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浪漫的诗句范例6篇

非常浪漫的诗句

非常浪漫的诗句范文1

李白——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而在这其中,夸张手法运用尤为娴熟。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江上吟》),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

诗人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

在《蜀道难》诗中,诗人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气死,然后天梯玉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陆时雍《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山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啸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将进酒》亦是诗人的代表作。此诗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互翕互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镡刻 到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西方的文艺理论家在读到积极浪漫主义的时候,常常喜欢用三个“大”来概括其特点: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这种特点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李白诗中曾反复出现过关于大鹏、关于天马、关于长江黄河和名山大岭的巨大而宏伟的形象。如果把李白的全部诗作比作交响乐的话,那么这些宏大形象就是这支交响乐中主导的旋律,就是这支交响乐中非常突出的,经常再现的主题乐章。在这些宏大的形象中,始终跳跃着一个鲜活的灵魂,这就是诗人自己的个性。为什么李白总爱写宏伟巨大、不同凡响的自然形象,而在这些形象中又流露出这样大的口气,焕发着这样大的才气呢?我们从诗人的诗中能找到理解诗人的钥匙——“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滓同科!”这是诗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我形象,这个能与“溟滓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思想基础。

综观李白的诸多诗篇,大多都饱含一种积极的浪漫主义激情,而这种激情通过李白的独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在学习李白诗歌的时候要充分体会这一点。

非常浪漫的诗句范文2

1.基础知识目标:“言”的积累性学习,积累文言字词句;

2.思想教育目标:“文”的理解性学习,理解屈原的高洁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化难为易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鉴赏《离骚》中的诗句,学习屈原的高尚品德。

教学难点:

《离骚》的语言及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

教法与学法:

诵读、自主合作讨论、讲析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

2.简介作者、《楚辞》有关内容。

3.解题:“离骚”,遭遇忧愁。

二、感知文意

(一)听读,读准文本字音。

一听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并标注字音;二听让学生轻声跟读,注意诵读的节奏。

(投影展示重点字词的读音及骚体诗的诵读指导)

(二)意读,读懂文本大意。

1.齐声读,力求字正腔圆、节奏流畅。

2.各自默读研习,读懂文意。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本大意,标识难解之处。(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

3.小组质疑、释疑。学生先分组讨论、交流,解析疑惑;再师生共释疑,理解文意。

4.检测效果。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文本重点文言词语、句子与句式的理解翻译等测试题,之后学生一起解答,最后教师亮出答案,强化记忆效果。(教师随时穿插复习讲解文言文翻译的技巧与注意点)

三、品读,读懂文本主题与情感

1.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1)离骚,为屈原遭遇忧愁而写成的文字,那屈原的遭遇如何?原因何在?

(2)文中哪些字词句体现了作者的心境?

(3)本文感情基调如何?

2.结合课文筛选相关信息依次解决上面的问题。

点拨:

(1)遭遇:“哀民生”、“好修”,却“謇朝谇而夕替”。即自己忧国忧民、崇尚美德却被排斥贬责。

原因:君王(灵修)“不察”,小人投机(“众女疾余”“谣诼”),“时俗”、“工巧”;

(补充:教师串讲“屈原一生中曾遭两次罢官以及两次被流放”的情况。)

(2)体现作者心情的词、句。

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郁邑余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等。

心境:哀(民生),怨(灵修),悔(相道)――忧愁怨恨自责;

(3)感情基调:忧愁哀伤(虽爱国但君王等人不理解而痛苦不堪)。

3.学生依据教材,筛选信息合作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艰难的处境,屈原的心志又如何?

(2)课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点拨:

(1)心志:屈心抑志、修身洁行;追求“美政”、九死无悔。

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等。

(2)屈原形象。

①外在着装。

“香草美人型”:“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将高洁之情寄于自然之物,托物寓情,使主观之情与客观之物融而为一,富有象征意味。

(补充:《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以此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

②内在品格。

忧国忧民、坚持真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嫉恶如仇、洁身自好: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余独好修以为常;

忠贞不移、献身理想:伏清白以死直兮;虽体解余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等等。

4.疑难导悟。

课文先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后面却又接着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前后岂不矛盾?

点拨:前文写的是诗人因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而遭到小人诬陷、君主是非不分疏远自己等方面的沉重打击,但他心志弥坚,绝无变心退缩的念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等就是这种心志的表白。后文写诗人打算全身而退,高洁自守,不再在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谋求变革“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是就在政治活动中的进退来说,并不意味着诗人就此放弃操守,因此前后并不矛盾。

5.主题小结。

本文通过叙写诗人遭遇苦难挫折,陷入孤独绝境时的苦闷心境,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坚守理想的爱国情怀,反映了诗人坚持修身洁行的高尚情操,抒发对楚国黑暗势力和腐败政治的痛恨之情。

四、美读,体会本文浪漫主义风格特点

1.再读全文,思考本诗用了哪些手法来增强音律感、音乐美?(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进行思考)

点拨:

《离骚》语言精炼又丰富多姿,双声叠韵比比皆是;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形成了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富有变化的特点,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美,有利于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和热烈奔放的感情。

(1)隔句押韵。如“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替”、“”就是韵脚。

(2)大量用对偶句。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3)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如“羁”、“郁邑”等双声词,“岌岌”、“菲菲”等叠音词。

(4)虚词“兮”字运用灵活,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2.体会本文浪漫主义风格。

“所谓浪漫主义就是‘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摘自《辞海・文学分册》)”。(多媒体展示)

学生分组研习讨论,找出相关语句加以体会、交流;最后教师小结。

(1)夸张与想象。

如诗人“香草美人型”的装扮,以花草冠佩象征品德,已富有优美的想象,而这种集中的夸张的描写,就把诗人的品格刻划得异常的崇高,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质。

(2)比兴手法。

《诗经》中的比兴常是一首诗中的片段,《离骚》则以系统的一个接一个的比兴表现它的内容。如诗人自比为女子,由此出发,以男女关系比君臣关系,以众女妒美比群小嫉贤等。再如,以规矩绳墨比国家法度等。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全诗显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3.拓展:投影展示《离骚》全诗。(为教材辅读材料)

拓展小结:

《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及其他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同时又将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采取铺陈描叙的写法,把现实、历史和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这些手法不仅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投影展示)

4.齐读全文,感受诗歌语言形式之美,注意读出节奏读出情感;然后各自试背全文。

五、学生谈谈学习长篇且又难解诗词的方法感受

点拨(示例):

1.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2.解题:文题是文章的“眼睛”。

3.抓关建词句(尤其是议论、抒情类的句子),理解主题情感。

……

六、问题探究

非常浪漫的诗句范文3

关键词:黄自 歌曲 意境美

一、歌曲的诗意性

好的声乐作品具有诗意性,可让人不厌其烦的反复吟唱。黄自先生自幼喜爱唐诗宋词,以至于他在作曲时有应用古典诗词,将诗歌与旋律完美结合。他的成名代表作是《花非花》(白居易)、《峨眉山月歌》(李白)、《点绛唇.赋登楼》(王灼)、《卜算子.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感怀》(辛弃疾),这些歌曲相应的唐诗宋词谱[1]。根据诗词内容不同,将旋律和诗词声调完美结合,用于表达不同意境,如《花非花》和《卜算子》色彩清新淡雅,旋律线条柔和,而《点绛唇》和《南乡子》气势雄伟,旋律线条跌宕起伏。

二、艺术歌曲的浪漫色彩-《玫瑰三愿》

黄自先生在留学时受德国艺术歌曲的熏陶,使其抒情歌曲层次宣明,旋律线条柔美,有浪漫主义色彩。在穿着是应用印象派的和声技法,使得歌曲意境诠释得淋漓精致。他的代表着《玫瑰三愿》(龙七作词),以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敏感多情娇羞的玫瑰,抒发自己浪漫的情怀[2]。下面主要从节奏、语气、歌曲写作技法、旋律抒情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节奏处理上,运用6/8和9/8节拍交替使用,如“烂开在碧栏杆系”变为9/8拍,语气形成对比,前面两句是短线条,此句变成了长线条。弱拍和切分节奏的运用非常独特,如“我愿那”是在弱拍上开始演唱,语气特别温婉,大家闺秀耀然纸上。节奏上还有渐慢方式rit,自由延长。“我愿那红颜常好不调谢,好叫我留住芳华”在句末让歌曲具有弱和慢的节奏,声形统一,如同作画里面的留白,让人感觉渐行渐远,去意深远。

这几种方式让歌曲意境框架勾勒得清晰有序,特别是句与句间的换气控制得当,《玫瑰三愿》把换气理解成语气的需要更加恰当。如首句“玫瑰花,玫瑰花,栏看在米栏杆下”换气跟紧,不需要大换气,而第二、三句间则稍许停顿,更能表现音乐的美感。

在曲式上,歌曲分为两段式,作曲者应用模进手法,层层递进,情绪逐渐高涨,每段作者都巧妙地设计为一场递进游戏,这种效果应归功于作词龙七先生。在意境表现上,勾勒出一幅印象派的油画,色彩绮丽。而歌曲的结束句戛然而止,没有一丝一毫的匆忙,应用顿音在停留的刹那,画面定格在“好叫我留住芳华”,让骄傲而伤感的少女形象顿时呈现在眼前。

三、钢琴伴奏的独立性

好的声乐作品需要钢琴伴奏,黄自的歌曲钢琴伴奏写的非常有价值,几乎完全可作为独立的演奏曲目,艺术价值深远[3]。他借鉴了德奥艺术歌曲的特征,在几首女声独唱曲《春思曲》、《思乡》和《玫瑰三愿》。

《春思曲》和《思乡》都由韦瀚章作词,本生歌词部分吟诵就颇有韵味,黄自先生撰写的钢琴部分丝丝入扣、旋律严谨。和声关系上应用半音、调式调性的转换、临时变化音、临时移调等,这些经常在他的作品中出现。

《玫瑰三愿》的前奏应用小提琴,如歌的倾诉,抓人心扉,伴奏织体部分应用柱式和弦和三连音交替运用,应用附点16分音符和连线,颇有一种舞步风格,如同一位少女迈着轻盈的步伐,款款而来。柱式和弦除了充分展现和声效果以外,还烘托出古典气质,一种庄重的美;三连音用在句末的拖音部分,有助于推动了音乐的流动性,在第二段同时用了柱式和弦和三连音,衬托了情绪的递进。(agitato)转至柔板(Adagio)不得不提的是歌曲的伴部分。钢琴部分起了烘托演唱的作用,尤其在一些拖音部分,钢琴部分写进了旋律,填充了演唱拖音的节拍,形成了副歌部分。前奏部分运用了钢琴和小提琴的协奏,加入小提琴是一次大胆的尝新,更加有抒情性,为歌曲带来了倾述效果。在演唱部分,钢琴伴奏织体主要用了柱式和弦,三连音,钢琴的和声部分应用二声部进行钢琴伴奏,艺术价值也是非同一般。

四、吐字声调与旋律的和谐统一《思乡》

吐字声调乐谱的音位是完全对应的,遵循了平低仄高的规律。词句具有旋律起伏得当和声韵的起伏几乎一致,且作品的开头采用了下行模进的写法,表达出层层递进的悲切、伤感的情绪,歌词表现出语气和情绪具有相似性。第一段八分休止符的巧妙应用非常符合诗歌诵读的顿逗,第二段开始运用短音符及休止符半音级进上行直接引出高潮“问落花…”,节奏的处理造成情绪渐趋激动的效果,达到词曲的高度统一,大大增强了词意的表现。此外,全曲贯穿富有特色的“歌腔”(见谱例加框处)。这个歌腔首先出现在前奏,旋律也是这个歌腔的变化重复。下句还是应用歌腔开始,形成小小的高潮,下半句朗诵性的音调“一声声道‘不如归去!’”严守了词曲的节律,使作者和读者都不受节律的拘束,像是句词压根儿就是这么唱似的。这跟黄自先生年幼喜欢唱歌和文学有关,尤其古典诗歌有关,他曾言过:“我小的时候最喜欢读白乐天的《琵琶行》,当时年幼,连字的意义都不能完全理解,更谈不到什么领略诗中深意。我喜欢他只是因为它的音节铿锵,念起来非常好听。”对诗歌的爱好,使其在青年时期得到了发展,并成为后来音乐创作中的重要因素。深厚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和对于中国古诗词的无限情结,使他在有意无意之中给该歌烙上了吟诵的印记。

对于黄自先生的歌曲审美,虽然歌曲篇幅不大,但是内容精致,富有古典气息,且表现出了一种对自然美的关注与推崇,这种重视人与自然契合的思想,既有西方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子,更有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意味。这种人文关怀悲天怜悯,不是狭隘的阶级批判,而是对生命的蕴意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房亚红. 诗意中的“中国画”――对黄自艺术歌曲的再探讨[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0(04): 120-124.

非常浪漫的诗句范文4

摘要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第一个浪漫主义大诗人,其文学写作观点标志着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转折。本文试通过对其作品理念的赏析,展示了华兹华斯作为浪漫主义诗人倡导对感情写作的文学观点。

关键词:浪漫主义 华兹华斯 情感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一 浪漫主义的兴起

“浪漫主义”(Romanticism)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浪漫传奇)一词。18世纪末到19世纪30至40年代,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倡思想自由、个性解放,此思想反映到理论上,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便是卢梭提出的文学应“回到自然”,抒发真情实感。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思想和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也都相当重视个性和情感在文学中的表现,浪漫主义文学正是在它们的影响之下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这一时期,欧洲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猛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打破封建专制的桎梏,彻底从封建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在政治和文化等领域与封建主义展开激烈斗争。浪漫主义思潮正是对这一社会心理的响应。在文学上,则表现出人们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热切追求和对僵化复古的新古典主义文学的无情抛弃。

二 威廉・华兹华斯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与雪莱、拜伦齐名,是文艺复兴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

华兹华斯出生于英格兰西北部的湖区,母亲在他8岁的时候便离开人世;1783年他的父亲去世,他和弟兄们由舅父照管,妹妹多萝西则由外祖父母抚养。童年经历对华兹华斯影响甚深,和兄弟姐妹的生离、和父母的死别,都成为他作品中不断出现的主题。

华兹华斯于1790年和1791年两次赴法。当时正值法国大革命年代,年轻的华兹华斯对革命深表同情与向往。回国后不久,局势剧变,华兹华斯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渐趋保守,最后,他终于成为安享“桂冠诗人”称号的保守派。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的问世,在英国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他的两篇序言则被视为浪漫主义的美学纲领。

三 英国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将文学视为作家主观心灵的产物、是作家内心感受、情感体验的自由表现,强调情感、想象是成就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这是对新古典主义文学理论将文学禁锢在抽象理性,束缚在古人书本内的做法的坚决反叛和彻底决裂;为文学的自由表达,为作家真实地抒写自我性情开辟了新的途径。

浪漫主义文学理论极力倡导个性解放,将作家的创作能力归之为某种先天的才能――天才,非常推崇“灵感”这种不为作家所控制的激情洋溢的无意识创作状态。它重视自然,向往人类的自然状态,反对现代文明对人性的戕害与扼杀。但它常常将对自然的理解引向人的主观或者先验存在,最终把自然还原为精神或神秘力量。

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在英国得到更充分地展示和发展。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雪莱,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及创作都做出过很大贡献:他们都强调诗歌的想象和幻想、天才和情感,都看重诗歌的象征作用以扩大诗歌的表现领域,都要求开辟诗歌的新意境和新源泉。藉此,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 华兹华斯与唯情论

华兹华斯早年先后受到过启蒙主义和伤感主义思想的影响,所以,他比当时的任何重要人物都更深地沉浸在18世纪思想潮流之中。他的诗论融汇了18世纪关于语言的情感起源的研究;关于原始诗歌的本质和价值的流行观点。继而,他又以这一混合物取代了各种新古典主义文学理论。

1 华兹华斯与柏拉图的理念说

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唯情论,从理论渊源上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和“理念说”等非理性主义的信仰,它是非理性主义文艺思想的根源。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念论”,他把一般与特殊、概念与具体存在割裂,片面地肯定只有一般概念才是真实的存在,而完美真实的社会是神运用理念构置起来的“理念国”。他认为灵魂是一种自行活动的数,这种数经过一处轮回或者在不同的物种中依次转生,直到它最后净化并摆脱轮回。柏拉图的认识论是建立在灵魂事先就具有关于理念世界知识的先验的神秘论的基础上,即灵魂既是认识的出发点,又是认识的终点。而华兹华斯也认为灵魂要在生命的过程中,通过“富有哲理”的磨练达到再集合,在这一点上,华兹华斯与柏拉图的理念是非常相似的。

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唯情论在他的《颂诗:不朽之光属少年》(Ode:Intimations of Immortality from Recollections of Early Childhood)一诗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该诗以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为主题,说明了大自然是人生欢乐和智慧的来源。诗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富于哲理的启示”即想象,再次获得儿童时代所经历的欢乐,这也是诗人向人们揭示解决人生苦难的唯一答案。诗人在全诗的开头引用了《每当我看见天上的彩虹》(My Heart Leaps up When I Behold)一诗的结束句:“儿童乃成人之父;/我希望以赤子之心/贯穿颗颗生命之珠。”

“儿童乃成人之父”这一著名诗句正是诗人“富于哲理的启示”的具体体现。诗人认为儿童比成人更加接近自然,因为自然界中有着更多的属于灵魂的东西,因此成人要始终保持对儿童、对童心的虔敬。

从华兹华斯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主体情感通过幻想和“富于哲理的启示”表现得特别强烈,他激情澎湃地抒发了对大自然的感受,并在“回归自然”中寻求自然的情感慰藉。文艺复兴后,宗教神学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近代工业文明的浪潮犹如洪水猛兽般袭来,并统治着社会的进程,而人的精神和自由却在理性束缚和机械的声浪中无处安身。于是,一种回归上帝、复归人性的思想开始在欧洲大陆弥漫开来。它反映了当时对个性解放、个人自由的普遍社会要求,是对新古典主义理论的有力反拨。文学作为人之情感本性的自然流露也就摆脱了作为理性束缚、权力奴牌的形象,被一代天才的诗人推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2 以情感为核心

在华兹华斯的诗论中,情感是最为核心的命题。他反复地说:“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情感给予动作和情节以重要性,而不是动作和情节给予情节以重要性。”因此他认为,以情感为区别特征的诗歌,它的对立面不是散文,而是非情感性的事实断想,或称“科学”。这种区别,建立在表现与描写或情感性语言与认知性语言之间的差异之上。他认为不但诗歌的本质,而且诗歌最重要的目的也是情感。从诗作用于读者的角度来说,他认为诗告诉人们以真理,是凭借热情去深入人心的。在对诗人的要求方面,他强调诗人应以“热情去思考和感受”,诗人不仅应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的感受性,也应具有更多的热忱。

华兹华斯根据他对诗歌本质和目的的这一界定,还论述了诗歌的创作者,即诗人。他认为,诗人是以一个人的身份向众多的人讲话,生就的诗人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具有与生俱来的强烈情感,比一般人具有更加敏锐的感受性、更多的热忱和温情、更能了解人的本性,有更开阔的灵魂。诗人喜欢自己的热情和意志,一种内在的活力使他比别人更快乐。诗人还有一种气质,使他能够被不在眼前的事物所感动,仿佛这些事物都在他面前似的。然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华兹华斯对情感有自己特殊的规定。他认为,“诗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人沉思这种情感直到一种反应使平静逐渐消逝,就有一种与诗人所沉思的情感相似的情感逐渐发生,确实存在于诗人的心中。”

这就是说,创作过程中的情感并不是诗人原始的情感,而是在回忆中生发出来的情感,诗歌中的情感已经经过了理性思考的沉淀。在1815年版的《抒情歌谣集》“序言”中,华兹华斯还论述了诗人应具备的“六种能力”,其中的沉思和判断能力都是自觉理性的。这表明了华兹华斯并非绝对的情感主义者。

由“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这一定义,华兹华斯导出了权衡诗歌价值的重要标准,那就是“自然”。他所说的“自然”有三重含义:自然是人性的最小公分母;它最可信地表现在“按照自然”生活(也就是说,处于原始的文化环境,尤其是乡野环境中)的人身上;它主要包括质朴的思想情感以及用语言表达情感时那种自然的、“不做作的”方式。

在为诗歌词汇确立标准时,华兹华斯充分利用了自然与艺术之间由来已久的对照。一切艺术――指那些故意舞弄文字以适合情感以及滥用修辞手法来装饰文辞的艺术――其功用都只能是败坏它所说的“真正的”诗歌。诗歌的根本就在于它的语言必须是诗人心境的自然真挚的表现,决不允许造作和虚伪。

3 普通人情感的文学主张

华兹华斯极力主张要以“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尤其是乡村人的语言来写诗,以取代浮华、雕琢的“诗的词藻”(poetic dictions)。《抒情歌谣集》在英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带来了人民的语言和声音,而在此前的古典主义时期,文学上则泛滥着模仿古希腊古罗马的风气。由此可见,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不啻为诗歌的一次革命。这里所说的“诗的词藻”,是指那些不常用于平民口语中的词句和修辞方法,诸如拟人化、委婉用语、拉丁语、形容词的重复使用和倒装句式等。当时的人都相信,唯有采用这些“词藻”与特定的体裁相配合,才能保持文学风格的纯正典雅,同时,他们对日常的普通人的语言大都抱着鄙视的态度。但华兹华斯却指出:除了韵律之外,散文的语言与韵文的语言并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本质的区别。

所谓“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其“真正”的含义在华兹华斯那里有些模棱两可,但还是大体可以看出,他主要关心的不是散文语言中的单个语词或语法结构,而是对真实表达人们真情实感的日常用语的追求。“真实”在此成为诗歌语言的规范。“真实”在很大程度上可与“自然”一词换用,它具有以下几个属性:1、自然语言是整个人类的语言;2、现在散文中最好的例子是生活在自然中的人们对于本源情感“纯朴的、毫不文饰的表达”;3、自然的语言是与“艺术”的特征互相对立的。

可见,“真实”和“自然”被华兹华斯视为诗歌语言的规范和原则。他在提出“自然”原则的同时,又给出了一定的限制。他一方面主张以乡村人的口头语直接入诗,另一方面又主张对这些语言要有所筛选,剔除其中可能引起不快或反感的因素,使诗歌避免日常生活的庸俗和鄙陋。这一观点成为“自然”原则的限制条件,亦即要“给人以愉快”。

在华兹华斯看来,诗歌的语言和题材是密不可分的,题材是与语言紧密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他认为,“只要诗人把题材选得很恰当,在适当的时候他自然就会有热情,而由热情产生的语言,只要选择得很正确和恰当,也必定很高贵而且丰富多彩。”

华兹华斯认为,只有平凡的日常生活,尤其是远离都市文明的田园生活,才是创作的合适题材。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所受的拘束较少,情感更加质朴真诚,而由这种情感生发出来的语言则是单纯不造作的。所以,在华兹华斯的理论中,下等人的“基本热情”和“未经夸张的表现方法”,不仅被用作诗歌题材,也被视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自身情感“自然流露”的榜样。他曾说:“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心中主要的热情找着了更好的土壤”,“他们表达情感何思想都很单纯而不矫揉造作”。

华兹华斯的作品对后人影响极大,他用真挚动人、清新的文字写出了高远的意境,将复杂深奥的思想准确地、清楚地表达出来。他的文学理论也使诗人的情感成为理论批评指向的中心。华兹华斯的作品成为英国文学理论史上的一个标志。

参考文献:

[1] 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 [美]雷纳・韦勒克,杨自伍译:《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非常浪漫的诗句范文5

【关键词】:阿贝格变奏曲

标题性

创作技法 曲式结构

文学作品

罗伯特·舒曼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评论家、钢琴家、指挥家。他的作品,以钢琴曲和歌曲居多,他的钢琴作品有很强的文学功底,常表达人和事在心中激起的反响,他继舒伯特之后发展了浪漫主义的钢琴音乐风格。他惯以数首歌曲组成套曲,以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为歌词,注重诗的内在意境。

阿贝格变奏曲是舒曼作于1829-30年并于1831年出版的一首钢琴作品,也是他第一首钢琴作品,题献给《阿贝格女伯爵》,以题献阿贝格伯爵夫人为名,实为献给曼海姆名门女子梅塔·阿贝格。

一、具有鲜明的标题性

1829年冬天,十九岁的舒曼在一个舞会上邂逅了一位名叫阿贝格的少女,也正是阿贝格这个姓氏字母ABEGG给了舒曼一个突发的灵感,舒曼所处的浪漫主义时期是标题音乐繁盛的时期,主题部分分为A、B两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分为八个小节,A段旋律以A-B-G-E-E为音调模进上行,而B段以G-G-E-B-A为音调下行模进。整首曲子都围绕着ABGEE展开。他的众多作品都是有标题的钢琴音乐作品,例如《春天交响曲》、《林中情景》等等。

二、含有字谜的动机

《阿贝格变奏曲》共分为一个主题和五个变奏,所有变奏都围绕主题展开和发展起来。“Abegg”与音乐中的音名相符,在《阿贝格变奏曲》中,舒曼把A-B-E-G-G中的B降低半音为降B,来充当此曲的主题,根据主题作一系列的变奏,整曲每个变奏也都有隐藏的字谜。变奏一:紧张激烈的快板,在细微的动态中藏着主题,整个变奏曲由主题的A-B半音音型构成,它的反复模进强调了主题。变奏二:速度平稳,整个由双手共同组成的三声部切分节奏出现,A段第一乐句旋律是半音阶上行,左右手相呼应;第二乐句右手不变,低声部提高两个八度,重复第一乐句。B段是半音阶下行。变奏三:在三连音的音型中,在主题的开始处也有主题A-B动机。这段音乐非常活泼有生气。变奏四:速度缓慢、如歌的,这段也有主题半音动机的发展,他的另一部作品《狂欢节》里也含有字谜的动机。

三、作品富于诗意,幻想性色彩

《阿贝格比变奏曲》主题是生气蓬勃的小快板,既有热情洋溢的抒情,又有似低语般的低声呤唱。变奏Ⅰ:充满着沸腾的热情,旺盛的精力速度急增。变奏Ⅱ:优美流畅,充满含蓄柔美的抒情,体现出舒曼沉思、 内向的性格。变奏Ⅲ:轻柔、有颗粒感的音色,是活泼的三拍子舞曲,表现出作者追求音乐华丽奔放的情趣。变奏Ⅳ:柔和、雅致、抒情、流畅的歌唱性声部与均匀节奏的伴奏相映,勾勒出一幅宁静且浪漫,极富诗情画意般的画面。终曲:气氛轻巧而热烈,充满梦幻般的色彩和烈火般的活力

舒曼的钢琴音乐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富于诗意和幻想性。舒曼的其他作品如《童年情景》,一个个生动、诗意的小标题把听众带入童年的回忆之中;《C大调幻想曲》引用了施莱格尔的诗,丛侧面反映了音乐的基本情绪,对听众具有导向作用。《幻想曲集》由八首形象各异,情绪变换不同的小曲组成每个标题都具有浪漫主义的诗意、奇思妙想,使人联想翩翩。

四、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灵感

舒曼的文学修养极高,在出版《阿贝格变奏曲》时他说:“我的心已经满怀着希望与复仇之念,像威尼斯的公爵一样感到自豪,现在我开始在和伟大的世界结婚了”。他的作品中那种瞬间的忧伤和美,在这里有非常完美的诠释。充满文学韵味和内涵的作品是舒曼很多音乐作品的一大特点,钢琴作品也不例外。例如《C大调幻想曲》《大卫同盟曲集》等等。

五、作品创作技法

一是旋律。舒曼的作品中,旋律音调灵活多变,来去突然,音型自由,不用呆板的终止式,旋律常常都在内声部出现,与和声、织体融合在一起。

二是节奏。运用他特有的风格,通过节奏的不同组合和变化安排,达到新颖、意外的音响效果,如《幻想曲集》中《夜晚》,交错的节奏,右手三连音三拍效果和低声部的两拍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在两个不同声部间,同时出现两种节奏和两种拍子的交错节奏,舒曼也喜欢用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

三是性格变奏。舒曼的作品中比较偏爱的手法,即兴式的和瞬间转变的思维方式,《阿贝格变奏曲》主题忧伤;变奏Ⅰ:神经质般的情感特质;变奏Ⅱ:沉思、 内向的性格; 变奏Ⅲ: 轻快活泼;变奏Ⅳ:宁静且浪漫,天真烂漫;终曲:幻想曲风格的快板

四是曲式结构。《阿贝格变奏曲》由六部分组成,主题是由一个F大调上温暖而生机勃勃的规整的二段体曲式构成,使音乐更加优美,尽显高贵气质,这也是舒曼浪漫主义气质的典型体现。变奏一和变奏二也是二段体曲式。变奏三同样是一个简单的二段体曲式。变奏四是一个带有华彩性质并有开放式结尾的单一乐段,主题一开始就在降A大调的主和弦上呈现,右手的符点四分音符运用了歌唱性的八度旋律奏法。变奏五是这首作品的终曲,是整首作品中最长、结构最复杂的一段,是一个带有尾声的再现三段曲式。

六、结 语

《阿贝格变奏曲》一开始体现的就是那种梦幻感的舒曼式虚无和飘逸,乐句之下带着浅浅的类似失恋般的伤感,但很快就是一种更梦幻境界的欢快。此后音乐发展到一个重复一次的极度快速的变奏,但这里并没有欢快在里面,只有一种不容侵犯的童真。此后音乐站到了想象的高点,转向了一种爱情的主题,充满着嫉妒、嘲讽、甜蜜和忧郁。于是乐曲多次出现停顿,又多次出现如急流般的飞速前进。舒曼是最典型的浪漫派作曲家,他把自己纯粹的感情都转变为纯粹的音乐,不论在哪个时期,他都是一位极有特色的作曲家。从《阿贝格变奏曲》可以看出舒曼作品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德)迈尔著,杜新华译,罗伯特·舒曼—罗沃尔特

音乐家传记丛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2]Joan Chissell ,苦僧译,舒曼钢琴音乐[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

非常浪漫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华兹华斯;我们是七个;语言;自然;童心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65-02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湖畔派诗人”之首。在其代表作《抒情歌谣集》的第二版中,他对他的诗歌进行了定义,他认为一首好诗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情感。这种情感是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是在强大的宁静中追忆起来的情感。他的诗描写和关注的多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诗中的语言虽然看似平淡、朴素,却给人以返璞归真的感觉。

《我们是七个》是华兹华斯于1798年写的一首抒情叙事诗。这首诗的开头描写了一个单纯的孩子,他有力的呼吸,挥舞着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四肢,过着他快活的时光。他真的懂得什么是死亡吗?由这个问题出发,诗人记述了他与一个八岁的农家小女孩的对话,带着读者进入了儿童的心灵世界。

下面就从诗中的语言,诗中的自然和诗中的童心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一、诗中的语言

尽管华兹华斯的体裁各异,诗体多变,但在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清新、隽永、朴素、亲切的气息。这种语言特色不但与18世纪新古典主义者诗人擅用的工整优雅、警句格言迭出的英雄双行体截然不同,而且与同属于浪漫主义时期的布莱克,以及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济慈等人也大相径庭。正如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第二版中对诗歌的定义那样,他的诗多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用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语言,故其语言也较为简单,朴素,这使得他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不晦涩,且简单易懂。

比如本诗,整首诗共十七节,前三节讲述了诗人偶遇农家小女孩,简单的描述了一下小女孩的外貌及穿着,剩下的十四节全是诗人与小女孩的对话。描写小女孩外貌时,简单的几个词“一头茂密的卷发,头发像杂草”、“她就是个乡下孩子的样子,但是她的眼睛非常非常漂亮”,就勾勒出了农家小女孩的特征――外表普通,心灵单纯,美丽。在下面的诗人与小女孩的对话中,更是体现了简单朴素,清新易懂的语言特色。诗人在诗歌中描写小女孩的回答时,先是她“惊奇地向我张望”,而后又是“随口回答”,然后是“回答得又快又利索”,最后是“坚持回答”。这一连串对小女孩语气的描写,简单而直接,却能使读者对小女孩的形象有深刻的认识。诗中语言虽简单,却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二、诗中的自然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又是“湖畔派诗人”之首,他追求浪漫,热爱自然。华兹华斯深受流行于19世纪的一些哲学思想的影响,其中包括启蒙主义运动,卢梭“回归自然”的理论思想以及泛神论,从而使华兹华斯形成了自己对自然独特的认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关系,自然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自然是人类的良师,朋友和保护者。在他的眼里,自然才是真善美的完美体现,才能给人以生命的真谛和领悟。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因此华兹华斯的诗歌无不体现着他对自然的这种情结。

虽然本诗并没有像“Lines Composed a Few Miles Above Tirtern Abbey”那样描述大自然的风景,但在诗中,他写道“She had a rustic, woodland air. And she was wildly clad.”她就是个乡下孩子的样子,胡乱穿几件衣服,一身山野的气息,就是这样一种自然的美,”Her beauty made me glad.”诗人被震撼了。这既描写了他们所处的环境,又间接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在下面的和小女孩的对话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自然风景,但是在对话中,当诗人问小女孩兄弟姐妹几人时,小女孩回答道:“我们是七个,两个去了威尔士的码头,两个去了海上工作。”让人联想到浩瀚无尽的大海。在诗人纠正小女孩他们是五个人时,小女孩反驳道:“坟堆看得见,青绿一片”“离我家门口二十步左右”“两座坟相挨相靠”。通过小女孩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逝去的人不再具有肉体,但是灵魂长存,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里体现了诗人“天人合一”的自然情结。只有在大自然中,人的灵魂才得以永生,才能给人以生命的真谛和领悟。

三、诗中的童心

真正优美的诗歌必然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显露。华兹华斯很小时就喜欢独自在田间漫步,欣赏大自然美丽的风景,思考自然与人生。童年的经历,对其儿童观的形成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所提出的“儿童乃成人之父”以及“灵魂前存在”的观点是其儿童观的核心内容。

本诗中讲述的童心,是本诗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开篇第一句写道”A simple child”一个纯洁的孩子,仅此一句,就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儿童的爱怜与欣赏。在诗中的第四节,诗人问小女孩她兄弟姐妹共有几人,她说我们是七个,两个在威尔士的码头,两个去海上,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在她家附近教堂的墓园里。在这个小女孩的心里,分不清生与死的界限,她自己还常常到那织自己的毛袜,常常带着她的碗到墓园里,独自地吃,独自地唱,唱给她的在土里长眠的哥哥姐姐听。虽然他们静悄悄地没有回应,但在小女孩烂漫的童心中却不曾感到生死间有不可思议的阻隔。所以,尽管诗人一再纠正女孩,说他们只有兄妹五人,但小女孩却断然否定道:“不,我们是七个。”简单的话语,执拗的语气,虽然幼稚,却反映出儿童的天真和对亲人无尽的爱。在诗人看来,儿童虽然对世俗事物懵懂无知,却保持着内心的纯洁与天真,在成人的世界里,却缺少了这份纯洁与天真。诗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儿童的怜爱,更体现了诗人对儿童的热爱,对童真的赞美和对儿童时代的向往。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很多情感或许会变淡,情感变淡或许会减少许多失去的痛苦,但是,很多情感,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很多信念我们会一直执着的。就像那个小女孩,一直坚信“我们是七个”,无论身处何方,经历何事,唯一不变的是“我们是七个”,天上,人间,只要是你在心中。这里正体现了诗人的儿童观――“儿童乃成人之父”。在诗人看来,在文明社会中保持对自然的虔诚,成人后保留一颗童心,是实现完美人生的必要条件。

总之,诗歌以对话的形式,用简洁、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童真的赞美和对童年的向往。华兹华斯对儿童时代的留恋和对童真的赞美,使得诗歌超出了纯粹写景咏物的范围,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体现了诗歌真正的美。

参考文献:

[1]郑侠.解读华兹华斯的诗歌《我们是七个》[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22-124.

[2]王盈盈.华兹华斯诗歌的浪漫主义――诗歌《We Are Seven》评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07:36-37.

上一篇远程控制电脑

下一篇家具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