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范例6篇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范文1

一、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是因为它有人文,有独特的精神文化。只有明确了什么是人文精神,才能在具体教学中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二、树立“人文之师”的良好形象

说到底,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的,是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学水平。如果说数理化的教师应该多从自己的专业能力方面下工夫,以充分发挥其“授业解惑”的职能的话,那么,相对于这些教师来说,语文教师更多了一份“传道”的责任,所以,他们的形象显得非常重要。作文是人文道理的现身说法者,他本身就是知识、精神、修养之寄托者,就是人文精神的结晶。有了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情操、优雅的举止,语文教学就会变得轻而易举,事半功倍。古人所说的“行不言之教”“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语文老师除了着眼于自己的专业素养之外,还应从一点一滴入手,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当然,对于形象而言,良好的行为举止只是外壳,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优雅超俗的风度和气质。这当然没有一种硬性指标,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长年累月默默地努力。

三、立足中学语文教材,从课本与读本中充分挖掘诸子散文所蕴含的人文因素

这些作品大多体现了先秦思想家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完善的个体人格和执著的求真精神。如最先面世的是老子《道德经》,也叫作《老子》,其最主要的内容是对“道”及其规律的论述。老子以天之道来推论人之道,主张社会的规则应效仿自然规律。我最喜欢老子说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用“上善若水”说明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还以大自然中的水为例子,说明“以柔克刚”的道理,从而引申到“以退为进”“甘居下流”“不为民先”的处世观与政治观。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影响至为深远,对于世界思想文化产生了并正在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四、应用多种教学策略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现有的诸子散文教学,基本上把它当做文言文来教学,采用满堂灌输的“字词”教学方式,只注重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讲解,很少涉及文学鉴赏及审美评价,诸子散文课堂成为一潭吹不起任何涟漪的死水。教育理念决定教育改革,要培养现有学生的人文精神,强化他们的人文教育,就必须创新教育理念,淡化诸子散文的“工具性”,强调其“人文性”,把诸子散文课堂教学变成真正的文学课。重点把握清楚了,在具体教学中才不会本末倒置。第二,营造民主和谐的人文教学氛围。韩军曾说:“好的语文教学,需要师生共有一种植根于语言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学会语言本领――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根本。”可见,教是为了不教,诸子散文教学应该从字词句教学中走出来,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以人为本,让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走进作品,走近作者,陶冶情操,让学生在轻松的人文教学环境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提升。先秦诸子散文中有许多本来就是以对话形式展开思辨性讨论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对先贤思想的理解,甚至是质疑。也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让一些有疑问的东西在辩论中越辩越清晰,这样学生一定会对先贤的思想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是对先秦士人思辨精神的一种继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先贤智慧如何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向上,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这样不仅能拓展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能切实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第三,以人文精神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采取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上文中说的辩论;比如播放一些以先秦诸子为主人公的影视作品;比如让学生收集先贤富有智慧的语录;比如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谈谈自己的烦恼,由其他同学从先贤智慧中找到办法帮助这个同学来解除烦恼……方法有很多,只要教师有这个意识,就一定能创新教学方法。先秦诸子散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一定的比例,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对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对其价值并未重视,甚至有被忽略的风险。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他们有个性,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有一定分辨是非的能力。高中语文在《先秦诸子散文》这本选修教材的阅读欣赏中,教师要深挖先哲们的思想核心,下足工夫引导学生通过充满兴味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达到增长见识、开启智慧、涵养德行和砥砺人格的目的,让先秦诸子的智慧成为学生高中时代的一个闪光点。

参考文献:

[1]韩军.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语文学习,1993(1).

先秦诸子散文范文2

关键词:先秦诸子散文;德育渗透;先秦诸子选读;中学生;教学方法

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瑰宝,是先贤留给我们珍贵的精神财富。学习诸子散文,了解诸子思想,不仅有助于学生审视古代社会,加深对传统经典文化的认识,更能启发和鼓励学生砥砺品格,涵养德行。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为中学生德育渗透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本文将从对本校德育状况的分析,对选文及其诸子思想的解读,及其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要求等方面,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先秦诸子散文重要的德育功效。

一、联系实际,分析现状,使德育渗透具有针对性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充分的了解了学生的德育状况,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德育问题。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有的放矢。我校是一所普通农村高中,因种种原因,近年来录取生源的质量呈下滑趋势,我们在感叹学生学习水平一届不如一届的同时,也非常忧虑学生的德育状况,比如良好的文明行橄肮哐成缺失;心理承受能力差,冷漠麻木,缺乏真情和爱心;诚信缺失,重利轻义;是非辨别能力低;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等。针对中学生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可参照《先秦诸子选读》中的内容为他们开导排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精研文本,知人论世,找准德育渗透的切入点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精研文本,知人论世,充分感知诸子的思想,从中受到熏陶。选修教材主要选取了孔子、孟子、庄子等著作中的精华篇章,集中内容进行了编排,把诸子思想形成体系,使学生更方便了解诸子生活经历和思想甚至触摸诸子情感,从而感知诸子高尚的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既要对每一章节的内容熟习,以区别诸子思想的差异,又要有整体意识,宏观把握诸子思想的联系,这样才能找准德育渗透的切入点。综观选文,其渗透出的道德品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即仁者爱人、勇于担当、以诚为本、义以为上等。

1.仁者爱人,教育学生学会“爱”

仁,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宗旨和根本,其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是孔子在回答学生樊迟对“仁”的疑惑时所提出的。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爱人”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怎样实现“爱人”,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仁德离我们很远吗?我要仁,仁就来了。圣人实践仁爱看似如此简单,然而,的确如此,孔子认为,一切全靠自己。总结起来有两点,一是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不自爱、不自尊,他也不会去爱别人,更不会去爱万物,所以,孔子提出“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试图用礼来约束人的言行,通过自我克制自我反省提高自身修养;二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两个观点是从不同角度阐发,前者从反面阐释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应强加给别人;后者从正面肯定自己要站住脚,必须使别人站住脚,自己要通达,同时也要让别人通达。用我们现代人的理解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想人所想,理解至上,学会体谅,包容乃大。

孟子的仁爱思想和孔子是一脉相承的,孟子认为:“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要想别人怎样待你,你就得怎样待人,只有人人互爱互敬,社会才变得和谐美好。孟子还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将仁爱从自己推向他人。在此基础上,孟子推行仁政,认为恻隐之心、不忍之心是仁爱的基础,善行就是推己及人,仁政就是博爱天下之人。需要指出的是,“仁者爱人”不仅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之一,同时也是先秦时期其他学派共同关心的思想主题。比如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的“兼爱”思想,就是平等地关爱天下所有人,庄子“尊生”的观点也意味着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要让生命沦为工具,大大张扬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对人的大关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心理脆弱,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及时引导学生,自尊自爱,尊重生命。

总之,仁爱思想是先秦时期各学派共同提倡的,虽然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别,但是它们共同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仁者爱人。通过仁者爱人思想的渗透,让学生感悟到爱的力量,学会爱亲人,爱朋友,爱万物,爱一切能爱之人,用爱尊重自己,尊重生命,培养学生爱的能力,让爱融化冰封的心灵,因爱而把情感的荒漠变为绿洲,让学生满怀着爱成长。

2.勇于担当,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先秦诸子生于乱世,并未因自身处境的艰难而自甘沉沦,却都以饱满的激情,执着的精神不懈追求着匡救天下,拯救黎民于水火的人生宏愿。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在孔孟身上表现得尤为执着。孔子在面对自己的人生抉择不被人理解时,他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孔子认定自己有责任挺身而出,努力改变社会现实。这说明孔子有一种异常可贵的勇于担当的精神。孟子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奔走游说各国,但也终不被用。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及“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的民本思想,表现了他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集中体现了他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同情心。孔孟的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那么,我们中学生也应从中受到鼓舞,胸怀为国家,为人民的远大理想,担负起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重任。

此外,勇于担当的精神还表现在对待过错的态度上。古人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和子贡特别强调改过。孔子说“过而不改,是为过矣!”(《论语・卫灵公》)有过错却不改就是真正的过错,子贡也说“君子之过,犹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犯了错,人人都能看见,但只要勇于改错,人人也都会仰望他。而要想改正错误,首先得正视错误,品行高尚的人是不会掩饰自己的错误的,而是在犯错后,加强自我反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像孔子在评价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时,用“不贰过”来赞扬。所以,在教学中,不要担心学生犯错误,重要的是督促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批评。

3.以诚为本,学做真人

诚信是立德立身之本。正如孔子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讲诚信,不知他怎样立身处世,好比车没有木销子,怎么能行走呢?诚信,对个人来说如此重要;对社会来说,也是政府有效运作的根本,子贡问政,孔子就很坚决的回答“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孔子的诚信教育很是成功,他的学生曾子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不仅有深刻的感悟,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为政》);还有身体力行的示范,曾子杀猪的故事,已成为诚信教育最生动的教材之一。诚信的说法,在庄子的寓言中也有,那个郢人能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下,面不改色心不跳,是因樗信赖石匠;而石匠能运斤成风,也是建立在对郢人充分信任的基础上,不然后来也不会拒绝宋元君了。“郢人斫垩”,意在告诫人们,与人交往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可以产生力量。对于现今中学生来说,诚信也是一种道德修养和无形资产,教会他们如何诚信待人真诚做事,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说孔子强调“信”的重要,是教我们如何在滚滚红尘中站稳了脚,拼足了劲儿,塑造一个“他人”眼中可靠的“我”;那么庄子特别求“真”,则是教我们关起门来,沉下心来,静静地审视自己,保持真实的本心,不受外界物欲所困,从而超越自我。庄子宁愿“曳尾于途中”,悠闲垂钓于乡野之间,也不愿意锦衣玉食供奉于朝堂之上,他宁愿“处穷闾i巷,困窘织屦”(《庄子・列御寇》),编草鞋为生,受清贫之苦,也不愿“舐痔得车”,曲膝谄媚。他生于乱世,牢牢将真我握在手中,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保持自己的精神不被物役,为自己的心灵留最后一方栖息之地。所以,我们在《逍遥游》中才看到了那个“无己、无功、无名”的洒脱超然的真实的庄子。

4.义以为上,弘扬正气

“义”是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孔子主张“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处理公私、人我关系时,做到先义后利,先人后己。“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就表现了孔子义薄云天的人格。孟子继承了孔子以义为上的观点,并做了更深的发展。如他提出了著名的“舍生取义”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可见,“义”是高于生命的。孟子还提倡“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认为这种“气”是“配义与道”“集义所生”而成的,一个人只要做的事情都合乎义,他就可以培养这种浩然之气。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坚持道义就像磐石一样坚强并且不加损害,那么这种浩然之气就会“至大至刚”。的确,正如孟子所认为,正义和正义感能够塑造伟大而刚强的人格,能够成就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就体现了这种大丈夫气概。这是一种了不起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激励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英雄豪杰在民族危亡关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才凝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操守和尊严。

孔孟的“义以为上”“浩然之气”启示我们,在追求利益时,应取之有道;在遭遇挫折时,要能够振作;在享受安乐时,不失向上的意志;在面对诱惑时,要把握好自己;在做任何事情时,心中都应该有正义和良知这杆秤,以此来衡量我们的行为,就能够明辨是非,分清黑白;如此,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才充满正能量。

三、探究教法,教学相长,提高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先秦诸子散文博大精深,作为选修课,教材挖掘到什么深度,拓展到什么广度,对于我校这些基础薄弱尤其文言功底较差的学生,教师怎样平衡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德育渗透的目标,值得思考。因此,如何来教,如何充分利用诸子散文的德育价值,探究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法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教学中的一点思考和做法总结如下:

(1)愉快诵读法诵读可以培养文言语感,增强理解能力。我要求学生的诵读是在自愿并且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首先,要求学生诵读诸子那些言简意赅的言论,如《论语》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样安排既容易理解,又方便记忆,解决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畏难的心理;其次,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能够引起共鸣的段落篇章来读,最好熟读成诵,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所以无需教师费劲儿,德育的目标便在诵读的过程中达成,比如,我发现许多学生喜欢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喜欢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喜欢老子的“知人者知,自知者明”,诵读这些有生命力的名句,不仅体现了学生在某方面的的需要和追求,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的积淀;再次,对于难以理解的选文,如庄子的《逍遥游》墨子的《兼爱》等,则在班内开展朗读比赛,先激发学生学的兴趣,然后再进行德育引导。总之,诵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要让学生带着兴趣去读,在愉快的诵读中不知不觉接受诸子思想的熏陶。

(2)还原情境法对于有完整情节的选文,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还原诸子或其笔下人物活动的场景,以便身临其境,更直观接触诸子的思想。如在学习《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描绘天下无道的场面,从而感受孔子实现理想面临的艰难处境,可以设身处地的想象孔子师徒问路无果还反遭嘲讽的尴尬,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孔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勇于担当的精神,当然,学生愈感受到孔子处境的艰难,也就愈深刻认识到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可贵,也会以此激发自己在困境面前执着追求勇于担当。庄子的文章本身就想象奇特,我们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随庄子一起遨游,在想象中,我们被“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大鹏震撼,我们从夜郎自大的河伯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们会对子舆、子来不幸的遭遇同情,也会对他们安然处之的态度钦敬。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诸子高尚的道德,明白高尚有情趣的生活,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

(3)情感教育法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也是教学中最有效最深入的德育渗透方法。我所认为的情感教育,指的是一方面从教材中挖掘情感,即披文入情,如孟子见齐宣王,为王言乐,描述与民同乐的场景时,他用了“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欣欣然”一词表现了百姓对国君的拥戴,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真正的快乐是使他人能够快乐,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情感教育的另一方面则是要求学生学习之后有感悟,即“真情告白”。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诸子,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习兴趣,课堂上也呈现出“百花齐放,博采众长”的喜人局面;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写作来完成,如有学生在读了孔子如何正视错误的言论时,是这样写他的认识的“行为上的错误可以依靠人格的高尚去纠正弥补,而人格的缺陷远比前者难以弥补的多,不要靠侥幸逃避错误,不要靠借口掩饰错误,不要靠宽容无视错误……只要你正视错误,无畏错误,真诚改正错误,没有人不为你竖起大拇指的。”学生的认识真实而深刻,通过写作进行德育教育的效果显而易见。除此之外,教师还将一些将好的文章贴出来展览,或在班级交流,力图以一个人的感悟,影响更多的灵魂。

(4)借助媒体法利用媒体讲述诸子百家人生经历及思想,如播放《百家讲坛》之于丹《论语》心得,更深入的了解孔子及其思想。利用影片如周润发主演的《孔子》突出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播放一些现代人物的感人事迹,如《杨善洲》《美丽的故事》等;甚至可以播放一些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如《感恩的心》《鲁冰花》等,利用这些多变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会收到很好的成效。

先秦诸子散文蕴含的德育力量是巨大的,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教师也有惊喜的l现,比如那个在学习中总是知难而退半途而废的孩子,渐渐地能沉下心来尝试解决存在的问题;那个只有在自己需要生活费用时才给远方父母打电话的孩子,也会在平时送去贴心的问候;那个上课爱打瞌睡老师善意提醒却只投来冷漠的一瞥的孩子,竟然也会在节日送来温暖的祝福;那个一味逞强不分黑白不辨是非只为所谓的哥们义气而大打出手伤害同学的孩子,对自己的个也有深刻的反省和收敛……当然,先秦诸子散文也并非万能钥匙,能解决中学生存在的所有道德问题。中学语文德育渗透的平台宽广,途径多样,需要我们广大语文老师做个教书育人的有心人,细心钻研教材,深挖教材思想教育点;真心对待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喜欢和信任的老师;专心探讨教法,因材施教,建构高效课堂;潜心积淀才学,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此,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先秦诸子选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先秦诸子散文范文3

我说桥,只是在打比方,我要用桥来说秦兆基先生的散文。秦先生是一位既当语文老师,又当作家的人。他当语文老师的时候,带领着同学在课堂上剖析作品,剖析之后,整理一下,就是文学评论;他当作家,写散文,也写诗。教书、读书、编书、写书和评书,这些行当中间,总有一座桥――这座桥是什么呢?是情怀。秦先生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他的散文最饱满之处,就是他的情怀。

秦先生的散文,像他上课,有时微笑着,有时严肃着。给孩子们上课,会不厌其烦,也会循循善诱,一个长辈,在告诉孩子那些人生如要绚烂所必须要记住的道理、知识或掌故。他说话的时候,是俯首的,是低下身子的。秦老师,是一位带着语文老师特点的文学批评家,因而,他的散文,总是有推介的特质,他努力阐述他认为必须说出的话,态度是诚恳的,透过文字就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善良,严肃而令人不容置疑。秦先生还是一位诗人。诗人的情怀,也就很自然地流露在他散文的字里行间。秦先生的散文也像一座桥,带着苏州小巷体温的桥,它连接着历史与文化,现实生活与历史生活,甚至视野从小巷投射到小巷之外遥远的世界。

我读秦先生的散文《把(红楼梦)当作小说来读》《鱼藏剑与一寸干将》《何泽慧与她的中学》与《普林斯顿随想》时,就有这样的感受。学校正编一本校友散文读本,费孝通、杨绛、何泽慧、彭子冈、黄会林……长长一大串名字,秦先生也在其中。秦先生在他们之间也是一处风景――桥的风景。《把(红楼梦)当作小说来读》是他读俞平伯《乐知儿语说(红楼)》的心得(俞氏旧家就是苏州马医科的曲园,有座大厅就叫“乐知堂”,所谓“乐知”,即为以求知为乐)。我们读秦先生此文,正如当年坐在课堂,言简意赅,三五句话就把我们带入课文要害之处,“《乐知儿语说(红楼)》十二篇文字的中心意思是,破《红楼梦》研究的种种迷障,把《(红楼梦)当作小说来读》”。秦先生竭力推崇俞平伯“《红楼》妙在一‘意’字,阅读时不必深究”的观点,不由得想起当年他做我语文老师时的情形。课文反复诵读之后,常常不了了之,原来是一种正当的阅读方式啊?读《红楼梦》,可以不求甚解,读其他书时何尝不可这样?现在,每当听语文老师讲析课文,句句字字都要阐明意义,惭愧之余,总不以为然。读书不求甚解,我还以为是我读书的毛病,原来不尽如是。

桥的风景,就是引渡的风景。读秦先生的散文,多少有可以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的意义。苏州的小巷,本身就是文化,而小巷里的小桥,本身更是有着深厚积淀的文化承载物。秦先生是一位博学的人,对中华文化,特别是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点上,尤见功力。在《鱼藏剑与一寸干将》一文中,竟用解构主义来阐述中华古典文化,以此观点来讲述苏州专诸巷的人物、故事,可又是从《史记》《吴越春秋》说起。专诸与顾二娘反差之大,似乎是一个历史的玩笑,专诸以匕首刺王僚,改写了吴国历史;“砚神”顾二娘,只在文人圈子里被话及。“专诸是赳赳武夫,以一搏获得其人生价值,用的是鱼藏剑;顾二娘弱不胜衣,以刻砚奉老养亲,用的是‘一寸干将’”。与其说秦先生以专诸巷为线索,把专诸与顾二娘串在一起了,还不如说秦先生以自己的情怀为桥梁,把中西文化融合在一起了。阅读了《鱼藏剑与一寸干将》,内心有一种冲动,何时能在一个傍晚,最好是深秋,最能引发人怀旧的时刻,心里默念着秦先生的句子,以秦先生的情怀,去走走专诸巷,感伤一回?

有类似的情思的时候,还有是在阅读了《普林斯顿随想》的时候,也会有一种冲动。在华盛顿、杰克逊、富兰克林留下足印的校园,秦先生走着走着,为眼前的美景所感染,他这样写着:“陌上暖熏,鸢尾花、相思草和野燕麦在广野平畴上随风摇曳;尖嘴的掠鸟在沼泽地觅食,呼唤着失散的伴侣;跃动着霓虹灯、飘出萨克斯乐音的酒吧,发散出醉人的咖啡香气的恬静的星巴克;绿苔斑驳的红墙,常青藤披拂的百叶窗,成为城堡式老屋的年轮。古典与现代并存,西欧的贵族气息与英国的新教精神交融弥散……”

先秦诸子散文范文4

关键词: 宋 禁攻寝兵 见侮不辱 清心寡欲 追求均平

宋是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先前学界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宋年岁的考证;二是对宋思想归属问题的考察;三是λ我学派的研究。因本文重点是对宋及其思想考略,故对尹文暂不深究。但由于宋并无著作流传于世,后人对他的研究多是依据先秦其他文献的相关记载展开,且目前关于宋其人及其思想与所属学派进行系统考察的研究尚处于期待状态。故笔者不揣固陋,在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拟对宋生平、思想特点及所属流派略加考论,以求教于方家。

一、宋其人考

(一)关于宋其名

宋在《庄子・逍遥游》、《韩非子・显学》中写作宋荣子,《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中作宋,在《孟子・告子下》作宋荆在《荀子・解蔽》、《荀子・天论》作宋子,在《荀子・天论》中尊称为子宋子,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单独作一个“宋”字与诸家并列。据唐钺先生在《尹文和〈尹文子〉》中的考证,宋、宋尽⑺稳傧低一人。

(二)宋生卒年考略

宋荣子生卒年无从确考,但从相关文献的记载中,仍可寻得一些蛛丝马迹。《孟子・告子下》曰:“宋窘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1)280王钧林先生认为这里说的秦楚构兵发生在周赧王三年,楚怀王十七年。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怀王十六年“发兵西攻秦,秦亦发兵击之。十七年春,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遂取汉中之郡。楚怀王大怒,乃悉国兵复袭秦,战于蓝田,大败楚军。”[2]2077-2078和《孟子・公孙丑下》记载当时正值燕人畔齐,孟子离开齐国到达邹国,然后到宋国,在石丘与宋子相遇,以及从孟轲对宋荣子的尊称和自谦等,王氏推测宋荣子与孟子生活在同一时期且要长于孟子。

钱穆先生《先秦诸子系年・宋考》则认为石丘之遇时,“孟子已逾七十,而居历说秦楚,意气犹健,年未能长于孟子。先生自是稷下学士先辈之通称。孟子亦深敬其人,故遂自称名谦耳”[3]391。其《先秦诸子系年・稷下通考》曰:“故游稷下者称学士,其前辈称先生……孟子遇宋居谑丘曰:‘先生将何之’……宋疽文之言曰:‘先生恐不得饱,弟子虽饥,不忘天下’皆是也。”[3]243又据《荀子・正论篇》:“二三子之善于宋子者,殆不若止之,将恐得伤其体也”,[4]343-344认为“足证荀卿著书,宋犹在”,并以《盐铁论・诸儒篇》未提及宋为证推测其卒年或值踔世,假定其遇孟子时年近五十,其生则在周显王十年前[3]392。据此,钱穆推定宋约生活在公元前360年至公元前290年之间。

陈鼓应先生指出:“宋荣子:为稷下早期人物,生当齐威、宣时代,大约是纪元前四至三二年间人。”[5]15林志鹏先生在《宋学派遗著考论》则兼取两说,认为宋生在庄子前,略早于孟子,其活动时代与庄、荀相接,荀子壮年著书,宋子犹在[6]336-341。

综合比较以上诸家观点,笔者大体认同林志鹏先生的观点,即宋略早于孟子。首先,这能合理解释孟子为何尊称其名。其次,秦楚构兵之时,孟子已年过七十,宋虽略长于孟子,但仍然锲而不舍地游说二王禁攻寝兵,更体现了宋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思想。最后,这也可合理解释荀子壮年著书时,宋仍然存世。

二、宋思想探微

宋虽是先秦思想家,可遗憾的是并无作品流传于世,关于他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我们只能从先秦诸子散文中的相关记载中窥见一斑。宋的思想及其特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对战争,爱好和平

首先,宋具有明确的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思想主张,这点在《孟子・告子下》的一段记载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宋窘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

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1]280

由此可见,宋荣子明确反对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并积极提倡和平相处,而且为了阻止战争、维护和平,他不辞辛劳,甘愿辗转游说多个诸侯国。另《庄子・天下》篇记载宋意欲“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5]870,也是其反战思想、爱好和平的有力证据。

(二)见侮不辱,宽恕待人

在待人接物方面,宋荣子主张见侮不辱,宽恕待人。如《庄子・天下篇》有以下记载:

不苛于人,不忮于众……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以x合欢,以调海内,请欲置之以为主。[5]870

由此不难看出,宋荣子一是主张用柔和的态度调解社会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即使自己受到他人的欺侮,也要做到不以为辱,关于这种思想,《荀子・正论》篇中也有相似的记载:

子宋子曰:“明见侮之不辱,使人不斗。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知见侮之为不辱,则不斗矣。”[4]340

宋荣子指出人们之所以会发生争斗,是因为“皆以见侮为辱”,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他所提倡的“见侮不辱”,彼此就能和平相处,不会发生争斗。《韩非子・显学》篇同样提到了宋荣子的这种思想,并将其和漆雕对比加以评价:

漆雕之议,不色挠,不目逃,行曲则违于臧获,行直则怒于诸侯,世主以为廉而礼之。宋荣子之议,设不斗争,取不随仇,不羞囹圄,见侮不辱,世主以为宽而礼之。夫是漆雕之廉,将非宋荣之恕也;是宋荣之宽,将非漆雕之暴也。今宽廉恕暴俱在二子,人主兼而礼之。[7]458

其中也提到了“见侮不辱”、“设不斗争”之类的话,可见宋荣子这方面的主张是一贯的、强烈的,故而韩非子以“宽”、“恕”评价宋荣子的思想。

(三)清心寡欲,舍己为人

“见侮不辱,宽恕待人”是宋荣子待人接物的思想主张,而在物质生活的问题上,他则秉持着清心寡欲、舍己为人的原则,试看《庄子・天下篇》中的一段文字:

宋、尹文闻其风而悦之。……虽然,其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曰:“请欲固置五升之饭足矣。”……以禁攻寝兵为外,以寡浅为内。其小大精粗,其行适至是而止。[5]870-871

庄子将宋和尹文并列,认为宋荣子和尹文在物质生活上主张简单朴素,在内在修养方面提倡寡浅。“子宋子曰:‘人之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为欲多’,是过也’”[4]344在当时物欲横流、战乱纷争的年代,宋荣子的这套主张肯定是行不通的,因而难怪荀子对此不以为然。

宋荣子由看淡物质欲望进一步升华出舍己为人的主张,故而庄子认为他“为人太多”、“自为太少”,对此,荀子也有类似的看法,只不过以近乎批判的眼光道出:“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4]392,“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4]319-320,他指出宋荣子对“欲”的认识并不全面,仍然受到了蒙蔽,他错误的认为人天生就有清心寡欲的本性,却对于人的贪欲本性毫无认识,这样做并不能轻易地感化百姓。

(四)崇尚俭约,追求均平

宋荣子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崇尚俭约,追求均平。《荀子・非十二子》曰: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K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是墨翟、宋也。[4]92

这里将宋和墨翟并提,一是说他们崇尚功力,重视俭约,这其实与宋清心寡欲的思想主张是一脉相承的,他看淡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自然在日常生活方面就不会有太多的欲求,即所谓“人我之养,毕足而止”。韩非子还批评宋荣子和墨子一样,主张消灭差异和等级区分。除荀子外,庄子也提到过宋荣子的均平思想,《庄子・天下》篇说他“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接万物以别宥为始”[5]870,意思就是制作一种像华山那样上下均平的帽子来表示自己提倡人类生活的平等,应接万物以去除隔蔽为第一要务。由此可以推断,追求均平不仅是墨子,也是宋荣子思想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综上所述,可知宋的思想既有与道家相通之处,也有与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相似的地方,甚至还夹杂有某些儒家思想的痕迹,更有融合诸家学说的倾向。因此,宋的思想到底属于先秦哪一学术流派,便是紧接着需要探讨的问题了。

三、宋思想所属学派考

关于宋思想所属哪一学派,学界至今仍然存在争议,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一,主张是道家的一个分支――黄老学派,持此说的主要有钱穆、郭沫若、侯外]等;其二,主张属于名家,持此说的有刘昼等;其三,主张是墨家学派,持此说的主要有陶潜、俞正燮等;其四,主张其思想融合了各家学派,属于杂家,持此说的主要有冯友兰、王钧林等。下文拟对诸家观点逐一加以考论。

(一)道家说

从现有文献来看,荀子是最早持这一观点的人,《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宋子》十八篇,列于小说家一类,并云:“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8]1744孙卿即荀子。其实结合上文对宋荣子思想的探究,不难看出宋荣子的清心寡欲,与老子所谓的“少则得,多则惑、少施寡欲,绝学无忧”有同工之妙,而他的“见侮不辱”的思想,也和老子“大白若辱”的主张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至于宋子主张宽恕待人,不就是老子的“知常容,容乃公”思想的具体体现吗?

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中,将宋尹学派作为道家三派之一进行批判。他认为宋大约是杨朱的直系。侯外庐先生则说:“我们考察了此派与儒墨道三者之离合同异,不能不把它列为道家的一个支派。”[9]353董英哲先生认为宋尹学派的“道”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结构。[11]

上述诸家均认为宋应归属于道家学派,但值得注意的是,《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宋子》十八篇,今已失传,其是否真“言黄老意”,我们也无从知晓。从钱穆先生的观点来看宋在某些方面确实有和老子学说有相似的地方,然而钱穆并没有对宋的思想进行全面考察。在郭沫若之后持宋应属于道家观点的学者们,其推论多半是建立在郭沫若、刘节等人关于《管子》一书中《心术上》、《心术下》、《内业》、《白心》、《枢言》5篇系宋尹之遗著学说的论断基础之上的,这些著作是否是宋尹遗著尚不能确定,更遑论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推论能否成立。

(二)名家说

较早持这一观点当属刘昼,其《新论・九流篇》曰:“名家,宋尹文惠施公孙捷之类也。”[11]68认为宋应归属于名家另一支撑材料就是《庄子・天下》篇所云:“宋、尹文闻其风而悦之……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日夜不休”[5]870-871一是因为庄子将宋与名家相关人物并称,二是因为宋“强聒而不舍”、“日夜不休”,颇具名家能言善辩的特征。然而,纵观诸子中不属于名家仍然擅长辩说的不乏其人,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孟子,完全有自己一整套的辩说方法和理论,也是先秦诸子中非常善于辩论的一位,故而这种观点的合理性仍值得怀疑。

(三)墨家说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主要依据《孟子・告子下》对宋荣子闻秦楚构兵意欲劝和的记载,并且宋荣子赖以劝说的理由是“战之不利”,这与墨家学说“非攻”、“交相利”的思想不谋而合。《荀子・非十二子》将墨翟和宋并置作为批判对象,其《天论》篇中所录宋子“使人不斗”的思想也和墨家“兼爱”、“非攻”的主张高度相似。而《陶潜集・集圣贤群辅录》附载三墨之一即为“宋、尹文之墨”,然而清代学者孙怡让在《墨子闲诂・后语上》已对此作出反驳,认为《群附录》本属依托之作,而“此条尤疏谬”,又云:“近俞正燮《癸巳类稿・墨学论》亦以宋疚墨徒,误与《群附录》同。”[12]时至唐代,成玄英《庄子疏》提出“宋、尹文咸师于黔,而为之名也”的观点,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尹文考》:“或疑黔乃墨字之伪。盖宋尹为墨徒,犹为晋唐旧议也。”[3]395

《庄子・天下》篇言及宋荣子“接万物以别宥为始”,毕沅认为其意指人们因为地域、时代、政教、风俗、成长环境、人生阅历等不同形成了“我见”,假如人们能够突破这种“囿”,便可做到见侮本无可辱,情本不欲多。人们不斗,天下安宁。

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墨翟考》中认为宋节俭、“兼相爱”、“禁攻寝兵”的思想在心理学层面上借鉴了墨子的学说。再就是《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和《孟荀列传》都记录过稷下派的许多人物,唯独不提宋、尹文,众所周知,司马迁及其父司马谈都受到过道家黄老思想的影响,且对墨家很是不屑,由此也可反证宋尹属于墨家学派。

从先秦诸子散文中的相关记载可以发现宋的思想确实是墨家居多,因此后世认同其应属于墨家学派的也较多。不可否认宋的许多言论和行为显然和墨家同出一辙,但这只能是宋思想的主要方面,并不是全部如此,因此,认为宋属于墨家学派的学者不无道理,但并不完全正确。

(四)杂家说

除以上诸论之外,还有一种观点就是宋的思想吸收、杂糅了先秦诸家思想之长,为其所用,因而在性质上应当归为杂家一类。冯友兰、王钧林便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认为宋尹实合杨、墨为一,尹文、宋“周行天下,上说下教”的目的就是“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这点是借鉴墨家的学说。而“禁攻寝兵”,这完全是墨家学说的继续推行。此外,“人我之养,毕足而止”是取自于杨学,冯友兰先生认为宋子“寡浅”这方面借鉴了杨学教人节欲的观点。[13]124-129王钧林先生则认为宋子是内道外墨,内心清心寡欲,外在行动上“兼爱”、“非攻”等。

南惹刂钭由⑽闹泄赜谒舞的记载可以发现,宋子的思想并不是单一化的,以上古今诸家对宋思想所属学派的划分,大多只是抓住了宋思想的某一方面或者是主要方面。笔者认为从宋的思想和行为表现来看,他的主要方面应是墨家,当然在其他方面也有融合诸家学说的痕迹。

四、小结

通过对宋其人的考证,我们可以大致断定宋的年岁要略长于孟子。至于宋的思想主张,从散见于先秦诸子散文中的相关记载可以窥见一斑,主要有“禁攻寝兵”、“见侮不辱”、“清心寡欲”、“舍己为人”、追求均平等思想。从宋的思想主张和外在行为可以看出他主要因循了墨家的学说,同时也融合道、名、儒等诸家观点,其思想特点是多元化的。但笔者认为针对其思想的主要方面来说,归入墨家较妥当。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4]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林志鹏.宋学派遗著考论[M].台北:台湾万卷楼出版公司,2009.

[7]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8]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9]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0]刘昼著、袁孝政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董英哲.宋尹学派之“道”[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

先秦诸子散文范文5

一、宋钘的生活年代

在先秦文献中,宋钘又被称作宋子、宋胫、宋荣等,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其生卒年代,其生活背景和思想只散见于诸子书中。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尹文与惠施、公孙龙并论为名家,将宋钘列为小说家,并说尹文“说齐宣王”,同时引刘向《别录》:“与宋钘俱游稷下”。因此一般认为宋钘和尹文是同时代的人,宋钘长于尹文,且是尹文的老师。钱穆考证:“《孟子》书中有秦楚将权兵,孟子遇宋胫于石丘一节。张宗泰《孟子诸国年表》记曰:‘当孟子时,齐秦所争惟魏。楚虽近秦,时方渐强盛,秦尚未敢与争,惟梁襄王元年癸卯,有楚与五国共击秦不胜之事,而独与秦战,则在怀王十七年。孟子是年因燕叛去齐。’《孟子》疏:‘石丘宋地’,则孟子去齐之宋而遇胫也。

        阎若璩云‘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稷下学士复盛,孟子当与宋胫有雅,故邂逅石丘,呼以先生。’焦氏《正义》则谓:‘胫盖年长于孟子,固孟子以先生称之,而自称名。’”郭沫若也认为“宋钘、尹文都是齐国稷下学士,以年辈而言,宋钘在先,宋钘在《孟子》书中作宋胫,孟子称之为‘先生’而自称本名为‘轲’,足见宋长于孟,至少亦必上下年纪……大率宋、尹是师弟关系。宋在齐当在威王与宣王时代,尹则当在宣王与滑王时代。”郭沫若根据孟子称宋胫为“先生”而认定宋胫长于孟子,其实不然。“先生自是稷下学士先辈之统称,孟子亦谦敬其人,故自称名为谦耳。”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荀子》《庄子》诸书中都提到过宋钘,我们只能姑且认定其生活年代当在齐威王与宣王之时,至于与尹文是什么关系,由于诸子书经常只提宋钘而少有尹文,笔者认为,宋钘的思想与尹文并没有什么师承关系,只是在班固对他们划分派别后,学者们便陷于班固的圈子而不能自拔。下面我们便从其思想特征人手进行分析。

二、宋钘的思想特征

宋钘是稷下学宫的学士,齐国威王和宣王二世,为振兴齐国,招揽天下人才,设立稷下学宫,一时间,齐国成为列国人才聚集的地方。稷下学宫成立之初,齐国便为居于学宫的学者们“设大夫之号”,即虽然没有大夫的正式职务,没有通常的政治权力,却给与他们相应的称号和地位,在经济上享有同等的优待。在这个学术的天堂,来自各地的学者可以自由着书立说,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反复争辩,出现了“各着书盲治乱”的氛围。各派学者之间,同一学派之内,先生与先生之间,先生与学生之间,都在不断进行论争,其结果便如《史记集解》引刘向《别录》所说“胜者不失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正是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诞生了宋{开的融合各家的学术思想。

宋研的思想与尹文称为“宋尹学派”,散见于《韩非子》、《荀子》、《庄子》、《吕氏春秋》当中。划分他们所属的学派,历来受到学者们的争论,基本上有三种看法:其一,名家和小说家。班固首开先河,在班固那里,名家和小说家的评议较为接近。《汉书·艺文志》称小说家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名家为“名家者流,大率取譬相喻,务在众晓”。真正涉及名家的观点,由于其所存“宋子十七篇”皆散轶,学者对这种看法评论较少;其二,墨家说。《荀子》以墨翟宋钘并称,陶潜《圣贤群辅助录》认为宋钎尹文为“三墨”之一,俞正燮《癸巳类稿·墨学论》亦以宋钘为墨徒;其三,道家说。班固《汉书·艺文志》云:“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学者大多持此观点。

历代学者根据先秦诸子书,把宋钘的思想划分为不同的学派,虽各有所本,但考察了相关的文献之后,我们发现,由于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得很多的思想家都兼具几种思想。作为当时重要的一支,宋钘的思想和着作在历史长河中渐渐消亡了。目前了解宋钘的思想只能从《韩非子》、《庄子》、《荀子》及中国古代的其他文本中得知。宋钘的思想具有如下的特征:

第一,吸收和发挥了墨家的思想。《荀子》将墨翟与宋钘并称。《庄子·天下》篇说:“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余人,不歧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钘、尹文闻其风而悦之。”“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日上下见厌而强见也。”宋钘认为,只有破除“见侮不辱”,以情为欲的偏见,才能认识事务的真相,并提出了“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的保持社会安定和提高内心修养的原则。“他们力图从主观上清楚荣辱、美惠的界线,要求做到‘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虽然被辱,但不以为耻辱,这样就不会互相争斗,能够‘救民之斗’,便可以使天下安分了。宋尹学派‘以情欲寡为内’,当受到儒家安贫乐道和墨家功利刻苦精神的影响,而其‘以禁攻寝兵为外’则是明显对墨家‘非攻’的继承。”宋钘的这种反对战争的思想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代,战争频仍,人们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状况引起思想家们的反思,各家提出各种政治主张时,都不忘把这个最需解决的问题放在首位。宋钘反对战争,不止一次提到。《孟子·告子下》载:宋胫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之何?”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所指。说之将如何?”曰:“我将言其不利也。”在这里,我们看到,宋钘的思想包含了墨家的反对战争,以天下为大利的思想,美国学者史华兹评论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墨家的思想,暗示了新型的激进行动主义的模式,连在《墨子》中也没有发现这种模式。宋钎准备绕过政治机构而直接诉诸‘心灵中拥有这些目标的人民,他们走遍了整个世界,试图说服那些处于上位的人,教育那些处于下位的人;并且,尽管这个世界拒绝倾听他们,他们也不会放弃行动,仍然强迫其他的人接近他们’(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日上下见厌而强见也)”。

第二,接纳了道家的学说。《荀子》诸篇中载:“子宋子日:人之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为欲多,是过也。”“子宋子曰:明见侮不辱,使人不斗”,“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在《韩非子·显学篇》中韩非子说:“宋荣子之议设不斗争,取不随仇,不羞囹囫,见侮不辱,世主以为宽而礼之。”另外在《庄子·天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各篇中论及的宋钘的思想与道家《老子》中的“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小则得,多则损”、“为道日损”等思想接近。宋钘主张以“宽”“恕”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原则,“设不争斗,取不随仇”。为了达到利天下的目的,在内心修养方面,他提倡“以情欲寡浅为内”,认为人类的本性就是欲寡而不欲多,“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五升之饭足矣”。《荀子》批评他是“有见于少,无见于多”,并说“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即知道人应该少私寡欲,但不知满足人的合理欲求。《荀子》中提到的关于宋钘的一些言论,一直是学者们研究宋钘的重要文本,我们可以看出,宋钘思想中诸多的道家思想成分。本杰明·史华兹评论到:“他们包含着这个世界强加给他们的一切侮辱和谩骂,因为他们心里知道,这些侮辱并不能玷污他们真正的尊严,儒家式的君子就不能获得这种程度的宁静,因为他们必须为他的人格尊严所受到的冒犯而焦虑,这是由于‘礼’的整个结构取决于对君子人格的保持。孔子也许会对人们并不理解他这一事实保持满不在乎的态度。然而,作为一位君子,他不能对他的人格受到侮辱无动于衷。然而,宋钘却能避免一切愤怒与好战之心。因而,在他内在的对于世界的冷漠无情中,他的确和老子及庄子一样具有深刻的精神独立性。”

综合《荀子》、《庄子》、《韩非子》诸书,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宋钘言论的评论和引用,既包含了墨家的思想,又包含了道家的思想甚至还有儒家的思想,这给后人透露了一个信息,在“百家争鸣”时代,各种思想之间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钱穆在《宋钘考》一文中曾说:“余尝谓黄老起于晚周,兴于齐,又谓道源于墨。若宋子,宗墨氏之风,设教稷下,其殆黄老道德之开先耶?”另外,郭沫若把《管子》中的《心术》、《内业》、《白心》和《枢言》归于宋钘和尹文的遗着,并说明其中包含的道家思想。我们知道,《管子》一书是杂糅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的思想,在这本兼收并蓄的书中,“我感觉着我是把先秦诸子中的一个重要的学派发现了,有了这一发现,就如像重新找到了一节脱了节的连环扣一样,道家本身的发展,以及它和儒墨两间的相互关系,才容易求得出他们的条贯,宋钘这一派,无疑是战国时代得道家学派的前驱,而它的主要动向是调和儒墨。”

三、结论

先秦诸子散文范文6

关键词:咸阳;长安;蜀道;主线路;故道;褒斜道;灙骆道;子午道

中图分类号:K92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2)01000106

李白《蜀道难》有“不与秦塞通人烟”[1]名句,指出扼守蜀道秦岭关隘的“塞”的存在。作者和读者并不明究此“秦塞”是何处关塞,是因为蜀道秦岭线路本有多条,而“秦塞”亦实有多处。在蜀道历史中,几条秦岭线路在当时交通格局中的位置,先后各有主次轻重的变化。也就是说,不同历史时期蜀道秦岭区段有不同的主线路。这种变化的发生有多种因素,而关中地方文化重心的变化也显现重要的作用。分析咸阳长安文化重心地位的形成与蜀道主线路移换的关系,可以深化对区域史和交通史以及相关社会文化现象的认识。

一、“故道”主线路时代从蜀道秦岭线路开通的年代先后来推断,位于陕西宝鸡以南的散关很可能是最早的蜀道“秦塞”。从文化遗存分布的密度而言,关中平原西部地区较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获得较早的开发,被神化的农学经验总结者曾经在这里活动[2]。蜀道的出发点因此曾经由自关中西部。

秦即有“故道”县,县治在今陕西宝鸡南。《水经注·渭水上》:捍水“出周道谷北,迳武都故道县之故城西”。地名可见“周道”和“故道”。而西周中晚期铜器散氏盘铭文中亦有“周道”字样。据王国维考论,周散国在散关一带,此周道即《水经注》“周道谷”之“周道”①。可见,这条道路的开通年代相当早。《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所谓“白水险阻,栈

①王国维《散氏盘跋》:“……顷闻之陕人言克鼎出处在宝鸡县南之渭水南岸。此地既为克之故虚,则散氏故虚必距此不远。因知‘散氏’者即《水经·渭水注》‘大散关’、‘大散岭’之‘散’。……‘周道’即‘周道谷’,‘大沽’者即《漾水注》之‘故道水’。”《观堂集林》卷一八,《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3册。

道败绝”,是说故道在今陕西略阳白水江一带的地段。故道又有由此通向天水地区的栈道。

所谓“故道”,应是蜀道其他秦岭线路得以开通并逐渐成为主线路之后的称谓。这条道路北端的“秦塞”即散关。散关被看作“关中”区域的界限标志之一。《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记载:“怀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赵。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司马贞《索隐》:“韦昭云:‘函谷、武关也。’又《三辅旧事》云:‘西以散关为界,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中谓之关中。’”《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也写道:“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裴骃《集解》引徐广曰:“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又《史记》卷二二《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都关中。”司马贞《索隐》:“咸阳也。东函谷,南峣、武,西散关,北萧关。在四关之中,故曰‘关中’”。关于“关中”区域限定的理解有所不同,也有说函谷关以内者,也有只说两关者,言函谷关、武关,或者函谷关、散关。《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怀王……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司马贞《索隐》:“韦昭云:‘函谷、武关也。’又《三辅旧事》云:‘西以散关为界,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中谓之关中。’”关于老子出关的传说,有解释“关”是散关的意见《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列传》说:“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其中“至关”的“关”,有函谷关和散关两说。司马贞《索隐》:“李尤《函谷关铭》云‘尹喜要老子留作二篇’,而崔浩以尹喜又为散关令是也。”张守节《正义》:“《抱朴子》云:‘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为喜著《道德经》一卷,谓之《老子》。’或以为函谷关。《括地志》云:‘散关在岐州陈仓县东南五十二里。函谷关在陕州桃林县西南十二里。’”。散关因散国得名。可知,这条道路的开通当在西周甚至更早。

周原甲骨所见“[克]蜀”文字(H11:97)[3]和“蜀人”参与武王伐纣军事行动的历史记录《尚书·牧誓》:“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孔氏传:“八国皆蛮夷戎狄属文王者国名。羌在西,蜀、叟、髳、微在巴蜀。”《史记》卷四《周本纪》:“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纑、彭、濮人。”裴骃《集解》:“孔安国曰:‘八国皆蛮夷戎狄。羌在西。蜀,叟。髳、微在巴蜀。纑、彭在西北。庸、濮在江汉之南。’马融曰:‘武王所率,将来伐纣也。’”张守节《正义》:“髳音矛。《括地志》云:‘房州竹山县及金州,古庸国。益州及巴、利等州,皆古蜀国。陇右岷、洮、丛等州以西,羌也。姚府以南,古髳国之地。戎府之南,古微、泸、彭三国之地。濮在楚西南。有髳州、微、濮州、泸府、彭州焉。武王率西南夷诸州伐纣也。’”,都反映蜀道早期开通的事实。而当时蜀道的主线路,很可能即秦汉人所称“故道”。所谓“故道”早期开通并成为蜀道秦岭主线路,很可能与周人在关中西部农耕经营的成功有关。《国语·晋语四》:“炎帝以姜水成。”炎帝传说和“姜水”的关系,暗示炎帝部族活动的地域。早有学者指出,“姜姓起源于陕西西部黄土原上”,探索炎帝传说的发生,应当注意宝鸡“姜城堡、清姜河、神农庙、磻溪水、姜氏城”地名的存在[4]。应当注意到,这一地方正是在散关左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