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与阴谋范例6篇

爱情与阴谋

爱情与阴谋范文1

关键词:戏剧; 比较; 主题; 情节; 矛盾冲突

一、引言

德国著名剧作家席勒的剧本《阴谋与爱情》(1784)不但在德国戏剧世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国也深受读者和观众的喜爱。1934年上海出版了张富岁翻译的《阴谋与爱情》的中译本,1955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廖辅叔的译本;在此之后的几十年里《阴谋与爱情》又多次被重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艺术剧院的艺术家们早在建国初期就把《阴谋与爱情》搬上了我国的舞台,并且在时隔近三十年后,他们又一次公演了这部戏。

一部德国戏剧能够这样吸引中国的观众和读者,是不多见的。即使是现在,如果你重拾席勒的这个剧本,你也会因为宰相和他的秘书的卑鄙行径而咬牙切齿,会为菲迪南的上当受骗而心急如焚,更会随着露易丝的心碎而泪流满面。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呢?笔者认为是两种文化共同戏剧观和爱情观点赋予了中国读者和观众理解和欣赏这部巨著的能力:席勒的这部戏剧,在主题、故事情节及戏剧冲突的安排等方面,和我国的某些著名古典戏剧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忽略了那些使人陌生的外国名字,作为中国读者,你甚至不会觉得这是一部外国戏,本文以《西厢记》为例作以对比分析,向我国观众和读者展现一部似曾相识的德国戏剧。

二 、主题和故事情节

     《阴谋与爱情》是以青年人追求平等的、自由的爱情为主题,来表达反封建的思想。通过描写青年人追求自由爱情来表达人们对封建制度的愤恨和反抗,这也是中国读者和观众再熟悉不过的了。从古至今,这样的戏剧题材在我国数不胜数,《西厢记》就是这方面的经典之作。这两部戏剧的作者不约而同地选择"追求自由的爱情"作为表达反封建思想的武器,是有历史原因的:就席勒而言,《阴谋与爱情》是他狂飙突进时期的作品。追求自由、个性解放是当时时代思想的核心内容,而追求自由的、不受封建制度制约的爱情,则是体现年轻的狂飙突进者的这一要求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成为了当时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德国同时期的作品,歌德的《少年维特只烦恼》也选择了这样的主题。《西厢记》作者王实甫生活在废除了科举制度的元朝,当时的封建制度十分残酷,明目张胆地表达对当时封建制度的不满是非常危险的。同时,作为一个与勾栏歌妓有着密切关系的"风流才子",王实甫是以爱情作为其作品的主题也不难理解。

《阴谋与爱情》是一部爱情悲剧,而《西厢记》从形式上看是一部爱情喜剧,但两部作品所遵循的却是同一个常见的爱情故事模式,即产生爱情、受到阻挠、反抗并出现转机、对方设下阴谋、阴谋败露、结局:在《阴谋与爱情》中,宰相之子斐迪南由于向琴师学琴,在他家里和其女儿露易丝相见并一见钟情,随后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斐迪南之父的强烈反对,因为他要让儿子斐迪南和公爵的情妇结婚,以谋取政治利益。这遭到了男主人公斐迪南的强烈反抗,他向公爵的情妇说出了实情,并威胁父亲"要将他的发家史公布于众",情节发展到这里,事情仿佛出现了转机,正义一方暂时取得了胜利。但宰相和他的秘书设下毒计,让两个恋人之间产生了矛盾,露易丝得知自己服下毒要以后,才向费迪南说出了实情。情节发展到这里,虽然阴谋业已败露,但男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已无法挽回:斐迪南和露易丝都已服毒,故事以悲剧结束。而《西厢记》的情节发展竟与《阴谋与爱情》如出一辙:张君瑞和崔莺莺在佛殿一见就已互生情愫,后来两人墙角联吟,又互相倾慕对方的才华,两人也是一见钟情。而莺莺之母老夫人家教甚严,自然是希望为女儿谋一桩门当户对的婚事。在张生献计解普救寺之围后,老夫人设计赖婚,致使张生和崔莺莺有口难言,两个恋爱关系的发展前途渺茫。

和《阴谋与爱情》的主人公一样,张崔二人也进行了反抗,并在红娘的帮助下私自结合,老夫人出于无奈同意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事情到这里也出现了转机。但老夫人又要张生进京赶考,取得功名后才能娶莺莺,于是二人又被迫分离,在张生考取状元后,郑恒又趁他在京未归,散布谣言,险些将二人拆散。和《阴谋与爱情》不同的是,崔张二人的爱情故事在这里现了逆转:张生荣归普救寺迎娶莺莺,谣言在众人的帮助下被戳穿,最后有情人终成了眷属。形同姊妹的两个爱情故事,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的结局呢?欧派戏剧理论家认为,在戏剧的双重责任中, 教育应高于娱乐,而悲剧的教育作用要高于喜剧。剧作家同时又是戏剧理论家和美学家的席勒,更是崇尚悲剧对观众的教化作用:悲剧是崇高,特别是道德崇高的集中表现。他把悲剧与喜剧进行了比较:从使人得到自由、使人性完整的人类学功能的角度来看,喜剧比悲剧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而我国的传统戏剧更强调寓教于"乐",所以王实甫为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设计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矛盾冲突的选择和构建

戏剧情节的发展是由戏剧冲突的结构安排决定的。在《阴谋与爱情》和《西厢记》两剧中,戏剧矛盾冲突的结构安排如出一辙,即:一条冲突主线,一条冲突附线交替进行,并在其中穿插人物的内心冲突。

在《阴谋与爱情》中,制造阴谋的一方(也就是代表德国封建旧势力的宰相及其走狗,秘书沃尔姆和侍卫长卡尔勒等人)同阴谋的受害者(即封建旧势力的叛逆者斐迪南少校,露易丝以及其全家)的矛盾冲突是贯穿全剧的主要冲突,两个阵营内部的矛盾冲突作为第二条冲突线索和主要冲突线索交错进行,同时又有主要人物内心的冲突。

宰相是主要冲突中封建旧势力的代表,他同冲突中另一方的每个人都处于冲突情势之中。他仗势迫害米勒一家,侮辱露易丝是现钱交易的妓女,派秘书去逼她写下给侍卫长的家信。他扼杀儿子的爱情,把儿子的婚姻作为政治筹码。这些不仅仅是在婚姻问题上的矛盾,也不是普通的家庭内部矛盾,而是两个阶级,两种思想的矛盾的体现。儿子菲迪南要求打破门第观念,追求婚姻自主,这种个性解放要求和对自由的追 求代表的正是18世纪上升的资产阶级的要求。于是父与子的矛盾,就成了阶级矛盾。这种矛盾冲突在当时是无法调和的,所以当一方使出毒计,另一方就用死来对抗。

   《阴谋与爱情》中不仅表现了不同阶级间的巨大冲突,而且也交织着同一阵营中不同人物由于性格和思想的不同而发生的内部冲突。米勒夫妇在对待菲迪南态度上的不同,宰相和秘书之间的互相利用、尔虞我诈,就连露易丝和菲迪南之间也矛盾重重。他们之间的矛盾和戏剧的主要矛盾冲突交错展开,贯穿了全剧。在这一对恋人之间,一开始就潜伏着危机:露易丝是贫民少女,她一开始就感到他们的爱情欲伏着危机,如"一把短剑悬在你和我的头上"。 而菲迪南是宰相之子,把一切都看得十分简单,什么也不怕。在敌人施展阴谋时,菲迪南要露易丝一起逃走,露易丝深知逃不出敌人的魔爪,而且有父母之累,痛苦地选择留下,这时菲迪南对露易丝便有了猜疑,二人矛盾加剧。在菲迪南拾到侍卫长假意掉下的信后,面对菲迪南的怀疑和怨恨露易丝有口难言,这就使矛盾感激化到了顶点。于是菲迪南决定用毒药来解决,在两人双双服毒后,才用真情去解决,虽然真相大白,矛盾也消除,但大错已经铸成,最后两个人都中毒而死。

   《阴谋与爱情》在阶级矛盾和阶级内部矛盾之中也夹杂着一些主要人物的内心冲突,主要表现为人物思想斗争、思虑重重、痛苦、猜疑、忏悔、内疚、容忍等等。如体现在米尔弗特夫人身上的向往自由和爱慕虚荣的矛盾;又如菲迪南在发现了露易丝给侍卫长的信后,又不能相信,又不能不相信,又是忌妒,又是恨等。这种人物内心冲突在露易丝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露易丝一直处于矛盾之中,一方是父母的爱,另一方是对恋人的爱,两种爱不可兼得。父亲劝她放弃,恋人要带她一起逃走,这使她处于旋涡的中心。敌人抓住她的弱点,她成为了阴谋的靶子。在父母被抓,爱人猜疑的情况下,她内心极度痛苦恐惧,所以看到每个角落都是妖怪,在伍尔姆逼她写信时,她一方面痛恨这个阴谋,但又担心父母的命运,思想斗争十分复杂。她忽而停笔反抗,忽而含泪写信,忽而又怒目圆睁;就范以后,她由纯真变成得古怪。她救了父亲,却失去了恋人,灵魂上的痛苦使她决心用死来解脱,但父亲的爱又使她进退两难。在死之前,她的内心仍旧难以平静,她忍受痛苦承认自己给侍卫长写了情书,她听着恋人的诅咒和辱骂。通过对人物内心冲突的刻化,整个戏剧的冲突多样化、复杂化了,同时戏剧冲突也表现得更加深刻和心灵化了,人物被写活了,戏剧性也增强了。

在《西厢记》中,和《阴谋与爱情》的主线索相对应的,是反对封建门阀观念、藐视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的叛逆者莺莺、张生与红娘,同维护门阀利益、维护封建礼教的封建家长老夫人(包括郑恒)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有时表面化,有时又以潜在的状态贯穿全剧,制约着情节的发展。老夫人同张生、莺莺的矛盾在第一本戏中基本上是处于潜在的状态之中。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或是通过红娘表现出来,或是由人物的台词表达出来。如老夫人和莺莺各自出场的第一段台词,就表明了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老夫人吩咐红娘:"你看佛殿上没人烧香呵,和小姐散心耍一回去来。" 也就是说,只有佛殿上没人烧香的情况下,她才允许自己的女儿出去,表现了老夫人对女儿的是管教之严。而莺莺出场的台词则是"可真是人值残春浦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落花水横流,闲愁万种,无雨怨东风。" 莺莺这里的伤感是少女怀春,是一种潜在的爱情要求,而在老妇人的严加管教下,这种伤感变成了一种哀怨。两个人还没有见面,老妇人和莺莺之间的的矛盾已经呈现在了观众的面前。她们之间的冲突也从红娘的话中得到了证实:"......俺夫人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年之十二三者,非呼召不敢入中堂。向日莺莺潜出闺房,夫人窥之,召立莺莺于庭下,责之曰"汝为女子,不告而出闺门,倘遇游客小僧私见,岂不自耻"。这段话说明莺莺一向就不符合封建礼教的规范,她们之间的冲突由来已久。而张生呢,在这本戏里的全部戏剧动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接近莺莺:他请求"带一份儿斋, 追荐俺父母",目的是接近莺莺;见了红娘又公然自荐,等等举止都是为了莺莺。对张生的这些动作,莺莺不但没有制止,反而对他顾盼有情,加以鼓励。莺莺和张生之间是一致的,而他们的行为正好与老夫人的意志处于冲突之中。张生强烈地谴责老妇人是"怕女孩春心荡,怪黄莺作对儿,怨粉蝶成双",这更深刻地表现了他们双方的冲突。虽然这里张生与老夫人的矛盾还没有公开化,但老夫人是"操节凛冰霜",而张崔二人则认为"郎才女貌和相仿"。这就决定了戏剧冲突必将进一步发展。在"孙飞虎兵围解普救"、"张生献策解围"及"以为生,莺莺和红娘都充满喜悦之际,老夫人悔婚"之后,张生、莺莺同老夫人之间的矛盾公开化了。而且红娘也明确地站到了张生和莺莺一边。"拷红"一段就是红娘和老夫人之间矛盾的体现。老夫人虽是孤军奋战,又理亏,可是她背后有封建礼教和她的门第做靠山,而张生和莺莺是这种力量的叛逆者,是其要打击的对象,他们是冲突中的弱者。所以当老夫人"赖婚",以及她在被迫承认崔张二人的结合后又提出让张生"明日上朝应取去"时,二人束手无策,任人摆布。剧终前出现的郑恒"争艳"也是由这一基本矛盾派生的:郑恒之所以要争莺莺,不是因为爱情,是符合封建礼教的要求。《西厢记》中的这一主要矛盾冲突最后以双方的妥协得到解决:老夫人维护了门第,崔张二人也得到了老妇人的承认。可是"有情人终成了眷属"取悦大众的大团圆结局,在王实甫所处的时代实际上只是一个理想而已。

在属于同一个阵营的莺莺、张生红娘之间也存在着戏剧性很强的矛盾冲突,但这一冲突线索不像《阴谋与爱情》中的第二条线索那样贯穿始终。三人之间矛盾的集中表现在老夫人"赖婚"之后:红娘对莺莺是真诚的帮助,而莺莺对红娘是即利用,又提防、试探:如在红娘探望张生之后,带回张生的简帖,莺莺表面上大怒,而实际上是暗示红娘要"口稳";莺莺写回信约张生月下相见,让红娘传简,却没有告知红娘实情。莺莺写回信约张生月下相见,让红娘传简,却没有告知红娘实情。当张生告知她书信的内容后,善良的红娘虽然不免有些感叹"你看我姐姐,在我行也使这般道儿",但却没有改变帮助崔张的初衷,她仍鼓励张生"放心去,修辞惮;你若不去呵 ,望穿她盈盈秋水,蹙损她淡淡春山"。莺莺和张生之间的冲突在"崔莺莺寄情诗"一折戏中表现的十分明显:明明是约张生月下幽会的情诗,红娘也看到她"巴不得到晚",可是当张生如约而至时,莺莺却变卦了,反而把张生斥责了一番,致使张生回去后病情加重。后来在红娘的帮助下,他们之间的矛盾才得到了解决。

另外,莺莺这个人物的内心矛盾冲突也非常丰富:我们知道,莺莺是相国小姐,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和束缚是毫无疑问的,这种束缚不是她一下子就可以摆脱的。与张生幽会,虽是她朝思暮想的事,但实在是与她所受的教育距离太远了,所以到实际做的时候她又有些畏惧。她的种种矛盾举止就是她对老妇人的畏惧成的:她说的"我在这里烧香,你无故至此,如夫人闻知,又何理说!"等话,为的是向红娘表明张生来这里和她无关。莺莺对红娘作假,是因为红娘是老夫人派来"行监坐守"的,她想采取的做法是不合礼教的,当然小心谨慎,怕红娘告密。莺莺对张生的毁约也是她内心及其矛盾的体现。崔莺莺内心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过程,实际上是她在内心摆脱礼教束缚的过程。最后,在她得知张生因为"昨夜吃了那一场气,病越重了"以后,在爱情面前,她终于彻底克服了这种内心的矛盾冲突,决心与张生结合。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部戏剧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国度和时代,但它们确实称得上是异曲同工。当然,从以上提到的几点上看,和《阴谋与爱情》相似的中国文学作品不仅只有《西厢记》。正是这种相似性使得我国的读者和观众对席勒的这部名剧一见如故,没有了那种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陌生感和排斥感,这也为读者和观众的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这部戏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世纪是一个强调民族文化魅力的时代,这必定是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这个多元,也预示了文学鉴赏、交流和研究不可能局限于一种文化之中,必定会跨越文化界限,打破西方东方界限,甚至是超越时代界限。席勒的这部《阴谋与爱情》,历经沧桑而魅力不减。在德国及世界各地,一代一代的优秀戏剧演员用他们的热爱和激情,让这部古老的戏剧不断地焕发出崭新的生命之光。它吸引我们的,正是那种超越民族界限的、人类共同的对"善"与"美"的向往。

参考文献:

王实甫. 西厢记.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年10月.

席勒. 阴谋与爱情. 外语教研出版社, 1997年1月.

蒋孔阳. 德国古典美学.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年10月.

爱情与阴谋范文2

关键词:资产阶级 旧势力 爱情 阴谋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236-01

1 概述

《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爱》、《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四部作品,描写的都是爱情故事,其中几位女性为追求爱情自由的热情,以及坚强的性格,至今都值得称颂。但其中深层次的更是对封建旧制度的批判,新的资产阶级思潮冲击了人们的旧观念、旧的生活方式,虽然带来了一时的混乱,但希望总在最后显现,任何人都不能阻止社会的进步。

2 旧社会制度下的爱情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文学中希世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列夫・托尔斯泰塑造了许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对书中的主人公安娜,我是怀有一份佩服之情的,因为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与旧势力作斗争。为了爱情,她离开了有权有势,不懂感情,一心想着政治地位的丈夫;离开了自己可爱的儿子;离开了安乐的家。但是她失去的这一切,只换来了短暂的幸福,轻浮的弗伦斯基为了自己的地位和金钱,选择了抛弃她。其实安娜的悲剧也不全在于别人,她跟弗伦斯基之间根本没有真正的爱情。她虽然选择了与旧关系的决裂,但却又抱有一丝的幻想,她的这种优柔寡断注定了自己的悲剧命运。最后安娜一无所有,死在了列车的飞轮下,用她最后一点资本报复了所谓爱着她的人。

书中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在爱情的背后隐藏的更是新旧阶级间的矛盾。小说中有两条平行的线索,当时有人说它没有“建筑术”,有人说它是“两部小说”。作者委婉地拒绝了这些批评。他说,该书结构之妙正在于圆拱衔接得天衣无缝--两条线索有“内在的联系”。指的是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即当时俄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带来的、作者所认为的灾难性的后果:一方面是贵族受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在家庭、婚姻等道德伦理观念方面发生激烈变化,卷首“奥布隆斯基家里一切都混乱了”一语有象征意义;另一方面是农业受资本主义破坏,国家面临经济发展的道路问题,也就是列文说的:“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以安娜为中心的线索(包括奥布隆斯基、卡列宁、弗伦斯基以至谢尔巴茨基等家族)和列文的线索,分别表现了这两方面的问题。

《简爱》就像简・爱的名字一样,简单的爱,不论尊卑、不分贵贱,追求平等的爱情。这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曾风靡一时,简・爱成为广大女性心目中的榜样,她与罗契斯特的爱情,也成为爱情的典范。简虽然渴望被爱,但决不要求施舍。在得知罗契斯特有妻子时,她毅然决定离开,漂泊在外,受尽折磨;当她有财产了之后,她仍然忘不了自己的旧情人,尽管这时他已穷困潦倒,并且双目失明,但真爱还是把他们连接在了一起。小说通过罗契斯特两次截然不同的爱情经历,批判了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和爱情观,并始终把简・爱和罗契斯特之间的爱情描写为思想、才能、品质与精神上的完全默契。

通过他们的故事,许多女性反省了自己的爱情观,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只有男女双方彼此真正相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整部作品以自叙形式写成。大量运用心理描写是小说的一大特色。全书构思精巧,情节波澜起伏,给读者制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而又不脱离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背景。作者还以行情的笔法描写了主人公之间的真挚爱情和自然风景,感彩丰富而强烈。这部优美、动人并带有神秘色彩的小说,至今仍保持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红与黑》是司汤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书中的主人公于连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可他一心想摆脱下层阶级的地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上层社会的认可。通过主人公于连眼中的社会,充分揭露了复辟时期的反动,反映了贵族复辟与资产阶级反复辟斗争的一些本质内容。小说对现实生活栩栩如生的描绘和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是其在艺术上的最重要的成就,也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于连在作家庭教师时与德・雷纳尔夫人私通,有人说他们的爱情是纯真的,不带有阶级的成分;但后来与拉莫尔小姐的爱情,可以说是于连为了跻身上层社会使用的一种手段。始于雷纳尔夫人―― 发迹于拉莫尔小姐―― 终于雷纳尔夫人的命运,似乎带有点宿命的意味。于连在生命的最后才认清了这个社会的本质,对爱情、友情及死后人们对他是否记得的怀疑是出于对自己的不确定―― 因为他是个农民。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美丽善良的朱丽叶爱上了英勇帅气的罗密欧,可造物弄人,他们两个家族有世仇,两家坚决反对他们的来往。可爱情的火焰是不能熄灭的,他们偷偷的私订终身。为了逃脱家庭的束缚,朱丽叶决定装死,可怜的罗密欧不知道其中的秘密,误以为心上人已死,痛苦的自杀。当醒来的朱丽叶看到此情此景,痛不欲生,也含恨自杀了。上演了一幕外国版的《梁祝》。

3 结语

四部作品中,分别描述了四个不同的爱情故事,大部分是爱情的悲剧,爱情之间又夹杂着种种阴谋,为了达到个人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现实正如托尔斯泰所指出的那样,与不幸的背景相比,幸福是脆弱的,来得快,去无踪。只有简爱得到了幸福,看来幸福是要靠自己争取的,只有正确地爱情观才能使“有情人终成眷属”。隐藏在爱情背后的是腐朽的社会制度,正是封建思想的毒化,才造成了今天看来不合逻辑的悲剧。安娜、德・雷纳尔夫人以及当时许多的贵夫人,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洗礼,朦胧中有了反叛思想,开始寻找新的小幸福,背着自己的丈夫与别人私通。但她们都不愿与旧的生活圈子一刀两断,她们没有像简一样毅然出走的勇气,这也正注定了她们悲剧的色彩。朱丽叶更是无辜的受害人,她们连同自己的爱人都成为阶级斗争的牺牲品。与她们相对的是简,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她的生活遭遇令人同情,但她那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更为人们所赞赏。成为新时代女性品质的代言人。

参考文献

爱情与阴谋范文3

父亲是我最崇拜最钦佩的人物,不仅因为他有着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政治家”的风度,还因为在爱好文学的我的眼中,父亲身上有着我喜欢和向往的浪漫气息。父亲书屋里的书堆积如山,博览群书使得父亲在有着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的同时,也有着一种超然出尘的神韵。父亲的书房门口挂着两片竹板,上面刻着两行诗: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有很多年,我一直不懂这两句诗。念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日子我迷上了禅学,才在一位研究佛学的教授那里得到了两句诗释义――然而,难道事业有成的父亲在十几前年就爱上了禅的境界?

大学毕业时,父亲为了锻炼我,特地让我到一个离家很远的偏僻的镇里工作。在那里,出自“官宦”之家而又腹有诗书、气质脱俗超群的我成了一道最亮丽的风景。也是在那里,我遇到了江,他儒雅、睿智,举手投足之间透着平和恬淡深沉稳重甚至高贵,他身上浓浓的书卷味使得他在那个镇上引人注目。他是我认识 的除了父亲以外的最有内涵最有修养而又博学多才的一个人:深藏而不露,不骄矜,不浮夸;有自己的信仰和原则;甘于平淡,甘于安宁,而又不至沉沦;深沉而又无比丰富……于是,他常常使我想起南极洲的冰天雪地,想起青藏高原的空旷绮丽。

对父亲顶礼膜拜的情结使我对所有男生都不满意,在我看来,爱情应如飞蛾扑火般奋不顾身,像美人鱼赤脚在刀尖上旋舞――惨痛但是美丽,我一生都渴望拥有这样轰轰烈烈的极端的情感。遇着江,我不由自主地陷了进去,尽管我知道他比我大了整整12岁,尽管我还知道,他已有妻室儿女。他的妻子丰腴而端庄,温顺而贤淑,他的儿子乖巧活泼、聪明可爱……

欲爱不能的痛苦使我日渐消瘦、憔悴,以致使我失去了往日如月的笑靥和美丽动人的容颜。终于,我不顾世俗的讥笑嘲讽、飞短流长,顶着压力和指责与江相爱了。当我把非江不嫁的决定告诉父亲时,父亲没有预料中的大发雷霆,而是主动约见了江。当他见到那个比他小不了多少、让他女儿誓死不悔的男人时,他平静而不失礼貌。一席深谈后,父亲竟同意了我和江发展感情。我的泪水奔涌而出,在流言铺天盖地、唾沫淹死人的世界里,父亲是我最有力的支持者。

不久,江和他的妻子离婚,和我走进了婚姻的圣殿,成了与我牵手相携的那个人。父亲把江从小镇调进了他的公司。

婚后,江对我情深意切,关怀备至。平日,他不坐班,争着抢着把家务活都揽在身上;早晨,当我起床时,牙膏已挤在牙刷上,温热的漱口水就放在洗手池边;晚上下班后,热腾腾的饭菜早摆在了桌上,而且最合我的口味;饭后他把我摁在沙发上,替我打开电视机,选好我最爱看的肥皂剧;睡觉前,他给我打来滚烫的洗脚水;大雪纷飞的冬天,他总是倚在家门口等着我,一见到我,便一边亲切地叫着我的小名,一边给我焐手焐脸;要是发现我头痛脑热生病了,他便像热锅上的蚂蚁焦急不堪忙前忙后。而且江还把一份简单重复的柴米油盐的生活经营得情趣盎然,温馨的灯光下,灿烂的阳光里,落日的黄昏中,小桥流水的山村外,随处可见我们夫唱妇随的动人情景。而事业上他壮志凌云,才智过人,加之他的勤奋努力和父亲这个坚实的靠山,他平步青云……当初,那些反对过、讥笑过甚至指责过我的人如今都羡慕我,我成了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我为自己编织着天长地久、一生一世的爱情童话。

父亲的欣慰毫不掩饰地挂在脸上。

岁月无痕,父亲慢慢衰老,他终于到了退位让贤的时候,羽翼丰满的江毫无疑问是他接班的最满意也是最佳的人选,江迎来了他事业的巅峰……

十年的婚姻就在人们的称赞声中,在我全身心的幸福和陶醉中悄悄度过,直到有一天,江突然在我面前提出离婚时,我才发觉这座大厦顷刻间就轰然倒塌了。当我痛不欲生时,却发现丈夫已迫不及待地与他的前妻和儿子和和美美地走在一起了。这时我才幡然醒悟:那个曾经是我丈夫的男人与我进行了一场长达十年的旷日持久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名字叫爱情,它没有硝烟弥漫、炮火冲天,那个曾经是我丈夫的男人只用了两种武器:一种是我当初对文学的沉迷,一种是我后来对爱情的痴醉。他在这场战争中凯旋而归,而我成了最彻底的输家。

突然间,对生活我有种前所未有的恐惧,痛苦无时无刻不在吞噬着我,煎熬着我。父亲老泪纵横,英明一世的他绝没有料到这样的结局,终于有一天,父亲一病不起,溘然长逝。

爱情与阴谋范文4

男人都是自以为是的大男人,如果他对你大献殷勤甚至在你不讲道理时也低声下气,这也违背了他的本性。人反常态必有所谋。

男人每天送你一枝玫瑰花,每次在你下夜班的时候护送你回家,当他在你家的楼梯口过分文雅而得体地与你吻别的时候,你会充满柔情地感动着这个没有坏心眼的好男人多么爱我。其实此时他心里却在盘算:用什么办法上楼去而今晚不走。

男人和女人不同,女人是情和性的统一体,并且情重于性;男人可以将情与性剥离,并且性重于情。男人即使不爱一个女人也渴望占有这个女人的肉体,诸如之类的非法男女关系便源于此。

在婚姻恋爱这种正常的男女关系中,男人也常常要求女人用性来证明她的爱。很多女人都遇到过这种困惑,当恋爱进行了一些时候,男人便会提出性的要求,当女人婉言拒绝时,男人便会生气:你说爱我,用什么来证明呢?

日本的著名学者渡边淳一在分析了100个发生婚外情的家庭后得出结论说,男人拈花惹草主要是寻求性的满足,而女人红杏出墙则主要是弥补感情的欠缺。

某地有一项调查表明,55%的女人认为,如果丈夫只是偶有出轨而不是包二奶的话,便可以容忍,并美其名曰“情感走私”,不属当诛之列。可见女人重情不重性。

如此观之,男人若对女人的肉体有野心,不可能开宗明义,而只能花言巧语使“阴谋诡计”。一旦男人的性阴谋得逞态度会跟以前不一样。

时至今日,到了现代社会,一些男人的阴谋“进化”到了以观念去获得女人身体的“文明”程度。他们打着富有现代感的“个性自由”、“男女平等”的旗号,号召女人也与男人一道开放自己的身体,目的是让女人自愿地让男人的阴谋得逞。

殊不知,女人那孕育万物之灵的宝贵肉体有神秘的美感,绝无“男女平等”可言,男人可以光着膀子满街乱跑,而女人可以吗?女人的肉体有自身特别的价值,女人不要轻易让自己掉价。

爱情与阴谋范文5

但对于熟悉网络的朋友来说,“郑子诚”却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郑子诚”三字,2012年下半年开始在香港高登网人气高企,“郑子诚阴谋”成为雅虎香港热门搜寻关键字。有网民更剪辑了他从影以来演奸角的代表作来“歌颂”他;一些贴图在网络热传,还登上了“脸谱”谈时事政治的专页;香港网民甚至认为,凡有郑子诚出现的地方,便有阴谋存在。

郑子诚曾做过时装设计师,并在加拿大做过唱片骑师,1990年代中期返回香港,主持《今夜真情》。其后成为无线电视艺员,在长篇电视剧《真情》中的饰演反派李子浩一炮成名,其奸角形象自此深入民心。“子浩”亦因此成为郑子诚的昵称。

郑子诚多饰演奸角,港人认为他阴阴湿湿、入型入格,堪称为“完美奸人”。除了《真情》中的子浩,他在《烈火雄心》中饰演的刘海逸一角、在《毕打自己人》饰演的周政名,都是奸得出奇的角色。

即使他偶然饰演正派角色,如《搜神传》的玉衡子、《天与地》的何督察,亦会被港人视为“有阴谋”、“迟早变奸”,可能成为该剧的“终极恶棍”。发展到2012年,甚至在信息节目《水之源》中,郑子诚不过是担任旁白,港人硬说他包藏祸心,令人哭笑不得。对郑子诚的“完美奸人”的讨论,于2012年12月到达高峰,媒体把这说成“郑子诚现象”。

为何会突然出现“郑子诚现象”,人们莫衷一是。大部分分析都认为,郑子诚现象,象征香港社会正式进入阴谋论时代:阴谋,在日益“人人、事事、处处政治”的香港,无时不体现在港人的心思意念上,郑子诚只是一个代号而以。

郑子诚与阴谋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处在这个年头,不存在互联网,绝对掀不起话题。“随处看到阴谋”这种怪现象,并不是香有,这可说是近年来越来越明显的一种互联网文化。媒体社交网络传播盖过传统媒体,是产生这种怪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件事情要在社交网络上得到广泛传播,往往必须具备耸人听闻的特征,而“阴谋论”正是最能吸引眼球与提高转发率的内容之一。

“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在中国的互联网常常“以丑为美”,凤姐之流“呕像”频出也是同理。在互联网世界,“走红”多是传统意义上的丑角或奸角,因此,郑子诚于香港网络上走红,虽是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

单用“阴谋论”去理解“郑子诚现象”,显得过于简单化。细细品味这现象,我们能从中看到香港现时的社会百态。参与这场“郑子诚狂欢”的主要有三类人。第一类是“阴谋论”的粉丝,他们是“郑子诚现象”的始作俑者,想透过谈论郑子诚,指桑骂槐讽刺香港的政要;第二类是反感“阴谋论”风气的吐槽者,他们透过把郑子诚的演出角色与现实身份混淆,把他的一言一行无限上纲至与阴谋挂钩,侧面嘲讽“阴谋论”支持者的愚蠢与可笑。

这两类人是这种现象的推动者,但大多数的参与者却是第三类人——围观者。他们对“阴谋论”并不是太关心,他们只是每天面对生活压力的普罗大众,他们因生活压力对社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满,正巧郑子诚出演过的奸角及一些经典对白,反映了他们对这个社会的某些看法。他们透过讨论郑子诚,吐槽心中的不满;透过参加这场狂欢,化不满为笑点,进行苦中作乐式的减压。

一直以来,笑是经常面对风浪的香港人最常用的减压方法。由周星驰的讽刺到香港网民的恶搞,反映的正是这种次文化现象。这是为什么郑子诚的经典对白截图会得到巨量转发的深层原因。

我们现在看看最常被转发的截图内的几句对白,了解一下香港人都在吐槽些什么:

“抱歉,有钱是真的能为所欲为的。”这句话反映了香港人对为富不仁的刻板印象——现时香港人把有关贫富悬殊及生活成本高企等问题归咎于暴发户们。

“给女人一个家,是嫁。给女人一张支票,是嫖妓。”很明显,这句话是吐槽现在男女关系过于现实。

“我们香港700万市民就完了。”这句对白的截图被大量转发有点莫明奇妙,这句子本身并不完整,不明所指。不过,这句话的确反映了香港人对前途的不安感、对未来的迷茫。

爱情与阴谋范文6

关键词:美国往事;色彩;暗示;象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169-03

电影从黑白影片发展到彩色影片的过程中,色彩俨然成为电影视觉语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不仅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且参与影片的意义建构,发挥着独特的隐喻功能,增强了画面意义的纵深感。电影《美国往事》是意大利导演莱昂内呕心沥血的作品,从酝酿到问世经历了十三年的时间,影片的摄影、造型、外景、音乐、配乐都十分讲究[1],堪称类型片的典范之作。研究者从叙事手法、电影音乐、道具的使用、象征手法等方面对影片进行分析评价,却很少关注影片中的色彩运用。电影中的色彩,不是单纯的视觉符码,而是融入了社会文化内涵,在影片的意义系统中发挥着营造怀旧氛围、情绪渲染、情感表达、象征指涉的审美功能。本文所关注的色彩,主要集中在《美国往事》中环境、道具、人物服饰等方面,以电影本文细读的方式,探究《美国往事》的色彩运用,分析色彩在影片中的不同表达作用,从色彩的角度揭示这部电影的艺术魅力。

一、营造影片的怀旧氛围

一如片名《美国往事》,影片是在现时和往昔的时空交错中编织起来的故事,“以努得尔斯1968年的重返纽约的还乡之行,以他为负疚、追悔、创楚所缠绕的追忆为线索。”[2]努得尔斯在回忆中重现刻骨铭心的青年岁月,影片呈现出怀旧伤感的抒情基调。影片利用出色的配乐渲染抒情基调,在视觉层面通过室内外的环境色调营造浓郁的怀旧氛围。少年努得尔斯和黛布拉生活的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无论街区中厚重的灰褐色的高楼外墙,剥落的红砖墙,锈迹斑斑的铁门,街道角落里随意弃置汽车零部件,还是室内破旧的暗红色家具,斑驳粗糙的墙壁,都具有浓重的历史沧桑感,逼真地再现了美国20年代纽约贫民区的社区生活图景,整个电影画面呈现出灰暗的色调,仿佛蒙上了岁月沉沉的暮霭,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努得尔斯的内心,穿越岁月的尘埃,怀恋梦幻般的往昔岁月。少年努得尔斯行走在街上,从地面排气口缥缈而出的白色工业余热蒸汽不时从他面前飘过;贩运私酒成功的场景中,少年麦克斯、努德而斯兄弟在船上嬉戏,氤氲的水汽笼罩着河面,给人如梦如烟之感;这些“在镜头前安排的阵阵飘烟、朦胧水汽等给人以一种往事如烟、不堪回首的惆怅之感。”[3]在视觉上契合了影片浪漫怀旧的感情基调。

二、时空的过渡和情节暗示作用

《美国往事》利用红色暗示时空的转换。影片借助纽约售票厅海报墙上的一扇玻璃门让努德斯完成了35年的时光穿梭。努德斯离开纽约车站时,车站入口的墙壁上是形态各异的人像组成的旅行广告画。镜头推进,伴着画外音乐《昨日》的响起,玻璃门上映出了鬓发苍苍的努德斯。一个硕大的鲜红的苹果图案赫然占据了墙面的中心,似乎遮蔽了往昔岁月的种种。售票员身着鲜红的领带和制服,夺目的红色区别了现在和过去的时空。红苹果给人以触目之感,对努德斯来讲标示着一个陌生的年代,也暗示着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返乡之行的起点,某种颠覆性的真相在等待着他。努德斯造访黛布拉之后,贝利官邸的一扇窗户处,一团朦胧的红光中显映出贝利(麦克斯)冷峻苍老的面容,他半推窗户,望向窗外,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镜头设置,它暗示了他是“一个仍强有力的的控制者,一个真正高明的隐身的恶魔‘导演’。”[4]随后镜头转接至贝利官邸宴会的现场。在影片的最后,麦克斯自戕于垃圾车,在努德斯的视点镜头中,两盏红色的垃圾车尾灯在夜色中渐行渐远,象征着努德斯和麦克斯一代人故事的终结。红色贯穿于努德斯返乡之程的始末,在重要的故事场景中均有出现,串联起了努德斯返乡之行的场景,发挥着情节暗示的功能,在视觉上构成了首尾呼应的关系。

三、阴谋和死亡的象征内涵

《美国往事》是一部由阴谋编织起来的故事,是麦克斯精心策划的阴谋造成了努德斯35年的异乡放逐,让麦克斯踩着兄弟的尸骨跻身上流社会,只是“电影叙事人借助努得而斯作为空间视觉意义的中心将真相成功地包裹、遮蔽起来”[5],直到努德斯还乡之行的终点真相才全部显现。影片从细节上透漏阴谋的悄然上演,借助黑色暗示阴谋的存在,在黑色与阴谋之间建立意义上的联系。影片中出现的神秘的黑衣男子,情妇卡罗都是麦克斯的同谋。禁酒令解除前,努德斯拒绝与政客合作而与麦克斯出现分歧,雇佣他们的政客提出要“清洗”努德斯,当二人在电梯外决定同赴佛罗里达度假而达成和解后离开,一个身着黑大衣黑礼帽的男子出现在镜头中,意味深长地朝着二人的背影看了几眼。联系影片的叙事,这个神秘的男子无疑是麦克斯卑劣计划的同谋,他的黑色身影指向阴谋和死亡。度假归来后,联邦储备银行大门两侧,身着黑色制服的警察站立成列,黑色的警车依次驶出大门。大门对边路边黑暗的车厢内,卡罗极力敦促努德斯向警方告密,她深棕色的衣服在阴暗的车厢内呈现为阴沉的黑色,暗示着她不可告人的险恶用心和同谋者身份。悲惨的禁酒令解除之夜,这一场景是以麦克斯的特写镜头开始的,他冷峻的双眼在黑暗中闪烁着,像一个洞悉一切的“隐身导演”,这一镜头不时出现,男宾客清一色的黑色西服和棺木状的巨型蛋糕具有双关意义,它既表示人们共同祭奠禁酒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即将上演的阴谋和死亡。努德斯打完告密电话之后,洞悉一切的麦克斯若无其事地摆正了黑色的话筒,事态朝着麦克斯预谋的方向发展,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黑色巧妙地嵌入了影片的叙事中,成为阴谋在场的象征。

四、凸显人物性格和精神气质

“影片不像《教父》那样渲染刀光剑影,而是追求真实、细腻。”[6]少年努德斯偷窥黛布拉仓库跳舞的场景,可称得上是影片细腻风格的典型展现,影片通过一系列镜头刻画出努德斯细腻柔情的性格。两鬓斑白的努德斯返乡后来到莫夫酒馆,熟悉的场景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他透过墙壁上的砖孔凝望隔壁的仓库,重温了黛布拉跳舞的场面。仓库本是凌乱晦暗的场所,但导演对光线进行了顶部白色柔光处理,周围暗淡的环境与梦幻般的白色舞台对比效果明显,身穿白纱舞裙的美少女黛布拉随着舒缓的音乐翩翩起舞,舞姿曼妙灵动,周围堆放的面粉随着她的跳跃扬起白色的粉尘,像是从地面腾起的白雾。透明的穹状天花板投射下来的柔光与洁白的纱裙和烟雾映射交融,柔和的光影勾勒出一个如梦如幻的舞台,像一个洁白澄净的圣坛。少年努德斯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被触发,这是他粗粝人生中精心呵护的爱情净土。这个场景中主要呈现为努德斯的视点镜头,柔和的白色是初恋努德斯特有的色彩,他陶醉在梦一样的现实里,生动地表现出了努德斯的浪漫情怀。储物间的白色梦幻舞台,是努德斯一生中美好的回忆,也给影片增添了人文底蕴,凸显出努德斯感性多情的一面,也意味着他对黛博拉的爱情像圣坛一样可望不可即。

青年努德斯在海滨饭店约会黛布拉的场景,场景中巧妙的色彩设置微妙地传达了二者的关系和气质特征。白色的豪华海滨饭店像如同一座宫殿,纯白的餐桌,彬彬有礼的乐队和侍从,这是成年后的努德斯和黛布拉第一次亲密约会。努德斯黑色的西服与黛博拉的白色长裙在服饰色彩上处于两极,努德斯满腔柔情,黛博拉却理智而清醒。尽管有温暖的烛光,仅有的两位宾客使偌大的豪华海滨饭店显得空旷寂寞,阔大的白色空间意味着努德斯和黛博拉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心灵亲密感,也回应着努德斯的爱与黛博拉的人生梦想之间存在遥远的距离。黛博拉选定了临窗靠海的位置,窗外是蓝黑夜色笼罩的大海,灯光在海面上泛着清冷的光辉,冷色调的画面与室内明亮温暖的氛围极不相称,预示了等待面条的将是冷酷无奈的爱情结局。面条深情款款的爱情告白只是他的一厢情愿,黛博拉绝不会为情感所束缚,为了奔向她梦中的好莱坞,她坚定地拒绝了面条的求爱,约会只是她的告别晚宴。

两个场景选择白色作为主色调,对努德斯个性气质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体现出他感情细腻丰富的特点,正是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决定了他的人生选择和行为方式,从而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和爱情悲剧。

五、情绪的外化和渲染

现代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康定斯基认为:黑色具有静寂、悲哀、绝望和沉默等情感属性。黑色在视觉上给人以沉重之感,带给人不详的心理暗示和负面的情绪影响。《美国往事》借助黑色象征阴谋,还通过黑色传达人物的负面情绪。在从饭店回来的路上,努德斯沮丧万分,支撑他12年监狱生活的爱情执念换来的只是礼貌性的道别,他在车厢内愤怒地了黛博拉,用粗野的方式毁灭了他视若生命的爱情。封闭狭小的黑色车厢给人局促压抑的感觉,黑色汽车内的努德斯犹如困兽一般,徒然做着绝望的挣扎。当汽车载着黛博拉离去后,努德斯独自徘徊在海边的道路上,远景镜头中,几只海鸟哀鸣着飞过海面,在镜头中化为黑点,空旷的背景下,一身黑衣的努德斯显得绝望而无助。镜头切换至晨霭中的纽约火车站台,身着黝黑的皮衣、头戴黑色圆帽的黛博拉登上了开往好莱坞的列车,黑色的装扮衬托出黛博拉此时备受创伤的心理。当她看到失魂落魄的努德斯后,面无表情地拉下了列车的窗帘,她决绝地将努德斯关在了自己的人生大门之外。随后影片经过了长达33秒钟的黑幕,一团漆黑铺满了整个影幕,意味着努德斯的心情坠入了黑暗的深渊,他与黛布拉的爱情彻底走向了死亡,影片中的爱情叙事线索也随之断裂。黑色是人物情绪的外化和延伸,传达出努德斯绝望几近崩溃的精神状态。

老年努德斯造访黛布拉的场景,是影片中富于情绪张力的场面。剧院化妆间内,随处可见的红色鲜花及墙上的大幅演出海报无声地传达着女主角在舞台上的盛名和地位,野心勃勃的黛布拉实现了她当初的梦想。影片对黛布拉服装和妆容的色彩设置别具匠心,纯黑的戏服严密地包裹着黛博拉,脸上厚重的白色油彩如同虚假僵硬的石膏面具,掩饰着她虚伪惶恐的心理状态。面对苍老疲惫的努德斯,黛布拉故作镇静地卸妆,想继续掩盖已经尘封了35年的真相。只是在她和贝利部长的私生子大卫敲门后,黛博拉再也无法回避,脸上被涂抹得面目全非的白色油彩像是她凌乱不堪的内心。黛博拉脖颈上的粉色衬巾与她漆黑的戏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昏暗的室内光线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粉色常常给人以宁静温馨之感,导演却反讽性使用了色彩,粉色如同她脸上的白色油彩一样指涉着虚伪和背叛。最后黛博拉在泪眼中送别努德斯,黑色的戏服掩映着她凄楚落寞、疲惫沉重的内心世界。黑色的服饰、白色的妆容无声地传达着人物此时的心境。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美国往事》将色彩不着痕迹地嵌进布景、造型、道具、服装等电影元素中,达到与影片的主题、人物性格和情绪以及情节的发展高度契合的目的,显示出这部影片独特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重温经典,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通过分析批判和鉴别吸收来为我们的文艺学提供新经验,为站在我们的民族文化、社会基础之上创造新电影文化提供借鉴。这就是笔者取它山之石把玩、赏鉴的实际目的之所在。”[7]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