,紧接着专家在讲述中又设置层层分悬念,成为每段内容的衔接点和转折点。吊足了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也使得观众不愿离开电视荧幕。在节目进行中。专家用自己的学术见解解释、分析一个个疑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节目还把这些历史故事像电视剧一样系列化,一个接着一个讲。在每期节目结束之前提出下一个故事的悬念,将悬念贯穿始终。让人欲罢不能。

这种新颖的讲述手法。满足了人们听故事的愿望,让观众在享受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故事化、戏剧化的讲述,也赋予了《百家讲坛》栏目独特的审美特征,其恰到好处地处理了电视的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关系,是其栏目取得高收视率的制胜法宝。

四、结语

《百家讲坛》栏目的成功,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电视媒体的“神话”:也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了电视文化的功能。《百家讲坛》栏目是在新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电视文化的一种代表和象征。电视可以化铁成金,也可以积毁销骨。电视不仅是作为一种机器进入了千家万户。而且能够作为一种文化影响甚至支配着芸芸众生。这就是电视的“神话”及电视文化的功能。

百家讲坛康震范文3

2006年9月下旬的一天上午,一觉醒来的田震在刷牙时突然晕倒在地,男友张卫宁迅速地跑过来扶起她。

张卫宁祖籍福建,著名音乐人,乐坛资深唱片监制,曾为屠洪刚、孙悦、谢东、老狼打造过多张销量过百万的畅销专辑。他给田震制作的《田震》、《顺其自然》等歌曲专辑,将田震一步步推向了中国歌坛的巅峰位置。

张卫宁与田震的爱情之路很漫长。1994年,张卫宁在红星公社唱片公司认识田震之后,他执著地追求起这个女孩,不仅在音乐上尽心尽力地帮助她,而且在生活上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

2003年初,跟喜洋洋公司合作了3年的田震悄悄离开老东家。身为喜洋洋公司副总的张卫宁,为了能跟心上人在一起,他毅然离开公司,抛弃了如日中天的事业,跟着田震一起开始了流浪生活,直到后来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唱片公司。经过漫长岁月的追求,田震终于答应做张卫宁的女朋友。

当看到田震背上和手臂上没有摔着的地方也出现了青紫时,张卫宁紧张了。转眼一周时间过去了,田震身上的青紫伤痕越来越多,张卫宁将她送往医院。验血显示,田震血液里的血小板数量偏少。医生诊断说,她所患的疾病是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由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红斑狼疮、传染性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引起。

为了不影响母亲的心情和身体健康,田震特地跟张卫宁达成协定:除非万不得已,坚决不将她的病情“泄漏”出去,哪怕是自己的3个哥哥。

2006年10月的一天,好长时间没见到女儿的田母俸丽来到田震家。老人给田震撸起袖子时,发现她胳膊上出现了一大块青紫。老人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马上撩起女儿衣服的下摆,发现田震的背上也有几处青紫。老人一下子心疼得哭了:“幺女啊,你受这么大委屈怎么也不对妈妈说啊,是谁把你打成这样的啊?“妈呀,哪儿是人家打的呀!你知道你女儿的脾气,谁敢打我呢?”田震笑着说,“是我不小心摔的。”

不小心摔倒,怎么可能浑身是伤?老人怎么也不相信田震的解释,她马上给张卫宁打电话。张卫宁刚进家门,老人便劈头盖脑地质问起来:“你怎么把我女儿打成这样呢,她什么地方得罪你了,你下手这么狠?”

由于担心会将田震的病情泄露,张卫宁不得不默认是自己“打”了田震。老人;中过来就给了张卫宁两耳光,张卫宁咬着牙忍了,主动向老人认错:“伯母。我错了,我今后再也不敢动田震一根指头了!”

“今后。还有今后吗?如果还有哪个女孩敢跟你这样野蛮的男人生活才怪呢!”老人越说越气,最后她竟对张卫宁下了逐客令,让他离女儿越远越好。

田震再也坐不住了,她对母亲说出了实情。听了女儿的讲述,看了女儿的病历诊断书,老人羞愧不已,连连向张卫宁道歉,同时也被张卫宁对女儿真挚的爱情和对自己的孝心深深打动了:“孩子,我现在才终于明白,从小到大桀骜不驯、骄傲得像个公主的震儿为什么会选择你,她在你面前温柔若绵羊,是因为你比我想象中的好女婿还要好!”

确诊以后,张卫宁带着田震来到北京的一家大医院住院治疗。治疗过程中,田震的血小板数量开始上升,张卫宁发现,原本身体瘦弱的田震一天天胖起来。开始时他们很高兴,可是后来发现,田震竟然长到了150斤,体重增加了50多斤,脸上也长出了疙瘩……他们咨询医生,才知道这是注射激素的副作用。

田震很爱漂亮,她忍不住黯然落泪:自己现在一肥二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脸上又有许多红痘痘,以后怎么上台演出呢?一个歌唱演员如果不能上台,那么她的事业从此就彻底完蛋了。田震很爱张卫宁,她不想因为照顾自己而让张卫宁的事业受到影响。一向坚强的田震变得易怒且绝望起来,她甚至产生了放弃治疗的想法。

看到心爱的人变成这样,张卫宁看在眼中痛在心里。多少次田震想自暴自弃,但是他一直给她打气:“这是小病,只要配合医生治疗,一定能够治好的。”

在田震住院的日子里,张卫宁将田震护理得无微不至。当他打听到木耳、粳米、大枣、冰糖等食物加在一起慢火煮熟食用,能减轻病症时,他不厌其烦地每天给田震熬粥。后来,他听说喝白鸡冠花蛋汤加白糖有利于病情的康复,于是他在熬粥的同时,又熬白鸡冠花蛋汤。

一天,田震绝望到了极点,她将输液管拔掉,将药扔掉。张卫宁非常理解田震。她是一个脾气很倔的人,当年母亲在生下她后两个月就将她送到了北京门头沟农村的姑妈家,直到9岁才把她接回城里,农村的岁月让田震形成了自然质朴无拘无束的性格,她泼辣得像朵刺玫瑰。

怎么让女友走出绝望,接受治疗呢?张卫宁再次来到田震的病房,却不像往日那样对她嘘长问短,而是庄重地说,他是来辞行的,他要离开北京回福建老家了,他不想做音乐了,他决定把经营得蒸蒸日上的21东方唱片公司转让给别人。

田震不再保持沉默:“公司经营得很好,为什么要转让呢?”“我想转让就转让,我是公司的总裁,我有这个权利!”张卫宁说,“我做了这么多年音乐,觉得太累了,我想休息,或者改行做其他不用太操心的生意。”

“我不是你女朋友吗?你做出这么大的决定,为什么不跟我商量一下呢?”田震生气地说,“你这样做尊重我吗?虽然你是总裁,但是这家公司是我与你一起打造起来的啊!”

“是的,你是我的女朋友,我转让公司是应该与你商量!可是,我是你的男朋友,我无微不至地照顾你,鼓励你,希望你能早日康复,你为什么要拒绝治疗呢?你尊重过我吗?”张卫宁冷漠地说,“我的唱片公司因你而红火,你现在不治疗了,我的公司失去了你,我的公司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田震语塞,张卫宁的语气随即变得温和起来,他坐下来苦口婆心地说,她所生的病并不是大病,如果配合医生的治疗,应该很快便能康复;如果她不配合治疗,病情将会恶化,而恶化的结果不仅是她将失去已达到顶峰的事业,也将让他的事业一蹶不振;更可怕的是,会给她尚未从失去丈夫的阴影中走出来的年迈母亲带来不可预知的影响……

田震终于低下了头:“对不起,我差点辜负了你和亲人对我的真心关爱!”张卫宁一把将田震拥入怀里:“你答应过我的,你会在2007年穿上嫁衣做我的新娘,可是这场从天而降的灾难打乱了我们的计划。但是,这场灾难再次考验了我们,你一定要配合治疗,尽快康复出院。”

是的,就为了做张卫宁美丽的新娘,自己也应该坚强地与疾病抗争!田震的眼睛湿润了。

2007年1月,张卫宁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了,田震的双腿出现针尖样出血点,血小板降到26×109/L。按照医生的意见,要给田震加大激素量。但是这样一来,一方面她的身体会继续发胖,一方面治疗效果极不稳定。他们最终决定放弃西医治疗,回到家里用中

药调养。

张卫宁听说石家庄一家医院的血液中心对治疗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很有经验,他马上赶到该医院买回药。取得一定疗效后,张卫宁干脆带着田震来到石家庄,住进了这家医院。专家在对田震诊断检查后,对其进行了以滋阴清热、止血益气为主的治疗,服用中药的同时,在饮食上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进行辅助治疗。

在石家庄的日子,张卫宁依然寸步不离地照顾田震。2007年2月的一天,当医生在给田震输营养液时,因为营养液太冷,张卫宁怕田震受不了,而且营养液不能放到微波炉里加热,在征得医生同意的情况下,他撩开了衣服,将营养液放在自己的衬衣里面用体温加热。带着体温的营养液输入田震的体内后,田震不再像以前那样冷得发抖。此后,凡是输太冷的营养液时,张卫宁都会用自己的体温加热……看到一个大男人如此的细心,医护人员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刚住进医院的那阵子,田震对药物的反应很大,吃什么东西都没胃口,而且吃一点儿后就会恶心、作呕。有一天中午,刚刚吃过饭的田震突然“畦”地一声吐了起来,张卫宁连忙用手接住女友的呕吐物,床铺没有被弄脏,张卫宁的手和衣服却被弄得一塌糊涂。

张卫宁是一个爱干净的人,看到自己将男友弄得如此狼狈,田震的心里既尴尬又感动。张卫宁却柔情地笑着安慰田震:“古人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只要你能尽早康复,我愿意为你做任何牺牲!”

看到张卫宁丢下繁忙的工作,在医院里跑上跑下像个陀螺似地围着自己转,躺在病床上的田震想到很多:每当自己处于人生低潮时,张卫宁总是那个最关心她的人;当她小有成就时,比她还高兴的人也总是张卫宁。

性格大大咧咧的田震嘴上没有表达感激之情,但她在日记中写道:“卫宁,以前你对我好我也很感动,但是心中对你这份爱的感受,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平常圈内的朋友总和我开玩笑:如今的夫妻都靠不住,何况男女朋友了。通过生病这件事,我深刻地感知到了你对我的深爱,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爱你了!”

每隔一段时间,张卫宁即使再忙,也要带着田震去密云水库。田震最爱密云水库了,看着平静的水面,她的心不再有尘世的喧嚣和嘈杂,变得很清净。她时常在湖边一呆就是两三天,她太喜欢享受这种大自然对人身体和心理的洗礼了。面对这片美丽的水域,她突然悟到自己就像是大大小小的河流或者小溪,最终这些河流小溪都要流归大海,而浩瀚慷慨的大海就代表着大自然。

一边接受治疗一边积极锻炼身体的田震,在老朋友成方圆的介绍下,加入了有刘晓庆、任静、付笛声等当红明星参加的明星羽毛球队。

看到爱人重新恢复了以前那种阳光、个性且才情四溢的样子,张卫宁非常开心。张卫宁爱田震,就因为田震执著地做着自己的事,不管是在歌坛还是运动中,都做得挺好。张卫宁喜欢田震那种参透了得与失的豪迈性格,也喜欢田震在经历风雨的濯洗后依然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一颗淡定的从容心。

在张卫宁的关爱下,田震渐渐康复,她的血小板数量恢复正常,身材也恢复了苗条袅娜,精神更是恢复“元气”,她对生活充满激情。为了表达对心上人的感激,同时也向朋友圈和文艺圈表示自己病愈并将复出,田震在2007年11月7日张卫宁生日这天,当着众多朋友和歌迷的面,动情地献唱了经典老歌《执著》:

“每个夜晚来临的时候/孤独总在我左右/每个黄昏心跳的等候/是我无限的温柔/每次面对你的时候/不敢看你的双眸/在我温柔的笑容背后/有多少泪水哀愁/不管时空怎么转变/世界怎么改变/你的爱总在我心间/你是否明白/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注定现在暂时漂泊/无法停止我内心的狂热/对未来的执著/拥抱着你oh my baby/我看到你在流泪/是否爱我让你伤悲/让你心碎……”

百家讲坛康震范文4

[摘要]:

一直以来央视十套的《百家讲坛》都被视为是大众传媒与高雅文化联姻的成功典范,在“阳春白雪”精英文化与“下里巴人”大众需求的平衡中,《百家讲坛》不仅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掀起了大众读史研说的极大热情,更用自己的传播之道造就了阎崇年、于丹、易中天、王立群等一批“学术明星”,从而构成了当今社会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然而,再美丽的花也有它盛开和凋落的周期,昔日红遍中国的《百家讲坛》如今却不得不面对因大众审美疲劳而带来的尴尬。“帝王将相”的故事已经开始让观众昏昏欲睡,曾经的“学术明星”也在大众的激烈争辩以及冷漠的反应中体会着或被“掌掴”或被“传纸条”的无奈与痛苦。《百家讲坛》在今天到底暴露出来怎样的弊病,在未来又该用怎样的“良方”去医治?本研究将立足这些问题,力图通过对北京、上海、广东地区的收视率以及不同地区收视群体的横向收视差别的分析以及三个市场中总体收视率最高地区的收视率纵向(时间)变化的分析来勾勒出《百家讲坛》的收视轮廓,以便为“明日黄花”的《百家讲坛》找到一个新的出口。

(接上)

六、典型地区纵向分析

上面对于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百家讲坛》的收视情况进行了一个横向比较,从中可以看到《百家讲坛》在不同地区上的收视差异和特点,但是如果要想完整的分析出《百家讲坛》的收视情况以及在未来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单个典型地区收视的变化分析。下面就以北京这个典型地区为样本,对《百家讲坛》的收视进行纵向的分析。

(一)典型地区的选取说明

[图8A]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图8B]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在展开纵向分析前,有必要对纵向分析典型地区的选取进行一些说明。在纵向分析中之所以在北京、上海、广东三个地区中选取北京地区作为纵向研究的样本,原因主要有两条:第一,北京地区《百家讲坛》的年均收视率在三地区最高,年均收视千人数也最多(如图[8]所示)。第二,在各月收视率的变化上,北京的波动也最大(如[图8A]中所示)。因此,选取北京地区作为分析和研究的样本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二)北京地区的收视变化特点

1、总体收视“波浪起伏”

[图9A]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图9B]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总体来看,2007年全年《百家讲坛》北京地区的收视是呈波浪式起伏的,[图9]为北京地区全年收视曲线图和各月收视率列表。从图中可以看出,《百家讲坛》在北京地区的收视在3-5月和9-11月两个阶段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结合2007年《百家讲坛》播出的节目表可以发现,两个阶段尤其是9-11月份出现明显收视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重播节目影响收视率

通过2007年《百家讲坛》播出的节目表显示,3-5月以及9-11月两个阶段出现收视下滑的一个原因是由于《百家讲坛》安排了大量的重播的节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收视率的表现。[6]

(2)“红色讲座”影响收视率

[图10A]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图10B]

[图11A]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图11B]

但是,重播还不是《百家讲坛》收视率下降的唯一因素,其实一些《百家讲坛》安排的经典讲座的重播也并未使《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下降,如[图11]中所示,一些经典的《百家讲坛》节目在重播时的收视率依然坚挺。通过[图10]和[图11]的数据曲线和对应播出的节目可以发现,一些“红色讲座”登录《百家讲坛》也是影响月平均收视率下降的一个原因。[图10]中5月1-5月4日播出的《百家讲坛-红旗渠的故事》的收视率就要明显低于当月其他一些节目的收视率。如果说这里面还有“五一”长假影响的话,那么[图11]中红色讲座《百家讲坛-杨子荣》则也映证了这种推断的可信性。[图11A]中7月收视率曲线直白的显示,7月1日-7月5日播出的《百家讲坛-杨子荣》的收视率为7月最低的收视率。

(3)过于学术化的讲座影响收视率

[图12A]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图12B]

除了节目风格的改变以及重播是导致收视率下降的原因之外,一些过于学术化的讲座也是《百家讲坛》收视率下降的一个诱因,[图12B]显示,9月18日-9月30日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主讲的《玄奘西游记》系列讲座是首播,但是他的收视率通过[图12A]的收视曲线显示,并未有明显的上升,并且相较于重播的讲座的收视率还有所下降。究其原因,在于《玄奘西游记》的内容相较于《王立群讲史记》,《易中天品三国》和《于丹讲论语》的内容来说更加的小众化,一些佛教内容的加入使节目显得有些学术化较强。一些内容很难在观众中产生兴趣和共鸣,从而使一些观众放弃收看最终收视率下降。

1、在收视起伏中收视人群表现各异

上面提到北京地区的《百家讲坛》收视经历了“起起伏伏”的态势和变化,尤其是从[图9A]中可以看出,8月到12月北京地区的《百家讲坛》的收视率更是经历了“从低谷到高潮”的转变,在这期间,不同的收视人群在收视起伏中呈现出不同的典型的特点。

(1)各年龄段收视群体总体收视起伏与总体收视波动相吻合

[图13]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通过[图13],再结合[图9A]可以看出,各个收视年龄段的收视曲线基本都与总体收视率曲线的走势相同,呈现出“先抑后扬”的态势,但是这其中也有“异端”,55-59岁这个年龄段的收视率走势就有些与众不同。在9-10月份这个阶段,这部分人群的收视率是上升的,而在10-11月却又有所下降,但是在11月-12月间,这个部分人群的收视也是上升的,且上升的趋势要高于其他人群,这其中原因不得而知,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这里姑且作为一个遗憾以供以后进行研究。另外,15-19岁这部分收视人群的收视从8月开始到12月一直以来都是下降的。

(2)公务员,高中生的收视率持续下降

[图14A]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图14B]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在职业收视轮廓方面,大部分职业群体8月-12月的收视变化与总体收视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但是这其中公务员群体的收视曲线却一直在下行(如[图14A]所示,),虽然从[图14B]中可以看到,10月-11月这部分收视人群的收视率有所抬头,但是从11月开始这部分人的收视率却又出现了回落,并且从[图14B]的公务员全年收视情况来看,总体也是呈下行的态势的。

[图15A]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图15B]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与公务员收视情况变化想类似的还有15-19岁年龄段高中生阶段的人群,在[图15B]8月-12月的收视曲线中可以看到,北京地区15-19岁这部分收视人群的收视率是在一路下行并在持续在低位徘徊的,这和8月-12月整体收视情况“先抑后扬”是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其他的教育程度的受众的收视变化还是和整体的变化是一致的,并且其他学生阶段的收视变化也和总体收视保持一致并增长强劲(如[图15A所示]),这从[图15B]15-19岁高中生年龄段收视低迷但是学生收视率在11月后出现上扬(如[图14A所示]) 便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

(三) 纵向分析小结

综合北京地区收视的变化,尤其是3-5月,8-12月这阶段的收视情况,以及2007年《百家讲坛》的收视节目表的情况可以纵向分析出以下的一些推论。

1、《百家讲坛》在北方市场拥有固定的收视群体

这从4月份,9月份,10月份随着《百家讲坛》节目多以重播节目播出为主随之带来收视率下降而随着新的节目的出炉整体节目也随之回暖便可以看出,如果说不是固定的收视人群来关注《百家讲坛》,就不可能出现节目一重播收视率就变化的问题。当然,《百家讲坛》也应当更加具有魅力,著名的电视剧《西游记》已经在电视荧幕上播出了20余年依然可以收视强劲,除了一代代新的受众之外,老观众的“百看不厌”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重播可以接受,但是前提应当是而且必须是“百看不厌”的精品,在这一点上显然《百家讲坛》还要更进一步。

2、《百家讲坛》不应当定位不稳

虽然说目前在社会以及舆论上对于《百家讲坛》的内容皆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存在颇多非议,但是毕竟是靠着这样的定位才吸引来了庞大而固定的收视群体。在[图10]到[图12]的分析中可以看到,随意的加入与《百家讲坛》整体地位不符的内容讲座,必然会造成收视的下降,而产生收视下降的原因,根据数据综合的显示就是固定受众的流失。这样的数据分析结果的启示是,如果将来《百家讲坛》进行改革,绝对不可以是“狗尾续貂”,片面的“小修小补”,必须是“彻头彻尾”从节目定位到核心理念的颠覆式改变,否则造成的结果必然会是已有收视人群的流逝以及新兴收视人群的“难产”。

3、《百家讲坛》需要新内容和新面孔

王立群,阎崇年、于丹、易中天这些被《百家讲坛》捧红的学术明星如今已经成为了《百家讲坛》的常客,虽然说他们的出场就代表着收视率的上扬,但是通过分析发现,他们过多的处境也会让观众产生“收视疲劳”。因此,新内容、新面孔的出现就变得十分重要。2007年11月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讲授《李清照》,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走上《百家讲坛》讲授《武则天》,北京地区的总体收视率顿时又开始上扬(如[图9A]所示)的情况正说明了这一观点。但是新内容和新面孔的出现也需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自然是讲授人要有丰富的学识和语言的表现力,毕竟作为演员最少的电视节目,讲授人的魅力对于观众的吸引有着很大的作用;第二,就是讲述的内容不能太边缘化和学术化,早期的《百家讲坛》收视率之所以萎靡不振就是因为过于学术的内容窄化了收视的人群,收视率一直无所进展。

4、《百家讲坛》在北方市场面临着潜在收视群体的流失

高中生阶段是获取知识的黄金时期,但是从[图15]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场中高中生阶段的学生的收视率却不令人满意,即便是在《百家讲坛》新人登场,整体收视率上扬的情况下,15-19岁高中生年龄段的收视人群却在流逝,而这些在未来几年主要的潜在收视人群的收视率的流逝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说目前还无法得出为何这部分人群以及公务员人群收视流失的真正原因,但是找到它并对症下药是十分紧迫以及重要的。

七、结论与启示

通过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横向比较分析以及典型地区——北京地区的纵向的分析,我们可以从2007年《百家讲坛》收视表现中得出如下的几点结论:

(一)《百家讲坛》机会与挑战并存

通过三个地区横向的收视分析以及北京市场的纵向收视轮廓分析可以看到,以讲述人文科学知识为主的《百家讲坛》在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地区有着巨大的收视群体,而在南方,由于文化的差异,媒体认同度的缘故,收视率呈现出“越南越低”的趋势。但是,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收视率较低的南方地区收视人群整体素质较高(广东地区收视人群学生、公务员居多,上海地区暑期学生收视率上扬)的事实表明,《百家讲坛》未来在这一地区有着强劲的收视潜力。而在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地区,虽然说整体的收视率一直较高,且在经过了“起起伏伏”的收视率波动后,在年终整体收视率又回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公务员、高中生等素质较高,潜在的收视人群的流失却给未来的《百家讲坛》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让北方这些收视人群重新拿起遥控器选择《百家讲坛》并同时不使具有潜力的南方地区的收视人群流失,是未来《百家讲坛》所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二)《百家讲坛》的内容需要变化,理念需要革新

从北京地区8-12月的收视曲线以及对应播出的节目可以看出,新面孔、新内容对于《百家讲坛》是多么的重要,数据的事实再一次证明:一个节目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才可以有持久的生命力。但是这种革新仅仅是“治标之策”,《百家讲坛》要想让所有的收视的群体都有一个大的变化,唯有“刮骨疗毒”的理念革新——突破现在“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怪圈才可以有长久的发展。

(三)《百家讲坛》在雅俗共赏的前提下定位不宜多元化

“雅俗共赏,让学术走向民间”是《百家讲坛》得到大众收视认同的一个根本的原因。未来的《百家讲坛》由于现实中暴露的问题确实是需要一些改变,但是“面向大众”的这个前提不应当动摇。此外,《百家讲坛》定位可以改变,但是由于其节目自身的特点,应当坚持单一的价值取向和地位,否则定位多元化带来的必然是收视群体的分散化,而没有固定的收视群体,是任何一个节目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总之,通过2007年《百家讲坛》三地的收视横纵向分析可以看出,《百家讲坛》只有不断的自我的超越和自我的更新才可以有更大的前景和更光明的未来。

[注释]

[1]冯韶文,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级研究生,负责本文表格的制作,数据挖掘,论文框架的搭建以及分析小结,结论的写作;王莹,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研究生,负责本文原始数据查询,整理,数据描述,研究背景研究写作以及文章最后的校对。

[2]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20180.htm

[3]娄可伟,《电视媒介传播精英文化的有效路径——谈的文化传播力》,《中国电视》,2007年12期

[4]陈明,丁智擘,《百家讲坛—成功背后的隐忧》,《视听界》,2006年02期

百家讲坛康震范文5

张卫

5月31日,美丽的榕城迎来了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暨中国奶业展览会。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健康发展”,主要分析当前我国奶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奶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荣凯,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刘成果、会长高鸿宾,农业部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领导、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农业厅以及福建省畜牧兽医局领导出席了大会。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首先讲话。

他指出,当前我国奶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奶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奶业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一个标志性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奶业发展既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挑战,也面临着调结构、转方式,不断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的重大任务。我们要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按照“稳产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严格监管保安全”的思路,一手抓奶业生产发展,一手抓质量监管,推动奶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奶业。

随后,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荣凯也进行了致辞。他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福建有区位和支撑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畜牧业就是本省重点扶持发展的四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发展的势头良好。

2014年全省肉蛋奶主产量达到255万吨,生猪、蛋鸡、肉鸡、奶牛规模等在全国居前列,其中奶牛5万多头,牛奶产量16.5万吨,乳制品销售达到80亿。福建省奶业虽然总量不大,但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规模化。全省奶牛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尤其是主厂区南平市奶牛养殖规模化达到99%。二是单产水平高。全省规模奶牛场平均单产年超过6.5吨,主产区的南平市更高一些,达到7.17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5.3%。三是品质优。主产区南平市的生鲜奶年平均乳蛋白率每百克达到3.1克以上,高于国家的标准。特别是巴氏鲜奶快速发展,2011年以来巴氏鲜奶销售量都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订户达到130万。四是病害少。福建省是全国率先实行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净化的地区,每年都开展两次检测,检测结果都达到净化的标准。

最后他说,“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暨中国奶业展览会在福建召开,体现了农业部和中国奶业协会对福建的关心和支持,也为福建省推进奶业特别是巴氏鲜奶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将以这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和兄弟省市区的交流与合作,不断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水平,推动现代奶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奶产品的供应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上,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会长作了“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健康发展”的主旨报告。他强调:“总体看,我国奶业发展态势良好。虽然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是发展中、转型中、调整中必然要遇到的。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唯有转变奶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产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与会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奶业总体态势良好。

从养殖看,“一降两增三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良好。奶牛存栏1460万头,同比增长1.3%,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牛奶产量3725万吨,同比增长5.5%,接近历史最高水平2012年的产量(3744万吨);占我国奶牛80%以上的荷斯坦牛及其改良牛平均单产达到6吨,提高了500公斤,9吨以上的奶牛达到了130万头;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5%,提高了3.9个百分点;规模牛场和小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整体水平超过90%。2014年国家投资改扩建奶牛养殖场1000个,支持养殖企业进口良种奶牛19万头,优质奶源基地进一步扩大。全国共建成高产优质苜蓿生产基地150万亩,形成了100万吨商品苜蓿产能,“好草养好牛、好牛产好奶”的愿景正在实现。从农业部公布的抽检结果看,全年抽检生鲜乳样品2.6万批次,三聚氰胺等检测全部合格,没有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在“增长”、“提高”和“良好”的同时,也有奶价下跌的遗憾。2014年2月份,10个主产省区生鲜乳价格4.27元/公斤达到历史高位,之后持续下跌,年底降至3.79元,导致效益下滑。

从加工看,乳品加工产量略降而利润增长,乳制品质量总体良好。2014年乳制品产量2652万吨,同比下降1.2%,其中液态奶产量2400万吨,同比下降0.9%。这是1999年国家统计局开始公布乳制品行业数据以来的乳制品产量首次出现下降。虽然产量略降,但利润增长。631家规模以上乳品企业销售总收入3298亿元,增长16.5%;利润225亿元,增长25%。从食药总局公布的抽检结果看,全年抽检乳制品样品1312批次,覆盖29个省份的488家企业,不合格样品数12批次,不合格率0.9%;全年抽检婴幼儿配方奶粉样品1365批次,覆盖国内全部100家生产企业的产品,不合格样品数44批次,不合格率3.2%;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样品23批次,不合格率1.7%。

从消费看,市场消费群体逐渐扩大,电商销售渠道异军突起。2014年受经济形势总体下行的影响,乳制品市场也呈现出低迷疲软,这从乳品加工企业的生产量下降可以得出结论。从一些上市知名企业的报表看出,知名品牌产品的畅销反映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是对品牌的质量信任。尽管目前常温奶占乳制品消费市场的主导地位,但2014年巴氏杀菌奶、酸奶的销售量在稳步增加,奶酪销量也在增加,这些都反映了消费者对乳制品的认同和产品多样化的需求。近两年互联网销售的异军突起,成为乳品加工企业新的市场销售渠道。君乐宝公司利用电商渠道推出了每罐(900克装)130元的婴幼儿奶粉,在“天猫双十一”活动当日销量排名第一。新希望乳业也利用电商渠道推出了每罐(900克装)99元的原装进口合资婴幼儿奶粉。打开网络商城页面,乳制品销售很是抢眼。“互联网+”的新市场销售渠道,满足了新一代网络消费者的需求。另外,2014年学生饮用奶供应量达到69.5万吨,大约占到常温奶市场的4.6%,尽管占比不大,但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目前覆盖2240万学生。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今年年初以来,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卖奶难”和倒奶杀牛的情况,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农业部和相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迅速行动,采取下发紧急通知、推动乳品企业收购、开展复原乳检查、修改完善收购合同等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卖奶难”。与年初相比,目前“卖奶难”已有明显好转,但压力仍然较大,需要大家继续努力,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协会、企业等多方力量,积极协调乳品企业与养殖奶牛场(户)建立起生鲜乳收购合同关系,按照合同保证收购,努力做到不拒收限收、不倒奶杀牛。

除“卖奶难”紧急情况外,行业发展还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老问题,有的是新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奶业发展区域布局不合理。我国80%以上的奶类产量在北方,而50%以上的消费在南方,导致“北奶南运”和常温奶市场份额较高。二是奶业产业竞争力较弱。我国奶业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成熟,其产业竞争力较弱,主要是奶畜品种单一、优良品种份额不高;优质饲草料供应紧张,缺口较大;环保要求较高,粪污治理压力较大;乳品品种单一,供需调控能力较弱。三是产加销不协调发展的压力较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短期行为严重。奶牛养殖处在弱势地位,生产风险大、利润低,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认为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立足国内实际,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将传统奶业转型升级为现代奶业,从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消费等全产业链着手,重点是“两推、两调”。

“两推”,即推进适度规模养殖和推进产业一体化。规模养殖要讲究适度,不是越大越好,要考虑资源、气候等多种因素,确定适宜的规模大小。一体化是“产、加、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要因地制宜地多途径推进产业一体化。

“两调”,即调整草畜结构和调整乳品结构。我国区域广阔、气候各异,仅荷斯坦牛一个品种难以胜任,奶畜品种宜多元化。我国液态奶产量中约80%以上是超高温灭菌乳,干乳制品中以奶粉为主,奶酪、奶油、炼乳等较少,品种结构比较单一。品种结构单一,加工和消费也比较单一,既满足不了消费的多样性,也降低了市场供应的调控能力。因此要协调发展常温奶、巴氏奶、奶酪、奶油、炼乳等,充分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推动巴氏奶生产。要严格液态奶“标鲜、标纯、标复”三标,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主旨报告为大家指明奶业发展大方向的同时,为增强技术的交流和研讨,大会还设置“海峡两岸巴氏鲜奶论坛”、“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工作会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暨中新奶业论坛”、“中德奶牛育种论坛”、“中荷奶业合作的机遇与挑战”、“优质乳生产技术研讨会暨饲料饲养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会议”等共计18个分论坛,专家报告82个,其中外宾报告23个,为广大奶业行业同仁带来了一场技术盛宴。

在众多分论坛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第四届海峡两岸巴氏鲜奶发展论坛,可容纳400余人的会场座无虚席,个别演讲甚至出现爆满拥堵现象。在该论坛上,与会专家及乳品企业对发展巴氏鲜奶的社会价值取得了共识,共同发表了“福州宣言”,提出发展巴氏鲜奶既能让老百姓喝上真正的好牛奶,又将倒逼乳品企业加快奶源基地建设,提升我国奶业的整体质量水平,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对推动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巴氏鲜奶,将引领中国奶业新未来。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高级研究员、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宋亮表示,“中国人已经解决了喝奶问题,现在进入到喝好奶的阶段。低温巴氏鲜奶代表了高品质牛奶。”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加启也表示,在液态奶中,巴氏鲜奶需要优质的原料奶,加工过程的能耗低,是优质、低碳、环保型乳制品。

据介绍,在英国、美国、韩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巴氏鲜奶的消费量已占整个乳品消费的90%以上。但在中国大陆,目前巴氏鲜奶的市场占有率只有20%左右,与国际消费主流形成巨大反差。

百家讲坛康震范文6

——村官代表典型事迹发言稿

我是冯志恒,2015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同年7月考取选调村官,现任东李镇张官屯村支部书记助理。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不求重于泰山,只是希望我的人生能够更有价值,这也是我选择大学生村官这条路的原因。我出身于农村,对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对这些淳朴的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农村实现小康有一种深深的期盼和追求。

初心——让老百姓获得更多实惠

   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一直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从“蒜你狠”到“姜你军”,农产品价格的一路狂飙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但对于蒜和姜的提供者却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实惠,出现了“农民贱卖、市民买贵”的问题。如何才能带领农民走出市场困局?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后,电商创业风靡一时。我也在思考,是不是也可以用互联网和我的知识和热情为老百姓做点什么呢?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了解,我镇的农产品品质好又有特色,却卖不出好价钱。要知道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名声只靠口口相传是走不了多远的。于是我给乡镇领导提出发展农村电商的建议,得到了镇领导的大力支持。东李镇的农村电商小康路也就从那时候起,绘制出了一幅蓝图。“引进来,走出去”便是我实现小康梦的途径。

笃定——让农村电商生根发芽

  农村电商的发展核心是什么?我认为,是以更好的价格将咱老百姓生产的农副产品卖出去。“引进来”,便是将农村电商建立起来。在我的努力下,镇党委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出资20余万元修建了夏津县第一家乡镇农村电子商务基地——东李镇电子商务创业园。2015年9月创业园建成开园。第二天起我便开始了信息采集的工作。我走街串户,一家一户地走访。与农民聊天谈心,一边讲什么是农村电商,我们能利用电商创业园这个平台卖什么;一边调查农民家里都生产哪些农副产品。走访的过程是很艰辛的,虽然我是以党委政府的名义去走访,仍旧被人误解是在搞推销,被人从家里请出去,或者是爱答不理。有时候一天下来毫无收获,曾经一度想过要放弃。但是村里的一个姐姐彻底打消了我的这个念头。第一眼见她时,带给我的是震惊,一个没有右胳膊,左胳膊仅有两根手指,走起路来还很不方便的人,脸上却始终是笑意盈盈。就是这个姐姐,她自己打理着一家淘宝店铺。那天我含着泪水听她讲述创业的艰辛,她用两根手指撑起一片天,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帮她?我一天一天地坚持下来。先后走访了合作社20多家,农户100余户,利用网上检索的20多家免费农副产品信息平台,帮助农户在网上农副产品信息,扩大宣传面。

融入——先从自我改变开始  

为普及农村电商思维,我自学基础知识,当起了东李镇电子商务创业园的“土讲师”。创业园建成至今,我已开设农村电商基础知识培训班10余次,先后培训群众500余人。很多听过我讲课的人在街上遇到我都会亲切地称呼“小冯老师”,每每这个时候都会感觉无比的自豪。我还开办了一个“小冯办事”的项目,为老百姓提供网上代购商品、网上售卖农副产品、网上订票、网上充话费等一系列免费服务事项。张大哥是小冯办事的第一个受益者,那天他找到我说,“我想买些装地瓜用的手套,你看看能买吗?”三天后,张大哥拿着刚到货的手套又找到我,说“网上买东西这么方便,价格还低,小冯你不说,我到现在还不知道啊。”

坚持——走好电商发展每一步

  2015年10月,为更好地帮老百姓在网上销售农副产品,我在镇政府的支持下,申请成立了夏津县富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了阿里店铺及微店铺,同时帮助有条件的农户开设自己的网上店铺。11月初,我自学微信公众号的创建编辑,成功注册了夏农之家微信公众平台,大大地提高了农副产品交易和三农信息的效率。12月下旬,东李镇举办了以普及电商知识,促进农资下乡为主要内容的夏津县第一届县上线下团购节。活动为期三天,到场商家40余家,参与群众3000余人,促进成线上线下成交额达40余万元。2016年9月初,我利用轻松筹平台,3天帮助老百姓在网上售卖地瓜10余吨,运发快递2600多箱,销售额达53000余元。目前,利用地瓜众筹所得善款全部投入张官屯村闲置宅基地进行香椿种植,网上售卖,返利贫困户的电商扶贫项目中,电商扶贫也成为我镇扶贫工作的一大重点,我们的电商小康路也将越走越宽广。

前行——收获的不仅仅是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