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例6篇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读者反映批评论;《简爱》;文学形象

中图分类号:I56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164-02

文学作品所隐藏的深刻主题与作者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夏洛蒂・勃朗特的文学名作《简爱》所展现出的空洞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思想被读者所洞察,并在不知不觉中将读者引进文学的陷阱中,吸引读者去想象、去期待。

一、读者反应批评论

(一)读者反应批评论的含义

读者反应批评注重的是读者的思维和眼光,该理论以美学为主要视野的新思维,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鲜明的对比倾向。作者、作品和读者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原有的文学理论分割了读者与作品、作者的关联,忽视了读者的意义思想[1]。美国的学者挑战了以往对于文本的解读模式,重新将这三者有机结合到一起。因此,读者是参与文学的关键因素,以读者为中心的文本的解读模式使得文本多元化的阐释形式成为可能。

(二)读者反应批评论的重要意义

1.体现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传统美学视野下作品的质量取决于作者的文学功底,然而这种思想很快受到冲击,没有读者欣赏的高水平作品也只能称为作品,无法达到如《简爱》一般直击人心灵的程度[2]。文学著作所呈现出来的意义往往是被读者所发掘的,到最后,读者所看重的往往不是作者的文学艺术功底,而是作品带给他们的情感,情感才是恒古不变的客体。

2.影响作品的阐释

文学作品的本身一直是读者反应批评论兴起之前所阐释的关键,作者才是确定文学作品中心的唯一因素。读者反应批评论打破了这一观点,文学作品中书籍的表达并不再是黑漆漆的文字了,读者反应批评论下的文学富有了新的意义,黑漆漆的文字变得鲜明,读者能够自由的发挥言论[3]。读者本身的文化背景、水平存在差异,因此,读者反应批评论下的文学阅读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从而达到全社会的共鸣。

二、以电影和小说的译本比较不同人眼中的简爱

将热门的文学作品或者受到读者喜爱的作品翻拍成电影一直以来是电影界所热忱的事情,多数翻拍文学作品的电影基本都是将文学情节、主旨以及背景原封不动的展现出来,很钟情于原著。可以说,将文学作品进行电影改编并不仅仅是满足导演对于文学的热爱,更深刻的是大众对于文学著作的热爱。电影人士也不例外,相比于其他题材的影片来说,他们更加喜爱去接拍这样翻拍的影片,不仅仅可以亲身演绎文学作品的人物,演出成功还能名利双收[4]。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普及应用,电影剧本的类型逐渐在增多,这种改变为大众开拓了视野。在一定程度上,为诠释简爱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角度,满足了大众的认知和精神需求,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接触高深意义的文学作品,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简爱》这部文学名作。

遗产申遗现今以各种角度出现,文化遗产的申遗对于保护历史文学名作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有些忠诚于文学名作的读者认为,将简爱翻拍成电影无疑破坏了文学原有的美感,电影导演所诠释的含义和想法会阻碍观众以及读者的思维,这一想法引起人们的怀疑和批评[5]。

然而,根据《简爱》所翻拍的电影以及音乐剧就多达10余部,电视剧就多达7部。可以说,不同翻拍剧的任务和情节基本是与作品息息相关的,然而不同导演所要表达的意义却有所不同。《简爱》主要描述的是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追求自由,远离家庭物质的爱情。在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里,以五个主要人物为规划决定了简爱对世界的无所适从,却又不得不服从的人生命运[6]。文中主人公的背景可以说和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极为相似,作者实质是以书中简爱的人生形象显现出自身所受的困境与不得不屈服的无奈。作品的表达主要是展现世界的无奈,电影翻拍过后,也许我们所认为书中的本质就变了味道,电影翻拍所表现的更加功利化,很难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7]。

三、读者反应批评论下的小说阐释

想象是创造未知事物的动力,读者在进行书籍的阅读时,对书中描绘的景象以及人物的心理想象是必然的。读者身处任何一个环境中都能对文学的意义进行联想,通过将自己情感的想法和想象相融合。

当读者打开书籍的第一页,就能通过简易的目录感受到此篇著作的要点以及它的象征意义。在阅读《简爱》的过程中,一大部分就是读者通过自己脑海中所构造的想象来进行阅读,从头到尾亲身感受主人公的命运坎坷。从最开始简爱奋起抗争,读者就像身临其境般对资产阶级的贵族产生厌恶的心理,再从文中简爱热心帮助自己受欺负的朋友,读者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友谊与心头升起的暖意,读者此时的内心已经完全被简爱所带动了,她的一言一行直击读者的内心[8]。然后,读者跟着伯莎痛苦的反击来到了火焰里的挣扎反抗,在火焰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难道仅仅是伯莎个人的斗争吗?在一场大火中,毁灭的是罗切斯特的身体,凄凉中无助的绝望挣扎,也是暗示着爱情之火的重燃。这一切画面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以及自己的需求进行想象描绘,这也是批评论所能诠释的画面。

在小说的最开始,小简爱寄人篱下,忍受艰辛与不安,看着整个世界的浑浊与污气却束手无策,想要反抗却不知从何下手,安于现状的日子没有办法自己做决定。简爱是这个家庭的外来者,她不算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却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简爱所被灌输的思想是世界上没有善良的人,每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善良都是建立在条件之下的,善良的白茜也是如此,她的善良不会突然的表现出来,往往是带有目的性的。

后来的后来,长大了的简爱、经历了变故的简爱已经不是在桑菲尔德的简爱了,当她投入到芬丁的怀抱时,她就已经变成了读者心中的另一个简爱。读者读到这里都会心存疑问,读者所怀疑的是简爱到底挚爱着谁呢?如果没有发生那场大火,如果一切都没有变,她会选择伯莎?还是罗切斯特?其实,作者的观点已经很明了,拥有独立特性的简爱即使挚爱着罗切斯特,也不会去当她的情妇。简爱会在罗切斯特孤独、悲伤的时候来安慰他,但绝不会限制他的自由和他的想法。

《简爱》展示了生命的波折和波动,每一个人就如简爱一般,不断的追寻,不断的回头,越来越体会到人性的悲凉与无奈。读者可以把这部以爱情为主线的小说,实际上是一部女性奋斗史的小说进行完整的解读与思考,在读者反应批评论下的简爱,依然不逊色。读者大概也想做这样的一个听从命运的安排,但绝不服输的心态,在重压之下也能坚强反抗斗争的女性吧,这也是读者喜欢简爱的原因。

四、简爱所构建的主旨形象

心理的反应是读者最直观也是最清晰的感觉,文学作品分为初期、高潮以及结束,根据不同阶段的未知性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和决心,读者每阅读一个部分就不断地激发心里的感觉,想要尽快知晓后一部分的内容以及主人公的经历。在西方国家的理论中,有一种论述被称作西方化的殖民主义,西方殖民主义所宣扬的是个人中心理论的男权思想,《简爱》的创作背景正值此期,女性的所有抗争都是徒劳,女性只有不断的为男,臣服在男性的权势下并服从才是王道。

简爱无依无靠,受到亲人的与虐待,生活在满是谎言与虚假的世界里,然而,简爱却在极其世俗与男权之上的时代拼死反抗,找寻自己的幸福,坚持做自己的女王。小说结尾中的大火烧毁了简爱丈夫的身体,烧掉了束缚自由的桑菲尔德庄园,看到这样的结尾,读者不禁质问,简爱会平淡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过一生吗?这是她所要追求的自由和幸福吗?文学片段的模糊性再次确立了读者所推崇的《简爱》。

简爱追求自由、追求成功的内心是盖茨海德赋予的,盖茨海德是残酷的,也是冷血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他带动了简爱所要追求的梦想,简爱在盖茨海德的剥削下,懂得了独立的意义。简爱的人生是不断抗争与不断的出走,最后简爱实现了她的人生意义,找到了挚爱,至于最后是否能够修得百年同船渡,也只能靠读者自身的遐想了。

五、结语

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兴趣。每一部文学著作都有它本身的特性,无论是以何种方式所呈现在大众眼前的简爱都有它独特的意义。简爱以爱情为主线,思想浅薄的读者也只会认为《简爱》只是一部优雅完美的爱情小说。殊不知,在爱情线的背后,作者想要刻画的则是男权时代下的女性经过层层抗争、反抗、拒绝约束最后所实现的自由。夏洛蒂・勃朗特所著作的简爱留下了很多空白和引人联想的环节。作者的立场和归属让读者说不清、道不明,不同情感的读者思考作者模棱两可的态度得到的答案都是不同的,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文学的模糊性奠定了它的文学地位。这也是《简爱》经久不衰,吸引一批又一批读者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许家凤.论读者反应批评论下的《简爱》[J].青春岁月,2012,(22):14.

〔2〕史小平.论《简爱》中女权主义反抗意识[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106-107,128.

〔3〕杨谦.《简爱》中人物的特点分析[J].城市地理,2014,(24):256-257.

〔4〕冯桢鸣.《简爱》中的永恒魅力――解析小说《简爱》中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J].环球人文地理,2014,(14):196-196.

〔5〕刘鸽.《简爱》――自卑情结造就了简爱鲜明的人格魅力[J].金田,2013,(9):69,65.

〔6〕黄小娟.海伦的人生哲学对简爱的影响[J].文学教育(中),2014,(9):31-32.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仁爱品质;积极心理学

一、研究目标

(一)认识性目标

1.培养农村初中生仁爱品质需要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2.学生仁爱品质的养成需要仁爱动力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实效性目标

1.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仁爱品质和能力。

2.有效构建了学生的仁爱动力系统。

二、研究内容

(一)进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仁爱能力的研究。

(二)开展构建学生仁爱动力系统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随机分层抽样法、整群抽样法、图表法、文献法。

四、研究措施和活动

我校把该课题工作列为学校的特色工作,围绕课题研究,课题组开展了培养学生仁爱品质的大量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课题前期准备阶段的主要活动有组建课题团队、制度建设。课题成功立项后,研究措施和活动按普及―实践―提炼的指导思路划分,主要有三大类。即学习提升、实践提炼和总结梳理。具体介绍如下:

(一)课题主研团队建设。

(二)制度建设。

(三)学习提升。

近两年来,为了提升课题主研成员和参研人员的心理援助专业能力和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同时也为了提升大众对心理援助的常态接纳度。学校多次以“请进来,走出去”和购买专业书籍的方式进行师资培训。

1.市教科所吕安所长、彭晓明主任莅临学校调研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2.聘请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李萍教授对全校师生、家长作关于学习效能和家长效能的心理讲座。

3.课题组购买书籍供全体老师传阅。

4.课题负责人、执笔主研、主研、班主任先后外出培训、考察,返回后在课题推进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四)实践提炼

本课题属于应用型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构建仁爱动力系统,培养学生的仁爱品质。为此,课题组开展了丰富的以心理援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1.优化学生社会支持系统。

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成员主要为同学、教职员工和家长。在本课题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成员也是学生的仁爱动力系统成员。学生接受仁爱,拥有仁爱能力后自然会传递仁爱,传递仁爱的积极体验形成积极情绪条件反射后,自然会回报仁爱。介于此,课题组全面推进了拟发的提升仁爱能力的措施:主题讲座、宣传栏宣传、 “心理暗示语”、“自制心灵鸡汤”、“心理游戏”等。

2.提炼后策略的试点推广。

课题拟发的措施经过实践检验,有效性得到了有力证明,为了扩大课题的辐射范围,更广泛地优化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课题组试点推进了实践提炼后的课题策略:QQ群设“今日分享”栏目、举办以“普及、推广心理援助策略”为主题的讲座。

3.建立援助网络,提升仁爱的意识。

课题研发策略的有效性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为了让县域内的学生能更身心健康地成长,我县教学研究室于2016年3月设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岗位,于县域内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我县的心育网络诠释为心育互联网和心育师生网。

(五)总结梳理

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都是开放的。我们对部分拟发策略进行了必要的修正。课题组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后,形成了3本课题校刊,参加了十多次项目申报和成果展评活动。

五、研究取得的成果

(一)认识性成果。

1.培养农村初中生仁爱品质需要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2. 学生仁爱品质的养成需要仁爱动力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操作性成果。

自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针对我校实际情况,从提高学生的仁爱能力和构建仁爱动力系统两个方面入手,开展了扎实有效的自助和助人的仁爱实践活动,形成了具体的分项实施措施。

自助的策略针对的群体是未出现心理问题的正常学生;助人的策略针对的群体是经历了重大负性事件的心理问题易感型学生和已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学专业援助的学生群体;自助助人的策略针对的群体是所有的学生。课题研发的三类策略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融合。自助产生的仁爱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助人,助人获得的仁爱幸福感让学生更好地自助,助人自助的条件性积极情绪反射让学生付出与获得的仁爱能量得到了守恒,让学生仁爱品质的动力系统得到了良性的循环。下面就本课题研发策略作具体阐述。

1.自助的策略。

此策略存在的价值:农村初中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既缺乏兄弟姐妹的陪伴,又缺乏多子女家庭孩子间的互助意识。这些特殊性导致了,农村初中生对支持系统中同W的依赖虽高,但却没能得到需要的帮助,因此提升学生的自助意识和能力就尤为重要了。自助的策略实施以来,学生通过多渠道的自助,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潜能得到开发,仁爱能力得到提升。自助的策略具体分类如下:

(1)提升心理素质,增强仁爱能力。

①培养学生正面解读消极事件的能力和习惯。我们每个人都有把事情想到自己可以接受的权力和能力。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做情绪的主人,课题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征文、工作坊等方式引导学生做正面解读。

②编辑课题组校刊《心灵港湾》、《主研文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③优化心灵谈话法。优化学生心灵的目的是为了构建学生的精神庇佑所,在学生的精神庇佑所里,仁爱了会宽容,宽容了会感恩,感恩了会奋进,奋进了又会更好地仁爱……在仁爱的循环里,仁爱、宽容、感恩、奋进四种积极心理品质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

(2)潜能开发。

①举办心灵港湾工作坊。工作坊的理论建构是:阿德勒团辅;中科院刘善循教授的6S超级学习策略;社科院许金声教授的全人心理学理论;辽宁金洪源的元认识理论。三年多来,课题组在校内对学生提供的工作坊主题有“提升逆商AQ”、“元认知学习法”、“优化亲子关系”、“遇见未知的自己”、“发散思维训练”等。团辅后,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仁爱能力得到了提高。

②构建心灵花园。此策略的主要研发理论:冥想放松、自我催眠、刘善循学习理论(高效学习状态:一份好心情;身心放松;头脑宁静而清醒)。研发此策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身心疲倦时,有退避的心灵空间。

③积极心理暗示。我校运用积极心理暗示的措施形式多样。学校的笑脸墙是图片暗示;班级文化栏“心灵港湾”中的心理暗示语是自我语言暗示;班级文化牌中的班级口号是集体语言暗示;班主任寄语是他人语言暗示。

2.助人的策略。

该策略存在的价值:农村县城、乡镇缺少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就是县级医院也很少有由专职医生坐诊的心理咨询科,农村初中生求助心理学专业帮助至少得到市里,路途远,诸有不便;社会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所收咨询费用高,一般农村家庭较难接受,导致陷入心理问题的学生讳疾忌医,不能及时得到心理学的专业帮助。在助人策略中,付出爱、接受爱、传递爱、回报爱的循环有力地增强了学生的仁爱能量。助人策略具体如下:

(1)关注心理问题易感群体,助其恢复身心状态。

①运用心理测评专业软件筛查、预防。定期对学生进行常规性的心理状态测评,可以及时准确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

②房树人测试。房树人测试能透过被试的房树人作品投射出个人的心理状态,可以作为测试学生心理状态的普查筛选工具。被试只需用铅笔在一张A4纸上任意画一幅包括房子、树、人物在内的画就可以了。

③举办以调适考试状态、管理情绪等为主题的讲座。课题组常规提供的主题讲座有《中考,我来了》、《快乐地做情绪的主人》、《正面解读,快乐成长》、《实现心中的梦想》等。

④编导演心理剧。心理剧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增强学生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

(2)专业心理学干预,助其体验被助的幸福。

①筛查报送。心理问题像身理疾病一样,发现得越早越容易高效干预,筛查报送主要是由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完成的。

②预后支持。在学生接受心理干预后的心理成长过程中,同学需要为学生提供轻松的成长环境。

③心理咨询室提供个案咨询。三年多来,来访学生发给咨询室老师的感恩短信达几百条。

3.自助助人的策略。

此策略的存在价值。农村初中生中,绝大部分人没看过一本心理类书籍,超过一半的学生在家里没有用利用网络查资料的条件,他们的上网率平均达不到1周1次。自助助人的策略实施以恚各类信息的相互分享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运用类心理学知识、心灵成长故事、成长中的心灵感悟、修心格言等精神食粮。精神食粮的补给使学生的仁爱品质和仁爱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自助助人的策略具体分类如下:

(1)校园广播站设心灵成长故事栏目。该措施的研发理论为,宽容、仁爱、感恩、奋进是人类精神的庇佑所。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核心力量是爱!感受到爱的人会真正去爱,爱了会有宽容,爱了会有感恩,爱了会有奋进。爱会传递,恨会感染,充满爱的心灵,恨无处藏身;充满恨的心灵,爱无处藏身。

(2)学生自制心灵鸡汤。心灵鸡汤笔记本是学生用以记录能给自己心灵滋养的正能量信息的笔记本。

(3)心灵的港湾。设计该文化栏目的目的有:一是让同学们在暗示语的帮助下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完善自己;二是让同学们拥有美好的天使般的心灵,拥有发现真、善、美的天使般的眼睛。心灵的港湾很好地体现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六、研究取得的效益

(一)我校学生行为习惯得到很好的改善。

学校实施培养学生仁爱品质的策略以来,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德育处违规违纪的学生人数逐年降低。

(二)各级各类奖项。

1. 2015年李琴老师独著论文《考试焦虑学生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获本课题总课题组征文赛一等奖。

2. 李琴、黄光兵合著论文《培养农村初中生仁爱品质的策略》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一等奖。

3. 李琴老师获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和部级总课题组颁发的“课题研究先进工作者”称号。

4. 邱凯霞老师独著论文《农村中学师生仁爱关系与英语课堂教育效果》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一等奖。

5. 陈四新老师独著论文《德育工作中仁爱品质的培养》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二等奖。

6. 罗雪梅老师独著论文《让仁爱之光照耀语文课堂》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二等奖。

7. 黄辉老师独著论文《班主任工作中的仁爱教育》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二等奖。

8. 2016年李琴、周玲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积极心理学引领 课题策略实施―优化学生心灵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在2016年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9. 2016年心育课题《对农村初中生实施心理援助的策略研究》的课题阶段成果荣获2016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课题研究阶段成果二等奖。(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很好地弥补了省级课题研究中关于优化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薄弱环节)

(三)各级部门、单位肯定。

2015年团县委部署课题组承担仁爱类讲座:《正面解读,快乐成长》、《关注孩子,传递爱心》。

2015年我校心育课题组为公安局设计心理咨询室并在需要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015年我县迎教育均衡发展的国检时,丹棱县教育局领导让本课题执笔主研参加座谈会并向教育部领导介绍我校的课题工作。

2015年丹棱县教育体育局微信公众号以《丹棱二中部级子课题“农村初中生仁爱品质培养的策略研究”获奖》为颂夥⒉嘉倚?翁獾难芯啃Ч。

2016年课题组提交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材料《秉承积极心理学理念,提升学生精神核心素养》被选送参加眉山市教育局组织的素质教育座谈会。

2016年我校的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课题策略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模式形成的论文《心系全体 关注个体》被县委宣传部作为德育典型案例报送至眉山市委组织部评奖。2016年县教研室设心理教研员岗位,课题执笔主研李琴老师为我县兼职心理教研员。2016年团县委部署课题组撰写: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文章《实施心理指导策略 ,提升积极心理品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工作介绍及总结。

2016年课题执笔主研李琴老师被丹棱县妇联选派至眉山参加 “幸福使者,母亲课堂”骨干讲师培训班的培训。主办单位是市妇联和市教育体育局。

2016年县精神文明办、县教育体育局决定把全县唯一的“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建于我校。建成后的指导中心功能室完备,设备齐全,建设方案的资金预算为45万,全部由政府出资。

七、参考文献

《爱的五种语言》 (美)(Dr・Gary Chapman)盖瑞?查普曼著,王云良译;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60年。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文件印发单位 教育部;颁布时间 2012年。

《积极心理学》(爱尔兰)Alan Carr著,丁丹等译;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3年09月。

【1】万.美国中小学校园欺侮现象之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4.

【2】张海燕,刘丽.学校欺侮行为干预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

【3】张文新,纪林芹.关注学校中的欺负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5,(1).

【4】徐本华,李新旺.关于儿童欺负行为研究的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2,(24).

【5】武建芬.中小学生的欺负行为及其心理分析[J].山教育学院学报,1999,(1).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3

一、对中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是必要

首先,这是生理心理的需要。古语云:豆蔻梢头二月春。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都十六七八岁,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他们都比过去的孩子要早熟得多了:第二性征突现,身体成长速度快,能量代谢频繁,性开始萌发甚至走向成熟,他们进入了青春期。随着生理的成熟,伴随而来的是对异性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情感。

其次,这是时代的要求。现在,影视、网络、书报等传媒哪一样不涉及爱情?仅是电视台,每天热播中的港台日韩偶像剧,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学生。但很多影视作品中所宣传的主题,并非健康和光明的。因为信息博杂,缺乏正面引导,青少年的人生观、道德观尚未形成,而鉴别能力又比较低,这些不健康的影视作品无疑是具有负面影响的,不少孩子形成了不正确甚至是畸形的爱情观念,对爱不负责任,追求物质,寻求刺激,游戏爱情等。因此,在当前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与其让学生们在“黑暗”中摸索,在背地里谈论,从那些影视、小说中去“学习”,不如让我们解放教育思想步伐,坦白地、真诚地教育和引导他们去认识健康的、光明高尚、纯洁的爱情。

再次,对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有助于他们养成真善美的性情,进而达到人格升华,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爱情,作为人类以外的任何生物都不具备的独享的一种十分美好而崇高的情感,作为人的道德、伦理、审美等诸多意识因素给予人类生理和精神上的一种最深沉的冲动,并不是随着人的生理成熟而自然具备的,它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才能形成。而且,对它进行启蒙的意义不仅仅只局限于人们所通常认为的男婚女嫁、男欢女爱,更现实、更深远的是在教育一位中学生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基于以上原因,把爱情启蒙教育引入中学生的课堂,不容置疑是十分必要的,甚至是刻不容缓的。教育要与时俱进,要解放思想,不能让陈旧的制度缚住头脑。

二、语文老师应该怎样在课堂上开展爱情观教育

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坦然面对爱情题材,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孩子的思想是异常活跃的,现代的传媒又如此发达,电影电视网络充斥着爱情,因此过去那种靠堵、靠躲、靠骗的方式已经行不通的,我们该做的只能是紧紧地跟上,自然面对和接受爱情题材,引领学生一同坦然翻开语文课本上的爱情篇章。还要给予学生必要的理解、尊重、信任,建立起师生之间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青春期是叛逆的,板着脸孔的说教,只能让学生反感。只有在美丽和谐的人文教育、人本教育氛围下,学生才会乐于和老师一起探讨他们切身的敏感话题。学生让你走进他们的内心了,才能更好地利用优美的爱情篇章去教会学生感受爱和了解爱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情教育,最终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平等的爱情观。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亲亲”;仁;礼;“父子相隐”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5?0064?05

一、引言

新世纪伊始,孟子论舜的案例和《论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观念便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反对儒家伦理的一方认为儒家伦理“把父慈子孝的特殊亲情置于诚实正直的普遍准则之上,因而主张人们为了巩固这种至高无上的‘天理人情’,可以在父子相隐中放弃正义守法的行为规范”[1],矛头直指血亲伦理会导致腐败;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儒家伦理是关系(角色)伦理,在当代社会发展模式中只能起到规范性、功能性的作用。这两个论点即是反方最核心的论据。而拥护儒家伦理的一方也围绕儒家伦理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据理力争,认为《论语》中的这一节应作特殊性来处理,与儒家伦理的普遍原则是不相违背的。两方学者争锋相对,从而引发了儒家伦理的特殊主义和普遍主义之争。[2]

事实上,将儒家伦理用特殊和普遍加以限定实无必要,这是西方哲学的解读方式。西学的传统是非此即彼的两分法,故“一”与“多”、动与静、实体与偶性、表象与实在、理性与经验等诸对立的范畴是贯穿整个西方哲学史的核心概念。西方坚持本质与现象的区分从柏拉图甚至更早便已开始了,本质主义传统根深蒂固;而中学传统讲究“天人合一”,主客不分、“物我两忘”的境界是世人的理想,先秦哲学尤其如此。春秋格局“异质同文”,体制化的力度较强,文化多样性是自身演进的和谐产物,任何一种体制既是特殊的又是普遍的,处于一种“临界”的状态,此乃春秋文化能持存近五百年的原因。武汉大学的郭齐勇教授认为“儒家伦理是普遍主义的,但同时又是建立在特殊主义的基础上且要落实到具体的伦理场景中去的”;“儒家的处理方式是特殊主义的,需要回复到具体历史场景中具体分析,不能抽象地绝对地以普遍主义的方式处理”。[3]杜维明先生也认为孔子并不认为有什么永恒不变的至高无上原则[4](406)。体制化和去体制化都是近代文明的特征,“全球化”“地球村”更是现代科技的产物。西方现代哲学已开始反对本质主义,现象学、诠释学应运而生,此种思维方式与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有诸多共通之处,这也是现象学能在中国大行其道的原因吧。对先秦哲学的理解最好的方式便是回到文本本身,回到当时的情境中去把握,不要用现代社会的标准、范畴概念去理解,否则其结果必定是反其道而行之,离事物的本质越来越远。

关于孔子思想的实质和核心的研究,学界曾进行过多次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仁”与“礼”上①。在争论中,正方论证儒家伦理具有普遍性的常见方式是,认为“礼”是外在的规范,是特殊的、可变的,“仁”则是“礼”之根本,是普遍的;“礼”是孔子对中国远古文化的承续,“仁”才是孔子的独创,因而,儒家的核心应是“仁爱”。实际上,我认为“仁”“礼”均是一种临界定义,既普遍又特殊,既非普遍也非特殊,我们不应将其作对象化的理解,而应在具体的情景中来把握其本质。现代学者习惯将“普遍性”等同于“真理标准”,凡事都用这把尺子去衡量,因此,反方就会认为儒家的“亲亲”是一种特殊之爱,以此为根基的儒家文化易导致腐败;而且,《论语》中对“仁”“礼”的界定常常莫衷一是,因此也不具有普遍性,他们中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只有基督教的博爱才是普遍之爱,应在全球加以推广。殊不知,当今社会的和谐正在于要保持文化的特殊性和多元性,各种文明都有其生存的权利,如用一种普世文明来统治全人类,“文化战争”则不可避免。可见,普遍与特殊并不是衡量一种文明、文化、伦理价值的标准,对孔子思想的真实理解应回到《论语》本身。事实上,“亲”“仁”“爱”“礼”只有层次上的差别,无根本性质上的对立,我个人认为“亲亲”才是“仁”“礼”之根源,血亲是人伦之情的发源地。因此,本文将立足《论语》及相关文本,从“仁”与“礼”两个方面探讨其与“亲亲”的关系,以不同于上述正反两方用普遍和特殊这对西学式的解释范畴再次为《论语》中“父子相隐”这一历史公案正名。

二、孔子的“仁”与“亲亲”

《说文》:“仁,亲也。从人二。”段玉裁注曰:“亲者,密至也。从人二,相人偶也。”从“仁”字最开始的发源看,“仁”便与血缘亲情有关。所谓“人二”,就是“人人”,首先是指夫妇之间的亲密关系,故曰“人偶”。《中庸》有:“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故《诗经》305首,孔子首推《关雎》。然孔子在此并非仅指男女之,否则与动物之本能无异也。夫妇在其开端处便有“兴”,即不是把对方当作对象化的东西来看待。君子对淑女的追求绝非仅是男欢女爱,而是在一种情景下——雎鸠关关叫声中——兴发出一种完全不同的美妙意境来。

其次,“亲也”,也指父母子女的关系(下面简称为亲子关系)。《中庸》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也说“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礼记·大传》曰:“人道亲亲也。”夫妇之情的最高境界必然是兴发出亲子之爱,而且一旦这种亲子之爱被兴发出来,则比夫妇之情更纯粹、更非功利,将夫妇这种非血缘的、外在的情变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子关系的内在的爱,这既是生物学、物种学意义上的延续、繁衍,也具有社会学、伦理学的价值和意义。父母对子女的慈爱是原发性的、不可解释的,毫无功利可言,不服从根据律和个体化的原则,也不能用因果关系来解释。两性之爱延伸出亲子之爱,是爱的传递和延续,儒家文化之为中华正统文化皆因其握住了人类生存的源头——亲子之爱。亲子之爱最切近人性,现存人类为人之根本即在其拥有亲子之爱,以此为根的“仁”“礼”之学必定使老百姓能“闻风而化”。世间任何关系都不会比血亲关系更纯粹,更能引起人的移情和通感(夫妇之情最终转化成了亲情),此为人之本也。《论语》12.22:“仁者,爱人。”《论语》1.2:“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里都是说仁之根在于亲子关系。亲子之爱又可分为慈爱和孝爱,但人之本在“孝”,动物也有慈爱,但却无孝爱,因为人能在“慈”中兴发出“孝”。因此人能根据“亲亲”将爱(在“兴”的情景中)泛溢出去,形成以“孝”为亲子核心的一整套和谐的“仁”“礼”的社会伦理结构,即构成中华文化之泛家结构,所谓“立爱自亲始”(礼记·祭义),那么,爱神也如此。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论语》13.18中的“父子相隐”呢?似乎其中包含了“仁”与“亲亲”的矛盾,其实不然,这种理解的错误在于其把“仁”看成一普遍准则,而将“亲亲”看成是一种特殊情感而造成的。对此问题我们应将其置于对话情景中方能兴发阐明清楚,而不应将其作为一原则来理解。此问答中的两个“直”含义是不同的,叶公之“直”凸现了社会性,孔子之“直”与情感的真诚性有关[5](364)。牟宗三先生也认为:“仁以感通为性,以润物为用。”[6](44)儒家文化是泛家文化,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亲亲互隐”是从人情、人性出发,尽管“亲爱某亲人”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特殊性,然“亲亲”是每个人都必然拥有的真情实意,是贯通全人类的。如将“大义灭亲”“忠高于孝”作为普遍原则加以推广,只会致使社会、政治、伦理、家庭出现混乱,看“”便知造成了多少人伦悲剧。毁灭“家庭”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正如狼一样,无半点人性可言。孔子主张“亲亲互隐”并不是要将其作为一普遍性的原则来推广,而是从情境出发,从人性出发来采取行动,在此,任何原则性的措施都是违反人性的。

其实另一经典案例更能体现孔子之处事方式。《论语》13.3“正名”案例:卫灵公之子聩与其孙卫出公輒争王位,子路问“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表面看来孔子似乎答非所问,故子路反驳到“有是哉,于之迂也!奚其正?”这里确有很多争议:该如何处理聩与辄的关系呢?孔子认为只有从源头上更正才不至于偏颇。这里涉及三代父子关系,如把“父父”“子子”当原则来衡量,必定出现悖论,任何一方似乎都有理,但又都无理。“正名”虽是一个原则,但在这种实际情况中却拿不出一个具体成型的方案,它只提供了一个维度,任何具体的方案都是有争议的:支持任一方都与儒家的“君臣父子”相违背,因其根源上的“名”已不正,则任何“言”都不会顺。孔子只说要“正名”,但具体该如何正,他没有说。有一案例可供参考:楚庄公与其母“大隧之中,其乐融融”;“大隧之外,其乐泄泄”。不过卫国内乱比之更复杂,其涉及三代父子之间的“正名”,因其在根源上出了问题,故任何具体的方案都是无效的,最终聩复辟,輒逃到国外,三年后聩也死于内乱,可见“正名”何其重要,至于怎么为卫国“正名”,还有待专家仔细琢磨。

“正名”即是使名、话语回到本身。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在最原初的地方是不能用定义说清楚的,故要给出“仁”的一个标准界定是很难的,只能在用文字营造出一种“兴”的意境中才易于理解。《论语》中谈仁有105处,各种不同的说法使其很难理解。“仁”既易能,“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7.30),又难能,唯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6.7);既平常、容易,不过“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13.19),又高远、艰深,“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7.34);故孔子多次言“仁”难,“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6.22)“末之难矣”(《论语》14.39),“仁者,其言也讱。”(《论语》12.3)“仁”之易是指其具体德目,但其本质则是难以把握的,很难达到“仁”,故君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7.1),其言“戚戚”,答非所问,在问与被问、似答非答中营造一种“兴”的意境,使人尽量靠近。“仁”是一种生命的本真样态,其本质来源于“亲亲”之爱。慈爱和孝爱都不是按道德原则教育出来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兴发”出来的:父母对子女无私的慈爱兴发出了其本真的孝爱。“仁”是很难达到的,只能在“礼乐”中尽量保持其原生态,因为“礼”之源头也是亲子之爱,礼乐(包含诗)均是一种“兴”发的情态,故“亲”“仁”“礼”能相互融通。

三、孔子的“礼”与“亲亲”

《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段玉裁注:“丰者,行礼之器。”礼最初的本义是指祭祀天地神祗、祭祀祖先的仪式,李泽厚先生便指出周礼“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7](8)。从其作为祭祀祖先的仪式便可看出“礼”之初始也与血缘亲情有关。如果说“夏礼”“殷礼”带有更多的巫术鬼神,那“周礼”则更富人文意蕴,更看重血缘亲情。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商之继统之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8](44)而周代继统之法是父死子继。从夏商的“以祖配天”到周代“以德配天”表明了人文精神的觉醒,血缘崇拜更盛。然礼并非仅仅是外在形式,它不仅具有特殊性也具有普遍性。礼固然是一种具体的人伦规范,但这种规范却并非全由随机的外部关系而定,而是一以贯之的。唐君毅先生便认为“通观周书中之周公之训诂,与诗经中之周颂之称太王、王季、文、武、鲁颂之颂周公之德,则见此中确有一伟大之政治精神,其本则为一道德精 神”[9](59)。当然,我们最好不要用普遍与特殊这样的词汇来衡量“礼”,正如不用此来衡量“仁”一样,“仁”“礼”都是在一定情境中能兴发出各种意义的机制,都不是一种绝对的原则或标准,如执其一端来衡量其它,则必然会在《论语》中找到许多矛盾。情理上,我们总是希望一理论不存在矛盾,殊不知矛盾才是人类理性的本质,是人性的悖论,是任何理论都避免不了的,正因其张力才使人类精神不断向前发展从而丰富起来。

上面我们已谈到“亲亲”乃“仁”之根,然从“亲亲”到“仁”又“何其难也”,其中,“君子”是其必经的人生形态。亲子之爱(慈孝)基于血源亲情,伴随家庭血脉而扩张,自身便可泛溢出去,然这种自内而外的流溢是不稳定的,要用“艺术”即“礼”来指引,因为“礼”和“亲子”关系均具有“兴发”能力,故能在“礼”中接引亲子之爱,做到“泛爱众,而亲仁”(《论语》1.6)。君子人格是成“仁”之门户,尽管君子不一定都能成“仁”,但是其必经精神形态,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14.6)君子最大的特征是“好学”,“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1.14)君子首先从“学艺”开始,“艺”与亲子根源匹配,可将“爱”导向普遍化但又非普遍化的“仁”。《论语》3.8“绘事后素”一节向来被解释成“仁先礼后”“仁内礼外”,然李泽厚先生则认为“仁”与“礼”在源起上不可分割、不分先后:人性情感必须放置于特定形式中才可能铸成造就,无此形式即无此情感,“礼”即“艺术”。[5](85-86)我亦赞成李先生的这种解释,“礼乐”本质是“兴”,各种礼仪形式均能“兴发”人的情感,“亲子”之情便是在情境中兴发展开、泛溢到其它人伦关系中去的,故“礼”是承载“亲亲”的最佳方式。

孔子十分看重“兴”,整部《论语》是用对话体的方式,通过发问“兴发”出似是而非的回答来,《论语》中许多核心概念的定义都是采取的这种界定方式,并不是正面的、统一的回答,好比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论”所主张的那样,任何概念都没有一种本质性的界定,而是具有家族相似的性质,每个概念都具有比所谓的本质界定更丰富的内涵。而《论语》中对其核心概念的界定方式是营造一种共鸣的“兴”的意境,“兴”即是在“兴句”和“被兴句”之间营造一种全新的情景、烘托出一种全新的样态,使人更易理解一些深奥的定义和看似矛盾的事例。每一个在不同的兴的意境中的回答都不能当做普遍的原则加以持守,否则就会发现《论语》中对同一个问题存在很多矛盾的回答,对这些所谓的矛盾的合理解释即是要回到每个回答的语境中去,在具体的语境中来理解这些回答,不应将其中之一当做金科玉律,将其他则当做与之矛盾而被抛弃,这样就会得出片面的理解,削弱了其丰富的意涵。例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是一种兴,用重复形成一种叠韵,这就构成了一首浓缩的诗,在叠字营造出的“兴”的意境中去界定君、臣、父、子。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礼”“乐”“诗”“正名”等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式的定义,都是在一种“兴”的语境中给出其丰富的意涵的,而“兴”初始于夫妇之道,包含随之产生的亲子关系。至于“夫妇”与“亲子”何为先不是我这篇文章讨论的问题,正如“鸡”与“蛋”何为先一样,此争论是没有意义的。

四、结语

先秦儒家,尤其孔子,是十分重视“亲亲”的,我们从《论语》《中庸》中便可看出。然后世儒家的发展趋势则是将“亲亲”与“仁”分离了,尤其宋明理学,只注重从形而上的、超越的层面来发展“仁”,在深化了其理论深度的同时,也削弱了其原初的丰富内涵。程颢:“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识仁》)张载《西铭》:“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朱熹:“与天地参,谓以天地并而立三也。”即使阳明心性之学侧重情感,却也不再谈“亲亲”。宋儒追求圣人,不再强调君子,圣人高高在上,遂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教条而丧失了生命意义。“五四”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无情的批判,鼓励与作为封建压迫代表的“家”作斗争,离“家”出走闹革命也成为当时的潮流。期间“家”完全被“党”“国”取代,父子、夫妇间相互揭发,人人自危。现代社会“家”的观念更加淡化,越来越多的人终身不婚,“丁克”家庭、单亲家庭成为时尚。诚然,现代社会对这些现象的宽容表明当代人拥有极大的自由,但这种病态的家庭样态引发出的问题不得不令人深思,人类将走向何方?西方许多思想家认为,如果有一天人类将毁灭,那必然是自我毁灭。现今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已成为西欧发达国家一大困扰,各种文化冲突争执不断,恐怖活动此起彼伏,全球处于极度不稳定之中。当然,我们不能将所有这些社会问题都归结为是轻视家庭造成的,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因此也就有不同的解决途径,但作为中华传统的泛家结构在现今社会遭到破坏确实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值得各界专家学者研究。

反对儒家伦理的人直攻血亲伦理,他们确实抓住了儒家文化的核心②,但事实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血亲伦理导致了腐败、裙带关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相反,正是由于当今社会忽视“亲亲”才造成了这些问题,亲情被外在化、功利化,一切以利益至上为准绳,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现代社会各种“名”更加“不正”,“父不父,子不子”,血缘亲情越来越淡,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盛行,有些父母的“慈爱”还不如动物,那么想要兴发出“孝爱”来则更艰难了,亲情沦丧确是人类一大悲哀。在此我要极力为家庭、为“亲亲”正名,振兴中华,首先要振兴以家庭为核心的儒家传统文化,恢复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各种情分,用“亲情”化去隔阂、矛盾、冲突……在此我并不主张将重视家庭的儒家文化作为一种普世伦理,正如基督文化也不是一种普世伦理一样,即使在全球化的今天也不应该只存在一种文化、文明结构。我想说的是:重视家庭的儒家传统文化对缓和当今多元主义文化的冲突有着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现代社会是技术泛滥的时代,各种文化、民族为求自保,避免遭灭绝的危险而对他者采取敌对的态度,仿佛身处黑洞之中,面对着各种不可预知的潜在威胁,每个人、每种文化都想抢占优势而试图首先发难,这必然导致混乱、冲突。儒家的泛家结构恰似黑洞中的火把③,可点亮不可预知的黑暗,化解发难的动机、缓解紧张氛围,其宽容性是其它文化尤其是善战的西方文化不可比拟的,历史史实已证实了这一点。

总之,“亲亲”“仁”“礼”均不是普遍化的原则,但又不是特殊的情感,无论是在寻找当今中国文化的出路上,还是在探索世界文化的多元主义结构中,儒家传统文化都是一束温情的、清柔的、可照亮“黑洞”的火把,而非耀眼的强光,在人类自身发展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这当然要靠社会各界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大力复兴之,使超越一切功利的“亲亲之光”重洒人间。

注释:

① 蔡尚思先生认为是“礼学”,匡亚明先生认为是“仁学”,郭碧波先生认为“中庸”是核心,还有人认为是“忠恕”之道。

② 相反很多儒学研究者根本不关注“亲亲”,在反驳的文章里很少有为“亲亲”正名的,而是把“仁”看成普遍性的准则来立论。

③ 血缘可使一切冲突都戴上温情的面纱,因此必定是火把,而不是强光,否则会使人暂时“失明”,更加剧紧张氛围。

参考文献:

[1] 刘清平. 美德还是腐败?——析〈孟子〉中有关舜的两个案例[J]. 哲学研究, 2002(2): 43?47.

[2] 黄裕生. 普遍伦理学的出发点: 自由个体还是关系角色?[J]. 中国哲学史, 2003(3): 13?24.

[3] 郭齐勇. 也谈“子为父隐”与孟子论舜——兼与刘清平先生商榷[J]. 哲学研究, 2002(10): 27?30.

[4] 杜维明. 论儒学的宗教性[C]//杜维明文集·第3卷. 武汉: 武汉出版社, 2002.

[5] 李泽厚. 论语今读[M]. 北京: 三联书店, 2004.

[6] 牟宗三. 中国哲学的特质[M]. 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 1994.

[7] 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5.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仁爱;医学生;德育教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思想是主流。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其教育思想、德育理念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而且影响当今人们的为人处世之道。传统中医文化中与儒家文化有很多交融的地方,作为继承、创新、展示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的现代医学院校,更要注重“仁爱”教育。对医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和传统中医文化)教育,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美好品质,培养一种积极的高尚情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人道主义精神,从而为人民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1 儒家“仁爱”思想及医学生“仁爱”的内涵

孔子的仁爱思想是以人性为立论的基点,以人为本,主张爱亲、爱众,爱物,追求人与人、人与物和谐相处共生的。

论语中提到在《论语 学而》中, 提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这里把“孝弟”定义为仁之本, 即作为仁的最基本含义。孔子用孝悌作为行“仁爱”的开始,认为应该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种爱亲之情推广开。“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从而能够爱朋友、爱周围的更多的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爱众由爱亲人到爱更多的人,体现了“爱”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量的变化与质的飞跃,是把爱亲的对象扩大化,呈现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的和谐画面。

从仁爱思想出发,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力行“五德”(恭、宽、信、敏、惠)。在孔子看来,“五德” 乃仁者的品格特征,“ 忠恕” 之道乃推己及人的行仁之方。前者是施行仁应具备的条件,后者乃施行仁的根本途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正是通过这种换位思考的施仁方法,把“仁爱” 思想从爱亲推广到“泛爱众”。

“仁爱”医学生是指五年制医药类学生通过儒学文化教育及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而具备的良好素养。孔子的“仁爱”思想要求指出,关爱别人就是“仁”,“仁”的核心就是“爱人”,“仁爱” 者能爱亲友,乃至热爱全社会的人民大众。医学生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必须具有高度的爱心才能“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塑造“仁爱”学生就是培养对他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都有爱心的医学生。医学类高职院校把“仁爱”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是推进高职生全面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2 将“仁爱”教育融入到医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具体实践

仁爱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需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长期熏陶才能培养出有仁爱的学生。学校为培养出有“仁爱”的医学生需制订实施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策略,采取科学的方法,采用合理的机制。我校在学生的“仁爱”教育中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2.1 从理论上认识“仁爱”

在新生开学专业认知阶段,利用晚自习学习《弟子规》,通过《弟子规》这不古人教学子女的文章,让学生字面上知晓“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等“仁爱”的基本准则。新生第一学期早读时间,全班朗读《弟子规》,通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何谓“仁爱”,知晓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另外,系部购买经典图书,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借阅经典图书,通过经典阅读,让学生的心灵感受经典的浸润,接受经典的洗礼,体悟“仁爱”之道。

2.2 从思想上正视“仁爱”

2.2.1主题班会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教育活动,不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更易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反思的方式主动参与到这个德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更好地遵循教育规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集体来讲,可以利用班会解决共同问题,提高班级凝聚力,便于班级自我管理。“仁爱”教育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这个德育教育的阵地。开展以“仁爱”、“感恩”等为主题的班会,引导学生珍爱自我,体会生命的尊严、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可贵,学会自尊、自信、自强、自爱,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2.2.2通过学生网站,文化板报,树立“仁爱”典型。

2.2.3充分利用各班的板报墙,出以“仁爱”为主题黑板报,宣传仁爱。另外,教育者要注重身教。教育学生爱人、讲诚信、遵纪守法,教育者自己要先做到,即道德教化的实施者需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教育者应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亲其师,信其道”,达到由“知之”、“好之”、“乐之”积极转化,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3 从行动体会“仁爱”

让学生更好的从内到外的体会仁爱,还需要实践的引导,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爱的情感,内化爱的意识,培养创造爱的能力,发现爱、感受爱、珍惜爱、奉献爱,同时,以由己到人、由知到行层层落实,使学生从思想和行为上都有所转变。低年级的学生根据每月的节假日为契机,设定专门的“仁爱”活动月,加强学生的“仁爱”教育,开始从母亲节和父亲节的五月六月,开展“感恩父母和亲人”;九月,开展“感恩老师”逐步升华到十一月感恩节,开展“感恩社会”活动,从爱父母,爱老师,扩展到爱社会,让孩子产生感恩心、乐施心,学会用仁爱之心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从而与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高年级的学生,在三月“紧跟雷锋步伐,争做仁爱学生”,五月护士节,开展“扬南丁格尔精神,争做仁爱护士生”活动,十一月感恩节,“爱心长跑”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社会,热爱国家,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努力学习、奋发成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把仁爱教育工作分解到到各个节日,与其他传统节日教育紧密结合,仁爱从直观感悟到全面实施,内容涉及学科教育、德育、体艺教育等方方面面,同时,形成评价机制,在学生个人百分考核中,把“仁爱” 仁爱精神成为衡量学生道德水准,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性道德,使之形成合乎规范的处事之道,完善的人格,体悟孔子“仁爱、礼义、诚信”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如孔子一直要做的事情那样,确保达到德育教育的总体目标“仁爱、礼义、诚信”等道德思想贯穿于学校教育乃至社会中每个人的言行之中。

孔子以仁爱之义教人为人之道,立身处世之法,可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倡导以孔子仁爱思想精华教育当代大学生,让他们常存仁爱之德常做友善之举,努力修身律己、勤勉做事、平实做人,以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心态立身处世。总理曾指出: “爱是一切道德的基础”, “对祖国和人民有爱心,对社会有责任感,对国家有献身精神,这三点的基础还是爱……”所以必须培育大学生仁爱品质,在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主合力,多管齐下,创造良好教育,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仁爱品质,发扬光大孔子的仁爱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孙多玲,赵丽虹.论儒家“ 仁爱”思想在大学生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辽宁科技学院学报卷[J],2010年第10期:第1~2页.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6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谈恋爱越来越普遍,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手牵手的情侣,谈恋爱是否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以及今后的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关注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也成为是高校工作的重点。本文将从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及及形成原因入手,探讨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心理 动因 对策

自古以来爱情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以独特的魅力牵动人们的心。爱情让我们人性中最温暖,最热烈,最细腻,最温柔的部分得以充分的展现,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古代文人墨客对爱情做了大量的描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牵着手在校园中散步的情侣随处可见,大学谈恋爱成为了很普遍的事。

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

1. 不切实际,追求浪漫,不顾后果。

爱的权利增强而爱的责任降低。只在意恋爱过程本身对恋爱的结果不太在意注重 。大学生不在以结婚为前提恋爱,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做感情体验,及时行乐,记忆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还有一些大学生为了充实课余生活,解除寂寞空虚,把恋爱当做一种消遣活动。

2. 自主性强,盲目性大,不负责任。

一方面大学生在年龄上虽然已经度过了心理反抗期,但由于形成与父母,长辈,老师的成年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依然存在这种心理隔膜,使他们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异常敏感,经管感情迫切需要抚慰,渴望理解期待有人能分担自己的烦恼,但为避免自尊受到伤害,而不愿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里内心世界,形成了相互之间的闭锁心理。在着不少人考入大学失去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远大的理想追求缺乏学习动机,感觉学习和生活枯燥无味,精神空虚,加之他们受爱情观念的影响,易产生攀比,从众心理,于是选择在恋爱中消磨时光,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3. 恋爱方式公开化,表面化。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日益开放,而传统道德逐渐淡化。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常常处在理智与感情矛盾的漩涡中,在理性认识觉得自己应该保持纯真,应该遵守传统伦理道德观。但在爱的刺激下又不愿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恋爱方式公开化,在公共场合公开恋爱。

大学生恋爱心理动机:

1. 自身生理因素: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生殖系统成熟,性激素分泌影响生理平衡,对异性特别敏感。同时,大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成熟期,性意识增强,心理极度浮躁波渴望与异性交朋友,恋爱意识强烈。

2.自身心理需求:

缺乏安全感,自我意识不完善,渴望他人肯定,易产生从众,攀比心理。大学生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奋力。拼搏进入大学校园,中学阶段由于升学负担而暂被压抑的情感因此得到爆发,自我形象逐渐清晰,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情感需求渴望满足,而恋爱则是其情感满足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当今舆论自由思想开放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刚进入大学就开始恋爱,生活在集体的大学生经常会把自己和同学作比较,由于群体和他人产生的压力产生了从众心理,导致了不正确的恋爱动机,使得大学生盲目追求恋爱,这种不认真不负责的恋爱动机是很多恋爱缺乏真正的感情基础。同时,大学生对自我缺乏充足的信心,产生攀比心理,通过自我比较,觉得自己能力不行,身边的人都恋爱了,自己却没有恋爱,会产生无能力的错觉,导致降低自尊,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会加入恋爱队伍,甚至有不少学生以恋爱次数的多少来衡量自身的价值,恋爱关系是他们得以满足青春期所期待的来自他人的肯定。他们关注自我价值,来自异性的,特别是自己爱的人的肯定和欣赏是自我认同的一部分,在恋爱关系中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满足。

2. 学校教育因素影响:

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可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但学校更注重学习成绩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人格培育较为忽略,教师没有正确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恋爱的动机,致使有的大学生因人际相处困难,学习考试,就业等产生很大的压力,有的大学生因对信念价值和自我把控不定,而产生茫然沮丧和没有归属感的情绪,故而通过恋爱,找人分担从而起到缓解压力和摆脱孤独的作用。

3. 家庭环境因素:

现代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多数的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或因为工作等因素导致孩子很少或无法与父母进行正常的交流,由于家庭缺乏情感来源,导致有的孩子会通过恋爱来寻求感情支持。同时,多数父母忽视对性的教育,从未给予之正确的引导,导致孩子树立错误的恋爱观。

但是,近年来随着高校在校人数的增加,大学生恋爱在高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且已成人数增多年纪偏轻的势头。大学生恋爱的出现便for偶然,既有其内在心理因素,也有外在环境的影响,随着高校大学生恋爱所影射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大学生恋爱以后会特别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及学生家长的普遍关注。

大学恋爱引发的心理失调:

1.单相思与爱情错觉

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单相思使得某些大学生陷入痛苦的境界,处于空虚烦躁甚至绝望之中,处理不好,会影响学习,生活,甚至对以后的恋爱婚姻都有消极影响。

2. 多角恋。

多角恋是爱情纠葛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质上是比单相思更为复杂更为严重的异常现象。在恋爱时,一些大学生因心理不够成熟,有时被别的异性动人之处吸引而动心,同时与几个人相恋,因此多角恋有极大的危险性,一旦理智失控就会给自己和社会带来恶果。

3.失恋。

失恋是指一方否认或终结爱情关系后,给另一方带来的一种心理挫折。失恋是大学生最严重的挫折之一,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如难堪,羞涩,失落,悲伤,孤独,虚无,绝望和报复,这些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转移,容易导致失恋者忧郁,自卑的情怀,严重者甚至会采取报复或自杀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抑郁。

调适措施:

1. 单相思的自我调试。

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客观理智对待爱情问题,学会用理智战胜感情,及时的移情移景。

2. 恋爱纠葛的自我调适,

大学生应正确积极的调试,认清爱情的选择性与排他性之间的区别,重新评价自己与恋爱对象之间的关系,学会明智理性的退避。

3. 失恋的自我调节。

克服爱情至上的观点,爱情是重要的,但它不是全部。进行环境的转移,失恋后换个环境暂时与痛苦的回忆隔绝。多为对方着想,既然对方觉得幸福,那就让他离开吧。

正确的大学生恋爱观:

1. 自身:

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改善,树立正确人生观,恋爱观。在选择恋爱对象时应追求志同道合的高尚爱情,使其建立在共同兴趣爱好和人生理想之上,懂得爱情是一种责任,双方只有在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负责的情况下,才能创造和谐的恋爱关系,才能共同进步。因此稳定的人生观和恋爱观密不可分。

正确理解爱情本质。爱情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念,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最强烈稳定和专一的情感。爱情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大学生若不清楚爱情的本质,那么恋爱便会产生各种困惑和问题,也不能很好把握真正的爱情。爱情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爱情的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

摆正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在谈情说爱上而放松了学习。恰如其分的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

培养恋爱中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尊重平等人格。恋人之间彼此尊重的人格的表现,主要是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和重视双方的平等,恋爱双方在人格上是独立的。自觉承担责任,自觉的对对方承担责任当爱情。本质的体现,无论对方处于逆境还是顺境,是富有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双瞳,爱一个人或接受一个人的爱,就意味着始终不离不弃,自觉的为对方承担责任。责任的担当不仅是单纯的,我心中有你,而是需要付诸行动的自觉。同时,我们要文明相亲相爱,文明的恋爱是指双方采取含蓄谦恭且羞涩的态度,而我们要讲文明,不然会有损大学生的美好形象,通过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操守,使得双方在指高层的人格和外面行为下发展感情,这种感情才经得起时间的挫折和体验。

2. 社会:

社会要优化舆论环境,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社会是个大环境,大学生每天都生活在社会里受社会影响,所以社会方面应该建立正确合理的主流思想,各种新闻媒体的舆论媒介,应当确保宣传正确的恋爱价值观,在善恶美丑前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教育,发挥其营造社会健康文化氛围的功能,我们需要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得大学生的行为有章可循,为他们的恋爱行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防止不健康的恋爱观污染大学生心理。

3. 学校教育:

学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对恋爱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使学生有机会在各种有利身心的活动中学会正确与异性交流,通过讲座,心理辅导等方式为大学生讲解恋爱问题。对于因恋爱产生的心理障碍或问题的同学应当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与之交流排解心理。

4. 家庭环境:

父母要以身作则,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心理学理论,避免盲目教育,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父母的感情是子女以后爱情标准。有所以父母间有良好的感情,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性启蒙性教育和恋爱教育。

结语:

我觉得大学可以谈恋爱。爱情与学习如书离黄花彼此托扶,爱,充实着学习,学习美化着爱情。这是一促具有双向作用的良好循环,恋爱中的大学生生活充满阳光,甜甜蜜蜜,心情愉悦。相伴去学习,取长补短。不懂的问题在相互讨论中得到解决,共同进步,更上一层楼。恋爱中的大学生不由于男女性格与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此时此刻得到互补互谦,互让宽容大度的优良品质在恋爱中自由成长。

爱情是美好甜蜜的,当代大学生应讲究恋爱心理健康,最大程度促进心理发展和人格完善,获得爱情的甜美和家庭的幸福,促进社会文明。大学生准确认识爱情,正确对待爱情,培育健康的恋爱观,养成良好的恋爱行为,努力创造良好完美的爱情。

参考文献:

[1]. 对高职生恋爱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

《职教论坛》.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8期.吉梅.

[2].大学生恋爱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0年10期.张建英.侯大寅.

[3].大学生恋爱观现状与对策.

作者:梁晓珍.基础心理学河北师范大学

[4].大学生恋爱心理成熟度的测量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壮.应用心理学上海师范大学

[5].大学生婚恋观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苏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西南大学

[6].大学生情侣间赠送礼物行为的心理学研究.

作者:周惠.应用心理学曲阜师范大学

[7]大学生社交效能感与自我同一性关系的研究.

宋江宁.沈建建,2010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8]大学生恋爱宽恕问卷的编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有中介的调节作用.

张田,2011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9]自恋与浪漫关系:恋爱风格与伴侣选择.

梁钰苓.周晖.封春亮,2010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