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范例6篇

议论文

议论文范文1

现在,先来看命题议论文的题型,归纳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十一类:

论点型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论点。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足--庸人的哲学》、《勤能补拙》等。

概念型用一个概念提出要论述的问题。如《说习惯》。《谈"穿着打扮"》、《"时髦"小议》等。

关系型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的概念,表明要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个人和集体》、《人格与国格》、《天才·勤奋·条件》等。

对比型用两个可以对比的概念或事物来命题,要求论证两者的对比或转化关系。如《自卑与自负》、《失败和成功》、《电脑和人脑》等。

比喻类选择能作为比喻和类比的事物命题,要求揭示比喻和类比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如《清流与活源》、《科学家和春蚕》、《赏花·育花·护花》等。

象征型选择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命题,要求论述事物所象征的某种精神和品格。如《"绿叶"赞》、《路标》、《小草的风格》等。

评议型针对某一人物或某一事件或某一观点进行评议。如《鲁迅的精神》、《论雷峰塔的倒掉》、《评"仓廪实而知礼节"》等。

引申型用作为引子的某一件事或某个事物命题,要求借题发挥,展开议论。如《从"萧何追韩信"谈起》,《从柔石的"损己利人"说开去》、《熊猫废物箱的联想》等。

考证型用需要对某个问题进行考证的形式命题,要求查核并发表议论。如《"一言堂"小考》、《的由来》。《"下笔如有神"新解》等。

感想型以读后感或观后感的形式命题,要求发表自己的感想并进行议论。如《读〈拿来主义〉有感》、《有感于雷军长的"当头棒喝"》、《影片〈鸦片战争〉观后》等。

批驳型针对不同意的观点或看法,用反诘或质疑的句式命题,意在批驳。如《"知识越多越反动"吗?》、《斥"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忠于原著"质疑》等。

尽管每种类型的命题议论文,都有各自的审题特点,但是作为命题作文,不管何种类型,都有着共同的审题要求,这就是:要从题目本身去揣摩题意,确立论题,展开议论。要分清概念型命题和关系型命题的异同,虽然都由概念命题,但前者是阐述一个概念,后者要论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要理解对比型、比喻类比型、象征型命题的特点和要求,特别是比喻类比型命题,要做到比喻贴切,紧扣"类比点",充分而深刻地揭示类比事物和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的共同属性;还要明白,抓住命题中提供的自然现象和自己熟悉的生活现象两者之间的类比点,从中类推出所蕴含的共同道理时,选择的生活现象越典型,蕴含的道理就越带普遍性、议论就越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要辨明评议型、引申型、考证型、感想型命题的细微差别,评议要求评事议理,引申要求借题发挥,考证要求查核证实,感想要求夹叙夹议;审题时如把握住这细微的差别,议论时就能精确地体现命题意图;对批驳型命题,要审视并明确对方的立论错在何处,讲究"针对性的批驳",不可自说自话,言不及题;即使遇到论点型的命题,似乎一看便知,也要逐字理解论点的含义,不可望文生意。

如全国高考作文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宋朝名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有的考生对这句名言的意思未搞清楚,把它解释为"先生下来的人总是忧愁加忧愁,后生下来的人总是快乐又快乐",闹出了笑话,文章立论自然就不知所云了。有的考生对这句名言一知半解,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的观点,配以反面事例进行批判,殊不知"后天下之忧而忧的意思是"天下人都忧愁了,我也忧愁",应该说还是包含了"忧天下"的思想的,作为反面论点来批判,显然不妥当了。所以,对论点型命题的审题,同样也不能掉以轻心。

由此看来,无论什么样类型的命题议论文,都必须从题目本身去揣摩题意,把握住议论对象、议论范围和议论重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采取下面三种方法。

(1)标志法。就是看清文章题目上的标记,了解议论的对象。如《评"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个题目,"实"和"知"两个字便是题目中的标记,看清这两个字,就会明确写作本题必须评析清楚"仓廪实"与"知礼节"之间的关系:"实"而后"知"即物质生产对道德观念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先要论述"仓廪实"的重要。但反过来再想一想,还存在"实"而后未必"知"的情况,这就要扣住"知"字做文章,论述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知礼节",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抓住"实"和"知"进行议论,不仅能紧扣题意,而且能"评"出深度。一般地说,高考议论文的题目大都有一定的标记,如果我们能通过对题目中的每一个字细加推敲,透彻理解作为标记的关键词语的涵义,那么,我们就不难明确题目的要求和议论的对象,也就能有效地防止离题现象的发生。

(2)分析法。就是分析题目的语言关系、文字含意,了解议论的范围和重点。如《从柔石的"损己利人"说开去》这个题目,句子较长,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组成题目的语言关系:这个题目可分为"从柔石的损己利人"和"说开去"两部分,两者的关系是:

前者是议论缘起,后者是议论重点。而柔石的"损己利人"这四个字是有典的,出自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对柔石的一段评价:"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就给柔石的"损己利人"下了注解,也限定了议论范围应由此而展开,明确文章重点不是评价柔石的革命一生,而是从赞扬他的"损己利人"的高贵品格"说开去",联系当前实际,展开议论。这就正确理解了题意。

(3)比较法。如果一时对一个题目的写作重点把握不准,那么,不妨把另一个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中明辨各自不同的议论重点,进而审清题意,也是一种好方法。如把《的由来》和《的危害》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会理解前一个题目的重点是要挖一挖的"根",考证一下是怎么"起源"的,扣住"由来"进行议论,后一个题目则要重点议论的危害性;又如《"下笔如有神"新解》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两个题目,似乎很相似,实际上大相径庭。前一个题目中有"新解"两字,那就不是要求论述第二个题目中杜甫原诗的内容,不然,又"新"在何处呢?而且恰恰相反,从"下笔如有神"五字加上了引号来看,题意显然不是指杜甫原诗"读书破万卷"的结果了,那又是什么导致"下笔如有神"了呢?就值得仔细思索;如再对其中的"神"着重评点议论几笔,这才是"新解"了。

议论文范文2

甲方(作者):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就论文版权转让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1.甲方的论文题目:_________(以下简称“该论文”)。

2.甲方保证该论文为其原创作品并且不涉及泄密问题。若发生侵权或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甲方承担。

3.甲方保证该论文没有一稿多投。若乙方发现甲方将该论文一稿多投,乙方有权追补甲方由此给乙方造成的损失。

4.甲方保证该论文的署名权无争议。若发生署名权争议问题,一切责任由甲方承担。

5.甲方自愿将其拥有的对该论文的以下权利转让给乙方:

(1)汇编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

(2)翻译权;

(3)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

(4)网络传播权;

(5)发行权。

6.本合同中第5条的转让权利,甲方不得再许可他人以任何形式使用,但甲方本人可以在其后继的作品中引用(或翻译)该论文中部分内容或将其汇编在甲方非期刊类的文集中。

7.乙方保证:在收到甲方稿件后3个月之内将处理意见通知甲方。若甲方三个月未收到乙方的录用通知或甲方收到的是退稿通知,则本合同自动终止。

8.校外作者向本刊投稿时,每篇论文需交审稿费_________元。论文在乙方编辑出版的《_________》首次发表前,乙方向甲方按乙方收费标准收取一次性版面费(校内稿件免收版面费,校外版面费从稿费中扣除)。若乙方再以其他形式出版该论文,将不再收取甲方版面费。

9.该论文在乙方编辑出版的《_________》首次发表后,乙方将向甲方支付一次性稿酬,并赠送样刊和(或)抽印本。若乙方再以其他形式出版该论文,将不再支付甲方稿酬。

10.甲方授权乙方在出版该论文的期刊版权页上作如下声明:“未经_________编辑部许可,任何人、任何单位不能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本刊所刊载的作品。”

11.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本合同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12.其他未及事宜,若发生问题,双方将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处理。

甲方(签字):________ 乙方(签章):_________

议论文范文3

所有的议论文都提出观点,然后运用不同根据,通过不同方法,对观点进行证明,这就是论证。论证,是议论文的基本表现形式。

议论文都提出要证明的观点,这就是通常说的论题。从形式逻辑学来看,论题,是被证明的判断,也叫论断、论点。从总体来看,多数议论文的论题都出现在文章开头部分,出现方式,多种多样。

有的议论文,开门见山亮出论题。冯骥才的《警惕自我糟蹋文化》(2010年9月14日《人民日报》),在文章开头,干净利落地摆出了论题:一种文化上的自我糟蹋的现象不能不使人忧虑。这种方式出现论题,明快、醒目。

有的议论文,通过名言警句引出论题。高深的《对探路者适当宽容》(2012年7月14日《人民日报》),文章开头部分引用了晏子的话语:“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从中自然引出了文章论题:对探路者要适当宽容。这种方式出现论题,其根基,有哲理,有文采。

有的议论文,通过事实导出论题。路勇的《出书应有底线》(2010年6月29日《人民日报》),通过客观事实自然导出论题。文章写道:“今天,出版市场是空前繁荣了,出书是空前的方便了,但是能够留之后世的‘大书’却少了,感情苍白,面目可憎,无思想无洞见的垃圾作品越来越多。”从上述事实,文章自然导出论题:出书也是该有底线的。这种方式出现论题,有事实根据,有现实依托。

论题提出之后,要进行证明,要证明,必须有根据,证明论题的根据,叫论据。为了证明论题,常常要摆事实,说理由,打比方,这样一来,就有了习惯上所说的事实论据、理由论据和比喻论据。

通过摆事实证明论题,其论证的根据,习惯上叫事实论据。艾斐的《文化有什么“用”》(2012年6月1日《人民日报》),为了证明文化之用用于有重大作用的精神建构的论题,用红军长征、大庆创业、航天人对飞天梦的不断追索、汶川人在地震后的坚韧重生无不是精神力量在起重要作用的事实予以论证。其论据,习惯上叫事实论据。

通过讲理由证明论题,其论证的根据,习惯上叫理由论据。高深的《对探路者适当宽容》的论题是对探路者要适当宽容。为了证明这一论题,文章写道:“既然‘人无完人’,那么用人,就少不了宽容这一条。”文章用上述理由论证了对探路者要适当宽容的论题,其论据,习惯上叫理由论据。

通过打比方证明论题,其论证的根据,习惯上叫比喻论据。周奉真的《接地气才有生气》(201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为了论证“干部要深入群众”这一论题用了比喻论据“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其论据,习惯上叫比喻论据。

有了证明论题的根据――论据,还要自觉地理解论据与论题的逻辑联系方式,即用什么推理方法来证明论题。由于用了不同的推理方法,因而有了不同的论证方法。常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等。

列举一个个事实,然后进行归纳,概括出一般道理,用这种推理方法证明论题,叫归纳论证。柳斌杰的《灾难也是大学校》(2008年6月5日《人民日报》),通篇是归纳论证。论题是灾难也是大学校。论题提出后,列举出“5・12”大地震后的一个个具体事实:党学会了临危不惧,快速决策;政府学会了科学应急,果断指挥;军队学会了非战争使命的快速反应;人民学会了关爱他人,热爱生命……最后得出归纳推理结论:灾难变成了大学校。以此论证了论题。

从一般道理推出个别事实,用这种推理方法证明论题,叫演绎论证。高深的《对探路者适当宽容》为了论证论题对探路者要适当宽容,不少地方用了演绎论证,如用了“人至察则无徒”的古训。其演绎推理式可以书写为:“人至察则无徒(人过分挑剔别人,要成为孤家寡人)”;不要“无徒”,因此,不要“人至察”。其推理结论与论题相一致,因此,论题获得论证。

从事物的相同、相似之处推出它们在别的地方也有相同、相似之处,用这种推理方法论证论题,叫类比论证。隋星的《接好“地气”才能更有“底气”》(2011年3月8日《人民日报》)引用了同志用种子比做党员干部的比喻。其类比思路是:党员干部与种子有相似之处,种子依靠土地,党员干部依靠群众,依靠基层,于是推出新的认识:种子遇到土地就扎根、开花,党员干部也会像种子那样,在人民群众中扎根、开花,即留得住,创建事业。以此,论证了要论证的论题:党员干部下基层要留得住。

由此可见,论证,就要提出论证的观点――论题,然后用论证的根据――论据,通过不同的论证方法,对论题进行证明。这就是论证,议论文的基本表现形式。

议论文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论证,论证什么?论证道理,就是用各种推理获得的新判断证明要证明的判断,也就是用各种推理获得的已知道理证明要证明的道理。这就是议论文表现的基本内容。

那么什么是道理呢?道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什么是本质?本质是事物的基本属性,或事物的主要性质。如人有种种性质,人能说话,能思维,能用生产工具从事劳动活动,能团结互助,能尊老爱幼,等等,其中人能说话,能思维,能用生产工具从事劳动活动,为人的基本属性,或人的主要性质。由此,构成了人的本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抓住事物的本质与他人进行交流。如,李明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是好学生。

什么是规律?规律是现象间的必然联系。必然联系,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联系,即现象间的普遍联系。列宁说:“必然性=‘存在的一般性’(存在中的普遍性)。”(《列宁全集》第38卷,291页)如,摩擦生热。摩擦是一个现象,生热又是一个现象,两者存在着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必然联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揭示事物的规律。如,勤奋学习,推动学习成绩提高。

所有的议论文都提出论题,有的议论文没有直接提出论题,但在论证过程中可以看出论题,否则,就成为无的放矢的滥议论了。论题,通常都具有本质性意义或规律性意义,因此,具有道理意义。论题提出之后,要进行证明,其实是通过不同推理方法来证明论题,而推理本身都具有本质性意义或规律性意义,因而具有道理意义。

朱晓驰的《细节为何决定成败》(2012年7月25日《人民日报》)的论题是:细节决定事业成败。这一论题本身揭示了是否注重细节与决定事业成败的内在联系,这具有规律性意义,因而具有道理意义。接着文章运用各种推理对这一道理进行论证。文章运用了归纳推理:日本汽车企业把精细化理念贯彻到生产经营中去,取得巨大成功。我国的海尔公司大力倡导“抓细节,无缺陷”的生产经营理念,成为家电制造巨头。可见注重细节,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文章运用了演绎推理:引用了老子的话语:“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其演绎推理式可以书写如下:必须从细小的事情做起,才能成就大事业;要成就大事业,因此,必须从细小的事情做起。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演绎推理的一种。文章运用了类比推理:引用了荀子的话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事物的细节,与小步、细流是不同的,但有相似之处:都是细小的东西;它们还应有相似之处:既然小步能至千里,细流能成江河,因此,重视细节也就应该成就大事业。这些推理的结论与论题相一致,因此,论题获得证明。这些推理本身都具有规律性意义,因而具有道理意义。

由此可见,议论文写作,就是用各种推理获得的已知道理证明要证明的道理。这就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表现内容:呈现道理。

议论文范文4

一、论证性

写议论文,简单地讲,就是让别人信服你的观点。论证并不是一些材料的简单堆砌,而是要通过分析让材料与观点发生必然的联系。

苏洵在《六国论》中,开头就摆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并概括地讲明其中的道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这并不能有力地证明论点,你得有让人心服的事实和道理,所以必须展开论证。苏洵接下来并没有简单的罗列事实:韩怎样赂秦而丧,魏怎样赂秦而丧(甚至苏洵根本没有写这些事实,因为这些史实已众人皆知。议论文的事实论据越简明越好,决不能“字数不够,事实来凑”),而是结合事实进行分析。

首先,从“赂者”方面进行论证。先用对比的方法指出一个事实,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与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接着进一步分析:“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自然“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然后又引用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加以证明,使论点得到让人信服的证明。值得指出的是,作者在论述中又插入“赂者”先祖们“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和“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及“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的生动描述,不仅形象地说明了赂秦者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而且通过鲜明的对比,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可谓是情理并茂。

其次,从“不赂者”方面论述。先说齐国,指出它“与赢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再分析不赂而抗秦的燕、赵,用它们“用兵之效”的事实,说明秦国并非不可战胜,其实这是从反面证明“赂秦之弊”。接着分析它们的灭亡是处于“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这样就把灭亡的罪责归到“赂者”的身上,使中心论点得到进一步的证明。最后又运用假设推理,用不赂秦的可能结果与赂秦而亡的事实对比,引起人的深思。

整个论证主体部分,都是围绕中心论点以事实为依托进行分析、比较、引用、推理,让论据和论点有机联系起来,具有让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二、严密性

论证说理如果有懈可击,就无法让人信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那么,最大的漏洞就是,六国中有三国并没有“赂秦”,为什么也亡国了呢?不解决这一问题,观点就无法成立。作者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因而在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后,又用了几乎同样的篇幅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行了合情合理的分析。论证的严密性,还表现在语言表达要有分寸。在进行假设推理的时候,对其结果,作者说是“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并未说一定会战胜秦国。其他地方如“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话说得都很有分寸。议论文就要以理服人,给人以理性之美。苏氏父子三人都写过《六国论》,立意不同,但分析都合情合理,自成一说。有兴趣的同学们不妨找来比较阅读。

三、条理性

在各种文体当中,议论文对条理性的要求可以说更高一些。本文从结构上来说,开头摆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分两层展开论述,最后总结历史教训,得出结论。引论、本论、结论,一目了然。从论证思路上来说,作者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后,针对会出现的疑问,指出“不赂者以赂者丧”,然后再具体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事实上,作者在中心论点下设置了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赂者因赂而丧,不赂者因赂者而丧。思路清晰,自然连贯,给人以势如破竹之感。

四、针对性

议论文范文5

走近角落,你会发现,有人虽身处生活的角落,却不安于生活,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史上有名的“诗圣”――杜甫,他仕途不顺,生活穷困潦倒,自身处于茅屋这个角落里,人们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然而他穷也兼济天下,用自己的笔为劳苦人民呐喊,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贫困、疾苦;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喊出了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心声……是的,他是处于生活的角落,但如果没有此举,他又怎么深切体会最底层人民的疾苦?又怎会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呢?

(《走近角落》)

命题是“走近角落”,且看文本中论据的细节部分“史上有名的‘诗圣’――杜甫,他仕途不顺,生活穷困潦倒,自身处于茅屋这个角落里”,除了“茅屋”外,其余跟“角落”没有直接的关联;而“诗圣――杜甫”更是文学史上鼎鼎大名、熠熠生辉的,怎么会是“角落”呢?可见,论据细节的准确性不够,“戏份”严重不足,这大大影响了论证效果,从而降低了文章的档次。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以为根本原因在于作者不求甚解,没有在文章开头对命题做出个性化的内涵解读,命题在他心中就是个囫囵的整体,只存有感性的大概的认知,举例时他当然做不到精准了。再看这个修改稿:

走近角落,就是要我们着眼社会底层,深入底层。走近角落,你会发现,有人虽身处社会的角落,却不安于平庸,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十年困居长安,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胡马尘”,在穷饿、没自尊的角落里苦苦挣扎,但他穷也兼济天下,用自己的头为劳苦人民呐喊,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贫困、疾苦;漂泊西南天地间,他栖身茅屋,“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万千寂寞百年孤独的角落里,他又一次推己及人,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喊出了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心声……

“角落”就是“社会底层”,后面的材料细节紧紧扣住这一内涵,用“困居”“漂泊”暗示,用“朝扣富儿门,暮随胡马尘”“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来佐证渲染,用“在穷饿、没自尊的角落里苦苦挣扎”“万千寂寞百年孤独的角落里”来进一步明示命题及其内涵。这样的演绎才能称得上准确饱满,淋漓酣畅。所以,首先交代命题的内涵,然后论据的细节才不会“不知所向”。

其二,论点直接限定细节。论点的品质决定了材料的质量,论点肤浅平庸,材料运用想精彩也难;论点深刻生动,材料才有可能相得益彰。且看:

走近角落,关注小人物,能够让我们明白许多人生的道理。日本的“终身成就奖”今年破天荒地颁给了一位邮差――清水龟之助。在日本,当邮差不仅辛苦而且收入微薄,很少有人将其作为一生的职业,但清水龟之助一干就是25年。有人问他,为什么会长期快乐地干一份枯燥的工作,他说:“上班那天,我非常高兴,母亲对我说,要每天像第一天那样对待工作。只有保持‘初心’,才能干得出色。”……关注小人物,走近角落,让我懂得了保持初心的重要性。

(《走近角落》)

先看论点“关注小人物能够让我们明白许多人生的道理”,一看就让人失去了阅读兴趣,这本是公理有什么论证的必要呢?至于材料细节几乎是用记叙的方法在交代,看上去都是情节,实则没有细节,犯了议论文举例的大忌。我以为在考场上,仓促间你的论点不出彩,那举例一定要采用“铺陈式”,以排比的形式“炫出”细节,用“丰富”弥补“单薄”。

说到底,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有什么样的需要,才能提供对应的服务。主体需要不明确,服务要么过轻,隔靴搔痒;要么过重,画蛇添足。所以,我更倾向于把论点精心雕琢,要尽可能做到清晰具体,生动深刻。越清晰具体,材料细节越有方向,跟上得越容易;越生动深刻,材料挖掘才越有深度,发人之未发。

走近角落,小人物大精彩,小舞台大天下。清水龟之助,日本的一位普通邮差,25年如一日,把上班的每一天都当做“上班的第一天”,他用“快乐”“激动”“幸福”“认真”串联了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串成了令人羡慕的、独一无二的人生珍珠项链,正是凭借这份“初心”他最终获得了“终身成就奖”。当中国支教的舞台,或多或少沾染上名利时,德国人卢安克却把它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不仅没有任何的功利,甚而低调到只希望能借此“解放人们的愿望”,“让每一个人做最适合自己的、自己所愿意的事”,而这恰恰是我们大多数人蝇营狗苟、忙碌终生却不得的人生真谛!

议论文范文6

议论文的写作有三要素之说,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也可分解开来。先说论点,由于作文大都是命题写作,因而论点也不离乎审题立意。作文命题的方式主要有关键词命题和材料作文。关键词命题就是传统的命题作文,以对关键词的理解为主,除了把握语词的本义外,还要注意引申义,尤其是要注意比喻义和象征义。比如“人与路”,路是地上供人走的,有公路、铁路等,这是基本义;引申为生活及命运之路,就是比喻义;至于象征义,大都由具体而抽象,比如探索之路、创造之路等。确认了语词的意义,就可相应地提论点,比如命运之路多坎坷,坚持探索之路、创造之路最可贵等。

材料作文的命题字数较多,理解不一,因之有多角度之说。何为角度,材料中的人与事及反映的问题都是角度,具体地说就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问题。比如,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等,惟独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送去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小板凳,老师看了很不满意,说:“我想世上没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右手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刚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虽然它还不能使人满意,但总比这两只强些”。这样一则材料,就可供多个角度的立意分析。就爱因斯坦来说,不仅不自卑,还有一种自信,而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再就表现来看,显然又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从老师那一面来看,则是不要轻易否定。不仅要看事情做得怎样,更要看怎样去做。从工作上说,表明了对工作的认真,而不是应付。从这个事例中,还可以看出天才并非天生的。

针对作文命题的方式,应加大审题立意的思考,思考才会更到位,而所提的论点则更准确。一般来说,用关键词命题的,大都直接提出论点;若是用材料命题的,则可结合材料来提出论点。至于论点地表述,要尽可能简练。且最好开头就提论点,这样便于行文地把握或贯穿,结尾则可重申论点。当然,重申不等于重复,表述可略有变换。

论据方面,议论文写作先要积累素材,也有积学储宝之义。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要转化素材,才能变成论据。大可在积累的基础上,适当加些分析,如此,外在的素材就变成内在的论据了。素材积累,一般可分为事例和名言两类,则相应地就有举例分析和引用分析,进而串起分散的素材,即以类相从。对应于论证方法,就是常用的例证法和引证法。这里试为列举一些,比如“专注”,东汉大学者马融讲学非常严谨,为了培养学生专心读书的毅力,同时考核他们是否胸怀大志,特意在自己座位后设一道纱帐,里面坐着一些妙龄美女。在听课的四年当中,郑玄一心听讲,始终未曾看过美女一眼,最后得到马融学识的精髓。不用说,郑玄是够专注的,一点都不分心,而胸怀大志,更使他一心向学,心无旁鹜。一天清晨,女仆把鸡蛋放在小锅旁,以备牛顿做早餐用。而此时牛顿正全神贯注于科学思考,一面沉思,一面就把手表放入沸腾的锅里煮起来。这表明科学家专注于思考,是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以至于忘了一些日常行为。有一天贝多芬走进一家饭馆吃饭,坐下后把饭桌当成钢琴,手指在饭桌的边缘上不停地弹动,斜着耳朵好像在听一首美妙的乐曲,结果把吃饭的事忘记了。等到把一首乐曲弹完,他对服务员说:“买单,多少钱?”服务员笑着说:“先生,你还没有吃东西呢?”贝多芬这才知道自己还没有吃饭。这个事例仍就表明人沉浸于自己的专注之中,会相应地忽略了一些外在行为。荀子说:“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眼睛不能东看西看都看得分明,耳朵不能左听右听都听得清楚,作为与外界沟通的两种重要感官,必得有所专注,才有助于信息地接收。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集中心志于某个方面,毫不分心,最终可以达到神明的境界。而张载说:“人苦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人苦于志趣不高远,心不在焉,即便想学也学不成。从正面来看,仍就要有高远的志向,用心专一,才会学有所成。

再如“实践”,清代大画家郑板桥临终前,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馍馍。儿子马上去请师傅指教,自己学会做,可馍馍还没蒸熟,父亲就去世了。儿子要尽孝,却来不及了,于此可见实践的重要。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名陶知行,因他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才改名陶行知。有一天他去修理母亲的表,向修表匠提出修表时要带学生在一旁观看。次日下午,他和学生们仔细地看着修表匠把表拆了又装的全过程。当晚,便到亨达利表店买到修表工具,和几个学生动手拆装一只旧表,直到午夜才告成功,他和学生高兴得不亦乐乎。修表一事,生动地表明了对实践的重视。陶行知不仅自己重视,还引导学生一起重视实践能力。关于实践,孟子有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说不能照搬书本知识,还要和实践相结合,也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目见耳闻,强调的就是要参与实践,而不可凭空臆断。又如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仍就强调不能只凭书本知识,而要亲身参与实践。

上一篇莫言语录

下一篇大洋洲的国家